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鉴赏范文

时间:2023-04-05 0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玉器鉴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玉器鉴赏

篇1

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遗址就有玉龙出土。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为墨绿色,高26厘米,身体呈“C”形,龙头刻划得栩栩如生,龙背钻有一个圆孔,学者们指出这件玉龙是从玉猪龙演变而来的。这条玉龙由此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图1)

商周时期,在各种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中,龙的形象经常出现,玉龙数量较多,纹饰上有很大的变化,由简单趋向繁复。商周的龙,多为片状,身躯大多卷曲为块形,头顶有蘑菇状的角,眼睛多为“臣”字形,俗称“臣”字目,龙背上出现了脊齿形装饰。

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的玉龙为圆雕,(图2)玉龙张口露齿,“臣”字目,柱形角,龙背脊齿形装饰,龙身饰菱形鳞纹,短尾卷曲,呈伏卧状,以此可知商代晚期玉龙的形态。

周代的龙纹除了沿袭继承商代龙纹特点外,在造型及纹饰上也有所变化,“臣”字目的眼角线加长,眼角出现带钩的装饰,龙身较商代细长,龙背上的脊齿形装饰稀疏。

战国时期是玉雕史上的高峰期,战国的玉龙是在春秋时期玉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春秋时的玉龙多为璜形器,两端作对称的龙首,双龙同体,浅浮雕云纹、谷纹、蟠虺纹布满全器。春秋晚期已出现“S”形回首、弓身、卷尾的龙纹佩(图3)。战国时期的玉龙龙身很长,蜿蜒曲折,尖尾下卷,造型也呈“s”形。多为回首状,张口,两个钳状獠牙对峙,下唇琢成钺形,威严凶悍。通体饰云纹、谷纹、涡纹等,纹饰繁密(图4)。根据考古发掘,战国时期的玉龙大多出自王侯、贵族的墓葬,玉龙不仅是他们生前的佩饰,也是陪葬品,更是权力的象征。

在我国玉雕史上,汉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黄金时期。到了汉代,龙形已初步确定,头上长出双角,龙身向曲折盘旋、四足兽发展,并出现了双翼(图5)。晚期龙首变长,似马头。王充《论衡》中说“世俗画龙,马首蛇身”,此话点出了当时的龙纹形象。

隋唐时期玉器逐渐进入繁荣时期。隋唐玉龙形体夸张、气韵生动,有一种向上的姿态和美感。唐代玉龙的雕琢特点是龙头长,耳朵呈花叶形,龙嘴开阔,嘴角超过眼梢,占龙首的三分之二,张口露出如梳子状的龙牙,下颚出现胡须,角为单岔鹿角,毛发呈飘拂状,身躯细长,体饰斜方格鳞纹,后腿与龙尾缠绕一起,并用蛇腹一样的阴刻线装饰。(图6-图7)

唐之后龙的造型和纹饰进入固定的模式。下面参考安徽省文物总店藏的龙纹玉器,具体说说宋、元、明、清的龙纹有什么不同。

宋元时期,玉器风格转向生活化,充满生活趣味。宋代龙的形象基本成熟,玉龙的主体往往带有陪衬纹饰,有龙飞凤舞、祥云腾飞、踏波戏珠、花丛中游戏等题材,通过为玉龙营造一定的环境,变凶猛威严的神兽为祥瑞可亲的瑞兽。

玉龙佩,宋代,现藏于安徽省文物总店(图8)。长6.3厘米,宽4.9厘米,厚0.5厘米。玉质温润,色略黄,有黄土沁。玉龙扁平体呈“S”形,昂首挺胸,眼椭圆形,上唇翘,下唇上卷如钩,长髯,角后仰,身上有飞翼,尾外卷,造型传神,双面雕琢勾连云纹。

宋代龙纹的雕琢特点:宋代玉龙大多侧面表现,常和穿枝花在一起,也有伴“骨朵云”纹和卷草纹,整体纹饰生动传神,富有立体感和流动感。龙的头型一般长而窄,长着细长的龙角,龙角向上弯卷。眼角与嘴角相平,也有的嘴角超过眼角的,张口露齿。龙体多数为无饰纹龙,两侧各琢有一条阴刻单线,龙腿细长,关节处用短细阴线雕出较长的腿毛,龙尾近似蛇尾。宋代后期龙的腿部有“露筋露骨”的纹饰,即在腿部刻一道阴线,再加上几道短的(横)阴线,很有力。这种表现方法宋以前很少见。

到了元代,龙在云中翻腾的较多,伴有大的云朵纹,或穿插于仙花异草之中,刀法深峻。元代玉器上的龙纹与瓷器上的龙纹相似,大多呈小头细颈,蛇尾,四肢三爪矫健有力,龙发细长飘逸。

龙纹玉饰件,元代(图9),现藏阜阳市博物馆(由安徽省文物总店调拨)。长6.2厘米,宽6厘米。平板状方形倭角,龙呈昂首翘角,张牙舞爪状,三爪特征突出。龙身蜿蜒扭曲于花丛中,身上满饰菱形网纹。

由此图可以看出,元代的龙,龙眼是凸出的,嘴角不超过眼角。嘴张开的深度比宋代龙嘴浅,龙发细长飘逸,头部与颈部往往用重刀间隔,并较头部稍低,这种雕刻方法是元代龙纹所特有的。腿的关节处大部分是勾云纹。腿部“露筋露骨”纹饰和宋代是有区别的,元代的小横线,一般比宋代略少,没有超过六七道的。龙以三爪为多,有的爪尖长似镰刀。元代的龙纹强壮、粗犷、矫健、豪迈。

到了明代,玉器龙纹有了很大变化,常在带钩、玉带饰板上出现。

引镶白玉龙纹玉饰,明代(图10),现藏于安徽省文物总店。长12.9厘米,宽5.9厘米,厚0.9厘米,这件龙纹呈3/4面,回首状,圆眼突出,鼻子有如意纹,张口露齿,双角,体细长弯曲,盘旋于卷草纹之中,脊为齿轮状,四肢有力,关节处饰有勾云纹,四爪,风车状。玉饰为三层透雕,花下压花,雕琢得十分精美。

玉镂雕龙纹饰,玉带饰板上的装饰,明代(图11),现藏于安徽省文物总店。长6.7厘米,宽5.7厘米,厚1.8厘米。在雕琢上保留了一些元代的风格,如脖子使用重刀,腿部“露筋露骨”。龙身弯曲强壮,用阴线勾饰鳞片形龙纹,龙的周围开始出现吉祥图案,这里雕刻三个柿子分别挂在框内三角,表达了人们希望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明代玉带板的装饰风格。

长方形玉龙纹镶件,明代(图12),现藏于安徽省文物总店。长8.9厘米,宽5.8厘米,厚0.7厘米。正面浮雕龙纹,张口露齿,圈眼,双角,身体细长弯曲,四爪如球状,脊背上所刻纹饰尤如齿状纹,身边有祥云伴随。

桃形镂雕龙纹玉带饰,明(图13),现藏于安徽省文物总店。高6.2厘米,宽5.7厘米,厚0.7厘米。龙首回顾,圆目平视,猪嘴,张口露齿,鼻端有如意纹,脑后雕有双角,毛发上冲,身上阴刻鳞纹,背上有脊齿,关节处饰有勾云纹,腿毛飘拂,爪似风车。“万”字雕在龙头之上,伴有祥云,图案表述了龙体万年,皇位永存。

这四件明代龙纹镶件有许多共同特点,但又有小的差异。就造型方面来说,它们的身躯长短、胖瘦都是有区别的。明代龙纹饰的共有特征:明代龙纹头多微侧,多为3/4侧面,毛发几乎都从头顶部往前冲,宋元时候雕琢的龙为侧面,发基本上是从后脑下部向上飘拂。双角和宋代不同,呈反梯形状。龙首呈猴脸猪鼻,多圆目平点。龙身变得细长,颈、腹、尾没有明显的差别。身饰网状鳞纹,背有脊齿。龙腿上出现长短不齐的腿毛,比宋代短小,而且在腿毛的两边又增添了像云纹似的短小纹饰,这是明代同宋、元两代不同的。腿部“露筋露骨”到明中晚期演变为在小腿上,全部拉直线。龙爪三爪少,四爪五爪较多,大多呈风车状、球形状。尾有秃尾的,也有带装饰的,有一种尾部两边像云纹,中间像树叶。明代晚期出现正面龙纹。

