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范文

时间:2023-03-16 03:3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上林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爬上上林湖的大坝放眼望去,只见群山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那湖水纯净碧绿,清澈见底。风过处,湖面泛起阵阵微波。当你沿着山脚绕湖而行,就会惊喜地发现这里鲜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快乐的小鸟在枝头歌唱,五彩的蝴蝶身边翩翩起舞。看,那胡中的野鸳鸯一会儿嬉戏一会儿跳舞,多么自在呀!

若是你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里来探访上林湖,那它又是另一番景象啦!四周的群山在云雾中忽隐忽现,朦朦胧胧,仿佛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蒙上了面纱。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在一片翠绿当中像是一片彩霞落在山中。走进一看,那花瓣上的一点点晶莹的雨水,像是无数颗珍珠落在上面。最惊奇的事,无论你走到哪里,到处都是一片泉水丁冬。下过雨后空气格外清新,那淡淡花香在空中弥漫,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香味。你若置声其中,仿佛就像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啊,美丽的上林湖,你使人流连忘返……

篇2

医院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病房的干净整洁和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的适宜,定时对病房进行开窗通风。抬高床头15-30度,利于脑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合理保持患者床铺整洁卫生,对卧床病人按时协助翻身变换和使用气垫床等,避免局部受压过久,以确保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对留置导尿患者按时进行会阴护理,及时更换尿管,指导患者进行膀胱练习训练,尽量缩短导尿管留置的实际时间。对气管切开的病人,要保持切口敷料干净完整,每天按时对内导管进行消毒处理,并加强翻身拍背和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

2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受伤后,患者及家属都容易出现焦虑、恐慌及急躁等不良心理表现,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缓解其紧张情绪,最大限度消除患者心理压力。轻型颅脑损伤病人应嘱其尽早自理生活,对有头痛、耳鸣、记忆减退的病人应适当解释和宽慰,对恢复期的患者要进行运动锻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增加活动量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意义,协助病人制定康复计划尽量争取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配合,确保患者可以顺利康复。

3饮食护理干预

营养支持是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脑组织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医院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并告知其每天摄入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若患者不能自己进食,护理人员要及早给于肠内外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定期评定病人的营养状况以便调整营养的供给量和配方。改变排班模式颅脑外伤病人病情变化快,在排班中要根据病人的数量和工作量,及护士的工作能力合理排班,将病情危重一些的病人集中到一个病房,安排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便于病情观察等管理,其他病床的管床护士也固定,责任护士所管床位固定,对病人的所有情况也就了如指掌,便于病情变化的观察和同医生的交流。使服务和沟通更加流畅,便于给病人提供无缝隙的、连续性的、安全的、优质的及满意的护理服务。

4观察项目

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篇3

关键词:利巴韦林;热毒宁;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爆发的高峰期[1],患者患病后通常出现咳嗽、发热、咽痛、流鼻涕等临床表现,严重时易导致患者并发中耳炎、急性鼻窦炎、支气管炎,甚至心肌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笔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进行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热毒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35.9±4.8)岁,平均病程(9.2±3.4)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36.2±4.5)岁,平均病程(9.5±3.7)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临床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即给予患者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对于具有细菌感染指征的患者给予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即0.5g利巴韦林注射液+25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1次/d;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热毒宁进行抗病毒治疗,即热毒宁20ml+25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d。

1.2.2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2],显效: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治疗24~48h,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征和自觉症状消失,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有效: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治疗48~72h,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征和自觉症状消失,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无效:患者治疗前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1.2.3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进行ridit分析,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进行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

2.2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对照组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两组患者均可耐受,未经临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动消失。

3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是由于因鼻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入侵人体上呼吸道所致。利巴韦林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光谱抗病毒药,其进入人体后,通过细胞磷酸化作用生成利巴韦林单磷酸和利巴韦林三磷酸[3],进而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阻断DNA病毒的复制过程,同时多项临床实验证实,利巴韦林对DNA和RNA病毒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利巴韦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总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且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广媛.110 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4):101-102.

