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试题范文
时间:2023-03-25 07:5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会计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 117000
B: 134000
C: 135700
D: 107000
解析: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100000+17000+2000+10000+1700+5000=135700(元)。故选C。
(2)A公司2011年1月10 日购入B公司15万股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价格为6元。3月15 日收到B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3万元。6月30 日该股票的市价为每股6.5元,则该交易性金融资产6月30 日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C: 97.5
D: 100.5
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的账面余额=15万×6=9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余额为7.5万元 【(6.5-6)×15】,合计90+7.5=97.5(万元)。故选C。
(3) 下列不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
C: 所有者权益
解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故选D。
(4)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A: 发生同增的变动
B: 发生同减的变动
C: 不会变动
D: 发生不等额变动
解析: 这是等式两边都发生增加的业务。故选A。
(5) 出纳人员付出货币资金的依据是( )。
A: 收款凭证
B: 付款凭证
C: 转账凭证
D: 原始凭证
解析: 出纳人员应根据审核后付款凭证付出货币资金。故选B。
(6) 从银行提取现金或把现金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一般( )。
A: 只填制付款凭证,不填制收款凭证
B: 只填制收款凭证,不填制付款凭证
C: 既填制付款凭证,又填制收款凭证
D: 填制付款凭证或填制收款凭证
解析:从银行提取现金或把现金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一般只填制付款凭证,不填制收款凭证。故选A。
(7)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缺点是( )。
A: 不便于会计合理分工
B: 不能体现账户的对应关系
C: 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较大
D: 方法不易掌握
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比较大 ;其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故选C。
(8)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 )。
A: 详细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B: 可以做到试算平衡
C: 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D: 加大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解析:根据科目汇总表一次或分次登记总分类账,可以大大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而且科目汇总表还可以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从而保证总账登记的正确性。故选B。
(9)甲企业于2011年12月31 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2年度该项目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
A: 39.68
B: 66.45
C: 79.84
解析: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年折旧额一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2012年度该项目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400×2/10=80(万元)。故选D。
(10) 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将发生的预付账款记入( )核算。
A: “应付账款” 的借
B: “应付账款” 的贷方
C: “预收账款” 的借方
D: “应收账款” 的贷方
解析: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付货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不另设“预付账款”科目,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要将“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金额分开列示。故选A。
(11) 财产清查如果出现盈亏,一般应通过( )科目核算。
A: “ 固定资产清理”
B: “待处理财产损溢”
C: “应收账款”
篇2
会计基础实务的内容纲要: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记账,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五章制造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第六章财产清查,第七章会计账簿,第八章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第九章会计报表,第十章会计工作的组织。
会计基础实务题的范围:建账,期初数据过账,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依据审核后的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各类明细账和总分类账,对账,结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出会计报表等实务操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但是老师说的对,越是错的多越好,因为只有在错的过程中吸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经验当看到自己做的实训作业时,感觉很骄傲,虽然错了很多,但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实训课上,和同学一起讨论,一起进步,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在出纳实训上,我学到了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学会了如何填写凭证,如何登账……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作为一个会计来说是最基础的东西。但基础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第一节实训课,老师给我们做准备工作,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你不仅需要细心,还需要更多的耐心。虽然有老师的言词教导,但是还是避免不了错误。
只有在实训中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只有通过实训才能增进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进步,平时总以为自己学的很好,知识学的很牢固,在实训中才能知道自己原来很多知识没有学好,比如:原始凭证的填制等。像托收凭证由很多联组成,开始时不知道哪一联才是本单位作为原始凭证。还有在登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时候,它们两个是序时账,在登记时要逐笔进行登记,但在进行实际登账的时候会把它登在一起。在登记完现金日记账时要与现金盘点表进行对比,如发现盘亏或者盘盈时要及时在现金日记账上面反映。在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时要与银行对账单进行对比,如有未达账项,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在实训中我们还学习了点钞的技能。人工点钞的基本步骤:拆把、点数、扎把、盖章。我们总共学习了四种点钞的方法: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持式单指多张法、手持式多指多张法、手持式扇面式。四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前总觉得点钞是最简单最好玩的,谁知道自己真正练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那么辛苦,就比如手持式多指多张的来说吧:点钞时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捻下一张钞票,依次清点四张钞票。在清点的时候要求用左手持钞,中指在前,食指、无名指、小指在后,将钞票夹紧,四指同时弯曲将钞票轻压成瓦形,拇指在钞票的右上角外面,将钞票推成小扇面,然后手腕向里转,使钞票的右里角抬起,右手五指准备清点。右手腕抬起,拇指贴在钞票的右里角,其余四指同时弯曲并拢,从小指开始每指捻动一张钞票,依次下滑四个手指,每一次下滑动作捻下四张钞票,循环操作,直至点完100张。这种方法虽然省力、省脑,而且效率高,能够逐张识别假钞票和挑剔残破钞票。但是在练习过程中经常忘记自己数到哪里了,总是得重头来过,经常练着练着手就很酸痛的感觉,刚开始学的时候连数都不会数,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还是有很显著的进步,虽然有点累,但是坚持了还是能看见成果的。
实训是在我们充实、奋斗的过程中完成的,记得实训的开始是那样的忙碌和疲惫,甚至是不知所措,只能依靠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通过实训,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会计的十三个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支出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还体会到了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
在实训中,我们仅仅还只是学到了会计这个岗位中的一小部份,真正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经过这次实训,要我更加深刻的明白,知识是在平时积累的,只有每天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得到解决,就像这次的实训,就是因为平时没积累知识,导致在这一系列的练习中不顺利,不过没关系,在剩下不多的在校期间,我会更加努力的学好知识。
我觉得这是一个让人不断进步的工作,为了完善自我,也为了让自己以后能够有份安定的工作,我想,不管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坚持的。
