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国际形势范文

时间:2023-03-31 02:1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的国际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的国际形势

篇1

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扩散,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自2007年7月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股市、债市就动荡不定,美联储和欧央行等主要中央银行就不断向金融体系大量注入流动性,以防止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然而,2008年初以来,花旗银行、美林证券、瑞银集团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因次债分别造成100亿美元左右的巨额亏损,股价大幅下跌,并引发美、欧、日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股市剧烈波动、大幅下挫。由于美国房价仍在下跌,次贷危机及其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仍在扩大,金融市场投资者仍处于恐慌之中,对各类债券的风险和收益评级不断向下调整,国际金融市场仍有可能继续波动。

(二)美国经济减速濒临衰退,世界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增大

2007年四季度,美国经济仅增长0.6%,远远低于三季度的4.9%和二季度的3.8%,年末失业率攀升至5%,消费价格指数超过4%。为防止经济滑向衰退,美联储在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继续减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布什政府则不顾财政赤字再度扩大而紧急推出减税1 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近年来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大,但美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美国经济减速势必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给世界经济走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近来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也都显露疲惫之势,亚洲、拉美以及中东欧等新兴市场经济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在趋于放缓。

(三)美元汇率进一步大幅贬值,国际市场原油、金属产品和农产品价格继续大幅走高

由于担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和预计美联储仍有可能进一步降息,美元对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继续大幅下跌,对欧元汇率创出1.5∶1的历史新低。美元大幅贬值进一步推高了国际商品市场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原油期货价格已突破每桶100美元,铜、铝、锌和黄金等产品价格也都接近甚至突破历史高点,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涨势凶猛,以往价格持续低迷的制成品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虽然导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原因众多,既有需求增加、库存下降、期货市场投机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天气、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等导致产量下降和供给不稳定等方面的原因,但美元大幅贬值无疑是重要原因。

(四)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普遍加大,美、欧等经济体可能面临滞胀风险

2007年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1%,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通胀率其消费价格指数仍超过2%;2008年1月,欧元区的消费价格指数创出3.2%的新高,能源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此外,俄罗斯、越南、印尼、印度、巴西、韩国以及中国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价格水平也都大幅上涨,创出多年来的新高。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而美、欧等经济体甚至有可能陷入多年不见的滞胀困境。

以上情况表明,世界经济在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连续增长4年之后,在国际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下和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冲击下,有可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在经济周期规律的作用下增速趋于放缓。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1月已经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已过,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减速和国际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等因素的作用下,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已经明显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1%,比2007年的4.9%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2008年仅增长1.8%,明显低于2007年的2.6%,美、欧、日预计2008年分别增长1.5%、1.6%和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预计将从2007年的7.8%放缓至2008年的6.9%,亚洲、拉美和中东欧地区经济增长都将比2007年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如果次贷危机引发进一步的金融动荡,或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2008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仍有可能低于预期。

二、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目前的形势和发展趋势看,2008年全球经济将出现减速已无悬念,而且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和走势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还在增加,当前尤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次贷危机是否会引发更加剧烈的国际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历来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持续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势必会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消费、投资和贸易活动造成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派生出众多债券和金融衍生产品,持有次级债及其衍生产品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遍及全球,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链,次贷危机所造成的金融风险也因此传递到世界各地。虽然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市场调整仍在进行,但由于相关国家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门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的政策干预措施,并且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风险已经集中释放,再度引发更加剧烈国际金融动荡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不会对世界经济的稳定造成更大的冲击。

(二)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甚至滞胀的泥潭

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了2.2%,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1%,失业率攀升到5%。对于2008年美国经济走势,各方看法分歧甚大。布什政府认为美国经济不会衰退,预计2008年将增长2.2%,通胀率和失业率不会明显上升;美国国会预算局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8%,美联储预计增长率在1.7%~2.1%之间,国际组织普遍预计将增长1.5%左右,国际知名投行大多悲观地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降至0.6%以下。毫无疑问,2008年美国经济面临经济减速、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失业率攀升的多重压力,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但是,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整体表现看,虽然住房投资连续8个季度大幅下降,个人消费开支也比较疲软,但美国企业的厂房、设备和软件投资仍在继续增长,出口由于美元贬值也出现较强劲的增长,再加上双管齐下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美国经济有可能避免衰退。虽然能源、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通胀压力较大,但企业雇用成本并未显著上升,目前的通胀率也只是20世纪80年代滞胀时期的一半,现在谈论美国经济陷入滞胀似乎尚为时过早。

(三)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否会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

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铜、锌、铝等金属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平均涨幅在3倍左右,此前价格持续低迷甚至下跌的食品、饮料、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的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趋势,涨幅大多超过30%,个别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近两年的涨幅在一到两倍之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确实给世界各国都带来越来越大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成为近来多数国家消费价格指数创出多年来新高的重要原因。但总体看来,全球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控制和可接受的范围内。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平均通胀率略高于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在连续数年小幅回落后虽然又重新趋于回升,但平均水平仍在5%~6%之间,远低于以往的高点。

(四)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减速和通胀压力加大

由于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面临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稳定金融形势和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控制通货膨胀则相对不那么紧迫;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是防止经济过热和价格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由于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走势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并且客观上还会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运用空间和效果,因此,在缺乏有效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和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各国应对经济减速和通胀上升的难度增大。

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经济放缓,特别是美、欧、日经济减速,可能对我国的外需产生较大的影响

虽然外需减弱有利于我国缩小贸易顺差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但势必会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出口退税降低、人民币加快升值、节能减排力度增大、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外贸出口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在稳定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二)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慢可能会加大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近年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加大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频繁采用反倾销、特殊保障、技术、卫生、环保和质量标准等措施阻击我国出口。在经济减速和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势必会进一步强化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对我国出口的大量质优价廉的各类产品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三)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继续走高会加大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能源资源性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如大豆等)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上升,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势必加大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最终传递到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推高消费物价水平,给我国控制消费价格水平上升造成较大的困难。

(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和美元继续贬值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和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明显增大。美、欧、日以及香港地区等周边股市的波动往往引起国内股市的波动,近来国内A股市场的大幅下挫和剧烈波动,虽然有自身调整的内在要求,但也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股市波动不无关系。美元持续大幅贬值不仅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且也诱使大量国际套利热钱通过各种合法和地下渠道频繁进出国内金融市场,成为影响国内金融稳定的隐患。

