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03-19 17:4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科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科学的知识

篇1

把“法理学”视为“法学理论”的代名词,也许是可以成立的。但它同样没有解决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问题。因为,当前流行的各种版本的“法理学”,几乎都是若干理论板块(法的概念、法的历史、法的价值、法的运行、法与社会等)的简单堆积,至于各个理论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却很少有人深究。

近几年,在思考“法学理论”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又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问题上,并由此引发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比如,有学者相信两者是一回事,即法理学就是法哲学;也有学者认为它们是可以截然分开的两码事,即法理学与法哲学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还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即法哲学是法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等等。

其实,单从字面上看,“法理学”之“理”与“法哲学”之“哲”,在汉语中,都是含义宽泛的术语。比如,传统中国有“理学”,后来还有“新理学”。但传统中国却无“哲学”这个概念,更无“法哲学”概念可言。概而言之,“哲学”是一个西方传来的概念,“理学”倒是一个中国本土的范畴,二者分别出自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如果仅仅通过词义上的辨析来厘清汉语中“法理学”与“法哲学”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并进而为“法学理论”学科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知识体系或理论体系,恐怕将难以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也很难在短期内达成一个普遍认同的基本共识。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路径来深入细致地探讨“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比如,从学术史的角度、“知识考古学”的角度、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等等,也许都会推进学术界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但是,如果只想更有效地理解“法学理论”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则不妨通过一种更古老的视角,即从价值与事实二元划分的认识论出发,来重新审视“法学理论”的内容到底包含了什么。

简单地说,所谓“法学理论”,就是关于法的基本理论或一般理论,也可以简称为“法理学”或“理论法学”。在本文看来,它的内容大致可以一分为二:法律哲学与法律科学。

其中,法律哲学关注的对象是法的应然问题,即关于“法律应当是什么”的问题。研究法律哲学的基本方法是价值分析。有关法的本质问题、本位问题、伦理问题、价值问题;有关自然法、上帝法、神法、人法的问题;有关天理、天道的问题;有关权利、正义、自由等等之类的问题,甚至女性主义法学、批判法学等等西方后现代主义法学关心的问题,只要它涉及到“法律应当是什么”这一主题,都可以归入“法律哲学”的范围。对于这一类问题的探讨,没有终点,也不大可能获得某种“科学”的结论。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反复的交流与不断的对话,有可能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群体,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达成共识。

至于法律科学关注的对象,则是法的实然问题,即“法律是什么”的问题。研究法律科学的立场是价值中立,它坚持实证主义的或科学主义的研究路径。这里的实证主义既可以是逻辑实证主义,也可以是经验实证主义。从逻辑实证主义出发,可以获得关于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律解释等问题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大致可以归属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研究范围。从经验实证主义出发,关注的主要领域是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现实主义法学等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交叉科学研究,比如:法律与科学技术、法律与经济发展、法律与生态环境,等等。在关于“法律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大致可以获得一个实证意义上的“科学”结论。

篇2

一、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落实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推进,评价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评价内容、标准、评价方法和改进计划。同时,还对学生的发展目标提出了要求。发展目标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新课标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因此,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仅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的表现,还包括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及在课堂上学习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

二、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

如何来评价新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至少要进行四个重点转向:

1.由过去评“教”转向评“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服务于学生的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不考虑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会是好的教学,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由过去评“双基”、“能力”,转向既评“双基”、“能力”,更要评学生的情感态度。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科能力,无疑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中有机联系的整体,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的落实倾向,应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关注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

3.由过去评教师的讲授水平转向评教师的“导学”水平。要把过去注重教师语言清晰流畅、教学思路清晰有序、板书工整合理的评价,改为重点评价课堂是否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否能恰当地设计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否落实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民主教育环境,让课堂更民主一些、更宽松一些、更 粗放一些,让学生在课堂上具有学习的生成空间。 转贴于

4.由过去评“教法”转向评“学法”。过去我们往往关注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过程程序化地完成教学任务,关注教学内容是否深刻到位,忽视了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新的课程改革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看成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因此,课堂教学评价首先应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充分地自主、亲密地合作、深入地探究的,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态度及有效学习的程度,看学生是如何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的,看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去学习,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

三、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做法,落实新课堂评价的三大措施

1.落实新的备课要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要改变传统的备课理念,为学而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学习潜能的课堂组织形式;改变备课内容,既备教法更备学法,指导学法过程具体扎实;改变教学手段,尽可能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电教媒体;改变教学环境,坚持教学民主,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改变备课精细严密程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学习生成的空间。