几周的实训,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个会计人员所需要的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以前一直以为实训课应该蛮轻松的,但是这一段时间我们实训下来,我发现不能简单的说累或烦,会计要求很高,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做错了还可以改正,但是做账的时候弄错的话要修改就很麻烦了,一步错可能就会导致后面步步都错,所以会计工作中细心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了才真真正正了解到什么是会计,原来会计的工作本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清闲。很久以前就听过“只有经历过,才找到其中的滋味”通过这次的实训课,我真真切切的了解到什么是会计,这份工作的严谨性,以及重要性,让我对会计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也让我体会到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人生价值的诠释,因为会计是:细心+耐心+责任心。
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4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说就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本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组合的必要性,以此引起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重视,进而合理安排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合理配置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实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重大影响,而当前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是各高职院校的薄弱之处,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课程组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仅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为例阐述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因基础会计教材的编写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基础上编写的,与后期的《会计电算化》内容脱节,没有把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对会计内容的影响考虑进去,与住处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另外,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逐步与世界接轨,赞成新会计科目和要求,不能在教材 中体现,导致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突破。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用的是以教科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参与,虽然多年来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长期的思维定势 ,冲破不了禁锢多年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能以课程为依据,要用“灌输”的方式将书本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也只能机械性的将书本中的“要点”、“难点”记录下来,以应付考试,脱离了真正的职业教育轨道。更重要的是很多传票的填制、传输入过程无法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对于没有会计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纯理论的讲授无法给学生带来立体感,更难产生兴趣
(三)缺乏真实的经典案例。例案教学法是指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典型的经济案例,让学生参与实践互动,自己动手,主动分析,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目前众多基础会计教材中,都缺乏经典的案例。
事实上,基础会计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了会计专业学生以后的专业素质,因此,对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已势在必行。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合
1、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实质
基础会计课程组合实质上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基础会计课程有关内容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基础会计课程的互动性双向组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组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基础会计课程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在课程研制视野里,信息技术与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基本策略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课程的时间结构”以及“创新课程材料包”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育活动方式,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组织和引导学生,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让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以确认和推进基础会计课程的立体教学模式。
2、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实施
首先是基础会计教材的建设。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教材过于注重形式上的连贯性,却将会计工作过程割裂开,所以各高校应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编写教材,其内容更应注重高职学生教学特点,以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为重点,为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还应准备一系列完整的实训资料,通过这些实验教材的使用,提高了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加大手工及电算化的力度,优化基础会计教学内容。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教学素材,结合教学策略,方便而灵活地调用或制作出适应各种情境的有效课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网络式教学,建立学习单元库、题库和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学习单元库是把多媒体化的课程教学材料按照一定技术进行设计的适用于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程序集,包括微教学单元、学习游戏、程序等。题库包括例题库和试题库。 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是将网络上可调用的远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库。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学信息网络资源都可以在教授、学习和教学中利用一台个人电脑作为终端机通过网络进行检索、下载与重组,也可以将本地课程材料以html格式上传到web服务器上,供师生们下载使用,在增加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使课程资源处于时时更新的状态。我国教育部现在正大力建设一些学习网站,并准备把网址向全社会公布,这些网站就是典型的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大了视觉的冲击,满足了学生的动手欲望,例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了手、眼、脑的有机结合。
三、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实施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大多都在根据教育部十六号文的规定,努力的探索并实施教学改革,而在基础会计教学上,大多数院校都开始注重基础会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基础会计课程中,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基础会计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组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组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组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教学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单调的说教,而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体系, 学生在学完《会计学基础》之后, 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 也理解了各环节的关系, 在实践中建立起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概念,同时在这种综合的实训中,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已成为当前基础会计教学的新趋势,组合后的基础会计为会计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为后面的会计专业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手段和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可能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浅谈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陈芳《中国商界(上半月)》 2009年07期
篇5
1.“结转”的含义及种类
基础会计阶段,编制分录题中常出现“结转”二字,其含义是指结束本阶段(过程)业务转入下一个业务阶段(过程)。“结”有结束、总结之意,“转”为转入下一阶段或过程。如“结转采购成本”指的是结束采购过程转入贮存过程。考试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结”的过程常伴有加总和分配行为。“结转采购成本”就需要对采购阶段的成本费用进行加总、对采购阶段由于运输二种以上材料发生的共同费用进行分配。在会计上,结束采购过程意指“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减少,转入贮存过程意指“原材料”或“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增加,在不考虑增值税的情况下,也就是:借:原材料或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 贷: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
