终端营销范文

时间:2023-04-06 23:5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终端营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终端营销

篇1

北京某化妆品经销商因出色的销售业绩成为全国化妆品界的传奇人物。他拥有的30万会员成为他最重要的资产。

杭州某品牌化妆品专柜组长,每天上班主要工作就是翻开通讯录打电话。她每月60%以上的销售业绩,来自于通讯录上老顾客的再回头。

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揭示了终端营销的一个新趋向:“终端后营销”时代的到来!

直到今天,许多销售人员对终端存在诸多误解。

1、被误解的“终端”。什么是终端?终端不只是指售点,更是指顾客。简单地说,终端就是顾客。

2、被误解的终端功能。终端做什么?终端有两大功能:实现产品销售和拥有顾客。现有终端运作模式做到了第一点,但没有发现和发挥第二点的功能。成功的终端工作,不仅能卖出更多的产品,还能与顾客发展关系,建立起庞大的顾客群。终端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培养一批愿意到终端店购买你产品的顾客。

3、被误解的终端运作模式。如何做终端?终端不只是铺货、陈列、促销、导购,更要管理顾客,把顾客培养成忠诚顾客。

问题远不止于此。销售人员不仅误解了终端,也误解了顾客价值。销售人员在终端开展促销活动,引来顾客纷纷解囊,然后望着顾客远去的背影,开始盘点此次促销卖了多少产品赚了多少钱时,却忘记一句销售金言:“真正的销售始于售后”。

顾客价值,简单地讲就是顾客购买你产品给你贡献的利润。顾客价值,难道就体现在一次购买你产品所贡献的利润上吗?销售人员是否考虑过以下问题:

你与顾客的关系能维持多长时间?

在与顾客维持关系这段时间内,顾客持续购买你的产品会给你贡献多少利润?

顾客购买企业产品线上其它产品或新产品,会给你贡献出多少利润?

满意的顾客,常常向会他人推荐你的产品,就像《圣经》上夏娃对亚当说“请尝尝那个苹果。” 调查表明,1个满意的客户会引出8笔潜在的生意,其中至少有1笔成交。现有顾客为你推荐的新顾客,会给你贡献多少利润呢?

这就是顾客终身价值。美国汽车业的调查表明,一个忠诚顾客终生平均可以为公司带来40万美元的收入。

产品卖给顾客,只是万里走完的第一步。终端营销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于顾客购买了你的产品之后,也就是终端销售后。当销售人员在终端店头为争夺顾客拼得你死我活时,我们是否可以跳出终端店头这个蓝海,在竞争对手还未关注的“顾客购买之后”这个红海开展营销工作呢?

终端工作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这一笔交易的达成,更要努力挖掘顾客的终身价值。正如沃尔玛公司创办人山姆华顿说:“顾客忠诚度是企业真正的利润所系。你不能单靠那些眩人耳目的销售手法,或是昂贵的广告宣传,把陌生人引进店里,光顾了这一次,以后就没有下文了。是那些获得满足、忠诚的客户,造就了沃尔玛骄人的经济效益。”美国营销专家赖克赫尔德和萨塞研究发现:在很多行业,顾客忠诚度是一个比市场份额更重要的利润决定因素。例如,他们估计,在他们所研究的服务行业中,顾客忠诚度增加5个百分点,可能会使利润增加25%~85%。因此,他们的结论是,按照顾客忠诚度衡量的市场份额的质量,与市场份额的数量同样值得重视。

在终端把产品卖给顾客后,如何留住顾客,挖掘顾客的价值,让顾客价值最大化?

我在湖南亚华乳业公司经销商培训时,给他们算了一笔账。该公司奶粉产品满足0~4岁婴儿的需求。每个婴儿每月吃8袋奶粉,4年共食用400袋奶粉。这就是终端销售的目标:让顾客在4年内都购买我们的奶粉。

考核终端工作的新标准是顾客保持率和顾客占有率。销售工作做得好坏,不只是看你卖了多少产品,实现了多少销量,还要看顾客保持率,就是你与顾客保持业务关系时间的长短;看顾客占有率,就是在顾客购买的产品中,你的产品所占的比重。

篇2

【关键词】 终端销售 机卡分离 评估模型

一、背景

2015年运营商均聚焦4G市场竞争, FDD牌照发放等因素的影响,无差异化全网通手机渠道销售占比的提升,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电信业‘营改增’实施后,国资委对终端成本补贴进行了压降和管控,在此背景下,需要分析终端营销效率,高客户发展质量。

1.1 终端销售

目前正处于语音时代向流量时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4G智能终端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全网通手机占比逐步提高,存在客户购买终端后机卡分离的营销风险。为了节约营销成本,需要杜绝机卡分离用户,避免造成营销资源浪费。

1.2 终端捆绑

终端捆绑是通过终端补贴的形式稳定客户,提升客户粘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部分社会渠道为获取利益,将定制终端和SIM卡进行了拆分,分别转售给不同用户,因此出现了我们常提出的“机卡分离”现象。

二、搭建定制终端效益评估模型

2.1评估方法

1、统计定制终端总销售量及捆绑营销包,查询系统提供的终端捆绑用户销售信息情况,计算出定制终端销售量。2、终端捆绑销售机卡分离数据挖掘:利用IMEI信息可以对捆绑终端的流向进行跟踪,监控捆绑客户的实际使用行为,挖掘出多指标多维度机卡分离的情况,进行模型固化。3、核查机卡分离用户数据准确性,推测机卡分离用户使用场景,形成分析结果,进行外呼调查及确认。4、根据外呼及确认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机卡分离现象,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机卡分离比率,对商进行考核。

2.2 指标解释

终端赠费期:指我省销售合约终端的赠费时间跨度。

终端绑定期:指我省销售合约终端判定用户是否拆包及终端赠费期内是否进行赠费的时间跨度,我省用户终端绑定期通常为1年。

终端拆包用户:结合用户IMEI信息,查询用户在终端绑定期内如果使用绑定的终端智能机没有产生2M以上计费流量,非智能机没有产生通话,就认为用户当月为拆包用户。

终端赠送话费条件:当用户在终端赠费期,并且不属于拆包的用户,我公司对其进行话费赠送。

潜在利用规则用户:用户在终端绑定期内并且满足终端赠费条件,但用户使用捆绑终端所产生的计费时长及流量低于用户使用其他终端的N倍。

2.3 机卡分离及销售异常模型固化

1、该模型定义了异常销售识别的计算原则及识别条件,共从18 个维度重点监控渠道的销售安全性。省内通话异常、ARPU 值异常、主叫次数异常、被叫次数异常、主叫号码数量异常、被叫号码数量异常、有流量客户占比异常、通话(流量)天数异常、数据业务消费异常、来电显示开通异常、呼叫转移开通异常、号码入网时间异常、城区(含县城)通话基站数异常、MEI 对应号码异常、短信条数异常、短信对端发送人数异常、手机上网登录WAP 地址数量相同、ARPU高度聚集。

2、计算原则。1)对渠道销售的所有终端逐项套用识别特征初步计算异常销售量;2)当某识别特征项的异常销售量占比超过安全阈值的,则将该渠道对应特征项的异常销售量计为虚假销售量;3)对所有识别特征项的虚假销售量加总并剔重,作为该渠道的疑似虚假销量,对覆盖全省销量80%以上的渠道,均纳入该原则进行异常销售识别计算。

三、某年度效率评估分析结果

3.1 终端赠费期新增用户离网较多:

三年内销售的合约终端,仍在终端赠费有效期的用户共计131.83万户,78%离网用户是2年内的新入网客户,忠诚度较低,离网后捆绑的终端仅有少部分继续产生消费。

3.2终端绑定期用户拆包情况:

三年仍谥斩税蠖ㄆ诘娜量用户使用其他终端所产生的通信行为远高于用户使用绑定终端,存在套利行为。其中在终端绑定期内并且满足终端赠费条件的用户数中,有30.86%的用户使用其他终端的所产生的通话次数或上网流量是用户使用捆绑终端的3倍,这部分用户单纯是利用规则套取营销资源,导致终端补贴使用效能降低。根据模型分析,发现养卡用户11.06万户。

3.3 拆包用户较多,占比较高:

根据模型中拆包用户的统计口径,终端绑定期内其中自有渠道拆包用户13.98万户,社会渠道25.69万户,社会渠道拆包比例远高于其合约终端销售比例。

四、下一步计划

经过模型进行分析,下一步将加强对销售的管控。

篇3

“会所”英文为“Club”,音译即为俱乐部。在十七世纪的欧洲,世界上第一家会员制俱乐部诞生在英国的一个咖啡馆里。由于参与者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于是决定组成一种联盟,事实上这就是私人会所诞生的最初。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这种俱乐部为相同社会阶层的人士提供了一种私密性的社交环境大受欢迎并逐渐流行开来,发展到今天的全球俱乐部景象时,会所已经成为中产阶级和相同社会阶层人士的聚会、休闲场所,而“会所”的会员身份,也演变成财富的象征与身份标签。

—百度百科

片段:

一茗:奢侈品营销第一站

2008年的一个雨夜,依靠建材行业打拼并得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朱桂锋到福建武夷山旅行,在大红袍的祖庭、天心永乐禅寺,与寺庙里管理大红袍的师傅相谈甚欢。他们从大红袍的源头到禅茶文化再到人生理想,一直聊下去,时间也从前日中午聊到次日清晨。在这不足24小时,朱贵锋拟定了跨界经营涉足茶业的发展方向—“要把中国的历史名茶一网打尽,全部拿过来一起做。”

此后半年,前建材商朱桂锋走遍了全国六大茶类的全部茶山,甚至一个星期坐了十几万公里的飞机;签订了16个原生态历史名茶核心基地的合作协议,其中最大的基地2000亩,一部分“直接买断”,另一部分由当地茶农直接专供给朱贵锋的一茗茶业,其他区域完全自建基地。

“一茗”的“一”:纯、满、初,万物之始。“一茗”取自《易经》和《茶经》的缩写。《易经》是文化,《茶经》是依托,而“一茗”则是希望。

2009年,“卖茶叶的”的朱桂锋用两年的时间与中科院大化所合作科研攻关,将零农残技术引入茶叶行业;在整合资本的同时,选中了毗邻北京王府井商业街的金宝街开始筹备开设旗舰店。

2011年11月11日,金宝街的“一茗茶业”新店开张。英国茶叶协会主席威廉·戈尔曼说:“一茗茶业在这里不能说是一个商店,而应是一个茶人之家。它无论是从理念、设计以及整体规划、布局都非常的完美,这就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来自东方的奢侈品。”

