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范文

时间:2023-03-29 07:2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1

为贯彻党的**大和**届**全会、**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确保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顺利实施,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的重大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先后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和完善保障全国教育事业发展体制和机制。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农村贫困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完成了“普九”清欠任务,确保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全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仍然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负担较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按照国家、市、县的部署,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贯彻落实到位。

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含信息技术教育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三、实施范围、对象和步骤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学起,免除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学生的杂费(含信息技术教育费);安排中小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和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二)实施步骤

1、从2006年起,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市定基本标准,今后逐年提高,逐步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

2、到2007年,实现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简称“一免一补”);全面排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前年度累计未改造危房和当年新增危房。

3、力争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学起,取消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并力争实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的免费教育。

四、经费来源

(一)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80%,市级财政和县级财政各承担10%,县级财政承担的10%纳入财政预算安排。

(二)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公用经费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80%,市级财政和县级财政各承担10%,县级财政承担的10%和市定标准超中央核定补助部分纳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长。

(三)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由县财政纳入预算。

(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50%,其余50%由市级财政承担三分之一、县级财政承担三分之二。

(五)继续按照现行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五、资金拨付程序

(一)全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专项资金(包括:免杂费<含信息技术教育费>资金、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转移支付资金)等按资金类别分类管理。

(二)免费教科书资金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由中央财政按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到收款人。

(三)其他各项资金中应由县级财政承担的部分,由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按进度,直接将资金拨付到财政农村义务教育专户。学校按预算执行进度报用款计划,教育部门汇总后与财政部门共同审核,报政府审批,再由财政部门将经费直接拨到各中小学校。

六、组织机构及管理措施

(一)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县长江涛任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陈中举,副县长左益任副组长,县财政、教育、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财政、教育部门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从2006年起,全县全面实行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将农村中小学所需各项经费(人员经费支出预算、公用经费支出预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费支出预算和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支出预算)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预算由各中小学校编制预算草案,由县教委和县财政局核实后报县政府审批。

(三)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推进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

(四)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按照《教育法》要求既要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又要保证其他各类教育经费达到法定增长,确保改革后全县各类教育的投入水平不低于改革前教育投入水平。

篇2

关键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税费改革

一、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概况

位于闽北山区的南平市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设区市,工业规模小,商业不发达,经济总量小,全市人口304万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71所,学生30.5万人,农村税费改革前的2002年南平市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8.35%,比省均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1.64%还高出6.71%,可是人均财政对教育投入仅167元,比省人均教育投入261元还少94元。由此可见,南平市各级政府已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南平市财政收入总量很小,目前我市县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潜力有限,据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前,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运转主要是靠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当地政府出台收费政策。根据农村税改测算办法,据调查2000年至2002年三年平均每年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0098万元,而主渠道投入为5846.35万元,主要是财政预算内拨款和农村教育费附加投入,此外还有乡村教育集资。我市前几年教育公用经费缺口大,而教育事业之所以能维持运转,主要靠当地政府出台各种收费项目(如:普九金、义教金等)和提高学生代办费收费标准。由于我市各县(市、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据调查各县(市、区)税改前三年平均财政预算内安排教育的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为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支撑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和部门出台收费政策,或自立项目,或提高中小学课本、簿籍讲义、水电等代办费收费标准等办法,全市农村中小学2002年各项地方性收入为4543.19万元。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各县(市、区)财政足额安排了教职工的人员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实行国库统一支付,生均公用经费是按省定的最低标准减去“一费制”中的杂费后,即小学年生均30元,初中年生均50元,基本做到了“保工资、保运转”,如按校舍每年1.5%自然老化的比例计算每年新增危房达4万平方米以上,每年至少需投入2000万元改造资金,目前此项资金尚无固定的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取消了乡村教育集资,取消了所有的地方性收费,使原来靠地方政策性收费弥补(掩盖)的教育经费缺口显现出来,税改后政策性教育经费损失12808.59万元。其中:农村教育费附加2002年实征4224.43万元;农村教育集资2002年实征数4040.97万元;2002年地方政府出台和省定代办项目收费项目4543.19万元。税改后省税改办由于采用其他渠道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所以安排给南平市的转移支付教育专款不足以弥补税改后教育减收资金,省上税改转移支付给我市教育专项经费和危房改造专项补助款与税改前教育经费投入相抵后,仍有较大的缺口。可见,目前的投入情况,与税改政策中要求的税改后教育经费投入不低于税改前水平, 做到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目标,即“一增三保”还有一定差距。

三、农村税费改革后面临的困难

1.以“县为主”新体制对县级财政收入总量影响不大,而教育负担却增加了

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虽然减小了县内发展的不平衡,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县级财政同样十分有限,根本无法保障教育投入,对于县级财政来说,新的体制是县级财政与乡级财政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是负担责任的调整,对县级财政收入总量影响不大,但却将原来由乡级政府承担的教育支出任务全部担负起来,从而加剧了教育经费供求矛盾。

2.县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与财政能力严重失衡

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后,财政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财政所占的比重增大,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所占比重逐年减小,许多县市财政成为“吃饭财政”、“赤字财政”。有的县级政府财政能力很弱,而财政责任却十分繁重,对财政困难的县来说是“用最柔弱的肩膀来挑最重的担子”(承担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目前,有的县(市)本级的财政收入不够支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有的县(市)每年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0%以上,所以县级政府财政责任与财政能力严重失衡,现行的财政体制将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主要放到县级政府,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3.“两基”以来学校工程欠款无力偿还

据2003年调查统计,全市“两基”以来学校工程欠款达1.67亿元,有的工程是由工程队垫资兴建的,有的工程是向银行贷款建的,县、乡拿不出钱来还欠款,债务不能按期偿还,因追讨欠款常引发事端,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4.危房改造配套资金难筹措

国家和福建省都十分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并补助危改专款,市、县政府十分珍惜这笔专款。但是中小学危房改造筹措配套资金很困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危房改造工程的进度。

