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十个约定范文
时间:2023-03-27 02:5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狗狗的十个约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其中也包括我,我喜欢狗狗。是因为它善待我们,在我们没在家的时候,它总会安静的呆在家门口,等待主人。当有陌生人靠近的时候,它会提高警惕,为主人牢牢看守家门,看到主人的身影时,它是第一个跑向前去迎接主人。在你难过的时候,也是它,用舌头舔你的脸,只为逗你开心,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其实它也在为你难过,它的眼角,早已注满了泪光,在不经意间,它的泪水顺着面颊滑落的时候,它会转过头去,只怕你会更加难过。狗狗可以这么善待人类,而我们对它们又如何呢?请记住,狗狗的寿命,只有十年,它从一出生陪伴你的只有这十年,如果爱它,就请尊重这十个约定:
一·10个约定
1.尽管遗憾,和你在一起的时间,也就只有十年左右。2.为了增进相互理解,请给予我们彼此足够的时间。3.请与我多说说话,好吗?4.不要吵架,不要打骂我,因为我不想咬你的。5.我不听话的时候,总是有理由的,请你在责备我之前好好地想想你对我做了什么。6.请你相信我,因为我永远是你的伙伴,我一直陪着你。7.你有学校也有朋友,但对我来说,我就只有你。8.即使我上了年纪,没有以前可爱,也请不要遗弃我。9.和你一起度过的岁月,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却。10.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请你目送我离去,因为有你在我身边,我才能幸福地去天堂旅行。所以,请无论如何不要忘记,我一直爱着你。如果真的爱它们,就请尊重它们,尊重这十个约定,并且时时刻刻问问自己做到了吗?时时刻刻记住,它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
初二:王思雨
篇2
【关键词】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音乐教育
如今国家对中小学学生的培养要求全面的素质教育,音乐文化多元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全方位的在学校中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音乐课上不仅仅是会唱一首单旋律的歌曲那样简单,而要多方位的寻求艺术的价值,这决定了实习生在世界音乐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地理历史文化、文学戏曲文化等方面都要有所涉猎,从而进行游刃有余的教学活动。但如今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很多实习生是实习过程中出现了在学校所学与实习所教的两大知识构架难以相溶的局面的,很多授课属于现学现卖,例如在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的演唱曲目中《重整河山待后生》实习生对歌曲创作背景和演唱方法不甚了解,其所试唱后总有种流行歌曲的错觉,可见这“照葫芦画瓢”的京韵大鼓可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一、现象与问题
以河北师大音乐学院为例,摆在现实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文化素质偏低
近些年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建立了很多特长班,这些班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低分学生收容所”而对于特长来讲大部分都是几个月的专业“恶补战”对比艺术专业类院校来说考入了艺术教育类院校就比较容易了。注定了在艺术教育的高师预备队伍中有着一批“两全两不精”的队伍的出现,当然这重大担子还要录取学校来扛。
2.教育导向失衡
教育部在对师范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指出“坚持师范教育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高师类院校本应以培养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但如今个别教师很大程度上向专业类音乐院校看齐,把成为演员、艺术家为最终目标来培养学生,忽略了学生的真正专业是“音乐教育”这无形中给教学双方又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和负担。
3.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问题
现开设的教育理论课程仅有“心理学”、“教育学”、“音乐教育导论与教学法”,从课程上来说除了上述三各科目外,其它设课很少或几乎没有与中小学的具体音乐课程相联系。所以统编教材和设课理念上高适应思考如何和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接轨;对于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很大一方面是由于扩招导致的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授课教师平均在每个学生上花的时间少之又少,出现了“费力不讨好”的局面,教学成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优秀教师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以上三点问题直接导致了师大音乐学院学生成为“一专”易寻“多能”难求的教育局面,从而致使部分实习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课堂组织调度能力差,授课体系贯通能力差,课外活动组织能力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对策与改革
