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法范文

时间:2023-03-28 02:4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药品安全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药品安全法

篇1

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深化全县上下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排部署今年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前面,我们就20*年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奖励,并就XX年重点工作与各乡镇签定了责任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雷春鸣同志就XX年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做了详细安排,讲话分析透彻、部署全面,我非常赞成。希望同志们在今年的工作中,以上面表彰的优秀单位、优秀个人为模范,认真学习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工作经验和措施,深入贯彻落实雷局长讲话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XX年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再上新水平。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回顾20*年,我县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先后被列为全国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和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初步建立起了开放式配送、规范化管理的药品供应网络和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我监管、社会监管为辅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并得到有效运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的实施,把我县的食品安全监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各乡镇、各监管职能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但在新的形势下,要确保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出问题,确保老百姓饮食用药绝对安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我们监管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阻碍和影响了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整体效能。为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各自为民生、办民事、解民忧的重点,列入乡镇及部门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各自工作任务,制定可行方案,切实做到机构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确保各自监管领域不出任何问题。这也是今天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把食品安全的责任和意识明确下来,把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的目标任务分解下去,确保我县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国家农村食品药品“两公网”建设示范县创建达标。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规定,食品安全由各级政府负总责。各乡镇及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强化“总负责”的意识,发挥好“总牵头”的作用,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要建立食品安全工程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及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因工作不到位,失职失责,酿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二是要搞好协调联动。食品安全监管链条长、涉及部门多,因此必须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划分不够完善,多头执法、各管一块及推委扯皮的现象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尽可能的明确责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重大事故查处”职责,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工作的牵头抓总责任。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畜牧、粮食等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按照已有的监管体系,落实有力措施,抓好各个环节的监管。

二是要强化宣传引导。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加强对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法规和科学合理饮食用药常识的普及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以及药械广告等监督管理的基本法规知识,掌握识别假劣食品药品和抵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基本常识,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违规现象。要有选择地曝光食品药品安全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让不安全食品药品没有生存市常努力创造便捷畅通的信息举报渠道,营造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2

为全面履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的环境。

1.2编制依据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376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河北省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玉田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调、各方联动”的工作原则,根据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有关部门按照本预案规定,落实各自职责。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善后处置及整改工作。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情况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1)事故危害范围跨越乡镇行政辖区,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2)事故性质特别严重,超过乡镇政府应急处理能力的;

(3)事故处置涉及县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需要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的;

(4)事故原因有可能是新的不明生物所引发,或者隐含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的;

(5)按照县政府指挥部指示,紧急启动本预案的。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对全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县政府主管县长任总指挥,县政府办公室相关副主任、县药监局局长任副总指挥,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主管领导组成。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药监局,办公室主任由药监局局长兼任,具体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2.2主要职责

2.2.1应急指挥部职责

研究制定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方针、政策和工作规则;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保障体系;研究解决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确保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迅速有效开展,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事态扩大,力争减少损失。审议批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交的应急处置工作报告等。

2.2.2成员单位职责

药监局:负责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依法对重大食品药品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及培训;

公安局:负责指导、协调、组织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对事故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鉴定等工作;

农经局:负责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相关产品的技术鉴定等工作;

商务局:负责组织对畜禽私屠滥宰,加工注水肉、病害肉、酒类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卫生局:负责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医疗救治,以及依法对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及医疗事故原因调查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水务局:负责水质等方面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工商局:依法开展流通领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质监局:负责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造成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药品安全事故进行产品质量检验、鉴定和事故原因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畜牧局:负责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相关产品的技术鉴定等工作;

财政局:保证应急处置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县应急指挥部其他各成员单位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根据县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对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给予全力支持。各乡镇(街道办)应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构,制定相应预案,负责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2.3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按照省、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县应急指挥部的指示,统一指挥、协调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检查督促各乡镇(街道办)、各单位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蔓延扩大,监督检查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建立全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专家库;按照应急指挥部指示向省、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县应急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完成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3监测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无论是县应急指挥部部署,还是社会举报的食品药品突发安全事件,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通报,并及时与县应急指挥部沟通。县应急指挥部组成部门发现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要立即按照《玉田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向有关部门通报。

3.2预警

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信息,经报请县政府同意后,由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社会。

3.3预警和启动预案

重大食品药品事故发生后,指挥部办公室要立即向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根据指挥部领导指示迅速做出部署,并启动本预案。

4应急响应和终止

4.1分级响应程序

对于涉及食品的突发事件,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县政府应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协调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组织专业突击队待命,并按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进入突发事故发生区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扩大。各相关部门依据自身职能,对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对涉及食品品种进行采样,及时检验,确定事件发生原因。

县应急指挥部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救助伤员,消除事故隐患,控制事态发展。同时,根据各部门检查情况,拟定事故报告。

涉及药品的突发事件,药监局应立即组织专业检查人员,深入突发事件现场,在县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检查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对所涉及药品进行检查,必要时对事故涉及药品就地封存,并按规定采取适量样品送市级药品检验所检验,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到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要在第一时间,将检测结果向县应急指挥部领导汇报,提出处置建议。对事故责任单位和相关人员,按照《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相应处罚,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如突发事件产生原因是药品不良反应,则按规定向省、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4.2应急人员和群众的安全防护

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要指导事发地乡镇(街道办)政府开展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可派人参加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也可委托相关部门组成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调查组,对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

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要根据事故性质、危害范围等,立即派人员救治组、事故调查处置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救治组由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医疗抢救工作,尽快查明中毒原因,提出并采取控制措施;事故调查处置组由县药监局牵头组成,参加成员根据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能和事故性质确定,必要时请其他有关部门参加,主要负责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出调查结论,为事故处理提供依据;组织协调相关乡镇和职能部门实施救援工作,监督救援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

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服从县指挥部办公室的统一指挥,根据本预案规定,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开展相关应急处置工作并随时将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要将事故有关情况及时报送应急指挥部和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必要时上报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市政府。

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急处理工作程序自行终止。

5善后处理

调查活动结束后,调查组应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通报情况,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指挥部办公室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通报处理结果。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日常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告系统,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值班报告制度,设立应急值班电话,确保24小时信息畅通。指挥部办公室电话:6132693,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电话:6112512。

6.2物资保障

各乡镇(街道办)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保障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6.3人员保障