篇3

关键字: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周涛(1977-),男,湖北宜昌市人,广西财经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李旋(1979-),女,安徽萧县人,广西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传播与交流。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85-03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性、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得到大力发展,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数以上,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满足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是也暴露出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企业对于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和高效毕业的人才得不到社会的认同的双向矛盾。高职院校怎样适时的进行调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保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长足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试图探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的发展路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信息化阶段再向现代化进军。30年快速发展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科学发展提上重要日程。30年成就巨大,机遇前所未有,科学发展恰逢其时。发展是关键,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50年前西方管理思想核心就开始定位为以人为本,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人的价值和生命重视不够问题,都不符合以人为本要求;国家发展三大基本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怎样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人力资本,我们发展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口众多而人力资源能力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是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要素之一

以人为本,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学习型社会,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庞大的人力资源要转化为人力资本,关键在于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其重要途径在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诺贝尔得主贝克尔认为经济持续增长依赖于人力资本投资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有两个主要投向,一是投资教育,二是投资健康(体能开发)。教育作为人力投资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和延伸,它要求高职院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育人为本,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改革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二、基于科学发展观,重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为教育的大众化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职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传统的“学科导向,课堂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已经基本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培养的质量与企业要求不一致,企业往往更看重于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目前高职教育学科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的联系,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虽然,高职院校也有意识的增加了实习的安排,但是理论与实践的间隔时间过长。2010年1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中职校长研讨会,作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机制创新和模式改革。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重构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人力资源

“以人为本”包括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文本。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认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1.教育以育人为本。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宣告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为中心的新阶段。其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合作;育人为本,强化职业道德;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等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强调半年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文件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了人才培养就就业需求的对接。

2.办学以人才为本。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实现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目标。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要适应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合理吸收和配置教师资源。教师要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平等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双师型”或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鼓励教师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同时也可以聘请一线的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兼职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不要把教师拘泥在学校,主动提供机会给专业教师,组织教师参与社会实践。

(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即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同时进行工作。顶岗实习是常见的工学结合的案例。从做中学,做中教。校企共同参与,保证了学校培养的人才技能满足社会对于通识教育的要求,又能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培养。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将学习的内容真实的呈现在眼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同时,用实践来检测理论,以便毕业后能很好地适应工作情景,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工作。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立足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1.科学定位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定位,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要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努力打造自己的优势专业,创造出自身的特色,发展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吸引生源。

除了准备定位自身的优势之外,高职院校还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使学生毕业的时候凭借一技之长找到理想的工作,也要培养学生在将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2.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专业设置的思考,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人才养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带动专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对市场要进行动态的监控,根据市场需求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高职院校要系统地分析i放进的社会经济形势,产业结构和自身的办学条件与优势,同时,可以借鉴草考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实践,总结近几年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建设属于本院校的特色专业,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课程建设。科学发展观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人才时,要做到全面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要不但要培养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也要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高职院校在制定课程时,就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展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对市场要求作出评估,突出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可以采取校企联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把课程建设与就业相结合;课程建设时要统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像文学、政治、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对于西方文化习俗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高职教育在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把理论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高职教育的特别之处,尤其是工科类的专业,实践课程更是必不可少的。

4.加强技能训练,建设实习基地,密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积极建设实训基地,加大顶岗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一致性,避免与社会脱节。加强校企合作可以采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和实习、聘请企业家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来校讲课等多元的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 机制。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实习安排,这不但能够提供给学生实习的空间,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总之,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在激烈的竞争中,高职院校必须把握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高职教育的优势,突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高职教育领域的改革,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苹.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职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篇4

关键词:数学意识; 学习动机; 探究学习

意识决定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制约着我们的动机。我们在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构建学生数学意识,把握好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只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提高了,他们才会主动学习,才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解决问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有所发展。本文就如何构建学生的数学意识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会巧妙解决数学问题谈谈一些教学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我们在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有关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益于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践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学意义的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介绍历史上有关于高斯解答1+2+3+……+100=?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通过介绍虚数单位i的来历,使学生了解复数的产生和数的发展史。引导学生向数学领域靠近;在讲解椭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痛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能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参与热情。

二、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概念以提高其判定意识能力

概念的掌握能提高认识能力,我们在渗透数学思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内在本质很重要。由于初中数学中基本概念较多,很多选择题是根据所研究的对象的定义或基本性质二编制,因此解答这类选择题时,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所研究数学对象的定义或性质,直接根据定义或性质作正确的判断出

