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范文
时间:2023-04-02 00:1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作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宫崎骏热爱描写自然,热衷于为孩子们编织梦想,整部“龙猫”带有其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利用一些自然景物切入到主角的意识流之中,让观者的心得到最真切的共鸣。宫崎骏说道:“日本这国家恩泽于四季多变,充满了丰富美丽的自然景色。而《龙猫》就是选取了充满了大自然气色的乡间作背景。”
《龙猫》作为一部公认的杰作,自然也是宫崎骏最爱的作品。影片以20世纪50年代夏日的日本乡村为背景。主角龙猫,这个咧着大嘴微笑的森林精灵在日本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帝国。影片以20世纪50年代夏日的日本乡村为背景,因妈妈生病住院,小梅和小月两姐妹随同父亲搬入新家,影片正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温馨的亲情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2、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3、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山水画;创作
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熟悉的词。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再到现代社会,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这些都是文化,文化现象无时不在且无处不在。多元文化是我国深厚历史渊源和广袤人文气息的代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山水画艺术的创作也多了许多可以寄托的
一、我国多元文化背景解析
要谈多元文化,自然逃不脱“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总称,把人类的各种创造物,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可以理解为文化范畴。同时,文化是自觉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是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包括普遍存在的知识、观念和思想。多元文化背景从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盛况就可以有一定初步的了解,并且我国是多民族并存的历史格局,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孕育期,到春秋战国形成了华夏居中,东夷、南蛮、北狄、西戎五大民族集团。这些民族集团经过长期的发展,到秦汉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氐、羌等族融入,隋唐以后,又有与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融合。明代以后,这种民族文化的融合仍在进行。经过多次重组与融合,才逐渐形成了统一的 56 个民族,如汉族、满族、苗族、回族、瑶族、布依族、土家族、高山族、哈萨克族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语言、习俗、宗教和社会特点,即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时代更迭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特色和精神特质都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文化,比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文化领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专制走向民主,不仅我国原有的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而且大量的西方文化也涌入我国,使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后现代等多种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格局。多元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从渊源差异分,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从时代性质分,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从价值体系和群体差异分,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但多元文化并不单指以上任何一种二元或多元对立的格局,而是指这多种文化交织在一起的共时态,是这多种文化的集合体,这些不同文化的集合,对各行各业都有不小的影响,包括我国传统艺术――山水画。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山水画创作特点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山水画最大的特点就是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比如有以自然为蓝本强调写实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的山水画,在继承传统笔墨语言及表现手法的基础上,重视走进大自然,提炼客观客观物象的形与神。再比如有在自然规约之内强调视觉形式和主观精神意味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的山水画以不脱离自然物象为前提,要么通过提炼笔墨语言,强化画面本身形式因素的表现力,来探寻人与自然、生活之间神秘本质的象征性意味;要么将自然形象特征与传统笔墨皴法都演化为一种内涵更加隐晦的抽象符号,借以着力表现笔墨、色彩等艺术语言的形式构成美感以及倾于理性的审美经验。当然还有以超脱自然规约表现超现实时空为主的艺术风格,随着人类对宇宙空间探索的深入,一些画家们试图以超现实意识建构一种新型的时空观念。这种时空观念与以往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特征的自然时空观念不同,旨在打破自然时空所规约的世间万物的秩序,探索超现实时空和宇宙意识。
除了艺术风格多样化的特点,艺术语言多样化也是多元背景下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特点,尤其是现代文化冲击下的山水画创作。比如在继承山水画传统审美内涵中拓展山水画的语言表现力,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视觉艺术,当代依然有不少画家对传统笔墨精神、设色观念、造境意识的继承比较关注,如画面的布局仍采用传统的散点透胃视的原理,但取景倾向个性化,在自出新意的同时以达到起承转合、气韵生动的效果。再比如在突破传统审美规范中寻求山水画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当代山水画强化了意向性空间语境下布局观念的灵活性。近几年,意象这个词成为热门词,频频出现在大量的展览、出版物中,一部分山水画作品也被定以意象山水的名头。意象山水概念的出现,只是为了在画界意义上给这些带有象征性和非现实性的山水空间给予界定,以便于对这类绘画作品的空间布置理念表现出的特殊性做出系统分析。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山水画创作发展方向的思考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各界的热点关注问题、时代的思想价值取向以及大众的审美特点都不一样,山水画创作手段和情感表达自然也就更充实,大方面来将,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动态应该遵循四点方向:首先是对传统山水画内涵的重新挖掘,在一个苑诺氖贝背景下,身份认同问题凸显出来,以至于那些曾经以反传统姿态活跃与新潮美术的山水画家也开始回到传统中寻找文化的庇护,其次是对西方艺术思潮的理性审视和合理借鉴,世纪西方艺术思潮对中国传统绘画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在当代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然后是对现实生活情景的关照,当代山水画家们改变了过去的宏大叙事结构,而将山水画转移到了表现日常生活场景、日常生活感受上,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描绘,达到一种心灵的寄寓。最后是对山水画独特性以及现代性表现形式的探索,在纷繁多样的审美样式中,以展览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当代中国山水画越来越注重以独特的视觉表现吸引人们的关注。
四、结语
多元文化背景给了当代山水画更大的创作空间,也充实了山水画的艺术鉴赏体系,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我国山水画艺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张盼. 中国传统山水画色彩研究[D].鲁东大学,2014.
