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流牛马范文
时间:2023-03-18 16:4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木流牛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木牛流马:
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设想有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面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可以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
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可以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马上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
篇2
布依族人喜欢依山傍水建房,每一个布依族村落,通常都是这样一个景象:山底、山腰、山顶都是一幢幢房子错落有序。村子前面,通常要么是河,要么是湖,要么是一大片油菜花。布依族人很讲究风水,依山傍水的地方才是风水好的地方。
这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觉得过于迷信,但对于布依族人来说,是一种信仰,是对自然的信仰,无亚于汉人对佛教的信仰。因此,布依族人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大年,会带着好酒好菜去拜山。每年的4月8日,为了对牛马的敬仰,这一天我们会带饭赶牛马到山坡休息一天。这便是我们布依族人对自然的敬仰。
布依族人建屋子,像阿公那一辈是自己到山上砍柴回来,然后弄成一块一块,然后组装起来成了一幢木屋,一般为两层。两层是因为贵州处于云贵高原,常年云雾不散,容易形成雨。俗话说,天无三日晴,第五三里平。雨多,容易聚水,两层的木房便容易排水。当然,排水的另一个方法便是屋顶上的设计。其实,贵州跟江南屋顶的设计差不多,就是从房屋正中间像两边递减,这样一下雨,雨水便哗啦啦像下流。
建房子用的木材,标准厚度大概为3到4公分,宽度最少10公分,长度6、7米为最高。讲究的人家,用沥青松脂等药物对木材加以整修,建成的屋子会比较的优雅大气。木屋建好后,通常会在上面雕刻。图案我归纳为这几类,第一类是关于植物类的,花草树木等等。第二类是关于动物的,比如牛马等等,第三类是关于布依族人流传的神话传说里边的人物,通常都是那种家喻户晓的英雄。
到了我爷爷这一辈,建房子的材料改变了。用石头代替了木头,材料的改变,我认为是出于以下方面考虑的,第一是建房子的技术改变了,因为木头建房子比较容易,石头比较困难一点。第二就是自然改变了,以前我们那里都是大片大片的森林,现在却成了大片大片的荒漠,这与当时国家政策的开垦荒原建造良田有关。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大片的森林一夜之间全被毁掉了。没有了森林,木材变贵了,布依族人生活都很节俭,不好因为建房子花那么多的钱,因此要寻找代替,那自然石头最为方便。
虽然说是石头,不是用石头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大量的加工。首先是开采石头,我们用的石头大多为大理石。这种石头比较坚固,不容易碎。石头表面也比较光滑,好操作。然后开始对石头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只有专门的工匠才能胜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加工。这一种加工的内容,其实就是磨平,雕刻花纹等等。石头大都很重,一个石头堆到房子去,大多需要两到三个人台。堆石头时,都不用什么水泥,就直接堆上去,但很捞,有点像老祖宗那种风格,看上去很简单,却存几百年都没有问题。房顶盖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用石板,另一种用瓦片。后者,看上去比较有历史感,沉淀感。汉人也用石头建,但他们用的是小片小片的,虽建得快,但显得小气,没有布依族人家那般豪华。
现在布依族人建房子一般都不会自己动手了,而是花钱找汉族人帮忙建了,材料大都是钢筋水泥砖头,都是一排排的平房。少了点布依族的灵气,也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我想在过几年,可能没有人会建以前的房子了吧,应该都不会那种细腻的工艺了吧,这大概是布依族人最大的损失,被汉化掉了,想想实在有点难过。
篇3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出生的我,童年生活留下了最甜、最美的回忆。至今想起,犹如股股清泉,缓缓流进心田,绵延不断总是情……
那个年代,尽管生活不富裕,玩具又少,可孩子们常在乡村田野玩耍,有种亲近大自然的味道,其快乐程度绝不比现在的孩子差多少。
演义军营生活。在大哥的组织下,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个叫做大土城的村里成立了105军队,主要任务是生火造饭、出外战争。那时候我家玉米多,我们就大把大把地抓到院后的空地上,挖几个小缺口,上面盖上铁皮,下面点着火,然后把玉米放上去炒。俄尔,军营饭熟了,大家每人有份,往往还没等我们享用,身为大哥的总司令一声令下:“105军队马上出发啦!”我们便立即将炒玉米装在兜里,生龙活虎般列队跑步前进,上村外的城墙处,分敌我双方,城上城下以土块决战。“打呀,快打!!”土块如疾风骤雨上下翻飞,助威声此起彼伏。通常,战争以城上的胜利而告终。不过,无论谁输谁赢,小伙伴们依然高高兴兴、团结一心。
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也由于大哥这位总司令卓有远见,他把我们这支“野战军”拉拢得归于“”名下。所谓“”系村里的正归军,有二三十个小伙伴组成,总司令五大头,为人豪爽,极有人缘,且下得一手好军棋,全村人无人能及。那时夏天时兴看田,我们这支部队全当是为了老百姓,在五司令他们家地头上搭起几个凉棚,分兵站岗、放哨。既看谁家的猪、羊跑进田里,将其赶回家去,又看村外的孩子进犯、祸害本村的庄稼地。五司令则逍遥自在得与我大哥等几位副司令常常两军对垒下军棋。双方总是“杀”得不可开交,时间如流水般而过。平静、快乐的军营生活时不时被传来的报告打破:“六队的兵又来偷摘葵花、毛豆,咋办?”“隐蔽,准备战斗!”五司令悄然命令本部队人马。随即,一场伏击战开始。有拿棒子的、有拿树枝的、有赤手空拳的,个个像猛虎下山,打得对方屁滚尿流、抱头鼠窜。战后,外村孩子的娘找上门来,声称孩子的头被打着了。见状,五司令的娘追打五司令,五司令挨了打也不认错,他一个人站出来把责任全担下,该怎样就怎样。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件,他照样“痴心不改”。他不仅为村里的利益而战,也为同伴的权益而战,特别是我和大哥在五司令的庇护下,从未受到过一点气。五司令仗义,哪个同伴家里有用人之处,他马上召集部下帮忙。正因为这样,五司令团结了一大批孩子,就连邻村的孩子们也知他的大名,十分羡慕他。我们因能与这样一位孩子王相处一段而欣慰。只是几年后,我家便搬走了。从此,近三十年来我们再没有见过面。五司令,我们儿时的好伙伴,如今你在哪里?那缕纯真、那份友情,到哪里去寻?