县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专家参加事故处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机构由县农经、畜牧、卫生、质监、药监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篇3

[关键词] 食品安全;规制;必要性;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D923.8 [文献标识码] A

一、内部性与食品安全规制

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价格系统,它提供有关消费者边际替代率、生产者边际成本及商品相对稀缺程度的数据。同时,价格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信号,是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价格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完全信息假定之上的,但完全信息的假定与现实并不相符,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社会分工的不断加深使人们很难全面掌握自己活动范围之外的知识,这就在不同主体之间形成了信息差别,致使有关交易的信息在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之间非对称分布,占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在交易中处于优势,而占有较少信息的一方则处于劣势,这种情况可称之为“信息偏在”。

对于需要借助于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市场主体来说,多获得信息是有益的。但是,高昂的信息搜寻成本往往导致交易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就发生了。如果产品特性不能被直接观察到,无迹象表明每一种产品的价格将与其质量相一致,价格可能不再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增加某种特定质量特征的指示。

“柠檬市场”模型表明,在无法预知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购买者将根据预期平均质量水平来支付费用。但产品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不会接受这样的价格,被迫退出市场,只有产品质量低于平均质量的卖者愿意进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使市场交易很难达成,最终导致市场萎缩。

食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例如食品的色泽、形状、大小、品牌、产地等属于搜寻品特性,而食品的新鲜程度、味道、口感等则属于经验品特性。经验品特性是在购买后确定质量不需要支付很多代价,而信誉质量在正常使用中却不能得到估价,对信誉质量价值的任何评价都需要追加代价高昂的信息。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细菌数量,含有的抗生素、激素、各种营养元素、添加剂等都属于信誉品特性,因为消费者即使通过观察和多次消费,也很难对其做出判断。

由于食品信誉品方面的特征具有隐蔽性,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高质量高价格的食品往往难以出售。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即使交易能够达成,也会产生内部性。内部性是指由交易者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交易的成本和效益。不反映在合约安排中的内部效益是正的内部性,而不反映在合约安排中的内部成本是负的内部性。不安全食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就属于典型的负内部性。政府规制可以降低信息不完全的程度,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避免市场机制“逼良为”,保护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外部性与食品安全规制

外部性是指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收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即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

食品市场属于垄断竞争性的市场,产品种类繁多又差别不大,并且其品质的差异性较难识别,在市场机制下,不法厂商没有动机披露真实的偏好。因此守法厂商出售的优质食品常常给不法厂商带来收益。反之,一旦不法厂商提供的伪劣食品对消费者造成损害,导致食品公共危害事件发生,消费者就会放大食品风险,甚至出现集体恐慌,致使消费者普遍拒绝购买某一品牌甚至是某一类食品。这种“一条臭鱼腥了一锅汤”的效应,就是不法厂商对守法厂商、进而对整个行业和社会造成的负外部性。

例如,2002年1月,欧盟从我国出口的水产品、禽肉中检测出氯霉素,禁止我国近8亿美元的所有动物源性食品出口,由此导致山东近170多家肉类、水产品企业停工或倒闭、8万多人下岗,浙江省2500余艘渔船、数十家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数万工人、渔民受到影响。

造成外部性的原因有两个:缺乏明确界定的产权和存在交易成本。在市场和私人谈判解决不了负外部性时,有必要进行政府规制。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政府规制解决外部性的必要性是建立在产权解决方案交易成本过大而无法实现之基础上。

三、不完备法律理论与食品安全规制

法经济学派认为,垄断、污染、欺诈等市场中其他的不幸副产品不仅仅是“市场自我管制机制失灵”的结果,“市场失灵通常是一种市场和普通法规定的市场规则的失灵。”“对待市场失灵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控制方法:一是私人实施权利的普通法制度,另一种是直接公共控制的行政制度。”至于采取何种选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普通法(除刑法以外)管理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该方法对政府官员的依赖程度最小,主要依据公民自己――受害人及其律师;二是守法的激励产生于这样的威慑:如果加害人违反规则,他必须对受害人实施损害赔偿。而直接或行政的规制则相反,它对政府官员的依赖极大,而且先是竭力防止侵害的发生而不是对受害人实施损害赔偿。普通法方法与直接规制相比,存在一定缺陷,如果对每个受害人所造成的损害过小而使诉讼不足以成为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或者假定总损害相对于预防成本是相当大的,那么就有理由进行直接管制。当损害不是很小而是很大时,一个加害人可能无力支付巨额损害赔偿金,当他不能支付时,他遵守法律的激励就会减小――实际上他能将受害人实际成本和最高可征收损害赔偿额之间的差额从其自身转移到受害人身上,这时直接管制的理由又会重新起作用。

“不完备法律理论”是对法经济学派的进一步拓展。该理论认为,法律有最优阻吓作用隐含的假设是,法律是完备的,即法律能够准确无误地规定出所有相关的适用情况,无一遗漏,而且如果证据充分即能切实地加以执行;这还要求法律能够自我说明,即所有法律的适用对象都对法律的含义持相同看法。否则,法律就是不完备的。现实之中,任何法律都是不完备的。法律的不完备性一般体现在:法律体系本身制定得不够完善;已有惩治标准但处罚程度不当;法律的出台滞后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

在食品安全领域,相对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立法总是要“慢半拍”。例如,按照美国毒物控制法登记的化学物质,大约有66000种,且每年有300-700种新化合物引入经济用途(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加工中直接使用和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而这些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与动物、植物体内残留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尚未完全被人类所知。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立法的不完备性可想而知。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立法者对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是无法完全预见的,比如,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非食用添加剂,因此也就没有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但实际上违法者却在使用着这些有害物质,致使含有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工业原料的有毒食品以“质量合格”的身份流入市场,对消费者造成巨大的损害。

当法律不完备时,法律的阻吓效果就会削弱,其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的功能也会减弱。创造监管职能,并且将这些职能赋予特定国家机关而非法庭,是对不完备法律引起的威慑失灵问题做出的回应。监管者克服了完全依赖法庭被动执法的法律制度所必然产生的诸多弊病,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庭和监管者的关系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互相补充。

[参 考 文 献]

[1]何杰.食品质量安全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2004(2):148

[2]许成钢,皮斯托.不完备法律之挑战与不同法律制度之应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5

