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范文

时间:2023-03-15 06:1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描静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素描静物

篇1

学习素描的中学生应该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素描应该从静物写生学起,然后进入风景写生、人物写生。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想画好素描静物写生应注意掌握以下画法:

一、观察与分析阶段

作画前,首先要对所描绘的静物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静物是由哪几个立方体组成的,它们的透视比例如何,每个立方体中哪些面是受光的,哪些面是背光的,哪些面是明暗交界线,以及哪里是高光,哪里是反光,哪里是投影,它们的关系如何,怎样处理,怎样表现,画面才能达到最佳艺术效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静物写生,站的角度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不同。静物写生,与光的照射角度也有很大关系。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要急于作画,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细致观察,使静物立体展现在自己心中,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所描绘的静物形象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学生才能下笔有深浅,入笔有策略。总之,观察和分析是画好静物的前提,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循序渐进,而只有考虑以上几点,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而不致于盲目下笔。

二、构图与打轮廓阶段

构图:将静物观察、分析完后,便把对象合理地排列和组合在画面上。构图中,物体的安排和布局要做到生动而有情趣,既变化而又和谐。一般正确的构图方法是:景物的大小要适中,主要物体要突出;两边空间要大致均衡,但不能完全相等,下面空间要比上面的空间大些;注意物体大与小、高与低、黑与白的对比与相对均衡,注意线条的曲与直、繁与简的韵律、节奏。

打轮廓:1.用点定出静物最高、最低、最左、最右的位置,注意留出一定衬布与空间。2.用直线轻轻地把以上各点连接起来,把整个静物简化成为一个几何图形。3.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并根据物体的结构,用直线画出物体的大致形状,即使物体的边线是圆弧形的,也应用直线,用切割角的方法逐步画出它的轮廓曲线。画时要注意比例、对称、中轴线、斜线与重心等。

三、几何造型与结构造型阶段

物体大的基本形确定后,便可转入具体造型阶段,把每个物体的基本形体分析并画出方体或球体的几何形,进行物体的结构分析,运用透视原理,由表及里,把物体的骨架结构具体、深刻地描绘出来。这样,能使我们对物体造型的本质的把握有所帮助,为下一步深入刻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大体刻画阶段

如果追求结构素描,应排除明暗的因素,把线作为自始至终的表现手段。将结构、透视、比例进一步深化。把影响整体结构的部分舍去,把看见的部分与被遮盖的部分连接起来,充分展现物体的构架本质。画大体明暗时,可以从明暗交界线画起,先画暗部,留出亮部。画暗部时,开始线条要长些,从物体的暗部到投影以及较暗的背景一起画,这样气韵连贯。然后再画出暗部的不同的调子,靠近交界线的调子应重些。

五、深入绘画与整体调整阶段

1.结构素描的深入刻画:深刻表现物体的结构,细致地表现出物体的特征细节。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力,线条要讲究强弱、粗细、疏密变化,以及表达意境、情趣等等。

2.明暗素描的深入刻画:从整体出发,深入观察,反复比较,精心深入地描绘物体的立体感、明暗变化、质量感和空间感。要运用各种手段来画出丰富的内容,表现深刻动人的效果。最后进行整体调整,从整体关系出发,强调突出主要部分,黑白灰关系明确,主次分明,加强对比,加强艺术感染力,同时,还应对对象进行必要的提炼、夸张,从而达到尽善尽美。

阿思海姆在其杰出的著作《视觉思维》中有几段话很是值得我们深思:

“艺术是人类取得活动空间的基本手段,产生于人类理解自身和理解他生存的世界的需要”。

“艺术不管作为一种目的还是作为一种手段都是与科学相当接近的。”

“一旦我们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艺术在普通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便变得十分明显了。”

篇2

自从上个世纪初素描传入我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体会,人们日益地把素描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来看,并把它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课。如果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静物素描写生更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入门课程”。它的目的是在写生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利用黑、白、灰关系或者是利用结构描绘物体的各种技法,训练人眼睛的准确性和手的果断性,提高准确地抓住形体比例的技能以及对物体的空间、质感的把握能力。素描基础教学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是解决造型和结构,如果这个主要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举步艰难,遇到几乎是难以克服的困难,而这恰恰又是在教学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素描教育的规律去研究、掌握它,在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它。

现在的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普遍存在着美术基础差,对形的把握能力弱,对结构缺乏认识,学习主动性较差等问题,但是个体的程度又不一,表现的方式各有差异。如2002年暑假开学,我接手高二美术特长班的专业教学。当时,学生的情况是刚开学,暑期经过15天的几何形体训练,但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有些甚至一点也不会画。这个学期一共有近20个周的学习时间,而学校安排的课时是一周12课时,时间很少,于是我就分层次教学:1~8周(几何体静物组合结构素描)、9~10周(静物素描临摹)、11~13周(静物素描写生,主要要求形体结构准确,会找大的明暗关系,增加难度)、14~20周(提高要求,部分同学半开静物素描,进行深入塑造)。每天安排半小时的速写。第13和20周分别进行静物素描的考试。应该说经过暑期的几何体训练,在这样的基础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是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的。