篇4
关键词:贺绿汀;音乐风格;分析
贺绿汀于1934年创作的钢琴小品《牧童短笛》,以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曲风,成为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范例。此曲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洋音乐相结合,把传统音乐创作技法与现代音乐创作技法融为一体,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具强烈的时代气息;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新颖的效果。
一、创作背景及风格
1.创作过程及影响
《牧童短笛》该曲创作于1934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我国旅行演出,并在上海举办“征集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评奖活动,获奖者可以得到100元奖金,还有机会免费出国。当时贺绿汀还是上海国立音专的一名穷学生,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兴奋不已,他同时创作了《牧童短笛》《摇篮曲》《往日思》三首乐曲应征,结果风格独特的《牧童短笛》在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齐尔品回国后亲自演奏了这首钢琴曲,不久曲谱又在日本等地出版,从此以后,《牧童短笛》便闻名于国内外。这次钢琴作品征集活动不仅仅让贺绿汀一举成名,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也是一次重大的促进,为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并对此后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创作元素及风格
此曲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闻名于国内外,首先,在旋律创作方面,此曲吸收了传统音乐因素作为基本而进行创作,以独特的中国风味的旋律、调式以及和声织体的使用,以传统音乐曲调作为主题、动机来发展音乐,并以之贯穿全曲。使之既保留中国风味又具有钢琴音乐的艺术风貌。其次,这首曲子与外来的和声、复调等多声部手法结合起来。采取以三度结构的和弦为基础,运用变化发展的手法进行创作,对中国风格的旋律与多声手法进行融合,不拘泥于传统和声理论,并以富有中国音乐特色的两个声部的复调进行。此外,上下声部在乐句开始或者结束部分常使用同一音级叠置,在一起形成一个声部以徵音作乐句收束的同时,第二个声部则是以徵音开始的乐句,两个声部间旋律的衔接十分和顺,具有鲜明中国民间音乐的情趣。
二、曲式结构与演奏法
1.第一乐段
《牧童短笛》为A、B、A的再现性三部性曲式。
第一乐段:A段(1~25小节),G徵调式,4/4拍,这段音乐是采用对比式二声部的复调手法写成的。两条各自独立、清晰的旋律都保持在五声音阶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第一句的力度为mp,腕部保持不动,指尖触键,这样美好的歌唱性旋律就会呈现在人们的脑海中。第二小节的mf,力度要稍微强一些,多用一些音量,通过腕部把力量传到指尖,就能弹出浑厚音色的歌唱性音调。第四小节的f部分,要求能够弹出像珍珠那么明亮和像金石那么闪烁发光的各种极为轻盈漂亮的音色,这一小节弹奏时要把大臂重量放松,通过腕部到达指尖。到第五小节的p,中间作个渐弱使此段比较流畅。第十二小节的pp部分弹奏时在mp用力方法的基础上弱一些就可以了,这样就能产生清新、流畅、呼应、对答式的旋律,使钢琴生动形象地模仿出了中国民族乐器――笛子的特色,给听众们展示了一幅好似两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那种天真快乐的神情是人向往的画面。
这个段落大量的连音线说明这部分主要使用连奏法,作曲家用连音线将左右手声部的句法和气息清晰地标明。要弹出好听的声音,从肩部和背部起,直到接触键盘的指尖为止,整个手臂都是放松的。弹奏句头的起音时腕部要略向上抬,但手指要保持低指贴键,这是触键前的准备动作,手指之后立即触键,这时腕部(包括下臂)迅速向下沉,指尖要用既细微又明确的触键动作来弹奏E音,乐音弹响后,该手指要保留细微的重量让音键仍然贴到键底作为弹奏第二个音的支点,然后把力量转移到第二个音进行触键,直到第二个小节的sol。手臂带动手指提起,进行句与句之间的呼吸。如果每弹完一个音到即将弹另一个音之间,指尖完全放松,不保留细微的重量在键底的话,那么在弹下一个音键时就不可能有一个支点来控制触键,从而无法产生美好的音色,曲调音的音线也无法连接起来。“用力部位分为四个――用手指主动触键、由腕部主动通过手指触键、由下臂主动通过手指触键、由整个臂部主动通过手指触键。这些不同部位的用力程度,直接改变音色和音量。”这个段落有五个级别的力度记号,即mf、f、mp、p、pp,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力度对比,将会使音乐具有起伏感,音色富于变化,从而可以更好地渲染出音乐的氛围和意境。
如果分别弹奏一下A段的两个声部,会感觉到两只手好比两支笛子,右手好像北方的梆笛,音色嘹亮,所奏的旋律悠扬、亲切。左手好似南方的曲笛,音色婉转,所奏的音乐浑厚、朴实。二者结合在一起,好似两支牧笛在竞奏、对话,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进入牧童那种无忧无虑的欢乐世界。
2.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B段(26~53小节)宫调式,4/2拍,采用主调织体写法,右手弹奏旋律,左手配以轻快跳跃得伴奏,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听众联想到小牧童们在蓝天碧野中追逐、嬉戏的景象。
B段整体移高了八度,使音乐变得更加明亮、透彻;左手的跳音和右手的颤音使音乐更加活泼、快乐;踏板则使音乐更加幽默、有趣。整体看来,B段的音乐更加流畅、欢快。
B段是第一乐段即A段的对比乐段,在音区(高音区)、演奏法(跳音为主)、调式(G宫)、节拍(4/2拍)、踏板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对比,跳音的正确使用在这段尤为突出,“跳音的触键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只弹音符1/2时值的跳音。另一种是弹音符1/4时值的顿音。”这些跳音的弹法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的抑扬顿挫之感更为鲜明。B段的力度要求是mp,情绪愉快、活跃。音质要求清脆、透明。左右手都要用很有弹性的、极快速的腕部动作来触键。弹奏时,大臂放松下垂,手腕快速地带动手指触键,就像小鸡啄米一样。颤音要弹奏的华丽轻巧。第一小节的弹奏要求声音的颗粒性要强,颤音弹清晰,sol音的弹奏要求手指控制好,手腕带动手指提起。三、四小节的连续十六分音符,弹奏时大臂放松下垂,力量转移同曲头一样,只是时值短了一些。后面的同前面的演奏基本相似。踏板是钢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处理钢琴乐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弹奏时,合理地运用踏板,会给乐曲增添不少光彩。在这个段落中使用的是制音踏板,在每小节的第一拍踩下,然后在第一拍弱拍上起。踩的力度也一定要把握好,为了取得良好的音响效果,只需踩踏板的1/3或2/3。通过对跳音、颤音以及踏板的正确运用,我们仿佛能看到牧童在牛背上玩耍,又在草地上奔跑、嬉戏,快乐的心情无以用语言表达。
贺绿汀的钢琴小品《牧童短笛》是西洋作曲技法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手法结合的典范之作。贺绿汀曾经说过:“我所写的《牧童短笛》,有人说是这个民歌或那个民歌,其实什么都不是,但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风格……由于你知道的民歌太多了,流露出来的自然就有民间风格”。这正是它成为钢琴教学中的必弹曲目,并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和采用的理由。《牧童短笛》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J].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2]曹美韵.中国音乐史与名曲赏析[J].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9).
[3]朱世瑞.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J].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5).
