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范文

时间:2023-04-05 09:2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日常养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日常养生

篇1

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提出, 着装必须遵守散寒保暖、透气吸湿的原则, 才能发挥保健的作用[1]。服装是苗家人生活中的必须品, 首先能保护形体免受虫害与理化因素的侵袭, 同时服装的纹案与佩戴的饰品, 还是他们民族归属感与宗教信仰的综合体现。其中银饰的养生作用, 是苗家人与艰苦的环境相抗争所积累下的智慧的结晶, 在生产、生活中, 发挥着精神审美和治病祛邪的作用, 也是出门在外防灾御害的重要器具, 成为日常养生行为中的重要一环。

1.1 服装养生

苗族服装多采用棉、麻、树脂染制品等质地柔软、排汗吸湿的衣料, 款式宽松, 有利于肢体与经络的舒展。由于衣料环保则有利于去除异味和杀灭细菌, 防止山岚瘴气侵袭人体而发病, 体现了顺应自然与防治疾病的养生观。有相关文献指出, 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2], 那么服饰上的图案则表达了苗家人的祖先崇拜与宗教信仰。相传蝴蝶妈妈对苗乡先辈有哺育之情, 所以苗族用动物纹饰来装饰服装, 从而将缅怀祖先之情转移到具体的物像中。盘瓠是苗族男性的始祖神[3], 苗疆小儿头戴狗耳帽扮成神犬盘瓠图腾的模样, 以借助神灵之力, 祈求增福添寿、招安纳祥。中医养生学曾言:善养生者养心, 服饰表达了苗家人的精神诉求, 达到了情志养生的目的。

苗家人着装多根据四时气候灵活变化。秋冬时节, 天气肃杀, 他们不立即换上厚实的服装, 反而适当让身体受寒, 来刺激大脑树界的兴奋性, 提升血流量, 增强身体各个组织的代谢功能, 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反之冬去春来, 气温回暖, 由于肌肤腠理逐渐开泄, 也不能急于顿减衣物, 以防感受风寒邪气。这与民间养生方法中的春捂秋冻有异曲同工之妙。苗家人习惯佩戴香囊, 香囊里放入气味芳香、性质挥发的药物, 散发的药气可以祛邪赶毒, 并随着体表温度的升高经口鼻吸入人体, 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加上香囊做工精巧, 与服饰图腾相映成辉, 在形体与精神两方面达到了保养生命的目的。

1.2 银饰养生

苗族银饰的养生作用, 最早体现于精神方面。《述异记》曾描绘蚩尤为人身牛蹄, 四目六手。苗家人穿戴的银饰大多以牛角为图案与造型, 都表达了对祖先蚩尤的尊敬。《苗族史诗》曾提及, 银被认为是和神灵对话的器具, 具有降妖镇魔的威力[4], 所以每逢佳节, 苗家人均佩戴银饰, 祈求除病驱魔、吉祥平安。黔东南苗族颈前常带银牌、银锁, 图案篆刻着祝福语, 表现了苗家人为了祈求神灵庇护, 锁住佩戴者以防毒邪侵害的祝愿, 因此银饰具有娱神的功效[5]。

远古时期, 苗族先民征战在外, 从而开发出具有攻击与防御作用的银器, 同时银器碰撞的声响能驱赶野兽, 危急时能自我防卫。近现代以来苗家人发现当银器与毒物接触时, 银便呈灰黑色, 认识到银能消毒、鉴毒, 由此在生活中常随身饰银, 关键时刻用其试毒, 发挥了防毒杀菌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 银具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功效。新生儿若出现皮肤巩膜发黄, 苗家人便用银水为其沐浴, 不久便黄褪病愈。当人体遭受毒气侵袭时, 所佩戴的银饰颜色会产生变化, 从而提示病变已蔓延到相应经络与脏腑, 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了解疾病的进程从而挽救生命。银器的色泽还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苗寨老人通常是银镯、银簪不离身, 银器色白发亮则表示身体无恙, 若色泽暗沉甚至呈灰黑色, 则提示身患隐疾, 需及早就医。而现代研究表明, 银器能维持血液循环, 除湿通络, 银离子可以补充人体的微量元素, 促进伤口愈合, 防止感染。所以许多苗家外治法, 比如滚蛋疗法、刮治疗法, 均需要银器作为医具, 银饰从形体与精神的角度为苗家人的延年益寿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饮食有节, 因时养生

苗医学三界生成学说中表明, 土界象征着万物生发之基, 是物质消化吸收与转输的重要部位, 是化生气血津液的基础, 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土界囊括肝、脾、胃、肠、心、肺等脏器, 包含了中医学中焦的范畴, 主司物质运化, 所以饮食应适度, 否则会阻碍土界的正常运行, 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和脏器虚损等一系列病症。由于苗乡地处潮湿, 秋冬多食生冷硬物, 不利于宣发胃阳, 易导致呕吐、飱泄等脾胃寒湿之证。若春夏多食辛燥厚味, 则会造成湿热蒸酿, 肠胃积热, 从而出现便秘、口疮、痈疡肿毒等火热内盛之证, 所以饮食当顺应四时。

