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3-19 15:3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复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复习方法

篇1

计划治理是学习时间上的通盘的计划,要遵照计划运行.

预习治理听课为什么累,老师讲课可以不完全劳累的听,初中老师传达的二十分钟有效,高中也不超过三十五分钟,剩下的时间是孩子休息的,所以一定要有效预习。凡是高考状元,成绩好的、名校的都是预习的,预习的听课轻松了,自信了,学习知识是温故而知新,预习就是要获得不懂的地方,也就算听课的时候特别要留意的地方,预习是找到思维的断点,重点,听课有侧重了,懂的地方听课的时候就可以不听,闭着眼睛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就警醒了,以后造作业的时间也就缩短了,凡是增加了预习行为的,排名莫不上往。学习成绩衡量指标是位次,要提升位次必须预习,不看总分,要看位次,几个月的时间就足以改变了,预习是头等重要的。预习要有三个要素,读、写、练,就是阅读,书写,练习,三要素,两三分钟读一遍教材,记录不懂的地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题目,第二天听课就会校正到不懂的地方来,不懂的要写在预习本上,老师讲的时候就要迅速记录下来,写就是要把这些写下来,有效预习最后就是练,不要做多,做一道就够了,会做了就说明懂了,不需要重复,经过这样的过程,预习就变得有效了。这是三个层次,要逐渐的形成,用一个预习治理表监视孩子,预习了划勾,没预习的划×,要强化孩子,每门新课的预习,五到八分钟就够了,时间不用长,不要弄倦怠了,记录下来,预习能力进步后,水平也进步了。

听课治理听课是主业,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跟老师思路走,预习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预习了才能真正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跟上思路了才能抓重点,首先是抓公共重点,所有学生都要把握的重点就是公共重点,但重要的是要捉住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每个人的知识点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需求,自己缺什么就抓什么重点,一定要有个性化,要听懂个性化的重点,当堂消化掉。据统计不预习确当堂懂的只有百分之五十,预习的达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这就是指标,预习太重要了。另外很多孩子有爱屋及乌的思想,喜欢的老师就学得好,不喜欢的老师就学不好,这时候要沟通,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孩子是学知识的,不是找明星老师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梳理归纳语文基础知识,建立语文知识系统。一般在第一轮复习中,老师会结合复习资料专题以及课本给大家梳理归纳讲解每一个专题的每一个知识点。资料专题会将语文知识划分为几个板块,包括有词汇知识、标点知识、修辞知识、文言文知识、古诗文知识、现代文体知识、写作知识等。第一轮复习最为详细,相比二三轮所费的时间也更长。那么在第一轮的复习中,除了跟随老师的脚步,我们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文言文字词以及成语词汇摘录。准备一个笔记本,做好一轮复习中的一些摘录。对于文言文字词,高考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也就一百多来个,每天摘录并理解几个文言文虚词诗词的含义和用法,久而久之,你会觉得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也会变得异常轻松。对于成语,我的建议是将大纲中的成语详细的分配每一天,例如小编那时候就是固定每天理解记忆五个成语,久而久之,一本看似难以记忆下来词汇大纲也就不在话下了。在这过程中将容易望文生义的词汇摘记下来(考试最喜欢考望文生义的词语了)。收集摘录好的文章段落。再准备一个笔记本,将从报刊上或者杂志上一些精美的文章段落,或者好的素材摘录裁剪在笔记本上。小编那时候也摘录了一个一个薄薄的小本子,考试之前拿出来翻看两遍。记得小编那时候好几次作文的素材都出自这本自制的小本子呢。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顾名思义,边阅读边理解。要想提高阅读理解势必要增长自己的阅读量。在学校可以订购一些杂志,例如《青年文摘》、《读者》等等,也可以购买一些关于时事点评的杂志,不仅提高阅读量,还给作文素材找了一个来源口。并不赞成一次性就把杂志看完(虽然我知道这很难控制),每天在繁忙的作业之余看上十分钟左右最佳。

基于高考大纲进行专题训练。如果说第一轮的复习是进行详细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那么第二轮复习便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在这个阶段中,老师会针对每一个专题出大量的试题。例如古诗文鉴赏专题,老师会出十几道古诗文鉴赏的题目让你去完成。其目的是为了让你学会熟练的运用语文基础知识,顺便查漏补缺。除了跟随老师的脚步,你还得学会自己做好这几件事。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在亦步亦趋跟随老师的进度的训练过程中,找出自己相对薄弱的专题,一个或者几个都行。然后自己从一些复习资料中找到你薄弱的专题的题目,然后规划一下,每天做一个这种类型的题目,并对着答案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你会惊喜的发现,再次面对这种题目的时候你回得心应手。错题笔记。对于各个专题自己做错的题目,不如裁剪下来几种在一个本子上。并注明每种题目的错因。比如说找病句的错题,可以在旁边分析出找错的原因等等。小编当时的错题本主要是围绕新课标卷的9道选择题。选择题是客观题,语文要想拿高分,那么客观题最好全对。小编当时高考的选择题是全对的,这一点,错题本功不可没。每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二轮复习是从高三下学期初开始,这个时候很有必要进行一下作文训练了。如果老师并没有全班组织训练的话,你不妨自己找老师讨论一下,自己训练,然后让老师评价。每一次的模拟考、月考的写作都要好好珍惜。

