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球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2 06:4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球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运球教学

篇1

教学内容:原地运球

设计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探讨合作学习,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拓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学生存在篮球技术差,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他们有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因而淡化技术要求,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耍中学练、在想象中学练是本课的设计基调,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是小篮球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时:原地运球。为下一课行进间运球技术的教学打好基穿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运动技能:掌握原地运球技术。

3、社会适应: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体会交往合作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基本学会原地运球技术。

教学难点:正确的手指触球部位,以及掌握正确判断自己及同伴动作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1台、小篮球41个

教学过程:

一、活跃情绪激发兴趣阶段。

1、以谜语导入本课,以向姚明大哥学本领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上课前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一个大西瓜,十人拼命枪,看见对方筐,赶紧往里装。(打一体育器材)它是什么?

生:篮球。

师:提到篮球你最喜欢的篮球明星是谁?

生:姚明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姚明大哥学本领。小朋友们你们会玩篮球吗?

生:会。

师:好,请你想出多种不同的玩法。

[评析:师生通过语言的交往,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

2、学生自玩篮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出多种玩球方法。教师适时引导,带学生进行手指拨球等熟练球性练习,为下面的学习内容打好基础。

二、保持兴趣,探究合作阶段。

1、师:王老师也跟姚明大哥学了一招,五指打开,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弯曲(原地运球)小朋友们,你知道这是篮球运动中的什么技术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运球吗?

1、教师展示原地运球技术。

2、自主学练。

3、出示彩色手套,请学生观察[评析:彩色手套的采用使抽象的技能教学变的直观,学生便于学习,自查。]

师:姚明大哥送给我们一个礼物,这是什么?

生:手套。

师:对,这个手套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手指,手掌周围是黑的,手心是白的。

师:对,这说明我们运球应该怎么运?

生:手心不碰球……

师:对,小朋友们说的真好,王老师根据小朋友们说的编了一首儿歌:要想运好球,两脚稍稍开,膝盖弯一弯,手腕要灵活,把球往下按,要想和球做朋友,手心坚决不碰球。

4、教师一边带学生说儿歌,一边带学生做模仿动作。

[评析:

把抽象的运球技术编成儿歌,使学生的学习简单易行,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5、请两三名学生上台演示,请学生观察,评价。

[评析:像这样进行正误对比分析,进行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判断自我及同伴练习中的动作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运动技能。]

三、激活思维拓展能力阶段。

师:姚明大哥看小朋友们今天运球技术学的不错,叫王老师奖励大家做个游戏,想不想做?

生:想。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狼抓羊。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要求:小羊一边运球走,一边问老狼几点钟,当老狼说5点了,羊往左边羊圈逃避;当老狼说十点钟了,羊往右边羊圈逃避;当老狼说十二点钟了,羊往后边羊圈逃避,球掉了或被老狼追拍到的,请自觉的站到狼窝里。

[评析:在游戏中进行运球技术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运球技术得到了巩固与提高,为下一节课行进间运球打好基础。]

(2)教师扮老狼,全体学生扮羊进行游戏。

(3)请一名学生扮狼,教师加入羊群进行游戏

[评析:象这样教师参与到游戏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游戏,培养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羊斗狼。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要求:小羊一边运球走,一边问老狼几点钟,当老狼说12点了,小羊要立刻做到两人以上靠拢在一起,就算战胜了老狼。若是被老狼追拍到或5秒内还在外面乱窜的就算被老狼逮到了,要自觉的进狼窝。

(2)教师扮老狼,全体学生扮羊进行游戏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团结力量大。

师:对,团结力量大。群体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所以我们小朋友之间在生活与学习中要团结合作,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更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快乐。

[评析:抓住时机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学会本课的运动技能,更学会怎样去做人。]

四、恢复身心阶段

师:姚明大哥除了篮球打的,还热心于慈善事业,关爱残疾儿童。让我们唱一首歌带去我们对残疾儿童的问候。

篇2

关键词:原地运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方格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1-0060-02

运球技术是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当选择或创编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笔者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创编了“方格教学法”,利用方格和口诀帮助学生学习。本文涉及方格教学的技术动作均以右手为例。

一、在原地运球教学中的运用:“田”字格明确基本站位

在原地运球教学中,对于初学者来说,运球的基本站位很重要,笔者利用“田”字格来规范学生的基本站位和身体姿势,并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相较以往的教学方法,方格教学法更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利于规范学生运球的基本动作。

