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厌学范文
时间:2023-03-27 06:3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厌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45-02
一、厌学原因
1.隔代抚养让孩子接触不到符合年龄和时代特征的教育
因多数父母平时不在家,照管孩子的责任也就落到了祖辈身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祖辈由于年龄及时代背景等原因,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上和现实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很难对孙辈进行合理的教育,有时甚至就停留在让他们吃饱就行了。即便是教育也只能拿他们那个时代的经历作为依据,又得不到孙辈的认同,两代人之间很难有顺畅的、有效的沟通。而不少祖辈为减轻经济压力,还得重新又当爹又当妈,上山下田劳动之余还要从事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作为新时期孩子应该受到的实践教育、创新意识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几乎为零。
2.学校的办学思想落后
新课改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并未落到实处。学校教学活动还是围着升学的指挥棒运转,不能因材施教,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上级部门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依然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致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因此,中小学教育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模式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支配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是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忽视后进生,必然会加剧学生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困难,导致更加厌学。
3.存在孤僻心理与学习中的交往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和性络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学习上的正常交往。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学习优秀的同学交往,变得学习不断自闭,成绩直线下降。而且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二、愿学措施
1.加强教育方式与课堂教育方法改革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坚决避免教师歧视“差生”现象,严厉制裁体罚学生现象,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和谐的环境。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合理学习方法,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与自学能力,诱发学习兴趣。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灌输型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的激发型教学,采取多种趣味性方式,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让学生尤其厌学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做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之中。
2.积极开展活动,激发留守儿童的生活热情
对于那些有厌学心理的留守儿童,要用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去感化他们,教师要经常保持和蔼可亲的形象,不让学生产生恐惧,害怕与老师接近的心理。并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灵交流,孩子在生活、学习上有困难时,要多给予帮助,直至其度过困难时期,把爱和期望传递给他们,以适当弥补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的父爱、母爱。课内外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来自家庭及其他地方的负面感知,给孩子以大家庭的温暖,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如开展主题班队会、书法、绘画、舞蹈等活动,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多角度地感受学习和生活的快乐,生活态度积极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消除了。
3.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
解铃还须系铃人,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最终还是要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这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另一方面,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其父母和学校联系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厌学;对策
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这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随之,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他们的教育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障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性质的问题,而是已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性质的问题。
一、现状
1、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同时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只有小学层次的文化水平。
2、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他们大多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多数有厌学的情绪。
3、留守儿童心理情况。大多数留守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 “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二、原因分析
1、宏观层面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各地区相继出现第一批大规模的民工潮。经济政策的不平衡导致沿海沿江城市相对发达,民工流动集中,从而形成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民工越流动越穷。其次,农业发展的后知后觉,土地国有化,导致农民无地可种,无房可住。房价上涨,市场经济又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所得。本来就薄弱的农业基础开始动摇。外出务工成了首选。都奢望能在城市有所出息。
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对社会不公平的怨恨心理,加上农村教育的落后,父母的关爱的缺乏,以及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影响,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2、微观层面分析
(1)家长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表现不足。留守儿童年龄尚小,其社会性并未完全成熟,依恋父母情感是他们的基本需求。但由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长期在城市务工,对孩子的呵护不够;同时这部分父母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没有对孩子形成科学的教导,仅仅局限于交代孩子“好好上学,听爷爷奶奶的话”之类。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父母并不能给予具体指导。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内向与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关注不够。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矛盾性,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实行的仍是应试教育,升学率是评判一个学校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因此,学校和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相对淡化对学生身心教育和感情上的沟通。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学习环境不好,教师水平有限,无法激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教师潜意识中对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会出现不关注他们或者过度批评他们。而孩子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他们会注重自我,很在意别人对于他们的评价。对同学之间相处的小矛盾和对老师表扬别的同学却没有表扬他等都表现的很敏感。这部分孩子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扰,但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者或者直接不愿意说出来,他们往往直接表现出不想去学校上课了,由于爷爷奶奶有过度宠爱孩子的心理,也就答应他们不去上学的要求了。
相对而言,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比城市里的孩子要差,也表现的过分敏感、性格内向。如果他们没有达到目标,就很容易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三、 对策思考
1、完善教育制度
通常来说,学校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最直接来源,而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并不发达甚至非常落后,老师自身的教育水平也不高,学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教育设备落后,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教学环境。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创造更多的福利吸引城市里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培养较高素质水平的农村教师并提高他们的津贴。同时可以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寄宿制发展能解决隔辈监管的不利因素,也为学生安全提供了保障。寄宿制的发展,又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学校必须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并给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寄宿条件,这更进一步要求政府和各界的大力支持。
2、政府应长期关注留守问题,建立长效支持机制
彻底消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目前部分城市建有留守儿童的学校,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上,这些学校还是不能和城里孩子的学校相提并论。针对仍然留守的儿童,我们首先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努力提高他们的技能;其次社会各界应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充分的关爱,例如不在校园周边设立网吧和游戏厅,最大程度上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干净的学习环境。此外,政府应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困难学生补助等实际问题,着力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3、平等沟通,守护留守学生的自尊心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多数在城市务工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仅限于次数不多电话。他们在电话里也只询问孩子的成绩,并未对他们的身体,心灵与过多的关怀。鉴于此,作为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与孩子平等沟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回家看望孩子,当孩子遇到实际问题时,应该给予指导,而不是一句“问爷爷奶奶”。父母尽可能留一人在家教育和监护孩子,建议每周给子女打一个电话,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增强亲情,决不能用金钱代替情感;每月与班主任通电话沟通一次、询问孩子在校情况;每学期尽量回来和孩子见一次面,或让孩子利用寒暑假到父母身边,培养健康心理,形成良好习惯
4、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教师既当先生又当保姆。通过进一步确立“留守儿童不等同问题儿童”、“教师无小节,事事关教育”、“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等教育理念,从单纯追求教与学转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提高教学内涵质量,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喜欢和留恋的场所,从而乐不思“家”。同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情况,弥补因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一些教育缺失。
儿童时期是快速发育体格、接受教育、培养健康心智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要在学校里享受义务教育,在外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在家庭中在父母的爱心呵护下感受亲情的温暖。而农村留守儿童偏偏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人格心智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享有和其他在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一样美好的童年,学校和社会需要做的很多。孩子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少儿强则中国强,他们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将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贡献。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深切地知道,留守儿童比其他孩子更需要关爱,更需要沟通,他们的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社会更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关注。解决好孩子的问题,他们的父母也才能在外面更安心地工作,为城市化建设贡献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社会的民生问题,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之所在。(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2]孙志飞.德育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探析[J].理论观察,2009(1).