常见的“结转”有:(1)结转采购成本;(2)结转制造费用;(3)结转生产成本;(4)结转已销产品成本;(5)结转本年利润或结转本期损益;(6)结转所得税;(7)结转末分配利润;(8)结转已分配利润。
(1)结转采购成本指结束采购过程转入贮存过程,前已述及。
(2)结转制造费用指将本月份发生的制造费用加总并按一定的标准(工资数或工时数)分配转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借:生产成本-某产品;贷:制造费用
(3)结转生产成本为生产过程的结束产品贮存过程的开始,生产成本减少库存商品增加。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4)结转已销产品成本为产品贮存过程结束,销售结算过程开始。库存商品减少主营业务成本增加。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5)结转本年利润或结转本期损益是会计上一个计算本年经营成果(总结一年是赚钱还是亏本)的过程,借助“本年利润”科目对一年中所有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对比。具体会计分录见“二、结转中应注意的问题”收入、费用部分。
(6)结转所得税是将应交给国家的所得税视为一种费用,从“所得税”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因为给国家上交所得税将导致企业利润减少,实质上结转所得税仍是计算本年经营成果过程中的一个步骤,由于它的特殊性将它独立出来。会计分录为: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7)结转末分配利润(含亏损)是将利润计算过程产生的经营成果即经营过程产生的净利润转入利润贮存过程。会计上,“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 好比是一个仓库,用“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这个仓库来贮存经营过程产生的成果(净利润)。所以应从利润的计算过程转入利润的贮存过程。会计分录为: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 如果经营成果是亏损,则会计分录为:借: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
(8)结转已分配利润是将经营成果进行分配。其业务过程的实质是将贮存在成果仓库(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中的净利润转入成果的使用阶段。会计分录为:借: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2.编制各种结转分录应注意的问题
2.1结转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结转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容易与固定资产混淆,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帐的价值,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税费、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前一切所必要的支出。物资采购的成本包括买价、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等相关费用,但不包括增值税。这里需区别的关键点主要是增值税问题。
2.2分配与结转制造费用
首先要明确制造费用结转的去向,有些同学往往搞不清楚,经常出错,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里面去。第二,怎样结转。涉及到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一般是按照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进行分配。公式如下:
某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总的生产工时×该产品生产工时
某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总的生产工人工资×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具体做法是:先将前面发生过的制造费用加总,即将制造费用借方加总,得出总的制造费用,再分配。现举一例说明:某公司本月制造费用总额为5500元,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12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10000元,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结转制造费用。做法如下:
A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5500/(12000+10000)*12000=3000元
B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5500/(12000+10000)*10000=2500元
编制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000
—B产品 2500
贷:制造费用 5500
2.3将收入、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
将收入、费用结转本年利润帐户,大家往往搞不清楚借方记什么,贷方记什么。那么如何区分呢?大家想想,本年利润帐户是属于什么帐户,所有者权益类,根据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特点我们知道,本年利润帐户应该是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收入是使得本年利润增加的,本年利润科目应记在贷方,自然借方记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即
借: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同理,费用结转应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另一个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有些同学在贷方还结转了制造费用,大家看看前面,制造费用已经结转到生产成本里面了,所以制造费用不能出现在这里面。
将所得税结转本年利润帐户也一样,所得税使得本年利润减少,本年利润记借方,所得税记贷方,即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2.4利润分配的核算
先要算出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其中,利润总额=本年利润帐户贷方—本年利润帐户借方
然后按题目要求分配利润,有提取盈余公积及给投资者分配利润,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和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篇6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城市化;动态面板;静态面板
引言
2011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收入比已经由1985年的2.1上升到2013年的3.03,涨幅超过50%。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众多,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因素,一直被大量学者研究。正常情况下,教育是影响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二者一般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多数研究发现,在我国由于存在政府城市主导型的教育发展战略,教育经费大部分被用在发展城市教育上,农村教育经费欠缺,教育质量下降,人力资本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与此同时,城市化作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重要方式,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长期落后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口依然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原因众多,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导致其无法进入城市务工等因素都延迟了城市化进程。城乡收入差距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反映,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城乡收入分配的均衡式增长。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加大教育投入和快速推进城市化可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必然存在。本文着重探讨人力资本、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最终的结论。文献回顾Schultz(1958)认为劳动者自身的能力可以决定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影响技术进步,最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Angrist&Larvy(1999)从微观视角,系统性地研究了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本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认为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本极大影响了个人的发展。关于人力资本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Feenstra(1995),Hanson(1996)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产业分工越来越明显,对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的需求逐年上升,因此具有更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就会具有更高的收入。进一步,Galor(1993)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假设基础之上,提出在市场不完备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会造成收入的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又限制了低收入人群接受教育的机会,最终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减少。同其它国家比较,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异质性”,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教育的质量有很大差别,由此产生了较大的城乡差距。