跟随六哥放牧。上世纪那会儿,农村人家个个将牛、马、驴大牲口一并交给牛倌放牧,一年下来,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三爷家孩子多,花销大,因此三爷放了几年牧。每每暑假,我便早早回到奶奶家,与六哥等几个小伙伴替三爷放牧。放牧,得学会骑大牲口,不然一天走下来累得非爬下。说骑大牲口,其实也就是出群和回家时骑骑。牛马不好摆弄,我就学骑驴。六哥将他心爱的坐骑牵来,教我双手抓紧、拉直缰绳,双腿用力往里夹住驴肚,“驾”就是让驴走,“吁”就是让驴停。六哥示范了几次,我练了几天,学会了。
放牧,中午到村外的河边饮牲口是件麻烦事。因为一个是怕牛马吃了人家的庄稼,另一个吃了一上午草的牛马,渴了,走得快,不好控制局面。此时,六哥在前引路,掌握牧群行走的快慢速度。我在后面,防止走丢了小牲口。其他伙伴左右两侧把守,提防牲口践踏山地庄稼。饮罢水,大牲口们总要在河边歇晌。我们几个趁机吃干粮,顺便偷懒打个盹。随后一直放牧到天黑才回家。放牧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中途走丢了牛犊,多数当晚能找回。找不回,放牧的只得赔偿人家了。还有,有的马或骡子调皮,不好好吃草到处乱跑、吃庄稼,放牧的只好告诉主家给马们加拌,或者在马脖子上拴条绳系根尺把长的棍子,这样牲口就好管束了。
小孩放牧,也有意外事发生,一次一头牛正卧在群里,我无聊地捡起石头照着牛角当射靶,谁知“啪”地一声打准了,立时那牛疼得满群乱蹦。六哥见状,一边批评我一边解释,他说牛角是牛最致命的地方,打不得。人只有在杀牛时才用锤猛击牛角,当牛头晕得倒下去,人方可用刀捅它的脖子……我听了,不禁为自己的淘气而后悔。心想,人啊,真能!再大的牲口人也有办法治他。
放牧不只是让牲口吃草,也是一个人与牛、马接触的过程。放过牧你便会更深地懂得,作为牲口,它们为活命实际也挺不容易的。早出晚归不说,有时还要经受同类的挑斗与牧人的摔打,轻则痛一下,重则伤痕累累。所以,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真可谓“牲口不说话,它也通人性”。
活动在草滩、树林间。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家搬到了小北店村。记得,那时我家门前有一条砂石路,路南是东西长廊式的庄稼地。地南边是一望无际的草滩,绿草如茵,沁人心脾。草滩上零星有几只牛、马,偶尔有羊群走过,绿毯中点缀着其它色彩,好似一幅天然水彩画镶嵌在那里,美呀!身为内蒙古人,我虽没有真正去过大草原,但在小北店村“牛刀小试”地领略到了大草原的风光。天蓝、地绿、空气新鲜,真是诗意的栖息地。在草滩上追逐嬉戏是我与伙伴们常玩的游戏。在那里,你根本不用担心车流、人流,一切任我遨游。走进自然,回归自然,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宽心、舒心、开心的很哪。或许只有身临其境,你方会明白什么叫幸福吧,它无非是自然、纯真、心无杂念而已。天宽地阔地“野”够了,我们便一个个倒下,面朝天直直地躺在草滩上,以地为床,仰视蓝天,遥想着天怎么就那么高那么蓝,天上有什么……也可什么都不想,睡在柔柔的小草上,真正感觉一下大地母亲的温情怀抱。闭上眼,渐渐地疲惫像魔鬼似地离身而去……养足了精神,一个个继续向草滩南挺进。光着小脚丫下到河里捉小蛇鱼、草鱼,间或有小伙伴猛地朝我迎面扔来个小青蛙,把我吓一跳,赶忙躲得远远的。再回首,那家伙正为他的“玩笑”得意洋洋呢。“看我”,他一边说一边又捞起一只小青蛙往自己的眼上贴去。据说,用青蛙溻眼能使眼睛更明亮,只是溻过眼的青蛙大都死了,被眼的高温烫死了。因之,我对玩这个游戏的小伙伴很不以为然,认为其“荼毒生灵,是为不仁”。
河里玩完,我们就成群结队地进入河岸南面的密林。进密林充其量也就是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因为每到夏天,树木茂盛,林间潮湿又黑暗,阴森森的。再伴有几声怪鸟叫,更令人望而生畏。我们怕进树林,可又不时地光顾它。在树林边上,从树上撇些小树枝,编几个草帽,随后跑出树林。有一年深秋,大哥和他的几个同学要烧山药,是他们真正带我走进了那片大树林,拾柴的、点火的、放山药的,大伙儿在树林深处忙前忙后。当在树林里坐下吃烧山药时,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什么都能看清楚,树林原来给予我的阴森感顿时化为乌有。相反,我觉得它可亲、可近,像家。某个角度上,树林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起初之所以恐惧它,实际不是树林吓人,完全是人自己吓自己才怕的。
篇4
再往上走,一间纪念馆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走过几级阶梯,眼前就是诸葛亮的铜象,只见诸葛亮手拿羽毛扇, 正风度翩翩地站在那儿,我们绕过铜象,向后走去。后面:左边六文官,个个彬彬有礼;左边六武将,人人虎胆熊威。我们顺着路往前走就到了这里的最后一个殿。
一进门,最抢眼的地方就是大殿上方“天下奇才”这一块匾了,这一块匾是赞扬诸葛亮的智慧的,中间供奉着诸葛亮,左右两边是他的儿子和侄儿,他们两个人都战死在沙场上,可以说是英年早逝,我们离开大殿,又来到了铜鼓台。
铜鼓台里的鼓是诸葛亮作战使用的,这个鼓是空心的,正面是鼓,可是一倒过来,它便是煮饭用的锅。钟鸣鼎食也许就是这样得来的。
出了铜鼓台,我们又来到了三义殿,三义殿里,刘、关、张三人以不同的姿态展示着。刘备在中间坐着,一脸威武,颇有大哥风范。关羽左脚向前迈,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右边张飞瞪着一双大眼火暴脾气一览无余,门口青龙堰月刀宽阔大气。出来后,我们又朝着下一个景点出发了。
篇5
玉雕发现过程
汉元帝刘爽(shì)渭陵位于令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渭陵封十呈覆斗形,底部边长175米,顶部边长50米,高25米。在陵西北约300米处有一覆斗形大冢,为孝元王皇后陵,孝元土皇后名王政君,为王莽之姑。在渭陵东北约350米处还有一封土冢,为孝元傅皇后陵。
1965年至1973年,渭陵陵园内共出土了6件圆雕玉器。这些玉器是前后四次发现的,发现过程都纯属意外。1965年底,咸阳市周陵乡新庄、陵召村民在两村之间修水渠时,在新庄村土壕挖土,于地下深约2米发现了一个被烧焦红土裹着的东西,清洗后发现是一件白色羽人乘马玉雕,驻村干部卢道明将其收回,交给了咸阳市博物馆。与此同时出土了“长乐未央”瓦当和粗绳纹板瓦片。1966年3月,周陵乡新庄村民在渭陵北约400米处发现羽人骑马玉雕不远的地方挖土筑墙,又挖出了圆雕蹲姿玉辟邪和玉熊,一月后又发现了圆雕玉鹰,当时村民在此处取土将玉鹰裹在土中,并筑在上墙里,后在刷墙时意外发现了它。1973年,当地村民在此处取土时,又发现了一件戴冠玉俑火和一件通高仅8厘米的带盖鎏会铜鼎,铜鼎里放着两枚大小不同套在一起的鎏金铜编钟,以及一件呈走姿的玉辟邪。
这批玉器出土地点位于渭陵西北360米的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中,西距孝元王皇后陵260米,东距孝元傅皇后陵600米。1976年咸阳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上述玉器的出土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在清理的4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瓦当和云纹瓦当、回纹和菱形纹方砖,又发现了墙基、路面以及由方砖铺设的地面。调查得知,上述玉器出土的范围南北相距仅12米。那么,出土这批玉器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礼制作建筑?有人认为它是王争后的寿宫,又名长寿宫。但据《汉书・元后传》记载:王莽当年为了给自己篡权铺平道路,曾“改太后(孝元王皇后)为新室文母,绝之于汉,不令得体元帝,堕坏孝元庙,更为文母太后起庙,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篡食堂,既成,名曰寿宫。以太后在,故未谓之庙”。《汉书・元后传》还记载,当年王皇后曾去寿宫时看到“孝元庙废彻涂地”大为吃惊。刘庆柱先生在《西汉十一陵》一书中认为,孝元庙和王皇后寿宫并不完全相同,孝元庙是元帝陵庙,寿宫是王皇后庙,王皇后寿宫的修建利用了元帝庙的一部分,由于两者相距不远,后人更弄不清两者的区别所在,以致《三辅黄图・宗庙》也将两者混为一体,说“元帝庙号长寿”。据《汉书・成帝纪》记载:汉元帝去世后办理丧事时,有司言:“乘舆车、牛马、禽兽之物皆非礼,不宜以葬。”成帝日“奏可”。可见元帝渭陵玄宫(即墓室)不会随葬皇帝生前使用的“乘舆车、牛马、禽兽”。以玉石雕琢的牛马、禽兽之物则可贮藏在帝陵的礼制建筑之中。那么,这些器物究竟是放置在陵园什么性质的礼制建筑中呢?《汉书・张释之传》有“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的记载,说明汉高祖庙中就有玉器。另外,据说汉武帝茂陵藏有西胡康渠王所献的玉箱和玉杖等,后被人盗走,查获后,宣帝将其也送到孝武庙即龙渊宫中。依据这些惯例,这批玉器当年很可能是置于孝元庙之中。孝元庙修建在先,长寿宫修建在后。估计王莽当年堕毁孝元庙时,这批玉器被掩埋在建筑废墟中,从而不为后人所知。
尽管这些玉雕的出土发现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它的真实性是勿庸怀疑的。
玉雕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特色
