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三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04-09 13:0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带三的成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带三的成语

篇1

解释: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2、笔走龙蛇

解释: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3、虎踞龙盘

解释: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4、虎卧龙跳

解释: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5、虎穴龙潭

解释: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6、老态龙钟

解释: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7、匣里龙吟

解释: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8、云起龙骧

篇2

重峦叠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层峦迭嶂:一层加上一层。形容山峰起伏,连绵重迭。

重峦迭巘: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同“重峦迭嶂”。

重峦迭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重峦叠巘: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同“重峦叠嶂”。

重峦复嶂: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同“重峦叠嶂”。

迭嶂层峦: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叠嶂层峦: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篇3

【关键词】移动互联;教育;支撑点;联结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0-0032-03

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学习、社会化学习正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力量,对传统教育产生的冲击和变革越来越明显。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传统的系统结构转向后现代的碎片结构,课堂由封闭学习向开放学习转变,整体学习、全球学习、生态学习成为越来越多的师生的共识。在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移动互联时代教育具有以下三个支撑点。

以正能量成就学生价值——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目的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这里的“教育目的”不是某个具体学科教学的目的,而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具有的明确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这里的“教育目的”是高层次大框架的教育目的,是超越学科、超越年龄段、超越阶层的教育理想。

笔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价值。也就是说,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更大化。进一步思考:什么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更大化?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讲,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最主要的是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而一个人的价值是既包含自我价值又包含社会价值的。教育目的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是帮助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正面贡献的人,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社会人。从个人价值的角度看,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满足,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做一个精神上自我肯定、精神上平衡与自我满足的幸福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富有幸福感的人和能够让社会和谐、幸福的具有正能量的人。具有正能量的人与物质财富的多少无关。

以联结建构学生成长——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过程

1.联结的界定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联结强化起重要作用;在联结学习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但是本文探讨的“联结”并不是认知心理学层次的联结学习,而是从物理学领域探讨的“联结”。比如,我们熟悉的碳元素C的联结结构不同,它带来的物质性质就不同。如图所示:图1是碳元素C的正六边形的分子结构(石墨);图2是碳元素C的平行结构(磷状石墨);图3是碳元素C的立体结构(金刚石)。我们都知道,石墨是一种很软的矿物,但是它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钻石)却是自然界中十分坚硬的一种物质。由碳元素C的同素异形体的两种物理性质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联结一旦发生改变,物理特性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碳原子(C)的排列方式从石墨层状结构变成了金刚石的空间网状结构。还有一种更高级别的联结:DNA的联结,它最后形成了生命。这就是联结力量的内涵。

2.移动互联时代联结的教育内涵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师生处在相对封闭的教与学环境里,教与学的关系相对稳定和封闭;到了互联网迅速普及的新课程改革时代,师生关系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教师都在讨论或者践行开放式学习、生成式教学等种种现代教育理念,开放、生命也成了很多教师口里高频率出现的词语,教与学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里;但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师生关系由传统的教学关系转变为教学关系和社会关系并重,传统的学习环境由强关系变成强关系和弱关系并重,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身不由己地卷入这个移动互联时代,开放性学习、全球性学习、生态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移动互联时代,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联结点,成为与整个社会环境互动的接口。一切有利于我们学习的素材(人、物、知识点)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成为我们学习的一个资源或者是一个学习标的。根据动态发生的学习需要或学习情境,教师和学生成为随时随地开展教育和学习的人。我们的教育要从一个封闭的体系走向一个开放的体系,从一个相对僵化的教育流程转变为对社会和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快速反应的教育流程。

3.移动互联时代联结的理想结果

移动互联时代联结的理想结果是师生的自我进化、共同生长。自我进化是指自己从内在出发清除不好的或不需要的杂质,使自己达到更纯净的程度。共同生长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具体到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自我提升、自我修炼、自我进步作为学习的内驱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地朝着学习奋斗,通过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完成自我进化。在师生朝着各自的奋斗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帮助,共同生长。比如,某教师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过程,如果三年后如期成长为一位广东省名教师,能够在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并且在这一专业领域成为学科带头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进化的过程。而这位教师在三年的学习和自我提升期间,不断地钻研本学科知识,不断优化他的教学,并且以身作则带动他的学生以专注、专心的态度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三年后学生也如期考上理想的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实现了共同的成长。而该教师身上专注、专心、执著追求目标的优秀品质也传递给了他的学生,真正践行着一个正能量强大的人向他周围的人传递着正能量,使他的学生也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教育的目的从学科知识的传递进化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这个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完美的。