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强制

中国近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PVC保鲜膜致癌事件,瘦肉精,假牛肉,宜昌的毒生姜事件,白酒的塑化剂风波,广州大米抽检超四成镉超标等等的发生一次次给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一、必要性分析

(一)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

当各种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后,给消费者造成很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关的责任部门很难在短时间内界定产生问题的原因,也因此,赔偿问题在短时间难以解决,就会延误消费者病情的整治和治疗。涉及到重大的安全事故,责任厂商无力赔偿的,受害者的后续治疗和生活费用更是无法落实。例如:2008 年发生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为例,事件造成近30 万人受到伤害,其中85%以上是两岁以下儿童,性质极其恶劣。

(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目前,一些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造成大范围的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而责任方或者是整个责任企业经济能力有限,无力对每一个消费者给予赔偿,又没有参加相关保险,政府就成为最后实际的买单人,这极大的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反之,如能参加投保,则保险公司在理赔调查之后,对于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会给予赔偿。

(三)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

财产保险的程序当中,有一个必要的程序为防灾防损,其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控制承保风险,减少事故的理赔率,保险公司会对其食品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风险的控制,除此之外,也会结合社会公共部门,如消防、工商等对其例行检查,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管理风险。因此,在专家团队的支持下,保险人能够给被保险人提供全方位的防灾防损服务,这就会使得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及其损害后果得以避免或是减轻。

二、可行性分析

(一)市场上可行

1、有效需求的大量存在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能使食品产生、食品运输及其食品销售企业有效的转嫁食品安全责任风险,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次序和再生存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未来不确定的损失进行合理的财务安排,是一个致力于长期经营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食品相关类企业,必须要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这一角度说,对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利用诉讼维权的案例不断增加,更进一步加强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需求。

2、有效供给的存在

21世纪,是责任保险大力发展的时代。而责任保险发展代表这一个国家保险行业的发展程度。我国责任保险与西方发达国家责任保险相比差距巨大,截至2012年底,我国责任险占财产险业务比重仅有5%,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20%以上,美国各种责任保险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占据非寿险的半壁江山,在人寿保险日趋成熟下,责任保险作为一个新型的领域,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法律风险作为保险标的,是保险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虽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大量存在,使得保险公司对于过高的责任保险不愿意承保,但是,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手段,对具有社会巨大公益效应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进行扶持,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高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的技术,区别核定保险费率来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二)法律上可行

完善的民事法律制度是责任保险发展的基础。责任保险指的是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承保责任的一类保险。换句话说,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法律风险作为保险标的,那么,其与整个民事法律的发展密不可分。

目前,我国现在关于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这就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法律包括《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这些法律对民事责任的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换句话说,我国已经具备实施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基础。

(三)技术上可行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商业保险公司识别风险、管理风险的手段日趋成熟,一方面可以借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来对此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建立起一支能够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专业队伍,对其各种食品安全责任风险准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主要手段如下:第一,实行浮动汇率,保险公司根据投保人的特征、风险情况,确定一个与风险相匹配的保险费率,其历史的保险事故的发生率也可用来参照。第二,赔偿限额,可以规定在保险期间内总共的赔偿限额,以及每次事故、每个受害人的赔偿限额,有效的减少道德风险。第三,免赔条款,可以以绝对免赔或是相对免赔的方式确定,使被保险人自担部分风险,激励被保险人对其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的过程进行管理。第四:除外责任,对其风险过大的方面,将其作为保险公司的除外的责任,有效的控制保险公司的赔偿风险。

三、结语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纠纷日益增加。借鉴交强险,我们应该在全国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理论和实践中,构建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安然,曹瑾.浅谈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J],法制与经济,2012,(7):22-23

[2]郑功成,许飞琼.财产保险[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337-339

篇5

(一)坚持求真务实,适应新一轮机构改革。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以二次创业的魄力,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新的体制下积极作为,恪尽职守,不辱使命,确保机构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确保职能调整平稳过渡,确保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不断不乱。同时努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给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大力支持,确保工作扎实开展。

(二)积极做好过渡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机构改革完成前,继续履行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确保监管职能交替过程中,食品安全监管不出现断档。同时,主动协助卫生部门做好餐饮服务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日常监管等工作。

(三)认真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要充分认识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意义,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培训,全面掌握《食品安全法》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为履新作好准备。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实施活动,把《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培训、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努力推动《食品安全法》的顺利实施。

(四)全面巩固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成果。要巩固和深化“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和“区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成果,继续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村居(社区)建设,促进基层食品安全水平提高;巩固和提升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建设,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和流通市场秩序,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控制能力。

(五)切实做好大型船舶企业外来民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加强对已搬迁入经营店面房内从事食品销售的经营户的食品安全监管,大力整治大型船舶企业周边无证无照流动饮食摊贩。二是加强对*海州食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原料采购、销售台帐登记等制度,有效防止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流入和输出。

(六)进一步提高基层监督员、协管员业务能力。以宣传《食品安全法》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业务培训和考核,切实推进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队伍参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全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七)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继续花大力气组织开展以大型船舶企业周边、中小学校门前等为重点区域;以豆制品、水产品等为重点品种;以夏秋季、节假日等为重点时期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八)进一步完善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信息化监管工作。在09年已安装使用监管软件药品经营企业和进入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医疗机构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医疗机构信息化监管范围,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内容进行完善。

(九)提升“小药店”药品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按照区政府“十小”整规工作三年计划,在2009年完成100%“整规工作的基础上,促进整规工作全面提升,形成长效机制。

(十)继续深化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工作。全面推行农村药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落实监管责任人;加强对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药品进货渠道监管和“双无村”小药箱药品质量的检查,强化对“基本药物”配送的监管。

(十一)加强对药械经营、使用、生产单位的日常监管工作。加强药械单位日常监管,强化整规药械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做好“三查一评”工作,即:日常检查、专项检查、gsp跟踪检查和信用等级评定。

(十二)全面完成区级医疗机构药品购进在线监控工作。在完成对*区人民医院购进药品在线监管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区区级医疗机构和广安医院、顾氏骨伤科医院购进药品的实时监控。

