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3-03-29 16:0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系统的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免疫系统的功能

篇1

[关键词]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1级的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国内外社会各界爱心涌动,大量社会救灾资金和物资(以下简称“救灾款物”)从四面八方积聚起来,支援受灾群众和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截至2009年9月30日,全国共筹集社会捐赠救灾款物793.03亿元(含“特殊党费”),其中境内捐赠723.05亿元,国际组织、海外华侨等国外捐赠40.48亿元,港澳台地区捐赠33.50亿元。由于此次救灾款物的来源较广、规模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用途不当。国内外社会各界公众也十分担心这些救灾款物能否真正合理、有效地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并呼吁相关部门将救灾款物的来龙去脉公开化、透明化。因此,为了保证抗震救灾款物能够真正帮助到灾区和受灾群众,对抗震救灾款物的审计显然必不可少,而如何对救灾款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向国内外社会各界及公众交上一本放心账、明白账,成为了此次审计工作的重心。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审计本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重要论断,是对传统审计理论的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此次审计署在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审计工作中,实现了审计工作关口前移,开创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新方式,充分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一次审计构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有益尝试。

二、事前介入的审计理念彰显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

“免疫系统”论下对审计功能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强调事前审计的必要性。一方面通过对以往类似问题的审计所积累的经验。准确判断可能产生风险的类别和时间。提前对其进行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各项制度、体制的审计能够及早发现其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潜在风险,这种功效与审计“免疫”论是一致的。以往的审计工作都是在产生了违法违规的现象后才去查处。为改变这种“亡羊补牢”的低效被动的审计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加强审计的“预防功能”,将审计关口前移,突出事前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有责任第一时间感受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其可能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

此次抗震救灾款物审计中,审计署由于之前有过对救灾款物审计的经验。像1998年审计署对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救灾款物的审计;2004年对云南大姚地震救灾款物的审计;2008年对低温冰冻雨雪灾害救灾款物的审计等,对于救灾款物在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已经具有一定的预见性,重点也就放在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查处上,以便能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真正起到预防的作用。审计署在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工作的部署中强调:要对滞拨、滞留、挤占挪用、贪污、私分、克扣救灾款物,以及损失浪费和弄虚作假,人为随意分配。优亲厚友,隐瞒、截留和倒卖救灾款物等问题进行查处,以切实提高救灾款物的使用效果。

另外,由于此次灾情极其严重且救灾范围较大,原有救灾款物管理规章制度已经无法应对此次的紧急状态。为此,许多灾区地方审计机关自发开展了对救灾款物的收发监管工作,及时向救灾款物的管理部门指出容易出现差错的薄弱环节,帮助有关部门建立相应的控制制度,充分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审计方式彰显审计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和“清除功能”

审计会对经济社会中的各项活动进行连续地监督,通过这种方式能最早感知风险。当准确检测到风险的动向时,能够及时提供相关的风险信息,提请相关人员注意并采取应对措施。并且审计能够更早更快地依法定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清除已识别到的各种风险。以往的审计工作更关注对被审计对象结果的审计,而对在过程中就已经萌发出的违法违规的风险和问题重视不够,致使审计的“揭示”与“清除”功能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到最后,已经形成的风险和问题继续发展,直至造成不良的后果和影响。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有责任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反映并予以解决。众所周知,过程决定结果。因此应将“揭示”与“清除”功能发挥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切实阻止风险和问题的扩散蔓延。

此次抗震救灾款物审计中,审计署及各地审计机关采取了事中跟进,全程监督的跟踪审计方式,坚持审计与整改相结合。对于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现象采取“揭示――清除――再揭示――再清除”的事中审计方式,发现一起公告一起,并及时向相关单位通报审计情况,督促其整改,且分阶段把审计情况向社会公告,将整个审计过程都展现在公众面前,以便国内外社会各界及公众对审计进行监督。一段时间以来,审计署已经分别于2008年6月12日、6月24日、8月4日和12月3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网站(audit.省略)中向社会了共四号《审计署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公告》,23个省市审计机关的跟踪审计结果也由各省市审计机关分别向社会进行了公告。此次抗震救灾款物审计按照边审计边整改的要求,发现问题,随时提出建议,随时督促整改,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和“清除功能”,确保了救灾款物的合理、有效使用。

四、促进制度完善的审计建设性彰显审计免疫系统的“修复功能”

现代审计实践已经将维护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为自己更高的目标。因此。修复各种制度、体制上的缺陷,成为审计必要的功能之一。通过发挥修复功能排除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中的故障,从而避免以后严重后果的出现,同时对下一轮的审计起到更高效的预防作用。以往的审计工作只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而后再对其实施后续审计,但审计的“修复功能”并不局限于此。“免疫系统”论下的审计,不仅要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已经产生的问题进行修复,更应该进一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有些问题表面上是违法违规行为,而深层次上分析则与制度、体制等不健全有关,因此还要对相应的制度性缺陷和体制进行修补。从而保证类似的问题以后不再发生,切实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平

稳运行。

此次抗震救灾款物审计中,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以多种方式提出了在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救灾政策,强化对救灾款物接受、分配和使用的管理,提高救灾款物的使用效益和防止损失浪费等方面的审计建议3 640多条。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对审计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已采纳2 940多条,根据审计建议出台了570多项规定和制度。针对审计中发现的少数人员违法违规问题,相关地方党委、政府部门迅速采取措施,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审计机关移送给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案件146起,涉案人员162人,相关责任人已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审计署在其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款物审计情况第2号公告中,揭示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救灾捐赠款物筹集、管理、分配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规范问题,相关部门对此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强化了对救灾捐赠款物的监管。规范了救灾款物的管理,确保了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的那样:“审计的重点就是要‘切断火源’,而不是大面积、全方位‘救火’。”此次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在促进制度完善、弥补机制缺陷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修复功能”。

五、结语

我国审计署颁布的《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审计保证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款物的审计中,在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指导下,审计工作采取了事前介入、事中跟进、事后监督的动态跟踪审计方式,为今后的审计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审计署组织的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款物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跟踪审计任务已顺利完成,通过阅读审计署公布的四次审计公告中的审计评价:“审计中,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不难看出,此次对抗震救灾款物的审计是十分成功的,充分发挥了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接下来,应当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免疫系统”论下审计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流程。不断提高审计效能,从而为今后的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段兴民,赵晓铃,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引发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

[2]丁时勇,救灾款物审计: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有益尝试[J],中国审计,2008(21)

[3]高仁全,抗震救灾款物审计是“审计免疫系统”的具体实践[J],中国审计,2008(22)

[4]华金秋,抗震救灾资金审计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刘家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

[6]刘英来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08年(5)

