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3-30 23:2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直以来,数学都是大多数高中生的薄弱科目,许多学生反映数学学习非常吃力,甚至有时候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仍然学不好数学,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没有掌握合适的数学方法所致。本文将简要分析高中数学的特点,并就其学习方法的改进做出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好数学这门学科,攻克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学科特点;策略探讨
引言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具有抽象、理论性强且内容量大等特点,很多刚步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表示很难适应,学习与理解能力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而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物理、力学、化学等等,所以掌握科学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对于高中生而言非常重要。高中生除了要树立学好数学的决心,还应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一、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
(一)抽象性
抽象性是数学这门学科最为明显的特点之一,对学生的观察、概括、分类能力等具有一定的要求。例如,通过对黑板、桌面等进行观察、概括,进而总结出平面这一数学概念。因此,学生要学会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实物模型,并且与数学课本上抽象的内容联系起来,以便加强自己的记忆与理解。
(二)严谨性
要想学习好数学,仅靠观察和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观察得出的结果还必须经过严谨的逻辑推断与运算才能被认可,所以数学学习对归纳、演绎、分析、证明等综合方法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三)广泛性
数学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应用对象的数量关系和对象形式方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流程为提出问题,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进行计算与检验。因此,数学学习方法还包括建模能力、检验、评估能力等等。
二、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习惯
数学学习是一个讲究耐心也学习的过程,而高中学生的年龄不大,性格相对来说不太沉稳,容易急躁冲动,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显得没有耐心,以为数学的学习可以通过几天的努力一蹴而就,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而当遇到挫折时,则又容易消极懈怠。因此,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一个在巩固旧知与学习新知相结合过程中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真正学好数学需要我们花费整个高中三年甚至是更久的时间。此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制订学习计划、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二)充分掌握学科特点,寻找最合适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为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广泛性等,对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想象力、应用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高中生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学会“灵活”,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只是看书而不做题,或者埋首钻研题目却不结合行为,这两种方法都是错误的。对于高中生而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要能够快速进入课本知识内容,也要能够快速跳脱出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学习方法。
(三)做适量的习题
很多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数学就是做题,只要自己进行了大量的习题练习就能够提高成绩,显然,这种看法是片面且不妥当的。做练习题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长存在的不足之处,弥补不足,所以在牢固掌握了课本基础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习题练习很有必要。尤其是在解一些中档题时,学生要关注效益,即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收获,解题后要进行必要的反思,思考自己在解题时所运用到的基础知识、分析方法以及是否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等问题。同时,在求解不同的题目时,学生还应该学会将各种方法联系起来,进行对比研究,培养自己灵活的思维能力。
(四)做好课后的复习和总结
第一,及时复习课堂知识。高效的复习方法并不是一遍又一遍地看书或者课堂笔记,而是将书本与笔记本上的内容结合起来,以回忆的方式来复习教师所讲的内容。然后再重新比对课本和笔记,找出遗漏的内容,将其补充完善。这种方式对于当天课堂内容的复习效果极佳,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第二,做好单元复习。每当完成一个阶段的单元内容学习之后,学生同样应采取回忆式的复习方法来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回顾,不断强化自己的记忆,巩固旧的知识内容;第三,进行单元总结。完整的单元总结包括:知识网络、基本思想、个人学习心得体会等。学生应将本单元内做错的内容摘取记录下来,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还可以附注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者具有典型意义的例题,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主要以培养学生逻辑判断推断能力、想象能力、运算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为主,对学生今后各科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中生要想学好数学这门学科,仅仅拥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应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平时在看书做题的过程中注重总结,寻找最优的解题方法,改进运算策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对旧知识进行补充,相信只要学生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再付出足够的努力,一定能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
作者:郑璐瑶 单位: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篇2
1、正确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相对简单机械,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相对复杂灵活。所以学生要有心理准备去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2、转变“教、学”主体主导思维;提高自我调控的“适教”能力。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能光靠老师教,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去“悟”,去理解。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只是跟着老师看,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而是主动积极的去理解去体会,坐下来静心想想,消化所学的知识。在上课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去适应教师的教学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因自身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倾向、能力品质、教学观念、职业经历等原因,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一贯的教学风格或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毕竟众口难调,我们应该根据教师的教学特点,从适应教的目的出发,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从而使自己学得好、学得快。