但学生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必须单一辅导。于是我就把静物进行分解,几何体是绘画的基础之基础。任何复杂的物体都可分解成简单的几何体去表现它。这样在教学中碰到难题,学生就可以根据掌握的几何体,把它归纳到几何形体中去,这样就容易抓准形体结构,理解了结构就容易掌握物体的塑造了。也有一些同学基础好一些,有几位同学还具备了一定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一开始安排了静物写生,甚至提前安排他们画石膏五官模型的写生。这样,摆上几组难易程度不同的写生对象,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选择。在讲授中主要讲了素描教学的一些基本法则,及这张作业的主要教学要求,根据情况我再进行范画示范,让学生对静物素描有直观的认识,更容易掌握绘画技法。我把这学期20周课时的素描课分成了若干教学单元,由浅入深,一个教学单元解决一个大的问题,要求非常干脆明确。如第一张作业就要求重点解决画面的构图、透视和“形”的问题;时间可以不限制,单形体必须准确,可以把线条轻重、画面虚实等素描中的一些要素放一放,待以后解决。并在课堂上通过大量的个别辅导,结合示范讲解及具体问题的分析,反复强调教学要求,把普遍存在的问题,用具体的方式提出,帮助其加以理解。其实这样的训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有在开始阶段的时候,学生由于基础差,画面上暴露的问题较多,画面进展的很不理想。如,刚开始时,有的同学不会起稿;有的同学构图起稿很草率、随意;有的同学在对写生对象的观察上,缺乏整体观念。很多同学在画面上表现出用笔生疏、构图零乱、松散、没空间感、构图不美的现象,更主要的是“形”的问题很突出,比例、透视严重不准。有些同学由此而影响了信心,使学习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学,有的同学甚至退出美术班。此时,对这些现象,需要的是和同学一起去找出问题,耐心地去帮助解决,并对他们画面上的一些好的因素加以肯定,而切不可嘲讽打击。当时,班上有位同学造型能力较弱,缺乏基本的练习,作画时不假思索地拿起笔就画,在构图上、比例上反复很大,很难达到基本的要求。但他又有个优点,用笔大胆、线条有力,在画面感觉上很大方。这时,在解决他不足的同时,鼓励不丢掉自己的特点。一个单元结束,在下一个教学单元时,我又提出一个新的“重点”问题,围绕它重点解决,如:学生的观察不细、理解及认识能力不足,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就是“简单、苍白”,这时要求学生先不要急于去画,首先在观察、理解上下功夫,要充分深入地去认识对象,从内在结构上去了解,结合外在形象特征,把这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把握住“形”的基础上,多做“加法”,只有主观上认识到了,才能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在具体教学中结合课程设置分阶段地向学生讲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其他著名画家的理论,我归纳为:线条、形体、结构、明暗、空间、质感、效果。

(一)线条

在线条讲解中理解色交界线、面交界线、外边线、轮廓线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用线条造型。比如用线条来画物体,首先对物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用线条结成网和结成面的方法来表示物体体面结构的转折关系。当一个面转到一定程度,那个面就成为一条线,也就是线条可以表现体面关系。用一根线表示出其面的关系就应该在这根线的头尾用心刻画,同时注意线条的穿插关系和线条的轻重变化。另外,通过指导欣赏一些用线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体的写生去感受它。

(二)形体

形体就是物体的轮廓线。掌握形与形的比例、体块与转折细节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几种基本校正法:A、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校正法。B、斜线校正法。C、点的校正法。D、对比校正法等。把各种形体分解归纳成几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三)结构

结构即物体的骨架, 物体的结构也可理解成物体的构造。利用线条的穿插、轻重去表现形体、前后、虚实。用水平线、垂直线、中轴线、斜线、切线以及曲线等分析手段来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关系。

(四)明暗

物体受光以后出现的明暗关系,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调子、明暗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等。要求学生在作画时,在涂明暗调子的过程中始终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五)空间

静物素描就是要求学生绘画时在一维空间的纸面上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让学生理解实空间和虚空间,注意物体边缘线的处理,物体投影的处理,注意从明到暗或从暗到明的转折处,此处是关键点,起到表现体积和空间的作用。空间的一般表现法:前实后虚,主实次虚, 互相衬托。