(五)美联储大幅降息制约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运作空间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低于国内人民币的基准利率,并且美联储仍有可能继续降息。这无疑限制了人民银行对利率政策的充分运用,而不得不更多地采取加快人民币升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央行票据发行和对商业银行贷款发放采取数量限制等措施来减少流动性,这样增大了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篇2

[关键词]经济形势;科技创新;影响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71-02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知识经济不断兴起、经济成分开始调整,第三产业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科技创新,是我国保持繁荣昌盛的重要武器,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观念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其中,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先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接着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从2005年开始,中央政府对过热的经济增长进行有效抑制,相继出台了诸多宏观调控措施,旨在实现“软着陆”,并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到了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蔓延,对美国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伤害,导致美国实体经济发展不容乐观,对消费者信心、全球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身处于国际大环境中,我国也未能避免受到影响。可以说,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导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尖锐,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有所缩小,导致我国经济存在下行和“硬着陆”的风险。

以2012年为转折点,我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据统计局统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率是9.21%,2010年增长率是10.45%,2011年是9.3%,2012年是7.65%,2013年是7.67%,2014年是7.4%。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确实进入了新常态。

造成我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人口原因,从2011年开始,我国15-64岁的生产性人口比例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我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对我国陆经济保持长期增长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再如环境因素,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破坏,如果人类对环境的利用超过了自然界可以承受的程度,将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使人类社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虽然我国的经济处于下行期,但是其经济增长结构呈现出一些好的变化。一是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二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日渐提高;三是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这些都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非常大的空间。

三、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社会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更为明显。从行业层面而言,我国的机械、钢铁、汽车等行业的科技创新明显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负面影响。比如机械行业的覆盖面十分广泛,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感受到了生存压力,如果机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则能收获丰硕的利益,他们一旦尝到科研的甜头,一般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而一些科技创新能力弱的机械企业,则是在“夹缝中生存”,勉强自保;再以钢铁行业为例,这些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与产品售价严重倒挂,铁矿石的价格不断上升,而钢材价格又急剧下跌,这种尖锐的矛盾直接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形成的挑战与机遇总结如下:

(一)挑战

在资金方面,我国各行业纷纷表示资金链吃紧,主要是因为银根紧缩导致各企业陷入融资难的瓶颈期;为了防止游资抽离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各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但是实到账款不尽如人意;企业资金回笼的周期有一定延长。这种种因素导致行业资金不容乐观。

在成本方面,由于前些年的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我国大宗产品的价格急剧提升,进而带动大多数生产资料的价格普遍上涨;国家最新颁布的《新劳动合同法》,使得人力资源的成本呈现刚性化状态;由于受到世界经济放缓的影响,导致我国的生产资料价格存在动荡性,可能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出现“倒挂”现象。这一系列因素造成企业的成本支出不断扩大,影响发展后劲力。

在市场方面,出口退税税率降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导致我国不少企业的研发资金有所减少,研发活动趋于停滞、节奏放慢,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进度和动力。

(二)机遇

当然,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活动也不仅有负面影响,反而为科技创新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我国中央政府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变化,促使经济实现“软着陆”,适当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比如下调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以此放松银根,对投资和消费加强刺激,扩大内需;国家对轨道交通、环保节能和医疗行业加大了拨款力度,可以促使这些行业加大科技创新动力,从中长期角度而言,财政政策的转向可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新能源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其次,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慢,导致大量的高端人才被闲置,这就使得我国吸纳高端人才的成本有所降低。从目前来看,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打算整体收购西方发达国家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这个举措无疑会为我国科技创新增添新的“血液”。

再次,我国经济下行使得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将进一步加速市场的优胜劣汰,并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新的条件,科研能力强、市场意识佳的企业可抓住这一契机加强行业整合和创新,以此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

四、当前经济形势背景下推进科技创新的对策

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既有挑战,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采取自主科技创新战略

事实证明,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效应远远高于引进技术的溢出效应,一味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永远无法撑起我国技术强国的地位。有鉴于此,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培养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要鼓励企业实现观念创新,使各大企业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开展研发活动的动力;其次,积极创设自主创新的市场秩序,保护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并对他们的创新型产品加大奖励力度;再次,强调重点,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加大扶持力度,尽快使企业走出科技创新的瓶颈期。

(二)对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才能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鉴于此,对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为其增强发展后劲力是当务之急。首先,我国要继续加大对教育、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不断激励和引导各大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使科技资源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得到优化配置,还要对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使国内教育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其次,通过政策,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拥有足够的科研资金至关重要。毫无疑问,企业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注入,但由于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国家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比如颁布税收优惠政策、资金补贴等,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再次,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加大融资支持,比如对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引导信用担保公司重点开展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

(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科技创新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它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科技创新全球化会进一步增加外部技术来源,并促使国家间的科技活动不断交融。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链条尚不完整和成熟,所以汲取他国的力量尤为必要。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而且成本较低,国内的市场容量比较可观,再加上政治环境比较稳定,所以我国可以在利用国内外两种技术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国内的科技创新力度,只有主动参与到全球技术竞争与合作中,才能使我国进一步打开创新思路,借鉴外部力量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有条件、也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只有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我国方能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中的地位。

篇3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艰巨性与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剧变力、震荡力广度交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波三折,贻害连连。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经济体,尤其是经济大国,无一脱身于危机之外,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乃至欧盟、美国经济危机影响的冲击力仍在扩大,形势十分复杂严峻。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市场信心普遍动摇,大宗原材料价格起伏跌宕、世界经济增速下降;欧元区以及欧盟的主要大国,救危机无良方,前景叵测;尽管最近美国、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固,缺乏近期复苏的可持续性。综上所述,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3个显著特点:一是政治周期、商业周期与地区动荡三者叠加,多种矛盾及利益冲突不断升级,日趋白热化。二是国际协调与合作更加困难,在世界经济形势可能趋于恶化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经济问题不同,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合作难度加大。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短期政策目标存在明显冲突。发达国家政府受债务规模高企、削减财政赤字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实施重大结构性调整。与此同时,受信心缺失和去杠杆化的影响,发达国家继续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发达国家实质性的结构调整尚未真正启动,新能源和低碳、生物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进展缓慢,制约着经济复苏的步伐。