案例一:原地运球是小学三年级球类活动中的内容,初学阶段要求学生明确脚的站位、身体的基本姿势和球的落点。为了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动作基础,我设计了田字格运球法,通过田字格规范学生的运球基本姿势,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各个环节,同时结合口诀明确动作的方法:

动作口诀:左1右3球落2;左臂护球朝前看;五指张开空着按;指尖指球要压腕。

二、方格教学法在直线运球教学中的运用用

1.注重动作姿态的培养

篮球比赛是一场视觉盛宴,人们看到精彩的进球、巧妙的配合、优美的动作,这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篮球项目是一个很注重姿态美的运动。而身体姿态需要从小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篮球比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很多时候都需要队员有见缝插针的能力,直线运球是快速运球移动的最好方法。在直线运球中,对于初学者来说,运球姿势以及球与身体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比较困难的,笔者利用一列小方格来规范学生的移动路线和球的落点。通过此法来控制学生运球的节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球感。

案例二:直线运球是在原地运球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沿着直线走以明确移动路线,球落在格中以控制球与身体的距离,每格运一次球来培养学生运球的节奏感。

动作要求:人在线上走,球在格中落。

2.高低结合体会节奏

运球过人依赖两点,一是运球移动的速度,这是基础;二是利用时间差,这是关键。急停急起运球正是利用了时间差进行带球过人,它是在直线运球基础上进行的。利用直线运球时的方格进行练习,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球节奏感,体会比赛时高运球与低运球结合运用的效果。

案例三:急停急起运球练习时可以在需要运球的方格内画上小星星图案,在个别有小星星图案的上方设置高度障碍,模拟篮球实战,让学生遇到障碍时原地运球三次,学生为了穿越障碍会选择低运球,这个练习巧妙地将高运球与低运球结合在了一起,同时让学生体会急停急起过人的时差感,培养学生在篮球比赛场上活学活用的能力。

动作要求:人在线上走,球在格中落,遇到星星低运球。

三、方格教学法在曲线运球教学中的运用:利用九宫格降低学习难度

在篮球比赛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除了团队配合默契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又分为个人进攻能力和个人防守能力。个人进攻能力主要体现在过人能力上,而曲线运球正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的过人能力。可见,曲线运球中体前变向技术是小学阶段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实际球性及控球能力的影响,学生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此项技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了九宫格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体前变向技术。

案例四:利用九宫格进行原地体前变向技术动作的教学,让学生明确体前变向前双脚的站位,变向时身体的变化以及脚的移动方向与落位,变向后的换手运球以及球的落点。根据体前变向的动作特点创编了一个小口诀:左8右9球落5中,左手触球推落1中,右脚跨5重心前移,右臂前伸左转探肩。

体前变向运球实际上是直线运球和原地体前变向的结合体,因此,体前变向运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原地体前变向技术。教师可以待学生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之后再结合直线运球进行练习。

四、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 篮球运球教学 “互助式”教学法 运用

“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讨,从20世纪80年代由哲学、文学领域发端,进而向教育领域全面辐射,迅速扩展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股研究热潮。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倡并构建主体性教育,已经作为一个跨世纪的课题提上教育理论的研究日程。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在中学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情况,学生的基础较差,连运球都不会的占了大多数。同时一名教师要对全班五十几名基础差异大的学生进行教学,容易顾此失彼,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结合学校的实际的情况,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又有利于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发现“互助式”教学法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篮球基础素质能力方面能够取到较好的效果。

“互助式”教学法就是将参加的学生分成几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基础较好的对其他人进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帮助、指点,使学习者能更快地掌握技能,又能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期望通过实施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探索一条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子。

1.实验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对我所任的教学班级抽两个班级,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实验班一班50人,对照班一班50人。

1.2实验时间:从2003年2月—2003年4月,共八周,16节课。

1.3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调查法。

1.4教学前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第一次课中进行核对,把没有运球基础的学生看成不会打篮球,一些基础较好的看成会打篮球。然后采用自由结合的方式,让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与5-6个基础较差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这样开展各小组之间的竞赛,可以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便于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每次课先由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集体练习一段时间,再进行分组练习。练习前教师布置基础较好的学生重点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运球问题、如何运球,然后进行练习,教师做巡回指导。

2.实验结果

教学前学生篮球运球基础的基本情况:实验组基础较好的学生只有18人,占总数的36%,基础较差的学生有43人,占总数的64%。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从2003年2月—2003年4月)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对照组基础较好的有13人,占总数的20%,连运球都不会有37人,占总数的74%。