2.1 尊崇自然, 四季养生

《灵枢本神论》说:故智者知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季风气盛, 苗家人常用北芪、党参等益气生津之品加入鸡肉同煮,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有助于疏肝解郁、理气除湿, 可促病情痊愈。夏季气候闷热, 《本草纲目》记载:鱼腥草可散热毒痈肿, 疮痔脱肛, 断店疾, 解硇毒。苗家人多将其鲜品凉拌或泡水食用, 再将乌梅、金银花制成清凉饮料以开胃消暑。当秋若是肺燥津伤、久咳不止者, 可将杏仁、百合、山药等与冰糖炖服, 以润燥止咳, 敛肺益气。冬季毛窍闭塞是进补佳期, 苗家常将牛羊肉随锅同煮, 牛肉可补中益气、补脾和中。羊肉能滋元气, 养先天, 益精血, 二者构成了严冬食补佳品。而苗家人身居山区, 医疗条件落后, 所以常食用带有药用价值的食物以未病先防。在炒菜时常使用茶油, 可以解毒杀虫、润肠通便, 对防治外科病、肠道传染性疾病有益。同时加入适量蜀椒, 以散寒解表、助阳暖胃。在山野耕种时, 常采集地菜、竹叶菜、莲子草等野菜食用, 能清热透表、平肝熄风, 体现了苗家人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保全生命的理念。

2.2 饮食全面, 洁净天然

苗乡物质资源稀缺, 当地多食用应季食物, 并提倡节俭从不浪费, 所以苗民一般稍少有挑食和偏食的情况。而食品虽粗, 但重在品种多样、营养均衡, 用料天然无农药等化学成分的污染, 这对于养生保健是颇有裨益的。并且定时用中草药为饮用井水消毒, 不洁净、来历不明的食物一律不食。若饭食剩下, 也会用通风干燥的箪箩盛装以防蚊虫叮咬、食物变质。在野外就餐, 会在食物中加入些中草药如:吃田螺肉时加入紫苏, 食用狗肉时加入桂皮、茴香、花椒等, 吃凉拌菜时加入木姜子油、柑橘叶等祛风除湿, 十分注重饮食卫生, 从而减毒防腐, 防止疾病的发生, 体现了苗家人未病先防的养生理念。

3 起居有常, 因地养生

苗寨植被丰茂, 有研究指出植被可以吸附有害物质, 净化空气、释放氧气, 改善人体血液、呼吸循环, 达到清肺益气、祛邪健体的功效。苗家人早期就懂得, 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由于气候、水文等的差异, 人体体质会发生改变, 所以选择相应的居所, 同时依据居处环境的变化而采取一系列措施, 蕴含着苗乡早期预防医学的思想。并且根据时令变化来调整脏腑机体以适应环境, 不仅在生理状态下可以防御疾病, 而且对于瘥后调护也有指导意义, 体现了苗族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 对于预防疾病的先见之明。

3.1 顺应时令, 与日俱兴

《黄帝内经》中记载:早卧晚起, 必待时光, 驱寒应温, 无泄皮肤, 逆之则伤身。苗族是古老的农耕民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苗乡有种说法:早起三日顶一工[6], 意思是早睡早起, 3个早晨完成的工作能超过1个白天。同时早上空气清新, 利于身体健康。苗乡清明前后3天是祭祀扫墓之期, 届时要头戴柳帽、门前悬柳, 称为挂清, 以祛邪避毒, 消除瘟疫。端午佳节, 撒雄黄酒以祛湿杀虫, 给儿童身挂小粽、身携大蒜, 防止蚊蝇蛇虫的侵袭。重阳老人节, 举家登高赏秋, 品酿重阳酒, 不仅补肾固精、清心明目, 还愉悦了身心, 达成了形神双修的养生目的。隆冬时节, 苗家人通常有扬尘的习俗, 留下短小灰尘祭予灶神, 以图来年五谷丰登、百事遂意。顺应时令蕴含了苗族尊崇自然的养生理念。

3.2 隔离防病, 防微杜渐

若家中出现传染病, 苗家人会在屋内焚烧菖蒲、雄黄、艾草或用陈醋加岩石煮沸来熏蒸, 再向四周空中抛洒石灰水, 对空气进行消毒, 并在门前设立旗帜, 示意切勿造访, 以防疾病传染。若爆发大面积流行的瘟疫, 会将老弱妇孺送至远方亲戚家中, 防止感染。若某处多次爆发重大疾病等灾难, 苗家人会认为此屋场不祥, 已不适宜人居住, 往往会举家搬迁到别处, 以保一家平安, 这反映了苗家早期隔离防病的意识。为了防病、治病方便, 他们会选择将有些难采的中草药栽种于自家庭院, 同时中草药的气味, 也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6]。比如:八角连和七叶一枝花气味辛散, 能驱逐蚊虫。金银花清热解毒, 开放时香满庭院。柑橘树的气味可以避秽解毒, 提神醒脑, 结出的果实制成陈皮, 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体现了苗家人对居处环境的重视, 以及顺应自然、防治疾病的养生理念。

4 行动疗养, 不妄做劳

《吕氏春秋》一书, 深刻阐述了不得擅行、必有所制与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的养生观[7], 提出应进行适度地锻炼, 使得正气荣盛能及时抗邪。苗医学事物生成三要素理论阐明, 生命的存在能量、物质、结构三者缺一不可。苗族在迁徙过程中, 为强身健体、抵御外邪、娱情助兴产生了一系列行动养生方式, 不仅给予了强健体魄的能量, 还陶冶了情操, 重塑了良好的精神结构, 达到了形神双修的目的。现代医学证实,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升人体的协调能力, 优化生命的整体素质, 从而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4.1 动止如常, 形神合一