以接地气创造特色——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行为

1.接地气的界定

所谓接地气,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变化结合起来,按照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比如,前文讲到的移动互联时代师生应该是开放的联结点,具有全线学习状态。这样的阐述不是意味着师生是何等全面开放的状态,而是指师生都要有跨界思维,在移动互联时代基本可以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要,每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开放状态中实现自己学习需要的联结?笔者认为,师生的跨界学习不可能是很“离谱”的跨界,而更多的是顺势而为,利用自己的本学科优势,与学科有关的知识优先处于联结状态。比如,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优先联结的可能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然后可能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知识。学生的开放联结当然也是从自己周围的老师、同学的引导和互助开始的,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各种强关系和弱关系所产生的碎片化知识整理、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知识,也是接地气的一种表现。

2.接地气之尊重传统教育经验

中国的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过去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传统教育中的基本文化、思维模式、执行能力等技术依然有它独特的价值。接地气就是把这些资源重新进行架构、重新分解和利用,去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学生变化或者是教育改革的变化。比如,传统教育中的课堂三段论、四段论、五段论等这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教学模式。又如,在应试教育中享有盛名的山东杜郎口模式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应用就是有它的生命力和价值的。在移动互联时代,不能忽视这些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教育教学发展中,我们推崇“以理想主义为旗帜,以实用主义为纲领,以拿来主义为原则”。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教师和个人的成长就是小代价的实用主义,也是最小代价的进步的路径。

3.接地气之重构

(1)参与

时代变化太快,很多基层的老师感觉有心无力,总是想以不变应万变。网络上广为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员工工作了25年,一直是公司里的一个小职员,正好公司中层有一个空缺,这个员工就去跟老板申请升职,理由是他已经有25年的工作经验了。结果老板回绝了他的申请,理由是:“你不是有25年的工作经验,而是一个经验用了25年。”多么可悲的案例,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如果不积极参与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结果也就是被这个时代淘汰。人的特质、能力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不是说要求所有的师生都全力处于开放的联结状态,而是首先应调整心态,转变态度,积极参与全球教育、开放教育、生态教育,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状态。

(2)去中心化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提倡“以教师为中心”,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在移动互联时代,这两种中心论都要改变,或者我们应该提倡“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以师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问题为中心,动态地调整我们对课堂的理念和操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可能碰到不懂的问题,从而转化为学习者,这个时候可能是教学相长,也可能是通过互联网中的强关系或弱关系去寻求帮助,寻找问题的答案或方法。移动互联时代造就的是扁平化世界,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将面临扁平化的变革。比如,传统课堂中有个五段模式:“预学——讨论——交流——评估——反思”,这五个环节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难免繁冗,教师和学生的负担都很重。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随着各种互联网教育模式渗透到传统课堂里,比如在“翻转课堂”中,这五个步骤就只剩下“评估”和“反思”这两段了。课堂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解决不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不同难题,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利用“微视频”更加有针对性地巩固和梳理所学知识。

篇4

关键词:全站仪;高程导线测量;三等水准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ranging elevation instead of three level of wire experimental study, reading tachometer instructions measurement card, master the use of basic tachometer and elevation traverse survey, the different scheme for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design. Mention the earth curva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refraction, by photoelectric measuring standard requirements wire ranging elevation measurement data to correct them, adjustment with calculation, to verify its accuracy level measurement standard with three clas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nd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arrange, understand to elev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wir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s very good value.

Keywords: tachometer; Elevation traverse survey; Third level

中图分类号:O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在测量中的普及和应用,以及测距精度的不断提高,随之带来了新的测量手段—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点的高程虽然一直是高程测量的传统手段,精度高,能满足各等级高程测量的需要,但是速度很慢,特别在起伏变化大的山区以及跨越宽阔的湖泊、河流等,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就显得十分困难。这时,如果采用高程导线测量方法进行高程传递,速度可以大大的加快,并能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围绕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代替三等水准的实验研究,进行方案选择,通过近年来大量的施工项目进行实践验证,结果都能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内外业工作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为工程项目开工赢得了时间,同时也节约了测量成本。从经济指标方面比较,也是水准测量无法比拟的。

