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3-30 21:5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薏米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薏米的作用

篇1

1、为身体补充丰富营养是煮薏米粥最重要的功效,人们喝了煮好以后的薏米粥后能吸收大量碳水化合物和植物蛋白,更能吸收丰富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它们能提高身体机能并能促进身体代谢,对增强人类身体素质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利水消肿防病抗病,是煮薏米粥的重要功效之一,因为薏米粥中所使用的薏米本身就是一种能利水消肿的保健食材,用它煮粥以后食用能加快身体内多余水分代谢,也能让人体小便不利的症状缓解。在煮薏米粥时搭配其他食材,会让薏米粥的营养更丰富养生功效更出色,它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也能降低气管炎、肺炎以及腰腿酸软等症的发病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

3、健康人常吃薏米,能使身体轻捷,减少肿瘤发病几率。

4、薏米有清热去湿的功效,天气燥热或胸中烦闷时,煲些白果薏米粥吃,能清除燥热,使身体舒畅,薏米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E,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对防治脚气病十分有益,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并对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薏米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轻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滋补食品。经常食用薏米食品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较好效果。

6、薏苡仁粥:薏苡仁15克,粳米50克,二者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腹泻、脾虚水肿、关节疼痛。

7、薏苡仁冬瓜猪肉汤: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陈皮5克,冬瓜(连皮)500克,猪肉400克,生姜适量。

猪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备用。薏苡仁、扁豆、陈皮洗净,冬瓜(连皮)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8、薏苡仁八宝粥:薏苡仁10克,红枣5枚,白扁豆10克,莲子肉10克,核桃仁10克,桂圆肉1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调入红糖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虚体质或脾胃虚弱、食纳不香、心烦失眠的人群食用。

9、薏苡仁赤豆鲫鱼汤: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生姜3片,鲫鱼1条(约400克)。

鲫鱼去鳞及肠肚,洗净,入油锅煎熟备用。薏苡仁、赤小豆、陈皮、生姜洗净,与鲫鱼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1.5小时,加入适量料酒,煮沸片刻后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水肿、脚气浮肿的人群食用。

10、因为薏米性味甘淡微寒,长期食用会让虚寒体质的人身体又愈加冷虚,导致体质偏弱,经期月经不调等问题出现。

11、薏米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肠胃虚弱的人可以用薏米与其他食材一起熬煮食用,但切忌不要单独用薏米泡水喝。

12、薏米虽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毕竟只是一种保健食品,不能当作药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状的患者,还是要找医生治疗,千万不可以自行食用薏米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或导致病情加深。

篇3

2、首先先准备两个鸡蛋,然后把鸡蛋打入到一个大碗中之后充分的搅拌均匀,然后在鸡蛋中加入适量的食用盐之后,再加入一些清水,然后再准备一些玉米面,加入到鸡蛋中充分的搅拌均匀,搅拌成稀面糊。

3、如果想要吃甜的,就可以再加入一些白糖,而且也可以把水换成纯牛奶,如果喜欢吃咸味的话,那么加入食用盐和清水就可以了,而且在制作成咸味的时候,也是可以再加入一些葱花的,这样鸡蛋饼做好以后,吃起来葱香味也会更加的浓郁。

4、等到准备好以后,准备一口平底锅在锅底刷上一层食用油,等到油烧热以后,要上一勺面糊,然后转动锅,体上面糊,均匀的摊开来拍成一个饼状就可以了。

5、然后等到一面煎至定型以后,可以方便把另一面也煎至定型之后,就可以把鸡蛋饼慢慢的卷起来,等到装好以后就可以出锅了。

篇4

1·1细胞分离用纳米材料

病毒尺寸一般约80~100nm,细菌为数百纳米,而细胞则更大,因此利用纳米复合粒子性能稳定、不与胶体溶液反应且易实现与细胞分离等特点,可将纳米粒子应用于诊疗中进行细胞分离。该方法同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快速、安全等特点。美国科学家用纳米粒子已成功地将孕妇血样中微量的胎儿细胞分离出来,从而简便、准确地判断出胎儿细胞中是否带有遗传缺陷。

1·2纳米材料用于细胞内部染色

利用不同抗体对细胞内各种器官和骨骼组织的敏感程度和亲和力的显著差异,选择抗体种类,将纳米金粒子与预先精制的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混合,制备成多种纳米金/抗体复合物。借助复合粒子分别与细胞内各种器官和骨骼系统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在白光或单色光照射下呈现某种特征颜色(如10nm的金粒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红色),从而给各种组合“贴上”了不同颜色的标签,因而为提高细胞内组织的分辨率提供了一种急需的染色技术。

1·3纳米药物控释材料

纳米粒子不但具有能穿过组织间隙并被细胞吸收、可通过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甚至可通过血脑屏障等特性,而且还具有靶向、缓释、高效、低毒且可实现口服、静脉注射及敷贴等多种给药途径等许多优点,因而使其在药物输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德国科学家将铁氧体纳米粒子用葡萄糖分子包覆,在水中溶解后注入肿瘤部位,使癌细胞和磁性纳米粒子浓缩在一起,通电加热至47℃,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而周围正常组织不受影响;挪威工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磁性粒子成功地进行了人体骨骼液中肿瘤细胞的分离,由此来进行冶疗;SharmaP等[1]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紫松醇制得的纳米粒子抗癌新药,体内实验以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的缩小程度和延长存活时间来评价药效,其疗效较同浓度游离紫松醇明显增加;Damage等[2]用聚氰基丙烯酸己酯包覆胰岛素制得的纳米胶囊,给禁食的糖尿病鼠灌胃,2天后使血糖水平降低50%~60%,按每千克体重50单位胰岛素以纳米胶囊给药,降血糖作用可维持20天,而同样条件下,口服游离胰岛素却不能降低血糖水平。

1·4纳米抗菌材料及创伤敷料

按抗菌机理,纳米抗菌材料分为三类:一类是Ag+系抗菌材料,其利用Ag+可使细胞膜上的蛋白失活,从而杀死细菌。在该类材料中加入钛系纳米材料和引入Zn2+、Cu+等可有效地提高其的综合性能;第二类是ZnO、TiO2等光触媒型纳米抗菌材料,利用该类材料的光催化作用,与H2O或OH-反应生成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以杀死病菌;第三类是C-18A°纳米蒙脱土等无机材料,因其内部有特殊的结构而带有不饱和的负电荷,从而具有强烈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对病菌、细菌有强的吸附固定作用,从而起到抗菌作用。

由于纳米银粒子的表面效应,其抗菌能力是相应微米银粒子的200倍以上,因而添加纳米银粒子制成的医用敷粒对诸如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浓杆菌等临床常见的40余种外科感染细菌有较好抑制作用。深圳安信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发出粒径约25nm的银抗菌颗粒,其具有广谱、亲水、无抗药性,对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有强烈的杀灭作用。由其进一步研发出的纳米创口贴,其外观、价格都与普通创口贴相近,具有护创作用,还具有超强活性,能激活细胞、修复病变组织、加速伤口恢复的作用;相应方法还制备了纳米材料抗菌溃疡贴。此外,青岛化工学院等已开发出具有抗菌功能的多种纺织品;南京希科集团用纳米银粒子同棉织品复合,制成了广谱抗菌的新型医用棉。

1·5纳米颗粒中药及保健品

微米级中药有50%以上不溶于水,而纳米级中药粒子则可溶于水,从而有效提高药物利用率。利用纳米技术将中药材制成极易被人体吸收的纳米粒子口服胶囊、口服液或膏药,不但克服了中药在煎熬中有效成份损失及口感上的不足,而且可使有效成份吸收率大幅度提高。将制成的纳米中药膏直接贴于患处,纳米粒子很易经皮肤直接被吸收。研发纳米中药产品是促进中药走向世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传统中药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之一。用纳米技术将不易被人体吸收或毒性较大的药物或保健品制成纳米胶囊或纳米粒子悬浮液,则可制得具有极高效/费比的纳米保健品。如微量元素硒具有防癌、护肝、免疫调节等作用。中国科技大学率先用纳米硒开发出“硒旺胶囊”,生物试验证明,其急性毒性是无机硒的1/7,是有机硒的1/3,其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是无机硒的5倍,清除过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活性也大幅度提高,使其在免疫调节和抑制肿瘤方面的灵敏性显著提高,纳米硒的安全性和生物活性使硒的保健功能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1·6纳米医用陶瓷