例如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用反例来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叫做反例法。反例可选取适合某一选项的特殊值来验证已知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那么这一选项应排除;反例也可选适合某一选项的特殊值,验证已知条件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那么这一选项应排除。

例 11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若a2=b2,则 a=b

B. 若xy=0,则x、y同时为零

C. 若a=b,则a=b

D. 若a=b,则a=b

A选项中例22=(-2)2,但2≠-2排除;B选项中例0×2=0,只有一个为零,积就为零排除;C选项中例若2=-2,但2≠-2排除;D选项是正确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课堂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以操作体验为特征的合作探究活动

这种层次的探究活动主要以测量、制作、摆放、实验、游戏等外部手工操作活动为支撑,在对相关问题、现象产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猜想、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并作出逻辑解释。[1]

例1: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用硬纸片制作一个角

(2)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找出∠AOB(如图1)

(3)再把硬纸片绕着点O旋转180o,并画出∠A'OB'

(4)探索从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现如下的某些结论:OA与OA',OB与OB'是一条直线;∠AOB与∠A'OB'是对顶角,∠AOB与∠A'OB'的大小相等,还可能发现:∠A'OB与∠AOB'也是对顶角,也相等;∠AOB与∠A'OB互补,……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探究活动不可过多停留在外部的操作活动上,而应及时上升到数学思维的层面上,这是数学探究活动的精神所在。

2.基于情境认知的合作、探究活动

有时候,为了使探究计划切实可行,根据学习任务的背景、特征以及知识生成的思维过程,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将探究活动镶嵌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展开,不仅能使探究活动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分析、思考过程中,丰富了探究的内涵,提升了探究活动的层次。[2]

例2:如图2,要测量一个池塘的宽BC,在不能直接测量的情况下,有人在池塘一侧的平地上选一点A,连接AC,BA。你能借助ABC知道池塘的宽BC的长度吗?请说出理由?

由于探究任务的一部分已经有所交待(选一点A,连接AC,BA),方向基本明确,而另一部分(如取AC,BA的中点D、E)则要学生自己猜测、思考、探索得出。巧妙地把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以探究活动为纽带连接起来,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挥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3.基于开放性问题的合作探究活动

将学习任务以一个或多个似乎摸不着头脑的开放性问题呈现,这样的问题一般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迫使”学生以“科学研究者”的姿态主动参与,认真尝试、猜测、探索,亲身感受和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

例3:完成下列计算:

1+3=?

1+3+5=?

1+3+5+7=?

1+3+5+7+9=?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

学生发现其中规律后,教师可以再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把这个问题推广到一般的情形,推出1+3+5+7+…+(2n-1)=n2。

构建具有探究价值的开放性问题,设计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类型:①条件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即求解问题所需的条件或过多,或不足,或不够明确、完备,学生无法直接根据给出的条件来解决问题。②方法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即问题的求解思路、方法多种多样,且使用何种就去展开探究没有明确的暗示和导向。③结论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即结论不是唯一确定的,根据着眼点的不同可以探索出相应的不同结论。

总之,数学意识是数学创新思维活动的关键,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和空间形成的自学能力的反映,它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导、调节作用,良好的数学意识会使数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在数学意识下提高。因此,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我们要认真构建数学意识,发挥其在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年第24、25期

[2] 《科教创新论坛》2012年第3期

[3]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编,《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

[4] 吉友勤. 《关于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思考》,初中探究式教学设计的思考》,2007.12

篇5

关键词: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1 引言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对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该课程所占据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实际授课。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一定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1)知识传授程式化,缺乏认知的灵活性。所谓程式化教育即指高校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模式,从授课内容到授课方法,再到授课思路都是约定俗成的。然而对知识传授过分追求程式化将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自我加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理论之后无法自我建构知识体系。这导致学生在应用情景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无法使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做出适宜的反映。而另一方面,程式化的教育多倾向于从单一视角出发分析问题,而无法做到超越单一概念纬度的多维知识的建构,缺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2)突出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在管理学原理的授课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延展的体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然而,普通高校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授课并没有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作为其主要教育目标,很多学生尽管功课名列前茅,但说到实际工作,却缺乏处理问题、协调工作的能力、甚至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技能。

(3)管理学原理的实践教学内容缺少细化。管理学原理缺少实践教学针对性、缺少对知识和理论的层次认知和了解。例如在传统《管理学原理》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学校组织同学对企业进行参观或请相关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但在实践教学开展前,并未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告诉学生在实践环节需要关注哪些内容,并思考该内容同理论授课有何关联,这导致学生的实践教学犹如走马观花,很难收到预定的成效。

