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爱情范文

时间:2023-03-30 12:5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迷失的爱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迷失的爱情

篇1

[关键词] Away from Her;暮年爱情;迷失;渐行渐远

电影Away from Her[1](《离她而去》,又译作《柳暗花明》)摄于2006年,改编自短篇小说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2] (《熊从山那边来》[3])。作者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门罗。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 )是第13位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第1位加拿大籍得主,首位纯粹以短篇小说获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作家。门罗从少女时代就爱上了写作,21岁结婚,紧接着生子。作为专职的家庭主妇,她忙里偷闲,进行写作,锤炼出了凝练、简洁的文风。门罗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她长期居住于加拿大西部安大略宁静的小镇,以城郊小镇的平凡生活为主题,描写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她的作品文字细腻优雅、不施铅华,情节简洁精致、宽广厚重,无谓地呈现生活和生命中幽微莫测的残忍和绝望,常带给读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她被誉为 “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遍全球。《熊从山那边来》即首发于门罗供稿近40年的国际知名的文学期刊The New Yorker,已进暮年的艾丽丝·门罗在小说里把她细腻生动的目光投向了老年群体,展示了震撼心灵的老年人情感世界。

据此改编的电影Away from her的导演兼编剧萨拉·波莉(Sarah Polley)是加拿大知名女演员。本部影片为萨拉·波莉编剧兼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她保留了门罗语言和结构的特色,向我们展示了令人动容的老人境遇、人生晚景。影片讲述了一对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四十四载岁月的夫妻,田园诗般的夕阳生活,随着妻子的记忆力一天一天变糟糕而被搅乱。在2006年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Away from Her得到了评论界和观众的双重肯定。影片获2008年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奖,英国著名演员朱莉·克里斯蒂(Julie Christie)和加拿大老戏骨戈登·平森特(Gordon Pinsent)深情演绎了这场内敛深沉又绝望凝重的老年人的终极爱情

渐行渐远的终极爱情

影片开始于加拿大的冬天,满头银发的男主角格兰特一只手开车,一只手拿着一张便条。他目光焦虑,汽车慢慢驶过白雪覆盖的村子、房屋,记忆中浮现出年轻姑娘的脸庞,深情又俏皮的旁白:“她说:‘我们结婚会很有趣吗?’‘你怎么说?’ ‘我把她抱了起来,我大声说Yes!我一刻也不能离开她。她是我生命的火花。”[4]大地一片白雪皑皑的,银光闪闪,一对老年夫妇身手敏捷、步履矫健地滑雪,他们沿着各自的滑道,汇合,分开,再汇合,滑向山野之中白雪簇拥着的一幢既简朴又雅致的房子。落日的余晖给枯树、老屋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靠近的剪影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接着,镜头切至温暖的室内,咖啡飘香,身着羊绒衫,忙碌着洗洗切切的两个老人神态安然,和其他任何家庭一样,说说笑笑,享受着温馨的晚餐。作为大学退休教授的男主角格兰特银发苍苍却儒雅体面,妻子菲奥娜上了年纪却依然美丽优雅。40多年的厮守,让这对老夫妻的感情生活既恬淡又浓厚。

平淡和谐的时光随舒缓的音乐闲适地流淌,渲染出四十余年相濡以沫的默契生活。然而一贯优雅精致、事事井井有条的菲奥娜,这次却把格兰特递给她的刚刷干净的小煮锅放进冰箱里时,面对格兰特疑惑关切的目光,菲奥娜像做错事的孩子,虽然她并未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她仓皇地转过身说:“I will go make the fire.”[4]格兰特失去了往日的幽默,面色凝重地看着她。遗忘;茫然;贴满抽屉的小纸条;举起酒瓶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嘴里念叨着:“Vain,vain(茫然、一片茫然)”[4];就在家门外熟悉的滑雪场,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们的担忧成了事实,“我想我开始消失了”——菲奥娜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格兰特痛惜妻子的处境,犹豫着该怎样安慰妻子,菲奥娜自己却冷静地替丈夫解围,做出了住进疗养院的决定。她选择前往“草地湖”——老年疗养院进行尝试性、疗养性治疗。在此阶段,菲奥娜似乎是头脑冷静的,她完全了解自己的处境和丈夫的担忧,反而是她安慰着悲伤和不知所措的格兰特。当她得知30天不能相见,她体贴地宽慰情绪低落的丈夫说:“Thirty days isnt such a long time after 44 years…All we can aspire to in this situation is a little bit of grace.”[4]

度过了疗养院规定的30天禁访问期,格兰特将要再见到妻子。那天早上,“他早早地就醒了……走进疗养院的大楼时觉得自己很像漫画里那种没有指望的求爱者或是一个犯了错误的丈夫。”[3]现实印证了他的忐忑和担忧,菲奥娜逐渐消失的记忆如同加拿大寒冷冬天的白雪慢慢冰封大地,她再也想不起他是谁。曾经给他和他们的生活带来过生命火光的人,却已经不再认识与自己走过了几乎一生的丈夫,她交上了一个新的朋友、病友奥布里,他们近乎相依为命、相互依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于是,格兰特的每一次探视,都只能是旁观,哪怕他带来一大束鲜花,哪怕他带来那些她曾经期许的关于冰岛的书籍,都不能引起她对往昔的回忆,格兰特和菲奥娜彼此都成了陌生者,哪怕是面对面,他们也相互远离,走不进各自的世界。

奥布里离开医院后,菲奥娜无法摆脱忧伤。她不吃饭,不做锻炼,沉浸在自己的新恋情里,不断哭泣,头发凌乱,外表邋遢,生活快要无法自理。

情节接续电影开头的一幕。格兰特手持便条,驶过白雪皑皑的一个个村庄去找奥布里的妻子,格兰特请求每周把奥布里送去见菲奥娜一次,为了换取妻子的“幸福”,他甚至违心地接受了奥布里妻子的邀请,去参加一个他明知是“情爱陷阱”的舞会。

当格兰特终于领着奥布里前来探望菲奥娜的时候,他说:“菲奥娜,我给你带来一个惊喜。你还记得奥布里吧?”[3]菲奥娜安详地坐在暖暖的窗前,对他瞪视良久,却再也想不起奥布里。她缓缓伸手抚摸丈夫的脸说:“人的名字我现在记不住了。”[3]“你一直对我很好,是不是咱们以前是认识的?……”[4]菲奥娜病情更加严重。她感受到面前有个对她好的男人,却并无迹象表明是重新记起了他。格兰特拥着她,心里却明白,她已经离去,彻底地离去了,心智和爱情都已经离去,只剩下躯体还留存在原来的生活里,留存在剩下来的那个人的记忆里。

影片中格兰特的回忆之流与令人悲伤的现实相生相随。当菲奥娜的记忆遭受阻滞,格兰特的记忆却引领我们走进了他的生命经历——年轻时候肤浅而热烈的爱恋,婚后面对诱惑时曾经的背叛,与年轻女学生纠缠之后的迷途知返……忠诚与背叛交织,期冀与失望共存,爱的那一瞬火光在照亮了青春的容颜之后,就如同炉膛里的炭灰一样,灰色着,不被熄灭,也很少燃烧,只是有一份温度在那里维系着,持久着,慢慢到老。影片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刻意营造着一种无法逾越的距离——在他与她之间,也许从来不曾有过一个夜晚的分开,但离开永远存在——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那段痛彻过无数人心扉的诗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也正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中描写的“纵使相识应不识”,渐行渐远渐无声,成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爱情故事无奈却不得不遵循的规律。当走到生命的穷途末路之际,他无法去唤醒那个已经失去记忆的爱人,无论是远离还是靠近。

出色演技演绎的人生悲剧

由于这部电影,65岁的朱莉·克里斯蒂荣获了第60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殊荣。她完全靠演技征服了评委和观众。她扮演的菲奥娜虽然身患老年痴呆症,却始终穿着得体言辞有礼,以最优雅的姿态出现在银幕上。从外表看她完全不像个病人,阿尔茨海默病带给她最大的影响,其实只是遗忘和迷失,她忘记了与她相知相伴四十四载的亲密爱人格兰特,迷失在一个无人能走进的混沌世界。朱莉·克里斯蒂颠覆了大众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印象,自始至终表现得干净优雅。如对男病人的关切、呵护,甚至小心翼翼地不让他吃醋;对丈夫的用力回忆,对他的殷勤得体的拒绝并表示歉意……朱莉·克里斯蒂的表演深沉内敛,把一个健忘而无辜的暮年老妪塑造得迷离虚幻,却又让人不忍苛责。

饰演男主角格兰特的戈登·平森特当年76岁,吻合故事主人公的年龄。他的表演很有分寸感,没有丝毫的暴躁愤怒。演绎这段深情无奈的爱情,相当内敛但又传神:与相伴一生的妻子分离,对妻子深切的牵挂和担忧;再次见到妻子之后,面对她爱上了另外一个病友的残酷现实的伤心和无奈。格兰特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极富层次感,从开始的怀疑(认为妻子在惩罚他年轻时的背叛)、到逐渐谅解(理解了妻子的病情)、到最后的辛酸和心痛,希望帮助妻子,减少她的痛苦。这一段相当冲突的心理转变过程,戈登·平森特展现得悲伤却坚毅。

20世纪40年代,在英美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儿歌,叫做《熊到山那边去》(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歌中唱到:“熊到山那边去,好看他能看见什么,/还有他能看见的一切,还有他能看见的一切,/山的那一边,就是他能够看到的一切。/因为他是个快乐的好家伙,因为他是个快乐的好家伙,因为他是个快乐的好家伙,没人能否认这些……”这首歌至今传唱不断,为一代代人所熟知。“熊”期望到山的那边去,他要看山那边的风景,他以为山的那边有令他欢乐的风景,他翻过了那座山,他发现,在山的那边等待自己的只是人生岁月。艾丽丝·门罗改写这首儿歌做小说的标题,寓意丰厚,深藏感叹。而电影选用的Away from Her,寓意深远:在生活之中的人们,即便紧紧靠近着也总是在离开。爱与忠诚是有局限性的,无论曾经怎样切近的人们,也从来都只能沿着各自命运预定的路线前行,在人生尽头,逐渐与清明的理性世界告别,逐渐陷入一片混沌之中,一去不复返,直至令人心碎的生离死别。人生的终极爱情,现实而残酷,正如影片开头茫茫白雪中的两位行者,渐行渐远,“离她而去”。

[参考文献]

[1] Sarah Polley.Away from Her[M].Pulling Focus Pictures Inc,2006.