(六)质感

篇3

2、然后画大形,包括投影的形状,明暗交界线的位置。

3、画第一遍调子,把所有的暗面都铺一遍。

4、第二遍调子加重明暗交界线,投影加深。

5、把投影深入刻画,加重,注意虚实变化。

6、把药瓶和石膏的明暗交界线深入刻画,明暗交界线强调加重,要保持黑白灰的层次分明。

篇4

关键词:静物素描;写生;方法步骤;明暗;塑造;调整统一

静物素描课程是参加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考生及美术爱好者必修的绘画基础课之一,也是一些美术院校近几年美术高考主要考试内容之一。面对高考,高考前应遵循教学规律,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素描静物写生的正确方法,并通过大量的静物素描写生实例系统而完整地阐述素描的表现技巧,从而使考生在素描基础训练这一课题上步入一个新的高度。下面就从表现物体结构入手,进而研讨静物写生技法,通过构图、结构与透视学相结合及写生与临摹相结合等练习手段,使课程训练丰富而又灵活,避免单调乏味,从而不断提高考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静物素描写生步骤如下:

一、布局轮廓、掌握构图规律

一张完整的作品,首先必须具有整体的构图,这就要求考生要理解和掌握构图原理,充分运用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等形式。一般情况下,画面布置要均匀,防止出现头重脚轻或左右失去平衡、比例不协调等弊病,要注意物体的大小配制、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及点、线、面的前后穿插。这些都是深入塑造对象的前提,是为了给进一步的描绘提供一个简单而又可靠的基础。也是对考生进行画面形式美感敏锐度考察和培训的一个必要阶段。起稿前最好先用铅笔或炭笔多画几个小稿比较它们的优劣,然后选出合适的构图,以充分表现出物体内在的结构关系。

构图时要求确定对象位置、比例基本形的因素突出起来,因此要求对被描绘物象实行最大限度的简化,用轻松的直线勾勒对象,因为直线便于把握形体的长短、线段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以及形体轮廓与转折相对准确的位置。

作业与要求:

针对同一组静物,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图练习。

用16开纸,时间为15分钟。

要求构图完整,主次关系明确,画面物体大小适当。只画大形,不做具体刻画。

二、大体明暗、分析和理解对象

大体明暗阶段的描绘也应是从形体结构出发,是用明暗表现形体结构的大关系。因为塑造体积与明暗色调始终不能分开,所以,涂明暗调子决不是为了表现单纯的明暗,而是为了表现处于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形体。在这一阶段中,概括、比较,抓准大的形体结构关系,塑造好大的明暗体面与空间基本层次,是其主要目的。要准确地抓住对象的特征,首先要理解对象。从造形艺术的特殊性来讲,无论客观物体是什么样的形态特征,其结构关系或复杂或简单,都可以归纳并体现在基本的几何形体之中,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基本几何形体慨念去认识和分析对象,把握对象形体结构,简化复杂的细部。但要注意仍以直线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线的轻重、虚实变化和对构成关系的理解与确认,去表现物体的内在形体结构。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分析和理解对象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我们所掌握的透视学知识是准确把握造型乃至整体画面的一项重要前提。作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保留我们在对形体和结构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各种辅助线,这样会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厚实,使物体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和体积感。

作业与要求:

以不同结构、形态的静物进行组合写生练习。

要求准确刻画物体的形态特征。首先可以练习单个的简单几何物体,然后进行形态复杂的组合练习。要求结构、形体比例、透视等基本准确。

三、把握整体、深入细部塑造

深入刻画是素描写生的关键阶段。所谓深入并不意味着要将所有地方重来一遍,也不是意味着一切地方都要画得精细。深入刻画的目的主要是整体完善,是将素描中结构、形体、明暗等主要因素完整地联结起来,完成画面整体形象塑造。

由此可见,深入刻画首先要有整体观念,刻画的过程决不是由一个局部到另一个局部,直至全部画完,而是整体比较,逐步深入,分几次完成的。画虽然是从局部下笔的,但时时要注意整体谐调感,要留有余地以便整体比较,所谓“画上边要看下边,画左边要看右边”,也就是说要比较地看,比较地画。有的考生常有画不准确,画不深入的苦恼,实际上是缺乏深入的观察和比较,同样,画得拘谨、呆不谐调,也是因为缺乏比较的观察。所以说,从某种角度上说,绘画的诀窍就在于比较。

同时我们还应明确,深入刻画不是平均对待,照葫芦画瓢,而要有主次,有虚实,在刻画程度有强弱,有深浅。在深入刻画形体结构时,必须准确地抓住形体轮廓与结构造型的关系,不要被物体的表面形态所迷惑,要抓住物体的本质形态及我们上面提到的“几何形”。

当主体物与衬托物的基本“形”确定之后,对主体物的刻画要仔细,分量要重;刻画前面物体时线条较重,后面物体较轻;物体的质感不同采用的线条也就不能相同,一般的处理态度是对于质地粗糙的物体所采用的线条相对要“松”,对于质地柔软的物体则可使用相对光滑写的线条,而对于质地坚硬的物体其线条则可处理得重而肯定。物体大小不同刻画时也有所区别,物体大则粗重,物体小则轻细,包括处理物体的固有色也可持同样的态度。此外,也可根据物体的明暗关系用线条对那些有利于表现形体结构的明暗交界线做不同程度的交代和提示。总之,如何使线条更具有表现力,是这一阶段的训练要点。掌握好这些线的虚实、轻重、长短、粗细变化规律及其所产生的视角效果,有利于刻画物体结构、空间关系,使物体体积也更富于重量感,从而打破平面的二维空间,产生一种三维的新视角效果。