第二次调查:实验组会运球的学生有49人,占总数的98%;不会运球的只有1个,占总数的0.2%。而对照组会运球的学生有45人,占总数的78%,不会运球的11人,占总数的22%。说明此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3.对实验结果分析

3.1“互助式”教学法对学生掌握运球技能有所帮助,有利于掌握运动技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练。对于所教学的技能的反馈信息只能通过提供。而一节课的教学时间短,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较难控制。一个教师要观察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纠正,不可能逐个纠正。因此,有的学生就会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正确与否。即使出现错误的动作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与帮助,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所以,在课堂中利用“互助式”教学方法,让基础较好的小助手在一起相互帮助。当教师有时不能做个别指导时,小助手就可以对较差的同学进行帮助,纠正他的错误,使他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3.2促进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之情。

传统体育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与学生中有一种权威关系,教师说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怎么学。学生的独立自主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互助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互相帮助,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家互相学习,有的学生有时看到教师不敢说,在同学面前就可能没什么顾虑,大家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不仅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而且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

3.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安排上课内容,尽管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但是教师更多的是照顾“全体同学”。在这里“全体同学”是一个折中和模糊的概念,意即“平均水平”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各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面对一个班级五十几个学生,一节课时间短,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能有效地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其强烈的学习的动机和锻炼身体的兴趣。而“互助式”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的集体思考和团结协作精神,利用小助手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学习和运动技术。在相互学习和帮助下,更好地安排好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发挥,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所有学生在身体素质、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根本摆脱“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被动状态;使“苦学”变成“乐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素质教育就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教育。而“互助式”教学法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4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互助式”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还可以使“差生”在同学的指导下消除“靠教师、怕教师”的心理,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论与建议

4.1“互助式”教学是较好的教学方法,对运球教学有一定的效果,也可能在其他教学中能取到良好效果。这有待各位同仁发掘。

4.2“互助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的教学过程。它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3在运用“互助式”教学法中,充分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地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兴趣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在学习过程中,“互助式”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4体育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作用,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那.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指导[J].体育教学,1999(6).

篇4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教材为依托,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设计本课。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总结归纳出新知识。采用游戏竞赛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实现了学—练—赛的有机结合。利用分组教学法,使每个学生在与同伴的共同学习中技能得到提高,心情愉悦。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锻炼。

二、教材分析

1.在人教版教材中,篮球的教学内容出现在小学3~6年级。主要以简单的技术技能学习为主,目的是发展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体能,教学中多以游戏、竞赛等形式开展教学,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对技术的学习过程更是要求多与同学交流沟通,鼓励合作学练,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行进间曲线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从实用性来讲,由于其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他动作衔接,保护球好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变向运球技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来说,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因此,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

篇5

关键词:行进间投篮;行进间运球;跨步接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1-0071-02

行进间投篮通常也被称为“三步上篮”或“跑篮”,它是在行进间运球或接球的过程中,从接球后跨出的第一步算起,再用迈出第二步的脚跳起并结合手部动作采用高手或低手方式将球投出的一种进攻得分技术。根据持球技术可划分为运球投篮技术和接球投篮技术,运球投篮就是俗称的“带球三步上篮”,运球过程中跨步接球再迈步起跳投篮则是一个技术组合动作。

一、当前行进间投篮的教学步骤

当前行进间投篮技术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以先进行无球的行进间投篮脚步动作练习,即徒手“两步一跳”练习。也可由教师原地持球,让学生先不进行运球,在跑动的过程中右、左脚依次踩在事先贴在地面上的“右”“左”的贴纸上,右脚跨步的同时双手接过教师手中放置的固定球迈步上篮。关于迈步距离的教学多采用在场地中标出第一步跨出点和第二步起跳线,让学生了解“一步大”“二步小”的脚步动作,“第三步高跳”利用设置胸腹部高度的橡皮筋障碍物,要求学生在起跳瞬间积极向障碍物方向靠拢,或用手触摸悬挂在空中固定高度的物体。学生掌握行进间投篮的基本脚步动作以后,可由学生自己持球,在静止状态下运一次球后迈步起跳投篮,再逐步增加运球次数,加快运球速度,增加难度等。行进间投篮的教学时,一般会利用标志物确定篮球碰篮板的位置,如左、右两侧45°运球练习时可将标志贴于篮筐后面长方形小白框的左、右两侧的定点处。