篇4

吉林油田总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50例,采取暴露疗法取得满意的疗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8~69,平均42.5岁。致伤原因:热蒸汽烧伤21例,热液烧伤12例,热金属烧伤17例。烧伤严重程度:最小面积31%,最大面积76%,平均烧伤面积43%;其中重度烧伤患者3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15例;根据吸入性损伤诊断标准,本组50例烧伤患者均伴有吸入性损伤。

1.2 治疗方法

1.2.1 全身治疗 本组患者早期及时补液、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液按照患者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由于患者伤情和个体的差异,抗休克期更应该强调严密观察,根据患者的反应,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和成分,观察患者的尿量、有无烦躁、有无口渴,脉搏及心跳情况,呼吸是否平稳,在注意输液的同事,特别注意呼吸道的通畅,否则,只靠输液,休克期不可能平稳。预防休克并发症产生。

1.2.2 创面处理 烧伤患者创面特别是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切痂,削痂植皮,是防治全身性感染的关键措施,创面给予使用湿润烧伤膏及MEBT治疗,以达到生理性愈合的目的。

1.2.3 呼吸道烧伤的处理 治疗呼吸道烧伤的关键是畅通呼吸道、清除坏死、脱落黏膜组织、预防肺部感染。本组40例烧伤患者入院后,作者给予早期全程应用MEBT和湿润烧伤膏处理创面,使体液的蒸发减少,使再灌注损伤减轻;积极使用清除氧自由基药物,以缓解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损害;并使用高渗液,利用药物高渗作用,缓解组织细胞的水肿发生;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避免氧自由基损害细胞,应用雾化吸入等治疗措施。具体治疗方法为:①吸痰清洗呼吸道: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因呼吸道黏膜受损后,导致炎症反应,使气道分泌物增加,如呼吸道黏膜损伤严重,导致黏膜坏死、脱落,故应给予吸痰并清除坏死脱落组织。作者采用由吸痰管注入5~10 ml 0.9%生理盐水+硫酸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每2 h冲洗呼吸道,使呼吸道保持通畅。②吸氧:呼吸道烧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给予经鼻管给氧流量为6 L/min,浓度为40%左右。③使呼吸道保持湿润:人体肺泡内空气湿度应为100%,普通室内的空气湿度大多为30%~65%,因上呼吸道烧伤后不能补充水分,导致上呼吸道干燥,故应用药物雾化吸入。根据雾化吸入药物应根据呼吸道烧伤创面的细菌培养的结果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另外,还应加用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如呼吸道水肿严重,导致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适当加大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剂量,以上措施可使痰液稀薄,湿化气道湿度,同时可使患者将痰液咳出,防止呼吸道感染发生。

1.2.4 变换、鼓励咳嗽及咳痰 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因疼痛、平卧等原因,有效通气量明显减少,因此应适当调整,鼓励患者咳嗽及咳痰,利于痰液咳出。

1.2.5 预防支气管痉挛 为防止支气管痉挛及呼吸困难,在25%葡萄糖液20 ml+氨苯碱注射液0.125 mg静注,每12 h一次,使呼吸平稳。

2 结果

本组50例重度、特重型呼吸道烧伤患者,积极进行呼吸道吸入损伤的治疗方案,治愈43例,7例死于急性肾衰竭,均未行气管切开术。

3 讨论

重度、特重度烧伤且伴有呼吸道烧伤患者早期治疗方案选择,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对创面全程行湿润烧伤膏和MEBT治疗,可减少液体输入量,减小组织再灌注损伤[1]。由于缺氧导致氧自由基产生、炎性介质释放,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渗出,使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因此积极救治烧伤休克是治疗的关键。抗生素选择应针对致病菌,又贵在病菌侵入伊始,及时用药,因此,平时应反复作细菌培养以掌握创面大菌群动态和药敏情况,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用药,一般烧伤患者创面的细菌多为多菌种,耐药性较其他病区为高,病区内应避免交叉感染,对严重的患者并发全身性感染时,可联合应用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一种氨基苷类抗生素,从静脉滴注,待细菌学复查报告后,再予以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感染症状控制后,应及时停药,不能留待体温完全正常,因烧伤创面未修复前,一定程度的体温升高是不可避免的,敢于应用抗生素而不敢及时停用抗生素,反而导致体内菌群失调或者二重感染。在治疗重度、特重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患者时,应在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同时,同时避免再灌注损伤的发生,防止休克加重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2]。呼吸道烧伤患者,应使呼吸道通畅、排出痰液,应使炎性反应减轻,清除呼吸道黏膜组织变性坏死脱落组织,营养的支持、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脏器功能的维护等综合措施均属重要,营养支持可经肠内或者肠外营养,尽可能用肠内营养,引起接近生理,可促使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且并发症少,使病程缩短,使死亡率下降,提高治愈率[3]。

参 考 文 献

[1] 张伟,宋斌,孙建忠. 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9):1401-1403.