依据高考大纲进行高考语文实战训练。这一轮复习到来的时候,差不多还有一个月之久迎来高考。在这个阶段,老师一般会让学生做成套成套的卷子,然后逐个题目分析讲解。主要是为了查漏补缺的同时熟悉一下高考的形式。这个阶段,我们得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面对成套成套的卷子时,应该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因为你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找出、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后补上这个漏洞。同样的,对于一些错题,依旧可以裁剪到错题本上。合理分配好时间,这里所指的时间是每个题目所要花费的时间,一堂语文考试一百五十分钟,太慢了肯定不行,太快了质量未必会好。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学会自己摸索如何分配时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高考选择题;复习方法;学习效率;扩展延伸

面对高考,学生压力重重,要想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正确合理的高考复习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平时的考试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在做题中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其次就是知识的积累,通过做题把握复习重点和难点,有针对的进行复习工作;再次是对试题进行拓展和延伸,系统掌握复习内容,做到细大不捐。

一、仔细分析,抓住重点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2有这样一道题目: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

拿到题目,首先应该对题目进行分析。题目问的是阻碍隋唐时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要紧扣这一点,对答案选项进行逐一分析。选项A,废除五铢钱是王莽时期的举措,时间上不符合题意;选项C,两税法的实施有利于人口的流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选项D,草市兴起有利于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选项B,市坊分区限制了交易场所,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综上所诉,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的答案为选项B。仔细分析题目,接着就要抓住重点。题目的大前提是隋唐时期,方向是商业经济,要点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要提高高考复习效率,就要做到“举一隅而三隅反”——阻碍隋唐经济发展的因素只是小小一隅,而真正要掌握的则是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情况。这与“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一个道理,要提高高考复习效率,就要学会抓重点,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高考复习是一个技术活,学会抓重点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要在高考大流中处于前列,就必须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二、整体把握,面面俱到

以小见大、循序渐进也是提高高考复习效率的主要内容。从这一道高考选择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个专题——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题目问的是阻碍隋唐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使之不断丰满,则有隋唐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再向更高层次发展,则有隋唐时期的经济。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考生所要掌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把握。要整体把握隋唐时期的经济,做到面面俱到,就必须进行详细梳理,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根据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由大化小、由粗变细。隋唐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及特点:

(一)农业方面:

1、农业发展的一般表现:①土地面积扩大;②作物产量提高;③耕作技术进步;④农业工具改进。

2、隋唐农业发展的特点: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提高:①灌溉农业的发展:隋大运河除交通外,亦有利于农田灌溉(一河多用);唐设专职管理水利事业,兴修不少水利工程(政府重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利用水力灌溉农田(解放人力)。②耕作技术的提高:江东地区的曲辕犁比西汉时的耕犁效率更高,便于水田耕作。

(二)手工业方面:

1、隋唐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分布广泛:①丝麻织品遍布全国;③瓷窑布于中原江南;③铁产地有一百多处。(2)规模较大:能制造世界最大的海船——“海上霸王”。(3)产量较多:唐初仅洪州就造海船五百艘。(4)分工较细:丝织分十几类,每类品种多(其中绫有二十多个品种)。(5)品种多样:①瓷有唐三彩、青瓷等;②青瓷以秘色瓷为贵;③白瓷以邢窑最盛。(6)风格交融:丝织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三)商业方面:

1、商业繁荣的一般表现:(1)商品丰富(从生产工具到消费用品);(2)商路繁忙(从陆地到河海);(3)商业服务(从店肆到金融机构);(4)市场扩大(从城市到农村);(5)外贸能力(从港口到海船);(6)商业活动(中外商人毕至、大小商船咸集)。