纳米陶瓷在人工骨、人工关节、人工齿以及牙种植体、耳听骨修复体等人工器官制造及临床应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四川大学李玉宝教授等[3~4]用硝酸钙、磷酸铵为原料,二甲基甲酰胺为分散剂,在常压下制备出晶体结构类似于人骨组织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针状晶体,可用作人骨组织修复材料;Luo等[5]用TEOS在氢氟酸催化下,经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孔结构的SiO2,再用TEGDMA经光引发原位聚合制得SiO2/PTEGDMA纳米复合材料,其比传统的牙科用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耐磨性及韧性。通常方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物,其强度和韧性都较低,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国外已制备出含有ZrO2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其硬度、韧性等综合性能可达到甚至超过致密骨骼相应性能。通过调节ZrO2含量,可使该纳米复合人工骨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6]。美国Arizona材料实验室和Princeton大学的研究人员用聚二甲基丙烯酸酯、聚偏氟乙烯和钛盐作原料,应用溶胶/凝胶工艺合成的纳米TiO2/聚合物复合材料,用其作人工骨,其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与人体骨相当。

1·7生物活性材料

自Hench[7]首先报道某些组成的玻璃具有生物活性以来,国内外对生物玻璃的研制十分活跃,但生物玻璃较脆、不能满足人工骨材料的使用要求。随着纳米技术发展,生物活性杂化材料在保持柔韧性的同时,弹性模量已接近硅酸硼玻璃,而且便于加入活性物质,因此是一种开发生物材料的理想途径。Jones等[8]用TEOS、甲基丙烯酰胺在偶氮类引发剂作用下,加入氯化钠制备出含钙盐的纳米SiO2/聚合物复合材料,将其在人体液中(SBF)放置1周后,可以观察到其表面有羟基磷灰石层形成,因而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OKelly等[9]总结了借助仿生过程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思路和研究成果。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在体系中引入胺基、醛基、羟基等有机官能团,使材料表面具有反应活性,可望在生化物质固定膜材料、生物膜反应器等方面获得较大应用。

Schtelzer等[10]较早研究了在凝胶玻璃中固定胰蛋白酶的特性;Cho等[11]开发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固定α-淀粉酶,其稳定性超过1个月,可望用于研制生物膜反应器。含钛硅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透光率、氧气透过率和吸湿性,是理想的隐形眼镜材料。Schmidt等[12,13]在环硅氧烷、TEOS、异丙醇钛、甲基丙烯基硅烷、丙烯酸甲酯体系中,加入稀酸,使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聚合,得到隐形眼镜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氧性、润湿性及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其透明度和折光率等均满足隐性眼镜的性能要求。我国浙江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类似研究并已取得良好进展[14]。聚氨酯材料是重要的生物医学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常用来制作血管移植物、介入导管、心脏辅助循环体系及人工心脏等。许海燕等[15]用聚醚型聚氨酯与纳米碳经溶胶/凝胶法制得的纳米碳/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微相分离结构,改善了材料表面的血溶相容性;Huang等[16]用带羟基的线性聚氨酯(Mn=6000)与TEOS作用,调节二者配比,可得到从柔韧的弹性体到坚硬的塑料等不同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以满足不同使用要求;Xu等[17]用聚氨酯和有机蒙脱土经溶液插层、溶胶/凝胶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在改善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显著地降低了水蒸气及空气的透过率,更好地满足全人工心脏等植入人工器官的应用要求。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微孔SiO2玻璃,可用作微孔反应器、功能性分子吸附剂、生物酶催化剂及药物控释体系的载体等[18];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纳米SiO2复合材料无毒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通过调节PDMS含量控制其硬度和弹性,可用作生物活性材料;用纳米粒子直接分散法制得的表面带有胺基或羟基的SiO2/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作凝集免疫测定中高显色的“标记器”微粒;利用聚吡咯的良好导电性,其纳米复合材料在组织工程及神经修复等领域具良好应用前景[19,20]。

2展望

篇5

关键词:秘书;和谐人际关系;原则;方法和技巧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126-02

一、和谐人际关系在秘书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和谐人际关系的含义

“和谐”由儒家思想而来,包含“和”、“合”两个意思。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儒家思想中“和”的重要地位。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相反相成、相互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社会学中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上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那么,什么是和谐人际关系呢,我们结合以上观点总结出和谐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一种平等互信、融洽和睦、文明友善、团结互助的关系。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秘书提高工作效率

秘书处于整个工作的枢纽位置,是沟通上级、平级、下级甚至个人关系的桥梁。在工作中,秘书应主动与同事沟通、联络感情,同周围群体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秘书应在工作和生活上能够真诚对待他人、相信他人,与他人融洽相处,和他人协调一致,并得到他人的支持和认可,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融入到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比如,工作中常遇到秘书有急事通知某一部门人员,但是自己不能联系到对方,给对方打电话是停机状态,办公室又没人接,这时,可以动用其他同事的私人关系,在较快的时间内联系到这位人员并及时通知相关事宜。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周围的人乐于帮助秘书,了解秘书工作的职责内容,按秘书的要求,主动配合秘书,不偷懒、不推脱地完成工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秘书在通知事情、安排事物方面可以绕过好多程序,直奔主题,直击要害,以至于节省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秘书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加人与人的交流,增进人与人的感情。秘书和同事和谐相处不仅有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顺利进行,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秘书可以自如地与他人接触,谈谈工作事宜,议议工作方案,交流自己的工作经验,甚至聊聊当今时尚等等,与同事们微笑交谈,将不愉快的琐事忘掉。这样日积月累的交往增进了秘书和同事的真诚与信任,使秘书与同事的关系从相识、相知到相信,使他们不仅成为工作上的同事,甚至成为生活上的朋友;不仅在工作上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甚至在生活上互相爱护、互相关心。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大家的工作动力,使大家都能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学习。

二、秘书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产生的问题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越近越好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建立和谐、融洽、友好的关系,有很大一部分秘书认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要越近越好,没事儿多找对方聊天,多关心关心对方,将对方的事情比自己的事情看得还重要。其实和谐的关系并不是走的越近就越好,关系走的近也不意味着就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的秘书为了更多了解同事的信息,不断地与同事接触,与其一起吃饭、一起办公以至在休息时间一起逛街聊天,甚至有的秘书不断向别人打听对方的隐私。实际上这样过于亲密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厌烦感,增加了彼此沟通的障碍。

(二)秘书在与人沟通时的顾虑多

一些秘书在与他人接触时不能很好地把所要表达的事情表达清楚,在工作中会陷入这样的困惑。在做事情上也是,很多时候明明自己有想法努力做好某些事,但是由于认为大家会在背后议论自己,猜测自己做事的意图,很怕自己的做法会得罪别人,从而将内心的活动火苗浇灭。这些都是秘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心理问题,是不自信、过度依赖的表现。事实上,秘书是可以坦坦荡荡地说话和办事的,不需要有太多考虑,不要过分地抵触对方、不信任对方,也不要过多地怀疑自己的团队。因此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坦率、大方,以积极的心态说话做事,便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秘书在工作中建立帮派关系

秘书工作是上传下达、协调同事关系,在整个办公部门处于枢纽位置。但是,有很多秘书与同事建立了帮派关系。平常和帮派人一起谈论是非,一起阻挠其他同事工作,嫉妒心强,见不得其他同事的好。在上级布置工作时这个小团队会极力表现自己,抢功劳,这样在无形中拉开了与同事的距离,久而久之会与同事产生敌意。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远离自己,朋友圈会越来越小,造成无人理睬的状态。在工作中要有集体观念,既然生活工作在一个集体中,就应该把集体中的每一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互相帮助,与每个人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和一部分人好并不能代表自己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而应在自己的影响下,将大家融入集体中来,使同事们友好相处、关系和睦。

三、如何解决秘书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产生的问题

(一)避免误会,建构合理情感

秘书在于他人交往中,误会是非常常见的。为了避免误会,在向别人实施帮助之前要确定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如果不是真正需要帮助,一定不要帮助对方。如果其示意不需要帮助,即使帮助他了,他内心也会产生反感,会觉得没有受到尊重。所以秘书不是不能帮助同事,而是要在经过其允许之后,或者得知其真的需要帮助后再伸出援手。

(二)树立自信,坦率处理与他人关系

秘书在为人处事上要有足够的自信,要相信自己,不要总是抱有怀疑的心态。很多事情是自己想的过于极端,别人与自己亲近不代表一定是有什么目的。在与他人交流时可以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与同事相处要坦然,做到心中有数,问心无愧。不要让别人的看法左右自己,影响自己在处理事情上的公平判断。

