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的好词好句范文

时间:2023-04-05 21:1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人的好词好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人的好词好句

篇1

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

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

目光炯炯、双目如潭、火眼金睛

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

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

好句:

1、我喜滋滋地爬上床,小心翼翼地穿上新鞋,新鞋急轻又软,穿着真舒服。

2、他的头发黑亮黑亮的,小鼻子如羚羊的小角般翘起,小嘴里常常会说出意想不到的妙计。

3、洁净的脸膛像朵白云;云中透出阳光,光闪闪、喜滋滋,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4、小妹那圆圆的脸蛋沐浴着霞光,两颊飘着两朵红云,好像一个红苹果,又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芍药。人物描写的好词好句。

5、她的卧在长长睫毛下的两颗眸子,像会说话的精灵一样,每一忽闪,都会传出女孩子飘忽莫测的心绪,有时让你怀疑是个可爱的小坏主意。

6、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7、小鬼们一个个的脸蛋绯绯红红的,像涂了一层油漆似的,看去更可爱了。

8、他是个聪明的孩子,精灵得像个小猴儿,圆脸上一对大眼睛,像抹了油似的骨碌碌地转,薄薄的嘴唇里那灵巧的舌头,一动弹就会流出一串调皮词,耍出一个鬼主意。

9、没几天,?小非洲?的眼睛引起了我的注意:虽不大,但特别亮,特别有神,忽闪忽闪的,像夜空中的明星在闪烁。我简直觉得她用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不是那张嘴,而是这双奇特的圆溜溜的眼睛。

10、一根细长的脖子在我面前动了动,接着扭过一张瘦瘦的脸孔来,我定睛一看,那是一张两分钟内作出七八种表情的脸孔:扁头、大脑袋;小眼睛一眨一眨,还不住地朝你做鬼脸。人物描写的好词好句。

11、我眼前的这位少女变得异常美丽。一双大眼睛如夏夜晴空中的星星那样晶莹,像秋天小溪流水那样清澈。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仿佛看到了她那一颗金子般闪亮的心。

12、他那红嘟嘟地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苹果一样。

13、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14、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15、他地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匀称,像是一件雕刻出来地艺术品。

16、少年细高个字,短头发,睫毛又长又黑,大眼睛一眨一眨,仿佛在说话,白净的脸上永远乐滋滋的,一看就知道是个机灵鬼。

17、她那双大眼睛里的一对眸子,黑得仿佛就是一对黑色的水晶棋子。()只是里面没有一般小姑娘在这个年纪所应有的那种天真,有的只是过早的成熟和忧郁。

18、她那脸蛋儿,白里透红,细嫩得像是刚刚出水的荷花。

19、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20、他乐呵呵地笑着,圆圆的脸蛋放着红光,就像田野上一穗淳朴的红高粱。

21、此时妹妹的脸上也乐开了花,她亲昵地偎依在老师的身旁,就好似躺在母亲的环里。

22、她的眼睛是那样的聪颖、活泼和专心致志,从中经常反映她的心情和对别人的态度。在她高兴的时候,这双眼睛十分明亮,像要射出光来。有一回,我记不清为什么委屈了她,使她一言不发,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直望着我,仿佛在说:?你错了,知道吗??几天后我遇到了她,我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是看着她那双大眼睛。而它们仿佛又在说?我全知道了?,并且放射出异常的光彩。

23、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24、在两道修眉和一个略高的鼻子中间,不高不低地嵌着一双大眼。这双眼睛非常明亮,射出一种热烈的光,给那天真、活泼的脸添了光彩。她一走进房里,这个房间仿佛也显得明亮多了。

25、这双眼睛是有特殊的地方:亮,特别明亮。那一对水汪汪的瞳仁骨碌碌地转,像闪光的露珠在绿荷上晃,又像晶莹的珍珠在玉盘里溜。当聂老师的目光转过来,跟我的目光相碰时,我赶紧低下头来,真的,那目光已经照到心底去了。老师的眼睛是有特异功能的啊?我忽然间来了灵感,我想起了电影里的探照灯,想起了童话里的宝镜。

26、我地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27、那张涨红的脸多么饱满,像一撞会破的薄皮柿子,透明、鲜艳。

28、她甜甜地微笑,这是少女特有的焕发青春的微笑,含蓄而纯真,甜美而质朴。

篇2

关键词: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师指导;学生模拟

低年级的学生在起步学写作文的时候,特别困难,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生阅读量不大、视野较狭窄,词汇量贫乏。针对小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把平时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画出来、抄下来、记起来,让它们能成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财富,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接受、掌握。