1.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本身的各项学习水平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在高师教育中要加强其各科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在实践基础课程上,要在教学过程与考试上要严格把关。从而达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双向提高。
2.调整教学计划,合理整合课程安排
国内很多的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育重心失衡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对此沈阳大学教师鲁晓对其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提出‘三个统一’即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这就要求学校“走出去和拿过来”所谓走出去是教师和学生定期走出大学课堂,设身处地到中小学进行观摩、考察和访问,并与其他国内外院校的音乐教育问题进行学术交流等等。拿过来是根据走出去的实践调查整合并努力改革教材内容使之与当下教育改革相契合,达到更好的音乐教育效果。
3.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伴随着高校扩招的展开,大学生人数逐渐攀升,师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而导致教师负担过重、精力不足,影响授课质量,在音乐术科的特殊的教学时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积极引进优秀的音乐类教师人才成为重中之重。所以当下在综合提高本有教师的素质的同时,也有必要吸引德学兼顾的高水平音乐教师,以此来壮大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优良队伍,营造更好地教风与学风。
三、结语
在《荀子・乐论》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善民心、感化人,能移风易俗,使之国泰民安。所以作为音乐教育机构更应该扛起身上的职责,担负起身上的重任,也希望高师学校能正视问题的存在,并进行有效的解决,以求更好为社会地培养出发展型、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篇3
号称半个兽医的艾朴:嘿,先赞一个!喜欢小动物的都是超有爱心的“童鞋”!艾朴姐姐也很喜欢小动物,现在也养了一只狗狗(已经是8只小狗崽的妈妈了,而且有一只叫“小五毛”的小狗狗被老编白鸟领养了)。不过艾朴姐不赞成你现在养狗狗,因为饲养任何小动物都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有一份责任心。现在的你因为要读书,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你的狗狗,更没有能力给它幸福。其实动物和人一样是有感情的,它也会需要你陪,正如《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中说的:“你有学校也有朋友,但对我来说,我的生活只有你。”和我们一样,狗狗也会有它们的性格,有主人疼、有主人陪的狗狗性格会乖巧许多,相反,经常家里没人陪的狗狗性格就会怪癖些。我同学家的狗狗就是因为没人陪得了抑郁症,然后经常在家乱发脾气,而且喜欢咬人,结果大家都不喜欢它,最后成了流浪狗!所以既然喜欢它就要对它负责任对吧?以后等你有时间了再养也行呀!而且到时候也可以和艾朴姐姐交流,帮狗狗看病、打针、接生,还有当“月嫂”,姐样样都还行哦!
已经荣升为“狗干妈”的小米:姐姐我也特喜欢小动物,从读大学开始就陆陆续续养了小白兔、熊猫兔、小仓鼠……以姐姐我多年的饲养经验来说,养宠物确实需要时间精力,还有大大的责任心。你看艾朴姐姐,每次出差都不安心,生怕她家的狗狗饿着冻着渴着了。一有小毛病就急成啥样,和养崽没啥区别了。自从我家的小仓鼠“多多”死了后,姐就伤心欲绝,决定收手再也不养了。确实也是工作太忙顾不过来,有一餐没一顿的,岂不是苦了我家的娃了。现在姐有时间就去小动物保护协会做义工,看看那些小崽子也挺好的。要不等放暑假你也可以和姐一起去体验一下!
“凑热闹的”甜蜜的负担:孩子是爸妈甜蜜的负担,狗狗也会成为你甜蜜的负担哦!
啥时候都“一本正经”的文墨:嗯,同意楼上诸位的看法!正如许三多常说的:不抛弃不放弃!你确定你能做到你就养吧!
“爱看电影的”了了答:你说你喜欢小动物,那先推荐你看看以下这几部电影,就知道你有多么喜欢小动物了。呕血推荐!刚刚艾朴提到的《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这个真的很不错,很感人!看完后你再决定养不养狗狗吧!还有其他关于狗狗的电影,像《忠犬八公的故事》《导盲犬小Q》《马利和我》《灵犬莱西》《人狗奇缘》《南极大冒险》(又名《零下八度》)……记得准备纸巾哦,反正我是看一部电影擦了半盒纸巾。你还是拿毛巾吧,低碳环保些!
“小五毛他爹”白鸟:亲,你愿意接纳它吗?从今往后,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疾病,你将永远爱它、珍惜它,直到地老天荒!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你愿意吗?
头上四条杠的荼荼:YES,I DO!楼上的,你以为你是神父呀,貌似你家小五毛是公的吧!你是孩子他爹,还是它的啥子呢?
