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市场范文

时间:2023-03-20 04:2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空调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空调市场

篇1

一、空调市场现状

1、行业趋向多层面竞争

价格竞争为弱势品牌向高一层次的营销阵营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国内空调市场购买力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厂家不断降低价格使空调从享受型产品向大众化产品转变。持续拉动市场需求,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因此,降价成为厂家争取市场份额的有效武器。格兰仕、新科等莫不如此。

服务成为对抗价格竞争的有力武器。空调在安装前只相当于半成品,售后服务显得尤为重要,谁在服务上出奇制胜,谁就能够获取消费者的信赖,谁就能称雄市场。一些高价位品牌在服务上的宣传有力地抵抗了价格竞争的凌厉攻势,为他们提供了喘息的机会。

品牌直接拉动销售。海尔、格力、美的等通过品牌营建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拥有较高的消费者忠诚,在坚持不降价仍然能够在价格大战中获得稳定增长的市场份额,品牌对销售的带动功不可没。各大品牌投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和市场炒作,使得品牌的竞争更加激烈。

技术引导消费潮流,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主动。在几年的市场竞争中,海尔的15米送风技术、网络空调和小型中央空调对消费潮流都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分散了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程度,使得海尔在竞争能够保持主动。海信借助降价的势头对变频技术猛炒,起到了引导消费潮流的作用,在销售中获利非浅。

透过市场竞争的种种表象,可以发现,价格、服务、品牌、技术等四个竞争要素主导了了近几年的空调的市场竞争。一些具有较为雄厚资本实力和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的品牌综合运用了以上四个竞争手段,其他品牌在竞争时往往只采取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实行“集中突破”。

2、二次购买群体逐步扩大

在购买空调的消费群体中,首次购买的消费者占42.54%,二次购买的消费者占57.46%,空调消费逐步由首次购买占据主导转向首购买与二次购买并重。相对于首次购买而言,二次购买的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上表现出更多理性和成熟。这种理性与成熟既表现在购买因素的考虑上,同时也表现在购买决策模式上,以及购买场所的选择和信息渠道的选择方面。随着空调市场的不断成熟,二次购买的消费群体(以更新换代产品的群体)与首次购买的消费群逐步持平,而这两个群体均表现出更倾向购买海尔、格力等实力品牌。

3、序位标准面临变革、企业资质成为核心标准

商业资本的崛起和注入将给空调营销模式和商业渠道带来具有颠覆性的冲击。空调厂商之间无论是技术比拼还是品牌竞争,最后必将回归到资本运作的竞争。只有建立优良的资产质素,才能坚持到最后,成为真正的大赢家。行业标准由原来的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品牌力度标准逐步变为以产品素质,产品有无市场空间;企业行业地位,有无管理能力;企业财务状况,有无盈利水平的企业资产质量标准。

二、市场竞争现状

2、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空间狭小

空调普通机型价格相对5年前下降了50%,以新科、格兰仕等推出一波又一波降价导致了利润微薄,有偿服务呼声渐高。降价弹性逐渐降低,在几乎所有品牌都价格下调的情况下,降价所带来的冲击力大大降低,消费者比以前成熟理智,购买时更加会结合价格以外的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价格题材新鲜不再,ü前年及去年价格是竞争热点,多数有影响的促销活动、公关活动都是围绕价格展开,价格题材已经得到了深度的开发,挖掘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价格竞争是经济竞争重要一环,比拼利润下限型低水准价格竞争已经穷途末路,但比拼企业实力、成本下限的高水准的价格竞争即将展开。以规模生产带来的低成本、低投入,给消费者创造最高的价值,这样的价格竞争才是高层次的。

2、技术竞争向核心化、高新化深入

空调行业没有步彩电业的后尘,将概念战持续下来。以海尔、美的、长虹和科龙为代表的空调企业,始终坚持通过提升空调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核心功能,以满足消费者切实需求,成为业界品牌的新走势。以科龙、长虹、伊莱克斯为代表的二线品牌将技术战逐步推向核心技术的攻坚并大量采用高新科技。

3、服务发展空间尤为广阔

服务是所有品牌意识宣扬的利器,海尔等一线品牌在服务的基本功能层面上,开始深度功能挖掘,推出更高层次的服务。深入发掘消费者对服务的需求,推出更人性、更方便消费者的 服务措施。如海尔的“无尘空调安装”、“海尔家庭中央空调免费专业设计” “海尔无尘空调安装”、“海尔家庭中央空调免费专业设计”、“安全配电、定向排水”等更。格力的“千万用户大回访”;美的的“春天的问候美的空调服务到您家”等活动。当三线品牌围绕价格展开竞争的同时,科龙、长虹相继在技术上向一线品牌发难,把技术竞争向深层次演进。素有价格屠夫之称的格兰仕拉开了三线品牌以价格为手段围攻一线、二线品牌的序幕,科龙、华凌同时采取价格应对措施,价格成为首当其冲的焦点。众多品牌的空调将服务作为强化品牌亲和力的一张王牌,但在价格战、技术战尚未走到尽头时,服务最多还只发展到第二层面,服务机制尚未健全、还未形成统一的服务理念,因此,服务层面的竞争还未真正展开,发展空间尤为广阔。众多品牌的空调将服务作为强化品牌亲和力的一张王牌,但在价格战、技术战尚未走到尽头时,服务最多还只发展到第二层面,服务机制尚未健全、还未形成统一的服务理念,因此,服务层面的竞争还未真正展开,发展空间尤为广阔。

三、品牌竞争格局

1、品牌竞争趋向

通过图四,2002年年的卖方集中度(CR4)显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CR4(前四名品牌市场占有率累计百分比)较2000年提高10%,彩电市场向快速名牌产品集中。依据产业组织理论,卖方集中度(CR4)大于20%而小于50%,规模经济水平中等,市场进入壁垒较低的行业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的空调市场现在的空调行业格局与98年的彩电业有很多相似之处,行业成熟度高、品牌繁多、技术面临瓶颈、价格战一触即发等等。彩电业经过行业调整,品牌逐渐集中至五家。如今的空调行业要避免整个行业亏损的境地,必然也走品牌集中的道路。

2、各品牌竞争战略

一线品牌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概念创新高频次传播”的市场路线。以海尔、格力为首的一线品牌一贯以自身产品技术领先、质量可靠而著称。一方面,通过技术不断创新,如海尔、格力、美的在2002年均推出以数码智能感温的空调产品。同时,对服务升级,使产品综合质量多方面领先其它品牌。另一方面,适度运用媒体传播策略,高频次广告投入、口碑宣传塑造品牌亲和力。从而保持自身在产品和品牌两方面的领先优势。凭借强大的品牌拉力和技术优质,坚持不参与价格战的原则,牢牢占据中高端,以保证自身适当的利润空间和发展后劲。

二线品牌以价格夺取市场以及以服务和技术提升品牌,形成螺旋式的市场上升趋势。二线品牌一方面翻新核心新技术开发出新的高效产品,提升产品质素与一线品牌比拼技术领先优势,达到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档次。另一方面利用低效、陈旧产品打价格战,不但盘活低效产品效能并且构筑价格壁垒和依靠品质阻击三线品牌的拓展。如新科、奥克斯等以价格为切入点和主线,不断推广造势,形成攻城掠地之势,然后再回头来补上技术和服务短板,以期在整体上提升品牌,拉近与一线品牌的距离。最终对消费者形成价格便宜,品牌差不多的印象。以价格为主素材,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制造市场热点。新科的“变频普及风暴”一出立即被媒体热“炒”,在一向高价的变频空调市场,以低价格为突破点,在变频空调市场夺取先机。在用价格圈地的同时,二线品牌进行技术升级、服务提升,增强品牌对消费者的亲和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新科在率先推出“变频空调终身包修服务”;新科空调适时推出了“超长保值”活动,向消费者承诺,购买新科空调9个月内遇到价格下调可补购原差价,若质量出现问题可免费更换新机。三线品牌低成本、低利润扩张战略。