针对以上几类问题,笔者认为在管理学原理授课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在过去几年,笔者对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07-09工商行政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就《管理学原理》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重组和整合,提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教学方法。

2 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所谓的实践教学就是在授课过程中充分重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培养高职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同时,更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组织决策能力的加强。在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同时,考虑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小企业的高素质管理人员。

为了更好体现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并有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笔者对《管理学原理》教学的授课课时以及主要内容设置上进行重新整合。授课方法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模拟方式。首先确定课程学时分配如表:

表一:《管理学原理》理论教学课时分布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这一章节很重要的,但是学生普遍表示其理论抽象、知识较枯燥,为此笔者将该章节调整到实践环节中,使得管理学原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合计20学时:其中实践课程规划16个学时,另外配以4个课外学时,完成企业参观和专家讲座。从培养学生掌握重要理论方法、创建实际应用能力的角度出发中国整理,具体实践环节方式方法采取 “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PPT”制作环节、企业调研”环节、“无领导小组谈判”环节、“CEO讲座”等四项内容。

3 实践教学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展开

(1)基于过程的实践教学理论。在企业中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相应的工作成果,将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管理学原理》作为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企业管理技能的课程,其授课就是在促使学生理解管理是实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的全过程,以期实现组织效率的最大化。基于这样的目的,笔者在《管理学原理》的授课过程中开始关注如何将管理学原理的理论学习创建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一件工作任务并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工作成果,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为完成工作过程构建必备的认知情境,将各个理论确定为该情境的功能性步骤,以管理过程为主线,重新序化理论知识和技能。由此,在《管理学原理》理论授课结束以后,将班级同学分派为两个小组参与学校创业社团主办的商业实战大赛,根据企业赞助商提供的产品进行营销,学生将在比赛期间创建一个虚拟营销公司,从公司名称的选择到组织结构的确定、从产品销售企划到产品的实际营销、从公司主管的确立到领导权威的建立,乃至领导使用的激励手段都将有学生自主完成。在整个公司组建的过程中,学生在大赛创设的实战情境中可以更深刻领悟管理学原理中阐述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协调的五大领导职能。

(2)实践教学理论的开展。

①开课初期阶段。《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很多内容同企业的实际操作相联系,企业不需要纸上谈兵的员工,但是急需能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于管理工作的员工,为了让学生对企业用人策略以及企业发展的人文背景有直观的理解,以便于学生熟悉企业环境、笔者在《管理学原理》实践教学环节的第一周增设企业参观和专家讲座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企业参观,促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车间的运作,辅助学生了解理论教学中的决策职能和控制职能的相关方法。通过引入民营企业老总讲解“企业如何看待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讲座,促使学生对企业领导的职能以及领导过程中使用到的方法和技巧有直观感悟。