2、隋唐商业繁荣的特点:(1)商业活动超前代:①中外商人毕至;②足迹遍及全国。(2)商路较前代繁忙:①在交通要道,店肆、“驿驴”等服务业出现;②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路运输较前方便;③大小商船成集。(3)货币确立新范式:从汉武帝时的“五铢钱”转为唐高祖时的“开元通宝钱”。(4)市场范围扩大:①城市中的专门交易场所“市”由政府设官员管理;②买卖定区域,定时间;③唐后期出现夜市;④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草市(集)相当普遍。(5)金融机构出现:市中有邸店和柜坊,其中邸店兼营旅店、货栈、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6)大小商人众多,外商自由贸易,遍布各大都会。

以上这些只是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的一部分,其实还可以不断细化,拓展出更多的东西。“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只有学会整体把握,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学生只有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才能做到条理清晰;只有对知识进行不断完善和巩固,才能够牢牢记在脑海里。

三、扩展延伸,善于猜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延伸,摸清出题者的心理,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根据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这一主题,可以进行不断地扩展延伸,推陈出新,派生出各种新颖的题目,例如:隋唐时期,在开发江南的过程中,对生态平衡产生消极影响的是:①推广植棉;②围湖造田;③向山要田;④兴修水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这道题考的是隋唐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新颖之处在于在紧跟时代主题,注重社会热点问题,抓住了生态平衡这一世界焦点,令人眼前一亮。在做过大量的试题后,学生要善于归纳总结,并不断进行扩展延伸,猜测出题者会如何出题。对于隋唐时期的经济来说,农业方面无疑是重点;在农业的发展方面,江南经济的开发无疑是重点中的重点。我们可以猜测出题者会从这几个方面出题: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大影响?这样站在出题者的立场上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点,从而在答题时能够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篇4

一、重在总论知识,构建基本框架

区域地理复习应形成总论知识及基本框架,分清知识主流与分支,别把太多时间浪费在枝节末端。总论知识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四大板块。地理位置指半球、海陆、纬度位置;自然地理含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四要素及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产业分布与区位、地域文化;人地关系指人地发展现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二、区域地理基本知识的准备

我要求学生每天拿出10分钟到30分钟边角料时间读图,内容包括课本中的区域地图、专题地图以及地图册中的区域地图,并且要求学生拿出读图计划,明确读图目标,一项项认真完成,反复读。填图要仔细认真,充分利用所学地图知识进行。当然要准备好各种空白图,主要是中国政区空白图和世界政区空白图。学生填图后,老师要收起来认真检查、批改,及时指出毛病并加以改正。此事宜从高二年级开始抓起,定期进行,周而复始,不可间断。

三、区域地理综合复习方法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全球、国家、地区间的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的形成均是各种自然、经济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全面深入了解不同级别地理综合体内部的状况及特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才能对其地理特征或区域综合体获得正确、完整的认识。因此,区域综合分析法是地理研究中运用得相当广泛的一种方法。地理研究中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法应遵循如下思路与程序:

1.绝对定位。区域位置的判读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不能正确定位,往往影响着其他问题的解决。因此要做好区域位置的判读,我们首先要建立全球海陆分布模型,掌握世界主要大洲、大洋的经纬度分布。

2.相对定位。即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3.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如海陆轮廓的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弯曲入海状态、湖泊的形状、城市、人文建筑等特征,之后通过联想定位。

篇5

复习训练时能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科工具),在考场上就能得心应手。这些知识主要是中学地理学过的各种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成因,平常训练时总结过,现在自己做题时要善于总结。现列举高考地理部分常用方法。

光照图上时间推算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18时,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线圈与晨昏线切点所在的经线是0时或12时(该纬线圈内是极夜为12时,极昼为0时),据此可推断其他经线上的时刻。

日出日落时间问题3月21日以后至9月23日以前,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去,昼越长夜越短;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且日出提前和日落推后始终相等,南半球相反。9月23日以后至第二年3月21日以前,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去,昼越短夜越长;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3月21日和9月23日2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上任何时间都是昼夜等长,即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但以上均指地方时,如出现其他时间,就需要转换成地方时。

日期划分问题有两条日期界线,活界线和死界线。死界线即平常说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大致与180度经线一致);另一条是0时经线。0时经线向东至180度经线(或180度经线向西至0时经线)为新的一天,180度经线向东至0时经线(或0时经线向西至180度经线)为旧的一天。某一日期范围的大小决定于0时经线的位置,0时经线在东经度(太阳直射西经度),新一天范围小于旧一天的范围;0时经线在西经度(太阳直射东经度),新一天范围大于旧一天范围;0时经线在0度经线上(太阳直射180度经线),新一天和旧一天范围各占一半;0时经线在180度经线上(太阳直射0度经线)则全球处于同一天。据此可以推断任何时刻全球的日期范围。