[3]刘秀英.农村“ 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妇联,2004(10).
[4]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
篇3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多动症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近余年来多动症已成为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儿童精神病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千百万家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海音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幼儿。选取的原因是这名幼儿有多动症的倾向,行为特征明显,使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2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同时结合文献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等。运用文献法对影响幼儿行为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对家长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幼儿家长的职业、学历、育儿理念等等,为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贯穿观察法,主要观察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的表现,并对此进行记录。
3个案观察实录
Y表面和普通幼儿没什么区别,但是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慢慢的接触中发现,他和普通幼儿的不同,主谓宾不分,不能根据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回答,经常复述老师的语言。初来幼儿园时哭闹情况特别严重,不听指令,经常独自一个人在教室里乱跑,随意的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有时还会无缘无故的去欺负其他幼儿。但是他喜欢音乐,只有在听音乐的时候他可以安静下来。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该幼儿不能自己吃饭,自理能力较差。
4个案教育干预
4.1家园合作
首先,教师就对象进行了家庭访问,了解了对象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向家长分析了一下孩子出现的一些和同年龄儿童相距甚远的不符合年龄特征的行为表现,让家长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的积极沟通之下,家长带着幼儿到医院进行了多动症的检查,确定孩子患有多动症。让家长对儿童积极实施矫正措施,使其健康成长。
4.2师生影响
情绪异常如焦虑或沮丧常伴随着多动症在学龄期而出现。学龄前期儿童,由于发展不成熟,尚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老师就用温暖的肢体动作来感化他,让他适应新的外界环境。
4.3同伴影响
在班级中,与Y交往相处最多的不仅是老师,也有他的同伴们。孩子们虽然小,但是Y的一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幼儿,也会对其他幼儿造成一些伤害。在幼儿园中,虽然Y不能很好的融入到班级的活动中来,也会影响其他幼儿的游戏。在问题发生后,笔者不是让其他幼儿去孤立Y,而是孤立其他幼儿去帮助Y,让孩子体验同伴的关怀和成功的乐趣。
5个案干预成效
5.1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Y在刚进入幼儿园的阶段情绪表现的十分激动,常常会用哭闹的行为来发泄,而且这种情绪往往会持续一整个上午。而在老师的干预下,我们可以发现Y入园时的情绪发泄时间和程度在慢慢的缩短和缓解。而且他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和游戏。
5.2规则意识逐渐形成
原来的Y基本不参与集体活动,只是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或者自顾自的玩耍。通过一些列的干预,他现在能知道学习活动的时候要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搬椅子坐好,能持续4-5分钟。以前从来不参与集体的活动,现在也慢慢的融入进来了。
总体来说,在整个干预的过程中,Y的多动症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不大。表现为他多数情况下还是自由散漫不能融入集体活动,与同伴之间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地交流状态。期望看到Y更多的进步,我们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观察与干预。
6反思与分析
通过对个案Y的跟踪观察、分析、干预行为及效果的综合分析,我们要对学前儿童多动症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与反思:
6.1器质性因素
器质性因素是引起儿童多动症的核心因素之一,器质性因素主要指的是孕妇在生产前、生产时和生产后因损伤而造成婴儿轻微脑损伤,如脑外伤、新生儿难产导致缺氧窒息、早产、颅内出血等。器质性因素是一种先天性的因素,诸如妊娠期孕妇受伤,从而引起胎儿窒息等状况,导致儿童患病。还有的母亲可能在生产过程中用了较长的时间,生产的时候血压升高,这是危险的,因为高血压会减少母体给胎儿的血流量,因而导致了婴儿的脑损伤,此时需要进行剖腹产,将胎儿可能受损的程度减到最低。在医学界有这样的说法,难产会对儿童的脑部造成损伤,在生产时脑部受过创伤的孩子,在以后会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冲动或暴力等倾向。
6.2遗传因素
父母患有多动症或某些精神类疾病对儿童多动症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父母的染色体异常,器官畸形和先天性生理缺陷,也可能是遗传儿童多动症的主要原因。根据临床观察,单卵双生子的儿童出现多动症相比双卵双生子儿童出现多动症的比例更高。且多又⒍童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之间同样患有多动症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在女性多动症患者中癔症比较多,而在男性多动症患者中,人格和暴力酗酒多一点。由此可见,多动症的发生多是家族性的。
6.3环境与教育因素
从儿童的成长环境看,特别是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方法会在某种程度上促成儿童多动症的形成或多动症症状的恶化。调查发现,如果父母经常干涉孩子的决定,虐待儿童,并伴有责骂甚至惩罚行为,这可能会导致孩子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或特殊的教育环境均会对儿童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甚至使儿童产生暴力倾向。诸如当父母承受了过大的社会压力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负面影响传递给儿童,在此家庭教育环境中,儿童的多动症症状会愈发严重,甚至有可能衍生出更多的共存疾病。诸如焦虑症和忧郁症等。因此施加相应的治疗时,应该以身心兼治为基本原则,否则很难治愈多动症。
参考文献
[1] 吴媚.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非药物治疗[J].精神医学杂志,2011,18(16):110-112.
[2] 宗尽炎.对儿童多动症综合性干预措施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1,16(7):57-58.