艾朴:“小五毛他爹”,你可要好好待我家小五毛呀。告诉它,干妈想它了……
网友Baby Club问:我很想和老师们讨论一些问题,可是每次见到老师的时候就说不出话了。我应该怎么办啊?
曾经和老师说话会口吃的白鸟答:先找个和蔼可亲的老师,从请教问题开始,然后胆子大了再和老师讨论问题。不要怕什么,在老师眼里,你是好学的学生,或者是可爱的孩子。好学的学生和可爱的孩子哪个老师不喜欢呢?
读者简丹提问:我很懒,但又想成绩好,请问有什么办法吗?
有点内向的老编牙子答:懒不是罪,又懒又贪就是罪了。能让你这个懒人获得好成绩的方法我没有,但良言还是有两句。快点勤快起来吧,调动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这是你获得好成绩的唯一出路。相信我,这个世界是属于勤快人的,懒人必将无立足之地!
读者如果蓝天一直蓝问:我觉得我现在活得像行尸走肉,想摆脱这样的生活,又不知道怎么做,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喜欢蓝天白云的巧克力答:蓝天一直都是蓝的,否则就不是蓝天了,但成长的岁月里不可能永远阳光明媚。赶快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做你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不要放纵自己,学会自制,学会担当,不要在成长的花季颓废,否则你的蓝天会越来越少。
网友现实摧残的我问:我是一个男孩,面对男孩我外向,面对女孩我内向,这是为什么呢?
曾经在青春期纠结的小编荼荼回答:恭喜你哦,因为你长大啦!迈入青春期的娃在面对异性的时候总是会有那么一点点的自卑,怕自己表现得不够好,会在对方的心里留下差的印象。出现这种情况也没关系的,只是因为长大了的你渴望异性的肯定而已。越是在意对方会越表现得内向,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啊,自信一点就好了。
郁闷的张明启同学来信询问:我是一名中学生,我觉得自己有暴力倾向,总喜欢打同学,甚至还说要砍死他们,爸爸越骂我,我就越生气,越想动手,有几次我甚至想拿刀,吓人吧!我该怎么办?
也曾叛逆过的了了回答:按心理专家的说法,你应该正处于心理叛逆期,且伴有暴力倾向。很多同学步入初中后,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挫折和压力,似乎有股莫名的火要发泄。其实,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是很正常的。但不能无所顾忌,一味地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必须要给自己设定底线,否则,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啊!
网友一心向书问:同学误会我了,怎么办啊?
觉得误会不是一人的错的孙编辑答:如果只是误会,那就好办。可以去跟同学认真地解释清楚,如果解释得清楚的话。也可以什么都不解释,如果解释不清楚或者你同学自以为是地不想听你的解释的话。然后就是真诚待人,与人为善,做最好的自己。
网友天天问:我同学要我去帮助打架,可是我不想去,但又不好说出口,怎么办?
反对暴力的小编荼荼回答:哎,这个为啥说不出口?难道说出口后那位就不去打别人反而来打你了?你不仅要拒绝而且还要感化那位要打架的“暴力分子”。今天他打别人,明天别人打他,又不是演什么劳什子的黑帮警匪片!如果你这位同学依然固执地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话,大不了以后不跟这样的人做朋友啊。再说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免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欢迎光临“问我吧”:全体老编会倾情回答读者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不管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苦恼,尽管将你的问题交给我们吧。你可以写信给我们,也可以发电子邮件到邮箱,或者加QQ号码455070581和读者交流群275475940,欢迎你来问。
此外,热烈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除了通过邮局寄信投稿外,你还可以将稿件按栏目发送电子邮件到以下各个责任编辑的信箱。
成自来: 文墨:
孙世奇: 巧克力:
篇4
忠犬八公的日式表现
说到日本影坛里的宠犬形象,较早为大家所知的大概要数1987年走上银幕的忠犬八公了。影片《忠犬八公物语》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东京大学上野教授与爱犬小八的感人故事。平日里,教授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阿八,帮它捉虱子,为它洗澡,半夜下雨还亲自起床去看它,为它生火取暖,甚至与之同眠,难怪妻子都会吃阿八的醋。阿八则像孩子一样每天送教授上班,下班时又早早在车站等候其归来,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甚至教授离世后依然如此,直到自己也走到生命的尽头。该片公映后大受欢迎,荣获当年日本电影票房的冠军,后来又被好莱坞看上,翻拍成《忠犬八公的故事》,依然催泪无数。