玉羽人乘天马,高7厘米,长8.9厘米,重210克(图1)。羊脂白玉,纯净无瑕。圆雕。整体形象是玉羽人乘玉天马。玉马呈奔跑状,双耳短小而前耸,额上的毛发和颈上的鬃毛呈长条状,并以密集的细线刻划。马眼圆睁,炯炯有神,鼻梁宽而直,张口露牙,上唇外翻,口齿平齐,口裂较深,面颊较高。肩部和胸侧刻出互相叠压的三层羽翅。前蹄踏在球状灵芝类瑞草上,左前腿亦屈膝,臀部浑圆,中部沟槽分明。马尾高扬,呈长弧形下垂,并与踏板上云纹球状体相连。马前腿之间有圆雕的蘑菇状灵芝。足踏板底部阴刻云纹,云气纹为粗线并加较浅的细线互相缠绕。马背上骑一羽人,头微昂,隆鼻长目,口微张,双耳较大且上耸,头顶后披有长发。双手伸直,一手摁在马颈部,另一手握一双灵芝草。羽人肩部和腰部均雕琢出羽翼,双腿及双足,仙风道骨。羽人实为仙人,脚踏板下雕琢着的云气纹,寓意天马行空。此玉雕反映了汉代帝王求仙升天的思想,是西汉玉器中融圆雕、线雕及镂空透雕为一体的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玉熊,高4.8厘米,长8厘米,前双腿间距3.5厘米,重136克(图2)。白玉,玉质细腻温润,玉色光亮,有少量红璞。圆雕。玉熊形体肥壮,圆头、圆眼、长吻、粗颈,双耳后抿,四肢短粗有力,足部有阴线纹肉垫,短尾藏于毛发之中,呈蹒跚行走状,憨态可掬。熊体上雕琢极少的阴线和少许毛发,以少胜多,通体似无毛而胜有毛,保持了玉质本身的色泽之美,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艺术精品。
蹲姿玉辟邪,高5,4厘米,长7厘米,重150克(图3)。白玉,有少量红璞。圆雕。狮形有翼玉兽,突胸呈卧姿。胸肌上浮雕“人”字形长髯,昂首前视,张口露齿,鼻端上翘,双孔外露。头生双角而后伏,双耳后耸,面颊饱满。颊后披毛,颈部略长,肩生双翼,翼羽层层叠压。尾部粗壮有力,并回卷成“人”字形。臀部与尾巴上琢有3个圆形凸起。臀部亦有披毛。腹部肌肉发达,后两腿之间有明显突起,以示,四足掌部均琢出肉垫。该器是西汉晚期极为罕见的圆雕玉翼兽的代表作。
走姿玉辟邪,高2.5厘米,长5.8厘米,重49.3克(图4)。白玉,有红璞。圆雕。狮形玉翼兽,呈匍匐状,双目炯炯有神,头微偏,张口露齿,有獠牙4颗,余齿各四,鼻翼翕张,双耳竖起,头顶雕一贴伏之长犄角,面颊上雕琢阴线圆圈毛纹,肩生双翼。前腿弓支,一侧腿后蹬,尾巴回卷有力,呈“人”字形。足四爪,掌部雕有肉垫。该玉雕采用了镂空透雕、高浮雕和线雕等技法,充分表现了狮形有翼兽捕食前凶猛机警的神态。此器也是西汉晚期圆雕玉翼兽中的精品。
玉鹰,长7厘米,宽5厘米,翅宽7.1厘米,尾宽2.6厘米,高2.5厘米,重83克(图5)。玉呈青白色,夹杂少量黄色及红璞。圆雕。玉鹰展双翅呈飞翔状,双腿爪部并拢,收于腹下。圆眼,勾喙,目光凶猛。碾琢出起伏并层层叠压的双翅,羽毛丰满。饰以长阴线和密集的短阴线,头后和身背上阴刻出“V”形纹饰,以示绒羽。是西汉晚期圆雕玉器的代表作。
戴冠玉俑头,高8.5厘米,面宽4厘米,重328克(图6)。青玉,青绿色,有灰绿色纹带。圆雕。玉俑头戴巾冠,神态安详,五官端正,眉清目秀,长眉,直鼻,嘴唇微启,胡须稀疏,双耳较大,耳轮耳孔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脑后缕缕发丝,有条不紊。颈部下端有断茬。冠顶钻出一可插发簪的穿孔。通体抛磨光亮。
羽人乘天马玉雕的制作时代
羽人乘天马玉雕虽然出自汉元帝渭陵宗庙遗址中,但它的制作年代极有可能是汉武帝时期,其主要理由有二:第一,这件圆雕作品的雕琢风格与其他5件圆雕作品不尽相同,如玉天马身躯所刻阴线纹饰底部未完全抛光,这与汉武帝茂陵陵园出土的大型兽面四神玉铺首四神上所刻阴线极为相似。第二,羽人乘天马造型寓意为“升仙”,这和汉武帝渴望得到“天马”,欲乘之升仙的追求极为契合。因此,笔者认为这件玉雕的制作年代应为汉武帝时期。它从汉武帝时代一直传至汉元帝时,元帝生前将它作为陈设器,驾崩后,它被陈设在宗庙之中。
汉武帝曾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西域名马,以改善蒙古马种,加强骑兵长途作战的能力,从而彻底击败匈奴。秦汉时期,由于不会挂马掌,中原地区蒙古马一旦蹄子磨坏,就无法在沙砾上奔跑,从而丧失长途作战的能力。西域马来自山地,蹄子厚大而坚,适宜于在沙砾上奔驰。《汉书・张骞传》记载:“初,天子发书,《易》曰‘神马’当从西北来,后得乌孙马好,因取名天马,又获大宛汗血马,益壮,于是更名乌孙马日‘西极’,名大宛马日天马。”汉武帝还作了《西极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在汉武帝看来,天马就是神马,就是天降之马。天马必须是龙翼而马身,这样的天马就能风驰电掣,腾云驾雾,武帝乘之就可到达神仙居住的昆仑,可以去游上帝所居的天门玉台。羽人乘天马玉雕中的羽人,手握灵芝飘飘欲仙,正是汉武帝梦想变成长生不老仙人的化身。
其他玉雕的定名与用途
玉熊:熊为祥瑞之象。《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pí)。”熊是瑞兽,故梦之得吉。《周礼・夏官・方相氏》曰:“掌蒙熊皮,执戈扬盾,以素室驱疫。”熊是逐鬼辟邪之物。熊还是力量的象征,如《淮南子・兵略训》所说:“虎豹便捷,熊罴多力。”
玉鹰,鹰属禽中的猛禽,它也是力量的象征。有学者认为“玉鹰是杖首”,并且认为可以名为“鸠杖首”。笔者认为鹰和鸠属两种不同的飞禽,不能混为一谈。另外,从玉鹰造型上观察,腹部并没有任何可安装杖柄的穿孔。
走姿狮形带翼玉辟邪和蹲姿狮形带翼玉辟邪,均是被神化了的动物形象,尽管“辟邪”一词西汉尚未出现,但西汉却出现了“辟不祥”一词。因此,它们的功能除了陈设观赏之外,其寓意就是辟邪厌胜。
戴冠玉俑头,有人认为是戴方山冠的舞乐俑,有人认为其身份应是“道士”“方士”者流,并认为和现代道士装扮极为相像。还有人认为可能属于侍俑类。由于该俑头颈部已残断,颈下是否为玉身,已不可知,但该俑头较大,颈下为玉身的可能性较小,有可能是木身玉头。从巾冠看,其身份不会太高。
篇6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勾践灭吴》(《国语》)
4、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历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5、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6、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7、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8、果行,国人相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0、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1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14、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8、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9、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0、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2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4、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劝学》(《荀子》)
2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秋水》(《庄子》)
3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32、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过秦论》(贾谊)
34、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5、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3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37、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38、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9、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0、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1、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基业也。
4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鸿门宴》(司马迁)
4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7、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4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9、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兰亭集序》(王羲之)
50、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5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归去来兮辞》(陶潜)
5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5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
5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篇7