蔡(2001)认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限制了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不利于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溢出”。陆铭(2005)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政府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侯风云(2004)认为伴随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具有熟练劳动能力的农民进城务工,最终服务于城镇经济的发展,加之城市偏向型的教育经费投入,所以无论从人力资本的初期形成还是后期对当地发展做出的贡献,城市与农村都有较大差异,进而产生了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程开明(2007)认为,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过程中,城镇的现代化过程会吸引周边大量的资本涌入,导致同时期的农村建设缺少资金,得不到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孙永强、巫和懋(2012)认为,城市化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打破户籍制度所摘要:《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本文主要是在《基础会计》现有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对原有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从而构建一体化模式的综合体系。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整合。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这也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旨。“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实践环节,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通过动手操作,使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的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突破原有教材的体系,将课程内容按照实际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特点划分不同的模块,针对每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二、《基础会计》现有教学模式特点
(一)教学内容涵盖广,偏重概念和理论
《基础会计》教材的大致结构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和复式记账法;第二部分是会计方法介绍,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账户处理程序、编制财务报表。课程前半部分内容侧重理论,后半部分侧重实务操作性。虽然是会计专业的入门学科,其涵盖内容非常广,和企业实务工作流程比较接近。但是因为大一学生对企业经营和会计工作缺乏了解,因此,很多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学习感受是:理论难理解,方法不易掌握。
(二)实践教学比重小,和理论教学结合不紧密
目前,《基础会计》课程一般先讲前半部分理论知识,后半部分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实践操作是当作练习或者作业穿插到后半部分。这样动手操作占课时非常少,最多4-6课时,主要集中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章节。从课堂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对自己动手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但是这样蜻蜓点水式的实践对理论学习的作用不明显,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表现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欠缺,说明理论与实践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三)教学计划的设置上造成实践环节和教学环节脱节
现有会计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和理论学习是安排在不同的学期,相隔时间有点长。第一学期开设《基础会计》,第五学期专科开设《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本科开设《会计综合岗位实训》。完成了所有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参加三个月的顶岗实习。除了实训课和毕业实习,短期实习不在教学计划中。掌握全部的会计理论知识后再进入企业锻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会有一个全面提升。但是,这种分散的“放羊式”的毕业实习对教学过程几乎没有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和教学是割裂的、互相孤立,几乎没有融合。因此学生在教学环节无法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对理论的认识。
(四)《基础会计》对学生兴趣的启发作用大
现在大学的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任务,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计专业学生常常在考证的压力下,以通过各种资格考试为目的去学习,这样的学习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和激发。《基础会计》是入门课程,对会计专业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学习的冲动,这门课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决定了以后的专业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上,更多地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基础会计》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全新、有趣的专业领域里。
三、《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目前的教学内容是以课程章节为体系的,每一章节安排一定的课时,保证一个学期完成整个课程。章节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性,但是学生无法领会,同时感到枯燥、乏味,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缺乏整体认识。《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时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对《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虽然划分为三个模块,但是模块之间的部分内容相互融合。比如会计等式作为复式记账法核算的基本理论依据,同时,也反映了企业资金流运动的规律。在部分知识环节上理论基础模块和企业知识模块相辅相成。
(二)教学载体一体化
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都是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可以从凭证入手。以往的课堂上,都是用一段文字来描述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于学生而言,不直观、不具体。这样的教学结果使许多同学参加工作后,看到原始凭证不知如何处理,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一体化教学中,将理论课教材与实践课教材充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应该附有什么样的原始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运用会计原理编制会计分录,这样,同学们对原始凭证的识别能力和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快地适应。因此,在教材的配备上,有必要将基础会计综合实训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
(三)教学场所一体化
教学中将普通教室与实训室构成一体,实现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中心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教室没有实践动手的机会,实现一体化教学后,将上课地点转移到会计模拟仿真实验室,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让学生既可以感受到会计职业的工作氛围,又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除此,课堂还可以移到校外实习基地,实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运作状况,增加学生对实际的认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一体,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并重
会计这门学科实务性较强。首先从课时分配上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环节并重,课时分配应细化到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理论学时完成课堂上的原理、概念的讲授,实践学时进行学生的实践训练。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保证“教学做一体化”的落实到位,也使老师意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做到二者的融合。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专门方法,对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比较深的理解,从而达到将会计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融汇贯通的目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胜任会计岗位奠定基础。
(五)突出学生主导地位
传统模式的教学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在课堂上变成了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跟随教师进行操作,完成教师设置的各种工作任务,边做边学。课堂上,教师经由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得到反馈,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和薄弱点,再进行理论知识的梳理和解构,使学生真正透彻地理解知识和方法。由此体现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过程即整合教学资源,突出能力本位的特点,只有具备了教师一体化,即专业课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践指导教师;教材一体化,即教材既是理论课教材又是实训课教材;教学过程一体化,即把课堂搬到实训基地(场所),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最终才能培养出兼具丰富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候红英.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J].武汉船舶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5):88-92