[2] Alice Munro.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J].The New Yorker,1999(12).

[3] 李文俊.熊从山那边来.[J].世界文学,2010(01).

篇2

杨晓幂原型杨幂(原名杨晓诺,因为一些原因而改名,性格随和,开朗,心,漂亮可爱。成绩很好,长的又漂亮,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袁弘 原型袁弘(性格开朗。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也是大帅哥哟~)

杨晓诗 原型刘诗诗(晓幂的妹妹,,心地善良,有时有点霸道,最听姐姐晓幂的话,外貌姣好~)

在此声明,四个都是有钱人,两个男生都有私家车,而两个女生有司机

在一个夏天宁静的夜晚,男孩送给女孩一个礼物,一把锁。

他说:“这是可以打开我心里的一把锁。”

女孩说:“那你的心呢?在哪里?

男孩回答说:“在这里。”

说着拿出一个心形钥匙链,然后拿起女孩手中的钥匙,自己手中的心形钥匙的孔里。

女孩对男孩说:“如果我们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可是,我明天就要走了。”

男孩问:“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见。”

女孩笑着回答:“没什么。”

说着,把男孩拉到院子里,对男孩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你已经送了我可以打开你心里的锁,我还要你送我一个礼物。”

男孩问:“是什么吖”?

女孩说:“我要你陪我看星星,好吗”?

男孩笑着回答:“好吖”~男孩的笑容就像清澈的溪水,仿佛可以融化冬日的雪…

他们静静的看着星空,世界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过了一会,女孩小声的说了一句:星星是天空受伤后滴下的血,虽然受了伤,但不肯说永别…

虽然说的很小声,但是男孩还是听见了。

第二天,男孩去找女孩的时候,才知道女孩已经走了。男孩很伤心,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心里想到:晓诺,你为什么要走?你为什么不给我说一声?以后,我就只能靠你手上的那把锁找到你了吗?

房间里的男孩回想着,回想着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光。看着手里的心形钥匙。

喃喃自语:晓诺,你还记得我吗?在你离开我的那一刻,我真的很伤心,因为你的不告而别,我居然有些恨你了。这是为什么?我们,还能相遇吗?我好想你吖~真的好想你。

这时,一个中年的妇人敲了敲们,温柔的说:“该上学了。”

男孩摸拭去脸上的泪水,出了门。

相遇的缘分

学校门口,有一个女生不小心撞着胡歌了,女生看见胡歌被她撞着后,急忙道歉。胡歌看着眼前这个很可爱的女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浮上心头。

于是他问女孩:“你叫什么名字吖”?

女孩回答:“我叫杨晓幂,你呢”?

“我叫胡歌”。

晓幂心里的内心独白:很熟悉的名字吖~我以前是不是认识他?

可是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他是谁。

这是一个甜美的声音传来:“姐,你怎么不去上课吖?要迟到了哟”、

晓幂调侃道:“我在等你”。

胡歌问:“他是你妹妹么”?

“是呀,我这个妹妹可是很可爱的”。

晓幂问:“你读几班”。

“一班”。这时有个高大英俊的男孩出现在三人的面前。

男孩继续说道:“我和胡歌都是读一班,我叫袁弘,请多多指教”。

“不会吧?我和我姐也是读一班耶”。

晓幂说:“诗诗,大家都在一个班,不好么”?

袁弘问:“这两位美女是”?

胡歌答道:“这位是杨晓幂。至于这位”

女孩说:“我叫杨晓诗,她是我姐”。

“可是晓幂为什么叫你诗诗呢”?袁弘问道。

“只有我姐和我爸妈才可以那样叫我,你们不可以哦”~晓诗不讲理的回答。

这时胡歌插了进来,说:“别再??铝耍?俨唤?淌遥?颐蔷鸵?环U玖恕薄

听了胡歌的一番话,大家都飞快的回到教室。……

四人一齐到了门口,喊了声报告,正准备找位置坐下来的时候,一个年轻漂亮的女生走了进来。

温柔的说道:“我就是将要教你们的老师,也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姓许、下面我来宣布谁和谁坐。胡歌和杨晓诗坐、袁弘和杨晓幂坐……

好了,就这样了。开始上课,翻开课本第一页…

袁弘说:“我们能坐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吧。”

“是啊,以后还要请你多多指教哪。”

胡歌看见晓幂和袁弘说说笑笑,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还有点生气哪、

晓诗似乎看穿了胡歌的心思,对他说:“你该不会喜欢上我姐了吧?”

胡歌吞吞吐吐的回答道:“怎么会呢?我和你姐是今天才认识的耶,再说,你姐的魅力有这么大吗?”虽然是违心的话,可是胡歌不知道除了这么说,还能怎么说,更何况,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对晓幂的感觉是什么、

晓诗说:“我姐的魅力本来就很大吖~更何况,你没听说过在这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叫一见钟情吗?

胡歌气呼呼的说:“算了,不和你说了”。

上学的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姐,快走了啦!”晓诗发出着急的声音!

“诗诗,你干嘛这么着急啊?”晓幂十分纳闷的问、

“你忘了啊?老妈说过今天家里有客人耶、她还千叮万嘱叫我们早点回家!”

“我……忘了!”晓幂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篇3

2、最幸福的事,就是在喜欢你的每一天里,被你喜欢。

3、如果你的美丽是上天送给你的最好的礼物的话,那么让我遇见你就是上天对我的最好的恩赐。

4、晴天,阴天,下雨天,都不及和你聊天。

5、最美好的事是,人潮拥挤,你自然而然牵紧我的手。

篇4

神秘的模特

博纳尔1867年出生于巴黎郊区一个富庶的家庭。三十多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闻名欧洲的画家,与高更、莫奈等印象派大师齐名,受到上流社会的追捧。据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翻修温莎古堡时,曾派人专门收集博纳尔的油画装饰房间。1912年,博纳尔的一批画作在法国、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地巡回展览,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争相前往观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批精品之作在前往美国纽约展览的途中,跟随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客轮――泰坦尼克号永远沉入了大西洋深处,成为西方美术史上的一大遗憾。

尽管声名鹊起,但博纳尔本人十分淡泊。就在王公贵族、社会名流争相希望与他结识的时候,他却离开巴黎,搬到了安静的法国乡下生活。此外,艺术评论家们还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约从1900年开始,博纳尔的很多作品中出现了同一个女人的身影轮廓。博纳尔尤其喜欢描画她沐浴的场面,赋予她美丽的身体线条和明朗温暖的色调。哪怕是在一些风景题材的画作中,博纳尔也常常在角落里画上这个女人的一个或半个身影。一个著名鉴赏家这样评价:“画家的灵魂进入了画,模特的身影融入了画家的呼吸,这绝非是简单的雇佣模特所能达到的!”

外界纷纷猜测:这个神秘的模特究竟是谁?有人猜想她是一个绝世美女,依靠惊人的美貌和妩媚的身姿虏获了博纳尔的心;有人说她是一个贵妇人,给博纳尔提供了丰厚的经济资助;还有人认为这个女人根本就不存在,是博纳尔凭空想象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

事实上,这个女人并不是博纳尔的虚构。她的名字叫玛尔黛・梅里妮,只有博纳尔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见过她本人。即使是博纳尔的好友,当他们第一眼看到玛尔黛时,仍大吃一惊:这哪里是外界猜测的美女或者贵妇!

原来,玛尔黛五官平淡、皮肤粗糙,面颊上还长着难看的黄斑。她沉默寡言、性格胆怯,还患有严重的口吃。审美品味不俗的博纳尔,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位模特?面对朋友们不解的目光,博纳尔没有作出任何解释。几年后,发生了更令人吃惊的事情。

1924年,一个名叫蕾妮・蒙查迪的贵族女子随家人到乡下度假时,偶遇在野外写生的博纳尔。爱好艺术的蕾妮被博纳尔的才华深深吸引,从此对他展开持之不懈的热烈追求。蕾妮正值妙龄,有一头靓丽的金发,像向日葵一样热情美丽。她频繁地造访博纳尔的画室,围着博纳尔叽叽喳喳,甚至主动提出要当博纳尔的人体模特。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个上流社会的女孩如果在画家面前脱下衣服,那可是天大的笑话!尽管遭到博纳尔拒绝,但蕾妮并不死心,她甚至央求家人买下博纳尔当时创作的所有画作,只准许自己一个人欣赏。

蕾妮的疯狂求爱没有打动博纳尔的心。1925年,博纳尔与相伴多年的玛尔黛举行了婚礼。蕾妮获知这个消息后伤心欲绝,在巴黎家中的浴室里割腕,香消玉殒。人们为她扼腕叹息的同时,又对玛尔黛产生了更大的好奇:这个相貌平凡的女人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博纳尔为了她拒绝年轻貌美、身份高贵的蕾妮?