作业与要求:

以不同质感的静物组合为主,练习掌握物体质感的表现技法。

要求结构准确,物体质感表现生动。

四、整理归纳,调整统一

调整也可以说是深入刻画的继续,完成了深入细致的刻画之后,必须进行整体收拾这一过程,以求造型更准确,形体更厚实,画面的整体效果更统一、更概括、更生动。

调整是跳出细节,从整体上去谐调处理画面关系。在检查画面时,对主体部分的关键之处交代得含糊不清的地方要做明确肯定,松散的地方要加强,外形轮廓要结实地连贯起来,画面繁琐的要大胆删去,同时还要细心地检查透视是否正确;比例是否协调;形体结构是否表现准确;明暗调子是否明朗、谐调;空间关系是否恰当、自然;背景衬布的处理是否整体等等,使画面尽可能达到准确、生动、完整、谐调。

作业与要求:

通过较长时间地对不同形状、大小,质感的静物做组合练习,要求对物体的形象特征及其比例、结构要塑造得准确无误,画面要整理得具有较强的统一协调感。

总之,打破在素描教学中以明暗调子为主的常规教学实践手段,而采用一种相对比较科学和辩证的教学方式去引导、要求学生,使学生在基本训练时,不致单纯地只是以明暗去描绘对象外表,而是强调以内在结构为主去深入塑造对象,这是一种积极而又主动的素描训练手段,绝不可简单地理解为用线条勾勒物体轮廓。这一造型技法的优势首先体现在有助于作者注意对象的整体性,使作者迅速捕捉和把握住物体的结构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从而较顺利地运用虚实、强弱等多种表现因素去塑造形体,使画面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一种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视角效果。

参考文献

[1]《素描静物教学对话》宫六朝编,河北美术出版社ISBN 7-5310-1463-7

[2]《素描静物》张京红著,湖南美术出版社,ISBN7-5310-1180-8/j.973

[3]《素描静物》张路光著,河北美术出版社,ISBN7-5310-1177-8/J.970

[4]《当代素描教程》,丁一林,胡明哲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ISBN7-80526-149-0

篇5

    附中专业的基础教学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引导学生以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列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教学。

    一、线性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透视法则的掌握。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绪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画面的有序组织。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色调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光影与黑白意识。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同学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入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三、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1、质感表现。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2、对比意识。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篇6

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把握结构素描的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透视原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积极掌握静态素描的教学方法。

一、提升学生静物素描的整体意识

在素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意识会影响整幅作品的效果和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意识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具体要求。如果学生不具备整体意识,在观察的过程中只注重局部,甚至注意力一直局限于细微的地方,很容易产生因小失大的现象,甚至造成整体构图混乱、失真,作品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刚接触素描的学生中,所以,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在观察静物时把握整体的画面,注重整体的形态和气质。

比如说,在以瓷器作为素描对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瓷器各部分的比例以及整体的构成情况,让学生对瓷器各个部分的大小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有基本的认识。例如,瓶口的宽度是瓶身的二分之一,瓶身的宽度是瓶高的三分之一等等。再如,在以水果为素描对象时,除了关注水果之间的比例外,还要关注水果与果盘之间的比例。这样的观察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下笔之前对素描有一个整体认识,也为学生在细节方面的构造提供了基础。

二、提高学生结构素描的水平

结构素描是要勾勒出静态素描对象基本的形体结构,也是为学生在静物素描过程中打下的基础,是学生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关键的一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在结构素描方面的培养和练习,提升结构素描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结构分析格外重要,所以在高中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多注重学生对图形结构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图形的形状、结构,为静物素描提供基础。简单地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体型进行观察,要将复杂的图像转化成简单的线条,再让这些线条构成图案,以点成线、以线成面,最终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学生的结构素描是提升素描创造能力的关键,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的引导,增强他们对不同形象之间整体结构关系的认识,在艺术方面有自己的理解及感悟。

三、灵活运用素描中的透视原理

在素描过程中,除了整体意识和结构素描外,透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透视是素描过程中制造空间感的主要方法,运用黑、白、灰三种颜色画出相应的空间和色调气氛。对于刚接触素描学习的学生来说,透视的准确决定着造型的准确。透视的缩型变化是让图形在同一平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关键,透视的明暗远近和近实远虚等手段将空间感展现得更为彻底。