一、好词好句篇布局的模式

好的范文,有好多的词句,例如每授完一课,引导学生欣赏本课的好词和佳句,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把这些好词好句记下来、写下来,通过“模拟”方法把这些好词好句转换句式的用法,遣词造句贴切,修辞方法得当,改变文章的写法,应多看、多记、多鉴赏开篇布局引人注目。

二、场面描写的模拟

以学生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作具体指导。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首先引导学生审题,(可以先点明时间、地点)如球类比赛、田径比赛、拔河比赛、演讲会、故事会、班队会以及文艺演出等各种场面,可以因地取材,练习描写。由于事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学生提笔写起来不免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这样指导,开拓了学生思路,解决了“没什么可写”和“不知道怎么写”的难题,又启发学生留心感悟周围世界。

三、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特点的模拟描写

人物千人千面,怎样真实地、栩栩如生地把他(它)们的外貌、姿态、变化描绘出来呢?一是要多观察,看清楚是什么样。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白,是黑?要仔仔细细观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描写人的形状、性格或状态的词语,就能把观察到的人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熟悉的人物,模仿例文,指导写作使学生将平时学到的词语、句式、写作方法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练习写出其在某一时刻、某一情况下的外貌形象的变化、不同的心理活动以及不同的言行等人物形象特征。

四、景物描写的模拟

如校园内、公园里、街道旁的各种花卉树木,景物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晨午暮夜各显特色,春夏秋冬景致不同,风雨阴晴各具姿态。教师引导学生在描写景物的时候,一是要观察得仔仔细细,看得清清楚楚,二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有关景物、事物描绘的词语。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描写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学习,就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模拟描写。

五、对话交流的模拟

篇3

一、用心观察,从看图写起

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如何用心观察图片,看图说话,怎么把图中的内容说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了什么。我不要求学生能说多少句话,或说得有多好,我只要求学生要说清楚,把自己看到的、观察到的、想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用一句话或两句话写下来。看图写话是我在一、二年级中重点抓的内容,从说清楚到写清楚,从交代清楚基本的内容,即三要素,到能用一些形容词、修饰性的词语去说去写。

在这个过程中,以一幅幅图画作为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是丰富语言积累的好方法,也是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一步。从看图中,让学生学习写人、记事、写景、写状物、写想象,从而教好“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这两大关键环节,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在一句话中,学生要学习找出关键内容,说清楚关键信息,再到培养孩子用两句话、三句话,甚至更多的句子或段落去描写,从而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积累,打开写作的大门

在过去,常常听家里长辈说:“肚子里没点墨水,怎么写得出东西?要想写出好文章,还是要多读书,你不看,怎么写?”我觉得他们说得真好,没有积累足够多、足够好的词汇和句子,又如何写出自己的好文章。所以,写作要从文字积累开始。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孩子多背四字词语、好词好句。二年级开始,则要求学生学习使用好词好句,学习使用比喻句、拟人句,使自己说的话、写的话更生动有趣。三年级开始,学生要开始学习模仿别人的写作顺序和方法,使用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写作方法,去写清楚,写细致,写好文章。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孩子手中,都会有一本摘抄本,或好词好句积累集,还有一个观察本,观察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人、事、景,甚至是天气的变化,观察所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为写作积累素材。

每节课的课堂,是我训练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说话,是一种积累,多给孩子说的机会,特别是上课的时候,我会鼓励他们自由发表意见,要使用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不要求说得多么优美,尽量贴近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课文就可以了。

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积累。我告诉孩子们:所谓写话就是把自己说过的话记录下来而已,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方式,把说的内容变成写的,用文字表达我们所说的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说话与写句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写话,就是用笔说话,用笔说话和用嘴说话一样,你想说什么,笔下就写什么,你想说多少,笔下就写多少。你的经历,你的观察,你的发现,你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写出来和朋友们分享。只要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就算只有一句话,也是值得表扬的。

三、读写不分家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只有理解了文字内容、文章的意思,方能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为自己所用。因此,我每天给学生规定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多读,读多了,学生写起来自然就比较顺手。

在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观察文段的特点,如段落开头空两格,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观察文章的内容,如每篇文章或一段话的第一句会明确写清楚什么,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学生就能发现什么必须详细写,什么可以简单交代。所谓“详细写”,就是能写出人物间的对话,人物具体是怎么做的,并能够用上恰当的动词。在观察中,学生还学会正确使用“,”“。”“?”“!”等常见的、常用的标点符号,也能写通顺句子,然后做到在写话中不丢字,不多字,学过的字必须写字,没有学过的字,就写拼音。