离群索居的婚后生活

朋友们原以为,结了婚的博纳尔和玛尔黛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不再像以前那么低调。谁知,他们的婚后生活更加神秘。博纳尔买下了法国南部海岸的一座宅子,除了偶尔会见朋友和野外写生,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在画室画画。不过,他每天都会在玛尔黛的陪伴下外出散步一个小时。

见过玛尔黛的人都对她胆怯的性格留下深刻印象。她害怕跟人交往,不喜欢被人注视,只要发现有陌生人看着她,她就会呼吸急促,说不出话来。为此,博纳尔每次和她一起散步时,哪怕是晴天也会打着雨伞,以避免玛尔黛与别人目光接触。受到玛尔黛的影响,博纳尔越来越自闭。他们远离人群,沉默地过着日子。

奇妙的是,玛尔黛虽然在生人前局促不安,但和博纳尔在一起的时候却十分放松自如。她愿意让波纳尔注视她、观察她,给她拍照,甚至画她的。不过,她不喜欢像其他的模特那样,在画室中摆出煞有介事的姿势供画家描摹。她更情愿让博纳尔画她日常生活的状态,比如睡觉、读书、喝茶甚至发呆的样子。也正是因为这样,促成了博纳尔平静自然的人像艺术风格。

玛尔黛还有一个奇特的习惯,就是喜欢洗澡。她一天至少要沐浴三次,在浴室里一呆就是一两个钟头。沐浴中的玛尔黛,是博纳尔最常用的绘画主题。不过,与同时代其他画家的人像不同,博纳尔笔下的玛尔黛虽然,但看不到任何的色彩。相反,画中的玛尔黛总是周身遍布温暖明亮的光线,旁若无人地脱衣、淋水、擦身、伸懒腰,如古希腊雕像一般优美而富于活力。

博纳尔毕生最出色的作品《逆光的裸女》,画的就是刚刚沐浴完的玛尔黛。画中她赤身站立在自家浴室中,阳光透过白纱窗帘照射在她的身上,身旁水光粼粼的浴缸和色彩斑斓的墙纸显示出亲切的家庭生活气息。这幅作品曾在1996年的拍卖会上拍出了7000万美元的高价,如今悬挂在比利时皇家美术馆,成为镇馆之宝。

博纳尔和玛尔黛结婚后度过了17年的共同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玛尔黛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她变得敏感多疑,甚至对博纳尔的朋友也是如此。每当有人敲门,她都怀疑对方是来向博纳尔偷师学艺,以至于博纳尔不得不拒绝友人登门拜访的请求。博纳尔曾写信向朋友解释:“我现在尽量过着与世隔绝的规律生活,因为玛尔黛十分抵制社交,我也要尽量少接触人。”他偶尔和友人约在咖啡馆见面,出门前会告诉玛尔黛:“我去遛狗。”

尽管玛尔黛的神经衰弱越来越严重,但博纳尔依然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容忍和爱惜。他的画作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玛尔黛生命的最后十年中,她的健康日益糟糕,体态不断枯萎,但波纳尔总是将她画得十分年轻、身材匀称健康,仿佛是要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祝福和保护自己的爱人。

经历长达十年的精神衰弱折磨后,玛尔黛在1942年去世了。博纳尔十分痛苦,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你可以想象我的难过和孤独。我心中充满了苦涩,以及对从此之后生活的忧伤……”和玛尔黛相识四十年多来,博纳尔为玛尔黛画下了近四百幅画像。玛尔黛死后,他拒绝再画任何人物像,笔下只画风景和静物。在作风开放、崇尚浪漫的艺术界,博纳尔的这种深情令人感慨,但也确实令人疑惑。

平凡外表下的水晶心灵

到底是什么让博纳尔对平凡的玛尔黛情有独钟?事实上,在博纳尔的眼中,这个女人一点也不普通。玛尔黛是他艺术生命的灯塔,正是由于她的指引,他才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

博纳尔从少年时代开始对美术产生兴趣,但他的父亲认为这个爱好不能使他日后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因此并不支持。但是博纳尔没有放弃练习。1889年,他开始在一份杂志上发表版画插图,用获得的稿费购买画笔和颜料。一天,他收到一封编辑转发他的读者来信。写信的人自称玛尔黛・德・梅里尼,她在信中说自己十分喜爱博纳尔的插图,希望杂志能够持续使用这个作者的作品。

读完这封信,博纳尔高兴极了。长期以来,他在父亲那里收获的只有冷嘲热讽,而玛尔黛的来信让他信心倍增。他很快回信,感谢她的鼓励。两人通过书信建立起联系。尽管很年轻,但玛尔黛在美术鉴赏方面很有天分,对时下一些流行艺术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她的来信总是语气温柔、妙语连珠,最重要的是,她对博纳尔的作品充满肯定。尽管在当时还没有粉丝的称谓,博纳尔也尚未成名,但毫无疑问,玛尔黛已经是博纳尔的忠实粉丝了。在她的鼓励下,博纳尔报考了巴黎美术学院,并在1895年被顺利录取。

两人的初次见面充满戏剧性。博纳尔一到巴黎就写信给玛尔黛,希望能够和这位知己见面。但他没想到的是,玛尔黛拒绝了这个请求。她真诚地写道:“亲爱的博纳尔先生,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份友情维系在书信中呢?”

博纳尔没有死心。他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玛尔黛的住处附近,看到一个身形娇小的女子走下一辆电车,她瘦弱的体态和轻盈的步伐令他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他走上前问道:“您是玛尔黛・德・梅里尼小姐吗?”那位女子惊恐地看着他,呼吸变得十分急促,最后竟然晕了过去。

这个女子就是玛尔黛。博纳尔原以为,玛尔黛在信纸上口吐莲花、风趣幽默,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口才流利、谈笑风生。但实际上,玛尔黛是一个严重的口吃患者。她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尽管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但是由于口吃、长相平凡,她十分自卑,从不敢跟陌生人打交道,只能通过写信与人交流。正因为这样,她才拒绝了博纳尔的见面请求。

幸运的是,博纳尔有一双艺术家的眼睛,能够在黯淡表象下挖掘出美的本质。他在日记中写到:“如此璀璨的灵魂居住在如此平凡的躯壳里,这一定是上帝刻意的安排。”他频繁探望玛尔黛,并向她展示他的新作。一开始,玛尔黛仍然十分紧张,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两人原本就有书信往来,她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能够和博纳尔正常交流了。

一旦卸下心防,玛尔黛立即显示出她不同寻常的艺术天分。尽管本身不是画家,但她对艺术有很多特别的想法。比如她认为画家创作风景画时不应该受到自然光线的束缚,而是在创作时加入自身的情绪。她的很多建议促成了博纳尔绘画风格的转变,帮助他一步步在欧洲艺术界奠定了独一无二的地位。

玛尔黛不仅是博纳尔事业上的重要助手,在情感上,她也给博纳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慰藉。她不能与别人正常交流,只对博纳尔一人展示自己的温柔和才华,这让博纳尔有了极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篇5

说它雷?没关系,芒果台发扬“雷文化”继续夺得收视第一。

尤导也是尝到了秘史剧的甜头,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秘”字不放松。这次据说是斥资2个亿,着实是在服装化妆道具上下了真功夫。

想来,秘史类电视剧风靡天下,首先得力于那个满足人们窥探欲的“秘”字。加之宫廷戏的权谋智斗、千回百转,制造出种种揪心的悬念,再不时爆料一个贵妃出浴的焦点照,混血皇帝黄秋生《少林足球》般踢蹴鞠,或者杨玉环母亲月奴“尺度惊人”地被要挟;以及细节考究的“霓裳羽衣舞”和“凌波曲”,养眼也是够料了。何况本剧通篇充斥着史上最传奇最奢华的君王爱情!

如果本着一番寻史的心态,那么你可能无法接受整剧处处充满了现代感的台词:一手遮天的皇帝面对民女居然会瞻前顾后;诗仙兼房奴李白会大呼“我买不起房,还买不起酒吗”;唐玄宗声称“我们正处于蜜月期”;一心想攀龙附凤的谢阿蛮自称“老江湖”,颇懂现代经济学,认为“权势是硬通货”会“升值”;当寿王怀刃入观刺杀玉环时,竟是玄宗舍身受刃……这还不谈杨玉妃后来东渡日本,了却余生的旷古传奇。无怪乎被网友称作“最具喜感的历史剧”。

千百年来,杨玉环和李隆基的故事,一直盛传不衰,其间有,有扒灰,有种种不堪入目,但都具极好的眼球经济。

但是,要让只有27岁的杨玉环与近花甲的皇帝像常人那样碰撞出爱情火花,其难度不可谓不大。但编剧巧妙把“甭管子虚乌有”的元素都用上了。在剧中杨贵妃成了一个很好的艺术家,尤擅舞蹈,李隆基则号称梨园祖师。

《长恨歌》为证:“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是专宠;“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忠贞不渝的挚爱。他们从走向情爱,最终达成挚爱的爱情三部曲,是中国后宫情史上的千古绝唱。

丈夫寿王、诗仙李白、玄宗皇帝,三个唐代极富魅力的男人和绝代佳人杨玉环的四角情爱争夺大战,可以说是本剧的最大看点。

篇6

妻子出轨

幸福家庭崩盘

唐立国老家在达州市大竹县石河镇乡下,父母在乡镇上做小生意。他从小成绩优异,是整个家族的骄傲。2003年9月,他顺利考入达州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5月的一个周未,正在读大二的他在朋友聚会上认识了高挑靓丽的校友魏明丽。魏明丽是达州涪陵人,因与同班同学苏志辉谈恋爰,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为此,她只能痛苦地与男友分手。当时她心情很不好,唐立国陪着魏明丽喝了很多酒,同时也给她许多安慰。就这样,两人互生好感了。

2007年7月,唐立国大学毕业,应聘到达州一家电力集团公司工作。一年后从公司辞职,在市科技工业园注册了一家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他的努力运作下,公司业务做得风声水起,唐立国很快买房买车。2009年6月清明前夕,应几位大学同学之邀去凤凰山郊游,唐立国与魏明丽久别重逢。这时,唐立国得知魏明丽毕业后进入达州一所职业学校教务处工作,而她的前男友苏志辉去了上海。这次聚会后,唐立国喜欢上了魏明丽,在他强烈的爱情攻势下,魏明丽接受了他。2010年春节,唐立国和魏明丽在亲友的祝福声中组成了家庭。次年10月,魏明丽生下了儿子唐骏,小两口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2014年5月1日下午,唐立国正在办公室忙碌,突然接到一个在市二医院上班的朋友打来的电话:“嫂子出了车祸,你快点赶过来,她是和一个男人一起被送来的。”几天前,妻子说要随市教委组团去成都学习交流,才刚走两三天,怎么会突然出了车祸?唐立国连忙放下电话,驱车赶往医院。