等值线图的判读问题高低问题,高值凸向低值,高;低值凸向高值,低。等值线图上出现局部闭合等值线,若两侧等值线数值不等,则闭合等值线数值或等于高值或等于低值,等于高值,则内部数值高;等于低值,则内部数值低。若两侧等值线数值相等,则闭合等值线数值高于、等于或低于两侧等值线数值。如果两侧大范围等值线是向中间数值升高,则闭合等值线数值等于或高于两侧(等于则内部数值低,高于则内部数值高);如数值降低,则数值等于或小于两侧(等于则数值高,小于则数值低)。等温线图上向高纬凸高,向低纬凸低;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为夏季,向低纬凸为冬季。海洋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等压线图上低压槽和高压脊判别方法一样,在天气系统中锋面只出现在低压槽区域。垂直等压面图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凸为低压。

气候类型判读问题根据气温判读属于热带、温带(包括亚热带和亚寒带)、寒带,其中主要区别热带和温带各种气候类型。若全年高温则为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为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则为温带气候类型(不包括温带海洋性气候)。然后根据气温和降水配合状况推断气候类型,再根据气温和降水组合分析气候特征、成因和分布。其他不再一一叙述,人文地理要学会在复习时总结影响人类活动的因素,要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某一农业区域或工业区域等发展某种活动的区位因素是什么,适合于发展什么活动,需要什么因素,本地区有什么优势因素等。

区域定位问题确定图上给出的是什么区域,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1)经纬度定位。给出经纬度,可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其所属的地区,首先要求记住区域的经纬度,这方面一般是可以先记忆各大洲、大洋的大致经纬度范围,先确定属于哪个大洲或哪个大洋;其次记忆特殊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最后是记忆在世界上有重要地理特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经纬度位置,如世界重要海峡、运河的经纬度位置。记住几条重要经线(0度、180度、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东经90度、东经104度、东经120度)和纬线(赤道、南北回线、北纬40度)沿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2)轮廓定位。根据大陆边缘轮廓、国家轮廓、省区轮廓等来定位。要熟记东南亚、西亚、西欧等重点地区、8个国家及周围地区轮廓,我国的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轮廓。

篇6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考理综冲刺复习方法一、高考冲刺物理复习方法

考生要根据最新的大纲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新增和修改考点要给予关注,这往往是当年命题的热点,在物理的复习中注重训练自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理解能力,灵活应用知识建立模型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二、高考冲刺化学复习方法

此阶段重点之一是提炼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二是进行专题训练,并对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真题进行总结和研究。

对化学科目来说,会经常出现一些考生比较陌生的题,尤其是有机部分常会出现考生没有接触过的有机化合物,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在题给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根据其结构顺利推出它的性质。

在实验题上,要尤其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题目,还要考虑经济性原则。

三、高考冲刺生物复习方法

生物方面,应该在掌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在考试大纲的指导的前提下开始深入研究真题,掌握各种答题方法和要点。

生物学科中,除了掌握主干知识以外,还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如诺贝尔生理学奖研究内容、近期发生的生物学热门-事件等,了解其中蕴藏的生物学知识。

二.高考理综学习方法1.及时归纳法

第一种方法是及时归纳法。每学完一节或一章之后,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回顾一遍,记下自己平时忽略了的知识点和遗忘了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发现规律,去找出每一节之间的联系,每一节内部具体的知识点的联系,这其实也是定期总结。

好处在于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全局,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在复习时便于查找重点与难点。

2.经验公式法

每做完一道题,分析一下出题者的目的以及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我曾经就把整本书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知识模块,然后,每一种类型的题专门用一页纸记录。做完这类题时,我就把思路记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当这一整页纸记满时,回头看看,这一类题竟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和思路,以这么多种方法对付一道题就再也没有问题了。尤其是一道很典型的题,让你叫绝的题,能够给你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这种方法需要持之以恒,因为我们天天都在做题,我们遇到的奇特的方法也肯定很多。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方法再进行整理,该合并的就可以归为一类。

我还记得数学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告诉我们的:数学就几种固定的方法,如数学归纳法、分类讨论的思想、归一思想、反正法等。后来学完以后,自己思考了一下,果然,所有做过的题都可以在这几种方法中找到原型。

对理科综合来说也一样,每一科中你都可以找到通用的方法,物理的条理性强些,与数学的关系较紧密,化学与生物的联系较紧密,当做的题多了以后,你自然就可以区别出一道综合题中哪些部分是物理、哪些是化学、哪些是生物,而不会觉得没有思路,因为综合题并不是拼凑题,它有一定的层次和组织结构。

例如,分析受力和物体的运动问题,基础就是牛顿三定律。首先选取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理过程,选取实用的物理公式,解答完以后可以从量纲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以用极限法分析结果,主要是想特例。