“一茗”旗舰店营业面积1600平米左右,一层是茶叶展示,二层是会员专属会所的包厢,仅地面大理石的铺陈,“一茗”一家店面就消耗了当时全北京城可以买到的所有山水纹理大理石大理石,耗资200万,历时十个月。

截止到2012年,朱贵锋的一茗茶园所产茶叶已基本实现零农残,其标准已远远高于欧盟标准;金宝街旗舰的硬件投入为2000万元,占迄今全部投资的十分之一;2012,朱贵锋在一茗茶业的投资额已经高达2个多亿。

片段:

天驿古茗:

点对点的牵动式营销

作为天驿古茗的新任培训经理周霞凤,每天都很早到会所上班,她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来会所的客人讲解关于茶叶的知识、介绍武夷山的风景以及关于大红袍和武夷岩茶的文章典故。到这里来的大部分客人都是老板吴汉林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而周霞凤这个新设立的岗位,其目的就是为了会所拟定的会员制推广做基础的信息采集和输出端口。在与客人的交谈中采集高端客户对茶、尤其是“天驿古茗”系列茶品的口感、汤色乃至包装的第一手反馈资料,同时普及、传播茶文化的知识和“天驿古茗”的品牌理念。

这里说的“天驿古茗”系列茶品在此前的多年,始终作为福建武夷山古茶道茶业有限公司的主推品牌。2010年“天驿古茗”从武夷山1000多家茶企中脱颖而出,成为惟一入驻上海世博联合国馆的武夷岩茶品牌。同年,“天驿古茗”大红袍成功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

2011年随着天驿古茗品牌的整体升级,全面启动“长尾营销”模式,打造“国礼级大师茶”的同时,北京前门中心商业街的首都宾馆内,天驿古茗会所作为“天驿古茗”的直营店开业,占地120多平米,年租金40万。

会所的老板吴汉林和天驿古茗的老板同是武夷山人,却一直在北京从事酒店行业,因为和天驿古茗两位老总的私交和本身对茶的喜爱,开设了这个书画形式的会所,的合作模式是直营。相比加盟式的合作,直营模式在茶行业的货品陈列方面通常拥有较多的资源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陈列公司的所有产品。因此,在销售力的方面要远远强于加盟店。在诠释公司的理念,展现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规范方面,直营的合作往往更为直接明了,而加盟方式对品牌的表现力度相对要有所欠缺。以上的种种考量,促成了吴汉林和天驿古茗的合作。尽管合作的具体细节,仍然被人们所猜测,但开业10个月以来,吴汉林的投入以300万计却是不争的事实。

吴汉林说他开设天驿古茗会所的初衷仅仅是想拥有一个兼具茶和书画的私享式的交友场所,友人们(更多是商界同仁们)可以在会所共享情趣、爱好,并建立人脉资源。而选择“天驿古茗”是基于对茶源头的了解和对茶品质的认可:45000多平方米的精加工基地和两个配套加工基地;以第二代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为核心的技术团队;武夷山本地350余年历史的慧苑坑百年老枞基地及400多年历史的下梅上岩古茶园;自主开发和茶农合作形成10000多亩的茶叶生产基地……再加上世博会上浓重的一笔,“天驿古茗”背后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吴汉林和新老朋友的谈资、话题。

作为会所,吴汉林初步拟定的会员年费制分为5万、10万、20万三个档位,虽然吴汉林坚称目前推行年费制度仅仅是腹案,但周霞凤的存在已经在预示这一举措的势在必行。同时,吴汉林利用此前经营酒店的业内资源,和国资精英俱乐部协作,北京天驿古茗以特邀理事会员的资格参与国资精英俱乐部的活动,同时做互动式推广,吴汉林称之为“点对点的牵动式营销”。据悉,国资方面目前已经在网络上开始了对“天驿古茗”的宣传造势。

茶源可寻,人从何来?

一茗茶业金宝街旗舰店的大堂经理李娓娓带着客人从一层开始参观,16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楼下主要做商品展示,楼上是专门为会员接待的商务会所。李薇薇对这里的一切了如指掌:“普洱茶茶区,包装严实是普洱茶的一个特点。一般是357克,合7两7钱,象征人圆月圆……配套的日本铁壶,用它泡茶,第一可以提高水温,第二是沸点更长久,第三可以净化茶的水质,泡茶茶会更鲜活,铁是老铁,带雕纹的则是新工艺……台湾乌龙,有着独特的奶香型……一茗的大红袍专区都是由专门的制茶大师负责制作……金骏眉 ‘金’代表一种档次,‘骏’取自人名梁骏德,‘眉’取自茶叶本身的样子像人的眉毛……”

在一茗一层的展示厅,几乎所有的商品上都印刻着“一茗”的LOGO,LOGO的设计独特,看上去更像是一幅画,充满了中国水墨的印染味道。李娓娓的侃侃而谈吸引了那些无意中踏入一茗的客人,她更像是一个博物馆的讲解员,详细阐述这些刻录了“一茗”字样的“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在李娓娓带着客人寻访一茗茶业的同时,天驿古茗会所的周霞凤缓缓地把斟好的茶用杯垫推送到客人面前的时候,她的话题就从这杯茶开始:“武夷山脉绵延五百公里,是世界三大茶乌龙茶、红茶、白茶的产茶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武夷山的茶叶特别有名,红茶和乌龙茶就开始出口,那里有个下梅村……县志里记载,康熙年间,武夷茶市集下梅,旺季时来来往往的竹筏有三百多艘。直到咸丰道光年间,才慢慢移至交通更为便利的赤石。赤石村靠近武夷山风景区,可下梅还藏在不远的山里,留存着前朝的风韵……清朝末年,外国人发现中国茶的好处,就开始逐渐在中国购买茶叶,而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所限既不需要他们的工业产品,更不需要钟表,所以中国人光卖不买,导致英国的白银外流……可以说经过这样的推算,中国近代的其实起因都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天驿古茗的基地就在下梅村……”

几乎每个高端茶会所里都在寻找像李薇薇和周霞凤这样的高级市场人才,专业的茶学背景、姣好的容貌、娴熟的茶道技艺、对品牌文化深刻的稀释和认知看,让李娓娓们的存在在高端会所里变得不可或缺,她们既是企业品牌概念的输出渠道,同时在举手投足中又传递这中国茶中澹闲洁、韵致高洁的气质特性,或许她们不会是营业额最高的业绩保持者,但李薇薇们所起到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

如果会所所有的人员都能保持李娓娓们的业务素质,那么才能构成打造真正高端的另一重要服务软体,甚至成为一大卖点。就像“海底捞”服务到牙齿的周到和体贴,可能它不是中国最好的火锅连锁店,但一定是火锅店里服务的五星级表率。按照朱贵锋透露给媒体的规划,一茗茶业2012年计划在北京的高端商场、五星酒店开设“店中店”大约20家,全国开到50~60家,这是“最保守的扩张速度”。2012年初时的一茗茶业已经规划了包括北京、江苏、西安、南昌、太原在内的五大区域,宜川、苏州等地也已经在推进,现在商已经发展到10家左右。“我们最保守的计划是,在两到三年之内,要做到两到三百家。”如此的突进速度,一茗茶业的招商部总监高怀山对于会所服务人才的缺失感触至深。“现在企业招人是个普遍的难题,对于加盟商而言,除了硬件投入之外,第一要务就是人员。一茗会派遣培训人员进行阶段性的培训,但如果要求所有人员都要达到客户的满意估计很难。有时候觉得不错的人,干了一个月两个月就流失了。”这种情形及时是在北京也屡见不鲜,“即使是‘一茗茶叶’现在在本地招人也很困难,很多来北京谋生的后备力量本身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留在北京,想派出去,员工不乐意,所以我们的招聘一直都在进行,不是做广告,而是真的缺人。‘一茗茶叶’在北京的规模算是比较大的,可我们也很需要帮我们管理的人。作为我的工作范畴,我的更大精力在于一旦有合作,就要把加盟商扶持好,要大家受益,不是一下做二十家倒闭十家,也没有意义。”城市大,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但同样意味着人员流失的机率也大大增加了。

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在媒体采访中曾明确定义了顶级茶会所的概念:会员专用、主题鲜明、客户群稳定、服务贴心……而她特别强调的便是服务,“要让会员觉得受到最高的礼遇,感觉到顶级茶会所的精致与贴心”。

对于高端会所的管理,是否可以引进酒店式管理集团的介入才能成为解决高端会所人才缺失,管理水平不均的终极出路呢?酒店管理公司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为他人的酒店经营活动进行策划工作,通过酒店管理方案,协助酒店管理,还有一种是投资型的酒店管理公司,作为总公司,下辖几个酒店,负责总的经营管理。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的介入,让上个世界八十年代初期国内酒店的“招待所模式”和国际化接轨。

迄今为止,茶行业内尚无类似酒店管理集团式的专业会所管理公司的存在,直营茶会所尚能依靠背后的企业提供人员培训,而加盟店和自主的茶会所则显得更为被动。究其原因,一为培训机构的整体缺失。另一方面是中国茶行业基于历史原因,和其他行业相较发展相对滞后,品牌意识也是最近几年茶企真正壮大之后才逐渐建立和完善。加之行业集中度较低,据统计,仅云南的普洱茶企业就3000多家,其他茶叶产地的企业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却屈指可数,知名品牌更是凤毛麟角。不产一片茶叶的英国立顿红茶年销售额在30亿美元以上,而全球茶叶产量最高的中国,最大的茶企年销售额也不过1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六七万家茶厂中,注册品牌的仅有1000家左右,在总体实力上甚至敌不过一家英国立顿。因此导致专业的培训没有可以信服的标准参照甚至成功的品牌案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为茶叶大国,又是茶的原产国,至今为止连基本的国家标准还是一片空白,普洱茶、绿茶标准仍在制定中,铁观音尚未进入制定程序。茶叶行业本来极具优势的历史、文化、产地、传统工艺等可深挖资源却被严重稀释和浪费……诸多因素掺杂在一起,专业的茶行业管理公司的设立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目前由劳动部门牵头,中国华侨茶叶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针对行业内既没有职业经理人,又没有专业的茶叶经营管理师的缺憾,开设了相关培训,甚至面向家庭设立“茶艺养生师”的专项培训,一方面为茶会所提供后备力量另一方面又利用家庭影响,培养嗜好中国茶的潜在客户。或者出现真正具有中国意义和标准的高端茶会所管理团队是千里之行的终点,但毕竟我们已经踏出了第一步。