二、全站仪的基本介绍

根据对全站仪进行介绍。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它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处理器于一体,全站仪的外形和电子经纬仪相类似,它现在在各个地方得到广泛应用。全站仪的基本功能是在仪器照准目标后,通过微处理器的控制,能自动完成测距、水平方向和天顶距读数、观测数据的显示、存储。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通常又称为电子全站仪或电子速测仪。它是把测距、测角和微处理机等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体,能够自动控制测距、测角,自动计算水平距离、高差、坐标增量等的测绘仪器,同时可自动显示、记录、存储和数据输出,由于它能自动完成一个测站上的全部测量工作,故称之为全站仪,即全站仪是集光、机、电等于一体的智能型测绘仪器。

三、全站仪在高程导线测量中的使用及其意义

在工程的施工中,常常涉及到高程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是水准测量,但由于水准测量是一种直接测高法,测定高差的精度是较高的,但水准测量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外业工作量大,施测速度较慢。高程导线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较快。在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线型工程、管网工程等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方案设计

在高程导线测量中,我们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和全站仪测量新方法,即方案一和方案二所示,详细介绍一下两种测量方案。

1、方案一(已知点及待测点上设站),进行最常规的办法进行施测

图3.1水准点上设站原理图

图中:D为A、B两点间的斜距

ZA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

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

HA为A点高程,HB为B点高程。

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

(3-1)

若A点的高程已知,则B点高程HB为:

(3-2)

那就是采用这种方案测量我们可以进行往返测,这样可以消除一些误差。还有就是在测量过程中不用单独测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我们可以用已测得的天顶距和斜距计算得到,这样做还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水平距离S为:

(3-3)

2、方案二(中觇设站法)

利用全站仪进行高程导线测量的新方法如图3.2所示。

图3.2 两水准点之间设站原理图

如果我们能将全站仪象水准仪一样任意置点,而不是将它置在已知高程点上,同时又在不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的情况下,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测出待测点的高程,那么施测的速度将更快。如图3.2,假设B点的高程已知,A点的高程为未知,这里要通过全站仪测定其它待测点的高程。首先由(3-3)式可知:

(3-4)

上式除了即V的值可以用仪器直接测出外,都是未知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仪器一旦置好,值也将随之不变,同时选取跟踪杆作为反射棱镜,假定值也固定不变。从(3-4)可知:

(3-5)

由(3-5)可知,基于上面的假设,在任一测站上也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可以计算出它的值。

这一方法的操作过程如下:

(1)用仪器照准已知高程点,测出V的值,并算出的值。(此时与仪器高程测定有关的常数如测站点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为任一值。施测前不必设定。)

(2)将仪器测站点高程重新设定为,仪器高和棱镜高设为0即可。

(3)照准待测点测出其高程。

下面从理论上分析一下这种方法是否正确。

篇5

摘 要:本文是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基础,将大量的三音合成词按照语义构词规则分为九类,并以举例分析的方式研究归纳每一类型中的三音合成词。在分类描写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在释义内容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语义构词规则;现代汉语词典;三音合成词;释义

第一章 研究综述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形成语义解释的科学体系,相继出现了许多词典学著作,在这些著作中都论述了释义问题。其中对释义的论述大都从整体着眼,谈论的问题涉及一个或几个方面,有宏观的指导意义,而单篇的论文则从微观角度出发,从一个问题或者问题的一个方面入手,对释义的研究更加具体、深入。

1.某一释义方式或释义理论的探讨,代表性的成果有:陈伟(2006)《“多维释义”理论学理探析》,文章从“多维释义”理论的理论基础、认识论本质、发生论本质、释义本体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多维释义”理论立足于各种意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跳脱了传统词典释义的方法论窠臼,构建出现代词典释义的新范式。

2.释义的原则或要求。如曹聪孙(1997)《词典释义的规范化进程》中,论述了释义的科学性、准确性、完备性等。王宏硕(2000)《词语释义要合法》,指出词典释义要合乎国家的法制建设,要跟上法制建设的步伐。

3.释义中的义项问题。如符淮青(1981)《义项的性质与分合》,文章通过对比几部现代词典中实词义项的处理,探讨了义项的性质与分合中的一些问题。章宜华(2005)《多义性形成的认知机制与词典义项的处理――兼谈多义词的语义理据及词典义项的解读》,文章从原型范畴、隐喻和转喻几个方面探讨了多义性形成的认知机制与词典义项划分的语义理据。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可见,词典释义的研究趋向多元化,从宏观到微观,从形式到内容,词典释义的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对词典释义的研究是多角度的、多方向、多目的的。在这些研究中,他们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词典释义的理论与方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我们也能看到,有关三音节释义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前人对三音合成词并无深入研究。而从语义构词角度入手,找出《现代汉语词典》中部分三音合成词释义所存在的问题的有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围绕《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但针对《现代汉语词典》三音合成词释义的大规模专门研究尚未出现,而三音合成词在词典中地位重要,应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三音合成词的部分考察情况,来探讨《现代汉语词典》中三音合成词的释义。一方面能丰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为语文词典的编纂或修订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释义是词典的生命线。词典释义要求科学性、准确性,达到规范化的要求。”[1]好的词典是在修订中日臻完善的,改善词典释义是提高词典质量的中心环节。