[7]武汉市审计局课题组,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J]审计月刊,2009(6)

篇2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以2~6岁最常见,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下降[1]。从患者年龄分布看,现在普遍认为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是RRTI的主要因素之一[2]。本文将患病儿童的免疫学相关指标与健康的孩子进行对比,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儿童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5.8周岁。研究对象全部符合我国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学术会议的标准,排除先天性免疫疾病、呼吸道畸形、接受过激素及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的患儿,所有患儿均无肝肾功能疾病。正常组指标来自体检中心体检的儿童,检测结果无心、肺、肝等器质性病变及炎症感染的健康儿童65例,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6.0周岁。两组儿童在性别及年龄上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方法:所有检测对象均于晨间空腹取静脉血,置于加盖试管内,3000转/分的转速离心,分离血清待测,不能及时检测的血清于-20℃保存待测。①血清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测定:有检验科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患者血清检测以上指标,elisa试剂盒,具体方法参照说明书操作。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的检测:由本院的检验科检验,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DVIA-1200),及配套的试剂盒。

统计学处理:患者的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为有差异,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根据检验科T细胞亚群检验报告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CD3+、CD4+水平均低于健康儿童的比例,且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两组有差异;RRTI患儿血清中CD8+水平却有所升高,跟对照组比较,P<0.05有差异;且患儿血清中CD4+/CD8+的比值降低,见表2。

根据检验科免疫球蛋白检验报告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IgG、IgA浓度含量降低,且均低于健康儿童的浓度,且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有差异;RRTI患儿血清中IgE浓度却有所增高,跟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血清中IgM浓度没有差异,见表3。

讨 论

从研究结果看,T淋巴细胞直接参与了RRTI患儿的免疫功能。在研究的患儿中T淋巴细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功能缺陷,且年龄越小,RRTI发病率越高的特点,说明免疫功能异常是小儿RRTI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CD3分子表达在人全部T细胞上,是鉴定T细胞的重要标记。CD3分了是由γ、δ、ε和η等几种多肽链组成,并与T细胞识别抗原受体形成TCR/CD3复合物,转导T细胞活化信号,稳定T细胞受体(TCR)结构。CD4阳性T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是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供受体,病毒感染CD4阳性T细胞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功能降低,是发生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主要原因。CD8分子分布在抑制性T淋巴细胞和杀伤性T淋巴细胞表面,在鉴别T细胞亚群中有重要作用。这些成熟T细胞的膜表面分子与人体免疫系统息息相关[3],其在人体内的分布高低直接影响到免疫功能的强弱。这与我们研究中RRTI患儿检测结果一致。

在研究结果中,免疫球蛋白IgG、IgA降低,而IgM、IgE则呈相反升高状态,跟国内的一些相关研究报道吻合。有研究发现[4],呼吸道分泌液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两者呈正相关。免疫球蛋白IgM、IgE和IgA、IgG完全相反,与免疫功能呈负相关。幼儿T细胞免疫缺陷,往往会导致B淋巴细胞成熟障碍,产生的抗体相对减少,加上感染消耗抗体,免疫力下降,感染反复发生,形成恶性循环,即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患儿的体液免疫缺陷有一定的相关性。

总之,RRTI患儿普遍存在着免疫力缺陷,从而导致了机体对外界抗感染能力的降低,以至于反复感染。且儿童年龄越小,免疫功能发育越不完全,患有该病的几率越大。所以,RRTI与儿童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儿童免疫功能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宋秀凤,黄梅,孙旭辉.41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37):90.

2 陈汶,卢亚陵,郑红,等.103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8,37(7):759.

篇3

【关键词】 灵芝多糖;红景天苷;西洋参皂苷;免疫功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85-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许多疾病的发生、人体衰老及老年人多发病均与免疫系统的紊乱有密切关系。对机体免疫力有促进作用的功能性食品、药品的研究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已有文献报导多种中药组方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2-4],市面上也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复方制剂,但各组份之间以何种比例配伍为优还未见报导。另外组方中各组份发挥增强免疫功能时使用剂量范围不一致,以灵芝多糖为例,有文献报导10mg/kg和2000mg/kg的灵芝多糖均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但也有文献报导大剂量(10mg/kg)灵芝多糖对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而适当剂量(0.05mg/kg)灵芝多糖对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然而,目前对药物配伍比例与剂量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配伍比例和剂量联合用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影响。

许多研究发现,多种中药组份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灵芝、红景天、西洋参是传统医学中的名贵药材,灵芝多糖、红景天苷和西洋参皂苷是这三种名贵药材的有效成份,药理研究表明,这三种有效成份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本研究选取灵芝多糖、红景天苷和西洋参皂苷为受试物,就中药组方的配伍比例和剂量问题,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有关增强免疫力功能的要求,初步探讨不同配伍比例和剂量联合用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物与试剂 灵芝多糖购自浙江五养堂药业有限公司;红景天苷购自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洋参皂苷购自惠州市神农本草保健制品有限公司;小牛血清购自Hyclone公司;RPMI-1640细胞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和刀豆蛋白(concanavalin A,ConA)购自Sigma公司;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RBC)购自广州蕊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鸡红细胞(chicken red blood cell,CRBC),抽取静脉血,按常规法制备;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实验动物及环境 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10只,体重范围为18-22g,由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鄂)2008-0005。动物饲养温度为20-25℃,湿度为40%-70%,实验前适应环境3天。

1.3 受试物和动物分组 受试物分为两种不同比例的配方,即A配方和B配方,其中A配方以灵芝多糖、红景天苷和西洋参皂苷按2:2:1.5组合,B配方以灵芝多糖、红景天苷和西洋参皂苷按10:10:1.5组合,每种配方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见表1。

1.4 实验方法

1.4.1 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采用MTT法测定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具体实验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在酶标仪57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OD)值,以加ConA孔的OD值减去不加ConA孔的OD值代表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受试样品组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为阳性。

1.4.2 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 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具体实验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按以下公式计算NK细胞活性:

NK细胞活性(%)= 反应孔OD-自然释放孔OD最大释放孔OD-自然释放孔OD×100

受试样品组的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为阳性。

1.4.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 采用半体内法。具体实验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按下式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吞噬指数=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计数的巨噬细胞数

受试样品组的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吞噬指数或吞噬百分率,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为阳性。

1.4.4 小鼠血清溶血素的测定实验 采用血凝法。具体实验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受试样品组的抗体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为阳性。

1.5 统计方法 所有结果以mean±SE表示,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以P

2 结果

2.1 受试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从表2可见,与溶剂对照组比较,A配方低、中、高剂量组均对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B配方低剂量组能显著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而高剂量组却显著抑制了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