每周二下午两点到四点,和静园茶人会馆里一片宁静,这是和静园例行员工培训——茶人时间。所有的员工坐下来,安神定心,在欢喜的气氛中一起读书、听音乐、欣赏艺术作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修炼心性,提升修为。所谓“大道无形,小而生发,同修太和,内外养静”,这是指真正的茶和茶人,最终必然超越茶技、茶艺、茶道等种种形式上的东西,达到“手中无茶,天地皆茶”的境界。

高端:奢侈的背后

一茗茶业金宝街旗舰店的二楼被设置为商务会所,从一楼走向二楼的楼梯转角,镶嵌的玻璃背后都是《茶经》画卷的复刻手绘板,而用三个月创作画长十米的原版已经被一茗妥为珍藏。二楼设八个包房,所有的家具都是红山枝。投影仪和长型条案,湖笔、毛毡、生宣,乃至可以和威斯汀酒店媲美的地毯无时不在诠释奢侈的物化意义。从《高尔夫度假》《中外管理》到《环球企业家》甚至放置在和谐号一等舱的《和谐之旅》等一系列经管、时尚生活类杂志都是作为一茗投放的目标,陈列并且展示。

会员每个小时每人200元的消费,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但即使这样高昂的收费却远不及一茗在会所上投资的一个零头。在营销学上,对“高端”两个字有这样的解释:相对于同类品牌,长期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品质,同时价格相对较高,定位于消费较高的人群。其买卖不在于商品的物质形态,而是商品所体现的意义,价值,地位。然而,高端的双刃剑也附带着另一个层面的影响:定位于高端的产品相对来说价格高、利润高、产品质量相对较高,但目标客户较少、需求较少、销售量不高(数量相对有限)。

曾有媒体在采访一茗茶业的朱桂锋时,朱贵锋曾暴露他和自己读MBA时的教授们讨论过当时的想法,像卖奢侈品一样来卖茶叶,当时即便是赞成的人,也只是知道如果做成了肯定是很好的东西,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做。也有好多人劝他就做茶业的流通,就像茶业的沃尔玛、家乐福之类的,他们认为做高端风险太大,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把一个新品牌在很短时间内做成奢侈品品牌。

有人用统计学的方法,整理了WBL榜单(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世界奢侈品前100名的排行榜单”)的前50名奢侈品品牌的所属国家、产品类型和产生年代,从三个纬度梳理奢侈品品牌的“亲缘关系”,把得到的一些有趣发现刊发在了媒体上。首先从国家分布来看,来自欧洲的品牌有34个,占到了68%(法国有11个),美国有14个品牌,其他国家包括瑞典、古巴、沙特和阿联酋,日本的凌志Lexus和三宅一生进入了榜单,但在50开外。可见奢侈品的产生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紧密相连,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欧洲是奢侈品的发源地。当代拥有最强大经济实力的美国是占有奢侈品品牌最多的国家。可见奢侈品的存有量一定是强大经济发展的产物。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10月16日最新的《2012“黄金周”中国境外消费分析报告》显示,中国黄金周已经成为境外奢侈品市场最重要的赢利周期。在2012年10月1日至7日的七天中,中国人出境消费奢侈品累计约达38.5亿欧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14%。该协会的统计数据也表明,虽然中国内地的奢侈品的税率并非全球最高,而奢侈品价格却在全世界遥遥领先。“决定奢侈品售价的主要因素不是关税,而是消费者的态度。”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欧阳坤指出,全球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零售价格构成比较复杂,价格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利润保有率,高达50%。而这一因素在北美占30%,在欧洲只占20%。这些庞杂的数字对中国人而言或者太过复杂,但从另一个层面解读,作为茶叶原产国的中国,却始终呈现“有名茶,无名牌”的尴尬景况,此间更无茶品牌的奢侈品出现。而中国人是否具备高端奢侈品消费的能力只是杞人忧天。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而奢侈品的通用定义则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无论从那个角度,中国茶都具备成就奢侈品品牌的能力和文化背景,而会所形式的旗舰,则是成就中国式茶业奢侈品的最佳展示窗口。

不仅仅是朱贵锋,专家同样看重茶会所的窗口作用。有专家借助媒体公开表示:“会所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茶的经营模式升级而出现的经营场所。不是作为直接的销售渠道存在,而是以茶为媒介,让人在文化休闲的过程中品饮茶,在讲学、茶艺表演的过程中体会茶,在商务交谈中消费茶,是对茶及茶文化的全方位感悟,同时也是企业宣传的窗口,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企业品牌的好感。”

正是中国茶企对品牌的觉醒,让标志着高端和奢侈的茶会所如雨后春笋。有人说茶会所的时代来临了,于是有人预测,这种会所热潮的风行,将是茶行业走向高端市场营销的开始。然而作为普通经营者旁观一茗茶业,公司对旗舰店的巨大投入仅数字上就让人不胜压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投资?如此庞大的店面开销,会不会成为一件湿了的大衣,脱下来可惜,穿上又是彻骨的寒意?高端茶会所在承担企业品牌窗口展示的功能之外,是不是另一个让资金迅速陷落的陷阱,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星巴克意识到美国人对一杯好咖啡的渴求胜过其他。他们从中看到商机,于是就精选咖啡豆,改进烘焙技术,加强员工训练,改善咖啡馆的陈设、气氛和气味、音乐,甚至调整椅子的舒适度,成功地为顾客营造了最佳消费体验,成为顾客的“第三个家”:家——办公室——星巴克。而作为以茶为第一国饮的中国茶,在高端会所的中也可以寻得一个三点一线的距离:家——办公室——茶会所。

除了窗口,高端茶会所完全可以自成体系,创立成功的盈利模式,关键一点就是以国外奢侈品为鉴,做足“高端”二字。以茶会友的茶会所既顺应中国人传统的社交方式,同时具备的私密性更极大满足了中国高端受众的隐私需求。而这些高端客户背后孕育的则是团购、礼品以及集团订制的巨大商业机遇。

品质的卓越无论是直营还是加盟、自主等模式的茶会所当务之急的环节。就像路易·威登手工箱包, LV的数代传人对Monogram帆布材料进行了50多年的开发研究,才得到坚固、耐磨、防水、美观的纹理与质地,保证即使小小一只钥匙包,在多年使用之后也不变形,仅仅是边缘有常规性的磨损。对茶源头的无农残把控,茶叶加工的工艺传承和保护,将是可以媲美路易·威登的基本保证。

如果选用茶会所作为奢侈茶品的承载地,那么对于茶品牌的极大化挖掘和文化传承都要有最完备的“大史记”。甚至树立茶人的经典形象,让传承呈现最直观的现实意义,毕竟优雅简洁的夏奈尔女士和精明能干的雅诗兰黛夫人比她们的模特更能诠释品牌的内涵。

这是一个风格的时代,对中国茶会所亦然。无论是简约还是复古,都是风格的展现,风格强烈而突出是高端品牌最致命也是最给力的要素。不要在乎“一成不变”的刻板印象,和静园貌似没有分别的茶室,让客人在潜移默化中在头脑中铭记“茶”的气息。用这种强势的个性去说服消费者放弃易变的时髦,稳定最基本的客户源,剩下的只是时间。

剩下的就是独特的服务了。笔者曾用几个月的时间等待一个复刻自己的名字的路易·威登护照包,这种量身式的定制几乎是个性和高端的象征。一茗开启了可以针对一个客户的惟一性定制服务,从设计到成稿再到成品,一茗的高怀山说公司筹建的设计师团队正在逐步扩充,只要客户提出要求,需要的仅仅是时间。

所有如上因素的基础只有一个:深刻了解、认知目标高端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心理因素、决策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形象认同及价值观的充分理解和把握,这都需要有切实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没有它们做基础,高端只能是虚无的概念。

做到了如上几点,设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端茶会所将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经营者们在此前只需要对一点做好充足的准备,那就是资金。强大而持续的资金支持以及对市场的明确定位是吴汉林十个月的高端茶会所的经验总结,“原来我们预计是12个月内持平,但是十个月就已经持平了,提前进入到一个自养的阶段,但回收资金产生巨大盈利,还需要时间”。

“一茗茶业”朱贵锋拟定的2012年销售目标4个亿,在对媒体的访谈中,他说:“应该是丰收的季节了”。

茶会所:除了茶还卖什么?

2012年茶行业调研报告显示:全球茶叶的消费量正以每年10%至20%的增幅快速增长;2012年,“五年后没有品牌的茶将无人问津”和“新兴茶叶连锁十年后全面替代现在的茶叶连锁加盟店”的预言在网络上不胫而走……从既能搭载品牌效应同时又具备销售终端功能的各种高端茶会所上线之初,便在不断印证着这个预言。

除了茶之外,茶会所到底还能买到什么?和静园企业现在下属有北京和静园茶人会馆、宋庄和静园美术馆、沈阳和静园茶人俱乐部、沈阳和静园茶人会馆。前文说的位于苹果社区的和静园茶人会馆的定位是高端文化商务会所。2400平的会所,身为中国茶艺专家亦是和静园经营者之一的王琼一方面定期推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与当下生活相结合的茶品,让一杯茶的能量温润有缘人的生活;同时会所还在原生态餐饮,所有出品从选材到烹制,没有任何人工添加剂、调味剂,做安全、自然、纯粹、也许现在只存留于大多数人记忆中的味道。

和静园把当代艺术品与茶人会馆之间紧紧的牵系起来,既负担商务功能,又搭建文化传播平台。王琼在采访中用“最深的联系在于对美和各自深层文化的追求。虽然媒介、表现方式都大相径庭,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文化。艺术品与会馆互相照应,互相融合,就像普洱茶需要后期发酵一样,是互相涵养、互相尊重、互相增益的关系”来阐述艺术品和会馆之间的关系。

中秋节的前一日,吴汉林的“天驿古茗”会所就被人预定做联谊的场所,虽然因为节前各人行色匆忙,未能成行,但这场没有任何年龄、性别、职业限制的联谊依然在节后的第一时间举办了。参与者大多对茶并不熟悉,但一杯茶在彼此的传递间,不同领域、地域和成长背景的人自然在如茶的温暖中彼此熟络起来。天驿古茗会所的一个房间是专门作为书画室存在的,里面兼设承载传统书画艺术品的赏鉴和交易功能。多渠道的经营项目和多种服务为茶会所的早日回血提供了可能。

篇4

一、人流量大、针对性强。超市目前已成为城市居民最主要的生活日用消费品购买场所,人员的流量居所有日用品商店之首,而且针对性强,来往超市的人大部分是以选购日用品为目的消费者,如购大件家具和电器的消费者可能去商场,而一般不会去超市,这对啤酒产品来说,目标消费群体比较集中,针对性强,不但来往人员的购买可能性较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宣传性和告知性,起到很好的品牌展示效果。

二、中间环节小,货真价实。 对超市的供货,许多啤酒企业实行直接供货,目前许多实力较强的啤酒企业如青岛啤酒、五粮液等在许多城市建立了直销处、销售公司或办事处,这更有利于进行对超市的直供业务,通过直销业务不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假货流入,取得消费者信赖,而且可以尽可能地避开中间商环节,中间费用大大降低,使同一啤酒产品在超市的销售价格可以明显地低于经销商制的价格,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

三、厂商关系稳定,经营风险小。一般超市经营者,尤其是一些大型超市规模大、实力强,又是阳光产业,与中小型非专业性的零售店和饭店相比,其经营稳定性更高,一旦双方合作开局顺利,后续合作也不会出现大的波折,而中小型非专业性的零售店和饭店,很可能因经营不善,人去楼空,账款难收。虽有的超市收取价格不菲的进场费用,赊欠额较高,但相比之下经营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超市极强的生命力和优势,使许多啤酒企业日渐把目光转移到超市营销上面来,其竞争激烈程度也日渐白炽化。积极开展超市营销是知名啤酒企业全面占领城市市场,提高销量的一个很重方面,对新的啤酒品牌来说,迅速提高知名度造就声势,也显得很重要。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攻占超市这块阵地呢?

