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枪训练范文
时间:2023-04-11 10:4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标枪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体育教师,我从事学校业余标枪训练已有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针对标枪运动员的选苗、训练、出成绩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训练方法。标枪训练是要讲方法、讲科学的,不是只要练就能出成绩的,一定要选好学苗,运用恰当的训练方法。
一、注重学苗的选择
投掷标枪的技术动作是在幅度大、协调性和灵活性高的情况下完成的。我体会到选材的成功等于训练成功的一半,有了好学苗,就有成功的希望,选学苗的工作是训练出成绩的前提。在选学苗中关键是“勤观察,多留心”,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潜质等先天运动条件,同时也观察他的意志品质等非运动条件。对新进校的学生更要格外留意,以便早发现、早培养。由于标枪运动的特殊性,在选学苗时一定要有侧重点,着重看反应、模仿、步型、灵敏、耐力、弹跳等能力,除了这些以外,我还重视看骨骼、肌肉等。学苗选准确了,运动水平就会提高得更快。
我的做法是:第一,观形、摸骨。看身高、腿臂长短、骨架大小、肌肉是否成形,摸膝关节、踝关节的粗细。比如,偏瘦、高,膝、踝小的适宜短、跨、跳项目,肌肉好的适宜投掷项目。第二,了解家庭史。了解学生父母的身高、从事的职业等。因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是出好运动员的基本前提,同时孩子的训练也要得到家长的支持。第三,测试成绩。可以用来测试的项目有100米、立定跳、摸高、800米、后抛铅球等。比如,我校的一名学生在刚进校时身高不到170厘米,臂展173厘米,就身材来讲,属于一般。在课余时间我发现他爆发力强,掷垒球的动作出手相当快。我发现他是个好学苗,对他进行了重点训练。2009年,他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中获得标枪金牌,三级跳也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1.制定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首先,在进行专项技术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在正式训练前,教练员除了要求运动员做好一般性准备活动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做专项技术训练前的专项准备活动。在训练当中,我常常跟他们一起训练,一方面看自己的训练计划制定得是否完善、科学、合理,另一方面也可以鼓舞他们的士气。其次,训练一定要科学系统,先专项、后整体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比如,可以采用杠铃杆进行肩上绕环、手臂的屈伸等练习,使运动员逐渐地把肩关节、肘关节部位的肌肉、韧带全面地活动开,很快达到适宜进行投掷标枪专项技术练习的状态。因为学生过去在初中时很少接触标枪,更谈不上受什么系统的业余训练,身体的柔韧性特别差。在平时的准备活动中,我主要是通过压肩、振肩等来练肩关节的柔韧性,通过掷轻、重物来提高掷标枪的能力,通过练杠铃来提高力量素质。比如,我校的一名学生身高180厘米,身材高大,力量型,但做动作肩转不过来,每次准备活动都安排一定量的徒手转肩练习等,通过半年多的训练,他在市中学生田径运会上获得银牌。
2.要重视肩关节、肘关节这些重点部位的机能练习。为了预防标枪运动员肩、肘等部位受伤,进行练习前要适当加大这一部位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练习,平时要注意发展运动员小肌肉群的力量,早日形成保护层。我的针对性训练方法是通过小杠铃臂前曲、颈后推等来提高手臂的力量,还通过卧推、抓举等来提高上肢力量。这一过程并不是通过一堂课和一个阶段的训练就能完成的,要体现在常年的训练计划中。有一名学生在我校运动会中因忽略了准备活动,肘关节受伤,恢复了一段时间后,我对其加强了肩关节、肘关节的练习,采用的练习方法有橡皮带“满弓”、蹬伸送髋、侧面“满弓”、单杠上悬垂摆体振胸等。后来,该生在训练比赛中的专项成绩有所提高。
3.运动量的增加方法要科学。教练员在安排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渐增大运动量的原则。我的做法是培养兴趣,学生心态调整好了,训练就会轻松很多。上肢先练几组俯卧撑来热身,不同重量的卧推、抓举等是提高上肢和腰腹的很好方法,不同重量的半蹲和深蹲是提高下肢力量的很好方法。当肌体已出现疲劳现象时,应该减小运动负荷或者进行积极性休息,改变练习别的训练内容。
4.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持枪是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但里面的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我采取分步练、反复练的方法,确保动作不变形、不走样。在教学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标枪项目的技术特点,采用不同的投掷方法。比如,单手投、双手投、原地投、上步投等,先投重器械,如原地、上步、助跑掷两公斤的小铁球,六次为一组,掷三组,较短的间歇时间;再投轻器械,如小棒垒球,六次为一组,掷三组;再用标准的标枪掷,六次为一组,掷三组。
5.教练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纠正运动员在专项技术训练中的错误动作。在提高运动技术的过程中,必须经常对完成动作的质量进行评定,明确错误并及时纠正。我从舞蹈训练要对着一面大镜子练习中得到启发,把运动员带到一面大镜子前让队员对着镜子检查自己的动作技术环节存在那些技术问题。为了让他们能系统发现自己的问题,我还将他们的训练进行录像,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把运动成绩的实际效果与运动员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特征加以比较,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若发现运动员在专项技术训练中出现错误动作,哪怕是细小的动作,比如在最后用力翻“满弓”时,肘关节翻不上来,出现“撇枪”,做不出完整的“超越器械”动作,力量用不到标枪的纵轴时等等,应该及时纠正,避免运动员受伤。
6.不要忽略训练后的放松。在教学训练中的大运动量训练后,身体都会疲劳,要及时放松,防止伤害事故的出现。每次训练结束后,我采用“先心理、后生理”,“先心情、后肌肉、再骨骼”的放松方法,先学会心理放松,之后的生理放松是全身的肌肉放松,重点要以肩部放松为主,方法是将双臂平放体侧,尽量提升双肩向上,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睡前的热水沐浴和外用药物放松等方法,可以让身体彻底放松,为下一次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1994年至今,每届的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我校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在2003年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学生打破男子甲组标枪记录;2009年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有9人次获奖,其中在标枪这一项目中夺得一枚金牌。我会继续为标枪训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2
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关于标枪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的文献资料,找出适合我县运动员的训练方案,进而归纳出能提高标枪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标枪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发展快速力量为主,专门投掷力量的训练应与技术紧密结合,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选择正确的力量训练手段,贯穿到整个训练计划中。
1、前言
标枪是投掷项目中最轻的器械,标枪掷出,器械的出手速度成为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器械出手初速度又取决于投、搓力量的大小和整体动作速度。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水平,特别是力量素质很难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正确认识力量训练的分类,对力量训练手段的选择和科学训练以及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搜集法,找出适合运动员的训练方案,进而归纳出能提高标枪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