[2]蔡青.高职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法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
[3]鲁娟.《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J].财会学习,2015(18)
[4]陈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科学月刊,2014(8)203-203
篇7
关键词:基础会计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教育商贸、财贸经济类专业及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影响着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对该专业的认可程度、对学校的信任程度以及今后职业的选择,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教学的成败。
一、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会计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这给初学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往往会使人感到难学、乏味无趣,不易入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生,普遍基础较差、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容易消沉自卑,存在厌学情绪、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差、上课纪律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些学生第一次接触会计,难以理解书中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使他们对这门课失去学习兴趣,以致产生抵触厌学情绪。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学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忽视了学生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特别是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
二、针对基础会计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归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一门课,如果首先能让学生对它感兴趣,则该门课就肯定能够学好。基础会计是一门入门课,它是从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开始的。对初次接触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书中的专业术语、理论知识他们都没有听说过,如果按教材顺序进行教学,不仅老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也很吃力,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难入门的印象,会导致部分学生畏难而退。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步入会计之门。
(1)入学时做好专业教育。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新专业的好奇心与新奇感,不失时机地将会计在现代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及功能向学生一一介绍,变好奇心为求知欲,变陌生为兴趣。教师必须全面搜集课外资料,讲述会计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对会计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目前社会经济建设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状况和发展方向、会计人员在工厂中的重要性及诱人的发展前景进行介绍;也可以对学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介绍;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作为未来会计职业的从业者需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将今后从事的会计职业与自身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碰到的经济现象进行介绍,使其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成为一名专业技能能手,激发他们产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动力。
(2)带领学生到就近的公司和工厂参观,使学生认识会计的工作环境。通过到财会部门进行参观,使学生了解公司和工厂会计机构的设置,了解会计核算借助的工具――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观摩公司和工厂会计核算处理程序,使学生对会计工作产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3)老师必须开好课,上好专业第一课,使学生第一次接触就重视这门课。这要求老师在绪论部分必须备好课,全面搜集资料,包括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相关图片。讲课时,老师应运用生动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讲述,使学生产生惊喜、新奇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欲望。
2.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目前,在会计教学中,对学生财经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会计人员基本天天与钱和物打交道,必须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过硬的思想品德,要禁得住诱惑,丝毫不能马虎。教学时应使学生更进一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会计职业,提高学生的责任心,这对学生的成才以及今后成为一个称职的会计人员将起到一个很大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对今后的专业学习更加重视,对专业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学生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养成谨慎认真的好习惯。要秉公办事,绝不可、贪赃枉法。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职业素养必须从专业基础课开始,必须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基础会计理论性强,相关概念不太容易理解,教材中没有故事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枯燥的数字和专业性的语言,基本见不到浅显的做人道理和人生准则,要想在会计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做好德育工作是完全可以的。
从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导学生只有“诚实做人、本分做事、谨慎行事、合作共事、方可成事”的理念,使学生学会做人,有良好的品德。
3.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式知识,涉及的概念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面对一群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通过会计理论教育和会计实践两条途经来进行教学,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训,进行教学改革,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使不能一体化教学,也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一定不能只一味的讲述理论知识,不注重实训。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好实训,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勤于动手,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术和技能。
基础会计的单项实训是好采用一体化教学的,如会计凭证、账簿等,理论、实训同步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在基础理论知识讲完之后,及时让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处理具体的问题。把学生带到会计模拟实验室看看什么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及账簿,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此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课程的全部内容学完后,应集中安排一周时间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模拟实训,开展一个完整的实训过程,这样就使学生对会计基础有了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了解,强化了其所学的知识,系统、综合性的提高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内容可以以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工厂的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有关资料为基础,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一些简单的会计核算业务,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学生则被动地接受,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求知欲和好奇心就会荡然无存。应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大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课件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已经普遍被使用,课件教学形象、生动、直观,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显示报表的编制过程,会使课程变得生动详细、简单易懂,不再乏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采用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地安排一些案例讨论,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案例既可以是书中典型的会计业务,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堂上从未接触过的一些问题,使学生感受到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实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这也对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很有帮助。