在医院外科的一间病房里,妻子魏明丽正在接受治疗,见丈夫赶来,她神情慌乱道:“你怎么知道我住院了?”唐立国本想上前关心妻子的伤势,但一眼看到对面病床上躺着头缠绷带的苏志辉,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妻子居然以外出学习为由,背着自己和初恋男友幽会,还弄出这么大的一场车祸。顿时一股怒气直冲脑门,本想上去揪住病床上的苏志辉揍他一顿,但又见他昏迷不醒,最终没能下手。他迅速转过身对魏明丽说:“别指望我会管你!”说罢扬长而去。

两天后,怒气未消的唐立国又开车来到医院,本打算找苏志辉问个究竟,不料他已经出院回了上海。魏明丽正在办理出院手续,因伤得不重,只是手腕骨折,做了小手术打了石膏,在医院观察了两天后,医生建议回家休养。魏明丽回到家里,不管在丈夫面前如何忏悔,妒火中烧的唐立国就是不肯原谅她,而且开始了疯狂的报复。

周末儿子从幼儿园回到家,看到妈妈手臂绑着绷带,好奇地问这问那,唐立国说:“乖儿子过来,你妈妈那种女人不值得可怜!”魏明丽伤心道:“你折磨我也就够了,不要再伤害儿子!”唐立国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你现在想到不要伤害儿子,你寻欢作乐时想什么去了?”唐立国越说越气,不顾儿子在一旁,甩手给了魏明丽一耳光,吓得儿子抱住妈妈大哭。唐立国见吓着儿子了,便一声不吭地进了卧室。第二天一大早,魏明丽见丈夫怒气难平,只好悄悄离开了家,暂去好友家住一段时间。

2014年6月29日晚上,唐立国抱着儿子一起打开电脑上网,偶尔翻到了几年来一家人一起游玩的照片,他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什么时候,魏明丽进了家门,她站在丈夫和儿子的背后,禁不住泪流满面。唐立国一回头,见是魏明丽正要发火,她却凄然地跪下了:“立国,我对不起你,看在儿子的份上,请你原谅我吧……”可唐立国却无名火起,对妻子又是一顿拳打脚踢,儿子在一旁吓得大哭起来。此后,唐立国不敢再当着儿子的面打骂魏明丽,可只要儿子不在他们身边,唐立国就阴冷地说:“你背叛了我,我要让你没好日子过!”魏明丽不断地解释她和苏志辉那一次是为了彻底分手才见面的,唐立国根本听不进去。

2014年8月6日,唐立国在外面喝了酒,醉醺醺地回到家闹了个天翻地覆,魏明丽心如死灰,她决定放弃儿子的抚养权和家产,向唐立国提出离婚。一周后,办完离婚手续的她便辞去工作,独自去了广州一所私立学校任教。魏明丽走了,唐立国依旧在公司忙碌着,家里只剩下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当爹又当妈的日子不好过,唐立国时时怀疑自己离婚是不是太草率了,但他马上安慰自己,只要儿子在身边,他的生活就有盼头。

血型惹祸

转让儿子备受煎熬

9月的一天,唐立国带儿子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一个熟人开玩笑说:“这是你儿子啊,怎么一点也不像你呢?”之前别人也这样说过,唐立国从没往心里去,可是今天这话听起来非常刺耳,联想到妻子的背叛,他突然心生疑虑。他抱起儿子细看起来,越看越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子跟苏志辉竟有几分相像啊。难道这孩子真是魏明丽带来的野种?他粗暴地把儿子扔到地上。儿子被爸爸的动作吓得哭起来,听到儿子凄凉的哭声他心又软了,觉得无论如何不能怀疑儿子的身世,那太残忍了。

可那次之后,儿子的身世成了他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思前想后,唐立国还是决定偷偷做亲子鉴定。2015年3月,儿子所在的幼儿园要求家长带孩子进行例行的肝功能化验,唐立国灵机一动,顺手给儿子做了血型测试。这一测不要紧,儿子的血型竟和唐立国对不上!他是O型血,妻子是B型血,可儿子的血型竟然是AB型!唐立国觉得不对劲,拿着结果去问医生,医生扫了一眼说:“O型血和B型血夫妻生的孩子,血型不可能是AB型的。”唐立国顿时眼前一黑,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竟然是真的!唐骏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唐立国痛苦至极,失去理智的他决定不要这个野种。他要把唐骏送人,以此来报复魏明丽,让她一辈子不得安宁!同年4月,唐立国在网上发了一个收养帖子。不久,一个声称可以找到收养人家的中间人找到了,几番沟通后,他让中间人帮他找一个条件较好的家庭。因为是男孩,愿意收养的人家很多,唐立国最后选择了万州区的一个经营农机化肥的个体户。一周后,中间人带一男子来看孩子,唐骏让男子觉得满意,随即与唐立国约定了交易时间,地点定在达州河市镇港口广场。

4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天气很好,唐立国做了一桌平时儿子最喜欢吃的菜,儿子吃过午饭就睡着了,睡得十分香甜。背起儿子的一刹那,唐立国的心“突突”乱跳。来到港口广场,收养家庭的主人开着车早已等候在那里。事先见过面的男子让唐立国在一份放弃抚养权的协议书上签了字,并给了他一个大信封,唐立国知道里面装的是钱,但他只是想把这个不属于自已的孩子送人,并不是金钱交易,便坚决拒收。车子启动的一刹那,唐立国突然有点后悔了,但他还是狠下心看着车子疾驰而去……

回到家,唐立国对自己的父母亲友说,儿子被魏明丽接到广州去了。魏明丽的母亲早已去世,父亲随魏明丽的弟弟住在乡下,也没有过问唐骏的事。孩子被陌生人带走,唐立国的报复完成了,但他没想到自己却陷入了可怕的噩梦中。夜深人静,他总是一身冷汗地惊醒,梦里的儿子一直在撕心裂肺地哭着找爸爸。但他狠了狠心,想又不是自己的孩子,既然送走了就没什么好挂念的。然而,唐立国的心越来越空虚。儿子离开的第一个周末,唐立国竟然不知不觉地开车来到儿子的幼儿园。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接走,他也习惯性地下了车。这时他猛然想起,儿子已经被自己丢掉了。他脑子一片空白!

他来到儿子的房间,小床上摆着一大排毛绒玩具,那是他每次出差给儿子精选的。儿子一向喜欢粘着他,只要回家了就在他的身上腻来腻去。唐立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无论他怎么在理智上说服自己,可怎么也抵挡不住对儿子的思念。白天工作忙还好,晚上一到家,家里到处都有儿子留下的痕迹。一天晚上,看着儿子临走前换下的小拖鞋,唐立国终于忍不住抱着拖鞋放声痛哭。他再也忍不住了,打电话给中间人,问儿子过得好不好。中间人却说收养人家不想再跟孩子的父母有任何纠葛,已经离开万州去陕西安康做生意。唐立国这时才意识到,原来“转让”之后,儿子的生死都和他无关了!

他这才发现,其实儿子的血缘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年来,他已和儿子建立了超越血缘的亲情,儿子已定格在他生命的世界里,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他咬着牙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儿子找回来!”思子心切的唐立国把自己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跟中间人说了,他恳求只要对方把孩子还给他,他付出一切都愿意。中间人非常同情他,便把收养家庭的电话给了他,不料,那家人已更换了手机号码。

2015年5月,唐立国将手头的工作移交给副总后,根据中间人提供的线索,向单位告假去了陕西安康。他辗转找到收养儿子的人家,但那户人家的房门紧锁着,邻居说这家人早在一个多月前就离开了,一直没有回来过。唐立国心痛到了极点。回到达州后,他天天寝食不安。父亲节那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陕西一农村的女孩被养父母虐待,让女孩生不如死……他恐慌不已,生怕这种残忍落在儿子身上,那真比杀了他还要痛苦。不能再等下去了,他必须做点什么!

7月初,唐立国再次来到安康,结果那户人家还是大门紧锁,他打听了许多人,还是一无所获。不久,久无音讯的魏明丽给他打了个电话,她小心翼翼地说:“儿子一直没上幼儿园,我才打电话给你的,你让我跟儿子说两句话吧。过去全是我的错,如果你找到新的爱人,就让我暂时把儿子接过来,别给你们添乱,我真心地希望你幸福……”前妻和儿子都不在了,自己哪里还有什么幸福?唐立国痛苦的泪水横流,狠狠挂断了电话。

天怜慈父

忏悔过后妻儿归来

2015年9月初,唐立国第三次去安康,却还是没有那家人的任何消息。邻居见唐立国失魂落魄,同情地告诉他这家人可能搬迁到别的城市去了。唐立国彻底绝望了,他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只要儿子能平平安安回到他身边,哪怕去坐牢也心甘情愿。

9月15日,经过几天的慎重考虑,唐立国决定投案自首,请公安局帮自己找回儿子。虽然他知道这意味着自己将要以遗弃罪面临牢狱之灾,他还是请来律师和副总,交代完公司的工作后毅然走向当地派出所。办案民警听完他的讲述后,被他的真情感动了,并为他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几天后,唐立国意外地接到中间人的电话。原来,中间人把他和妻子儿子的故事,以及向公安局投案自首的事告诉了收养儿子的那家人。那家人意识到,像唐立国这样执著的人,就算把儿子留在身边,他们的生活也不得安宁,最终他们决定把唐骏还给唐立国。

双方达成一致后,唐立国立即开车来到事先约定的港口广场。阔别半年,儿子个头长高了,人却瘦了一些。他远远地看见唐立国就大声哭起来,叫着爸爸飞奔着跑过来扑进他的怀抱。父子俩抱头痛哭,唐立国执意要付给对方抚养费,对方坚决不收,还说唐骏在他家的这几个月,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这是花钱也买不来的。儿子的失而复得让唐立国心花怒放,妻子曾经的背叛,孩子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这些都不重要了。