四、静物素描教学方法的运用

篇7

【关键词】 头、颈CTA;高压注射;药物浓度;对照分析

头颈联合CTA扫描具有快速、简便、微创、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特点,血管图像清晰直观,重现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青睐。因是血管成像所以对注射的速率要求比较高,一般是4-4.5的流速,而且是高压注,所以对血管的要求是粗、大、直、弹性好。但往往CTA检查的病人有三分之二为老年患者,而且很多是老病患,血管弹性差,难找到适合高压注射的静脉,往往这个时候会因为病人的血管原因而放弃这个检查。就是找到适合的血管有时也会因为速度太快压力高而导致药物外渗,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病人的病情是一定需要血管检查的,便要行DSA的造影,增加患者检查的风险和经济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6月于我院就诊接受头颈CTA检查按新的扫描延长时间计算的460例患者,其中右上肢静脉分为A组,左上肢静脉注射为B组。流速3-4.5,年龄为19-91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公司 Light Speed VCT螺旋CT机,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为碘帕醇注射液(300mgI/ml)。平扫参数:管电压100kV,管电流250mA;增强扫描参数: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625mm,螺距0.969:1,转速0.4秒/圈,扫描视野18-24cm,矩阵512×512,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0-450mA(具体参数值由CT机在扫描过程中自动调整)。探测器覆盖宽度64×0.625mm。

1.3 方法

1.3.1 对比剂注射方法采用22G静脉留置针,选择右、左上肢静脉注射。其中注射静脉肘正中92、桡静脉248、头静脉47、贵要静脉37、前臂静脉19、手背静脉16、拇指静脉2。

1.3.2 新的扫描延迟时间计算方法见表1。 按新的扫描延长时间计算方法操作的460例头颈CT血管成像靶血管中对比剂浓度,根据患者的体质和患者血管承受高压注射器的能力调整使用量和流速,流速范围3-4.5ml/s,选择静脉高压注射的血管有肘正中、桡、头、贵要、前臂、右手背、左手背、右拇指静脉。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法(Test-Bolus),MROI分析软件客观记录测量对比剂在颈总动脉、大脑中动脉部位达到最高值(P)、造影增强的相关时间-密度曲线上的转折点数n值,根据表1方法计算延迟时间;调整对比剂用量(25-70ml)对患者继续进行同部位同对比剂注射流速扫描,获得CTA联合扫描图像。图像经设备自带工作站减影、剪切等处理[1-7]。

1.3.3 CTA扫描A组测得的颈总动脉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395±61)HU,B组测得的颈总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415±69)HU。

1.3.4 评价方法 4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照读片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采用新的扫描延迟时间计算方法,方法见表1。扫描延迟时间计算方法(s)[8]。两组患者使用对比剂在各静脉中流速及团注浓度详细信息见表2。两组在各静脉中流速及团注浓度对照。

2 结 果

所有医师均认为新的扫描延迟时间计算方法获得的图像不但效果良好,且图像后处理简单。动脉血管树分枝显示更丰富,血管的狭窄程度和软斑块大小显示清晰,可以减少由于药物浓度过高导致低估血管狭窄、斑块体积等情况的发生,并且颈外静脉和上矢状窦显影不明显,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137±38)HU,大大降低了静脉过度显影给血管分析所带来的不便。

患者从各静脉中测出来的浓度为280-515,达到了血管图像需要的浓度值。使用新的扫描延迟时间计算方法后左手背静脉注射患者是单行头CTA检查的,脑A药物浓度是280,图像亦能达到诊断的目的。而拇指静脉的患者是一个74-75岁的男性患者,检查项目是头颈CTA,小剂量测试的浓度是420-460,扫描后脑A浓度是300-310,颈A350-370。因此小静脉、左手静脉所得到的图像基本可以达到诊断所需要的质量。

3 讨 论

3.1 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要指标、以及预测脑卒中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黄品同,王力等发现[9],由于动脉管壁的代偿性扩张,管腔的面积可不随斑块的体积增加而增大,可常时间保持不变。CTA检查对血管壁斑块的高敏感性,可测量和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邻近管腔狭窄的程度。

3.2 作为微创性血管成像技术,CTA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常规CTA检点是VR后的图像质量,而图片质量受对比剂浓度影响,既图像质量与血管内对比剂的浓度呈正比。但有资料证明:对比剂浓度过高时,可以掩盖较小的斑块无法成像显示;但过低浓度的对比剂,又会导致血管显示模糊。因此对比剂浓度的适宜与否决定了CTA检查的效果,影响CTA的应用范围[10]。