5.改善办学条件步履维艰

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办学条件要求逐年提高,相对而言,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专用教室、信息技术教育等的必备设施普遍短缺;寄宿生生活用房紧缺、简陋,相当一部分学生还租住在农民家中;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维修校舍,也没有专项经费及时添置实验器材、图书。

四、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当前,按中央精神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是农村义务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就“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和现有条件,我认为首先必须建立以下五个方面的保障机制

1.   建立由县级财政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的保障机制

按时足额领取劳动报酬是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县(市、区)政府要强化对教师工资的管理,实行县(市、区)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收归县管和由县财政统一发放的管理办法,按照中央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以及省统一规定的职务津贴和岗位补助标准,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由县级国库按时足额发放,对地方出台的各类津贴补贴,教职工应与当地公务员一视同仁,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2.确保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公用经费的保障机制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是保证农村中小学校正常运转的必需经费,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市、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应不低于省定标准,并依法确保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县(市、区)政府应根据省核定的农村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标准拨付学校的公用经费,该经费在扣除学校按省上规定向学生收取的杂费(不含济困助学部分)后,其余应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证。全市县级财政部门应统一设立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经费使用应由县级教育部门提出使用方案在征得同级财政同意后下达执行。

中小学校向学生收取的杂费,必须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得用于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基建等开支,不得用于平衡政府的财政预算,不得从中提取任何性质的调节基金,也不得以任何理由统筹、调剂或截留(本市2006年春季开始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政策,所需资金省财政承担80%,县级财政承担20%,这项资金应及时足额到位)。

3.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应根据省上要求三年内完成现有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农村税费改革省上转移支付教育专款中,每年应划出不低于30%的经费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县级财政部门也要在预算中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对辖区内的校舍安全负责,做到早发现、早监控、早改造,并将中小学危房改造纳入农村“一事一议”范畴;同时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用于危房改造。争取与全省同步,用3年时间消除现存D级危房,并建立新增危房预警和正常改造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师生安全。要继续征足用好城镇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向企业征收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多渠道筹措危房改造教育经费,也可以通过村民自愿提供劳务等形式,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和修缮。

4.建立健全化解“普九”债务的有效机制

办好农村教育,是各级政府重要的职责,也是各级党委加强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方面。要坚持农村义务教育走持续发展的道路,营造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对各县(市、区)“普九”中形成的债务,制定具体的还债计划,根据财力安排偿还债务专项经费,以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5.建立健全中小学济困助学机制

要满腔热情地关注和解决好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抓紧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县(市、区)政府要从财政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按规定从学生缴纳杂费中提取部分助学金,同时利用社会捐资、集资等设立专项济困助学基金,逐步帮助学校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课本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在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中,对纳税人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并鼓励“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继续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强化监督,保证运行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监督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执行起来,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看起来多部门监督,实际上没有固定的连续的监督,造成监督弱化,效果不明显。因此,我认为监督应当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应当细化义务教育法,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做到便于操作,应当由各级人大监督同级或下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由人大审批教育经费预算,由人大督查教育经费执行,也可以委托审计部门具体检查,但牵头和执法必须以人大的身份进行才有力度,每年定期评比并通报各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及使用效益,把这项工作列入党政主要领导年度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刚化监督,使监督切实有效。

六、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改革思路和建议

1.要准确测算办学成本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就必须足额安排教育经费预算,要准确编制教育经费预算就必须科学测定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培养成本,确定了培养成本就能依据学生数计算一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经费需求,并以此纳入公共财政供给安排,也就可以根据各级财力状况合理分担教育培养经费。测定生均培养成本同时也是准确制定科学合理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学生杂费标准的依据,只有确定了生均培养成本,才能解决“教育经费需多少,县级财政能给多少,省级财政能补多少(转移支付),该向学生收多少”的问题。

2.要分级承担教育经费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客观上遇到一些困难,我们不能回避而必须正视它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精神,我认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当从“以县为主”向“教育管理以县为主,教育投入中央地方共担”的方向过渡,同时建议:(1)县级财政承担义务教育的工资等人员经费;(2)省级财政承担义务教育的校舍维修改造和设备购置(如:计算机、多媒体、语音等大型批量教学设备)专项经费等;(3)中央财政承担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这样才能平衡公共财政负担,实现教育投入均衡,保障全国义务教育的公平和促进义务教育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周复。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财会改革与发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一、认真总结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果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市政府于三月份批转了市教委、市财政局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意见,从补助政策、组织工作、资金保障和严格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原则要求和保障措施。同时,市政府设立了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财政局、市教委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日常工作。

我市从年春季学期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免收学杂费,免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在全市农村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我市18个区县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1453所,在校学生78.5万人;在12个有农业的区县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中小学有1214所,在校学生56.8万人,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70%以上,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财政增加拨款6200万元,其中市财政3800万元,占60%;区县财政2400万元,占40%。

我市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中主要做了几项工作。一是,有农业的各区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二是,各区县教育和财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两免一补”的政策精神和工作要求。三是,各级财政妥善安排预算,及时拨付“两免一补”专项资金,各区县教育部门制定了防止借“两免一补”搭车乱收费的方案和措施。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保证农村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按照“明确各级责任,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确保“两免一补”预算和资金落实。各级财政和教育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两免一补”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检查年“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农村教育经费开支情况,以及财政预算资金的安排情况,做好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安排工作。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市和区县预算管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要求,对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各项收支都要统一编入区县财政预算。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43号)文件精神,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研究和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我市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制度。