词典中的释义是我们理解词义的关键。精确的词语释义,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错误的或不当的词语释义,则会导致人们对词语理解的偏差。三音合成词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我们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三音合成词释义的研究,能够提高三音合成词释义的质量,进而提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方法

从语义构词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部分三音合成词释义的考察,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研究归纳《现代汉语词典》中三音合成词释义的相关问题。

3.2研究对象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三音合成词为基础,从语义构词的角度,将其大致分为九类(公式中的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语素,括号代表词语),分别为:第一类A+B+C=(A+B)+C、第二类A+B+C=A+(B+C)、第三类A+B+C=D、第四类A+B+C=A+B+C、第五类A+B+C=(A+C)+(B+C)、第六类(A+B)+C=(A+B)+D、第七类(A+B)+C=D+C、第八类A+(B+C)=D+(B+C)、第九类A+(B+C)=A+D。并以此为框架,列举说明《现代汉语词典》中三音合成词释义的相关问题。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典》中三音合成词释义方式的研究

4.1释义及释义方式

“释义是指对词目含义的注释或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离不开‘释义’。”[1]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释义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词典中的释义。“在词典学中,词典中的词条就是一个陈述句,该句子所陈述的主语或主题就是词目,谓语部分就是释义。”(Dubois,J.et Dubois,C1.,1971)[2]“词的释义既是以语言解释语言,就要利用语言中语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关系,使释义词语和被解释的词所代表的意义等值或近值。”[3]

关于释义方式,各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并在相关著作中做了明确而具体的分类,有代表性的如:胡明扬等的《词典学概论》中,将释义分为对释式和定义式。其中对释式又分为同义词对释,词语交叉释义,反义词对释,限制性同义对释。定义式又分为逻辑定义释义和说明性定义释义。

4.2基于语义规则分析的三音合成词释义

三音节词的释义方式应该由其语义构词规则决定,而不应受到来自词语的语法方面的过多束缚。原因在于,三音合成词多实词,少虚词。其释义就可以理解为是对词目含义的注释或解释。因而,从语义规则分析的角度研究三音节词与的释义是实际而可行的。下面来具体分析每一类的三音合成词的释义问题。

第一类:A+B+C=(A+B)+C代表的是前两个语素可组成词,后一个语素单独成词的三音合成词。而A+B+C=(A+B)+C的释义即为词语(A+B)和C释义的相加。

如:

(1)对立面:名,出于矛盾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

a对立:动①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②互相抵触:敌对。

b面:部位或方面。

(2)友谊赛:名,为了增进友谊、交流经验、提高技术而举行的体育比赛。

a友谊:名,朋友间的交情。b赛:动,比赛。

(3)民俗学:名,民间的风俗习惯、传说、口头文学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a民俗:名,民间的风俗习惯。b学:指学科。

(4)服务业:名,国民经济中在流通、国产生活、科学文化教育、社会公共需要等领域提供各种劳务的部门和行业。其中银行、保险、会计、律师等现代服务行业越来越重要。

a服务:动,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

b业:行业。

第一类词语在三音合成词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例(1)是典型的A+B+C=(A+B)+C的释义。而(2)、(3)、(4)则在解释三音节时,将(A+B)的意义加以扩充。扩充的方式多是举例说明。

第二类:A+B+C=A+(B+C)代表的是第一个语素单独成词,后两个语素可组成词的三音合成词。而A+B+C=A+(B+C)的释义即为词语A和(B+C)释义的相加。

如:

(5)活火山:名,正在喷发的和人类历史上经常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a活:动,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

b火山:名,因地球表层压力减低,地球深处的岩浆等高温物质从裂缝中喷出地面而形成的锥形山,火山顶部漏斗状的洼地叫做火山口。

(6)见世面:名,在外经历各种事情,熟悉各种情况。

a见:接触:遇到

b世面:名,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7)核威慑:动,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以核军备、核战争进行威胁,作为处理国家事务及推行全球战略的理论和策略。

a核:指原子核、核能、核武器等。

b威慑:动,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

例(5)和例(6)属于典型的第二类三音合成词。而例(7)中为了更加详尽的表达该词的意义,在词语后有添加了该词的所属范畴。本文认为,添加公式外的释义,容易造成词语的冗余,影响查阅者的判断,故应去掉。