3.3 高浓度对比剂在CAT检查时可产生强烈的部分容积效应,影响评估斑块面积,进而导致较细小血管的狭窄被严重低估[11]。而常规CTA检查所得到的血管内对比剂浓度普遍较高,静脉过度显影,给血管分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怎样才能将血管内对比剂的浓度维持在适于显示软斑块的浓度中?理论上,影响血管内对比剂浓度的因素是对比剂的速率(与血管状况有关)、血容量(与身高、体质量有关);扫描时机(延迟时间)与心输出量有关。用新公式扫描血管流速可以控制到3-4.5,而原来的计算方法是需要4-5的流速,所以使用新公式后对血管的要求便降低,造影剂量亦减少,基本上所有需要检查的患者都能进行,而不需要再行DSA的造影检查来确定病情。同时亦降低了检查中所带来的风险。

3.4 综上所述,按新方法用64排容积CT进行头颈CTA检查,对血管要求并不高,而且小血管及左上肢静脉亦可保证对比剂浓度稳定在合适CT值范围内,可为临床医师在诊断室提供可靠依据,且有利于患者健康。对于不同的患者体质、血管状况、心输出量,尤其是如化疗等因素导致患者血管脆性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将做CTA检查的患者血管内的对比剂浓度地控制在适合显示血管内斑块的对比剂浓度上。

参考文献

[1] 吕发金,罗天有,谢鹏,等.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循环时间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2):1301-1303.

[2] 曹丽珍,李坤成,杜祥颖,等.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8):821-824.

[3] Smith WS,Roberts HC,Chuang NA,et al.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a CT protocol for acute stroke:combined CT,CT angiography,and CT perfusion imaging in 53 consecutive patient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3,24(4):688-690.

[4] Hollingworth W,Nathens AB,Kanne JP,et al.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for traumatic or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f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ies:a systematic review[J].Eur J Radiol,2003,48(1):88-102.

[5] 吕发金,罗天友,谢鹏,等.数字减影CTA图像质量影像因素探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3):271-274.

[6] 包雪平,顾美芳,曹亮,等.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0,24(2):195-198.

[7] 于明川,张滨,刘辉,等.多排螺旋CT头颈联合CTA扫描技术优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9):1389-1391.

[8] 钟俊锋. 64排CT在头颈CTA中最佳扫描时机探讨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

[9] 黄品同,王力,张晓箐,等.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软斑块近心端角度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12):1040-1042.

篇8

关键词:综合能力;素描头像;训练方法

一、素描头像写生是素描综合能力的体现

在高中美术专业课里,素描头像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素描头像课是继素描静物课后提高素描能力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很多专业院校招考的必考科目,省级统一考试的素描选考科目。

跟素描训练有接触的人都知道,素描学习基本遵循石膏几何体,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头像,素描人物头像的训练程序。这样的安排符合由简到难的学习规律。

石膏几何体训练是素描的第一课。石膏几何体的特点是形体简明,颜色单一,便于学生较快掌握素描的基本观察方法与基本表现方法。

素描静物训练安排在石膏几何体之后,有助于素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素描静物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与结构,相对高度概括的石膏几何体来说形体更复杂了,要求学生有更高的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素描静物也有不同的质感,有玻璃的、不锈钢的、陶瓷的、纸质的、塑料的等等,不同的质感要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在静物素描训练的过程中,静物的特点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素描的表现能力、理解能力、整体把握能力。

石膏头像训练能让学生理解人物头像的比例与结构。石膏做的物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颜色单一,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复杂的颜色增加训练的难度;石膏头像是静止的,便于学生研究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与构造。故在高中人物头像的第一课进行石膏头像的训练是科学的。

真人头像写生是素描综合能力的体现。人物头像相对静物来说,除了复杂的形体、质感之外,更高难度的是真人是有生命的,会动的。在学生写生人物头像时,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整体(大比例,透视,结构)捕捉能力,同时具备质感的表达能力才可以将鲜活的生命表达出来。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素描人物头像是高中美术考生的素描综合能力的体现。开设好素描人物头像课程,有助于提高高中美术专业学生的素描综合能力。

二、素描头像的步骤

素描头像涉及多个知识点,要学生全面落实,不得不注意素描头像的步骤。在此,笔者将素描头像的步骤作为一个重点介绍。只有学生严格按照步骤落实,训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中炭交代出大的形象特征及头、颈、肩的动态关系。同时把握好模特头部的外轮廓起伏,内轮廓特点和五官的特征。

2.用软纸笔沿着明暗交界处往里擦出大的暗部,明显区分出黑白两大面。

3.在交界线与五官等突出的位置用软炭笔刻画,注意用笔沿着结构的走向进行深入刻画。

4.对头像进行深入刻画。对五官等重要部位进行细节的刻画,同时要对大的关系进行调整。

三、知识点的训练方法

在描绘头像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要求有不同的知识点融在其中,能否落实好知识点将直接影响到头像的最后效果,对知识点的针对训练是有必要的。

1.剪影训练。剪影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头像外轮廓的观察与表现。在进行剪影训练时要控制画幅的大小,因为画大了就会不利于整体的把握,也不利于整体观察能力的培养。剪影的大小为32开或64开较为适宜。