篇4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2006年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仍有不足。(一)经费投入总量相对不足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从2158.77亿元增长为2009年的4326.22亿元,增长速度达100%,其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比重从24.85%增长到29.32%,这说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的。但纵观我国三级教育体系,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投入比例失衡,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教育经费相对偏低。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9035.33元,而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3424.65元,初中为4538.39元。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情况:2009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3236.27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4267.70元[2],明显低于我国义务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小学生的2.79倍,是农村初中生的2.11倍。可见,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仍相对不足。(二)区域差异明显由于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2010年数据显示,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5874.05元,其中北京地区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35135.38元,天津、上海、浙江、内蒙古地区则超过1万元,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安徽、江西、广西、河南、贵州地区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不足5000元。经统计,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北京地区是最低的贵州地区的10.45倍。2010年数据显示,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4560.31元,北京、天津、上海、内蒙古地区均超过1万元,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地区均不足4000元,其中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北京地区22781.02元是最低的河南地区的9.24倍[3]。综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地区差异明显,发达地区明显高于落后地区。(三)经费分配不合理教育经费按用途主要包括教育事业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两方面。基本建设支出是指学校建筑房屋、校舍等,每年变化幅度较大。教育事业费是教育支出的最主要部分,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人员经费主要用于支付教师的工资、福利、补助和学生的助学金;公用经费主要是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专项公用支出、专项项目支出和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经费支出。虽然在教育事业费各项开支的适宜比例上还没有统一的理论规定,但国际上目前较相近的结论是:公共经费因为其弹性较大往往容易被人员经费所挤占,因此公用经费的多少及其在教育事业费中的比例高低可以反映教育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对于小学阶段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比例,国际上认可的一般标准是70:30[4]。笔者通过有关数据得知,我国农村小学2009年这一比例为76:24,2010年也约76:24,公用经费的比例明显偏低。对于中学阶段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比例,国际上认可的一般标准是60:40。我国农村初中2009年这一比例约为72:28,2010年与2009年几乎相同也约为72:28。显然,我国农村初中公用经费比例也较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仍偏重于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例失衡,公用经费不足会导致教育乱收费现象,同时将会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对于偏远山区农村学校来说,公用经费不足可能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

二、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虽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长,但相对于实际需求和其他教育层次的投入则明显不足。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作为经费投入主体,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首次达到占GDP4%这一目标,实现了一次新的突破,但相对于世界平均4.7%-4.9%的比例,仍需继续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此外,应充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规定,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重心过低的现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经费投入的力度。同时要合理调整不同教育层次的投入结构,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倾斜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二)缩小区域差异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地区差异明显的问题,要通过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县级财政收入水平、调动地区社会资源投入教育等方式解决。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教育经费水平不同,而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每个公民有权接受相同的义务教育,同时政府作为经费投入的主体,应该保障教育经费水平差异尽量缩小。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各级财政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以弥补县级财政的不足。中央和省级政府应统一按照预算标准,对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进行财政拨付,对于经济落后地区中央财政应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努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其财政水平,增加当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省级、县级政府鼓励当地社会资源和资金投入农村义务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在农村出资捐资办学。(三)合理分配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对教育经费中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比例失衡,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的现象,不能通过盲目牺牲人员经费来提高公用经费比例,因为在教育经费既定的前提下,公用经费冲击了人员经费,可能会影响教师工资发放,降低教师工作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改善我国教育事业费的分配结构,提高公用经费比例,首先是要增加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此基础上,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实际出发,制定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适宜比例,建立专款专用制度,按照比例下拨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确保公用经费的增长和充足,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设施和条件。

作者:晏云婷 单位:郑州大学教育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读硕士

篇5

关键词新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公平;保障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8%。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75%,农村义务教育任务艰巨,形势逼人。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教育公平保障机制的缺位和缺陷,农村义务教育中不公平、不均衡现象仍比较突出,极大地抑制了教育的全面发展,也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因此,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一、完善政府责任机制,各级政府职责共担

根据“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很多人认为举办农村义务教育只是当地基层政府甚至是学校层面的事情,对于市级、省级甚至中央政府的相应责任却缺乏必要认识,这是对“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误解。这种观念的误解往往导致实践的偏差,使得农村教育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教师流动等方面出现不公平。以经费投入为例:从总体上讲,中央政府基本上承担全部义务教育经费的9%,省级政府承担13%,其余则由省以下地方政府承担。在实际操作中,省级政府和省以下地方政府的筹资责任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导致这两级政府经常性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缺乏制度保障,从而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农村义务教育的公益性、非产业化、非市场性、非功利性特征决定了这项重大的公共事业应该由公共的力量即由掌握国家教育资源的政府而不是由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来办,使每个适龄儿童、少年能够公平地享有教育机会和公共教育资源,政府是实现和保障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和法律主体。那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职责是不是完全一致呢?不是的。正如《义务教育法》所提出的:“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在办学的管理职责上是以县为主,但在办学经费投入上则是以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为主。而在这个管理体系当中,又有不同层级和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问题。因此,依法明确中央和地方之间、人大和政府之间、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教育行政和督导部门之间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方面的工作分工,把各级政府的具体职责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哪级政府该完成的职责就应该由哪级政府来完成,不应让老百姓过多的承担教育成本,为政府买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人财事权统筹与责权利对称,才能使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得到根本保障。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推进公共财政保障

近年来,我国对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有所增加。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缺的现状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投入不到70%,而其中77%用于城市,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中占70%的农村孩子只获得其余的23%。过去,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由县乡承担,在地方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又会将这一负担转嫁给农民。为彻底解决因投入不足而引发的不公平问题,国家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人、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从2006年开始实施,2010年全面推进,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前在落实好新机制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坚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确保2010年左右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例4%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总量不足的突出问题。二是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地区实施义务教育;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出台相应措施,发行教育彩票,使教育彩票成为教育筹资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三是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然没有真正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需要建立新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中央出台的需要全国统一执行的工资政策,所需资金由中央拨付;省、市、县按照中央出台的工资政策,需要地方视财力状况执行的部分,谁决定执行谁出钱。

三、完善资源配置机制,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传统的以中央或省为主,忽视地方的资源配置模式,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短缺。……这种差距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义务的悬殊。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教育投资向一部分学校倾斜,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因此,要调整相关政策,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实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公平。