3 讨论

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免疫是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构成的防御系统。淋巴细胞能识别、杀伤和排斥外来异己分子及癌变细胞,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当T淋巴细胞受到ConA刺激后能转化、增殖为淋巴母细胞,其转化率可反应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NK细胞被认为是机体天然免疫的第一道防线,起到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成分之一,体内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是衡量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清溶血素可以反应机体内抗体形成细胞所分泌的抗体水平,反映了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灵芝多糖、红景天苷和西洋参皂苷单独使用时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本研究选取这三种名贵中草药的有效成份,以A、B两种配方组合,通过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和血清溶血素的测定实验,观察A、B两种配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不同配伍比例和剂量联合用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同影响。

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比较,A配方只有低剂量组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和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显著提高;B配方低剂量组显著提高了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NK细胞活性,低、中、高剂量组均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和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显著升高。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增强免疫力实验结果判定标准:在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四个方面任两个方面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根据以上免疫功能判定标准,结合本研究中四个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A配方可能不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B配方能够增强免疫力,说明如果配伍不合理,名贵药材的组合可能不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B配方高剂量组显著抑制了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NK细胞活性,说明B配方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但高剂量时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而细胞免疫是机体的重要防御因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尤其是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水平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免疫低下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抑制或紊乱,使肿瘤细胞能够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对其的杀伤作用,有利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本研究中B配方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但高剂量时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低下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蔡文娣,初金鑫,付辰炜,等.壳寡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10,29(4):42-45.

[2] 董淳,徐群英.芪附汤及其组方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9):39-41.

[3] 萧闵,杨阳,刘洋洋.番茄红素与枸杞协同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7):8-9.

[4] 李佳,程井军,刘洋洋.原花青素与熟地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6-27.

[5] 沈新娥,龚珊,蒋星红,等.复方虫草精华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13(4):327-330.

篇4

关键词:精益制造;生产执行系统;销售模块;订单;需求分析;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5-6000-03

Function Design of MES Sale Module Oriented to Lean Manufacturing

SUN Li-qu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 & Commerce,Suzhou 215009,China)

Abstract: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oriented to Lean Manufacturing should construct foundation f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 which help enterprise invest less but gain more profits . compared to sales module of traditional ERP ,sales module of MES can utilize those advantages of the production data gather and response from MES running system on real time . This paper would illustrate relative requirements details and design strategies.

Key words: Lean Manufacturing;MES;sales module;orders;requirements analysis;software design

1 系统设计需求与目标

面向精益制造的生产执行系统本项目是为制造类企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益管理而开展的技术研究和项目研发。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换代成果,更好实现精益制造在企业落地应用,满足品质和交付能力持续提高的要求。项目以产品级的MES为载体,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产品。实现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对生产中实时事件及时反应、报告和处理,减少企业内部无附加值活动,使其既能提高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料流通性能,又能提高生产回报率。

本文主要是对该系统中的销售接口模块的功能需求与设计理念进行阐述

1)询价处理。客户正式下订单前,从产品价格、产能、技术装备、库存和物料采购能力等条件对客户订购需求作可行性评估,各条件均确认后生成正式订单。

①自动生成订单供货方式。询价评估过程中,系统自动匹配成品库存并可预测未来库存,生成询价单中各产品的缺省供货类型组合,如直接发货、自制生产和成品外协采购。

②自动生成缺省物料采购需求。对于自制生产供货方式,系统可自动匹配物料库存,生成缺省的物料采购需求(包括品种和数量)清单。

③产品定价辅助决策。询价中确认产品价格时,系统具有产品价格辅助决策功能,能自动提品的各类参考价格。

④询价数据除可录入外,支持excel格式数据批量导入。

2) 创建销售订单。询价单经公司和客户双方确认后,生成正式订单,确认供货方式,启动后续供货任务。

①订单自动流转。正式订单生成后,根据订单中需求产品的供货类型,自动生成需求任务并推送至处理节点。成品发货的生成销售发货通知至仓库,成品外协采购的生成采购申请单至采购,自制生成的生成生产通知单至生产管理部门。

②灵活安全的的订单变更处理。允许正式订单创建后,因需变更订单数据。无论变更时订单已执行至哪一阶段,系统自动生成覆盖所有任务节点的事件提醒并提供缺省的自动处理流程,用户也可完全自己决定处理策略。系统都将自动保证订单生产、采购和库存数据的逻辑正确和完整。

3) 订单跟踪。为及时响应客户需求,销售部可实时查看客户订单的完成进度状况。

系统贯彻了精益生产的管理模式,可追溯客户订单每项产品的物料准备,生产进度的实时状况。销售部可查看到订单中每项产品的可供库存数,直接外购数及其采购计划交期。需自制生产可查看物料组成,每种物料的备库情况,需采购数及其采购计划交期。在制品数量及质量数据,成品检验数据,完工入库数量等。以便对订单完成情况实时评估,达到更好的客户满意度。

4)销售订单发货。销售部按照客户订单交期进行产品出库发货处理。

①销售发货提醒。系统自动对入库数量满足发货条件的订单和接近发货日期订单发送发货提醒和警告。

②支持一个订单的分批发货。对于一个销售订单内交期不同的产品,可进行分期发货

③智能选择发货产品来源。系统能自动关联为本订单入库产品,并且根据产品的不同来源(采购、备库或生产)和批次选择销售出库的产品。

④灵活安全的产品――订单绑定策略。既支持销售订单与为本订单生产或外购的产品严格绑定,也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为其他订单准备的同类产品,并保证所有订单可完全执行。

2 销售接口模块功能设计

2.1询价处理

销售接口模块的流程设计如图1。客户正式下订单前,对产品价格、产能、技术准备、库存和物料采购能力等条件作可行性评估,各条件均确认后生成正式订单。

询价单主要内容包括。询价单表头主要内容包括客户名称,客户联系方式,询价日期,交货方式,销售人名称。询价单表体为各产品求信息(采购项)。采购项记录主要内容为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图号,订购数量,溢短装数量,实际订购数量,产品单价,交货日期,预计开始生产日期。每个采购项要经过技术评估确认和供货能力评估确认。采购项的技术确认部分可包括若干技术因素确认,生产部全部确认后表明技术准备可行。

采购项的供货能力部分包括产品库存期望数,产品外购数,产品生产数三个数值以及确认选项。这三个数值分别代表可直接发货、成品外购,产品自制三种供货方式的组合。库存期望数为未被其他订单占用的产品实际库存数与备库生产中还未入库的在制品数量之和。

