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作品范文

时间:2023-04-02 23:2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毛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毛作品

篇1

关键词: 三毛散文作品 作家风格 艺术赏析

三毛是作家中最神奇的存在,她的奇才与情感交合展现出罕有的旺盛生命力,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吸引了全球众多作家与读者的眼球。三毛的世界是传奇的,这一段传奇与她自身传奇的生活息息相关。三毛的文字从宝岛台湾漂移至阿非利加洲北部的沙漠绿洲,跨域千山万水、扫过滚滚红尘,这一段艰辛的文学过程造就了她不平凡的文学品位,也成就了她不平凡的传世佳作。

一、三毛作品擅长描绘异域风情与民俗文化

三毛作品以散文为主,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正好符合三毛对于异域风情的认知,流浪生活的描写是那个时代文学青年记忆里的瑰梦。与我们有着相同的皮肤与眼珠,但是有着不同的对于异域风情的执著追求,这样的差异是其作品魅力的源头之一。在《沙漠观浴记》中,三毛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幅场景――独特的沙漠洗浴。对于绝大多数的沙哈拉威人而言,洗澡是一件奢侈而且神圣的事情。在一个狭小的屋子内,成排的人占满了房间的旮旮角角,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小块石片,沾着水在剐蹭自己的身体。黑色的污垢如蔓延的泥油,在异族人眼中是无法理解的脏乱。当所有污垢都被暴力摩擦划得松动时,水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登上舞台――冲洗身体。三毛也为我们展现了沙漠里奇异的审美观――以胖为美。受限制于宗教的束缚,日常生活里的女人需要严严实实地掩盖自己,密不透风的装扮是人人需要遵守的。于是,在沙漠洗浴之时,女人的胴体全然在众人面前,丰腴肥硕的黑色身体勾起人们原始的欲望。瘦得发柴的三毛本人则在黑色胴体面前宛如白色的小口长条,好比乳牛身旁一株白色小木,黯淡无光。

三毛介绍了沙漠里的早婚现状与奇异婚俗。在这里,一个八岁、十岁的孩子就要承担起母亲的职责,女婿需要倒插门六年才有自由身。新婚之夜的前一晚是新娘离家出走被寻找的过程,而迎娶新娘则是一件大事。婚前的挣扎要以撕破男方的皮肤为表征,结婚不努力挣扎是让人无法接受和被集体耻笑的。对于贞洁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红色印记的白布是一个女子一生的清白所在。

二、三毛作品人物形象摇曳多姿,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三毛作品的人物形象是摇曳多姿的,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在《哭泣的骆驼》中,沙伊达是美丽温柔的,巴西里是俊逸无常的,英格老板是刻薄阴冷的,巴沙军曹是冷傲孤僻的,姑卡是愚昧无措的。人物有明确的性格特点,小人物受被作者青睐,浓墨重彩的描写往往集中在小人物身上。在《这样的人生》中,三毛选取细小的事件,比如瑞典老人义务打扫、艾力克热心帮助邻居、“我”辛勤耕耘种菜等,借由最细小事件的刻画、展现最淳朴的仁善之德。此外,那位老人在音乐会后不自觉的感动行为,更是体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勃勃生机。主体的深化不再是三段式的机械引出,而是已经在人物的描写中糅合。那一代的读者从中领悟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岁月的清洗不能遮掩皱纹下年轻的心。

三毛对于人文主义的体现集中于国人的强烈归属感。在《亲不亲,故乡人》中,三毛用大段文字描写了众多令人发指的国人行径。比如在国外,一些国人在西餐厅酗酒闹事,对服务生或者门卫大打出手,在公共场合随意大小便,问候打招呼缺乏基本的礼貌,人前人后表露出难以抗拒的不通情达理与爱占小便宜的心理特征。三毛对这些恶性的控诉透露出的不仅是对于少数人的痛心,更表露出的是浓浓的爱国之心与热烈的赤子情怀。那一代的读者慢慢感受到这样一种氛围,这一代的读者也激起胸中的波澜。正如三毛所讲,在一块平行的大陆上,在每一条熟悉的街道上,你和我都只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但是当我们迈出国门,炎黄子孙的热度会燃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都不再是个人,而是代表中国。

三、三毛作品景语皆情语,笔触风趣诙谐

三毛作品景语皆情语,笔触风趣诙谐。在三毛眼中,沙漠太阳的热烈可以似岩浆一样流淌,瓢泼大雨可以是万千颗豆子打在身上的重量,我们很难接受雄奇瑰丽的想象存在于这样一个美丽的面容下。在《芳邻》中,三毛拒绝拉布的母亲将骆驼遗骸放进冰箱,母亲用“拒绝我的骄傲”回答三毛;在《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对丈夫荷西吹牛说粉是春天里的第一场雨,荷西则呆呆地难以理解这一段东方式的幽默,以一句“你当我傻啊”回应,忍俊不禁是读者的共同反应。三毛与冰岛女人的谈话尽显睿智与幽默,而与丈夫荷西相遇之前的谈话更是让我们在捧腹之余亦感觉到欣慰。比如原文中写道:“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随后的荷西的反应是正常而自然的,那就是“这是一个要嫁给有钱人的女人”。但是荷西爱着三毛,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如果你要嫁给的人是我会怎么办?”三毛慢悠悠地说道:“只要吃饱就行。”神来之笔是荷西立即追问道:“你吃得多吗?”“不多不多,而且为了我们我可以少吃一点儿。”这一来二去的情话交代了三毛的爱情源头,也让读者透过这轻松诙谐的语调感受到了一对新婚燕尔爽朗的性格特征与俏皮的青春神态,他们的深深相爱没有一个字直接表明,但是跃然纸上。

四、结语

用大爱播散人间真善的种子,用文字书写人间情感的脉络,这是三毛的作品,也是三毛传奇的一生。热爱她的读者在内心里爱上了这个文字性感的女人,卸下了厚厚的职场面具与微笑面具,唤醒了在都市中渐渐迷失的现代人的内心情怀。三毛是真切地活在纸页上的昨日情人。她的温存与抚摸把快乐带到了苦难的世界,构建起了情怀的理想主义天堂。微笑的眼泪是最符合三毛作品展现出的情感描述的,她对灵魂的浅唱低吟掩埋在对于生活琐事的描写中,她是梦中的橄榄树,爱在流浪途中浇灌,在寂寞山田上扎根。三毛作品的艺术魅力已经远远超过自身的感情限界,在无数读者的理解中升格为一种普世价值理念,这正是三毛散文作品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三毛.白手起家.撒哈拉的故事.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77.

篇2

关键词:三毛;梦;意象;原因

三毛的一生都在远行与流浪,只为寻梦。从台湾到撒哈拉,到欧洲,再到中南美洲,最后回到祖国大陆,远行于他乡,几乎成为宿命。她虽远走他乡,却总能将其经历化作一个个美丽的梦,同时她亦是一个悲情女子。毕竟再靠近梦想也不代表梦已实现,毕竟再美丽的梦也终有清醒那一天。在三毛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梦的佳作,特别是在荷西意外丧生之后,她不由自主地借助于梦去实现与荷西的重逢,再叙往日幸福时光,但梦终归要在现实中破灭,所以她写了很多回忆式的散文。因为有了梦的话语,更带上一种神秘的虚空色彩,在情感抒发上让人不胜悲戚。“梦”成为了三毛创作的源泉,在她的作品中多次出现了“梦”的意象,使我们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向往。

1“梦”和追梦的人

“梦”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常见的意象,如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①,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罗衾不耐五更寒”②,等等。意象的根本就是以形象去把社会生活具体化,乃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很明显地,作家之梦是作家有意无意地把日常生活以致自身经历及向往,以一种虚无的形态反映出来。

