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范文
时间:2023-04-11 14:4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下册
年级:四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小学义务制教育苏科版
学时数:第二学时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对powerpoint2003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点相对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40分钟的教学时间来说比较紧张,教学内容的组织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掌握好教学进度,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插入新幻灯片;幻灯片过渡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幻灯片第二课时,也是学生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2003创作电子板报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前面几课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本知识,以及插入剪贴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插入新幻灯和过渡效果,并会进行适当的调整.本节课先以在文档中并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掌握的相关操作.本课目的是让学生从全局的观念来掌握多媒体一些特征:恰当运用多媒体元素和表现技巧(图、文和过渡),有条理有组织的运用多幅幻灯言简意赅地表达观点,陈述事实,突出幻灯的叙事和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
1、技能要求:巩固文本框和图片处理的操作。能插入新幻灯片,能调整幻灯片播放顺序。 理解幻灯片过渡含义,并会使用过渡效果。
2、内容要求:能将故事(事件)做合适的划分,并有意识的采用多幅幻灯片组合叙述。掌握幻灯片叙述的一般方法:运用多幅幻灯片对主题和内容分段表现;运用恰当的幻灯片过渡效果丰富作品增强感染力。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意了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尝试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立足点,选取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实例,并加以详细地讲解,示范。
教材处理:本课例以《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歌曲为例,通过幻灯片叙事方式让学生掌握多媒体的一些特征,避免了因学生缺乏经验和观念进行空洞的教学方式。教学载体选择了《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它是在一个有关地震的真实故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歌曲,其中有较强的叙事成分,同时也兼具抒情。
二、案例事件
今天我们就以《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为例,学习如何使用幻灯片说故事。《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是在一个真实的故事上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本首歌曲在四川地震期间各大电台广为播放。
诗歌欣赏:教师播放诗歌,学生对照歌词欣赏。展开联想。听完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想?
如果是你,你认为怎样更能丰富地拓展?
你认为需要通过什么内容来展示意境,说说你的理由。
制作过程概要:先请确定好需要几张幻灯片来表现的诗歌内容和意境。
幻灯过渡教学:是否感觉画面切换比较生硬,缺少生动呢?如何才能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呢?尝试一下画面切换效果。
画面切换含义:播放画面在幻灯片上出现或退出的方式。如果我们把空白幻灯片作为舞台的话,那么画面切换犹如演唱会时演员出台和退台的动作。
相关设置选项:方式、速度和触发方式。画面切换有很多方式,根据内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触发方式有两种:单击鼠标时,是指在播放期间鼠标单击后才切换到下一张幻灯;其次就是时间触发,“每隔* 秒”指的是经过多少秒后画面自动切换到下一张。应用所有幻灯片指的是所有幻灯片都采用同样的过渡效果。
请注意合理性。可能的话,想想自己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
给画面添加切换效果,及时预览甄别各种效果。完成后保存作品,提交作业。
三、案例分析
在前一堂课学生已经能用幻灯片作了单幅幻灯片,同学们也感觉到比起WORD软件,幻灯片具有丰富的主题背景,图片和文本框操作也比较方便,这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就能创作出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
幻灯片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它在画面表现力和叙事能力上。尤其是利用多幅幻灯片在一起组合播放更可以让我们对作品逐层展现,能将作品内涵和美感发挥的淋漓尽致。多幅幻灯片组合犹如我们看的连环漫画一样。
四、教学启示
1、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我增加了一个课时,因为绝大部分学生上节课的时间只能用来完成几幅幻灯,完成了叙事划分(多幅幻灯组合播放)的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增强作品感染力(使用切换过渡效果)部分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因此新增的这节课主要是给学生添加过渡效果的,同时也给学生作品细节调整时间,过渡效果里面也牵涉到 了一些细节调整,和后面的幻灯动画有很大的联系性。
2、教学中通过对比演示突出了幻灯的切换效果,然后讲解参数,包括速度、触发方式,其中触发方式我只解释了它的含义,可以做什么。学生在做练习过程我发觉了学生对时间的调整很随意,有的 是1秒,有的几时秒,我于是把这个问题抓了出来,说说你所设定时间的理由。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学生有的回答的很笼统有的回答的比较有道理,笼统得就说一会儿放一张,详细的同学就考虑到了视觉效应了。不过他们还未能和诗歌播放时间联系起来。(也有原因,没有耳机)对学生能做出这样的解释我很满意了。
3、我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在幻灯中插入图片,学生说完自己的看法后,我也补充了一点:文字的描述比较精确,但它不能很形象的表达主体,吸引人的注意力。而合适的插图,不仅给人美感,也为人们提供了想象的起点。
五、有待讨论的问题
篇2
孩子1: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双眸......
妈: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书和爸爸的拳头,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还要一起走!
孩子1: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的同学和朋友,我们说:"不哭,拿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留给活着的孩子们把!