同学们在读了无数遍课文,在和别的课外书做了比较,在读书中慢慢理解和积累了句子,就会慢慢地学会使用形容词、比喻句、拟人句等。在写作上,学生就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拒绝,甚至会爱上写作。

四、仿写,开始写作的道路

写作就是从模仿别人的写作方式、方法开始,慢慢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会和感悟,从而悟出自己的写作内容、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之路,能独创一枝的方能成为大家。虽然,我不会要求学生成为写作能手、写作大家,但模仿是所有孩子进入写作的最好方式。

低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写作的门槛,看图写话就是低年级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发现通过长时间的教学,通过不断的积累和阅读,当学生们正式开启写作之路时,将会轻松很多。我只需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和仔细推敲,去写出自己要说的话;再要求学生找出要素,按照要素去写话,要求把关键内容交代清楚,如:谁在哪里做了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然后再让学生,学习别人怎么把话写得具体,写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就会把他们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用上,甚至把电视中、动画片里学到的一些可爱的话恰当地用上,让人读了感到很有创意。如有学生写小猫抓鱼的过程,是这样描述的:

有一只小花猫,看到一个鱼缸里面有一条金鱼。它想来想去:怎么能吃到这条金鱼呢?小花猫伸出猫爪在鱼缸里抓鱼。小金鱼游得非常快,就像一道红色的闪电。小花猫怎么也抓不到它,于是,它急得满头大汗。小花猫抓抓脑袋想出了一个办法。它对小金鱼说:“你游泳的技术真棒,可是你会跳吗?”小鱼得意地说:“我当然会跳啦!”“那你跳几下给我看看,我就不吃你了。”小花猫刚说完,小金鱼就跳了起来,水花溅了一地。小花猫看准时机,在空中抓住了小鱼,塞进了嘴里。小花猫闭上眼睛,舔着嘴巴,得意洋洋地走开了。可怜的小鱼,到死也没明白,它被骗了,真是可怜。这真是条笨鱼!

这样的习作是很有趣的。因此在模仿中,我会要求学生注意重点观察别人是怎么按顺序写的,只有按顺序写了,才能使你的表达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在写景时,我们可以按照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观察,并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描写。这样,你的表达就显得条理清晰。我们的课文通常是怎么介绍的?为什么会这样介绍呢?我们能否用另一种方式呢?我要求的模仿也是要学会变通的,能做出改变的,能详略得当地描写,才能使作文更@张力,有所侧重。

篇4

关键词:积累;阅读;生活;能力;方法;观察;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297-01

难以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苦衷。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学生尽看电视、卡通,课外阅读的量不足,不善于积累生活和多数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认识不足,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师没有把识字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只是片面的进行识字教学,认为作文教学时中、高年级的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解决作文难的痛苦,笔者认为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地处理好以下几个典型问题:

一、作文教学必须从一年级抓起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些能力的训练从一年级开始就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就口语交际而言,要求一年级学生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通顺连贯的话,学习使用文明礼貌语言进行口语交际;就“写作”来说,要求学生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能根据简单的画面或事物练习写句子。也就是说,从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开始。这样的开始,就是作文训练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由句到段到篇的训练,有了这个基础,就不会到高年级学生作文时,连语句都写不通顺的现象。

从心理学方面讲,一年级的学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认真的打好作文基础,就会贻误学生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作文从一年级起步,确实大有作为。我曾经在教一年级时,就要求学生从每天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开始进行作文的基础训练,结果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极其活跃,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很好。

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多阅读,多积累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要充分提高作文能力,还必须加强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训练,不仅仅是在理解内容上进行,还包括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好句。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只是片面地停留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忽略了文章的写法指导,对于那些精彩的词句,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顺序,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文章的结构等方面没有认真的进行指导,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极大的障碍。《新课标》要求“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不外乎于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这些类型,所以在记叙文教学中,记事的文章一定要抓住“六要素”,了解事情的发展顺序,还要认真地赏析好词好句,体会思想感情;写人的文章一定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去体会人物的特点、品质。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来表现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再画出文中描写鲁迅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再认真地赏析这些描写人物的精彩词句,最后教给学生写人物的方法和文章结构,让学生懂得写人物时必须以具体、典型、生动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把人物写活;记事时要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具体;写景状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这样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紧地联系起来,便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必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古文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告诉我们多读多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作文也便成为无源之水,便无法形成技能、技巧。所以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读课文,还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把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带进学堂,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后,多读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刊物。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我们在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在书上圈圈画画,画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圈出文中用的准确生动的词语,写出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在从课外读物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形成写作的技巧。