伟人一句“才饮长沙水,又食……”让世界知道了赫赫有名的白沙古井水。千年古井悠悠,往事岁月流。我和白沙古井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应该追溯到50年代末,那时候我在织机街小学读书,一天下午没有课,我们十几个同学相邀一起去东风广场(现在的体育馆)踢足球,说是足球,其实只是一个小皮球而已,由于我个子相对比较高,大家提议我当守门员,一脚皮球飞来,打得我心口痛,眼中泪水直流,死活我不肯再当守门员了,后来怎样了,是否继续踢,谁当守门员都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后来不知是谁说下面井水很甜,当时是夏天,天气很热,我们个个汗流夹背,口干舌燥,正好想解渴,大家急忙从北边翻过山坡来到白沙古井旁,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幽静的环境,一阵凉风吹来,身上感到阵阵凉意,身上的汗马上干了。来古井打水的人三三两两,不象现在那么多的人打水还需要排队,在我印象中井边有人好象在洗菜,不知是否记错。四口古井排成一排,水透明清澈,水井很浅,阵阵凉意袭人,我们找打水人借来木瓢舀水,一口下去,甜,沁甜的,比白糖水还甜,真舒服,真过瘾。回家后第二天我拿起家中的水桶和扁担就要去挑白沙井水,老爸说你还小挑不动,我说挑得动,家门口的井水深十几米还不是我天天扯水扯上来的,我有的是劲,老爸说扯水和挑水不是一回事,劲使的方法不同,我不听,一路唱着不成调的歌,兴冲冲出发了,水取好后,一上肩,妈呀!怎么这样重,二步一歪,三步一斜,走几步歇下气,一路天女散花水洒一地,到家后一担水只剰下大半桶的成果,肩膀上的皮肤都红肿了,邻居汪大嫂夸我:“罗伢子不错,可以去挑白沙井水了”,我劲头更足了,不上学的时候我就去挑白沙井水吃,但好景不长,年轻人做事很难坚持到底,兴趣转移也很快,后来不知我为什么不想去了,但家中的挑自来水的活我是死活躲不脱了,这是后话。哦!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一起玩球的小伙伴,郭松文同学后来在湘瓷兰球队可是一员虎将,要知道湘瓷兰球队和商业局兰球队、邮电局兰球队在长沙可是赫赫有名的几支队伍。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子仲同学后来是湖南省足球队队员,听说还出国当过教练。我,唉不说了,什么都不是,我后来所做的事和体育风牛马不相干。
第二次和白沙古井的亲密接触是2000年内退时,当时还没有上网,在家中无所事事,烦闷极了,白天真难打发,一天,看到满是灰尘的自行车,主意来了,从头收拾旧山河到白沙古井取水去,来到老地方,井还是那几口古井,水依然是那么清澈透明,但环境变化太大了,此处已修成了一个市民休闲的小公园,取水的人真多,在小公园鍛炼的人也不少,旁边还开了用白沙井水泡茶的茶馆,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此水已不能生喝了,井旁有温馨提示:为了你的健康,请煮沸吃。回到家中儿子知道我去取水,死活不同意,说我年纪大了怕我路上出事,改由他晚上下班后去取,吃到儿子的孝心水,水依然是那么清澈透明,水也还是甜的,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那种味道,那种淋漓尽致的感觉,难道真的是回忆永远是美好的,复制很难成功吗?真是咄咄怪事,这也是人生的无奈吗?第二次和白沙古井的亲密接触就这样被儿子的孝心打断了,白沙井水照样有吃,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水甜,白沙古井幽,人生越活越来越有盼头,真想留在红尘永不走。
篇8
关键词: 先秦兵家 战争 经济
先秦兵家对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战争的发动和进行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如果脱离经济基础盲目发动战争,必将导致国破家亡。因此,国家在战争方面要注重本土后勤补给与“因粮于敌”的结合,解决军队后勤问题。同时,施行“耕战合一”政策富国强军,是从根本上增强国家实力。
一、“日费千金”的战争消耗
战争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军队的日常消耗、战斗损耗、武器装备需求和伤亡抚恤使得战争对国家经济的依赖性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各国经济力量的比拼,国力强才有可能有充足的实力供养一支强大的军队和进行战争。
1.战争的发动对后勤的要求很高
兵家纷纷认识到后勤保障对于战争的胜利意义重大。孙子在其《军争》篇中论及:“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就说明他已经注意到军事后勤的重要性。孙膑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城小而固者,有委也。”①“积弗如,勿与持久。”②《司马法》指出:“马、牛、车、兵、佚、饱,力也。”③把后勤保障作为战胜敌人的实力的重要部分。《六韬》的作者认为粮食供给充足是能支持长久战争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有“深沟高垒,粮多者,所以持久也”④的论述。《尉缭子》认为:“委积不多,则士不行。”把后勤工作的好坏作为是否用兵的前提。后世黄石公继承了孙武的思想,也注意到战争对后勤的依赖性,指出,如果粮食后勤不足,不仅不能支撑远征,反而会导致国贫民弱,结果只会失败。他说:“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2.战争对综合国力要求较高
战争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综合国力的比拼,包括战车、粮草、甲胄、外交等各方面都离不开强大的国力的支撑。孙子对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作了比较深刻的阐述,“在《作战》篇中提出了中国古代军事学轮廓框架的后勤理论,表明了孙子把后勤放到战略位置上予以高度重视的远见卓识”。有学者甚至认为:“战国兵家诸子在军事后勤保障问题上的认识,正是沿着孙子所开辟的理论思路前进的。”[2](P107)孙武不仅认识到后勤的重要性,而且深刻阐释了战争对于经济、后勤的巨大依赖性。《孙子兵法》云:一旦打仗,就要“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⑥这只是战争发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要将战争进行下去就还要有更充足的后勤补给。如果战争持久进行,攻城掠地受到敌人的顽强抵抗,就会导致军队战斗力耗尽、国家经济困难,这对于国家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孙子还很详细地说明了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失弓、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正如孙子所说:“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孙子认为作战要讲求速胜,用大军出征就要做到“兵贵胜,不贵久”,并提出“速战速决”的标准和要求,即“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可以说孙子对于战争对国家经济影响的认识很深刻,揭示了其中隐含的密切联系,指出了如果不顾国家经济状况而一味投入战争,这将是国家和社稷的不幸。即使投入战争也要做到“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尉缭认为,即使战争结束、占领敌国也要做到“无丧其利,无夺其时,宽其政,夷其业,救其弊”⑦,使“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⑧,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经济的运行。
3.战争对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尉缭针对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有自己的思考,他点明了军事对经济的依赖性:没有管理经济的人才,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不可能取得战争胜利的。他在《武议》中写道:“万乘农战,千乘救守,百乘事养。农战不外索权,救守不外索助,事养不外索资。”⑨国家的强盛与衰弱与经济力量的大小成正比,万乘之国要实行农战结合,以掌握战争经济的主动权;千乘之国要做到靠自身力量生存发展;而那些只有百乘的国家只需要做到自给自足就够了。尉缭还特别提出了发展集市贸易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夫出不足战,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市者,所以给战守也。万乘无千乘之助,必有百乘之市。”把发展集市贸易作为税收的重要渠道,以供给战争的巨大需求。同时,尉缭认为:“夫提天下之节制,而无百货之官,无谓其能战也。”要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否则就会出现市场混乱、供给缺乏的情况,即使统率天下的军队也是不能顺利进行作战的。可以说尉缭对于战争与经济关系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农业经济,而是将商业也提上发展国家实力的议程,显示出深远眼光。《六韬・文韬・六守第六》亦将农、工、商列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指出它们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安稳,认为这“三宝”是国君应该亲自处理的大事,“三宝完,则国安”:“农一其乡,则Y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足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
二、”因粮于敌“的后勤策略
