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试题范文

时间:2023-04-10 04: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原理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原理试题

篇1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10X2分=20分)

1.行为决策理论发展始于()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2.下列是法约尔的著作的是()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B.《第五项修 炼》C.《工业的领导》D.《科学管理原理》

3.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假设提出来的

A.社会人B.能动人C.理性人D.经济人

4.指企业存在的理由或目的,而不是具体的目标或公司战略的是企业的()

A.战略目标B.长期目标C.短期目标D.核心目标

5.政策指导矩阵是由下列哪个单位创立的()

A.兰德公司B.波士顿咨询公司C.GE公司D.壳牌公司

6.从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工作人员之间会有一定的层次,这个层次叫()

A.管理幅度B.公司规模C.组织层级D.人员配备

7.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增进员工的工作努力,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的过程叫()

A.集权B.分权C.授权D.揽权

8.应聘者一旦决定被录用以后,录用单位对他们将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必要的培训,这叫做()

A.职前引导B.在职培训C.岗前座谈D.岗位安排

9.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的是()

A.战略B.决策C.计划D.控制

10、指企业存在的理由或目的,而不是具体的目标或公司战略的是企业的()

A.战略目标B.长期目标C.短期目标D.核心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有()

A.适应和整合功能B.持续功能C.导向功能D.发展功能

2.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有()

A.温和型B.专权型C.放任型D.维持型

3.下列哪些属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A.安全需要B.情感需要C.薪酬需要D.尊重需要

4.下列属于泰罗的思想是哪些()

A.工资定额B.标准化C.差别计件工资制D.统一领导

5.根据未来情况的可控程度,可把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分为()

A.追踪决策B.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

第二部分主观题(请将试题解答写在答题纸上)

三、判断对错(4X5分=20分)

1.泰罗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2.需要层次理论的层次是得到别人的尊重()

3.企业的核心目标不随趋势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

四、简答(3X8分=24分)

4.管理幅度和组织层级是成正比关系的()

1.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配备原则有哪些?

2.控制的类型以及其划分的标准和目的是什么?

3.组织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1X16分=16分)

给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木匠犯了什么错误?

你认为老板的做法是否合适,如果你是老板,会这么做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A3.D4.D5.D6.C7.C8.A9.C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BCD3.ABD4.ABC5.BD

三、判断题

1.×社会人观点由梅奥提出

2.×需要层次理论的层次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3.√

4.×管理幅度和组织层级是成反比关系的

四、简答题

1.答案在书上161页

篇2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self administrating deficiency, this paper addresses new ways to improve students' administration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学员自主管理;缺失问题

Key words: students' self administration; problem of deficiency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306-01

0引言

自主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被管理者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进而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超越,推动组织不断发展与前进,实现组织共同远景目标。

加强“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自主管理能力,必须结合实际,更新观念,转变传统管理教育模式,积极培养学员的主体意识,塑造学员的独立人格,努力做好学员自主管理的教育引导,真正提高学员的管理能力。

1学员自主管理能力缺失问题的成因分析

目前“学历教育合训”的大多数学员是具备个体自主管理能力的,能够自行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等问题,但是有些学员依赖性较强还不是很成熟。从整个学员群体来说,学员个体的自主管理能力呈缺失状态,且越来越呈上升趋势。

1.1 管理教育理念、模式上没有形成对学员主体意识的培养

我军的传统管理教育理念,是以服从、灌输教育为主,对学员经常采取的是统一的说教方式,教育活动的过程主要是教育者的单向活动过程,教育成了一言堂,忽略了学员作为被管理者的自主思维意识。学员在面对社会现象、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等问题时,大多依靠教员、队干部、家长来帮助解答,缺乏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长此以往,就失去了主体思维,就无法促成自主管理的需求。

1.2 家庭教育中的落后思想不利于学员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目前的学员,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溺爱包办,使学员将过去积累的弊病在进入军校后集中表现出来。有的学员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消极面和弱点,缺乏客观、正确认识的勇气,不能理智地判断是非,甚至置条令条例、校规于不顾。落后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了学员一段时期自主管理能力的低下。

1.3 传统的管理方法以管理者为中心使自主管理流于形式军校传统的管理观念是以管理干部为主体,将学员作为管理活动的客体。主体的职责是如何管住客体,而客体的任务是如何在主体规定的范围内完成各项任务。学校的众多部门对学员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很少引导或调动学员参与到管理中来,管理者事必躬亲,不放手让学员去做,只是制订制度要学员去遵守、执行。特别是学员队,即使是高年级学员参与管理时,也是听从队干部安排,总是处于从属地位。管理部门没有真正做到从学员自主管理的实际出发制定管理制度,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制定。这样,许多管理工作得不到深入或流于形式。

1.4 管理方式侧重以管促进,缺乏教育引导学校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对学员进行管理,管理者也喜欢采取容易操作的行政命令手段来对学员进行约束,其实这就是管理中的“管”,管理的精髓不是“管”,而是“理”。这并不意味着要在学员管理工作中淡化管理,而是强化和规范管理。因为“管”就是限制,是以“不能做什么”来表露的,而“理”就是引导,以“应该做什么”来表现,这两者是相互对立而统一的。学员一般具有较高的素质,对硬性管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渴望比较宽松的管理环境,希望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

1.5 学员辅助管理组织不够完善现行的学员辅助管理组织――学员模拟连不能与培养目标和学员的管理特点相适应,未能真正实现学员自主管理。主要原因在于:结构不规范、职责不明确、骨干选拔任用不合理、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