篇5
关键词:《孟姜女》;创作背景;曲式结构
声乐作品《孟姜女》采用了中国的传统历史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音乐语言来表现女主人的心理情感变化和苦难的生活。曲作者为我国一级作曲家王志信,其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兰花花》、《昭君出塞》等。《孟姜女》是作者在民歌《孟姜女》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完整的作品让观众感受了中国传统的音乐风格和现代声乐的完美结合。
(一)《孟姜女》的故事背景和创作背景
1、孟姜女的历史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在我们历史上流传已久,属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故事之一[1]。话说在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原之后就开始征集数百万的百姓于公元前214年修筑城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我们的作品《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是一对邻居,孟老汉在自家的院里种了一颗葫芦种,谁没想长大的葫芦藤竟长到了姜老汉的家里。没有多久,切开成熟后的葫芦,里面竟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女娃。两老汉都想要领养这个女娃,互争之下没有办法,只得共同抚养取名为“孟姜女”,这就是孟姜女的由来。
光阴似箭,就到了孟姜女长大成亲的时候了,就这时范杞良闯入了家中,两人第一次相见就相互欣赏。可天意弄人啊!就在成亲当日,杞良就被衙役抓走去千里之外修筑长城。
转眼一年已过,又是春节“人家夫妻团圆聚”而杞良哥却毫无音讯。“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表现了孟姜女对丈夫的思念的满腔的哀怨。“落叶飘,秋风冷”天气开始转凉,孟姜女“针针线线密密缝”为丈夫缝制过冬的寒衣。可是,衣服缝好了还是不见丈夫回来。于是在“大雪纷飞”之际,孟姜女带上给丈夫特制的寒衣开始了千里寻夫之路。经过了千辛万苦来到长城脚下,却得知丈夫已累死还被埋在了长城之下,尸骨无存。“声声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她又怨又恨,哭声撼天动地,只见长城开始倒塌,“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秦始皇听闻赶紧来看,一见孟姜女年轻漂亮便升起了歹意,要求孟姜女成为自己的妃子,孟姜女哪肯啊,可后想想,为了能让丈夫得到厚葬,孟姜女答应了秦始皇,并提出了三个条件要秦始皇答应。要求找到范杞良的尸体并将其厚葬。最后孟姜女埋葬了丈夫自己也投海自尽了。乡亲们为孟姜女的坚贞所感动,在岸边修建了“贞女祠”。
每每看到雄壮的万里长城就会想起这个凄美的故事。而我们的作品就是根据这一主题来编写的。作品从“正月”、“夏夜”、“九月”、“大雪”即春、夏、秋、冬四个段落完整的描写孟姜女的悲苦相思。也是封建社会黑暗的最好表现。通过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我们更能把握整首歌曲的情感方向。
2、歌曲的创作背景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形式也丰富多样。在这基础上还结合20世纪初新音乐发展中西方音乐的元素。到了20世纪下半叶民族器乐和声乐的创作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大部分优秀的改编和升化的作品,其中以《孟姜女》最为突出。《孟姜女》是由地方民歌《孟姜女》演变而来的。其原名为《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十二月花名》。这个优秀的声乐作品为声乐教材的编订提供了较好的素材,也对后来声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孟姜女》作者王志信,生于1942年,祖籍河南乐亭。是我国一级作曲家、指挥家。其音乐作品丰富多样,其代表作有《孟姜女》、《木兰从军》、《牛郎织女》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孟姜女》。《孟姜女》这部优秀作品在我们的声乐学习中都是耳熟能详的,在多部声乐教材中也都有收集。王志信的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被广为传唱,创作题材丰富采用了全国各地的音乐风格。其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作品在音乐界受到广泛的影响。
《孟姜女》这部作品是根据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改编而成的。通过故事来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忍,表达了对美好的生活追求和向往。歌曲中的故事是民间大众所熟悉的,对其中的人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这也为歌曲情感了解打下了基础。故事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也是因为在故事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精神。王志信选择这些故事题材也就为声乐作品建立了群众基础。歌曲《孟姜女》就是根据秦朝民妇孟姜女与丈夫范杞良生离死别,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改编。王志信将简单的故事加上丰富的音乐元素,如戏剧性的旋律线条,丰富细腻的情感和大胆的艺术创新,使其作品更加生动感人。本篇文章就利用对歌曲《孟姜女》的处理,来了解一下王志信先生作品的平民化、形象化和艺术化。他主张一个优秀的音乐家要准确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优势,并大胆地根据自己的思想,发掘音乐更多不为人知的美。
(二)歌曲曲式结构分析
《孟姜女》是一首变奏多段体结构的大型声乐作品。其节拍为4/4、3/4,主要是以 X X X,X XX,XXXX的节奏型 ,并加入符点等节奏为主,营造了凄凉哀怨的气氛。其歌曲速度的把握也关系到了整首歌曲的情感。歌曲调式十分复杂,有开始的D徵,D徵六声加变宫,D羽,又到了F徵六声加变宫四个不同的调式。如以上的情感分析一样,每一次的转调都进一步的表现孟姜女的情感变化。
纵观全曲,我们知道作品的前三段是由江苏民歌改编而成。第一段基本上都沿用了原民歌《孟姜女》的曲调和旋律,只是在旋律上进行了加花修饰。如大量使用十六分音符和倚音,再配上稍慢的速度,使音乐更加的缠绵哀怨。叙述了孟姜女和丈夫被分离的伤心情景。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旋律创编的更为流畅,使歌曲的情感进一步的发展。最为的突出的是句尾的加长拖腔[2],更好的表现孟姜女思念而没有归期的哀怨之情。第三部分调性转换,音调也作了较大的变化,使音乐更加的如泣如诉。在本段内,作者把旋律写得跌宕起伏,即表现哀愁又有些坚决,继而推动了之后的部分。第四部分我们进入了全新的调式,也是作者对歌曲《孟姜女》的拓展。在开始的“大雪纷飞”中,作者运用了我国戏曲中紧打慢唱的表现手法。使音乐更加的形象生动,就如真正的大雪纷纷洒落一般,表现了孟姜女寻夫的艰辛和之后失去丈夫的极度悲伤之情如:
第四部分与前几部分的鲜明对比,使这一段音乐成了整曲的。歌曲结尾处运用了渐快渐慢的音乐及加快的节奏,加上连续在后半拍起唱,把音乐推向了。也为最后一句也是最经典的一句做了铺垫。最后哭天抢地,嘶声力竭的“只见白骨满青山” 为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做了结尾,也为歌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歌曲的创作背景和结构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演绎作品之前必须了解和分析的,演唱之前我们必须最作品了如指掌,很多演唱者不重视就造成作品的情感把握失误甚至没有情感。只有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这样才能更准确、更丰富地表现作品。(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向、《列女传》。
[2] 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篇6
关键词:傩面具;傩服饰;包装设计;装饰艺术
包装设计在国内外不断地发展创新,包装设计的创作从文化背景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面。各国有各国的文化背景,创作出来的包装风格也有着不同地方。随着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商品经济的国际化趋势暗示着商品商业价值里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潜力。包装的文化背景可以使产品很快建立起别具一格的风格。在艺术包装文化背景下,有些成分可能不会改变商品的实质,但却能使商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色彩。傩文化被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曾被多次邀请到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访问交流,备受国际瞩目,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1]因此,选择傩文化来融合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不但符合产品包装设计民族文化内涵延伸的趋势,且极富商业价值,是包装设计艺术融入民族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
1 民间传统文化在包装艺术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1)中国包装设计的民族化趋势。包装设计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风格越来越表现多元化,各种民族文化符号与形象设计种类繁多。最近,在包装设计的民族化与本土化设计趋势中,中国的传统图案以及各种形象符号的应用已经达到一个高峰,特别是民族文化图案在各种高端礼品的包装设计中层出不穷,成为一种最具中国民族化的主流包装风格,在包装设计艺术领域极富代表性。最近几年,中国传统文化图案在商品包装上的设计手法与题材形式有了新的突破,各类题材都是通过对传统文化图案设计来表达对吉祥的寓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等等。民族文化图案本身对文明的传承功能与承载性使民族传统文化应用到包装设计中之后,使设计的图案或者符号成为一种中国文化标志性的体现,也成为众多设计师设计的焦点和设计趋势。[2]我国的现代商品包装已经日益成为表达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全新方式。