从国内环境看,2012年受国际市场低迷、能源资源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加突出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不排除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内需增长虽然由政策扩张刺激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但基础还很不稳固,内需弥补外需任务仍然艰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短期难以根本转变,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明显降低。与此同时,货币供给总量仍然偏大,加之成本推动、输入性等因素影响,通货膨胀压力仍然不可忽视。因此,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加强防控风险的准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宏观调控的关键就是要统筹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

“稳增长”,一方面要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滑坡,另一方面要特别防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要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既不能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高速度,又要避免经济增速出现持续回落;同时努力化解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

“调结构”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是培养竞争新优势,形成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增大了结构调整压力,也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时间窗口,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下大决心推进结构调整,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控物价”首先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物价稳定,居民的生活稳定就有了基本保障。“控物价”与“稳增长”有密切联系。经济增长比较平稳,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物价总水平就不可能大幅提升。最近一段时期,物价涨幅已有回落,但推动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2011年11月末,M2余额超过8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名义GDP的2倍左右,明显高于2008年的1.5倍。表明相对于社会生产流通的总规模,货币供给仍然明显偏多。同时中国已进入资源要素价格普遍推高阶段,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将持续加大。随着美欧经济困难增加,美元、欧元要寻求宽松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涨价的压力有增无减。此外,理顺国内比价关系,完善资源、能源等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也会影响物价上涨。因此,“控物价”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已有成果,防止物价涨幅过高;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的现实环境及条件,把握好“控物价”的目标与经济发展规律对物价必然作用的统一,适当提高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为价格机制改革预留空间。这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营造良好宏观环境的重要前提。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态势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可以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已开始小幅下降;二是物价上涨的内外压力交织并将较长时期存在。应对经济增长速度低一点、物价高一点可能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长期看,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关键在于准确、辩证理解和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一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牢牢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经济社会得以健康、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调整需求结构,着力提高社会最终消费在内需中的比例。要尽快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解决居民住行困难和消费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要注重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较大幅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加快解决制约城镇化的瓶颈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开拓国内消费投资增长的广阔空间;要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要根据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在调整、转型中科学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功能,要充分激发和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中国能与世界主要国家同步迎接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当前尚属首次,这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我们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科技振兴之路。

篇4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文章首先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然后从国家宏观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贷款客户和存款客户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通货膨胀形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商业银行对通货膨胀的反影响作用和途径。

关键词:通货膨胀 商业银行 影响 反影响

当前我国通胀形势分析

自2009年11月起,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简称CPI)连续21个月呈总体上升趋势,最高时在2011年7月达到了6.5%。之后,CPI涨幅逐渐下行,直至2012年2月份回落至3.2%,创20个月以来最低值。2012年4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城市上涨3.6%,农村上涨3.6%;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8%。现针对我国通胀形势的变化分析如下:

(一)2012年2月CPI涨幅回落较快的原因分析

2012年2月份我国CPI从1月份的4.5%降至3.2%,降幅达28.89%,其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下降。2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非食品价格环比持平,居住、烟酒、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产品价格出现小幅上涨(韩晓东,2012)。而食品价格下降主要是春节的“错位”效应所致。2011年春节在2月,而2012年的元旦、春节同时出现在1月,春节消费推动价格上涨的时点不同,这种错位影响导致2012年1月份的CPI高,而春节过后的2月份,蔬菜等食品的价格回落较大,CPI同比增长率明显下降。

(二)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通胀形势分析

首先,我国2012年2月的CPI数值虽大幅回落,但仍高于3%的通胀警戒线。而且通过以上对2月CPI回落较快的原因分析可知,其回落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特殊性,不具有持续性。2012年3月,CPI再次上升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可以推断CPI的涨幅只是暂时的,以后月份继续反弹的可能性较大。

其次,据国家统计局的我国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动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简称PPI)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去年同月持平,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环比上涨0.1%。反映出PPI没有与CPI同步回落。2012年3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1%,表明我国企业进出厂价格保持环比上涨趋势,而企业进出厂价格的上涨最终势必影响到商品流通环节的价格上涨上。由此,也反映出我国的物价上涨压力犹存。

再次,我国本轮通货膨胀总体上属于结构性通胀,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成本上涨特征明显。当前,我国国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仍不断上涨,表明结构性通胀因素依然存在。

最后,其他一些因素对我国物价的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如,当前世界各国普遍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升了大宗商品价格。又如,我国正施行的收入分配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引发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和资源品价格上涨等。

据以上分析,我国通胀形势将进入波动震荡的“平台期”(韩晓东,2012),预计呈现为长期性的温和膨胀。祝宝良也指出,未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且具有长期性。因此,不可放松对通货膨胀的警惕,更不宜盲目乐观。

当前通胀形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国家宏观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为了防止和抑制价格持续上涨,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我国政府采用了三大紧缩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其中之一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自2010年10月20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5次调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每次调整幅度均为0.25%。同时,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10年1月18日至2011年6月20日连续12次上调0.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10年11月16日至2011年6月20日连续9次上调0.5%。由此,影响全国金融机构的当年累计新增信贷额自2010年1月份起至2012年2月份一直为同比负增长(见表1)。

以上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除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可贷头寸减少、放款和投资能力减弱、信贷增速减缓)外,也将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如,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行业或贷款信誉度优良的企业受银行放贷资金总量减少的影响,不能及时筹集到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使这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同时造成银行利润的流失。

(二)银行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篇5

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增加了社会管理的艰巨性

社会结构主要包括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人口家庭结构等。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具体体现在:

(一)阶层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相对简单,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一般来说,社会阶层越简单,社会管理的复杂程度相对要低。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阶层现在已经转化成利益分化较大的、由许多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已经出现了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在这十大阶层中,不同阶层的经济社会地位和利益诉求有很大的不同,在新形势下,如何整合和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相处的秩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城乡结构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我国城市化率仅为17.9%,到2011年底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27%,这标志着我国大陆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是生活在城镇人的口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城里人”并不完全等同,据有关专家透露,我国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33%,我国大约有1.28亿生活在城镇的人是没有城镇户口、也不享有城镇居民待遇的“半城市化人”。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户籍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城市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以户籍为城镇的人口优先享有。因此,如何让进城的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增加他们对所居住城市的依附感和归属感,这对城市的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