2加强学员自主管理能力的对策措施

“学历教育合训”学员自主管理不但需要解决外部事物矛盾,也需解决事物的内部矛盾。

我军传统管理教育理念,是以服从、灌输教育为主,已不适合现代教育对象。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培养学员的主体意识,塑造学员的主体人格,体现学员的主体价值是当今管理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

2.1 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培养学员主体意识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员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员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员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唤醒学员的自主意识、需要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2.2 加强学员自主管理的教育引导军校是学员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要独立面对学习、训练、管理生活中的问题,除了依靠干部、教员的帮助之外,学员还必须学会自我管理。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学员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学习、训练和人生规划的方向,更好地应对学习、训练和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顺利地走向成才之路。学员的自我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笔者总结相关资料,发现有效的自我管理包括五项核心内容:全面认识自己、严格的时间管理、科学的目标管理、有效的技能管理和理性的思考。

2.3 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学员队是学员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处在管理的第一线,是军队院校各项工作的汇合点和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学员队干部与学员朝夕相处,常年相伴,这就决定了中队干部对学员德、智、体全面发展,甚至对学员性格、习惯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全面完成学校培养人才的任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进行学员自主管理,在军校队干部队伍的建设上也要花大功夫、下大力气。一是坚持严格标准,完善选拔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二是完善培养体系,建立激励措施,保证队伍的发展

2.4 完善学员自主管理的辅助管理组织现在“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辅助管理组织,是采用学员模拟连的形式进行的。由于培养目标和管理特点发生了新变化,必须要对学员模拟连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改变骨干岗位的产生办法,规范其岗位职责,增加骨干的激励措施等,便于更好的为学员自主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袁健康.军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篇3

1 《市场营销管理》课程介绍

《市场营销管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中,卖方如何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实现卖方长远生存和发展的目标。

《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比较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管理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能够了解和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初步地掌握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从而切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市场营销原理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需要打下基础。

2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的重要性说明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的锻炼,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对核心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视其系统性和针对性。《市场营销管理》课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提高《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让同学们更好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营销策略的有效途径。很多高等院校在《市场营销管理》的课程教学上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比如地域文化、学生来源地等,《市场营销管理》的教学管理应该在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系统设计,这样才能提高同学们学习的认可,进而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树立对课程和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133229 .cOM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独立学院有其非常明显的特点,如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比公办高校弱些,学生的生源地较公办高校要跟集中些,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受到更到的刺激,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因此在独立学院的基础上对《市场营销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可以加强我们对《市场营销管理》在独立学院中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在课程学习和专业学习的目标。接下来就以本文作者所就职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广西的独立学院)来进行《市场营销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

3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教学模块改革

在理论教学模块中,独立学院跟其他本科院校一样,都非常重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与逻辑,按照营销导论、营销战略、环境分析、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调查、竞争战略、stp战略、营销4p、营销管理和策划、营销的新发展这一条清晰的营销知识链进行理论授课,结合我们学院超市和零售店铺的经营实际进行案例教学,通过让同学们去店铺的实际感受所获取的营销感知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对比学习,同学们能比较好掌握营销知识链的各个知识点。同时,为了让同学们能在接触市场营销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正确的营销理念的学习进行了一定课时的安排,这些课时也安排在《市场营销管理》授课的前面,如对营销伦理这一知识点进行了重点讲述与讨论,通过营销伦理这一知识点的案例(如蒙牛伊利事件等)分析与讨论,使同学们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非常正确和理性的认识,并为其后续营销专业课程指引了方向,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也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为《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一个扎实和良好的授课基础。为了将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教学模块改革的成果进行更好的宣传与交流,我们教研室将教学的成果出版成书,那就是有科学出版社于2011年8 月出版的有我们学院严宗光老师主编的《市场营销管理》,该教材出版后发行情况良好,广西的独立学院市场营销课程基本上都采用本教材,同时我们的老师在与其他院校同行专业探讨该教材时,将《市场营销管理》新的知识架构与同行专家交流,得到同行专业的认可。

4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实验教学模块改革

我们学院之前的《市场营销管理》课程实验内容由任课老师根据实验课时的时数来考量,如有12个课时的实验课时要求就安排3-4个实验。同时我们也发现,各实验之间没有形成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有些随意,二是在实验研究对象没有延续性,如第一个实验是研究a公司,第二个可能是研究b公司,这样不能让同学们对实验教学形成系统认识,这与本课程实验教学要求和目标是有一定差距的。

因此,《市场营销管理》实验教学应该从有一个整体架构上的体系,我们也梳理了《市场营销管理》课程的实验体系,见下表。

每个独立学院的具体情况不同,开展实验教学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独立学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实验项目来开展实验教学。

以作者所在的独立学院,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进行说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是桂林的一所独立学院,我们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基础要较二本院校弱,但我们也发现,我们学院的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和手段又较二本有很大差异。首先,我们学院的学生与外界沟通手段上更便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笔记本电脑并能无线上网,在线时间也比较长,对网络的应用更熟悉和有兴趣;其次我们的学生更乐衷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些对于开展《市场营销管理》实验也有一个更好的基础。另外我们学院在尧山(花江校区)远离市区,出去市区开展实验活动受到更大的限制,因此实验开展以校园作为核心平台,充分利用我们的校园这个资源。比如对产品组合实验,就让同学们利用对我们学院后勤的生活补给站进行实验研究。。

5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管理》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篇4