(2)包装设计观念的内涵延展。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或者图案在服装、面具、饰品等物品上的出现均源自于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随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和潮流的发展,其已经具有了稳定性和时代特点,同时雅俗并含,也具有受各个社会阶层追捧的特点。作为传统文化图案与符号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表达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下的群体,群众意识行为,表达了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魅力和民族凝聚力,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平面设计都以图形的视觉表达为设计重点,加入传统文化元素之后的视觉表达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和设计方式,也给产品的包装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商机。最终,那些消极的拜金意识和通俗概念都会被极富积极内涵的传统民族文化所取代,带来产品包装设计领域的新时代,也代表着新时代特征感极强的,积极健康文化事务象征的开始。
(3)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发展中的体现。现代产品的包装设计一度被商品消费文化所左右,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导致了包装设计奢侈化的现象,最终导致大量文化垃圾的产生。同时,在消费文化的错误导向下,传统文化在商品包装上体现为高利润与高附加值,特别是一部分设计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片面了解更造成了华而不实包装垃圾的产生。应该说这是最初市场经济导向下,传统民族文化在产品包装领域的糟糕体现。
为了迎合社会新形势发展趋势下的包装设计工艺要求,民族文化图案与象征符号等有民族内涵和民族文化象征意义的图案代替了倡导高贵化奢侈化的民族文化图案的包装,这是民族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自然体现,自然,朴实的材质和图案在包装设计中已经成为被重视的焦点。
2 什么是傩
傩,是一种有主图腾神、季节性的农事祭祀活动。在人类文明萌芽的最初,为了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得以生存,求助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并认为自然有灵,以此来慰藉内心的愿望,从而形成了巫术行为,最初的巫术心理和巫术行为是对“自然灵”的膜拜,而到了巫文化发展到一定成熟的阶段,人类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解放和认知,则形成了对动物和植物的选择性崇拜,于是有了象征民族精神的图腾,即最初的傩文化。“傩”又指“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长期以来,傩文化就传承和融入我国传统习俗之中,即使到了现代也以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形态流传于民间,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对包装设计工艺有借鉴意义的面具和服饰进行简略的介绍,如赣东傩文化中的傩舞面具与傩服饰。
傩文化艺术主要源自与傩神面具造型、傩庙造型以及傩舞、傩舞道具的造型和服饰色彩等。这些文化艺术以及传统造型和图案均可以有效地被借鉴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去。与傩文化相关联的傩舞道具可谓造型独特,傩舞时佩戴的面具共有24种之多,其中有来自于远古神话人物的傩舞面具现象,也有表示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的面具形象,面具大小不一,均系樟木材质制成,除紫金色的傩神之外,其余的傩舞面具大致可分为四大色系:红色系以褐色为主色调,以表达上下关、判官和开山形象为主,显示精神为雄壮威武;黑色系则展示一种令人恐惧而面部诙谐幽默的小鬼、雷公、天将形象为主,它们面部表情夸张凶悍,眉毛粗厚,目瞪唇阔;白色系神态与人类相接近,受民间通俗传说影响较大。
3 傩视觉艺术与对包装设计的融入
(1)古傩文化图腾的造型意向。我国傩文化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像对神雀的崇拜就是傩文化的崇拜典型,雀、雒、鸾、丹雀、彩鸾、鸾凤、丹凤、凤凰等神鸟图腾均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追求天人合一的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这种与自然高度协调的传统文化精神可以被很好地应用到产品的包装设计工艺中去,表达热爱自然,尊崇自然的意识,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和人文价值。不得不说,这些造型秀美,颇具民族文化内涵的图腾形象给我们设计包装时带来了不错的灵感和创造的源泉。
(2)精美的傩舞面具和服饰造型意向。我们在上一节提到了傩舞面具具有丰富多彩的色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傩舞服饰也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构思奇妙,样式繁多新颖。对于包装工艺设计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题材,给设计师带来了非常多的设计启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自殷商发展至今的文化产物,其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和造型装饰艺术,其工艺之精湛,装饰纹样之美仑,无不令人震撼和赞叹。依据傩舞面具和服饰纹样造型带来的启示,以及在图案、造型、色彩、纹样、雕刻、材料、传统纹样上给设计师带来的影响,笔者从实践应用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傩文化相关文化饰品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包装材料的运用。包装材料可分为自然材料和(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再造材料两种。天然材料则属于传统包装材料的一个重要环节,属于一种用料广泛和生存率较稳定的材料,几乎贯穿了整个包装工艺的历史,如果在包装材料上运用民族传统文化材料则可以达到追求自然意识,返璞归真的效果。傩文化面具所应用的樟木材质便可以有效地运用于现代商品的包装材质中去,还有傩文化中的服装蜡染工艺以及扎纸艺术都可以运用到现代包装工艺中去,即达到了传承民俗文化的效果,也符合当代工艺对绿色和低碳意识的倡导。
其次是傩文化独特的造型和文字,图文形象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傩舞面具造型涵盖了多种神态和色彩,而恰巧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要求合理的运用色彩,如果图形和文字能够得到最好的色彩配合,则可以最大程度上地引起人的习惯性联想,也可以是作品散发出地域性的民族艺术魅力,提高产品的人文艺术价值,表现对浓烈地域风俗产生的审美趋向,傩文化服饰的传统色彩也有着很强的塑造性和装饰性,作为一种吸收了大量古代中国戏剧服饰元素的傩文化服饰,在色彩的运用上以赤、黄、青、白黑为主要色彩,再搭配以橙色、绿色等表现色彩可以体现出喜庆、快乐、吉祥、红火等等(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寓意,这也是我国产品包装设计所追求的一种设计理念和潮流方向,朴实的傩文化艺术会给产品的包装设计在造型和色彩表达上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是材质还是色彩图纹,傩文化所传承下来的民族精髓都将能在各个方面给现代产品包装工艺带来优秀的题材和创意。我们在传统用色的习惯上去结合传统傩文化的色彩概念,在图纹样式以及造型上可以完全或部分借鉴傩文化的装饰工艺,可以在视觉传达上展现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而且跟随国内为对神秘文化的研究趋势也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例如,贵州的傩公傩母酒产品就成功的对现代包装工艺和古傩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从整个外型上完全采用了傩神面具的造像,外形优美,线条节奏感强,作为酒的容器包装,达到用视觉语言直接传递出酒的历史、品质和文化价值,达到产品与包装的和谐与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从内容上丰富多彩,从表达上迥异万千,可谓给产品的包装设计灵感带来了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有培育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共同繁荣的土壤,在我们了解传统民族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结合现代艺术设计出极具传统民族艺术风格的产品,形成自身的产品文化意识以及独具中华民族气息的独特艺术风格,表达我国民族文化兼容并包,和谐发展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牢牢地把握住自身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不单单只是在傩文化上有所传承和创新,我们要立足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融合现代文明,再通过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去形成全新的民族传统文化表达意向,真正地做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到商品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提升,不断地设计出构思新颖,含义深刻的经典作品。
4 小结
傩文化背景下的包装设计创作应当是开放的,多元的,现代的,永久的,个性的,普遍的,不关门自赏,不(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刻意建立“自我”陷阱,而要面向自然和大众,真实和存在。傩文化背景下的创作离不开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生活的现场,即商品所在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二是心灵的现场,商品的先天因素、品质等构成了商品的内涵。傩文化背景下的包装设计是“原生回归”,就是要回到艺术设计环境的“存在性”和艺术设计创作的“意识性”两方面要求,也是傩文化或者包装设计理念的根本要素,是包装设计蓬勃发展的脉搏。
参考文献:
篇7