2.黑白形训练。黑白形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大效果的掌握。画黑白形用32开,要求学生抛弃一切的细节,也抛弃固有色的概念,只追求出现在形体上的黑与白(类似于黑白木刻效果)。

3.结构图训练。跟以往教学中用8开纸画的结构图一样,目的是让学生对整个头部的结构以及五官结构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兼顾透视规律,将头像的整体框架表达出来,达到体积强烈,结构明确的艺术效果,为下一步的明暗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同的地方是用32开的纸张训练。

在实际教学当中,只要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头像训练是在具备刻画好静物的能力基础之上进行的,否则将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篇9

一、素描基础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造型艺术是美术的基础。作为造型艺术训练的重要课程,素描以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明暗关系等为目的,通过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像、人头像、人物半身像等内容来完成基础训练。

二、素描与速写的关系

而艺术造型不单单是塑造静止的形态。所以学习素描就离不开速写,如果能正确的运用速写,那么在素描基础课程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速写是用简练的线条,迅速的将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动作姿态,生活场景等描绘下来的一种绘画形式。相对于素描的枯燥和单一,速写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既可调节长时间画素描的疲惫,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速写是培养形象记忆能力和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很多时候也可以作为素描的类型之一,所以速写应该是始终贯穿于素描基础训练中:

(一)、几何体阶段结合建筑速写

石膏几何体作为构成万物复杂形体的基本元素,是素描的入门课程,除了让学生认识素描,还是锻炼学生线条、空间和透视的过程,但是在引起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方面就显得苍白无力,这时候可以通过速写来弥补,生活中的建筑物就是最好的速写对象,建筑物的形态大多呈几何体,画建筑物也让速写的实用性得以很好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敢于走出教室作画,养成随时随地作画的习惯,因为建筑物相对于几何体在比例上放大了很多倍,所以建筑速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线条和透视,还能很好的锻炼取景构图和比例关系的把握。

(二)、静物阶段结合风景速写

素描静物的训练,主要是了解现实生活中一切形体的多样性。这一阶段要锻炼学生的构图能力和明暗关系,以及整体调子的把握,在这一阶段物象的外形和色彩逐渐丰富起来。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很多,但素描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静物的结构,明暗关系等的理解与运用。适当加入风景速写的训练是必要的。

成组的静物是根据构图需要去摆放的,而自然生活中的风景是天然的,没用经过人为修饰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取景构图,这样很自然的就会投入一定的情感,作画时容易通过对线条的不同感觉形成自己的线条特点,有利于绘画个性的培养。在画风景速写时可以引导学生用线面结合的方法作画,遇到结构比较复杂的对象时,可以根据自己对自然界物象的理解灵活运用线条,也可以近距离的观察物象,让学生主动的去加深对事物结构的理解。总结起来就是眼到、心到、手到。

素描静物不似石膏几何体,不仅结构复杂的多,在分析和理解明暗调子上也有难度。这时候一定要带学生走出教室,画自然界中的东西,要把握“速”、注重“写”。可以在同一天,选择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在同一地点作画,对光影素描便很容易理解了。

(三)、石膏像阶段结合人物静态速写

石膏像的色调单一,静止不动,便于学生更好的观察研究形体。既可以理解为静物,也可作为头部练习,是由静物到人像过渡的重要过程。石膏像的五官特征明显、脸部比例清晰、体块容易归纳,便于学生理解头部的基本形。画好石膏像素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非常必要,我们在素描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并能很好的应用到绘画中去。

速写对于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速写的作画时间短,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作画内容,这样的训练无形中对学生提高了要求。初学人物速写,对人体的比例和结构还很陌生,人物速写技法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要选择人物静态速写作为训练。在静态人物速写中,学生可以反复观察作画对象,在无从下手时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确定如何下手。在画人物静态速写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在各种场合画速写,大量的练习下俩,有了一定的速写基础,面对模特时就有了底气和信心。这时候,再提高要求,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构图、起稿、成型、完成,必须一气呵成,内容还要简洁精炼。为石膏像素描的水平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坚持画速写,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概括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四)、人头像等阶段结合人物动态速写

素描头像的训练,除了要有目的性以外,还必须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画素描头像时不能停留在对模特的初步印象上,必须对初步的视觉感受进行加工,也就是理性的分析阶段,经过分析理解之后,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在此阶段,要经常引导学生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端正观察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不能孤立任何一个部分,要把头部作为一个整体去观察,这是素描头像学习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整个素描基础阶段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人物的动态速写要求作画者不但要具备较高的造型能力和整体意识,还要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形体结构的分析能力。人物动态速写应该在素描训练完成之后练习,在西方的很多地方,人物速写被作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在训练中,作画者不仅要对作画对象一系列动作进行筛选、选定,同时还要进行感受和记忆。“选定”是指画者对活动的对象瞬间动作的特定选择,也就是速写者面对自由活动的对象人物,在对象一系列动作中选择最有造型意义的瞬间动态。“选定”这一环节在动态速写中很重要,因为选定的这一动作,既要有造型,还要兼具美感,这样的动作才容易感受和记忆。