(三)与他人共赢,发挥集体力量

秘书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时,若仅与单位中几名同事搞好关系是不对的,不能在单位中形成小集体排斥其他人。团结小集体里的人,排斥大集体里的人,会增加集体成员的记恨心理,弄得同事和同事之间关系越来越僵,一发不可收拾。集体是一个大家庭,要以大家庭的利益为重,共同抵制外界不利因素。应该与同事互相帮助、友善相处,建立共赢机制,团结集体中每个人的力量,吸收每个人的观点和创意,让集体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四、秘书处理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人与人的交流中,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平等,即尊重他人的权利、地位、自尊心、感情等。秘书处在部门的枢纽位置,是上级与下级工作事宜的沟通桥梁。在待人接物上,秘书应以平等的心态处理事情,树立平等观念,不论是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还是给下级布置任务,都应以平等的心态对待。

(二)诚信原则

诚信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要求,诚信就是要做到与人真诚、相互信任,真诚地与人交流、真诚地付出。拿出真诚的心与人交往,真诚的面对同事,让周围的人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体会到自己的真诚。

(三)宽容原则

秘书在与他人的接触中会遇到性格不同的人,应拿出一颗宽容的心,以宽容的心态面对他们、谅解他们。让经历的事情磨砺自己,增强个人修养。同时,试图开导对方,以正确的思路引导对方,豁达面对交往中出现的不愉快的事情,不要让坏心情影响到自己工作,更不要带着坏情绪面对他人。

(四)礼貌原则

礼貌是赚得印象分的最佳途径。言谈举止代表了一个人的礼貌修养、个人素质。秘书应以礼要求自己,以礼对待他人。与上级领导、平级、下属接触时都要有礼貌、面带微笑。俗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以礼待人,也会换来别人的以礼相待。

五、秘书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一)学会倾听

在秘书的工作中会处理很多来访事情,秘书应耐心地听别人讲话,尊重讲话人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情感流露,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他的忠实听众。秘书在倾听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给予意见和建议,给他们一些思路和信心,让他们尽快从不愉快中走出来。良好的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即与人际交往的对象交换位置,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在与他人办事和交谈中,应将自己与他人互换位置,让自己扮演他人的角色,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想象自己身临其境的状态。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了解到对方的感受、体会对方的心情,用他人的观点再次审视问题,从而想到更全面的办法处理事情。

(三)融入集体

身在办公室这个大家庭中,秘书是集体的核心人物,能够和周围的人广泛联系。秘书应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将自己充满能量的热情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在活跃的氛围中与自己、与他人融洽相处。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集体的力量带动每位成员的心灵,在集体的感化与融合下,将成员们的心联结在一起,从而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维护团结

秘书处在工作中的枢纽位置是举足轻重的。秘书可以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将集体成员团结起来,将集体中的每位成员的心凝聚在一起,互相合作、互相支持,打造和谐共赢的局面,共同为集体的发展而努力。团结可以缩短集体成员的距离,拉近成员的关系,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强.浅谈秘书人际关系的协调艺术[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2] 王瞳丽.谈秘书人员的修养与能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6,(S4).

[3] 刘超.试论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35).

[4] 刘利利.论秘书工作的艺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5] 刘远明.对现代秘书人际关系的几点思考[J].秘书工作,1995,(5).

[6] 王文才.浅析秘书人际关系交往的特点及基本原则[J].怀化学院学报,2007,(4).

[7] 李旭.浅谈秘书人际关系的处理[J].民营科技,2010,(10).

[8] 郝懿.浅析秘书的人际关系[J].职业时空,2008,(10).

篇6

区域麻醉具有操作简便、对机体干扰小的特点而普遍应用于门诊和短小手术,但患者术中清醒、紧张恐惧和术中心理发生的巨大变化可能引起机体上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因此术中辅以镇痛剂以消除病人对手术的不良记忆尤为重要。本文旨在观察和对比咪唑安定用于区域麻醉手术中的镇痛、遗忘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35~70kg,手术时间<2.5h的病例140例,在低位椎管内麻醉或臂丛麻醉下行四肢手术。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心肝肾功能障碍及麻醉效果不完全者。

1.2 方法 患者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mg。入室开放静脉后行麻醉操作。随机分为两组:咪唑安定组(A组,n=70例),对照组氟芬合剂(B组,n=70例)。手术切皮前10min A组静注咪唑安定0.07~0.10mg/kg,B组用芬太尼0.05mg,氟哌啶醇2.5mg。术中所有病人均给予鼻导管吸氧(2L/min)。

1.3 观察内容 连续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O 2 )的变化直至清醒。手术切皮后10min行OAA/S评分判断 [1] ,5分:对正常的音调叫姓名反应灵敏;4分:对正常的音调叫姓名反应迟钝;3分:大声或重复叫姓名才有反应;2分:轻轻推动才有反应;1分:对拍头和轻度疼痛无反应。术后24h内随访患者,了解患者手术当中知晓情况如器械操作声、医务人员对话或手术不适感等。按上述遗忘程度分为:自行正确回忆为不产生遗忘,经提示部分回忆为不完全遗忘,经提示也不能回忆为完全遗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用χ 2 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麻醉过程心率、血压的变化较平稳,但A组有8例,B组有9例在常规给氧后SpO 2 仍低于95%,及时辅助呼吸后逐渐回升至99%(P>0.05)。

两组患者都能维持OAA/S评分标准中的4分以下镇静。其中A组患者4分18例,占25.7%,3分35例,占50.0%,2分17例,占24.3%;B组患者4分51例,占72.9%,3分16例,占22.9%,2分3例,占4.3%。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的镇痛效果优于B组。两组患者术后随诊结果:A组患者无不产生遗忘(0例),不完全遗忘9例,占12.9%,完全遗忘61例,占87. 1%;B组不产生遗忘15例,占21.4%,不完全遗忘48例,占68.6%,完全遗忘7例,占10.0%。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顺行性遗忘作用优于B组。

3 讨论

如何消除患者在麻醉与手术中的不良记忆是现代麻醉提出的重要课题,不仅应重视防止全麻中的知晓发生,还应重视局部麻醉中的记忆问题,这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王珊娟等 [2]认为最适于临床手术的镇静程度为OAA/S2~3分,即中等程度镇静,此时呼吸、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手术刺激无力反应且能产生遗忘,同时不造成呼吸循环抑制。在本研究中A组OAA/S评分达2~3分,占74.3%,而对照组只有27.1%。且A组的遗忘率明显优于B组,可见咪唑安定有良好的镇静和顺行性遗忘作用。而采用氟芬合剂镇静深度不易掌握,不能较好地消除患者对手术的不良记忆。

咪唑安定作为新型的水溶性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作用于GABA的调控蛋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产生抗焦虑、镇静和遗忘作用。它起效迅速平稳,且半衰期短(1.5~2.5h),在镇静的同时能提高局麻药的惊厥阈值,保障麻醉的安全。当然,由于咪唑安定没有镇痛作用,故局部麻醉效果满意与否也是决定镇静遗忘术成败的重要因素。咪唑安定的镇静作用明显依赖于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因此提倡区域麻醉辅助用药上首剂0.05mg/kg,然后持续微泵1.0~2.0μg・kg -1 ・min -1 静注,并观察患者镇静情况适度调整,以维持血药浓度稳定是更可取的举措。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应用咪唑安定应常规吸氧,尤其应用于老年人密切观察呼吸循环的变化是非常必要。

总之,咪唑安定镇静效果确切,能消除患者术中记忆,解决心理应激反应,是局麻手术辅助用药的理想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     肺移植;外泌体; HL A抗原;移植物排斥;生物学标记;

Abstract: Exosomes are tiny vesicles secreted by most cell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 vivo. The circulating exosomes of rejected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LTxR) contain mismatched 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HLA) and lung associated autoantigens( such as K-α1 tubulin and collagen V),etc.,exosomes may be induced by antibodies to autoantigens,and these circulating exosomes trigger immune response that leads to rejection in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Here,we will discuss the role of exosomes in lung transplant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xosomes as biomarkers of lung transplantation rejection; Exosome mediated activation of immune response mechanisms; the potential of exosomes as therapeutic strategies.