一、士官学员学习动力不足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士官学员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想学是导致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 一是认为来到士官学校学习就是为了混个文凭,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没关系;二是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肯花时间复习所学知识,作业应付了事,满足于一知半解;三是缺乏吃苦精神和学习毅力,在学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缴械投降”,很少与教员或者同学进行知识的探讨等等。

(二)学习能力不强

影响士官学员学习动力不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他们的学习方法或者说学习习惯不好,处理不好各种关系。主要表现: 一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上虽花去不少时间,但学习效率很低;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比如有些学员喜欢晚上在俱乐部加班学习,但第二天到了课堂上又出现了打盹、精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总之就是:学习不得要领,缺乏针对性;三是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常常是因课外活动冲击学习,不能很好地排除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

(三)教学内容滞后

现行的课程内容多而时间紧,三四个月就要完成一门课的教学,使得学员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同时,部分学习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不能紧贴部队现状;部队使用的新技术、新装备不能及时充实教材、走进课堂、融入教学,使得学员对部队感到陌生,所学知识到部队用不上,有劲使不上,以上因素也是导致士官学员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部分教员比较年轻,缺乏部队的任职经验,有的更是从学员到教员,迈出校门就跨上讲台,因此,他们对部队不了解,也就不能很好地结合部队实际开展教学,而是出现“满堂灌”现象,使得学员只顾记笔记,真正理解弄通的不多。这种教学方法使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提高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以简单的多媒体教案作为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提高学员的感知性;照本宣科、缺乏针对性地讲授,很难增强学员的学习动力。

二、增强学员学习动力的对策思考

(一)积极引导学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通过教育引导,澄清学员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为“我要学”提供思想动力。首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员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消除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对学员的负面影响,着力解决好“为谁而学、为什么学”的问题。其次搞好任务形势教育。让学员真正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军信息化建设与其他发达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差距,激发其主动承担建设强大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创新教学内容,变“注重理论”为“贴近实际”

一是将掌握的最新资料通过加工提炼,第一时间传授给学员, 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前瞻性。比如,可以将具有较强时效性和针对性的上级指示、通报等文电精神融入教学之中,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同时把到部队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交给学员,帮助他们掌握部队最新的发展动态。二是要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注重培养学员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多开设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使他们掌握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三是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对战时后勤保障的要求,多充实一些“平时丢不掉,战时用得上”的内容,使学员到部队就能得心应手,独当一面。

(三)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教员授课要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人以渔”。要积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以及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增强学员的主体意识,让学员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满足学员需求,把军事斗争准备特别关注、部队建设亟待解决、学员比较敏感的问题,打破章节,进行专题讲授;要依托实习基地、模拟室、实验室等场所,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使学员对所学知识更直观更形象,同时增强士官学员的动手应用能力。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便捷,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模拟教学等多种手段,增强灵活性与多样性;加速构建网络平台,完善数字化校园,使网络走进教室,为学员及时获取知识、开展网上教学提供硬件保障;加快图书更新,引导学员充分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扩大知识面。

(四)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变“一碗水”为“一桶水”

教员只有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教学任务,真正在课堂上调动所有学员的积极性,满足学员的求知欲望。要始终坚持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要积极到部队代职锻炼,调研考察,开拓视野,增强对部队的感性认识,把理论知识带到部队,并把部队的需求和特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做到两者融合,相辅相成,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年轻教员, 可以通过与老教员形成帮带对子等多种形式,使年轻教员尽快适应本职岗位;要注重引进具有部队工作经验的人才从事教学工作;要鼓励教员提高自身层次,选派优秀人员外出深造。

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实验教学

一、引言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的老牌专业,发展极为迅猛,而且工商管理专业较其它的工科专业开设的门槛较低,因此,我国绝大部门独立学院都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因此,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许多独立学院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众多独立学院不约而同取得共识,即加强实践教学。因为加强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吏学生更深刻掌握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成立时间不长,师资没有达到老、中、青的梯队,缺少真正意义的骨干教师,博士毕业的职工较少。而且大部分职工都是直接从高校走向高校,缺少实验设计与指导的经验,更谈不上有太多的工作经验。因此,从独立学院的管理到一线教师与学生,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忽视实验实践训练。

(二)缺少系统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体系

就笔者所在学院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多数实验都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中理论的正确性,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而真正能够培训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非常少,而且实验环节简单化,系统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更是无从谈起。这咱实验教学造成老师和学生都十分被动,完全都是遵循事先安排好的程序去执行,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实验教学资源匮乏,实验室利用率低下

思想上的误区时常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资源投入各不到保障,实验室的硬件配置不足,软件不齐全,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明显落后。虽然近几年,独立学院加大了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但是独立学院经管类各个专业都是按课程设置实验环节,简单的重复内容高,不利于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

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路

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从而形成职业情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这一个指导思路,应该改变传统的纯理论的讲授方式,要构建一个职业情景化的教学,并且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围绕这一环境来展开,并根据工商管理学生相应岗位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并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即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应更加锻炼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侧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实验教学内容应该采用三维一体的模式,即实验改革与学生岗位能力相结合、校内模拟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课内实训与集中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打破以前的条条框框,首先明确培养学生哪些岗位的能力,如笔者所以学校设置有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就是培养学生人力资源岗位的能力需要,从能力需要上设置课程与实验教学内容,发变过去总是写论文的模式,使学生真正运用所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根据岗位能力加大实验实践教学孤比重,至少约50%,各个课程理论教学强调够用就行,实验教学以围绕岗位能力进行设计。