而唐立国的家事在亲朋好友中传开了,父母赶来抱着唐骏责骂唐立国:“就算唐骏不是你亲生的,可你毕竟养了他四年,这四年一块石头也捂热了吧?”唐立国热泪盈眶地向父母保证:“我跟唐骏再也不会分开了。”2015年国庆节后,一个朋友建议唐立国找专家咨询一下,不要冤枉了魏明丽。唐立国犹豫了几天,还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市红旗医院咨询,医生认真地听唐立国讲述了情况后,分析说O型血的丈夫和B型血的妻子的确不可能生育AB血型的孩子,专家建议他还是做个亲子鉴定。

10月10日,唐立国带着儿子去达州市中心医院做了亲子鉴定,一周后检查结果出来,唐立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唐骏与他的血亲关系为99.9%,这意味着唐骏就是他的亲骨肉!他不由得仰天长叹,泪流如雨。又是一个周未,这天下午,唐立国给儿子买了一对天使的翅膀,儿子戴上它高兴极了,跑过来抱着唐立国的头说:“爸爸,我要像天使一样守护你,我们永不分离!”唐立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瞎说什么,要是让你妈妈听见了……”话音未落,唐立国自己都愣住了。他突然意识到,原来他心里从来没有忘记魏明丽。

2015年12月10日,唐立国抱着儿子从公园回家,见魏明丽疲惫地站在家门口:“我实在太想孩子了,让我看看他吧。”唐立国虎着脸,还是默许妻子进了家门。跟儿子亲热了一会儿,魏明丽留下买给儿子的礼物要走,儿子哭着抱住妈妈的腿不肯放手。唐立国板着脸说:“留下来吃了饭再说吧。”魏明丽喜出望外,马上到厨房张罗起来。看着妻子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唐立国突然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晚饭后,唐立国也没有让魏明丽离去。魏明丽哄着儿子睡下后,轻轻地走到唐立国身边坐下,她正要开口,唐立国打断了她的话:“你不要说了,我做的事比你做的更可怕。”

唐立国把自己对儿子身世的疑虑,自己一气之下将儿子送人,后来良心发现又找回儿子的过程告诉了魏明丽。魏明丽倒吸了一口凉气,她愤怒地说:“你怎么能这样?你这是对我人格的污辱。万一儿子找不回来呢?你想没想过怎样收场!”唐立国愧疚地搂住了魏明丽的肩膀,真诚地说:“对不起,你狠狠打我一顿好了……”魏明丽犹豫了一下,愠怒地将头埋进唐立国的怀抱。两人和好之后,魏明丽不解地问:“既然唐骏是咱们亲生的,为什么血型会这样?”他们决定带儿子到医院检查,弄个水落石出。第二天,他们带着儿子来到市人民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魏明丽的血型其实不是B型,而是隐形AB型,检查时很容易显示是B型。由此,唐骏的血型之谜迎刃而解。

篇7

关键词: 艾米莉·迪金森 《但愿我是,你的夏季》 爱情

一、引言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1830—1886)生活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生前默默无闻,鲜有人知,死后随着美国现代诗歌的兴起而声名鹊起,尤其是近些年来她成为了美国与世界文学史上愈来愈受人关注的女诗人,获得了非常高的声誉。迪金森一生深居简出,仅作过一次外出旅行,28岁之后未曾出过家门,以至于她的生活囿于居住的庭院之内,几乎没有平常的生活琐事和太多交往的朋友。由此,她被称为“阿默斯特的女尼”,至今研究者们也未找出她离群索居的原因。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孤独的女诗人,创作出多达1775首诗歌。除了当时的时政之外,这些诗歌涉及生活所见所闻的方方面面——自然美景、世间万物、人神爱恨、生死永生、悲欢离合、等等。诗歌对于迪金森有着特殊的含义,她曾在信中说:“如果有一部书能使我读过之后浑身发冷,而且没有任何火能把我暖和过来时,我知道那一定是诗。如果我有一种天灵盖(top of my head)被人拿掉的感觉,我知道那一定是诗。这是我对诗的唯一理解,除此之外,还会有其他的理解吗?”①无疑,在迪金森眼中,诗歌是能够带来强烈内在感受的语言文字的组合,而这也许正是她的诗歌想要实现的目标:给读者的内心带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让他们领略到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尽管生前仅有7首诗经过编者修改后发表,也没有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但迪金森一生笔耕不辍,便笺上、卡片上,甚至小纸片都留下了她的文字,表达着她时时刻刻的思想与想象,诗歌是她表达自我,以及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同样,尽管没有经历过爱情,爱情却是迪金森诗歌中的一大主题。阅读她的爱情诗,读者会体会到爱情的甜美与痛苦,爱人的执著与忘我。迪金森正是这样一个矛盾体,贫乏的生活体验与丰富的诗歌想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许正是“匮乏中生出的丰裕”。本文主要探讨《但愿我是,你的夏季》(Summer for Thee,Grant I May be)所展现的爱情,其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以及它带给读者的“从匮乏中生出丰裕(Sumptuous Destitution)”②的强烈体验。

二、如夏日般美好的爱情

根据史料和学者考察,一生未嫁、鲜少出门的诗人,并没有可以考证的爱人或婚姻对象。在其与屈指可数的几位男性的书信中,也无法找到确凿的情爱表达的痕迹。然而,尽管如此,她的传记作家大致认同,迪金森内心有过对爱人的向往和憧憬,这也许是她内心世界的秘密与爱情诗歌的源泉。实际上,这样一位感情经历很少的诗人,写出了高达300多首爱情诗歌,超过了其诗歌总量的六分之一。在这些爱情诗中,迪金森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与丰富想象,用独特的意象、真挚炽热的感情表达着对爱情的向往,以及为爱情献身的精神。阅读《但愿我是,你的夏日》,读者禁不住会受到强烈的感染,不断地回味感慨:这样一位出世的诗人,如何能够将世俗的感情表达的如此深刻熟稔、深入人心。

迪金森笔下的爱情是美妙的,值得献身与期待的。《但愿我是,你的夏季》诠释了这一切。在第一个诗节中,诗歌发言人如此说道:

Summer for thee,grant I may be但愿我是,你的夏季,

When summer days are flown!当夏季的日子插翅而飞!

The music still,when Whippoorwill

我依旧是你耳边的音乐,

And Oriole-are done!当夜莺和黄鹂精疲力竭。③

虽然第一行没有提到一个“爱”字,虚拟语气与直接借喻让读者感受到诗歌发言人的心意,她毫不掩饰地向爱人表达爱慕之情,诉说着想要成为爱人“夏季”的想法。同时,选择“夏季”作为喻体,诗歌发言人似乎在暗示,自己的爱情可以让爱人如沐夏风,身心舒畅地享受夏季蕴含的一切美好。随后第三行中,尽管没有本体,只有喻体“音乐”,读者可以读到第二个借喻,发言人说,即便夏季不能持久,“我依旧是你耳边的音乐”,萦绕不绝。且心中的爱情可以使发言人忘记辛劳,为自己的爱人献上最甜美、最持久的歌声,即使最擅长歌唱的“夜莺和黄鹂感到劳累”停止歌唱时,她的歌声也会余韵悠长绕梁不绝。“夏日”与“音乐”这两个比喻在迪金森的简短的四行诗节中占据了主要位置,突出表现了诗歌发言人为爱情献身,为爱人付出一切的急切和直白。言辞之间毫无犹豫羞怯,也毫无矫情忸怩,凸显出发言人感情的真挚与强烈。迪金森展现的不是李清照笔下“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少女,而是思想成熟、敢于追求的女性独白,而是真挚、大胆、坦坦荡荡、毫不狎昵的爱情宣言。

在第二个五行诗节中,诗歌发言人的主观追求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她宁愿为爱情献身的精神助她与死神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发言人爱情的魔力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让人无法忽视。

For thee to bloom,I’ll skip the tomb

为你开花,逃出墓地,

And row my blossoms o’ver!让我的花开得成行成列!

Pray gather me-请采撷我吧——

Anemone-秋牡丹——

Thy flower-forevermore!你的花——永远是你的

即使为爱情引吭高歌的夏季已经过去,美好的恋爱季节无法避免地要走入“坟墓”,走进秋季,发言人也不愿与夏季一样消逝。实际上,死神并不能阻挡发言人倾诉并固守爱情,而发言人的爱情能超越时光与死神的束缚。“我”会“逃出”(skip)坟墓,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秋季炫丽绽放的花。喻体“我的花(my blossoms)”再次引领读者看到诗歌发言人的执著。同时,发言人强调,这花朵是特别“为你”(For thee)绽放的,“我的花”就是“你的花(thy flower)”,并且“永远是”(forevermore),直到永恒。这无疑是在表白,诗歌发言人就是为爱而生的,“我的(my)”一切,甚至生命都是为你、为爱情献上的。此外,虽然这里诗歌发言人毫不掩饰地表明愿意为了爱人献出一切,她与张爱玲的“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是不同的。发言人的奉献并没有贬低自己卑微祈求的意味,只是对选择的执著,并不会让读者感到任何的屈尊俯就。

与迪金森其他诗歌类似,这首诗非常简短,只有两个诗节九行诗。但这首诗没有使用大多数诗的赞美诗体④,没有在每个诗节的第二行与第四行押韵,而是在每节的第一行与第三行使用了中间韵(internal rhyme)。第一节第一行中thee与be押韵形成关联,揭示了诗歌发言人“成为”(be)“你”(thee)的义无反顾。第三行中still与Whippoorwill押韵,使“still”成为双关:夜莺“寂静无声”(still)时,我“依然”(still)唱着情歌。同样,第二节第一行中bloom与tomb押韵又对比鲜明,“花开”(bloom)的繁盛让人忘记“坟墓”(tomb)的阴郁,从而摆脱死神;而第三行的me(我)与第四行的anemone(秋牡丹)在很多版本中是一行,形成中间韵。这宣告着诗歌发言人为爱情做出的最后选择,“我”(me)就是“秋牡丹”(anemone),没有区别。此外,两个“为你(for thee)”都在第一和第二诗节的第一行,位置突出,引人注目,既是结构上的平行,又是意思上的重复和强调,将发言人为爱人付出的意愿表达的更清楚更震撼。