清代玉器上的龙在早期比较少,就形象看,清代的龙纹与前期的龙纹比较,又有很多变化。清代龙纹的典型特点:清代多为正面龙,头部形状短而见方,毛发浓多乱生,额头突出,稍呈圆形,并出现了火焰眉,鼻两侧又出现了如鲤鱼一样的长须,这是以前各朝龙纹所没有的。龙的嘴角是斜的,眉、腮出现有锯齿状线纹,称锯齿形腮,特别是正面龙。侧面龙亦有锯齿形腮,但较短或不太明显。明代侧面龙不以锯齿腮作为特征,有时寥寥数刀。龙身稍短明代,龙鳞规整细密,腿毛也有锯齿纹表现,也有呈羊的胡须状,比明代宽短,有的呈云头纹。此期龙爪有三爪,多四爪五爪,形如老鹰爪状,不及明代龙爪显得有力。龙尾如松叶多叉展开,也有像秋叶形的装饰,安置在其尖端。清代的龙纹与前期比,制作上较呆滞,飘拂状的形态已不存在,称为“苍龙”实不为过。

篇2

三门峡虢国墓是截止目前我国发现的春秋时期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大型邦国公墓,出土文物万余件。其中玉器大约3000件(组),依其用途可分为礼器、佩饰、实用玉器、殓玉等。礼器有戚、琮、璧、璜、戈、圭、璋;佩饰有组合发饰、项链、手链、多璜组佩等串饰,、珠环、管等几何形佩饰,龙、虎、象、鹿、鸟、鹰、鸽、鹅、蜘蛛、龟、鳖、鱼等动物形佩饰;实用玉器有、、柄形器、匕、刀、厉石等;殓玉有瞑目缀玉、含玉、握玉、脚夹玉等。这些珍稀的高古玉现均收藏于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一、 玉礼仪器

西周时期有严格的礼乐、宗法制度,在玉器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玉礼仪器是指人们在宗教祭祀、政治生活礼仪中使用的玉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了数量可观的玉礼仪器,到西周时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用玉制度。本文仅对虢国墓地出土玉礼仪器作简要介绍。

1. 玉璧(图1),直径18.7厘米,孔径7.4厘米,厚0.55厘米。和田玉质,青白色,外边缘因受沁有少许红褐色斑块,两面均饰云纹。器身边缘略有磨损痕迹。玉质较细,微透明。

2. 弦纹玉璧(图2),直径15厘米,孔径7厘米,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外边棱被磨得圆滑,器物微透明,器体比较薄。璧上分饰三组凹弦纹,第一周为三道,第二周为四道,第三周为三道。三组阴线纹皆以玉璧的内圆圆心点为同心圆,应为轮制的方法刻出这些规整的同心圆图案。璧的两面粘有朱砂痕迹和大片抹布痕。

3. 玉璧(图3),直径10厘米,孔径6.9厘米,厚0.3厘米。青玉,浅豆青色,双面饰尖尾双龙纹,臣字眼,眼角线回勾,典型的西周刻法,龙身饰云纹,双阴线刻法。外边棱被磨得圆滑,体薄,微透明。

4. 玉琮(图4),通高2.6厘米,射径3厘米。白玉,玉质温润,部分受沁呈红色。体矮小,内圆外方,上下两端有短射,通体素面。

5. 凤鸟纹璋(图5),通高6.7厘米,宽1.7-3.2厘米,厚0.3厘米。杂质玉,色青泛黄,受沁较重。扁平条状,顶部略宽,底部稍斜收,顶与两侧有扉棱。两面饰阴线龙凤纹,凤高冠,钩喙,圆目,长尾上卷。

6. 镂空玉璜(图6),通长11.3厘米,宽3.5厘米,厚0.2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有褐色斑点,微透明,两面饰对称两组人龙合纹,人形无四肢,身体卷曲,鼻、眼、耳、发纹样俱全。龙身盘曲,头上有角,鼻上卷,椭圆形眼,口露獠牙,给人以威武雄壮的感觉。器身周边有牙形饰,一端有穿孔。在人龙纹间有透雕孔。

7. 玉戈(图7),通长40.4厘米,宽8.5厘米,厚0.1-0.5厘米。青玉,全部受沁,呈棕黄色,正反面有朱砂痕迹,微透明,锋呈斜三角形,刃较钝厚。援、内宽窄相差无几,皆有不明显的起脊,援本部有一圆形穿孔。

8. 龙形玉璜(图8),通长9厘米,宽2.1厘米,厚0.4厘米。青玉,为深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色的斑点,镂空,微透明。用单阴线、双阴线刻出龙纹,臣字眼,眼角线回勾,卷起尾巴,爪收于腹部,吐舌,舌尖向下卷起,仿佛在做嬉戏状。

9. 玉戚(图9),直径18.9厘米,柄端宽14.5厘米,刃端宽16.3厘米,厚0.6厘米。豆青色。柄端较窄,刃端阔而呈弧形,两侧斜边有牙齿形装饰,中部有圆形穿孔。器身有少量黄白色斑纹与斑点。半透明,刃端正背面各磨出四个内连弧形斜平面,背面大部有朱砂及织物痕迹。

10. 玉戚(图10),长14.4厘米,宽13.3厘米,厚0.8厘米。青玉质。体呈扁圆状。前端略窄,刃端阔而呈弧形,两侧边有脊牙各六个装饰,中部有一圆穿孔,背面上留有一道切割痕迹。此件器物虽为西周墓葬出土,但从器型、雕工特点看,应为商代晚期遗物。

11. 玉钺(图11),长13.2厘米,宽2.7厘米,厚2.1厘米。青玉,器身有褐色沁,玉质温润。整体似铜斧,器身厚重。中部起脊,弧刃,长方銎,銎部正背面饰饕餮纹。

12. 玉钺(图12),长15.6厘米,宽2.7厘米,厚1.6厘米。青玉,呈深绿色,玉质温润光洁,微透明。整体似铜斧,器身厚重。中部起脊,三角形锋,长方銎,銎部正背面饰饕 餮纹。

篇3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商周玉器的认识,主要的还是借鉴于殷墟妇好墓及陕西、山西等中原地区出土的玉器,从器形、沁色、纹饰和工艺上进行鉴赏和辨识。妇好墓玉器及一些典型的商周出土玉器为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个时代的古玉特征,提供了很好的标本库。但由于古玉文化的深邃博大,仅以有限的考古发掘品作为辨识依据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改变这种观念,那么古玉鉴识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这里,笔者想以古方先生主编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东卷)》为基点,以山东滕州前掌大一带(包括庄里西)出土的商周玉器为例,谈谈商周玉器鉴辨,意任动摇一种定势思维,尝试颠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以探讨古玉鉴识的蹊径和方法。

前掌大与庄里西出土的商周玉器,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这种视觉感受包括:

一、关于沁色与玉变。说起古玉,尤其是历经三四千年风雨侵蚀的商周古玉,人们首先想到的因土蚀斑斑而变得满目疮痍。因此,沁色便成了辨伪的主要手段。但事实上,地理位置、埋藏环境等客观条件造成的地质、地温和地气的复杂多样,使得古玉受沁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相对来说,滕州一带的商周玉器,虽然有的表面沁蚀也非常严重(图1),但更多的则是玉器本身的质变替代了严重的表面受沁现象(图2)。这种情况与高古玉器通常所表现出来的斑驳陆离的沁色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它不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变化,而是一种由里及表的玉变(也叫质变)现象。这个现象,在滕州出土的商周玉器中比比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它对于我们研究商周玉器的地域特色及断代参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有待于更科学的检验和认定。但笔者推测,主要应该与玉器人士后的周围环境有关――如果随葬玉器的地理条件较好,或者少受酸碱的直接侵蚀,而只是长期经受较多的地温地气影响或浸润,就会造成玉器本身结构上的蜕变.在色泽上也便呈现出一种质的变化来。大凡既有轻微的酸碱类化学物质的直接侵蚀,又历经水、气,温等地理或物理因素的长久影响,那么,这些古玉给人的表象感觉,是色泽上的深浅浓淡替代了土蚀、灰皮和蛀空等等受沁迹象。也就是说,质变越严重,其由内而外整体色泽的变化越明显,色彩也愈益丰富(图3、图8)。反之,也可能只呈现出一种比较轻微的与玉石原色迥异的色泽,或者只是使原色发生轻微的失真,如白玉变成了奶黄色,青玉变成了深绿色,等等。由此看来,“由表及里”的侵蚀和“由里及表”的质变,应是两种不同的沁变形态。这种形态,对于我们鉴辨商周乃至其他时代高古玉器,同样是很好的借鉴。若只以所谓“满沁”及各式传统视角中的沁状来鉴识一件商周玉器,也许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二、关于皮壳与包浆。古玉的旧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玉器本身的皮壳与包浆。所谓皮壳,是指长期的外在环境因素给玉器留下的陈旧痕迹或气息,而包浆,则是这一气息鲜明而突出的外部体现。当然,古玉的皮壳应为自然生成,它没有人为的因素,而包浆则可以有人为的因素。比如经常盘玩一件玉器,同样会使其表面产生包浆。只是出土玉器的天然包浆与人工盘玩的包浆不同,前者凝重而后者浮泛,辨识当然也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困难在于: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有些出土古玉,其皮壳与包浆的表现形式会与我们常见的古玉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图4、图5)。这样的古玉,如果用一种经验中既有的关于皮壳和包浆的定势思维去观察,那么,你无论如何也不会看真看好。因为粗略打量,其皮壳的陈旧感不太明显,或者通俗地说显得太“嫩”,而包浆也不是十分厚重滋润。但它确实蕴涵着一种内敛而温和的光影。这光影叠加在同时代的打磨痕迹上,流畅而不张扬,虽然看去并不十分“开门”,但确实形成了古玉包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玉器本身在入土环境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外在(地质地貌条件)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了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娇贵外表。根据笔者观察,此类情况在同类出土玉器中并不鲜见。这就告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皮壳和包浆,并不能囊括所有出土古玉的状况。也就是说,不能以僵化的观念来看待古玉的“旧气”。有些商周玉器,虽然在视觉上不能给人一种熠熠生光、“宝光”饱满的感受,但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油亮滑腻、晶莹剔透的光泽性状,还是非常显然地烙下了远古时代的印记。因此,用皮壳和包浆的传统观念来衡量一件玉器的时代特征和真伪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脱离了玉材、器形及纹饰、工艺等特点的综合鉴察,而是仅仅偏执于一种概念化的表面特征,一叶障目,那么,造成对真古玉的误辨误断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关于纹饰与刀工。标准的器形加上标准的工艺手法,是我们对古玉断代的最好的依据之一。说到商周玉器的纹饰工艺,“勾撒法”“浅浮雕”“一面坡”“臣字目”“减地”“压地”手法突出耳、目、头、足的形体轮廓,以阴、阳线表达细部,以剪影式风格体现动物形状,等等,似乎已为人们所熟识,并且渐渐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鉴识标准。但我们同样不能偏狭于既有的经验,而对商周玉器的雕琢方法进行想当然的定性。科学地区分“同中有异”与“异中有同”的雕琢手法,是我们认识商周玉器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举例而言,同是繁复的纹饰,在线条上殷商时期的显得比较简洁、粗犷、硬朗,而西周时期的则显得婉转、柔和、流畅。即使是同一时期的,有的刀工利索,线条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样的玉器,比较容易为世人所认可(图6);也有的看似刀工稚拙,砣痕浅显如轻描细雕,刀工与前者大相径庭,实则同样体现了其时典型的雕琢手法和工艺特色。如未亲见,便会让人顿生疑窦(图7)。即便同为片状式动物型玉饰,有的以满工雕饰,显现其头、目、腿、爪、器身等重要部位,特征明显,开门见山(图8);也有的则以寥寥几刀斜坡,看似不经意勾勒,却画龙点睛般地表现了飞禽走兽的动态,神韵毕现(图9)。因此,繁复与简洁,粗犷与洗练,流畅与稚拙,精雕细琢的立体感与大刀阔斧的动态感,构成了商周玉器雕琢的基本技法,可谓巧夺天工、千姿百态。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文所以将商周玉器混为一谈,是因为西周玉器与商代玉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在造型、纹饰、雕琢技法方面基本沿袭商代后期作风,但从总体来看有简化和某些独创的趋向),因此无须分述。总之,进入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出现为玉器雕琢技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该时代所独有的纹饰工艺特点,才能全方位地领略商周玉器剔透玲珑的风貌和广阔的艺术审美空间。

四、关于材质。自商周时期始,大量使用新疆一带产的昆仑玉(透闪石)已为科学检测所证实。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新疆昆仑山玉料所占的比例很高。除此之外,在商周的出土玉器中,新石器时期的一些主要玉料(如蛇纹石,河南南阳地区的“独山玉”,以及其他玉石类如绿松石、玛瑙等等),都是通常被选用的玉材。滕州一带出土的商周玉器,在材质方面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特征。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些至今仍在沿用的玉材,如新疆和田玉(图10),也可以看到一些目前几近绝迹却较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青黄色的优质玉材(图11);既可以看到常见的美石如玛瑙、水晶或绿松石(图12),也可以看到现今并不多见的那些呈深灰色或赭褐色的地方性玉材(图13),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商周玉器用玉的宽泛并不等于杂乱。玉匠对于材质的选择,应该是严格遵循了“美石即玉”的原则,进行了认真的判别和筛选的。

篇4

收起了最后一米灿烂

天空显得有些苍白

阴霾的云翳掩饰着空中的划痕

弱弱的清风梳理着凌乱的往事

像是只在一瞬间

满眼一地葳蕤的翠绿

骤变成满目沧桑的荒凉

枝头上郁郁苍苍的片叶

已飘凌的牵牵绊绊

回首 难堪

曾经的曾经

流逝着那年 那人 那事

如今情归何处

模糊了的雪月里

是否冲淡了

如今残留的何年 何人 何事

邂逅间

影印着你的样子

而今却在回忆里翻阅那抹不掉的印痕

我徘徊迷惑在

现在的季节和未来的岁月中

却一如既往执着的纠缠着往昔

春如夏花的流年里

唯剩下孤零零的心绪

舔舐着落寞的伤痕

蘸着酸涩的泪花

拾零在足迹的旋涡里

迷茫 迷茫

或许雨季的来临

有些错然

可还是惊扰了我尘封的梦

瞬间 竟然

支离破碎

淡漠着

经年

篇5

1.企业在改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过程中,在改组方案范围内的企业,因审计调帐、评估增值等原因而增加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其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额补助。

2.企业为了改组(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而将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转增为自然人股本,所涉及的个人所得税,其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额补助。

3.企业为了改组(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剥离或重组的资产,在产权转让、资产过户时免收行政过户费;产权变更资产过户所发生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其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额补助。

4.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企业历年来享受的国家和地方有关优惠政策形成的扶持资金,归原企业所有;在其企业权益转增资本过程中涉及所得税应按规定征收,其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额补助。

5.企业完成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并报省证监局备案可以进入上市辅导期的,给予企业一次性50万元奖励。

二、鼓励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

6.企业进入拟上市辅导期(最长不超过三年,下同),以确定拟上市辅导期前三年实缴企业所得税平均数地方留成部分为基础,年环比增幅10%为基数,超基数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额补助。

7.企业在拟上市辅导期,投资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技改项目时,市发改、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优先推荐享受国家及地方贴息资金、科技扶持资金和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政策性扶持;优先支持拟上市辅导期企业和上市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8.对取得中国证监会上市受理通知书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企业实现上市,募集资金到位的,给予100万元上市奖励;企业通过“买壳”、“借壳”实现上市的,给予30万元奖励,将纳税地改设到我市的再奖励70万元;对市外上市公司整体搬迁到我市,并在我市纳税,且连续稳定经营2年以上、贡献突出的,给予300万元奖励。

9.企业上市后,以上市前三年实缴企业所得税平均数为基础,年环比增幅达到当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长幅度为基数,超基数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全额补助。

10.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以在*实施项目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奖金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通过增发、配股、公司债等再融资措施募集的资金,以在*实施项目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奖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三、积极营造促进企业上市融资的良好环境

1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府办、经贸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工商局、国税局、环保局、安监局、人劳局、科技局、外经贸局、人行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上市培育企业的确定以及上市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上市办),办公地点设在市府办,负责企业上市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