(3)采用小组讨论法教学。小组讨论教学能够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茅塞顿开。如笔者在讲授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时,把全班分成资金筹集组、生产准备组、生产组、产品销售组及财务成果组,每一组的成员安排不同的职务,在每一个阶段每类不同身份的人的业务不同,如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凭证等。教学中,课堂活跃,学生收效大,效果良好。我们也可以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但小组教学也有其教学的难度,比如学生的管理、老师大量的课前准备等,因此,小组讨论法教学可以在教学中灵活采用。
(4)让知识贴近生活。会计教学中要善于搜集生活案例,让会计知识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会计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会计的价值。对于一些不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效果将比复述课本强得多。
5.不断创新教学内容
由于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会计理论与方法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且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了解会计的最新动态,且能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编写补充教材,或者在教案中及时补充最新动态。尤其是应紧密结合国家会计制度的修订和会计准则的出台,对教案、教材进行及时的修订,将新内容及时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教师在授课中注重给学生介绍国内外会计学界的最新动态,以使学生及时了解会计学界的前沿信息,为他们学习提供指导。
篇8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 规范化工作 存在问题
会计是企业和单位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企业和单位面临的形式日趋复杂,会计工作的难度和强度逐步增大,企业和单位要想适应当今经济变化激烈的社会,就必须进一步规范会计的各项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会计对经济管理和控制的作用。会计基础工作既是会计的本职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是经济工作、管理工作重要的基本环节,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基础。在实际的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职业道德水准低下、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础性工作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应该对经常出现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问题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提升企业和单位会计工作管理水平,加速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进程,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会计管理体系,用综合的措施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实现。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作用
首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利于执行财务标准制度和维护财经纪律,通过制度和记录的保证实现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正规化。其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利于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同时可以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制定决策的根据。最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会计工作的整体难度和强度,用踏实的会计基础性工作实现企业和单位的发展。
二、当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存在问题
1.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滑坡
部分会计人员受到业绩及利益驱动,以及企业和单位领导意志的左右,坚持原则的能力弱化,在会计职业道德不坚定的情况下做出违反财经纪律和违反职业道德的时期,导致会计工作出现重大失误,企业和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现今,企业和单位的会计人员构成中存在着部分人员从其他工种转岗而来的情况,这样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可想而知,这些人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规范的理解各异,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和质量。新入职的会计专业高等院校毕业生,由于没有实际经验,其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由于会计人员日常工作繁重,使得他们对会计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丧失了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一些地区对会计证书的年审工作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检验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
3.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首先,一些企业和单位会计记账随意性大,财务账面记录与实际相差明显。其次,在一些企业和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原始凭证不完整、不合规的现象,补办、代办现象屡禁不止。其三,对会计科目的计算和提列记载混乱,一些会计人员不能正确分类会计科目或者对提列项目记载混乱。其四,一些企业和单位的经济合同管理不规范,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费用报销手续欠缺。上述的不规范现象将导致会计基础工作出现可靠性、真实性下降,产生企业和单位内部的管理漏洞,既不利于会计工作的深入,也不利于企业和单位经济目标的完成。
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认知不足
有的单位负责人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认为财务会计工作就是支付中心,不重视会计人员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企业会计的基础工作不到位。
2.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且长期忽视对新业务知识的更新和业务法规的学习,部分会计人员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是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主要人为性因素。
3.存在着部分人员蓄意造假造的现象
一些企业为了小团体利益,变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不当取利的目的。
4.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不力
主管部门和专业组织没有负起监督、检查会计基础工作的责任,一些企业和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必要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四、解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措施
1.加强会计人员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会计行为规范化,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切实加强基层会计人员的继续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力度。其三,建立健全企业财会人员业绩档案管理制度。最后,建立健全企业会计人员培养制度,用制度的力量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2.加强企业和单位会计内控制度建设
首先,会计内部控制应贯穿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充分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其次,引入更加有利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体系,以保证会计监督的针对性更强。最后,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能有效沟通会计信息与企业决策,做到信息的准确性。
3.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奖惩制度
建立会计基础工作激励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对验收取得优秀的单位实行物质奖励。对不合格的单位予以惩治,用经济的手段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保华.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10)
[2]孙春红.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问题表现形式及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02)
[3]孙丽娟,李淑花.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 基础会计 教学模式