与好莱坞版简单的温馨感人不同,日本版则显示出其日式的别具匠心,细腻而不失厚重。首先是对细节的着迷。拿阿八出生一段来说,影《导盲犬小Q》片开始就是一个狂风肆虐大雪纷飞的夜晚,与室外的寒风大作不同,简陋的小屋格外温暖,不止因为有炉火与灯光,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在期盼一件让人温暖的事情——小狗要出生了。镜头生动表现了狗妈妈的分娩与哺乳过程,以及大家的满脸兴奋的表情。正是这些巨细无遗的细节,让小八的到来为寒夜添了几丝暖意。
此外,影片很好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结合,因而多了几分厚重之感。与出生时的恶劣天气不同,阿八与教授第一次相见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这预示着此后小八的生活将会发生明朗的转变,事实证明它与教授相处的日子果真大多风和日丽。但教授离世后,阿八的天空再次阴暗了起来,镜头里也处处是阴雨和风雪。将小狗的处境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这本是日本人所擅长的;更重要的是故事建立在战争的背景之上,社会的冷暖参差与阿八的忠心耿耿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让影片多了几分社会反思的意味。
借你一生,伴我成长
小狗的亲友里,不止有上野教授一样的老人,也有孤单寂寞的小孩。将小狗的生命与孩子的成长相联系,也是宠犬电影治愈方式的一种。与小狗朝夕相处的点滴,难免会让那些敏感的小孩生发些人生感悟,从而让成长更有分量,这也是善感的日本人所擅长的。而且人狗寿命的差异,会让其中的关系更加意味深长,毕竟小狗的平均寿命只有10岁,所以往往是小狗用一生来陪伴小孩的一程。
电影《秋田犬蓬夫》中,主人公小亮因为误会撵走了爱犬小白。不料小白恋主,终日露宿街头、挨饿受冻,却天天在暗中注视并守护着小亮。直到有一天,小亮迷失在森林,又遇上了凶恶的黑熊,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小白英勇出现。至此,小亮才明白小白的用心良苦,突然领悟到:就算全世界都不在乎你,至少还有小白。有趣的是本片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而且剧中的小白正是现实故事中的蓬夫。
电影《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中,少女明莉非常孤单,妈妈过早离世,爸爸永远忙于工作。爱犬索克斯成了其惟一的伙伴,代替已故的妈妈保护并陪伴她成长。等到明莉长大成人,索克斯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想起与爱犬相处的点滴,明莉由衷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多亏了你我才一点也不感到寂寞地成长。”就像尊重自己的母亲一样,明莉肯定了索克斯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功劳,这恰是对索克斯生命尊严的维护。就像当初妈妈从索克斯的意愿出发为它和明莉定下10个约定一样,他们从未因为索克斯是小狗而忽略其生存的权利与意义,相反总是平等地对待这位忠实的朋友。
如果说索克斯见证了明莉的成长,那么《再见!小黑》中的小黑则见证了一个学校几代人的成长。流浪的小黑独自混进一间中学,受到同学们的关爱,而且成了老校工的伙伴,为其清苦寂寞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它在日升日落间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入学然后毕业,见证着木村与同学雪子爱情的生长。可随着岁月流逝,小黑的身体一天天下降,大家就召开全校大会为它募捐治疗。只是爱心不敌天命,小黑还是离开了大家。于是大家为它举办隆重的葬礼,还撰写祭文,很多老校友也回来为它送最后一程,校长亦为之拭泪,老校工更是伤心不已。本片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为一只小狗做手术、写祭文、举行葬礼,要知道,在一个对弱小生灵不屑一顾的国度,这样的故事顶多被视为一个小题大做的儿科游戏;但影片却从幽微出发,以小见大地洞示出其对万物生灵的尊重。
导盲犬:伴我同行
犬类们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导盲。对于主人来说,一只导盲犬不仅是生活中的忠实伙伴,更是自己的眼睛和拐杖。导盲犬在日本发展比较完善,他们不但有专门训练导盲犬的基地与技师,专门的导盲犬协会,还有为退休的导盲犬提供的养老院以及为离世的导盲犬准备的公墓。日本人没有放过对导盲犬的表现,而且他们找到了独特的表现方式,依然是靠细节铺垫来感人心脾。