收入分配结构问题不仅事关民生,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更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社会活力,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以国际通用的基尼系数来衡量,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18,1988年为0.382,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越过0.4的警戒线。据国家统计局今年首次公布的基尼系数显示,2012年基尼系数为0.474,表明当前国内居民贫富差距依然较大。应当说,收入分配差距适度拉开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但如果在短期内形成过高的基尼系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有些高收入者是凭借企业的垄断地位和权力腐败而产生的,这必然会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四)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我国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有些变化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是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将会在未来带来婚姻家庭的难题。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的话)是118.06,这样的结果预示着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 400万,届时将有上千万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其次是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另一个就是年轻劳动力后续下降太快的问题,我国0至14岁人口占16.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老龄人口增加、年轻人口较少,巨大的养老保障负担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对并不富裕的中国现实国情,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此外,随着家庭规模变小、老年空巢家庭的增加,老年人的医疗、护理也成为全社会都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这些问题能否处理好,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方式的一个巨大变化是大量社会成员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过去“单位人”占95%以上,而现在这个比例下降到30%以下。单位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政府管理单位,单位管理个人,很多问题是在单位解决的,比如住房、上学、医疗等等公共产品和服务都是由单位来提供。在农村,政府通过管理好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就实现了对农民的管理,当然这种管理是“只管不包”,即国家虽然下达行政指令和生产计划,但始终没有对农民承担分配上的义务,没有在农村实行超出赈灾和救济范围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险。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原有行政手段管控下的单位体制开始解体。面对分散的个人,社会治理成本大大增加,社会事务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和社会问题自下而上的解决都受到一定阻碍,一些基层的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由于不能及时解决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当地社会的安定团结。怎么办?很显然,如果完全由政府来提供,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但长期以来政府全能、全控式的管理模式,又使得公民社会和社会自治发展缓慢。因此,如何培育多元主体共同行使社会管理的职能是当前必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快速城镇化;城乡统筹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itu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along the health development of economical society,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operation,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mphasis should be well land integration,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complementary linkag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ntrol,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etc, in order to deal with fast urbanization, resources shortage brought about by the huge challenges,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rural area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new countryside; Rapid urbanization; Urban and rural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资源和能源数量低、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可耕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能源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和4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持续较快的提高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基本特征,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有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同时城镇的发展空间也不可避免地向广大农村地区扩展,这一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矿产的大量开采、资源大量消耗和建设用地的大量扩张,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质量提升的关系,是当前形势下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农村的建设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改善农村地区的物质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形成城乡互动的经济良性循环关系。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新农村建设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农村居民点整合,提高土地使用的集约化程度

集约节约用地是解决建设用地不足的根本出路。在规划编制中必须始终贯彻集约节约用地的思想,引导土地利用走集约节约用地之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态环境,通过严格建设用地管理,统筹城乡用地布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盲目外延,整合城镇工矿用地,提高城镇用地比例,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协调“发展与保护,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废弃砖瓦窑场复垦、土地开发等将补充一定数量耕地,不会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的主体功能。重点规划建设中心村,引导农村人口向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聚,进行乡村合并与整合,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村庄整合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城边村庄并入城区(或镇驻地)

位于城区或镇区边缘的村庄并入到城镇生活区,共享城镇较高标准的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以多层为主的城市社区。

2、基础较好村庄合并周边村庄做强中心村

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应采取鼓励发展的策略,适当合并周边的村庄,进行较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中心村。

3、基础较弱的村庄撤销并入周边村庄

发展条件较弱的村庄撤销并入城区、中心村或基层村。若干较弱村庄合并建成后作为基层村,应采取控制发展的策略,此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宜太高,建设以低层为主。

4、受自然灾害威胁村庄并入周边基础设施较好村庄

对受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威胁的村庄,结合规划布局调整,并入周边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

5、特色村庄单独保留

单独保留特色村庄,包括历史文化保护村庄、风景旅游区内村庄等。

二、新农村建设站在区域角度,与城市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城乡之间存在天然的互补特性,在乡村生态系统中,生物生产量大,消费者少,许多乡村地区还处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中,乡村应加强与城市的区域协作,综合利用本地资源,借助城市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提高乡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城乡生态系统的自律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城乡统筹方面,新农村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与城市的协作关系。

1、留出足够的农业用地,一方面保证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隔离,维持城市生态,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是依托乡村发展起来的,农村具有自然性、情趣性、传统性等基本特征,即使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对其周围地区乡村的依赖性依然很大,主要体现在新鲜蔬菜供应、休闲度假等方面,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乡村直接参与城市的经济运转,这一过程同时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形成城乡相互服务的格局。乡村地区的农林用地作为区域生态隔离绿地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构筑区域性的带状生态屏障,形成了“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城乡融合社会。

2、根据所处区域城镇职能和资源环境条件,安排产业用地,疏解城市功能。

乡村围绕城市的主导产业,安排一定的产业用地,如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配套工业,以及直接为城市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第三产业,实现城乡空间上的相互渗透,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建设。

3、结合与城市的空间位置与产业发展,疏解一定的城市人口。

通过居住空间的合理安排,实现一定范围的城乡区域人口流动,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对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应严格保护

农村地区具有较高环境承载力,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越来越大。首先应对农村地区的生态功能区进行划分,如河湖湿地、水源涵养、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地区等,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范围,确定生态环境、水地、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保护要求,并制定空间管制的具体要求,指导农村地区非农性质的开发建设活动。禁止建设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严禁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规划将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山区泥石流高易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绿线控制范围、煤矿开采区、河流、水库、道路和农田林网控制范围等划入禁止建设地区。通过管制区的划分,限制盲目建设,为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保留相对稳定的区域,体现建设与保护并重,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新农村建设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新农村建设要结合自身特点,节约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在建设具有现代功能、体现本地特色、方便使用的农村新民居的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提升环境品质与资源节约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要积极采用节能门窗、外墙保温、非粘土砌块等节能材料和技术,优先选择利用太阳能、沼气、秸秆利用、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污水处理和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步确立,乡村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迅速增加,需采取有效措施,变废为宝,推动污水的再生利用和垃圾的资源化。

在污水处理方面,结合城乡一体化进程,离中心城镇较近的乡村,其污水可以输送至附近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余离中心城镇较远,相对独立的乡村,其污水应考虑采用小型污水处理站等方式进行处理。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做深度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作为周边农田灌溉、河道景观、绿化、环卫、工业、冲洗用水等,减少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开采,形成良好的水环境。