在询价可行性评估阶段,由计划部区分出库存成品三种方式的组合。系统能根据库存实时状况,自动查找计算出可供的产品库存期望数量,需自制的产品数量,并根据bom定义自动计算各处物料需求数量,根据各种物料库存量(未被其他订单占用的数量)自动计算出需外购的各类物料数量。用户可直接接受上述自动计算的数量组织供货。也可根据业务安排手工修改三者数量关系,但库存期望数只能作减少操作,表示本销售订单只使用部分库存。

三个数据生成后,采购部对生成的成品采购和物料采购需求进行采购能力确认,系统自动计算订单每个产品物料分解及其需要的采购数量,采购部可评估在预计开始生产日期前采购产品、物料是否能到货。计划部确认生产能力是否能满足生产需求。当技术准备、采购能力和生产能力都经过确认,评估工作完成。

2.2订单资源的占用分配策略

从询价操作开始,被某个询价单确认使用的库存产品就如同被预订的车票一样被占用,不能再被别的询价单(订单)所使用,但考虑实现业务的灵活性。系统对此处理策略为。

询价时无论是成品库存期望数还是生产所需的物料库存期望数,都必须来自未被其他询价单和订单占用的同类品的合计数。不足部分的数量,只能用外购成品或外购物料进行生产的方式。在此基础上,保证了产品和物料供应量精确满足需求量。但销售订单由于优先级的不同,如交货期紧张、vip客户等因素。可能需要立即销售发货,而为其生产、外购的产品资源还未及准备充分。在这种情况下销售发货使用资源的顺序是。

可使用的供货资源按序如下。未被其他订单占用的库存成品; 为本销售订单采购的成品;为本销售订单生产的成品;可使用其他订单占用的库存成品或采购成品或生产成品(如依次使用交期目前最远的订单)。这种发货策略又可保证在总体资源进出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灵活的资源流出使用次序。

2.3生成订单

询价单经公司和客户双方确认后,生成正式订单。正式订单生成后,已有成品库存处于待销售发货状态。成品外购部分生成“采购申请单”,由采购部执行采购任务自制部分生成“生产通知单”,由计划部据此生成“生产计划”,采购部再根据 “生产计划”生成“物料采购申请”。生成订单后,根据系统需求跟踪订单的实时状态。

2.4 订单变更

正式订单产生后,发生订单内容更改情况。包括产品数量增加或减少,产品品种增加或减少,还可能发生交付日期发生变更。订单变更发生的时间节点情况比较复杂,可分为下列处理方式。

1)包括正式订单还未生成生产通知单,已生成“生产通知”但还未生成“生产计划”

说明订单后续采购、生产处理流程还未开始,该情况处理方式同“生成新订单”,重新生成“生产通知”。

2) 若订单变量时,“生产计划”已经生成。表明订单后续处理流程可能处于任一阶段。为此,系统采取一种灵活、安全的处理方式。系统会将订单变更事件发送到相关工作结点,工作结点“必须”响应订单更改事件并做出具体处理。

“生产计划”处理节点响应方式为根据需要对生产计划修改或不修改(如后续生产任务已下达执行中)。“生产任务”处理节点响应方式为若生产计划不更新,则可不作更改。若生产计划更新,则必须更改以满足更新后的生产计划。“物料(成品)采购”处理节点响应方式为根据需要对采购计划修改或不修改(如订单更新某产品需求量减少,但物料已完成采购)。

采用以上处理方式,当订单变更是产品数量或品种增加的情况,“生产计划”、“生产任务”和“物料(成品)采购”处理节点是添加操作,不会产生副作用。而当订单变量是产品数量减少或品种减少的情况时,“生产计划”、“生产任务”和“物料(成品)采购”处理节点若不便进行对应的减少处理。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包括,对于更新后订单,发生物料(成品)多采购,产品多生产,物料多领料(已按原订单数量领料但按新数量生产)。这些副作用情况实质是增加物料或产品的库存,可以自然得纳入系统的退料,增加备库库存或进一步退货中处理。

2.5 销售发货

销售部按照客户订单交期进行产品发货处理。订单产品中成品外购,生产自制两类都需先逻辑入库(可能不进行实际入库)后才能销售出库。

仓库查看浏览各领料申请单,选择某个领料申请执行领料出库操作。销售部发送销售出库申请至仓库。销售出库申请记录主要内容包括。销售订单号,产品名称,产品规格,订购数量,出库数量,交货日期,出库日期。销售出库申请记录数据由销售订单数据自动生成。

入库、出库匹配策略。销售出库产品所对应的库存成品来源性质分为。未被其他订单占用的库存成品; 为本销售订单采购的成品;为本销售订单生产的成品;因本销售订单优先级高(如交期紧张),可使用其他订单占用的库存成品或采购成品或生产成品(如依次使用交期目前最远的订单);

系统自动按这五类策略的前后顺序向导操作人员的出库操作,直到销售出库数量满足申请要求或可拒绝占用其他订单的成品。销售出库操作自动更新产品库存和销售订单对应产品项的发货数量。

3 总结与下一步目标

根据精益制造目标,生产制造型行业在销售环节要尽可能按需启动后续资源配置和生产过程。我们在这一层面的需求分析上,突出强调这一能力构建。并在功能设计和策略定义上充分考量。达到了预期目标。当然由于企业现实运作环境的约束条件复杂多变。不存在统一的解决方案。

下一阶段,我们继续追求在精益制造目标下,在垂直维度上,如何通过先进的软件设计理念实现功能在复杂度、细腻度上柔性替换,以适应不同管理水平和成长阶段的同功能业务需求。水平维度上,不同功能模块如何自由组合,适配不同企业间功能量体裁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志新,金寿松. 制造执行系统MES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 李清, 陈禹六.企业与信息系统建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朱丽娜,徐春停.面向离散型企业MES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1).

篇5

一、认清新形势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审计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已经成为我们办审计干部的共识。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新形势下,“免疫系统”功能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性、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审计干部队伍。古人常说,“知易而行难”,要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不仅要思想认识到位,更要执行落实到位,我们办仍需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更需要将科学审计理念和署党组的工作思路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同时,新形势也对广大审计干部的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廉政形象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迎接新形势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执行力,成为当前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中心任务。

二、查找新问题

近年来,广州办在科学审计理念的指引下,深入开展审计实践,积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WWW.133229.cOm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部分处室的审计干部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不够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结合我办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情况,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不够强的具体表现主要为:

(一)不“能”干。“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审计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但当前我们办部分审计干部学习不足、知识老化、业务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仍普遍存在甚至进一步突出,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一些审计干部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知识老化甚至严重透支,对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认识也不够深刻;部分审计干部的知识面不够广、政策水平不够高、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强,难以完全适应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要求。此外,个别处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统筹兼顾和领导审计业务的能力不够强,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不“善”干。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不仅对审计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带来了挑战,也对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们办部分审计干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仍没有进行及时调整,抓落实不够到位,影响了“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如有些审计干部工作思路不清晰,抓不住重点,把不准方向,没有将审计工作的重心及时转移到“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上;有些审计干部抓落实意识不强,仅仅把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停留在思想上、强调在口头上,却没有贯彻落实到具体审计工作中,影响了“免疫系统”功能的真正发挥。