第三类:A+B+C=D代表的是组成三音合成词的三个语素的意义,与这个三音合成词的意义不同。此处的D≠A≠B≠C。

如:

(8)二百五:名,①讥称有些傻气,做事鲁莽的人。②半瓶醋。

a二:数,一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b百:①数十个十。②表示很多。

c五:数四加一后所得的书目。

(9)耳边风:名,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多指劝告、嘱咐)。也说耳旁风。

a耳:名,耳朵

b边:靠近物体的地方。

c风:名,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

(10)一根筋:形,比喻死板、固执。

a一:数,最小的正整数。

b根:量,用于细长的东西。

c筋:名,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

(8)、(9)、(10)都是属于A+B+C=D。组成三音合成词的语素与整个三音合成词的释义不存在紧密的联系。

第四类:A+B+C=A+B+C代表的是组成三音合成词的三个语素各自意义的加和即为该三音合成词的释义。

如:

(11)老大难:形,属性词。形容问题错综复杂,难以解决。

a老:副,很;极。

b大:副,程度深

c难:形,不容易;做起来费事。

(12)防空壕:名,为了防备敌人空袭而挖掘的供人躲避的壕沟。

a防:动,防备。

b空:天空。

c壕:壕沟。

(13)仿生学:名,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亚纽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用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如模拟人脑结构和功能原理,改善计算机的性能。

a仿:动,仿效:效仿。

b生:生命。

c学:指学科。

例子中,(11)和(12)为典型的第四类三音合成词。例(13)中,对于“仿”字的解释放在了举例说明部分。着重解释了仿生学的范畴及其作用。本文认为,这样的释义会让查阅者不能直接通过释义的主体部分理解概念,而要借助举例说明部分来理解。这会给查阅者,尤其是汉语初学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第五类:A+B+C=(A+C)+(B+C)的意思是语素C分别与语素A和B组成词语,两个词语相加的释义就是三音合成词的释义。

如:

(14)教职员:名,学校里的教员和职员的合称。

a教员:名,教师。

b职员:名,机关、企业、学校、团体担任行政或业务工作的人员。

(15)明后天:名,时间词。明天或者后天。

a明天:名,时间词 今天的下一天。

b后天:名,时间词 明天的明天。

(16)影剧院:名,供放映电影、演出戏剧、歌舞、曲艺等的场所。

a影院:名,电影院

b剧院:名,①剧场;②用作较大的剧团名称。

第六类:(A+B)+C=(A+B)+D代表的意思是语素A和B组成一个词语,而语素C的意义在三音合成词中变为其引申义或比喻义。

如:

(17)二婚头:名,指再嫁的妇女(含轻视意)。也叫二婚儿。

a二婚:动,再婚(旧时多指妇女再嫁)

b头: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18)糊涂虫:名,指不明事理的人。

a糊涂:形,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b虫:比喻具有某种特点的人(多含轻蔑意)。

(19)交际花:名,在社交场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

a交际:动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社交。

b花:比喻年轻漂亮的女子。

其中例(17)中的“头”是引申义。引申为妇女。例(18)和(19)中的“虫”、“花”为比喻义。

第七类(A+B)+C=D+C代表的意思是语素A和B组成的词语在三音节词语中的意思为其引申义或比喻义。语素C仍为其本身的意思。

如:

(20)发烧友:名,对某项事业或活动非常迷恋专注的人;狂热的爱好者。

a发烧:动,发热。

b友:朋友

(21)门面话:名,应酬的或冠冕堂皇而不解决问题的话。

a门面:名,商店房屋沿街的部分,比喻外表。

b话:名,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声音,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

(22)蜂窝煤:名,煤末掺适量石灰或黏土加水和匀,用模型压制成的短圆柱形燃料,有许多上下贯通的孔。

a蜂窝:像蜂窝似的多孔形状。

b煤:名,一种可以燃烧的黑色物体。

例(20)、(21)中的“发烧”、“门面”在三音合成词中都是其比喻义。而例(22)中没有把“蜂窝”解释成其比喻义,而是以描写的方式将蜂窝煤的形态展现出来。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蜂窝煤的查阅者来说,会形成认知上的困难。