(二)加强实验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是制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瓶颈之一,加强师资建设,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引进,将校外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引进到实验室工作;二是内部挖潜,刚年轻老师引入到实验室工作,稳定现在的师资;三是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培养,加大诸如进修、职务聘任、评教学质量奖等;四是独立学院应该按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学科形成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五是要定期考核,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将实验教学全面引入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实验教学应该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既与理论教学相联系,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新的实验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以课程开设实验的格局,应该大量增加综合性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把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并且要借鉴理工科实验教学成功的经验,将实验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有机结合,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科学训练和创新支撑。

(四)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要建立开放式实验,就必要对实验室进行开放,这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性化的、自主的实验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以及选择实验的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大大激发学生科学研究与自主学生的热情与欲望,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与动手能力。

(五)整合资源以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和平台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可以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来设计与开发区域特色的实验教学,构建适合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与个性化发展的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情景依赖、模拟仿真、实战体验有机结合的实验平台。并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更新与升级提供支持性平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体验式教学;综合素质;胜任能力

作者简介:张晶(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张昕(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类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7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扩大,社会向高等院校提出培养具有胜任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等院校必须按照社会的需求导向培养专业素养高,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中,懂得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人才是社会急需的、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人才之一。对人的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工作,而是所有管理者必须承担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职业推出了职业资格考试,并规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持有相应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这就要求学校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必须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的同时,也体现高校培养为社会所需要、受社会所欢迎人才的社会责任。

一、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师短缺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新兴学科,专业教师十分短缺,许多教师都是“半路出家”,“边教边学”,加之学校教师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与实践,使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过于理论化书本化,缺乏实践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不适应人才培养和教学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现代新兴管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的教学完全不同于理论性的学科,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提升教学对象的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得业务知识,又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所以必须改变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教学内容注重宽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口径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艰深理论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4.偏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实践

课程仅局限在课堂有限的学时中,没有充分利用课外实践,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没有及时显现其实用性,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重视程度降低,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系的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系设有四个模块,分别为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地点、教学方法与形式,如图1所示。[1]

1.确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胜任特征模型,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综合能力即具备一定的经营活动能力、管理变革能力三个方面,有目的、有意识、有方向、有标准地培养学生。[2]

2.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

具体的教学内容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两大模块。其中理论知识部分全面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系统阐述人力资源的各个职能,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起源、发展趋势、学科前沿问题和最新思潮进行介绍,目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及系统性思维;技术模块主要侧重于以下操作程序及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激励、劳动关系管理等。鉴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课时的局限性,以及本科毕业生进入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时所处的初级地位,人力资源课程的重点侧重于员工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

3.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地点

教学地点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充分利用课堂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传授的基础上,摆脱课堂教学课时的制约,充分利用课堂外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再理解和运用。

4.体验式教学形式与方法

体验式教学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紧紧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二是考虑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课程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三是紧密结合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新兴科技企业、外资企业的实际,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案例的本土化。旨在促进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1)案例分析。采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的方式。通过“问题导向型”的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应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2)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模拟现实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让学生体会在实际工作中随时可以遇到的工作场景及相应问题的处理方式。

(3)专题讨论。就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环节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专题性研讨。

(4)模拟招聘、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让学生主持专题招聘活动和企业培训活动,组织实施活动各个环节,从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一般工作程序与方法,同时激发创意思维。

(5)拓展训练。通过策划拓展训练活动,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外聘专家讲座。聘请企业中从事高级管理工作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进行相应的讲座,让学生们听到来自社会、企业的声音,真实地感受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对照自我找出优势与劣势,通过这一环节达到企业管理者与学生相互了解的目的。

(7)企业访问。此项是课外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访问,了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运作方式,形成调查报告。

(8)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通过吸纳学生参加企业的横向课题,让学生进一步与企业接触,达到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目的,体验为企业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体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1.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发挥体验式教学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理论知识修养,教师除了自修专业理论外,还可以到优秀高等学府进行专业方向进修。为了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除了参加企业的横向课题研究外,还可以进入企业顶岗工作调研,这样有利于教师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挂钩,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工作预览展示。从而引导学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专业认知。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力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实用主义的需求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实施体验式教学的首要条件。

2.改变学生传统观念,创造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的氛围

学生虽不喜欢说教式的教学,但从小学至大学前的多年教育,养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听课习惯,学生很难把自己当成课堂主体,还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在体验式教学中,要打破学生固有观念,创造鼓励学生勇于参与,不怕说错做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坚持己见,并承认学生具有创意性的观点,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加大对课外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外聘专家的讲座,让学生聆听来自企业的声音,加深学生对企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了解。同时,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企业访谈、参观企业、到企业亲身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真实体会企业工作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进行的,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及运用。

4.提供有利于体验式教学的教学设施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教学设施是多媒体教室和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网上操作,设计接近真实的工作情景,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考核模式

以往的考核过于注重对期末的卷面理论知识的考评,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以及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评价。改变该课程的考核模式,学习借鉴国外教学的考核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不仅要涉及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可以采用设计实际工作场景,演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问题,让学生们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处理矛盾冲突,解决实际问题。

6.引入第三方对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进行测评

鉴于社会上有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执业资格证书考核,鼓励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理论及技能的基础上,参加执业资格的认证考试,这样不仅可以由国家资格认证机构对学生能力给出客观评价,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证书认定,增加了就业砝码。

7.建立教师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

为了切实推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应给予制度上的激励保障,从制度上引导教师的行为方向,进一步推进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