篇3
这段时间的恐慌在原来不断翻腾的内心中渐渐平静了,目睹了无数个开始和终结,我想我释然了。
本以为“死”离自己的距离要用光年来计算。
可是,在人生的看似漫长其实短暂的岁月里,慢慢接近了它。
以前娇气地在光天化日之下看到猫骨都会惊呼起来的自己,在这样一场庞大的死亡中,竟没有一丝悚惧,取而代之的是双眸前的氤氲。
“一盆草从不开花,但是后来却开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它学会了开花了啊。”
(2)
我们所说的“星”。
那些“漂亮的”,“歌声好听的”,“演技不错的”都可以成为喜欢他们的因素。
可是,纵使你在教室里用自以为亲昵的口吻称呼说“我家的谁谁谁啊”。但那个谁谁谁也从没知道原来有这样的一个你站在他的身后。
不是说不能有“星”。
有他们的感觉似乎充实了起来,偶尔可以收获那些自认为心爱的瞬间。
但是在这场盛大的搁浅里,他们没有参与,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毫毛来显示自己的爱心,并没有诽谤谁,那些透明的真实闪烁在眼前像在诉说些什么。
那个“小天王”用他拥有的数万分之一来展露他对灾区人民的“爱”。
在名利与金钱的对抗下,更多的人选择了后者。
一件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
不是一定要有“而”“可是”才知道它是转折。
(3)
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怕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摸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的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篇4
回眸过去的十余载,我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用汗水与心血编织的那一张张爱的丝网中,那一张张网,网住了外面的一切风风雨雨。拥抱着我们,呵护着我们。
父母的爱是那样简单,那样质朴。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父母耐心的劝慰;学习中遇到烦恼时,父母慧心的开导;生病时,父母全心的关爱与问候,是他们帮我们在生活的小船上起航。当我们第一次喊出爸爸妈妈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独立迈开步子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写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有太多的第一次是父母在身边耐心的帮助和教导我们,这一幕幕幸福的画面我们又怎么可以忘记?能耐心劝慰,真诚鼓励的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也是父母。
10年的四川地震让所有的华人心痛不已,其中的一首《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更是让每一个国人泪流满面:
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我至今还记得和母亲一起看到这首诗的场面,她用温暖的手臂搂住我的肩膀一只手为我擦掉脸上还在慢慢划过的泪珠。她用沙哑的声音告诉我:“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可以永远陪伴着自己的孩子为他们遮风挡雨,可最后总会由于各种原因而离开。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坚强,快乐的生活,这样即使有一天,母亲离开了,也会感到欣慰。所以,即使那些地震的孩子去了天堂他们也会坚强地、乐观地面对一切,因为这是他们父母的愿望。”我总觉得母亲的话好深,让我分不清楚她是在劝慰我还是在教导着我。可我明白父母永远都是最爱我的人。他们的爱轻柔如水,深沉似海,恩重比山。对这种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呢?
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轻柔如水,深沉似海,恩重比山。对这种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呢?我们又报答了多少呢? 同学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们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庆贺生日时,你是否想到过经历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生日的祝福。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帮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不能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父母的辛苦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但我们在生活上至少可以让父母少为我们操心。父母生病时,我们应该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那百般焦虑的心。感恩父母,我们并不难做到。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一杯暖意浓浓的热茶,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一个灿烂甜美的微笑……都会让父母感到幸福和安慰。让我们一起将这份感恩之心延续,使幸福快乐,常常陪在他们身旁!
同学们,让我们铭记父母的恩情,感恩父母的养育。风雨人生路,让感恩与你我同行!
篇5
今天,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了一首为汶川地震而写的诗歌,名字叫《让我来做你的妈妈》,诗歌不长,只有短短的几段,但是却体现出了大难当头时的人间大爱!
记得在地震发生后的不几天,电视上播出了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一个母亲用匍匐的姿势护住孩子的生命,在手机里留下遗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今天,在这篇文章中又看到了这个故事,使我不禁想起了许多。记得有一首诗歌中说道“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 ……”我想这应该就是最伟大的亲情的力量,这就是人间最伟大的母子之情,在选择自己生存与自己的孩子生存的瞬间,她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孩子,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挡住了巨石,为自己的孩子留出了一点点生存的空间,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为孩子留下了这样感人的一句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我们怎麽能不对她产生由衷的敬佩呢?但是,这位母亲只是在大难当头,为自己的孩子献出生命的千千万万的母亲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认为她们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的,都是最伟大的!
地震无情人有情,是啊,“妈妈走了,爱还在,妈妈走了,恩泽绵延”亲人走了,我们的全国人民都是你的亲人;孩子走了,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走了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人间有大爱,我们相信,爱的力量可以照亮黑暗,可以温暖人的心灵!
“大难当头还有大爱”,是的,祖国是我们的大家园,人们是我们的亲人,不管自己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不管是什么时候,祖国永远是自己的支柱,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大难当头还有人间大爱,这更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质朴而又伟大的精神!