第八类A+(B+C)=D+(B+C)意思是语素A在三音合成词中的意义为其比喻义或引申义。而由语素B和C所构成的词语的意义不变。

如:

(23)伤脑筋:形容事情难办,费心思。

a伤:动,伤害;损害。

b脑筋:指意识。

(24)灰空间:名,建筑学上指功能上不定性,具有双重或多重意义的空间。如某些传统建筑的檐下外廊,介于室内和庭院之间,是有多种功能的中间性空间,就是灰空间。也叫模糊空间。

a灰:形,像草木灰的颜色,介于黑色和灰色之间。

b空间:名,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展性的表现。

(25)下意识:名,潜意识

a下:名,方位词。位置在地处的。

b意识:名,人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

上述例子中的“伤”“灰”“下”都是引申义。分别引申为“耗费”“中间状态”“潜在的”。

第九类:A+(B+C)=A+D代表的是语素A的释义不变,语素B和C所组成的词语在三音合成词中的释义为其引申义或比喻义。

如:

(26)电老虎:名,①比喻凭借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刁难用户的电力单位或人员。②比喻耗电量大的设备。

a电:名,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电是一种很重要的能源,广泛用在生产和生活各方面,如发光、发热、产生动力等。

b老虎:①比喻大量耗费能源或原材料的设备。②比喻有大量贪污、盗窃或偷漏税行为的人。

(27)怀鬼胎:比喻心里藏着不可告人的事或念头。

a怀:动,心里存有。

b鬼胎:名,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

例(26)、(27)中的“老虎”、“鬼胎”都是比喻义。

第五章 结语

本文从语义构词规则的角度总结了三音合成词的九大类型,分别是第一类A+B+C=(A+B)+C、第二类A+B+C=A+(B+C)、第三类A+B+C=D、第四类A+B+C=A+B+C、第五类A+B+C=(A+C)+(B+C)、第六类(A+B)+C=(A+B)+D、第七类(A+B)+C=D+C、第八类A+(B+C)=D+(B+C)、第九类A+(B+C)=A+D。在进行了大的分类之后,我们对这九类三音合成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在释义每类三音合成词时存在的若干问题。

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仅选择了三音合成词中的一小部分进行研究,这对于类型的归纳与分析都是一种限制。而且在文章中,描写的内容占据了较大比重,理论性的阐释相对较弱。囿于学识和眼界,对于已有的词典释义理论吸收尚不全面,尤其是外文资料的占有量较少,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国外词典释义的理论借鉴较少,而国外的词典释义理论中往往蕴含着宝贵的可借鉴之处。同时,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三音合成词的释义所作的研究,仍属于抽样的而不是全量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所选词条的数量、拓宽词条所涉及的领域,从而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建华.词典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 HMC703; 锁相环; 频率合成器设计; C8051F121

中图分类号: TN7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1?0093?03

引 言

频率合成器技术是现代无线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很多现代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功能实现,都直接依赖于所用频率合成器的性能。它的作用是产生与基准参考频率具有同样高精度和稳定度的离散频率信号,作为各种收发信机的本振信号。它的实现方式有四种:直接模拟合成器(DAS)、直接数字式合成器(DDS),锁相环频率合成器(PLL?FS)、延迟锁相环频率合成器(DLL?FS)。

本文基于HMC703芯片,设计了一款接收机上用的低相噪低杂散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其中软件控制部分使用的是C8051F121单片机芯片。

1 HMC703芯片功能特点

HMC703LP4E分数频综芯片是最新的PLL+VCO产品,这个平台具有业界最好的相噪和杂散性能。能够在实现高阶调制方案的同时减小高性能无线电中的阻塞效应。

另外,HMC703LP4E具有频率扫描和调制特性、外部触发、双缓冲、精确频率控制、相位调制以及更多功能。同时其管脚与HMC700LP4E锁相环芯片兼容。

精确频率模式具有一个24 b小数模数器,提供0 Hz频率误差和极低信道噪声的小数频率。串行接口提供读回功能并且与多种协议兼容。

2 基于HMC703芯片的低相噪低杂散频率合

成器设计

2.1 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基本原理

篇7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很普遍,这在成语里也是如此。一些成语中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后直接带宾语(有的宾语省略),不再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地名称,而具有一般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语法特点。如“文过饰非”中的“文”,就是“掩饰”“文饰”的意思。又如“革故鼎新”“衣锦还乡”“待字闺中”“正中下怀”中的“鼎”“衣”“字”“中”等词都用作动词,依次为“革新”“穿”“许嫁”“适合”之意。