苗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基本的劳作外, 还会进行如武术、拳术、赛马等体育锻炼, 能舒筋活络、强壮筋骨。民俗节庆中, 苗家人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歌舞怡情助兴、陶冶情操, 让人身心都得以放松, 同时火种的熏烤, 还可驱逐蚊虫, 散寒除湿, 对于风湿顽痹、腰腿酸疼等证有着预防作用。苗医擅用外治法, 熏蒸疗法具有代表性, 原理是借助温热刺激将苗药渗入皮肤中, 使皮温升高, 循环加快, 改善新陈代谢, 从而祛除体内的病邪, 达到疏经活络、行气通脉的作用。睡药床、枕药枕等外疗法, 是根据呼吸使药气通过头面诸窍而吸入人体, 从而使体内邪毒随体液排出, 脏腑组织的生理机能得以相应改善。苗族民间常用此法治疗呼吸系统的疾患[8], 使人在休息之余轻松治疗疾病。

4.2 导引吐纳, 益肾固精

肾属水界, 苗家人认为水为生命之源头, 是滋养人体最重要的物质与维护形体的精华所在, 所以在行动养生中十分注重固护肾精。清晨手指搭耳、手掌捂耳, 余指敲击头顶, 此为鸣天鼓, 可以益肾健脑, 对于防治耳鸣耳聋有良好效果。双手顺时针摩擦两肾区, 静坐半分钟后咽一次唾液, 可以填精益髓, 治疗肾虚腰痛。临睡前收缩, 摩擦足心, 对于、阳痿、遗精等肾功能衰退的患者十分有益。从中医学来说, 涌泉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 而现代研究也表明, 摩擦足心能达到降压减脂的保健作用。采气法是苗家传统的保健方式, 即在天朗气清之时, 采气者肩足同宽, 双臂上举, 同时配合吸清呼浊, 将清气沉入丹田, 达到充脑填髓、固肾益精的作用, 这与祖国医学的导引术有着相同的原理[9]。苗医学认为, 肾架也是性架, 而采阴、采阳对于防治男女性功能疾病也有良好作用。行动养生体现了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对于防治疾病从而保全生命的养生观的进一步发展。

5 讨论

5.1 苗族日常养生具有历史性, 应合理传承

苗族养生历史悠久, 其对于生命现象的综合探索,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辨证分析, 对苗医药的灵活运用, 对疾病的系统防治均在祖国医学的指导与影响下发展、壮大, 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广泛而坚实的实践基础。苗族人天合一的自然养生观, 跟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有一脉相承之理。动止有常, 保全生命的养生理念与形与神俱, 则尽终天年、动静节宜, 所以养生也等理论有相似之处。这些经典的养生观为后来的苗族养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意义, 同时苗族日常如食饮有节、不妄做劳、固护肾精等养生理念充分证实了其对祖国养生学是有一定的承袭性的。苗族养生在继承祖国养生的基础上因人、因时的不同而发展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保健方法。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养生观的指导下, 提出了顺应自然从而保全生命的养生理念, 为养生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与创新。

5.2 日常养生具有科学性, 应辨证顺应

苗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从苗乡的基础物质入手, 灵活利用自然规律开展养生保健, 体现了养生方式的科学性。但现代人群不便随身饰银以疗疾, 生活环境已脱离了自然原生态, 并且缺乏相应的功能锻炼, 身体适应性逐渐下降。若要沿袭苗族养生方式, 需对其进一步辨证看待、综合运用、合理分析。居处环境可运用健康环保的材料, 养育绿植来模拟苗乡的生态环境, 达到愉悦感官、保养精神的作用。将银器加工成精致易于携带的产品, 使得审美与养生两者兼顾。苗乡养生饮食在保留原始性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生产, 推广到大众中去。综合分析苗家武术的技巧性, 科学合理地指导, 依据不同体质来习练。辨证地将苗族养生融入现代生活, 在承袭民俗的基础上, 达到保养摄生的实际目的。

5.3 日常养生具有循环性, 应持续发展

苗族养生多为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 起初多是通过跟师采药、治病疗疾积累得来。有的是世代家传, 有点是拜师习得, 有的两者兼有[10], 加上养生所需的药物多取自苗乡本地, 反映了养生实施的环境与继承的载体多具有循环性的特点。但养生方式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隐蔽性较强, 苗乡落后, 精于此道之人无法以此谋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 许多经方验方、养生秘方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应对苗族养生的方式以数据库和电子档案的形式加以详实记录, 合理展开苗医的继续教育工作, 适度划分苗药资源的保护区, 建立苗族养生的成果展示馆与资源博物馆等对养生文化作进一步的交流与推广, 使苗家养生不仅在发源地能活起来,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走出去, 营造良好的养生风气, 促进苗族养生的可持续发展, 造福全人类。

苗族有树为生命之精, 土为生命之基, 水为生命之源的概括[11], 针对三界的功能特点, 苗族从衣食住行提出了顺应自然、防治疾病从而保全生命的理念, 为人体的健康长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养生素材, 体现了苗族养生的可实施性与现实意义, 同时为苗医药事业的开拓、发展与创新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参考文献

[1]张正华.基于全养生理念对服饰与健康相关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2]王冉.贵州苗族服饰审美浅析[J].黔东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1 (02) :32-35.

[3]杨芸.龙盘瓠接龙祭龙舟苗族龙与龙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 1990, 6 (03) :56-61.

[4]黄雅薇.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的变迁与传承[J].民族论坛, 2015, 26 (04) :84-88.

[5]王维其.苗族与银饰[J].贵州民族研究, 1998, 20 (03) :103-105.

[6]滕建甲, 滕敏, 陈亮.苗家养生秘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98.

[7]张青梅.《吕氏春秋》的养生观[J].中外健康文摘, 2007, 4 (4) :26-26.

[8]郑曙光, 戎志斌, 施文辅.民族医熏蒸疗法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 14 (6) :39-40.