三、要善于积累生活并勤于练笔

篇5

关键词 : 指导 作文 体会

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比如,指导初一学生写作记叙文,我们可以针对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的特点。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作文,写作要求是: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新意;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像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根据写作要求,提出的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写出“特点”,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篇6

【关键词】 作文 兴趣 积累

提起作文教学,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写。就一堂作文课而言,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仍然无从下笔。但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刻的明白作文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学会习作,使他们有感而发,有事可写,则成了我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现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关于作文教学的粗浅看法。

我认为,要提高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质量,必须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积累生活素材,多观察多体验,在重视写作的同时,还要重视作文的评改,尤其是相互评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一、注重日常积累,开拓学生视野

要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就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底蕴,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就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读课外书则是积累的一个好方法,课外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但对学生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

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外书的推荐工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用多种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有益的书籍既要配合语文课的教学要求,又要符合思想内容健康,适合青少年阅读,如:《格林童话》、《爱的教育》原著 、《寄小读者》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现身说法”,告诉学生自己喜欢读哪些课外书籍,学生会因为喜欢,而去模仿老师,这样就很自然的在教师的要求下去认真阅读。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教给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故事续写等。我任教的每届学生,都有看课外书并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因此每学年他们每个人的“采蜜集”都有好几本。此外,每天晨读,我都会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这样就大大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另外,我还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读书方法、心得,以此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进行。

最后,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阅读兴趣浓厚,阅读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作为教师,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或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作品好,好在哪里,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如“我读过的一本好书”、“这篇文章美不美”等,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写作兴趣,创设习作氛围

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成功的基石。作为教师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爱写作文,他们才会下功夫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在生活中做一个细心人。作文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只有对平时的所见所闻多记录,多思考,生活才真正的成了学生写作的源泉。如,去春游,面对大自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准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什么主题;面对一个场面,如运动会,你将怎样把场面写具体;针对一件事,你怎样展现其思想内涵等。但这些问题如何观察思考还要靠教师得法的指导,学生才不至于写出流水账。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就得有话可说,能满怀兴趣的将自己看到的人或景,做过的事有重点的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作文。

第二,教师要展示学生习作成果。展示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即可。如,开辟“佳作专栏”,在教室一角或黑板报上设置一个栏目,经常选登本班学生中写的具体生动的文章,精彩片段等,供大家赏析。或是在作文课上,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或作文中老师勾画出的好词好句,然后全班交流,是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创设轻松的写习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第三,教师还可以创设情景,优化习作氛围。如,记事的作文,可以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人的作文,可以采用猜猜他是谁的方法,侧重抓住特点进行人物描写等,还可以自己当“导演”,设计一些活动,使学生在边做边说,边说边写,以提高写作兴趣。

三、加强方法指导,重视相互评改

作文教学中,除了重视写作前的实践,尝试写作之外,还要重视写作后的评改。传统作文教学重写轻改,教师在学生作文后写一段长长的评语,但到底有多少学生去认真看呢?因此写作后,教师应该克服“怕麻烦”“不放心”等思想,下功夫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把评改权力教给学生。

评改方式可以采用,自我评改,互相评改,,指导学生认真推敲词句,直接在作文本上点评。当然教师还要重视习作后的辅导,根据评改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评。在讲评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优点并加以肯定,这样的效果比写一段长长的评语要好得多。

总之,写了作文后通过学生的互评反馈和教师的有效讲评,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凝.《全国优秀教育论文选萃》.

篇7

1.我国学生阅读现状堪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阅读教学不仅是语文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补充和延伸。

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每年人均课外阅读量远远不够,人均阅读图书1.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量着实让人感到惊愕和不可思议。除了人均阅读量低之外,另一个倾向是读书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阅读的目的是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取得高分。在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教参、基础训练、考试辅导类的书籍。“应试教育”导致阅读教学收效甚微,产生了“高耗低能”现象,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2.利用教材,在课堂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让学生读通读透,悟出写法,领会作者的意图,进而学会运用,从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如我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引导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词语表现人物品质。如救助车夫一段,作者连用九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突出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抓住了这些有特色的语言,反复阅读,深刻体会,就会领悟鲁迅先生的关切之情以及救助车夫后的激愤之情。这样,学生不仅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提高了阅读能力。