篇6
自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媒体上涌现了众多的“地震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表达了民众对自然灾难、民族苦难和生命价值的追索。从诗与史的关系出发,本文描述的正是当前“地震诗歌”的价值蕴含,即其中表达的苦难记忆、“人民性”和国族认同。
【关键词】 “地震诗歌”;苦难叙事;“人民性”;国族认同:诗史互证
如何重建诗歌与历史、时代和现实的精神关系,这是困扰当代诗歌甚至是整个新诗史的问题。对于当下的诗歌写作而言,当诗歌(文学)“绝望地回到文学自身”之后,我们又如何让诗歌(文学)“重返”时代和社会,这就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或理论问题了,而是已经成为一个写作态度和价值诉求的问题。
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媒体上涌现出了许多的相关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表达了诗人及民众对大地震所带来的灾难、中华民族面临的苦难考验的哀伤和追索。一方面,有论者认为“大地震震出了一个复苏的诗歌界”,地震“引发了全民诗歌热潮”,另一方面,也有论者认为,这些诗歌作品具有大众化、口语化、即时性甚至是“战时性”的特点,并不具有特别的“艺术水准”。
这些不同评价都涉及到了“地震诗歌”[①]的艺术价值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但都未能充分呈现“地震诗歌”所表达的价值诉求。“地震诗歌”也会为时间和历史(或者某种“文学史”)所选择和清理。基于这些考虑,本文并不是要从诗歌(内部)艺术的意义上来讨论“地震诗歌”这一文学事件,而是针对这些诗歌作品与历史、时代和现实的关系,也即是在“诗”与“史”的关系结构中来描述其价值蕴含。在本文看来,“地震诗歌”中所蕴含的民族苦难记忆、“人民性”和国族认同等诸多意义指向正是其价值表征。从这一角度来看,尽管作为一种“战时性”(暂时性)的诗歌现象而且颇多雷同化的倾向,“地震诗歌”仍然为当代新诗写作如何“重返”时代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深刻启示。
一、价值的关联:地震与诗歌
仅以2008年6月号《诗刊·上半月刊》“抗震救灾”诗专号为例,关于5·12大地震的诗歌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自然灾难、民族苦难和民族国家主体性等诸多内容,其他媒体上涌现的诗歌作品也同样在这些层面上多有表现。诸如李瑛《生命的尊严如此美丽》组诗、商泽军《阿特拉斯的脊梁》、徐必常《国家的眼泪》、蒋同《国哀:那一朵小白花》、白连春《整整一个地球的痛》、北塔《生命的物证》、叶舟《祖国在上》以及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宝贝啊,不要沉睡》、《妈妈的呼唤》、《孩子,天堂路上别走太急》、《最近我常常含着泪水》、《开往天堂的火车》、《爸爸妈妈,别为我们难过》等作品[②]都展示了在抗震救灾的“战时性”状态下,诗人和民众对大地震带来的灾难和民族苦难的哀伤和痛惜,同时也传达出了一个民族在灾难和苦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社会团结。
在这里,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大地震和作为一个文学事件的“地震诗歌”就建立起了一种价值的关联。也就是说,这些诗歌作品之于大地震并不仅仅是一种反映关系,其中还存着在一种意义关系。“地震诗歌”一方面记录了大地震这一民族的历史事件,另一方面也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战时性”状态下呈现出来的苦难叙事、“人民性”和国族认同等诸多价值内涵。
如果说“启蒙”与“救亡”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双重变奏[③]的话,那么,从整个现代文学史来看,“地震诗歌”则同时兼具了“启蒙”与“救亡”的历史主题。大地震及其灾难,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民族危亡”的历史想象,现实的危难从我们的历史经验中获取了苦难的精神内涵。而“地震诗歌”同样也从文学史(诗歌史)的经验中获取了“民族救亡”的写作动力。从众多“地震诗歌”作品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了“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④]的历史图景,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⑤]了的历史形象。“地震诗歌”仿佛就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在对现实灾难和民族生存苦难的观照中,我们仿佛回到了臧克家、田间、艾青等人歌唱的时代,同时又回到了“中国新诗派”和“七月诗派”等人沉咏的情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地震诗歌”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文化事件,在现实的语境(自然灾难与民族苦难)中获得了“民族救亡”和情感与精神启蒙的意义。
可以说,在对地震灾难、人性磨难和民族悲怆的苦难想象与叙述中,众多“地震诗歌”作品交织着生命、死亡、苦难、大爱与民族精神的繁复旋律,这些繁复旋律正演绎着“启蒙”与“救亡”的复调叙事,而非一种声音压倒另一种声音的“双重变奏”。因此,在“诗”与“史”的关系结构中来看,并在价值和意义的维度上进行考察,“地震诗歌”既体现出了关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民族国家的集体情感和认同。作为自然灾难的大地震因此而具有了精神苦难和价值重塑的意义和功能,诗歌对苦难的书写加强了现代新诗“人民性”的文学品质,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国族和身份认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地震与诗歌再次确立了“诗”与“史”的关系,并缔结了多重的意义关系。“地震诗歌”的出现既是对难以抗拒的自然灾难——大地震的历史书写,也是对隐秘的民族心灵史——国族认同的一种情感(文学)呈现。
二、题旨一:灾难考验与“人民性”