[9]王魁溥.浅谈老子的养生观[J].中国气功, 2000, 16 (6) :30-31.

篇2

老年人冬季日常养生的方法

老年人冬季养生一、早搓手

早晨起床后,人体各器官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随着人体活动的增加,心率会加快,因此早晨要注意调养心肺。可采取搓手心、揉按手指等方式,通过刺激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兴奋,并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起到保健作用。搓手心时,将两掌合并,来回对搓,尽可能地摩擦手心。此外,早晨,将两双手的手指相互对揉按摩,也能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老年人冬季养生二、午晒背

冬天子时(11∶00-13∶00)这段时间,是阳光较充足的时段,经常晒晒后背,可起到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还可以在晒太阳时,摘了帽子,让阳光从头顶的百会穴进入人体。”这样效果更好。

老年人冬季养生三、晚泡脚

活动了一天,晚上身体会较为疲累,特别是肝肾急需得到休息和调养。此时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泡脚。泡脚时,水里的热量可以通过脚底进入人体全身,使体内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特别是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晚上在得到热水的刺激后,能够很好地消除一天的疲劳,补充肾气。”泡完脚,上床准备睡觉时,可以用双手掌心轮换着对脚进行按摩揉搓,每次揉按十余次。

老年人冬季可能会出现的疾病

1、代谢功能低下,皮脂腺萎缩,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及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受寒冷刺激后易冻伤、皱裂和皮肤瘙痒;

2、关节受凉后出现酸痛现象;

3、气温骤变,高血压病人中风的发生率较高;

4、心血管病人易发顽固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5、严寒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诱发因素。尤其是高龄老人的感冒,不可以掉以轻心。

冬季养生的保暖措施:①备足寒衣,谨防感冒以防止呼吸道疾病发生和高血压、冠心病恶化;②情绪安定,不过度兴奋和紧张,有规律的作息,不过于劳累;③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少(或不)抽烟,少喝酒。

老年人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1、冬季晨练不要太早

冬季晨练不要太早。有些老年朋友喜欢起早,由于凌晨气温比较低,增加了心血管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尽量在太阳出来后或是下午温度不太低的时候锻炼。

2、不要着凉

不要着凉。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寒冷而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加剧心脏负荷。

在睡醒之后先不要着急起床,必须在床上躺一会后再起来。可以避免心绞痛的发生。

3、洗澡的时候水温要适宜

洗澡的时候水温要适宜。温度不要要高。还有就是洗澡的时间也不要太长,15分钟左右就好。旁边最好由专人看护。

4、不要做一些消耗能量多的运动

不要做一些消耗能量多的运动。不适合做剧烈的运动。这样的运动会使心脏增加负担,可以选择慢跑,太极等等。

5、睡眠的时候,不要用被子蒙住头

睡眠的时候,不要用被子蒙住头。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右侧卧位,头露出被子外面,枕头不要太高。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六十岁老人有哪些养生方法

2.老年人养生技巧

3.老年人养生的方法

4.入秋后老年人养生方法

5.60岁以上老人养生方法

篇3

其实,我从未进过美容院,也从未用高档美容护肤霜等。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一些有关美容养颜的小常识。

首先是注重心理保健,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我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琴、棋、书、画我全爱好,天天欢歌笑语不断。常言说“一天三笑容颜俏”,面部不易起皱纹,故看起来年轻美丽。

生活规律,按自己的生物钟作息。特别要按时起床、进餐、排便、饮水、睡眠等。饭吃七八成饱,勿缺水,讲究睡眠质量。

含理饮食,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适当进食一些白肉(鸡、鸭、鹅肉)、乳、鱼、蛋类。多摄入蔬菜和水果。每天最好选食五种蔬菜,红、黄、绿、黑、白,色彩缤纷;选食三种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C、E和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的食物,可使皮肤光洁、柔嫩,有弹性,不生黑斑色素和疖子。饮食保持酸碱平衡,粗细搭配。常吃五谷饭(包括大米、小米、豆子、玉米和燕麦)等,少吃油、盐、糖及肥腻食品,可食蜂蜜和绿茶叶。

经常运动与按摩。根据我的年纪和体质,只能进行强度不大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和自编体操(包括颈项运动、肩部及腰、腿部运动等)。按摩全身从头面开始,重点是百会、风池、太阳、迎香、内关、关元、肾俞、足三里、涌泉等。每天早晚各一次。此外,拍打全身、干沐浴全身天天坚持。

做好脸局部保养。除避免风沙吹打、烈日爆晒、烟薰火烤等不良刺激外,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面部皮肤保湿:皮肤干燥、粗糙、皲裂等现象出现,皆因失水而造成,故每天洗脸次数要多一些。每天用流水洗脸2~3次,最好用冷、热水交替洗,不用肥皂。边洗边按摩皮肤,方向和皱纹垂直。防眼袋是从眼睑下方向上推按。脸上的水不要立刻拭去,让其自然蒸发。

篇4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日常行为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主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以课堂训练为主渠道,以各种教育活动相辅助。训练学生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训练学生诚实守信,礼貌待人;训练学生遵规守纪,勤奋学习;训练学生勤劳俭朴,孝敬父母;训练学生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很多教育者都有这样的困惑:“做了一二十年的教育工作,为什么小学生年级越高越不听话,年纪越大习惯越不好呢?是我们的经验欠缺还是我们的方法不对?是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还是我们思想落后?”如何破解这个疑难呢?笔者以为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学校。