(2)善于抓住文章重点段落展开学习。可以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中需要重点体会的部分,并鼓励学生质疑。例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抓住“课文是围绕文中的哪一句话来写的”这个问题。学生找到了“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再分别找出詹天佑“杰出”和“爱国”的部分,这篇课文就很好理解了。然后再引导学生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找准重点段: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先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反复诵读,再认真领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超人的才能就能跃然纸上。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不言而喻了。

3.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

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让学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首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愿意读,老师应该先推荐一些有趣的儿童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欲罢不能。再让家长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读书的环境,养成善于读书的好习惯。再结合新课标推荐的古诗词以及课外读物进行阅读。要求学生一定坚持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细心观察日常生活,坚持写日记、周记。这样反复训练,养成习惯,就可以达到读写有机结合之目的。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或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让学生有取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精彩语句片段,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

4.让学生多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都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有的要求比较宽泛,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抄写喜欢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给了学生较大的自;有的要求比较明确,如“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抄下来,再体会体会”“抄写环境描写的句子”,加强了学习的指导性,积累在于运用。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教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高效、有序地做读书笔记。可以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分成“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几大类,再分别抄下来;可以归类整理本单元或几个单元复习过的词语;还可以补充以前课内外学习中积累过的词语。这样归类整理材料,可以帮助学生采撷同类内容,丰富语言系统,有助于提取运用。另外,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搭桥,进一步巩固阅读与写作的训练。

5.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篇8

关键词 水浒传 小学生 作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Pupil Composition from "Outlaws of the Marsh" Mapping

Abstract Currently, have a 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Outlaws of the Marsh", literary value, historical value, but from the angle of the guidance and inspi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essay writing specialized exposition indeed rar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 clues and descriptive methods to look at the guidance of "Outlaws of the Marsh" Pupils' essay writing.

Key words Outlaws of the Marsh; pupil; composition

《水浒传》是我国公认的四大名著之一。虽有较多的批评之声,但此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作方法上却有指导性的意义。无论是从作者或是作品的角度分析均有较高的建树,但从读者的角度分析是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接受美学”,①是从学者和成人的角度考虑作品的。小学生是一个基础教育的低段团体,其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基础教育又存在面向全体的特点。因此,对《水浒传》的分析、借鉴应从人物、情节的个体、个性的成人化的分析转向有教育意义、实用意义及体现小学生全员意识的探索方式上。

对于《水浒传》全文的内在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提炼要照顾大多数,而且有现实意义,并能指导小学生作文整体效果把握的是文章的线索。单从每个章节来说,人物的表情、动作、语段的引用都有较高的借鉴意义。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心理,烘托气氛也是提高小学生作文的重要手段。针对以上方面本文要详加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地指导小学生效仿和体会。

1 从线索分析

《水浒传》的线索有学者认为是分散性、无章法的、缺乏有力的线索,这些论述主要的源于国外学者的评论。从国内来看学术界整体认为《水浒传》是章回体小说的开端和典范,是有机的缀合体文章,以“忠义”和“反忠义”为线索,以宋江为中心人物展开叙述。“《水浒传》的结构并不是单一化的自线结构”。②线索的确定是文章的灵魂,单从叙事性来看对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的记叙文的指导是有一定意义的。线索的选择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人物的性格,也可以是事件的。《水浒传》是一种纵向的线索,从忠义国家——无路可走——被逼梁山——等待招安——忠心报国——走向瓦解。宋江这个主要人物按此线索一步步地把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带入了宋代积贫积弱的体制中来。小学生的作文可以以此为借鉴,利用一个主要人物在整体事件中的情感的变化统领全文。“所谓线索就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发展与思想感情发展的线路,它像链条一样连接着文章里全部的人物、事件和影响。在记叙文中,它把一个个彼此相关的事件及人物贯穿在一起,推进情节的发展,彰显主题。在抒情性的文章中,线索是咏物抒怀、托物寓意的凭借,使主题突出,形散神聚”。③“神”在作文中是主题,是对作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认知的反映。宋江是作者思想的反映,是摆脱不了中国古代社会儒学、理学思想束缚的。以“忠义”为行动目标,无论是“浔阳楼吟反诗,智赚玉麒麟,还是抵童贯破高俅,李师师献殷勤”④都是为成就其社会认知而服务的。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主要来源于教师、父母、同学,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的宣传。其作文线索中思想的肤浅或深刻与其直接和间接得到的理性认知的水平有关。从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抓住思想而不是抓“好词好句”,这是作文精彩的必要条件。形成习惯,从思想延伸至内容而不是反转的。但是,现实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要实现摆脱形式主义作文可谓“难”,教师的眼光放在五年后的少之又少。课文的讲习、阅读的训练要从社会的大环境中找重点、找亮点、找污点,可以一针见血地体现作者的社会认知度。