(三)不“恒”干。充分发挥“免疫系统”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对广大审计干部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提出了考验,但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我们办有些审计干部缺乏应有的恒心和拼劲,或者没有做好把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当作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下去的准备,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如有些审计干部做工作全凭一时的兴趣热情,浅尝辄止,没有真正投入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实践中;有些审计干部对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一遇到困难和阻力就容易打“退堂鼓”,开展相关工作不够彻底、不够深入。

(四)不“敢”干。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迫切需要审计干部队伍有“新”的理念、“闯”的精神、“试”的勇气和“干”的气魄。但与新形势下的高要求相比较,我们办有些审计干部不敢挑重担、不敢创新,影响了“免疫系统”功能的深入发挥。如有些审计干部对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认识不到位、信心不足,存在一定的畏难畏重心理,难以承担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任;有些审计干部解放思想不够,敏锐性较差,对于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要求下审计工作出现新问题、新情况,不研究,不思考,墨守成规,麻木不仁,还是习惯于“走老路、吃老本”;有些审计干部工作思路机械被动,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不敢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畏手畏脚,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和魄力。

三、探索新方法

在当前形势下,全面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是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结合各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寻找全面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的现实路径。结合广州办近年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的全面提高。

(一)以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措施为契机,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奠定全面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的基础。

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是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前提条件。我办要以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措施为契机,紧紧围绕署党组确立的“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这一载体,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专门培训班等途径,积极开展科学审计理念及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与心得交流,使全办审计干部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转变思想观念,理清思路,明确“老办变强办”的奋斗目标,为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推进责任落实为抓手,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全面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的保障。

改进和转变工作作风,是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法宝,也是保障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我办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出的责任感缺失、抓落实不到位的突出问题,强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开展“责任落实年”活动、“转变作风抓落实”主题活动等活动,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并积极做好督办、通报等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培养“尽职尽责、令行禁止”的良好办风,为全面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提供坚强保障。

(三)以“四手”人才培养为重点,着力强化业务能力,抓住全面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的关键。

审计队伍业务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审计工作成效和质量水平,也是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关键。我办要以提高实战能力为中心,以“四手”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搭建学习平台,重视审计理论建设,通过案例教学、审计业务会议、专题培训会等途径,由办领导“手把手”出思路、教方法、带队伍,不断提高办、处领导干部领导审计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理论基础和审计实战能力。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特色审计路子,根据署党组提出的“一条主线”的要求,提出打造“政策评估审计特色之办”的目标,为全面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充实实质性内容。

(四)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廉政建设,构筑全面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执行力的堡垒。

篇6

免疫系统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器官或组织,它就像一支分布广大的强有力的军队。当身体受到细菌入侵时,它凭借辨识与捕捉能力,在体内形成屏障,并消灭细菌,同时进行储存记忆。下次同样的细菌再侵犯时,就不让其越雷池一步。

免疫系统有一组前哨部队,成员包括:口腔、鼻腔和阴道里的粘膜,耳鼻里的纤毛、泪液、皮肤的酸性油脂膜,胃中的胃酸等,它们可以防止细菌入侵血管。另外,还有一种可以溶解细菌细胞的溶菌酶,分泌在唾液、泪液、汗液、尿液及鼻腔内。如果这些防御屏障受到侵犯,免疫系统会派出大量白细胞,产生抗体与其他抗感染的物质。

受细菌侵犯的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它就像传令兵一样,从受感染的细胞跑到健康的细胞,警告它们加强自我保护,尽快产生抗菌蛋白,阻止病菌繁殖。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协助身体中和或消灭外来病菌。当细菌首次入侵时,人体会用一定时间制造抗体,这称为“原发性反应”。下次若细菌再入侵,免疫系统会立即运作并产生抗体,这称为“继发性反应”。此时,即使发生感染,人体也会连一点症状都没有。

然而,人们如果疏于保养身体,不注意健康,就会在无形中破坏免疫力。专家指出,要防止免疫系统被破坏,须避免服用成分不明的药物,以及防腐剂与色素等,并避开各种废气与污染。此外,应避免熬夜,让自己有足够的睡眠。

免疫系统失常会导致以下状况:①遗传性疾病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力缺陷,会使身体抵抗力变弱。丧失防御能力;②自体免疫错乱,排斥体内器官,产生自体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③体质变得敏感,对花粉、宠物毛发或某些特定食物等产生过敏或排斥,皮肤容易发痒、患湿疹,甚至腹泻、脱发等。

篇7

【摘要】 针灸与免疫的关系一直是针灸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从针灸与免疫的概念,针灸选择性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针灸效应与正气免疫的关系3个方面,对针灸与免疫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并指出针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预防疫病,即增强人体的“正气”的功能已被广泛认可,但针刺不同的穴位如何选择性地激活不同的免疫系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针灸; 正气; 免疫

近代实验针灸的研究表明针灸对内脏功能有良性、整体、双向调节作用。历代针灸医籍记载,针灸既可发汗,又可止汗;既能通便,又能止泻;既能治癃闭,又能治遗尿等[1]。针灸对机体的调整为“损有余而补不足”从而“归于平复”,即达到中医学的“阴平阳秘”。这与现代医学的免疫调节作用有许多相似之处。现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针灸效应与现代免疫的关系。

1 针灸与免疫

“免疫”一词首见于明代医书《免疫类方》,指的是“免除疫疠”,也就是防治传染病[2]。针灸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但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并担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职责。《黄帝内经》中就有针灸预防疫病的记载,如《素问·刺法》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素问·遗篇· 刺法论》明确指出“刺疫法,只有五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如《肘后备急方》提出预防疫病的方法有“断瘟病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可以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唐代《备急千金方》曰:“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气温疟毒气不能着人”,更是详细记载用化脓灸预防瘟疫具体做法[3]。这些记载皆表明培补人体“正气”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并且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医家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论点,明确指出固护人体正气是抗御外邪的重要手段。

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含义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后产生的特异性排除这些异物的保护性生理反应,正常情况下其作用是识别“自己”和“非己”并排除抗原“异物”,通过免疫系统防御、稳定和监视的功能,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的目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构成的一个严密的整体,免疫系统内部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互关联,共同完成机体的免疫重任。机体的免疫功能强大则抗病能力强,反之则抗病能力低下,机体易被病邪侵袭,可见现代医学的免疫概念相当于中医学的“正气”。