Keyword: Lung transplantation; Exosomes; HLA antigens; Graft rejection; Biomarkers;

1、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EVs)是由细胞分泌的各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的统称。细胞外囊泡可分为4个亚群:外泌体、微粒(微囊泡)、凋亡小体和癌小体,而目前研究点主要集中在外泌体[1]。外泌体是由细胞内溶酶体反向出芽形成的杯状囊泡,40~100 nm,通过与质膜融合从细胞中释放出来[2]。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大多数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例如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T和B淋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等[3]。并且在多种体液,如血液、尿液、腹水、母乳、唾液、羊水、淋巴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等中都发现了外泌体[4]。外泌体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包括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即DNA和RNA)和代谢物等[5]。根据目前的外泌体内容数据库Exocarta,各种生物和细胞类型的外泌体含有41 860种蛋白质、3 408种mRNA、2 838种microRNA(miRNA)和1 116种脂质。

外泌体的组成取决于其来源的细胞,如器官移植、超敏反应、癌症、感染性疾病和其他病理条件下,循环外泌体的表面标志物和内含物都不相同。肺移植受者(LTxRs)中的循环外泌体存在组织相关自身抗原(SAgs)———K-α1微管蛋白(Ka1T)和胶原蛋白V (Col-V)、共刺激分子、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缺氧诱导因子(HIF)、20S蛋白酶体、MHCⅡ类分子和其转录因子CIITA等[6]。通过研究外泌体的生物成分,对理解其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有研究[6]表明,小鼠对肾SAg基底膜聚糖的体液免疫反应是由外泌体中存在的20S蛋白酶体引起的,20S蛋白酶体失活后,小鼠对肾的自身免疫性反应也将消失。外泌体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成分,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移植排斥反应、疾病进展和预后状况等,将会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外泌体作为抗原提呈囊泡(APVs),参与肺移植(LTx)后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外泌体具有递送生物分子的功能,还有发展成为临床药物递送载体的潜力。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研究人员,强调了外泌体对生物学领域的影响。

2、 外泌体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对于许多被诊断为终末期肺疾病的患者来说,LTx是唯一的治疗措施[7]。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登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球已有67 260例LTx手术。随着医疗技术和免疫抑制的不断发展,LTx越来越成熟,但术后仍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像感染、急性排斥反应(AR)、慢性排斥反应(CR)、急性肺水肿和心血管疾病等等。其中CR在LTx术后最为常见,5年内发生率约为50%,10年内发生率可达90%[4]。CR中慢性同种异体肺移植功能障碍(CLAD)导致的肺衰竭是移植后一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8]。CLAD包括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和限制性同种异体肺移植综合征2种亚型[4,9]。BOS是CLA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大约70%的CLAD患者会发生BOS[9]。

LTx术后,临床医生通过支气管镜活检、影像学检查等方法监测排斥反应。然而,这些方法缺乏准确性、特异性,常常反映移植肺损伤的非早期。因此,在LTx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对同种异体LTx进行无创和连续监测。发生排斥反应与否的LTxRs外泌体的主要成分不同,其有望成为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预测/诊断生物标志物。

2.1、外泌体———肺相关自身抗原

发生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异体移植物与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匹配,被受者的免疫监测所识别。Sureshbabu等[9]报道诊断为AR和CR的LTxRs血清和BALF中存在外泌体,这些外泌体携带有特异性抗原,参与了同种异体LTx的排斥反应。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缺血再灌注损伤、呼吸道病毒感染(RVI)、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和肺相关SAgs(Ka1T和Col-V)抗体的产生等会诱导循环外泌体的释放[4]。CLAD患者的循环外泌体表达:与受者错配的HLA分子、肺相关SAgs、共刺激分子(CD80,CD86)、转录因子NF-κβ、HIF-1α、microRNA (miR-NA)和20S蛋白酶体等[6]。Gunasekaran等[10]研究发现非排斥患者的外泌体不表达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但黏附分子在LTxRs的循环外泌体上都有表达。

HLA分子和(或)肺相关SAgs抗体的产生是预测排斥反应的标志。在发生排斥反应的LTxRs中,在供者来源的外泌体表面检测到供者HLA和SAgs,在稳定性LTxRs的供者来源的外泌体上没有检测到SAgs,表明循环外泌体来源于免疫损伤后的移植器官[9,11]。供者来源的外泌体从移植物中“渗漏”出来,并通过受者毛细淋巴管外渗或切断的开口向移植物引流的淋巴器官流动。Habertheuer等[7]将Wistar转基因鼠的左肺移植到MHC分子完全不匹配的Lewis受者中,GFP标记CD63检测外泌体水平,循环外泌体在第1天达到峰值,第2天显着下降,然后在第3天达到基线水平,符合AR的表现。外泌体水平快速下降,发生在移植出现AR的组织学证据之前,提示外泌体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

Rahman等[12]在原位单侧LTx CR的小鼠模型中,观察到超过80%的移植小鼠从第14天开始,血清中分离的外泌体显示肺SAgs(Col-V和Ka1T)水平升高,血清中还存在抗肺SAgs的抗体,而在第30天才出现CR的组织学变化,表明外泌体可能是CR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推测外泌体可能参与了LTx后CR的发生。Sharma等[13]研究表明,在BOS临床诊断前12个月,从血浆中分离的外泌体显示肺SAgs(Ka1T和Col-V)水平的升高(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0%),表明带有肺SAgs的循环外泌体可作为鉴别有BOS风险的LTxRs生物标志物。Mohanakumar等[14]用BOS患者的循环外泌体(添加佐剂)免疫小鼠,供者气道上皮细胞(AEC)分泌的外泌体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含有HLAⅡ类分子、20S蛋白酶体和共刺激分子等,小鼠脾脏T细胞对外泌体上两种SAgs(Ka1T和Col-V)均有反应,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生成增加,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降低。因此,AEC分泌的外泌体会增强LTx后的免疫反应,导致排斥反应的发生。

棒状细胞分泌蛋白(CCSP)具有抗炎功能,在吸烟、感染、肺损伤、BOS和其他可导致炎症反应的疾病中,CCSP水平下降。据Itabashi等[15]报道,在BOS临床诊断前7~9个月,患者BALF中CCSP水平显着下降,低水平的CCSP可以促进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来源外泌体的诱导以及对HLA和SAgs的免疫反应,NK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含有增加的SAgs、NK细胞标志物和细胞毒性分子,提示NK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CLAD发生中发挥作用。CCSP缺失导致NK细胞释放外泌体,能够刺激移植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增加了BOS的风险。

Goodlet等[16]报告,1例76岁的女性肺移植患者,因AR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随后感染了SARS-Co V-2,HLA抗体水平开始急剧增加。在SARS-Co V-2感染前,对循环外泌体分析显示存在肺SAgs、HLA-DR和HLA-DQ。患者感染SARS-Co V-2后,发现外泌体含有SARS-Co V-2刺突蛋白,感染症状消除后,不再检测到含有SARS-Co V-2刺突蛋白的外泌体,然而,具有肺SAgs、HLA-DR和HLA-DQ的外泌体始终存在,肺功能持续下降,提示患者出现CLAD。以上表明,检测含有病毒蛋白的外泌体可能有助于识别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同种异体移植物损伤。

抗HLA和抗肺相关SAgs可能在BOS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协同作用,并且是BOS进展的重要预测因子[17]。大多数产生DSA的患者随后也会产生肺相关SAgs抗体,表明DSA可能会激活并诱导肺相关SAgs抗体的产生[18]。Sureshbabu等[9]对103例LTxRs的分析表明,42.7%的LTxRs产生了DSA,30.1%的LTxRs产生了Kα1T和Col V抗体,表明DSA的产生通常先于肺SAgs抗体的产生。此外,HLA抗原和肺相关SAgs,彼此相互影响产生抗体的概率更大,提示存在免疫扩散现象。研究表明肺相关SAg(Kα1T)不仅可以诱导小鼠产生对Kα1T的抗体,还可以诱导小鼠产生对Col-V的抗体,表明在小鼠LTx CR模型中,在BOS形成之前出现了免疫应答扩散。然而,由于HLA分子和肺相关SAgs在不同的染色体上由不同基因编码,所以导致其扩散的机制尚不清楚[6]。

2.2、 外泌体-miRNAs

miRNA可作为新的诊断生物标志物来识别有BOS发展风险的患者。miRNA是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它们与靶mRNA结合调控基因表达,这些基因是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键要素。DSA可以诱导生成miRNA,已知的外泌体包含的miRNA,可诱导炎症、内皮激活、Th17分化和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等,从而触发免疫应答。Xu等[19]研究表明,与稳定性LTxRs血清样本相比,在BOS 12个月时,miR-134、miR-10a、miR-195和miR-133b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miR-144、miR-142-5p和miR-155表达显着上调。还有TGF-β相关miR-NA,即miR-369-5p和miR-144,它们在TGF-β信号通路介导的纤维化中发挥作用。根据上述miRNA可以区分有BOS发展风险的LTxRs。

带有肺相关SAgs的循环外泌体可以预测LTxRs发生CLAD的风险,提示临床医生在LTx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提前制订预防或干预策略。在人类肾脏和心脏移植后CR发生之前,也检测到带有组织相关SAgs的循环外泌体[13]。Vallabhajosyula等[20]对人类胰岛和肾移植受者进行5年随访,分析循环外泌体,发现带有组织特异性SAgs的外泌体长期存在。因此认为,具有组织特异性SAgs的循环外泌体有望成为一种无创性生物标志物,可以监测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排斥反应的风险,为临床移植提供巨大帮助。