三线品牌主要目的在于迅速拓展市份额以博得生存机会,以格兰仕、乐华、奥克斯为代表的三线品牌通过大规模采购材料取得价格优惠,大规模生产分摊固定成本大幅下降产品价格,同时采取较高的经销商利润并且大面积铺货,通过拥有高占有率达到规模利润。

篇2

目前,空调行业正面临“饱和、替代、低迷”三重困境的影响,生存处境令人堪忧。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未来2—3年内,空调市场洗牌的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对于空调厂商来说,全力挖潜城镇市场,转变经营强化中央空调业务,出城“下乡”开辟农村市场或将是三大可供选择路径。

城镇市场趋于饱和临界点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空调保有量达到100.3台,其中东部地区保有量有望突破150台,城镇空调市场趋于饱和临界点。与之相对应的是,2008年末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空调保有量仅为9.8台,其中西部地区保有量不足3台、东北地区保有量则不足1台,农村市场显然大有可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9》)

与之对应的是,2002—2008年我国空调产品产量增长额幅度基本上与城镇空调市场增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均在2007年创下历史最高增长记录。但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在2008年度空调产量增速及国内城镇市场保有量增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放缓趋势。相对而言,农村市场保有量所受影响较小,基本保持小幅匀速增长的态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家电下乡”政策效应的发挥,农村市场保有量将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态势,农村市场正在演变为家庭用空调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两大城市型家电连锁巨头2004—2008年的财务数据,则从侧面反映了城镇市场空调市场近年来趋于饱和的现状。数据显示:空调品类在两大家电连锁巨头销售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毛利率均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销售增速也明显低于整体规模增速。

空调企业面临增长瓶颈

三大空调巨头上市公司2008年度年报显示:格力、美的两大巨头空调产品营收均超过300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相当于一个在第二军团排名前列的品牌全年营收;而海尔与两大巨头之间的差距达200多亿元,某种程度上说,空调市场已完全形成双雄争霸的格局。不过单纯从毛利率指标而言,海尔则成功摘得第一名。但在市场集中化效应的推动下,格力、美的同比增长幅度分别达10.58%、22.97%,而海尔则出现7.15%的负增长。

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巨头总体营收分别达到90.69亿元、88.24亿元、68.0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15.97%、29.44%、17.43%;毛利率则分别同比增长24.42%、20.38%、24.86%。按照2008年度空调营收占上市公司营收比例推算,预计三大巨头一季度空调销售分别约80亿元、60亿元、20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均呈现两位数以上下降幅度。

另外,长虹、TCL、海信、海信科龙四大综合家电类上市公司2008年度年报资料显示,除长虹(含冰箱)保持10.23%的同比增长幅度以外,其他3家空调产品营收分别同比下滑6.81%、27.9%、5.94%;剔除冰箱行业平均增速因素,长虹空调同比增长幅度极有可能是低个位数增长甚至存在同比负增长的可能。

上述四大综合家电类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总体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4.76%、13.25%、6.05%、22.12%;营收总额分别减少至60.56亿元、77.24亿元、34.62亿元、17.96亿元。

TCL集团相关资料则显示,今年一季度TCL空调销售量同比下滑36.42%,减少至24.72万台;4月份当月销量12.63万台,同比下降53.7%;1—4月份空调销量37.85万台,同比下滑幅度达43.55%。

著名行业观察家曾高飞表示:上述数据资料一方面说明,空调行业面临“饱和、替代、低迷”三重困境的市场瓶颈效应已经显现;另一方面,包括上述空调厂商在内,志高、奥克斯、格兰仕等非上市第二军团,松下、大金、日立、三菱电机、LG、惠而浦等外资空调品牌,惠康、月兔、康佳、天鹅等市场新兴品牌等同样面临上述三大困境,生存处境令人堪忧。因此,未来2—3年内空调市场洗牌的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

城镇空调市场面临退市危机

著名行业观察家张彦斌指出:随着我国《节约能源法》以及配套规章《公共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相继出台以及国家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鼓励政策的推行等,城镇空调市场单纯依靠市场新增需求、一户多机的复次消费需求以及汰旧换新的更新换代需求,仍将难以突破市场增长的瓶颈。

日本空调冷冻工业会5月中旬的《全球空调需求统计概要》报告显示:2003年-2008年我国房间空调器产销量虽然远高于中央空调系统,但是,市场增速则明显低于后者。中东、亚洲(除中国、日本)、非洲、大洋洲等地区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洲地区中央空调系统产销量虽然呈现下降的态势,但是整体下降比率原低于房间空调器;北美地区两者均呈现同比下降的市场态势,但中央空调系统占比则高达40%左右。两外受08年夏季酷暑影响日本空调市场仍保持增长态势;但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国内房间空调器出货量同比下降13.6%,减少至60.08万台;而中央空调系统出货量同比下降幅度为10.1%,减少至6.35万台。(参见图2:日本JRAIA全球空调需求统计概要)

备注:ルームエアコン:房间空调器パッケージエアコン:成套空调系统北米:北美アフリカ:非洲アジア:亚洲(中国日本除外)资料来源:日本冷冻空调工业会

张彦斌表示:需要提请注意的是中央空调行业有一个1大于100定律,即1套中央空调系统所发挥出的集群效应远大于100台单体房间空调器的效能,中央空调系统正在以1:100以上的速度形成对分体式房间空调器市场的替代性“挤出”效应。因此,虽然全球各地区中央空调系统产量结构性占比普遍低于房间空调器,但是,其对房间空调器而言则呈现出几何级替代效。

张彦斌称,尽管目前上不能简单地将分体式房间空调器产品归纳为落后产品,房间空调器制造归纳为落后产能。尤其是在变频空调市场发轫之初,过分强调中央空调系统对分体空调市场的替代性挤出效应,略显不合时宜。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的提升,制造成本规模化效应的形成,尤其是民用节能建筑条例的进一步实施,家庭CO2减排环境保护制度的导入等,分散式单元空气调节器产品在城镇市场的份额必将呈现逐步下滑的态势,相反中央集成式空调系统则有可能晋升为城镇空调市场的主力产品。

此前,相关机构预测,2008年度我国中央空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0亿元),随后以近20%的复合增长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该机构预测2015年我国中央空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约占空调市场规模35%左右,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城镇空调市场的“明日产品”,中央空调市场在未来数十年间还将保持较高的市场增速,甚至不排除将小型房间空调彻底挤出城镇市场的可能。

曾高飞则表示:面临城镇市场饱和、市场增速放缓、中央空调市场替代挤出效应、全球市场阶段性低迷多重困境的空调厂商,要想走出困局达到柳暗花明、绝地逢生的目的,“全力挖潜城镇市场,转变经营强化中央空调业务,出城下乡开辟农村市场”或将是三大可供选择路径。

空调下乡战如同终极战

国家权威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空调产量同比增速达17%,而2008年度增速则放缓至2.7%,小幅增加至8230.9万台。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空调产品产销率仅为92.4%,而冰箱、彩电、手机、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产品受“家电下乡”带动影响产销率均在98.5%以上。在此情况下,在4月份产量同比增速较3月份加快的219种产品中,空调达14.2个百分点,而彩电仅为11.9个百分点。而冰箱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左右;计算机、手机、洗衣机同比增速则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

曾高飞指出:空调行业相对彩电、冰箱、手机等之所以出现产销率偏低,但同比增速加快的现象,可以理解的原因是各大空调厂商均瞄准“五一”小长假、夏季空调旺季商战、“家电下乡”三大业绩增长点。其中,“五一”小长假商战空调热卖,各大空调厂商着实松了一口气,精神也为之一振。但是,入夏以来,尽管华东、华北等地区出现创纪录高温天气,但是夏季空调旺季商战的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另外,北京、安徽、浙江等地商务部门的4月份“家电下乡”销售数据显示,安徽省3月份“家电下乡”空调销量仅为48台(截至4月末销量仅为1080台),相对于冰箱47652台、彩电16150台而言,“下乡”空调销售显然极其不符合其季节性销售的商品特性,更与各空调厂商声势浩大的“下乡”宣传形成鲜明的对比。