作家们都在追寻那种理想中的人生梦境,而三毛成为了这些追梦人的代表者。在她的作品中多次出现“梦”的意象,而这些意象也正是与她的亲身经历有关。特别是在丈夫荷西意外丧生之后,三毛总是在想荷西,总是在心里自言自语。她拼了命也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他。三毛后期的作品多是感伤的、回忆式的散文,因为有了梦的话语,更带上一种神秘的虚空色彩。如《梦里花落知多少》中那泣血的哀叫:“我爱的人,不忍留下你一个人在黑暗里,在哪个地方,又到了哪儿去握住你的手安睡?”③像这样饱含深情,满怀伤痛的句子在三毛后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也形成了她不同以往的哀婉、怀旧式风格,而“梦”这个关键性意象则是这种风格的最好说明。

当三毛编制着一个个华丽的“梦”的时候,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让她无法自拔,死亡几乎可以说是三毛的一种“爱好”,并且她还真实地去尝试自杀,她尝试过至少3次,直到最后时刻,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不少人指责她这样匆匆离去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也有不少人理解她的选择,尊重她的选择,他们懂得她太累了,她的神经已经承受不住盛名负累和无爱生活。面对死亡,对于一个曾经哭泣着寻求快乐、不甘心自暴自弃的女性而言,也许能让她找寻到属于自己最快乐的“梦”。追梦的三毛,一生经历了童年的自闭生活、撒哈拉的自由快乐时光以及痛失爱人的悲痛,这些亲身经历的生活影响着三毛的创作,“梦”成为了三毛创作的源泉与动力。

2在梦中的自我升华

2.1沉浸于幻影的“白日梦”

三毛十七岁到二十二岁这段时间就已经发表了小说散文,收集在《雨季不在来》中,代表作有《惑》、《雨季不在来》等,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与感受。那时的三毛,人生阅历有限,视野也还不够开阔,其作品体现出一种青涩,但其个人化的遐想和伤感却已能让读者深深理解一个少女的内心世界。也许在创作技巧方面还不够成熟,在思想上流于迷惘和伤感,但它代表着一个过去的、单纯的三毛。她强调在作品中不断自塑“我”,实际上是与现实中“我”的突现与强化,按弗洛伊德的角度,这种状态叫做“白日梦”。

由于写作方法的不成熟,感情思想的困惑与迷茫,所以这时期作品的感彩是阴沉伤感的,体会到的是无限孤独的气息。《惑》描写了三毛在生病发烧时一直深陷于“珍妮画像”的幻觉中,全文一直贯穿着失学的迷茫、病痛喜爱的煎迫和追求生命的自由。正是由于全文缺乏一种委婉申述的含蓄,充满忧郁悲剧的色彩。④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位神秘的珍妮少女从画像中走入了三毛的梦中,引领着她去追梦。这部作品里充满了忧郁的情结。这是一种幻觉,三毛一直沉醉于珍妮的幻想中而无法自拔,在幻觉中,一个人的灵魂可以任意驰骋,不受约束。对于追求自由人生境界的三毛来说,这些幻像的描写正是其内心迷茫与孤独的体现。《雨季不在来》中,一个女大学生跟男朋友闹别扭后感情上出现了波动,故事情节简单,三毛将那份只能体会不可言传的心底的盼望,用字里行间的深情、眷恋来表现得那么细腻感人。所以三毛早期的作品被评价是喜欢追求幻影,创造悲剧美。

2.2在“梦”中编制的“自传”

三毛离开台湾以后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她自己却都称之为“我写的其实只是一个女人的自传”,可见其作品的个性化特色多么的突出,三毛没有走虚构小说的创作之路,她从生活本身受到启发,不去编故事,只去写生活,而她自身奇特、浪漫、新鲜的人生经历,恰恰构成生活中最真实不过的故事,以至于读者往往无法区分它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本身。三毛成功地运用了写实手法,她的作品由此显得真实、亲切。

这个时期的三毛,善于把奇特而富有异国情调的流浪生活,用娓娓长谈的方式来打动读者,这种溶“我”于作品中的讲故事的写法,使人感到格外亲切、自然,又能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如《荒山之夜》既把被风吹积成弧形的沙丘,描绘成“好似一群半圆的月亮”⑤般柔美,又揭示荷西几次陷于死命的沙漠泥沼地的险恶可怕。至于“我”求救于吉普车而车上男人不但见死不救,反而陡起歹意,以及“我”的抗争,荷西的最终脱险,又使读者进一步认识“我”在沙漠中的冒险生涯。三毛对小人物或者受苦受难者作浓墨重彩的描绘,深情讴歌他们之间的人性美与人情美。在《这样的人生》中,作者通过对瑞典老人免费为地区打扫街道,七十四岁的艾力克自愿无偿地给邻居做零工,银行退休老职工主动帮“我”种菜等真实而生动的描写,把人性美、人情美广泛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人与人的关系中。而老人音乐会的感人场面,更把他们对生活的执著热爱和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的主题也由此显得更为深刻:热爱生活并以自己的劳动而使别人活得更美好的人,岁月只能增添他的额上的皱纹,而他们的心却永远年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三毛的作品中,展现出了语言形象生动、活泼通俗,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独具匠心。例如用毒热的太阳像火山的岩浆一样流泻下来形容撒哈拉沙漠颜色的正午画面。同时她也从不同角度来描绘雨:通过触觉,写稀稀落落的雨打在身上好似撒豆子似的重;通过视觉,形容雨越下越大,像一道水帘,什么也看不见;通过听觉,把沙漠的雨写得打在天棚上那么恐怖……不仅如此,三毛还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选用适应作者的心情和引起读者思想情绪共鸣的语调语句。

凭着极大的毅力和苦心,三毛离乡背井,到离家万里之外的荒漠中居家谋生,以血汗为代价,执著地追逐特殊的生活经验。她把亲身经历的见闻和感受告知读者,换回读者如此热烈的欢迎,是理所当然的,更是受之无愧的。可以说,在荷西生前死后这一时期,是三毛创作的高峰期。“三毛热”这个文化现象,也是随着反映她在撒哈拉的生活这个创作高峰时期的出现而出现。

2.3演绎生命中最后那段“梦境”

三毛在离开撒哈拉以后的创作,大都是散文、小故事、书信及语录式的东西,也有剧本。比起撒哈拉式的“轰动”,这些作品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在艺术技巧上也逊色不少。这一切首先反映在荷西逝世后三毛应《联合报》之邀写的游记《万水千山走遍》这本书里,她原本想以异国风俗人情美景的描绘吸引读者,造成又一种“三毛热”,再一个“撒哈拉”,但毕竟是走马观花,而不是深入生活的创作,文字只浮在表面,深入不到读者心里。

为了重塑以及维持撒哈拉中“完美三毛”的形象,她不断调整角色强装快乐,但这种刻意强调太多反倒使文章显得更加苍白。“强加”这种行为方式,以不断重复的形式将三毛陷入两难境地,又一次自我幻化,抽离,人格双重化了。这一时期的剧本《滚滚红尘》便揭示了她那种复杂矛盾和心灵创痛。她的自杀不仅使读者痛苦,更带来了莫大的疑问。在她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是撒哈拉时期,那时物质上虽然苦一点,但那种爱和被爱包围着的神仙眷侣般生活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爱人荷西的逝世,使她痛不欲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为报父母的养育大恩,为尽孝道,为谢友人,三毛努力地试着再活一次,但其内心深处却是极端痛苦的。她虽然总是以亲切的微笑、甜美的声音面对学生,面对演讲时的听众,面对亲朋好友,然而她内心却只有痛苦,毕竟私下里她只想独处,以便与荷西默默相对。纵观三毛的作品“梦”的意象,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三毛的理想之境,在她的理想国度里,追寻的是一种自由与爱,让人们向往三毛的那种生活经历,流连其中。