3 、外泌体在LTx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Sureshbabu等[9]在小鼠支气管内给予MHC抗体,诱导呼吸道阻塞疾病(OAD),类似于人类CLAD,重要的是,在OAD临床诊断前检测到了对于外泌体上肺相关SAgs(Col-V,Kα1T)的抗体,证明外泌体可激活免疫应答,导致产生对肺SAgs的抗体并最终导致OAD的发生。供者白细胞的清除,或无法迁移到受者淋巴组织,表明供者移植物来源的外泌体在同种异体抗原识别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直接识别、间接识别和半直接识别途径在同种异体移植排斥中发挥作用。

3.1 、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

在同种异体LTx中,使T细胞活化的主要方式有两种:直接识别[供肺抗原提呈细胞(APC)刺激受者T细胞]和间接识别(受者APC刺激受者T细胞)。直接识别的基本过程是:供肺中的过客白细胞,包括APC和淋巴细胞,移植物血管与受者血管接通后,过客白细胞可进入受者血液循环或局部引流淋巴组织,受者T细胞也可进入移植物中,供者APC将其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 MHC)直接提呈给受者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供其识别,引发移植排斥反应[21]。而间接识别是指供肺的MHC分子经受者APC加工和处理后,以供者抗原肽―受者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受者T细胞,使之活化[4]。间接识别是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机制,这种排斥反应主要由CD4+T细胞和同种异体反应性抗体产生,BOS与非BOS患者相比,间接识别引起的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频率更高[22]。在AR早期,直接识别机制起主要作用;在AR中晚期和CR中,间接识别机制起更重要的作用[4]。

3.2 、半直接识别

LTx后,受者血液循环和淋巴组织内的APC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摄取供者抗原,包括吞噬作用、内吞作用或胞饮作用,并以外泌体(同种异体抗原)的形式分泌。由APC分泌的外泌体表面高度富集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提示它们可以作为抗原提呈囊泡(APVs),类似于APC来提呈抗原,从而参与免疫应答[3,6]。有研究表明,外泌体以吞噬体的形式内化和分泌抗原,比DC提呈抗原肽的效率高103~104倍。外泌体维持起源APC的拓扑结构,在囊泡表面暴露MHCⅠ类或MHCⅡ类分子的胞外结构域,可能具有直接刺激CD8+或CD4+T细胞的能力。虽然游离外泌体直接刺激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的能力有限,但它们携带的p-MHC分子复合物,在APC通过吞噬或微胞饮作用内化时,可作为肽源间接启动T细胞[22]。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重要的专职性APC,可以提呈抗原,参与免疫调节,介导炎症反应等。在原代DC和DC细胞系中已经观察到由DC分泌的外泌体,并已成为外泌体介导的同种异体识别领域的研究重点[21]。成熟DC释放的外泌体富集MHC分子、黏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能够触发免疫应答,未成熟DC (im DC)释放的外泌体显示出低水平的MHCⅡ/I类分子以及黏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具有调节功能,抑制免疫反应[23]。尽管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供者DC的重要性,但许多研究小组报道,某些同种异体移植发生AR第一周内,在受者血液循环或移植物引流淋巴组织中无法检测到供者来源的DC,这表明在AR早期,除了直接识别途径以外,可能存在其他机制,移植物来源的外泌体可能在同种异体抗原识别中发挥作用。

存在另一种称为半直接识别的途径,受者T细胞通过供者来源的外泌体被激活[3]。LTx后,受者血液循环或移植物引流淋巴组织中除了过客白细胞,供肺还会释放外泌体,携带供者MHC分子的外泌体被受者APC摄取,受者APC与供者来源外泌体上的MHC分子结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呈供者MHC分子和其他相关抗原,这一现象被称为异装[24]。Lombardi等[25]证明了受者来源的DC与供者MHC分子异装可以激活受者反应性T细胞,为移植中同种异体T细胞识别的半直接途径奠定了基础。随后,在实体器官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中,供者MHC分子在受者APC上的存在也被证实。

有研究[26,27,28]也提到,外泌体参与了半直接识别途径,同种异体皮肤、心脏移植后,移植物引流淋巴组织中,受者来源的DC和B细胞被供者来源的携带完整供者MHC分子的外泌体异穿;在心脏或胰岛移植模型中,异装细胞在刺激受者T细胞反应中起有效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外泌体不是被受者DC内化,而是小簇地黏附在受者DC表面,保留完整和功能良好的供者MHC分子和APC激活信号[22]。外泌体通过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式与细胞相互作用,与靶细胞胞膜融合,并将其内含物“注射”到靶细胞的胞质中,外泌体中的miRNA调节靶细胞mRNA[5]。

Sharma等[29]提到带有供者H-2分子的循环外泌体具有高水平的热休克蛋白(HSPs)和miR-155,它们可以激活受者DC,受者DC比供者过客DC的数量多。当完整的供者H-2分子从供者转移到受者DC,然后由受者DC提呈给T细胞时,就会发生半直接识别,这种机制使得直接和间接激活的T细胞通过相同的APC进行交叉调节。异装的受者DC通过供者来源的外泌体提供供者H-2分子,通过半直接途径有效激活异源反应性T细胞。

3.3 、外泌体-miRNAs在LTx排斥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DSA可以诱导生成miRNA,miRNA不仅有助于合成抗体,还参与纤维蛋白的形成。外泌体包含已知的功能性miRNA,miR-182可诱导炎症、miR-92a参与内皮激活、miR-142-5p参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和miR-155促进Th-17分化、T细胞激活等等[30]。

miR-144已被证实参与了BOS的发展。与非BOS患者相比,BOS患者miR-144表达显着增加。miR-144过表达导致TGIF1 TGF-β诱导因子同位序列1 (smads的辅助抑制因子)显着下降,Smad2、Smad4、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加,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水平增加,促进了肺纤维化[4]。miR-155是与炎症相关的miRNA,在多个细胞系中有效上调Toll样受体,是炎症细胞因子(例如IL-17)产生的正调控因子,已被证明在LTx后CR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31]。IL-17在BOS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多克隆抗IL-17,阻断IL-17可显着减少BOS病变[4]。miR-155在抗MHC诱导的OA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32]表明,给予MHCⅠ类抗体后,野生型小鼠肺血管和细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程度增加,管腔闭塞。而敲除miR-155基因的小鼠未表现出明显病变。

阻断来自供肺的外泌体释放有可能防止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小鼠模型中,发现敲除了Rab27a基因的小鼠由于释放外泌体的能力减弱,刺激T细胞的效率较低。有一些小的抑制分子如中性鞘磷脂酶抑制剂GW4869,酸性鞘磷脂酶抑制剂盐酸丙咪嗪,可以有效地阻断来自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外泌体诱导。但一项研究表明,虽然GW4869降低了外泌体的分泌,但它增强了更多的浆膜来源EV的分泌;Rab27a在减少外泌体分泌的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非EV结合的可溶性因子的分泌,表明这些抑制方法可能会间接影响EV的组成和分泌,改变细胞功能[5]。同时在机体正常生理过程中,外泌体可以实现细胞间的通信,维持内环境稳定。因此我们应该只阻断移植器官释放外泌体,不要影响其他组织或细胞外泌体的释放。在体外肺灌注过程中阻断供肺的外泌体诱导,能够减少肺损伤,改善移植器官的功能,这样即使是边缘肺也可以成功移植。Ravichandran等[5]提到在体外肺灌注过程中阻断外泌体的形成和释放是可行的。

外泌体介导AR和CR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机制对理解LTx后免疫过程的发展至关重要,并将为未来的治疗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提供方向。

4 、外泌体作为治疗策略

研究[21]证明,EVs在妊娠期间孕妇对胎儿同种异体抗原的耐受以及实验室啮齿动物对同种异体肝移植耐受相关的免疫特权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肠道、心脏、肝脏或肾脏移植模型中,外泌体与低剂量免疫抑制剂或供者特异性Treg联合可以有效提升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率[3]。利用外泌体治疗替代免疫抑制治疗,可能为处理移植后的严重副作用,提高异体移植存活率开辟新的前景。

外泌体也是靶向药物递送的有效候选物,在药物传递方面,外泌体与脂质体等传统合成材料相比具有各种优势。外泌体介导的药物传递的治疗潜力仍在初步临床试验中(胰腺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结肠癌)[33]。近年来,为了克服天然外泌体的局限性,基于纳米生物技术的人工外泌体不断涌现,低免疫原性和毒性的人工外泌体可以有效运输药物、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外泌体的脂质双层膜结构可以作为内容物的天然保护屏障,防止周围酶类对运载物的分解,在LTx领域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3]。纳米生物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开发人工外泌体,这可能会加速外泌体在移植领域的临床转化,人工外泌体因其大规模生产而具有商业优势。未来,依靠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化学工程和制药行业等多学科的努力,将开发出新颖、多功能的人工外泌体,以改善医疗保健。我们对外泌体在LTx治疗方面的潜力充满信心。

5 、小结

外泌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识别可能发生CLAD风险的LTxRs。相关研究还需要揭示来自移植器官的外泌体生物发生的新机制,以及外泌体在人LTx后CLAD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外泌体介导的同种异体识别可能为解决移植领域的新问题提供了缺失的一环。外泌体正在成为药物输送的有效纳米载体,对靶细胞进行药物传递,有望在移植领域成为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运输载体。

参考文献

[1] BANSAL S ,SHARMA M,RANJITHKUMAR R,et al.The role of exosomes in llograft immunity[J] Cell Immunol,2018,331:85-92.