一是办学条件的均衡。要对同一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行以在校生为基础的均等化拨款制度,对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实施倾斜,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其次,在硬件投入和校舍建设方面也要实现均衡化,防止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二是教师资源的均衡。要形成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做好教师由城镇向农村、由强校向薄弱校、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的交流与流动,促进教师均衡配置;要健全中小学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完善教师编制的管理工作,在实行中小学教师统一编制标准的义务上,对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有所倾斜。

三是教育资源共享。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培植教育资源共享制度。如在大型劳动技术教育设施方面可以多校共享,减少校均成本,提高利用率。同时可以建立“校校通”等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促进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带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提升。

四、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不仅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

等两个方面,而且还包括受教育的质量相等……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在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方面已基本实现了公平。而在教育质量上,城市义务教育由于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方面所具有的天然优势,其质量明显高于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这是对农村学生最大的教育不公平。因此,开展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进一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构建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一是制定科学的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标准。要从农村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质量提出的要求出发,既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又符合国家义务教育目标;既满足家庭、社会需要。又考虑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二是树立科学的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质量观,不能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而忽视人的发展,不能只关注部分学生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树立整体性的质量观,从师资、投入、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提高自身质量;树立发展的质量观,从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以往习惯了的、落后的教学及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三是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实施机构。要完善质量评估组织,创建教育质量认证组织,成立教育质量监测组织,统筹安排权威的专业组织、独立的中介组织和自发的民间组织,完善每个组织机构的制度建设,发挥各类组织的积极作用。四是要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既要把质量意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过程、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过程。实施内部质量监控,又要加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对义务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并且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中小学校,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五、完善教育补偿机制,推进城市反哺农村

教育补偿是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处境不利群体接受合格教育,所采取的各种补偿措施或行动的总称。罗尔斯就提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在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中,为处境不利者提供机会或者利益补偿,这既符合伦理学中的补偿原则,又适合中国城市反哺农村的现实需要。

一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在工业文明时代,农村为城市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使农村陷入贫困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国家应实行宏观调控,在教育上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由城市拿出特定或专项资金,作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补偿,以增加农村的教育投入。二是完善农村落后地区教育援助制度。如开展城市中小学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以及省内大中城市对口支援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活动,提升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水平;组织全省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到城市接受高质量的集中培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减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对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学校在基建方面给予扶持。在教育投资方式、教育管理政策、课程政策、教师政策以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对农村地区予以长期、足够的倾斜。特别要注意关注弱势群体,实施针对农村贫困人群儿童、残障儿童以及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使他们也能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

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确保政策有序进行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需要强化监督,遏制权力腐败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一是建立教育督导和监管机构。在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标准的基础上,着手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评估标准体系,确保督导工作有章可循;成立以教育督导部门为主体的教育公平监管机构,确保教育公平推进工作扎实有效。

二是建立教育公平问题的预警、报告和责任追究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向上级报告各级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情况。为决策机构提供参考;支持和鼓励权威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热点问题的监测和报告。

三是强化教育公平的法律监督。加大教育立法。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规范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与投入职责。只有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才能真正发挥威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

篇6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其发展历来是党和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农村义务教育能否得到长远发展,其关键与核心在于是否有一个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最根本问题是财政体制。因此,必须对我国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改革,以确保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存在的缺限和问题

(一)投入总量不足

义务教育属于纯粹的公共品,是社会公益事业,国家应尽可能的保证义务教育的免费性质。我国于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我国2012年财政性教育支出2.2万亿元,占GDP比重仅为4.28,甚至还低于上90年代全世界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5.7%)。对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虽然已经明确了是“以县为主”的责任,但是中央、省、市和乡镇政府的责任没有得到明确,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配套资金义务还存在层层下压现象。以目前我国的中央政府仅仅负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的2%左右的水平,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城乡分配比例不合理

由于历史和政策等原因,城乡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城市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都是各级财政重点保证的,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投入严重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则必须承担各种税费来维持正常的义务教育支出。这种城乡分配比例不合理也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给不同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带来新的不均等。

(三)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存在着浪费严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流失,学校机构臃肿,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是教育设施大量闲置、利用率较低;最后是财力资源开支不合理,有限的教育经费被用于党政机构人员的开支上,甚至出现事业费被占用的现象。

(四)财政转移支付不够规范

虽然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还是存在财政资金、补助被截留、挪用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不规范,在资金的按时按量落实方面仍然成问题。

二、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必须从认识上转轨,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意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政策来抓。

(二)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加大投入

义务教育属于一种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产品,又可以称为免费教育、强制性教育。政府公共财政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提供经费投入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主要责任,政府负担义务教育投资比例应日趋加大,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使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上移到中央,将“以县为主”向“以省和中央为主”转变。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支出在各级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真正实现人民教育政府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和数量,显示出向农村义务教育的倾斜,逐步缩小义务教育的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差异,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

(三)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体系,在转移支付过程中,还存在随意性强、科学性差的漏洞。因此应加大中央和省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现公平为目标,规范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确定一般性的转移支付的比例,适当的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数额。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向贫困地区进行转移支付,从而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强化监督

建立既有权力、又有权威的监督机构,建立并完善教育经费监督机制,对转移支付进行科学决策,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和使用有效地监管,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供制度保障。把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分配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调整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审计力度,审计的结果和结论要向社会公开,避免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政绩行为,保证义务教育正常的经费拨付。同时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对于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曝光,从而对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行有效监督。

(五)其他

健全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法制化建设,从法律层面对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严格地规定,坚决杜绝浪费,对违法者追究其法律责任,做到有法可依。针对家庭困难的贫困生,应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减免一切形式的如课本资料费、文具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多项学杂费,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分的经费资助。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环境。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严重违反了财政的公平性原则,应尽快明确以中央为主或者以省为主的财政职责,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强化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最终建立城乡一体的全免费的义务教育财政体系。

参考文献

[1]刁玉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发展历程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2010(1).