3、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疑”听课而“感疑”,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悟疑”、“解疑”,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预习的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听课效果越好,学到的知识就越牢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再者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4、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题目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逐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审数学题有时须对条件逐步分解把隐含条件明确化,为自己的解题铺“台阶”,台阶铺的多,那你解题就越容易。有时需联系题设与结论,前后呼应挖掘构建题设与目标的桥梁,寻找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如果没有头绪,那不妨先放一放,做一做其他题目,回头再来重新审题,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5、提高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时间有限,运算量大,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就要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不要有畏难心理,多动手去总结运算过程中的运算技巧,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而训练并规范解题习惯是提高用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而数学语言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好解题过程,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为自己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6、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中解题不要一味为了解题,而是要多去思考,多总结,做到触类旁通。 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习惯去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如果忽视反思和总结,那么下次碰到同类题目是酒不能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题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勤反思,多总结,才能有所收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们应善于合作,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好的方法记下来,并花时间去消化,变成自己的方法。也可主动与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老师的点拨中,去体会去学习。因此,只有不断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表达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进行更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少问题就会茅塞顿开,割然开朗,迎刃而解,这样不断丰富自己的解题方法体系,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8、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善于从多侧面、多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因为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只有思索才能透彻明悟。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那么他就不会有什么进步了。
篇3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中新生感到不适应,导致成绩下降。高中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再到统一。
二、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只有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
篇4
关键词:心理素养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高一的学生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
1.良好的心理素养、痴迷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喜爱也就是做一件事的理由和把事情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良好的心理素养、近乎痴迷的兴趣是高效率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在最后的考试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繁重的数学学习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遇到一道难解的题,或者期末考试考砸了,更是郁闷至极;心情不愉快的时候总会有的,怎么办呢?是继续硬着头皮学习吗?不是,而是要迅速让自己摆脱不愉快,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遇到这种情形,可以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把自己的不快倾诉出来,寻求他人的理解,这样,就能很快收回烦恼的心,专心学习,也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怎么样?试试看就知道了!此外,由于学习太紧张,再加上学习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心的事情,每天都要找一个时间,最好是在傍晚的时候,走出教室、走出家门,在安静的地方走一走,放松一下,回顾一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表面上看起来这样做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有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提高了学习效率,那点时间算不得什么,数学学习中、考场上,什么是心理的最高境界呢?一句话,“宠辱不惊”!也就是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兴趣不减,心静如水,沉稳对付;如果感到题目比较难,不好对付,能做到既不紧张也不失望,依然我行我素,全力以赴;反之,如果感到题目比较容易,也能做到不喜形于色,以至于放松了警惕,漏洞百出。也许,你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感触,比如有的时候感到题目非常容易,却并没有取得一个意料中的好成绩;而有的时候,感到题目非常难,结果也没有考的一塌糊涂!原因很简单,不管平时的习题或考试题目怎么样,都是大家来承受,决定你成绩如何的不是题目的难易,也不是你的绝对成绩,而是你在全体同学或考生中的位置,而是你是否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因而,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形,都要不受其影响,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步骤学习和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2.事半功倍的方法是学好数学的手段。
(1)跳出题海。大家一定非常关心这个题目,因为物理难懂、化学难记、数学有做不完的题。但题目是数学的心脏,不做题是万万不行的。而摆面前的题目太多了,好像永远也做不完。试试下面的方法:第一,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分析一下每到题目都是怎么考察的,考察了什么知识点,这个知识点的考察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第二,继续做题时,完全不必要每道题目都详细的解出来了,只要看过之后,可以归入上面分析过的题型,知道解题思路就可以跳过去了!这样,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把握其考试方式,这才是真正的提高。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做一道题只是做了一道题,“就题论题”,不能跳出题外,看到本质,遇到新的题目,稍有一些不同就没有办法了,还谈什么提高呢?又怎能摆脱让你烦恼的题海呢?