5月14日,第三批空调“下乡”项目招标公示结果显示,共有23个空调品牌、490款产品入围,中标品牌厂商及产品数量分别增加3家、244款。

篇3

“价格战”、“高库存”成为8 月27 日由中国家电网主办的2015 空调行业高峰论坛上的热议词。据今日头条运营策略总监谭晓博介绍,这两个词恰好也是今日头条所统计的过去一年中空调用户最关注的热点事件。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对此评价:“面对高库存,众多空调品牌不惜血本发动价格战,但市场最终还是黯淡收官。空调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关键期,这种价格战既不理性,也不合时宜,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自2015 冷冻年度( 以下简称冷年)开盘以来,空调行业便面临库存压力。为缓解库存压力,空调市场自龙头企业开始纷纷加入价格战。但“以价换量”并未刺激整个市场需求的增长。此次论坛的《2015 冷年国内空调市场检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 冷年空调销量为4046 万台,同比下降5.4% ;销售额同比下降10.50%(如图1)。

分析2015 冷年行业下滑的原因,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蔡莹指出,主要原因为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整体价格水平回落。《报告》显示,空调平均价格由2014 冷年的3759 元下降至2015 冷年的3472 元,明显的价格下行开始时间为2015年3 月。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整体市场销售规模下滑,但智能空调与变频空调的市场占比进一步扩大,成为市场结构变化的亮点。《报告》显示,2015 冷年,智能空调销售量同比增长173.5%,市场占比达到6.47%;销售额同比增长98.44%,占比达到7.15%。智能空调市场受到价格下沉的影响,销售额增幅较2014 冷年下降较多。变频空调销量占比由2014 冷年的55.6% 提高到2015冷年的59.8%,销售额占比由2014 冷年的64.17% 提高到2015 冷年的69.96%。蔡莹解释说:“外资品牌变频空调的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甚至平均价格略有上升,这对变频空调销售额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

空调品牌集中度的变化也从侧面体现出价格战的不合理。《报告》显示,2015 冷年,市场前三名品牌占有率为67.08%,同比提高5.63 个百分点;前十名品牌占有率为96.58%,同比提高1.48个百分点。蔡莹说:“整体品牌格局没有改变,排行前3 位的品牌占比明显提升。从这个情况来看,价格战的效益只集中在个别龙头企业中,对其他品牌来讲,无论有意,还是被迫加入这场价格战,都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

随着主流品牌渠道进一步下沉,三四级市场的竞争也进入成熟阶段。《报告》显示,2015 冷年,三级市场空调销量占比为10.13%,销售额占比为10.22%,同比均微幅增长;四级市场销量占比为7.23%,销售额占比为8.87%,均同比增长1.7 个百分点(如图2)。

篇4

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二级市场的空调产品饱和率已经达到65%,而三四级市场由于地域差异化原因,还处于很不平衡的成长期;因为营销手法的巨大差异和对主要市场的垄断,传统渠道,特别是乡镇市场渠道则成为了当前空调企业争夺和依赖的焦点与重点。

渠道争夺的信号早在05就已经出现。国内空调巨头格力、奥克斯等率先发动渠道变革,推动渠道扁平化,只是06年演绎得更加明显。在渠道争夺中,国美与格力的分手使得格力开始转向自建渠道,维持并强化原有渠道模式,并自建零售专卖;TCL也开始拟建卖场;奥克斯收编1000家“三八店”。暂且不管这些其成功与否,至少渠道之争会愈演愈烈。2006年的空调之斗,渠道竞争不可避免越来越激烈。只不过此次渠道竞争体现在两点:一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和其它渠道商的争夺,二是厂家自建渠道的争夺。

新的冷冻年度开盘,按照空调行业传统惯例,各厂家都会推出新品,出台新的营销政策,召开经销商会议,寻求经销商支持,鼓励经销商打款。每个经销商会议,无一例外厂家会花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老总等疲命于各地重复一遍又一遍的报告。而每当这个时候,苏宁张近东、国美李俊涛、永乐陈晓、大中张大中及其他空调“大佬”级经销商叶惠忠、邱礼昌、梁建平、戴德明、邓永明等都应该是整个空调行业最为忙碌的人。他们来回往返于一些空调厂家们的年度盘点大会上,手中领着各个厂家授予的年度战略合作伙伴、最佳经销商的奖杯和奖牌;耳边听着各个厂家最优惠政策支持、最强大的资源共享的许诺。

05年11月19日,笔者陪同空调行业的大大佬——浙江五交化的叶惠忠连赶了三场会议:华凌、美的、LG的杭州区域经销商会议。在这三场会议上,笔者发现了多张熟面孔,当时笔者敏感得觉得,渠道也正面临着进一步整合:几年前的多如牛毛的“三八店”正悄然隐退,原本有一定实力的经销商也因厂家政策的调整、品牌退出行业而黯然退场,能被厂家诚邀来开会的、被捧上领奖台的老板们都是厂家觊觎的“肥肉”。

激烈的渠道战

空调产品与其他家电产品不同,工厂生产出来的空调产品,只是一个半成品,安装、维修等后续服务还得由经销商来完成。因此一个品牌在市场上的销量如何,跟这个品牌的渠道客户的优劣有很大关系。而厂家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取决于各个客户的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打款支持,厂家的资金周转不过来,经营就会存在很大风险。综观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品牌,他们大多数都有着强大的渠道网络,而这些渠道与其他品牌的渠道相比都有相当的竞争力。所以,行业里有句话“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为王”之说,某个品牌的网络数量、网络质量往往决定了该品牌在当地的销量、影响力。因此,各厂家每年出台了分别针对全国连锁卖场、传统渠道两个政策,生产的产品也注重差异化,为的是不得罪大连锁,又能给传统渠道以利润。

空调行业经过几年洗牌,一个个品牌倒下了,有竞争优势的品牌“踩着前人的血的脚印继续前进”。随着空调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这个作为联系顾客和厂家的纽带也显得格外的重要。在对渠道的政策上,各厂家纷纷采取精耕细作的方针,实施新的渠道策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与家电连锁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积极自建渠道,渠道重心下沉,同时辅以渠道扁平化运作。

由于大卖场服务专业、品牌形象好、价格低廉,成为顾客购买空调的首选,而一个品牌能否进大卖场,关系到这个品牌的品牌形象。因此,众多品牌削尖了脑袋也要进大卖场。由此产生了诸多品牌“与XX大连锁战略合作峰会”、“与XX大连锁签订X亿大单新闻会”的炒作。

而本土的传统渠道,由于在当地市场操作空调多年,拥有当地的人脉关系,熟悉当地市场,有资金、仓储的便利条件,这些都是全国连锁大卖场所不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这些客户的门槛几乎被厂家业务员踏破。

空调企业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来自于下游渠道商的预打款,但是,从2005年度预售款的回收情况分析,除了大牌空调企业的情况相对较好外,大部分企业的预收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许多空调商经过了心惊胆战的2004年后,对2005年空调行市表示由衷的担心,尽管空调企业推出的淡季回款政策,但收款还是不理想,所以,对于空调企业来说,销售渠道的精耕细作终于提上日程。

就在渠道革新的过程中,空调实力企业大抛“绣球”向渠道发力,格力、美的、奥克斯纷纷出台渠道政策向渠道商压货。自05年8月份起,各空调品牌就开始暗中较劲。仅格力、美的、奥克斯等大品牌推出的渠道压货政策就不少于10次。

无奈的渠道整合

近年来,连锁大卖场在全国范围疯狂扩张,网络逐步渗透到二三级市场。随着大连锁势力不断壮大,大连锁不断掌握了渠道话语权,伴随而来的是大连锁对上游厂家的盘剥,上游厂家不堪受其苦。制造商与流通商之间“摩擦”不断见诸报端,格力最终与国美闹翻了脸。制造商与流通商的之间,谁是谁的上帝,近来是行业人士热谈的话题。各厂家不得不把眼光瞄准传统渠道,或者自建渠道。

