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学证范文

时间:2023-03-27 14:1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转学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转学;程序正义;促进公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08-02

近期,湖南大学被曝一次性接受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就读,这17名研究生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转学的形式,从排名低于湖南大学的学校转出,进入湖南大学就读,而且转学未经公示。据调查,这些学生的转学理由五花八门:气候不适、饭菜太辣、油画过敏等,在操作过程中均被冠以“特殊困难”的帽子,实际则是打着程序正义的幌子,由此引发强烈争议。

一、高校转学问题的现状

1.高校转学现象一直存在。转学制度是大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的表现,是指在学生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学业,通过考核达到专业门槛与学术标准后,方可考虑转到下一批次高校。湖南大学17名研究生转学事件是近年来首个高校违规转学被曝光的案例。同时也将“高校转学”这一讳莫如深的话题推至聚光灯下。在按批次、按计划录取的招生体制下,彼此间壁垒森严的中国高等学府其实一直是存在转学事实的。而此次湖南大学转学的名单中竟出现“是否子弟”一栏,在我们眼中公正严肃的转学制度沦为了庇护子弟的灰色福利。和激烈的研究生考试相比,转学犹如变相加分一般,为那些能力有限但背景深厚的学生提供了进入名校的机会。转学的出发点本是好的,却在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换中导致了教育公平的丧失和秩序的失范,不仅践踏了教育的公平底线,更为教育腐败预留了空间。

2.相关转学规定和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对于考研学生来说,要经过笔试、面试、公示等多个步骤,流程严格,但是学校对于转学的规定却很模糊,这是规定本身的不完善,缺少考核、公示、监督环节。规定中的宽泛化表达造成了执行中的障碍,从而直接影响了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尽管湖南大学对17名研究生转学申请的审核,履行了教育部规定的一套程序,但实际操作中牵入各方利益,因此表面上程序合规,实际上公平公正早已失守。通过这种所谓合法的程序,不仅企图让这17名学生受益,也让某些相关人员间接受益,而其他学生的入学机会及教育公平却被损害。虽然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每个人的权益,但是当制度不周全时,就会提供很大人为运作的空间,从而让一些善抓法律漏洞的人员有了可乘之机,利用漏洞进行权力交换。

3.现行转学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与问责。大学转学制度是出于给予高校更多自利的考虑,不仅要基于完善的制度设计还要依靠严谨公开的监督机制。而在实际执行时,转学的原因,由谁来评审,缺乏公开透明性,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对于湖南17名研究生说转就转,固然令人生疑;而撤销这17人的转学资格,可能会对公平与正义造成二次伤害。在熟人规则与权钱规则的语境下,高校从来无法抽身其外,“自查自纠”早就难以自证清白。湖南大学应当深入调查追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转学事件牵涉众多,甚至地方教育厅都难辞其咎,仅靠涉事高校来进行单方面的内部“追责”,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按规定,大学转学涉及学籍管理,有学籍变更的情况不仅要经过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学籍信息还要在教育部网站进行更改。但作为大学转学的最后一道程序,即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准备案,却往往因为缺乏监督而轻易失守。

二、程序正义的内涵

程序正义可以分为三种,即纯粹的、完善的、不完善的程序正义。(1)纯粹的程序正义指的是一切取决于程序要件的满足,不存在关于结果正当与否的任何标准。(2)完善的程序正义,是指在程序之外存在着决定结果是否合乎正义的某种标准,且同时也存在着使满足这个标准的结果得以实现的程序。在完善的程序正义的场合,虽然存在关于结果是否正当的独立标准,但是程序总是导致正当的结果。(3)不完善的程序正义,是指“虽然在程序之外存在着衡量什么是正义的客观标准,但是100%地使满足这个标准的结果得以实现的程序却不存在”。在不完善的程序正义的场合,程序未必一定能导致正当的结果,程序之外的评价标准便具有重要的意义。

程序应当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一个正义的程序首先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程序,其规则和标准对运用它的人们来说应该是透明的,它应该为每一个对象所知晓和了解。程序正义的实现要求程序的合理性,程序如果不合理,则通过该程序所执行的结果也就难以保证其公正性、正确性;程序公正要具有公开性,只有具有公开性的程序,才能受到监督,防止暗箱操作,使各当事人能知晓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程序正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实质上的正义。