篇5

[关键词] 临床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防护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180-02

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而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1]。据文献报道,每年全球大概有10万护士被针头刺伤。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针刺伤后感染HBV的可能性是19%~40%,被HIV阳性患者使用的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0.4%。为了提高临床护士对针刺伤危险因素的认识,降低其针刺伤的发生率,笔者对本院75名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原因分析,以探讨防护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院所有临床科室的护士共计75名,调查2008年2月~2009年1月发生针刺伤的情况。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文卷调查表,回收率为100%。调查的内容包括针刺伤的原因:抽血、拔针、 加药 、回套针帽、 针头入锐器盒、医疗废物处置等、以及伤后的处理情况等问题。

2 结果

2.1 护士针刺伤原因

被调查的75名护士中,发生针刺伤的有55名,占73.33%;共发生350次针刺伤,人均被刺伤4.67次/年,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见表1。

2.2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情况

见表2。

3 讨论

3.1 造成针刺伤的原因

3.1.1 护理人员的某些操作不规范:不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如在拔针、加药时不遵守规定,操作完毕后回套针帽、分离针头、针头如入锐器盒时未放准确等。

3.1.2 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患者周转快,工作量大又繁忙,护理人员的缺乏,护士工作时,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造成针刺伤。

3.1.3 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淡漠: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对标准预防的内容很不熟悉,缺乏依从性。

3.1.4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科室护士长及感染监督员管理不到位,对操作流程不熟悉。

3.2 有效防护措施

3.2.1 加强标准预防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执行标准预防,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时,应当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采取防护措施。做好患者和护士的双向防护,执行有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及组织黏膜等各种操作时,应戴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

3.2.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化针刺伤的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严禁护士从使用过的针栓上分离针头、回套针帽,同时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不要将损伤性废物与其他废物混放,严防造成二次伤害。正确使用锐器盒是防止和减少操作者针刺伤的有效措施。操作后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污染物的污染,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

3.2.3 建立针刺伤的登记报告制度。制定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及针刺伤的处理原则。针刺伤后的处理原则:从伤口的近心端轻轻挤压伤口,促使伤口处血液流出,同时用流动水冲洗,用肥皂清洗5 min,再用0.5%的碘伏或75%的酒精进一步消毒伤口并包扎。针刺伤后的临床护理人员立即填写登记报告表,直接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暴露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如果接触的是乙肝患者,临床护士应在24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阴性者注射全程乙肝疫苗;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及时检测HIV抗体,并定期复查,及时填写“传染病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告感染管理科。

3.2.4 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医疗护理器具。安全针装置及毁形器的保护作用已被证明明显降低针刺伤事件及潜在感染血源性疾病[2]。因此应大力提倡使用安全型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具有安全装置的针具,降低锐器伤害的危险[3-4]。

3.2.5 针对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经与院领导的共同协调,通过招聘来增加护理人员的比例,以此来减轻工作中的个人劳动量,降低针刺伤的危险性。

3.2.6 心理疏导。针刺伤的危害除感染等生理损害外还包括心理损伤,后者的损害可能是持久且严重的[5]。特别是被HIV、HBV阳性的血液针刺后,护士会更害怕、恐惧、焦虑、心理压力增大,医院的管理者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应充分认识针刺伤的危害性,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切实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真正降低护士针刺伤的感染率,降低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职业危害,提高临床护士的职业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 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8(6):422-424.

[2] 徐文珍.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分析防护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 18(7):1004-1006.

[3] 潘淑琴,吴俊霞,王建斌,等.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与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1,5-517.

[4] 林岩,徐凤琴,陈丽容,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85-987.

篇6

【关键词】电击伤;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6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02-01

电击伤较为常见,常引起深部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骼的损伤,有时还可引起心、肾、神经系统的损伤,其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截肢率高[1],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我科自20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高压电击伤患者72例,除4例合并重型脑损伤的患者死亡之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共收治电击伤患者72例,其中男姓60例,女姓12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2岁,以男姓青壮年多。烧伤面积最小3%,最大52%,平均25.0%±10.6%,烧伤深度为深Ⅱ°~Ⅲ°。入院时间均在伤后12小时内。入院后均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气管切开,需要手术植皮治愈的65例,截肢的15例。

1.2 方法

1.2.1 熟悉病史: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的经过,平地受伤还是高空着地、着地部位、有无昏迷史等,做到心中有数。

1.2.2 密切监测病情:患者入院时出现休克症状,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小时测量1次。对有昏迷史的患者,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情况,有无烦躁不安、抑郁等,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医生,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排除颅脑损伤后,方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应加强脑部监护,要密切观察其神志、血压、脉搏及瞳孔的变化。对伤后曾发生心跳骤停或休克的患者,应加强心脏监护,有条件应使用心电监护。每小时测量尿量及尿比重一次,并观察尿液的颜色,平均尿量每小时应保持在50ML以上。四小时测量CVP一次,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建立可靠的输液通路,准确执行输液计划,并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做到既保证恢复有效环血量,又避免肺水肿、脑水肿的发生。应观察上呼吸道有无梗阻症状,有无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以及呼吸困难程度。

