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范文

时间:2023-04-04 03:1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篇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1)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全等;(5)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2、下列对应相等的条件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角和一边 B、两边及其夹角 C、三条边 D、三个角3、下列图案中,有且只有三条对称轴的是( )

4、已知点P(-2,1),那么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 的坐标是()A、(-2,1) B、(-2,-1) C、(-1,2) D、(2, 1)5、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5 B、6 C、11 D、166、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0,那么ABC中与这个角对应的角是().A、∠A B、∠B C、∠C D、∠D 7、已知: ,有∠B=70°,∠E=60°,则 ()A、 60° B、 70° C、50° D、65° 8、如图,在∠AOB的两边上截取AO=BO ,OC=OD,连接AD、BC交于点P,连接OP,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A、2 B、3 C、4 D、59、如图所示, ,则不一定能使 的条件是( )A、 B、 C、 D、 10、如图所示, 且 ,则 等于(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已知点 和 ,则点 关于 轴对称;12、四边形的内角和为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13、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 ,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4、如图所示,点 在 的平分线上, 于 , 于 ,若 则 ; 15、如图所示,ΔABC中,AB=AC=14cm,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ΔDBC的周长是24cm,则BC=________;16、小明照镜子时,发现衣服上的英文单词在镜子呈现为“ ”,则这串英文字母是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一):(每小题5分,共15分)1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若一边长为4,求其它两边长?

18、已知:如图, ,求证: 19、如图,在 中, ,求 的度数?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二):(每小题8分,共24分)20、如图,在 中, , 是 内一点,且 ,求 的度数。 21、已知,如图,点 在同一直线上, 相交于点 ,垂足为 ,垂足为 求证:(1) ;(2) . 22、点 和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将点 分别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 ,请画出四边形 .(2)画一条直线,将四边形 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并且每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五、解答题(三):(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阴影部分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分别在图中方格内涂两个小正方形,使涂后所得阴影部分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4、已知:∠B=∠C,AB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求证:BE=CF. 25、如图,点 是 平分线上一点, ,垂足分别是 .求证:(1) ; (2) (3)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八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1、C 2、D 3、D 4、B 5、C 6、A 7、C 8、C 9、B 10、B 11、X 12、360度、360度 13、12 14、3 15、10cm 16、APPLE17、解:若底边长为4,设腰长为X,则X+ X+4=18,解得:X=7 若腰长为4,设底边为Y,则Y+ 4+4=18,解得:Y=10 而4+4

篇2

【关键词】认知障碍 认知途径 反思与再备课

1.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课本P122(14)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D∥BC,AB=8cm,∠B=90°,AD=24cm;BC=26cm,点P从点A出发沿AD边向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3cm/s的速度运动,若动点P、Q 分别从A、C同时出发,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问: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对学生解题的认知障碍分析如下:

障碍(1)读题能力差,反映在不能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用下列的图形再显现出来,如(图一),(图二)。

障碍(2)理解能力差,不能准确的理解题目中所隐含的解题的关键信息,因而找不到解题中要用到的知识间的联系。如: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关键是找到: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如图一) PD=CQ。又因为PD=AD-AP,AP=t,CQ=3t,PD=24-t,所以得:24-t=3t 解出t=6s;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的条件是(如图二):CQ-PD=2CE(辅助线DF∥PQ,DEBC)CQ-FQ=CF,又因为AD∥BC,DF∥PQ所以PD=QF,PQ=DF=CD,因为DEBC,所以CF=2CE,CE=CB-AD=26-24=2

因为CQ-PD=2CE,于是3t-(24-t)=4,t=7s ;应当指出的是:题目中AB=8cm这个条件好象与所求问题无关。

障碍(3)解题之后缺乏对知识积累丰富,闪现着解题灵感的一类题的欣赏,收集整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不高)。

应该注意到,这是一道母题,只要对已知条件稍作该变,就可以衍生出一系列难度相近的题。我市期末数学考题中,就是将题中的条件改为:AD=15cm, BC=21cm, 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2cm/s的速度运动,其他条件、所求的问题都不变。让人遗憾的是,就算有解这道题经历的大多数学生,也没能做出来。这说明多数学生还不能从现有的知识储备中,提取类似的解题经验。

通过对学生解题的认知障碍分析、研究, 得出学生解题可能的认知途径为:加强学生阅读数学能力的培养;能换一种方式再现问题的关键信息;认真分析问题,调动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解题经验,寻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提高“临门一脚”的勇气和技术含量。

2.教后反思与再备课

通过经常收集整理知识积累丰富,闪现着思维灵感的一类题,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升华对数学题的欣赏能力,进一步扩大知识储备和提取解题经历所蕴含的文化素养,是教后反思与再备课的目的所在。

对上题的再研究;原题条件不变,增加(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直角梯形?

(4)用t 表示自变量,面积S四边形PQCD为t的函数,

求它们的解析式。使S四边形PQCD=12S四边形ABCD的t是否存在?