2 针灸选择性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从免疫角度研究针灸疗效始于20世纪80年代,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针灸的调节作用几乎涉及免疫系统的各个环节,并且针灸能选择性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即针刺不同的腧穴可调节不同的免疫分子或免疫细胞,并且这种调节与机体状态密切相关。

2.1 针灸对细胞免疫的调节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即称为细胞免疫,参与的细胞有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等。针灸不仅能提高免疫细胞的含量,还能增强它们的活性。如针刺足三里能使老年大鼠腹膜内巨噬细胞在数量上增加,体积上增大[3];温针灸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可以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NK细胞的数量,从而恢复细胞免疫的正常[4];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中风患者的人中、内关穴可明显改善T细胞亚群,使CD3+、CD4+、CD8+的比例趋于正常,并显著提高CD+4/CD+8的比值[5]。

2.2 针灸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产生抗体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介导,其物质基础是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是免疫应答中产生的重要效应分子;补体是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重要补充条件。针灸可选择性调整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含量。如针刺风池、肺俞等穴可显著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水平[6];散刺法配合耳穴贴压可显著降低痤疮患者血清IgG含量,从而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7];艾灸神阙穴对于IgG,IgA偏低的老年人有明显的升提IgG,IgA的作用[8];针刺足三里穴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9];进一步的研究不但证实了针灸对补体的增加有影响,而且还观察到这种影响是双向调节的[2]。

3 针灸效应与正气免疫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提出疾病是人体“正气”同“邪气”斗争的过程,在这一斗争中“正气”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疾病的转归愈后,因此“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如果说“邪气”是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致病因子的总称,那么“正气”就概括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近现代针灸防治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都证实针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预防疫病的作用,即增强人体的“正气”。

针灸对机体调整作用的特点具有良性、整体性、双向性,即可以在不同水平上同时使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向正常方向转变。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也多方面的,并且各个环节之间亦相互联系,既可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又可抑制亢进的免疫功能,其作用途径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功能,也可能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介导免疫功能的调节。针灸刺激穴位后,局部神经和感受器可将其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释放递质,分泌细胞因子等一系列变化,实现调控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调节因子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也可通过免疫调节因子而作用于神经系统[8]。

针刺不同的穴位可以提高人体的正气,选择性地激活不同的免疫系统,其中的对应关系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我们认为在不同疾病状态下,针刺不同穴位调节相应免疫相关因子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忠仁. 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8.

[2] 陈汉平.关于针灸-免疫及其调控的研究[J].针刺研究,1988:3.

[3] 梁繁荣,曾 芳,唐 勇.针灸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2008,28(7):507.

[4] 李世光,岳月娥,赵俊凭,等.温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调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11(1):29.

[5] 王武祥,胡晓琳,贾志杰,等.中风患者针刺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比较[J].天津中医,2000,17(4):29.

[6] 饶艳秋,韩乃沂.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免疫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8):557.

[7] 龚顺波,黄碧玉,游吓香,等.散刺结合耳穴贴压对寻常性痤疮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8,49(5):434.

篇8

答:一切从保持免疫系统平衡出发

从免疫学的基础角度上来说,免疫力不是增强。我们所有的体内的免疫系统都是处于一个平衡系统,T细胞跟B细胞的平衡,各方面的免疫功能的平衡。所以说我们不能提出增强免疫力。哪方面增强都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的失调、失衡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或者是导致我们一些其他的免疫性疾病。

所以整体来说,我们不应该说是提高免疫力,而是增强我们的抵抗力。

免疫系统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问题?

答:过敏、缺陷、紊乱是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三大关键词

免疫过于敏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敏。有些人对食物过敏,对空气里面的东西过敏,还有些人对物质过敏,这就是属于免疫系统处于一种过于敏感的状态,所以我们这个是属于过敏性疾病。

另外一种是属于免疫缺陷性疾病,这种最典型的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那就是艾滋病,它因为HIV病毒感染以后,对T细胞的破坏,导致体内的T细胞功能的丧失,产生了一个免疫缺陷。这个就是属于免疫功能的缺失。

当然也有先天性的,我们也看到有些是属于先天性的免疫球蛋白缺乏,就是没有免疫球蛋白,这是两种。一个是过敏,一个是免疫缺乏。

还有一种是紊乱。我们说免疫系统主要是针对外来的病毒、细菌产生抵抗力,或者对体内衰老的死亡的一些组织,它产生吞噬,清除它,这是我们的免疫功能。但是这个免疫紊乱就是对自身组织缺乏了一个识别能力,对自身组织产生了抗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大类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怎么样平衡抵抗力?

答:规律的生活,良好的饮食习惯,最为关键。

这个是很难做到,但是我们至少要增强一些抵抗力,好比说我们平时要锻炼、饮食要规律等等,尽量不要感染,病毒的感染会损伤我们的免疫力。

经常锻炼会不会增加免疫力?

篇9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安全形势也变得十分严峻,尤其是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由于对重大危险源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重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心理创伤十分巨大。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6%,其中安全事故引发的损失大约为2500亿元。在联合国的一项统计中也显示,目前世界各国平均每年工业事故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预防事故和应急救援措施的投入约占3.5%,共计6%统计数据表明,巨大的经济损失几乎都发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人口集中、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事故灾害带来的连锁效应十分明显一。

在我国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露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则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随着国家和人民对重大危险源问题的日益重视,如何处理好城市重大危险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生物免疫系统是高度进化的非常复杂的智能系统,具有的分布式、自适应和动态平衡能力等良好特性,与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网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借鉴用来建立具有人工免疫功能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

笔者是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网络和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网络的相似性,将生物免疫的概念和机制引入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体系,在生物免疫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系统研究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模型、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机制和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模型。通过对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城市重大危险源,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1生物免疫系统理论

生物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可保护生物机体不受外部病原体侵害,并将体内所有的细胞或分子分成或者属于自己的种类(自体细胞),或者属于外部来源的非自体分子种类。免疫系统不依赖任何中心控制,具有分布式任务处理能力,具有在局部采取行动的智能,也通过起交流作用的化学信息构成网络,进而形成全局观念。生物免疫系统多种多样,具有独特性。免疫系统与生物机体其他系统联合作用,从而保证了生命体运行规律的稳定。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督。免疫系统基本元素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其抗体,抗体识别特定抗原并清除抗原。人体系统具有大量发达的抗体系统,能够处理不断变化的环境。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由免疫细胞完成,b细胞和t细胞是免疫细胞的两种主要类型,两者都属于淋巴细胞。

b细胞由骨髓产生,并通过分泌抗体(antibody)与抗原(antigen)相结合,实现抗原的清除。

t细胞由胸腺产生,在免疫反应过程中能刺激和抑制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免疫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1是satoshiendoh(1998)给出的一个生物免