1.2.3 呼吸道护理:如病人尚未出现明显气道梗阻现象,应周密观察病情, 保持鼻腔、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畅通,可采用翻身侧卧或头低脚高位,做好气管切开和急救器材的准备。如已发生呼吸困难者,迅速气管切开给氧,但必须加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 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正确使用气管内吸引术和保持气道湿润[2]。

1.2.4 对静脉通道的监护:中小面积烧伤,无合并消化道烧伤,可给烧伤饮料口服;大面积烧伤, 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首先用大号针头留置软管穿刺,穿刺困难者行静脉切开,必要时建立数个静脉通道,以确保抗休克的顺利进行,为确保静脉通道,可应用硅胶软管穿刺术,不但可以进行快速补液,还可防止因躁动引起的针头滑脱。

1.2.5 观察肢体末梢循环的情况:注意皮肤颜色和肢体水肿程度的变化,如肢体肿胀严重,应给予抬高患肢。并及时报告医生,尽早切开减压,以改善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尽量挽救肢体。

1.2.6 注意观察肾功能情况:观察尿的颜色、比重、尿量的变化,有无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并做好记录。定时留取标本作尿常规及尿生化检查,如尿少或血红蛋白尿,应加快补液速度,以达到每小时尿量50~100ml以上,减少肾功能的损害,按医嘱碱化尿液等。

1.2.7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2.7.1 预防伤口继发出血:电击伤最紧急、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伤处血管破裂大出血。因电流通过皮肤,沿体液及血管运行,使血管内膜受损发生栓塞,易破裂,且缺乏收缩力,一旦出血后难以自然止血。因此,必须仔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情况,特别是伤后2~3周左右血管坏死部位可脱落发生继发性大出血。因此患者应多卧床休息,不宜过早剧烈运动。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指导其每天习惯排便,防止大便秘结,避免用力排便时造成伤口出血[2]。同时床旁须备止血用物,如绷带、手套、手术止血包、止血带等,一旦发生出血,应迅速加压,必要时用止血带止血,并立即报告医生。

1.2.7.2 预防肺部感染: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有无口唇发绀等情况,早期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并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1.2.7.3 心理护理:电击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很复杂的,对于伤情所反应出来的情感也是千变万化的,早期怕痛,易烦躁,后期怕残、怕死,情绪低落。已经出现残废患者出现悲观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因此,我们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必须使患者保持最佳状态,以促进治愈,要热情、亲切、关心患者,富有同情感,操作时动作迅速、轻柔、减少患者痛苦。

2 结果

共收治电击伤患者72例,除4例合并重型脑损伤的患者死亡之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94.4%。

3 讨论

电击伤多发生在四肢部位,烧伤面积虽然不大,但伤口较深,一般有入口和出口,表面碳化,为口小底大的形状。可引起血管、神经等深部组织的损伤,未梢循环障碍,肢体坏死。造成严重残废、畸形、功能丧失。还可引起心血管、神经、呼吸系统功能紊乱,心肌损害,呼吸抑制等,严重可致呼吸、心跳停止[1,3]。因此,护理电击伤患者时,必须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要有高度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分析和处理,本组64例电击伤患者,除3例合并重型脑损伤的患者死亡之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95.3%, 无1例并发症发生。我们认为对电击伤患者采取全方位专心护理,尤其是细致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电击伤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

电烧伤对深部组织破坏性大,致残率高,常合并不同程度肢体的功能障碍。电烧伤后行截肢手术又将对今后的工作、生活、前造成影响,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理、生理状态。因此护理上除密切观察病情外,还要注重患者心理护理,多与病人沟通,并赋予其强烈的同情心。尤其后期康复期的护理重点应正确指导患者加强早期功能锻炼, 必须向患者讲明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意义,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减轻瘢痕挛缩和肢体畸形,使之提高对生活的信心,尽早进入适应阶段[4]。总之,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治疗及护理过中,我们通过对该患者采取鼓励、支持、开、引导等方法,使患者克服不良的心理行为,从初期震惊、抑郁状态逐步过渡到适应状态,基本能正确对伤残, 使患者身心两方面得到最佳的康复而痊愈出院去迎接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黎鳌.烧伤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

[2] 王庸晋.急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0

篇7

【关键词】 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肝、胆管病变引起的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贫血,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导致的周围循环衰竭[1]。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将会危及生命,采取积极措施,细致做好临床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就我科住院治疗的5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9岁,平均48.5岁。吸烟者14例,嗜酒者5例,嗜烟又嗜酒者12例,喜食辣味饮食者3例。其中胃溃疡出血23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8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胰腺癌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应激性溃疡并出血1例。

1.2 治疗方法 大部分患者给予卧床休息、止血输血、积极补液扩充血容量、预防感染、注意饮食等保守治疗。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并且具备手术指征者转外科手术治疗5例。