随着全国家电连锁业态在占据了一级市场的主动权后,朝着二、三级市场迅猛扩张,传统的空调专营店正面临着外界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的劣势两种挑战。小经销商由于大连锁的进入,纷纷转向经营;一些实力不佳的品牌退出了行业的舞台,风险防范意识比较差的经销商受到连累而不得不关门。一些在空调行业里做了多年的实力经销商调整了经营品牌、经营思路,而这些实力经销商都是被各品牌虎视眈眈的瞄准着,他们成了厂家时刻抢夺的对象。

从各厂家2006年度营销政策来看,许多企业的网络重心大面积下移,制定了清晰的客户回款年度规划表,并对加强客户管理力度,要求对客户进行立体24小时跟踪分析,特别是客户利润分析,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多的利润,降低客户的损失,减少残次亏损,对客户的各种奖励一旦实现加快了兑现速度,并在操作手法上做出变革,并对客户进行保姆式跟踪管理,以客户的品牌盈利能力,从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提高整体网络的运营质量。

美的空调率先行动。将全国市场重新设置为五大区域,对各个区域采取“虚拟经营实体动作”的方式,总部权利进一步下放到各个区域中心,实现“责、权、利”的匹配,加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美的大举进行了剑指三、四级市场的“井冈山誓师”。

华凌也在经过董事会研究后,开始了重大革新。成立了新的产销本部,其地位高于公司其它职能部门,直接向总经理负责。下辖冰箱、空调、连锁渠道、信息四个部门,旨在进一步提升销售的职能地位,实现公司对市场的垂直管理。

志高作为市场的一匹黑马,其为了继续保证其竞争优势,对营销组织构架进行大手术,在原先几大直辖片区的基础上增加了江浙、京津等直辖片区,而70%的片区经理都进行轮换和调整,其营销副总监张平则升任副总兼总监,旨在加强营销团队的政策延续性和市场竞争力。志高坚挺“渠道双轨制”,销量在各大卖场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乡镇总动员”行动对三、四级市场的再开拓,也带动了传统渠道销量的增长。

与此同时,奥克斯、新科、TCL等在去年的空调市场中表现不俗者也纷纷开始了自身模式的调整,奥克斯增设总部直辖片区、新科推出“零距离”营销模式,TCL则调整区域市场划分。

连久未露面的格力老总朱江洪也在经销商大会上大谈其固有的“厂商一体”格力营销模式和渠道。10年来格力所构建区域销售公司,配合专卖店的模式,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不断的调整和磨合,为的是更好的适应渠道变革。

各个厂家调整的重点不约而同的面向营销模式的调整,说明了厂家对待渠道的态度上表现出一致的谦逊和避让,通过自身的调整来适应渠道的变化,并最终实现对渠道的控制和把握。

讨好商家成为通用手法

在各个厂家“决胜终端、渠道为王”的战略布局中,拥有丰富渠道资源的商家们无疑成为一颗重要棋子。在空调厂家缺乏了自身流通渠道之际,其任何一项市场推广计划、促销活动都需要通过商家的执行和实施才能完成。也正是基于此,与商家的合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最基本的优惠渠道政策进行推动,更需要通一系列灵活的政策来积极拉动商家的积极性和热情,最终通过推拉结合的手段保证厂家的执行力在渠道竞争中得以有效地实现。

通用手法一般有:

1、淡季打款返利:每年厂家在新冷冻年度开盘时,都会出台一些打款优惠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打款的,可以享受3-6个点不等的返利,有的甚至更多。

2、月度销售返利:当经销商月度完成厂家规定的一定额度的销售任务后,会得到厂家额外的返利。

3、价格调整的通补:在一定时间打款一定额度的经销商,如果期间遇到厂家政策调整、价格调整,可以享受一定通补。

4、年度返利: 每个厂家都会在新的冷冻年度开盘时召开各种经销商大会,会给上一年度销售业绩突出的经销商颁发奖牌、物质奖励,有的厂家甚至奖励宝马轿车。

笔者参加过多个品牌各区域的经销商会议,但是记忆最深刻的还是05年11月19-21日陪同浙江五交化董事长叶惠忠参加的某品牌经销商会议。该品牌05年度由于高层领导变动等原因,该品牌在全国市场的销量有所下滑,为了安稳经销商的人心,该品牌总裁亲自在只有200多人参加的区域经销商会议露面,该品牌主要负责人到场向所有经销商一一敬酒致谢。发生在晚宴之中,在总裁的提议下,该品牌的所有相关负责人列队站在台上,向所有的经销商行韩国式大礼——双膝跪下磕了个头,会场掌声雷动——所有经销商都被感动了。晚宴后,该品牌的所有相关负责人列队在会场外,与经销商一一握手道别。那天晚上,有几个经销商与笔者交流时谈到本次经销商会议,他们表示该品牌的会议是成功的,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能够与一些有实力、有规模的商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今后空调厂家相互比拼实力的筹码。在厂家对渠道资源的抢夺过程中,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家电连锁业态开始受到特别的优待。无论是全年的营销政策,还是日常的终端促销以及宣传资源的提供上,许多厂家都给现代家电连锁卖场发放了VIP贵宾卡,享受与其它渠道有所区域的优待。

与此同时,专营店等传统渠道却在此时受到冷遇。规模小、竞争实力弱、未来发展趋势不被看好等众多因素促成了一些空调厂家对待传统渠道的态度上有些左右为难。对此,某空调厂家负责人快人快语: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确,与现代家电连锁动辄亿元的大订单相比,许多空调专营店每年一二百万的销售额显得有些小。

渠道不是救命稻草

种种迹象表明,渠道正在成为厂商构建深层次市场战略中的一块跳板,透过对渠道关系的良好梳理,实现厂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弥补长期以来我国空调厂家在产品、技术、促销等手段同质化下的缺乏,实现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同时,也是众多国内厂家面对越来越多国外厂家挑战时最大的竞争优势。

在目前的市场趋势下,厂家加强对渠道的建设有其历史背景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渠道深耕一般都是建立在市场走向良性竞争环境下,厂家作为细分化市场操作策略的重要手段来使用的,最终是要打造一条厂商共同参与下的价值溢值体系,实现厂商双赢的格局。

由于空调产品对渠道的依赖性很强,渠道在现阶段对于国内空调厂家而言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但是,如果一味地只注重渠道建设,而忽略其他市场竞争因素,只能实现短暂的竞争优势。当市场趋于成熟,消费者对品牌以及产品个性化需求上升时,渠道优势就会被削弱。而目前渠道得势的状态只是被国内消费市场长期需求旺盛的惯性所引发,未来的竞争究竟是不是“渠道为王”,还有依赖于市场的变数及厂家的应对策略。

对于厂家来说,不管是自建还是借用其它渠道,都要注意与公司的战略相一致、都要找准自身的优势。比如,自建卖场,就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采取差异化的战略,以避开同那些家电连锁企业的竞争。目前,进大卖场是各厂家最省心的事情,每年都会有品牌与大连锁达成战略合作,签定下数亿大单,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就在一些厂家为家电连锁的大订单而兴奋之际,也为进入这些渠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高达十几万的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正在一层层剥削厂家手中的利润点。对于渠道,各个厂家必须理性地来选择适合自己,最大限度的降低渠道经营的风险,而不应该盲目地求新、求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渠道之争,要尽量体现企业自身的优势。2005年空调竞争必然逐步走向三四级市场即农村市场。在家电连锁企业无暇顾及的地方,空调企业可以抓紧时机排兵布阵,增加自己在行业和市场链上的话语权。对内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外可以增强自己的侃价能力。

篇5

1、 谁是竞争对手

大多数的人喜欢将市场的领导者或一线品牌作为自己的对手,这是很多新进入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其实,新进入一个市场,增加市场份额的方法只有两种:一是开拓新的市场,另外就是从别的品牌手中夺取市场。在没有新的分类标准或换代新技术的情况下,夺取市场是最主要的方法。很显然,新进入者和市场领导者相比,在市场定位上,特别是目标消费者定义上可能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市场领导者手中根本没有新进入者想要的市场,夺取市场也就是空话。(当然,针对市场领导者的薄弱环节的游击战另当别论)。