在垃圾处理方面,实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是无机物含量较少,人们的节俭意识较强,从源头上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积极回收可利用物资,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将极大改善乡村容貌和人居环境。村庄负责本区垃圾的分类、收集,指定专人定期清扫、收集垃圾,积极鼓励农户利用产生的有机垃圾作为有机肥料,实行有机垃圾资源化,对瓜果皮、菜叶、稻草、动物粪便等有机垃圾进行就地堆肥或沼气厌氧化处理,对建筑垃圾进行定点集中堆放,采用回填路面等方式进行集中利用,对塑料、泡沫、废纸、玻璃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经分类利用后,可使垃圾减量80%,其余不能回收利用、不易降解的垃圾进行定点收集处理,将不可回收物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理厂进行卫生填埋或无害化处理。

五、结论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此同时环境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积极探索解决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走上符合中国国情、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新农村的建设应重点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处理好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城乡经济互补、生态敏感区的保护、环境卫生改善以及资源的回收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建设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城乡发展与社会公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平衡,把传统村庄建设成为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村,以城乡一体化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塑造农村新风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3]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30(增刊):32-35.

篇7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车辆急速增长,城市发展与交通供给之间的不协调性日渐突出,交通拥挤越来越成为阻碍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伦敦、新加坡两大城市交通拥挤收费案例的简析,探讨交通拥挤收费的影响。并从拥挤收费的前提条件和我国现状出发,讨论当前交通拥挤收费在我国的适用性。

【关键字】:

拥挤收费公共交通体系出行结构

一、 交通拥挤收费案例简析:

1、 伦敦:

中心区是伦敦的核心地区,就业人口众多,通勤密度显著高于周边,交通状况严重恶化,路网堵塞程度日益加剧。伦敦交通管理局(TFL: Transport for London)于2003年2月17日星期一正式实施交通拥挤收费(Congestion Charge)。大致思路是:在伦敦中心区划出特定区域,在固定时间段对出入车辆实行交通收费管制,以此控制交通流量,改善出行结构,促使部分居民尽可能改乘其它形式的交通工具,来达到降低中心城区交通拥挤水平的目的。

作为一项辐射力大、波及范围广的公共政策,拥挤收费对公众日常出行及社会、经济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由表一可得,不同收费标准对交通拥挤水平、居民的出行结构和出行时间有着不同层次的影响。

据统计,2003年伦敦中心收费时间、收费区域内年均工作日交通总流量为145万车公里(vkm),约比2002年的164万vkm同比减少了12%,2004年为138万vkm,约比2003年下降了5%.

2、 新加坡

新加坡是最早实施拥挤收费的国家,其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区域通行证方案到如今的实时动态电子收费系统2个阶段。

1975年,新加坡开始在725公顷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尝试实行区域通行证系统(ALS),主要在早晚高峰期针对成员不足4人的车辆实施收费,出入该区域的上述车辆需要出示纸质凭证。该系统于1989年将收费对象扩大到小汽车、出租车、货运卡车、公共汽车和摩托车;1994年又将收费的时段扩展至全天。1995年,新加坡在东海岸公园大道实施道路收费系统(RPS)。1998年5月开始实施动态电子收费系统(ERP)。

在ALS系统实施阶段,早高峰期进入控制区的机动车辆从74 000辆/日下降到41 500辆/日;提高行驶速度20%;出行中乘坐公共交通的比例从33%增加到69%;并增加了财政收人。实施ERP系统以来,收费区域的交通量下降了10%~15%,车速提高了将近30%。

未来新加坡有意继续扩大收费区域至全岛范围,引入更加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更好地将拥挤收费水平和实时的路网交通状况联系起来,实施更为灵活、实时和公正有效的动态收费。

二、 交通拥挤收费的影响:

1、 抑制出行需求: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拥挤收费就是出行者在支付自己的基本出行费用外,还形成了社会边际成本,即:产生了外部性,给其他出行者和社会造成了影响。如左图,SMC是社会边际成本,PMC表示个人边际成本。交通拥挤时,出行者的社会边际成本大于个人边际成本,并且交通拥挤越严重,这种差额越大,而这二者的差额便是所谓的交通拥挤费用。

拥挤费用实施之后,进入该交通拥挤区的出行成本增加,一些出行者将会放弃上班、上学之外的那些不必要的出行,诸如:放弃外出散步的计划,或是对外出购物的时间进行调整。这样,就抑制了一部份出行需求。

2、 调整交通结构:

拥挤收费只是针对小汽车,而对其他出行方式没有限制。这就可以促使部分出行者选择其它效用更大的出行方式,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地铁)和自行车的使用量,使整个城市交通结构得到调整。

3、 改变交通时间分布:

城市交通在时间上一般呈现为马鞍形分布,即存在一个早高峰和一个晚高峰。在高峰时段进行收费,可以使除刚通需求外的弹性需求避开高峰时间,利用平峰时间出行,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4、 改变交通空间分布:

城市交通网络从横交错,从出发点到目的地,往往有多条路线,人们纷纷选择路况良好的近路,也是交通拥挤产生的原因之一。通过对交通热线区域进行拥挤收费,可以引导出行者避开拥挤路段,选择其他路线,使交通流量在空间上分布更合理。

三、 拥挤收费在我国的适用性:

纵观世界上实施交通拥挤收费的城市,它们拥有许多共同特征。在交通现状方面,高峰期存在持续性大范围严重拥堵,以前试用过其他交通管理措施而效果不佳。在车辆管理方面,拥有健全的城市汽车登记和管理制度,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替代出行方式或是大规模公共交通改善计划。在技术支持方面, GPS、GIS、电子采集和收费系统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拥挤收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在群众基础方面,拥挤收费拥有一定的公众接受度、领导层认可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在具体运作方面,拥挤收费各个细节均拟定了成熟的规程和系统,包括:收费区域的划定、收费水平的制定、违反规定的处罚方式、收费收入的使用情况等。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极其不平衡,要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通整改几乎不可能。我们在此仅把目光集中在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但是,不管是客观交通状况还是交通监管、技术支持等各方面,我国目前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直接阻碍着交通拥挤收费的顺利实施。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点:

1、 缺乏发达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

2010年3月,在成都举行的“成都---英国公共交通论坛”针对拥挤收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崔叙博士提出,在英国与新加坡等国实施的 “拥挤收费”,是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需求管理的方式之一,这对发达国家或城市、以及交通问题严重的城市来讲非常合适,但必须有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特别要以轨道交通网络作为前提。而我国许多城市轨道交通刚刚起步,即使是北京、上海等地铁建设较早的城市,近几年也在抓紧建设辐射更广范围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比例更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就交通现状来讲,我国客观条件暂不允许拥挤收费的实施。拥挤收费不能凭一时头脑发热,这一政策需要强大的交通系统支持,否则反而会形成新的难题。

2、 拥堵地点多且分散,收费区域难以确定。

以上海为例,随着世博会的结束,大部分重大工程已经竣工,交通网络也差不多成型,许多人认为现在在上海推行道路拥堵收费时机较好。但原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徐道钫分析,目前上海要推行拥挤收费依旧困难重重。

收费区域范围怎么定?如果范围定小了,势必没效果。范围定得过大,又难以管理。上海市内拥堵点分散,不仅仅局限于内环,高峰时期,沪闵高架等地区拥堵情况依旧严重,但如果把它们也列入收费区域,那这个收费圈几乎要囊括半个上海!

尽管国外有先进经验可供学习,但首先需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各市现状出发,不便直接采取“拿来主义”。

3、 汽车行业支柱性地位与拥挤收费的矛盾

拥挤收费的典型案例新加坡是个面积十分狭小的城市国家,没有自己的汽车制造业,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没必要依赖汽车产业。而在中国,近年来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汽车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目前中国已经跃居成为世界第三汽车消费大国。汽车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加之中国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控制私家车数量产生的社会效益可能远远小于为此付出的成本。

四、 结束语:

篇8

论文摘要:各方面的经济运行数据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都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势头出现了放缓和下行现象,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数据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接着对当前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下行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同时分析了通货膨胀和未来的物价走势,最后分析预测了未来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及其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任务。

一、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呈现出增长势头放缓、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突出。2010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为11.7%,2011年为10.4%,2012年上半年为8.2%,2012年1至5月份的外贸出口同比增长为8.7%,离全年增长10%的既定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为20.1%,和2011年最后4个月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回落,房地产市场的成交总量有了一定的上升幅度,但总体上看在建房屋开工量和土地交易总量还没有走出低迷状态,股票证券市场出现大幅度下挫,上证指数在2200点持续徘徊,市场信心不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有限,显示出居民消费的无力和内需的乏力。

二、当前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总体呈现增长势头放缓和下行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投资增长速度下降

中国经济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投资。前几年经济过热的时候也是因为投资过热。现在经济趋于放缓,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下行趋势,主要原因也是投资处于下行趋势。投资下行带动工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相对也比较慢,也在放缓。现在一般为15%、16%,过去都是18%、19%这个幅度。

目前名义的投资增长速度26%,扣除10%左右的投资品价格指数,现在全国的投资增长速度只有16%左右。15%左右的投资增长速度是比较正常的,如果投资增长速度能保持在15%到20%之间,那么在中国目前阶段来讲这是比较正常的增长速度。但是问题是投资增长速度正在持续下降。现在沿海地区投资的增长速度确实比较低,上海的名义投资增长速度1%,如果扣除了价格指数就是负的。

(二)出口乏力对外贸易增长放缓

我国的外贸顺差从2005、2006年以来一直攀升,2010年达到最高,其中经常项目的顺差占GDP的比重是11%,这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高的比重,美国的逆差通常是5%、6%,我们的顺差是11%。在这么高的水平上现在开始下降,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如果按照全年平均下降12%来算,去年我们是2,700亿的外贸顺差,那么今年仍有2,300亿左右的外贸顺差。仍然是一个很高的水平。外贸顺差减少,主要是因为出口增长速度放缓,进口增长速度提高。

(三)当今经济增长放缓是宏观调控作用的预料之中的结果

中国2009-2012年上半年以来的一切政策、一切调整就是为了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点。近几年GDP的增长速度一度接近12%,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把这个过热的趋势抑制住,将来可能会出大问题。所以这两年一直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投资、出口,就想把这个增长速度放缓一点。因此现在的增长速度放缓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情,是宏观政策调控的目标。因此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很正常,否则就意味着过去采取的措施都是无用的。

以外贸为例,目前外贸出口确实在下降,但是这些年的所有外贸出口政策的调整就是想让外贸出口减少一点。从汇率变化情况来看,人民币现在累计升值21%,再加上我们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一点,加在一起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升值将近30%,我们采取这样的升值措施使很多出口企业都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使得外贸出口放缓。从货币政策的调整来看,采取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同时还采取了各种办法减少外贸顺差的做法,降低出口退税、采取一些产业政策,限制“三高一资”,也是为了把外贸生产降下来,特别是降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这些年这么大的外贸顺差,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外汇储备现在是18,000亿美元,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年底将达到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不断增多,国内央行需要不断发人民币,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还容易引起资产泡沫,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又采取各种措施回笼资金,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因为外贸顺差增速过快。所以采取那么多的措施贸易顺差的增速才减少到12%,应该说也是正常的。

三、未来宏观经济走势及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在面临放缓和下行压力的同时,其总体走向还是向好的因素多,总的经济面应该是向好的。和那些出现问题的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确实还不错。比如说越南,越南是连续7年财政赤字,去年财政赤字达到了GDP10%左右。而中国是财政顺差,财政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30%以上。中国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17%左右,没有像过去的出现的40、50%的情况。我国的贸易仍然是顺差,顺差仍然是太多,外汇储备仍然是大幅度的增长。给定这些基本面的数据,而且该调整的东西调整,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大事儿。

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注重具体操作细节的技巧性。这个滞后性可能导致最终各种政策的叠加和累计效果过大。因为政策效果具有滞后性,政府出台一个政策没有马上的反应,再出台一个政策。这个部门出台政策了,没什么效果,那个部门又出台一个政策,每个部门又追加了一个政策。所有政策加在一块最后起作用了,可能发现作用是不是过大了。所谓的叠加累计效应,有没有可能发生呢?有可能发生。至少对于某些部门和行业有可能发生。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城市化;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结构,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在我国当前具有释放投资和消费的巨大潜力。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4个百分点,每年可增加消费1144亿元左右,拉动最终需求增长2.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有13亿多人口,但城镇化率只刚刚超过46%,比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比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约低26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约低40个百分点。眼下我国城镇化水平正处在30-70%的加速发展黄金阶段,即使按照年均1.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欲达到西方发达国家75-80%的水平,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至少还可以持续20-30年。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二是经营城市的冲动超越经济发展规律,三是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不契合。城市化应该是一个实质性的进程,任何浮在表面上的工作都必须落到实处,本文试就当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几个实质性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城市化始终是人的城市化