当下的“地震诗歌”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表达了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及考验,以及国家和人民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力量。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民性”是“地震诗歌”的基本情感和价值意向。在这里,“人民性”指涉的并非是单纯的政治和阶级含义,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共同的民族情感、经验和精神。在全民抗震救灾——“民族救亡”的历史时期,“地震诗歌”体现出的这种“人民性”的文学品质,既是现实的呈现,也是民族情感、力量和信心的汇集。
从众多作品中可以看到,诗歌的抒情主体再一次回归到时代的“大我”。如《这时候——写在5.12四川汶川震灾之后》:“当十三亿同胞伸出了温暖的手/当泪水打湿了一张张善良的面容/这时候,我们挺直了沧桑的腰板/我们昂起了高贵的头颅——/为了抵抗这无法避免的天灾/我们变成了热血沸腾的英雄 /这时候,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我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在这样的诗歌里,抒情主体“我”和“我们”并不存在什么情感、价值、观念和意图的差异,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灾难和民族精神进行反复的叙说。在诗歌里,“我”是作为一种视点而存在的,而“我们”才真正是诗歌情感扩张的辐射源,或者真正的抒情主体。因而,作为诗歌叙述者的个人和作为诗歌抒情主人公的集体——“我们”、“十三亿人”在这里达成了情感和意向的统一性。再如一首《我们的心——献给汶川的血肉同胞》,在“地震诗歌”中颇具代表性,它直接以“我们”进行诗歌的抒情和叙事:
我们的心朝向汶川/我们的双手朝向汶川/我们阳光般的心朝向汶川/我们旗帜般的双手朝向汶川/我们十三亿双手向汶川去!/……/让我们的心朝向汶川/让我们的双手朝向汶川/让我们阳光般的心朝向汶川/让我们旗帜般的双手朝向汶川/让我们十三亿双手向汶川去!/汶川流泪/夜,很安静/往日的喧嚣也缄默了言语/俨若战后的城市/荒芜且退去原有的色彩/满街道的灰土/和坍塌楼道里的死亡气息/埋没了花草昨日的鲜艳/掩埋了螟虫昔日的笙歌/飞鸟也远离了故土/不忍视/汶川流泪/四川流泪/中国流泪
自然灾难的考验和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在这里汇集了。正如诗人艾青在70年前的那首《我爱这土地》所描绘的历史图景和民族苦难一样,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灾难的考验,诗歌抒情主体也转变成为一个时代的歌手,传达出了一个集体的声音。“故土”、“家园”、“战后的城市”和“灾难”等诸多形象都具有了一种精神的意义,而“我们”则成为“地震诗歌”普遍的抒情方式。可以说,诗歌抒情主体的包容性使“地震诗歌”不仅仅起着一种集体代言的作用,而且还有效地传达出一种共同的和普遍的情感。在“地震诗歌”里,“人民”和“人民性”再次显现,使得诗歌再一次恢复了它应有的功能。
书写民族的灾难和民族的重生是这些“地震诗歌”最基本的意义倾向。其他相关作品如郭文斌《中国,你为什么泪流满面》、刘继明《哀悼日》、鲁文咏《地泣与国殇》等作品都直接书写了民族和国家在面临地震灾难时的艰难和信心。这些诗歌尚未能直接深入对灾难和苦难的思考和剖析,而是直接展现“人民”和“人民性”的时代主体。因此,重塑一种新的时代主体和主体精神也是“地震诗歌”最普遍的主题之一。作为当代新诗的核心命题,“人民”和“人民性”在“地震诗歌”里被再次激活。
当代诗歌在经历了“政治抒情诗”、“朦胧诗”、“第三代诗”、“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后,作为一个诗学话题,诗歌的抒情主体从“大我”“回归”“小我”已经为当代诗歌史所确认,但我们会发现,当下诗歌写作的思想和审美空间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如何在现代诗歌写作中重新恢复“我们”——另一种抒情主体的价值和权利,或者如何在表达个人体验的同时融入民族国家的情感和命运的内容,这是在当下诗歌写作中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在这次大地震和“地震诗歌”事件中,诗人们及民众暂时放弃了理论上的成见和分歧,灾难、苦难、生命与爱、国家与民族成为当下诗歌的共同话语,这也许正寓示着诗歌写作应有的一种品质和良知:“我们”如何表达“人民”与“人民性”?
“地震诗歌”作为一种现象,它给我们的启示恰恰在于:诗歌与时代和社会的关系同样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诗学命题。当“地震诗歌”让“我们”重新成为诗歌的抒情主体时候,一个新的历史主体也复活了。因此,可以说,作为历史事件的地震在激活诗歌,作为文学事件的“地震诗歌”也在激活诗歌的主体——“人民性”。从“地震诗歌”的写作者来看,众多“非专业”作者的参与也为当下诗歌写作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正如批评家谢有顺在评价“地震诗歌”时所说,“诗人和作家要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众人,面对现实;他写的作品不仅要与人肝胆相照,还要与这个时代肝胆相照。”[⑥]当“我们”成为当下诗歌的主人公时,诗歌、诗人、民众与国家民族、时代和社会才再次达成了情感和价值的沟通。因此,“地震诗歌”所展现的“人民性”,给我们当下的诗歌写作呈现了一种新的方向。
转贴于
三、题旨二:苦难叙事与国族认同
对苦难和灾难的“历史化”书写也是“地震诗歌”的基本题旨之一。对“历史”(现实)的“历史化”叙述是建构一个国家和民族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尽管大地震依然是我们当下的现实,作为一种“战时性”文学表现手段,“地震诗歌”则已经提前将大地震“历史化”了。在对大地震的“历史化”书写中,“地震诗歌”容纳了“苦难”叙事的成分,甚至带有某种民族寓言和神话的特征。在许多“地震诗歌”的叙述里,大地震给我们带来的苦难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一种历史记忆。也正是这种集体的“苦难记忆”成为我们国族身份认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地震是我们共同经历的历史,苦难是我们共同经历的苦难。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地震诗歌”已成为建构和强化我们国族身份认同的历史叙事。