②开课中期阶段。在《管理学原理》授课的第三到四周,笔者已将管理概述的内容讲解完毕。管理学原理的第二章是“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这一章在整个管理学原理的授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理论性过强,知识过于抽象、学生普遍反映该章节理解困难,掌握程度不好。所以笔者在本学期的授课中将该章节从理论教学提炼出来,由学生自己通过网上浏览资料、翻阅书籍的方式,对管理学原理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理论进行课外学习,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资料制作PPT,并将整合的信息传达给班级同学。通过学生学、学生讲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理论的认识。这种方法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资料提炼,学生交流,扩展知识的范围,促进学生主动求职的欲望和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在管理学实践教学环节的第六到八周加设“无领导小组谈判”的授课形式,所谓的“无领导小组谈判”就是在课堂上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体面试。任课教师出任考官,而学生将组成5到7人的小组,任课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大约一课时的与考题有关的问题讨论,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学生所处的位置和职位,全程让学生自行安排和设计,笔者在学生讨论的过程能充分观察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失去任课教师的指导以后,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上课所学解决笔者提出的问题,对理论知识能有着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笔者分别在战略管理、决策等章节设置考题,在讨论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现热烈、对这种灵活的授课方式相当欢迎。③实践教学环节的第三阶段。管理学原理课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管理的五项职能,并且能将管理的五项职能准确应用于管理工作中,所以,想要更好的学习管理,对企业的了解就必不可少。在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从第一周到第十三周通过阅读课外读本,以一个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为蓝本,把握该企业的一个发展方面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所得到的资料制作PPT,并且将搜集的信息在第十四周到十六周的实践展示环节分享给班级成员。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不仅仅要将调研所得的信息准确传递给同学,还需要对搜集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并且将资料同管理学授课中的理论知识相联系。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现突出,例如在探讨阿里巴巴发展史过程中,有的同学根据当前的产业形势,推断物流产业必将在未来企业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在探讨国美发展历程时,同学讨论领导者执行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在分析我国电信业发展时,同学从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特征入手分析我国电信企业的发展历程,并就中国电信业市场化改革趋势,对我国垄断性行业改革提出相关建议。此类实践活动拓宽了同学们的思考纬度,促使同学使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另外,管理学原理的实践教学也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由于笔者自2008年兼任工商行政管理专业2班班主任一职。自学生学习管理学相关知识以来,笔者就有意识的将管理学原理中的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理论投射到班级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处理班级事务,并在实践课上就学生的相关做法进行探讨和反思,以实现学生于潜移默化中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在此类实践活动的推动下,08工商行政管理2班同学组织的创业者俱乐部成为我校第一个创业社团,并由学生策划、组织、开展面向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赢在校园——商业模拟大赛等。该社团多名同学在企业进行寒暑假社会实习,社团负责人也和多家公司的公关部、销售部负责人保持良好关系,为实现校企合作奠定适宜的基础,该社团参加美的杯—雏鹰拓展计划,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4“管理学原理”实践课程的物质保证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也发现实践教学的开展尚有一定难度,实践教学想要良好开展,必须要有软、硬件设备作为保证,为此,笔者根据本校高职授课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对高职实践教学在改革过程中的物质保证做出如下探讨: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大纲。高职教育需要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培养现状,及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在课程授课中的地位,即以“应用型”理念为指导,确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并依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组织相关专家和教授审议现行教学大纲,根据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情况更新实践大纲,调整实践大纲中存在的问题,制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计划,指导和监控以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加大实践教学的扶持力度、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首先,加大力度建设实习基地,带领学生进行企业实习,让学生从学校走出去,进行现场观摩、现场操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的环节,更大力度的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范畴。其二,通过建立拓展训练实验室,加强学生建立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尤其是建立以处理公司治理事务为主的商业模拟环境,投资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ERP模拟沙盘实验室和促进学生提高沟通协作能力的商务谈判实验室,并保证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使用力度。其三,建设综合性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立网上案例库和答疑系统,能让学生在课堂以外继续学习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补充管理所需的技能。

(3)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培植实践教学环境。学校在鼓励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开拓创新,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也需要为教师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提供孕育的土壤,其主要方法在于通过学校建立校企合作,促进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积累教师企业管理经验,并要求教师将管理上的经验回馈在实践教学的课堂上。

总之,高职类的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是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经营和管理人才。笔者在过去三年的尝试中,取得些许收获,授课对象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管理思维和视野得以拓宽,管理技能有所增长,最重要的是,高职学生在休闲性、趣味性和交互性的教学中,逐步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学会如何思考。鉴于以上的成果,我认为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将成为高职管理学未来授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吕娜.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107-109

篇6

[关键词]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改革

一、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保证其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措施;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必备的专门知识,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应特别重视实践教学,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和缩短其社会化过程,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各院校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在尝试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同时,也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诸如实践教学的模式老套,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组织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还是带学生外出参观、要求学生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后形成调查报告等传统内容,学生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均不高,导致实践教学徒有虚名;再如,实践教学过程缺乏制度保障,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使得实践教学基本处于无章可循、可有可无的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均直接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的实效性。为改变这一状况,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对其加强改革。

二、如何有效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为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需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促使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任课教师需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充分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程,不可能脱离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也不可能背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生存。况且“思政课”本身在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比如《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和内心感悟,才能真正把社会的道德规则和法律规范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

但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更多关注对学生政治方向、思想意识和所谓知识点的灌输,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设计各种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充分体验,唯有如此,所学理论知识才能切实转化为内在素质,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2.科学安排和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应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出发,结合理论课程的内容综合考虑。

(1)人生观教育主题班会

经过高考的洗礼,同学们走进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这里并非大家梦想的乐园。一方面,相对于本科而言,高职的生源高考分数较低,但同学高考前对自己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一种失败感;加之大学全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大一新生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同学们抱怨最多的就是郁闷和迷茫。如何帮助大家走出困境,以昂扬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此,笔者尝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即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组织人生观主题班会,教师可做必要的指导,但不做统一要求。主题班会活动效果很好,形式上各班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内容也十分丰富,同学们或引经据典,或探讨突出的社会现象,或讲出自己的生活经历等等。由此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使学生真正思考了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的大问题。