找准了竞争对手,才可以寻找到他们的优势和弱点,运用适当的战术去打败他们。

2、 市场战术是什么

市场战术是攻击对手的武器。经市场传播被消费者接受后,可以令竞争者很难抵挡的战术才是强大的有效的市场战术。前两年,乐华空调和奥克斯空调凭“低价”的市场战术,令市场一线品牌难以回应,取得成功。但是现在,低价战术的竞争者不再是市场一线品牌,而是新进入市场的品牌,它已经不再犀利。

在现在的空调市场是否还存在有效的战术?以下提供一些发展战术思考的方向,可供参考。(请注意,战术的运用是和你的竞争对手相比较是否有优势)

·外型设计:提供竞争者不具备的漂亮外观

·新技术功能:

·消费者定位:为特定的人群提品,如:老人空调、孕妇空调。

·品牌形象:

·消费感受:提供特定的消费感受,如适合睡眠、制冷迅速、舒适不干燥等。

3、 品牌定位战略

成功的市场战术可以赢得局部的胜利,但并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

战略与战术好比武器中的导弹与步枪,战略在于取得大范围的杀伤力,战术在于击毙敌人。市场新进入者往往过分强调战术的运用,而忽略了整体的成功。

好的品牌战略是消费者产生共鸣、认同及深刻的记忆,它是品牌的标杆,代表消费者购买的价值所在。“真金不怕火炼”的口号代表金正VCD进入市场的方向是品质,“中国手机新形象”代表TCL的创新。

他们都没有运用价格作为战略而取得成功。空调行业的格力代表质量好,美的代表安静(现在好象不再坚持),海尔代表服务,科龙不代表什么,所以越来越差。

切记,无论是谁,特别是新进入市场者,一定要让消费者很容易想到你代表什么。

4、 正确认识市场沟通

篇6

一串标点符号、两个关键词,勾勒出今年我国空调市场竞争的新方向。

与多年来,变频空调在市场上推广而无法普及的尴尬现状相比,今年以来,变频市场的发展正在从当年的企业力推热捧,到国家的逐步认可和政策扶持,整个空调业有望在今年见证变频空调的井喷。

业内媒体《空调商情》主编沈建告诉记者,以前变频空调“雷声大、雨点小”市场普及速度慢,阻碍因素有很多。美的、格力等大企业没有主推,产品标准未出台,国家政策也模糊不清。现在,这些因素都逐步清扫干净,也应该是变频空调重新登台成为主角的时候了。

市场的信号

此前,坊间一直传言,定频空调新的能效标准将于3月颁布,9月正式实施。升级后的定频能效标准将由现有5级变为3级,现有2级为入门值,新1级将在现有1、2级标准上再提高0.2的标准值。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若虹则表示,新修订的能效标准已经上报国标委,将何时正式颁布并不确定。对于一些业内人士担心,新标准直接将门槛定为现有2级,是否升的太高太快,王若虹则透露,标准未颁布前存在各种可能,但变动的可能性不大。

这意味着,定频能效升级已无悬念。能效标准提升在提高行业的节能化水平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成本的增高。一位空调企业的生产厂长透露,新1级能效的产品成本还会提升10%左右。如果国家再取消目前的高能效推广补贴,同一规格的定频空调将远高于变频空调。

实事上,高能效定频机推广补贴取消的声音在坊间已经传递多时。记者了解到,此前曾有消息称将于3月份取消,亦有知情人士透露将于5月底取消。不过,当前高能效定频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0%以上,补贴政策取消只是时间问题。

一边是能效升级带动高能效定频成本增长、补贴政策取消刺激企业定频成本倒挂。另一边,却是变频空调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和追捧,而国家政策也开始推动变频空调的全面下乡。

沈建认为,抛开当前的政策因素不计,同样容量的变频机,成本要低于定频机,而且在节能效率和环保性能两方面,又优于定频机。最为关键的,当前变频机的市场售价在美的、海信、奥克斯等企业的拉动下,竞争优势明显,部分机型已经低于同规格的定频机。

企业的目标

记者注意,自去年以来,变频空调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多重优势,企业对变频机的销售信心也迅速提升。

一位业内人士估算,以企业的这种势头,今年变频空调市场份额有望较去年劲增1倍以上。从17%的市场份额提升至40%左右。以去年国内空调市场出货量2700万台计算,今年变频机出货量有望突破1000万台,达到1080万台。对此,亦有业内人士坦言,今年变频机想突破1000万台,难度仍然很大。

不过,记者注意到,自2010空调冷年启动以来,美的已连续2次上调变频机内销目标,从最初的200万台到300万台,最终锁定400万台。如果再加上外销200万台,仅美的一家的变频机出货量就可以达到600万台。而奥克斯也提出了今年变频机销售100万台的目标。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虽然格力、海信、海尔未公布具体的变频销售目标,但以3家企业的规模与实力来看,变频机总量突破500万应该问题不大。如此再加上新科、春兰、格兰仕等企业和一些外资品牌,今年变频机的出货量超越千万台的大关不成问题。

如果今年变频机销售能突破1000万台,这将会进一步刺激更多的企业参与变频市场蛋糕的抢夺,为明年变频份额的再度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沈建也颇为看好变频机的发展。

变频的格局

不过,面对这一块尚在孕育中的变频蛋糕,到底哪些企业能够分到?又有哪些企业会借助变频跳板全面超越?似乎,问题并不简单。

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变频市场上已呈出美的、格力、海信、海尔、奥克斯等多品牌混乱抢夺的格局。如果再加上松下、三菱电机、大金等日资企业,整个变频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不过,在国内变频市场上美的一家独大领先的格局已经出现。 一位某二线空调企业负责人透露,去年以来,美的在变频市场上扩张势头迅猛,实在是太厉害了。我们掌握的数据显示,美的变频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30%以上,部分市场上甚至高达60%。一方面是他们的抢先发力,瞅准时机,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系统整合,立体发力,从产品、技术、价格、营销、服务等多个方面,让对手都感到压力。

不过,格力、海信、奥克斯、海尔等对手并非弱旅,目前围绕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几大企业均借绿色无氟变频空调发起了新一轮的差异化布局。这在加剧变频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将会带动市场的进一步提升,丰富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

【相关链接】中国企业已掌握完整的变频产业链

此前,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变频空调多年来推而不广的原因,还在于变频核心技术的缺失。特别是变频压缩机主要掌握在几家日本企业手中。对此,美的、海信、格力等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表示:目前对于中国家电企业而言,核心技术缺失的说法不准确,经过10多年的创新与发展,国内企业已经拥有了完善的变频产业链,不仅在推动中国变频市场的快速普及,还成为全球变频空调市场上的领跑者。目前,全球近6成以上的变频空调均是在中国制造,且99%以上的变频零部件均实现了国产化。

篇7

关键词:溴化锂;水冷媒;能耗调查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为全面了解非电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院方组织相关人员对远大一体化直燃型中央空调机组进行现场调查。重点在于了解该类型中央空调的运行效果、运行费用及后期维修情况。

本次调查的目标单位有A医院、B医院、C燃气公司、D酒店、E医院。

通过对主机房工作人员、业主、病员、燃气公司负责人员的了解,并查阅相关运行数据,得到下列运行情况资料。

一、数据调查

A医院中央空调基本情况是,3台600万大卡(使用8年)、3台400万大卡直燃机(使用4年),62万O制热,其中40万O还有制冷要求。

在其主机房内调出运行数据,空调出水温度8.1℃,回水温度11.8℃。在病房楼内现场测量,大厅温度26.3℃,病房内温度25.1℃。

B医院中央空调主机为250万大卡2台(使用6年),保证11.7万O办公及业务房间的制冷制热需要,并全年每天定时供应2h热水。

在与基建负责人了解过程中,他反映的情况是改装直燃机后,第一年运行费用比燃煤节约252万元。直燃机一机多能,可制冷、制暖,通过热回收系统,可免费生产卫生热水,清洁环保。提出的建议是可上两套热回收装置,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应加强主机的保温降噪处理。