先秦时期的战争多以争霸和兼并为主,具有很强的进攻性质,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很高。因此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军队出征除随军补给外,普遍采用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的策略。
孙武对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既避免运输过程中的巨大损耗,又不影响后勤供应的后勤方式进行了探索。通过总结长期的战争实践经验,他提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军需供应观,认为出国作战就要做到因粮于敌,用缴获的敌方后勤物资补给己方之缺⑩,并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手段,因为“千里馈粮,则费二十钟、石,而得一钟、石到军所。若越险阻,则犹不啻,故秦征匈奴,率三十钟而致一石”。[3](P36)李筌对孙武的这一思想评价道:“具我戎器,因敌之食,虽出师千里。无匮乏也。”[4](P33)可见这一军需观受到古代兵家的一致认同。杜佑对此解释到:“兵甲战具,取用国中,粮食因敌也。取资用于我国,因粮食与敌家也。”[5](P33)张预则对其原因进行了阐释:“器用取于国者,以物轻而易致也;粮食因于敌者,以粟重而难运也。夫千里馈粮,则士有饥色,故因粮则食可足也。”[6](P34)“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中的“用”指的是以武器装备为主的军用品。总的意思是指武器装备取之国内,粮草则取之于敌。具体方法则有“掠乡分众,廓地分利”、“重地则掠”等。孙武这一思想被后世兵家所借鉴和推崇。宋朝沈括就认为:“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11}《百战奇法・饥战》也认为在兴兵讨伐敌国时要以“因粮于敌”为保障胜利的重要措施,“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则胜”。
孙武的这一军需供应观,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同时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由于远征战争在当时封建统一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而远征战争所遇到的难题就是后勤供应问题,因此可以说,谁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有所作为,谁就在统一过程中掌握了主动权。“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对于解决当时远征军的后勤供应问题来说,的确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它将军队的后勤供应寄托在对敌国的掠夺上,不仅是一种转嫁剥削的做法,而且那种毫无选择性的掠夺对客观条件的依赖程度很大,不能有效保证自己军队的粮食供应{12}。
三、“耕战合一”的强国战略
经济力量是战争的物质基础,先秦兵家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社会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耕战合一”的政策,将平时农耕与战争准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1.经济的特性决定了战争的本源是经济。
物质力量决定军力,进而影响战争的结果。孙子从物质力量这个根源上阐明了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做支持。他用五个步骤来估计胜利的可能性,即度、量、数、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升数,数生称,称生胜。”{13}国土的大小产生衡量国家物产和人口的“量”,由于国家和人口多少的不同,产生能动员和供应军队的“数”,由于物力和人力的不同就产生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称”,由于力量对比的不同从而构成了各方胜败的物质基础。《尉缭子》也有相似的论述,指明了城邑、人口、粮食三者之间的关系:“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以人称粟。”{14}意思是衡量土地肥瘠来建立城邑,城邑的兴建要和土地面积的大小相适应,城邑的大小要和人口的多少相适应,人口的多少要和粮食的供应相适应。立国建军做到这三个“相适应”,才能做到“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司马法》中也有“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是谓五虑”{15}的论述,将经济力量的大小作为治国必须考虑的因素。孙膑认为在仁政德教、发放粮食收拢人心、无为而治等强兵手段中,富国是强兵的最紧要的手段{16}。管子则从反面对经济对战争的影响作了详细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与战争、与国家安危之间的关系。他说:“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兵弱而士不利,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17}因此,只有富国,才能强兵,强兵的国家才可以在先秦乱世中生存发展,统一诸侯。
2.正是认识到富国与强兵的这种关系,人们不断探索富国强兵之道。
《六韬》中把农业经济的发展作为富国强兵的根本方法:“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国有亩数,夫人织有尺度,是富国强兵之道也。”{18}尉缭则认为要恢复古时的耕织制度,发展耕织是从物质方面治理国家的根本,不误农时,不竭民财,才能天下富有。他说:“非五谷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盖形。故充腹有粒,盖形有缕,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夫无雕文刻镂之事,女无绣饰纂组之作。”主张男子从事耕种,女子从事纺织,人们都专事耕织而不受其他事务的影响,国家就有储备了。此外,尉缭用金木披锦绣、牛马吃粮食等不合常理的事情来说明要建立合理的制度来保证耕织的正常进行。他说:“金木之性不寒,而衣绣饰;马牛之性食草饮水,而给菽粟。是治失其本,而宜设之制也。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今短褐不蔽形,糟糠不充腹,失其治也。古者土无肥瘠,人无勤惰,古人何得,今人何失耶?耕者不终亩,织者日断机,而奈何饥寒。”{19}要做到种田的人能经常耕作,织布的人能经常纺织,才能避免民众缺衣少穿。在农业社会,发展耕织可以说是富国强兵的根本之举。
3.先秦兵家也主张实行寓兵于农,将耕织和作战准备相结合。
尉缭说:“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生于无,故开之,大不窕,小不恢。明乎禁舍开塞,民流者亲之,地不任者任之。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治则国治。富治者,车不发轫,甲不出,而威治天下。”{20}国以农为本,兵以农为本,发展农业生产,就可以做到国富兵强。实现了寓兵于农,就可以达到无形的境界,平时深藏不露,但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作战时就可以应对任何规模的战争,而不必在意兵力的多寡。《六韬》将作战的准备完全寓于农事之中,运用生产工具为战斗工具,生产技术为战斗技术,生产组织为战斗组织,生产工程为战斗工程,从而做到兵农合一,农耕与战备两不误。具体方法是:
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也;锄i之具,其矛戟也;蓑薜簦笠者,其甲胄干J也;锸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马所以转输,粮用也;鸡犬,其伺候也;夫人织,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钹草棘,其战车骑也;夏耨田畴,其战步兵也;秋刈禾薪,其粮食储备也;冬实仓廪,其坚守也;田里相伍,其约束符信也;里有吏,官有长,其将帅也;里有周垣,不得相过,其队分也;输粟收刍,其廪库也;春秋治城郭,修沟渠,其堑垒也。故用兵之具,尽在于人事也。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究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有尺度,是富国强兵之道也。{11}
由此见之,在古代农业社会里兵农合一是一条重要的治国方略,将农耕与战备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保证农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国家税收的充足以支持战争消耗,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平时备战消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富不等于兵强,农业经济发达不代表军队就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农耕与战争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战争对武器装备、组织制度、后勤军需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平时的农耕只能提供最基本的需求,而当战争真正爆发时,决定胜负的还是战备工作是否做到位。
注 释:
①孙膑兵法・见威王.