[2] GUNASEKARAN M.XU Z.NAYAK D K,et al. Donorderived exosomes with lung self-antigens in human lung allograft rejection[J].Am J Transplant,2017,17(2):474-484 .

[3] MIRZAKHANI M,MOHAMMADNIA-AFROUZI M,SHAH-BAZI M.et al. The exosome as a novel predictive/diagnostic biomarker of rejection in the field of transplantation[J]. Clin lmmunol,2019,203:134-141.

[4] RAHMAN M,SURESHBABU A, TOKMAN S,et al.Chronic lung allograft dysfunction:immune responses induced by circulating exosomes with lung-associated self antigens[J].Crit Rev Immunol,2019,39(2):123-134 .

[5] RAVICHANDRAN R. BANSAL S, RAHMAN M,et al.The role of donor-derived exosomes in lung allograft rejection[J] Hum Immunol,2019,80(8):588-594 .

[6]MOHANAKUMAR T,SHARMA M,BANSAL S,et al.Anovel mechanism for immune regulation after human lung transplantation[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9,157(5):2096-210

[7] HABERTHEUER A.RAM C. SCHMIERER M.et al. Circulating donor lung-specific exosome profiles enable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acute rejection in a rodent orthotopic lung tansplantation model[J/OL].Transplantation,2021[2021-06 02] ht:/jourmals lww. .com/transplantjournal/Abstract/9000/Circulating. _Donor_ _Lung_ Specific_ Exosome_ Profiles95251.aspx DOl:10.1097/TP 0000000003820

[8] GUNASEKARAN M.BANSAL S,RAVICHANDRAN R,et al.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 in lung transplantation induces exosomes that tigger chronic rejection[J].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20,39(4):379-388.

[9] SURESHBABU A.FLEMING TANDMOHANAKUMART Autoantibodies in lung transplantation[J.Transpl Int,2020.33():41-49.

[10] GUNASEKARAN M,SHARMA M,HACHEM R,et al. Circulating exosomes with distinct properties during chronic lung allograft rejection[J]J Immunol,2018,200(8).2535-2541.

[11]MOHANAKUMAR T,GUNASEKARAN M. SHARMA M,et al. Exosomes with lung self- antigens. Ka1Tubulin and Collagen V,as biomarker for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 following human lung transplantation[J].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18,37(4):S34-S34 .

[12]RAHMAN M, SHARMA M,LIU W,et al. Circulating exosomes with lung self-antigens,K alpha 1Tubulin and Collagen V,and immune responses to lung self-antigens precedes histological evidence of chronic rejection following orthotopic murine lung transplantation[J].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19,38(4):S157-S157.

[13]SHARMA M,GUNASEKARAN M,RAVICHANDRAN R,et al. Circulating exosomes with lung self- antigens as a biomarker for chronic lung allograft dysfunction: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20,39(11):1210-1219 .

[14] MOHANAKUMAR T,GUNASEKARAN M,SHARMA M,et al.A novel role for antibodies to HLA and self-antigens:induction of immuno-stimulatory exosomes[J] Hum Immunol,2017,78(Supp):45.

[15] ITABASHI Y,RAVICHANDRAN R,BANSAL S,et al. Decline in club cell secretory proteins ,exosomes induction and immune responses to lung self antigens,K alpha 1Tubulin and Collagen V,Leading to chronic rejection after human lung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ation,2021,105(6):1337-1346 .

[16]GOODLET K J,BANSAL S,ARJUNAA,et al.COVID-19in a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Exploring the diagnostic role of circulating exosomes and the clinical impact of advanced immunosuppression[J]. Transpl Infect Dis 2021,23(2):e13480 D01:101111/tid 13480

[17]BHARAT A.CHIU S,ZHENG Z K,et al.Lung-restricted antibodies mediate 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 and prevent alotolerance after murine lung transplantation[J].Am JRespir Cell Mol Biol,2016,55(4):532-541 .

[18] SAINI D,WEBER J,RAMACHANDRAN S,et al.llimunity-induced autoimmunity as a potential mechanism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rejection of human lung allografts[J]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11,30(6):624-631 .

[19] XU Z,YANG W,STEWARD N,et al.Role of circulating microRNAs in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rejection fllowing pediatric lung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ation,2017,10(10):2461.

[20] VALLABHAJOSYUL A P,KORUTLA L,HABERTHEUERA,et al.Tissue specific exosome biomarkers for noninvasively monitoring immunologic rejection of transplanted tissue[J].Clin Invest,2017,127(4):1375-1391.

[21]BENICHOU G,WANG M C AHRENS K,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alograft rejection and tolerance[J]. Cell Immunol,2020,349:104063.DOl:10.1016/j cllimm 2020. 104063.

[22]HWANG B. ,BRYERS JANDMULIGAN M s. Potential role of exosome-based alorecognition pathways involved in lung transplant rejection[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21,161(2):e129-e134.DOl:10. 1016/jtcvs 2020.04.183.

[23] TAN L N,WU H J,LIU Y,et al.Recent advances of exosomes in imune modulation and autoimmune diseases[J].Autoimmunity.2016.49(6)-357-365.

[24] GONZAL EZ-NOL ASCO B,WANG M C,PRUNEVIEILLEA.et al. Emerging role of exosomes in llorecognitin and llograft rejection[J] Curr Opin Organ Transplant,2018,23(1):22-27.

[25]LOMBARDI G,SIDHU S,BATCHELOR J,et al.lorecognition of DR1 by T cells from a DR4/DRw13 responder mimics slf-restricted recognition of endogenous peptides[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989,86(11):4190-4194 .

[26] MULLER E Donor dendritic cell-derived exosomes promote allograft targeting immune response[J] Transplantation,2016. 100(11):2237-2238.

[27]MARINO J,BABIKER-MOHAMED M H,CROSBY-BER-TORINI P,et al.Donor exosomes rather than passenger leukocytes initiate alloreactive T cell responses after transplantation[J] Sci Immunol,2016, 1(1):aaf8759.DOl:10. 1126/scimmunol.aaf8759.

[28] MORELLI A E, BRACAMONTE BARAN W,BURLING-HAM W J Donor-derived exosomes:the trick behind the semidirect pathway of llrecognitin[J] Curr Opin Organ Transplant,2017,22(1):46-54 。

[29]SHARMA M,RAVICHANDRAN R,PERINCHERI S,et al.Distinct molecular and immunological properties of circulating exosomes isolated from pediatric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with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a retrospective study[J].Transpl Int,2020,33(11):1491-1502.

[30]GUNASEKARAN M,XU Z,NAYAK D,et al.Donor derived exosomes expressing lung associated self-antigns(Collagen V and K alpha 1 Tubulin) in acute and chronic rejection following human lung transplantation[J]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16,35(4):S102-S102 .

[30]GUNASEKARAN M,XU Z,NAYAK D,et al. Donor derived exosomes expressing lung associated self- antigens(Collagen V and K alpha 1 Tubulin) in acute and chronic rejection ollowing human lung transplantation[J].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16,35(4):S102-S102 .

[31]BANSAL S,SHARMA M,SMITH M A,et al.Circulating exosomes from 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diagnosed with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 induces immune responses inC57BL/6 Mice leading to obliterative airway disease and miRNA 155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immune activation[J] 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19,38(4):S251-S251.