篇4
[关键词] 学习困难;认知;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c)-0023-03
学习困难是一组异质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儿童在听、说、写、推理以及计算能力的获得和应用方面出现的明显困难,原因不明,国外报道本病的发生率为10%左右。由于发病率高,现已引起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1-3]。本文采用多个认知评定工具对学习困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智力、注意、执行能力等进行综合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学习困难儿童认知功能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9~11月在本市惠城区、惠阳区各随机抽取一所普通小学,以2~6年级的全部同学为抽样框架,每个年级抽出4个班,并以其中符合学习困难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学习困难儿童诊断标准主要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关于特殊学习技能发育诊断指标,同时借鉴国内同行界定标准: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居班级第10百分位以下者,班主任根据综合能力评定为差生;主科至少有一门成绩80;损害必须是发育性的,即上学最初几年已经存在。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共有86例,其中男性54例,女32例,男女比为1.71,平均年龄(10.2±1.9)岁。正常儿童根据以下标准选出:①学习成绩在第80百分位以上;②班主任根据综合能力评定为良好;③年龄相差最小;④无明显躯体精神障碍。按此标准共选出86例正常对照儿童,其中男性52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9.8±1.7)岁。
1.2 方法
对学习困难儿童组及正常儿童组均采用以下认知功能评定工具进行测试。①龚耀先教授修订的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C-WISC):适用6~16岁的儿童,主要测试内容包括语言水平和常识测验;②韦氏记忆量表(WMS):包含个人经历、数字顺序关系、逻辑记忆、顺背和倒背数字、视觉再生和联想学习等7个分测验;③张厚粲主持修订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属于非文字智力测验,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与言语的限制,目的是为了评估受试者的非言语智力功能,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依据年龄将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原始分换算为标准分,以1~8表示,其中1代表最高级,8代表最低级;④数字划消测验(以错误率>12%为异常):材料用阿拉伯数字组成,共有5个分测验,每个测验有不同要求,主要测试注意力集中程度。除使用以上几个工具外,同时采用自拟的儿童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调查表调查有关家庭环境因素。调查表由被试者父母填写,共有30项条目,每条依据为1、2、3、4、5,统计各因子得分。为增加调查资料的可靠性,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讲明调查的意义和目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C-WISC结果的比较
学习困难组与正常组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儿童WMS结果的比较
学习困难组的经历定向、心智、再认、再生、理解、背数、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及记忆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儿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结果的比较
学习困难组平均标准分为(4.12±1.67)分;正常组平均标准分为(2.34±1.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P
2.4 两组儿童数字划消测验结果的比较
学习困难组的总分明显低于正常组,平均误差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学习困难是家庭和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一般认为影响儿童学习成绩的因素并非单一因素,智力水平是最重要因素,且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除此之外还与家庭环境、学习兴趣、情绪状态等有一定关系[4-5]。本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水平全面低于正常儿童,其动作发育迟缓者智力水平低下更为明显,提示儿童学习困难有生物学基础,与程玉兰等[4]的研究结论一致。根据Kunfman提出VIQ与PIQ之差的绝对值≤12分为VIQ和PIQ分离的标准,本研究发现VIQ与PIQ分离现象在学习困难儿童中较为普遍,明显多于正常儿童,提示智力结构不平衡也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困难儿童语言能力与操作能力发展不平衡,多数表现为言语加工信息能力明显落后于非语言加工能力,这种情况可能与儿童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均衡有关。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学习困难儿童认知特征是认知障碍、记忆障碍、阅读障碍、运算障碍[6-8]。认知障碍可发生在感觉、知觉、表象、思维等的任何心理过程,其症状因障碍层次不同而不同。由于视、听、触、嗅等信息处理能力失常,造成学习技能的习得障碍,从而导致学习困难。本研究显示,学习困难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儿童,躯体运动和精细运动协调能力较差,动作比较笨拙,前庭觉、触觉、肌肉运动知觉统和较差,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容易导致认知障碍。
关于学习困难儿童注意稳定性的研究结果目前也很不一致。本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划消速度和错误率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说明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稳定性未见明显缺陷,但不能据此认为学习困难儿童不存在注意方面的障碍,因为专门针对学习困难儿童注意力的研究发现[1],这样的儿童在注意广度和注意分配能力方面依然存在障碍。
国内研究认为,学习困难儿童的行为特征是多动、分心、固执、笨拙、冲动和孤僻[9-12]。本研究中学习困难儿童多动障碍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注意集中困难、冲动行为、活动过度三项比例也明显高于正常组儿童,尤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差异最显著,说明学习困难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缺乏坚持性,容易受外界干扰,容易陷于多动和冲动。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症的儿童,神经系统易兴奋且不稳定,注意力发展水平低,这有碍于其学习能力的获得,也有碍于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容易滋长厌学与焦虑情绪,与学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学习困难组和正常儿童组在智力水平、记忆能力、注意等心理特征方面都有显著差异,这些心理特征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征非常复杂,因而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困难干预措施难度很大,这是当今医学界、教育界、心理学界正在努力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今后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雪荣.现代儿童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155-161.
[2] 李淑仪.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63-65.
[3] 林桂秀,陈璐,陈达光,等.儿童学习困难综合干预疗效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2):830-832.
[4] 程玉兰,崔尹薇,吴汉荣.学习困难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15-217.
[5] 张修竹,刘爱书,于增艳.学习困难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335-337.
[6] Folkman S,Lazarus RS.Coping as mediator of emotion[J].J Pers Soc Psychol,1988,54(3):466-475.
[7] Folkman S.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M].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10:3-20.
[8] 金志成,隋洁.学习困难学生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9,31(1):47-52.
[9] 程玉兰.儿童学习困难影响因素的分析[J].国外医学心理卫生学分册,1991,15(3):101-104.
[10] 苏渊.孩子为何注意力不集中――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75-78.
[11] 韩进.学习障碍的精神学基础研究概况[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2):124-125.