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构

我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乡上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并要求各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既分工,又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监管工作,创新观念,不拘形式,不等不靠,大胆探索,创造性的开展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深入到辖区内的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进行食品安全大检查,从生产、销售、消费等渠道堵塞食品安全漏洞,确保我乡食品生产经营秩序良好,食品经济健康发展,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领导,抓好食品安全网络建设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重大民生问题。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全乡4个行政村确定了一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并选配了食品安全协管员(由各村委会主任兼职)及食品安全专(兼)干,配合做好辖区内的食品安全工作。乡政府与各村委会、各单位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各自职责。

三、广泛宣传,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通过《食品安全法》在全乡范围内统一开展了以“食品安全,共同责任”为主题的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制定出台了《乡食品药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各村委会和各有关单位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利用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各村委会、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宣传氛围。据统计,在食品药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期间,散发宣传资料1200份,张贴宣传标语45条,出黑板报5期。

四、强化措施,扎实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一)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检查。在乡党委、政府的安排下,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重点对乡初中的食品安全和营养餐工作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食堂内外环境卫生不够整洁的问题,要求学校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学校食品安全,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开展面包糕点及肉制品行业食品安全检查。组织人员利用3天时间对我辖区的面包糕点销售经营单位及肉制品加工摊点进行了全面的食品安全状况大检查,此次检查未发现重大隐患,从生产、销售、消费等渠道堵塞食品安全漏洞,确保了我乡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健康发展,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得到了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三)重点加强对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的销售摊点、学校等重点区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并在“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中秋节”、“十一”等节日期间,加大对节日食品的安全检查力度,有效净化了节日食品市场,确保了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根据县上制定下发的《农村牧区家庭自办群体性宴席卫生管理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了管理,规范了农村红白喜事宴请行为。半年来,共登记备案7起,人数700余人。均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五、存在的问题

1、农牧区自办家宴管理不到位。由于农村牧区量大面广,居住分散,群众主动申报意识不强,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很难做到有效监管,有一定安全隐患。

2、各村食品安全信息报送、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六、今后的工作思路

1、健全食品卫生监管体制。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2、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用餐和红、白宴席的申报备案管理工作。加强管理,确保自办宴席申请登记工作落到实处,形成惯例。

篇7

为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制,提高辖内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根据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和区政府年9次常务会议精神,决定在全区推行食品药品安全网格监管联动执法工作。此项工作以构建食品药品安全“五大体系”为核心,以网格监管联动执法为手段,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

一、总体构架

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网格监管联动执法工作,就是要本着分片包干、条块结合、责任到人、消除盲区的原则,横向按照乡镇、街道办和村、社区等行政划分将全区分为若干板块,明确辖区管理人员,落实日常管理责任;纵向由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对辖区监管职权范围内所有食品药品企业进行网格化划分,专人或专组对片区内食品药品企业实施固定监管,遇一般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举报等,由片区责任人协调由多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适时开展联动执法,构筑横到边、纵到底的食品药品安全防范网,从而实现“网格化责任监管,坐标化联动执法”的目标,消除职责重叠、分工不清、相互推诿扯皮现象。

(一)网格监管责任制构架

1、横向网格镇、街按属地实行网格化监管,以辖区为网,以村组(社区)为格。各镇、街及试验区为基本单元,共9个片区为网,以社区、村为基本单元,67个村、54个社区共划分121个格。每个网格要明确镇街包抓领导、分抓站所、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和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

2、纵向网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按行业实行网格化监管,以行业为网,以片区为格。结合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职责,按照农产品种养殖、屠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等环节或品种,由区农业局、区林业(水利)局、质监分局、工商分局、区卫生局、区食品药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商务局、区环保局、区公安局、区综合执法大队等10个单位以镇、街为基本框架,将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对象划分成10个责任网,以村、社区为基本框架,再进行细化为格。

3、网格职责

横向网职责:一是镇、街、试验区要严格按照食品药品安全“各级政府负总责”的要求,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建立条块结合、责权相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二是负责掌握辖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状况,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实施红白宴席聚餐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协查协管、无证食品药品经营排查、社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收集、反馈等工作任务。三是负责对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

横向格职责:一是村委会、社区要严格履行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每个村、社区要在确定1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积极开展日常食品药品安全协管检查,及时掌握辖区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及红白宴席聚餐等管理信息及情况,排查存在隐患,并积极向所属镇、街道办或区食安委办公室做好上报工作。二是村委会、社区要积极开展或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三是负责对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

纵向网格职责:一是严格按照《食品药品安全法》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做好食品药品安全行业执法监管;二是以“片清、户清、底数清、职责清”为基本原则,明确各网格分管领导、日常监管责任人,实行“领导包区片、专管员包户”的方式,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部门各负其责”要求。三是完善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引导食品药品各环节参与者树立诚信、安全理念。

(二)联动执法坐标制构架

将全区划分为4个食品药品安全联动执法片区,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餐饮监管职能移交到位后,改为药监局)等4个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主要责任部门做为牵头单位,分别包抓一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一个联合执法小组,其人员由具有食品药品安全执法权限的部门抽调人员共同组成。

联合执法小组职责: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做好食品药品安全行业执法监管的同时,各牵头单位负责领导本片区联动执法小组,处理本片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食品药品监管行业监管责任划分不清的违法案件有权指定负责单位依法处理,彻底杜绝“踢皮球”现象发生,确保实现食品药品各环节监管“无缝”衔接,消除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盲区。

二、工作措施

按照《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分段监管、网格化监管的要求,依法对食品药品企业开展书面申办审查、日常市场巡查、专项工作检查、举报案件督查,与此同时,要特别加强动态监管、日常监管、分类监管、重点监管和应急监管。

(一)动态监管。要在网格化监管中发挥镇、街熟悉地域、掌握辖区食品生产加工情况变化及时的优势,组织协管员、信息员对网格内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摸底,信息采集。按照“一企一档,一格一册”的工作要求,填写《食品药品单位调查登记表》,建立食品药品企业信息库,实施计算机管理。同时,结合行业监管部门诚信企业等级评定、日常检查、举报投诉等情况,对食品药品企业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更新信息库,纠正问题。