篇8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18-01

盐酸戊乙奎醚作为一种新型高选择性抗胆碱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一组患者用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注射作为麻醉前用药,观察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成人手术40例,ASA Ⅰ~Ⅳ级,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0~70岁。气管插管复合全麻15例,椎管内麻醉23例(其中包括8例与气管内复合),颈丛麻醉8例,臂丛麻醉2例。手术时间为1~5 h。

1.2 方法

患者入室前常规肌注鲁米那0.1 g。入室后监测BP、HR、SpO2、ECG,开放静脉缓慢注入稀释过的盐酸戊乙奎醚0.5~1.0 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在手术前后有无口干(全麻病人除外)、面部潮红、分泌物以及给药前后5 min、10 min的BP、HR变化情况(由于20 min后大多麻醉诱导开始,考虑到物对Bp、HR的影响,故而只观察注射后20 min)。

2 结果

盐酸戊乙奎醚维持口干的时间至少在5 h以上(表1)。

盐酸戊乙奎醚在给药后5、10、20 min的BP、HR与注射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表2)。

3 讨论

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作为麻醉前用药已列为常规,主要是取其抑制唾液腺、气管支气管黏液腺分泌的作用,过去常用阿托品、东莨菪碱等,但阿托品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又阻滞迷走神经使HR增快,从而可导致患者心肌耗氧量的增加,这对某些疾病是不利的(如甲亢、发热、高血压等)。东莨菪碱这方面的作用虽然较弱[1],但它对心脏的不利影响却不能忽略。

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选择性作用于M1、M3受体,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的药物。本文通过对40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得出,盐酸戊乙奎醚有效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时间较长,有利于术中呼吸道的管理,减少患者尤其是全麻病人术后肺部的并发症。通过表2还可看出,盐酸戊乙奎醚对HR、Bp的影响较小。这就为患者安全、平稳地进入麻醉、手术期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点对合并有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甲亢以及急诊发热等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笔者对40例患者用药情况的观察体会到,盐酸戊乙奎醚不仅对干燥气道方面有较长时间的作用,而且对Bp、HR无明显的影响,有利于麻醉管理,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87-388.

篇9

秘书礼仪修养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个人职业素养

秘书人员的素质就是秘书人员个人的修养和个人的表现。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通过学礼仪、讲礼仪,会使人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调整站位,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以他人为先,以社会为上,从国家和社会的大局考虑问题;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净化灵魂;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恭敬谦让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使自己的思想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众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形成大多数是通过礼仪来传递的,并且直接影响着交往双方能否融洽相处以及交际的成败。不仅如此,一个个体或一个单位,想要扩大知名度、提升美誉度就要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最佳形象,而与社会公众交往的秘书礼仪形象是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所以,秘书人员时刻注重礼仪,既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

(三)有利于传递信息,展示个人价值

良好的秘书礼仪可以更好地向对方展示自己和组织的长处和优势。所以在商务活动中,恰当的礼仪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信任,进而推动事业的发展。只有组织不断发展进步,不断取得工作突破,作为组织一员的秘书人员,才能在工作中获得认可,提升个人水平,展示个人价值。

由于秘书的工作性质所致,秘书人员在组织机构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一方面在组织机构内部起到练习和沟通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起着对外宣传组织机构文化和展示组织机构形象的窗口作用。而这些功能都需要经过秘书人员的具体行动、言谈举止体现出来,在举手投足之间会作为一种潜在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影响其他人对秘书人员所在的组织机构的评价,而在这些评判之间,能否遵守礼仪,能否按照礼仪规范行事无疑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因此,对于秘书人员来说,遵守礼仪规范有着特别的意义。

秘书礼仪修养的特点

(一)等级性

秘书礼仪的等级性表现在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士礼宾待遇的不同。在官方交往中,要确定官方礼宾次序,而确定官方礼宾次序的主要依据是担任公职或社会地位的高低。这种礼宾次序是现代社会正常交往秩序的表现,反映了各种人员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规范。

除此之外,等级性在社会交往中还表现为双向对等性,即在不同地区、不同组织的交往中,双方人员在身份和社会地位上要相近,业务性质要相似,以此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双方的交往还应当是一种尊重互换、情感互动的过程,在礼节上要有来有往、相互对等。

(二)差异性

秘书礼仪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受到时间、地点和环境的约束,同一礼仪会因时间、地点或对象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性首先表现为民族差异性。不同民族由于形成条件、历史因素、民族性格、风俗习惯、地域差异、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影响,各自具有不同的礼仪道德风范。秘书人员在从事秘书礼仪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民族差异性的存在,甚至需要了解不同民族在礼仪方面的要求和禁忌,这样在能够避免在工作中出现不礼貌的行为,从而为组织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其次表现为个性差异。每个人因其地位、性格、资质、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在使用同样的礼仪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在进行礼仪工作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具体情况展开工作。

(三)时代性

秘书礼仪的时代性表现在其时代变异性。它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不同时期的秘书礼仪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总是体现着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因而会随着时展而产生差异。

秘书人员一直处于对外交流工作的最前沿,因而一直被称为“企业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秘书的礼仪是否规范反映着企业水平的高低。所以,秘书应该关注秘书礼仪的变化,不要以为礼仪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完全照搬以往的经验与做法,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要,反映时代精神,具备时代特征。

(四)传承性

秘书礼仪具有历史传承的特点,它伴随着秘书工作的产生而存在,随着秘书工作的演变而变化。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秘书礼仪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对秘书人员的礼仪素质和礼仪能力的要求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但是,无论这种变化多么广泛,多么深刻,礼仪工作始终是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五)规范性

礼仪是人们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演变、约定俗成、自觉遵守的规范。同样,秘书礼仪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这种规范性虽然并不具备强制性的标准,但是却是收到人们广泛认可的,需要秘书人员自觉遵守的,如果不遵守秘书礼仪规范,就有可能造成工作上的被动,甚至影响到组织机构的形象。

 

秘书礼仪修养的作用有哪些相关文章:

1.秘书应具备的礼仪修养

2.秘书的礼仪修养介绍

篇10

关键词:肝癌 MicroRNA 侵袭与转移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高病死率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70多万肝癌患者死亡。肿瘤侵袭、转移和复发是HC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人们对HCC分子机制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治疗方法也有了改进,但HCC患者的5年总生存期(OS)仍不理想。因此,发现有前景的HCC诊断生物标志物的需求越来越大,研究显示,随着对非编码基因越来越多的认识,那些曾被作为冗余的、被忽略的片段,已发现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循环中的micro RNA(mi RNA)。Mi RNAs通过直接与信使RNA(m RNA)结合,进而抑制m RNA翻译或降解靶m RNA,发挥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有研究[1]显示,micro RNAs在转录后水平控制许多互补靶m RNA,某些mi RNA的异常表达扮演了类似癌基因的角色,故有学者提出了Oncomi Rs的观点。在肝癌细胞中普遍存在mi RNA的异常表达,这些mi RNA的异常表达已经证实在肿瘤诊断、转移及预后的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旨在探讨mi RNAs在HCC的侵袭、转移和预后中的预测作用。

1 肝癌发生相关的分子信号转导通路引起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直至转移的原因众多,其中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异常是重要原因之一。肝癌发病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发生、发展与多种细胞内和细胞外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及基因的失活与异常增殖有关,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肝癌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到更重要作用。其他还包括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能力、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2]。

在肝细胞肝癌中与上述特性有关的遗传或基因改变包括RB、p53、RAS、WNT以及TGF-α通路。这些信号通路包括RAF/MEK/ERK通路、PI3K/AKT/m TOR通路、WNT/β-catenin通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通路、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通路以及生长因子调节的血管生成信号途径。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Mtor通路和WNT/β-catenin通路是最重要的[3]。

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可以通过增强刺激酪氨酸激酶受体而被激活,尤其是IGF受体和EGF受体。IGF受体和EGF受体在人体肝癌和肝硬化中表达上调,导致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此外还活化RAF/MEK/ERK和WNT/b-catenin通路。同样的,EGF和相关的生长因子在肝癌中普遍过表达[4]。

典型的Wnt-β-catenin通路是一个复杂的、进化保守的信号机制,调控基本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正常的肝脏中,Wnt-β-catenin通路大多是不活跃的,但在细胞更新和(或)再生过程中,以及在某些病理条件、疾病、恶性前期条件和癌症中,Wnt-β-catenin通路可以重新激活。在HCC中,Wnt-β-catenin信号经常被过度激活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大量的肝细胞肿瘤(主要是HCC)编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使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是肝癌发生的原因之一[5]。

2 mi RNA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肿瘤新生血管的异常增生对肿瘤的生长是必不可少的,在肝癌中,新生血管依赖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等之间相互作用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在新生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原来的微脉管系统失去平衡,导致血管渗透性升高、细胞基质重构以及内皮细胞活化。一旦激活,内皮细胞进行增殖、迁移和分解,并形成新的微血管,最后基质细胞激活并被吸收用以稳固新生血管。

血管的生成受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的调节。有研究[6-7]表明,mi RNA也发挥促血管生成因子或抗血管生成因子作用,从而调节血管再生。Zhou等[8]研究发现,在肝癌中Mi R-503的过表达可以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Shih等[9]研究发现,Mi R-214在其他肿瘤中表达上调,但是在肝癌中表达下调,从而引起肝细胞肝癌血管的发生。在肝癌新生血管发生的过程中还有mi R-221、mi R-29b以及mi R-125b等通过表达的上调或下调来调节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了肿瘤血管的发生[10-12]。