如在媒体上流传甚广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一诗这样写到:“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在这样的诗性言说里,个人作为叙述者,在对苦难的叙述中,容纳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体验。“妈妈”和“孩子”穿越时空和生死界限的对白,将苦难化作生命和希望的祷告。苦难让我们反观和照亮现世的生存。再如《开往天堂的火车》一诗,是将生命与死亡、告别与归家、苦难与幸福表现得最让人痛切心扉的作品之一:
这是开往天堂的火车/注定有一条河流清澈的流向/就像那些川北的孩子/他们的告别乖得没有一点声响/我第一次看见/我们的孩子/变得像大人一样坚强/他们行将离去的站台/也不再需要爸爸妈妈与奶奶的/送行//这是开往天堂的火车/注定会穿过一片鲜花的海洋/就像那些川北的孩子/我知道他们来自神灵的家乡
这些作品从苦难、人性的角度将灾难、生命的罹难和死亡作为生命的归宿的叙述,对大地震带来的“苦难”进行“历史化”的书写。“火车”、“告别”、“站台”、“天堂”和“家乡”等种种意象都无不意味着生命的归宿和幸福。这样的苦难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审美化的倾向,灾难、苦难和死亡被赋予了一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某种神话和寓言的意义功能。
在这些充满“个人化”的苦难叙述中,苦难已不仅仅是个体和生命、死亡的意义关系,而是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阅读者的苦难记忆。“告别”与“归家”、“离开”与“寻找乐土”的意义结构是诗歌史上一直都存在的“神话写作”的基本模式,而这一类“地震诗歌”则在这一向度上体现了生命、人性与苦难的意义关系。应该说,这样的苦难叙事是非政治意识形态的,它们所表达的是苦难和对苦难的意义追索。“谁点燃了这烛。并且,让烛光成了中国铺满阳光的午后最痛的伤口/一只叫做汶川的陶罐,一只被舜用宽仁的手指/就着厚厚的黄土与泪一般透明的水焙制成的陶罐/被黑色的烛光击中,然后/碎了……”(龚学敏《汶川断章》)在这样的苦难叙述里,“汶川”、“地震”、“舜”、“陶罐”和“黑色的烛光”等意象实现了跨越历史时空的碰撞,地震灾难与民族传说一起呈现了人性、生命、个人和民族国家共同的心理原型,这种“神话写作”恰恰是有关人性和苦难的,这里面容纳的意义和价值正隐藏着一个民族国家潜在的精神结构。
与苦难同时传达出来的,还有关于爱的内容。苦难与爱作为诗歌(文学)写作中的一种原型或母题,同样在大地震这一历史事件中找到了表现的空间。许多“地震诗歌”直接以爱为题,将自然的灾难、人性的苦难以及生命救赎等复杂的情感体验融合到一起。苦难、爱与生命本身结为一体,苦难因此而多了一层悲悯的宗教色彩,爱也超越了世俗的理解上升成为一种“大爱”。地震灾难带来的“恐惧与颤栗”背后是对苦难的担当和爱的力量。有诗句这样写到:“这不是诗歌,我只是如此呼喊/愿以一个死难者的声音/此刻醒来,就要永远醒来/因为我们还在经受更为严重的灾难/它来自我们自身,来自阴谋和战争/来自掠夺、杀戮、膨胀的私欲和勾心斗角/你甚至还来不及发现/灵魂已离去好多年……”(东荡子《来不及向你们告别》),还有诗句这样表达了对苦难和爱的悲悯:“当我写下/悲伤、眼泪、尸体、血,却写不出/巨石、大地、团结和暴怒!/当我写下语言,却写不出深深的沉默。”(朵渔《今夜,写诗是轻浮的》)在诗人的话语叙述里,有对自然、苦难和生命的敬畏,有失却家园的悲伤,也有对自我的责问,苦难与爱被赋予了忏悔和救赎、生命归宿与精神家园的意味。
尽管这些诗歌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化”和“神话写作”写作的痕迹,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诗歌作品仍然从“个人化”的苦难记忆里表达了一种集体的苦难历史。很多“地震诗歌”作品中都不约而同地将“我”或“我们”这一诗歌的抒情主体导向“汶川人”、“四川人”和“中国人”,正如有一首诗这样写到:“此刻/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都是四川人/我们都是中国人”,“汶川人”与“四川人”作为一种地方性情感、知识和经验的主体,在“地震诗歌”里则获得了更高的意义,作为诗歌的抒情主体,它正是一种情感反射,它所投射的是一个更大的主体性——“中国人”。其他诗歌如《国家的眼泪》、《国哀:那一朵小白花》、《14时28分的祖国》等作品则直接从时代“大我”的角度展开了对民族苦难记忆的“历史化”书写。
“历史化”意味着对记忆的整理,记忆则保存一个民族的共同的心理和情感。在对地震与灾难、生命与死亡、苦难与幸福、爱与担当的“神话写作”中,诗歌的抒情主体、国家、政府、社会和民众已经结成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地震诗歌”的苦难叙事,强化或者凸显了一直隐藏于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心灵深处的身份认同。
四、诗史互证:苦难记忆及其意义
随着灾难的过去,“地震诗歌”的热潮也会逐渐趋于平淡,“地震诗歌”作品也会经由时间的选择和淘汰而去粗取精。但与过去的几次诗歌事件(如“梨花体”等事件)决然不同,这一次的“地震诗歌”事件则激活了“诗”与“史”的互动关系。地震与诗歌发生意义的碰撞,也正是“诗”与“史”实现价值传递的历史契机。在“地震诗歌”热潮中,凸现出来的是“史”的意义,而“诗”的意义则已经退居其次。对于我们而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5·12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伤痛,作为一个文学事件的“地震诗歌”则让我们在灾难考验和苦难记忆中看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看到了一个民族国家的形象和精神品质。关于大地震的苦难叙事让当代诗歌写作寻找到自我升华的机会,也让我们从诗歌写作和历史叙事中看到一个人、一个民族隐秘的心灵史。这也许正是“诗史互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这也正如谢有顺所评价的那样,“这(地震诗歌)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两点启示:一是它向我们重申了诗歌和情感之间的永恒关系;二是诗歌并未退出公共生活,只是,诗人要重新寻找诗歌介入公共生活、向公共领域说话的有效方式。国难过后,未必就会出现诗歌繁荣的景象,但这一次的诗歌勃兴,为诗歌重返现实敞开了新的可能性。”[⑦]诗歌与时代和现实的意义关系,同时也意味着诗人对时代的态度或价值取向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地震诗歌”既体现了现实对诗歌的情感激发,也体现了在长久的“个人化”写作之后,诗歌对介入现实和公共生活的精神需要。