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接收、分析和评论图像文本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让他们学会制作图像文本,通过与书面及口头形式的结合,按预期效果组织和丰富图像,更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的母语教育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英国初中语文教材《牛津英语教程》第一册有一个著名的专题设计:我们在岛上的生活。该专题让学生通过想象到虚拟中的荒岛上进行一段探险生活。教材要求:想一想你选的岛上的情形,画图说明其主要特点,使用已提供的信息并加上你们自己的情况和其他详情;最后要求学生画一组连环画——小组荒岛生活纪实,将自己小组在荒岛上的生活场景画下来。
美国《普能提斯厅文学教程》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取了乌尔曼的《一个男孩和一个男人的故事》。教材编辑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设计了大量实践活动。其中一项是让学生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找到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和洛基山,然后在百科全书里找出每一山脉的最高峰和它们的平均高度,接着绘制一张图表,将最高峰和平均高度从高到低分别排列出来,与同学一起分享这个图表;最后要求学生在桌子上创制一幅大山的地图。
德国初中语文教材《现代德语》第七册有一个说写综合训练专题:乌托邦世界。专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世界:如果你们能够把乌托邦国画出来,那你们对这个国家的想象就更具体、更形象,那样你们就能更好地描述这个国家里的人、机器、动物、树木和房子。很明显,图像创作为学生下一步更好地去说、去写做了充分的铺垫。
澳大利亚《中学英语》第四册中的一个广告专题则让学生为一些产品(如名胜古迹旅游、微汽车、健康俱乐部)制作一条印刷广告,并给广告设计一个商标:建议使用与产品相匹配的艺术作品或图片,写出标题、副标题和广告主体,在练习册上设计版面,使其具有印刷效果。
近几年在我国影响很大的《美国语文》,更是在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图像创作练习。在《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穿越大裂谷》、《内战中的声音》、《龟背上的土地》、《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稻草变黄金》等专题中,多次要求学生绘制地图,另有制做徽标、海报、拼贴画、卡通画、生活地标图、戏剧表演流程图、戏剧演出服装和化妆图等形式的要求。
仔细研究,我们发现:上述所有图像文本创作练习都紧紧扣住一点,那就是配合语言文字练习,促进学生母语素养的提高。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我国语文教育在此方面的状况。整体来看,近代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几乎完全抛弃了“图文结合”这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传统(鲁迅先生小时候不也是趁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才悄悄在下边绘制了《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本吗);当代语文教育在“涂鸦杜甫”后则更加排斥学生在课堂上的绘图。这可能是出于一种隐忧:图像文本创作是一种歪门邪道和不务正业的表现,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深度解读。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图、文是同源的,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图就是文,文就是图,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专门研究图像理论的美国学者米歇尔从反本质主义的思路出发,绘制了一个“家族相似”的图像谱系[3]。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五种类型的“图像”构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相互重叠、交叉的相似关系的网络,而语言文字和图像之间存在着一种亲近、复杂的关系。这种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文学作品的意象原理(尤其是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我们当然可以借助此种理论,图文互释,让学生对文的理解更有深度。在此情形下,很难说语言在表述思想的深度上一定优于图像。上文提及的八卦图、太极图,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因为担心出现“浅阅读”而压抑学生对画图的兴趣是不明智的,图像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浅阅读。当然,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喧宾夺主,因为过分关注图像而未能让学生充分地用心去触摸语言文字,浪费了学生细读文本的时间,那就得不偿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分寸。
实际上,阅读的肤浅化,更多地源于我们细读文本能力的缺失。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说:“许多学者可以在宏观上把文学理论、文学史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充斥着文坛和讲坛。在文本外部,在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文化语境方面,他们一个个口若悬河,学富五车,但是,有多少能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呢?就是硬撑着进入文本内部,无效重复者有之,顾左右而言他者有之,滑行于表层者有之,捉襟见肘者有之,张口结舌者有之,胡言乱语者有之,洋相百出者有之,装腔作势,借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术语以吓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更有之。”[4]这无疑是真知灼见。有老师教《智取生辰纲》,主要分析杨志失败的七八种原因;教《陈情表》,主要带领学生讨论“忠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什么启发”;教《宝玉挨打》,请一位同学把宝玉挨打的故事说一遍,然后让别的同学说一下自己是否也挨过打,再请课堂上听课的家长说一下为什么要打孩子,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打”是不是教育孩子的一种好方法,最后还请一位专家大讲了一通家庭教育课[5]。我们认为,像这样什么都教,就是不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进行细读的课例,绝对不是个案。
剥夺学生创作图像文本的权利,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担心这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庸俗化、娱乐化。其实,庸俗化和娱乐化的教学取向,根源也并不在图像上,而在于已经深刻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消费主义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这两种文化的联盟。在这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很多高尚、深刻、正确的东西被消解了,整个社会文化风习染上了浓郁的庸俗化和娱乐化色彩。如贾平凹的小说《秦腔》,被指责“确实生动地‘逼真’地‘还原’了日常生活的‘原生态’,但是,这种徒有形式的‘还原’是琐碎的、粗俗的、没有意义的”[6]。周涛的近期散文,也被批评为“虚妄无聊、世俗肤浅、萎靡不振”,并归入鲁迅先生所批评的“哼哼唧唧”派[7]。林长治的《Q版语文》,用模拟课文的方式把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那些范文(《孔乙己》、《荷塘月色》、《卖火柴的小女孩》、《愚公移山》、《背影》等)中的主人公大大戏弄了一番,从而赢得了不少学生的心。在此文化背景下,即使没有图像介入,如果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文化鉴别力和批判力,语文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言语活动的庸俗化和娱乐化。
有一位老师上《孔雀东南飞》一课,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畅所欲言,课堂上出现了如下解读:
兰芝太完美了,以致焦母疑心兰芝会给焦家带来祸害——兰芝可能会被人霸占去。小说、电视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事,因为仲卿仅仅是个小吏。焦母自私、胆怯,就想打发她走。
可能是焦母心肠太善了,焦家的环境并不富裕。兰芝那么好,嫁到焦家,却要“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焦母实在舍不得,觉得很对不起她,就想把兰芝嫁到一个更好的人家。这时便想到了太守家,估计太守家可能跟焦家是世交。于是她狠下心来背着儿子跟太守合计好了以后,演了一个苦肉计——做个恶婆婆,遣归刘兰芝。
上课教师说:“有些同学不太赞成,甚至进行了批判,我没有否定。我说,大家能够大胆地联想想象,确实难能可贵。我们探讨了刘兰芝被休的种种原因,虽然不能断定哪一种是惟一的,但每一种都有它的可能。我们思考了,我们就有收获。希望大家勤学善思。”在这里,文学作品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被这种“怎么样都行”的价值虚无主义一扫而空了。
在另外一节课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项链》一课进行“拓展思考”,最“精彩”的“拓展”是: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便萌生了复仇的心理。她先是雇私人侦探找了丈夫路瓦栽的不是并与之离了婚,然后充当佛来思节家的第三者。十年之后,小说中的她与佛来思节夫人的见面自然是掉了个儿[8]。
以上两个课例体现出来的低级、无聊的阅读取向,和图像又有何相干呢?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并非要让学生和图像绝缘,而是心中要有一杆称:既不能无视解读者的对话主体地位,又要对文学文化作品有一种尊重,不能无限扩张解读者的权力。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像文本创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娱乐性。但是,对于我们一贯严肃拘谨的语文课来说,如果适度,可以让课堂充满趣味,又何尝不可呢?