做完斜面上物体的受力的题后,我们如何分析呢?首先,我们考虑参数角无限小,趋近于零,就是物体放在平面上的情形;再考虑参数角增大到直角时,没有斜面支持物体,物体受到的力就是重力。

尤其是做完有关两个叠加物体的摩擦力的题时,我们一定要先看看预先假定的摩擦力方向是否与我们计算的结果符合;如果不符合,我们还要假设新的方向;再不符合,我们还可能得出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相对斜面有加速度。

3.纠错记录法

第三种方法是纠错记录法。这种方法的针对性很强,它针对的对象是错题,错一道记一道,并经常反复温习,就可以知道自己对某一类特定的题的掌握程度。

如果有几道题犯的是同样的错误,你就应该重视了。要仔细分析原因,并且在考试之前你应该把常犯的错误再看一遍。

比如牛顿定律必须要在惯性参考系里;动量守恒定理和能量守恒定理常常联合使用;

光的衍射条件必须是孔的尺寸远远小于波长;波的频率仅仅与波源的振动情况有关;盐酸是混合物,纯硫酸是纯净物;制乙烯时要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度;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植物的细胞有细胞壁、质体、液泡,但是没有中心体;植物有丝分裂末期靠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而动物是从中间溢缩形成两个细胞;群落加上环境就是生态系统。

平时容易错的地方在考前过一遍,在考试中就会大大减少犯错误的机会。

这里举个例子:化学中有关离子方程式的问题,这是一个专项,而且是极易犯错的专项。要注意题目中讲的过量以及物质的添加顺序,将氯化铝溶液加到氢氧化钠溶液和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到氯化铝溶液中的现象就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就对应着不同的离子方程式。

我们还要注意电荷守恒和离子种类守恒,一种物质中不同离子的配比问题,实在很复杂的反应,一定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里面有哪些离子参加了反应、哪些离子的价态发生了变化,分步反应最好先写出分步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叠加。

做题多了以后,一些最典型的方程式的系数都可以背下来了。

有关离子共存的问题,我也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的,题目中的条件,我就常常忽略了无色,或者与氢氧化铝不共存等条件,后来知道先排除与题目条件不符的选项会缩短解题速度。

然后,我又总结了很多不能共存的离子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1)酸性与碱性离子不能共存,这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往往忽略了题目中隐含的酸性或碱性条件;

(2)强氧化性离子和强还原性离子不能共存,因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须注意二价的铁离子有强还原性,高锰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

这里又涉及到化学药品的保存问题,不但要考虑盛装的容器,还要考虑空气中的某些物质与溶液成分反应,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经常混乱我们的视线;两性物质只能在中性环境下存在,两性物质有氢氧化铝,氧化铝,氨基酸,碳酸氢盐。

我相信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关注曾经的笔记,多做一些归纳性的总结,有了系统的笔记和总结,在复习时就不会出现没有方向的情况了,而且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也不会因要复习的内容太多,而不知道从何下手了。

如果你以前没有这个习惯,那么,从你看到这几个方法开始,选择其中一种适合你的方法还来得及,因为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只需要你在看书、做题时旁边准备一个笔记本,及时总结归纳,复习到最后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篇7

一、应使复习具有导向性。复习应该有目标,不能随意地、盲目地、主观地进行,因此,应确立复习的目标。

制定复习的目标要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考试说明》,因为《考试说明》解决的是高考“考什么”和“怎样考”的问题。由于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高校选择合格的新生,所以高考有事衔接中学和大学学习的考试。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将面临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简称民族汉考。民族汉考着重考察的是学生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这正顺应了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考试说明》中对此具有很详细的说明,因此《考试说明》就是制定复习目标的依据。

制定复习的目标还要有方法和要求。应根据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切实可行,因材施教。不同的班级要有不同的要求,防止目标过高或过低。过高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过低容易掩盖矛盾,使学生产生自满骄傲心理。另外,制定目标时,不可贪多,要集中,争取让学生通过每一次的训练都要有实际的收获。另外,还要根据知识的相关性和能力的连续性,有计划、有系列的制定目标。再就是目标要有针对性、一要针对《考试说明》规定的各种能力要求,二要针对复习的重点、难点,三要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

二、应使复习具有计划性。要使复习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有计划。

一般说来,汉语总复习应按照民族汉考的四个题型要求去安排,即第一阶段为听力理解,第二阶段为阅读理解,第三阶段为书面表达,第四阶段为写作训练。每个阶段的复习都要有可控性和针对性,内容与时间要安排得当,既要有单元计划,又要有课时计划,既要有专题训练计划,又要有综合训练计划,既要有一个月的计划,又要有一周的计划。制定的计划要便于落实,便于操作,并且要给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变被动为主动。还有就是要有教学方法的安排,各阶段的复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必须具体仔细,切实可行。根据复习进展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调整,使复习发挥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应使复习具有科学性。复习的方法正确,采取的策略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复习的效果。