D酒店中央空调主机为600万大卡2台,酒店客房面积4万O,行政办公面积4万O,机组已使用十年。

我院现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运行电费为34.5元/O・年。南阳中心医院综合病房楼冬季采暖用市政蒸汽板式交换,夏季制冷用离心式电空调机组,保障6.7万O的空调需求。其制冷季费用经调查计算为41.94元/O・年(近3年数据平均),含采暖后全年费用约为96元/O・年。

离心机空调驱动能源为电,取用方便,市场占有率高,核心部件为离心式压缩机。压缩机结构精密,运动部件多,维保单位多为事后服务,故障率相对较高。除主机外,输配电气、冷却塔需另外购买。

直燃机空调主机为高真空状态,机械部件相对静止,主要靠溴化锂溶液循环进行热交换。厂方通过远程监控,实时监测空调主机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参数异常,及时通知维保人员或业主单位,把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厂方售后人员每年不少于12次的回访,便于及时了解主机的真实运行状态。

远大一体化直燃机空调系统包括主机、输配部分、电气控制部分、软水部分、自动加药部分及冷却塔。一体化的服务明确了责任,提高了运行效能。最主要的是机组运行效率的实时显示,可使用户和厂家及时了解机组运行状况,一旦运行效率下降,可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主机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

直燃机空调的前期投资较离心机空调多20%~30%,主机的体积较离心机组大,安装位置也有严格的安全要求,但远大直燃机的售后更好,运行费较离心机空调低,除能提供冷暖空调外,还可提供卫生热水。

二、数据分析

我院综合病房楼建筑面积83497O,地上22层建筑面积70596O,地下2层建筑面积12901O。地上面积有制冷、采暖需求,按冷负荷110W/O计算,综合楼负荷总量为:70596O×110W/O=7765kW,约为668万大卡。考虑到负荷率等因素,实际600万大卡即可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两种空调方式的相关资料和厂家报价等,列出如下对比分析,见表1。

1.运行费用理论计算

设备做工说明:空调工程制冷负荷效率为60%的时,远大直燃机的燃料消耗量为50%(参考远大一体化样本);而电冷机的耗电量为70%(参考电冷机样本),甚至更高。直燃机运行费用:

电费=设备实际耗电量÷0.85×运行时间×电价

制冷季电费:

170kW÷0.85×2400h×0.8元/kWh=38.4万元

供热季电费:

60kW÷0.85×2400h×0.8元/kWh=13.55万元

气费=额定满耗气量×0.5(全年平均60%负荷计算)×运行时间×气价

制冷季燃气费:

244m?/台×2台×0.5×1440h×2.83元/m?=99.4万元

制热季燃气费:

287m?/台×2台×0.5×1440h×2.83元/m?=117万元

以上费用合计:268.35万元/年,约38元/O・年(烟气板交可免费为全院提供卫生热水)。

离心机运行费用:

主机设备=额定耗电量×0.7(全年平均60%负荷)÷0.85×运行时间×电价

输配设备=设备实际耗电量÷0.85×运行时间×电价

主机制冷电费:

1270kW×0.7÷0.85×1440h×0.8元/kWh=120.5万元

输配制冷电费:

490kW÷0.85×2400h×0.8元/kWh=110.7万元

输配采暖电费:

105kW÷0.85×2400h×0.8元/kWh=23.7万元

蒸汽采暖费用估算:

0.54元/O・天×120天×70596O=457万元

以上费用合计:712万元,约101元/O・年(E医院实际调查能耗平均为96元/O・年)。

在远大生产厂现场考察时,通过调查了解到,直燃机的主机、冷却塔、电控、水泵、机房内阀门,均在厂房内组装调试,保温覆盖。这种一体化的生产方式,与设备现场安装相比,其精密度和运行稳定性都有更好的保证。

在用户的实际调查中,远大直燃机用户反映,该设备的故障率较低,厂方的对主机工况的远程监控,及时回访及定期保养保障了设备的运行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篇8

但这一规定,在行业中争议较大。争议的焦点是:能效值从当前的5级提高到2级,市场一下子接受不了,工厂成本也有可能接受不了,消费心态也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将可能导致市场突发性变化。行业人员的这些担心,根原来自哪里?究竟是好是坏?笔者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能效比:提高一级成本增加200-500元

对于空调的能效比?专家解释,就是空调铭牌上标明的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若更通俗地说,就是空调消耗同样多的电,在室内所能产生的冷气有多少。这个能效比值当然是越大越好,是衡量空调性能优劣的标志,制冷量越大,电耗越低,能效比值越高,空调性能就越好。

据了解,国家2005年3月1日实施的标准规定,空调能效比分为1—5“五个级别”:.2.6-2.8为5级,2.8-3.0为4级,3.0-3.2为3级,3.2-3.4为2级,大于3.4为1级。1级能效值最节能,5级能效最低,低于5级的产品不允许上市销售。到2009年3月,能效标准正好实施了四年时间。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将于2009年3月实施的新标准,总结了前期的节能经验,把2级的3.2定为入门级,据闻还同时将重新调整比值结构:3.2为3级,3.4为2级,3.6为1级,低于3.2的产品不允许上市销售。

一位空调工厂的开发总工告诉笔者,空调能效比每提高一级,成本将增加200元。从5级提到2级,总的材料成本上升约500元,这还是普通材料,同时还没有考虑材料价格的变化上涨因素。若使用上好的材料,能效每提高一级,成本将增加500元以上,每套空调总成本将上升1000元以上。

每套空调若在生产成本上提升600-1000元,表现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将在1200-2000元左右。这就意味着,2009年新能效标准实施后,空调的市场价格将普遍上涨1000元以上,空调产品又将回归到10年前的“奢侈品”行列。

空调成本上升:国内空调容量将大降3-5成

国家强制提升空调能效比,是对我国电能负荷过重采取的果断措施。早在2005年3月第一次实施能效比之时,中标认证中心主任李铁男就曾对媒体认为,3.4以下的能效仍属低效空调。这已意味着,这次新的能效比还不是极限,还有可能与前期的一样仅是一个过度。

有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空调总产量在8000万套左右,其在国内市场有3300万套左右。通过测算,在这3300万套空调中,4-5级能效的空调占有80%(包括工程机),市场总量约在2500万套左右。同时,这2500万套空调,消费均价仅在2200—2700元之间。

按照新能效比的要求,2009年空调的挂机,若加上每级提升200-500元的生产成本,市场显现的均价将普遍在3000-4000元之间,2000多元的空调都将是少之又少的“限量特价空调”了。

人们不会忘记,10年前空调的市场价格均在3000元—4000元以上,由于“价格战”的持续作用,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的升温,促使空调在国内家庭得到了大量的普及。

价格是触动消费最敏感的神经。笔者从一份工厂的市场消费统计上看到,空调(以挂机为例)价格1800-2700元的购买者,90%是普通工薪层(月收入1000-2500元以下),10%是个体工商户;2600—3800元空调购买者,70%是普通白领层(月收入3000元左右),20%是政府公务员,10%是中、小企业老板。3800元以上的空调,基本上全是社会领导层和收入高的白领和老板等层级人员消费。但销量占比最大的当数价格1800-2700元的空调了,占容量总数的70-80%,能效比提高和价格提升以后,价格将超过部分家庭的消费能力,市场总容量将缩减3-5成左右。当然,这里面不排除受到自然灾害、经济大环境、米粮等生活物资上涨、房地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有市场专家担心,在2009年3月,一旦国家宣布“新能效比制度”强制实施,必然导致国内几十家空调工厂将在短期内大量低价抛售3-5级能效的老空调,促使大量消费者抢购一空。当把这批低价的老空调抢购完以后,空调卖场将会呈现人流稀少或无人问津的情况,空调行业可能瞬息步入冬天。