二、行进间投篮的教学难点

教学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按照以上步骤教学,学生在徒手脚步练习之后一旦与行进间运球结合马上就不会三步上篮了。其中大多学生不知道运球到什么地方才开始跨步接球;有些学生跨出一步接球不等第二步迈出就用跨步的脚起跳将球投出(即两步上篮);有些学生在跨步接球前就因运球速度和节奏控制不稳而造成失误;有些则是不敢在运球跑动中直接跨步接球上篮,非要停止运球之后再抱着球原地做跨步接球上篮,反而造成走步违例。总结教学经验后认为运球和跨步接球的衔接动作才是教学难点。此动作衔接的不好容易导致:跨步接球时间把握不准,出现过早接球造成带球走违例,“顺拐”上篮(即以右手为例,左脚跨出第一步接球,反侧手投篮)等。

三、运球与跨步接球衔接动作的教学方法

1.落地脚与运球的节奏配合

在行进间运球与迈步接球准备上篮之前,以右手为例,篮球在最后一次落地时应该是左脚同时也落地,这样球从地面上反弹起来的同时迈右脚,在右脚落地的同时接球,接着迈左脚并起跳完成行进间上篮动作。按照这个顺序,也就是说关键的点在于左脚落地时使球也同时落地,这样球弹起来肯定是上右脚接球,那么就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有针对性的练习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运球节奏。通常边走边运球速度较慢,为了控制节奏,走一步按拍一次球即可;连接行进间投篮的运球由于速度较快,一般选择跑两步运一次球的节奏较为合理。但如果一会是两步一拍球,一会是三步一拍球,一会又变成一步一拍球,即使是专业篮球与动员也很快就会打乱运球节奏导致运球失误。

如图1-3所示,为了更好地衔接跨步接球这一动作,以迈右脚接球为例,在行进间运球时应强调每次向下拍球时上左脚,左脚与球同时落地。在行进间运球时,以左脚落地为数字1,右脚落地为数字2,要求学生在边运球时边喊出对应的数字,这样无论运球多少次到最后与跨步接球衔接时,都是“左脚迈步运球”,“右脚跨步接球”。

虽然解决了运球与跨步接球衔接点的问题,但并不代表学生就掌握了行进间投篮技术。一旦增加了运球次数,学生肯定不适应,造成各种失误,此时可采用在地上画标志线提示学生运球的次数与距离,以右手运球为例,每迈两步运球一次,且每次左脚踩在标志线上。距离由运2次球、3次球、5次球、中场运球、后场运球,并加快速度,最后再将标志线取消进行练习。

2.巧用“交叉步持球突破动作”练习与跨步接球的衔接动作

篇6

1.开展足球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现实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对模仿足球世界杯中球星的运球过人或射门兴趣很高,在没有教师教的情况下,他们甚至也能完成的很好。那么我们在足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心理活动上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兴趣——主动参与——积极发展——有所追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从而达到“爱学——会学——学会”。

2.开展足球教学的场地要灵活选择——有利于足球游戏的开展

足球游戏是非正式的足球运动,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场地。一般采用小场地和简化的规则,组织形式应该灵活多样,不被正规规则限定——遵循容易组织、趣味性强、锻炼身体效果好、学生喜欢的原则。

3.在足球教学中要以游戏为主

所谓突出游戏的特点并不是不要足球运动的基本运动方法,而是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项目特点,形成教学合力;挖掘隐性内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游戏把简单的足球基本技术和战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游戏的方法——没有方法的游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方法过于复杂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

通过上面三方面的措施,能够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体质得到增强。

篇7

关键词 篮球 教学与训练

篮球运动的本质是一项集体性的游戏,具有很强进取性和竞赛性、趣味性和普及性,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已由一种域性游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严格规则的世界性竞技运动,并形成一种篮球文化。在体育运动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篮球运动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由于篮球运动简易而有趣,方便与吸引人们参与,可以达到愉悦身心、健身强体、充实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

现代篮球与其它球类运动项目的区别在于活动都是围绕如何激励活动者能将篮球更快、更准、更多的投进篮筐和破话坏对手将球投进篮筐中去而展开的。这就要求队员在比赛中必须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努力去取得比赛的胜利。它对于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和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篮球运动能提高队员各感受器官的功能,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及协调能力、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运动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队员的生理、心理潜力。通过练习和比赛使队员认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从而培养战胜自我,勇敢顽强的竞争精神。