3追梦之源

3.1个人经历造成的特殊性情

三毛从小就是个孤独的孩子,内心冷然,造成了三毛的寂寞。13岁时,由于受到数学老师侮辱性的惩罚,更是让敏感的三毛受到极大的伤害,辍学回家,从此走进了自己封闭的空间,整整七年之久,可以想象到她的痛苦,那时的三毛就想自杀,之后又患了严重的自闭症,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她总是抱怨家人不够关心她,是挣扎着长大的。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在三毛内心深处那化不开的孤独感。后来三毛有幸遇到良师,教其画画,并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其处女作《惑》竟得首发于现代文学上。

四处流浪是三毛从少年时就有的梦想。但她所追求的流浪完全不同于现在很流行的旅游,这是一种纯粹的流浪,可以说是一种随着心走的心境,她追求的是没有计划没有确切目的的行走。她走出家门,执着地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然后她选择了哲学。遗憾的是,深奥抽象的哲学并没有为她解答生命的答案,却因为感情上的打击使得年轻而任性的她选择辗转世界各地,经历了异国求学的艰辛。渐渐地,三毛也开始展现出了她热情、活泼的乐天性格,更加幸运的是,她总算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文学创作。历经万水千山的流浪,三毛目睹了世间的千姿百态,更懂得了珍惜生活与享受生命,于是心胸稍稍开阔,敢于从围城中走出来尝试新的生活,但这些直接带来了她的婚姻和最后的失去婚姻。所以在生活的大起大伏中,她作品中出现的“梦”的意象,常常予人悲伤的色彩,也反映出她极力想摆脱现实生活,去追寻梦中的理想意境。

3.2人生若只如初见

天意弄人,三毛一生都在渴望爱情,然而在三毛短暂的一生里,爱情似乎总是以轰轰烈烈开始,最终却以悲剧收场。她把流浪当成了寻找最后归宿的过程。然而三毛的流浪却不仅仅只是流浪,三毛的流浪只是因为她想在流浪中苦苦追寻一份到达心灵深处的爱恋。也因此三毛愿意忍受流浪的寂寞,执着的寻找那个最后的归宿。

梦在本质上是不真实的,但在梦境中又能实现现实中不可能的事情,失败的初恋使至情至性的三毛踏上了流浪之路,也成就了三毛雨季文学时期的悲苦、忧郁、迷茫、空灵的艺术创作风格。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收集在《雨季不再来》中,如《惑》是她成长期的作品,缺乏委婉申述的含蓄,充满忧郁悲伤的色彩。技巧是生涩的,心境的成长比起一般“正常步骤”生活中的同龄女孩,都要敏感、早熟。

三毛是一个感性的人,喜欢用笔兴之所至地挥洒心中的喜怒哀乐,用她自己的话就是不设防,几乎如玻璃一般透明,同样,她对待感情也是如此,单纯、真挚而又热烈,在现实中,荷西永远地走了,可是,在文学那个虚构的世界里荷西是永远存在的,和三毛一起欢笑,一起回到幸福的撒哈拉……就如三毛所设想的那样:“我慢慢地睡了过去,双手挂在你的脖子上。远方有什么人在轻轻地唱歌——记得当年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⑥就是这份简单的幸福让三毛沉溺于这种虚幻中,于是,虚构了一个个美仑美奂的梦境,以逃避现实的无情与重压。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些不能承受的痛苦,终而化作笔下的涓涓细流。人生如梦般幻灭,有着顽强挣扎的苦痛,亦有无限的思念与哀伤,都如纷繁的落花,在你泪眼婆娑间总有迷惘和凄凉。三毛经历了大恸大爱之后,逐渐于生死缝隙间参透人生种种细目,文字间消失了往昔的明朗与热烈,更多的是淡然与从容无奈,还有透彻心底的悲凉。

4结语

三毛一再强调她的文章都是写的自己,所以这让读者能够通过她的文章了解她本人。综上所述,我们感受到最多的就是三毛一生的创作都是在编制着一个美好的“梦”,作品中充满了她内心深处的那种浪漫;感觉得到她对看透红尘的顿悟;看得出她在勇敢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三毛是智慧的,她使用了最平和的文字记述异样的人生,却又那样的真实,让我们久久不愿意再离开她的“梦境”中。

三毛的作品追求着简单,正如她的一生所追求的一样,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挚的爱情。但是经过雨季的彷徨,沙漠时的灿烂,梦醒后的孤寂,三毛内心却是显得那么的脆弱,残酷的现实生活与自己精心编制的“梦”的巨大差距,让这样一个单纯的女子无法承受下去,毅然选择了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三毛是个美丽的梦,尽管结局有些意想不到,令人惋惜,但她却把她的梦,美丽的年轻的幻梦永远留在了人间。(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注解:

①房开江.中国历代文论作品选.第3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150.

②房开江.中国历代文论作品选.第3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239.

③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163.

④三毛.雨季不再来[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74~76.

篇3

关掉空调,因为不想机器发出的声音搅乱我的思绪。桌上放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读完了,心闷闷的。

我感叹荷西和三毛的生死之恋,更多的,是佩服三毛身上的那种勇气。她在杂志社里对撒哈拉的惊鸿一瞥就决定了自己下一步的旅程。

每一次读一本书的时候,我都会很想去了解这个作者,可是三毛,太多秘密,太多的不解,就连三毛这个笔名,都那样的神奇,只是她那样的信手拈来,却如同那个同名的漫画主人公一样颠簸了一生。

而明明是那样狂野的撒哈拉,却和三毛有着那样妙不可言的缘分,不知道是三毛征服了撒哈拉,亦或是撒哈拉在三毛面前显露了温柔。

可我想,也许这就是三毛——一粒落在凡尘的沙,纤细却坚强。

看电影《一代宗师》的时候,有一句台词很打动人: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相信三毛也是这样。这个在异乡看到杂志上的撒哈拉就觉得仿佛是前生给了她力量,瞬间决定抛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流浪,不是因为肾上腺的冲动,而是因为相信这是为了久别之后的遇见。

想起高一看《大象的眼泪》的时候,我曾记下这样的句子:用一次冒险,换一次人生。

我瞬间被这段文字的力量所征服:人生只有一次,过去了就再也没有了。这样一生只求一次的冒险,决绝得太惊艳,让我目瞪口呆,无法拒绝。

西班牙作者玛丽亚·杜埃尼亚斯的《时间的针脚》里面的一句话让我大受感动,于是写下来勉励自己——要想面对一个新的开始,一个人必须有梦想,有希望,有对未来的憧憬。如果没有这些,就不叫新的开始,而叫逃亡。

为了一场遇见,为了一眼重逢,为了用一次的冒险,去换取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以前我对三毛有诸多的误解,因为不论生活多么艰苦,或者说心里有多么疼痛,就那样辜负他人的心情而了结自己的生命,不管是花了多大的勇气去扼住自己生命的喉咙,那样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直到我读到一个小故事:荷西死后两天,三毛赶回木屋握着荷西的手说:“荷西你不要怕,我上有高堂,不能陪你一起去,再过几年我来赴你约。”语毕,荷西双眼流出血来。

赴约。

荷西去世之后,三毛便是一个句号。但是她仍一次次出发,一次次冒险。对于我而言,这样的结局是三毛最后的冒险最美的出发:这次冒险之后,句号终于变成了惊叹号,华丽绚烂得刺痛我的眼,直至流下泪来。

死亡并不代表终结,这是我看完《生死书》后所想到的,这句话在三毛身上再次得到了印证。不要说她不幸福,不要说她孤独,倔强的女子,是美丽的。

我们无数次讽刺飞蛾扑火,却没有想过也许当火炙烤它的双翅时,它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温暖。荆棘鸟千百年来只为寻找属于自己的荆棘树,我们笑它痴傻,但谁能证明,当荆棘鸟感受着长而尖的刺扎进自己的皮肤渗透自己的血液,当它最后终能在荒蛮之地完成生命最后的绝唱之时,它是不愉悦的?