空调工厂:生存三五家,“关门”一大片

空调能效比的提升,不仅仅是“能效比”本身,也是整个行业的一次技术性的重大变革。

90年代末和2002年之时,国内空调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江浙沿海地区部分地方家庭作坊就可生产(组装)空调。空调的外观模具注塑的成品、压缩机成品、冷凝器和蒸发器成品、内部循环系统成品、控制器成品、五金件成品等在一个村子里就可以全部购齐。因此,随着天气的变化,空调工厂(包括螺丝刀组装工厂)高峰时期一下出现过近400家。

但是近些年,空调从最早的制冷制热,演变和发展出了很多附加功能,如:市场上出现的健康负离子空调、SPA养生空调、睡眠技术空调等等,随着行业发展的自我淘汰,加上国家2005年首次实施“5级能效制”,已经从技术上淘汰了一大批小工厂,使国内的空调生产工厂一直保持在30-40家左右(含合资)。

2009年,国家空调能效等级的再次调整,空调品牌集中度将会更强,空调工厂的产量将会大量缩减,可能出现“生存三五家,关门一大片”的最终局面。

到2009年底—2011年,预计国内空调工厂将会缩减到10家以内,国产品牌空调不会超过5家。与目前的工厂数量相比较,将有20-30个空调品牌会逐步消失或转型,空调行业的总体性变革局势将初定。

市场:品牌更集中,年省电约200亿度

国家对空调能效比等级的提升,将有益于净化市场秩序。原来的空调工厂习惯于扩大产能,变换材料,降低价格,压缩成本,向市场推出了大批量的低成本、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空调产品,使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低价、低值、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能效比提升后,技术难度加大,企业实力不够就会自动出局,空调品牌集中度更高,市场竞争秩序得到有效净化。

这次空调能效比的提升,可以大力促进空调企业从单纯追求产量规模向开发高品质产品、树立高品质“形象”和“消费者口碑”转型。

能效比提升,必然导致价格(均价)的大量上调,同时,高价也必然会导致市场容量的降低,这就使得工厂原有的扩产思潮必将改向,要吗改向其它行业,要吗改向到抓品质、抓服务,树口碑的管理上来。同时,也有益于企业走出一条长期生存和科学发展的阳光道路。

篇9

关键词:空调;安装;调试;问题

中图分类号:TU831文献标识码: A

1、民用建筑空调安装不当引起的问题

1.1水系统循环管路不通畅

(1)施工时受其他专业制约,未能按照施工图布管或按图示管径配管;(2)管道线路的交叉,未及时调整高度与坡度,使管道系统中出现很多气囊堵塞;(3)管道变径时大小头管件没按规定制作、主管开三通时开口太小;(4)管道安装后没做系统吹扫和冲洗,施工过程中留在管道内的杂物未及时清除。

1.2设备、系统噪音过大

空调工程竣工验收时由于噪声问题难以通过环评检测的情况时有发生,返工、整改等措施既拖延了工期,也造成人力、物力极大的浪费。

空调设备中风机盘管是理想的末端产品,诸多名牌产品的噪声指标完全符合相关标准,但是也有很多小型厂商的产品却难以满足要求。而对于大风量的组合空调设备,由于设备本身的噪声指标往往不尽如人意,现场的安装工艺及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设备安装前未核实其噪声指标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2)安装时设备吊点或基础受力不均;(3)管道与设备采用硬连接或软连接质量不合格; (4)安装时未设减震器或减震器选型不当。

1.3系统结露

(1)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保温层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保温材料接口连接不够严密;(2)保温钉布置未按规范要求、胶水粘接质量不可靠,经过一两个空调季节后,保温材料开裂、脱落;(3)保温工作完成后,其他工序及其他专业施工时,成品保护未做好,保温层受到损坏。

1.4组合式空调机组安装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外部及接口尺寸偏差过大,各功能段间有明显缝隙,内部处理部件位置倾斜,排水管处漏风

(1)组合空调机组外形尺寸较大,各功能段多分拆为散件,运输至现场组装,此安装工艺导致壁板变形,拼装缝隙大,接口尺寸偏差过大;(2)空调器各功能段之间连接的密封垫厚度不够或倾斜、脱落;(3)空调器内的空气过滤器、表面冷却器、加热器与空调器箱体连接的缝隙无封闭;(4)各功能段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在连接风管前未封闭,灰尘、建渣、异物进入设备内;(5)排水管无水封装置,水封的高度应根据空调系统的风压来确定;(6)空调器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偏差过大。

1.5风机盘管的冷(热)水支管连接处漏水

(1)风机盘管与冷、热水支管一般采用螺纹短管连接,如果短管在套丝时,其螺纹存在偏斜或坏丝等缺陷,就可能造成盘管接口损坏而漏水;(2) 管路安装完成后的系统压力试验未包括盘管及连接短管在内,故此部位存在漏水隐患。施工现场普遍的做法是试压时把接盘管供回水支管上的阀门关闭,以避免管路中的异物进入盘管内,造成铜管堵塞。因此,此部分丝接短管没有经过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力试验。(3)盘管冷热水支管设置的金属(橡胶)软接管有质量缺陷,经过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漏水。

1.6风机盘凝结水盘内凝结水外溢

(1)风机盘管安装倾斜方向弄反,集水盘的凝结水管接口端标高反而更高;(2)凝结水管的坡度反坡或坡度过小,凝结水不能排泄;(3)排水口处或管路内有杂物堵塞;(4)安装完后没有逐台进行注水试验。

2、民用建筑空调调试中的常见问题

2.1空调设备事故

空调工程调试过程中,调试工作准备不足,调试、测试的人员不专业,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运行时没有按照说明书、调试方案逐步进行,都会使空调设备产生事故。

2.2空调局部效果不理想

(1)施工时或施工后没有及时检查和清理风管系统内的异物,导致堵塞;或者是因该部分的风管施工时为了满足装修需要,进行了变更,因此风管布设不合理,空调风无法按设计要求送到房间。

(2)同一空调系统下各送风口的风量平衡调试工作未做好,使每个风口的送风量未达到设计要求,致使空调房间内局部效果不理想。

(3)该部位的空调末端设备空调水系统循环存在障碍,供冷(热)量不足,导致该系统局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常见问题的控制对策

3.1施工中的问题的对策

(1)水循环系统在整个空调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其出现问题,该部位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无法发挥暖通空调的作用。因此,施工前空调专业人员应加强与其他专业人员的交流,整体把握管线布局,按照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开式系统管道让闭式系统管道的原则,通过图纸会审,绘制规范的、合理的管道综合布置图。该综合布置图要明确现场各专业管线的具置和标高,尽量避免空调管道交叉、上下翻弯,无谓地产生气囊堵塞。同时严格按图示规格配管、变径,在管道不可避免翻弯部位设置必要的自动排气阀。

(2)上述方法减少了空调水循环不畅问题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保障凝结水管道坡度的设置,从而确保凝结水的顺利排放。

(3)关于噪声问题,首先是要确保设备、风道的噪声排放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即设备的选型、采购以及风道风速设计满足规范要求。在此前提下,可通过选择型号正确的减震器安装风机和空调机组,采用质量合格的软接头进行管路与设备的软连接,在风管系统上设置适当的消声器等方法来降低噪声。此外,在机房天花板和墙面安装吸音功能好的吸声板,安装吸音门,也是减少噪音外散的很好手段。安装后还要在现场进行运行测试,若噪音还是超标,应重新安装、调试,必要时应更换设备,直至达标。

(4)解决系统结凝露滴水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对保温材料(包括胶水)的质量严格把关。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检查,对不合格、不达标的保温材料坚决不准入场。其次,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保温工作,如根据管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保温套管,并做好保温材料的接口处,确保其严密性;给穿墙的冷冻管安装保护套管,还要加强各环节的检查力度,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最后,保温工作的成品保护相当重要,在隐蔽验收前,应做全面检查,确保此工序质量完好可靠。

(5)组合空调机组的现场组装,应由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来实施,组装完成,应通过相应的测试和试验后,方可验收。

(6)盘管支管连接处漏水及凝结水盘内凝结水外溢的问题,则需要施工单位制订相应的施工工序,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安排具有相应技能的技术工人操作,最后辅以严格的监督检查便可以杜绝。