一、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态度

“万事开头难。”入学第一周,学校一定要安排教师进行一系列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什么不能迟到?”“为什么要戴校徽?”“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为什么要用礼貌用语?”“为什么走路要靠右行?”……都要和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小学生日常行为起码要做到的基本规范,端正态度、端正思想努力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小学生正在成长期,在日常行为上会反反复复,具有不确定性,这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教育,说一次忘记了再说一次,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做得差的适时批评,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事不对人,一定要讲究方法,要让学生心服口服。态度左右行为,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事在人为,任何时候只要每一位教师看到希望、充满信心,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严格地监督检查、落实到位

学生养成习惯教育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主要在于监督检查不到位、不及时。垃圾乱扔没人管;桌椅乱刻没人管;作业没做没人管……有的老师会说:“我一个人要管50多个人,管得过来吗。”一个人管不了,可以发动学生互相监督;可以成立督导队督促检查学生日常行为;每天利用10分钟时间小结反馈学生日常行

为表现,及时处理,及时落实,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以为常,自然形成了好习惯。

三、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教师身体力行

篇5

零至六岁是儿童在他们的环境中吸纳、观察和实践周围人们的举止、语言的敏感期。尤其是小班孩子离开自己的家人进入幼儿园,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变成了陌生的环境,他们会观察、模仿幼儿园老师、同伴的语言与举止行为。如果我们能将我们的文明礼貌言行传承给孩子,我们就将给予他们一种和谐的社会往的能力,他们也会得到社会积极的接纳。

但是小班幼儿入园后我们经常看到的镜头是怎样的呢?

镜头一:

早上来园时,部分幼儿能主动向老师问早,部分幼儿需家长或老师提醒。可在这两者中间还有一部分是眼睛不看老师,边跑边喊“老师早!”有的甚至是不情愿的叫“老师早!”

反思:眼睛不看老师,边跑边喊“老师早”的行为本身就是不礼貌的,只是一种机械的服从形式。如何从情感出发激发幼儿懂礼貌、讲礼貌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

镜头二:

集体活动时老师给孩子们分发图书,拿到书的孩子一只手拿过书转身噔噔噔的跑了。

反思:其实很多孩子他们并不知道双手接过别人递给自己的东西是礼貌的行为,所以礼貌行为的介绍和学习是小班幼儿礼貌教育的基本内容。

镜头三:

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宝宝的腿伸得长长的,治如的一只脚已经放在桌子上,老师提醒说:“请小朋友坐坐好,小脚丫放地上。”她们两个听到老师的提醒后,知道坐坐好;但过了没有五分钟,又恢复了歪歪扭扭的姿势。

反思:引导孩子们形成礼貌言行不是通过一次提醒、一次活动就能形成的,良好礼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以巩固,成为习惯。

可以看到,小班幼儿从小就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溺爱,幼儿文明礼貌素养总体是比较缺乏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小班幼儿礼貌言行的目标可以是:

一、培养小班幼儿礼貌言行的目标

1、知——“会区分,学礼让”

知是帮助孩子建立区分、辨别文明礼貌事非的能力。教育幼儿要有礼让精神,遇事要先想到别人,先人后己的思想。如有好吃东西、好玩的玩具愿意与同伴分享,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要主动认错,知道吃饭时要先请客人、父母、长辈吃等。

2、言——做好“六词三会”

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以“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词为文明礼貌语言的基准;在不同场合扩大孩子的文明礼貌用语的范围,让孩子能做到“三会”:即一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二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等;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

3、行——做到“四能四不”

行是让幼儿学会文明举止、礼貌动作。进别人的房间或门能轻声敲门,递物、接物能用双手,能有正确的坐姿、站姿,能排好队入厕、喝水等;与人交往不大喊大叫,不随地乱扔垃圾,不打断别人说话,不冲人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

二、一日生活中幼儿礼貌言行培养的措施

每个孩子从早晨入园后,每天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占据了幼儿的绝大多数时间,所以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以幼儿园教育为主阵地,我们应该善于利用一日生活中入园、入厕、盥洗、户外、集体活动、游戏等各个环节将礼貌言行教育渗透其中。

1、突出“引”,让文明礼貌在自然中养成

入园、晨间、用餐、就寝、散步、日常劳动等都是与文明礼貌行为直接有关的活动。小班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所以需要老师以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引”导幼儿,即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处处注意讲文明,讲礼貌,创造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早晨入园时,教师要微笑着主动和孩子说:“你早”,孩子才容易被老师的情绪影响,和老师礼貌的打招呼;当需要取送图书、笔等物品时,教师要以身示范,双手递、拿物品,经过三周的练习孩子会双手接递物品;当不小心撞到孩子,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在打扰孩子的时候,悄声的说:“对不起,打扰一下”;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老师的影响,自然也会学习老师的文明礼貌行为。

2、突出“趣”,让文明礼貌在生活游戏中学成

有些文明礼貌语言、动作、规则学起来非常困难、非常枯燥。如排队,孩子常常顾前不顾后、按下葫芦又起瓢,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就用开火车游戏,吸引幼儿学教师扮成修理工,装作抹灰尘、拧螺丝、拍拍打打的样子逐一修理每节车厢(帮助不会排队的小朋友纠正,)没过多久孩子们外出散步时就知道要排整齐的队,不掉队了。

小班幼儿常常把动物当作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的体现。成人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在一日生活细节中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与幼儿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要。因此在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要善于利用有趣的角色、游戏引导幼儿学习礼貌言行。

3、突出“练”,让礼貌言行在游戏中巩固

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还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可以利用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活动、分区游戏提炼生活资源内容,创设生活环境情景,通过教师、同伴的参与,利用行为模拟、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幼儿可见、可仿、可学、可行的情景再现中使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得以认识形成和深化。