疫系统示意图。

免疫系统可分为先天性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

先天性免疫系统是生物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与生俱有的,能传给下一代,无特异性,对各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适应性免疫系统在“初次响应”之后,可记住病原体,当再次遇到时会产生“再次响应”,迅速而有效地消除病原体。

生物免疫系统是高度进化的智能系统,它具有

如下特点:

1)分布式系统。生物免疫系统没有中央控制器,它由广泛分布于全身的免疫细胞组成,该类免疫细胞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式网络结构实现各种免疫功能。

2)自适应系统。自然界中存在的抗原种类远远多于生物体内的抗体种类,因此,侵入生物体内的抗原具有不可预知性。但免疫系统会通过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不断地产生新的抗体,最终生成适合的抗体来消灭抗原,从而动态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动态平衡系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系统内部各免疫细胞之间、抗原与抗体之间、抗体与抗体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网络体系,使免疫应答维持合适的强度。

4)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生物免疫系统具有两种类型的免疫应答:初次免疫应答和二次免疫应答。当抗原第一次侵入生物体内就会引发初次免疫应答,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在该过程中,免疫系统通过学习抗原产生记忆细胞。如果相同类型的抗原再次入侵时,二次免疫应答被触发,免疫系统通过唤醒记忆细胞,在比初次免疫应答短的时间周期内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

5)具有识别功能。生物免疫系统具有辨认“自己”和“非己”的特殊识别能力。对于“非己”的抗原,免疫系统能启动免疫应答来排除异己;而对于“自己”的组织细胞,免疫系统能保持免疫无应答,形成免疫耐受,维护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生物免疫系统具有的分布式、自适应和动态平衡能力,可用来借鉴建立人工免疫网络模型,为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2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免疫机制和免疫模型

2.1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模型

在图3中,建立了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模型。在模型中,不仅更加注重危险源监控的严密性,而且城市应急管理主体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职责更加明确。

2.1.1城市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在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中,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综合监测与风险评估,它的职责是保障城市不受企业安全问题的威胁,向城市应急管理中心传递危情,并为城市应急管理中心的预警决策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2.1.2消防等城市应急服务部门

面对危机,消防、公安、医疗、交通、通讯等部门的职责是负责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下的应急作战。在城市应急网络中,上述部门承担着两项任务:接收预警和报警,应急备战;提供资源,实施预警。

首先,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回应来自各方的预警信号和报警,迅速加入到应急备战与战斗中,收集危机信息、提供可调度资源。在决定向公众预警信号后,除了媒体与通讯部门之外,各部门除了自身的常规职能外,还必须承担提供预警资源、执行预警任务的工作。

2.1.3危险源企业

危险源企业是危险源的生产者或消耗者,是风险、危机、事故甚至是灾难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它们的直接受害者。在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中,企业作为危险源的拥有者,其主要任务是危险源的监测、控制、上报以及报警等。

2.1.4其他企业、单位和组织

其他企业、单位和组织也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面对危机事件,其他企业、单位和组织可以帮助收集情报,发现危机存在的前兆,传递潜在危机的信息,引起有关部门注意,防范危机的爆发。同时还可以提供相应的应急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应急救援。

2.1.5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是城市应急管理的临时组织,它由政府直接领导,在应急作战中取代城市应急管理中心的地位,负责协调应急管理主体问的关系,发挥统一指挥、协调行动的作用。在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中,城市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最终的预警决策与启动。

面对刚刚开始或即将到来的危机,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决策者们必须迅速对事态的严重性和发展进行分析,作出是否向公众发出警报、向哪些公众发出警报、借助什么预警方式、什么样的预警信息、哪些资源可以利用的决策。

2.1.6城市应急管理中心

城市应急管理中心是城市管理的常设机构,是城市危机管理的权威部门,作为城市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统筹规划者,在应急管理中负责城市危机预警、制定工作计划、举行应急训练等。在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中,城市应急管理中心的职责主要包括:制定预警方案、编制应急预案和预警。

2.1.7城市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城市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作为城市危机管理的研究机构,旨在为城市各部门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预警网络中,城市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的任务是针对城市重大危险源和危机向求助方提供专家级的帮助和支持。一方面指导危险源的监控、评估,为应急预警提供决策支持;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研究、设计与开发现代化的监控、评估和预警系统,从而提升城市的应急预警能力。

2.2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机制

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与人体免疫网络都具有分布式、协同性、动态性等特征,可以从生物免疫机制中得到借鉴,形成如图4所示的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的免疫机制。

2.2.1重大危险源辨识机制

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和事故易发性等危险性基础上,规定出要重点监控的危险物质或高能量设施及其临界量标准。即首先应明确事故预防要防什么、安全管理管什么、应急救援的对象是什么。只有在相关标准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从切入点和分析过程上,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或局限性,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不足以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必须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询问交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系统安全分析和风险评价法等。从某种程度上说,scl(检查表)、hazop(危险可操作性研究)、eta(事件树)、m(事故树)是比较规范的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2.2.2重大危险源监测和预警机制

监测和预警机制是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系统内部的重大危险源,必须进行实时地监测。当危险发生时,必须及时地预警。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网络的各个环节完善对危险源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其次,建立和完善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的知识库,将应急预案、应急后的经验和教训存到知识库,方便以后更好地进行危险源识别、监测和预警。

2.2.3免疫耐受机制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是免疫应答的一种特殊类型。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用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特异性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正常免疫耐受机制的建立对维持机体自身稳定和进行免疫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网络在对可能的危险源进行免疫识别后,当结果被认为是“自己”的时候,就会实行免疫耐受,对所识别的对象不采取任何措施。这种免疫耐受行为,使得城市应急免疫系统在对系统发生的可疑对象进行识别后,作出比较合适的行为,不会对城市系统存在的非危险对象作出过多的反应,这样可以节省城市系统中的很多资源,可以提高城市系统运行的效率。

2.2.4免疫记忆机制

当城市系统初次遇到一种危险对象时,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调整以更好地识别危险对象,并在识别结束后以最优解决方案的形式保留对该危险对象的记忆信息。而当城市系统再次遇到相同或者结构相似的对象时,在联想记忆的作用下,其应答速度大大提高。免疫记忆对应于再次免疫应答和交叉免疫应答,而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的交叉免疫应答是城市系统对结构相似的危险对象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属于联想式记忆,可以加快城市系统的学习进程并提高学习质量。免疫记忆是提高城市重大危险源网络运行效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2.3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模型