渡边淳一为了他深爱的高中同学纯子书写了一部长篇《阿寒湖之死》,他赞叹纯子的自杀犹如一场神圣不可亵渎的仪式——为了华丽而奢侈的美,径直走向死亡!

故乡依旧是那个故乡,沙漠也还是那个沙漠。只是那个人缺席了、不在了。但是不妨,今生今世,我来赴你的约。

篇4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90年9月21日,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成都柳荫街。那一天,那个哼着《橄榄树》像风一样自由的女子――三毛,和素昧平生的摄影师肖全踟蹰徘徊在府南河边这条老街上。也许是漂泊已久有些疲惫,也许是柳荫街独特的旧旧的暖暖的气息,三毛将自己完全交给了这里――行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和那个人力车夫讨价还价然后大笑着掏钱,蹲下来和孩子们拍一场烟壳的游戏;累了,懒懒在一把老竹椅旁小憩,透大碗茶的云霭笑出十分的豁达;或者,站茶馆里聊天的老人们旁听旧时故事,抽烟,任思绪就这么飘散成碎片……那一天,三毛将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遍。

从1984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三毛的丛书,第一次将她介绍到大陆开始,人们熟知的三毛总是和旅行、流浪有关。她的足迹从北非沙漠到南美高原,从欧罗巴的西班牙到亚美利加的美利坚……因为她说:“于是,我走了,也不是去寻找爱情,我想,大概是去寻找前世的乡愁吧。”这样说着寻找前世乡愁的三毛就像只自由的鸟,飞行在世界各地;其中有一站,叫重庆。

时间继续向前拉进,镜头转向重庆。1943年,这位本名陈平的女子出生在重庆黄桷垭。我们现在已无法找寻到黄桷垭那口被她反复提及的后院的大水缸,但那双在大水缸里奋力打水的小脚丫,和三毛的记忆一起留在了重庆。重庆,成为三毛生命旅行启程的第一站。

在她回到天堂的前一年,也许是听到了内心的召唤,她回到重庆,回到这个曾在梦里出现过多次的童年故地,这个被她称之为故乡的重庆。

在回到重庆后的1991年,三毛走了。爱三毛的人愿意相信,往生的她去到了天堂,从此,属于自由。

站在重庆,抬起头45度角仰望天空,我确信,有一刻我看到了天堂之鸟划过这里的痕迹,在这一刻,三毛和重庆,零距离。

生命?轨迹

当肖全敲响三毛的门,门开刹那,三毛说:“我一看你就知道,我们一伙儿的人来了。”从此,肖全的生命打上了三毛的烙印。

遇到三毛后,肖全的人生轨迹转了个弯。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成为一个靠拍照片养活自己的职业摄影家。

“这张照片让很多女孩发疯,她们说一辈子要有一张这样的照片就好了。看完这张照片,你会觉得,她区别于你周围10公里以外的任何一个人。”肖全这样描述道。有知名杂志评价说,在肖全的女性系列中,易知难的肖像是最为人们喜爱和熟悉的照片之一。那个坐在钢琴边拿着烟,眼底漾出淡淡忧愁的女子,成为人们心里难以抹灭的绝美印象。

肖全的镜头里还记录着《我们这一代》。黑白色相片里记录了那个年代文艺界人最真实的一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的顾城,和妻子一起望向镜头,似乎在寻找“它的光明”。诗人食指在镜头里闭着眼,交错的手指间夹着烟,那首《相信未来》里“坚定的相信未来/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诗句有没有在他的脑海里盘旋?

还有舒婷、西川、芒克、欧阳江河……八零年代中国最出色的诗人,几乎全数出现在肖全的胶片里,肖全记录了珍贵的那个属于诗歌的年代。

除了诗人们,崔健、窦唯、何勇、唐朝乐队,这些曾引起中国乐坛地震的歌手,在肖全的镜头中凝固了那一刻辉煌成为永恒。

王朔、余华、王安忆,这些用文字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中国的作家,在肖全的镜头下展露出那一刻真实成为记忆。

姜文叉着腰,俯视着210毫米的长焦镜头。那时的他,是不是已显露出霸气?陈凯歌站得谦逊,张艺谋发出“第五代导演”的声音。

这样拍着、拍着,肖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镜头语言,找到了属于艺术人群自己的暗语。

杨丽萍是1991年带着三毛画册《天堂之鸟》找到肖全的。我们相信,20年前他们的相遇立即就达成了心灵的默契。因此,杨丽萍才会说:“我老了会躲起来不见你们,但肖全不一样,七老八十的时候我只让肖全给我拍照片。”

和这么多艺术顶尖人物的契合,来自于肖全的拍摄抓住了人的魂魄。肖全说:“我在拍摄时,脑子一片空白,我仅仅是一个通道。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在飞。”因为这些完美的相片,肖全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

当肖全站在自己最新的旅行照片墙前时,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将自己的生命拨到流浪的频道,将心交给自由的摄影艺术家的前半生轨迹。

问及肖全将来的计划。肖全说,在重庆的三毛作品巡展正在筹备中,缘分到了就来了。在这一刻,肖全和重庆,零距离。

LART是一个艺术符号

这次得以与三毛、与肖全零距离,是因为这个坐落在成都天府软件园C1区、和成都当代美术馆毗邻、创立于2011年的艺术机构――那特画廊。在画廊一周年庆时,它们隆重地推出了这场名为“生命?轨迹――从三毛出发”的摄影作品展。

那特画廊的LOGO“LART”,在英文中有复印机的意思,而在阿尔巴尼亚语中表示“最多”。我想,这代表着那特画廊这群年轻的80后心底的野心吧:让LART汇合最多的艺术家,让LART聚集最多的艺术作品,将那特画廊打造成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专业性、先锋性、国际化的顶级画廊。

跟画廊负责人吕靖交流中了解到,开馆后画廊已举办了多次艺术展。

开馆展《新色》可以说是代表了那特画廊经营的态度。四位受邀的艺术家张亚、钱丽丽、谢帆、王海川,以一种属于他们独特的艺术观念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全新的“色彩”,这种“观念色彩”或许内含了断裂、延续、追问,甚至于是实验。在这场展览中,那特画廊和艺术家们希望多元化地去面对今天的艺术,我们的传统,并改变我们过去惯常的简单的实证主义艺术逻辑。

成功的开馆展览让那特画廊的风格和定位更加清晰,接下来他们做了成都2011年双年展邀请展――“记忆缝合”,展出李昌龙、李剑锋、邵文欢等九位艺术家的作品;双人展“冷快乐”,用原本看上去可带来轻松愉悦的画面元素,制造出的是一种带着忧伤与孤独感的气氛,直视观者内心感受的作品,是来自付豫和张霜两位艺术家的创作;而提倡一种规模微小但更符合个人需要的作品收藏的“微图盛景”,则展出了十二位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小幅作品;名为“物距与光合”的展出实验,是关于展览形式的一种假设,是对展览被观看时目光交集的猜想,来自陈凡等七位艺术家的艺术构想……这些展出让那特画廊从一开始就受到成都艺术圈内的关注,也吸引了大量普通人群前去参观,让那特画廊成为成都这个具有艺术气息的城市的又一处艺术符号。

吕靖说,将那特画廊设在成都,就是看中了成都的城市气质。在这个有着浓厚艺术氛围的城市,任何一次展览都会得到观者的共鸣。不仅可以给画廊带来良好的声誉,同时也能为画廊创造收益。

而且,成都的一流画廊很多,那特画廊可以很畅通地和同行交流,因为各自定位不同,画廊间不会产生恶性竞争,反而能共同推进画廊的发展,为成都提供更高层次的艺术展览。

当动车缓缓启动,我最后一次看向窗外的成都,两个小时后我将回到重庆。因为交通的进步,成都和重庆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我想,当成都和重庆联系更加紧密,两座城市间,艺术,零距离。