(2)“新老生互动”活动

在大一新生面临的所有困惑中,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和学习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问题的准确把握,无疑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为新生授课过程中,笔者在老生中找出若干位优秀学生代表,组织了“新老生互动”活动。

实践表明,学生交流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专业课的学习,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参加社团活动、做学生干部与学习的关系,本专业就业情况等等很多方面。这对于引导和帮助大一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的主要任务具有积极意义。

(3)开辟网络咨询空间

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接受各类信息的速度快,对社会关注程度高;但另一方面,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往往具有肤浅和片面的特点,有时甚至容易走极端。因此,在课堂之外加强师生交流、纠正其错误认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选择了QQ、E―mail等网络交流方式。一方面,QQ和邮件本身是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事物;同时,通过网上交流,同学可以打消一些面对面交流的顾虑,使得师生交流更充分。这对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3.逐步健全实践教学的运行保障机制

目前实践教学中还缺乏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计划安排,活动的开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且考核标准不确定,出现了一小部分同学浑水摸鱼的现象,在其他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要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需建立相应配套机制对其予以规范。其中重点内容包括:制定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保证实践教学的基本课时和有序开展;根据学生学科特点和学校业务关系,加强与社会各单位、部门的联系,逐步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如:在评价内容上,不只是对知识性内容的考核,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考查;在评价方式上,可笔试与答辩相结合,避免单一死板,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小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班荣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篇7

一、科学素质的内涵

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质等。即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等为根本目的。

我国目前的国民科学素质远远适应不了新世纪的要求。而国民科学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是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应试技巧,轻素质教育;重知识灌输,轻智能开发;重标准答案,轻多途径探索,等等。造成了创新意识薄弱.知识面狭窄等缺陷,大大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进程。

科学素质的培养一方面依赖于传统的科普地盘,像科技场馆、大众传媒等,另一方面依赖于正式教育机构——中小学课堂,而后者是主阵地。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你才有可能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个人的各种决策,去参加讨论关系社会的各种科学问题。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可以强化人们日常所用的许多能力,诸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判断进行思维的能力,在集体中协同工作的能力,有效地运用技术的能力,懂得活到老学到老的价值等等。深谙基本的科学观怎和基本的科学方法,因而能生活得较为充实,工作得较高效。重视科学基本素质的培养是科学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要求。

二、化学史对培养科学素质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由于化学史在科学中具有多重角色与功能。因此,“一般大众最好以科学史的方式学习科学,以理解科学方法”.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知觉到自己的观念,并提供建立概念的方法,了解科学探究过程是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是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化学方法和化学智慧的历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贯穿化学史,可以使化学不只局限于现代知识本身的静态结论,还可以追述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得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构成和动力系统的发展,使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能力,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对科学概念的历史了解可以丰富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学生还能了解科学概念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了解科学概念如何受到当时流行价值观、概念和当时备有资源的影响,学生会逐渐意识到科学理解并不是突然出现或者一次到位的。例如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189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横型——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后来,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于1904年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原子是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到了1911年卢瑟福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同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着太阳运转一样。化学史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1913年,波尔提出量了化原子的模型。1935年建立了现代物质结构学说。现在,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过程还会不断深化。就今天看来,前面的几种模型、观点中都有不正确的,但对整个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科学理论是次序地改进着,也因而使学生能开阔心胸,接受错误。利用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理论的暂时性与不确定性,能增加学生对科学家及其工作的兴趣及鉴赏。由科学史可以了解科学家面对问题时的思考或实验探究的历史,有助于学生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史让学生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缩小科学与人文的距离,科学史可以提供科学在社会的角色很多新的透视,并能促使人们注意到科学一科技一社会的关系。

联系到杰出的科学家对化学的贡献及他们的卓越事迹,在学习了杰出的化学家的成长过程,研究工作的伟大贡献的简史之后,必然会为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奋斗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劳动,辉煌灿烂的成就所感动,在学习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历史的教训,依然可使人大受裨益。在化学发展史上,“燃素说”统治人们的思想几乎整整一个世纪,18世纪最有名的化学家如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舍勒等他们的试验工作很出色,但他们固执地相信“燃素说”,即使普利期特里发现了氧气,他还是始终反对拉瓦锡的燃烧氧学说。卡文迪许早框1785年就发现了惰性气体,但他未经进一步实验就轻率地下结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人们深刻、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是多么的重要。