四、结语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深受社会欢迎的“精理论、熟运用、强技能、善创新、高素质”具备较高胜任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从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一、体验式教学在中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从学生素质来看,接受中职学院教育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且处于接受综合性职业教育的黄金时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与进步性。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学生的经验与社会阅历严重不足,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深入学习的情况也会影响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的了解。

从教学内容方面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内容涉及人才管理、规划与开发等内容,与生活实际贴合紧密,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动手操作性。课业内容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不断强化理论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从而保证他们能正确应对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热情,合理采用体验式教学能让课程进度变得更加合理科学,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难点,从而在面试和招聘过程中表现的更好。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主要表现为模拟人才招聘与无领导小组讨论两种面试过程中的常见形式。通过体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同角色,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入,交际表达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就业意向与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调查,并结合班级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招聘小组的安排。这一过程中,应尽量保证独生的就业意向得到满足和小组成员的平均。同时还应结合人才招聘的具体情况,安排部门主管、销售部门负责人、行政管理人员等角色以保证模拟过程的真实性。

在招聘准备环节,教师应努力营造真实的现场环境并完善招聘公司的信息,通过构建真实可靠的情景来增加教学的真实性,让学生在体验招聘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到求职者的竞争压力。准备环节中,工作人员还应编写招聘说明、宣传广告、职位介绍等资料,并设计申请表、招聘流程与面试提纲,以此让学生站在招聘者的立场上考虑人力资源的选拔与管理手段,并能根据招聘环节中应聘者的具体表现来选择真正适合这一职位的人。

在实施阶段,强调学生对自我介绍、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能力的体验和锻炼。对扮演招聘者的学生而言,他们要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对问题进行思考,体验高管人员在人才选拔与管理环节中的各种行为,并结合教材知识强化人才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知识、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人才管理,进而将管理行为上升成管理意识。

在分析总结阶段,教师应对体验式教学的过程进行简单归纳分析,就其中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讲解。从某种层面来说,体验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行使管理权力,将课堂改造为小型的人才管理环境,并结合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后续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应经常变换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让他们在尽量多的角色上尝试不同的管理方式与应答技巧,从而全面培养他们的能力,让管理的形式方法多样化。

三、体验式教学在中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意义

篇8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680万人,创历史新高。680万毕业生就意味着680万份学生档案的寄发,数量巨大而其中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高校学生档案记载着学生的学习经历成长过程和综合表现,是学生求职择业和社会选拔任用人才的原始依据,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命运,对社会高校和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并未引起重视,它是档案管理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存的主要问题

缺少专业的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当前高校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一般都是各学院负责毕业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来完成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不固定,导致学生档案收集整理过程没有走上标准化规范道路。高职院校毕业生多,就业灵活多变,这就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整理任务比较繁重,工作量较大,但由于没有相对固定素质较高的专业队伍,辅导员老师往往是带领下一级学生来整理毕业生的档案,加上缺乏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问题之多就可想而知。由于档案工作一般是由各学院辅导员兼任,人员一旦变动,档案查找起来就非常困难。现在,有很多的学校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任用一些非专业人员从事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这些人员档案意识不强、技能较低,造成学生资料收集不及时、归档材料不到位,材料装错档案袋,个别学生档案丢失的现象。

学生档案意识薄弱。学生的档案意识薄弱,高校中绝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档案的构成及其重要意义。目前。随着人们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观念的改变,学生认为档案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有很多学生认为以后反正会在私企外企工作,要不要档案无所谓,对档案漠不关心,若干年后由于考公务员或出国考研再来查找,又不知档案在何处;有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会直接把档案转到工作单位,因此对档案是否到达接收单位不闻不问然而;与此同时,现在很多省份的新生在入学的时候都是自带档案,由此而造成学生档案丢失、迟迟未交档案、档案私自拆封等现象较为明显,这都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档案管理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与学生欠缺档案知识、档案意识淡薄等有关。

制度建设不完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缺少明确的法律和制度依据,制度的缺位是制约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主要原因。虽然前几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这体现了国家教育和档案工作行政部门对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视,但总体来说比较笼统对具体操作的指导性不强,缺少标准化规范化的指标体系。高职院校学生档案从新生建档、归档到毕业后转成人事档案,经手的部门多,工作量大,归档制度的不健全,转递手续的不严格,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不能很好地衔接,就无法保持学生档案材料的产生过程的连续性和周期性,无法保证学生档案材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提高学生档案管理实效性的对策

稳定队伍,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以往学生档案的管理,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由于精力有限,平时都忙于其它工作,疏于档案的管理。特别是对档案理论和业务方面的研究更是缺乏。高校档案管理过程中可以设立专职学生档案员,同时在工作中要增强档案专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应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这样既有利于不断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且能提高服务质量,使档案工作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真正做到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服务。

加强毕业生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在校大学生档案意识。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对档案管理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努力向在校大学生宣传普及学生档案知识。新生一入学,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就应组织档案管理人员作讲座宣传学生档案知识,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知道自己在校期间能形成哪些档案资料,这对加强校风校纪建设也大有好处如学生知高校和社会应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尤其要加强对《档案法》的宣传、学习和贯彻执行。高校要对档案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去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等方面,有计划地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或短期的培训班,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们真正地认识档案,走近档案,获得档案重要性的更多知识和信息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国家教育人事档案等有关部门有必要根据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整体形势出台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评价体系,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全面的归档范围,使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依。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应出台相应的对策和制度,根据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任特点,对学生日常档案管理及毕业生的档案问题作统一具体的规定,建立健全保管保密转递送交和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照章办事有了相应的法规和制度,才能使毕业生档案工作走向进一步。