12.简化程序,高效服务。市经贸、发改、财政、国土、建设、规划、工商、外经、国税等部门要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全力支持企业上市,根据企业上市需要,及时为企业出具相关合规性证明,尽快办理证照登记变更手续。市财政每年安排上市工作专项经费用于企业上市培训和推介活动,努力推进企业掌握上市业务知识,提高资本运营意识和能力。

13.特事特办,责任到人。对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并由相关责任单位明确专人负责办理,做到特事特办,急事先办。

14.建立上市企业培育制度。企业符合注册地、纳税登记地均在*,且满足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净资产2000万元以上,不存在未弥补亏损,主营业务突出,并编制详细上市工作计划的成长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可向市经贸局申请列为上市培育企业,市经贸局初审后报市上市办审核,经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批准后,列为上市培育企业。上市培育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三年内有效;三年内不能上市的,需重新申报认定。

四、政策兑现

15.企业申报。凡符合补助奖励条件的企业,应及时做好兑现政策材料的准备,其中企业涉税补助奖励申请,由企业向辖区内市地税征收分局申报;企业涉税以外的其他补助奖励申请,由企业向市经贸局申报。初审意见在15个工作日内报送市上市办。

16.审核拨付。市上市办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审核工作,并报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由市财政局按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理资金拨付。

17.政策管理。市上市培育企业自审定之日起3年内不愿上市,上市公司自挂牌交易之日起或“买壳”、“借壳”公司自办妥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之日起5年内,企业注册登记地迁出*市行政区域的,或者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在*市行政区域内的,所得优惠及补助奖励一并收回。

五、附则

18.本意见所指企业上市是指在境内外主要证券市场主板或创业板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IPO),或者通过注入本地资产实现买壳上市的企业。在产权市场、三板、柜台交易等市场实现股权流动的不在此列。

篇6

1. His family name ___________Green.

A. am B. is C. be D. are

2. What’s that___________ English?

A. to B. from C. on D. in

3. ―Where is your umbrella, Eli? ―It’s___________ the door.

A. on B. in C. behind D. under

4. This is my friend.___________ name is David.

A. Her B. His C. My D. Your

5. Please look at the photo___________ my family.

A. bring B. with C. of D. in

6. Please___________ the chair to your room, Tom.

A. bring B. take C. help D. want

7. There___________ a computer, two balls and some books in the room.

A. be B. is C. am D. are

8. I___________ a basketball match on TV this morning.

A. look B. see C. have D. watch

9. He wants___________ a blue sweater.

A. to buy B. buying C. buys D. buy

10. Peter likes having chicken___________ lunch.

A. to B. on C. for D. with

11. ―Do you like English?

―Yes. It is___________.

A. boring B. not interesting

C. fun D. bad

12. ―___________tennis.

―That sounds good.

A. Let play B. Let’s play

C. Let’s to play D. Let us to play

13. ―What do you have___________ breakfast?

―Bread and milk.

A. eat B. for C. on D. with

14. Nick___________ a baseball.

A. not have B. don’t have

C. not has D. doesn’t have

15. ―How___________ does John want?

―Six.

A. many chickens B. much bread

C. many apple D. much tomatoes

16. Do you know the answer___________ these questions?

A. to B. of C. for D. from

17. ―___________are your shorts?

―Twenty yuan.

A. How much B. What money

C. What size D. What color

18. ―Thank you___________ your great help.

―You’re welcome.

A. for B. to C. give D. of

19. You can have this pair shoes___________only ten dollars.

A. for B. at C. in D. with

20. I eat___________ healthy food every day.

A. lot B. a lot C. lots of D. a lots of

Ⅱ. 句型转换(10分)按括号内的要求完成下列句子,每空填一词。

1. My family name is Read .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me?

2. This tennis racket isfifteen yuan .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ennis racket?

3. Alan has a new soccer ball.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ew soccer ball?

4. There is a volleyball under her bed.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nder her bed?

5. My skirt is red .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is your skirt?

6. I write with a pen.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 write?

7. I’m in Class Four, Grade One.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Thank you for your help.(写出答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Those are English books.(改为主语为单数形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My father is fine today.(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day?

Ⅲ. 英汉互译(10分)根据汉语意思,完成下列英语句子,每空填一词。

1. 我能看看你的彩色照片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r color photo?

2. 我想到公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 the park.

3. 他早饭吃了很多鸡蛋。

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breakfast.

4. 我非常喜欢苹果和橘子。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ery much.

5. 咱们看足球赛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ame.

6. 地板上有三个篮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n the floor.

7. 伊恩,请给我拿几只香蕉来。

Plea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an.

8. 我不知道那个女孩的名子。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f that girl.

9. 你可以到失物招领处去领回你的手表。

You can go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 get your watch.

10. 你怎样拼写你的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r name?

Ⅳ. 交际英语(10分)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单词,完成对话。每空填一词。

A: 1 I 2 you?

B: Yes, please. I want a pair of shoes.

A: What 3 do you want?

B: Black.

A: 4 you are.

B: 5 6 7 they?

A: $55.

B: I’ll 8 9 . Thanks.

A: You are 10 . Bye.

B: Bye.

Ⅴ. 完形填空(20分)

(A)

I 1 a picture. 2 is a picture of my bedroom. 3 the picture you can see my things here and there. My computer is 4 the desk. I 5 computer games every day. It is my 6 thing. My basketball and soccer ball are 7 the door. And I like playing them very much. My 8 is under my bed. I don’t like doing homework. I don’t read 9 write at home. I’m a good 10 at school. But I’m not a good son at home.

1. A. has B. have C. is D. are

2. A. He B. She C. They D. It

3. A. On B. To C. In D. At

4. A. on B. in C. under D. next to

5. A. take B. bring C. open D. play

6. A. good B. favorite C. nice D. happy

7. A. in B. behind C. from D. with

8. A. chair B. pants C. backpack D. shirts

9. A. or B. but C. with D. to

10. A. teacher B. girl C. student D. brother

(B)

It is evening. An old cock (公鸡) is sitting 1 a tall tree. A fox (狐狸) comes to the tree and 2 the cock. “Hello, Mr Cock. I have some good news for you,” says the fox.

“Oh?” says the cock. “What is it?”

“All the animals(动物) 3 good friends now. Let’s 4 friends, too. Please come down and play 5 me.”

“Fine!” says the cock. “I’m very glad 6 that!” Then he looks up. “Look! There is something over there.”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asks the fox.

“Oh, I see some animals over there. 7 coming this way.”

“Animals?”

“Yes. Oh, they are dogs.”

“What? Dogs?” asks the fox. “Well... well, good-bye.”

“Wait, Mr Fox,” says the cock. “ 8 go. They are only dogs. And they are our friends now.”

“Yes. But they 9 that yet.”

“I see, I see,” says the cock. He smiles(微笑) and 10 to sleep.

1. A. in B. on C. between D. under

2. A. look at B. looking C. looks D. looks at

3. A. are B. is C. am D. be

4. A. be B. am C. are D. is

5. A. to B. for C. with D. and

6. A. listen B. to listen to C. hear D. to hear

7. A. They B. They are C. It is D. It

8. A. Not B. Doesn’t C. Don’t D. Don’t to

9. A. aren’t know B. doesn’t know C. know D. don’t know

10. A. go B. goes C. to go D. come

Ⅵ. 阅读理解(15分)

(A)

One Sunday(星期天) morning, Frank goes to the shop with his parents. Frank is the only child in the family. His parents love him very much.

They buy some apples and oranges for Frank. And they buy some chicken and bread in the shop. They also buy a white shirt and black shorts for Frank. They see Frank in new clothes, and they are very happy.

When they leave the shop, Frank says to his mother, “Mom, can I ask for something?”

“Yes, of course,” says the mother. “What is it?”

“I want you to buy a T-shirt and a skirt for me.”

“Why(为什么)?” asks the mother. “You are a boy. You can’t wear(穿) a skirt.”

“I’m sorry, Mom. I want you to buy them for my classmate Diana,” answers Frank.

“Her parents will buy them for her,” says the mother.

“Her father is dead(死). And her mother doesn’t have work. She has no new clothes. I want to help her,” says Frank.

“All right,” says the mother. “I’ll buy a yellow T-shirt and a red skirt for her.”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Frank’s family?

2. Do Frank’s parents go to work on Sundays?

3. What color are Frank’s shorts?

4. Does Frank like fruit?

5. What is Frank?

(B)

Li Ming doesn’t want to go home after school. It is Friday afternoon. His mother will have a rest on Saturday. She is a clerk of a bank. She is good at counting. Li Ming’s father will stay at home on Sunday. He is a doctor in a big hospital.