作为一种文学事件,“地震诗歌”现象已超越了单纯的诗学(诗歌文体)理论的阐释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地震诗歌”写作也是“组织中国‘历史’的过程,是一种对‘历史’的写作”。[⑧]因此,在文学史的视阈中,“地震诗歌”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即“诗”与“史”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给我们当下诗歌写作提供的可能性。“诗”与“史”的互证,以及其中容纳的苦难记忆、“人民性”和国族认同等价值因素为我们正确认识诗歌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了理论的和历史的依据。
[①] 作为一种描述和概括,“地震诗歌”是针对这些诗歌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而言的,尚未成为一个诗学概念或文学史概念。
[②] 本文所涉及到的相关作品来源于《诗刊》2008年6月上半月刊、“左岸文化网”及其他网络媒体,文中不再一一注明出处。
[③]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参见李泽厚:《中国思想史(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49页。
[④] 出自艾青1938年的诗作《我爱这土地》。
[⑤] 出自穆旦1941年的诗作《赞美》。
[⑥] 参见《南方日报·文化周刊》,2008年6月1日。
篇7
关键词:中职生 阅读问题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40-01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仅为76%,比去年又下降了1%。而且据调查中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年度阅读量。2012年时仅为5.49本,并且还在逐年下降。现在该担忧的不只是父母,因为不读书或者不爱读书不仅仅是影响一个孩子的人生,从长远看,对民族的未来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笔者目前供职于一所中职学校图书馆,发现中职生的课外阅读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微阅读”给“深阅读”带来障碍,“微”化导致阅读惰性
(1)由于手机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可以刷微博,看微信,看电子书,深受学生的喜爱。有些同学甚至上课时间都在看。久而久之,就大大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即在手机阅读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明显过多,加之有些文字粗糙,没有经过很好的加工与锤炼,内容也比较肤浅,不能给学生更多的启迪与帮助。部分学生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无法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造成学业荒废,导致恶性循环。(2)长时间阅读电子书,导致文体活动时间减少,势必会造成健康状况的下降。(3)电子书阅读的虚拟性,影响着中职生正常社会人际关系的交往,与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就会淡化,与现实产生疏离感,容易引发孤独焦虑感。
2.受家长和教师对课外读物的影响,缺乏课外读物应有的氛围
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中应试教育是课外阅读量减少的根本原因。现在衡量一个学生成功与否,主要以分数为标尺。由于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以大量的习题和测验挤掉了学生的阅读。尽管老师、家长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也只好“忍痛割爱”或者持“有分寸的限制”,所以中职生从小开始就缺乏课外阅读应有的阅读氛围。
3.阅读能力低,方向不明确
当今社会,网络、影视作品对学生阅读的冲击很大,90后的思维方式更多地体现为图像思维模式,他们的文字思维能力较弱。他们的知识更多地来源于电视和网络,他们也希望读一些经典的有内涵的作品,但是读不懂,在阅读中他们不能真正贴近文本,不能真正体会作品的感染力。课外阅读该怎么读,读什么。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点,学生的阅读方向不明确。
以上诸多问题,给学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办法如下:
1.办好图书馆,创设阅读氛围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支柱之一的校内图书馆,必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1)要多购买中职生感兴趣的书籍。2014年我校图书馆首次邀请学生代表和老师们一起去采购图书,学生的热情高涨。笔者发现,学生口口相传的效果要好于一味说教,变被动为主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2)尽量多争取一些经费,多为学生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图书。(3)我馆建馆时间长,很多图书已经过时,流通的价值不大,还占库存。图书的剔旧工作也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方面。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新加坡校长的任命书有这样一句话,“在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这句话提醒着我们每一位图书馆员。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自主读书