【人物档案】

篇5

还记得项羽么?那个以3万人马歼灭刘邦56万大军的霸王。他虽在乌江边自刎,可他人生的书册中,写满的,都叫做辉煌。

还记得昭君么?那个为国家婚嫁给匈奴的貌美女子。她虽一声为获得元帝宠爱,但她用她过人的英勇和胆识,使她的人生书册写得依旧灿烂。

还记得豫让么?那个味了给智伯报仇,不惜毁坏容貌的刚正刺客。他虽没能报仇成功,但他的忠实和决心,在她人生的书册上写满了精彩。

这类伟人还有很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写好了自己这本书。尽管有些作者早已逝去,但他们的做平,他们的精神告诉我们,他们,是不朽的。

我是一个很喜欢三毛作品的人。经常哼唱着她的《橄榄树》。

我的脾气很坏,所以长和家人发生矛盾。但往往矛盾过后,三毛的书是最能令我安抚的良药。三毛说,雨季后还会有大太阳,可我怎么也没想到,她的雨季时这般绵延,导致他等待不来她的晴天。

我向来不太好问,喜欢三毛,却不去查她的资料。直到一次朋友说,三毛英年早逝真可惜。我踩直到,这个作家已经自尽。

三毛,三毛,你走了,但你却留下了无数的作品,你的墨香渲染了宽广人海,你用你的青春,汗水和生命写好了你自己这本书。

三毛这本书,叫做奔放。

顾城这本书,叫做愁情。

海子这本书,叫做无奈。

他们机关都是英年早逝,但他们都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成就。他们,在我看来,他们同样写好了自己这本书。

篇6

物之美。“拾荒梦”是三毛从小时就开始做了的。小学时的三毛曾在作文上写到“我的志愿――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大漠里,家对面,总能见到她弯着腰淘着自以为的好宝贝。撒哈拉,是她圆梦的乐园。

三毛拾回的不仅仅是生活所需,还是赏心悦目的工艺品。用旧的汽车外胎,清洗后在里面填上红布坐垫,就成了鸟巢座椅;绿色的大水瓶里插上一丛怒放的野地荆棘,便有了一种强烈痛苦的诗意;腐烂的羊皮,拾回来学沙哈拉威人先用盐,再涂“色伯”硝出来,又是一张坐垫;不同的汽水瓶,买下小罐油漆给它们厚厚地涂上印第安似的色彩和图案。

三毛路过坟场看到沙哈拉威老人雕刻的石像,“震惊的要昏了过去”,“那么粗糙感人而自然的创作,我一定要抢过来”,三毛最终花了一千块钱拿了老人的三个雕像。又有一次,三毛看上了沙哈拉威一家人的毯子,硬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下来。有参观三毛家的人赞叹道“你们把美丽的罗马造成了”,三毛拾回的不仅仅是生活的美丽,还有心灵上物欲永远无法满足的愉悦。

这些普普通通在沙漠随处可见的物品,一经三毛慧眼识别,巧手改造,变成为了美的化身,它们的美是三毛注入自己的情与爱形成的。

景之美。在自己梦寐以求的撒哈拉,三毛以理性的眼光审视撒哈拉沙漠近乎残酷的美。也真真切切体会到一种静穆、阔达、浑厚、拙朴的美,一种惊心、苍茫、荒凉、厉裂的近乎原始洪荒的美。

沙漠在三毛的眼中,成为一个妩媚的女人。三毛在《收魂记》中写道“如梦如幻又如鬼魅似得海市蜃楼,连绵平滑温柔得如同女人胴体的沙丘,迎面如雨似的狂风沙,焦裂的大地,向天空伸长着手臂呼唤嘶叫的仙人掌,千万年枯干了的河床,黑色的山峦,深蓝到冻住了的长空,满布乱石的荒野……这一切的景象都使我意乱神迷……”三毛爱这样的自然。

三毛把自己完完全全融入到这片洪荒中,情景交融,美丽的女人,美丽的沙漠,画中有丽人,丽人在画中。三毛的真性情使得三毛作品的“叙事”中往往呈现出这种诗与画的意境。再如黄昏时分的沙漠:“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炎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沙漠中的各种景物经三毛的品味由自在美变为了自为美。

人情之美。“生命,在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并不是挣扎着得生存,对于沙漠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生老病死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沙哈拉威人由于生活环境与经济条件原因,看上去总是极肮脏而邋遢,不清洁的衣着和气味是他们民族的标志。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依旧活得自在安详,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与爱憎取舍。三毛拿照相机为他们照相,误打误撞地用西药为他们治病,竟被奉为神医,以致三毛大胆到拿指甲油给他们补牙。三毛戏谑的称她们为“芳邻”三毛说:“感谢这些邻居,我沙漠的日子被她们弄得五光十色,再也不知寂寞的滋味了。”

撒哈拉男子同样也得到三毛的喜爱。《爱的寻求》中的主人公沙仑,是一个苦苦寻求爱人的坚韧形象。这个年轻的撒哈拉威人身上“静静地散发着一种很孤苦的悲戚感”,木讷老实,拼命工作,省吃俭用,苦苦地等待着所谓的妻子沙伊达。尽管旁观者都已拆穿了骗局,但他仍不能从那虚幻的深情中醒过来,最终伤残了手,携款私逃了。三毛对这位朋友又爱又恨。但却无法否定他的幸福。“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沙仑很傻,甚至是蠢,然而他的坚持却令人折服。这个傻得可爱的年轻人只能让我们给予祝福。

“这个人是高大,精神的,制服穿得很合身。”这就是沙巴军曹。一个嫉恶如仇又善良腼腆的汉子。这个手臂上刻着整个营区刺花的军曹,对十六年前杀害他所在营全体官兵的沙哈拉威人恨之入骨。三毛在得知这一切后只是说:“这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并不是哪一个民族特别坏。”

就是这个异乡人,却在危机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扑向死亡,去换取了几个他一向视为仇人的沙哈拉威孩子的性命。他那些被沙哈拉威人杀害的兄弟们的遗体早已离开,在别的土地上安睡了,而他,却静静地被埋在撒哈拉的土地上,这一片他又爱又恨的土地做了他永久的故乡。三毛为他的举动震惊了,接着又为其深深折服。他为什么能够超越仇恨去救他的仇人们,那便是人性的光芒所在,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表现。

三毛何尝不为这里人民的愚昧而叹息,文化的差异,文明的差距,在一览无遗的荒漠中显得如此刺眼。然而,她依然深深地爱着这里。尽管她不能像沙巴军曹一样用敬献生命的方式将人性的美阐释得如此淋漓尽致,但她同这个异乡人一样,用爱包容着这片土地,用情感化着撒哈拉人民。

军曹的舍己为人,令三毛钦佩万分,同时使其在贫瘠落后中发掘到一种文明无法企及的至情至爱。三毛爱这片热土,爱这位同样有情有义的异乡人。

《哑奴》中,三毛更多的表现出了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在做客的沙哈拉威财主家,当得知那个不足板凳高的、默默地但又伶俐地在烧红的炭炉前为客人热茶、烤肉的男孩是一个奴隶,且奴隶是在“沙漠中看见有黑人住着,就去捉,打昏了用绳子绑一个月……”“全家捉来,更不会逃,一代一代传下来成了财产”还可以买卖时,三毛不要跟这个拥有两百个奴隶的财主握手,表现了她对无视人权的人的憎恶。

篇7

我读三毛,读她的《稻草人手记》,读她烟云般的爱情,读她不同寻常的人生。在不喜欢她的人眼里――“三毛的言行,无非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国际路线和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而已,她是伪善的”。

可是我敬重三毛,我敬重她的文字,敬重她的感情,敬重她的洒脱。

每一次读她的文字都是参加一场心灵盛宴。在那有些小幽默实则充满哀伤的字里行间,我得以荣幸地透过一个漂泊女子的双眼去看这个世界。时而理性,时而感性,时而粗略,时而细腻。

三毛之所以能够影响整整一代人,是因为她本人就像她的文字一样,拥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我每每闭上眼,便仿佛看见她张扬肆意地站在沙漠里,任风沙扬起长发衣裙,随性恣意。

我无意反驳那些针对三毛的负面评论,我只是觉得:何苦呢?