三、程序正义在高校转学中的实现路径

此次转学风波中,虽然遵循一定的程序,但却没有严格的按照既定程序操作,导致结果不公正。完善的程序公正具有两个关键要素,即独立的结果公正标准和保证结果公正的程序。

(一)实现程序正义的必要性

现实中,在缺少公平标准的场合,程序是达到公平结果的唯一保证。程序正义可以在不小的程度上限制权力对于社会公正的不当干扰,防止权力与特定的利益群体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相关的公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减少社会公正实现过程中诸如相关信息的充分收集、整理和公开,相关政策实施的信息反馈及修正机制等技术性失误;有助于当事人从心理上真诚接受和承认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从而化解矛盾;此外,程序正义还承载着社会成员对于公正的一种期望,只有具备程序正义,人们才会普遍感到整个社会的公正是可能之事。

(二)高校转学中程序正义的实现路径

我们主要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程序正义在高校转学中的实现。

1.教育部门应完善转学机制,弥补制度漏洞。转学机制中的程序正义应体现在转学过程按程序、规则进行,转学机制的制定做到公开、民主。高校转学是扩大学生教育选择权的一项制度,是教育管理人性化的一项措施,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一项探索。所以,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设计一套更为严谨的转学制度,切实承担起严格审批、认真监督的职责。对现行转学机制中存在诸如细则不明确、过程不透明、标准不公开的问题成立专家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的方案。我国还要对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深层次改革,切实建立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高校转学机制的完善体现在制度化地推进高校转学程序、标准、考核以及相关指标规范的建设上。健康合理的转学体制的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需要,还要做到在转学的程序上公正、合理,标准上一致、准确且公平,相关指标规范也要有据可循。教育主管部门在设计转学制度时,应出台操作细则,要对学校提出相关要求,同时担负起监督的职能,对其运行进行监控,切实发挥监督者的职责。

2.高校要公开、民主的推进转学机制。程序正义的实现需要过程的公开,增加公众对程序过程的信任,民主化和公开化可以说是程序正义的精神所在。转学制度的本意应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关照其兴趣潜能所在,可现行体制却存在诸多漏洞,所以在转学程序中,学生的转出、转入、审核环节是否存在“托关系”、“打招呼”甚至“特权腐败”?相关责任人员是否仅限于大学内部?哪些环节、哪些人员在哪些方面未依法履职尽责?这样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向公众澄清并公示。建立公开公示制度,应该公开整个转学过程,明确转学的程序、标准,对提出转学申请的学生,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学生专业课程成绩、学术能力等信息全部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在保证办学自的前提下,要细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将这些规章制度变成可以操作的条例,并让操作在充分的信息公开和监督之下进行,同时写入大学章程之中,使转学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公开透明。

3.建立权责分明的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的评价机制。按照转学的相关规定,应进行权责划分,切实建立相应的权责追究制度,明晰哪些程序由行政部门审核,哪些标准由学术组织掌控。相关部门要加紧从制度设计层面查漏补缺,明晰标准,堵住漏洞,加大公示与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制度体系,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来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保证利益相关者的话语权。即在转学制度设计中要改变行政主导的格局,引入第三方的评价机制和把关程序,保证过程的公开透明,并接受外界的监督。各相关部门要做到权责分明,将程序与结果曝光在公共监督之下,不仅要对已经暴露的问题严格惩处,以儆效尤,还要对高校转学生群体进行更大范围的摸底、复查,剔除不合规、不合理的“灰色转学”;此外,高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仅要把制度细化成可执行的规定,还要深刻反思,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合理利用权力间的制衡保证教育公平。

4.完善相应的标准和程序,建立相应长效机制。首先,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应在分析各地转学需求常态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转学比例和绝对数,控制转学地区流动数和批次流动数,防止相关人员沦为被攻关的对象。其次,现行的行政主导下的转学制度的设计正是由于缺少严谨的程序、明确的标准,才使得一切由行政说了算,由权力说了算。因此,学校的招生应单独进行并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学校行政不应随意干涉,委员会成员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并能独立发挥作用,招生委员会要在监督下设定标准,对转学者进行考核并把结果予以公示。通过制度化的推进高校转学程序、标准、考核以及相关指标规范有序,使转学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做到有规可依和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篇2

你好!!