2 从描写分析

《水浒传》的描写是贯穿于其篇章结构布局方面的修辞技巧和表现方法。“《水浒传》可作文法教科书读”⑤可见《水浒传》的描写方法被近现代作家所推崇。清金圣叹的“十五法”总结得全面而深刻,包括倒插法、夹叙法、大落墨法等等,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荐。

《水浒传》每一章节都存在总领。在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中的情景小学生比较熟悉,本文就以此回进行分析。开篇“延士声华似孟尝,有如东阁纳贤良,武松雄猛千夫惧……报兄诛嫂真奇特,赢得高明万古香”⑥为开篇。与作文教学中的总领全文,开门见山的方法相似。但以诗为开头更具文采,简洁明了。题目、开篇是文章的龙头,是吸引读者的最佳方法,《景阳冈武松打虎》的开头就略显平淡了,但如何修改,笔者就不妄下结论了。作文教学应从题目和开头谋划,抓住人物和事件的关键环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做法已经过时,过于死板。写人就要通过描写,在一千个人中一眼便可知其位,写事开篇或命悬一线,或如高汤入口,或如履薄冰,写物要有跃然纸上之感,小学生写作首先应从吸引眼球开始。

再谈过程描写,就是突出一个字“细”。如《水浒传》武松遇大虫时的环境描写:“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⑦“细”字不易体现,只要有景在突出重点时就应细到每一片树叶,只要有人在突出性格时就要细到每一个眼神。同样是“打”单看,景阳冈武松打虎“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身横野草锦斑销,紧闭双睛光不闪。”⑧可谓细到极致,而小学生只重用词描写,“四字词、成语的堆砌应转化为细节描写的教学,让“过程”充实有货,可以细细品味。

最后,看结尾。二十三回最后一句“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叫声,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武松回过头来看了,叫声:阿也!你如何却在这里?”⑨典型的设悬念的写法,小学生的文章喜爱写“满”,口号式、感想式结尾,让读者如快马到天涯前的感觉,极不舒服。作文教学应有的放矢,结尾以设悬念,或让人回味有所思考的结局为主。看后读者能仰望天花板沉思一分钟,也就达到最终目的了。

《水浒传》与小学生作文教学看似关系不大,但从读经典到学习经典,到运用经典才是读书的目的,才是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头、细身、长尾巴”是作文教学从《水浒传》得到的新启示,值得推广于小学生作文教学中。

注释

① 接受美学理论是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欧美新批评等20 世纪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的反对派,把文学研究转到读者这一极的理论研究.

② 黄凌云.宜春学院学报.2005(1).

③ 钟开.金典三年.吉林教育出版社.2010.1:125.

④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9:3,4.

⑤ 宗延虎.中国修辞学通史.近现代卷.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11:140.

⑥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9:293.

⑦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9:299.

⑧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9:299.

⑨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9:305.

参考文献

[1] 高日晖. 《水浒传》接受史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03.

[2] 张同胜. 《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明清小说研究,2006.4.

[3] 李秋晨.明清历史小说的衍变.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7.

篇9

【关键词】评价语 习作教学 兴趣 关注 亮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38-01

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其功用将越来越广泛,因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作文能力将成为一个现代文明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可是,在作文教学中,师生都有“难”的同感,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和学生都备尝艰辛。《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生作文改为“习作”,降低了难度,明确了目标,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切中时弊的建议,这对我们进行习作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灵活运用评价语,让学生想写、愿写、敢写、乐写,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一、善于鼓励 激活表达的欲望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三年级正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此时的习作评价应以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为原则,让学生爱写,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因此,对于优秀作文,我会不吝赞美之辞,真诚具体地赞扬、鼓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活他们的表达欲望;对于出现错误的作文,我尽量避免刺激性的评价语,如《我爱吃的水果》的评语“你详细写出了它的样子,好像它就在我的眼前。可是老师更想知道它吃到嘴里是什么味道,能告诉我吗?”既有鼓励性又有建议性的评语,既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老师的修改建议。

二、关注个体 放飞自信的翅膀

习作评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关注到个体,力求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作文的关注,感受到老师对他本人的关爱,从而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巨大的潜能,放飞自信的翅膀。班上的梁嘉敏同学在各方面都表现良好,但习作水平低,对习作总有畏惧心理。我在她的一次习作上写下这样的评语“嘉敏,只要你多读、多想、多练、多记,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最佳的文章!”随着她的点滴进步,我不断给予肯定,我的真诚鼓励使她信心倍增,习作水平也逐渐提高了。