除三毛外,我十分佩服风行烈,初次接触她是闲暇无事阅读《云狂》时。那样巧妙的构思,那么别致的语言,让我无法不对这个隐匿于千变万化的网络世界的神秘作家产生兴趣。

《云狂》中写道:世间风华尽在手,风云天下第一人,一袭白衣,墨发飞扬,回眸一笑,问,世间男子,谁能抵挡?

我把思绪从那个惊艳的柳云狂转到了她的身上,有如此才腈之人,该是比她笔下的柳云狂还要明艳动人吧,她的光芒,是遮不住的。

后来,因诸多原因,隔了许久才继续阅读她的巅峰之作《傲风》,意料之中地难以自拔。《傲风》较之《云狂》,更多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读风行烈之前,我从不知道,玄幻作品中,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发掘、感悟、学习的东西。是那生死不弃的友情,那与子偕老的爱情,那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那永恒不变的信仰?

可是在另一些人眼中,却又不一样了:《傲风》这样的书,不仅是闲书,而且是惑乱人心的闲书。风行烈这样的作者就是使许多青少年看不清现实,变得神思缥缈的祸害源头。

对此,我始终不以为然,我只是认为:真可笑!

我看书,只知道爱我所爱,选我所选,其余的,不看就是了,哪有闲工夫指责作者的不是?但为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那么多人不明白,那么多文化人不懂?只要是作品,自然会有人看,有人爱看,哪怕另一些人鄙夷至极。作者们用心写出来的文字,不是被人拿来攻击的,是给懂得的人欣赏的。何必把自己的个人观念强加于他人?珍珠就是珍珠,鱼目就是鱼目。

篇8

青春期叛逆根源:弑父

古代关于儿童的叙事,不得不提的是哪吒和红孩儿。

哪吒神话是千百年来各种文艺形式的创作母题,在今天,依然被改编为动画片、儿童读物、电视剧等,提供给孩子们,也提供给成年人。

在这里,中国传统的父子关系,被彻底地解构了,父子关系是什么――第一,生养人伦;第二,道德偶像。而哪吒剖腹剜肠,剔骨割肉,将“骨肉还他了”,解决了第一点;哪吒用李靖阻挠其复活,神谕说“是李靖的不是”,了父亲的道德偶像,子又还了父亲的生养,父亲有错,父子关系瓦解,弑父是合理的。

哪吒的命运打动了我们,哪吒的行为刺激了我们――哪吒的命运和行为,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的。

在哪吒神话里,神策划了哪吒弑父,但神谕的天机是什么?神(太乙真人)告诉我们:磨磨哪吒的杀性,以后父子团圆。此处的“杀性”,即是今天心理分析中的弑父情结。哪吒神话,比俄狄浦斯传说更加直白,更加通透,极其鲜明地突出了弑父情结深处的“仇父”意念,这一点,在俄狄浦斯传说中非常含蓄。

当然,之后哪吒度过了青春期,父子团圆,皆大欢喜。

红孩儿则逊色一些。红孩儿是《西游记》中的人物,自称“圣婴大王”,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将唐僧捉走,又和孙悟空大战,最后被观音菩萨以法力收服,成为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

哪吒和红孩儿,都是桀骜不驯,又都被驯服,代表了中国古代对儿童的最大胆想象。

三毛的“成人警世”录

从更广的层面上来看,民国时期,《三毛流浪记》的出现,使儿童叙事外延得到扩展。

这部经久流传的作品,许多人都说:“我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笔下的三毛漫画,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在《大公报》连载,三毛形象在上海乃至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

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构造了一组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绘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的情景。三毛面对困境态度乐观,身处乱世却始终善良纯真,对有困难的人无私关怀,对压迫者无畏反抗,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潸然泪下。如果将三毛的故事搬上舞台,无疑可以引发无数观众的共鸣。

篇9

1996年已故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继承人冯雏音等八人诉江苏三毛集团公司侵害著作权一案,引起了我国知识产权界普遍关注。案中,原告主张“大脑袋、圆鼻头、头上长着三根毛”的“三毛”漫画形象系张乐平所创,著作权归张乐平所有。现被告未经许可,将三毛形象作为商标注册并进行使用,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被告则在庭审中辩称,“三毛”商标系委托当地一美工设计,与原告并无关系,所使用的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批准使用,因此是合法行为。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1、原告享有在著作权保护期内对“三毛”图形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2、被告不能证明其图形系独立创作,从而构成对著作权的侵害;3、被告虽然将“三毛”图形商标进行了注册,并获得了商标专用权,但依《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属不当注册,故被告抗辩理由不能成立。

虽然本案中,法院将案件性质定性为著作权与商标权的权利冲突 ,又以商标法中注册商标不得侵犯他人在先合法权利为依据,认定侵犯著作权。但是,知识产权法学界还是以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品化权(Merchandising Right)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商品化权(Merchandising Right)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权利。英美国家在本世纪50年代就有判例涉及这一问题。 我国最早在80年代末期引入这一概念。 据笔者考证,国内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梅慎实先生。 但由于翻译和理解的差异,至今在称谓上仍未明确、统一。最常见的称谓有“商品化权”;也有人称“形象权” ;或称“虚构人物形象” 。除了称谓上的不统一外,学者们对商品化权的概念,尤其是其外延,也有诸多不同理解。使得学界对商品化权的研究不能系统、明确。出现许多诸如“角色商品化权” ,“作品名称商品化权” ,以至“商标商号取名中的著作权” 研究,使局外人一头雾水,不识庐山真面目,影响这一制度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把握。

本文之目的在于从实践中归纳出商品化权的概念,并力图准确描述其性质,给出其定义,使读者对其有一清晰的认识,同时就教于方家。

二. 基于作品中虚构内容产生的商品化权

(一) 卡通角色的商品化应用

从前面的“三毛”案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张乐平先生创作的《三毛流浪记》和《三毛从军记》在社会上的广泛的影响,使得其在作品中塑造的“三毛”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而江苏三毛集团也正是看中“三毛”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将其应用于产品商标、职员名片甚至企业形象中。类似情况在国外还有很多,如米老鼠和唐老鸭,大力水手,史努比(snoopy),一休等。利用这些卡通形象所做的商品化推广也比比皆是。如史努比系列文具,米老鼠系列玩具等。从广告学角度讲,对儿童受众的最佳诉求点就是那些孩子们熟悉并喜欢的卡通角色,美术作品中妇孺皆知的卡通角色是儿童用品进行商品化推广的最佳媒介。商人们将这些角色应用于儿童商品之上,使孩子们购买商品时产生将自己喜爱的卡通角色买回家的感觉。

(二) 作品名称的商品化应用

作品名称,也称作品标题,通常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一部作品的名字。由于“书名不是作品的一部分”,各国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均认为书名不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品名称(尤其是具有独特性的作品名称)越来越显示出其商业价值,受保护的必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从各国的实践看,法律对作品名称所保护更侧重于作品名称的商业利益而不是其著作权。这一商业利益即是作品名称的商品化权。

由于作品名称能够概括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往往具有丰富的含义。随着作品在社会上的广泛流传,使权利人具有了商品化权。如电影《红番区》、《红高粱》放映后,就出现了“红番区”饭馆,“红高粱”酒店 ,小说《白鹿原》流行后,出现了以“白鹿原”命名的旅游开发区 等等。作品名称的商品化不仅在服务领域,在文学创作领域也有这种情况,如《围城》和《围城之后》案,即是将知名作品名称应用于非知名作品。