3、研究分析
3.1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在标枪项目中,力量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它既是速度、弹跳、灵敏、柔韧的基础,也是掌握技术的必要条件;对于技术掌握较好的运动员,发展力量又是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在掌握技术的前提下,力量与专项成绩是成正比的。因此,在训练中应以快速力量训练为主。比如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苏联的鲁易斯13岁时,小石块能投130m,而当时他并没有掌握较高的投掷技术。
3.2力量训练的方法
根据少年运动员的特点,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到多样性的特点,使他们对力量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使肌肉全面协调的发展。方法如下:
3.2.1利用自身体重练习法
这种方法很有效,因为对神经负担小,易学、易练,对速度、弹跳也有一定的效果。方法如下:俯卧撑、跑坡、仰卧起坐、跳跃等。
3.2.2循环训练法
在训练中,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多采用此方法。特点是间歇时间短,各站内容不同,易产生兴奋,既提高兴趣,又较好的发展力量素质,是少年标枪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3.2.3专项力量练习法
该方法在动作结构、形式和用力特点上与专项动作主要部分接近。它在标枪项目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应贯穿整个训练过程中,为了使力量素质和标枪技术紧密结合,少年标枪运动员采用投掷轻标枪的方法更为有效。
3.2.4超等长训练法
主要包括:快速跳跃练习;不同高度和形式的跳深练习;持枪做节奏跑,交叉步跑等。 在训练实践中,发展力量训练方法很多,我们应根据不同阶段、内容、对象等因素去有针对性的选择,以便有更适合少年标枪运动员的训练方法。
3.3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
3.3.1速度力量的训练手段
速度力量取决于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值。它是标枪项目必备的能力。标枪项目肌肉用力顺序是爆发式用力,是必须提高的。优秀标枪运动员关键在于少年时期的培养。主要练习手段如下:
3.3.1.1头后双臂屈伸:
采用杠铃片,重量为男子10―20kg,女子5―10kg。要求放下屈臂,上臂充分后屈。伸臂时,上臂不要过分胶压,以便伸臂时更接近于鞭打。
3.3.1.2斜上方推铃片式杠铃:
此法可计时5―10s,要求在手臂伸直的条件下,完成次数越多越好。
3.3.1.3弓箭步抓举:
要求掌握正确动作下快速完成。
3.3.2小肌肉群力量训练的手段
以往我们训练中只注重大肌肉群,使运动员力量发展失调,出现伤病而影响训练,也过早结束运动生涯。主要采用循环训练法,既安全又有效,能提高兴趣,能均衡发展各肌肉群的力量,循环训练法主要有:
3.3.2.1负重转肘、背后牵手拉肩肘多方向屈臂伸、平握哑铃外旋等手段是增加肘关节的力量。
3.3.2.2负重体侧前屈,在鞍马上做左右侧送片、男子重量5kg、女子重量2.5―5kg,以中速完成,每组6―8次,共3―4组。
3.3.2.5弓箭步走、负重提踝、交叉跳、直立跳等发展下肢力量。但在实际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可选负重的训练方法。
3.3.3专门投掷力量的训练
专门投掷力量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是掌握和改进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3.3.3.1
双手头上投实心球:重量0.5―2kg,可采用原地投和上步投。要求与正面插枪技术相似,手臂伸直,以胸带臂掷出。
3.3.3.2
带球对墙鞭打:要求以胸带臂快速鞭打能力及左腿快速蹬伸支撑能力,连续6―8次为一组,3―5组为宜。
类似以上的练习方法还包括:双手胸前推球、投沙袋、单腿跪立,双手投球等都是发展投掷能力和速度的练习。使肌肉用力动作传递效果更接近于标枪的投掷技术。但应指出的是,随着运动员的年龄增长,器械的重量也就逐渐的增加,要有足够的间歇时间,训练负荷可参考田径教学训练大纲。
4、结论与建议
(1)少年标枪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发展快速力量(即爆发力)为主。
(2)专门投掷力量的训练应与技术紧密结合。
(3)少年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选择正确的力量训练手段,贯穿到整个训练计划中。
参考文献
[1] 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
篇3
关键词:分解训练法;单纯分解训练法;标枪技术
一、前言
标枪是投掷项目项目之一,属于周期性练习项目;因标枪技术比较复杂,也属于混合性练习项目。中学生标枪技术训练不仅要受到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理特点的制约,还受到标枪技术自身特点的制约。在中学生的标枪技术训练中,一方面要从标枪技术训练的特点出发,标枪的训练必须紧紧围绕标枪是轻器械、技术比较复杂的特点进行,通过训练培养出既有爆发力又有高度协调能力的运动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应该做到,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专项快速力量的同时,使运动员掌握和保持良好的“枪感”,以利于运动员既能发挥出最大的速度又能准确地用力于标枪的纵轴上。只有两者组合协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项成绩。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教练的教学方法、技巧等,长期以来,标枪项目技术训练,都是先学最后用力技术,再学助跑,旋转、交叉步等其他动作技术。其中最后用力的技术训练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学,这样的训练会造成训练周期过长,不能较快地使运动员掌握完整技术。鉴于以上两个方面情况,笔者去繁就简,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单纯分解训练法对本校标枪运动员进行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当前标枪训练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训练中切身体会相结合,发现单纯分解训练法能有效地提高标枪运动员的成绩,以期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田径队标枪专项运动员,共2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0人。
2.研究方法
⑴文献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学校图书馆和某体育学院院报,检索和收集有关标枪技术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掌握我国中学生标枪训练方法的研究和发展的状况。在广泛阅读和整理各类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标枪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相关资料进行重点阅读和分析,为本文的理论分析提供基础。
⑵实验法
本研究主要对以上研究对象在我校田径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教学训练,教学过程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实施,以探讨标枪技术项目的有效训练方法。
三、过程与方法
1.什么是分解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运用分解训练法可集中精力完成专门的训练任务,加强主要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环节的训练,从而获得更高的训练效益。当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较为复杂、可予分解,且运用完整训练法又不易使运动员直接掌握的情况下,或者技术动作、战术配合的某些环节需要较为细致地专门训练时,常采用分解训练法。
2.单纯分解训练法的应用