当今我国会计教育正在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的教学进行转变,但还是不能够摆脱传统教育的模式。在启发式的教学中,新课程是以实现以学生为本为宗旨,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时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愿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基础会计》正是一门学习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开设这门课,不仅是为以后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学生能够打下牢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让学生有能够培养和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
1、当前《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1.1、对学生入门教育重视不足
当前在高校的基础会计课程中,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入门教育,一般开设课程也只是会开设大一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基础会计的第一章内容就是基本理论部分,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都是直接给同学们讲第一章节,没有讲有关这方面的入门知识,也不解释社会实践,也不带领学生通过别的途径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以至于学生在刚学习时,就因为讲课的不清晰,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不能引发兴趣。这门课程与社会实践是紧密相连的,但学生对社会实践确是一无所知,所以对于学生来讲也是难以入门的,他们不知道企业是怎么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流程是怎样的、会计在企业中会是做什么的等等。如果想要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能学好知识,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入门教育。
1.2、教学上注重理论,实践教学缺乏
基础会计是比较偏向于实践性的一门课程,但往往好多高校更多的是偏重在理论知识上,轻视实践的教育。基础会计课一般是设置为72个课时,但有些高校的实践课确不足20课时,甚至还有的是不会开设会计实验课程,使理论和实践互不关联,使学生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也不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点。但学生会因为要去应付考试,就会死记硬背概念、会计等式、账户的借贷方向,即使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这也不利于学生在市场经济上知识结构的学习。
1.3、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现在的教学方式,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单方面的讲课,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会过多的强调基础会计的学习要记忆、计算,缺乏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没有一个好的教学体系,也不能体现授课的灵活性,不能够引导学生去主动的学习。
1.4、会计信息化教学缺乏
当前我国的基础会计教学基本上还是处在手工信息系统阶段,实际的会计教学和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分开的。有时可能还会提到“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但有的高校因为财力的原因在教学中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会很少,学生的实践教学还是主要以手工做账为主,是做不到信息化教学的。
2、加强《基础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由于现在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在各方面的要求都在提高,对大学生的知识面的要求也在提高,要求知识面广的,以至于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基础会计作为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基础课,不过也有的高校是把基础会计当作公开课或公选课来上的,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不断的提高教学目的,也在不断的实现去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所以,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去改革更适合我们新一代学生的学习模式。
2.1、加强学生会计入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般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在大一的时候,所以大一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就要做好入门教育。在大一新生刚入校的时候我们要对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对他们进行介绍,其中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课程开设的先后次序、课程开设的学期、课程学分和课时数,以及上学的时间和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要让大学生知道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获取老师所教的知识外,要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信息化工作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最后,也要让学生去知道会计到底是什么,在企业工作的时候,经营的流程又是什么样的,去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基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有的高校可能条件不是很好,那就可以选择给学生播放纪录片,以纪录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的概况。也可以带学生实地去参观拜访一些知名企业,最主要是一些工业企业,因为其是非常复杂也是最为完整的。能够让学生真实的去体验这种企业工作。可以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定为3周或5周的金工和电工实习,帮助学生去体验生产经营流程,增加学生对企业经营和社会实践了解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在当今社会上,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财务会计的人才需求是非常大的,而高校所培养的会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于市场的需求。是因为一些企业和社会各单位他们是需要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又能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会计专门人才。我们是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理念,就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以后的发展。所以就必须将基础会计教学的内容将以改革,《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理论和实践是并重的,不要只追求理论,而没有实践的东西在教学中,也不要只有实践而没有理论。要做的压缩理论的学时,对理论的东西进行内容精简,提高实践技能,然后,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可以在教学上进行补充,将新的教改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放于教学内容中。我们也可以将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考证内容等纳入课堂教学。
2.3、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础会计在教学过程中是按照书中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适应程度来选择教学的方法,会选择一些案例教学法、实务引导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拿案例教学作为例子,因为基础会计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且非常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时我们可以运用案例教学,让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结合案例,使自己更容易理解这些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础会计的内容里,会出现六大会计要素概念,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理解这部分的内容,那么什么事六大要素呢、会计等式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计要素会存在数量关系,企业经营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改变会计等式的恒等性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六大要素时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说,教学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只靠教师在课程中单方面的教课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在讲这六大要素概念之前就和学生一起进行商品零售商经营活动的情节模拟,可能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不一样。我们可以让以为学生扮演产品的零销售,把课堂看作为一个销售市场,在开展这个活动之前我们要先筹集资金,将这些资金分为老师和学生自有的财产,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什么是所有者权益,且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要列出学生的资产表格,难后市场就开始运作,叫零售商去购进所需的产品,并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各要素的变化,让学生知道在业务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会计的等式是否同样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分析在产品的不同的销售价格和成本相对比一下,企业的利润是否在变化,让学生知道收入、费用、利润是什么,这3个会计要素所产生的关系又是什么?利润的盈利和亏损会对你本身拥有的财产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说这样的情景模拟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不仅能有效地把握好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不断的提高。