一、产品策略:经调查表明,居民在超市采购啤酒产品主要用于家庭一般消费和作为礼品赠送宾朋。所以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选购目的,产品必须系列化,即要有物美价廉的适合居家消费的普通产品,又要有包装华贵送礼上档次的高档产品,同时每个系列又要更加细化,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应当引起关注的是来往于超市的消费者人流中,家庭主妇占较大的比例,所以已开发出适合女性消费的啤酒产品的企业,应当重视这一市场的开拓。

二、价格策略:大多数来超市的消费者都是一般收入的普通居民,来超市选购商品的消费者就是图个实惠,对商品的选择决定性因素中,价格是最关键的,而高收入的消费者常是到专卖店选购或就近购买。所以产品价格如果定得比其它商场、饭店里的还要贵,就不能吸引到消费者,价格要比其它地方的价格低,让顾客真正有实惠感,才能引起连续性的消费。

三、促销策略:多开展让消费者感到额外实惠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在不加价的情况下,对购买者赠送实用性的小礼品,如精致的酒器、手提袋等,或与超市内其它日用品进行捆绑式销售,如凡购指定品牌酒者可以免费选取场内任何一种指定价格的商品,或选购某种商品可以享受更加优惠的价格选购指定的啤酒产品。眼下全国各地彩票业很火爆,其中大部分彩民就是想一夜暴富,改变命运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就在超市消费者之中,可以把彩票作为促销品赠给消费者,吸引彩民的注意力。

四、宣传策略:超市人流量大,目标群体集中,宣传效果相对较好,所以现场宣传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售效果。可以制作突出品牌个性,图文并茂,色彩明快,吸引力强的导购板,放于超市进口或店内合适的位置;在结算处可以印刷精美的折页或手册,供消费选取;店内悬挂吊旗要醒目;在超市开业或重大节日,在超市门前布置气球彩带或彩虹门,举行小型的有文娱节目配合的展示活动;门头灯箱广告应由技术水平较高的广告公司制作精美的电脑彩喷稿,档次要高,耐久性强,应当。对于新上市品牌为配合超市的现场宣传,电视广告、报纸广告也应当适当配合,广告内容不但要突出品牌个性,还要有更吸引人的地方,如凭所持报纸广告或在限定的时间内到超市购买该产品可以得到额外的抽奖或赠品等,这种活动对超市也是一个宣传,应取得超市方面的支持,共同举办活动,活动要以情取胜。

篇5

在行业内人士针对第三终端的概念普遍存在三种意见,目前超过50%行业内人士认可第三终端的概念,尤其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和农村“两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广、全面完善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农村药品市场和城市社区医疗站的市场容量未来增长前景乐观,农村药品市场和城市医疗站将会成为药品销售新的增长点。30%左右的业内人士认为第三终端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媒体和部分业内专家的操作,对企业没有什么帮助,第三终端只是一个美丽的陷进,企业开发第三终端必须谨慎。第三终端没有定式,所以也没有必要针对这样的市场提出一个第三终端的概念。20%左右的业内人士认为有无第三终端概念没有关系,第三终端概念只是为我们交流和沟通提出了共同的语言,随着市场发展有潜力增量的市场我们自然会重视,市场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笔者认为第三终端概念的提出其重要意义在于营销模式创新的提出和深入探讨,而不在于究竟什么样的终端属于第三终端市场。我们知道目前医药营销我们所面对的终端只有医院和药店,我们针对医院终端采用了医院推广的营销模式,面对药店终端我们采用了药店推广的营销模式。而这些终端数量并不多,销售份额占比却很大,是目前我们医药营销的主要目标终端。而其他数量众多的终端,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市场的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所/室、诊所、零售药店、药品销售柜台和城市社区医疗站等,是目前我们医药推广模式和药店推广模式无法触及到的药品销售终端,这些终端目前销售份额占比相对较小(见图一),没有引起医药营销的足够重视。但随着医药市场竞争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国家医药政策的引导,这些市场的市场潜力销量逐步放大,而我们无法沿用以前的医院和药店营销模式进行市场开拓的终端我们把它定义为第三终端。第三终端是基于营销模式的不同而提出来的面对一群数量庞大而特殊的终端所采取的新的营销模式概念。按照营销模式进行终端细分的一种方式。、按照药品销售的终端来分,终端只有医院和零售药房。而按照药品营销模式来分,有医院营销模式,即部分镇级医院和县级医院或以上的医疗单位被我们制药企业的处方营销团队正在以“医院营销”模式在开展推广工作;药店营销模式,即中心城市以及部分县级城市的主要零售药店(在零售药店25万家中占据有3-5万家)是我们制药企业OTC营销团队开展药店终端推广的主要目标。第三终端营销模式,即其他的具有诊断、治疗功能的小型医院、门诊等(镇级卫生院、乡村卫生所/室、诊所)和药品零售小药店、药品柜。这一类药品零售终端的营销模式与我们传统的”医院营销模式“和”药店营销模式“具有非常不同的地方。我们依据营销模式的不同提出了”第三终端“的概念,分类的意义在于此。

第三终端所面对的是一群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市场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必须进行工作细化和目标客户的细分工作,营销模式是商务渠道营销、医院营销和零售药店营销的整合。营销意义在于该目标市场的市场潜力和容量将扩大,是医院处方市场向基层终端的营销延伸,营销模式赋予了更多的OTC营销内容。行业环境因素(国家政策扶持、市场潜力销量提升迅速)促使这块市场更加凸现,探询其营销模式成为热点。迎战第三终端思路清晰是关键。

在第三终端推广图(图二)中显示,我们营销团队能够工作到的终端叫目标终端,目前还不能工作到的终端叫非目标终端。我们的营销队伍通过增加人员或扩大现有人员工作量,提升目标终端的覆盖量来提升营销团队的销售业绩,我们把他设定为推广区域,是目标终端营销模式工作范围的延伸和深入,他不属于第三终端营销的范畴。是营销团队根据区域市场状况作出的营销工作范围的扩大。营销模式依然采用的是第一、第二终端所运用的医院和药店推广模式。我们不应该将这类终端市场的推进认为是第三终端市场的推进,非常容易引起错误的诱导。这样我们很好理解在珠三角地区各乡镇医院我们采用的仍然是医院推广模式,他属于第一终端,而不属于第三终端。

在第三终端市场,针对乡村医生进行医药代表一对一的拜访促销模式和在药店通过业务人员终端拜访开展各项终端促销活动的推广模式,无论从人力成本和营销费用来看显然都是不现实。第三终端需要寻求新的营销模式,第三终端是新形势下医药营销的模式的创新,兼顾商务、医院、零售药店各种营销模式的综合。第三终端客户分布分散、数量众多、单体销量不大,但整体销量可观。决定了第三终端客户群的特点:1、终端个性特征鲜明;2、区域性、差异化特点突出;3、很难找出像第一、二终端市场具有的鲜明的营销共性和规律;因此针对第三终端的营销活动一定是随着区域化、差异化进行市场和客户细分市场营销规律。

第三终端是真正的非目标终端,如何针对这些终端进行第三终端营销模式的操作,首先需要针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其次是按照区域化、差异化的营销原则总结出区域中主要的营销模式。最后针对第三终端客户群进行重点筛选,工作突出重点。第三终端客户群概括为广大农村医药市场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第三终端主要营销模式的核心是依托医药商业平台进行一对多的产品销售模式,特点是依托医药商业渠道开拓第三终端,主要营销模式是医药分销会议,医药分销会议主要包括:1、医药渠道组织的第三终端会议营销;2、单一和多个企业联合组织第三终端推广会议,依托一个商业公司配送。3、利用专业第三终端推广公司完成产品销售。4、其他:商业卖场促销,商业业务人员促销,开票员促销……。

目前越来越多的第三终端分销会议效果日趋不尽人意。一方面,企业不愿放弃看上去很美的第三终端,另一方面,却不断遭受着分销会带来的低额回报的无奈。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力队伍不完善、实操能力不到位、终端情况摸不清。费用支出、基层人员管理等细节出问题。第三终端客户群没有细分,眉毛胡子一把抓,会议效果听天由命。要解决好第三终端营销的问题主要需要进行客户群的细分,进而针对不同客户群采取不同地策略和推广重点。

第三终端重点客户(目标客户):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断治疗为主,并进行初级预防保健活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场所。其范围包括:县以下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诊所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所、私人诊所、厂矿企业门诊部等。 主要是具有一定诊疗功能的医疗场所,乡村医生能够引导和决定患者用药,凸现乡村医生在药品销售中的重要作用。针对这类客户群我们的营销知道思想原则是,具有诊疗功能的第三终端我们工作的方向在乡村医生和消费者;目标放在医生工作上。他们的特点是:目前第三终端客户中,信誉最好的是乡村诊所、卫生室/所、医务室等。这些终端中的乡村医生还很朴实,订货量实在,现款拿货,二次拿货频率高。而乡镇卫生院,尤其是镇的中心卫生院(代购主体),已经沾染了太多大型医院的习气。回款不好,有促销猛拿货,先拿了促销品/费用再说,卖不掉也不着急,一近效期退还给商业。同时由于卫生院对乡村医生有着管理关系,乡村医生也不愿意与他们一起参会,这样会影响其拿货积极性。具有诊疗功能的卫生院、卫生所/室、诊所、医务室等会议上拿货能力强,具有比药店更强的药品品种种类和数量的采购决定权利。也提出了企业对其采购决定的责任即加强对他们售货的服务体系完善,最简单的就是电话回访,有问题及时解决。因此,最佳目标客户是以乡村医生为主体的第三终端客户群。