应用单纯分解训练法,需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的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这种方法在技术和战术的学习与训练中被广泛应用。分解训练法对练习的顺序并不刻意要求。采用单纯分解训练法进行标枪技术的训练,可将整个标枪技术过程分解成三个部分,即持枪加速跑、最后交叉跑和挥臂掷枪。训练进程是:可先训练“持枪加速跑”;掌握后再训练“交叉步”;掌握后再训练“原地挥臂掷枪”;也可先练习“原地挥臂掷枪”,再练“持枪加速跑”,再练“交叉步”。最后把三部分合成起来进行完整训练。下面是我用单纯分解训练法将标枪技术训练支解后进行的单元式教学。
⑴熟悉标枪阶段“持枪加速跑”
持枪助跑的任务是为人体和标枪获得速度,形成有利的最后用力的身体姿势和提高标枪出手速度创造条件。标枪出手速度的20%左右来自助跑。先教握持枪的方法,再示范助跑方法,后让运动员按下列步骤练习(以肩上持枪为例,练习次数这里略去)。
练习方法:
①助跑距离12-15米,跑速中等,先不做步数要求。随着助跑技术的掌握,要求用10-12步跑完。
②在跑动中投掷臂应随着跑的节奏做前后摆动。
③在跑动中应控制好标枪。
练习目的:助跑的任务是使运动员从起动到第二标志线达到适宜的速度,为掷枪做好充分的准备。
练习要求:大腿上摆,稍高于普通跑,前脚掌着地,后蹬有力。
⑵学练“投掷步”
从第二标志线到最后用力时左脚落地为投掷步阶段。
练习方法:
①交叉步练习,徒手和持枪。
②原地徒手做投掷步练习。但手、脚要配合好,再持枪练习。
③走动中做投掷步练习,引枪时上、下肢配合协调。
④慢跑中做投掷步技术练习,随着技术的掌握,助跑逐渐加快速度。
练习目的: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保持助跑速度或继续加速的基础上,完成引枪动作,做好最后用力前的准备并不停顿地进入最后用力。
练习要求:保持速度,拥有节奏,完成引枪,超越器械。
⑶标枪的最后用力技术
在训练时,先让运动员明确最后用力的技术关键,教学时可利用录像,挂图,示范等方法让运动员建立运动表象,再开始练习。
练习方法:
①正面原地投掷。沿标枪纵轴用力,做鞭打动作。
②侧向原地投掷。投掷时要求蹬地转髋,转肩翻肘,身体成背弓,在左脚的前上方出手,做鞭打动作。练习中可持垒球,羽毛球投掷,熟练后再持枪练习。
③交叉步投掷。练习时侧向原地做交叉步投掷,交叉步动作正确,节奏要快。
练习目的:充分利用助跑的速度和获得的动量,在尽可能长的距离内将最大的力作用于标枪,使标枪在出手瞬间达到最高速度并沿合理角度掷出。
练习要求:尽可能长的作用力距离,尽可能短的时间,力量沿标枪纵轴。
⑷标枪完整动作练习
这一步骤只是把各个分解动作连接起来。练习时助跑的步点要准确,节奏要快,动作要协调,最后用力顺序正确。
这里只列举了标枪技术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使运动员较快的掌握标枪项目的完整技术。
四、教学效果
经过6个月的系统训练,该校田径队标枪选项7名同学基本掌握了标枪技术的动作要领,把比较复杂的标枪技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见下表)。
市运会赛前测试成绩及市运会成绩表
五、结论
1.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的关键。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与实效性。采用“单纯分解训练法”教学能有效地缩短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的时间并取得良好成绩。
2.在进行一项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完整训练法又不易使运动员直接掌握的情况下,将各个技术环节分解开来,进行单元教学,可以去繁就简,缩短训练周期,使学生尽可能快的学习关键技术动作(和使用器械),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
篇4
关键词:青少年;标枪运动;爆发力
对于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爆发力训练,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速度定量训练法、杠铃训练法以及超等长力量训练法等,以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速度定量训练法
在标枪的投掷中,其速度的爆发对投掷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做好速度的训练。速度定量训练法主要是指在训练中对重量负荷以及速度负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以此设计出最佳方案。主要通过提升运动员力量的方式来加速肌肉的收缩,可以利用中小负荷训练方式来提升速度力量。不同重量的负荷训练与方式将会对力量的速度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为了做好对青少年爆发力的训练,必须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重量负荷训练方式以及速度负荷训练方式,以此来提升训练的质量。
二、杠铃训练法
在标枪运动员的训练中,杠铃训练属于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其训练的次数以及重量一定要与运动员自身的年龄以及素质相互联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出一个科学的训练方案。由于青少年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个体情况,做好杠铃的重量、组数、次数以及间歇时间的控制,以便达到最后的训练效果。其重量的安排顺序主要是阶梯式的训练方式,开始让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较低负荷的训练,之后逐渐增大负荷,提升其适应能力。另外,在进行杠铃训练之后,还要利用所训练的相反力量来进行速度的转换,也就是较轻的重量,以此来达到反差训练的效果,提升训练的质量。
三、超等长力量训练法
该训练方式主要是对肌肉进行“牵张―缩短环”的训练,这样肌肉会进行离心收缩训练,并且会逐渐向着向心收缩训练的方向进行,最终实现力量上的提升。具体来讲,肌肉在工作时会被拉长,拉长后会迅速缩短,这样肌肉在工作时将会产生超常的爆发力,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的训练称为超等长训练,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对于青少年标枪运动员来说,在进行爆发力的训练上,一定要针对其身体实际特点以及年龄特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同时也要做好训练手段的合理搭配以及运用,以此在保证其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提升训练的质量。
篇5
关键词:专修学生;掷标枪;爆发力;优化
掷标枪爆发力训练手段经过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教练员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训练手段变化多样,层出不穷。而相对较多地集中在如何发展高级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上,对于较低级的训练,具体地对于体育学院田径专修学生的掷标枪爆发力的训练和教学则研究得较少。鉴于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性,田径专修学生毕业后所面对的是青少年初级阶段的训练,对于田径专修学生的有关掷标枪爆发力方面的研究就显得较为重要。在训练中,使学生认识爆发力的本质和爆发力训练方面的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和从事教学工作能提供较大的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了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2001级、2002级的田径专修的学生58名,运动系2001级、2002级投掷专项的学生22名。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本文采用测验――再测验的方法评估问卷的可靠程度,结果表明问卷的可靠性符合要求。问卷设计是在调查、分析、专家评议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正而制定的,且可靠性系数达到高度显著性水平,呈较高相关。因而在内容上是有效性的。
1.2.2 实验测试法 实验测试对象:选取西安体育学院运动系2001级、2002级投掷专项和体育系2001级、2002级田径专修学生共肋名。
测试内容:根据调查表所确定的14项与掷标枪爆发力相关程度较大指标进行测试。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O.0软件进行相关计算获取相关的数据,并采用了常规处理、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选手段的确定 专家调查问卷确定的训练掷标枪爆发力的优选手段是30m冲刺跑、2立定跳远、3助跑五级跳、4双手投实心球、5投垒球、6仰卧头后拉杠铃、7原地投枪、8助跑投枪、9卧推、10负重深蹲、11抓举、12背抛铅球、13背抛实心球、14仰卧起坐。