(二)日常监管。要建立日常巡视检查制度。按照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单位、镇、街年检查食品药品企业不少于4次的目标,加强辖区内各类食品药品企业、摊点、餐饮店的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做到查防并举、预防为主。要开展普法宣传。坚持执法和宣传、服务相结合,定期深入食品药品企业、农村、社区进行食品药品安全法律宣传。对新办企业要严格准入标准,指导其依法经营。要做好举报投诉处理。对网格内发生的举报投诉,及时调查处理,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三)分类监管。以食品药品企业申办准入许可书面材料和各类监管信息为基础,各行业监管部门要结合企业诚信等级评定,将食品药品企业相应地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别,分别采取日常监管、定期巡查、重点监控、跟踪监管等形式进行管理。

(四)重点监管。凡一年内被检查发现问题进行行政处理2次以上,或未取得行业准入许可即行营业,或一年内累计被3次举报投诉,或拒不执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出的限期改正决定,或因违法生产加工行为被媒体曝光,或发生过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食品药品企业均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重点监管对象要进行全面检查,建立预警制度,实行跟踪管理。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要依法进行查处,跟踪整改情况,责令不改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处理),直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五)应急监管。对辖区内发生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事件,按照网格化地域管辖和行业监管划分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相关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快速赶赴现场,了解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局势妥善处理。同时,应根据事件性质,按照规定向上级和领导报送信息。事件处理完毕,要继续跟踪事件的处理进展,并再次报送处理结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落实。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成立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网格监管联动执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食安委主任任组长,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区食安办。各镇、街、各监管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职责任务,注重分工协作,按照区政府统一部署,分别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实施,形成区食安办统一领导,相关部门牵头协调、各镇街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制度,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区食安委办公室要尽快出台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举报奖励、工作督查督办、应急处置等相关制度,要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格监管责任制,联动执法坐标制”工作相结合,形成具有区特色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格局。各镇、街及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调研,全面掌握辖区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户基本情况,掌握辖区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合理划分片区,确定责任人员,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区食安委办公室要在各镇、街及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横纵划片落实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构建全区网格监管,消除监管空档盲区,落实镇、街和监管部门责任。

篇8

一年来,我镇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根据高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不断强化领导,严格落实责任,狠抓措施落实,通过加强领导,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打好食品药品安全攻坚战,以达到努力使全镇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一、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系

根据x高新区食药局xxxx年度食品药品安全的相关要求,镇党委、政府以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并成立以分管领导为办公室主任的x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落实了专职和兼职人员。并在xx个村(居)确定了x名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由村主任兼任,承担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农村坝坝宴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意识

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关键是抓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镇食安办一直以来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开展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宣传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充分利用春节、端午等重要节假日和“食品安全周”发放宣传资料,通过设置街头宣传栏,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利用各种会议加强对村干部食品安全法规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村干部的工作水平,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在今年的食品安全周活动中,我镇召开专题会议,制作“夏季食品安全”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共计xxx余份,悬挂“认准QS标志,购买放心食品”等标语,提高了群众的食品质量安全常识和意识。

三、加强监管,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保证群众饮食安全,我镇明确目标,加大整治力度。

一是在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重大节假日,由我镇食安办牵头,联合工商、医院等单位进行了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重点是对辖区内的餐饮单位和商店进行检查,检点是餐饮单位的卫生设施,操作流程,持证人员健康状况等。截止到x月底,群体性聚餐备案登记共计xxx起,并且在xx个村(居)大力宣传食药监管成果及安全知识,开展农村群宴检查xx起、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共x次、学校食堂和零售药店等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共x次,签定食品安全承诺书xx余份。

二是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对三岔镇快乐宝贝幼儿园、三岔QQ幼儿园、兴隆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三岔中学的食堂进行了检查。重点是检查操作间的卫生,餐用具清洁消毒留样情况等,要求学校要做好食品原材料的索证和验收登记台账,所有从业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确保学生食品安全。

三是加强对农村坝坝宴的检查和登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协管员切实履行上报和登记备案职责,镇食安办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同时对辖区内的乡厨进行登记备案。截止到x月底,群体性聚餐备案登记共计xxx起,并且在xx个村(居)大力宣传食药监管成果及安全知识,开展农村群宴检查xx起、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共x次、学校食堂和零售药店等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共x次。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责任制落实不够,虽然领导机构已经不断完善,镇政府也与各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但仍有极少数村对食品安全认识不到位。

二是农村坝坝宴安全隐患明显存在,由于农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镇食安办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不具备执法权,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五、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加强对学校和的监管。学生的安全牵挂着无数的家庭,要时时督促学校及学校周边餐饮单位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杜绝发生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群体性事件。

二是不断加强对群众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让群众掌握假冒伪劣食品鉴别的基本方法,维权的基本程序,切实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是采取经常性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经常性检查,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按季开展不少于一次的检查活动,每逢重大节假日期间,加强值班,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专项整治检查,主要是湖周农家乐和场镇餐饮单位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

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新食品安全法;国外制度

[DOI]10.13939/ki.zgsc.2016.01.210

1 课题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国家也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问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已经初具规模,从监管主体、监管标准、监管法律制度到监管的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完善和发展。

然而,对于网上第三方平台食品订餐的监督管理体系却处于空白状态。这主要是因为网上第三方平台是新兴的一种订餐外送方式,消费者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电脑网站选择第三方平台的入驻店家,向第三方平台发送订餐信息,并将价款打入第三方平台账户,第三方平台通知在其平台上的入驻店家并给予价款,店家最终向消费者提供外卖服务的行为。网上订餐近年来在大学生和白领中十分盛行,现今也发展出了许多网络订餐平台。但是,在网络订餐平台上,消费者只能通过网络平台订餐,而无法掌握实体店铺的信息,对于所购买的食品,消费者无法得知其卫生状况。食品的卫生状况只能通过店家的自身的约束性来保障,这无疑是极其危险的。食品产业是影响人体健康最重要的产业,对于其的约束应当较一般产业更加严苛,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食品行业,监管体系必须尽快建立起来。

2 我国网上订餐食品监管现状

2.1 我国食品监管现状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九条中规定,我国食品监督管理机构主要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这致力于改善之前分段监管存在的没有一个统筹的监管机构的问题。但是,新修订的法条中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法条中规定的“质量监督部门”表述含混不清,并没有将责任分配到具体的部门。而且在监管系统中依然存在推卸责任,权责不清的情况。分段管理存在的弊端依旧没有完全消除。