篇5
关键词:生命;小学教育
当下社会,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充斥着校园,也侵蚀了小学孩子们幼小的心理。我们在感叹便捷时代思维观念与时俱进的时尚时,也品尝到了过度个人自我内心膨胀、不畏惧生命、不畏惧大自然所带来的恶果。例如近期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学生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跳楼或是离家出走等等,众多实践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基于儿童生命的小学教育必须引起整个教育界的重视。
1小学教育中生命教育课题的提出
生命对任何人而言都只有一次,因此它是宝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过分强调对知识的积累,缺少了对生命本真意义的追求,忽视生命价值的追寻,因此,在现实中出现小学生自杀和伤人等悲剧现象。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渗入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这一课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
1.1现实生活中生命意识的失落与渴求呼唤生命教育: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度消费带来的是人们对财富的盲目崇拜,和对价值、意义等终极命题的缺乏思考,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随波逐流到凡俗琐事的争名逐利中,从家庭、学校,再到社会上,到处是轻浮、虚夸、浮躁、焦虑的风气。人们没有闲暇或者是根本不屑于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因此,生活中感受不到快乐、美丽和高尚等崇高感。渗透到小学之中,就是我们听到的校园流血暴力事件,亦或是一些敲诈、欺骗等恶性事件。孩子们对自己的生命轻视,觉得毫无意义,必然也对他人的生命缺乏必要的尊重和宽容。因此,校园中再次发出了渴求生命教育的呼唤。人们痛定思痛,意识到了给予儿童生命的小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1.2转型社会对现代范式教育的反思:社会转型后,社会结构变化,人们的思维习惯以及价值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书本上的现代教育范式并没有得到时间的沉淀,教育理论界并没有形成较成熟的教育体系。可以说,当下的教育改革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教育一直强调“知识的力量”,缺乏对“人”的关注,教育与生活相脱节,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意识等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当下的现代范式教育过于追求“能力、素质”,而缺乏“人性化”。当下的我们正在品尝忽视或无视学生生命经历、生命感受和生命体验的恶果,快步发展的社会也在呼唤校园对尊重个体生命的道德教育。
2不同学科渗入生命教育的思考
当生命价值的课题进入校园后,各学科都应该钻研本学科与生命相关课题的切入点。
2.1思想品德与生命教育:思想品德课是奠定学生人文关怀的基本学科,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注重渗透生命与责任意识,教育学生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好的心境,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懂得保护公民自身的权益。学校和家庭共建,让学生充分体验社会实践生活,在探讨和分析中实施生命教育。
2.2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语文课堂是最能够抵达人的内心和灵魂的教育渠道。教师应该在带领学生体味语言文化的审美过程中,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和希望以及一些终极的人类情感的渗透,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美的过程中,身心灵也受到巨大的震撼。教师应在优秀的作品中挖掘出生命教育的因子,在作文教学和阅读训练中找到生命体验的切入点,生活学生的境界,提升其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参透对生命体验的感悟。
2.3数学教学与生命教育:自然科学当中也有人性化的部分。任何伟大学术成就的问世都是科学家们呕心沥血,用生命谱写出的。因此,在教师带领学生们探索自然王国里的奥秘时,教师也应该对这些伟大人物的生平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做注脚。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家们的伟大精神和伟大灵魂,让学生们在数字、公式背后体会到科学家们对时事、对人文的关怀,也由此启发、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为解决人口、能源、环境等生态问题作出自己的努力。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关爱社会、心中有爱的生命教育。
2.4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体育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素质的基础,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保持自己健壮的体魄,来促使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做运动,多谢生命体验,多掌握一些生存和养生技巧,以此来延长生命,预防疾病,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让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丰富。
2.5艺术教育与生命教育:在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的教育中,教师不仅仅是在教授学生审美的技能技巧,同时也是在审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生命潜能、生命智慧以及生命价值的体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创作和欣赏美,从而感受、顿悟、体验获得生命的乐趣,不仅陶冶了情操,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以艺术美的力量来感染学生生命活力,滋润学生的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党憧憬和向往,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可以说,生命教育可以渗透到当下小学教育的日常每个环节。但是,首要的是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对开展小学生命教育的重视。教师要细微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和情绪变化,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生自然而然的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桃.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小学教育的启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4).
[2]木木.“学习陶行知,走进新课程”研讨会在镇江举办[J].教育科研论坛;2013(5).
篇6
工具一般指人们生产劳动所使用的器具,也指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3]而资源是指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能发展的事物。[4]由上述工具与资源的概念可以看出,工具具有静止性、被动性,相对而言比较固定化;而资源是能量与信息的总称,可以开发和利用,具有可转换性和可生成性。语言不是单纯地承载和传递信息,不像一般工具_样与主体相分离,而是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交流等融为一体,直接参与到认知、交流过程中。仅用“工具”定义语言的角色,事实上忽略了语言的诸多功能。王世凯分析了语言具有再生性、共有性、转移性与可利用性,具有价值性和守恒性,而这些特征正是_般资源的共性特征,所以资源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5]在2007年8月16日召开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新闻会上,时任国家语言司司长的语言学家李宇明强调,不能仅仅把语言看作_种工具,还应该从语言资源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国家的语言、方言和外语。[6]“语言资源观”逐渐成为学界认识和研究语言的新视角。
对语言本身的理解,无疑会影响语言教育的具体实施。具体到学前阶段,“视语言为资源”这一观点的提出,将为幼儿园语言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昵?它启示我们至少应特别关注两个问题:第从“工具”到“资源”如何重新思考语言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语言资源观”对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有怎样的启示?
二、语言资源性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体现
从资源的角度审视语言,语言具有信息性和可生成性,在儿童发展中扮演着极为活跃的角色,那么语言的信息性是怎样体现的?语言的可生成性有着怎样的规律?语言应达到怎样的要求,才能够更高质量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一)与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