Li Ming’s parents are very strict with him. They ask him to study hard. He does not do well in the mid-term exams. And he dare(敢) not go home. He walks here and there. Then he has a good idea. He comes into a restaurant.

“Can I help you?” asks the waiter.

“Please give me a glass of beer(啤酒) and a plate of vegetable,” answers Li Ming.

“You are a student. You can’t have any beer, I think,” says the waiter. “You can have some other drinks.”

“No,” says Li Ming. “I want to have a big glass of beer.”

“I think you’ll be in drink(喝醉酒). Please go home at once.”

Li Ming is angry. “I have much money. I’ll pay for it after I drink it.”

“Can you tell me why you want to do this?” asks the waiter.

“We have exams last week. I get 100. I can’t go home because my father will beat me,”

“Oh, 100 is a good mark. Your father will be glad, I think,” says the waiter with a smile.

“I get 20 in math. I get 30 in Chinese and I get 20 in English. My history mark is 10. My geography mark is 10, too. And my biology...” says Li Ming slowly.

“Oh, I see,” says the waiter. “You get 100 in all.”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中选择最佳答案。

1. Li Ming doesn’t want to go home because___________.

A. it is too early

B. he is afraid (害怕) of his parents

C. he is very tired

D. his home is near the school

2. Li Ming’s father stays at home on___________.

A. Friday B. Saturday C. Sunday D. Monday

3. Li Ming’s parents want him to___________.

A. learn his subjects well B. be an actor

C. play basketball well D. run away from home

4. Li Ming goes to the restaurant to___________.

A. see his mother

B. buy some hamburgers

C. watch a soccer game on TV

D. have some beer and make him in drink

5. Why doesn’t the waiter give Li Ming any beer?

A. Because Li Ming is a student and a student can’t have any beer

B. Because he has no money

C. Because his father stays there and drinks beer

D. Because there is no beer there

(C)

Hey, Kids! Big T-shirts and shoes are on sale at Brown’s Store. We have T-shirts in many colors: red, white, blue, green, black and yellow. We also have shorts in blue and green. We have shoes in black, blue and white. The T-shirts are only $42. The shorts are just $32 and the shoes are $66. That’s not all. Please come down to Brown’s Store and see for yourself!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 We can only buy T-shirts, shorts and shoes in this store.

2. You can take blue shoes, green shorts and yellow T-shirts in this store.

3. You can buy one T-shirt and a pair of shoes with $100.

4. The T-shirts are in five colors.

5. This store sells children’s clothes and shoes.

Ⅶ. 词汇(10分)

A) 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在空白处填入所缺的单词。

1. ―What’s your p___________number? ―It’s 7021569.

2. ―Where is my c___________game? ―It’s under the table.

3. ―Do you n___________a backpack for school? ―Yes, I do.

4. ―What color are your p? ―They are blue.

5.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This is my i___________bedroom.

B) 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 Tommy and I___________ (be) good friends.

7. She is a good girl.___________(she) name is Sally.

8. This book is very___________(interest).

9. Nick___________(have) a new bike.

10. I want___________(buy) a computer.

Ⅷ. 书面表达(15分)

(A)

根据表格中所给的信息,写一段话,不少于10个句子。

姓名 年龄 出生地 职业 班级 食物 爱好

Emily 14 伦敦 学生 一年级六班 汉堡包,鸡肉 网球,排球

(B)

根据表格提供的内容介绍你的朋友。注:√表示喜欢;×表示不喜欢。

姓 Green

名 Tom

年龄 12

国籍 美国

科目

英语 √

数学 ×

食物

土豆 √

番茄 ×

爱好

跑步 √

足球 ×

Key:

Ⅰ. 1. B2. D3. C4. B5. C6. B7. B8. D9. A10. C11. C

12. B13. B14. D15. A16. A17. A18. A19. A20. C

Ⅱ. 1. What, is, your, family2. How, much, is, this

3. Does, Alan, have, a4. Is, there, a, volleyball5. What, color

6. How, do7. Which, class, are, you, in8. You, are, welcome

9. That, is, an, English, book10. How, is, your, father

Ⅲ. 1. Can, I, look, at2. I, want, to, go3. ate, lots, of, eggs

4. like, apples, and, oranges5. Let’s, watch, the, soccer

6. There, are, three, basketballs7. bring, me, some, bananas

8. don’t, know, the, name9. the, lost, and, found

10. How, do, you, spell

Ⅳ. 1. Can2. help3. color4. Here5. How6. much7. are8. take

9. them10. welcome

Ⅴ. A) 1-5 BDCAD6-10 BBCAC

B) 1-5 ADAAC6-10 DBCDB

Ⅵ. A) 1. There are three.2. No, they don’t.3. They are black.

4. Yes, he does.5. He is a student.

B) 1. B2. C3. A4. D5. A

C) 1. F2. T3. F4. F5. T

Ⅶ. 1. phone 2. computer3. need4. pants5. ideal

6. are 7. Her8. interesting9. has10. to buy

Ⅷ. One possible version:

(A)

Emily is a girl. She is nice. She is from London. She is fourteen years old. She is in China now. She is a student. She is in Class Six, Grade One. We are in the same class. We are good friends. She has lunch at school. She eats hamburgers and chicken for it. S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After school I play volleyball or tennis with her. Emily is a happy girl. She likes China very much.

篇7

[关键词] 简明英语商务英语简明化启示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由于因为银行本票条款和事项所使用的语句冗长、晦涩难懂,且结构重叠,含义复杂,顾客根本看不懂,更不要说了解自己的责任了,有些律师和法官对此也要退避三舍,甚至连银行的职员也坦诚地说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因此,1977年美国纽约州首先通过了一项改革性的法律,即简明语言法(plain language law),并于1978 年实施。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要求联邦政府各部门切实保证颁布的每项法令“以简明易懂的英语撰写以使须依照有关法令办事的人都能看懂。”这就是在美国发起的、提倡在文件中尽量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避免不必要的冗词赘语的简明语言运动(plain language movement)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执政时,与副总统戈尔共同了一项总统备忘录,要求美国联邦政府所有的文件一律使用简明英语(plain English ),提出“…By January 1, 2002, all such documents created prior to October 1, 1998, must also be in plain English.” “By January 1, 1999, use plain English in all proposed and final rule-making documents published in the Federal Register, unless you proposed the rule before that date. You should consider rewriting existing regulations in plain language when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and resources to do so….”

近年来,随着公众知情权概念的提出、政府服务意识的增强、商家竞争的加剧,简明英语运动进一步发展壮大,倡导使用简明英语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克林顿所提出的政府文件,而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法律、金融、商业、医疗等一切实用性文本。

二、简明英语及简明英语运动

什么是简明英语?

“We define plain English as something that the intended audience can read, understand and act upon the first time they read it. Plain English takes into account design and layout as well as language.”――Plain English Campaign, U.K

“我们把简明英语定义为:预期受众只需读一遍就可以理解并据此采取行动的语言。简明英语不仅强调语言,也强调外观设计和排版。”

“Plain English is good, clear writing which communicate as simply and effectively as possible. But it is not a childish or simplistic form of English.”――Plain English at Work, Australia

“简明英语是一种恰当、清楚的写作方法,它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达到有效沟通的结果。但简明英语不是幼稚或过分简单化的英语形式。”

“Plain English writing is a technique of organizing information in ways that make sense to the reader. It uses straightforward, concrete, familiar words.”――Minister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of Canada, in Plain Language :Clear and Simple

简明英语是以读者感到清楚的方式组织信息的技巧。简明英语使用直白、具体和常见的词汇。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简明英语是以读者为中心,使用日常语言和读者熟悉的词汇、有效地传递信息的方式。简明英语提倡只使用必要的专业术语,使读者有耐心把文件读完。

简明英语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项运动。简明英语运动在很多国家蓬勃发展,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爱尔兰等国家,简明英语作为与公众有效沟通的手段,已经深入人心。

简明英语运动的开展在商务工作中已初见成效,并为企业及公司带来了好处。据香港一份调查研究显示,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高级主管,以前每天需要浪费30分钟的时间来修改下属的英文文稿,公司因此每年损失268.6万港元(约34.5万美元)。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简化使用说明书中的英语,就节省了27.5万美元的开支。