权责不明容易导致监管盲区。而依据新修订的法条,食品安全问题应当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统筹协管,然而法条也没有明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具体责任。而且,新的食品安全法刚刚出台,各部门都没有相应的实施规则,仍处于分段管理的状态。各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使无证无照取缔成了一个监管盲区。

2.2 网上订餐食品监管现状

传统食品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订餐中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容易发生。例如上述无证无照食品店、小餐饮店便存在于第三平台入驻店家中。而且,由于消费者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向店家订餐,无法直接接触到店家,因此,也就不会去查证店家的证件信息。在笔者所做的科研调查中,关注网上入驻店家食品卫生状况的只有48.9%,不到一半。而在这不到一半的关注食品卫生的消费者当中,关注网上餐厅持有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许可证的只有20.85%。因此,网络订餐平台入驻店家更容易在证件上造假或无证经营。但是,网上订餐平台的监管却更加复杂,艰难。

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管理的是工商局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笔者电话访问,网上订餐平台监管问题没有一个行政单位管理。武汉市食药局认为网上订餐评的监督管理属于工商局管理范围,其本身的管理范围只在查处实体店铺中的营业执照缺失和卫生问题,只有消费者提供准确到门牌号码的店铺地址方能进行监管。然而对于网上订餐平台入驻店铺很多地址模糊不清甚至缺失,消费者根本无法提供准确地址。而武汉市工商局则声称关于食品问题应当咨询商务部的饮食服务管理处,而饮食服务管理处则表明自己只管理店家设置最低消费标准等不合法行为,食品卫生问题不属于其监管职责。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平台监管处于缺位状态,属于监管盲区。

3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

3.1 新食品安全法增强对网上订餐监管

新《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网上订餐平台监管责任主体。新《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着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服务”。明确规定第三方网络平台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违法情况有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理。新法中其他部分也有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监管食品安全重要部门。

新《食品安全法》不仅规定了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而且对网络第三方平台的监管责任也作了规定。该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对欺骗消费者,销售劣质产品、服务的商户,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只要能提供商户的真实信息,就可以不用承担责任。这一规定类似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避风港”原则,第三方平台所担负的监管责任实际上是比较轻的,因此可能对商户的审查也不是很严格。而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有了新突破,它强调了第三方平台的责任,不仅要审查许可证,对违法商户还要及时制止、报告、停止服务,这会促使第三方平台加强审核。

3.2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分析

3.2.1 外国监管制度借鉴

欧盟的管理体系由政府或组织间的纵向和横向管理监控体系构成:其中纵向的是指由欧盟委员会成立食品安全的最高管理机构及其下属的分布在各个成员国内部的各个专业管理委员会;横向的管理体系是指由若干专业委员会构成的覆盖全面的网络体系,如植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兽医常务委员会等。这两个体系各部门互相监督、互相影响。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主要由多个政府部门和其他民间机构组成,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形成联邦、州、地方三级监管网络。三级监管机构的许多部门都聘用流行病学专家、微生物学家和食品科研专家等人员,采取专业人员进驻食品管理系统方式,从原料采集、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构成了覆盖全国的立体监管网络。

美欧等西方国家食品安全制度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可,不仅在取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健全,其监管体系也十分完善,纵向监管体制和横向监管体制也很完备。

3.2.2 我国网络订餐食品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横向法律体系尚需完善,除食品安全法外,其他法律规范基本上都是以部门职责分工为基础制定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这些法律具有“国家职能部门化,部门权力法制化,法律规定非协调化”的特征,这会导致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各个部门对于一种违法问题有不同的处罚,或者说,各个部门对于一种违法问题都不进行处罚。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例如,在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管理时,各个部门依据自己部门的法律规章,都认为网上订餐平台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属于自己监管范畴,对网上订餐平台的核准审查也不由自己管理。这一部分是由于法律法规对新兴事物调整的缺失,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各个部门之间管理割裂,对法律的执行以部门为分界,造成的缺位。

我国纵向监管体制也存在问题。首先,中央与地方联系较少,各个地方对于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其次,各个地方对于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和速度亦不相同,新食品安全法于十月一日正式施行,然而,到十一月为止,尚未得到地方的施行,地方也无相应的配套法规。笔者所在W市对于新法尚未执行,对于网络订餐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无配套解决措施。

我国食品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部门效率问题。首先,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现象存在,权责混同不清。其次,各个地方对法律执行效率低,无法第一时间执行相应法规。最后,食品监管对于消费者救济低,食品监管部门的执法处罚措施主要是对商家进行罚款等行政处罚,而对于受到损失的消费者的救济较少。

3.2.3 我国网上订餐监管制度完善

第一,我国应当建立起横向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加强各个单行法规之间的联系和各个相关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一个各个相关部门相互合作的平台,例如,杭州市建立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即对美团、淘点点等外卖网站进行整治、处罚。其他地区政府也可建立相类似的由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各个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政府部门联结起来,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责任。

第二,也应当建立纵向的监管制度,形成中央―地方两级监管体制,各地方应当与中央保持密切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主体数据库,将网络平台中入驻店家的身份信息都保存入库并与其于工商部门和其他部门开具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一一对应。同时,各级政府还应当积极实施中央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政策,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对新法的执行效率,避免监管缺位现象。

第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对网络平台和入驻店家同时进行监管,目前而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仅仅对入驻店家进行线下监管,而没有对其在网上平台经营业务进行整治。在对线上业务的监管完全依赖无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的行业自律。同时,食药局应当对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监管,对其准入条件进行核实。

参考文献:

[1]李先国.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其启示[J].财贸经济,2011(5).

[2]琐放.论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以比较法为视角[D].合肥:安徽大学,2011.

[3]肖艳辉,刘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兼论我国食品安全法》[J].太平洋学报,2011(1).