2.2 爆发力评价
2.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专家评定结果选出了8项指标,它们是:1)30m冲刺跑;2)原地投枪;3)双手前投实心球;4)立定跳远;5)助跑五级跳;6)投垒球;7)抓举;8)背抛铅球。
2.2.2 爆发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通过用这些指标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际测试。以标枪成绩作为因变量,以这8项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建立如下回归方程:Y=-7.499+助五跳XO.158+投实心球XO.376+掷垒球XO.301+原地投枪XO.172.此模型的T检验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Sig小于0.01
2.2.3 建立单项评价指标累进计分表 对四项评价指标的测试数据进行K-S检验,四组数据均呈正态分布。可以建立累进计分量表。通过计算,求得四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规定了计分间距。以Y=KD2-Z公式为依据,建立评分表。
2.2.4 建立掷标枪爆发力素质综合评价标准、发展均衡度、素质与专项成绩适应度评价标准 经查单项评价指标累进计分表中的权重分数,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经K―S检验,研究对象的爆发力素质发展水平综合得分AN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根据正态分布理论以平均数为基准值,标准差为离散距,划分综合评价标准(表1―4)。
AN=评价指标四项权重分总和
BN=BMAX―BMIX BMAX=单项指标最高分BMIX=单项指标最低分
KN=每一位研究对象的爆发力素质综合权重分与标枪成绩的标准分之差。
2.3 爆发力素质结构模型建立 本文对14项优选手段的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下:
2.4 爆发力训练手段的优化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和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设计了如下的掷标枪爆发力发展优化图。
说明:1)在运动员个体爆发力相当均衡发展时,可在训练巾采用上肢0.301,下肢0.158,躯于0.367,全身0.172的比重。
说明:全身爆发力的训练只占0.172,是因为上下肢、躯于爆发力的训练中,已直接或间接对全身爆发力有所涉及。
2)查量分表后,运动员个体某个肢体部位的爆发力薄弱,处于不均衡发展时,可改变训练中手段安排的比重,有侧重地进行训练。
3)查量分表后,如果运动员个体的爆发力水平与标枪成绩适应度有差异,可寻找原因:(1)技术不好。(2)爆发力水平较差。在寻找出原因后,可进行针对性训练。(4)在查量分表后,确定运动员个体的爆发力水平。
3 分析与讨论
3.1 优化爆发力训练手段
3.1.1 优化的定义 优化是以投掷专项力量训练理念为依据,将投掷标枪专项力量训练常用手段,按其对专项力量各构成要素的发展作用进行优化筛选,针对专项力量各构成要素发展需要,有目的地选择与其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训练手段予以有序化组合,并对组合中各手段在训练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使其成为具有高效率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化整体。
3.1.2 优化的原则、原理、意义 训练过程即确定训练指标,制定训练计划和对训练进行具体控制和管理的过程。科学化的量化指标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反之,单纯定性式的经验分析和含糊的要求难以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只有有目的地提高专项训练程度,并克服薄弱环节,训练过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且在复杂的投掷技术和素质训练中,单个技术要素的最佳化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只有通过最佳的整体效益才能体现出来。
优化的原则:补缺原则和平衡发展原则。
优化的意义:在教学训练中,掌握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明确各项身体素质在训练中所处的地位,进行训练手段的优化和科学量化,是最优地控制训练过程,实现训练科学化的保证。
3.1.3 关于优化的准备及优化过程
3.1.3.1 优化的准备 在持续的探索和创新中,通过不断实验组合和变换,寻求具有个性化的训练模式,力求达到爆发力与专项技术在力量、技术和专项练习之间的平衡发展,自觉地应用标枪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
显然,要获得最优化的训练效果,首先必须明确:1)各种训练手段的作用原理及目的。2)各种训练手段的合理配置比例。3)确定的评价指标。4)各种手段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系数。5)科学化的衡量标准。6)训练手段的适时调整。只有完成上面这些准备过程,并在训练中科学量化地安排训练比重,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1.3.2 优化过程 1)进行初测,通过查量分表计算权重分,明确运动员爆发力发展程度、爆发力发展水平的均衡程度、与专项成绩的适应程度。作到对每一个运动员的发展状况心中有数。2)优选相应的训练手段,确定训练手段的合理配置,安排训练。3)复测,再次了解运动员爆发力发展程度,进行训练手段的调整。4)再测,安排科学训练。如此循序渐进,最终达到爆发力水平的协调、全面均衡地发展。
本文所建立的三个评价模型,经实践应用的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推广的价值。
3.2.2 对掷标枪爆发力训练手段优化的说明 掷标枪爆发力训练手段的优化只是分类和肢体局部爆发力发展的权重。在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优化模型,灵活多变地调整手段,使掷标枪爆发力训练水平均衡、稳定地发展提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掷标枪作为快速力量型的体能类项目,素质是决定运动员掷标枪成绩的重要因素。爆发力是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现形式,爆发力的提高和发展对技术的掌握、提高、改进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2)本研究建立的体院田径专修学生掷标枪爆发力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爆发力素质发展均衡度的评价标准以及爆发力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专项运动成绩适应程度的评价标准。为体院田径专修学生爆发力的有效、均衡发展和爆发力素质和专项成绩的科学化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3)本研究在对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爆发力训练手段的优化组合的原则和方法。可对爆发力的训练进行科学的量化控制。
篇6
一、明确要求,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说起
口头作文不同于课前几分钟的演讲、复述,既然是作文,就必须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由此,我们提出了口头作文内容规范化的要求:确定一个明确的讲述中心,然后围绕中心条理清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或者表述事情的具体过程,并要求内容完整,健康向上,而且话题要贴近学生实际。如:“河水污染了,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某同学辍学了,他的未来将会怎样?”一个学期下来,十次左右的口头作文课,谈及了十个学生关注的话题,经过这样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评价,不断地总结提高,不但规范了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讲故事也是引导学生说话的另一有效切入点。通过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可以基本确定:从小喜欢把电视上看到的故事说给别人听的孩子,讲述能力的确很强。那么,不善言谈的学生如何补上这一课呢?笔者一般引导学生先讲有趣的故事,再讲自己所见所闻的人和事,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表达清楚最基本的一些要素,如记叙的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等。