(2)要重视数学概念的理解。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概念多并且较抽象,学起来“味道”同以往很不一样,解题方法通常就来自概念本身。学习概念时,仅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够的,还须理解其隐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并掌握各种等价的表达方式。例如,为什么函数y=f(x)与y=f-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而y=f(x)与x=f-1(y)却有相同的图象;又如,为什么当f(x-l)=f(1-x)时,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而y=f(x-l)与y=f(1-x)的图象却关于直线x=1对称,不透彻理解一个图象的对称性与两个图象的对称关系的区别,两者很容易混淆。
(3)学习考场制胜的法宝。首先是要摆脱心理上的恐惧,可以这样提醒自己,害怕什么呢,不管有多难,大家都和自己一样。这样自我心理暗示一段时间之后,心里就坦然平静多了。其实学习和考试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学或考的怎么怎么样,而是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这也是超水平发挥的前提。大家不妨试一试,也许效果很好呢!其次,就是要有正确的学习和考试策略,做到“宠辱不惊”,特别是,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紧张。考试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旦遇到一个题目,作了好长时间还无法解决,就焦躁不安,严重影响后面的做题,进而也影响考试的成绩。
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科特点 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判断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同时数学也直接影响着我们国民的生活质量与基本素养。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会为我们的人生奠定稳固的基础。所以在中学学习阶段,对数学的学习显得格外重要。
一、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
1.高度的抽象性
所谓抽象就是在思想中分出事物的一些属性和联系而撇开另一些属性和联系的过程。[1]利用抽象的特点,我们可以除去很多不重要的因素,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用“纯粹”的方式单独地研究它们,由此来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高中数学首先以其研究的基本内容的高度抽象性来反映其抽象性的特点。由于高中数学高度的抽象性这一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以发展中学生的抽象能力作为突破口,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抽象问题,从中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能力。初中数学主要是通过形象、通俗的语言来表述的,但是高中数学却充斥着大量的函数语言、集合符号语言以及图像语言,大大增加了数学的抽象性。
2.严密的逻辑性
在高中教学中,逻辑的严密性表现为思考过程中严格的逻辑规律,研究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准确、严密。数学是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其根本特点之一就是思维的严密性。可是,由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待问题的认知水平不同,他们处理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并不严密,常常出现概念模糊、推理错误等等现象。初中数学中很多题目都有统一的解题模式,但是高中数学却在解题方法上灵活多变,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逻辑思考过程中要求更加严密。
3.应用的广泛性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以及日常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都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已经与各行各业产生了紧密联系。从卫星到核电站,从天气预报到家用电器,新技术的高精度、高速度、高自动、高安全、高质量、高效率等特点,无一不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并借助计算机的计算控制来实现的。[2]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信息技术就是数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依赖着数学技术的进步。
二、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1.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对学习投入百分百的主动和积极性。对于学习高中数学,喜欢它的人就要比不喜欢它的人更容易接受,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收获到快乐。如何让中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课前预习,对遇到的问题产生疑问,引发自身的好奇心;在上课的过程中,带着预习产生的疑问,配合老师的教学,特别是在老师提问的时候,保持高度的同步性,并且把老师的提问当成一次有效的锻炼,不断鞭策自己,时刻保持上课时候的兴奋感与紧迫感;注意归纳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观点,挖掘自身潜力;遇到不懂的,多提问题,在提问解惑的过程中,领悟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切实理解所学的数学概念、解题思路。
2.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经过长时间重复练习而养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学习高中数学习惯,将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杂乱无章,反而秩序井然并且轻松快乐。学习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该是:善于提问、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注重归纳、擅长运用。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3]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空余时间来自学,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
3.合理规划学习内容与目标
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时期的学习更为紧张而忙碌,每个学生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很多学生都会因为盲目而无从下手,最终大致成绩上不去。要想成绩得到迅速进步,就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可行的、长远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目标。今天要掌握哪些内容、下次考试成绩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利用好上课时间以及课余时间,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空余时间,以作出合理的微调。
4.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五大能力。[4]初中数学主要是靠多多练习,而高中数学则要求学生要有领悟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经常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智力游戏等学习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同时也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抽象实体、推理分析,锻炼自身的学习理解能力,时刻注意培养各方面的数学能力,最终达到各方面的数学能力全面发展。
三、结语
数学是美的,它的美体现在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正因为的它的美,很多人都想把学好。特别是在中学阶段,高中数学又有着它独特的学习方式。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高中数学的方法,才能将数学应用自如。