1 选择合适的教学训练方法是首要任务

现代的篮球运动向着“智”“悍”“高”“快”“全”“准”“变”和技术、战术运用的智谋化、精练化、技艺化的方向发展。球场变的越采越小、比赛时间越来越紧、节奏变化越来越快、攻守队员之间的身体接触越来越激烈。因此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训练计划,逐步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根据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来看,选择合理的教学训练方法是篮球训练的一个首要任务。因此应该积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学习和掌握篮球知识、技术和战术:培养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对于枯燥的训练来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新颖、直观的训练方法。抓住篮球训练内在的特点、规律、要点、难点。解决主要矛盾,进行反复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2 加强对运球、传、接球等基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2.1对运球的教学与训练。运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快速推进的进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得分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运球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技术,它不仅是个人摆脱防守进行攻击的有力手段,而且还是组织全队进攻战术配合的重要桥梁。在训练中,运球练习可以提高手对球的感应能力,熟悉球性,从而提高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经常做各种运球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运球技术,而且对传接球、投篮等技术都有很大促进作用。因而在教学训练中应该安排大量的运球练习。包括体侧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体后变向运球、运球转身、“之”字型以及”8”字型运球等,这些技术动作在比赛中都是经常使用的技术动作。把运球练习结合到比赛中去。

2.2对传、接球的教学与训练。传、接球和运球一样,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进攻战术的配合质量。准确巧妙的传球,能够打乱对方的防御部署,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这就要求在训练中队员在传、接球时要避免丢球,重点要求他们注意球的飞行路线、落点和接球手法。传球的主要手法有双手和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体侧传球、低手传球、反弹传球、背后传球、勾手传球等都要进行练习。易犯的错误是:全手掌触球,手心没有空出,手指僵硬,两拇指距离过大或过小,造成传球不到位或是球打到自己身上,为以后的比赛埋下隐患。因此在训练中要经常让队员时时注意自己的手型。传、接球的训练步骤应该建立在正确的动作概念上,从原地的传、接球开始,再进行移动的传、接球练习。使传、接球与,脚步动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抗的强度,以提高传、接球的运用能力。

3 加强防守对手的技术教学与训练

防守对手是一项综合性的个人防守技术,它不仅需要快速的脚步动作和灵活多变的手部攻击动作,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判断和敏捷的反应能力。防守队员要积极地抢占合理的位置,干扰、破坏对手的进攻行为,争夺控制球权,同时,还要想方设法破坏对方的战术配合和阻止对方的进攻速度。防守对手是个人防守技术,也是集体防守战术的基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个人防守对手技术的教学训练,促进防守和进攻技、战术的全面提高。先通过讲解、示范使队员建立正确的防守概念。防守练习可以先在消极对抗情况下练习,再进行积极对抗练习。加强防守步伐的训练。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这就要求队员提高防守的主动性,有效地制止对手进攻的威胁。在训练中通常采用的是三对三;一防二、二防三的攻防练习,要求防守队员积极跑动,近球紧,远球松,人球兼顾,控制对手接球。提醒队员随时都要保证正确的防守位置,自己的防守对象要负责防好。

4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增加体能储备

篮球比赛是一项身体对抗性极强、运动强度极大的项目,它需要队员在比赛中有充足的体力来完成比赛中布置的技、战术要求和任务。在教学训练中要经常进行耐力、力量、柔韧、速度等身体素质训练,多打比赛,锻炼顽强拼搏的比赛作风,培养不到比赛结束,一刻也不能停下的意志。通过比赛的练习,使队员的比赛作风、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对比赛的意识也得到加强,而在体能上也能够达到比赛强度的要求。

5 增强实战经验

篇8

关键词:轮胎;游戏;足球;教学

中D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5-0075-01

龙头锯角

目标:利用轮胎进行找礼物的游戏,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

方法: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若干队,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听到信号,各队迅速前跑至轮胎处,将足球拿起,找出藏在轮胎内的礼物。

脚背运球

目标:利用轮胎进行正脚背运球的学练,加速对正脚背部位的认知。

方法:通过在轮胎侧面贴上小标贴,指认运球脚的多种触球位置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触球部位。教师总结运球动作方法和要领:提膝绷脚轻轻推,紧紧跟上小足球。

激情射门

目标:利用轮胎做球门,让学生体验射门的魅力。

方法:一人一球,四人一组一个轮胎。四人交替进行射门的练习。教师讲解射门动作和要领:直线助跑,最后一步步幅稍大。支撑脚站在球的侧面,脚尖正对出球方向。射门时脚型正确,射球的后中部,射门后身体及摆动腿随球前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足球的喜欢程度。