2 结果

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45例治愈,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并且具备手术指征者转外科手术治疗5例,也最终治愈,无一例死亡。

3 护理体会

3.1 一般护理 将患者安置于环境安静、温暖的病室内,绝对卧床休息。患者大出血期间禁食,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注意保暖。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剧烈呕血或伴神志恍惚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迅速吸净患者口咽部及气管内血液和痰液,避免吸入气管而窒息,手法熟练、轻巧,避免对咽喉部过度刺激,导致咽喉部出血。

3.3 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患者,及时清除血迹,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因呕血或柏油样便会使患者精神紧张、胃蠕动加强,从而加重胃黏膜负担。另外,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应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治疗和护理要有计划地集中进行。

3.4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定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并详细记录。注意观察患者情绪、神志、面色、指甲、结膜、口唇是否苍白或发绀;注意保暖,注意表情是否淡漠,嗜睡;观察动作语言有无异常:有无头晕、恶心、心慌;观察呕吐物及黑便的颜色、次数、量、性质,估计出血量及程度,一般来说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10 ml;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 ml以上;胃内积血量250~300 ml可引起呕血;柏油样便提示出血量约500~1000 ml。一次出血在400 ml以下时可不出现全身症状,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者可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1]。故可根据症状、脉搏、血压、血红蛋白浓度等估计出血的程度。轻度出血:患者除有头昏、乏力外,脉搏、血压、血红蛋白等均无变化,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10%以下(小于500 ml);中度出血:患者有烦躁、心悸、口渴、尿少等症状,脉搏100次/min左右,收缩压降至80 mm Hg,血红蛋白低于70 g/L,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谷量20%左右;重度出血:患者有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出冷汗、甚至无尿等,出现休克症状,脉搏大于120次/min,收缩压低于80 mm Hg,血红蛋白低于70 g/L,估计出血量占总血容量30%左右。亦可采用改变测量脉搏、血压来估计出血量。

3.5 出血期的护理

3.5.1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等抢救措施。①根据医嘱给予H2受体阻断药,如西米替丁或法莫替丁,此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头晕、皮肤潮红等,一般不需要停药。西米替丁静脉滴注还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应注意观察。②去甲肾上腺素加入冰盐水中,按时分次口服,使食管和胃的血管收缩,产生局部止血作用。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禁用。在上述治疗中,要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治疗中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而引起循环负担过重。

3.5.2 快速扩容 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开辟多条输血、输液通路。针头应选用8~12号,忌使用小针头[2]。因为一旦出血量较多,患者进入休克状态,静脉塌陷,此时更换大号针头会造成穿刺困难,耽误抢救时间。抢救过程中动作要敏捷,注意三查七对,根据血压调节滴速,出血量较少时液体滴速约为60~80滴/min;当出血量突然增加,应放开调节器快速滴注,补充血容量。应严格执行医嘱,原则是先晶后胶,晶体以平衡液为主。成分输血时,要合理安排输入血液成分的顺序,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3.5.3 吸氧 大出血休克患者机体灌注量不足,细胞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遵医嘱吸氧,并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状态有无改善,保证吸氧管道通畅。

3.6 饮食护理 急性大出血伴呕吐者应禁食。小量出血仪有黑便而无呕血者,可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后逐渐改为软食,给予营养丰富无刺激而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为原则,以后改为正常饮食。门脉高压引起出血者,待出血停止后1~2 d逐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禁食硬食和粗纤维食物,以免损伤食管黏膜而出血,同时应给予低蛋白饮食,以防肝昏迷发生。消化性溃疡者给少量多餐流质饮食,患者进食可减少胃的收缩运动,降低胃液酸度[3]。合理饮食不仅能促进止血,还能保证患者营养需要。

参 考 文 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1:246.

篇8

关键词:严重;颅脑损伤;昏迷;护理

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了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规范化护理程序,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同期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6±38)岁。交通事故伤27例,意外伤害6例,感染3例,其中气管切开21例。伤后磁共振或CT确诊重型颅脑损伤,符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

1.2治疗方法 在伤后早期患者脱水、抗感染治疗、晚期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对不安的患者给予睡眠药物治疗,并做好保护、不发生跌倒等事故;对肢体运动障碍给予针灸、理疗、按摩等康复治疗。根据病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采用整体护理理念,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促进其积极配合与治疗、护理。