参考文献:
[1]黄翠松,放大数学学科特点,提升实践探究能力――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运用[J].考试周刊,2011(48):21
[2]周景明,数学教育要回归数学学科特点[J].内蒙古教育,2013(3):29
篇6
一、高中数学与实践数学特点的变化
1.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实践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等。
2. 思维方法向更改层次跃迁
高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实践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教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中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3. 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实践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 知识的独立性大
实践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给我们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觉得有点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为,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 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教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上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 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函数方程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要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3. 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云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后来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 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云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而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宜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篇7
【关键词】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复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32
由于教育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强调理解大纲,阅读课本,教师教学认真刻苦学习材料,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认识过程相违背。忽视了“学”,而盲目“教”的方法就没有针对性,课堂教学只能是教师一人的“天下”,这是所谓的教师“自编,自导,自演,自答”,教师和学生不能达到共识,让学生在瞌睡中度过!教学质量很糟糕,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科目的增加,随着知识点难度的加深,学生刚开始不适应高中的学习,特别是数学的学习。数学的思维技巧,从特殊到一般,从文字语言到“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学生学习数学显示为“读天书。”和初中“喂养教学”没有太大改变,使一些学生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学习数学,一开始不会,加之又懒惰,学生会越来越讨厌学习数学,以致学生就不学数学了。可见,重视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和数学方法现在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计划、自学、专心听讲、课下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解决疑难问题、小结和课外学习等方面。
1.计划可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合理期限内,稳扎稳打,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要驱动力。计划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合适就行,一定要坚持实施自己的计划。计划可以使长期的,也可以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自行安排。
2.自学是有必要的,可以提前知道新的要学的知识点,可以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自学既能培养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对学习新课的兴趣。要仔细认真听讲,要注意和教师一起思考,要注意提高效率,才能把自学最大化的发挥出其效果。
3.上课是学习数学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认真听课,学生会以特别关注哪些是自己不清楚,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
4.复习是一种高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通过反复阅读材料,多访问此类信息,并加强知识和记忆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将学到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分析比较,在审查期间,将复习结果,同时整理的说明中,最后把已经学到了新的知识“懂”到“会”到“熟练”。
5.学生独立作业,有助于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做铺垫。
6.问题指独立暴露的难题,在操作过程中的知识理解的错误,正确的答案不能被理解或思考,通过教师指导正确的答案,以弥补过程。解决疑难问题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错题要反复想,的确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老师和学生多问多探索,往往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加强复习,适当的重复练习,让学生找到知识的疑难点并消化知识,长期坚持,使学生学会了正确的是什么,该怎么做这一类的问题,最终这些问题会从“熟”到“活”到“精通”。
7.小结是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所必要的,特别是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总结可以把很多知识点系统化,进而达到融会贯通。小结是基于课本,参考笔记和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概括,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掌握知识的目的。定期进行多次汇总,可以从“活”到“精通”。
8.课外学习包括学习周刊或参考资料,主要是在学会课本的前提下,去挖掘一些更深层次的题型,要想把数学提高,要多开拓视野,多想,多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算。另外还有举办的比赛等等之类的可以多参加,多长见识,对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二、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坚持到底
少数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有的同学想临时抱佛脚,有的取得很小的进步便很高兴,遇到很小的挫折很无奈。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积累新的知识,许多优秀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好的基础。 脚步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地总结,才能有好的思路解决问题。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做题