语言资源具有衍生性,原有的语言单位不断分化出具有其他意义的新单位、新成分。王世凯认为,从资源的角度看,这就是语言资源增容的过程。语言单位的衍生_般通过多义分化、虚化多义、同形异义等方式实现,其中多义分化是分化出几个意义不同却有关联的语言单位,虚化多义是分化出表示另外意义的成分,同形异义是表示与原来意义无任何关联的意义。此外,语言利用自身资源的组合再生功能,进行各个不同层级上基本单位的组合和再组合,使语言单位成几何比例增长。[7]学前儿童的语言同样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语言资源不断增容,主要表现为儿童借助于原有的语言经验理解新的词汇和句式,尝试将词汇和句式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语义的丰富性、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适宜性。与此同时,儿童还能根据对语言规律的感知和认识,理解和归纳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关系,尝试将词与词进行组合,并创造出新的词汇和句式。学前阶段的儿童通过上述方式,逐渐丰富和扩大语言资源,不断提高语言水平。
语言学家提出,语言资源按要素层级特征可以分为底层资源和高层资源两个部分。各种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文字都是语言资源的要素资源,也是底层资源。修辞、喻体、风格资源是高层资源。[8]高层语言资源中也有组合再生的现象,如比喻这种修辞格通过变换本体和喻体,可以生出无数新的语言表达。学前儿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来拓展语言表达的现象极为普遍,如大班儿童这样表达快乐心情:“我快乐得像一朵花绽放着一样。”“我快乐得像一天吃了一百块糖。”]上述比喻句,通过联想和创造相似点,说出“快乐得像XX”的表达,儿童可以通过变换“XX”不断地说出新的比喻句。拟人、夸张、排比等其他修辞格同样能创造出无数新的语句表达,在学前儿童语言中频频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修辞性语言是学前儿童扩展语言经验的重要手段,创造性地表征事物,突破已有词汇和句式的限制,使得语言表达具有更高的形式自由度和更宽广的语义空间,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语言能力。
(二)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语言与认知发展的同步性,如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研究者们就已发现儿童对于英语颜色词的编码能力与颜色再认能力正相关;10]3~5岁儿童标准错误信念测验得分与各类标准语言能力测验得分之间的相关高达0.61-0.64。[11]这些研究结果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密切互动,维果斯基、布鲁纳、皮亚杰等学者均论述过语言的获得在认知灵活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与认知“同存共进”成为学界的共识。
儿童运用内部语言监控认知过程,通过语言表述认知内容,凭借语言与同伴分享信息和交流自己的发现,表达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讨论结果与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成功或失败原因以及商讨下一步要怎样做等。这些方面体现了认知过程中语言的工具功能。与此同时,语言表述概念、内涵,界定事物之间的关系,语言本身就是认知信息。此外,语言还经常成为儿童认知的诱因,如儿童听到新的词汇就会刨根问底“什么是恒温动物?”“什么是冬眠?”在这些方面,语言更多表现出资源功能,体现出显著的信息性、共有性与转移性。
从乔治拉克佛(GeorgeLakoff等人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开始,人们还越来越关注隐喻等修辞格的认知功能。如有学者提出,隐喻是通过分析事物的特征,由特征相似点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12]我国著名修辞学家王希杰认为人们一般会运用隐喻在新旧事物间建立联系,从而使知识之间形成系统。[13]人类认识世界的普遍的一般的途径是从已知的事物到未知的事物,利用新经验与已有经验之间的相似关系扩大认知。如3岁女孩说“太阳落下,月亮升起来;月亮落下,太阳升起来,就像坐翘翘板一样。”天突然刮起冷风,4岁女孩很兴奋,迎着风说“我要试试风的凉度。哈哈,我是风的体温表。”[14]在上述例子中,儿童用翘翘板的“升降交替”类比太阳和月亮的交替,抽象出事物变化规律的相似;用体温表测体温类比身体感知温度,抽象出事物关系的相似性。在修辞性语言运用过程中,学前儿童通过分析、类比、推理、联想等心理过程,获取观察事物的新视角,确立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突出所传达的信息,强化对本体和喻体特征的认识。从认知结果来说,比喻等修辞性语言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系统之中,并丰富和改善原有的认知系统。可见,修辞性语言作为高层次语言,有助于提升学前儿童的思维广度和认知灵活性,为其建立更具张力的认知系统。
(三)与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语言常常被称作交际工具,那么语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是否仅仅起媒介作用昵?语言本身具有情感色彩,语言的调整直接引感的变化,儿童理解与使用语言的不同变体的过程,即是认识和体验情感的过程。语言是意义系统,也是价值系统,蕴含着对问题的认知和情感态度。儿童要礼貌地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被别人接受,吸引同伴一起游戏、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这使得语言经验同时也是交际经验。这些丰富的交际信息蕴藏于语言之中,因此有学者提出,语言是达成人与人之间共同的表达与意义交流的一种资源。
语言表达水平高低由此决定了交际水平高低。普通语言是抽象的、概括的,是理性化、模式化的,具有表述功能和理性功能,而修辞性语言蕴含着深层的情感信息,能够有效地调动受话人的感官,具有“动情”作用,强化儿童对情感的回应。丰子恺先生就曾论述比喻性语言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能够更为具象、夸张,更有趣味性,使听者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折服,更乐于接受。™修辞性语言意味着主动调整语言形式,尝试控制交际效果,诱发更为积极的话语后行为,整体上改变语言交际质量。学前儿童个性化的、具有特殊美感的修辞,更容易感染和影响受话主体,在交际中诱发更为积极的话语后行为,从而使得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互动力度更大,传达的信息更能够引发和保持交际方的交流兴趣,获得更多与成人、同伴互动的机会和更加积极正面的评价,由此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扮演更为活跃的角色,为其社会性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情境。
(四)与儿童审美发展的关系
语言具有审美功能。汉语是崇尚“美辞”的语言,如《礼记》中写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描述了汉语的美和人们对语言美的欣赏与追求。语言的审美性集中体现在修辞语言上,如王希杰认为修辞性语言能够充分挖掘语言美的潜能,最大限度表现语言美的所在。[17]修辞性语言渗透审美的因素,使得审美性逐渐成为儿童固有的习惯。惯用修辞性语言的儿童,更重视语言的审美特征。如4岁女孩表达自己很开心“妈妈,我就像看到春天的花园里开满了花。”在这里,女孩选择春暖花开的美好情景来表达快乐体验,在美好事物之间建立起连接关系,加深了审美体验。修辞性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突破,意味着必须具有特殊的想象与创造,因而本质上是_种创造。学前儿童本来就是梦想的、诗性的,居于“无规范”世界,修辞性语言能够进_步促进儿童想象与联想,如大班儿童这样描述雪景“我觉得像在棉花上玩似的”“像1片白云围着我。”18]这些比喻展示了儿童奇妙优美的想象,表达了他们新颖、独特、非公众性的体验。修辞性语言的使用使学前儿童能够用语言完成审美创造,并由此获得审美的高峰体验。语言还常常扮演着学前儿童绘画、音乐等审美活动的凭借物,如上所述,语言具有审美功能,修辞性语言本身就是审美符号,传达特定的审美情感,超越具体所指事物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和创造性。对修辞性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成为学前儿童审美与创造力发展的源泉。
综上所述,_方面,学前儿童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个体,语言的资源性较之于成人更为显著,其语言与认知、情感、社会性、审美等发展呈现出时间维度的同步性与空间维度的同源性,相互支持而密不可分。语言是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发展及整个生活的综合折射,语言与儿童生活、其他领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映射、相互渗透。语言不仅仅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工具与对象,而且有着超越工具的意义。在分析语言如何影响各领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语言资源有底层与高层之分,作为高层次语言的修辞性语言相比于普通语言,更是能够大大拓展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以及审美发展的空间,彰显优质语言资源的价值。
三、“语言资源观”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
语言是国家资源,也是个人资源。邱质朴认为,从与社会经济及生产活动相联系的意义看,语言是_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从个别人的活动和才能来看,语言能力是_种极为重要的个人财富。[19]要培养未来具有优质语言资源的公民,学前期是关键。“语言资源观”促使我们结合《指南》,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与策略等做出新的思考。
(一)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启示
首先,应倡导普通话与民族语言双语教育。从资源角度看,不同语言的语言活力有明显差异。如普通话语言规范程度高,功能完善,使用人口多,应用范围广,语言活力较强,在国外影响也越来越大,具有高度资源价值。[20]既然普通话是具有超强活力的强势语言资源,保持普通话的推广力度,也就应是学前语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所以《指南》明确规定_般儿童应掌握普通话“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