乡村医生为主体的第三终端客户的需求特点是,针对产品:1、零售价格相对较低,农村顾客易于接受(为患者着想);2、产品利润大,毛利高(为自己经营着想);3、药品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疗效好(疗效明显,立竿见影)。这关系到患者对乡村医生医疗技术和水平的朴素评判。(非常重要,关系到乡里乡亲中自己的医疗名声)。针对服务:1、产品知识培训以及相关临床应用知识了解和答疑,目前最经济的售后服务是乡村医生电话回访。既了解市场一线用药情况有帮助医生更好使用产品。2、除销售产品所获利益以外的其他支持,如实用培训、专家培训、晋级培训,行业交流增加知识面。

篇6

“盘中盘”理论,主张以点带面,通过抓核心消费群,局部爆破进而带动整体消费和启动市场,曾经屡试不爽,作为产品特别是新品上市之前期市场启动的一种战术,本身确有独到之处。但是,毕竟“盘中盘”不是企业营销的全部,更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我们切不可把这种终端厮杀现象当成市场角力的必由之路,酒类企业如果只把重点资源放在终端的血拼上,必将会导致整个行业的退化和市场的雪崩。

中国市场的营销战不再是一招一式间的决斗,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出招时的“组合拳”优势。营销,以“体系”制胜的“全面竞争”时代正登上市场舞台。企业必须具备营销的全局理念和全局价值观,“体系”贯穿于整个营销流程与行为之中、体现在每个实实在在的营销细节之中,任何一个小的块面都不能脱离其他的块面而孤立存在;每个块面、每个营销细节又是一个小的体系、是大的营销体系的单元,企业也总是在不断构建自己单一块面的优势中,实现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产品线合理延伸,个性多样

步入新世纪,人们全面进入了崇尚个性张扬与多样的年代,消费者在消费酒产品的时候也愈加地追求一种“体验式”消费。某种程度来讲,这种“体验”无非是外在的口感品质、内在的文化情感;要满足消费者个性挑剔的需求,上游酒厂就必须尽可能先在产品层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口感、香型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依托具体产品品类提炼个性独特的品牌主张,如此方能从“口感”到“情感”留住消费者的心。

终端分销也由此开始步入深度演化阶段。或许,行业两大“标杆”―“茅台”与“五粮液”之间的差异表现更能说明些问题。下面我们从三个层面来剖析“茅台”与“五粮液”之间的市场PK:

数据来源于媒体报道的相关企业公开资料,非终端统计。

由上表简单数据统计,我们可知:第一,“茅台”系列酒中,“茅台酒”单品销量占到了绝对权重,达36亿元,对“茅台”总销量的贡献率达70%,而“五粮液”单品销量45亿,对“五粮液”白酒系总销量的贡献率为40%;第二,区域市场的PK中(这里以山东市场为样),“茅台酒”单品销量达3.3亿元,足足超了“五粮液”单品165%,而整个“茅台”系在山东市场的规模只有近8个亿,为“五粮液”系的二分之一强;第三,“茅台”系年市场规模在53.5亿元,品牌价值233亿元,而“五粮液”白酒系年市场规模达100多亿元,其集团整体销售规模更达200亿元,品牌价值已经升至358亿元。

一度是“中国酒”代名词的“茅台”酒,为什么会在从销量到品牌价值等一系列层面全线败给“五粮液”呢?究其深层原因,“茅台”酱香型酒的酿造工艺决定了其出品的酒产品相对单一,旗下就只有“王子酒”和“迎宾酒”,子副品牌产品在香型、口感、价位等层面无法有效覆盖白酒消费者日益差异化的需要,产能无法充分释放,这直接导致了子副品牌对“茅台”系的市场贡献率仅为30%不到;而反观“五粮液”系,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一种强劲的增长势头:五粮液原先仅有“五粮液”、“尖庄”一主一副一高一低两个品牌,为了填补二者之间的中档细分市场,五粮液利用“五粮液”主品牌优势,推出了“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神”等多个子副品牌,取得了极大成功。可以说,“五粮液”之所以能略胜一筹,其子副品牌发挥了莫大的作用。

一句话,不论是自建终端体系,还是依赖既有终端渠道,产品线的建设非常关键,否则,“终端”装修得再精美、再奢侈,而产品线只是聚焦于小众群体,无法有效覆盖主流消费群体的话,我们也无法改变直接成本过高与边际利润甚微的尴尬局面。2008年,白酒在产品线设计环节,需要进一步地细分与创新,通过革新来紧跟消费潮流。

以市场为导向的“终端定价”策略

产品的价盘设计与定位是一门非常高的学问。传统营销中,大多数企业总是习惯于根据诸如高、中、低档产品来简单地切割产品的价格区间,而没有真正吃透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与差异化的消费层次,也没有考虑竞争等市场因素。这种产品的价格体系在终端执行的时候,很难迎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付费能力,成了促成销售的一大障碍。

以“市场”为导向的“终端定价”策略,要求我们将“获利”这一企业存在的终极目标摆到首要位置,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化消费层次和竞品竞争等因素。一般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终端价格体系至少要包含以下四个层次的价格区间:

基础价格区间:该价格区间位于产品价格体系金字塔结构的底端。

处于该价格区间的产品,满足的是目标消费群中的“大众”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在“终端铺货”上主要应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价格低、利润薄、销量大是这个价格区间中产品市场表现的主要特征,主要聚焦产品的实际功能,很少兼顾产品的附加价值。

“壁垒”价格区间:该价格区间的产品,主要是充当进攻和阻击同类竞品的角色,此价格区间的划定对销量和利润的考虑在其次,必要时,甚至会不惜亏本经营。处于这一价格区间的产品,不仅在价格上要比同类竞品有优势,而且也要充分兼顾诸如服务、价值感等附加值方面优于竞品的差异化表现。

“主流”价格区间:该价格区间的销量贡献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处于该价格区间的产品覆盖的是目标消费群中的“核心”消费者,主要市场功能是为企业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所以既要考虑其销量,又要考虑其溢价能力,是产品体系中的核心产品。这类消费群的特征是对产品的品质和附加价值比较看重,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

高端价格区间:该价格区间位于产品价格体系金字塔结构的塔尖。

处于该价格区间的产品,主要市场功能是彰显企业的“旗舰”及标杆形象。尽管其销量不是很大,但却是整个产品体系的统帅,其诉求的消费群是消费链的最上端,他们不仅关注产品品质和品牌档次,更关注产品与品牌形象是否与自己身份相符,价格敏感度最低。

我们只有深谙市场导向的价格策略,通晓产品的属性,吃透消费者的需求与心理,熟悉竞品的市场表现,才能在“终端”营销中合理分配企业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向目标消费群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做大我们的销量。

提高“终端”促销与导购―临门一脚的“破门”技艺

随着“终端”市场表现得日渐疲软,不管是主题促销还是日常导购,销售拉动深陷泥淖。过去,有人说“不做品牌等死,做品牌是找死”。现在,面对劳命伤财,吃力而不讨好的终端“临门一脚”工作,人们常感叹的却是:“促销是找死,不促销又等死!”

实际上,从酒类特别是白酒的产品特性来讲,其消费与促销的关联度还是很高的,酒类营销,除了品牌的高空传播的拉动以外,地面和线下的促进推动工作也不可少。甚至某种角度而言,下沉到终端渠道,酒类营销玩的就是促销、导购等一线工作。但是,我们如何才能不至于落入“促而不销”的怪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促销方案制订前必须进行缜密的研究分析,对促销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过程管控、成本控制与预期效果作科学论证。必要性要回答的是“why”问题;可行性回答的是“who、when、where、what以及how”的问题;促销与成本管控回答的是如何利用内、外部资源,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和财务控制等手段,实现预期目的和防范投资风险的问题,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活动的投入产出性价比如何,要花多少钱,能办多少事,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执行力决定竞争力。有了很好的规划后,促销导购能否真正拉动销售,成败关键还是要落到“人”身上。我们一般可以经过“样板终端”试验,提炼出可复制、执行的操作方案后,再根据市场成熟条件和团队执行力水平逐步在终端渠道中推开。

同时,企业内部建立促销活动的指挥协调中心,过程跟踪管控,从“细节”和“执行”等具体层面对促销活动进行帮扶,比如,根据促销计划调整终端陈列,突出促销产品的吸引力;再比如,通过柜台POP和可能调动的店内广播或DM等促销信息来活化终端的导购氛围等,并设专人负责。

总体来讲,酒类营销现在运作得已经非常成熟,上、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须以文化为内核、价值为纽带、品牌为载体、市场为目标、消费者为核心,以品牌整合、共赢发展为原则,实现企业战略合作,从而杜绝目标消费群不认同,商品销售不力等现象,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从而真正结成“价值联盟”与“品牌共同体”。

篇7

开始的几天除了熟悉M公司的历史、文化、组织构架和人员外,与M先生交谈也主要局限于对市场观念和营销思路的探讨和交流,而且谈的颇为投机,油然生起“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飘飘然有种如同“贤臣投名主”“宝马遇伯乐”的感觉,然而经历短暂的与M先生的“蜜月期”之后,M先生终于准备要指派我进公司以来的第一项任务了,接到去M先生办公室的电话,说要有任务安排。不禁寒毛倒竖,血脉喷张,兴冲冲直奔M先生办公室冲去。一进门,感觉气氛有些凝重,随即在脑海内搜索几天来接触过的人的印象,意识到在座的六位人员分别为:商贸分公司的L经理、商超分公司的Z经理还有餐饮分公司的G经理及相关部门的副经理。而M先生见我到来,马上让我入坐,交代任务。

“这次叫你过来主要是了解、讨论对BF市XX黄酒如何进行重新启动的事情… 就以你为总负责人来组织开展重启市场运作,下面各部门经理做一下各分公司市场情况的简要汇报”;边听着分公司经理的介绍,脑海中不禁出现了一些疑问:BF市?XX黄酒?市场重启?都是些什么鬼东西,似懂非懂之间会议闪电般结束了,望着M先生满含期待的目光和扫视各部门经理递过来的或疑问、或蔑视、或关注的眼神,还是没有反应过来,这就已经成为我踏进公司以来甚至是踏进“酒水圈”的第一件任务了!