我于____年x月x日开始到公司上班,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从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这个团队中,不知不觉已经三个多月了,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如何做好工作,该怎么与人共处;所幸的是,公司的领导们尤其是我的厂长给了我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加上同事们毫无保留的“授业解惑”,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思想上我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在轮岗实习期间,我先后在财务部、营销部、加工厂等各个部门的学习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些部门的业务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和我的专业知识相差也较大;但是各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操作流程。

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同时主动为领导分忧;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近三个月,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己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在这三个月中,我在公司的领导下,我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团结同事,搞好大家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我,使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好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三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总之,在这三个月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有一个和谐、共进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积极向上、大气磅礴的公司和领导是员工前进的动力。感谢公司给了我这样一个发挥的舞台,我更要珍惜这次机会,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我将会继续以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增长自己的知识体系,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公司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此致敬礼

申请人:___

篇3

结业的相关要求规定:

具有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但其中有一至二门课程(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及格者。结业生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可按学校的规定补考,补考合格由学校换发毕业证书。

普通高等学校结业生的工资,按照同期同层次的毕业生低定一级,其见习期临时工资也相应的降低。按当时的工资标准,低定一级本科结业按专科毕业、专科结业按中专毕业对待。

篇4

一、概括性转述和同义变式转述。

转述有概括性转述、同义变式转述等。概括性转述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它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较短的句子。如2008年山东卷原文1至3段分别从产生,与社会组织制度、部落氏族群体的关系等方面诠释了“图腾”这一概念,在第7小题中就对此作了概括性的转述。如C项的转述:“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制度之前,是当时用来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由于这句话只是做关键词的抽取,并没有改变原意,所以是正确的。

同义变式转述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内容的一种转述。具体形式有因果倒置、条件与因果互换、变换主体、长短句互换等。如2008年全国卷Ⅱ,原文为“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这句话在第5小题的C 项中转述为“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说法虽有改变,但意思并未变化。

二、比较转述与原文,注意细节差别,辨别选项正误。

知道了这两种转述方式,下面就要认真比较转述与原文,注意细微的差别,辨别出选项的正误来。出题人在转述时会想方设法设置干扰,而我们应该透过语言形式,认识语句的内容本质。转述正确的话应该是只改变了语言形式而没有改变本质。

研究转述性语句时,首先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的词语:表程度或数量的词,表主体或对象的词,表时间地点场合的词,表已然未然的词,表部分整体的词,表肯定否定的词等等。

其次要了解设置干扰项的方法。正如前文所说,既然是转述,就一定要改变说法。改变说法之后,判断这个转述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是考查考生理解与分析比较能力的重要方面。出题人会想方设法设置干扰项。分析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可以发现设置干扰项的一般规律,了解并进而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考生分辨转述语句与原文是“符合”还是“不符合”,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否“完全符合”、“最准确”、“真正属于”等。

1.时间上的超前滞后。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时效性,出题人可以在时间上设置一些干扰项让考生犯错。如2008年山东卷第8题D项“图腾制度形成之后,随着图腾文化的发展而日臻完善,但随即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替”,这一句中的“随即”一词就把原文表述中的时间提前加快了,所以这一选项是错误的。

2.程度范围上的夸大缩小。山东卷第8题C项“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部实行图腾制度。”其中的“全部”一词,就是范围上的扩大。

3. 概念的偷天换日。偷换概念一直是出题人的最爱,如2008年全国卷Ⅱ第7题的D项“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原文是“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原文中的“征象”这一概念在转述时被偷换成了“根本原因”。

4.语句信息上的无中生有。2008年全国Ⅲ卷第3题A项“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其中的“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

5.句子关系上的颠倒错乱。句子关系虽然复杂,但常见常考的却不多。比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的倒置和强加、条件关系中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错乱、因果与条件的互换等。2008年辽宁卷第7题C项说“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原文第二段提到“民间思想”时,只有“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是书院讲学内容的一部分,而非“通过……途径实现……目的”这一关系。

6.判断推论上的绝对武断。所谓绝对武断,是指把“未然”、“或然”、“将然”或推想的结果,说成是“已然”、“必然”的结果,把可能的情况绝对化。如2008年上海卷第3题B项“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与原文中“历史文脉……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相抵触。

三、审读题干要求,查找原文信息,进行准确转述。

社科文阅读也有部分省市试卷中出现主观题型,从2008年新课标三省市的主观题来看,是在考查考生筛选文本信息后再进行转述的能力,而且这种转述主要往往以概括性转述为主。如上海卷第5题“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此题要对全文有关“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方面的内容加以筛选,再分条概括性转述,得出的答案为:“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