《导盲犬小Q》中,没有好莱坞式引人入胜的完整情节,有的只是丰富生动的细节。影片讲述了小Q从出生到死亡的故事。从出生写到死亡,是影片表现尊重生命的一种方式,这样一来在戏剧性上或许会显得平淡,却是小狗生命的完整呈现,而且其中琐碎的生活细节更容易拉近与观众的情感距离。影片开始,小Q刚刚出生,它正和其余的兄弟姐妹一起接受母亲的哺乳。接着影片具体介绍了小Q被遴选为导盲犬种子的过程,以及它和寄养家主人的相处趣事,如樱花下散步、玩玩具皮皮等。后来它又去接受导盲犬的训练,进而结识了新主人渡边,二者从逐渐磨合到快乐相处,最终成了彼此的亲人。后来渡边病逝,小Q不久也随之而去。同样《贝鲁娜的尾巴》表现的也不过是些主人公雯与导盲犬贝鲁娜相处的点滴。但正是这些不厌其烦的细节铺垫,不经意间为观众上了一堂关于导盲犬的科普课,也借人狗相处的点滴传递着感人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两部影片都采用了画外独白的方式。画外音最早来自于日本电影中古老的辩士传统,无声电影时期,辩士会站在银幕旁为观众讲解剧情,后来进入有声时代,就发展成画外独白了。淡淡的画外独白,为影片增加了几分个人回忆的味道,叙事从客观进入主观,仿若是主人公对家中亲人的深情回忆,十分亲切。
人狗情未了
人狗之间的生死别离太过伤感,日本人就想出了人狗情未了的故事,让逝去的爱犬以恋人的身份重返人间,再续人狗情缘,算是对主人和小狗彼此思念之情的抚慰。这恐怕也只有泛情的日本人才会想得出。电影《犬狼星》又名《恋上女主人》中的导盲犬小白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但因心愿未了无法进入天堂。在神的帮助下,它借助一个男人的身体返回了人间,找到了自己的女主人,并与其发生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篇5
[关键词]美国;电影;《忠犬八公》;启示
2009年美国电影《忠犬八公》公映,好评如潮,全球轰动,票房极佳。《忠犬八公》(Hachi:a dogs shory),是日本电影《忠犬八公物语》的翻拍美国版。该片由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国际巨星李察·基尔主演,讲述了一段人和狗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
关于狗狗主题的电影很多,有表现战争时期、反特时期的狗,如中国的《赛虎》《犬王》《白桦林的哨所》《狼犬历险记》等,前苏联电影《义犬救主》;也有表现和平时期的电影,如中国的《那山 那人 那狗》《卡拉是条狗》《人狗情未了》《老人与狗》等,美国的《马利与我》《101只斑点狗》《灵犬莱西》《南极大冒险》《忠狗德拉姆》《再世人狗缘》《奇犬良缘》《都是黛西惹的祸》《丛林赤子心》《本吉》系列、《消防犬》等,日本的《狗狗心事》《导盲犬小Q》《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忠犬八公物语》《心动奇迹》等,韩国的《人狗奇缘》等。光《灵犬莱西》就有1943年、1994年以及2005年三个版本。而《神犬也疯狂》系列电影就有14部之多。关于狗狗题材的动画片更是数不胜数。
在众多关于狗狗的影片中,美版《忠犬八公》广受中外电影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忠义:永恒不变的主题
人狗情缘的话题在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主旨大多为刻画狗之忠义。在《搜神记》中有《义犬冢》,《搜神后记》有《杨生狗》,《太平广记》有《义犬救主》,《聊斋志异》有《义犬》,故事大同小异,皆为表现狗之忠心舍命救主。在中外电影史上,表现狗之忠义的影片颇多,以韩国影片《人狗奇缘》、日本影片《忠犬八公物语》、美国影片《忠犬八公》以及《灵犬莱西》最为光彩耀眼。在美国影片《忠犬八公》中,主人公帕克在课堂上突发中风而去世,他的爱犬“八公”在曾经等待主人归来的车站整整等待了十年之久,从青年到暮年步履蹒跚,一直到死,刮风下雨飞雪雷电也无所畏惧。这漫漫十年之久至死不渝的等待,支撑着“八公”的是什么?是八公与帕克自见面起的那份缘,是八公念念不忘的帕克对自己的那份“好”:到“家”的第一天晚上“灯开着比较好”;风雨雷电之夜,“抱入卧室”,“一起看棒球赛”,“一起吃爆米花”,“趴在地上示范捡球动作”,“一起洗澡”……在影片《人狗奇缘》中,狗狗“心心”在被小主人伊灿粗暴驱赶后仍然沿着漫长铁路线去了釜山,最后惨死在了乞丐头子的棍棒下。《灵犬莱西》中,莱西被公爵从英格兰带到了遥远的苏格兰,凭着对小主人乔的忠诚之心,一路翻山越岭,横渡沼泽大河,忍饥挨饿,途遇歹徒,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最终回到乔的怀抱。这种人与狗的情缘、狗对人类的忠义一直是东西方文学艺术孜孜以求予以深刻表达的主题,美国和日本对此主题影片的驾驭已经到了极致,精品佳作比比皆是,这是我们中国影视界特别应该值得借鉴的地方。这并不是说中国影视界没有人狗情缘的佳作,只是数量极少,《那人 那山 那狗》就是这方面少有的佳作。中国拍摄狗的着眼点在于狗狗之勇猛以及阶级性,这一点在战争题材影片别突出,如《赛虎》《犬王》等。我们应该在突出狗狗阶级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人狗故事中人性、人狗情感等普遍性主题思想的发掘。