二、逐步提高,促进基本能力全面发展
口头作文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能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其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影响,可从教师和同学观察、分析事物的不同角度上受到启发,有助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其二,立意、构思、选材能力的提高。在这些方面,口头作文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点。口头作文具有迅速和可变性的特点,学生完成立意、构思、选材后,可以随时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启发、点拨,不断地领会题意,确立主题,明晰思路,把握材料,决定取舍修订,并可随意变更,随便设计,直至满意。其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上,好多学生都感到头痛,程度差的学生无从下笔,就是程度较好的学生往往也不敢贸然下笔。口头作文则可打消学生的这种顾虑,因为可以随时修正。这样,大胆作文,不断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就会逐渐得以提高。其四,修改、核对能力的提高。口头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受语感的支配,而语感具有理解功能、评判功能和情感功能。它们的增强,又会大大提高写作的修改和核对能力,在内容、方式等方面都不拘一格,有快速、便利、高效的特点。
三、传情达意,表达原来需要感染力
口头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具有直观性,可促进学生对语言表达技艺的体会与创造。口头作文的训练,既体现在基本功方面的语音、语调、语态等方面的训练,还包括思维、逻辑、词汇、句式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就基本功的训练而言,有些学生在说话时,我们会觉得听不清楚或感到其语言很平淡。针对学生自身的弱点,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项练习。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速一快就会把某些音节吃掉,就需要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吐字不饱满,缺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有的人讲话不够连贯,不善于即兴构思、随机应变,那就要着重练习快速反应,即限定时间把某个事物说清楚;有的人与人交际或当众讲话时,手足无措,体态不佳,就需要经常对照镜子练习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并练习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密切配合。
四、思维敏捷,说话还需有魅力
示例一,思维反应的敏捷性训练:把话说得“滔滔不绝”。
设计:请以“我讲我”为中心话题,设计一组涉及个人各方面的快问快答题。以一人问一人答的形式进行,提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问句可步步紧逼,由稍慢到逐步加快,答话要力求短促、中肯、简洁、清晰。
示例二,思维的生动性训练:把话说得很中听。
A.生动描绘训练:例如,描摹“冷”的感受。
B.善于打比方,速喻明理:人们常常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抽象、枯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这是一种语言的智慧。
示例三,逆向思辨训练:把话说得谨严有度。
篇7
一、课前争分夺秒抢“说”
“成语接龙”的游戏是童叟皆知的,我针对同学们的知识面窄,缺乏勇气的现状。让他们接词、接成语、接句子,并试行抢答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他们的自信,还活跃了气氛,调动了思维,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明确要求,以课内训练为主
七年级是培养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最佳起点,他们好动、好奇、好问,模仿性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大好时机,从实际出发,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1.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吐字清楚,语句通顺,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2.重视朗读和背诵,要求发音正确,读句准确,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让同学上台形象复述:比如在讲《我的老师》一课时,让同学复述老师“打我”一事时,一同学在一边说,两个同学在台上表演,既训练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同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用自己的话去解决问题。多少年我们一直沿袭着“老师说、学生记、课下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订在柜子里,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必须改变这个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立体作用。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是理解与表达的最高统一。例如:在自学《山的那一边》这篇课文时,有位同学提到:“有人略识几个字,一千二百写作1000200”,这句话是否自相矛盾?这就引导同学们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先问“略识”什么意思?又问“一千二百写作1000200”说明了什么?同学们积极发言,最后经过几个同学的回答,终于得出了准确而又完整的答案。
4.口头造句与作文。提高写作水平的唯一方法是多思、多看、多练。课堂上用好词、好句让学生模仿造句,作文及平时片断练习时先明确写作目标,接着列提纲,然后口头叙述写的内容及自己的行文思路,让师生共同评述其优缺点,最后留写到作文本上,我认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又能提高作文的质量。
篇8
一、激发兴趣,让幼儿能独立说话
幼儿语言常爱依赖周围的环境,有时这种语言如果脱离了语境,就让人费解。所以老师要让幼儿学习脱离环境,独立说话。
1.借助图片,逐步提高。
幼儿讲一件完整的事情往往要借助于图片的提示,否则说不出较复杂的事情。因此,在开始学习时,不妨拿一些图片,让孩子照图片中的意思说完整的故事,再叙述给老师听,教师一定要注意听,如果讲得不清楚或出现情境性语言,要作提示或纠正。当孩子能够完整的叙说之后,抽去图片,让他再把故事中的事情讲出来。这时,由于没有图片的帮助,缺少了情境,有利于独立说话能力的培养。
2.穿针引线,创编故事。
通过学编故事让孩子锻炼独立说话,训练的内容也更多一些,编故事需要构想更多的情节,而且需要幼儿独立完成整个过程。这种训练,可首先给孩子设计几种小动物,如小兔、小猴、小猫,再给孩子出个题目,如“小兔过生日”。然后让孩子想一想怎样将他们连到一起,编成一个故事。编故事时,起先孩子可能讲得很简单或很乱,教师听后不妨给孩子一点启发,如小兔准备怎样过生日,小兔怎么邀请大家来过生日,小猴、小猫是怎样祝贺小兔的等。孩子编好后,让他讲一讲,有不妥的地方,教师再启发提醒,帮助他完成。然后,还可以让他去讲给别人听,使他有更多独立说话的机会。