2.名词作状语

成语里,有些名词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作了状语。如“风流云散”中的“风”及“云”就分别作“流”和“散”的状语,成语的字面义就是“像风一样流失,云一样飘散”。另外,像“抱头鼠窜”“牛鼎烹鸡”“江河日下”“南征北战”等成语中加点的名词都作状语,分别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方式以及时间和方位等。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在成语里也能偶尔见到,它表示使宾语这一动作行为的对象产生某种动作或变化。如像“祸国殃民”中的“殃”,为“使受祸害”义;“汗马功劳”中的“汗”,就是“使出汗”的意思;“生死肉骨”中的“肉”为“使……长肉”之意。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主语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怎样或当作什么。成语里名词的意动用法比较鲜见,但像“草菅人命”“幕天席地”“鱼肉乡里”中也保留了古汉语的这一词类活用现象。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如名词

有些成语中,动词不再表示某一动作行为的发生,而是具有明显的表示与这一动词有关的人或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出现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像“轻车简从”中的“从”(跟随的人)、“路不拾遗”中的“遗”(丢失的东西)和“入不敷出”中的“入”(收进来的钱)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2.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表示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成语中这种情况不少,如“破(使损坏;使分裂)釜沉(使下沉)舟”“立(使竖立)竿见影”“化(使变化)险为夷”等。又如“生杀予夺”中的“生”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但它后面省略了宾语。

3.动词作状语

个别成语里,某些动词或动词短语可以单独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用作状语。例如“奔走相告”“坐享其成”“坐以待毙”中的“奔走”“坐”“待”等。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如名词

在成语中,有些形容词用如名词担任主语或宾语,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出奇制胜”中的“奇”就是表示“奇兵”“奇计”的意思。另外,像“从善如流”“披坚执锐”等成语中的“善”(好的意见)和“坚”(坚固的铠甲)“锐”(锋利的兵器),都是把它们当作名词来使用的。

2.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

在一些成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带宾语。例如:“厚此薄彼”中的“厚”(推崇;重视;优待)“薄”(看不起;轻视;慢待),“深明大义”中的“明”(懂得;了解),“文人相轻”中的“轻”(轻视;鄙薄),这些词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一些成语里的形容词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者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或状态。比如“息事宁人”“丧权辱国”“损人利己”“曲突徙薪”等成语中的形容词都和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结构,具有明显的使动义。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古汉语里,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者特征。成语里形容词的意动如“安居乐业”(以其居为安,以其业为乐)“不远万里”(不顾万里长途的遥远)“登山小鲁”(认为鲁国小了)等。

四、数词的活用

古汉语中的个别数词(最多见的是“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会失去它本身的语法特点和意义,活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这种语法现象在成语里也不乏其例。例如“举一反三”“一人耳目”“一心一意”“一仍旧贯”和“不二法门”“万无一失”等。

篇8

我讨厌学语文,因为学的都是成语。可经过一次成语课,让我慢慢爱上了语文。

语文课上,老师带来一只鼓和一朵小红花。我疑惑不解:教师带这些干什么?后来,我听了老师的话,才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原来老师是要我们做数字成语游戏。

第一轮比赛开始了。小红花随着鼓声经同学们的手依次传下去。一组的宁宁流利地讲小六个成语,二组的小慧和三组的小祥分别讲出了三四个成语,四组的小红也讲出了两个成语。

一阵急促的鼓声又响起,小红花传下来,突然鼓声停了,小红花落在了我桌上。我一愣,忙站起来说:“百发百中。”然后迅速坐下,把小红花往后转。这时我听见周围的同学说:“多说几个……”我这才恍然大悟,急忙站起来,刚从嘴里吐出一个字,五点鼓声已过了。嗨,多遗憾啊,平时说数字成语是我的强项,可今天都怪我太紧张了,我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游戏继续进行,其他三组的同学都吸取了我这次先误的教训,得到了理想的成绩。老师给前三名的组发奖品,并送给我们一句话“吃一堑,长一智。”

虽然我们这组因为我没得到奖品,但我觉得吃一堑,长一智这句话比奖品更有意义。

篇9

1.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家乡的人事关系太复杂。在乡当官,今天三姑六婆来走后门,明天表舅堂叔来求职,这官还怎么当呢?(人民网,2013年7月31日)

2.礼尚往来乃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领导也是人,也有三姑六婆亲朋好友,遇到婚丧嫁娶这等大事,自然要好好应酬一番。(《齐鲁晚报》,2012年11月2日)