三、简明英语的基本原则及对商务英语简明化的启示

商务英语是一种包含各种商务活动内容、适合商业需要的标准英文。随着国际商务的空前繁荣,商务英语在国际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简明英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并不是一味的去否定全部的传统商务英语的固定表达方式,而是在准确地并且不改变商务英语信函、合同等文本中所表述内容的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力求使英语语言更简练、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1.简明英语的基本原则

(1)篇章布局合理;(2)言简意赅;(3)信息流动通畅;(4)使用短句;(5)多用主动语态;(6)使用强势动词;(7)使用读者熟悉的词汇;(8)避免含糊不清;(9)用人称代词拉近与读者的距离;(10)避免一连串的名词修饰名词;(11)避免涉嫌性别歧视的说法;(12) 避免否定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双重否定;(13)外观设计醒目。

2.对商务英语简明化的启示

简明英语的基本原则在以下几方面为商务英语的简明化给予了启示:

(1)篇章布局合理,使用读者熟悉的词汇,使用短句达到言简意赅、信息流动、通畅的目的,同时避免了重复。我们知道,冗长的句式不仅影响读者的阅读速度,而且还造成一种庄严、怪异的假象,而简洁的句子则有利于人们的阅读和思考。正如 F. L. Lucas 指出:下笔时不要忘记,句子越简洁,意义越清晰。

我们比较地看下面的几个例句,就可以看出简明英语运动对商务英语的影响。

例1 原句 If you could let me have the latest typed version of the form in the next seven days, whereupon I suggest we meet here on 19 December to finalize the text so that you could then give me an estimate of the cost of producing a typeset proof.

原句拖沓、冗长,可以改为:Please let me have the latest typed version of the form in the next seven days. I suggest we meet here on 19 December to finalize the text. You could then give me an estimate of the cost of producing a typeset proof.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简明英语运动开展之前和开展之后商务英语的变化,短句使得繁琐、冗长的句子变得简单、简短、直接,使人更容易理解。

例2 原句 We are compelled to express our surprise and disappointed at finding the goods contained in your last shipment not up to the agree standards.

该句中的部分内容可以省去,改为:We are surprised that your last delivery does not match up with the standards.

修改后的句子比原句更简洁、简单,而读者熟悉词汇的使用更为读者顺利阅读、理解句中的含义扫除了障碍。

(2)简明英语运动提倡使用人称代词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商务英语所使用的是较正式的文体,具备公文文体的特点,口气严肃正式,注重客观叙述,避免个人观点及感情因素,极力排除主观成分,同时商务英语本身固有的格式和套话往往给人以板着面孔讲话的感觉,从而与读者之间有较大的距离,而人称代词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能改变这种情况。

例3 原句This Summary does not purport to be complete and is qualified in its entirety by th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Proxy Statement and the Appendices hereto, all of which should be carefully reviewed.

改为:Because this is a summary, it does not contain all the information that may be important to you. You should read the entire proxy statement and its appendices carefully before you decide how to vote.

在修改后的句子中人称代词you的使用使读者感到很亲切, 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从而使读者愿意继续读下去,获得其他信息。

(3)被动语态的使用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客观现象以及事物本省,同时,被动语态的使用符合商务英语中客观描述的需要,使描述较准确、得当,被动语态的非人称性质使文字显得庄重正式,尽管如此,有时难免会造成行文拖沓;同时如Henry Weihofen 指出的“,被动语态不但语气微弱,而且意义很难确定、模棱两可。”

简明英语运动提倡多使用主动语态,避免造成行文冗长,因为主动语态表达较为直接、有力、自然、 明确。Miller 说,“主动语态通常比被动语态更简洁、更有力。”

例4 原句:The contract was declared null and voi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改为: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voids the contract.

在原句中,由于被动语态的使用造成了句式笨拙,语言不甚流畅。改写后的用主动语态完成的句子更简洁,句式变得干净利落了,不但意义没有丝毫改变,相反更明显、清晰。

例5 原句 Party B is hereby appointed by Party A as its exclusive sales agent in London.

改为:Party A hereby appoints Party B as its exclusive sales agent in London.

修改后的句子结构简练,行文自然、流畅、简明,Party A和 Party B二者之间的关系清楚明了。

四、结语

篇8

到了西周,周公姬旦在《尔雅·释木篇》记有:“,苦荼”,开始了我国文字记载茶的历史。再经汉晋六朝的逐步发展,到了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起来,特别因唐代佛教禅宗打坐的需要和文人士大夫大量吟诗咏茶的推崇,饮茶之风已深入到唐代社会的生活之中。陆羽是盛唐晚期至中唐初人,在其《茶经·六·茶之饮》中曾明确记叙,饮茶在当时已“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表明在盛唐晚和中唐初,饮茶之风已犹如磅礴的水流浸透在社会习俗之中。从西京长安到东都洛阳,从长江中游的荆楚,深入到巴蜀四川,已经遍及到家家户户都在饮茶。

饮茶在唐代不仅得到普及,而且在对茶叶的采、造、制、饮等工艺和方式方法上有了全面提高,进而更提升为一种文化层次的茶艺、茶道和茶文化。在唐以前,我国虽然已有悠久的采茶和饮茶之历史,但对饮茶的方式并不是很讲究。从汉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中,“茗饮”的方法可说是与“蔬而啜之无异”,都是采摘茶叶煮汁而食的粗饮方式。到了唐代,不仅饮茶之风日盛,而且对茶叶的加工制作和饮茶方式也由粗变精,日渐提升、完善和讲究。正是此种“盛于国朝”的饮茶之风,为陆羽潜心于茶的研究奠定了历史和社会的物质基础,从而写出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

陆羽的《茶经》脱稿付梓于中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全书七千余言,分上、中、下三卷,包括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等十章,是一部系统研究、总结我国茶叶历史、源流、唐代现状、生产技术及饮茶技艺、茶具、茶器和茶道原理的纪实之作。《茶经》的问世,对我国茶业、茶饮、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此“天下盖知茶矣”,《封氏闻见记》所见之中唐时“自邹、齐、仓、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表明除家家户户都饮茶外,在全国不少城市还开了专卖煎茶的店铺。而被人们奉为“茶圣”、“茶神”的陆羽,在“鬻茶之家,陶为其象,置于炀器之间”,成为茶肆中供奉的茶神。

陆羽的《茶经》所记,全是唐代的真实情况。我们从中可以得知,唐人制茶的程序大体为:采、蒸、捣、拍、焙、灸、碾、罗、煮等工序和方法,与我们今天的饮茶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其中的焙、灸、碾、罗、煮都是为煎末茶所必经的加工烹煮过程。这种“煮而饮之”的煎茶方式,比现今茶叶片冲泡的方式要复杂得多,所用的器具也很不一样。

唐代煎茶使用的茶器,在陆羽《茶经·四·茶之器》中做了详细的记述,共有二十四种之多。这二十四种茶具为:风炉、、炭挝、火、(釜)、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鹾、熟盂、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等。此外还有都篮,是专门用来盛装二十四种茶具的竹篮,将二十四种茶具全都装入此篮中,所以称为都篮。在《茶经·九·茶之略》陆羽虽指出,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何种,但总体而言,煎茶饮茶的要求是应该十分完备的。在同一章文字中,陆羽曾专门指出:“但域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在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记有:陆羽“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都篮)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表明煎茶饮茶的二十四种茶具,在唐代曾普遍贮藏和使用。

唐代采用烹煮方式而流行社会的煎茶习俗,至五代和宋金依然流行。在五代宋金时期又出现了点茶和斗茶等新的饮茶方式及茶艺,但煎茶习俗依然延续不断。因此,煎茶所用的各种茶具,不仅唐代具有,五代和宋金时期依然存在。其遗风遗俗,在边远和少数民族甚至流传至今。

唐代煎茶的二十四种茶具,分别采用石、木、竹、藤、金属和陶瓷等多种材料制作。其中有不少为陶瓷器茶具。而铜川黄堡的耀州窑陶瓷茶具是其中的一部分。前文指出:盛唐以后两京地区盛行饮茶,中唐后两京便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以长安城而言,为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会,盛行饮茶,所需茶具应该是相当可观的,而位于唐国都长安京畿地区唯一的大型陶瓷窑场,耀州窑理所应当要为唐长安城京畿及国内其他地区生产大量的陶瓷茶具。