二、车站:人生之隐喻
旅行与车站一直都是文艺作品中隐喻的象征物。在车站上演着一幕幕相遇与别离,追寻与回归。在美国影片《忠犬八公》中,八公与主人公帕克在一个叫Bedridge Station的车站偶然相遇,预示着人生的开始。离开车站回到家,然后八公与帕克一起每天从家里去车站搭火车去上班,下班后帕克搭火车回到车站与等在车站的八公一起回家,周而复始,直到有一天帕克中风去世,八公在车站苦苦等待,预示着人生的结束。影片最后帕克的外孙罗尼收到父亲的一份礼物:一只秋田犬,罗尼把它也叫做八公,然后与新八公快快乐乐地一起走在铁路的铁轨上,预示着生命的重生。在影视作品中,当一个老人行将去世之时,他通常会说,我走完了我人生的“最后一站”。在韩国影片《人狗奇缘》中,同样也存在车站隐喻。年幼的妹妹苏伊带着名叫“心心”的狗狗在离家不远的汽车站等待放学回家的哥哥伊灿,兄妹俩与“心心”相依为命,快乐地生活,直到一个冬天苏伊、伊灿与“心心”在冰面上滑冰,苏伊不幸溺水而亡。伊灿自责并归罪于“心心”,狠心将“心心”赶出家门,自己一人在火车站乘火车去釜山寻找妈妈,误入乞丐团伙,遭乞丐头子毒打追杀,“心心”为救伊灿头受重伤奄奄一息。伊灿带着“心心”回到家。重伤不能动的“心心”咬着伊灿的裤腿,心领神会的伊灿将“心心”带到苏伊曾经等他的那个汽车站,在那里“心心”带着对苏伊的怀念死去。时光仿佛回到了从前。这正如人生,经历过悲欢离合,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佛说,“刹那便是永恒”,“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1999年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巴西电影《中央车站》中的“中央车站”意象同样也是人生的隐喻。 “中央车站”中每一个人都是流浪者,开卡车的凯撒,帮人写信谋生的朵拉以及朵拉的邻居艾琳莫不如此。朵拉带着约书亚离开车站去远方寻找他的父亲耶稣,最终完成自己的赎罪之旅,回到了熟悉的“中央车站”。人生经过无数次的流浪又重新回到原点。“中央车站”成为人们人生的赎罪之旅的隐喻。
三、动物视角:客观真实之镜
在所有关于狗狗的影片之中,美版《忠犬八公》是惟一一部采用动物灰白视角镜头的影片。在其余的狗狗影片中均采用人类镜头,居高临下地去审视动物。在美版《忠犬八公》中多次运用八公的观察视角,镜头随着八公的眼睛来“狗眼看世界”,影片的色彩由彩色变为黑白,而黑白正是狗狗眼中的世界基色。从小八公被装进笼子到达车站的那一刻,八公就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着我们人类的世界。这是一种纪录片式的纪录方式,客观真实,避免了从头到尾以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在影片中,观众随着狗狗观察的镜头或前视,或仰视,或俯瞰,甚至翻转。在看女主人凯特修剪花木时,八公倒转脑袋看着她,镜头也跟着翻转,凯特整个人头下脚上地倒了过来,样子很萌,也很温馨。其实,动物看世界,并非像我们人类那样看出世界的绚丽多彩,它们的世界很单调,只有黑白两色,单调而孤独寂寞,人类才是它们的精神家园。1987年著名美国导演乔·坎普执导的《丛林赤子心》也是一部动物视角影片,整部片子几乎全是由动物来主演,故事情节相当感人。但该影片虽采取动物视角,但镜头全部采用彩色,明显是人类观察世界的基色。电影与纪录片最大的区别是是否存在虚构,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性,而电影则允许虚构夸张。无论是日版的《忠犬八公》,还是美版的《忠犬八公》,都改编自1935年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1924年一只秋田犬被他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带到东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门口目送着上野秀三郎出门上班,然后傍晚时分便到附近的涩谷火车站迎接他下班回家。上野秀三郎在大学里突然中风,抢救无效死亡,可八公依然忠实地在车站等着他。这样一直持续了10年,1935年八公11岁因病去世。为了纪念八公的忠诚,人们在涩谷车站为八公建造了一尊铜像。正是因为电影《忠犬八公》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这一点在影片最后有所交代),影片中与众不同的动物镜头视角,再加上国际大牌影星李察·基尔以及琼·艾伦的精湛表演,使得无论是日版还是美版的《忠犬八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87年8月1日上映的日版《忠犬八公物语》,票房收入超过40亿日元。美版的《忠犬八公》2009年8月8日在日本上映后,截至2010年6月除美国外票房就超过4 500万美金。