篇9

关键词:飞行安全 驾驶舱资源管理 飞行教学 地面训练 精力分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212-02

空中交通是速度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空中物流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民航飞机数量激增,培养足够数量的飞行员成为发展我国航空事业的当务之急。飞行安全是民航管理永恒的主体,民用航空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飞行安全直接关系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报道显示,航空事故发生率约为3例/百万离港,其中每3次便有1次是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保守估计,到2015年,全世界每年将发生50次民航事故[1]。飞行教学过程中,学员因经验不足,容易出现误操作情况,事故发生风险明显上升,如何提高飞行教学过程中安全系数,是飞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驾驶舱资源管理不到位是飞行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飞行导航设备的突破性改进,使飞行员基本任务逐渐被计算机取代,对飞行训练而言,飞行员的任务已转变为对驾驶舱内的导航、自动飞行相关信息源的管理与对驾驶舱设备的使用。该研究试从驾驶舱资源管理的概念、飞行教学中驾驶舱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管理要点进行探讨。

1 驾驶舱资源管理

对飞行员而言,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驾驶舱,有完备的现代化仪表,各种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飞行故障诊断系统,导航定位、自动飞行系统等。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飞行员需要接受@些信息,并进行反馈。对于驾驶飞机者而言,进行驾驶舱的管理,便如同进行企业管理,旨在发挥人的作用,减少人为差错,清醒的认识到自身以及系统状态。按照国际民航组织定义,驾驶舱的资源管理可定义为有效地利用可以利用的硬软件、环境、人力资源资源,达到安全、高效、舒适飞行目的的过程[2]。当前,计算机、自动化、智能技术被广泛用机上,飞行员驾驶舱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旨在规范人与飞机、信息之间的关系,适合机组与所有的飞行员,侧重考查机组成员的态度、行为以及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是一种检验。需注意的是,当前驾驶舱资源管理的概念仍未能成熟。

2 飞行教学中驾驶舱资源管理主要问题

飞行教学不同于普通飞行,教练开展驾驶舱资源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一方面,其需要对自身的状态、飞机、信息进行管理,如进行无线电监听、观察空中其它飞机状况、配合空管操作;另一方面需要达到教学的任务,将精力转移到培训人员上[2]。这对教练员的精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不同于机器,不可能长期保持精力高度集中状态,人需要休息。中国民航局也明确规定飞行员需要确保足够的休息,才可进行下一次的飞行。飞行员的疲劳驾驶危害巨大。有报道显示,大多数人可以在45~50 min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大多数学校都安排一个课程课时为45~50 min。这是人大脑活动规律决定的,长时间的飞行,高度集中注意力协调人、机,进行资源管理,必然会出现疲惫。教练员在飞行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学任务,需要关注学员的飞行状态,不同于正常情况下的两人配合飞行,学员自身经验明显不足,对自身的状态管理水平低,如容易出现紧张情绪,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教员因此需要承担更多的任务,需要关注学员的状态[3]。有报道显示,约70%的重大空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直接体现了驾驶舱资源管理的必要性,良好的资源管理,可提高容错率。

3 飞行教学中驾驶舱资源管理要点

3.1 确保飞行安全

首先保证安全第一,飞行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是首要任务,自觉地对驾驶舱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责任心,塑造安全第一的工作氛围,自觉以安全第一为准绳,以“八该一反对”作为依据,灵活冷静的按照程序处理,不要盲目逞强。如在飞行繁忙,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优先对飞机的状态,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控,做好空地配合,提高情景意识。近年来,经常出现航线飞行过程中,不按照规定绕飞雷雨遭遇雷击,错飞高度情况,这便是安全意识不足的表现。

3.2 重视地面训练

丰富的航空知识、精湛的飞行技能是开展驾驶舱资源管理的基础。当前,航空器的科技水平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减轻了飞行人员的负荷,但对飞行员的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知识面狭窄,一旦发生特殊情况,便容易出现精神紧张,导致资源管理混乱,判断、决策能力下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所以,需要重视地面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重视情境模拟,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特殊情况的能力,提升信息的读取、判断和决策能力[4]。重视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这样在进行飞行教学过程时,教员的负担能够明显减轻。

3.3 严格“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飞行员飞行阶段,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是操作的法则,是航空器运行的内在要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这些标准,不能随意改变、削弱,使自身能够合理地、有效地发挥驾驶舱的资源,有效进行信息收集、判断、处理。如在地面有雾的情况下,需要进近图规定程序飞行,控制好各点高度,服从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指令,控制下降高度,确保最低安全高度。机组成员存在年龄、文化层次、综合素质、性格习惯的差异,在进行飞行时,难免出现随意情况,需杜绝这种游击习气。

3.4 做好精力分配,完成教学任务

需在完成本职工作,确保飞行安全的基础上,分配精力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员需能够了解学员的地面学习进度,了解学员飞行过程中的状态,发挥学员的能力,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开展自我批评。其次,教员需要了解学员的飞行技能,在飞行前,便进行有效的地面训练,进行充分的沟通,研究、探讨特殊情况下的分工,建立应急处理策略。再次,在飞行过程中,教员的精神高度集中,需要处理的信息较多且杂,调动的设备较多,动作要求严格,加上飞行活动多、塔台指令频繁,能够分配给教学的精力有限。教员需需要了解自身的状态、资源管理状态,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自身精力已经能够应对当前资源管理任务有盈余的状态在开展教学。为确保足够的精力教学,需要适当在安全状态下,让学员承担更多的在其自身能力范围内的责任。最后,教员需要正确地处理教学任务、时间、安全飞行之间的矛盾,任何状态下都要确保冷静,在非正常状态下,能够沉着冷静,控制情绪,以感染学员,有时一个眼神变能够传递沉着冷静的情感,避免学员因此慌乱。

4 结语

教学飞行对每一个飞行员而言,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教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需要承担的驾驶舱资源管理的任务更繁重,不仅仅需要了解飞机的状态,还需要把握自身的状态、学员的状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分配精力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家忠,陈俊,李倩,等.文化对机组资源管理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9):167-171,181.