4、突出“比”,让文明快乐在竞赛里养成

孩子虽小,有着好胜心,以竞赛为动力、以鼓励为主来激发幼儿参与行为训练的积极性。我们利用一日生活中离园前的时间比着装整齐;比爱护公共财物;比遵守规则,与人交往不大喊大叫,不随地乱扔垃圾。并将“知、言、行”划分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小点,制成竞赛表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奖励。比优胜者可以当选为“园礼仪小天使”和值日老师在门口迎接人来人往的小朋友与家长。

此外,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连续性。学期初我们会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书面形式印发给家长,让家长根据教育要求创设与之适应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和谐关爱的环境中充分感知周围的社会生活。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是怎样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行为渗透的,丰富家长的教育方法;用电子邮件或“家园联系册”与个别幼儿的家长进行有关礼仪教育的交流,反馈孩子文明礼貌行为的成效等,让幼儿成长在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中。

礼貌言行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礼貌言行目标只有直面幼儿的现实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幼儿在生活中得到了具体的、丰富的文明礼貌行为培养。所以我们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随时观察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经常反复地训练,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劳动意识;榜样作用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是指以小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时展与个性特点要求,在生活和教育中符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循代表社会和时代先进方向、社会公德而持久的行为。所以,在新时期教师要认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而使学生做一个有素质、有文化的公民。

一、小学生日常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独生子女较多,421式的家庭让学生得到太多的爱的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日常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概述。

1.缺乏劳动意识

在一些家庭中存在这样的思想,家长能做的不会让孩子做,孩子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事情可以什么都不用管,这也就是导致了一些学生小学毕业时连被子都没有叠过,红领巾都不会带等等,每天都是家长把孩子收拾好了才让出门等等,这些现象导致学生的劳动意识越来越差。

2.不懂得分享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家里的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是自己一个人的,没人和他抢,导致部分学生的占有欲非常强,再加上大部分家长并不能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学生只懂接受,不懂付出,更不知道与人分享。

3.高分差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高分差习惯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好,教师比较器重,所以,就让一些学生有了骄傲的资本,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学生随口骂人、随手打人的现象等等。

当然,除了上述三点之外,在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纠正,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如何做好日常行为养成教育

1.渗透到课堂当中

课堂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每天最多的时间都是花在这上面。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一些日常行为习惯渗透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进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需每天“滔滔不绝”地对学生讲个不停,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更重要的是效果也不会太好。例如: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组织学生编排一些情景表演,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融合进去,让学生在直观的展现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总之,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到课堂活动当中,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落实到行动当中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力强,如果教师将一些文明的行为习惯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行为,而且也为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教师看到教室里有废纸,不要去指派某个同学捡起来,而应自己动手给学生树立榜样,进而让学生逐渐去纠正自己日后的行为习惯。

总之,教师要抓好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让学生在教师恰当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进而为提高民族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7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器;凸透镜;聚光;光伏效应

1.太阳能的概念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广义上讲,它还是地球上很多能源的来源,如风能、潮汐能、水的势能等等。

2.太阳能的特点

太阳能很普遍可直接开发利用,无需开采和运输;而且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是难得的清洁能源;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标煤,其总量属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相对于其他能源,太阳能的储存量可以说是用之不竭的。太阳能除了有这些优点外,还有一些缺点,表现在能量密度低,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分布不均匀,其利用效率低,这些都限制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3.太阳能的使用历史

20世纪太阳能利用得到的更广泛的研究:

第一阶段(20世纪头20年),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典型装置有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7.36kW。

1902至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

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m,宽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

第二阶段,接下来的20多年,由于历史原因及其石油的大量开发利用,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

第三阶段,1945年以后的20年,太阳能研究又迎来了。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的太阳炉;1961年,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在这一阶段里,加强了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如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平板集热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

第四阶段,1965-1973年这一阶段,太阳能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处于成长阶段,尚不成熟,并且投资大,效果不理想,难以与常规能源竞争,因而得不到公众、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第五阶段,1973年10月爆发中东战争,石油危机使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重新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在世界上再次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1973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促进太阳能产品的商业化。1974年日本公布了政府制定的“阳光计划”, 1975年,在河南安阳召开“全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

第六阶段,70年代兴起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进入80年代后不久开始落潮,逐渐进入低谷。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大幅度削减太阳能研究经费,其中美国最为突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回落,而太阳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太阳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没有实现,以致动摇了一些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信心;核电发展较快,对太阳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七阶段,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把环境与发展纳入统一的框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次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加强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将利用太阳能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使太阳能利用工作走出低谷,逐渐得到加强。

1996年,联合国在津巴布韦召开“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会后发表了《哈拉雷太阳能与持续发展宣言》,会上讨论了《世界太阳能10年行动计划》(1996~2005年),《国际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进一步表明了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对开发太阳能的坚定决心,要求全球共同行动,广泛利用太阳能。

4.太阳能的使用现状

每天我们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有光—电、光—热、光—化学、光—生物四种,其中光—热使用最为广泛。下面分别介绍。

4.1光—热利用方式

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用阳光晒干衣物、用来保存食物如制盐和晒咸肉等。这些是比较传统的利用方式,这种方法显然是比较被动的。长期以来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都局限于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存储量急剧下降,各国都在研究太阳能的进一步利用,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这种光热利用方式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使用最多的太阳能收集装置,主要有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和聚焦集热器等三种。光—热利用方式技术最成熟,产品也比较多,如太阳能热水器、开水器、干燥器、太阳灶、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以及太阳能采暖和制冷器等。光—热利用方式的用途还有太阳能发电,利用光—热—电转换,一般是用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为工质的蒸汽,然后由蒸汽驱动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前一过程为光—热转换,后一过程为热—电转换。