通过发现数学学科特点,通过好的学习方式来提高成绩和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数学题都做的完,既要会做基础题,也要学会做中等题以及少量难题。通过做题,不仅解决思路问题,还可以解决计算问题。学生不是不会,而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读书应该越读越薄,反过来又要从薄到厚。
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思维,学习自学能力。要让学生记到数学六点:“多理解,多总结,多记方法和思路,多问几个为什么。”高中数学通过多思考、多总结,是可以学好的,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愿意学,一定可以学的好。
参考文献
篇8
1、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
2、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此时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也是很关键的。
3、“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4、要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5、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着问题”听课 ,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6、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通过认真审题寻找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7、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
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就要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能笔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简便方法。
8、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
9、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篇9
一、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及新课改后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
新课改之后,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取消.但是在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接受程度依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压力过大,实践中存在难度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能力培养式的教学却收效甚微.一般来说,高中数学教师要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进行授课教学,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对不同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应对升学和考试等其他压力,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另外,尽管教师认可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由于学生或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较大,很难接受新式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上只能停留在原来的“讲、练”的基础之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探究与合作无从谈起.
2.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领会存在差异
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共识.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落实到实践中的时候,却受到了一些阻碍.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而有一些教师在这一点上做得不是很好,他们没有彻底地完成角色的转换,没有把教学中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对于学生的学,考虑的不是很周全.
3.教师对现代教学技术的误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正确认识到现代教学技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只停留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上,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信息技术交流平台.这样一来,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课件设计上,然而这些课件只是代替了板书,没有真正的理解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意义.
4.受传统教育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差别.初中的数学课程较为简单,只需要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下进行反复训练就能够掌握.但进入高中之后,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对教师的依赖性反而增大,在学习方法上较为被动.这与新课改要求的学生主动学习完全相反.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几种方法和策略
1.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
教师要进一步的理解和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并融入正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之前,要参透新教材的内容,总结新课程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没有丝毫的趣味性,枯燥乏味,没有任何新鲜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不会很高.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重、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是这一阶段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所以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运用“新瓶换旧酒”的方法,将当下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将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用全新的方式和视角去诠释,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完成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于高等数学,学好高中数学,不仅能更好应用于实践生活,也为日后学习高等数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好高中数学,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所谓的数学思维,就是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和考虑数学问题.它不同于解题技巧,它是一种指导性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抽象的内容.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4.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课前复习、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及时巩固等几个方面.在这里尤其要注重课后的复习和巩固.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一些公式和定理时,学生记忆多为瞬时记忆,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课后复习和巩固,加强对公式和定理的印象,使之成为永久记忆.