二、利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表演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幼儿正处在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幼儿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发展规律是一方面在生动、形象、符号三个不同的水平输入信息,形成表象形字;另一方面,通过非语言手段和语言手段输出信息,而表象游戏符合幼儿期语言表达特点,需要大量非语言手段。由此可以看出,表演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首先,教师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采取游戏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引导幼儿掌握与表演有关的语言及非语言表现手段;接着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阶段性特点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如,纠正幼儿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学习运用词句,为幼儿创造语言交往的机会,最后鼓励幼儿根椐表演内容进行创造性表演。通过表演游戏这一形式,即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沟通心灵,撩开语言学习的灿烂天空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是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的事业。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循循善诱,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如果只顾齐步走、搞一刀切,那么就会伤害到许多幼小的心灵:进步快的吃不饱,进步慢的则跟不上。尤其对一些后进的幼儿来说,由于教师的一时疏忽,教学策略上的粗枝大叶,说不定,从此就会了断了孩子语言学习的兴趣与愿望。举一个例子:当我每次组织孩子听录音故事的时候,我经常这样边做动作边说:插上电源,再按键,好听的故事就出来。教师的多次重复,孩子们就自然而然会说这句话了,不会再对我说:老师,这个,这个。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利用悬念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对其未知事物进行开放性的质疑,能提高他们投入活动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师在活动中巧妙设计悬念式情境,给幼儿留下质疑的空间,也是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发展语言的有效手段。开放式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不受故事语言和情节的限制,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我们经常创设的各种悬念式情境,如判断性问题有:“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他这样做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这样的问题都可以引发幼儿在掌握概念和判断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想象和推理。这无疑会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促进幼儿连贯叙述事物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言教学中为幼儿创造适宜情境,能使教师教的更轻松,使幼儿学得更愉悦,使语言活动的组织更实效。在语言教学的情境创设研究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更新,努力探索,使我们的语言教学真正达到《纲要》提出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的总体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董旭花.幼儿园游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本书编委会.多元整合幼儿园管理与活动课程设计方案典范[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跑台训练;大鼠;学习记忆;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4-0051-03
Research on the Enhancement of Treadmill Training on Learningm emory and BDNF mRNA Expression in Hippocampus of Rats
XU Bo,HUANG Tao, JI Liu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 ai,2002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readmill trai ning on learningmemory and BDNF mRNA expression in hippocampus of rats. Metho d: 24 male SD rats were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C,n=8),traini ng group (T,n=16). The T group rats took part in treadmill training for 8 week s. In 7th week,all of the rats were participated the learning test by Y maze, and in 8th week,all of the rats were participated the memory test by Y maze. A fter the last treadmill training in 8th week,T group were assigned randomly in to two groups:T1 group(n=8) and T2 group(n=8).The rats of the T1 group were de collat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last running alternately with the rats in controlgroup,and the rats of T2 group were decollated after 24 hours of the last runn ing.The expression of BDNF mRNA were inspected by RTPCR.Results: Y maze testshowed that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for T group rats were better tha n the C group rats. Comparing with C group,the expression of BDNF mRNA increas ed significantly in T1 and T2 group(p
Key words: treadmill training; rat; learning and memory; hippocampus; BD NF
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1,2]表明,适宜的游泳训练可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然 而, 运动训练影响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 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广泛作用, BDNF与自主 跑轮运动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相关性[3,4]。目前,有关运动改善 学习记忆 能力的动物实验多采用自主跑轮运动(voluntary wheel running),其运动量不易控制。 有研究提示[5],只有当运动量(包括运动持续时间和强度等)达到一定的范围才能 引起动物 海马内BDNF的变化,而跑台训练(Treadmill training)比自主跑轮运动更能精确的控制运 动量。故本文将研究跑台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BDNF在运动促进大鼠学习 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从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中心购入六周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4只,常规分笼 饲养。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n=8)和训练组(T组,n=16),在第8周最后一次训练后,随 机将T组分为T1(n=8)组和T2组(n=8),T1组运动后即刻与C组同时断头处死,两组交叉进行 ,T2组在运动后24 h断头处死,取双侧海马,测定其BDNF的基因表达。
1.2 训练方案