无敌风火轮

目标:加强团队合作,发展手臂力量。

方法:一人一球,四人一组一个轮胎站于起跑线后。听到信号,每组的第一人进行搬运工作,搬运过程中,如果球掉了必须就地捡起继续比赛,比比哪一组速度快。充分利用轮胎的负重作用,加强对学生上肢力量的锻炼,同时还练习了学生脚步的灵敏性。

蚂蚁运粮

目标:加强团队合作,发展平衡力。

方法:一人一球,四人一组一个轮胎。学生分组站于起跑线后。听到信号,每组的第一人开始游戏,将足球放在轮胎里面。在运粮过程中,如果球掉了必须就地捡起继续比赛,比比哪一组的速度快。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学生团结协作,也使学生懂得相互鼓励。

四人一组用一个轮胎

篇9

关键词:农村初中; 篮球;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34-002

篮球是一项集参与性、趣味性、应变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运动。篮球运动,能使初中生在奔跑、跳跃的过程中,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等素质;在复杂多变的赛场上,提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激烈对抗的环境里,磨炼意志,发展个性和智能;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品质。因此,篮球备受初中学生的青睐。

我们学校,生源比较复杂,几乎来自全县的各个乡镇。其中一部分学生来自体育设施较好、体育教学健全的城区小学,他们在小学就已经接受过较系统的篮球教学,而大多数学生来自体育设施较差、体育教学不甚健全的乡村小学和山区小学,他们对篮球缺乏必要的认识,连最基本的运球、投篮的意识都不具备。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篮球基础,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积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篮球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

1.目标分层,面向全体

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所有学生都合格,让更多的学生能冒尖,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2.策略分层,区别对待

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丙层次学生采用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多层次的方式方法,体现在一个“推”字上,把学生往高层次推。乙层次学生采用小变化、多思考、小前进、多反馈、多用启发式教学法,让他们的篮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教学分层,因人而异

要体现因人施教的思想,使教的内容平衡着陆在学生可以接受的平台上,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

4.学练分层,民主和谐

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亲近各类学生,对各层次的学生应一视同仁,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尤其要关心爱护丙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

二、初中篮球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1.承认差异,确定分层

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以及选项学生自由组合,特别关注的是学生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以及基本的篮球意识、运动能力等,以动态开放模式,将学生分为甲层、乙层、丙层三个不同层次,分类递进式进行教学。乙层次水平学生的比例较高,约占总数的60%左右,甲、丙层次学生各约占20%。但由于各层次的整体水平亦有所不同,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不同层次水平学生所占的比例,有针对性地实施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这样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甲层次:小学时曾接受过较系统的篮球教学,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于这组学生,主要是加强相关篮球知识的引导和迁移,提高篮球水平,培养其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课外的内容,比如引导他们观看美国NBA比赛,从中感受篮球的魅力并学习一些技术动作。要充分利用这一层学生的骨干作用,协助教师完成其他小组的教学任务。

乙层次:曾接触过篮球,对篮球比较感兴趣,体能和身体协调性都还不错的学生。这一层次学生的人数较多,他们通过努力能按教学进度和要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只要适当指导,让学生以合作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辅的方法学习,积极提倡相互帮助、互相提高,让他们在练习中提高动作质量,提高篮球水平,力争向A层次靠拢。这一层学生篮球教学的关键是保护其兴趣和积极性,辅以同层次学生的小组赛,培养其篮球意识,在实战中提高其篮球水平。

丙层次:这个层次主要是一些根本未接触过篮球,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身体协调性相对较差的,平时又不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在日常篮球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他们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帮助他们克服篮球学习的恐惧心理,培养他们学习篮球的兴趣,树立学好篮球的信心,使他们在篮球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素养,领略初步成功的身心愉悦。

2.合理设置目标、内容、评价标准

笔者对于行政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实行甲、乙、丙三层次划分。在学习目标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使之达到所预定的目标。如丙层次水平的学生注重“引”上下工夫,花力气。乙层次水平的学生则注重在“练”上的点拨,让学生在练中动脑、动体,以达到提高其专项技能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甲层次水平则关注“赛”上出点子,让学生相互之间切磋技能,比拼能力,力求在比赛中能够运用基本技战术,增知促技,比出团结,比出进步,为终身体育运动奠定坚定的基础。

2.1备课的分层化。在备课时,教师在充分钻研篮球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采用教师提供学练“菜单”(如下表),学生进行“点菜”的分层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对初中篮球教学了然于胸,将初中篮球教学分解为几个大的板块,每个板块下系统列出细小的名目,各名目下列出具体可行的学习内容,形成一个科学的“菜单”系列。