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像文本创作,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其他的作用。
有人认为,在当今的读图时代,过分读图会削弱学生的想象力。此话有一定道理。而根植于语言文字的图像文本创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因为这种创作,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必须有透彻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发挥较强的想象力,才能将图像作品创作好。有教师让学生绘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实为妙着。当然,这种创作也应该把握好分寸。比如,在诗歌教学中如果掺杂进过多的绘图,肯定会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叠加”这一特征产生不利影响。让学生根据《天净沙·秋思》作画,就会如此,实际上远不如让学生在大脑里模糊地生成诗中的各种意象然后自由叠加效果来得好。
图像文本创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甚至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感悟。有不少老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在读文时画出相应的图像,深化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教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让学生为“拳打”精彩场面配插图;教读《孔乙己》,让学生画出孔乙己“排”、“蘸”、“罩”、“摸”的四幅画面;教读《鸿门宴》,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座次图,从而引出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项羽“东向坐”究竟是面向东坐还是坐于东厢(即东边)[9]?钱梦龙老师教读《中国石拱桥》,则干脆自己画了一幅赵州桥图,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中的关键词句。在某校一次语文考试中,有一试题要求阅读课文《詹天佑》片段,然后作图: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开凿方法示意图。该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可以很好地考查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美国纽约达顿中学十年级的一堂文学课,学生们读完了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后,分组坐在电脑前完成教师交待的任务。一个小组在分析麦克白夫人的性格,学生好奇,她到底长成什么样?电脑数据库里调出各类数据:不同时期画家们笔下的肖像,好莱坞大导演波兰斯基1971年创作的同名电影中女主人公的扮相,还有百老汇剧场各种剧团演出时的片断[10]。这时,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麦克白夫人形象也画出来和文学文本及其他图像文本相比照,就会收到很不错的阅读效果。
图像文本创作还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从显性角度看,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结构上反映出来的是人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主体人格[11]。可见,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能动的参与者,并且能够做好一个参与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而我们的学生主体性却如教育家佐藤学所言,常常在“闹哄哄”(小学阶段)和“静悄悄”(中学阶段)中被取消,在把“主体性”绝对化的同时,又被大一统教学形式最顽固地支配着。学生主体性成为虚假的“主体性”而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深层原因在于教育规训权力的运作。福柯认为:“规训性权力可以扩展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兵营、工厂、城镇以至整个社会都被规训性权力的网络所覆盖,现代社会是一个布满规训性权力机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被规范化训练,犹如马戏团中的驯兽,人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被监视、训练、检查、管理,实质上就是被支配、被控制。整个社会是个大型的全景敞视的‘圆形监狱’,每个人都受到规训性权力效应的干预。”[12]图像时代的到来,将有助于打破这种大一统的教育规训权力。因为图像表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正如网络用语等符号一样,图像文本也是一定群体反抗规训性权力、表明自身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图像时代推动的文化巨变的结果意味着更多人将面临更加平等的机遇以及更富有吸引力的挑战。“涂鸦杜甫”实际上就是长期以来被严重压抑的学生主体性(包括情感、愿望和创造力等)在寻找能量释放的突破口,尚谈不上是学生对知识和经典的有意亵渎。而这种主体性能量的释放,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励志作用,还可以对学生因学习主体性长期以来受压抑而产生的被动、冷漠和自卑等不良人格起到一定的治愈作用。
一位八年级教师上《散步》的教学研讨课,“想给自己一些挑战,也让学生体验一下挑战的乐趣,也想改变一下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于是选择了画图式教学”[13]。教学中,让学生提取文字,构成图画,由图画中感悟亲情、畅谈感受;然后回忆温馨画面,深切领悟亲情。图像创作在这里帮助学生放飞表达的欲望,从而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效果颇好。
总之,图像文本创作在语文教学中绝不是如有人所言的“最宜于小儿”、是无足轻重的一种点缀。如果运用得当,尽管它不一定“关乎国家兴亡大事”,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不能不说是开辟了一个新维度。
参考文献
[1] 夏家顺,荣维东.媒介语言:语文课程语言类型的新变化.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2] 李荣有.图像学的历史传统及其与现代的接轨.艺术百家,2012(6).
[3] 肖伟胜.图像的谱系与视觉文化研究.学术月刊,2012(10).
[4] 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 王荣生.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李建军.是高峰还是低谷——评长篇小说《秦腔》.文艺争鸣,2005(4).
[7] 王兆胜.折翅与坠落——谈周涛近期散文的价值迷失.文艺争鸣,2005(4).
[8] 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上)——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几种倾向.语文学习,2005(4).
[9] 刘爱芹,单永进.“鸿门宴”上项王到底面向哪坐.语文教学之友,2008(4).
[10] 陈钟樑.“不可替代”与“不能替代”.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11] 杜建中.自主性——教师成长的第一块基石.教育艺术,2005(5).
篇8
关键词:数字化;水墨动画;3D技术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动画界探讨的热门话题是如何是的中国的商业动画片走向世界,如何使中国动画成为大众化产业,并过渡到商业化运作的轨道上来,从而使动画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商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采用的捷径便是直接借鉴日本和美国的动画产业的形成条件、形成历程以及形成法宝,拿来振兴中国动画。动画界在关注中国商业动画片的同时却忽略了艺术动画片的发展。忽略了艺术动画片与商业动画片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此境况下就出现的一批动画片失去了民族特色,而研究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动画的人很少,出现的作品也如凤毛麟角。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大的动画制作机构就开始采用计算机来代替传统动画制作的部分手工活,随着数字技术迅速地发展,计算机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动画生产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不仅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于大规模、规范化的流水线生产,而且出现了一些独特的计算机图像(CG)艺术语言。但是无论是在艺术动画创作领域还是影视栏目包装领域,尤其数字化3D水墨动画的创作中,问世的优秀作品屈指可数,也未有详尽的实践总结或学术评论对其艺术表现及制作技术进行研究和概括。
1 3D水墨动画的社会价值
1.1 3D水墨动画的适用性
水墨动画因其以点带面、意蕴深厚的艺术特色具有良好的接受度与普遍适应性,在动画广告、电视台栏目包装、建筑景观动画等方面也均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例如,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栏目包装片、中央电视台广告部推出的新形象广告片等均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水墨的形式进行演绎。江南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诸多的景观尤其适合利用水墨形式进行表现,无论是断桥残雪的浪漫景象还是曲水流觞的文化传承,水墨宣传片无疑是推广城市文化及旅游资源的绝佳载体,对应数字时代的审美观与市场要求,将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文化精髓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相结合,3D水墨动画艺术理论及制作技术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可行性及普适性高。
1.2 3D水墨动画的时效性
水墨动画作为我国动画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韵味,水墨动画片把中国的传统画种水墨画带入动画制作里,动画片的灵活多变与中国画优雅深邃意境的完美结合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和精神境界有了重大的突破。从它的问世至今,经历了从探索、繁荣到沉寂的过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而随着时代的演变,传统水墨动画因为制作过程的繁琐、耗时等种种原因,得不到发展。