《考试说明》是汉语高考大纲,其中规定的能力要求是高考知识点、能力点、教师应认真领会。复习时,不要强制学生完成各种习题,而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在民族汉考中,阅读理解部分占较大的比例,因此应强化阅读理解的训练。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句到段到篇形成序列。此外,民族汉考中对写作部分也有较高的要求,较大的难度,主要考察较长语段的书面表达能力。在这部分考试中,有“句首语写作”、“提示性写作”“看图写作”。所以在作文训练阶段,这三类题型都要充分复习到。

四、应使复习具有可行性。汉语复习的核心是训练,没有训练就不可能巩固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抓好如下训练:

1.课堂训练

每节课都应该围绕目标设计相应的训练,告诉学生训练的方法,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训练,要以达到目标为目的。练习后,认真做好反馈纠正工作,巩固课堂效果。

2.专项训练

这次训练包括基础知识的专项训练,各种能力的专项训练,写作方面的专项训练。专项训练要限时限量,内容集中,目标专一。重要的内容可以反复训练,直至达到目标为止。

3.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一般指高考前的模拟训练。做这种训练时,要注意①每次训练的时间,题量应该与高考等同。②试题的难易度系数要接近高考或等同高考。③命题的内容、角度,思路要以《高考说明》为依据。④综合训练一般以7-10套题为宜。⑤训练之后要认真反馈矫正。通过训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更加贴近高考要求。

五、应使复习具有高效性。高三最后阶段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仍然要坚持汉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重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复习的全过程,在“罗列知识点―基础训练―课堂小结―总结反馈”传统复习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明确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景―引导探究学习―师生共同小结”的复习模式。目前,由于双休日实际上每所学校高三都在加课的客观因素,绝大多数学校高三已上完了教材,有些教师可能认为上复习课不同于上新课,与课程改革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高三年级的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学生都可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学习需求,也都可能有适合于自己的复习方法。教师本身要注意研究学生的特点,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复习中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自主解决问题。如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的语法试题部分在练习中就可能产生争议,学生会各执一词,争论激烈。这时候教师不能简单地告知答案了事(实际上所谓的“答案”也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教师要在注意观察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和学生一起在讨论中解决问题。但教师更要做到的是指导学生探寻规律,善于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会总结和概括,在练习中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篇8

一、根据学生实际,紧扣 “纲” “本”,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

在中考复习前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相当关键。在制定计划前要对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进行较为现实的评估,然后对中考前的这段时间进行一番较为合理的科学的安排。教学大纲是考前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大纲明确规定了教学目的要求内容,教者复习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始终抓住这个主线去复习。在复习的全过程中经常对照计划或根据实施情况作必要的调整,这样便会目标明确条理清楚,达到理想的效果。

计划的制定要有充分的依据,要在充分把握大纲要求的同时,注重《学习与探究》一书与教本相结合。我们可把复习分为三个循环, 即三轮:第一轮: 以课本为线索,重点复习课文的四会单词、短语、句型。在复习的同时,除了要求学生记忆以外,还注重词句的拓展。第二轮: 以《探究 》一书为主,针对语法点进行复习。第三轮: 进行综合的训练,以达到查漏补缺目的。

二、讲练结合,循序渐进。

在复习中讲是十分必要的,但过分的或以讲代练是不可取的,应精讲精练。所谓精讲指教者要抓住关键,注意掌握规律,把教材的要点、重点、难点讲透。如复习语法时,首先要注意其用法的特征及其构成,然后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到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规则,不完整的地方由教者补充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结构。所谓精练就是精选习题,以巩固所讲的内容,沟通知识链。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习中首先要注意消化。如果不消化的话,即使胸藏万卷书,也用不上的”。比如学生对 “if ”的条件状语从句经常出现时态配搭不当,教者要纠正这种错误,光靠多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此时只要精编几道习题让他们做一下,如They will come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Don't laugh at them if they make mistakes next time...然后结合题目去分析、归纳,则学生就会很快掌握它。

三、 指导学法,提高效率。

在复习中许多同学不知如何复习英语,或是沉溺于课外资料中不能自拔,有的认为课文早已学过,没什么好复习,复课文时如蜻蜓点水,深入不进去。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效果也不佳,使学生“学而不精”。因此指导学生的复习方法是很必要的。.如记忆单词要扩展,把知识点转化为题型展开复习;英译汉中一个句子的多种翻译, “汤姆比琼年轻些。” Tom is younger than John. / Tom isn't so old as John. / John is older than Mike. 复习过程中阶段性的检测是巩固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练习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消化了总结出来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这一阶段,学生应当紧跟教师的进度,不做与复习内容无关的题目。同时老师还要强调讲评一关。