[2]刘明慧.城乡二元结构的财政视角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肖昌斌,曾宪波.完善之后是完美―恩施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运行一年之痒[J] .湖北教育,2006,(12).

[4]孟庆瑜.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 .教育理论和实践,2008,(5).

篇7

一、因地制宜,稳步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

现行教育体制已严重束缚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央及各省最近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旨在通过完善教育体制,利用县财力“大”于乡镇财力的优势,统筹安排,解决原乡镇财政不能保障本级教育的问题,可以说是给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上了一个保险。切实调整和完善教育体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2.教育体制调整和完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须循序渐进。3.只有各级政府齐抓共管、职责明确,才能确保教育体制的调整工作顺利完成。

二、与时俱进,更新兴办农村义务教育的观念

我国农村几十年来办教育的事实证明:义务教育必须走“人民教育人民办”的道路,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广大农民要深刻体会办教育的重大意义,如果我们的制度是规范的,收费标准是透明的、公开的,农民的付出与其所获得利益是对称的,则绝大部分农民愿意为造福一方、有益于子孙后代的教育献一份微力。他们不能接受的是政府乱收费和乱摊派。所以说,政府大力扶持办教育与农民捐助办学并不矛盾,而应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有限的财力还难以全部用来办义务教育,所以要以改革的勇气和与时俱进的锐气,更新办学观念,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道路,这应为大家所共识。

三、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各项改革

1.构建教育经费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实施“人员经费货币化、公用经费实物化、专项经费项目化”的支出模式,以减少教育经费在财政管理之外周转过程中的各种浪费。

2.合理教育资源配置办法,实现资源共享。打破教育资源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格局,优化资源配置。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各种信息网络、各类通用和专用教学设备、办公教学用房以及图书资料等资源的共享。

3.改革教师队伍人事管理制度,控制人员经费增长过快。一些调查表明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教育部门增人过快、过多,教育经费的增长大多被人吃掉。二是县、乡教育虽然经费困难,但“养”人现象比较普遍。

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制的同时,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逐步减少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县、乡必须对义务制教育与非义务制教育的供给标准、供给范围作一准确界定,做到“有保有压”。

二、进一步拓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来源渠道

除了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外,还可以采取鼓励社会捐赠、发行彩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对口扶贫、地区城乡之间结对帮扶等多种方法扩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力量提高中国的国民素质。

三、健全规章、建立严格的监察制度

各省要尽快出台各自的《中小学生均经费标准》、《农村教育附加费征收办法》和《中小学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国家可考虑制定《义务教育投入管理办法》。还应加大教育投入的透明度,推行“教育投入公示制度”,使学校和教职工心明眼亮,发动他们自下而上进行监督。

篇8

一、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农村教育目标严重错位,农村教育“城市化”

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领导、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定位,即义务教育学生培养目标、义务教育的任务、学生培养模式等问题缺少深入思考,思想认识不清,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义务教育就是“升学教育”。可以说,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目标的单一应试性、唯城市性和离农性,升学应试已成为整个社会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事实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指向应该是造就合格公民,而不是培养人才。农村义务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受城市学校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顾农村经济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实际,形成了盲目追求升学的风气。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升学教育和“应试教育”仍然是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主导倾向,这种单一的升学教育、“应试教育”模式是对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严重相悖,它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农村教育目标的错位,使农村学生以通过逐层考试、最后脱离农村生活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指向。在农村义务教育的“城市化”模式下,无视农村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视农村义务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脱离农村实际的现实,就势必会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贻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最终必然会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使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重新构建农村教育目标,树立“一切为了农村,为了农村的一切”的观念和原则,乃是农村义务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环节。

2.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改善困难

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村中小学承受的就学压力大,再加上经济状况不一,不少地方甚至缺乏最起码的办学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实行的“两免一补”的政策,确实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在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学校的一些基本开支经费;但仅靠政府有限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而其他的经费筹措渠道又往往是不经常、不稳定的,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同时,有些地方还存在把教育经费挪作他用的现象,从而使经费的短缺更是雪上加霜。可以说经费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发展的“瓶颈”。由于经费短缺,学校公用经费入不敷出,正常的办学条件也无法改善,教师辅导用书、图书资料、文体器材无钱添置,危房更是无钱改造,有的农村初中至今连自来水也因缺钱而无法安装,住宿学生的生活用水只能定量、定时从深井汲取,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由于经费短缺,教师工资难以全面到位,导致教师人心不稳。可以说,教育经费短缺已成为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3.农村教师的“生态环境”不佳,师资水平提高困难

由于农村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不佳,农村有限的教师资源进一步减少,尤其是优秀的教师更是难以留住。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差距明显,城乡教师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相差太大,这是很多农村教师希望进城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而且农村教师普遍感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参加培训提高的机会少,感觉到在农村做教师没有发展的空间。恶劣的“生态环境”,使本来水平不高的农村教师队伍更是后继乏人。从总体上看,农村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尽的努力与贡献,获得广大农民及其子女的好评。但是,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年龄老化。同时,农村教师由于信息资源匮乏,还存在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的问题,导致教师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低下。教师学科结构单一,非基础学科教师难以到位;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队伍老化,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又因为编制问题而难以补充到岗,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重。

4.农村教育的内容脱离农村实际,课程改革实施困难

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居中心地位,它规定了师生在教育活动中“教什么”和“学什么”。农村教育无视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异,实行的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升学为目标,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应试教育”模式;且课程门类过多,课程中主要是文化知识课程,劳动技术和专业技术课程很少,有的甚至全部取消,课程的开设同中考高考对等起来。现行的课程标准、教材的知识内容都是为升学而编写的,为学生升学而服务的,忽视了青少年进入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内容过多过深,要求过高,迫使学生只能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基础差的学生更是适应不了,造成两极分化加剧,“学困生”越来越多,致使一部分学生流失。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农村实用的知识在教材上没有,在课堂上也不讲授,学生未能掌握。农村学生家长及群众普遍反映,孩子学了语文不会写合同书、协议书之类的农村应用文,学了数学算不了账,学了化学不懂化肥和农药。农村毕业生回乡之后,欲干无能,无所适从。他们本应成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生力军,但由于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外出打工又身无一技之长,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改革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成为改革农村教育的重要内组成部分。