数字时代下的水墨动画尝试三维技术,在制作工艺上以电脑代替传统的手工制作,减少繁琐的程序,在视角与空间上有所突破,三维立体是以往的传统手工制作很难达到的效果。数字技术提高了水墨动画的视觉冲击力,提高了它本身的审美价值。数字技术使制作一部水墨动画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解决了传统制作工艺繁复的问题,给水墨动画的再生产创造了条件。对传统水墨动画的视听语言特征及影视美学特征的研究可以为3D水墨动画的创作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基于3D技术数字化水墨动画的创作研究
目前,一些院校的新水墨动画创作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奖项,但相关的艺术理论与技术流程的总结性成果少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水墨动画创作的推广与交流。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对民族水墨动画创作进行研究并引入3D技术推广新的创作技术与方法。
2.1 文化审美层面研究
从文化审美层面研究传统水墨动画经典作品,分别从造型科学与视觉规律两个角度总结其画面构成规律。从水墨动画的抽象性、意向性、塑性及语境适应等角度研究其形式语言特征从水墨动画的技术性、假定性、角色造型、镜头感、时空综合、蒙太奇手法等角度研究其影视美学特征。
2.2 水墨动画经典剖析
通过对传统水墨动画经典如《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的剖析,探究水墨动画自身的特点、产生、发展、现状。立足于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现状,研究传统水墨动画的形式语言特征及影视美学特征。同时在剖析新一批的水墨风格动画如《夏》《绝笔》《双下山》等作品的艺术风格、手法与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初步设定3D水墨动画宣传片的基调和叙事风格及画面布局。
2.3 3D水墨动画实现的新型制作模式
3D水墨动画的实现涉及国画、影视动画、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学科,水墨动画片同电影影片一样,综合性突破了艺术学的层次,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性。而对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水墨动画的综合性美学特性,尤其体现在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通过经典水墨动画片的研究,对应数字时代的审美观与市场要求,提炼出将传统水墨动画的形式语言特征及影视美学特征等文化精髓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将水墨画表达事物的符号引入三维动画制作软件,通过创建三维模型,调节动画,赋予模拟笔墨的材质,处理轮廓线,然后分层渲染出序列图,最后利用后期制作来进一步校色处理和特效表现,控制水墨的浓淡、虚实变化,力争灵活地展现了水墨虚拟世界,并最终形成3D水墨动画实现的基本技术与创作程序等新型制作模式。
3 小结
我们试图通过对传统水墨动画经典的剖析,探究水墨动画自身的特点、产生、发展、现状。立足于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现状,研究传统水墨动画的形式语言特征及影视美学特征。寻找将传统的在平面绘制方式下工序复杂、制作烦琐的水墨动画能比较容易和高效表达出来的路径与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创作自由度提高,探索小型团队甚至个人独立创作一部水墨动画短片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陈瑛.动画的视觉传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金悦译,章鉴校.数字3D电影的进展[J].现代电影技术, 2009(02).
[3] 舒艳红.“小蝌蚪”该游向何方?――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水墨动画之走向探析[J].装饰,2009(08).
[4]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阎评,张勃陕.现代动画艺术设计分析[M].西人民美术
出版社,2004.
[6] 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M].中国市场
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北京奥运 主题音乐 创作风格
“主题音乐是为特定活动所专门创作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①我们常说的大型体育赛事的主题音乐一般只有一首,也就是主题曲。
自第一届奥运会主题曲《萨马拉斯颂歌》于1958年被确定用来作为永久性的奥林匹克会歌并改名为《奥林匹克圣歌》以来,以后的每一届奥运会都会专门创作音乐及主题曲,但是一直鲜为人知。直到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次引入了商业运作的模式,通过电视转播奥运会在全球的影响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在此同时,正值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壮大、突飞猛进的时期,这一时期城市流行音乐得到了快速的传播,并且被社会各阶层人士广泛接受。②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奥运会的主题曲成为了人们与各媒体对以后各届奥运会所关注的焦点。
一、北京奥运会主题音乐创作的风格特征分析
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我国不仅在修建各种体育场馆打造奥运城市方面努力,在奥运歌曲的创作上也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2003年北京奥组委决定了采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奥运歌曲,由北京奥组委、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组建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办公室,开始面向全球征集用于宣传第29届奥运会的歌曲。2003年4月15日现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大型的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由此拉开了帷幕。这次征歌活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五年之久,专业的、业余的、大陆的、港台的、海外的,众多的音乐人、歌唱家及歌手都积极踊跃的应征,全身心的投入这次盛大的活动之中。
在这次征歌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奥运好歌,如百名群星演唱的倒计时一周年主题歌《We are ready》、倒计时100天主题歌《北京欢迎你》、周华健的奥运志愿者主题歌《我是明星》、开幕式主题歌《我和你》、周杰伦的《千山万水》、王力宏的《One World One Dream》、韩红和羽泉的《为生命喝彩》等。而这些歌曲的创作者更是汇集了乔治奥·莫若德、孔祥东、林夕、小柯、梁翘柏、金培达、方文山等优秀的创作人。
(一)歌词中渗透着中华民族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
一首好歌,歌词的创作非常重要。从歌词的选题、创作中都要体现出这首歌所要传达的精神,而且还要体现出主办国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传统。词作家陈哲说:“奥运作品必须具有涵盖世界的人文情怀,对世界各种宗教、种族、文化都可以产生亲和力。”③
北京奥运开幕式主题歌曲《我和你》一经亮相,便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一夜之间网上的点击率和下载量也创新高。这首歌歌词简洁大气,主要突出一个“和”字。“和”不仅是奥林匹克的精神,同样也是中国的传统的民族精神。中文歌词如下: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 永远一家人。
歌词看似简单,简单之中却孕育着神奇。歌词中蕴含着歌颂友谊、和平等人类的共同理想,融合了中国的“和”文化以及奥林匹克的“和平”精神。这首歌还提出了“地球村”这个概念,把民族性和国际性兼顾到了一起,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无论你是哪个民族,我们都是地球村的一员,都是一家人。也说明了中国以一个发展崛起的大国姿态,向世界发出善意的信号,展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态度。
“北京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这首歌当时红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这是迎接北京奥运开幕式倒计时100天推出的主题歌《北京欢迎你》。曲作者小柯用很人性化的方式,而不是传统的奥运歌曲那样高呼“更快更高更强”。就想家里来了客人一样,用很亲切、很纯朴的语言来表达。这首歌的创作后期,正好碰上奥运圣火在境外遭到少数人的抵制,所以小柯和林夕把开放的心态也加进了其中。小柯介绍时说“其实奥运就是迎接五湖四海的人来中国做客,歌词里面有一句很微妙的,就是‘第几次来没关系,我们欢迎你’,你第几次来,干吗来,都不要紧,这次来我们就欢迎你。我们这种欢迎其实可能不是很热烈,归于平淡,但这是真诚的,是一种温暖。”
这首歌从各个方面都抒发着首都北京和北京人民热情好客的情怀。“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相约好了在一起,我们欢迎你。”欢迎各国客人,表达了北京人民真挚的情怀。“在黄土地刷新成绩”“有勇气就会有奇迹”写出了奥运健儿刷新记录的梦想,而且又是对奥运健儿的极大鼓励。歌词中同时也包含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精神。不管你来自东还是西,无论你是大国小国,也不管你是什么肤色,北京欢迎你。歌词把奥林匹克精神抒发的淋漓尽致,让人心情激荡。
(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运用
本届的奥运主题曲摆脱的以往奥运主题曲的激情澎湃,采取了温柔深情的演唱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内敛与温婉敦厚的民族性格。北京奥运主题曲,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获得的启示,加以创作。采用的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旋律通俗易懂,歌词朗朗上口,节奏比较平稳。与开幕式“和”的主题融合在一起,非常贴切。既传承了奥林匹克精神,又展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在一些歌曲的创作中,也运用了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欢快、喜庆,运用了京剧唱腔和韵律,并且穿插了民族乐器琵琶。
(三)中西结合的国际风格
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创作采用中西合璧的国际风格。奥运会是一个全人类的大联欢,所以主题歌的创作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当然要考虑到要让其他国家更好地接受。《我和你》这首主题曲选择中国家喻户晓的刘欢和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来共同演唱,而且下一届的奥运会在英国举办,有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演唱也起到了与下一届奥运会更好的衔接作用。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更好的把民族的元素和世界元素结合起来,在宣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并且歌词也是由中英文的结合而创作的。