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大力推动阅读,应当“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空间”,以此为学生打开一扇扇文化的窗口,进而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生活中一切有一的读物,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1)营造宽松、民主、友善的阅读活动氛围。我馆成立博友书社为同学们提供了可以相互交流的平台。大家可以就某一本书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体验满足与成功的快乐。(2)开展主题阅读,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例如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图书馆举办征文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5.15是国际家庭日。开展主题“家是你我暖城堡,一砖一瓦用爱造”的读书推荐活动。用板报的形式,向学生推荐马俊华的《回家》,顾城的《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冰心的《小桔灯》,张晓风的《敬畏生命》等经典文章。5.19汶川地震哀悼日,向学生推荐北岸的诗《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苏善生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海子的《重建家园》。
3.优化“阅读推广人”的准入、考核、激励机制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阅读推广人”队伍,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高阅读意识的基础工作。目前,各中职学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正在逐步改善,但是图书馆员的总体水平也要相应提高。严格的职业准入和选拔机制是图书馆“阅读推广人”专业化的人才资源保证。要将理论知识过硬、文化素养高、组织策划能力强、并酷爱阅读作为选人标准,通过专题研讨、在职培训、观摩等多种形式对在职图书馆员进行培训。建立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估机制,并以此作为对“阅读推广人”正面激励的依据,提升职业自豪感。
结束语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大脑好比待开垦的土地,广泛地、高品位地阅读能够使它成为沃土。只有在这样的沃土上才可能长出参天的智慧之树。”而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让父母、学校和各方的努力成为成就这株参天大树的营养和源泉。
参考文献
[1]孙萍.课外阅读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
[2]田夏秋.电子书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校园心理,2010,(5)
篇8
冬季,不是一个旅行的好季节,可是家中的变故让我陷入了一种虚空状态。寻找不到一丝温暖的气息,每天,行尸走肉一般地生活,寂静、冷清和自责逼得我快发疯。我想我该改变一下了,去出行吧,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无人打扰,排遣一下愁绪。
早就想到泸沽湖去转转,在别人的照片中,湖水的宁静和摩梭族的美丽无不吸引了我。是什么样的湖水,能孕育出摩梭族这个独特的民族呢?约上好友甜甜在昆明碰头,上路了。
初到沪沽湖
从丽江到泸沽湖大约需要六个半小时的车程,加上修路耽搁的时间,下午五点,车上的人们已经陷入一种焦躁和疲乏的状态中。忽然,右前方出现了一片宝石般的蓝色,在树丛的缝隙中,若隐若现地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大家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车上喧闹起来。是你了,泸沽湖,在我们千辛万苦、舟车劳顿之后,终于向我们张开温暖的怀抱。
到了一号观景台,司机招呼我们下车。站在观景台上,云南界内的泸沽湖一览无遗:湖面宽广,可惜没有更大的广角或全幅来表现。山虽不高,但线条硬朗,与温柔的水相拥在一起,甚是匹配。我望着泸沽湖:这蓝得深邃的湖,会在我们深入泸沽湖后,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车到大落水停了,车上大部分客人都包车前往里格:一个自由客的天堂。而我们俩,和车上认识的四个佛山朋友,一起前往四川界内大嘴村。
游走部落的老板――游玛,开着一辆拉风的白色切诺基来接我们。车行驶在颠簸不平的山略上,他边开车边给我们介绍泸沽湖:原来泸沽湖环湖一圈有70多公里,但是盘山公路往往是看着很近,实际很远,因此徒步路线的话一般需要两天,现在也有很多自行车爱好者环湖骑行。当然最妙的就是划着猪槽船前往各个地方,与泸沽湖有个亲密接触。
大嘴村 游走部落
从大落水到大嘴村足足开了一小时的车,路上我们简单领略了泸沽湖的浩荡湖水。天色已晚,到游走部落时已经天黑了,但仍然止不住它带给我们的惊喜。
游走部落是由一个老木楞房改造过来的,两层的客栈,基本的标间设置,一楼二楼有大落地玻璃窗的房间,可以躺在床上看星星。院子里种满了花草,而沿着湖边,游玛修葺了躺椅、秋千、茶亭,可以一边吹着湖风一边看着湖景发呆:可以和朋友一边对弈一边闲谈;可以喂食红嘴鸥看它们自由飞翔;可以看着水鸭悠闲无聊地游荡;甚至可以划着猪槽船去前面的小岛;或者只是闭上眼睛享受阳光的亲吻,什么也不用想。
最妙的是,湖边还有一个由猪圈改造而成的书吧,里面设置了小小的酒吧,一排书架,和着轻柔的音乐,简朴而小资,没有矫揉造作的装饰。
游玛的小院落,与泸沽湖融为―体。
第二天晚上,我们和几个村里人,围坐在祖母房的火灶边,烤着从镇上买回来的备类食物,喝着可乐啤酒,聊着他们的民俗风情,聊着社会的变迁,聊着各类有趣的事情,开心的笑声不时掀翻了屋顶。轻松的谈笑伴随着美味的食物,人便暖和起来。走出门外,村子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的狗吠声响起。
抬头望向天空,星星都在微笑。风很冷,甜甜躲进书吧里,听着音乐,和着一杯酒,给朋友们发信息:“发现人间仙境,泸沽湖美得一塌糊涂。大嘴村这个背包客院落,给了我整个宁静的湖面,整个美丽的星空,和泸沽湖畔脚尖可及的完美生活。”朋友们发来信息羡慕,更有人严肃地说:“快抓紧时间‘走婚’去吧。”