三、发掘亮点 张扬个性的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更是学生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结晶。因此,评价习作时,要发掘作品中闪烁着个性光彩的亮点,张扬个性的体验。发掘亮点可以是“自找”(自评),就是让习作者边赏读,边把自己认为满意的地方找出来,也可以是“他找”(他评),就是欣赏者边欣赏,边把自己的赏识点找出来。如在陈楚瑶同学的习作《金鱼》中,我发现她在描写金鱼的尾巴时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句“金鱼摆动着好像用轻纱做成的尾巴,就像一位小姑娘穿着大摆裙子在水中游动。”我首先在这句话下面画上表示欣赏的符号,再在旁边写上感受“比喻形象、恰当,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习作者的“亮点”,又鼓励了学生大胆想象,发展想象力。

四、明理导行 学会做人的道理

以往的习作评价,教师偏重于方法、结构等,而新课标中的“重内容,轻形式,淡化文体”的精神则要我们注重评价中的人文内涵,通过对习作素材的评说,帮助学生发掘其中蕴含的处世哲学,告诉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如,一次习作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几件事来描写人物。李璇在她的《助人为乐的妈妈》一文中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件真实的小事,抓住了人物特点,表现了妈妈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让人读了对作者的妈妈肃然起敬,很有感染力。我写了这样一个总评:“你真幸福!因为你有这样一位好妈妈。你的妈妈为你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她那真诚助人的精神,让我也深深感动了。为你妈妈而感到骄傲吧!老师期待你也像你妈妈一样成为我们的骄傲!”评语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启迪了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此后,李璇确实也以她的妈妈为榜样,成了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

五、精心设计 展示各自的才能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优秀的一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赞同。为了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我精心设计了以下评价环节,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巧妙运用评价语,使学生各自的“亮点”得到燃烧。

(一) 形式活,让学生善作文

习作评价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如:教师评、学生改,小组互评互改,同桌互评互改,学生自评自改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之间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完善自己的机会,使学生更善于写好作文。在一次习作之后,我将学生分类分组,互相交流,互相评改,引导欣赏者带着浓厚的兴趣阅读,抓住习作的“亮点”进行评改,恰当给予真诚的建议。评改中出现如下令人惊喜的创造性评价“你的自我介绍,吸引了我,我想和你做好朋友,好吗?”“我身边的你,原来是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我要把这句描写水仙花姿态的好句子摘录在我的《摘句本》上”。

(二) 多展示,让学生乐作文

作为学生不仅希望自己的作文被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所认可,更希望被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欣赏,这种创作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发创造欲望和写作激情,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我尝试:

(1)选送好作文到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室广播。

(2)选送好作文向校刊投稿发表。

(3)编写班级优秀作文手抄报、好词佳句汇集、优秀的评语汇集,供学生浏览,供家长欣赏。

(4)开展优秀小作者作品交流会,邀请别班的同学进行交流。

这样做,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得到了力量,因而激发强大的创作动力。

实践证明,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只要我们善于灵活运用评价语,不仅能让我们的习作妙笔生花,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篇10

关键词:习作;具体;方法

冰心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南开中学有个学生,他的作文曾经获得过120分,100分已属罕见,120分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个同学在那篇不长的文章中,竟一口气用了十二个“十分”。如“今天天气十分好。”“花儿十分香。”“风景十分美。”“我们玩得十分高兴。”老师读后,风趣地说:“就给你打120分吧。”我们老师在教习作的时候最头疼的是学生写不具体。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把习作写具体呢?

一、扩写引路,明确方法

经常进行扩写训练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什么习作是笼统的,什么习作是具体的,同时掌握把空乏变成具体的“金钥匙”。

比如,一位学生在《可怕的夜晚》中这样写道:“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单独在家,实在可怕。这可怕是文章写不出来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有一位老师通过点拨、追问:“你当时害怕的时候,眼睛会看到什么?耳朵会听到什么?心里又会感到什么?脑子里会想些什么?你还会做些什么?”于是,干瘪的文章变得真实可信、形象具体了:

“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我看到行人从窗户走过的黑影(看),又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听),我以为小偷来了,吓得哆嗦起来(感)。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叫喊,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的电脑(想)。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进卧室,锁起房门,躲在被窝里(做)。在被窝里,我一直祈祷爸爸妈妈赶快回来(想)。

扩写训练可以是句子扩写,围绕中心句扩写,也可以根据简单的故事或诗句扩写。扩写以后的句子或文章较原作不只是篇幅加长了,主要是内容更加丰富了,景物更加鲜活了,情节更加具体了,人物更加丰满了。