城市是市民们从事生活、生产和政治文化活动并接受教育的场所。城市化不是土地的城市化,而是人的城市化,其要义是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城市建设、管理同样要以人为本,为不同阶层提供公共服务,让广大市民而不仅仅是少数高端人士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美好生活,这就要求除了经济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城市还能够提供包括公平竞争、依法行政、均等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及商业金融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以使人们不至于在发展成果的享受方面存在大的差距。同时,这也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保障。城市不仅是资源的高度集中,更应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城市不仅是高楼大厦的林立,更应是宜居生活的构建;城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数字,更应是公众身份和权利的实现;城市不仅是一种居住地的形式,更是一个与人的身份定位和群体制度有关的观念。“城市”的观念与“公民性”的观念联系在一起,后者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公民观念,把属于公民或公众的公共生活领域从传统的部落、族群或其他亲缘关系区分开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公共生活方式。

正如伯里克利所言:“一个不关心公共事务的人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而是一个无用之人。”现代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往往强调了城市对人的异化作用,城市生活使人变得渺小,充斥着无助、孤独和压抑,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全感,但每一个市民都应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被动地生存在城市巨大而冰冷的躯体上,城市的建设说倒底是为了使人过上更安全、更美好的生活,每一个市民都应积极主动地关心城市生活品质,创造性地提升城市道德健康和民主政治秩序,这是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成为一个有责任、有道德、有信仰、有信誉、有修养、有素质、自律强、人际关系良好、重承诺、受信任的公民,是每一个市民自由、理性和自我治理价值的体现。这样的公民观念应该有助于我们形成一种与“好的城市”密切相关的城市观念,它向往的既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也是一种更公正、更开放、更宽容、更民主的城市生活。只有在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逐步实现人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城市化,才能还“城市化”这一命题以本来面目。

同时,目前我国虽有大量农民工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常住人口,但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也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这就需要逐步消除户籍制度的身份歧视,给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工予同等市民待遇。这样能够让更多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农民工在城市留下来,同时也构成缓解“民工荒”问题的有效方式。否则,城市化的内需潜力只会体现为投资性内需而不是消费性内需。关键之处并不在于是否把更多的农民工纳为市民,而在于要使进城的农民工同等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也就是说,城市化是否能成功,最终要看城市是否能为自己买单。首先淡化城市倾向,使户籍与公共服务脱钩,然后通过先改内容后改形式的方式来缓和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最后经过一系列过渡环节过渡到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一元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只要始终把握住上述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兼顾速度,城市化的过程就不会衍生出“城市化病”、城市病和浅城市化等现象。也就是说,城市化,既要有规模和速度上的追求,更要有“城市以市民为本”的考量。当前我国有2.25亿农民工,跨省的农民工达到1.5亿,据有关部门预计,未来30年,我国还有3亿左右农村劳动力需要进入城镇,将形成5亿城镇人口、5亿流动迁移人口、5亿农村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人口迁移艰巨而复杂,在短时期内,大量农业人口潮涌入大城市,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如果一味地追求城市数量多、规模大、人口密集,大肆进行“圈地运动”而不管不顾“城市以市民为本”的科学发展标准,那么只会在“城市化病”、城市病和浅城市化问题积重难返的同时,不同程度地产生“城市空心化”现象,即随着房价高企不下、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和市民人际关系的紧张,一部分市民 “逃离”城市。届时,有城市化之名而无城市化之实,城市化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和提供广阔空间的最终目标也将无法实现。#p#分页标题#e#

二、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应与市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规模和速度相适应

历史上城市的形成由来已久,但城市人口的大规模集中和规模的空前扩展,则是在二战以后的事。城市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在我国当前,城镇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和提供广阔的空间,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也就是说,我们只用了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

但必须指出的是,城市化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应该建立在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绝不能脱离实际,为了追求城市化速度而不管不顾城市化的方向。城市化率只是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表征,城市化的进程必须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业化、信息化的规模和速度相适应,而绝不能脱离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片面注重速度而忽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容量的扩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市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又为市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创造条件,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城市化的支撑、要求和配套能力。如果前者的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不允许城市化超前发展,那么城市化就没有超前、超常规发展的必要。如当前重化工业等一些主要产业外移在许多大城市已是大势所趋,对相应的大城市的规模扩张和人口扩容必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旦城市化速度超过现实需要,城市化就失去了其本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可能变形或者变异成过度的城市化。防止出现“城市化”现象,更加注重城市化速度和效益、质量等因素在互动中所形成的综合实力的提升,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着重解决好的问题。

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是看这个国家有多少国际大都市,有多少CBD,而是看资金流、人流、物流能够顺畅流动、高效聚合。目前我国有655个城市正计

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拟建“国际大都市”。实际上这种一哄而上式的“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既无法有效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源,又无法节约政治资源的使用,浪费了社会资源的提供而无法充分发挥大都市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会造成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问题的累积,其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弊端显而易见。在我国当前所处的阶段,最需要的并不是过多的“国际大都市”,而是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结构、物质技术条件等不同特征,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较发达地区继续采用以大都市圈为特征的城市化战略以充分发挥、挖掘大都市的辐射能力;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实施依托县城发展中小城市的城镇化战略,有效提升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形成有利于农民合理流动和顺利实现市民化的梦想,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三、城市化应与新农村建设互利互补