总之,
在具体传授数学基础知识的时候,也要加强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身潜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学.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学生的主导,为学生指点迷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活动,要深刻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运用已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72-02
高中阶段是学生进入大学前的求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顶着高考压力的情况下,学生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学习。学生获得的学习效果与取得的学习成绩,都在高中阶段逐步体现出来。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数学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训练人们思维的多样性,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同学的数学学习效率与成效不是很高。大部分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以掌握数学学习的要点,抓不住数学的精髓,时常陷入困境,影响了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高中生应当善于思考与实践,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数学思维。这样,高中生才能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大幅度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一、当前高中数学学习特点
就高中生而言,数学学习属于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也就是“知识同化”与“知识顺应”的过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是简单或者被动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数学知识,更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与实践,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学生要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类比等思维活动,将数学老师教授的新知识整合到自己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这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结构,也在不断积累、更新,促使新的知识结构与已有的知识结构相互适应,促进新知识在自己脑海里生根,这就是学习中的顺应过程。经过多年的学习,逐渐认识到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其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自己不断地进行建构。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并不是由数学教师直接将重点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内容和学习经验,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形成对数学的深刻认识,感悟数学的内在规律。高中数学的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我们借助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凭借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勤奋练习,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数学学习是一种思维训练与智慧启迪的过程,是一种意志磨炼与情感培养的过程。但是,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由考试来集中体现,而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时也通常以分数来决定。针对此种情况,不得不承认,数学考试的分数并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全部体现,因为数学学习的内涵更为丰富。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对所学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熟能生巧,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对成绩担心的问题。其次,高中数学更体现出顺应过程。数学学习其实更多地体现为顺应性过程,也就是在知识不断变革的过程中能够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是学习数学新知识的一个体现,也是我们思维中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直接结果。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学习的顺应性更体现为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思考,勤于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学会结合现实生活灵活运用。针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复杂性与难度,数学学习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不可能只依靠一次的知识建构就可以完成,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次反复和深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在本质与内在精魂。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高中数学的学习有其特殊性。高中数学的语言比较抽象,逻辑比较严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也比较强。对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边学习一边体现创造性的过程。学校积聚优良的师资,精心传授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自身学习水平,认真开展学习活动。要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师组织的数学学习中,认识到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广泛应用性,结合现实情境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要重视课前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勇于探索,不怕难题,不怕挫折。
二、当前高中数学思维方法
简单而言,思维指的是人们理性的认识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数学思维方法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数学思维方法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种思维方法。
1. 抽象性的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通常都会包含许多概念,而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形式的基础与体现。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其实就是数学抽象活动的具体表现结果。由此就可以看出,高中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形成抽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够站在更高的视点,挣脱一些现象的干扰,将数学的本质体现出来。数学这一特性,与社会科学思维的形成方法有所不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高中数学并非只是将已经存在的真实事物纳入到学习的范畴中,让学生来学习与认识。数学的学习,更多的是思维的训练,要抽象地理性地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因缘。数学思维抽象性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具有多样性。即使是从同一个原型出来,也可能抽象出不同的数学对象。在此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构成也就逐渐被演化成多样性。第二,数学抽象思维具有间接性。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数学思维抽象性其实也就体现出了间接性,间接性的思维有时反而能将数学的本质体现出来。因此,平时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练、一题多变的数学练习,训练自己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跳出一个个让人目眩的题海,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2. 建构性的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学习是一种生动有趣的问题解决过程,是“知识同化”与“知识顺应”交互运动的复杂的建构过程。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自己的思维模式与思维习惯,进而补充新的知识内容,更好地认识旧有的问题,提高自己数学学习水平。正是这方面的缘由,使得高中数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建构性,即数学思维方法的特征就是建构性。建构性思维一般包括发现新的定义或结论、探究新的规律、归纳新的模式或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数学概念的定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数学对象需要借助明确的定义完成建构。具体来说,就是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生知识的迁移,获得相应的衍生概念,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定义。反之,原有的数学概念需要借助公理与定律来明确其中的含义。在高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完成一个个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而是通过相应的方法来建构自己的思维,重组原有的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分析问题实质,让教材上的死知识“活”过来,抽丝剥茧,直抵问题的核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掌握建构新知识的一些常用模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以开放的心态,博大的胸怀,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思考新的方案,创造新的思维成果。
三、结语
具备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数学是高中学科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学习对思维、智能发展有极大的意义。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因素与数学学习的过程,还应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针对特殊时期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学习数学的知识点,还应当深化自己内在的数学思维模式,建构自己科学的数学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成长。
参考文献:
[1]曹新.如何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7).
[2]甄海燕.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归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叶丹.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