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克服学生 “一看就会,一听就烦”的毛病,在这一阶段应分引导学生联想归纳综合与某些知识点先相联系的东西,通过归纳、综合对比等方式的梳理,大跨度立体式地复习旧知识,把过去破碎的松散的,呈不活跃状态的知识有机的串起来,学生始终在积极输出探索储存旧知识的状态中,避免了传统的乏乏讲解,学生的知识实现了网络化,记忆进入持久状态,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改掉“勤而不思”的坏习惯。如讲动词make / let / hear / see /…的句型时,除强调它们在主动语态里不定式宾补不带to,还可指出它们在被动语态里须加上to,例:He often hears her sing in the morning. She is often heard to sing in the morning. 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也就是在部分知识得到复习、巩固后,作“超前的推进”,即依据新的复习内容,穿插旧知识,编成对话,以完形填空的形式,检查单词、句型、情景的运用,挖掘内在潜力,培养敏捷的思维,活学活用英语。

五、强化听说,促进读写。

篇9

关键词: 高考美术辅导 素描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历次考试时,考生在素描考试中都会暴露许多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整体观念。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的整体是空洞的不真实的;然而,没有整体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无意义的。把握不住这一点是不少考生共同的毛病。由于缺乏长期性作业的训练,一些考生在考试中不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一味死抠局部,造成局部之间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

2.缺乏理解对象。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虚实,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要想深入地刻画对象,必须做到“知其所以然”,研究其内在结构关系。有的学生面对模特儿,不是积极主动地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而是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因此很难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

3.缺乏敏锐感受。在素描写生的过程中,常常看到有的学生不论画谁,不论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都画得像一个人,模特儿似乎成了摆设,成了他们胡编乱造的参照物。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考生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考生认为:模特儿像不像没有关系,只要画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评分的老师也不知模特儿什么样。像不像确实不是衡量素描作品优劣的惟一标准,但它却能检验学生对事物所具备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

二、观察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前提

考生真正地学会观察实物,这是极其必要的和相当困难的。许多考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这种认为画的成功主要靠手头表现功夫,或者依靠数量积累的认识与方法的想法是十分有害的,会逐渐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习惯性毛病,而一旦个人的观察方法形成,再改变它就将十分困难,因为个人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观念形式,要改变这种固有的观念和习惯很困难。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十分注意这一点,以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1.放开视野。要一眼看到整个对象,而不是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就好像是在看着整个对象想心事发呆一样,而对各个局部的细节视而不见。因为不能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局部,所以视觉只能得到一个似乎清楚又模糊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也恰好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感觉。而在这种整体感觉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对象的基本形特征、动态与神态气势、比例、结构及体面明暗深浅对比和虚实关系。当把眼光张大到整体,一切多余的东西都会消失,只剩下必要的、基本的东西。

2.善于比较。如果说前一种方法取得的是整体印象,那么这种方法将是前者具体的补充。它可以通过对整个对象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较来得出它们各自与整体的确切关系和联系。在观察比较的时候,头脑中有一幅印象中的完成素描作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在笔先”。如果考生能注意并认真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和清晰的目标,从而少走弯路。

三、构图是创作优秀作品的保障

构图在视觉上能否给人以舒服的感觉,与对象的摆设安排和个人选择角度有密切的关系。在确定出最佳的构图方案并开始动笔起稿定位的时候,考生一定要看出并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形体最突出部位点,然后根据所感受观察到的对象基本形体特征的这四个部位点在画面的上下左右用笔轻轻地确定下来。并且以画面上的这四个点为界限,考虑下一步打轮廓时如何调整形体比例关系。由于形体自身体面起伏而不同,各自转折的边缘线也就会随之产生不同的清晰虚实转折线,比如我们对简单的几何形体中的圆球和正方体的轮廓线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不同的变化,既然简单的形体都是这样,更何况形体变化复杂的结构呢?打轮廓的时候,我们应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根据整体观察时得到的具体感受,在画纸上多采用比较长的低括直线来轻轻地画出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为了更好地捕捉到正确的大形,有时可以借助类似几何形的概括方法去认识对象,这样能单纯地看到并画出对象的整个形体的最基本特征。

四、确定大关系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

在基本的形、比例关系确定出来以后,要将画面放置到远处进行检查。因为在画面跟前我们很难检查出基本形、比例是否正确。而当把画面推远,一切细节局部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从而比较容易地一眼看到整个画面的比例关系,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具体方法如下。