(5)若将原题中直角梯形的条件,变为一般的梯形其余条件不变,问:当t为何值时割线PQ截得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解:(3)四边形PQCD为直角梯形(如图3)QC-PD=CB-AD,QC=3t;PD=24-t;3t-(24-t)=2,t=6.5s

图3

(4)四边形PQCD只能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当其为平行四边形时S四边形PQCD=CQ·ABCQ=3t,AB=8cm 即S四边形PQCD=24t(t=6s)

当四边形PQCD是梯形时S四边形PQCD=(PD+CQ)AB2=(24-t+3t)82=8(12+t) ( 0≤t≤263,t≠6 )

注意:t可以取263s,此时点Q与点B 重合,点P 在离点A263cm处

当S四边形PQCD=12S四边形ABCD时,解得t=13s不合题意舍去。

(5)如(图3-1)割线PQ截梯形ABCD所得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满足:PD=CQ或AP=BQ

24-t=3t或t=26-3t,解得:t=6s;t=6.5s

图3-1

解题的认知途径为:以几何中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为基础,以函数变的观点为指导,以方程的方法为手段,来探究“动点问题”。

智慧的花朵是成群开放的,作为资料的收集、整理,习题的欣赏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上述习题解答完之后,以下的例题可添加在数学笔记中作为欣赏。

例1 (如图4)在RtABC中,∠B=60°,AB=5,∠C=30°点D从C点出发沿CA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 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过点D作DFBC 于点 F,连接DE、EF

图4

(1)求证:AE=DF

(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

解 (1) 设点D、E 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CD=2t (0≤t≤5)

篇3

关键词: 二次函数 函数图像 数形结合 应用

数形结合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数形结合是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近几年来各地中考高考对考生数形结合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同学们在解题时用“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举几例研究数形结合在函数中的应用。

一、以“形”帮“数”

我们解题时,常常发现大量“数”的问题中隐含着“形”,我们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形象、直观地揭示出来,以达到“形”帮“数”的目的,让理性的“数”多一些感觉.

例1:下面是一个二次函数y与x的对应关系表:

(1)该抛物线对称轴的直线方程是?摇?摇?摇?摇.

(2)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A在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求S.

解析:(如图1)

解法(1):任取三组表中x、y的对应值求表达式,可得y=x-2x-3,从而得到对称轴为直线x=1.

(2)由y=x-2x-3得,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A(-1,0),B(3,0),与y轴的交点C(0,-3),AB=4,S=6.

方法二:(1)观察知:函数图像过(0,-3),(2-3),这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得对称轴为直线x=1.

(2)由表格知A(-1,0),C(0,-3)再加上对称轴x=1可得B(3,0), AB=4,S=6.

二、以“数”促“形”

我们解题时会发现图形中常常体现着数的关系,运用“数”的规律,我们可以寻找出处理“形”的方法,来达到“以数促形”的目的,让感性的“形”多一些理性.

例2:已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像如图2,下列结论:

①a+b+c<0②a-b+c>0 ③abc>0④c>-3b

正确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仔细观察抛物线的位置走向,关键点的位置坐标,以及表达式中各系数与图形性质对应关系,再做出判断.

观察图知,当x=-1和x=1时,分别有y>0和y<0,即有a-b+c>0和a+b+c<0,可得①、②正确.

由抛物线开口向下知a<0

对称轴x=-=-1 b=2a

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 a、b同号,b<0.

又由于抛物线和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所以c>0,则abc>0,即③正确.

将b=2a代入a+b+c<0中可得3a+c<0,所以c<-3a.

故④不正确,所以应该选B.

三、“数”“形”互转

依形判数,以数助形,直观形象,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分析,运用图形来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根据图形的几何性质寻找待定系数所满足的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来求解.

例3:如果方程x+2ax+k=0的两个实根在方程x+2ax+a-4=0的两实根之间,试求a与k应满足的关系式.

分析:我们可联想对应的二次函数y=x+2ax+k,y=x+2ax+a-4的草图.这两个函数图像都是开口向上,形状相同且有公共对称轴的抛物线(如图3).要使方程x+2ax+k=0的两实根在方程x+2ax+a-4=0的两实根之间,则对应的函数图像y与x轴的交点应在函数图像y与x轴的交点之内,它等价于抛物线y的顶点纵坐标不大于零且大于抛物线y的顶点纵坐标.由配方法可知y与y的顶点分别为:P(-a, -a+k), P(-a, -a+a-4),故-a+a-4

四、利用函数图像解决方程的近似解或解的个数问题

通过构造函数,把求方程解的问题,转化为两函数图像的交点问题.

例4:解方程3=2-x

分析:由方程两边的表达式,我们可以联想起函数y=3与y=2-x,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如图4),这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横坐标为方程的近似解,可以看出方程的近似解为x≈0.4.

例5:设方程|x-1|=k+1,试讨论k取不同范围的值时其不同解的个数的情况.

分析:我们可把这个问题转化为确定函数y=|x-1|与y=k+1图像交点个数的情况,因函数y=k+1表示平行于x轴的所有直线,从图像(如图5)可以直观看出:

①当k

②当k=-1时,y与y有两个交点,原方程有两个不同的解;

③当-1

④当k=0时,y与y有三个交点,原方程不同解的个数有三个;

⑤当k>0时,y与y有两个交点,原方程不同解的个数有两个.

参考文献:

[1]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