②孙膑兵法・五度九夺.
③司马法・定爵.
④六韬・龙韬・奇兵第二十七.
⑤黄石公三略・中略.
⑥孙子・作战.
⑧尉缭子・将理第九.
⑨尉缭子・武议第八.
⑩孙子兵法・九地.
{11}梦溪笔谈・官政一.
{12}潘明德在其《孙武军事经济思想评析》中认为只有在孙武自己所说的“掠于饶野”的情况下,才能做到“三军足食”,如果碰到穷乡僻壤,军队的粮食供应就成问题了。因此,军队的粮食供应也应该主要靠自己国家解决.
{13}孙子・军形.
{14}尉缭子・兵谈第二.
{15}司马法・定爵第三.
{15}孙膑兵法・强兵.
{16}管子・七法.
{17}六韬・龙韬・农器第三十.
{18}尉缭子・治本第十一.
{19}尉缭子・兵谈第二.
{20}六韬・卷三龙韬・农器第三十.
参考文献:
[1]施芝华.孙子现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
篇9
土地沙漠化、海洋泛赤潮、水资源枯竭及水污染、南极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地球变暖、酸雨的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步步紧逼、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洪涝灾害、干旱灾难、大气污染、人炸、生态失衡、……,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每天各种各样的有关环境方面灾难性的消息报道令人类惶惶不可终日,大有坐在即将喷涌爆发的火山顶上等待一蹴而灭的恐惧、惊愕。有关环保方面的话题及行动,成为人类的世纪话题之一:
科学家认为,未来人类生存最大的挑战是生态环境。今天的地球在生态方面已经超负荷了。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必须更有效地运用水源、能源、土地和原料等自然资源。
―――摘自INTERNET《环境保护》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使用,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它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做出共同的努力!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正式报告《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当前大多数的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
我们把征服自然看做是人类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常常因为我们的错误认识而破坏了自然界。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
二
或许,我们需要从中国古人那里吸取有关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策,以兹检讨作为后人因为愚蠢的自高自大、蒙昧的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所犯下的违背“古训”的过失,以俟更有效地改善生存环境,以便能够生存下去。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就属于以神话传说形式流传下来的这一类活动。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保护环境者当数黄帝,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卷一:黄帝“时搏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第三》告诉了我们“网开三面”的故事:尚汤还在作诸侯的时候,一天,“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这是古代君侯保护鸟类的最早记载。
据载,大禹具有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大聚解》)。
周文王临终之前嘱咐武王要加强山林川泽的管理,保护生物,因为国家治乱兴亡都要仰仗生态的好坏。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逸周书·文传解》)显然古人已经懂得在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时,一定要有节制,要注意时令,要按一定的季节进行捕鱼、猎兽的生产活动。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颁布了《伐崇令》:“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动物和森林的法令。周景王二十一年,鉴于国库吃紧,国家打算铸金币。卿士单穆公表示反对,认为单靠铸钱币的办法并不能解决国库亏空的问题,因为铸钱所需金属原料要靠挖掘山林而得。而破坏山林是使不得的:“若夫山林匱竭,林麓散亡,薮泽肆既,民力彫尽,田畴荒芜,资用乏匱,君子将险哀之不暇,而何易乐之有焉?”①单穆公讲的很明白:如果山林资源枯竭,没有虞衡的管理,水泊不出产,人民无力生产,田地荒芜,物资匮乏,君长只有忙于应付危险局面,哪有安乐可喜呢?这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中心思想是把保护山林川泽和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了。
《国语·伯阳父论地震》曰:“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伯阳父认为水土通气,土地润泽,人才可以利用它来种植谷物。水土不通气,土地死烂成了臭泥,不能种植谷物,缺乏财用,国家也就灭亡了。
儒家有“天有好生之德”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这里所谓的天是指生生不已的自然之天,人、天、地、万物与自然都是一体的,保持和谐相通,《中庸》曰:“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礼记·郊特牲》云:“阴阳合而万物得。”这种“并齐”、“合”表达着“天行有常,不为桀存,不为纣亡”(《荀子·天论》)的客观规律,表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应有节度。因而孔子反对滥用资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论语·述而》记载孔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孔子站在道德伦理的高度要求人们爱护自然界,他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经》)曾子发挥孔子的这一思想:“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礼记·祭仪》)。亚圣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建议粱惠王让老百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粱惠王章句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尽心章句上》)虽然这是一项经济主张,但其中包含保护环境的思想。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粱惠王章句上》)这里,孟子告诫统治者,“仁民爱物”,重物节物,才可能维系人类的持续发展。可见,孟子主张发展经济是和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相提并论的。《诗经·周颂·时迈》有“怀柔百神,及河乔岳”②的说法,即对百神、河川和大山都要善待。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不光有保护环境的思想,还记载有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令的故事:“里革断罟”(罟即渔网)。说的是,有一年夏天,鲁宣公到泗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出来干涉,说根据祖先规定的制度“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在每年夏天鱼类生长季节不能到河里捕鱼),鲁宣公的做法违反了古制。里革不但把鱼网撕毁扔进水里,而且大声向鲁宣公宣讲古训:“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③,鸟翼榖卵,虫舌蚳(chi)蟓,蘩庶物也,古之训也。”④为了保护草木鸟兽鱼虫,使之繁衍生息,山上再生出来的树条不得再砍,水中未长大的水草不能割,捕鱼不捕小鱼,捕兽不捕幼兽,不能摸鸟蛋破榖卵,不能坏未成形的幼虫。这里的古训可以理解为就是法令,能以保护环境的法令制止君王的违法,说明古人对环境保护多么重视。