四、神秘主义:增强文本之耐读性
科幻神秘主义元素一直是美国影视界惯用的电影创作手法,诸多美国悬疑神秘主义科幻大片屡创票房神话。2009年公映的科幻大片《2012》就是充分利用了神秘的玛雅文明预言世界末日这一神秘主义元素创造一个科幻大片的一个票房神话,上映首周就在全球狂揽225亿美金。神秘主义一般与科幻关联密切,将神秘主义元素融入家庭温情电影的佳作并不多,美版《忠犬八公》就完美地将神秘、温情、飙泪等艺术创作元素融为一体,成为电影史上一个大胆突破。神秘主义往往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八公来自日本中部的一座佛教寺庙。同为大学教授的同事Ken告诉外公,“这不是一条普通的狗”,“‘hachi’,日本汉字,number of good fortune(代表着幸运)”,“‘八’的精神意义是上通天堂,下达地狱”,“它找到你,命中注定”。这为外公的突然去世预留了一个线索。外公反复训练八公捡球,八公就是不捡,Ken告诉他,“八公会去车站,证明你们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联”,“如果让它捡东西就必须有一个特殊缘由”。这是剧情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暗示线索。有一天外公要去上班,八公一反常态“拒绝”像往常一样跟随外公去车站,还不停地朝外公狂吠,不停地转圈圈,在给外公暗示:不要他上班!看到外公坚持去上班,从来不捡球的八公叼着球去车站找外公,平生“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捡球的八公试图在车站通过这种方式来阻止外公,这一“反常行为”与前面Ken所说“捡球必须有一个特殊缘由”相关联,可外公高兴之余并未注意这一关键性暗示,在课堂突然中风去世。动物具有非凡的超能力(特异功能)一直是影视艺术创作反复运用的电影元素,很多人相信黑狗、黑猫、章鱼、蛇等具有预测未来、邪恶(驱魔辟邪)的特异功能,以此增强影片的神秘主义色彩来吸引观众。在《木乃伊》系列、《卢浮魅影》《国家宝藏》《咒怨》《卫斯理之黑猫》等影片中都有使用黑猫来驱赶邪灵的桥段。
美国影片《忠犬八公》的热映票房骄人,除了人狗情缘感人至深、善待动物这一深刻主题外,还有非常重要一点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表现手法的创新,无论是车站隐喻,还是动物视角平等理念以及神秘主义元素的合理介入,都使得该片独具匠心而大受观众喜爱。
[参考文献]
[1] 邵牧君.中国电影创新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2] 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篇6
《义务教育語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备课先备学生的道理非常浅显,也因为浅显,所以容易被忽略、被简化。一些老师,宁可花一个上午备教材、知识点、教法,也不肯花十分钟与学生交流,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一些老师把备学生简化成教学设计前面的一段话,或者认为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课文读过没有,生字会不会写,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
关于备学生,我们在工作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备学生整体现状:对症下药,解决普遍问题
每接一个新班,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来观察和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曾中途接手四年级教学,开学几节课,逐一听完每个学生朗读后,发现学生朗读时普遍装腔作势,于是,在前两个月的课堂教学中加大了朗读指导的比重,以开火车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充分暴露缺点,针对这些缺点及时指导,让学生明白“自然的像说话一样的朗读”才是正确适宜的。两个月后,学生朗读水平显著提高。另一次接手三年级,开学之初学生上课发言声音一个比一个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每周都会开展两次演讲活动,鼓励每个孩子上台做30秒钟演讲,既锻炼了胆量又提高了音量。半学期以后,学生普遍发言声音洪亮。对症下药,想来就是如此。
备学生整体现状,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能为教师制订整个学期教学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