此外,从保护和发展语言资源的角度出发,还需要同时重视学前儿童对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掌握。李宇明提出,每种语言都是_种特殊的语言样品,具有其他语言无法代替的语言学上的认识价值。™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确认了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联系。李宇明也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语言及其方言是国家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因此许多儿童已经不能熟练掌握方言,母语水平滑坡,从资源角度来说,是巨大的损失。[22]这也就意味着,从保护和发展语言资源的角度来说,儿童还应努力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方言,如《指南》对少数民族儿童就提出了双语培养目标,要求他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
语言是个人资源,在学前儿童当下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其个人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语言是国家资源,语言资源需要传承和建设,而学前儿童是语言资源的承载者和未来的语言资源建设者。从上述两个意义来说,学说普通话和民族语言或者方言,是培养学前儿童掌握优质语言资源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我们应更加重视幼儿园普通话与民族语言或方言的双语教育目标。
其次,应强调对儿童高位语言能力的要求。语言资源具有不同质量,其中修辞性语言作为“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具有价值性和稀缺性,代表着语言的高位水平,因此还有必要发展学前儿童对修辞性语言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运用修辞性语言是儿童通过语言表达灵活自如地达成交际目的的_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并使儿童能够养成从审美角度审视和构建语言的习惯。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曾提出“要优美地表达自己”。[2《〈指南》也要求引导学前儿童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如对大班幼儿,应要求他们感受文学语言的美,能够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能够使用常见形容词、同义词,使语言生动。这些都体现了对学前儿童使用高层次语言一修辞性语言的要求,因此幼儿园语言教育应将培养儿童修辞性语言能力纳入到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之中,促使学前儿童更加擅长调整词汇与句式,更为优美、生动地阐述所要表达的内容,更为鲜明、有效地表达情感,能够说服和感染交际对象,能够通过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收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二)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策略的启示
首先,应重视语言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界致力于倡导渗透与整合教育,并特别强调语言的作用,如《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由于工具具有静止性、被动性、固定化等特征,从工具论角度很难深刻全面地理解这_观点,而语言资源观则解释了语言在儿童认知、社会性与情感、审美等发展领域的资源功能,语言是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产物,儿童用语言组织相关的信息,语言具有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整合功能,是学前儿童各领域发展丰富的源泉。同时,学前儿童参照和吸纳其他领域中的信息,从多种角度认识同_概念,不断修正和扩充对语言意义的理解。总之,“语言资源观”进_步支持了幼儿园渗透与整合教育的实施,告诉我们在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中,必须突显语言与其他领域的学习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的原则。
其次,应强调高质量语言示范的提供。作为_种社会资源,语言具有传承性,儿童习得语言的本质就是对语言资源的传承与发扬。传承性决定了语言范例的重要性,如果要培养学前儿童优质的语言,就必须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资源,因此《指南》要求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讲话时,应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怡当的语言等。在这里,《指南》强调了成人所用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语言资源观”启示我们更加重视《指南》的这_要求,努力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语言示范。
篇7
你们好!今天我们相聚一堂,欢庆“六一”儿童节!
光阴似箭,弹指之间,一切都化为遥远的往昔。还记得,初入小学,老师便为我们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那一刻,我们便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我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要为飘扬的队旗添上光辉的一笔!我们需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不要过分地追忆过去,不要太多地憧憬未来,踏踏实实、无怨无悔地过好现在。只有把握现在,忘却过去,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未来。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学习知识、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生存,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大海在召唤你远航,高山在激励你奋力攀登。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怯弱者停步不前,勇敢者永不退缩。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将迎来一片翠绿。今天,新的校园,新的书籍,新的同伴,新的师长,新的要求,新的步伐。在这万象更新的生机盎然的春日,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踏上新的征程,拥抱硕果累累的风和日丽的夏天!文章 超市
半学期的学习既将转逝而去,留给我们的是的紧张而激烈的学习。学习并非达到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一个目的,是对知识的渴求。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知识愈多,就愈有价值,知识愈广,就愈臻完善。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知的道路是艰辛的,坎坷的,崎岖的。生活的长河困难重重,我们会正确掌舵,到达理想的彼岸。求知不也是如此?扬起生命的风帆,无怨无悔。
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今天,我们磨练羽翼;明天,我们将搏击长空!人生的一瞬,就在这一瞬,我们所付出的,必将收获源源不断的学识。是金子,总有放光的时候;是玫瑰,总有盛开的是子。知识的海洋中,踏浪而歌,奋勇前进。沿着[本文转载自-找文章,到]夸父的脚步追逐太阳;循着精卫的身影修补蓝天。趁着火红的青春,抓住希望的机遇,撑起命运之舟,托起明天之阳,为少先队的未来而努力!让明天为我们骄傲!
篇8
亲爱的少先队员、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你们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今天,我们在一起欢度自己的节日,是多么的有意义!希望你们尽情地歌唱、跳舞,尽情地享受少年儿童美好时光幸福生活,尽情地欢度节日的同时,请不要忘记:你们佩带的鲜红鲜红的红领巾是怎么来的?她是革命红旗的一角,是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你们今天的象蜜一样甜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沉浸在节日的时刻,世界上还有多少少年儿童却正在忍受着贫困和饥饿的煎熬。
饮水思源,你们一定要继承革命遗志,不忘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金子一样的美好年华,为将来成为振兴中华的栋梁之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发奋学习、练好本领。参天大树,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培育,你们的每一点进步、健康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呵护和社会的关爱。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老师向你们——祖国的未来表示最热烈的节日祝贺!祝你们节日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后,预祝今天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小学六一儿童节演讲稿二】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
大家好!
在这阳光明媚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我谨代表学校对你们前来参加本次“六一”联欢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稍纵即逝的!谁不想拥有一个像阳光般欢快的童年,又有谁不希望留住童年这美好的时光呢?于是,我们开展了本届,也是第一届的“六一”联欢会。作为首届“六一”联欢会,我们以“创新、阳光的童年”为主题,希望在玩耍中,不仅让大家得到全身心的放松、愉悦,还能让大家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六一”节是属于我们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相信接下来的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歌曲,一个个逗人捧腹大笑的相声、小品,一场场趣味十足的游戏……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无穷的乐趣。
最后我预祝大家玩得愉快,首届“六一”联欢会能得到圆满成功!并祝所有少年儿童“六一”节快乐!