不管怎样“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职业”心态,又马上唤醒了沉浸在轰轰烈烈策划全国市场的美梦之中的自我。好!BF市就BF市(地级市)!市场重启就重启!黄酒就…,黄酒是什么东东,我好象记得 “三盅全会”的内容只有:白酒、啤酒和红酒啊!乖乖难道是伟大文豪鲁迅先生笔下的乙己兄所迷恋的东西?

梦想与现实之间为什么总是存在如此大的现实差距,想归想,事情还得脚踏实地来做。不管怎样,这是所谓的“新官上任”必须烧的“第一把火”,一定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如何将火点燃甚至烈火熊熊、火光冲天。于是,立刻投入到准备工作之中,并制定了初步的市场调研计划和汇总、分析、提炼乃至形成策划方案的简要流程:

窜地老鼠:进行扫街式市场调研和分析。

市场调研——根据以往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乎抽调6名具有丰富一线实战经验的业务主管和业务员,组成调研小组,进行定人员、定区域、定路线、定时间的扫街式市场走访和调研工作。并通过填写量化表格式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汇总,调研的重点围绕原有客户为主,并重点调研餐饮终端情况(菜系、规模、进店费、竞品情况、结款信誉等), 3天如同窜地老鼠似的扫街摸查下来确实收获不小。

市场现状: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市场缺乏培育和引导。

终端情况:BF市现有餐饮门店近300家,主要以家常菜为主。其中A类店(包间10桌以上,大厅散台20桌以上)26家,B类店(包间5桌以上,大厅散台10桌以上)81家,其余200家左右。

竞品情况:古越龙山、花雕、会稽山及部分终端自有自酿产品。

市场情况:黄酒无强势品牌,并且黄酒市场有待开发和引导。

消费者情况:只有部分特色地方菜系有饮用黄酒习惯。

渠道情况:主要销量集中在餐饮酒店终端,但部分门店由于个人(酒水采购等)关系或已进店的黄酒品牌构筑了一定的新品进店壁垒。

汇总分析: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汇总和SWOT分析,有以下市场机会可以充分挖掘、利用: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和具备了保健和养生的饮食消费理念。 BF市地处北方,每年进入9、10月份有吃大闸蟹的消费潮流。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

行业机会:BF市餐饮协会节前组织 “关注食品安全与健康”行业主题会议。

产品机会:竞品由于经销商的选择问题,大多走的是简单的白酒推销模式,并未注重黄酒的文化和功效宣传。

渠道机会:目前竞品主要集中在淮扬菜和杭州菜为主菜系的终端酒店,并未更多关注海鲜菜系的餐饮酒楼。

终端机会:终端的酒水采购人员和服务员对即得利益比较看中,可做变相的促销攻破并形成壁垒。

运作思路:通过进入具有黄酒饮用习惯和能培育黄酒消费的特定菜系餐店进行直接竞争。

拓展到其它餐店进行市场培育和销量提升。

通过推广促销在BF市餐饮渠道做到黄酒第一品牌。

通过餐饮渠道引导并带动其它渠道黄酒销售。

北方饿狼:寻找市场机会和渠道缝隙。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痛苦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的阶段。摆在眼前的情况是:市场情况和机会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现实存在着诸多的因素制约着黄酒类产品的市场运作: 竞品占据的终端店形成了先入为主的现实消费情况,以及借助个人关系等构筑了产品进入壁垒。 竞品由于大部分由运作白酒的经销商运作,在终端的零售价格以及促销力度也比照白酒形成了价格档次区隔和促销费用的攀比提升。

消费者并无饮用黄酒的消费观念和习惯。

综上,经过讨论、分析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大家形成了初步的共识:必须借助一定的市场机会来加速传播和推广,同时展开迅速的铺市工作和有针对性的促销竞争。 首先,摆在面前的是进店壁垒的突破,由于餐饮终端掌握酒水进店“审批权”的人具有不确定性(酒水运营总监、店面经理、老板、老板娘等),如何突破这一层关系就变的至关重要,结合以上的市场机会和分析制定了如下内容:

突破原则:借助行业会议和市场潮流机会,并通过举办利益共享活动,疏通客情关系,顺势突破餐饮终端壁垒,为XX黄酒的进店铺平道路。

9月15日(周四)依托XX市餐饮协会举办“食品安全与健康”餐饮业座谈会,提供用餐酒水及发放XX黄酒宣传资料及礼品。

9月20日(周二)聘请国家一级厨师举办“特色大闸蟹现场制作交流会”,邀请S公司现有餐饮客户参加。

与水产市场经销大闸蟹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渠道资源进行“公关”分销。

策略解析:

通过参与行业会议、组织知名厨师现场制作与交流会,注重制造与目标终端管理层和厨师层面的沟通、交流机会,强化其对XX黄酒的认知(感性的宣传介绍和理性的品尝试饮)和印象,从而避免某些单店的因个人利益(例如餐饮酒店的酒水运营经理利用个人关系把持酒水进店决策权等)所形成的产品进店壁垒,达到信息传播通畅、准确、有效。

通过第三方(水产市场业户)共享资源、取长补短对目标酒店进行“合围”,从而加快进店速度,同时也拓展了客情关系,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合作和构筑产品竞争壁垒。

铺货原则:买断目标店内黄酒经销权,店方已有竞争品牌黄酒的店以中低档黄酒产品进店,走高中档价位路线进行大力度促销竞争。

第一阶段:9月15日-9月30日,重点店进店(淮扬菜12家、杭帮菜17家、上海本帮菜22家及粤菜海鲜酒楼49)率达到80%以上。其它特色店(无黄酒产品的A/B店)进店率达到20%。

第二阶段:10月8日-10月15日,重点店进店率达到80%以上。其它特色店进店率达到60%。

策略解析:

扬州菜、杭帮菜、上海本帮菜及粤菜海鲜为主的餐饮终端,主要消费群体具备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和具有饮用黄酒的习惯,是黄酒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

淮扬菜、杭帮菜、上海本帮菜以其做工细腻、口味清新、营养丰富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健康和养生的消费者的喜爱,这在消费理念方面有利于黄酒对于功效利益的宣传和引导。

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酒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酒种。它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酿造酒。然而较之已经高度商品化的白酒、啤酒、葡萄酒在餐饮终端形成的“三分天下”的局面来说,黄酒必须依托具备引导消费理念、培养饮用习惯的特定氛围来进行推广和教育,而餐饮市场以菜系细分的终端,无疑是黄酒市场培育的最佳场所。

促销原则:9月15日-11月15日,利用两节消费高峰,依托捆绑大闸蟹销售产品,进行特色促销推广,形成吃“大闸蟹,必喝XX黄酒”的连带效应。

消费者促销:符合以下条件的消费者,每桌即赠375mlXX品牌试饮酒一瓶,并每人赠送宣传记事本一本(内有黄酒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功能等介绍)。

点单有大闸蟹的消费者

单席消费满300元的

包间消费者人数5人以上的

消费者年龄50以上的(并赠送数码照片留念)

渠道促销:进货坎级倒扣返利:按高中低档产品2:5:3的原则设立10件为一组,活动结束后按实际销量及进货组数享受不同比率的累计坎级返利。

陈列展示返现金:吧台、酒柜按照除正常陈列外的特殊陈列(包间服务台、餐桌、吧台柜台等)按高中低档产品1:1:1比例为一组配合“吃新鲜大闸蟹、必喝XX黄酒”主题宣传牌,每日2元/组进行现金奖励。

终端展示:终端店外横幅宣传“酌XX老黄酒、品鲜美大闸蟹”。

终端店内大堂促销台进行“回味历史变迁 感悟生活滋味——XX黄酒”主题陈列展示(产品、礼盒、X展架、宣传三折页等)

人员促销:活动期间无“开瓶费”,针对店方服务员进行高于竞品开瓶费的“积分兑奖”促销。按不同积分赠送不同价值应季生活用品(可自由组合)。

策略解析:XX黄酒与引领时令消费潮流的大闸蟹捆绑起来进行推广促销,从而避开了中秋、国庆期间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的正面竞争,区别于常规的促销模式,凸显促销差异化的个性魅力,也博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并乐于接受。

锁定中秋、国庆期间家人聚会、朋友聚会的消费主流群体,舍弃白酒、啤酒和葡萄酒“买才赠”的功利化促销模式,从而拉近了XX黄酒与消费者的情感距离。

突出显示了对老年消费群体的关爱(免费赠饮、合影留念),也侧面引导、强化了年轻及中年消费者对XX黄酒作为孝敬老人礼品的观念。为今后XX黄酒的渠道拓展打下隐性基础。

进货及返利政策利益直观,并在终端店形成“进货有帐期、陈列就返现、多销得更多”的口号传播,在本来并无新意的酒店订货流程中激发了浓厚追求“既得利益”的兴趣,从而达到了部分店多进多陈列、勤进勤补充的周转效果,从而避免了卖完才进货出现的断货断品项的问题。

负予促销人员更多的工作职能是与消费者情感层面的沟通:主动赠送试饮酒、促销品及为有老人的消费者提供免费拍摄“全家福”留念的服务。从而达到了“不言则明”的促销效果,从情感方面较之“强推”或“利诱”的促销方式在中秋、国庆特定的氛围下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区别于主流酒水在中秋、国庆期间纷纷展开的“开瓶费”+促销员推荐+二次返现(针对店方服务人员等)的促销竞争,集中火力将开瓶费和二次返现二合为一,不仅较之力度大大增强而且灵活的兑换机制(可现金、可物品、可组合、可拆分)也乐于被终端服务人员接受,避免了有些餐饮酒店统一回收瓶盖集中与厂商兑换,再与服务员进行“三七分成”所形成的截流损耗,从而真正保证促销费用使用率的“绝对”提高,充分调动了终端服务人员推介积极性。

豪情万丈:营造“全力一博”的战前氛围。

制订完以上策略及形成文字方案,已经是接受任务后的第七天凌晨三点多,但满怀激情的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又在一些细节和物料安排方面略作调整和补充,早五点多一点就兴冲冲的踏上熟悉的8路汽车首班车,直奔公司,向M先生提报。可是如同着急赶路总是遇上红色交通灯一样,M先生迟迟未到公司,电话一刻不停的拨过去,总是遇上客气的全球通秘书回应的“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您的电话号码以通过短信方式告之机主,请挂机!”。哎,好事多磨吧!无形中骨子里的阿Q老兄又来安慰我了,终于在望眼欲穿的盼望中,M先生在十一点二十分,迈着他那稳健的代表着曾是军人特有的气势出现在公司入口,我急忙赶上去递交了方案,并满怀期待的守侯在他身边,走进M先生办公室坐下,凝视他阅读时的表情,期待他的肯定。

过了大概三十分钟,见他凝结的眉头稍有释放,急忙递上一句:“老板,有何指示?”“很好,马上召开部门协调会,现在就落实执行,抢在中秋、国庆前把产品进店、抢占市场。尤其是把XX黄酒和大闸蟹捆绑起来的概念很好啊!”M先生用他军人惯用的抑扬顿挫说出了肯定的答复,我的心一下平静了许多,多天的夜以继日疲惫一下全都涌现出来,但还未到休息的时候,接下来马上进行相关的动员和物资筹备工作。

方案贯彻:M先生亲自主持召开了战前动员大会,我在他的精神感染下,充满深情的详细讲解了方案要点和细节。

确保执行:详细分配了各相关部门的阶段工作要点和要求,做到“责任到人、明确时限、量化标准”。

过程监控:由M先生亲任总监督人,进行活动的协调、指挥和监管。

接下来,M先生发挥他那行伍出身的本色,用足以充满整个会议室的震撼声音,发表了激情滂湃的战前动员,我不禁暗暗佩服他那极富感染力的高昂情绪和说服力的鼓动语言,简直是崇拜!