5.农村教育结构高度单一,加剧了学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

目前,农村教育在结构类型和教学模式上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不适应。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重要阶段的初中教育,从总体上看,其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普通教育。由于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而全国义务教育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要求,这就造成大批学生因学习困难而厌学,因厌学而辍学,导致他们没受过初等职业教育就直接走向了社会,这一状况使农村初中成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最困难的阶段。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作了较大调整,职业教育在招生数量上取得较大突破,但在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上却不尽如人意,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面临不少困难。农村教育结构高度单一,加剧了学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进一步使农村教育城市化。

6.管理体制僵化,学校改革步履维艰

在县(市)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从教育经费划拨到学校招生,从人员配备到教师管理,从干部任用到机构设置几乎全部由教育行政部门控制,学校很少有办学自。从调查情况看,反映强烈的问题有:上级部门要塞的人学校必须接受,上级部门要抽走的人学校无权拒绝;教师的职称晋升指标由人事或教育行政部门分拨,在下达指标时也只倾向于城市的重点学校;教师脱产培训与进修指标也完全为教育行政部门控制,有的学校教师已经有几轮外出进修培训,而很多学校的教师多少年也未轮上一次,许多农村教师终生也未轮上一次脱产进修培训的机会。“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意在让农村学校的教师进城体验、考察城市及其学校生活与教育,但是由于指标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掌握,主要用来“奖赏”“重点学校”,因此常常是那些有机会进城、本身就在县城的学校教师和干部机会多,而长期身处农村最基层的学校教师和干部倒无缘 享受。

二、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设想与建议

1.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方向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方针,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这一方针,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克服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办学中只顾升学、不顾社会需求,只顾书本知识的传授、不顾学生能力培养的狭隘观念。因此,要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地区的教育办成在宏观上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适需对路的教育,以量力量需和实效为综合尺度、发展规模和速度适度超前的教育,学生受教育的内容与毕业生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教育,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适材成长的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只有做到适需对路、适度超前、适用实效、适材成长,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回自己的位置,体现服务农村经济的宗旨,提高办学效益。

转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观念,除了要正确认识农村教育的特征外,还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方向。农村义务教育一是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二是要向城市建设输送既有文化知识、又有较高技能的实用人才,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能力的城市劳动者,以满足城市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承担起农村地区所需的各类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和本土人才的改造与提升的重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方向,是改革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前提。

2.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合理分流和多元发展

转变义务教育办学思想,重新定位义务教育办学方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的合理分流和多元发展。针对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这一现状,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破除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合理分流和多元发展。在兼顾农村义务教育的多重价值功能基础上的,改革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当渗透职业教育的内涵,以便为一部分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顺利地进入职业教育打下思想意识和知识能力方面的基础,进而从总体上为实现农村教育分流创造必要的条件。

当前,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适当引进职业教育的内涵,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分流具有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一,通过引进和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变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主导倾向。通过适当的教育分流,引进职业教育的机制与内涵,是用一种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打破“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措施之一。而且在农村基础教育教育阶段实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分流,不仅具有抵制和消解“应试教育”负面效应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客观的社会需要和可能。第二,通过教育分流,可以加强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和其他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合理分流和多元发展,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改革农村初中阶段的办学模式。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的情况和学校的特点,实行“四年制初中”模式、“职业渗透”模式、“分流式”办学模式、“综合初中”办学模式等多种方式,以便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合理分流与多元发展。

3.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

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学校要根据当地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中小学的培养目标、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办学模式、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尤其是要结合农村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一是要突破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在各科教学内容中渗透职业技术课,增加农村实用知识的教学内容。在普通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中,使学生掌握与农村生产技术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如政治课增学党的农村有关经济政策、生产责任管理、经营管理,语文课增学书法、应用文、农村文艺创作等,数学课增学珠算、土地丈量、生产统计等,化学课增加化肥、农药、土壤成分简易测定等,物理课充实有关家用电器的安装与拆修、农用机械的保养与维修知识等。二是要突破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增加“劳动课”和“职业技术课”,组织学生学习农村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各种劳动生产技能。组织学生参加适量劳动,也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需要,要让学生在勤工俭学、生产劳动中增强劳动观念,树立兴农爱农的思想,同时也为学校创收一定的办学资金。三是要突破关门办学的封闭性,实行课内外与校内外教学、生产劳动、科技服务“开放型”的教学体系。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开设活动课程作为学科课程的必要补充。活动课程要根据农村实际,体现农村特色。学校的生产技术课和科技活动课,要与农业生产需要息息相关,使学校生产技术教育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毕业后回乡生产能直接发挥作用。四是要建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举、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多元课程模式。一方面要依据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受到良好教育;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认识活动整体性特点,使农村教育各科教学内容既有针对性又有类别性,并使之统一起来。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要体现文化课和技术职业课并重、选修课与必修课并重的特点。选修课的开设应给学生一定的自,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带着满意的心态投身社会。选修课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和学生本人的志向开设,如外语、财会、种植、养殖、食品、市场知识等。总之,农村义务教育一定要体现农村的特征,体现为农村服务的宗旨。

4.在“新机制”下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改革农村义务教育,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农村义务经费的投入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在义务教育经费投资“新机制”下,中央加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省市应保证按比例增加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问题一是投入总量偏低,二是投入结构不合理,投入明显偏重于城市教育和高等教育,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得不到有力的经费保障。因此,应进一步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要强化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确立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在公共财政中的优先地位,重点投入农村基础教育。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新机制,在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基础上,根据各市、县财力水平和开支标准,确定省、市、县三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两免一补”专项经费转移支付的分项补助和分担数额,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省市政府应该负责设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村中小危房改造、学校布局调整、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补助。