1.3护理方法

1.3.1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和安静,房间温度18~21℃,湿度为55%~60%,减少人员流动,气管切开的室内不要放置鲜花,因此不会引起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护理操作重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开窗通风2次/d,30 min/次,开窗通风时注意保暖,这样不使病情恶化。保持地面、桌面、床面干净,消毒拖地1~2/d;消毒剂浸泡的抹布擦桌子,一张桌子,一条毛巾;清扫床,一张床一条毛巾,用后必须消毒。紫外线消毒病房2次/d,30 min/次,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浓度,防止肺部感染。紫外线消毒的患者及其家属要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防止损坏,1~2次/w做空气细菌培养,以保证空气质量。

1.3.2观察意识,瞳孔 意识障碍是脑损伤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类型。昏迷可分为浅昏迷、昏迷、深昏迷三种,常用的格拉斯哥评分(GCS)观察法。正常成人瞳孔直径2~4 mm,瞳孔损害主要见于脑干损伤,桥脑损伤,瞳孔大或窄,脑干损伤更常见。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准确记录24 h的入出量,并做好护理记录。

1.3.3基本护理 预防口腔感染,早期口腔护理。常规0.9%氯化钠注射液擦洗嘴,2次/d使用后3%过氧化氢擦洗,然后0.9%氯化钠注射液擦洗口腔。定时监测口腔pH值,定期进行口腔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眼部护理。眼睑闭合,角膜暴露的容易角膜感染和溃疡,眼部护理应该加强,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睛或拔下眼睑,无菌纱布盖在眼睛上,分泌物较多时滴抗生素眼药水,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1]。身体活动的障碍,尿失禁患者应采取预防压疮措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以避免身体的重量长期压在组织。仔细检查护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饮食护理,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吸收的液体饮食,以确保患者有足够的食物摄入量,做好鼻饲患者的护理。护理。留置尿管的患者使用碘伏消毒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d,每周更换尿袋,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大便,便秘给予泻药,保证大便通畅。防止感染。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隔离制度,严格消毒医疗设备及使用。

1.3.4气道湿化和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避免误吸。常规气道湿化用0.9%氯化钠注射液效果更好,温度32~35℃,2~3 ml/次,30 min/次,气管内滴注或用微量泵,1 h滴3~5 ml,持续气管内滴注。根据呼吸道分泌物粘度和体积调整输液速度,一般不超过15 ml/h,如果分泌物湿润后,可以顺利地通过吸管吸出,无结痂的痰易咳出,表明湿化满意;如果痰太薄,肺部痰鸣音多,频繁吸痰,提示湿化过度,昏迷患者应定时吸痰,给予吸入高浓度氧,吸痰操作应轻柔,每次吸时间不应超过15 s,防止继续吸引引起的心动过缓。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先吸口鼻后吸气管,生理盐水及吸痰管严格分开,每次吸痰更换吸痰管,不要反复使用。给予高浓度5L/min吸氧后,同r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嘴唇,稳定后调节氧气流量情况。在管切开每日碘伏消毒切口,无菌纱布包扎[2]。

1.3.5脑室引流管护理 正确固定引流装置,不折叠、捻、压管、定时挤管,使之顺利。观察切口敷料无渗液,及时更换,更换需无菌操作,预防颅内感染。搬动患者应闭式引流,防止感染进入脑室。脑室引流管高于侧脑室10~15 cm,根据高度和速度的控制条件,排水瓶身不要倾倒,以防止因回流造成感染[3]。对排水液的颜色、性质、数量进行严格的观察;如果有任何异常的报告。拔管前1d,提高引流瓶或引流管锁管24 h,以了解是否有增加颅内压的表现[4]。

2讨论

患者在气管切开后应保持病房清洁,定期进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气道湿化管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护理人员不仅应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而且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早期干预,充分照顾,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颅内感染等并发症,通过仔细细致的护理,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陈茂君,蒋艳,游潮.神经外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8-106.

[2]Pan HY,Zhu JH,GuY,et parativ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dobutamine with differsent blood BNP levels[J].BMC Cardiovasc Disord,2014,14(1):31.

篇9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内瘘;护理;维护

建立血管通路,它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持血透病人的生命线。而动静脉内瘘一种是长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将桡动脉与头静脉做直接吻合,形成两股血流一股在吻合处的近端,另一股在吻合处的远心端,动脉内的高压力血流转向阻力较小的静脉血管,使得吻合的静脉动脉化慢慢的膨大鼓起,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透室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96例进行分析。其中急性肾衰竭的22例,慢性肾衰竭的26例,糖尿病肾病18例,高血压肾病14例,狼疮性肾病6例。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13-65岁。2护理措施

2.1动—静脉内瘘建立前的护理目前建立血管通路选择动静脉内瘘较多,因为它是长久性的血管通路[2]。一般选择患者的上肢肢体,远端的桡动脉与头皮静脉的吻合。操作前向患者解释说明,减少心理负担,说明血液透析的目的,建立血管通路的重要性,减少患者的恐惧感。