急风骤雨:用拉力与推力制造市场抬升的动力。

仅接着的行业会议和厨师交流会,M先生也是不知疲倦的奔波,望着他那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我又那能落后呢?于是也参与到各方面工作的操作和指导中来,很快推广和动员的效果从五天后开始的铺货情况就能看得出来,按计划分成的6个定点铺货小组,纷纷传来喜讯“XX店进3组,马上送货,货到付款!”“XX店进2组,明天上午送!”,截止到当天两段黄金谈店铺货时间(上午9:00-10:30分和下午1:00-3:00),80家重点目标店已经确认进货和有进货意向的店分别为27家和12家。可以说超出了预期,接下来所制订的目标被逐个按期或提前完成,期间我始终悬着的心终于在9月28日放了下来:80家重点目标店共进店73家,其它特色店122家,共计铺货389组,总铺货回笼资金166万余元。可以说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火已点燃。下边就是该按部就班的展开宣传推广和促销活动来为这把火添柴加薪了。而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理性引导进行传播为主的拉力制造:

宣传物资:对于消费者日趋成熟的消费观念,黄酒具备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加之生产原料和加工工艺的特殊要求,具有保健、营养等多方面的益处,从而在引导消费层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能够唤起消费者理性选择。

终端展示:黄酒的历史沉淀和地域文化特征是束缚黄酒消费群体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消费者对菜系的“尝新鲜”却是浸其中、乐此不疲;通过主营特色菜系终端酒店容易形成饮用黄酒的氛围和环境,从而容易引起消费者“入乡随俗”的情感归属,促成消费者产生黄酒的消费意识和培养其消费习惯。 感性强化开展促销为主的推力落实:

宣传整合:特定的终端环境和氛围,特色的菜系菜肴和(中秋、国庆期间)节日时刻,通过视觉(陈列、展示、图文等)、听觉(促销人员的介绍等)、味觉(提供免费饮用)所形成的立体式包围进行刺激和体验,激发其消费兴趣。

捆绑促销:依托时令潮流进行与大闸蟹的捆绑促销,抓住了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顺势而为实现销售过程的形式更乐于被消费者接受。从而达到了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聚焦文化重复灌输策略性的市场拓展:

主题宣传:黄酒可挖掘的历史文化、原料工艺、营养价值和用途属性纷繁众多,而本案在传播方面无论图文介绍(X展架、宣传单、产品手册等)聚焦为一点:区别于其他酒水的应用方法和保健功效上,提炼为“冰暖随心意 液体软黄金”进行主题宣传。

特色助销品运用:为了突出XX黄酒的独特饮用形式,配合宣传制作了“冰桶”和“加温器”进行陈列宣传,并于宣传单着重介绍不同季节及食物对应的黄酒饮用方式,带给消费者新鲜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消费者浓厚的饮用兴趣。

提炼类比概念:而“液体黄金”的叫法也突出了黄酒丰富的营养价值,形象而直观的类比消费者一目了然,也就省去许多宣传引导的工作,一下抓住了具有保健和养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篇8

一、产品组合:企业所在地的本土市场,要用低档温饱型产品

全民皆兵式的长期全面覆盖,针对本地和本企业特色,不断推出流行型和礼仪型中高档产品满足不同界面的消费层,彻底作到纵深发展。

渠道策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实施垂直管理网络,以企业为中心,离企业越近,垂直网点越密集,越应该尽量减少与消费者中间的环节;而且在产品上,尽量将产品细化,分品种移交给不同的商。

外地市场,必须用中高档产品作主导品牌(形象品牌),主导品牌要集中,一个足以,它是切入市场的尖兵,市场有所启动,及时跟进相应低价位的产品,但不易多,两个最佳。

产品渠道:中高档走餐饮和超市,跟进的附属产品走批发与零售环节。

二、资源有效组合策略

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区域市场推广资源流失严重,表现为:广告与铺货脱勾,产品虽送到了店铺却在柜台上找不到产品;上柜与促销脱勾,产品上了柜台,却没有及时跟进促销,结果成了疲软产品。以上种种,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会影响市场推广的成功度或彻底导致失败。因此只有有效组合各种资源,环环相扣,互相滋润,方能获得预期的目的。

策略:广告宣传围绕渠道走,铺货围绕柜台走,促销紧跟产品走。

三、终端渠道定位与分解

餐饮店,是打开市场的第一道门坎,要想打开市场,必须先在20天内完成地毯式铺货,紧跟促销。餐饮店是终端渠道的领导者,对于一个新品牌,在餐饮店没有接受前,超市和批零环节不可能规模销售,因此,主导产品没有被餐饮店接受前,切勿进入批零环节。

超市是餐饮店流行消费的晴雨表,在大中城市,也是渠道品牌的代言人,超市的功能越来越取代了传统的商场,因此可以在餐饮店稍有启动后,马上进入超市,并且产品上柜越全越好。

批发与零售:直辖市场,取消批零界线。所谓直辖市场就是商直接管理的直销(市区或县区)市场,一个零售店的销量超过一个批发商的销量,依据市场绩效原则,对于经销商来说,谁更应该是批发商且应该享受批发回报呢?

那么,对于终端渠道,用什么法器来控制?

四、价格控制与管理

一刀切价位管理法:所谓一刀切价位管理就是经销商到达终端渠道餐饮店,超市批零环节,价格一致,对超市及批零实行计量月反利的办法进行,并在年终依据绩效发放优秀商贡献奖。

优秀商评选标准(100分制)

A.月销售回款率:60分

B.上柜规模:5分

C.上柜位置与持久性:10分

D.遵守销售指导价情况:10分

E.包装物破损更换率(越少分越高):10分

F.宣传配合:5分

月销售回款相加既为年终销售绩效,注意杜绝以下情况发生:一次性进货量过大,连续数月没有进货,因此要坚持适量进货,勤进勤回款,以防低价倾销。

五、直销人员考核管理办法

终端网络建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销人员网络体系的科学与否,它不仅是市场推广速度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终端商一个“人气旺盛”的镇静器。

、战略布局模拟网络(见下图表)

、工资及提成书法:基本工资(依据当地标准)+计量提成奖。

直销员:每个直销员负责X个酒店Y个商店(超市)。

销售任务:270箱(依上面模拟例子),其中A、B产品各135箱。奖金计算办法:A产品每回收一箱货款提成1元,B产品每收回一箱提2元,未完成任务数量或超额完成数量者,按实际完成任务数量的比例进行提成。

分队长:基础工资(依据当地标准,高于直销员)+ 提成。销售任务同区域销售任务总数800箱挂钩 ,奖金计算办法:每回收一箱货款提成0.5元,未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者,按实际完成任务的比例进行同比例提成。

对直销人员的工作要求:

①分队长分配给下属人员的销售区域,要求详细到大街小巷的每一个酒店和餐馆、商店、并制定销售量(送货方式自定)。

② 直销人员在自己的销售区域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所有酒店、餐馆、商店进行地毯式铺货(20日内完成)。

、结算:原则上现款现货,对不能现款结算的,直销人员要积极负责,保证不造成跑货损失,对货款实行“谁送货,谁负责”的原则,损失部分直销员承担60%,分队长承担20%,总队长承担20%。

为了能够科学地控制和管理铺货,铺货直销人员要如实填写公司既定的产品铺货申请明细表(此表用于铺货前的市场排查):

那么如何将上表的落实情况更加财务清晰化,并很快就能从报表中看出货款的回收情况呢?请看铺货申请表的跟进策略。

区域直销人员铺货时,要如实填写下表,本表的正反两面,都要填写。

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将铺货申请表及产品收到条相对照并进行抽查核实,就能得出科学而准确的市场反馈,决策者从产品收到条及申请表的发生发展情况,就能对不断发展的市场进行发展性的定位。同时使以上的系列管理得以切实地执行。

、直销人员的数量及激励策略(包括营销员和促销小姐)

A.数量:无论是直销员或促销小姐,在铺货导入期阶段都要比计划数量多出50%左右,因为前期工作量大,所招人员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因此,通过实际工作,可依据需要自然淘汰。

B.激励策略:

(a)营销员

每月评出冠、亚军营销员各一名;

奖金:冠军x元,亚军y 元;

年终评出年度冠、亚军各一名

奖金:冠军x元,亚军y元,以月累计,冠亚军月数量最多者为主题标准。

考核标准:

①考勤率

②初期上柜率与上柜速度

③理货质量(三天为一理货周期)

④销售回款率

⑤辖区内问题率、跑货率、死坏账、酒店纠纷、台账不清、管理混乱、不团结、品牌忠诚等。

(b)促销小姐

设每月金、银、铜牌促销员各一名;

奖金:金牌x元,银牌y元,铜牌z元;

年度金牌、银牌、铜牌促销员各一名;

奖金:金牌x元,银牌y元,铜牌z元;

以月累计,金、银、铜促销员月数量最多者为主题标准;

(c)考核标准

①每三天集中一次

②仪态(服装整洁度等)

③瓶盖回收量(例):≤酒店进货量,否则给以处罚。

④守规质量:遵守一切促销纪律和有关办法情况

(d)阳光积分考核法(100分制)