按张林等[6]的训练方案对T组大鼠进行8周跑台训练,每周训练5次:1~3周运动时间30 min,速度13.3 m/min,坡度0;第4周运动时间40 min,速度13.3 m/min,坡度5%;第5 周运动时间45 min,速度15 m/min,坡度5%;第6周运动时间50 min,速度15 m/min,坡度5 %;第7~8周运动时间60 min,速度16 m/min,坡度5%。根据啮齿类动物的生活习性,所有 运动训练和迷宫测试均安排在晚间6点之后的固定时间段进行。
1.3 Y迷宫测试
按王跃春[7]的方案对大鼠进行Y迷宫实验,第7周对所有大鼠进行学习能力测试, 第8周进行记忆能力测试。
学习能力测试采用随机不休息法[8],每天对大鼠进行20次测试,连续测试4 d,每 天从晚上20∶00开始,各组鼠交叉进行,记录大鼠每天的“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次数 ,以 计算大鼠的正确反应率。大鼠受电击后从起步区直接逃到安全区为“正确反应”,若逃到无 灯光的任何另一臂,则记为“错误反应”。测试时安全区以无规则的顺序变换,开始时,对 大鼠所在的支臂和另一支臂通电,动物在电击下逃避至灯光区并持续10 s为一次测试,然后 以动物所在支臂为下次测试的起点进行下一次测试。
记忆能力测试:在学习能力测试结束后的第3 d,从晚上8点钟开始,对所有大鼠进行记 忆能力的测试,每个大鼠进行20次测试,各组大鼠交叉进行,记录其正确反应的次数,以判 断大鼠学会后记忆的保持情况。
1.4 海马BDNF mRNA的检测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BDNF mRNA的表达水平,按黄涛[8]等的方法进行 ,先 提取总的RNA,再通过RT-PCR反应体系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观察凝胶成像系统的电泳结果 并计算标本基因条带与内参基因条带的净面积参数之比(即基因表达的结果)。
所用的引物序列为:
上游5’――TGAAAGAAGCAAACGTCCACG――3’;
下游5’――TGTTTGCGGCATCCAGGTA――3’。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检验运动组与对照组大鼠 之间各指标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跑台训练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在第7周对所有大鼠进行连续4 d的Y迷宫学习能力测试,结果发现,T组大鼠的正确反应率均 高于C组,而且在第二天,T组大鼠的正确反应率(0.784±0.150)显著高于C组(0.619 ±0.153)(p
2.2 跑台训练对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在第8周的记忆能力测试中,每个大鼠进行20次Y迷宫测试,记录其正确反应的次数。从 表1可见,T组大鼠的正确反应次数显著高于C组(p
3 讨 论
3.1 跑台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记忆则是学 习到的信息的贮存和提取(再现)的神经活动过程,两者密切相关。在运动训练进行到第7 周时,我们对所有大鼠进行了Y迷宫学习能力测试,结果显示,T组大鼠在第二天和第四天的 正确反应率显著高于C组(p
3.2 跑台训练对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的影响本实验的结果显示,T1组和T2组大鼠海马部位BDNF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性高于C组(p< 0.01),且BDNF mRNA的表达量在运动后即刻达到锋值。该结果表明跑台训练能提高大鼠海 马BDNF mRNA表达水平。本研究结果支持了UM HS等人[11]的报道,他们的实验显示 跑台训练 促进了小鼠海马内BDNF mRNA表达水平。BDNF增加的原因是:先前的研究发现,运动能增加 海马等部分脑区和脊髓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还能增加多巴胺、5-羟色胺的释放和代谢[12],增加的神经递质很可能通过引起脑内第二信使cAMP 的增加,激活了对其有依赖 作用的 蛋 白激酶[13]。Russo-Neustadt等[14]的研究表明脑内BDNF mRNA的表达受 控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BDNF基因含有CRE序列,是CREB的靶基因。Shen等[15]报道运动可增加 大鼠海马磷酸化的CREB,并且发现CREB与BDNF基因CRE序列的结合增加,增强了BDNF基因的 转录,从而上调了大鼠海马内的BDNF,运动训练正是通过这一途径诱导BDNF的基因表达从而 促进了学习记忆能力。
BDNF是通过怎样的作用途径促进学习记忆的呢? 其原因可能是:首先,BDNF及其受体广 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对海马神经元的生存、生长、分化有重要的影响。Farmer等[ 16] 发现4周的跑轮运动能促进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增生,并提高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原 因是大鼠海马BDNF的增加。其次,BDNF能增加海马和大脑皮层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 -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亚单位NR1和NR2B的磷酸化水平,并且增加受体离 子通道的开放和信息传递[17]。NMDAR被认为是突触可塑性及皮质和海马神经元LTP 效应的主 要调控者,是学习记忆功能的重要分子基础。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电生理学机制――长时程增 强 (LTP)的形成和维持都需要NMDAR的参与。Levine等[18]观察到运动增强了大鼠海 马齿状核 神经发生过程伴随着NR2B、BDNF等mRNA表达的增加,他们认为跑台训练提高了BDNF的基因表 达,BDNF又可能通过相关的转录因子促进NR2BmRNA的表达,这些特异性 mRNA的增加将引起 神经元或突触数目的增加。
4 结 论
经过8周跑台训练,大鼠在Y型迷宫中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提高。跑台训练上调了大鼠 海马内BDNF的基因表达水平,而BDNF可能通过作用于不同的转录因子上调了NR1和NR2B的基 因表达,进而促进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示运动训练对学习记忆功能的促进作用,可能 与BDNF基因表达的增加有关。
参考文献:
[1] 张春美,徐波,杨毅飞,等.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纹 状体内c-fos、c-jun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8):724-727 .
[2] 谢敏,徐波,王泽军.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前额叶皮质环磷酸腺 苷、环磷酸鸟苷水平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1):1002-1005.
[3] Griesbach G S, Hovda D A, Gomez-Pinilla F. Exercise-induced improvement incognitive performanc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rats is dependent on BDNFactivation[J].Brain Res,2009, Sep 8,1288:105-15.
[4] Gobbo O L, O’mara S M. Exercise, but not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improv es learning after kainic acid-induced hippocampal neurodegeneration in associati on with an increase in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J].Behavioural Brai n Res,2005,159(1):21-26.
[5] Adlard P A, Perreau V M, Cesar E C, et al. The timecourse of induction o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mRNA and protein in the rat hippocampus follow ing voluntary exercise[J].Neuroscience Letters,2004,363(1):43-48.
[6] 张林,杨锡让,薛延. 不同强度运动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J]. 中 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4):317-320.