5.改善教师“生态环境”,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面对农村教师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普遍存在着信息比较闭塞、图书资料少、学历层次较低、平均年龄偏大等问题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一是进一步强化和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除了省级政府加大培训投入的力度外,市县要依托地方高等院校进行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培训活动,同时,各个乡镇中心校可以组织教师依托县教研室进行校本培训;那些经培训仍不合格的教师,政府要尽一切努力,强制清退和妥善处理。二是处理好总额超编与学科短缺的矛盾。建立“农村学校教职工最低编制保障标准”,着力解决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结构性缺编问题,缓解农村中学教师短缺的矛盾。优先补充师范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通过学校布局调整,把分散的教师力量集中起来,用一流的师资去支撑一流的教育质量。三是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逐步建立教师社会保障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教师人心稳定。省政府要加大对省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同时,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校内民主机制,使农村学校教师民利能得到有效保障,为农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既有利于稳定农村优质教师队伍,又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6.建立社会参与、评价办学机制,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

篇9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农村义务教育属于特殊的公共品,具有双重外部性,这就决定了其须由政府来提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成绩斐然。但依然存在着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制度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对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数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长足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总体现状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现状

近年来,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和规定,各级部门把教育经费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项目之一,不断提高其投入力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2007年的8280.2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2906亿元,其占GDP的比例也从3.48%升至4.1%。中央财政部门于2014年安排878.97亿元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基准额也提高到每人平均40元。此外,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学校信息技术水平,财政部门对于不同地区实行差异性经费补贴。

(二)农村义务教育与城镇义务教育投入比重现状

我国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以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例,2004 年,城镇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952.44 元,农村为823.22元,农村生均教育经费为城镇的86.43%。随着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重城市轻农村的义务教育投入问题部分得到了改善,如2013年城镇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6901.77元,农村为6854.96元,农村占城镇的99.32%。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各项政策执行现状

我国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坚持致力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协调稳步。如继续实行学杂费和教科书书费全免的支持政策;对于基础条件差的学校和生活设备差的寄宿学校进行改造,针对困难学生实施营养改善项目,对县镇学校存在的“大班额”等主要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对于中小学的教师人员继续实行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为提高中西部地区处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骨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中央财政部门安排7.5亿元资金;2014年中央财政机构下拨约1600亿资金用于提高义务教育的均等化水平。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由于县级财政存在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省级政府难以全面统筹投入经费,致使我国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无法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需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量不断地增加,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由2009年的1.25%降到2013年的1.01%,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多集中在2%―2.5%。我们可以推断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的问题。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文化习俗等具有差异性,以及教育内部利益集团的相互竞争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内部投入结构失衡;二是城乡投入不平衡;三是区域间投入不合理。

据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6年的1977.49亿元增至2013年的5745.34亿元,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6年的1303.28亿元增到2013年的3612.01亿元,整体呈增长趋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由2007年的34.51%降至2013年的8.07%,低于2013年的非农村投入的增长率10.05%,这就说明更多的教育经费流向了非农村义务教育。总体而言,我国教育系统资金投入存在内部不均衡的状况。

2013年的城镇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21212.4元,高于农村的20992.6元,且2011、2012年的城镇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支出都高于农村支出。同时,2011至2013年不论是城镇事业费还是城镇公用经费都高于农村支出。可以推断,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量低于城镇投入量,即义务教育投入存在城乡不平衡的现象。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州五省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2013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平均约为1054.434亿元,农村生均教育事业经费投入平均约为18651.34元;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五省经济条件一般,教育经费投入平均约为799.186亿元和农村生均教育事业经费平均约为8026.7元;而、甘肃、青海、贵州、云南五省属于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平均约为366.81亿元和农村生均义务教育事业经费平均约为8820.632元,低于其他省份。由此可见,我国东、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在生均经费、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制度不规范

一是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权向上集中,事权逐渐下移。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财政资金,县级政府负责经费投入,而农村税费改革致使县级财政十分困难,难以承担重任。二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数量较少且难以及时到位,由于县级财政实力存在差异,一般性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未起到教育均衡的作用。由于专项转移支付的临时性、突击性,容易导致“地方向中央要钱”的现象。三是监管制度不健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乏法律依据,未确定相应的政府拨款依据,易使拨款过程中存在违规违法现象。投入环节复杂混乱,存在暗箱操作,难以有效监督。四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责任规定不到位,法律执行力度不够,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数量

一是在“三农”政策的指导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制定和完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农民和农村的补贴力度,加强科技兴农、财政惠农的执行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维权、用权的能力。二是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政府要增加对教育财政支出的数量,提高其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地方各级政府要全力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数量,不断调整各地中高等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的比重。三是开拓多渠道投入体制,鼓励社会、民间力量办学和倡导社会捐赠,发行教育彩票和教育公债等形式来进行筹资。

(二)合理调节财政投入结构

第一,均衡教育内部投入结构,要转变重高等教育轻义务教育的观念,制定科学的分配标准,在进行教育内部财政投入分配时进行实地调研,获取可靠数据资料和客观认识,扭转教育内部投入结构不均衡的现象。第二,平衡城乡间财政投入,重视城乡之间的教育经费分配比例,可根据生均教育花费进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补贴力度。第三,调节区域间投入,根据中、西、东部的经济和教育差异实行不同的投入措施。如对经济落后的省份,中央政府实行转移支付制度或形成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投入体制。