①营销业绩(以回款率为标准):60分

②考勤:10分

③书面总结(信息反馈质量):10分

④凝聚力(投票选举产生,不能自投):10分

⑤品牌忠诚度:10分

六、阶段营销重点

A.导入期:3个月左右

第一个月:餐饮店地毯铺货, 20天,同时跟进促销,营销员和促销小姐试用期结束(1个月),留下优秀;切实完成餐饮上柜率80%以上,;收集消费者反馈,依据实际铺货消费率对照第一个月计划回款目标;及时补充和改善促销措施和方案。为第二个月正式导入打好实战性基础;

第二个月:将直销人员的管理惯性化,落实第一个月奖罚制度,整顿和稳定直销队伍。全方位进入超市――20天,上柜率达到80%以上,并注意上柜质量;

排查餐饮店,依据销售绩效进行A、B、C店分类,找出绩效优劣的原因,狠抓20%重点店,真正完成重点突破;

B.培育成长期3—6个月左右

补充餐饮和超市上柜遗露,消除空白,完成密度上的全面覆盖;主导产品除外(餐馆产品),其它产品在培育期的第一个月完成零售网点80%铺货,依据零售网点的销售反馈,在以后的时间内,依时机将之分类为A、B、C,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召开客户座谈会或逐个交流;

篇9

一、第三终端会议营销将显著减少

针对第三终端客户的定货会推广会由于成本高,开定货会的生产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都在增多,边际效益显著递减,10年开个会可以定出30-60万元的货物,现在开个会也就是几千元到几万元。因此不少企业将不再选择以会销的方式作为主流的第三终端市场开拓模式。

二、第三终端的会议营销进入了细分化时代

由于开大会没有效果,因此第三终端的会议营销已经到了细分化和专业阶段,企业会针对第三终端的细分五大类客户分别开不同的定货会,推广会。

·县级医院和县级中医院:这是第三终端有影响力和最权威的客

户了,有时可以借助县级医院覆盖更多的其它类型的第三终端客户。是重点的第三终端客户。

·乡镇卫生院:是一个相当大的终端群体,是第三终端的主体之一。

·乡村卫生室(所):几乎大一点的村庄都有的卫生室。都有乡村医生,很多疾病尤其是小病多发病常见病都是在自己的村、庄、堡、屯搞定的。这是第三终端的主体。

·个体诊所:主要是县镇一级的终端客户。

·村镇药店:一些较大的村镇还有药店,几乎都是个体

这五类客户的规模、需求、订货方式、产品结构需求、销售模式、对奖励的期望等都不相同,因此订货会的模式,推广的产品、定货会的推广方式等都不相同,因此开会应该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各种不同类型的有差异性的定货会。

三、企业配置人员,自主开拓的将越来越多

很多产品线足够长的企业都开始介入第三终端,他们认识到医药商业可以利用,但是不能依靠,真正要把市场做起来,还得依靠自己的队伍。有些企业在一个大的县里都会配置一个人。而且很多企业尝到了作第三终端的甜头,开始加大投入的力度、产品数量增加。

四、助销协销方式将逐渐成为主流模式

这一模式只把医药公司作为物流商、配送商,真正自己企业的销量和企业产品质量、企业现象、产品宣传靠自己的队伍来作,尤其是销量和订单的来源,靠自己的队伍下乡巡回式协销来完成。

五、公司、营销公司组合产品进入第三终端将组成气候

整合产品和终端客户资源的第三终端商业公司和生产企业的营销公司都有开始整合市场终端、整合产品群的现象。比如生产企业整合旗下的产品形成整体,如果还不够多,就整合其它企业的产品放在一起来作。比如贵州益佰就正在进行这样的操作。

医药公司更是有此优势,可以整合产品,形成产品优势。

六、市场开始洗牌,将慢慢出现强势第三终端营销企业

一下几类医药生产企业,将慢慢被市场淘汰:

1、 小企业,特别是年销售额低于3000万元小企业。

2、 没有最少一个独家且有一定销量与市场认知的生产企业。

3、 没有人员和资金进行营销投入的生产企业。

4、 在生产上销售的多是普药品种,但是数量少于20个的普药生产企业。

5、 抱着试一试进行第三终端营销的企业。

篇10

笔者服务的一家医药企业,从06年下半年开始自己组建第三终端推广队伍,来做各种覆盖第三终端(乡镇卫生院和私人诊所)的营销推广工作。在经过半年的推广后,笔者最近走访了重点市场江西、湖南两省,对于第三终端推广成效进行了调研,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现象和趋势,我认为值得很多准备做第三终端和已经在耕耘的企业思考。

第三终端营销同质化

关于第三终端同质化问题,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分析,比如产品同质化、渠道同质化等,这里不再讨论,本文重点就营销同质化问题进行探讨。

目前,第三终端的营销模式相对单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托面对第三终端市场的医药商业平台,通过商业渠道资源间接开展第三终端的营销活动;另一种就是企业自己组建专门从事第三终端市场开发的推广队伍,通过一系列营销模式如推广订货会等,对当地一定规模的卫生院和私人诊所进行开发和维护。笔者服务的企业就属于第二种模式。

在具体的营销战术上,也缺乏创新,归纳起来无非如下几种:推广会订货(企业组织或工商联合)、大篷车、终端拜访客情维护、流水拉单、积分有奖订货,学术推广等。笔者在湖南怀化龙源商业公司的批发大厅就看到至少5家企业的有奖、积分订货的政策宣传单,其中不乏西安杨森这样的外资企业。

在营销战术的高度同质化的同时,在企业急功近利和销售任务的压力下,最后都演变为价格的竞争和返利政策的竞争,对于非品牌企业来说,在缺乏企业品牌驱动或品牌产品支撑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就是推广手段效果越来越差,市场开发和维护成本越来越高,销售和管理成本也在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第三终端抢占市场份额,这些弊端会表现越发突出。就拿推广会来说,各种形式的订货会、推广会、答谢会、促销会,每个企业都在开,但边际效益却不断递减,具体表现为:订货会频率越来越高,每次订货数量却越来越少,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会议拦截也愈演愈烈。第三终端的蓝海之水似乎不那么可口了。

第三终端营销政策化

通过组建队伍,推广代表终端拜访来开发卫生院、私人诊所等第三终端的模式已经有很多企业在操作,但是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这其中当然有第三终端面广、点多、分散、推广代表拜访线路长等客观原因,也有拜访技巧、客情维护、考核监督等执行力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思考的一点是,第三终端的营销思路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只有顺应政策的趋势,企业的营销效率才能达到最大化。如果企业仅仅站在自身角度和营销技巧角度考虑问题,营销手段的成效可能无法体现。

以占药品销售份额32%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私人诊所为例。目前随着“新农合”的推进,卫生院系统的购进机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笔者走访的湖南西部市场为例,各乡镇卫生院隶属于县卫生局的行政管理,药品采购机制上,各乡镇卫生院必须到卫生局指定的商业公司拿货,而商业公司能获得指定采购和配送商,其中付出的成本显而易见,这部分成本最终只能往销售链的上游厂家转移,也就是说,制药企业要打开当地乡镇卫生院市场,所付出的成本(返利)必然加大,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销售费用本已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无疑雪上加霜。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有第三终端的招标采购和“新农合”地区的定点采购将是一种趋势。从企业的角度讲,如果缺乏地方政府和公共关系资源,如果无法实现和商业之间的整体性合作(类似于OTC市场和连锁的整体合作),而仅仅依靠推广代表在终端单点的辛勤拜访,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的学术营销

如何破解第三终端营销同质化的难题和政策受限的影响,除了根据区域差异化进行营销模式和销售政策的调整外,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回到第三终端市场推广思考的原点:如何让医生从诊疗和处方价值上真正认可产品,从而改变用药习惯,如何让医生和患者对企业品牌产生忠诚度,实现持续用药和口碑传播。

基于以上思考路径,策略就非常清晰了:坚持不懈地开展以企业和产品品牌建设为核心的学术推广,提升拳头产品和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让产品在各个营销价值链环节上(渠道、终端、医生、患者)最大化分享品牌效应,提升品牌驱动力——品牌驱动各层级渠道销售你的产品。

其实很多企业在进入第三终端的时候,都把学术推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开展的,但是当真正一头扎进第三终端的时候发现,急功近利思想很快作怪,学术推广哪有推广会来得效果直接?会议一开能带来实实在在的销量,学术推广就变成徒有虚名的幌子了。

开展第三终端的学术营销,对于企业来讲,首先要转变思路,以客户需求导向为基础,以差异化服务为准则,一定要站在第三终端目标客户的需求上考虑学术营销的内容和形式,去研究不同类型终端的经营特点、需求差异。而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第三终端的学术推广,仅仅站在自身产品的角度把学术资料填鸭式的塞给第三终端的目标客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认为学术营销没有效果的原因。

学术营销+公关公益活动,提升高度

以企业品牌积累为核心的学术营销越来越受到第三终端企业的重视,这是因为第三终端医药企业开始认识到,单纯的学术推广无法产生放大效应,只有把学术推广各种手段进行整合,并与一定高度的公关公益活动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和产品在第三终端的品牌认知度。

目前在第三终端,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选择低价产品还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对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的选择趋向将是趋势,医药企业应该想到前面,做到前面。

结合产品特点,配合相关卫生部门如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疾控中心、中国药学会等机构,开展公益主题的学术推广和乡村医学扶持计划,占有高度,就在第三终端目标客户心智中占据了传播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在高度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主题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进行整合,主题传播一定要把握公益性。针对患者,可以从用药安全,疾病预防(结合企业产品)角度出发,针对基层医疗终端和乡村医生,可以从提高医疗水平、诊疗培训、乡村医生扶持等角度出发。对于传播形式,特别要研究第三终端市场的特点,目标客户喜欢什么形式,我们就用什么形式进行宣传,只要是城镇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采用,比如农村墙体广告,一定会降低公益活动的档次吗?并不见得,关键看如何与其它形式配合。

诊疗培训+激发责任感,挖掘深度

有了高度,还要挖掘学术营销的深度,只有这样,才会饱满,才能最大化塑造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价值。

针对基层医疗终端(如卫生院和私人诊所)的学术营销,应该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真正从提升基层医生专科、专项诊疗技能和处方水平的角度出发,通过培训帮助基层医生在当地树立其在患者当中的医疗口碑,同时建立企业和产品在患者当中的品牌形象。

现在有些医药企业在第三终端的学术推广,仅仅是给医生或诊所发点单页,介绍一下企业和产品。或者一年组织一两次大型的学术会议,邀请省级专家培训讲课,这样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基本还是停留在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