2.4、注重校企合作,加强基础会计教学人才培养
当前高校教师大都是毕业后就进入高校就职,开始工作,所以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他们对企业的实际的经营概况不是很了解,这是在基础会计教学当中是不利的。所以,高校可以和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一些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派去企业里面进行挂职锻炼,通过从中获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来满足由教学经验的不足而在教学方面的欠缺。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时候,有的教师可能也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高校也应该对任课教师进行会计信息化培训,来提高教师信息化意识和知识,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2.5、加强教学实验改革
基础会计教学是比较偏重实践的一门学科,而教学实验又是在教学中不能缺少的部分,所以教学实验也要做出一定的改革来完善会计模拟实验的建设,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实验教学也是需要资金的投入,购买实际工作应用的账务处理工具,让学生不再是有以前传统的简易的凭证和账页,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个模拟的银行,进行一些模拟业务,让学生在存款业务和取款及办理票据业务的办理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从而提高就业率。总之,基础教学的改革不是一下子就能改革好的,问题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它需要不断的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我们始终要把握一个原则:除了让学生接受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只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培养出最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建筑;砌块砌体;施工技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1 砌块砌体施工
建筑工程砌块砌体在施工前应编制砌块排列图,然后按图施工。砌块排列图用立面表示,每一面墙都要绘制一张砌块排列图,说明墙面砌块排列的形式及各种规格砌块的数量。局部必须镶砖时,应尽量使镶砖的数量达到最低限度,镶砖部分应分散布置。
1.1砌筑墙体时,应严格按照以下施工要求进行
1.1.1龄期不足28天及潮湿的小砌块不得进行砌筑。
1.1.2应在房屋四角或楼梯间转角处设立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宜超过15m。
1.1.3应尽量采用主规格小砌块,小砌块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清除小砌块表面污物和芯柱用小砌块孔洞底部的毛边。
1.1.4从转角处或定位处开始.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接,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搓,宜从两个方面同时砌筑;墙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留斜槎确有困难,除外墙转角处及抗震设防地区,墙体临时间断处不应留直槎外,可从墙面伸出200mm 砌成阴阳槎,并沿墙高每三皮砌块(600mm),设拉结筋或钢筋网片,接槎部位宜延至门窗洞口。
1.1.5 应对孔错缝搭砌,个别情况当无法对孔砌筑时,普通混凝土小砌块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不应小于120mm;当不能保证此规定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网片。
1.2砌体的灰缝施工
1.2.1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砌筑中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70%时,不得拆除过梁底部的模板。
1.2.2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直灰缝宽度应控制在8至12mm,砌筑时的铺灰长度不得超过800mm;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1.2.3当缺少辅助规格小砌块时;墙体通缝不应超过两皮砌块。
1.2.4清水墙面,应随砌随勾缝,并要求光滑、密 实、平整。
1.2.5拉结钢筋或网片必须放置于灰缝和芯柱 内.不得漏放,其外露部分不得随意弯折。
1.3 砂浆的强度等级和品种。砌筑 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灰槽(盆)内的砂浆如有泌水现象时,应在砌筑前重新拌和。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用完,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度,必须分别在2h和3h内用完。
砂浆稠度,用于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时宜为50mm,用于 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时,宜为70mm。
1.4 混凝土及砌筑砂浆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 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每―楼层或250立方米的砌体,每种强度等级的砂浆至少制作两组(每组6块)试块,每层楼每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至少制作―组{每组3个)试块。
1.5 需要移动已砌好砌体的小砌块或被撞动的小 砌块时,应重新铺浆砌筑。
1.6小砌块用于框架填充墙时,应与框架中预埋的 拉结筋连接,与上部结构 的接触处宜用实心小砌块斜砌楔紧。
1.7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 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严禁在砌好的墙体上打凿。在小砌块墙体中不得预留水平沟槽。
1.8基础防潮层的顶面,应将污物泥土除尽后,方 能砌筑上面的砌体。
1.9砌体内不宜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时,可用190mm×190mm×190rnm小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 脚于眼.砌体完工后用C15混凝土填实。但在墙体下列部位不得设置脚手眼。
1.9.1过梁上部,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及过梁跨度1/2范围内。
1.9.2宽度不大于800mm的窗间墙。
1.9.3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的范围内。
1.9.4门窗洞口两侧200mm内和墙体交接处 400mm的范围内。
1.9.5设计规定不允许设脚手眼的部位。
1.10对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的厚度和饱满度应随时检查,校正偏差。在砌完每一楼层后,应校核墙体的轴线尺寸和标高,允许范围内的轴线及标高的偏差,可在楼板上予以校正。
1.11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大于一个楼层 或4m。
1.12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中夹杂的落灰与杂物 应清除。
1.13雨季施工应有防雨措施;雨后继续施工,应复核墙体的垂直度。
1.14安装预制梁板时,必须座浆垫平。
1.15施工中需要在砌体中设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600mm,并在顶部设 过梁;填砌施工洞口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
1.16砌筑高度应根据气温、风压、墙体部位及小砌块材质等不同情况分别控制。常温条件下的日砌筑高度,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控制在1.8m内;轻骨料混凝土 小砌块控制在2.4m内。
2 砌块砌体冬期施工
砌体冬期施工应做到以下几点:
2.1不得使用水浸后受冻的小砌块。砌筑前应清除冰雪等冻结物。小砌块工程冬期施工不得采用冻结法。
2.2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内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石灰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拌和抗冻砂浆使用的外加剂,掺量需经试验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掺量。
2.3当日最低气温高于或等于―150时,采用抗冻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提高―级;气温低于―15℃时,不得进行砌块的组砌。
2.4每日砌筑后,应使用保温材料覆盖新砌砌体。
2.5解冻期间应对砌体进行观察,当发现裂缝、不均匀下沉等情况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3 质量验收标准
3.1 小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每1万块小砌块至少应抽检一组。用于多层以上建筑基础和底层的小砌块抽检数量不应少于2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查小砌块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3.2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凹槽部位应用砌筑砂浆填实;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不应少于3处。
检验方法:用专用百格网检测小砌块与砂浆粘结痕迹,每处检测3块小砌块,取其平均值。
3.3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20%接槎,且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砌块砌体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虽然应用已有多年,但是如何在施工方面很好地体现设计意图,保证墙体的质量,还有很多问题,还望广大行业同仁多多需要研究、探讨,为我国建筑行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勇.搞好砖砌体工程质量的几点意见[J].工程建设与档案,2010,(04).
[2] 刘国桢.砖砌体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 河南建材,2009,(03).
[3] 冯勇.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世界,2011,(02).
[4] 罗青儿,程文,储良成,赵建荣,高本立.混凝土-粉煤灰砌块砌体剪力墙的试验研究[J].特种结构,2010,(0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