诗歌发言人了解时光的变迁,万物的泯灭,爱情的结束。可是,即便爱情不能永恒存在,诗歌发言人仍在暗示,它会以其他形式延续下去,并且会永远留存曾经的痕迹,这就足够让人欣慰和心向往之了。这种守护爱情的坚定信念是“迪金森将失去心爱对象与期待最终相聚融合在一起的努力”,⑤也是迪金森对待爱情的态度:美好的爱情是值得奉献一切的,因为她相信,爱情终将回归,爱人终将相聚。

三、匮乏中生出的丰裕

《但愿我是,你的夏日》以简洁的语言跳跃的思想邀请读者运用想象填补空白,这正是从匮乏中生出丰裕在读者方面的实践。比如,在诗中,诗歌发言人爱慕的对象“你”一直处在幕后,简短的九行诗没有给读者任何“你”的信息。可是这种缺失却使读者禁不住对“你”浮想联翩,想象着“你”的魅力与美好,这也许正是诗人所期待的效果。同样,诗歌发言人将自己的爱情比喻成“夏季”,却并没有提及二者的相似之处,这种留白为读者留出了想象空间,邀请读者参与到诗中的爱情,从而产生共鸣与联想。此外,这种缺失引发的想象与诗歌的形式互相配合互相推动。这首诗将第一人称“我”与第二人称“你”作为诗歌的主体,阅读时读者会领略到两人对话的即时感,感受到发言人在诉说自己鲜明的主张、炽热的感情,与个人主观的思想,而不是客观实在却冰冷的真理。当然,“我”也许不是迪金森本人,但这种第一人称的表达却拉近了读者与诗人以及发言人的距离,便于读者深刻体会诗中的爱情,并从通感中引发更多共鸣。无疑,以上正是从匮乏中生出丰裕的实际事例,由于不了解“你”与“夏日”的详细信息,所以可以向更美好的方向设想。威尔伯指出,迪金森认为“她的匮乏是美好的”,正如她的一首诗这样写:“只有失败的人才知道成功的甜美。”这种矛盾的组合恰是最和谐的存在。⑥

此外,诗中发言人的语气轻快,将“你”置于朦胧之中,一方面让读者充分想象“爱人”多么美好,一方面运用沉默暗示着更多的内容。比如,读者无须知道“你”是否英俊潇洒,是否学识渊博,是否配得上发言人的爱情,甚至是否愿意接受这份爱情。同时也在暗示,发言人自己也不在乎爱慕的对象是否才高权重,贫穷或富有,甚至是否同样爱她。读者在填补缺失信息的同时,会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发言人为爱情奉献的精神,表达爱慕之情的意愿,以及享受心中爱情的轻松快乐。威尔伯提到,在迪金森后期的作品中,迪金森已经将诗中的爱人变成一个“纯粹的象征,一个遥远的精神快乐的象征,且已经汇集到对天堂的想象之中了”。⑦这正暗合了她在这首早期诗作中对爱慕对象的塑造,一幅简笔画引发出更多美好的想象。

参照迪金森的一生,可以认为匮乏中生出的丰裕是迪金森内省的必然产物,而诗歌正是迪金森倾吐内心秘密的渠道。乔伊斯·卡罗·奥茨曾说:“前无诗人后来也很少有诗人(在这方面,后来的诗人里尔克最接近她,也许叶芝和劳伦斯与她也有相似之处)像迪金森一样,她揭示的是内心深处最微妙的秘密:她坦白了那些在社会中连她的狗都会感到尴尬的情感(意译了迪金森对汤姆森·温特沃斯·希金森的一句话,这解释了迪金森不愿与绝大多数人为伴的原因,他们闲扯的‘空洞无聊的话题’让迪金森感到不快)。”⑧正如奥茨所言,诗歌对迪金森有特殊的意义,诗人是她非常喜欢的职业,最珍视的身份。她曾写道:“既然要来清点,我来评判,/首先是诗人,然后是太阳(I reckon-When I count at all—/First—Poets—Then the Sun—)。”⑨综上而言,迪金森看重的也许是诗人可以利用文字来表达思想,运用诗歌来揭示内心世界,以及利用言辞释放内心秘密、舒缓心理重压的身份。事实上,在《但愿我是,你的夏日》中,迪金森大胆直白地表达了日常生活中无法吐露的爱情,短短两个诗节中,两次强调“为你(for thee)”,三次运用借喻,“为你”成为“夏季”、成为不绝于耳的“音乐”、成为“供你”采撷把持手中的“秋牡丹”。即使时光会让爱情流逝,爱情终结于坟墓,诗歌发言人也会毫不犹豫地“逃出”坟墓,无视死神,用炽热的热情点燃新的生命,成为成行的秋牡丹。这个“你”可以是某个确定的对象,也可以是迪金森想象中符合一定标准的佳偶,但无论是谁,在诗歌中,借发言人之口,迪金森都不用再掩盖,而是可以大胆地将心中的爱恋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直白佐证了,现实中爱情的缺失、爱情体验的匮乏是迪金森爱情想象的沃土。没有生活中的匮乏,就没有丰富的诗歌想象。

四、结语

简短的诗篇,明了的含义,炽热的感情,《但愿我是,你的夏日》虽并不为众多研究者关注,但是它的格律简单,朗朗上口,意象鲜明,深受广大普通读者的喜爱。阅读这首诗歌,读者很容易领略到诗人语言的精炼和比喻的精妙,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爱人的执著,体会到诗歌发言人的奔放和直白。尽管简·唐纳休·埃贝魏因认为,从迪金森的人生经历出发来阅读她的爱情诗“往往是对迪金森诗歌的一种误导式的理解”,但他也承认,这“却总是禁不住让人想要做出的尝试”,⑩不可否认迪金森的生活经历或多或少会映射在她的诗歌中。总之,《但愿我是,你的夏季》首先以其意象的转变和语言的跳跃,引发读者以诗歌为基础的无尽想象,从读者的角度实现了匮乏中生出的丰裕。其次,回顾迪金森的人生,可以说正是由于没有经历过世俗的爱情,诗人才会有对于爱情大胆瑰丽的想象,正如她虽深居简出,而诗歌的体裁和内容却几乎包罗万象一样,这恰恰反映了诗人“从匮乏中生出的丰裕”。

注释:

①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Ed.Thomas Herbert Johnson and Thoedora Van Wagenen Ward.Cambridge,MA: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472-473.

②钱钟书翻译该短语.引自Wilbur,Richard.Sumptuous Destitution.Emily Dickinson.Ed.Harold Bloom.Broomall,P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2008:9.

③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Ed.Ralph William Frankli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22.本文英文译文除特殊标注外为笔者自译.

④狄更生的诗常常采用一般教会赞美诗的格律:每节四句,第一、三句八音节,第二、四句六音节,音步是最简单的“轻、重”,第二、四句押韵。这通常称作赞美诗体。

⑤Cooley,Carolyn Lindley.The Music of Emily Dickinson’s Poems and Letters:a Study of Imagery and Form.Jefferson,NC:McFarland & Company,Inc.,2003:9.

⑥Wilbur,Richard.Sumptuous Destitution.Emily Dickinson.Ed.Harold Bloom.Broomall,P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2008:16.

⑦Wilbur,Richard.Sumptuous Destitution.Emily Dickinson.Ed.Harold Bloom.Broomall,P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2008:17.

⑧Oates,Joyce Carol.(Woman)Writer:Occasions and Opportunities.Michigan University:Dutton Adult,1988:164.

⑨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Ed.Ralph William Frankli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242.

⑩Eberwein,Jane Donahue.Dickinson:Strategies of Limitation.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5:23-24.

参考文献:

[1]Cooley,Carolyn Lindley.The Music of Emily Dickinson’s Poems and Letters:a Study of Imagery and Form.Jefferson,NC:McFarland & Company,Inc.,2003.

[2]Dickinson,Emily.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Eds.Thomas Herbert Johnson and Thoedora V.Ward.Cambridge,MA: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3]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Ed.Ralph William Frankli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4]Eberwein,Jane Donahue.Dickinson:Strategies of Limitation.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5.

[5]Oates,Joyce Carol.(Woman)Writer:Occasions and Opportunities.New York:Dutton,1988.