[2] 刘冀玮.驾驶舱资源管理与飞行安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8-9.

篇10

关键词:技师学院;后勤管理;市场化

现今的技师学院后勤管理服务仍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依然处于停滞阶段,这对技师学院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本篇文章就技师学院后勤管理的问题作出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现如今大多数技师学院的后勤部门负责的主要方向就是学校的财产、医疗和卫生等问题。这就说明,后勤部门在技师学院中发挥的作用不容轻视,同时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技师学院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后勤管理者就必须认真做好相关的后勤管理市场化工作。

一技师学院后勤管理的现状

(一)后勤管理在技师院校中作用巨大

毋庸置疑的是,后勤管理工作是技师学院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还是单一化的,但是随着普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逐渐深入,技师学院就在这个新环境下不断发展、不断壮大。而其中最为辛苦的就当属技师学院后勤部门及其中的广大职工,他们永远站在学校工作的第一线服务于学生和学校。他们为学校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学生有如此优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是由他们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在这之中凝聚的都是后勤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二)后勤管理模式老旧

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技师学院总是会把后勤管理部分视为一个行政管理部门,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管理模式太过于老旧。但是随着后勤社会化不断进行着改革,这种后勤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公办技师学院淘汰,所以后勤管理部门终于挣脱行政管理部门的称号走上了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道路,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后勤管理部门的人员逐渐感受到了之前所没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技师学院现有的后勤管理模式跟计划经济时期公办技师学院的后勤管理模式如出一辙,这种管理模式让员工丢失了原有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所以才会导致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不到本质的提高,从而阻碍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1]。

(三)技师学院后勤管理现状

技师学院后勤主要负责的就是服务与育人两项工作,而这两项工作保证了技师学院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在高等院校中,不仅是办学规模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办学层次也在不断提高的进程之中,所以后勤管理滞后等相关问题已经完全不适合高教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这同时也是技师学院所要面临的十分严峻并趋待解决的问题[2]。

(四)技师学院后勤市场不稳定

现在技师学院的后勤市场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供不应求的问题,导致技师学院后勤市场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所以现今的技师学院后勤管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竞争原则不充分。在进行后勤管理的过程中,技师学院很少会主动与社会同行业进行交流与竞争,而学校原有后勤模式是一种独家垄断的模式,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之下,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不能满足在学校师生之间日益形成的多样化服务;第二,还未建立起一个完全平等的原则。不充分的竞争原则会导致主体之间出现不平等的情况。而不平等的关系会带来利益的纠葛;第三,技师学院自身的后勤组建企业与校外的引进企业之间形成的不平等,这就使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技师学院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关系

如何及时处理学院后勤管理中出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之间关系已经成为了技师学院后勤管理部门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因为技师学院后勤部门较为特殊,他同时拥有着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属性,所以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两者之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和结合点,以此来协调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话,那么就会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后导致后勤服务工作被迫停滞不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只是单纯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话,那么技师学院后勤的服务质量将会大幅度下降,技师学院后勤的原本优势也会消失殆尽。外部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如若技师学院不加以改革最终将会失去服务市场,将会遭受技师学院的抛弃。所以如何解决技师学院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技师学院却因为缺少经济支持,所以就会很容易走上只是单纯重视经济效益的误区。但是在如今艰难的情况之下,技师学院后勤部门还是应该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生活服务[3]。

(二)没有完善的高素质后勤管理队伍

高素质的后勤队伍应该具备刻苦工作、无私奉献等高尚情操,因为他们就是后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他们的质量指引着技师学院后勤的生存和发展方向。后勤工作的管理者同时兼具指挥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这三重身份,所以加强技师学院管理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4]。但是因为早期的后勤管理体制没有真正发挥人才的才能、没有充分调动人才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所以导致现今的许多人才不愿参与到后勤管理工作之中去;并且因为以前一些领导阶层没有认识到技师学院管理部门的正确作用,单纯认为后勤工作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所以在人才引进这一方面也没有过多重视,导致了现在高层次人才缺乏这一现象;再者说,技师学院的大部分后勤职工之前并不是技师学院的一份子,所以对技师学院的后勤管理工作还不够熟悉;同时,在人才得到不满足的情况之下,后勤部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忽视了对职工进行培训的重要性,而后勤职工工作又十分繁忙,所以导致自己自身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这些问题就是后勤管理队伍现在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导致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受到了影响,这就说明后勤管理还有待加强。