(三) 作品中的人名、地名和典故

香格里拉(shangri—la)原是一部著名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en)中虚构的一个地名,那里和平安宁,自给自足,充满仁慈和友爱,令人向往。小说流行后,shangri—la成为人类理想国的代名词。后来,聪明的商人用其作连锁酒店的商号。类似的例子还有用“三味书屋”命名书店,用“咸亨酒店”命名酒馆。

利用人名的例子也有。如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市场上出现了“阿春艺术公司”等等。

(四) 曲艺、民间艺术作品中的角色、名称、典故、传说等

二十多年以前,相声演员马季曾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段子,讲到了“宇宙”牌香烟。其后不久,市面上果真出现了“宇宙”香烟。在民间艺术作品中,典故、传说中的人物更是由于妇孺皆知而具有商业价值。例如以“嫦娥”作商标的诸多商品。

归纳上述几种将作品中的角色、名称(包括人名、地名和作品名称)、典故进行商业化应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它们会被大量地应用于商品或服务之上,直接的原因是这些角色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社会大众熟悉并喜欢它们。进一步分析,这些角色、名称、典故被喜爱的原因是由于它们能够在大众心中产生联想,在应用它们的商品和承载它们的作品之间产生联想度。社会大众看到这些角色、名称、典故,必然联想到那些作品的情节和主题,联想到角色的性格、作品宣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产生购买的冲动,也使商人们达到了利用作品的角色、名称和典故商品化的目的,这是将作品中虚构内容商品化的根本原因。

三. 基于现实中真实内容产生的商品化权

(一) 真人的姓名和肖像被付诸商业化使用

真人的姓名和肖像被付诸商业化使用最多的例子是影视和体育明星的姓名和肖像。譬如,“李宁”牌运动装,“迈克尔 乔丹”的招贴画等等。关于知名影星和明星所享有的商品化权没有人产生异议。问题是真实人物的名称、肖像所享有的商品化权是否包括非知名人物?目前学界大多数人认为不包括非知名人物。例如,有学者认为“非知名人物,通过姓名、肖像权足以保护其权利。公开权(即商品化权——笔者注)强调的是依靠美誉创商业效益,因此,公开权对具有高度公众评价的知名人物才更有意义。” 笔者对这一观点不敢苟同,并认为具有独特含义的非知名人物的姓名和肖像也具有商业价值。例如,万宝路(Marborolu)香烟的招贴画中有一个深沉的西部牛仔形象,这个面色红润,表情深沉,充满自信的成熟男人形象,给万宝路香烟的销售起到了极大的促销作用。这个广告模特虽为非知名人士,但这一创意极佳的广告却使“他”产生了公众吸引力,产生了美誉,其所享有的商品化权不可否认。

因此,笔者同意对真人的姓名和肖像所产生的商品化权可为每个人所享有,只不过通常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更有价值。同时,笔者还认为知名与否,并不必然导致是否享有商品化权。不知名的“牛仔”,可以促进香烟销售;相反,知名的影星作广告,有时反而对产品销售起到副作用。因此,知名只是产生公众吸引力的条件之一,其他的条件也会产生公众吸引力,具有公众吸引力就会被公众所追随,这种被公众所追随的吸引力才是形成商品化权的根本原因。因此,不知名但具有被公众追随的吸引力的东西(譬如时尚等)也应具有商品化权。

(二) 影视作品中演员形象的商品化使用

真人饰演影视作品中的角色被用于商品之上的主要方式是对剧照的使用。按照郑成思教授分析“扮演者的形象权与版权” 的分类。关于扮演者的剧照,至少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 观众不认识的(不知名的)演员扮演虚构人物。

2、 观众不认识的演员扮演真实人物。

3、 观众认识的(知名的)演员扮演虚构人物。

4、 观众认识的演员扮演真实人物。

在上述四种情况下,郑成思教授和杜颖博士均认为第1、2种情况下不存在演员的商品化权问题(因为演员没有知名度——作者注)。第3种情况演员可享有商品化权。第4种情况,演员是否享有商品化权要考察其知名度的大小,即衡量商业化应用的结果是凭借演员的知名度还是凭借真实人物的知名度,来确定演员是否享有商品化权。

(三) 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地名、数字等的商业化应用

现实中的一些著名的地方名称,因长期流行或宣传而具有市场价值,从而可以被他人进行商业化应用。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槟”酒,香槟本是法国的一个省的名称,以盛产葡萄酒闻名,将某种葡萄酒的产地或名称与“香槟”相联系,无疑会大大促销该葡萄酒。类似的例子还有,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是著名的赌城和娱乐之都,国内的有些娱乐场所也取名为“拉斯维加斯”等等(笔者认为,原产地名称也是商品化的一种情形)。

现实中另外一种商品化权也被越来越多的商人利用,即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数字的商业化应用。如以“1997”作商标或商品标记的商品,以“8848”作网站名称(即商号)的企业等。这些地名和数字之所以被商品化应用,原因在于它们已有“第二含义”。

四. 商品化对象和商品化权对象

通过以上列举可以看出,作为商品化权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基于作品中虚构的内容而产生的;另一类是基于现实中真实内容而产生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这些”内容“背后,都有着使公众产生联想的、好的“第二含义”。商品化权正是基于对这些具有知名度、联想度、美誉度的、具有“第二含义”的“内容”进行商品化应用而产生的权利。这些可商品化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商品化对象。那么,商品化对象的具体有那些呢?

郑成思教授认为包括:“真人形象、扮演者形象、人体形象、作者创作之形象” 。有学者认为“商品化权对象除了真实或虚构的人、动物的形象外,还有作品的著名标题、语言片段以及为公众所熟知的有特定含义的标志。 也有学者认为包括“语言、名称、题目、标记、人物形象或这些东西的结合”。 也有认为“人名、肖像、角色形象、标记、名称或其组合”。 还有人认为包括“名称、题目、词组、人物形象等”。 杜颖博士认为:“商品化权的实现是通过物质形式的利用来进行的,这些物质形式主要有:(1)人物姓名、肖像;(2)广为人知的片段、题目;(3)虚构角色的剧照、形象;(4)为公众所熟知的标记、符号等。”

笔者认为,明确商品化对象的定义,对于界定商品化权具有重要意义。对商品化对象进行商品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商人创造公众吸引力,创造市场,创造消费的过程。它随市场需求、大众喜好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断被时尚所推动,因此,单纯采用归纳的方法难以准确地描述这一定义的外延。

笔者试图通过对商品化权对象的研究,来明确商品化对象的定义。所谓商品化权对象,是指商人对商品化对象进行商品化使用时所享有权利的客体。商品化权所要保护的客体恰是商人们进行商品化使用形成的正当利益。商品化权对象有:

(一) 商标:

商标是最常见的商品化权对象。即商人们将商品化对象应用于产品或服务的情况。此时商标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区分商品的来源,还有吸引公众注意、提高购买欲望的作用。如同江苏三毛集团公司将“三毛”形象作为本企业产品商标注册的例子。

(二) 商号:

商号是商人们将商品化对象应用于企业名称的情况。如香格里拉大饭店、8848网站等。

(三) 广告:

这是指商人们将商品化对象应用于广告宣传的情况,一般包括广告语和广告招贴画两种情况。前一种情况的商品化权对象通常是名称、题目、典故、词组等,如“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后一种情况下商品化权对象通常是真实人物的形象权(Right of Publicity),如万宝路广告招贴画。

(四) 包装装潢:

即将商品化对象应用于产品的外包装或其装潢、装饰中的情况。常见于图形作品和人物肖像,如将“武松打虎图”应用于酒瓶的装潢。

(五) 产地标记:

即将有知名度的真实的地名应用于产品的产地标记的情况。如香槟酒、莱阳梨、金华火腿等。

(六) 作品名称:

这是一类较特殊的情况,即将商品化对象(包括真实或虚构的人物名称、作品名称、知名词汇等)应用于作品的情况。如《围城之后》、《斯佳丽》以及诸如《唐老鸭漫游数学奇境》等等。

从商业行为的实践看,将商品化对象应用于商业交易中无非这几种情况。商人们极尽推广之能事,将商品化对象扩展到这几种情况,目的是使商品化对象所依附的商品或服务在公众心目中享有更高的联想度和美誉度,从而煽动起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欲望。从商人的本意考虑,他(她)们在商品化过程中并不考虑商品化对象的范围,即他(她)们不考虑选人物形象、作品标题还是选词汇、选名称来商品化,他(她)们唯一考虑的是如何引起公众的注意,如何让公众追随,进而促进消费。只要能产生公众吸引力,选形象还是名称进行商品化并不重要,甚至选用一个从未流行的、自己创造的词汇也未尝不可。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对商品化对象的界定,既不必知名也不必取自于作品,只要是可以被用作商标、商号、装潢、产地名称、广告来宣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文字、图形(包括肖像),都是商品化权对象。

五. 结语

刘春霖在《商品化权论》一文中指出:“虽然从表面上看,商品化权是将人或动物的形象、著名作品的名称或片段、广为人知的标志进行商业性使用的结果,但并非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产生商品化权,只有那些知名人士的姓名或肖像、为社会公众所熟知的作品名称、片段及角色、广为人知的标志才可能产生商品化权”。可见被商业性使用的对象总是与某种抽象概念相联系,消费者见到商品上、服务上或宣传中使用的这些角色形象、名称、片段或标志,总是不由自主联想到它们背后的那个抽象概念,也正是这个抽象概念吸引着广大消费者,商品化权的客体就是这个抽象概念——信誉。

笔者认为这个抽象概念是商人进行商品化的重要因素。它不是商品化对象的知名度(前已述及),它也不是刘文所称的信誉。因为信誉者,信用和声誉。商业上的信誉含有担保的意义。而这里的抽象概念仅仅是通过宣传在公众心目中留下印象,为公众所瞩目、喜爱,刺激公众的消费需求,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因此这一抽象概念实际是一种公众吸引力,是商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联想度的综合。与商标具有区别商品来源的作用不同,其作用是能够创造大众需求,笔者认为,这也是商品化权与商标权最主要的区别。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商品化权的定义应当是:

商品化权是指将一切具有公众吸引力的文字、图形、肖像或者其组合应用于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参考书目:

郑成思著《版权法》 法律出版社。

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3卷,法律出版社。

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

[日]半田正夫 纹谷畅男著 魏启学译《著作权50讲》 法律出版社。

马晓刚 高华苓著《著作权案例百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爱民《对一起著作权与商标权权利冲突纠纷的评析》载《著作权》1997年第4期。

凯文•斯•马克斯著, 梅慎实译 郑成思校《姓名和肖像公开案件中著作权模式的评价》载《版权参考资料》89年第3期。

梅慎实《使用“济公”活佛剧照侵犯游本昌的肖像权吗?》载《版权参考资料》88年第7期。

董炳和《论形象权》载《法律科学》98年第4期。

吴登楼《论虚构人物形象的知识产权保护》载《著作权》99年第1期。

朱槟《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载《中外法学》98年第1期。

阎桂珍《作品名称的商品化权保护》载《著作权》99年3期。

王果明 《商号和商标取名中的著作权问题》载《著作权》97年第3期。

沈晓雷《论作品名称的法律保护》 载《中国专利与商标》98年第1期。

刘春霖《商品化权论》 载《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99年第4期。

篇10

齐豫10月份刚过完52岁生日,11月便在北京举办大型个唱“The voice无界”,她宣布这是歌唱生涯最后一场个唱。

出道31年,虽不算高产一线歌手,但一曲《橄榄树》被视为她的标签,也成为几代人的情结,从60后唱到80后。

结束的是个唱

“我从未想过放下我的声音,唱歌恐怕是我这辈子唯一有自信能做好的事情。我只是决定结束商业个唱,以后可能更多转为公益的、特殊的场合,比如小型的心灵音乐、佛教音乐专场。算是走温暖路线。”齐豫笑着解释。

齐豫恐惧的是商业个唱的巨大压力:“没有一个歌手不迷恋舞台,但我同时又怕那个舞台。个唱绝不仅是做音乐和唱歌那么简单,它被我形容成一场危机四伏的盛宴,动辄会有一处需要你现场迎刃而解。全场的情绪起伏都加诸你一人身上,对我而言恐怕压力大于享受。我喜欢更自由随意地唱歌,当然这跟我比较特殊的曲风有关系。”

除了《橄榄树》,齐豫的大部分歌曲,好听但未必流行。对此,她也欣然接受。“我本身是不会经营自己的人。不懂流行,不会R&B,不会又跳又唱,演唱会连最渲染气氛的鼓都极少用,这么多年还有人记得我,我很知足。”齐豫说,这次的“The Voice无界”让她欣慰的就是,可以少说话,静静唱歌。

31年14张作业,随性不随便

“如果人生事业都有一个曲线,我现在所处的点肯定并非最高峰。回头往前看呢,似乎前半生也不是那么积极。我是不是有些太随性了?”齐豫自嘲地回顾自己的音乐生涯。

1978年出道,一举获得台湾金韵奖冠军、民谣风冠军,第二年《橄榄树》发行、歌曲《欢颜》问鼎金马奖最佳电影主题曲。这个容貌算不上漂亮、声音却堪称惊艳的女人,此后几乎每年一张新专辑。不过到了1988年之后,齐豫却一下子沉寂了9年。

“那时《橄榄树》等一系列歌曲,把我定位到一个很特殊的位置――曲风清雅抽离,很出世、很文艺。我也安于享受这种定位。但当你不能把这种意境再升华时,瓶颈就来了。”齐豫说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思考,是坚守还是重新来过。直到齐秦站出来做她的制作人,才有了那张《骆驼・飞鸟・鱼》。有人评价,“橄榄树女人也开始用吉他和鼓玩小情小爱了”。

对照出道31年来的“成绩单”,可以看出齐豫的“随性”、“小众”:7张中文专辑、7张英文专辑,香港、内地共5场个唱。“我随性但不随便。别人看我想唱就唱,好似随心所欲,其实一直在内心博弈。我对物质真的很随性,却对作品质感特别有成就的欲望。如果不到位,情愿空白。”

14张作业交出后,齐豫开始为自己唱歌。“佛经让我找到了新的橄榄树。以前在滚石,最流行的曲风大抵都是陪你哭陪你笑,把你扔进最苦难的情感洞底,煽动宣泄全部情绪,挑唆感官。现在佛歌的诱惑在于一出手直接给你光明、快乐和温暖,让你根本想不起那些痛,更来不及陪你哭陪你笑。”齐豫说,她现在最爱的是《大吉祥天女咒》和《心经》。“没准日后我开个小型佛歌专场,专给你们唱光明。”

骨子里藏着一个三毛

“The Voice无界”演唱会现场,齐豫除了唱了两个版本的《橄榄树》外,还在最后唱了那首久违的《七点钟》,人们不禁想起曾经和她惺惺相惜的另一个女子――三毛。当年三毛笔下的“小毛驴”送到齐豫手里,变成了不朽的“橄榄树”。轰动一时的《回声》专辑中,三毛又把自己青涩的初恋写成歌词,让齐豫唱出一首《七点钟》。“我至今都会时常怀念三毛、怀念《回声》。那是她和我、潘越云三个好朋友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合作。可能也是三毛的唯一一部有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