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如何尊重?作为教师,我们可否从备学生个性开始?走进学生中,用心去研究。谁胆大谁胆小?什么原因导致他胆小?谁适合严管,谁要松管?谁学习热情不够,是什么导致的?谁接收快,谁需要放慢节奏?诸如此类关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教师要先心中有数,弄清楚为什么存在这些差异,并理解这些差异,在具体的教学中,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关照。这是一种教育的慈悲情怀。
所以,我还做了另一件事——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听课习惯、读书习惯、习作水平和阅读量,逮住时间就进教室跟孩子聊天,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語文学习状况,逐渐发现每个学生的问题。哪个孩子喜欢語文,为什么喜欢?哪个孩子不喜欢,为什么?会倾听的学生有哪些?不会倾听者表现在哪里?谁喜欢阅读,读什么书?谁不喜欢阅读,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爱阅读?学生积累了多少名篇,认识了多少名家?谁作文写得好?谁字漂亮?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对于我们的教学至关重要。
笔者甚至认为,充分了解学生比备课更重要。每上一堂课之前,首先要思考学生的起点是怎样的,如果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就可能导致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反之,如果教材上的知识学生多数都已经会了,不了解这一情况的你还一味讲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教学设计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老师要不断问自己:40分钟以后,我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哪些提升?这是备课时第一要做的事情。此外,要确定哪些东西是学生原本欠缺现在应该教给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得用自己的一双慧眼观察学生的情绪,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兴高采烈,而是冷漠呆滞,教师还要一成不变地照设计讲下去吗?如果学生心不在焉,学习信心越来越弱,教师还不赶紧悬崖勒马吗?这些看似与文本教学没有关系的细节恰恰决定着教学的效果。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发现不同个性孩子的不同需求。以阅读为例。笔者班上的学生普遍喜欢阅读,但是仔细了解学生,会发现有的男孩性格懦弱、畏惧挑战,我就会推荐《老人与海》《女水手日记》《手斧男孩》《男孩的冒险书》,让他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勇气;而那些一脑子稀奇古怪想法的孩子就让他多读科幻小说、推理小说,使其思维更加清晰缜密;关心历史的可以读《上下五干年》《资治通鉴》;喜欢追星的读读《林肯传》《奥巴马传奇》《普京归来》《风雨哈佛路》;关心时政的去翻《岩松看日本》《岩松看美国》《LooK英国》;热爱动物的去看《再见了,可鲁》《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醉心军事的读读《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理解水平很高就多读《呼啸山庄》《红与黑》这样的世界名著。不同的书籍塑造不同孩子的个性,前提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了解班级里不同孩子的个性特征。
三、备学生未来需要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語文素养”作为第一条,可见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优秀的教师意识到,教学生一年,想学生一生。所以,我们备学生,不但要备学生现状、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还要备学生未来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本語文书、一本教参之余,未来我们的学生还需要哪些能力和素养?课堂40分钟有没有立足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