篇8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 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45-02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医学教育事关教育和医疗两个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医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形势下,医学院校必须加速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创新教育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本科生导师制的引进和实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 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念

导师制是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制度。导师制的英文是“TUTORIA”,最早始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在医学教育中实施导师制最早开始于加拿大麦克玛斯大学医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对象是本科大学生,导师主要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全面的咨询,在关键问题上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学生参考,但避免为学生做出任何决定。要求导师采取定期见面会、电话、网络等不同的方式主动与学生联络,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潜移默化和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关心。

二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教学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大学教育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但又不太稳定,可塑性较大。导师制的实施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

2.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医学院校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本科生导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导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实践,给学生讲解创新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结合学习和社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和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奋力推动者。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面临着学习、就业、恋爱、婚姻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惑,普遍存在着压力大、紧张、焦虑、孤独、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导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积极解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加强个别辅导与咨询活动,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4.唤起大学生个性和特色,促进素质教育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首先给了本科生充分接触学院师资的机会,使新生一入学就能接受导师面对面的指导。另外,在大一新生中推行学分制,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广泛的选课和专业选择的自由度,在这种充分自由的环境中的大一新生,无论是在思想理念,还是学习方法或是日常生活中,都迫切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而导师恰好是学生与学院相互了解的桥梁。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强化了个性意识,使学生更加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为本科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教学的措施

1.深化对实施本科导师制意义的认识

结合开展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及时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认识到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理解接受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模式,并能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自觉强化素质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体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强化本科生导师制的职业培训

强化本科生导师制的职业培训可以使每一位导师能了解学分制的基本构成、基本制度及运行的基本体制;了解导师的素质要求与职责及主要工作内容;了解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了解学分制下本专业教学计划的结构、培养目标、业务要求、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学分比例等。作为导师,不但要了解自己所讲授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位置、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还应了解整个教学计划的结构,了解每门课程的位置、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

3.健全本科生导师制聘任制

学校应当建立严格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制订奖励措施。导师在受聘期间应享受导师津贴,导师工作按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计入教学工作量之内,同教学工作量一样享受校内津贴等福利政策。将导师考评结果记入教师年度考核档案,作为教师晋职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负责任的导师,取消导师资格,并视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4.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创新导师指导模式

各高校可采取设置导师课、设立学校导师工作日等措施,为师生搭建交流与沟通平台,推进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同时,要开拓导师指导的形式,创新导师指导的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上,既可开展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也可利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沟通;既可以让资深导师做公开性的专题报告,广泛地为本科生作指导,也可以让本科生互相交流,做相关的总结报告。此外,在促进导师与学生交流,倡导导师找学生交流的同时,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交流,主动与导师预约时间请教问题,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与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医学教育要培养让群众放心的合格医生[N].中国教育报,2012.5.14

篇9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课;实践探索

现在的中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均由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个部分构成,改变了以往以阅读为主的单一编写体系,构建了崭新的语文教材体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其形式以活动方式呈现,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尽管在思想意识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综合性学习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我们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首先要注意到它所具有的以下特点:

(一)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融听说读写活动于一体,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体联系,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

(二)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要求“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语文实践论的观点来看,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实践活动。

(三)整体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积极参与,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立足于每个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在职业学校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体现鲜明的职教语文特色。所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尤其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以提升内涵、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职语文作为一门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基础课,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中职学校不少语文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课堂教学还是教师讲学生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有意创新很有必要。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来,突出了语文实践活动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它较之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了重大的发展。所以应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此充分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活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上是把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作为核心目标,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注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三)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使生成性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特点。这是因为综合性学习有别于“大统一”的课堂教学,活动涉及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特别倡导学生个性凸显和创造性的发挥,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实现自己理想志趣的广阔天地。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才能的发挥。由于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潜能都能得到开发,个性特长都能得到施展,智力因素都能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不断发展,诸如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会得到迅速提高。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索中学,既有助于多元智力的开发,又助于多种学习方法的掌握,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探索