木楞房的隔音效果很差,踏上楼梯时便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楼下朋友的聊天甚至都能清楚入耳,让人怀疑这样的房子能成功“走婚”么?游玛听到我们的疑问后大笑:“我就是要让他们想走走不成,来到这里,迷醉在美景中难道还不够吗?”
草海、走婚桥和泸沽湖镇
第二天早上天气灰暗。浓厚的云层笼罩着天空,带着有些郁闷的心情前往草海。
草海是泸沽湖的一片湿地。曾看过别人的照片,夏天的草海一片绿油油的,泛着光斑的水波在草海中跳跃,人们划着猪槽船灵活轻巧地穿梭着,非常地美。
而十二月的草海则是一片黄色。若早来一个月,阳光好的日子,该是一片多么壮观的金黄色呀。虽然景色略逊。但是草海仍然十分迷人。放学的孩子们在乡间小路上用弹弓打鸟,赶集的人们背着箩筐匆匆忙忙往前赶路。草海深处,有个妇女划着猪槽船,不时停下来,拿起钩子卷住一捆草,翻转、扬起,卷起的草便呈抛物线状被抛到船上,再把长钩往湖底一撑,船便向前划去。整个动作矫健干净,一气呵成,美呆了。
草海间有两座木头做的走婚桥,一座已经破落地半淹于草海之中,一座是新修的供人们目前往来于两岸之间。
走婚桥对过去的摩梭族人有着重要意义。每逢赶集或者重要的日子,年轻男女便在走婚桥两头对歌。寻找适合的心上人。彼此心生爱慕的人们便会约定走婚的暗号。
站在这里回想当年的风景,仿佛可以看到穿着美丽的民族服装的人们对歌的盛景,热情小伙子脸上闪烁的阳光,羞涩大姑娘的欲语还休,走婚桥不正最适合那种暗生情愫的含羞、热情、焦急、甜蜜等等综合复杂的感觉吗?现在技术发达了,人们通过手机等现代工具就可以方便地约会了,但却也少了很多韵味。
沿着湖边走,很快就到了泸沽湖镇,这里是附近乡人们采购的主要集散地。他们喜欢围坐在火塘边聊天。这一幕让我觉得温馨。小镇上,人与人之间的尺度很近。孩子们欣喜地往我的镜头里微笑,老人们向我打招呼,穿着民族衣服的姑娘和墙上悬挂着的腊肉腊肠形成特色的一幕。
在安静生活的另一面,这里的物质是匮乏的,市场上的菜种也很单调。游玛说:在这里生活,需要接受物质的缺失,但是简单祥和的关系,是城市里得不到的。
沪源崖
吃完游玛做的色香味俱全的陕西面条之后,云层逐渐消散,阳光洒在湖上山上,景色顿时绚丽起来。我们徒步向泸源崖出发,慢慢走出大嘴村,路遇动物无数:红冠公鸡、白毛大鹅、黑色小猪、羊群、牛群,林林总总,还有很多村人,他们或放羊,或在湖边洗衣服。或打草归来,或到田里忙活。每个人都有忙的事情,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有和善的笑脸,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坐坐,让我心生暖意。
前往泸源崖方向的景色很美,沿着湖边公路慢慢走,心情很平和。湖水在微风中轻轻荡漾,金色的桦树在湖边摇曳,还有一种草状的植物,结满了红色的小果实,煞是好看。湛蓝的天空和湖水,金色的树叶,红色的果实和绿色的枝干。这充满了鲜艳色彩的世界使我们心情放松,两个人互作模特拍照,随性自我。
泸源崖是一个山崖口,从古时候开始这里就修了一个高高的玛尼堆,石头
上记着经文。经幡随风舞动,仿佛在赞美和祝福这美丽的土地。
这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大早,寻找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淤泥里有一头大鱼,于是他们和鱼搏斗,最终把鱼从淤泥里拉出来。大水跟着大鱼喷涌而出。形成了今天的泸沽湖。美丽的传说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而实际上的泸源崖――顾名思义,是泸沽湖的源头。地下水从这里涌流出来,注入湖中,形成了纯洁神圣的泸沽湖。
我们双手合十,虔诚地绕着玛尼堆顺时针转三圈,捡上一块石头摆放在玛尼堆上面,虽然我们不懂经文,但是为家人好友祝福的心一样是虔诚的。
听着风声呼啦啦地吹动着经幡,湖水随着光线的变化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色泽,粼粼波光在闪耀。阳光洒在身上,仿佛爸爸妈妈温暖的笑容;微风吹在身上,仿佛爸爸妈妈的手抚过我的头发。盘腿坐在崖顶上,望着远近的湖光山色,一直凝聚心头的哀痛仿佛略略减轻了。
原来,泸沽湖的水,真的能带走人们的忧伤。
在暮色下,往大嘴村走回去,暮归的老牛和羊群也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的影子都被拉得长长的。它们,会不会也觉得生活在这里是多么的幸福?
里格
里格是泸沽湖非常迷人的一个岛,它与陆地挨得很近,仅有一面狭窄的通道与陆地相边,因此三面环水,观景性和亲水性非常好,许多当地人的木楞房被改造成客栈和小酒吧,全是落地大玻璃窗,青石板路,水边杨柳依依,湖水里长着娇柔的“”草,旖旎地随波摇动。
我们坐了猪槽船到湖里去喂红嘴鸥,观岛景,与泸沽湖亲密接触。这天正逢周日,给我们撑船的是三个小朋友,确切地说,是三兄弟,分别是九岁、七岁和五岁。当然五岁的小八金并不负责撑船,他一路逗我们乐,非常调皮可爱。他们是典型的摩梭母系氏族家庭,姨表亲中的孩子都是一个大家庭,一共有十个兄弟姐妹,和外祖母、妈妈、姨和舅舅生活在一起。小兄弟们划船手法娴熟,过了一会儿,我们就从开始的担心解脱开来,沉浸到喂养红嘴鸥的乐趣当中。
红嘴鸥是冬天泸沽湖的特色一景,冬天红嘴鸥飞到泸沽湖过冬,但是寒冷的水面上鱼儿稀少,善良的人们便自发买些饼干面包喂养它们,同时也发动游人一起喂养,往往看到这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面,我都非常感动。只要发出几声口哨,红嘴鸥便闻声而来,欢快地鸣叫着,随着人们的抛洒食物,它们时而俯冲而下,时而腾空而起,时而栖息静止在湖面上。纯白的羽毛,红色的小嘴,非常惹人喜欢。
回到岸边。我们走进岛上人家要了一碗青菜粥,坐在临湖露台上晒太阳,小猫小狗也睡得正香。有人在上网,有人在看书,有人在轻声细语,每个人都享受着阳光的暖意和湖水的安静。偶然抬头,微笑致意,便又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
夜晚了,风冷起来,躲在酒吧里,几个当地人烤火聊天,遇到宾玛。宾玛长得有点像刘德华,眼神里透出的单纯让人很安心,甚至在和他的比较中,会发现自己思想的复杂。
泸沽湖的美丽,泸沽湖人的单纯,吸引了很多游客。而它的未来能继续保持这样的淳朴吗?希望还是有的,就像遇到的司机二车说:他曾经去过一些太城市,开始时觉得很好,但去了两三次之后还是怀念家乡的安静、家乡的空气和阳光、家乡的简单自然的人际关系,以及家乡的那种大家庭的温暖,因此又回来了,作向导、开车、开客栈,过起简单自在的生活。
第二天一卑,阳光洒下来,湖面上升起了阵阵薄雾,仿若仙境一般。天气真好,天空中万里无云,湖水深邃地湛蓝,草海闪烁着金光,是任何色彩都无法刻画的美。这景象,生生地想把人留在这里,再也不要回去外面那世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