二、北京奥运会主题音乐创作的意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同文学相比,音乐扔给体育运动更直接的支持。”每一届奥与会过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比赛成绩以外,也就是开幕式上所演唱的主题曲了。每一届奥运会主题曲都曾经风靡一时,有的甚至经久不衰、愈久弥新,广为传唱。音乐已经成了奥运精神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奥运主题音乐的创作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奥运主题音乐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起到了发扬传播的作用。每一届奥运会主题音乐的取材和创作,都会围绕着奥林匹克精神,把团结、和平、友谊与进步做为宗旨,结合奥运“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媒介,向世界各国传达着人类共同的理想以及永恒的奥林匹克精神。为宣传奥林匹克理想,扩大奥运会的影响,在奥运会举行前后和期间,穿插举办一系列文艺表演、民间音乐节等艺术庆典活动。第二,奥运主题音乐不仅增加了人们对奥运会的关注度,同时还提高了对奥运主办国的关注。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与一首成功的奥运主题曲是分不开的。每一首经典的奥运主题曲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向人们表达奥林匹克精神和主办国的文化特色。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和你》以简洁大气的方式,让中国以“大国大爱”的姿态展现在世界各国面前。
虽然北京奥运已经过去五年之久,但是奥运主题曲仍然经久不衰、广为传唱。奥运主题音乐的创作不仅宣传了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展示了本民族灿烂的文化,也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期盼文化共融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周玉屏.《中西合璧 感人至深的奥运歌曲——〈我和你〉的音乐分析与美学思想研究》[J].科技信息,2009,(13).
[2]作者不详.国际艺术家联袂打造北京奥运歌曲[N].中国新闻网,2007-11-30.
[3]邓青.奥运会主题音乐的社会学意义及思考[J].艺海,2008,(06).
[4]倪思贵.奥林匹克精神与北京奥运歌曲[J].考试周刊,2010,(06).
注释:
①张鹏:《对经典主题曲主题音乐的社会学分析》,《大舞台》,2012年第12期。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工作;创新
素质教育是指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思想品德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由此可见,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志就曾说过,要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拓宽思路,创新方法,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学生对德育意识的淡薄
现在的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各种课外辅导班、补习班,来自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巨大的升学压力也使得很多学生都有厌学情绪。在这样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越他人,取得认可。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学生个人主义的特征,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与责任感,不知道怎么样与他们相处、合作。再者,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在温室中长大的,没有吃过什么苦也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一旦遇到困难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也不懂得自我调节,容易灰心丧气甚至用偏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家长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
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全权托付,自己没有教育的责任也没有教育的必要了。其实不然,孩子与家长接触的时间远远超过与老师接触的时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欠缺妥当,一旦孩子犯错就进行体罚或者灌输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使得孩子从小就形成“金钱万能论”等不正确的价值观。
3.学校办学思路教育方法存在偏差
社会在判断一个学校的好坏时往往都是看这个学校的升学率,这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得部分学校办学思路出现偏差,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德育教育。很多学校虽然开展了德育教育,但是教学内容枯燥陈旧,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死板落后,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甚至让学生失去了对德育学习的兴趣产生反感情绪。
学生、家长、学校包括社会的整体价值观与教育环境都影响了中学德育工作的进展,使得德育工作的效用无法发挥,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创新德育工作
1.以人为本,注重中学生自身的特点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学生的思想、头脑也变得更复杂更超前,他们通过电视、网络、书籍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使他们的情感发育超前了。这些信息模糊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很多青少年说话做事都是一副大人的腔调。但是,中学生毕竟还小,他们的逻辑思维、对问题的判断能力都还不成熟,不能分辨那些信息,对知识、道理也是似懂非懂。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深入了解这些学生,做到对症下药。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并且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
2.追星效应,发挥榜样的作用
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不追星的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偶像,可能是个NBA球星,可能是个歌手,可能是个演员。我们可以将这样一个现象与偶像教育方法相结合,让学生自主去努力。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宣扬的榜样都是、雷锋这些英雄人物,但是现在的学生显然已经不吃这一套,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人物着手。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可以宣扬一些运动员、明星的正面事迹,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罪,在最艰难的时刻是他们依然咬牙坚持。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难也是迎难而上,从不走歪路,犯错后能够及时改正,成功以后仍然能够低下头虚心学习,不断进步,从事公益事业回报社会。体育明星如迈克尔乔丹、姚明、中国体操男团等,主持人如汪涵等,这些明星人物都有着很多的正能量,老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将追星这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变成教育的利剑。当然,老师自身也要努力做一个高尚、勤奋、实事求是的人,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者都做不到位又如何来要求学生呢。
3.利用网路进行德育教育
正如上文所说,现代学生接触的东西变了,我们的教育方式自然也要跟着变,如果依然采用念大书的方式学生接收程度必然很低,生在一个网络化的时代,我们就要使用好网络这一教育工具。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通过特色的网页来吸引学生,并且不定期举办一些有趣的德育活动,如心理咨询活动,辩论活动等。及时网络信息,传递健康积极的德育信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于有害信息的抵抗能力。
4.重视教育的过程而不是教育的结果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老师要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关注结果,很多学生已经形成了不良的思想与习惯,进行一次教育可能有所改正但是过不了多久又会回到原有的轨道。因此,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太过关注结果,而是要重视过程,切忌假大空。在德育工作中,教师的角色是塑造者而不是法官,因此,老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通过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应该怎么样。例如在开主题班会时,老师可以一改以往说教式的方式,而可以给出一些案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相互商量。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能够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不再带有抵触情绪。又如在教育学生要尊敬老人孝顺父母时,不如去带他们进行一次劳动体验,让他们切身感受父母用汗水养育我们是多么不容易。这种教育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要有意义的多。
总之,德育工作的任务就是保护学生心中那棵道德的幼芽,并使它不断成长不断壮大。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我们一定要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心理,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银华.浅谈如何创新学校德育工作[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