【小学六一儿童节演讲稿三】
尊敬的老师们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就是我们等候多时梦寐以到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了,这天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
同学们,“六一”是我们最快乐的节日,我们能够快乐地成长,那是因为我们的童年多么快乐。在学习上,全面地发展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一个心愿。为此,我向全体同学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我们要加强思想品德的培养。我们还要树立自尊、自立、自强、自爱的精神,培养独立意识;要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不断培养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的责任感。
2·我们要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还要树立远大理想,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气馁、充满自信,敢超越自我;培养竞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学习上,生活中,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3·我们要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少年儿童要以: “团结、朴实、勤奋、进取。”的校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本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9
关键字:家庭教育;入学准备
学前儿童与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提高儿童的入学准备,能使儿童的学校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讲,关乎儿童未来的学习成绩和智力方面的提高,也涉及每一个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甚至对儿童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
一、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教育偏差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入学准备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外部环境。他们自出生,就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家庭教育,这是儿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场所。其次,家长是儿童的直接教养人,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入学准备。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入学准备的作用是任何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1.“众星捧月式”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
当代家庭中,大多数家庭属于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一般是三口之家,传统的大家庭式的群居模式几乎消失殆尽,父母把更多的爱和关注都倾注在独生子女上,家庭关系单一,儿童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长期处于一种“被爱”的状态,对他人的感觉相对迟钝,儿童无法体验到丰富的家庭人际关系,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会因此受到相应限制。中国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都希冀孩子将来生活工作无忧,一生顺利。基于此,他们有所期望并自觉担负起为孩子创造舒适生活学习条件的责任,尽他们所能为孩子创造最优的条件。简言之,如果能为孩子们创造出最良好的生活条件,父母再怎么受苦受累也心甘情愿。
2.重视智育,忽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我国社会普遍存在一种追求个人成功的虚浮之风,升学就业竞争激烈现状,“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全力开启种类繁多的“智力发展”、“知识积累”。许多家庭教育步入了误区。因此,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了儿童双倍的生活上的帮助,为儿童包办了一切日常事务,希望儿童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智力培养上,却忽视了儿童自理生活的能力,比如自己起床收拾被子和书包,遇到意外情况如何求助等。在盲目追求智力发展时,家长缺乏对儿童生活自理和自我安全意识的训练,这是不利于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和培养公民意识的。关于这样的例子,我们国家也是层出不穷的。
3.应试教育理念
中国的父母受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深远。因此父母、幼儿园、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特别受当前高等考试体制的直接影响,而在社会“高学历热”和早期教育的误导下,在如何顺利爬过幼小衔接这个“陆坡”的时候,父母更是早早地给孩子灌输小学知识,幼稚园小学化趋势愈演愈烈。儿童过早地承担了学业的压力,在他们这个阶段还不具备能力转移和释放压力,长此以往,儿童处于一种焦虑和压力中,容易产生疲惫感和厌学情绪。这样无形当中,儿童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在进入小学后,自卑感笼罩着他们,会导致他们的低效能感和较差的社会适应能力。假期上各种辅导班,使得家庭教育单一化,不仅使儿童厌学,更让儿童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在父母的眼里,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根本不关心自己,由此导致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紧张。
二、提高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教育对策
基于对4-12岁儿童实施的跟踪研究,Jay Belsky等研究者在2007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相对于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经历,家庭教育是预测儿童未来学校适应结果的有力因素和持续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早期教育预示了儿童有较多的词汇量,但是对儿童日后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社会技能,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能力发展并未有显著影响,而且在早期教育机构的看护时间越长预示了较多的外化问题 (Jay Belsky,2007)。所以,这些研究者并不建议儿童接受早期教育。
1.重视儿童个体全方位的入学准备
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从儿童个体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五领域模型,入学准备包括以下五大领域:身体健康与动作技能、情绪与社会性、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与一般知识五方面内容。正如木桶理论的短板效应, 一个孩子是否全面、均衡、牢固地打下基础,往往关乎其将来发展的优劣。在小学阶段,艺术、体育、科创等方面,家长都应该让孩子积极参与锻炼。兴趣的培养越早越好,越丰富越好。艺术熏陶情趣,净化心灵;体育运动健其体魄,强其精神;面向未来,良好的科学素养能令孩子立于不败之地。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知行合一
父母在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策略,其表面目的往往是为提升儿童的小学适应性,其实隐含的目标是培养影响儿童一生的学习、生活品质,形成影响儿童一生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次养成,需持之以恒,反复锻炼。科学的家庭教育策略关系着家庭教育的执行效果,子女健康成长与否取决于父母是否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策略,而错误的教育策略会适得其反。现实中父母常常会急于求成,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有时甚至剥夺儿童习惯养成的机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把理论应用在实践中,理论只是空中楼阁。有了正确的理论,还要有正确的实施方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知行合一,遵循下面几个原则,实施家庭教育策略:父母应当尊重儿童,树立以优点为基础而不能以缺点为基础进行评价的概念,教会儿童学会自我评价。儿童对力所能及的事情所做的努力和尝试,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不要盲目替儿童包办。
3.建立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对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研究显示,知识分子普遍理解儿童学习与游戏规律,在学习中,善于循循善诱,儿童入学后表现出积极的亲社会行为、独立性、创造力等显著相关母亲采取支持-引导的方式,增加亲子共度的时间,有利于儿童的言语能力发展。反之,儿童容易形成抵触的心理,不愿意阅读,或者在阅读中注意力分散。
大量研究表明,亲子共读活动有助于亲子间感情交流,给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的资源,亲子间的对话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言语能力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发展,高质量的亲自共读可满足儿童情感安全性的需要。对儿童日后的学业成就产生重要影响。
4.加强儿童入学后指导
入学后指导是促进儿童适应小学生活的必要条件。家长应该清楚地指导儿童入学前后是不一样的,家长需帮助孩子做好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准备。在儿童入学后,家长应多尝试和孩子沟通入学的感受,对学校的印象以及与同伴是否能友好相处等问题,切勿急于对孩子施加学习压力,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可以适当陪读,因为孩子还没有形成学习的自觉性,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家长的引导。此外,家长应与教师建立及时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总结孩子的点滴进步和不足,共同制定帮助孩子提高的措施。
入学准备的实质是指为了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成长,幼儿园和小学做好本身的系列工作,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等条件,从而实现儿童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进而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过程。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合力的结果。其中家庭的影响最为重要,不可替代,父母家人是最亲近的人,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耳儒目染,早己养成了很多习惯,所以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不可代替性。
参考文献:
[1]Gredler G R.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what the future holds.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0, 37(1):73-79.