篇8

于是,在那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明清古宅里,他们成了新的主人,他们的一切也将在这里重新开始。

两只小鸟相约看世界,允许你在我生命里“指手画脚”

出生于江西南昌的廖敏欣喜欢穷游。19岁高中毕业那年,她前往英国留学。闲暇之余,走过许多地方,最爱去的就是各色古堡,伦敦塔、斯特灵城堡、温莎城堡……走在厚重的石砖上,看着尖尖的塔顶,廖敏欣常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幻觉。

2009年,26岁的廖敏欣学成归国,在上海一家大型品牌战略公司工作。2011年6月的一天,英国子公司调过来几名新职员,公司为他们举办接风宴。席间,因为有在英国留学多年的经历,廖敏欣和新同事聊得十分投机。当她提到自己最爱去参观各色古堡时,新同事爱德华来了兴趣:“我也是个‘古堡迷’,除了英国,我还去看过很多国家的古堡,比如德国、芬兰。”

聊着聊着,廖敏欣发现自己和爱德华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都喜欢穷游,喜欢各种古建筑,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

熟识之后,两人经常坐在一起聊天,聊英国的文化,聊中国的“非遗”,当然最爱聊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古堡。听说廖敏欣的愿望就是能在古堡里举办一场婚礼,爱德华笑着说:“我相信那个男孩一定听见了,他正在努力工作。”爱情虽然还没有到,但因为有爱德华的陪伴,廖敏欣一点儿也不感觉寂寞。这两个“爱玩”的人,下班后会坐动车去阳澄湖吃大闸蟹,在湖边聊天赏月,然后坐最早的车回来上班。

用爱德华的话说:“人的身体和灵魂其实是可以分开的,人不得自由,最起码可以让灵魂出去游荡游荡。”那之后,只要有时间,两人就结伴旅行,上海附近的城市,他们几乎跑了个遍。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爱德华对廖敏欣动了心。

2013年9月,爱德华和廖敏欣一起去江西南昌徒步旅行。经过一座乡间教堂时,两人决定进去看看。那是一座很小的教堂,是附近村落的一些信徒平时祷告用的。廖敏欣开玩笑地问爱德华:“你要不要忏悔,我在外面等你。”听她这么一问,爱德华笑了:“你就不怕我需要忏悔的事情太多,你要从天亮等到天黑?”“没事,只要神父不嫌烦,我等你。”

可爱德华进去不久,很快就出来了,他认真地看着廖敏欣,目光炙热:“我只许了一个愿望,希望眼前的这个女孩,成为我生命中唯一的公主,允许她在我的生命里‘指手画脚’,但不知道她是否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廖敏欣听着脸红了,没点头也没摇头,只说“留待观察,考察合格后再转正”。

那天夕阳西下的时候,两人坐在路边,身边野花围绕。那一瞬间,廖敏欣心里溢满了甜蜜,不禁悄悄握住了爱德华的手。

购买古宅,为你建一座最美的“古堡”

有了女友的相伴,爱德华感觉十分幸福,但他在心里却生出一些困惑:如今这样马不停蹄地追赶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吗?他觉得,盲目地追着生活跑,让自己失去了太多体会细小幸福的机会,他希望自己能慢下来,真正感受生活的每一天。

感受到男友内心的沉重,又恰好是春天,廖敏欣决定带着男友去江西婺源住几天,给他减减压。

在婺源,随处可见的明清建筑让爱德华目不暇接。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掩映在花林里的红砖青瓦,就像是一幅水墨画,让他震惊、留恋、欢喜。

在游走婺源的过程中,爱德华发现,当地许多人家住的都是老宅子。因为年久失修,保护不当,许多古宅都破败不堪,甚至成了危房。这让他十分心痛,常常会抚摸着残垣断壁,唉声叹气道:“这些老宅子,不亚于欧洲的任何一座古堡,如果保存完好,肯定特别美。”廖敏欣在一旁点点头。

在婺源待了一周,爱德华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回到上海后,他精神上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烦躁、失眠,状态大不如前,几个月下来,瘦了一大圈。

坚持了几个月,爱德华决定辞职:“虽然我不知道未来想过怎样一种生活,但我清楚地知道,目前的生活状态不适合我。”廖敏欣是支持男友的,她觉得,年轻就代表着无限可能,不需要拘束在某一个条条框框里,更不需要勉强自己强颜欢笑。就这样,她和男友一起递交了辞职报告,来到廖敏欣的家乡南昌。爱德华在南昌大学学习中文,廖敏欣则陪着他。没事的时候,两人四处寻访各式各样的古建筑。

在婺源,徽派建筑很多,而且各具特色,爱德华拍了很多珍贵的照片。用他们的话说,这些古建筑都在慢慢消失,他们能力有限,能做的就是用相机记录下来,留着让更多的人看到。

2015年圣诞节,爱德华带着廖敏欣一起回到了英国,把她隆重介绍给自己的亲人,并向她求婚。爱德华对廖敏欣说:“我已经想好了,我们就在婺源买一座老宅子,建成你喜欢的样子,我要用这样一座‘中国城堡’娶你回家。”这是喜欢古建筑的爱德华,对同样喜欢古建筑的女友最好的爱的表达。廖敏欣用力点点头,这爱的表达圆了她的梦。

从英国回来后,两人继续四处寻访古宅,希望选一座合心意的地方。

2016年初,爱德华和廖敏欣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在婺源思口镇思溪村有一座古宅,比较符合他们的要求,便决定去看看。

当地人称那座古宅为“正经堂”,后经证实名叫“金智成堂”。那是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徽派建筑,以木梁为结构,以砖、石、土砌护墙。据说300多年前,它是为了招待当地茶商而建的,鼎盛时期,接待了很多来来往往的商人。如今,古宅年久失修,有些地方漏雨,长年累月之下,有股淡淡的霉味。原本住在宅子里的人大多搬了出去,只有两位老人留守宅中。

廖敏欣和爱德华找到了当地的村书记,希望能陪着前去看看。远远地,村书记指着老宅门口的一位老人说:“那是金大爷,旁边是他老伴,这老两口一直住在这间屋子里。”

金大爷老两口60多岁,儿女都住在城里,一直想把他们接去,可两位老人却不愿离开。见到爱德华,并听说他是位“古宅迷”,金大爷热情地把他们迎进了门。

宅子是典型的徽式院落,外窄内大,进去之后,能看到几个天井。恰好那天天气不错,阳光透过天井照在几盆花草上,有种岁月静好的幸福味道。在老宅的正堂,摆着钟和花瓶,上面悬挂着镜子,意为钟(终)声(生)瓶(平)镜(静)。屋内许多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让爱德华看得眼睛都直了,但因为没有好好保护,很多地方都不完整。金大爷介绍道:“我在这儿过了大半辈子,你别看屋子旧,冬暖夏凉,可舒服了。”说完,金大爷有些伤感地说:“等我们走了,不知道谁还愿意来住,年轻人都喜欢大城市,谁都不愿意待在农村。”

听着金大爷的讲述,廖敏欣看到屋檐下,多年前筑起的燕子窝已老化成了黑灰色,正厅的柱子上也有调皮孩子画的小人。那座古宅里的一切都充满了人情味儿,仿佛能看到岁月留下的点滴痕迹。两个人对这座古宅“一见钟情”。

听说廖敏欣和爱德华要买房子,金大爷说什么都不同意,这里承载着他太多的回忆。廖敏欣没有死心,先后跟爱德华去拜访了几次,希望自己的诚意能打动大爷大娘。

2016年初的一天,廖敏欣和爱德华再次去古宅的时候,金大爷和老伴正在吃早饭。大娘那几天有点儿不舒服,金大爷一直在旁边嘘寒问暖,帮她把稀饭盛好,放凉,还给她煮了白水蛋。廖敏欣在一边见了,羡慕地对爱德华说:“等我老了,病了,你也能对我这么好吗?”爱德华点点头:“你喜欢吃鸡蛋还不简单,以后我也给你煮。”“这哪是鸡蛋的问题,是心意,你懂吗?”廖敏欣调皮地瞥了爱德华一眼。

廖敏欣想,这座古宅见证了金大爷和大娘一辈子的感情,也希望它能见证自己和爱德华的幸福。如果这幸福能一直传下去,让住进来的人都能得到幸福,那该多好。廖敏欣一边想,一边等金大爷和老伴吃完饭,陪他们聊起了家常。爱德华拿出很多之前拍的古宅照片,对金大爷说:“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年拍的。其中不少老房子,当时我们去的时候在,等再去的时候,有些倒了,有些拆了,再也看不到了,真可惜。”

金大爷对此深有同感:“是啊,现在的人都喜欢高楼大厦,老房子住不惯。”廖敏欣诚恳地说:“大爷,我知道您对这房子有感情,可是如果再不维护,就成了危房,到时想修都修不了。如果您把和大娘守了一辈子的老宅交给我们,我们会好好守护它,你们随时可以回来看看,想住几天都欢迎。”金大爷看了看廖敏欣,叹了口气:“城里是方便,可我们的根已经扎在了这里,出门是菜地,左右是邻居,习惯了这种生活,要走还真舍不得。我也知道,这房子再不修就不能住人了,我们想修,也是无能为力。”看老人也有修缮古宅的意愿,廖敏欣和爱德华跟金大爷保证,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即使不能和它鼎盛时期一样繁华,至少还会让老宅子继续存留下去,10年、20年,或者更多年。老人最终被两人的诚心打动,同意出售,不仅如此,他们还愿意帮着去说服其他人。

经过几经周折,2016年6月,廖敏欣和爱德华最终和老宅里的几户人家签订了购房协议。屋子搬空后,坐在正厅前面的石坎上,爱德华把钥匙放到了廖敏欣手上:“以后你就是这座古宅的‘宅主’,等这里修缮好了,我要为你准备一场独一无二的婚礼。”廖敏欣靠在爱德华肩上,心里涌现出无限的遐想:等他们老了,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儿孙绕膝。一辈子能拥有这样的完整,已经是幸福了。

房子买了之后,更大的难题摆在了眼前。当初购买古宅已经花费了两人全部的积蓄,如果要想把房子修缮完整,少说也需几百万元。最终,两个人从各自父母那儿拉来了赞助,他们想好了,等以后周转开了,一定会如数还给双方老人。

钟(终)声(生)瓶(平)镜(静),这就是想要的幸福

有了资金,老宅便可以开始动工修缮。但如果让一般的工人来修,肯定修不出以前的模样,特别是那些精美的雕刻,必须是大师级别的人才能修复。廖敏欣想到了一个人,“徽雕”非遗传承人俞友鸿。廖敏欣事先跟对方接触过几次,但对方始终没应承下来。

情急之下,廖敏欣给他发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邮件:“在英国,我去了很多古堡,我曾幻想能在一个古堡里,成为美丽的公主。现在,我想告诉所有人,咱们中国也有自己的‘古堡’。等下一年油菜花开,我们将邀请所有的朋友过来看看,让他们看看中国的美,婺源的美。”一个英国男孩和一个中国女孩,费尽心血只为了保护这样一座古宅,还原出它最美的模样,俞友鸿大师被这份真情打动,愿意帮助他们修缮“金智成堂”。