运用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的免疫机制,并将多智能主体理论引用到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中,可以建立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模型。在模型中,不同形式的主体都是面向危机,围绕可用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协同性活动,不同主体的功能和处理能力是不同的,主要分为以下主体结构(见图5):

1)监测主体。该主体是时刻保持警惕的,并与环境交互作用,具有特殊的目的。当监测环境状况变化时,如出现危险、错误、异常等状况,监测主体会及时作出反应。对应人体免疫系统中具有监测作用的抗原提呈细胞(ayc),而在城市系统中,监测主体对应的是危险源企业等城市应急管理主体,也包括各种先进的监测系统,如gis,gps等。

2)行动主体。根据自己的任务,包括在制定决策或者执行特殊任务中,对应b和t淋巴细胞这些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效应细胞。城市系统中的行动主体就是当危险和灾难发生时,采取指挥决策行动的各方面组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政府机构和公共应急组织,包括城市应急管理中心、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等城市应急管理主体。

3)通信主体。作为信息载体或者交涉者,用于保持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络。它们对应自然免疫系统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也就是起第二信号作用的因子。城市系统中的通信主体的功能,主要由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模型中的通讯部门完成,通讯部门中尤其关键的就是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信息处理平台。

4)辅助主体。可以被监测主体或者行动主体通过通信主体激活,一旦被激活,它们会报告情况。对应免疫系统中的t辅助细胞,它辅助b细胞完成清除抗原的任务。城市中的每个组织、机构都可能成为辅助主体,当灾难发生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他们就应该能够协助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对和处理问题。像社会志愿者组织,非危险源企业的其他企业组织和单位都可能起到辅助主体的作用。

5)杀伤主体。该主体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处理危机。它们可以通过通信主体被多个主体激活,从而防止实际危机。对应免疫系统中的t杀伤细胞,被激活后,可迅速采取行动、处理危机,并进行救援。城市系统中的杀伤主体就是直接面对危险和灾难并进行处理的人和物及其组合,尤其是指消防、医院等城市应急管理主体。

6)抑制主体。可以被行动主体通过通信主体激活,但是通常将抑制其他任何主体可能进一步采取的行动。对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抑制细胞,抑制功能性细胞的活动。在城市系统中,其抑制主体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和抑制危险的进一步恶化及扩散,维持城市系统的稳定。像公安部门在出现危险时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交通部门协调道路交通,都避免了城市危机的进一步扩散,起到了抑制主体的作用。

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中,各个城市应急管理主体能够充分整合城市系统中的各种信息,最大程度地共享应急管理资源,在整体上实现信息协同、资源协同和流程协同,提高整座城市应对危机的免疫功能

3结论

由于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因此,它对系统的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重大危险源应急管理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利用生物免疫系统网络及生物免疫概念与机制,引入城市重大危险源管理进行研讨,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基于生物免疫系统的各种优良特性,在生物免疫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重大危险源免疫机制开展研究,旨在研究构建一个智能化城市应急管理免疫模型。

篇10

[关键词]免疫原理 选择算法 检测细胞 病毒检测

自从计算机病毒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出现以来,一直困扰着计算机专家和用户。当前运用最广泛的病毒检测方法是病毒扫描法。这种方法和其他传统的方法都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即无法检测未知病毒,新病毒特征码提取工作需要由病毒专家来完成。最近几年,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病毒的传播更加便捷,简单病毒生成工具的出现使病毒的编写成为普遍现象。这些都使人工提取变得越来越不堪重负。

一、生物免疫系统原理

生物保护自身免受病菌的伤害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完成的。当外部病菌侵入机体时,生物免疫系统通过组织淋巴细胞来识别“自己”和“非己”抗原,消灭并清除异物。在生物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抵御病菌入侵时,T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反应和调节功能。B淋巴细胞则在其表面产生抗体,探测对应的抗原并记录下该抗原的结构和特征,它执行识别、记忆、学习等功能。

从计算机安全、病毒检测方面来看,生物免疫系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能,其运行机理、系统结构、层次模型等与计算机安全系统非常相似,而且其所具有的如下特性又是计算机安全系统所必需的:

1.分布式。生物免疫系统是一个高度分布的计算系统;

2.系统可靠性。免疫系统通过被认为是“阴性”的淋巴细胞执行病菌检测,从而避免了自体免疫反应,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

3.多层性。生物免疫系统对外来入侵提供多层的保护,皮肤、温度、体液Ph值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清除病菌的作用;

4.多样性。生物体能产生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免疫抗体;

5.模糊匹配检测。在生物免疫系统中,产生的抗体不仅可以对相应的抗原作出反应,而且通过模糊匹配可以对相似的抗原作出反应;

6.自学习、记忆性。在生物免疫系统中由B淋巴细胞完成对未知抗原的“学习”和“记忆”,从而对于相似抗原的未来入侵,免疫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

二、病毒免疫系统

人体的免疫系统天生具有检测和识别已知和未知病毒的能力。计算机病毒防御与人体免疫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本文介绍的病毒检测方法使用了克隆选择和否定选择等免疫机制,系统的功能:提呈一个可疑文件,系统使用克隆选择、否定选择等机制,通过免疫检测细胞来识别病毒,提取并记忆识别病毒的检测细胞(特征码)。

1.自体与非自体

生物免疫系统的自体和非自体是形态不同的蛋白质链。在本节的病毒检测系统中,自体S为正常程序代码集合,SU;非自体T为病毒程序代码集合,TU。满足S∩T=Ф,S∪T=U。其中,代表问题域集合;G={0,1,…,9,a,…,f},代表可选的十六进制字符集合。

2.检测细胞

检测细胞用长度在16位到24位之间的十六进制的病毒特征码定义;检测细胞b, 。它莫一淋巴细胞,融合了B细胞、T细胞和抗体的性质,用于检测和识别病毒。比如,Tiny-143病毒的免疫检测细胞就是它的特征码4db8004ccd21eb029090beff。

3.亲和力

4.否定选择过程

在病毒检测中,不能把正常的程序识别成病毒,所以检测细胞在参与病毒检测前必须经历自体耐受过程。检测细胞集合的自体耐受过程用式(3)定义:消除检测细胞集合中所有识别自体的检测细胞。

5.省略文件和.省略等20个系统文件。检测的对象是被实验病毒感染的自体文件。

实验中的一些常数的设定:检测细胞最大的长度为24位,病毒产生识别的门限比率为λr=90%,检测细胞的筛选门限比率λs=50%,判断是否有病毒的门限比率λi=30%,检测细胞最大克隆数目 θ=6,克隆选择的最大轮数r=105。

四、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已知病毒和它的一些变种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且误别率很低。在未知病毒识别过程中,系统体现了多样性、自学习、动态调节等多种特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