备课时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2.2授课的层次化。分层教学法采取“大班导学,小班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尽可能使甲层学生“吃好”,乙层学生“吃饱”,丙层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到桃子”。根据备课要求,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做到对甲层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拓展迁移的能力;对乙层学生实施引导学习,注重在本课教学内容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上下工夫;对丙层学生则要降低要求,及时点拨、启发,做到个别辅导,手把手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喜悦,只要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课堂形式要灵活多样,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发各层次的学习动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在一次行进间运球教学时,甲层次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我讲了多学生就觉得烦(这是中学生的心理),这时我在球场上设置几个障碍,由组长带领进行绕过障碍运球练习甲层次学生很有兴趣并能积极主动的练习。乙层次的学生进行行进间运球,也要让他们有兴趣,我采用高低运球和看谁运得快运得好等手段,让学生有一种要加入甲层欲望。对于丙层的学生,我加强个别辅导,注重动作技术辅导由简单开始,这时我耐心地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从原地运球过渡到行进间运球,让他有一种从不会运球到会运球的成功感和喜悦。

2.3学练的分层化。分层学练是篮球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监督,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纠正学生学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设置学习目标、布置学练任务时要遵循“两选三阶梯”的原则。“两选”是指学练任务分为“必选和自选”两部分。“三阶梯”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所确定的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篮球的基本技术),是全体学生必选的学习任务;第二阶梯为变式运用或简单综合练习(教材中规定的简单组合技术),以乙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阶梯为综合练习或拓展练习。第一阶梯任务是每个学生必选任务;第二阶梯任务是甲、乙层次学生必选任务,丙层次学生自选任务;第三阶梯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由选择练习。这样可以使甲层次学生有发展个性,有拓展创新的机会,乙、丙层次学生也能在原来基础上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这样就使全体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练篮球的积极性。

我在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中,在第一阶梯对全班同学进行教学,学习动作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到了第二阶梯时,有能力的学生在做行进间传接球到篮下可以接一个行进间上篮。到了第三阶梯,让有能力的学生组织教学比赛,在比赛中能用双手胸前传接球和行进间上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考核评价的分层化。分层考核评价是初中篮球分层教学的保障。分层考核评价是根据学生篮球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的办法,“两选”练习中,必选练习属考核达标的基本要求,自选练习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练习。实行分层学练和分层评价(如在行进间上篮考核中每位学生做五次练习,甲层学生动作正确熟练投进三球为合格;乙层学生动作正确熟练投进二球为合格;丙层学生动作正确投进一球为合格。)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可使甲层次学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增强其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乙、丙两层次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争取进入甲层次学习。评价考核过程全方位放开,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1-2项内容参与评价。

3.关注心理,优化过程

3.1从思想入手,消除自卑树立信心。笔者对C层次素质较差的学生作了调查与观察,查阅他们的健康档案,进行问卷调查、交谈,观察他们的上课和课外活动过程,以及与体育教师的关系状况。不难发现往往一个C层次体育差生的形成,从学生本身看过程,出现了小问题(如素质、技术差),没有得到及时的磨合。此时学生自信心降低,心理产生障碍,失去锻炼兴趣;从教师方面看过程,由于忽视小问题,未及时查漏补缺,形成C层次差生观念,从而期待丧失。实行行政班级分层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应事先调整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和角色,对C层次学生给予热情导学,悉心的辅导;满腔热情地诱导学生,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使学生体验到在体育活动中的成功感,树立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

3.2利用差异,优化合作

确定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划分后,在分层学练的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体系,以求所制定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评价标准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在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采用实用性教学方略使学生乐学。再者,还可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掌握程度,可行性地相对降低要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规则进行相应的变异等手段,使学生人人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总之,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各层次之间并非“老死不相往来”,而是要有的放矢地安排各个组的学生层次之间,定期进行相互切磋、相互观摩学习与交流,定期安排各体育项目技术好的学生帮助指导体育运动基础较差的C层次同学,以“点”带“面”合作学习,互动交流,采用现场说技,介绍运动经验、陪练、互练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增强“面”的体育运动信心,同时促进“点”的体育运动技术与运动能力的不断升华从而形成以好带差,团结、互助的集体。同时,同一层次问的学生也可以互换小组,但必须切实做到“换”而不是“窜”,不然就会造成学习资源的不平衡。此外,教师还可根据体育教学的进度,适当安排和组织各个层次学生之间和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竞赛交流,教学真正实行“优升劣降”的运作机制,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及时调控好学习班次和小组,形成竞争的意识。