[2]⑾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杨晓萍,李静.学前教育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3.
[4]崔淑婧,刘颖,李敏谊.国内外幼小衔接趋势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1(5):86-90.
[5]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 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关键期假说 儿童第二语言学习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H1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19-02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国家、民族间各种事务的频繁往来,国内对第二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上各种形式的幼儿英语培训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儿童在认知尚未成熟、母语系统还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过早的习得第二语言是否可行的问题见仁见智。本文将从对关键期假设的讨论入手,通过比较儿童与成人习得第二语言的优势,论证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可行性。
一、对第二语言关键期假说的讨论
生物学领域证明,生物体在某种行为形式中存在关键期,例如,白冠雀幼雏在出生后的 40-50天内听到成年雄雀的叫声,日后才会鸣叫,过了这段时间,即使再听到,也不会鸣叫。Lenneberg[1]首先提出在人类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可能同样存在关键期,即在一段时期(大约2岁至15岁)语言习得能够轻松自然的进行。后来,二语研究者将这一假设延伸到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但是语言习得关键期是否存在,莫衷一是。
支持者的第一个证据来源于神经科学的研究。神经科学家Hirsh曾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术来观察12个流利的双语使用者,前6个从小就习得双语,后6个在青少年时才学第二语言。结果发现,前一组被试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时牵动同一区域;而后组青少年期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被试的母语和第二语言却处于不同的位置。Hirsh的解释是:语言区内的神经细胞像一硬件线路,幼儿学舌时将包括听、视、接触和运动的各种能力输入这一线路,当语言区域的细胞调节到适合一两种语言后,便稳定下来①。也就是说,人的大脑在一定时期,掌管语言的区域已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所以青少年在大脑语言区域已经调节到适应母语的情况下去习得另一套复杂的语言系统要困难很多。
1970年在美国洛杉玑发现的女孩Genie的事例也被用来证明语言关键期的存在。Genie在12岁之前一直与世隔绝,不能言语,被发现后开始学话,但到18岁时仍只具有最低限度的语法能力,这说明她开始接触语言的时间已经超过语言区域发育的最佳阶段,语言功能也便萎缩②。在其他一些地方发现的“猪孩”、“狼孩”的例子都能说明这一点。此外,心理语言学家Johnson 和Newport曾以不同年龄移居美国、母语为汉语或朝鲜语的人为被试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7岁前移居美国的被试语言水平同本国人没有区别;7-15岁的则明显显示出了语言习得能力方面的衰退。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美国国务卿基辛格12岁才移民到美国,他的英语里带有浓厚的德语口音,而和他同时移民,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却能讲一口地道的美国英语。笔者在求学期间曾碰到一对来中国5年的美国夫妇,他们的两个孩子在汉语幼儿园、小学就读,现在两个孩子都已是流利的双语使用者,可是在同样的环境下,这对夫妇仅能用汉语说出有限的物体的名称和简单的口语表达。
以上的例子均得出一个结论:儿童阶段习得语言的确有极大的优势,且在语音方面的优势是绝对的,错过这一关键阶段,等于错失语言学习的良机。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关键期假说持反对态度。Hakuta认为证明关键期存在满足的条件之一,即应该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但是支持关键期的学者对关键期的最佳时间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例如,Lenneberg[1]23认为是2岁到青春期;Pinker认为是从6岁开始;而Krashen认为关键期在大脑完成侧化的5岁也随之结束;Johnson 和Newport认为至15岁关键期结束。
而且,在反对者看来,如果关键期存在,儿童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应该有质的差异。然而,各种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学习过程还是最终学习结果看,儿童和成人之间并没有本质差异。况且,如果关键期存在,环境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不应有很大影响,但事实上即使到很大年龄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只要工作和生活需要,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可以有很高的水平。
以上观点大多用来证明关键期绝对存在的不可信。笔者认为这些论据仅仅说明关键期不是绝对的观念。在关键期以外并不意味着不可习得语言,因为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认知也有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外界刺激对语言、认知发展都要发挥作用。但是这都不能否认在儿童阶段学习第二语言的益处。
二、儿童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比较
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人在青春期前,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言语中枢尚未定位,大脑左右半球都参与语言学习;同时儿童的发音器官柔软,其声带、唇、舌等运动神经的调解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儿童时期是语音发展的最佳时期[2]。
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受母语干扰的程度较小,而成人是通过母语系统接受第二语言信息。儿童的语言是简单的,仅依赖于基本的句法,少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相反,成人在接受第二语言时必定经过将第二语言转换成母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克服母语在认知、结构、内容上的种种复杂信息的干扰。
在认知方面,成人侧重于利用一般的认知能力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则,在使用语言时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则;而儿童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儿童在习得语言时,有时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学习语言,他们更多的是将二语作为表达意思的工具;儿童只看到相似性,缺乏理性思维,并且以自我为中心,元语言意识的缺乏恰恰是语言习得的先决条件。儿童还未形成对一种语言或一种文化的固定的社会态度,因此,在接受另外一种语言时心态是开放的。在他们的认知发展到抽象思维的形成阶段(大约是12岁之后)时,元认知能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开始对母语和目标语产生不同的社会文化态度,这无形中造成自然习得语言的障碍,他们的语言学习不再是“无意识”[3]的了,这时往往要依赖于其他的一些大脑机制,如逻辑、数理机制等去完成语言学习任务。
从二语习得与情感因素的关系的讨论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儿童与成人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皮亚杰认为2-7岁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egocentric),他们趋向按照他们自己的观点了解世界和他人的经验,自我中心主义在儿童的语言中也存在,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小孩一个人的时候会自言自语,即使没有一个人听,他们也自得其乐的谈论他们正在做什么。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界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自然地产生一种心理防御性, 以保护脆弱的自我。在第二语言习得中,青春期或青春期后的习得者往往会产生自我抑制,对自己产生怀疑,在二语交流时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这使他们在没有把握时不会轻易的应用第二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而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更愿意使用已掌握的固定的语言表达模式,从而限制了语言习得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有其充足的科学依据,如果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积极利用儿童的这些先天优势,为其将来的二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他们的某些天赋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当然,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实行还要因时因地而异,受到当地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限制;在儿童第二语言教学中,也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运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注释:
①②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0-61;74.
【参考文献】
[1]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Language[M].New York: Wiley.1967.
[2]Brown,H.D.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宋亚昆.儿童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比较及儿童第二语言教学[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and Children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LI Hui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