3.2调试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1)准备工作

空调系统调试的准备工作比较多,施工单位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很多,在这些问题中关于空调系统运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最为重要。为此,必须编制详细的调试方案,配备合格的调试人员及设备商技术人员,按调试方案进行调试工作。

清洁卫生的检查:空调通风系统所在场地的土建工程施工应完工,场地需要清理干净,设备应根据有关的规定进行严格清洗处理。

设备、管路等外观的检查:通风空调系统的设备外观和构造应无缺陷;电动机及电气箱盘内的接线必须正确;管道上阀门安装的方向和位置均应正确;保温层保护层无损坏。

(2) 调试过程

风机盘管、空调机组、水泵等试运转过程需要认真观察和测试各级转速状态下的风速、噪声以及相关电机温升,并做好记录,有不正常的情况发生时立即联系产品的供货商。

启动空调水循环系统,进行风机盘管出风温度测试,观察房间内温度变化速率。对不能达到功能要求的房间,检查阀门开度,排气阀是否正常,供回水温度是否符合设计,并视状况并进行调整。

当盘管出风正常后,调试者往往忽视新风风量是否到位,如果分配不均,会使个别的新风口出现无风的现象。所以在空调系统的调试方案中应依据新风空调器额定风量的90%及所有末端支管截面之和来计算大致的出风口平均风速,结合各房间的大小、使用要求等指标确定出各房间所需要的新风量,通过调节各支管上的调节阀来调口送风量,以达到风量平衡工作。此方法也适用于全空气系统的风量平衡。

在冷热源供应满足设计流量要求的前提下,经过调整管路阀门,进行水力平衡,以达到各末端设备的供回水流量符合设计要求。最后,根据各空调房间内测点的温度实测值编制调试报告,准备竣工验收。

空调工程竣工验收后,为确保系统以后正常、安全运行,施工单位就本空调系统对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相当重要,施工单位要彻底完整地做好此项工作。

总之,暖通空调已成为大型商场及楼堂馆所必备的基础设施之一。优质的暖通空调,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舒适的环境。所以,我们要杜绝由于施工安装不当,或调试工作不到位,导致运行后出现问题,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正常发挥使用功能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姜天贡.浅析暖通空调安装及调试运行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J].福建建材,2012,03:88-89.

篇10

关键词:暖通空调;施工;问题;解决方案

1.暖通空调安装概述

暖通空调是当前人们对空调利用中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应的技术分析手段和管理应用方法。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各种相应的基础设备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暖通空调是人们所使用空调中最常用的一种,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对空调进行改进和改良的过程。暖通空调以其独特的优势而独占市场。其在安装的过程中是结合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为一体的空调系统,其安装手段是一项艺术性的施工过程,是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过程。在暖通空调设备安装的过程中,是结合当前装饰学和美学为前提原理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设置的过程,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管理的,其在安装中,不但要追求其个性化水平和美术化手段,更是要追求实用化和节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空调器历经几展终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在空调系统优化和发展中,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控制的过程,更是采用相关的手段进行分析和改善。由于当前空调系统在安装的过程中,噪音设备运转超标是其主要的故障和控制要求,不论是窗式空调器还是分体式家用空调器都只能解决冷暖问题而对空气处理过程束手无策,而暖通空调却以具有舒适、健康的特点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亲睐。暖通空调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分项,其的安装施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其施工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通常所说的暖通空调设计主要包括制冷供暖系统设计、新风系统设计、排风系统设计等,其所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是供暖这一个小范围,所以暖通空调安装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安装质量。

2.施工中的问题

通风与空调工程是大型建筑物的重要工程,也是安装工程的施工难点之一。结合暖通空调安装的经验,目前暖通空调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管线标高、定位交叉严重

暖通空调设备安装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所涉及的管道非常复杂,用途也各不相同,例如一个完整的暖通空调设计中就要涵盖对空调末端设备、送风管、排风管、冷冻水管、电气桥架、冷凝水管、喷淋管、消防管等各种设备、管道的设计。如果对某些功能和尺寸的管道布局、规划不合理,就会出现管线标高、定位交叉严重的现象,给工程施工和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通常,在图纸表意不明的情况下,贸然施工会造成先安装的施工管道容易安装,后安装的施工困难等问题,这样,有些管道就被迫安装在不合理的位置或标高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2.2 暖通空调系统设备噪声超标

空调末端设备运转噪声超标,是暖通空调工程中经常碰到的设备噪声问题。由于风机盘管技术比较成熟,国内许多厂家的风机盘管产品噪声指标都能达标。而大风量空调机组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往往噪声实测值比厂家提供的产品样本参数高出不少。因此,设计中要标出对设备噪声参数的要求,对设计时采用大风量空调机组应考虑隔声措施。当空调设备进场时应及时开箱检查,大风量空调机组未安装前最好进行通电试运行,发现噪声超标应及时更换、退货或修改完善消声措施,避免工程进入调试阶段才发现空调机组噪声超标而造成返工情况。

新风机、空调机安装采用弹簧阻尼减振器,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软连接,新风机组与水管采用软接头连接,风机盘管采用弹簧吊钩,风机盘管与水管采用软管连接。对空调机房进行吸音处理,比如在空调机房内采用隔声材料做成围护结构,以防止设备噪声外传,或在机房内贴吸声材料:采用凹凸型吸声板作为机房墙面或吊顶板,以增强吸声效果。

2.3水管安装

水管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冷冻水主干管及冷却水管吊架要采用弹簧减振吊架,而且吊架不能固定在楼板上,应尽量固定在梁上,或在梁与梁之间架设槽钢横梁固定。水管穿过楼板或过墙必须采用套管,且套管与水管之间要用阻燃材料填封。

空调若水系统出现故障,就无法完成供暖通风的任务,所以,保证水系统循环通畅是暖通空调设备安装考虑的重点问题,其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水系统循环中,冷冻水系统循环管道不通畅是其最常见的问题。造成这一故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管道交叉是一方面原因,水系统管道不清洁又是另一方面原因,而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改善。

2.4 结露滴水问题

造成空调系统在调试和运行中结露滴水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管道安装和保温问题,管道与管件、管道与设备之间连接不严密。造成漏水主要原因有管道安装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施工。管道、管件材料质量低劣,进场时没有进行认真检查。系统没有严格按规范进行水压试验。

因冷凝水管路太长,在安装时与吊顶碰撞或坡度难保证甚至冷凝水管倒坡造成滴水现象;空调机组冷凝水管因没有设水封(负压处)而机组空调冷凝水无法排除。冷凝水管施工安装出现问题的处理办法是尽可能将冷凝水就近排放,以避免冷凝水管倒坡积水或与吊顶“打架”现象;柜机冷凝水管应按机内的负压大小设水封,以使冷凝水排放畅通。

3.安装问题解决方案

暖通空调设备安装的施工问题通常为以上所提到的四个方面,当然在安装过程中经常还会出现各种复杂问题。下面就常见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方案:

3.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方面的影响,在选择的过程中需各方面权衡,达到质量和效益的最优。根据我国暖通空调方面材料采购的现状,现在市场上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材料设备的选购中应严格筛选,并且不能偷工减料,否则将会造成工程返工而不能如期完工或者质量水平严重下降。

3.2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中管道支架的位置、标高、坡度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坡度在准确的范围内,可以调整供暖干管或者填补管道漏洞空隙,此外应减小位置、标高和设计值的偏差。在施工中应尽量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严格按照章程和规范执行,并采用相关的工艺,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管道交叉严重、阻塞、结露漏水等问题。做好施工中的控制监督工作,减少错误出现的几率。

3.3 加强各专业间的配合

建筑施工是众多专业之间相互配合完成的,暖通空调设备施工也是如此。工艺对土建就有很强的要求,例如,在土建中需预留通风管道的孔洞;在风道竖井砌砖时应该采用水泥砂抹面;为排水方便应设排水沟或集水坑和排水泵等装置。诸如这些问题需在设计初期就尽量相互沟通,在施工前和施工图纸会审阶段就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