古代中国是以农立国,所以封建统治阶级不能不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山林河川若是破坏了,民众就被迫流亡,统治者也就统治不下去了。所以齐国宰相管子把自然保护提高到作为人君是否有资格进行统治的一个条件:“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因为“山泽林薮”是“天财之所出”(《管子·立政》),“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管子·侈靡》,所以“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管子·国准》)管仲认为管制山林川泽,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季节时间开放,让人们充分利用其间的生物资源。“山泽各以其时而至,则民不苟”。(《管子·小匡》)管子还制定严厉刑法,“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管子·地数》)即便是皇宫贵人也必须遵守法令:“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他这是在告诉君王:山林虽然靠得近,草木虽然长得好,但建造房屋皇宫必须有一定限度,封禁与开发必须有时间限制。管子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措施是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的。管仲保护山林泽川的禁令是非常严厉的。可见保护环境必须以法律的手段来实施才可有效。
中国古代统治者还在生产管理上总结出一套把发展经济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做法。荀子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产卵——引者)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汙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荀子认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生死存亡:“川渊者,龙鱼之居地;山林者,鸟兽之居地”;“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荀子·致仕》)。又说:“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荀子·王制》)。荀子尊重生态环境、重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被视为“圣王之制”的一部分,这一思想后来在历代统治者的法制中都继承下来了。例如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修筑驰道同时,道两旁种植松林,每隔三丈,即“树以青松”,“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规模很大。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发掘一批竹简,其中记载的《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草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鱼鳖,置肼罔,到七月而纵之。……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时毋敢将犬以田。”秦律大意是,从春季二月起,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树木,不准堵塞林间山道。不到夏季,不准进山砍柴、烧野草作肥料,不准采集刚发芽的植物或取获幼兽、鸟卵和幼鸟(掏鸟蛋),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井和网罟。到七月,才可以解除上述禁令。其他还有住在养牛马之处和其它禁苑附近的人,当幼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狩猎。当然,制定了严明的法令,统治者若带头不遵守,也会成为一纸空文。秦始皇在破坏环境方面也是罪恶昭彰的,《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始皇到了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可见,保护环境的法令若不能制约最高统治者,成为统治手段而不是目的,也会最终破坏环境的。
在《吕氏春秋》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称为“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不敢灰僇,缳网苴罦不敢出乎门,罛罟不敢入乎渊,泽非舟虞不敢缘,为害其时也。”⑤简言之,也就是在规定的季节中,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打鸟猎兽,禁止捕捞鱼鳖。《吕氏春秋》卷一至十二和《礼记·月令》都对每月不同的气候作了完全一致细致的规定⑥。这两本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末年及汉初,其思想来源于先秦春秋时期无疑:
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
仲春之月,……安萌芽,养幼小,存诸孤。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祀不用牺牲。
季春之月,……修利堤防,导达沟渎,闻通道路,无有障塞。田猎罝罘,罗网,毕弋,餧兽之药毋出九门。……命野虞无伐桑柘。
孟夏之月,……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驱兽无害五谷,毋大田猎。
仲夏之月,……游牝别群。无用火南方。
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孟秋之月,……完堤防,谨壅塞,以防水潦。
仲秋之月,……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乃命有司,驱民收敛。务畜菜,所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
季秋之月,……乃命冢宰,农事备收。天子乃教于田猎。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蜇虫咸俯在内,皆瑾其尸。
孟冬之月,……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
仲冬之月,……农有不收藏积聚者,牛马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者,野虞教导之。
季冬之月,……命漁师始漁。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
这里对耕种、打猎、捕鱼、伐木、孕育、放牧以及取火、烧炭都有明确的季节、月份限制,将保护环境与祭祀天地、祖先并列为国家大事。
这些关于保护山林、水道、植物、鸟兽和鱼类的法律规定,在世界上都属于较早的。中国以后的各朝代的法律也都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类似规定。
注释:
①《国语·周语下》
②《诗·周颂·时迈》见《十三经注疏》第588页。
③,(念yao,鹿下加夭)
④《国语·鲁语》
⑤《吕氏春秋·上农》
⑥文字使用上略有不同,但思想完全一致。
参考书:
〔1〕世界银行.1990年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