2016年7月23日,是“金智成堂”破土动工的大日子。爱德华和廖敏欣两人为老宅重新取名“天净沙”,之所以叫天净沙,一是从英文“skywells”(天井)意译而来,二是来自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里面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因为诗里有的他们家都有,甚至比诗里描绘的都美。廖敏欣请来了村里最尊敬的长者来主持这个仪式。拜祖先、焚香、放烟花,他们用最传统的方式和老宅对话,告诉它,他们来了。

动工后,两人才知道什么叫花钱如流水。为了还原古宅原先的模样,两人希望无论是设计还是材料,一切都是最好的、最合适的,算下来,手里的钱根本不够。爱德华建议去银行办理贷款,可廖敏欣却坚持用现有的钱装修,其他细节等以后有了钱再慢慢归置。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为此争执过多次。

一天,爱德华再次提出去办理贷款,廖敏欣火了:“装修是个大工程,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你想一步到位,根本就不太现实,房子要不要修好?肯定要修好,可也要在我们能力可控范围之内。”而爱德华的意思却是,老宅的装修不同于一般的装修,是个系统的大工程,不可能这边的木雕修复好了,那边的等有钱了再修,只能一次完成;而且,即使他们能等,工人也不能等。见女友在一边独自生闷气,爱德华知道自己说的话有些重了,可又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女友。

花了3天时间,爱德华用木头刻了一朵玫瑰花,送到女友手上,满是歉意地说:“我知道你是怕我累,但有压力才有动力,以后我努力工作挣钱,你就负责当个快乐的‘宅主’,闲杂事务就交给我这个小喽去完成就行了。”看着这花不成花,草不像草的木雕,廖敏欣既生气又想笑,她揪着爱德华的耳朵,咬牙切齿地说:“记住你的话,小喽,再惹我生气就发配边疆!”“得令,一切听大王的。”在爱德华的奔波下,两人最终从银行办理了一笔贷款。

为了让老宅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更兼具实用性。廖敏欣和爱德华请了一位德国的设计师和一位英国的建筑师,每天他们俩就充当翻译,把设计师的理念传达给工人。村里的村民都很热情,每天都过来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忙,有时也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在古宅里有一个石墩,以前是用来摆放花盆的,后来久远了,有时会坐坐人。设计师问是否需要拆除,被廖敏欣一口回绝了:“房子里的一切都要保存下来,一草一木都不要动。”这是她对金大爷的承诺,她必须做到。

篇9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治疗;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 自然杀伤细胞

    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 A, MICA)位于HLA-B位点上游约46 kb,其编码分子结构类似HLA-I类分子,但不与β2微球蛋白结合,不递呈抗原肽。MICA主要表达于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受诱导分化药物处理的细胞及射线照射引起DNA损伤的细胞,代表着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1]。MICA通过与NK细胞、CD8+ T细胞表面的活化性受体NK细胞2族成员D(NKG2D)相结合,激活免疫系统而清除肿瘤及其他基因组损伤的细胞,在抗肿瘤和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2]。然而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分子可受到金属蛋白酶的降解而成为可溶性分子(sMICA),sMICA与NKG2D结合后促进了受体的内吞和降解,进而抑制NK细胞的功能[3]。在前列腺癌[4]、肠癌[5]、宫颈癌[6]及头颈癌[7]中均显示血清内sMICA含量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另外,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放疗可促进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表达MICA分子[8],但其是否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的含量产生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研究发现,NKG2D是NK细胞表面重要的活化性受体,其表达量高低可反映NK细胞的活性状态[9]。在食管癌的放疗过程中,放疗剂量决定其局部肿瘤控制率,但过高剂量的照射往往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本研究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时对血清sMICA含量、NKG2D阳性表达的NK细胞比例及NK细胞毒功能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食管癌患者放疗过程中患者体内NK细胞功能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放疗联合免疫增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和药品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德国Immatics Biotechnologies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鼠IgG,购自深圳晶美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小牛血清和胎牛血清为杭州四季青公司产品; RPMI-1640培养基为Invitrogen公司产品;青霉素、链霉素、β巯基乙醇为上海生物工程公司产品;K562细胞为本室常规保存;FITC-CD56单克隆抗体(mAb)、PE-Cy5-穿孔素mAb、PE-NKG2D mAb购自eBioscience公司。

    1.2 分组 正常对照组:21例正常人,男12例,女9例,年龄18~62岁。收集血清5 ml,其中11例同时收集外周抗凝血5 ml。食管癌组:2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均为食管病灶长度>5 cm,未发现其他的转移灶),男16例,女12例,年龄51~78岁。

    1.3 方法

    1.3.1 直线加速器照射食管癌患者 所有食管癌患者予以瓦利安直线加速器6 MV X线进行放疗。放疗后收集血清5 ml,中25例同时收集外周抗凝血5 ml。另外,6例食管癌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剂量累计达20~30 Gy及40~60 Gy时均收集血清5 ml、外周抗凝血5 ml。

    1.3.2 ELISA法检测血清sMICA浓度 双抗体夹心法,包被抗体为AMO1,检测抗体为BAMO3(针对MICA分子的α3结构域),酶标抗体为HRP标记的羊抗鼠抗体。取标准品、患者血清、正常对照组血清及PBS各100 μl加入各孔。封盖后37℃孵育2 h;冲洗3次,用试剂稀释液将检测抗体稀释成终浓度为400 μg/L,各孔加入100 μl,封盖37℃孵育2 h;冲洗3次,加酶,冲洗3次,加底物,当显色满意后每孔加入终止液(1 mol/L硫酸)50 μl终止反应;轻拍使之混匀后立即上机检测,以450 nm读取光密度值。经标准品曲线拟合后获得每份标本中sMICA的含量。

    1.3.3 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的表达 取5 ml外周抗凝血,Ficoll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用PE-NKG2D单抗、PE-Cy5-CD56单抗,FACS 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阳性表达的NK细胞比例。

    1.3.4 NK细胞毒活性测定 当NK细胞杀伤靶细胞时,释放其细胞内的穿孔素,胞内染色法分析穿孔素阳性NK细胞减少的数量(即释放穿孔素的NK细胞)占总NK细胞的比例,可代表NK细胞的杀伤毒性。具体方法为:取外周抗凝血5 ml,Ficoll常规分离PBMC,与对数期K562细胞按10∶1比例37℃ 5% CO2孵育2 h,加入高尔基体阻断剂brefield A(BFA, 10 mg/L),4 h后按照eBioscience公司胞内染色法的操作说明标记NK细胞内的穿孔素。

    1.4 统计学处理 用Graphpad 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血清sMICA含量、NKG2D阳性表达的NK细胞数、NK细胞毒活性的比较均用团体t检验。食管癌患者不同剂量照射后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用ANOVA方差分析和q检验。食管癌患者经不同剂量照射后NKG2D表达率、NK细胞功能的变化采用团体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着性。

    2 结 果

    2.1 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食管癌组血清内sMICA含量显着升高(P<0.05)。见表1。 表1 2组血清sMICA含量的比

    2.2 不同剂量放疗后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 我们动态观察了6例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剂量分别累计到20~30 Gy和40~60 Gy时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6例患者于治疗前、20~30 Gy及40~60 Gy的治疗剂量时血清内sMIC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2。表2 不同放疗剂量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的影响

    2.3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NKG2D阳性表达率及NK细胞毒功能的变化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食管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表达NKG2D的阳性率,结果显示食管癌组NKG2D阳性率显着降低(P<0.05),见表3。同时利用胞内染色法分析NK细胞接触K562细胞时,释放穿孔素的NK细胞比例作为评价NK细胞杀伤毒性,比较2组NK细胞的杀伤毒性,发现食管癌组NK细胞毒性明显降低(P<0.05),见表4。表3 2组NK细胞NKG2D阳性表达率的比表4 2组NK细胞杀伤毒性的比较

    2.4 40~60 Gy的放疗剂量时NKG2D阳性表达率及NK细胞毒功能的变化 对6例食管癌患者动态检测其体内NKG2D的表达率及NK细胞毒功能,分别比较治疗前、20~30 Gy和40~60 Gy的治疗剂量时NKG2D阳性表达的NK细胞数,发现40~60 Gy的治疗剂量时NKG2D表达率最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见图1。与之对应的是,此时NK细胞杀伤毒性亦最高,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见图2。

    3 讨 论

    我们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手段,不仅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个体血清内sMICA含量、NKG2D阳性表达的NK细胞数及NK细胞毒活性,还观察了接受不同放疗剂量治疗后,患者血清内sMICA含量的变化、NKG2D的表达及NK细胞功能变化,从而在整体水平研究高能X线照射对患者体内肿瘤抗原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体内肿瘤负荷及评估免疫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前期研究表明,sMICA下调NK细胞的功能,而且随着多数肿瘤病程的进展,sMICA在血清中的含量升高。Groh等[3]发现sMICA能诱导T细胞表面NKG2D的内吞和降解,并发现在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含高水平的sMICA分子,且浸润至肿瘤部位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NKG2D受体的表达明显低下,从而认为是这些从肿瘤细胞表面释放的sMICA分子导致了NKG2D的下调,并进一步严重影响了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活性[10]。Salih等[11]证实白血病患者的瘤细胞亦表达NKG2D受体的配体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MIC)和UL 16结合蛋白(ULBP),且患者血清中亦含有高水平的sMICA分子。Doubrovina等[5]发现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高水平sMICA还可引起细胞毒性受体NKp44的表达下调,影响NK细胞的细胞毒功能。Jinushi等[12]发现,晚期肝癌患者血清中sMICA含量明显高于早期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血清sMICA含量明显升高,说明sMICA同样与食管癌的进程相关。但不同剂量放疗后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放疗虽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上调膜表面MICA抗原表达,却对MICA自肿瘤细胞表面脱落无重要影响。

篇10

在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完整的,友情、亲情,甚至是爱情,它都会在一瞬间就破碎……

在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值得你去信任的,友情、亲情,甚至是爱情,它都会迷失了自我,而背叛你……

在这世界上,我们,只能相信自己、珍爱自己、信任自己,不迷失自我,永不背叛自己、勤奋努力……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存活下去;才能在社会里立足脚尖;才能在社会里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