篇10

关键词:中美两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对比分析;优化路径

近年来,中国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已成为诸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为此,信息披露处于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对提高消费者信心,实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具有重要作用,成为该体系发展的重要目标。尤其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对外报告中,应满足消费者、监管方等多主体应用的实际需要。在此方面,美国食品药品信息安全管理成效显著,特别是信息披露方面要远胜于我国。通过分析美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研究该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中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进一步发展,对构建中国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环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美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成功经验分析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信息披露活动有效实施

美国拥有相对健全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框架,如专门针对食品安全制定的法律、信息方面的法律及商业保密方面的法等,上述三个法律相辅,完善了美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在食品安全专门立法方面,2016年2月9日,美国FDA正式出台“农产品安全生产法”“外国供应商验证程序法”和“第三方认证法”等三项法律,强制要求本国食品生产必须达到安全标准,同时要求销往美国的进口农产品必须符合国内标准。在信息类立法方面,《行政程序法》(APA)、《信息自由法》(FOLA)和《联邦咨询委员会法》(FACA)等法律保障了美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及全面性。在药品安全法律建设方面,食品药品法律较多,并且由专员负责。例如《公共卫生服务法》、《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等,由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管理和具体实施,负责食药申诉、听证会和其他行政程序活动。上述法律法规的实施,使美国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逐年减少。据业内人士统计,截止2016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较2015年分别减少两成与三成。

(二)形成了一体化信息披露主体,监管环节有效衔接

美国已形成职能明确、一体化的食品药品信息披露主体。以联邦政府信息披露为主,地方各州政府信息披露为辅,并按照各部门监管范围进行职责划分。如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负责本国及国外引进的食品安全,主要监管对象为未加工的蛋类。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署负责本国及进口加工肉类和家禽制成品。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署主要监管动植物类制造食品。州政府通过与FDA等机构进行合作,针对海鲜及其制品、牛奶以及其他国内食品,制定较为严格是安全标准;对餐厅、奶制品加工厂、食品销售场所、商铺、农作物加工厂及相关区域食品加工厂进行检验。同时,美国注重无缝隙有效控制监管,药品信息披露已形成多级联动管理体制。信息披露主体主要包括财政部、HHS、FDA和DEA,根据FD&CA规定,HHS负责进口药品相关机构的注册,再将注册信息提交财政部进行资质的审查,FDA通过检查药品进口相关文件确定检查环节。美国食品药品各环节相互衔接的监管体系,为问题追溯打下基础。据《2015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显示,109个被评估国家中,发达国家占据前排名约1/4,美国以89.0分位居全球第一。

(三)具有完善的风险分析、预警和跟踪系统

风险分析系统是美国制定食品药品安全决策的基础。各级管理部门通过采用“危险分析和临界控制点(HACCP)”,以及制定技术标准减少和控制病源体等管理措施,保证食品生产和加工全过程的安全。美国早在20世纪末的“总统食品安全计划”中就已提出,采用预测型模型方式,对食品安全主要的微生物污染问题进行风险分析。并委托“哈佛风险分析中心”为此建立概率仿真模型,预测可能被疯牛病感染的牛的头数、疾病持续的时间和人类遭受污染食物侵害的可能性。评估结论是,美国每年的疯牛病案例至多1-2头,确认该病至2020年得到根除。同时,美国企业曾在与供应有关的活动中投入1.6万亿美元,建立精确的“追溯跟踪”制度,使企业对食品问题进行及时排查。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消息,2016年3月16日,美FDA召回通报称,两家公司宣布召回可能腐败变质,食用后可能致病的金枪鱼罐头。在药品风险预防与追溯方面,美国控制较为严格。药品上市前,需要通过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药品安全监督委员会一致同意。同时,药品安全监督委员会每月定期召开会议,举办论坛讨论如何应对潜在的药品安全问题,会议内容均在FDA官方网站上公布,此举是药品安全风险预防与追溯的重要途径。可见,美国完善的风险分析及追踪系统对食品药品可能性污染、疾病传播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四)拥有先进的检测技术及广泛信息采集渠道

巨额的资金投入,广阔的信息采集渠道以及先进检测装备,为美国获取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提供了保障。由于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美国逐渐提高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投资力度,2016年,美国FDA获得27.2亿美元预算,较2015增加1.69亿美元。目前,美国使用多层次的网络化公共卫生实验室进行食品药品的检验工作。据美国食品安全新闻网消息,2016年6月,美国研发一种有效协助FDA评估进口食品药品风险的计算工具,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在FDA的监督下,2016年第一季度美国制药企业召回18种缺陷药品销毁,并对消费者进行补偿。并且,美国FDA检测食品农、兽药残留数量技术,获得国际公职分析化学家联合会(AOAC)的认证,此技术可检测350多种农药。此外,美国食品药品安全披露机制信息采集能力较强,采集渠道广泛。例如,美国会在一年之内举办两次大型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对全球范围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进行搜集及整合评价,为美国FDA提供参考材料。同时,美国拥有覆盖50个州和4大城市食品检测实验室的“食源性病原菌分子分形”网络,该网络和美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核心团队、药品管理局均进行密切合作,欧洲、亚洲、加拿大及拉丁美洲的部分实验室已逐步加入此网络,使其具有国际化特征。

二、中美双方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差异比较

(一)信息披露产生效果不同

美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主体责任到位,分工极为明确,并产生了良好的披露效果。具体而言,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如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检验署等,负责与FDA开展合作,及时披露所管辖区域的食品安全信息。通过对生产日期、厂商、原料配置等安全资料的披露,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问题,提升了食品的安全性。相对而言,从我国信息披露的内容及范围来看,主要以检验检测、综合监督、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政策等事后处理结果信息为主,缺乏对信息的预测分析以及危机、危害的事前预警信息披露。例如,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及《药品审评管理规范》中,缺乏对药品问题的一致性解释和可预防性执行方法,导致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据中国经济网2015年9月报道,近两个月来,国外品牌食品安全事故在国内频出,7月份,福喜供应过期臭肉;南京棒约翰发现过期面团;8月份,深圳沃尔玛爆出熟食安全问题;亨氏米粉被查严重铅超标等现象,多数事故均由于事前信息披露不到位导致。由此来看,美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于事前披露,而我国则主要以事后结果信息披露为主,无法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信息披露效果差距较大。