4.2光—电利用方式

太阳能发电的另一种方式是光—电转换,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光生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所谓光伏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的过程;其次,是形成电压过程。有了电压,就像筑高了大坝,如果两者之间连通,就会形成电流的回路。完成光电转换的太阳能电池是阳光发电的关键,目前的主要的太阳能电池是硅太阳能电池。

4.3光—化学利用方式

光化利用:这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能直接分解水制氢的光—化学转换方式。

4.4光—生物利用方式

光生物利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将太阳能转换成为生物质的过程。主要有速生植物(如薪炭林)、油料作物和巨型海藻。

5.太阳能的新的使用方法

我们知道,通过凸透镜聚光可以使火柴烧着,这里介绍的太阳能的新的使用方法就是用凸透镜聚光来烧水,或提供动力,在一个大大的凸透镜下放置一些导热的铁皮,铁皮浸泡在一个小水箱中使水升温,这种方法主要问题是效率,就是烧水时间和能达到的温度,有实验表明,阳光充足的情况下,焦点温度可达700度,烧开2升水半小时都不到,同时也有人获得了这种发明的国家专利(公告(公布)号:CN 102121460 A卷期号:7-28公告(公布)日:2011-07-13)。

篇8

关键词:支座;常见病害;日常养护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桥梁支座作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连接的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将桥跨结构上的恒载与活载反力传递到桥梁的墩台上去,同时它又能保证桥跨结构所要求的位移和转动,以便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能与设计时所采用的计算图式相吻合,因此,为保证桥梁支座的有效安全运行,必须加强对已建成使用的桥梁支座的检查、保养和维修,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其使用寿命。

1桥梁支座常见病害分析

支座的种类众多,由于受力、材料、结构、使用时间等因素的不同,其病害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1.1支座分类

一般来说,我们可按变形的可能性、所用材料、结构形式来划分。在桥梁支座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中我们一般按照结构形式来划分支座的类型。

支座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

(1)弧形支座;

(2)摇轴支座;

(3)辊轴支座;

(4)板式橡胶支座;

(5)四氟版式橡胶支座;

(6)盆式橡胶支座;

(7)球形支座等。

桥梁支座类型众多,给养护维修带来一定困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建公路桥梁,除了个别有特殊要求的桥梁外,几乎都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支座,本文侧重于这两种支座病害的分析。

1.1支座常见病害

对于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支座,常见病害如下:

1)剪切变形是支座常见病害之一,原因主要有:

(1)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引起的沿桥梁纵向的剪切变形;

(2)活载汽车制动力、离心力引起的沿汽车行驶方向和远离汽车转弯半径的快速剪切变形;

(3)加劲钢板、橡胶厚度、层数、强度和粘结性能等质量不合格。

照片1剪切变形

2)老化开裂的原因主要有:

(1)支座本身所用材料质量较差;

(2)没有进行日常养护,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蚀;

(3)支座位置不同,老化开裂的程度明显不同,伸缩缝处漏水时,加速了支座的老化开裂。

照片2老化开裂

3)脱空的主要原因有:

(1)梁体安装不到位,使支座存在局部脱空;

(2)梁体发生扭转或过大位移量;

(3)垫石发生碎裂。

照片3脱空

(4)支座发生错位的原因主要有:

(1)支座本身质量存在问题;

(2)梁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较大位移。

照片4错位

(5)无法自由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1)施工不规范,在墩台顶部留有大量废弃水泥块;

(2)支座安装质量不合格。

照片5无法自由变形

(6)防尘罩破损的主要原因:(1)安装不牢固;(2)受自然侵蚀破坏。

支座滑动受阻,限制了桥梁上部结构伸缩,在桥墩或盖梁上产生水平拉力,严重时会导致墩台帽开裂。橡胶支座局部或整体脱空后会改变桥梁上部结构受力状态,在梁体内部产生扭矩等附加应力,甚至引起梁体裂缝;局部脱空会使支座承受偏心荷载,局部承压过大而导致支座开裂。

2桥梁支座的日常养护

目前,支座养护不及时的原因:

(1)社会各界对桥梁各部件功能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养护单位桥梁养护人员相对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3)桥梁养护制度及原则还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还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被动治理阶段。

桥梁支座的常规检修内容:

(1)钢板滑动支座和弧形支座的是否出现了锈蚀现象;

(2)摆柱支座是否各部件位置正确,受力是否均匀;

(3)滑动盆式橡胶支座的固定螺栓是否有损坏或者螺母松动、防尘罩破损出现;

(4)橡胶支座是否有脱空、老化开裂、剪切变形发生;

(5)活动支座位移是否灵活,实际位移是否正确。

在伸缩缝处、转弯处的支座尤其要注意检查,这些地方很可能受到漏水侵蚀或受力不均的影响,产生较为明显的病害。

桥梁养护单位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桥梁支座的日常养护工作应做到:

(1)支座各部保持完整、清洁。

(2)在滚动支座滚动面上应定期涂一层油(一般每年一次)。在涂油之前,应把滚动面揩擦干净。

(3)对钢支座要进行除锈防腐,支座各部分除钢辊和滚动面外,其余均应涂刷油漆保护。对固定支座应检查锚栓的坚固程度,支承垫板应平整紧密,及时拧紧接合螺栓。

(4)各种橡胶支座应经常清扫污水,排除墩、台帽积水,要防止橡胶支座接触油脂,对梁底及墩、台帽上的残存机油等应进行清洗,防止因橡胶老化、变质而失去作用。

(5)对盆式橡胶支座应定期进行清扫,并应设置支座防尘罩,防止灰尘落入或雨、雪渗入支座内。支座的外露部分应定期涂红丹防锈漆进行保护。

参考文献

篇9

最爱吃香蕉和巧克力

2009年5月5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了郑老位于南秀村的家。那是一栋两层红砖小楼房,小院子里青草茂盛,一株广玉兰和两株芭蕉树足足有两层楼高,月季、一串红开得分外娇艳。“这三棵树是郑教授亲手种的,请等一下,他还在午睡。”照顾了郑老15年的陆阿姨说。一楼的客厅简陋得让人吃惊,只有一张很小的方桌,还有旧得看不出颜色的柜子。

郑老平时饮食有什么讲究吗?陆阿姨报出了郑老独创的“长寿菜单”:起床先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早餐一杯牛奶,吃用五颗红枣、三颗桂圆、15~20颗枸杞子一起煮的食物,还有一小块蛋糕;中午三菜一汤,黄豆炒瘦肉丝、凉拌苦瓜、清炒生菜、西红柿嫩豆腐汤,再来点稀饭,里面放一点红豆、山芋,稀饭熬1个小时左右,很稠;晚饭是藕粉、包子、面条、馄饨之类容易消化的食物,有时是煎鸡蛋饼。

不少人误以为老年人不宜吃荤菜,其实适量的荤菜是必需的。“他喜欢吃鲈鱼,还有小公鸡的翅膀和腿。晚饭也换着花样来。今天晚饭我做菜饭,青菜加点梅条肉丁,有时候也切点皮蛋放进去。”陆阿姨说。

除了正餐,郑老每天水果不断。陆阿姨说,郑老最爱的水果是香蕉,中午、晚上各一根,因为年龄大了、活动少了,容易便秘,吃香蕉的好处就是每天大便数次、每次量少。更让人吃惊的是,郑老居然跟小孩子一样爱吃巧克力!郑老的说法是,巧克力是抗氧化食品,对延缓衰老有一定功效,还能缓解情绪低落,使人兴奋。

巧用背包带做运动

3点45分,郑老起床收拾完毕,记者踩着木地板的楼梯,来到二楼的主卧室里,见到了这位“老寿星”。白衬衫外罩一件马甲,郑老正坐在床边活动筋骨,运动方式很奇特,双手扯着一根背包带的两头,绷得直直的,一会儿在后背蹭蹭,一会儿在大腿上蹭蹭,一会儿又转移到脖子。见到记者讶异的眼神,他解释道:“这是我自创的运动方法,这几年岁数大了,下床行走不便,用带子在床上就能做运动,你看,这样搓搓能活血。”说着,他又开始按摩,自己搓搓手,摸摸头,全身关节活动活动。

卧室里的小书橱、书桌看起来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白墙斑驳,地板红漆也磨得发白了。一张窄窄的单人床,一台21英寸电视,可见郑教授是个很节约的人。他的书桌旁的墙上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每天作息安排:早上5:00起床,中午12:45午睡,下午2:30―3:30起床,晚上10:00睡觉。”陆阿姨说,这张表郑老可是严格执行的,再冷的冬天,郑老都按时起床。记者感叹道,难怪110岁高龄除了耳朵有点背,仍然思路清晰、言语流畅。

出书谈养生之道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实践;日常行为

【中国分类法】:G45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小学阶段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

1.1注重实践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1.2因人制宜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教育,不仅涉及到每个学生个体,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家庭状况等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养成教育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l.3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伦理道德的核心是讲是非、辨正恶。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道德认识人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青少年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

1.4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针对这一现实,道德教育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因为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水准,人们的道德水准不可能超越现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也不能停留在一般人的思想觉悟水平上,应该本着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逐步提高。

2养成教育的意义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3养成教育的途径

3.1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态度

“万事开头难。”入学第一周,学校一定要安排教师进行一系列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什么不能迟到?”“为什么要戴校徽?”“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为什么要用礼貌用语?”“为什么走路要靠右行?”……都要和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小学生日常行为起码要做到的基本规范,端正态度、端正思想努力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小学生正在成长期,在日常行为上会反反复复,具有不确定性,这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教育,说一次忘记了再说一次,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做得差的适时批评,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事不对人,一定要讲究方法,要让学生心服口服。态度左右行为,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事在人为,任何时候只要每一位教师看到希望、充满信心,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3.2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严格地监督检查、落实到位

学生养成习惯教育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主要在于监督检查不到位、不及时。垃圾乱扔没人管;桌椅乱刻没人管;作业没做没人管……有的老师会说:“我一个人要管多个人,管得过来吗。”一个人管不了,可以发动学生互相监督;可以成立督导队督促检查学生日常行为;每天利用分钟时间小结反馈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及时处理,及时落实,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以为常,自然形成了好习惯。

3.3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教师身体力行

“你没有的永远给不了别人,你不会的永远教不了别人。”“教人者先教己。”教师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都不好怎么教育学生呢。倘若教师自己随地吐痰,自己的生活区垃圾满地,自己随地乱扔垃圾,你想教育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那是痴人说梦;倘若教师对待学校布置的工作都懒得去做,懒得去理,教育学生有好的行为习惯就无从谈起;倘若教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哪里还会去把学生行为习惯落实到位呢。因此,学校要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建立一整套奖惩机制,让教师切实意识到学生日常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把学生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