Mi R-194在HTC116 CRC细胞系中调节THBS1的表达水平,THBS1编码一种内生性抑制血管生成的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13]。Mi R-194与THBS1的m RNA互补序列共同作用导致微血管密度增加,血管容量增大和血管再生增强。有研究报道[14],Oncomir-1在许多肿瘤中通过作用于一些抗血管生成因子的靶器官从而增强了肿瘤新生血管的发生。

3 mi RNA与肝癌侵袭性的关系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点是侵袭和转移,mi RNA不仅参与肝癌的发生,也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5]。目前研究发现,mi RNA在肝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有关,故可以通过测定mi RNA含量来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Rashad等[16]通过临床试验发现mi RAN-21、mi RAN-27a、mi RAN-18b在肝癌干细胞中呈过表达。Tian等[17]的研究发现,相对于肝硬化,HCC中的mi R-365b下调。黄晓卉等[18]发现,Mi R-338是通过抑制SMO从而抑制Hh信号通路进而发挥降低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

郑燕等[15]研究发现mi R-21、mi R-34a、mi R-9、mi R-151与肝癌转移密切相关。Li等[19]研究发现mi R-221在肝细胞癌组织、细胞系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液中表达上调。mi R-221上调与临床TNM分期及肿瘤包膜浸润相关,预后较差,提示抑制mi R-221可作为肝癌治疗的一种有效途径。此外,循环mi R-221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潜在肿瘤生物标志物,血清mi R-221联合AFP检测在HCC早期诊断中的表现优于单项检测。Turato等[20]研究数据表明,mi RNA在不同类型的癌症,包括肝细胞癌(HCC)中通常是不受控制的。一些mi RNA(如mi R-122、mi R-221、mi R-1和mi R-21)已经被发现参与抑制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基因转录后表达。HCC中mi R-122、mi R-221和mi R-16的血清水平已被描述为解除调控,这表明它们可能被用作早期检测、预后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mi RNA的表达模式可以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来鉴定肿瘤及其侵袭性的关系。有学者[21]研究利用mi RNA芯片技术发现20个与HCC转移密切相关的mi RNA(表1)。许多肿瘤特异性micro RNAs(mi RNAs)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上调或下调,其失调与HC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因此,对参与HCC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mi RNA进行研究可能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见解。

表1 mi RNA在肝癌中的表达

4 mi RNA对肝癌预后的判断价值由于肝癌不论从分子机制水平还是临床表现来看,具有异质性,可根据其分子信息重新进行分类和定义,并判断预后。如表达MET的肝癌患者预后差并且呈浸润生长表型,CDKN1B/p27和CDKN1C/p57对人肝癌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CDKN1B/p27下调与低生存率、小肝癌术后高复发率、较高的生物学侵略性、低分化、门脉浸润和高增殖活性有关。Shigoka等[22]研究发现,肝癌患者的血浆中mi R-92a表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但在肝癌手术后血浆中的mi R-92a表达却升高,提示mi R-92a可能作为评估HCC进展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Qu等[23]研究发现,血浆中mi R-16单独或联合其他标志物(如AFP、AFP-L3和DCP)诊断HCC的敏感度可达92.4%;特异度达78.5%。这些mi RNA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Pascal等[24]发现在HCC中mi R-221/222上调表达最为显著,并且通过作用于靶标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和CDK抑制因子p27(Kip1-CDKN1B),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Ji等[25]发现mi R-26低表达者,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如NF-κB-IL-6、IL-10、STAT3等)易被激活,mi R-122通过对ADAM17的靶向作用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从而抑制HCC的肝内转移。而Coulouarn等[26]则发现mi R-122的下调表达与肝癌转移密切相关,预后常常很差。

5 问题及展望mi 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mi RNA与肝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面尚缺乏充分的研究,因此进一步研究与mi RNA结合位点SNP相对应的肿瘤易感基因,及其所调控蛋白质的表达,对进一步深入探讨肿瘤的发生、治疗及预后将有重要的意义。在未来,探讨mi RNA基因异常表达、缺失或突变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mi RNA参与调控各种信使RNA或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更深入的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及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Dongiovanni P,Meroni M,Longo M,et al.miRNA Signature in NAFLD:A Turning Point for a Non-Invasive Diagnosis[J].Int JMol sci,2018,19(12):3966.

[2]Man W,Fei Y,Peifeng L.Circular RNAs:Characteristics,Fun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 ic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ancers (Basel),2018,10(8):258.

[3]Schmitz KJ,Wohlschlaeger J,Lang H,et al.Activation of the ERK and AKT signalling pathway predicts poor progn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ER K activation in cancer tissuei S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JHepatol,2008,48(1):83-90.

[4]李爱军,马森林,吴孟超.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3):255-258.

[5]Perugorria MJ,Olaizola P,Labiano I,et al.Wnt-beta-catenin signalling in liver development,health and disease[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16(2):121-136.

[6]Sundaram P,Hultine S,Smith LM,et al.p53-responsive miR-194inhibits thrombospondin-1 and promotes angiogenesis in colon cancers[J].Cancer Res,2011,71(24):7490-7501.

[7]Sun K,Wang W,Zeng JJ,et al.MiRNA-221 inhibits CDKN1C/p57expression in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J].Acta Pharmacol Si,2011,32(3):375-384.

[8]Zhou B,Ma R,Si W,et al.MicroRNA-503 targets FGF2 and VEGFA and inhibits tumor angiogenesis and growth[J].Cancer Lett,2013,333(2):159-169.

[9]Shih TC,Tien YJ,Wen CJ,et al.MicroRNA-214 downregulation contributes to tumor angiogenesis by inducing secretion of the hepatoma-derived growth factor in human hepatoma[J].JHepatol,2012,57(3):584-591.

[10]Santhekadur PK,Das SK,Gredler R,et al.Multifunction protein staphylococcal nuclease domain containing 1 (SND1) promotes tumor angiogenesis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novel pathway that involves nuclear factorκB and miR-221[J].JBiol Chem,2012,287(17):13952-13958.

[11]Fang JH,Zhou HC,Zeng C,et al.MicroRNA-29b suppresses tumor angiogenesis,invasion,and metastasis by reg ulating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expression[J].Hepatology,2011,54(5):1729-1740.

[12]Alpini G,Glaser SS,Zhang J P,et al.Reg ulation of placenta growth factor by micro RNA-125b in hepatocellular cancer[J].JHepatol,2011,55(6):1339-1345.

[13]Ota T,Doi K,Fujimoto T,et al.KRAS Up-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miR-181a,miR-200c and miR-210 in a Three-dimensionalspecific Manner in DLD-1 Colorectal Cancer Cells[J].An ticancer Res,2012,32(6):2271-2275.

[14]Pascal P,Stefano V,Katherine M,et al.miR-221 overexpression cont r ibutes to liver Tumor igenesi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0,107(1):264-269.

[15]郑燕,魏金旺,盛媛媛,等.肝癌转移和预后相关的miRNA[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3(5):244-250.

[16]Rashad NM,El-Shal AS,Shalaby SM,et al.Serum miRNA-27a and miRNA-18b as potential predictive biomarkers of hepatitis Cvirus-associated hepatocellula rcarcinoma[J].Mol Cell Biochem,2018,447(1/2):125-136.

[17]Tian Q,Sun HF,Wang WJ,et al.miRNA-365b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mig ration and invasion by dow n regulating SGTB[J].Future Oncol,2019,15(17):2019-2028.

[18]黄晓卉,陈连周,苏乔,等.miR-338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5(6):465-470.

[19]Li F,Wang F,Zhu C,et al.miR-221 suppression through nanoparticlebased miRNA delivery system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rapy and its diagnosis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J].Int J Nanomedicine,2018,13:2295-2307.

[20]Turato C,Simonato D,Quarta S,et al.MicroRNAs and Serpin B3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Life Sci,2014,100(1):9-17.

[21]Budhu A,Jia H L,Forgues M,et al.Identification of metastasisrelated micro RNA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Hepatology,2008,47(3):897-907.

[22]Shigoka M,Tsuchida A,M atsudo T,et al.Deregulation of miR-92a expression is impficat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J].Pathol Int,2010,60(5):351-357.

[23]Qu K Z,Zhang K,Li H R,et al.Ci rculating micro RNAs as biomarkers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Clin Gastroenter oi,2011,45(4):355-360.

[24]Pascal P,Stefano V,Katherine M,et al.miR-221 overexpression contributes to liver Tumorigenesis[J].PNAS,2010,107(1):26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