(二)信息采集手段及反馈渠道不同

美国具有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基础制度,信息采集手段先进且反馈渠道较多。2015年8月,美国实验室应急网络(LRN)研究出移动式QS信息采集查询鉴定技术,对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病源进行确诊。并且,发生安全事故后,美国通过多渠道接受反馈。例如,美国农业部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免费电话热线;美国农业部设立了AskKaren在线提问平台,通过此类方式,美国卫生部能快速调查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而对事故企业进行诉讼与追究。与美国相比,中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依靠举报奖励方式、采访及问卷调查等传统形式进行信息采集。食品药品信息缺乏准确反馈,致使食品药品领域出现多起安全事故,而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制裁措施。据佰佰网数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住院,50万人出现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的人数高达19万人。同时,中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反馈渠道系统兼容性较差。如,茅台防伪溯源、信息反馈系统防伪码查询方式繁琐,使得用户信息反馈率仅为4%。可见,我国信息采集及反馈渠道匮乏,严重阻碍了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信息披露内容存在差异

美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内容较为全面,共修订30多部有关食品药品信息安全披露的法律法规,包括《药品产品召回制度》、《食品质量保护法》与《公共卫生服务法》等,涉及了疾病预警、食品质检、消费者投诉等多方面内容,披露内容涵盖面较广。此外,美国针对不同的信息披露工作者、消费者与食品药品企业,对披露内容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极大提高美国信息披露机制效率。相对而言,中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内容有限,涉及的披露范围较窄,易产生安全信息漏洞。例如,《食品安全法》中第九十九条表示,“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严重的急、慢性危害”,然而市场上频频出现的“注水猪肉”、“苹果工业蜡”等,虽不具有严重的毒害性质,但仍添加了对人体有影响的添加剂。在食品安全披露中,却并未明确涉及此类掺假食品内容,易导致不法分子钻空,引发更多食品安全事故。在药品安全方面,《药品行政保护条例》、《药品管理法》等法律中,虽包含了部分药品安全信息披露内容,但由于制定主体不同,披露内容较分散,使得药品安全信息在披露实践中存在局限性。由此,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内容方面,中国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四)安全事故追责处理的信息披露差距较大

美国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追责,遵循着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步骤执行,并在FDA监督下进行。并且,信息披露从开始到终结,一直在随时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进行播报。为披露食品药品危害事件的责任并进行追究,美国政府还建立了食品药品危害报警系统、食物中毒通知系统、化验所汇报系统和流行病学通信及咨询网络系统。通过这些完善的网络系统,为美国食品药品安全部门追责及信息披露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并全程进行追责披露。追责事故处理的披露,最大化的实现了美国食品药品安全部T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有效控制。相对而言,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追责处理披露过于形式化,形成相对固定处理模式,即媒体曝光――政府查处――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然后罚款了事,对相关人员责任追究披露效果极差。梳理2015年多起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公开报道,可以发现多达449家企业今年以来被通报2次(含)以上,占比近两成。而陕西圣唐秦龙乳业公司生产的“恩能加”牌婴儿配方羊奶粉16次上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黑榜,高居“黑榜”榜首。西安喜洋洋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纽贝兰朵婴儿配方羊奶粉、金装婴儿配方羊奶粉,以及冠尔优婴儿配方羊奶粉等批次,被检出硒含量、钠含量超标,抽检不合格多达 12次之多。另外,南昌市草珊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养鹿人牌参茸枸杞酒”、“采森牌β-胡萝卜素含片”等,不合格次数多达9次。由此来看,监管部门对食品药品企业追责及披露尺度过于宽泛,而为消费者提供的权益保障偏于薄弱,导致处于不对等地位的消费者事先预防或事后维权都较为困难。

三、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食品药品事前披露,健全法制化管理

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需要加强食品药品事前披露。因此,政府监管机构应制定明确的食品药品安全立法,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进而优化信息披露体制。我国可借鉴美国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制度,严格制定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专门法规。同时,需要形成完整系统的事前防范机制,推行种植养殖标准化,并强化检验检测体系,完善市场食品药品准入制度。明确规定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与披露主体的权责,对于监管不到位的法制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并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领导部门绩效考核中。

(二)加大检测设备资金投入,提升信息检测技术

先进的检测装备能为获取信息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检测的基础建设中,我国与美国仍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加大资金建设的投入。建设和完善我国信息检测基础装备,需要规范实验室管理,引进更多如云平台服务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采集终端等先进设备。加强对信息检测网站的维护,并定期市场采集与分析报告,以促进相关部门资源共享。扩展采集渠道,如网站搜寻、行业协会、期刊杂志等,实现全方面的信息采集。有针对性进行不同的专项信息采集行动,对于检验质量未过关的伪劣食品药品,应实行二次调查。

(三)实施可追溯机制,完善食品药品流通体系

借鉴美国先进经验,我国应在现有立法基础上,建立精确的追溯跟踪制度。可通过使用有效记录溯源信息技术,如射频识别技术、数据库技术、条码等新型技术,对每一件食品药品标上相关记号与记录信息,实现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的全程可追踪,以保证不同种类的食品药品质量。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溯源手段,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记录及保存仓库,确保原信息的编号排序,对于重要信息应给予特殊标注。以促使生产企业在安全问题发生后,能迅速找到问题根源,并对问题产品进行及时的区分、隔离与处理,杜绝安全隐患的进一步扩散。

(四)扩展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渠道,实现安全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需要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反馈制度,与反馈途径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并丰富相应的信息披露渠道。在此基础上,逐渐设立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布平台与网站,促进监管信息的有效衔接,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建立交流网站,定期披露各安全监管部门所获信息。同时,改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披露方式,将商品条形码增加信息披露功能。通过扫描条码,可以获取商品的生产与制造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将官方数据库与条码信息对接,将结果及时反馈予扫码者。包括但不限于该商品是否曾经被勒令下架、是否合格、生产厂商的违法记录等。

(五)完善信用披露及奖惩制度,对食药安全事故主体责任进行追究

食药监局应进一步完善信用记录、信息披露和奖惩机制,加快制定出台食品药品企业“黑名单”制度,追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主体责任,治理食品药品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风险管理层级和责任分工,加大对媒体披露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例如,通过食药部门对事故企业采用信用惩罚,重点打击对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利用互联网制售假药,以及医疗器械等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赵春艳.企业食品安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6-67.

[2]倪晓锋,沈杰,沈生荣.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解析与完善[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9):2940-2947.

[3]刘家松.中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的比较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11):152-159.

[4]陈素云.内部控制质量、制度环境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J].r业经济问题,2016(2):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