(三)完善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制度体系

一是实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教育部门依据其经费的供需充分发挥编制经费预算的作用,提出合理建议并将其纳入国家预算体系,做好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监督、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教育资金科学合理的运用。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评价体系,明确转移支付责任,增加均等化的一般转移支付,实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和测算体系。三是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投入问责机制和公开明示体制,并将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中;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加大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四是健全法律制度,制定并出台相关法规,确保其投入的规模数量、责任问责以及对其法律约束和法律监管,有利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律化进程。

四、结论

通过详细分析,结论如下:农村义务教育是一种具有很强外溢性的公共产品,政府是其主体承担者;我国现实行的财政投入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政府需要提高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总量,保障教育的服务均等化和每位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木坤坤.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J].经济管理者,2013 (6)

[2]董国红.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景洪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法

G522.3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景洪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笔者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分管此项工作的人员,在此谈谈景洪市几年来为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几点做法。

一、景洪市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与缅甸接壤,紧邻老挝、泰国,是云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国境线长112.39公里。全市国土面积为6959平方公里。截止2015年底,市辖总人口53万人,居住着13个世居民族,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以种植粮食、橡胶、茶叶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农业市。

2014-2015学年,景洪市辖区内共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76所,其中:小学61所(含教学点10个),初级中学15所;在校学生59411人,其中:小学41356人,初中18055人;辖区中小学在职教职员工4561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344人,初中专任教师1215人。目前,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704人,留守儿童633人。目前,景洪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标准化学校建设较薄弱。主要表现为部分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目前,景洪辖区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达标的有20所,占总数的30.3%;生均体育占地面积不达标的有21所,占总数的31.8%。

二是大班额问题未能完全解决。尤其是近年来,城区和中心集镇外来务工、经商和购房人员不断增多,学校建设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造成城区和部分乡镇学校班额超标。

三是教师结构还不够完全合理,师资队伍配置有待进一步均衡。由于校点分散、点多面广,部分村完小、教学点音体美专业教师配备不足。

二、景洪市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几点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抓经费保障,促教育投入均衡

2012年以来,景洪市人民政府不断规范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地方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责任,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税机制,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为整体推进景洪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1.落实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政策。从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景洪市严格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惠民政策,按要求足额配套生均办公经费,逐步建立了以财政为主体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一是免除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费,市人民政府不折不扣落实资金分担责任,严格按中央、省规定的资金比例承担落实补助资金。二是征收教育费附加和教育计提资金全额用于教育,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建设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购置,努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四是义务教育教育非税收入严格按“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将农村义务教育非税收入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费预算编制,财政全额核拨返还学校支配管理使用。五是规范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拨款定额标准,中央、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后未出现“挤出效应”。

2.依法保C义务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一是财政对义务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二是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步增长。三是义务教育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市财政局国库每月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未发生拖欠教职工工资的情况。

3.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景洪市作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县市之一。目前,公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户口学生全部享受学生“营养计划”,资金补助标准。为顺利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市人民政府通过本级财政购买服务方式,增加聘用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全额纳入市本级财政年度预算。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促办学条件改善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的关键,景洪市根据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给学校的要求,积极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全力推进校安工程,积极改善校舍条件。截止2015年10月,全市已筹措校舍建设资金7.55亿元,完成了100个单体22.57万平米工程建设,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

2.完善仪器设备配置,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目前,景洪市所有学校仪器设备配置均已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城乡间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

(三)抓队伍建设,促人力资源优化

教师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条件。多年来,景洪市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直存在。为此,景洪市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统筹教师资源,优化教师结构,合理配置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努力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师资差距,促进景洪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强化校长队伍建设,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一是加强学校校级领导的选拔。景洪市注重学校班子建设,积极推进校级领导选拔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出台了《景洪市中小学(幼儿园)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管理机制。景洪市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支教力度,盘活教师队伍。一是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各学校利用假期培训老师,尤其是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二是开展对口支教,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薄弱学校教师的“造血”功能。

3.拓宽招聘渠道,优化教师结构。对义务教育学校合理定编,科学设岗,不断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优化教师结构,促进学校间均衡发展。为解决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努力推进全市师资均衡配置,连续多年采取人才引进、特岗招聘、面向社会招聘、定向招聘等方式来补充教师。

4.统筹兼顾,加大对农村教师政策的倾斜。景洪市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并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采取设置农村学校工作补贴的办法,从全市城区学校教职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提取15%资金,向农村教职工倾斜。同时,景洪市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乡镇岗位补贴政策,从2014年1月起,凡在编在岗的乡镇教职工,每人每月增补500元乡镇工作岗位补贴。

(四)抓入学率,促教育机会均衡

景洪市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认真落实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按照“乡镇划归乡镇,城区划归城区”的原则,区域内实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成立招生协调领导小组全面统筹。

1.坚持“两个为主”,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机会均等。景洪市坚持“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就读为主”,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目前,全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占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34.9%,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8%以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享受当地政府“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餐改善计划。

2.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难问题。2011年10月,景洪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一所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建成有力保证了三类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14―2015学年,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1.15%。

3.与佛寺紧密配合,保障适龄和尚入学。景洪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男童年满7岁便要到寺庙里当和尚。为有效解决“入寺”与“入学”的矛盾,政府有关部门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景洪市义务教育普及得到了各佛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傣族适龄儿童当和尚与接受国民义务教育两不误。

三、景洪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成效

按照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学标准达标要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省定10办学标准至少应达标7项。景洪市辖区有66所中小学校(不含教学点),达标≥7项的学校有56所,其中:51所小学中达标≥7项的学校有44所,学校达标率86.3%;15所初中中达标R7项的学校有12所,学校达标率80.0%。景洪市辖区有6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项达标学校有2所,6项达标学校有8所,7项达标学校有11所,8项达标学校有16所,9项达标学校有21所,10项达标学校有8所。

总之,景洪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通过认真查找抓投入、抓基础设施建设、抓队伍建设、抓入学率,景洪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于2015年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评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2]《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z2012{48号)

[3]《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

[4]《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督〔2012〕3号)

[5]《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1〕157号)

[6]《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