多年来,在耀州窑遗址和唐长安城遗址以及西安和关中地区的唐宋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与煎茶方式相关的耀州窑陶瓷茶具,出土的陶瓷茶具残器标本更是多不胜收。在此,我们比照陆羽《茶经·四·茶之器》所罗列的二十四种茶具中可以用陶瓷制作的一些茶具,介绍给大家。

(釜):是煎煮茶的器具。《茶经》中载:“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釜在耀州窑唐代的陶瓷中多有出土,所见有无釉的素烧釜,低温棕黄釉釜以及黑釉和青釉的瓷釜。其中黑釉釜出土最多,青釉釜制作最精。耀州窑出土的所有釜类(图1、图2、图3),瓷釉品种和大小虽有别,但造型大体相似,均为敛口、出唇、圆肩、鼓腹、小平底或圜底。在肩和腹相交处,设有一周环形宽。耀州窑生产的此类釜,盛唐开始出现,腹较斜,小平底。中唐后腹部更加鼓起,底部日渐加宽,进而成为圜底。造型上的这种变化,是为了更便利获得炉火加热的体积,使釜内的热水和烹煮的末茶获得更多的热量,尽快沸腾起来。这些耀州窑烧制的煎茶釜,器内均施有各种瓷釉,器外仅环形宽沿以上施釉,沿以下无釉露胎,既便利了茶叶末在釜内煎煮时“滑于内,易其摩涤”,同时干净和方便,又有利于沿下的露胎“沙涩于外,吸其炎焰”,可以大面积着受柴火,受热又快又均匀,而且避免了瓷质器物的炸裂。整体造型和施釉工艺都设计科学、美观、实用。只可惜陆羽身处江南,无缘见到大唐京畿窑的这些瓷釜,在《茶经》中没能记载。

素烧单柄煎茶罐(图4):耀州窑到晚唐和五代,又制作出一种小型的无釉素烧单柄罐煎茶器。此种单柄罐的造型均为外侈大口圆唇、直径、鼓腹,肩颈一侧有宽扁形单柄把手。晚唐时期有高矮两种,高体单柄罐先出现,特点是深腹下斜收,饼足。矮体单柄罐出现略晚,特点是球形或半球形鼓腹,饼足或宽矮圈足。高、矮两种罐体相比较,矮体的造型更便利于大面积均匀受热,虽比高体罐出现晚。矮体罐出现后,高体罐逐渐被淘汰。到了五代,在晚唐球形鼓腹矮体单柄罐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加短流和小盖的素烧单柄执壶形煎茶罐(图5)的新造型。这三种煎茶罐的出现,均在陆羽《茶经》之后,是对陆羽所记载的二十四中煎茶具的新发展。

碾:是碾磨和粉碎茶叶的工具,由碾槽和碾轮组合而成。在《茶经》中“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臼。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在法门寺地宫曾出土有鎏金鸿雁流云纹银制茶碾(图6),是皇帝用的极品茶碾具。瓷制的茶碾,耀州窑仅在唐代层有发现,出土有4件茶碾残器,黑釉和茶叶末釉各2件(图7、图8)。均为外长方形,内圆弧形槽,槽内无釉露胎,槽外施满釉,侧边宽和高近长方形,残存长近半。4件唐代的残茶碾,黑、茶两色釉各一件素面,各一件器外有门装饰。饰茶叶末釉门装饰的瓷茶碾还刻有“李万”二字,应是专门为某人订制的烧坏了的茶碾。此发现表明,耀州窑在唐代不仅制作茶碾在市场上销售,而且还有人在窑场专门订购为自己或他人特制的茶碾。

与瓷茶碾相配套的是瓷茶碾轮。窑址出土了5件:2件黑釉、1件茶末釉、2件素烧无釉,均为扁圆形,中间厚,边沿薄,中心有轴孔,可以穿置木碾轴,与瓷茶碾配套使用。

擂钵与擂棒:是耀州窑生产最多的一种研磨粉碎茶叶的瓷器。在遗址中有大量出土,不仅数量多,瓷釉品种也丰富。仅《唐代黄堡窑址》一书,就选取了窑址唐代地层出土的可复原器236件,其中青釉擂钵2件,黑釉擂钵214件,茶叶末釉20件(图9、图10、图11)。唐代擂钵的造型为腹较浅的钵式,斜弧腹或圆腹,饼足或宽矮圈足。大体可分为三种型式。一型擂钵,是敛口另设流式擂钵,流和钵连接处有一透孔。研磨粉碎的茶末,可通过钵孔,从流中倒出。

二型擂钵是敛口自设流式擂钵,是在钵成型时直接从器口一侧捏出一个内宽外窄的流来,造型虽简单化,但更加利于使用。

三型擂钵为敞口(或侈口)式擂钵,全部不设流。使用时,利用外敞或外侈的出沿,将粉碎好的茶叶末釉倒出。此种擂钵虽不设流,但因敞口或侈口在倾斜下倒时,均呈下滑的坡形,茶末可自然倒出。

篇9

故鉴定收藏古玉,看正规、科学的书籍已到了正本清源的地步,迫在眉睫。读者对此一定要火眼金睛,不要轻信所谓名家所著、主编,甚或专家做序。否则,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的玉器市场不仅要被那些多如牛毛的伪古玉拖垮,也会被这些铺天盖地的伪劣书籍打垮。

在此列举一些就笔者所见在古玉研究、鉴赏、收藏方面较为正规的书籍,以飧读者。

图录类书籍

首先是全集类:

杨伯达主编《中国玉器全集》,6卷,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此书是较早的一套全集类大型图录,包括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考古发掘及博物馆收藏的较为重要的玉器。以时代为序,学术价值较高。现市场上已难觅踪迹,不过2005年出版社又将图版缩小,编为三册,再版印刷,可做参考。

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5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它是目前较为全面介绍各省考古出土历代玉器的一套大型图录,约4000余幅玉器照片,其中不乏近年新出土而首次发表的图版,收罗较全,可作为古玉研究、收藏最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

其次是分类图集,主要包括各地区、博物馆的考古出土品和玉器收藏。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中、下三卷,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年。为目前收录北京故宫藏玉最多的一套书。

《海外遗珍――玉器一、二》,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1986年。收集了欧美各博物馆所藏中国古玉400余件,但因发行较早,许多为黑白图片。

安徽省文物局主编《安徽省出土玉器精粹》,香港众志美术出版社,2004年。此书有不少器物的微痕照片和拓片,对古代治玉技术研究有一定帮助。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粹》,文物出版社,1997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及南京博物院联合主编《良渚文化玉器》,文物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89年。收录了江、浙、沪三地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图片精美,是良渚文化玉器研究不可缺少的一本经典之著。

安徽省文物考古所编《凌家滩玉器》,文物出版社,2000年,较为系统地发表了安徽史前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

殷志强、丁邦钧主编《东周吴楚玉器》,台北艺术图书公司发行出版,1993年。主要收集发表江苏吴县严山出土的吴国玉器窖藏,河南淮阳平粮台、淅川徐家岭、安徽长丰县等地出土的楚国玉器,图片质量精美,细部纹饰较多,但可能市场上已难以见到。

扬州博物馆、天长市博物馆编《汉广陵国玉器》,文物出版社,2003年。将扬州地区出土的汉代广陵国玉器进行了整理发表。

刘云辉著《周原玉器》,中华文物学会出版,1996年。汇集了陕西西部周原地区出土的西周玉器以及作者对此的一些研究成果。

刘云辉主编《北周隋唐京畿玉器》,重庆出版社,2000年。囊括了近五十年西安地区出土的北周隋唐玉器精品。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编《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收集了上海地区出土的唐宋元明清玉器150余件,对研究鉴定唐以后的玉器有一定参考价值。

另外还有《中国玉器鉴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吴国王室玉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北京文物大系――玉器卷》(北京出版社2002),《三门峡虢国女贵族墓出土玉器》(香港众志美术出版社2002),《杭州古玉》(文物出版社2003),《洛阳古玉图谱》(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滇国玉器》(科学出版社2003),《新见古玉真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西安文物精华――玉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红山玉器》(远方出版社,2005),《殷墟玉器》(科学出版社2006),《金沙玉器》(科学出版社2006),《贞石之语――先秦玉器精品展图录》(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等等,书籍较多,无法一一列举。