1.作品实物对比法。将作品与实物对比,感觉一下所画的对象,但一定要记住是看到画面的整体,而不是画面中对象的某一细节。这时,如果你画中基本关系捕捉得正确,那在你视觉印象中对象的感觉残像就会与画面中对象的形象吻合,如果基本关系捕捉得不对,就马上修改。

2.作品感觉对比法。初学素描的学生在打轮廓时虽然应该主要依靠感觉来进行观察比较,着重加强对眼力的训练,使它能比尺子或两脚规更准确地判定距离,但有时也需要借助手中的铅笔来进行形的确定和校正检查工作。它除了可用于垂直或水平检查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在确定出对象各部位的形体比例、长短距离等关系。

五、结语

素描训练是乏味和单调的,每一环节都力求进步是相当艰难的,它是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恒心的苦练阶段,不少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应该首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耐心,以引导他们突破各个难关,因为对于中国美术高考教育来说,课程本身就起到一个让学生从另一个视角来观察和认知这个世界,一种对自我的潜意识的挖掘和体现,从而迈入所谓的艺术殿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可喜之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从心理上多予以关怀、沟通,多次帮助其修改画面,讲清修改原因和意见,做到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力求更大的进步。总之,在高考素描教学中,只要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就一定能成功。教师应立足学生,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在探索中让学生从迷惑中清醒过来,渐渐有轻松愉悦之感,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专业水平与艺术修养,这应该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封一函.超级写实主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高考;一轮复习;复习方法;考试说明

高考地理复习中,一轮复习格外重要,它是对考点的一次全面扫描。一轮复习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考纲把知识归纳整合,形成体系。高考命题具有“知识抽样,能力覆盖”的特点。为此,我认为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加以认真复习,狠抓基础,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主,比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等。下面本人就如何做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研读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是地理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地理复习的依据,认真学习能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从以往的重庆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来看,一方面注重对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倡导要“学以致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着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试题所选用的素材,大多源于现实的地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重视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理解问题的基础,考查了正确填绘图形的地理技能,实现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通过这些解读对地理一轮复习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深入研究高考大纲,对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必须做到了如指掌,对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必须做到胸中有数。好钢用到刀刃上,要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避免走弯路,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二、抓好地理基础知识复习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复杂繁琐,同时复习的时间也非常紧,因此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十分重要。在高考地理的第一轮复习中要以目标为导向,突出大纲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实现复习过程的动态化。而且还可以灵活地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复习。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个人在地理知识点上的弱点和不足,学会将复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这对于学生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对核心和重要知识点进行延伸,这对于学生适应高考试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在进行高考一轮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梳理不同单元不同章节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地理分布等。在构建知识网络时,特别注意的是,重视概念原理规律的复习。首先要分析概念的本质属性,然后研究概念的适用范围,最后联系实际,利用概念作出判断推理。比如“气旋”概念,首先分析它的本质属性:是在等压线闭合的低气压区,由水平方向空气旋转运动,垂直方向空气上升运动形成的立体空气漩涡,在闭合等压线形成的低气压区才会形成气旋。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本质分析,要注重使用范围,形成原因以及原理的多角度应用等方面。如:“世界洋流的分布”,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理解洋流形成的原因,然后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是反气旋型的,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是气旋型的。只有这样还不行,还要注意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和南半球的南极环流,这样既掌握了一般规律,又能理解个别区域的差异,进而分析洋流对环境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规律,而且可以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重视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

地理高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叙述的地理事物图像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始终把图表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特别是在一轮复习中,要善于抓住地图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深层次挖掘教材插图的隐性信息,形成图像分析的基本过程、方法。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堂模拟图像思维训练,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类地理图表素材的常规阅读与训练,要求学生实现图文、图图、图表的熟练转换,并能综合归纳出图表地理信息,使地图既成为地理解题思维的源头,又成为地理解题思维的路径或归宿。

五、加强社会热点和案例的复习教学

考试大纲强调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新课改理念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及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学生“会学知识”,并学以致用,而依据课标编写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的建立、素材与案例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还是内容呈现方式的确定,都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这些新的理念和特征,都应该足以引起我们对地理复习指导的重新审视,要求我们改革教学方法,把热点焦点问题回归于教材,学会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热点、焦点问题,尽可能多地将地理知识内容落实到案例素材上,最大程度地使用图表、数据、文字资料等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素材的分析,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并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六、结束语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性复习,具有内容复杂、时间长等特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突破重点、查漏补缺,逐步提高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燕东沿.如何做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工作[M]. 新校园・上旬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