2.2建立后的护理

2.2.1动静脉内瘘形成后,将内瘘侧肢体抬30°,以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手臂肿胀,24小时内密切观察内瘘情况及全身状况[3]。仔细观察内瘘口有无渗血,血肿,内瘘肢体手指末梢血管充盈情况皮温情况,如出现出血、血肿、指端发冷伴麻木感、疼痛等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定期更换敷料,敷料包扎松紧适宜,能触及到血管震颤为宜。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若静脉侧扪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内瘘血管通畅,如触摸不到或听不到血管杂音,应查明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致吻合口静脉侧受压,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2.2保护血液通路的通畅,预防感染每日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干净、清洁、无菌状态,透析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透析结束拔出穿刺针前要做好穿刺点皮肤消毒,备好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用。不固定穿刺点也是预防内瘘感染的一项措施。还要向家属及患者讲解注意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3血液通路形成后的锻炼术后5-7天开始进行内瘘的强化护理,握拳运动:用另一只手紧握内瘘肢体向近心端,术肢反复交替进行握拳松拳或挤压握力球锻炼;手握健身球活动:用止血带压住内瘘手臂上臂,使静脉适度扩张充盈,同时进行握力健身球,一分钟循环松压,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内瘘的成熟。

2.4穿刺技术及方法穿刺技术及穿刺方式直接影响血液通路的使用寿命,内瘘的建立是一项重要技术,早期内瘘需要由有熟练操作技术的护士固定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前评估血管及周围皮肤情况,掌握患者的内瘘血管吻合、走向、分支等情况,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式。由易到难的进行选择,内瘘处选一穿刺点为动脉端引血,另一穿刺点在其他普通静脉选一点穿刺为回血静脉。以向心方向穿刺,以免出现内瘘血管的瘤样扩张、血栓、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至少在5cm以上,避免一旦血管被损伤形成血肿或穿刺点发生炎症时,无替代路径,瘘管容易阻塞[4]。动静脉穿刺点应间隔8-10cm,每个穿刺点相距1cm以上。动静脉穿刺不要固定穿刺点。

2.5掌握合适使用内瘘内瘘术后,由护士配合医生根据内瘘的成熟程度决定开始使用内瘘的时间,一般大概需要经过2个月可是内瘘逐渐成熟,避免早期使用,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最快不少于3-4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内瘘使用时间更应该适当延长。

2.6内瘘拔针后的护理内瘘拔针后的护理包括正确压迫止血方法及维护内瘘的良好功能。特别注意压迫的力度、压迫时间和压迫点。选择合适的弹力绷带、纱布块和纱布卷,压迫穿刺点应是内瘘血管进针点,透析结束后将纱布卷与内瘘血管平行,中下1/3处置于皮肤穿刺点上,迅速拔出穿刺针,垂直按压纱布卷,外用弹力绷带缠好,用手按压5-10分钟,按压至不出血为止且感到内瘘血管搏动或震颤为原则。

2.7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内瘘的自我护理,让其了解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使患者主动配合积极采取保持内瘘良好的措施,透析结束当日不能接触水,保持穿刺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以免感染;观察穿刺点有无出现出血、血肿,如有出血,立即按压;出现血肿可用冰袋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3小结

必须加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及维护,使用寿命对应于患者是相当关键的,血液透析室的护士应掌握严格管理内瘘的相关知识,教会患者在家后如何护理动静脉内瘘,定期评估内瘘,预防内瘘远期并发症,对保证内瘘的长久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庆山.血液透析在临床上的应用[J].现代医学杂志,2009,(12):22.

[2]任丽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6.

篇10

管理程序:包括淋水、开窝培土、修剪、施肥、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整套过程。

管理工具:

1、花剪、长剪、高空剪、铲草机、剪草机

2、喷雾器、桶、斗车、竹箕

3、铲、锄、锯子、电锯、梯子

4、燃料费、修剪费

养护内容:

1、乔木:每年施有机肥料一次,每株施饼肥0.25千克,追肥一次,每棵施复合肥、混尿素0.1千克,采用穴施、及喷洒、水肥等,然后用土覆盖,淋水透彻,水渗透深度10厘米以上,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树木自然生长状态,无须造型修剪,及时剪除黄枝、病虫枝、荫蔽徒长枝及阻碍车辆通行的下垂枝,及时清理干净修剪物。每周清除树根周围杂草一次,确保无杂草。

2、灌木、绿篱、袋苗: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复合肥10千克,采用撒施及水肥等,施后三小时内淋水一次,每天淋水1次(雨天除外),水渗透深度10厘米以上,及时防治病虫害,修剪成圆形、方行或锥行的,每周小修一次,每月大修一次,剪口平滑、美观,及时清除修剪物,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及时补种老、病死植株,每周清除杂草一次。