篇10

关键词:初中美术;素描;思维;观察;才能

素描学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逐渐地形成对各种事物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审美能力,这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达到的各种硬性指标。初级阶段的素描在于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视觉语言能力,因此,素描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美术基础教育的一种,学生学习素描的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为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搭配,让学生逐渐对素描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找到每个学生学习素描的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素描中的构图、结构、明暗、质感、形体、空间感等都是所学的必要内容,学生一开始会有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因为素描需要长期的训练。而怎样让学生一直对素描保持兴趣呢?我认为教师的引导很关键。我在上课的时候,常常开展作品欣赏教学,例如让学生欣赏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大师的素描作品,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疑惑地问老师,为什么有些作品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能够流芳百世呢?针对学生的疑问,我抓住这个契机,开始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且举出拉斐尔、达芬奇、莫奈以及毕加索的绘画历程与他们的平生,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这些伟大的画家对艺术的热爱,并且告诉学生素描是西方绘画最基础的技能,让他们认识到素描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都是与众不同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要不断地放大他们的闪光点。除了给学生欣赏作品,我还不定期地评赏学生作品,并鼓励学生让他们树立起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画出自己所期望的效果。当然,教师也要不断地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督促学生不断地进步。素描课不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绘画技巧与观察事物的能力,也要让学生近距离地体会艺术,追求美的感觉,善于发现艺术所特有的魅力。

二、素描教学要有计划、有步骤、合理进行

素描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解决静物的造型与结构问题,这是画好素描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或者是不重视这一点,那么学生在以后的绘画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多年来的实践教学告诉我,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亦步亦趋,扎扎实实,遵循素描教育的规律去研究、掌握它,通过师生合作共同达到目标。由于初中生在此之前没有系统地接触过比较专业的美术学习,他们一开始画静物的时候对物体形态、透视的把握能力差,对物体结构缺乏整体的认识这是必然的。这对于教师来讲也是在教学中司空见惯的问题,我的做法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逐渐提高技能。

例如,在美术特长班授课的时候,我根据我校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将素描课分成导学课、临摹课、几何体静物组合结构实战素描课、静物素描临摹课、静物素描写生课程,然后按照各个层次的难易酌情把握课时。当然,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也是根据课程的设置,分阶段地向学生讲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例如,怎样画线条、怎样把握好物体的形态、结构,怎样上调子,在画画的时候怎样区分好明暗、空间、质感、效果等等。教师只传授理论知识还是不行的,还要不厌其烦地给学生现场演示。教师的授课要抓住重点,让学生先解决主要问题。总之,要有计划、有步骤、合理地进行,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画起画来杂乱无章,没有头绪。

三、练习时重视培养学生把握好黑白灰色调的能力

学生在临摹或者实战的时候,画出来的画往往会出现画面效果偏灰,效果不强烈和画面琐碎的毛病,或者是黑白灰过度生硬的情况。在静物素描中,虽然由于光线的照射,物体都会产生三种基本的色调:黑(最黑的色调)、白(最亮的)、灰(色调丰富的中间色),但是在绘画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画面就会显得十分没有层次感。

画面的效果取决于以上三种色调的合理搭配,学生画出来的效果偏灰,我认为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画球体的时候,用眼观察大部分都是亮和灰的色调,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训练,学生绘画过程中稍有处理不当就会画灰。所以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应该想办法让学生意识到深灰的作用,让学生尽量地拉开深灰和浅灰的距离,这样对于保持画面的质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面对学生黑白灰过度生硬的情况,教师可以手把手或者亲自演示,教给他们画匀称、纤细的线条,让他们用力适中,长此以往,经过反复练习必然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除了给学生专门地讲解黑白灰的关系,也要重视引导学生正确剖析优秀作品中的黑白灰。在让学生临摹过程中,每一幅优秀作品我都给学生指出“最暗”的地方应该画黑,而后过渡到重灰,然后是中灰、浅灰到亮灰,最后到画中的“白”,以及哪些地方需要反光,投影怎样由虚到实,作品表现效果的技巧等。例如在静物临摹中,由于物体是变化多端的,并且有着错综复杂的透视变形、不同质感的线条和色调、远比几何形体更丰富的色调组合,所以教师在学生临摹前的技巧讲解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几何体构建静物结构来进行拓展,这样学生才会做到心中有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必然会很好地把握好黑白灰色调。

素描既是一门造型基础学科,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初中生进行素描学习的课时有限,可能学不了太多的东西。但只要教师讲究正确的教学方法,就能给学生打下一定的素描基础,提高学生的绘画才能。让学生有过一次经历是十分重要的,让他们在这次经历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更为重要,这也是学生兴趣产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