[7] 王跃春.Y型电迷宫在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测试中的合理运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14(1):69-70.
[8] 黄涛,夏志,徐波.强制性跑台训练对大鼠海马NR1和NR2BmRNA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的 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361-365.
[9] Ang E T, Dawe G S, Wong P TH, et al. Alterations in spatial learning and m emory after forced exercise[J].Brain Research,2006,1113(1):186-193.
[10] Uysal N, Tugyan K, Kayatekin B M, et al. The effects of regular aerobic e xercise in adolescent period on hippocampal neuron density apoptosis and spatialmemory[J].Neuroscience Letters,2005,383:241-245.
[11] UM HS, KANG EB, LEEM YH, et al. Exercise training acts as a therapeuti c strategy for reduction of the pathogenic phenotyp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inan NSE/APPsw-transgenic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 e,2008,22(4): 529-539.
[12] 徐波,季浏,林龙年,等.游泳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 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3):261-265.
[13] Berchtold N C, Chinn G, Chou M, et al. Exercise primes a molecular memoryfor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protein induction in the rat hippocampus[J].Neuroscience,2005,13:853-861.
[14]Russo-Neustadt A A, Beard R C, Huang Y M,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ant idepressant treatment potentiate the expression of specific brain-derived neurot rophic factor transcripts in the rat hippocampus[J].Neuroscience,2000,101( 2):305-312.
[15] Shen H, Tong L, Balazs R,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elicits sustained acti vation of the 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and 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 in the rat hippocampus[J].Neuroscience,2001,107:219-229.
[16] Farmer J, Zhao X, Praag V H, et al. Effects of voluntary exercise on syna ptic plasticity an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dentate gyrus ofmale Sprague-d awley rats in vivo[J].Neuroscience,2004,124:71-79.
[17] Lin S Y,Wu K,Levine E S,et al.BDNF acutely increases tyrosine phosphor ylation of the NMDA receptor subunit 2B in cortical and hippocampal postsynapticdensities[J].Brain Res Mol Brain Res,1998,55:20-27.
篇10
【关键词】精讲;多练;数学;教学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要上活,活了就能激发出学习激情和兴趣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学习是首要地位,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熟悉教本。开课前不但对全书有一个完整细致的科学框架,而且对每一节棵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行云流水,滔滔不绝,有的放矢,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的了解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相辅相成,不可能独立存在,因为教师讲解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所掌握的内容。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自主的去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掌握知识。从而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并且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呢?认真备好课并良好组织课堂教学是高效课堂实现的重要保证。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精讲多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合作解疑。
讲课是如何才能达到一堂高效的数学课的关键,在历史悠久的中国,很多人一直在研究如何讲好一堂数学课。与教师的水平有关系直接的关系。俗语说:“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应有一桶水”。教师不但要经常的自我充实,跟随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而且要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平时不勤,会造成学生的懒惰习惯,抄袭作业的习惯,偏科现象……,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勤。当老师自己将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课堂上,学生才会激发兴趣。因此讲课才是教学的关键,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精心设计导入,调动课堂气氛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要上活,活了就能激发出学习激情和兴趣。备课中的导入很重要,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精心设计导入。一般采用复习导入或谈话导入。复习导入必须掌握复习内容与新授课有必然联系,起到承上启下,抛砖引玉的作用;谈话导入必须注意语速要有亲和力和启发号召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消除紧张气氛,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否则课堂死气沉沉,感到郁闷。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摸球游戏)时,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盒子,然后在里面放入乒乓球,自己亲自去摸。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让课堂气氛也比较愉快、轻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是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自如,没有一点枯燥感。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强。所以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性。完全的放开他们的好动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拼摆、画图、操作实践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去思考。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时。我先让学生们自己去做小正方体,做好以后在,在课上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搭积木,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自己画下来。这样去做不但增加了同学们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且还让学生更具体的看到物体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更具体、更直观,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
三、表扬和奖励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因素
制定一些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就实际情况而言是不定的。面对各种各样的小面孔,面对不同的班级,就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达到高效的数学课做铺垫。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包括班级学情;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家庭状况、是否单亲或留守儿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和基本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并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监督。尤其是学困生,心中有很大的恐惧感,担心回答错了,老师批评他,总是不敢说,慢慢的学生也失去了自信。只有你时时表扬他,学生才会敢想敢讲,发挥他的潜力,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如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奖红或奖小红旗的形式来鼓励学生。这都是激励学生的好办法
四、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教师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一节课结束时,让同学们在小纸上记录下这节课所学的大概内容。下课后交与老师,然后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总结来发现对本节课知识未掌握者,私下辅导。同学们自己总结的内容,会使学生对概念等有关知识牢记在心,很难忘记。慢慢的不但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使得课堂效果更加明显,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越轻松。生成不排除预设,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没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而新课堂则把生成当成目标与追求;传统课堂把精心预设看成教学前提与常规,新课堂则把生成当成彰显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这需变革课堂教学预先设计、由若干既定环节和过程严密构成并有教师自行控制的观点,改变教学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表演”,使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和现实教学情景开放,增强教学的弹性、灵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在动态、发展、生成、创造的过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其核心是放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敢问、能问、善问,走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课堂听的“填鸭式”,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应答式”,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主动交流合作,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民主氛围。教师在自学前的点拨,一是设置问题情景,培植自学氛围,激发求知动机;二是交代知识背景,介绍概念引入,为自学铺路搭桥;三是学生普遍难学会、学懂的问题在自学前讲解。或引言导语,或生活实际,或问题情景,或前后联系,让学生满怀信心、带着问题进入自学。自学中的点拨,教师鼓励、肯定速度快、效率高的学生,给“走错”或“迷路”者悄悄指导,给“不学”、“走神”的学生提个醒,忙碌着指点自学、参与讨论、辅导差生、评价效果、调解争议、批改练习,督促所有学生都认真自学。自学后的点拨,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与同伴交流讨论能学会的不讲,求教优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点拨恰是学生迫切需要的,是最精练的,最有用的,也许三五分钟,也许三言两语,这也是新模式优于传统课堂的高效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