根据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初期,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部门中,通过这些部门的优先发展,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并由此带动其他部门和产业的发展。但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后,国民经济各部门应保持一定比例的关系而协调发展,因此平衡增长战略又势在必行,此时平衡增长理论便成为指导经济发展的依据。平衡增长是长期过程和目标,不平衡增长是短期过程和手段,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引起平衡增长的可能性正是过去不平衡增长的经历。刘易斯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也应证了由不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理论的合理性。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城乡之间先是处于不平衡增长阶段,两者分离,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快速扩张而农村传统农业部门衰落,农村的生产要素流向城市,城市高度发达而农村相对落后甚至萧条。后是城市生产要素饱和,工业部门生产要素收益下降,“城市病”出现,生产要素回流至农村,伴随着农村的优势逐渐显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此时,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亦即实现平衡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遵循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和刘易斯的城乡二元结构所揭示出的演进轨迹,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出现了城市与农村加剧分离的现象。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在城乡分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而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的现象。这样,不但形成了城乡分离的局面,而且形成了经济与社会分离的局面。

一个健全的农业部门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关键性的。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为城市提供食品、原料,贡献市场、要素和外汇。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增长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在衰退时它又制约经济发展。近些年来,人们日益认识到,农业发展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乃至于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农业实现了增长,对于城市和工业的上述五大贡献才能实现。近年来,国际上一些金融资本正从房地产和复杂衍生品投机中转向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国际粮价已不单是商品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已变成了一种金融产品的价格。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我国农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巩固乃至进一步提高现有粮食自给率以减少受外部冲击的范围和程度并管理好农产品流通环节,已成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抑制当前的通胀预期从而确保经济社会整体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源于建国后我国所实施重工业化战略的制度安排的历时关联和共时关联,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化倾向,影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正常流动,农业被现代化浪潮抛向边缘,至今尚无法成为现代经济的中流砥柱,无法创造符合现代社会的就业机会,更无法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财富。数亿农民之所以离开家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落后的农业不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而进城的农民既无法享受到与原有市民同等的待遇,又被高企的物价、房价所困扰,从而无法在城市真正留下来,这也就与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主旨相背离。#p#分页标题#e#

另一方面,城市化有利于推进农业采用先进、更有效率的生产技术,实现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三次产业延伸,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业一体化经营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有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还有助于推动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能充分发挥城镇的积聚效益,集中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从而提高城镇工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乡镇工业迈上新台阶。而作为培养现代化农民的学校,城市化对于农民实现安居乐业市民梦,培育创业者和新型农民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由此看来,我们已经走到了从城乡不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的转折点上,应高度重视城乡之间的互利互补性,切实进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制度变迁。当前我国许多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今天,城市与农村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化不仅要以城市人口占全区人口比例的大小为标志,更要以要素互补、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和全面流动为标志,进而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正反馈循环、和谐共生。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标志的新型城市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

总之,经济社会是由多种因素、多个领域、多级层次组成的一个整体,同样会体现系统论和控制论,需要统一协调。如果忽视整体因素,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性,就很难认识和驾御全局,处理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但若积极地看待这些问题,一旦纠正了它们,也许正可以找到厘清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诸多问题的头绪,正可以成为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一个关节点。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空前的城市化规模,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综合、系统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布局和形态的完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城市化始终应是人的城市化,说到底是为了使人过上更安全、更美好的生活,其进程必须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规模和速度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互利互补,因时、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才能收取实效。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国有企业 基层工会 党政工作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当前国有企业工会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工作呈现出少有的繁荣景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影响、限制企业工会工作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仍然存在,绝不能掉以轻心。只有认真分析影响发展的因素,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开展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工作。

一、正确认识目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困境

影响与制约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缔有三大矛盾是起着主要作用。

一是企业工会肩负的工作任务与实际领导体制之间存在矛盾。在现实社会中许多基层企业工会,由于企业的领导体制导致其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成为一句虚话。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工会工作实际上完全是党政工作的延伸与发展,而企业工会所肩负的工作任务与地位很难体现。因此,工会领导体制不改变,现行实际领导状况不改变,就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工会能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二是企业工会职责与企业本质属性存在对立之间的矛盾。由于企业追求的目标与企业工会追求的目标,从根本上讲是不一致的,所以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就是一大难题。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其管理者就一定会有损害职工合法利益的现象发生,如实行低工资、劳动保护与生活条件差、福利费少等。所以就造成企业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仅仅是在企业的经营者所允可范围之内,而不能超出此范围。

三是企业工会组织设置与企业组织设置存在矛盾。由于国有企业工会不能独立,势必造成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由企业最终确定。企业工会的实际状况是,工会干部的专职人员少且还承担了大量企业所分配的其它事务性工作任务,而基层工会的工会干部基本上都是兼职,又缺少应有的劳动报酬,其结果导致企业工会人员精力分散,从事了许多与企业工会工作无关的其它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而企业工会本身工作的效能却很难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问题也不是短期能解决的。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历史状况,从实际出发,寻找出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道路。

二、挖掘潜能,最大限度地做好企业基层工会工作

1、上级领导大力支持是基本前提。上级各级领导是工会工作的引航人和支持者,各项工作如缺少他们的大力支持是不可能做好的,历史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企业基层工会要善于捕捉上级领导及各部门的信息,抓住时机,主动出击,认真领会精神实质,促进企业工会的发展。

2、同级党政鼎力相助是关键所在。目前的体制与现状决定企业工会在开展工作时,绝对不能离开同级党委的领导和行政主管的鼎力相助。因此,要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联系,将工会的工作思路、具体办法,统一在企业党委和行政工作的大局之中。在企业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建功立业;在维护企业大局中协调企业职工的正当利益,切实维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党政领导才能对工会真正靠得住、离不开。

3、下级组织全力以赴是根本保证。下级的工会组织机构与人员是企业工会的根基所在,许多具体的工作任务都要依靠他们去完成。工会工作的成效不仅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支持力度和同级党政领导的扶持力度。也取决于下级组织的落实力度,所以“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是一句空话。只有紧紧依靠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支持、帮助,企业工会工作才能真正落在实处。

4、突出职能切实维权是主要内容。国有企业工会干部,无论专职、兼职,只要具有这种身份就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与任务,无论所做具体事务性工作再多,所承担工作压力再大,应牢记“突出职能,切实维权”是工作的主要内容。要努力做到“立足群众--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责任--演好自己的角色”。

5、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是中心因素。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工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与压力,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此,工会干部要激发自身活力,挖掘潜能,提高素质,适应现代企业工会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工会,进而积极推进企业工会各方面工作的发展。

三、结语

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工会工作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时展的需求。也是一项事业最具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基层工会要发挥其动力源泉的作用,就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与时俱进,切实结合本企业工会的实际,研究与探索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路,推陈出新,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贡献出自己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任建萍.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