〔2〕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A·伊曼纽尔.我们的家园〔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3。
〔4〕尚玉昌.生态学及人类未来〔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2。
〔5〕〔英〕艾伦·科特雷尔.环境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美〕白吕钠(j·Brunhes).人地学原理〔M〕任美锷、李旭丹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7。
篇10
麦作等技术与水环境
在清代江淮等地农业技术体系中,种植业是引人注目的重头戏,生产对象繁杂多样。其中,麦子在地位上仅次于水稻。此外尚有玉米、蔬菜、棉麻等作物。1.麦子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中国南方(特别是江淮)水田实行稻麦轮作,需要开沟作畦,避免渍害。对此,王祯《农书》(5)468和沈氏、张履祥《补农书》(6)40都给予相应的注意。包世臣《郡县农政》继续研究这一重要问题。要种植麦类的水田,如果水源近便,先要翻耕板田,用耙子劳平;过些天,放干田水,用锄头在田里开挖泄水沟,分作畦垄。其技术关键在于,沟要挖得深一些、宽一些,以抬高畦面,便于排水。麦子适宜于冬天下雪,抑制其营养生长;春天,泥土润泽,墒情良好,则日后麦穗硕大,子粒饱满。如果春天雨水多,麦苗傍泥土的部分很可能沤坏,变成黄色,名叫“黄疸病”,最为农家大忌。麦粒可略微浸些水,舂掉麸皮,称为麦米。麦子也可以磨成粉,用粗布筛子过滤;然后适当和些水,揉成面筋,成为素食中的主要产品。麦面在水中,下沉到容器底部的叫小粉,可以做成浆。如果麦芒不慎进入人的眼睛里,就取些大麦,煎成汁水洗眼睛,麦芒会很快出来。2.玉米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玉米原产于美洲,于明代传入中国,在清代获得广泛传播。此物根系发达,穿透力强,可以嵌进石头缝隙,因而比较耐旱。如果干旱过度,也宜于灌溉。玉米熬汤饮用,可治淋沥之症。芋类作物在干旱时要浇水,使土壤湿透。芋头有水、旱两种,水种特别好。区种法可用来栽培旱芋,开区下种,浇水,用脚踏平,以保持良好墒情。甘薯留种,要藏在干爽的土窖里;若受湿,则容易溃烂。粟米若研成粉,加上甘草一起煮,然后漉出汁水,搅和蜜糖,可以解毒。荞麦在本性上喜好雨水,也不是很怕干旱。稗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耐水而且耐旱。豌豆具有耐旱、耐冻的性质。青豆、绿豆,活生生地研细,和上冷水,可以解砒霜、金石、草木之毒。芝麻要趁下雨之后、土壤湿润时播种,容易发芽出苗。芝麻在收获时,若荚壳湿润而集中堆放,则子粒不能做种;如用来榨油,点火则不明亮。芝麻煎水,洗治一般疮毒,都是有效的。3.瓜、茄等栽培利用技术与水环境。瓜类作物播种,要将种子淘洗干净,然后挖坑,锄碎干燥的泥土,使其润和。下种之后,逢旱天,要频繁浇水。六月下雨之后,农家种下绿豆;八月中旬,绿豆苗翻压到地里,作为瓜地绿肥。冬天,积雪堆积在瓜地,可优化土壤墒情;春天瓜苗出生,不惧干旱。冬瓜一名水芝,可整个削掉硬皮,埋进湿地;一天后取出,泡上清水,对消渴之症有较好疗效。茄子在九月间成熟时掰开,用水淘洗,取出下沉的子粒,曝干收藏。二月间畦种茄子,育苗。当其长出四五片叶子时,趁下雨天,带些苗圃泥土,进行移栽。山药栽培,要先掘坑、挖沟,便于泄水。当干旱发生时,要引水灌入沟,遥遥润泽山药。茶树忌讳水浸根部,若遇干旱,就用米泔水浇灌;若要施肥,可用原蚕矢沤制的粪水。红花要在二月下旬,雨后撒播。四月底,农家趁早晨天气凉快,摘收红花;然后放在碓里舂得烂熟,包进纱布,绞去其中汁水,薄薄地摊在竹簟上,晒干储藏。4.棉麻栽培利用与水环境。为人们提供衣料的纤维作物,以棉、麻最为重要。棉籽留种,也要晒干储藏。谷雨节后,农家用水选法,选择坚实的棉籽,并用沸汤浸沃,然后下种。芒种时节,麻种趁雨后土壤湿润时撒播。黄麻秆放进水田里浸泡,沤成空心,起出晒干,是上好的燃料。苎麻性喜近水之地,夏天播种。隔上一夜,用水浇灌苗圃畦垄,使其保持润泽。如果地皮干燥,就用帚尖洒水。待麻长到三四寸,要整理本田。本田用熟地作畦,浇粪水,使之膏润。苗圃的苎苗要透彻浇水,带上老土移栽。栽下之初,每隔三五天要浇一次水;二十天后,每隔十天浇一次水;以后若遇干旱,也要浇水。麻秆割倒,起剥表皮,用刀刮掉白瓤,将青皮挂在竹桁上晾晒。晒干的青皮用水煮得洁白,就可以分别接成缨子。缨子在水里浸一夜,就可以用来纺线。纺成后,放进桑柴灰水里煮一夜,再用细石灰水漂白。高粱秸秆烧灰,拌水煮麻线,使其变得洁白而柔软。麻线再用清水煮一次,晒干,就能够用来织布。
林、牧技术与水环境
就农业技术体系来看,江淮等地农民在重视种植业的同时,也兼顾林业、畜牧生产。因《郡县农政》有关林业、畜牧技术与水环境的资料不是很多,但有相对重要性,故此分而并论之。1.林业技术与水环境。包世臣《郡县农政?树植》主要论述竹木栽培技术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竹性比较怕水浸泡,但栽种时适宜于趁雨后地湿之机。先挖坑,用稻糠或麦糠拌和稀泥,将竹鞭埋进去,再盖上松土,不能浇水。竹园里应适当多开一些较深的沟渠,便于排水。洗手、洗脸的脂粉水,不能倒进竹园。竹园若萎败,应在腊月间全部砍掉,翻地,用烫猪水浇灌,可使新发竹笋长得非常茂盛。松、柏若采用播种技术,农家要在九月间收取成熟的种子,次年春分用清甜的水浸泡十天;畦垄整治妥帖,浇粪水,搭建矮棚;若遇干旱,要浇水。到谷雨节,还要浇水。榆树只适宜于临进水体的园地。柳树在正月、二月间插枝,要浇水,使土壤保持足够的湿度。凡是地势低下、有积水的地方,不便种植粮食作物,一般都适宜于种柳树。箕柳适宜于卑湿的田地、特别是河岸一带,当水干涸时耕治成熟,春天漫插柳枝,然后引入水源,任其氵亭积。谷桑皮结成把状,拌上石灰,泡在水田里。三四天后,水气有如蒸煮一般。一个多月后,农家在水里揉去青黄色的脏皮;再用石灰水沤制,捞出来摊在石板上,使其经受风吹雨打。两三个月后,洗出晒干,是为檀皮。槐树种子在夏至前浸泡,待其发芽,趁雨后下种。杉树采用扦插技术,治地成熟,雨后趁湿插下;如果无雨,就要浇水。梨树在嫁接时,接穗要浇些水。农家种石榴,掘坑下种,用水浇,使其经常保持润泽。一般而言,银杏要雌雄连同栽培;若单独种植在临水之地,树影照水,也会结出果实。春分时节,掘出深坑,倒入一些水,将水、土搅成泥浆,然后下种。树木(含果树)若生虫,用鱼腥水浇灌,虫子就会自己掉落下来。若在数九寒天先浇鱼腥水,树在次年就不会生虫。附带一提,《郡县农政?树植》最后谈到几种主要水生植物的养殖技术。例如,养荷花,要在正月、二月将莲子抛入池子;也可用藕节,在春天放进池子里,当年就会开花。池子若蓄水较浅,不能养鱼,又要藉以灌溉,应栽些荷花,以遮蔽阳光,减少水分蒸发。芡实种子放入池子,自会生长。芦苇、菖蒲,都适宜于浅濑薄洲。2.畜牧技术与水环境。关于养牛,农谚有云:“出生不要好,只要窠干食饱”。牛栏要勤于整理,保持干爽清洁。春天,桶里装上蚕沙,浸些水,放在牛栏里,有防疫之效。牛在放牧之前,一定要饮水充足。牛犊刚刚生下来,要用温水洗浴。马驹刚会走路,就能饮水。马饮水有三项原则:少饮、忌饮、戒饮。马若饥肠辘辘,或身体羸弱,或怀有驹子,都不要足量饮水。污浊的水,恶劣的水,泛泡沫的水,都不能饮用。马刚骑过,或刚吃过刍料,都不能饮水。马若出门行走不久时就发渴,人就要下马,让马饮水;若任其干渴、久久喘息而赶路,马必然会很快死掉。羊群在放牧时,忌讳干渴,也忌频繁饮水;应使其缓慢来往于远离水源、有树、多草的区间,间天让它们饱饮一次水。羊圈里要开出小沟,墙角留出洞穴,不让脏水停留其中。若羊身上有痂,先用汤水洗,再涂酸汁;洗涂两次,痂就会痊愈。羊在三月剪毛,身上用河水洗净,再次生出的毛就会白茸茸的。八月剪羊毛,一般天气比较凉快,就不要洗羊身。鹅、鸭要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适宜于放养。母禽(特别是母鸡)在完成孵化任务后,要用温水洗浴。雏鸭出壳后,先要喂粟米饭、切细的菜叶,还要给清水喝。水一旦变浊,就得更换。否则,浑水里的杂质会堵塞雏儿鼻孔,使其闷死。鹅、鸭雏儿要在水里稍微呆一会儿,若时间过长,因其肚脐尚未愈合而过分接受水中寒气,也容易死亡。乡土谚曰:“鱼儿离不开水”。包世臣《郡县农政?畜牧》最后论述养鱼技术,与水环境关系最为直接。该篇参考了《陶朱公养鱼经》的部分文字,很可能来自《齐民要术》。(3)457-458当时,江淮农民利用丰富的水体资源条件,饲养白连鱼和草鱼。包世臣引《庄子》言:“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里”。(2)208这就是古人在池中错杂分布作成九个小洲的主要技术原因。清代,一些农民对鱼的特性更为熟悉。标准的鱼池要六亩,大约每亩七丈五尺见方。六亩池子,纵横都是十八丈七尺左右,除开九个小洲所占面积,剩下的空间足够鱼行摆尾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