研究类图书

从1996年在济南召开第一届古玉学术研讨会开始,十年期间国内外召开了多次关于玉器、玉文化、玉学的学术研讨会。正是这一次次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将中国玉学、玉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中国市场目前的玉器热是和这一次次会议,一次次古玉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的参与分不开的。而每次会议的论文集则记录着中国玉器、玉文化、玉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杨伯达主编《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紫禁城出版社1998),《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001),《中国玉学玉文化论丛》(紫禁城出版社2002),《中国玉学玉文化论丛续编》(紫禁城出版社2004),《中国玉学玉文化论丛三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隋唐至清代玉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于明主编《庆祝杨伯达先生八十华诞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文献类工具书

古玉文献类材料最主要的一本汇编是桑行之等编的《说玉》,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年。收录书籍、论文约44篇。可以说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元代至民国研究古玉的各类文献。虽然从图谱上看有许多玉器可能也为当时的仿古玉和伪古玉,但其中记录的关于明清时期一些收藏鉴赏古玉者的心得体会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之处。例如对古玉的盘玩,沁色变化的感受恐怕只有亲自戴过,摸过,养过古玉的人才写得出来,读出前人这种真正赏玉、爱玉的心情对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收藏热应是一种启示。

在中国玉器研究史回顾与展望方面做的较为全面的一本书是张明华所著的《中国古玉――发现与研究1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它是一百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客观记述、总结和评价,图文并茂,较为严谨,对玉器研究者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朝洪主编《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科学出版社,2004年。此书资料截止到2000年,是目前关于玉器最全面的资料文献与研究文献的索引汇编。对玉器研究者而言十分有用。

通俗类读物

这类书籍目前出版最多,但精品实在不多,目前见到较为严谨的读物主要有:

杨伯达著《古玉史论》(紫禁城出版社1998),《传世古玉辨伪研究》(香港三余堂2004),《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杨伯达谈玉》(紫禁城出版社2006)。

那志良著《中国古玉图释》,台北南天书局发行,1990年。此书以器为纲,将中国历代玉器分为十三大类,详细介绍每种器型的源流、纹饰、造型特征,是一本研究古玉器物学的专著,对收藏爱好者与研究者而言十分裨益。

张广文著《中国玉器鉴定与欣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中国玉器真伪识别》(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张广文谈玉器》(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卢兆荫著《古玉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殷志强编著《中国古代玉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

张尉编著《古玉真赝对比鉴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尤仁德著《古代玉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此书作为“通论”兼“史论”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近8000年玉器发展的全过程。

古方编《冰清玉洁――中国古代玉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中国古玉器图典》(文物出版社2007)。

以上只是选取一些目前市场上还基本能看到、买到的专门玉器图书介绍给大家,一些分散在各种文物图录、考古报告、期刊杂志等文物类书刊中的玉器介绍及研究性文章也不少,如《中国文物精华》、台北《故宫文物月刊》、《文物天地》、《国宝大观》、《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辑萃》等。

篇10

张海青:您客气,我们一起探讨吧。

吴 树:要鉴赏玛瑙制品,必须先对玛瑙的基本属性有个大概了解吧?

张海青:没错。市场上存在大量以“他山之石”或合成品假冒玛瑙制品的现象,了解玛瑙原石的基本属性,至少你不会将那些连玛瑙都不是的冒牌货买回家去。

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也就是二氧化硅,是玉髓类矿物,摩氏硬度7,密度2.6-2.7克每立方厘米,地矿学上把玛瑙、玉髓称为半宝石,文物鉴赏家们将玛瑙归于广义玉器。那样归类不是没道理,因为在我国8000多年的玉文化历史进程中 ,玛瑙的开采、制器、使用,和玉器都是同一时期出现,也一直是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人对它的喜好不逊于玉。

吴 树:你所说的属性都必须做一些测试,作为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去市场交易时不可能带着仪器走,只能凭肉眼去看,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经验之谈吗?

张海青:假玛瑙目前主要有两类,一是用其它石头染色,二是人工合成品。辨别玛瑙原料真伪,主要从三方面看:

1.看颜色:真玛瑙光色鲜亮,纹路自然,色带明显。假的则相反,光色黯淡呆板,纹路人工痕迹明显;

2. 测硬度:取一块有棱角的玉石或紫砂碎片对玛瑙器进行刻划,真玛瑙硬度高,不会留下刻划痕迹,用它石冒充的“假玛瑙”则会留痕。值得注意的是,人工合成品有的硬度很高,也不留痕迹,那就用看色等手段进一步甄别;

3.手掂:由于玛瑙的硬度大,再小的器物,放在手里都显得压手,“假玛瑙”则显轻。

吴 树:您刚才说了两个概念,一为玛瑙,一为玉髓,有些初涉收藏的朋友对两者容易混为一谈,有什么高招作以辨别?

张海青:市场上的确有不少人会将玛瑙与玉髓混淆,但是只要了解相关知识后就很容易辨别,尽管玉髓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但内部结构却有区别,玉髓属于含水石英的隐性晶体,这一点与水晶更为接近,而玛瑙却是脱水二氧化硅的胶凝体,故玉髓的通透感与纯净感比玛瑙强很多,据此鉴别一般不会错。

吴 树:能简单介绍一下玛瑙的种类吗?

张海青:古语云:“千种玛瑙万种玉”,说全了很难。按颜色、质地和纹路,民间通常见到的古代玛瑙制品的种类有:白玛瑙、各色系玛瑙,水草玛瑙、南红玛瑙、鸡肝玛瑙、缟红玛瑙,缠丝玛瑙等。

吴 树:难怪这些品种连新工艺品都在被市场热炒。好了,简单掌握了玛瑙的基本属性后,接下来我们聊聊古代玛瑙制品吧。在我们国家,玛瑙制品的历史从哪个时间段算起?

张海青:据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玛瑙玉髓制品,是8000多年前的敖汉旗兴隆洼文化时期的一枚白色玉髓饰(图一),清末吴大把“如环而缺”的C字型玉器称为,20世纪考古学界依然沿用了饰这一名称。

往后,7600年前的查海遗址中出土了用玛瑙打制的刮削器。由此可见在我们史前玉器文化历史进程中,玛瑙制品和其他广义玉器的制作使用过程基本上处于同步状态。

吴 树: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沿革、变迁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作为文化信息遗存的玛瑙器物在造型和工艺上一定也不断发生变化,掌握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也是鉴别古文物的重要手段,请您分段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好吗?

张海青:好的。我国史前文化大致分成南北两部分,北方以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为主,南方以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为主。

北方玛瑙制品主要有早期的的玛瑙箭镞,玛瑙,玛瑙环。

南方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的玛瑙璜、玉髓饰和少量的玛瑙镯;南京北阴阳营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髓、玛瑙制品有20余件,器型以玛瑙和玛瑙璜为主;浙江良渚文化遗址也曾出土少量玉髓管;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过大量玛瑙制品,比较罕见的有圆雕玛瑙猪(图二)和玛瑙钺。

进入文明期之后,玛瑙制品较多集中在北方夏家店文化时期,以玛瑙(如图三)、玛瑙珠为主。

吴 树:商周时期,是玉文化的一个转折点。能重点谈谈这个时期的玛瑙文化的主要特征吗?

张海青:西周时期的玛瑙珠、玛瑙管(在民间玩家手里也被称作西玛珠和西玛管。见图四),一般都是作为玉璜组佩、项饰、腕饰、腰饰等玉组佩的连接件而出现,同时搭配的还有绿色的松石珠、费昂斯琉璃珠。

山西侯马市上马村的春秋时期墓地出土过一长串玛瑙珠、玛瑙圆管、玛瑙竹节管组成的串饰(图五),下限是春秋时期制作,不排除也是西周时期遗存物品。不管怎么说,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种珠管饰品的传承与变化。

周王室衰亡之后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逐鹿,思想上诸子学说百家争鸣,社会变革加剧。这个时期考古出土了大量的玛瑙制品,如玛瑙环、玛瑙珠管、水晶环、水晶珠管等佩饰用品兴然而起,此风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至汉代而逐渐衰微。

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各类玛瑙环制品(图六),这种型制民间玩家俗称其为车轱辘环,平台环,截面近似为长方形。

春秋时期的玛瑙三才环(图七),民间有时也称为小平台环,截面为梯形。另外一枚是中间右侧的那枚平台型小玛瑙环。

战国时期成套的玛瑙组佩(图八),出土于山东临淄郎家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