3、草本类:每季度施肥一次,每667m2施尿素混复合肥10千克,采用撒施及水肥等,施后三小时内淋水一次,每天淋水1次(雨天除外),水渗透深度10厘米以上,及时防治病虫害,每周剪除残花一次、清除杂草一次,及时剪除枯枝、黄枝。

4、室内阴生植物:每天浇水一次,每3天抹叶片尘埃一次,保持植物生长旺盛,叶色墨绿光亮,盆身洁净。

上半年园林养护工作具体安排:

一月份:全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露地树木处于休眠状态。

1、冬季修剪:全面展开对落叶树木的整形修剪作业;大小乔木上的枯枝、伤残枝、病虫枝及妨碍架空线的枝杈进行修剪。

2、行道树检查:及时检查行道树绑扎、立桩情况,发现松绑、铅丝嵌皮、摇桩等情况时立即整改。

3、防治害虫:冬季是消灭园林害虫的有利季节。可在树下疏松的土中挖集刺蛾的虫蛹、虫茧,集中烧死。1月中旬的时候,蚧壳虫类开始活动,但这时候行动迟缓,我们可以采取刮除树干上的幼虫的方法。在冬季防治害虫,

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绿地养护:绿地、花坛等地要注意挑除大型野草;草坪要及时挑草、切边;绿地内要注意防冻浇水。

二月份:气温较上月有所回升,树木仍处于休眠状态。

1、养护基本与1月份相同。

2、修剪:继续对大小乔木的枯枝、病枝进行修剪。月底以前,把各种树木修剪完。

3、防治害虫:继续以防刺蛾和蚧壳虫为主。

三月份:气温继续上升,中旬以后,树木开始萌芽,下旬有些树木(如山茶)开花。

1、植树:春季是植树的有利时机。土壤解冻后,应立即抓紧时机植树。植大小乔木前作好规划设计,事先挖(刨)好树坑,要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浇水。种植灌木时也应做到随挖挖、随运、随种,并充分浇水,以提高苗木存活率。

2、春灌:因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为防止春旱,对绿地等应及时浇水。

3、施肥:土壤解冻后,对植物施用基肥并灌水。

4、防治病虫害:本月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刻。一些苗木出现了煤污病,瓜子黄杨卷叶螟也出现了(采用喷洒杀螟松等农药进行防治)。防治刺蛾可以继续采用挖蛹方法。

四月份:气温继续上升,树木均萌芽开花或展叶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

1、继续植树:四月上旬应抓紧时间种植萌芽晚的树木,对冬季死亡的灌木(杜鹃、红花继木等)应及时拔除补种,对新种树木要充分浇水。

2、灌水:继续对养护绿地进行及时的浇水。

3、施肥:对草坪、灌木结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或者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

4、修剪:剪除冬、春季干枯的枝条,可以修剪常绿绿篱。

5、防治病虫害:(1)蚧壳虫在第二次蜕皮后陆续转移到树皮裂缝内、树洞、树干基部、墙角等处分泌白色蜡质薄茧化蛹。可以用硬竹扫帚扫除,然后集中深埋或浸泡。或者采用喷洒杀螟松等农药的方法。(2)天牛开始活动了,可以采用嫁接刀或自制钢丝挑除幼虫,但是伤口要做到越小越好。(3)其它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6、绿地内养护:注意大型绿地内的杂草及攀援植物的挑除。对草坪也要进行挑草及切边工作。

7、草花:迎五一替换冬季草花,注意做好浇水工作。

五月份:气温急骤上升,树木生长迅速。

1、浇水:树木展叶盛期,需水量很大,应适时浇水。

2、修剪:修剪残花。行道树进行第一次的剥芽修剪。

3、防治病虫害:继续以捕捉天牛为主。刺蛾第一代孵化,但尚未达到危害程度,根据养护区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措施。由蚧壳虫、蚜虫等引起的煤污病也进入了盛发期(在紫薇、海桐、夹竹桃等上),在5月中、下旬喷洒10?20倍的松脂合剂及50%三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以防治病害及杀死虫害。(其它可用杀虫素、花保等农药)

六月份:气温高

1、浇水:植物需水量大,要及时浇水,不能“看天吃饭”。

2、施肥:结合松土除草、施肥、浇水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3、修剪:继续对行道树进行剥芽除蘖工作。对绿篱、球类及部分花灌木实施修剪。

4、排水工作:有大雨天气时要注意低洼处的排水工作。

5、防治病虫害:六月中、下旬刺蛾进入孵化盛期,应及时采取措施,现基本采用50%杀螟松乳剂500?800倍液喷洒。(或用复合BT乳剂进行喷施)继续对天牛进行人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