3.近两年,托我带奶粉的人越来越多,八杆子搭不到的三姑六婆都托过来了。(《今日早报》,2010年3月10日)

4.抽签有猫腻,连我一同学的婚礼抽奖都有黑幕:一二三等奖居然全被他家三姑六婆横扫而去,手握连号奖券22张的我,居然连个鼓励奖都没有。(《钱江晚报》,2012年12月21日)

5.面试结束后……小章并没打算再回去……害怕过年时被家里的三姑六婆追问找工作的事情。(《羊城晚报》,2009年2月6日)

这几句话都使用了成语“三姑六婆”。它们或与“表舅堂叔”“亲朋好友”连用,或被“八杆子搭不到”(按,应作“八竿子打不着”)修饰,或明确指出属于“他家”的、自己“家里的”,很明显这里的“三姑六婆”指的都是沾亲带故的人。“三姑六婆”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还是先考察一下这条成语吧。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三姑六婆》记载: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以占卦为业的妇女),六婆指牙婆(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取利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开妓院的妇女)、药婆(以开药治病为名骗钱的妇女)、稳婆(接生婆),“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奸盗者,几希矣。若能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庶乎净宅之法”。旧时这些人常常借着这类身份干坏事。“三姑六婆”作为成语,也借指不务正业的妇女。例如明・凌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话说三姑六婆,最是人家不可与他往来出入。”《红楼梦》一一二回:“我说那三姑六婆是再要不得的!我们甄府里从来是一概不许上门的。”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此辈心凶笔弱,不能文战,便大施诬陷与中伤,又无效,于是就诅咒,真如三姑六婆,可鄙亦可恶也。”巴人《莽秀才造反记》:“全城厢里人,上至缙绅先生,下至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三姑六婆,我们胡二爷无不熟悉。”刘绍棠《村妇》卷一:“三姑六婆,心肠歹毒,张团圆的一动一静,杜老娘那一双鹞子眼都盯住不放。”

“三姑六婆”是有特定含义的。其中的“三”和“六”不是虚数,而是实指三种“姑”和六种“婆”。“姑”和 “婆”也不是对某些亲属的称谓,而是特指具有某种身份或从事某种职业的妇女。“三姑六婆”不指众多的亲友,前面举的五个例子都用错了。

篇10

第一站:巧填带“蛇”字的成语。

在空格内填字。使每一横行组成含“蛇”的成语。

第二站:根据谜面猜成语。

1. 聊斋志异。(打一成语)

2. 零存整取。(打一成语)

3. 愚公之家。(打一成语)

4.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5.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

第三站:成语门诊。

把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歪风斜气( ) 出奇不意( )

换然一新( ) 手屈一指( )

破斧沉舟( ) 人材倍出( )

滥芋充数( ) 变本加利( )

第四站:根据下列动物的性格特点,巧填成语。

例:(任劳任怨)的老牛

1.( )的鹿。 2.( )的狗。

3.( )的猫。 4.( )的狼。

5.( )的鼠。 6.( )的虎。

7.( )的蛇。 8.( )的狐狸。

9.( )的羊。 10.( )的马。

第五站:智选成语。

请仔细观察左边的成语,然后从右边A、B、C、D四个成语中选出一个填入空格内,使左边八个成语具有相同的规律。想想看,该选哪个呢?

睹物思人 A.心花怒放

虎视眈眈 B.出奇制胜

一见如故 C.虎落平川

管中窥豹 D.走马观花

一望无际

看朱成碧

极目远眺

第六站:智破“密码”。

下表八个成语的上下方各有一个数字,组成“密码”。你能找出规律,把“密码”译出来吗?“密码”为8个字的词语。

第七站:缩脚成语。

这是一封成语缩脚信。将每条成语隐去的第四字连起来,就是信全文的内容。

1934年,我国著名翻译家赵景深翻译的14册《格林童话集》在北新书局出版了。书局有一位青年名叫高培基,勤奋好学,深得赵先生赏识。一天,赵先生去书局时,发现小高正捧着《成语词典》研读,于是主动指点。几天后,小高收到了赵先生的一封来信,信是这么写的:

劳苦功( )一马当( )自立更( ):

罄竹难( )迫不得( )水落石( )良莠不( ),

模棱两( )通力合( ) 见多识( )奔走相( )

捷足先( )恩将仇( ) 。

积少成( ) 新陈代( )!不耻下( )洁身自( ) 。

大煞风( )一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