(三)后勤部门对经营实体的管理不足

在借鉴了公办技师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之后,后勤部门也随之对承包经营实体加强了相关的监控并进行了相应的内部管理,这一举措使得少数经营实体开展了承包经营的新模式,意味这种模式会给经营者带来较大的自,这样一来才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技师学院在后勤服务所面临的的包括人力和财力等相关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但是依照现今的情况来看,后勤部门对经营实体的管理还是有所欠缺,因为学院的关注点仅仅在于经营者是否按时缴纳了足够的承包费,却对其经营过程不加以足够的重视。因为技师学院的地址位置大多不是处于市中心,所以在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就会有所欠缺,导致后勤服务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一定的垄断性,所以经营权就是经营者最为重视的一个部分[5]。后勤部门如果只是追求经济利益却没有对承包经营实体进行实时且仔细的监控,那么将会丢失其原有的服务主旨,从而使广大师生员工寒心,而这个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是致命的。

(四)没有正确处理投资方与办学方之间关系

因为投资方会给技师学院提供一定的办学经费支持,所以导致后勤部门在拿到这笔办学经费之后在思想上对投资方和办学方之间的关系产生误解,甚至导致有些地区的后勤部门只是单纯为投资方服务。但是实际却是,投资方和办学方的本质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不会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投资方在学院的快速发展之中获取利益,从而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回报。学院的后勤部门的发展一定要结合技师学院的办学规律,从而才能为学院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的服务保障。但是如果后勤部门脱离学院而单独存在,它的实际作用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会大大削减。

三技师学院后勤改革模式

(一)社会企业投资与管理模式

社会企业投资与管理模式的资源主体是学校的后勤市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吸引社会企业来技师学院进行投资,再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保证技师学院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这种模式摒弃了原有的后勤管理部门旧格局,将学校有限的资金用以建设必要的教学设施,从而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学校的教学能力并使招生人数得到显著增长,进而提高了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现在已经有许多民办技师学院纷纷采用了这一模式。

(二)后勤托管模式

这一模式指的就是学校通过向银行贷款等方式来筹集相应的资金用以建设后勤设施,之后通过招标的方式将技师学院的后勤设施交付于校外一些已经成熟的后勤服务企业,再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控制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从而达到保障后勤工作顺利进行的目的。

(三)联办模式

联办模式指的就是在技师学院之间联合办理后勤,各大技师院校能够通过这种联办的方式建立一个强大的学校后勤集团。这种技师学院之间进行联合办理后勤的模式有多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可以保障技师学院后勤管理服务原本就存在的相关优势和特长,另一方面又避免单独实行后勤管理的弊端,能够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集团化服务模式

集团化服务模式的含义就在于是当地政府作为主体,再对技师学院进行后勤服务集团和管理中心的组建,当地政府是这一模式的主要领导者,在后勤服务方面能够为技师学院提供基本的保障。

(五)契约管理模式

契约管理模式就是技师学院通过与从它之中脱离出来的服务实体来签订合约的方式,导致后勤部门工作的管理模式由直接管理模式转变为契约管理模式。

四技师学院后勤管理的走向及提升路径

(一)后勤工作市场化仍然要坚持以人为本

后勤工作市场化要重视人的主体作用,所以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服务于广大的全院教职工和学生群体。技师学院的后勤管理对象是人,那么后勤管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就是要为这群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技师学院后勤人员的价值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学校工作中接受学校管理的客体,二是承担管理学校工作和服务师生的主体。只有在后勤人员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来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的条件之下,学院中的的后勤在工作之时才能得到师生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配合,这样一来的管理的结果才能令众人满意。所以如果要从根本上去充调动后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管理的创造性,那么就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工作策略,从而使后勤工作的市场化进程和学院的相关工作都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后勤工作市场化需要建立起成熟的市场主体

后勤市场化要实现成功就必须找寻到合格的市场主体,而市场主体的选择工作就要由学院来承担。因为校园市场和社会市场从本质上而言是完全不同,虽然两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校园市场还需要遵循院校的教育规律,并且要在其市场化的过程中体现出学院工作的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同时还需要保障学院的安全和稳定。这样一来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力量参与到学院后勤服务之中,并且为了保证服务质量,还会用相应的市场竞争机制来保驾护航,从而使学院后勤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大力加强校产管理

技师学院的后勤管理要实现市场化还需要对校产进行大力的管理,从而达到扩大学校的营收资金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开源节流,后勤管理部门需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正因为经费十分紧张,所以技师学院才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教育经费,让每一分钱都花的有意义、有价值,同时还需要绞尽脑汁寻求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创收能力。如果在收入的不断保障的情况之下,就需要后勤管理人员对经费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要保护好学校固定资产,不能监守自盗。同时后勤管理人员还需要从学生入手,给他们灌输爱护公共财物的优秀思想,对于存在破坏公共财务行为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摆正思想、端正态度。这些手段都能够延长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四)积极构建新型“甲乙方”管理模式

后勤保障部门要加强后勤改革力度,转变后勤服务管理模式,引导他向新型化发展,从而使服务工作水平和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在构建新型后勤服务管理模式之后,积极引导后勤保障走向市场化,这就需要构建出适合后勤保障部门发展的“甲乙方”的管理模式。

五结语

技师学院后勤管理的相关改革为技师学院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状态下,切实实现后勤管理部门的创新转变,并帮助学校提高服务质量,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借鉴。实现新型技师学院后勤管理模式市场化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它不仅需要各方人士的关注,还需要技师学院后勤部门管理者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梁建春.技师学院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实践[J].现代妇女(下旬),2014,11:441-447.

[2]梁建春.技师学院后勤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探究和实践[J].科技资讯,2015,06:216+218.

[3]陈柒叁.新形势下技师学院后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J].教育现代化,2016,06:133-134.

[4]曹元龙.技师学院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的若干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