语文综合性实践课――《读语文课文,学说话艺术》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①通过学习语文课本,了解人物说话艺术。②通过对说话各种技巧进行整理分类,锻炼思维能力。③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提高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④在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感受口语交际的重要。⑤提高语言修养,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让学生明确本次学习活动的要求和意义,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根据教师提供的内容,集体讨论选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范围。如:①归纳语文课本中人物说话艺术。②如何增强自信,克服当众讲话的障碍。③根据表达需要,学会恰当使用体态语。④生活中有哪些讲话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⑤了解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素养。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活动主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确定小组组员分工和活动目标,完成学习活动计划书,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等情况。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下活动:①学习、整理、讨论语文课文,初识课文人物的说话技巧。②通过网络、书籍、报纸、电视、广播等方式搜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有关的信息。③通过对搜集信息的分析,归纳说话的艺术,了解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素养。④设计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况。⑤学生通过模拟生活实际,精心创设交际情境,了解口语交际的禁忌及正确的口语表达在交际中的重要性。⑥写一份对口语交际认识的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

第四阶段:展示成果。通过本课题研究学习活动,最后学生将活动成果以课件、视频、情境小品(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导游,向游客介绍风土人情、景物;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加以展示。

第五阶段:总结评价。本次语文综合性实践课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总评的形式,按照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搜集材料、创新实践、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来评判打分。

四、语文综合性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关注并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构成要素,提倡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特长。但是综合性活动由于在内容上、形式上、空间上、时间上都具有开放性、实践性,有些学生或许是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导致参与意识不强,总是依赖小组其他成员,难以保证开展活动的质量。我们在综合性活动中一般采取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事先综合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思维能力等因素,尽量优化人员组合,将不同的同学融入同一个群体中,以合作探究来克服各自的不足。在小组里,选一个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的领导者,来调动其他组员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综合性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应适时地指导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性作用,为学生营造出公平、合理、积极的合作学习氛围。虽然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强调自主性。但教师绝对不能撒手不管,而是要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则始终予以关注、指导。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动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启发引导,在学生取得成绩时应及时表扬并加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动力。一些没有自制力的学生需要教师监督,教师要看准时机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点提示,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能力。

(三)真正重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反馈与评价

著名心理学家史金纳说过:“要想达到最大的诱因效果,你应尽可能在行为发生后立即加以评价。”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这会激发学生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中职学生表面上看已接近成熟,但他们的心智更像小孩,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表扬,都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因此,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过程,又要关注学习结果,要注重过程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课学习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或价值观,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个体的进步。教师评价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当然语文综合实践课的评价不应只有教师评价,它应是多元化的评价。因此,语文综合实践课的评价一般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在活动评价环节,应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通过自我评价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反思,激发学习动力。学生间的互评,教师要从尊重理解他人的角度加以引导,促进人人参与,使学生在互评中受到启发,在比较中获得发展。

总之,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活动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展现自己,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辟了道路。

(作者单位: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实行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在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教师唱主角甚至是独角的作风,真正把学生推向了主体地位,真正把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距离拉近了,促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既是优化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探究式教学中要用科学的哲学思想作指导,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探究式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认识哲学的性质与功能,遵循哲学本性,是推进探究式教学改革的观念前提。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探究式教学要注重对“智慧”的追求,单纯的知识教学不等于“爱智慧”。教师在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要尽可能体现智慧,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以自己的智慧去影响学生,要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资料中去吸取有智慧的材料,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爱智慧的精神,要着重引导学生去体验什么是智慧,通过探究和表达,体现和培养智慧。

二、在探究对象的选择上,应当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探究的情境与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所处的客观实际,不能仅凭教师的主观选择来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信息环境及其知识构成,思维方法等。案例情境本身要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特别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贴近本地实际。这样探究学习才有现实的条件性和可操作性。

三、在师生关系和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关系上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探究式教学中到底谁是探究的主体?显然是学生,学生是主体,在探究过程中要处于主动的地位,他们是演员,是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和评价者。教师有时很难控制自己参与的“度”,常出现越俎代疱的现象,应做到以生为本,多让学生活动起来、表达出来、讨论起来。当然,还要处理好探究式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关系,接受性学习并非一无是处。要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吸纳外部知识信息、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是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过程和个性发展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其作用是诱发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主导作用为条件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归宿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是信任、理解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还能活跃人的思维,发挥人的智力潜能。(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表现”的形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采取学生讨论、演讲、辩论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较多地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都得到培养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关注优秀学生,还要调动中间生、激发后进生。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分层辅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主动的、生动活波的、积极向上的发展。

四、在探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好矛盾分析方法和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质疑、解疑,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探究过程就是不断分析和解决思维的矛盾和实现思维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实现“无疑――有疑――无疑”循环往复、认识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直至实现飞跃的过程。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教学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创造力火花的开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总是由问题所引起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发现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往往能在别人习以为常的情况下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发现疑点,揭示矛盾,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难题更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