二、观察到位,形象具体

认真观察是文章的生命,但很多学生刚参加完兴趣盎然的活动,回来写作文却不知道如何动笔了,什么原因呢?关键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观察。我带领学生三次放风筝,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第一次,我带领学生放风筝,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玩得很尽兴,可回来写作文,个个咬笔头,无从下手。第二次,放风筝之前,要求学生看有关“放风筝”的习作,同时摘抄好词、好句。写作文时我也补充了:展翅飞翔、颤颤悠悠、盘旋而上、竞相媲美等几十个词语。这次进步了一大截。可是问题又来了:千人一面,没有自己放风筝的情趣,简直不是写自己放风筝,而是全国小学生都通用的。于是,我进行第三次放风筝,我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如下积累作业:

(1)同学们放风筝时有哪些动作?(至少十五个)

(2)风筝有哪些动作?(至少十五个)

(3)同学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会说哪些话?(至少五句)

(4)放风筝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想法?(至少五个)

(5)放风筝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想象?(至少五句)

学生边兴高采烈地放风筝,边仔细观察,然后争先恐后地交流、讨论、记录。回到学校,学生的汇报空前活跃,在相互启发下,每个小组又不断完善自己的积累作业。这次每一位学生都写得又快又好,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想象都是原汁原味,可以说他们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放风筝。比如,“我的风筝快被太阳烧着啦!”“我的风筝飞累了,看到池塘里的水就想痛痛快快地洗澡,于是一头扎进水里,我急忙扯起线救它,可惜它全身湿漉漉的,已呜呼哀哉,再也飞不起来了。”“邓小芳的风筝想在榕树上做巢呢。”(因为风筝被榕树挂住,扯断了线,下不来了)这些习作中的鲜活语言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放风筝的情趣。

三、启发想象,下笔有神

想象也是文章的生命之一。比如,同样写绿,朱自清在《梅雨潭》中是这样想象的:“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桂林山水》是:“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多少作家、诗人把绿描写得千姿百态,令人神往!这些都是因为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想象。所以,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想象,才会“下笔如有神”。

比如,有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时,学生高兴地说:“喷泉真好看,水喷得多冲呀!”学生的观察是笼统的、不具体的。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想象:“水怎样个冲劲?”“大喷泉的水猛地喷出来,像什么?”“成千上万个小喷孔喷出来的水交织在一起,白茫茫一片,像什么?”“随着乐曲的轻重缓急,喷泉有高有低,这又像什么?”学生带着想象观察,对眼前景色的反映就变得鲜活生动了。

“大喷泉喷出的水犹如蛟龙出海,猛地窜出水面。”“水柱冲到半空中,刷地又似仙女散花落入水中。”“成百上千个喷孔喷出的小水柱交织在一起,白茫茫的一片,像一挂巨大的窗帘。”“喷泉的水时而多,时而少,时而高,时而低,飘忽不定,像一群出色的舞蹈家,正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

教师的一番想象点拨,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王国里穿梭翱

翔,情感被激发,形象变生动,于是,学生用笔创造出了一个个具有感染力的美好形象,让人身临其境。

四、归纳总结,掌握要领

做什么事情经常有一些基本的要领,写文章也一样,如果教师能适当归纳,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学生易记好用。如,写水果是五字诀:“看、摸、闻、尝、感”;写读后感可以是:“介―感―议―联―结”;对人物的刻画可依照:外貌+情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

比如,古诗扩写最关键的是想象画面。怎样让画面变得有声有色呢?魏书生老师采用“勾”画形象、“染”上色彩、“添”上动作、“配”上声音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勾、染、添、配”四字诀。在这四个字诀的启发下,我的学生把“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扩写得充满动感和情趣:

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像一座绿色的屏障,横卧眼前。一身素洁的白鹭绷直细长的双腿,伸长脖子,拍打翅膀,直冲云霄,一阵阵清脆欢快的“咯――咯”声打破了山涧的寂静。粉红的桃花张开笑脸,花瓣上晶莹的水珠闪着银光。弯弯的小河泛着细浪,“哗――哗”地弹奏着温柔的摇篮曲。片片花瓣在春风的吹拂下,“簌――簌”的飘落在水面上,快活地荡漾着,吸引了一只只肥嫩的鳜鱼。它们探着头,张开宽大的嘴巴,把花瓣吸入口中,然后轻轻地吐出来,悠闲自在地和花瓣嬉戏。

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抓住要领,找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