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让所有学生通过学习同一内容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尽可能得到完善或提高,也就是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学生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的教学目的。只要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同时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使之不断地体验到篮球快乐感和成功感,从而提高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激发创造欲及锻炼的积极性,养成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11

[2]李红.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智慧,2004.6

[3]胡志宏.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月刊,2005.10

篇10

关键词:高中篮球教学;体育游戏法;运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具有趣味性

体育游戏法,顾名思义,就是必须要同时兼具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让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课堂上感受轻松氛围,摆脱枯燥乏味的传统课堂模式。经过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我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喜欢上体育课,主要是因为体育课中有他们感兴趣的趣味游戏。

(二)具有简单易行性

体育游戏的选择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简单易行,操作性要强。体育教师应根据本学校所具备的教学器材、场地设施和学生的体能素质等基本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不能只为了追求趣味而做一些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完成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教师要明白,游戏是为了教学而设定的,即体育游戏的内容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应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确定游戏内容,教学中还要坚持因人施教,而不能搞“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二)教育性原则

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教育的过程也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在篮球教学中,教师更要紧密结合篮球的特点和教学任务目标来设计、编排和组织游戏,使其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双重需求。

(三)循序渐进原则

游戏项目必须循序渐进,根据学生主体的年龄、性别、个性和教学场地、器材、天气状况、教学目标等的不同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项目,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必须为教学服务。切记不要选择运动过激或形式单一不变的游戏,以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样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三、体育游戏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由于高中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加上校园生活的枯燥乏味,很多学生甚至会对高中生活出现厌烦情绪,体育游戏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此法一能缓解学生的繁重学习压力,释放自我;二能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和专业的篮球技术,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参与篮球教学内容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的推动力。

(一)教学准备活动

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准备活动必须充分,它是直接关系着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效果。而体育游戏法则是教学准备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该方法的运用一般都会采用大众化的为学生所熟知和经常联系的一些游戏项目,一般通过在老游戏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的方式展开。以篮球的传球技术举例,可让学生进行类似的体育游戏练习,让学生间的配合能力稳固提升,这种方式不但能放松学生的紧张心态,同时还能够在熟悉的游戏中学习到新的教学内容。当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准备活动情况与学生的课堂具体表现,再次评估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对相应体育技能的掌握状况,并据此微调教学内容,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连续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做好铺垫。

(二)技术的教授

篮球技术的教学活动是高中篮球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就是为了使学生所掌握的篮球技术更专业,能满足专业比赛的实战要求。但掌握篮球技术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学生同时具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的准备,也就是说,学生的专业篮球技术首先要过硬,体能要跟上。另外,学生在激烈比赛中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甚至有在赛事中超常发挥的能力。体育游戏法正是根据学生学习任务的不同,而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锻炼方法。比如,通关运球接力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运球技术,而通过投镖游戏来锻炼学生的投篮能力。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把学生分组比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上述种种都属体育游戏的运用范畴,同样都能够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篮球技能的教学目的。

(三)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高中篮球教学,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篮球技术的一种锻炼。该项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体育教学受到外界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所以很多高中生对体育课程并不重视,学习兴趣不高,更别说自主锻炼了。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体育教师必须通过体育游戏法的合理运用来提高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当然,教师除了必要的课堂教学任务外,还应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体育游戏法不光适用于体育课堂本身,在日常生活的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利用该方法来加强锻炼,调节内心的情绪。体育教师可通过常见的游戏法如爬楼梯、人力推车等项目来提升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蛙跳能力和上肢臂力,该方法不但能帮学生改掉懒散的毛病,使其爱上运动,还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力,增加意志力,为高中篮球教学的学生主体提供必要的身体素质保障。

(四)师生关系的建立

不管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是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必须要做的是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而轻松、愉悦、融洽的气氛则是最好的桥梁。在高中篮球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直接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教学相关内容,掌握篮球技术,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为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和组织作用,因而,师生关系的好坏则对教学效果起着间接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师生间有更多亲密交流的机会,并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甚至能够从良师关系转变成益友关系,这种朋友式的教学新模式,能够巧妙地转变教学主体,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人,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并通过发散思维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它不但符合了新课改时期教学新目标的教学要求,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而改善教学质量。综上,篮球教学是一项能够加强运动锻炼和放松学生心态的课程,体育游戏法的运用,正是在新课改要求下进行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突破,不但使体育教学的课堂更丰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锻炼力,同时还扩大了体育教学的影响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叶辉.刍议高中篮球教学中体育游戏法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