做这类转述题,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一是认真审读题干,弄清题干要求转述的具体内容。二是仔细查找原文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认真筛选。三是将筛选出的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经过重新组合,转述成答案。转述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简洁。准确指不要犯上述六种错误,既要把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尽可能不遗漏的组合进去,又不能出现诸如超前滞后、夸大缩小、偷换概念、强加关系之类的错误。简洁是指转述的语言要简单明了,因为既然是概括性转述,就不能只简单复述甚至是抄写原文的句子,而要把要点加以归纳整理,形成要言不烦的转述。如2008年江苏卷第l9题“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文中关于杨守敬取得学术成就的原因表述得既分散又具体,经过筛选后,把相同的方面合并,把具体的表述概括,可以得出三点来:(1)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2)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又不盲从。(3)广泛交游,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游学日本,多方涉猎。

辨别转述的正误也好,学会转述也好,只有把握住一些规律,辨别或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小题: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即使贷款人现金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但那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加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引发了这场“次贷危机”,进而波及全球经济。

1.下列关于“次级抵押贷款”的理解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 次级抵押贷款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收入不高或信用程度较差的人群。

B. 次级抵押贷款的贷款因为风险高,所以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

C. 在房价升高时,贷款人即使不能偿还次级抵押贷款,银行也可以通过出售抵押的房产来收回贷款。

D. 当房价走低,银行即使出售抵押的房产,也无法回收贷款,从而使贷款成为坏帐。

2.下列不能作为“引发次贷危机”的原因的是:()

A.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还款方式为,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按固定利率偿还贷款,以后按浮动利率还贷。

B. 有大量的借款人无法还贷,银行收回抵押的房屋越来越多,这些房屋又卖不到高价,使得银行大面积亏损。

C. 2006年后,住房价格持续走低,使购房者靠出售住房或通过抵押住房获得资金也变得非常困难。

D. 随着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也大幅上升,靠次贷购房的人还贷的数额也大大增加。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无法贷到标准抵押贷款。

B. 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贷不到标准抵押贷款的人太多,另一方面是银行认为可以通过出售房产收回贷款。

C. 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应归咎于短期利率的提高和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

D.美国贷款消费现象非常普遍,而且美国人购置房产很少以全额付款方式,通常的方式是采用长期贷款。

参考答案

1.选D。“无法回收贷款”错,原文为“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加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

篇5

近年来,依次出现了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就业难的现象,每一次类似情况的出现,又都导致了更高层次教育规模的扩大。然而,除了更高学历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之外,就业形势好像并没有好转。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人认为就业难是毕业生不愿意到艰苦行业工作造成的。对此我并不完全否定,但从另外的角度思考却发现,制约学生就业状况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校专业设置。

每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总有家长问到专业与未来就业的关系。这说明把专业和就业联系起来已是一种普遍的心理,也是一种自然心理,专业和就业有着必然的联系。

现在,高校都比较重视就业问题,毕业生就业率不仅是公众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校内部评价教学单位的重要指标,说明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就业状况,最终必须在专业上做文章。

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专业在一定的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但当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之后,专业的调整和改造就成为一种必然。

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专业改造的情形是不相同的。职业院校也许主要是面对社会分工和市场需求的技术性调整问题,而对于学术性的大学,在专业改造上必须是从观念到思路上的革命。过去,我们的学术性大学,秉持学术至上的原则,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学科意识,而在教育规模明显扩大的情况下,学校必须在学科意识之外强化专业意识。特别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直接相关的学科,更应当兼顾学科和专业。

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并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专业发展的目标则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学科发展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发展是学科转换为生产力的重要机制。当前,没有一所高校不关心学生的就业,但这种关心更应该体现在对现有专业的调整和改造上。我相信,这是一种必然的和负责任的选择。

篇6

2012年我校被批准为试办学以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规范招生行为

新生入学时,我校通过大力宣传,提前招生、入户动员等方式确保本学校学生入校接受正规教育,在编班时进行合理搭配,在师资编配上力求均衡,保证学生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二、全面规范教学行为

严格落实《课程方案》,按照省、市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学校能够严格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并突出加强艺术类、体育类、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建设,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学文化等地方课程有计划地纳入教学,保证时间,保证质量。

三、加强评价管理

学校完善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阶段性评定(含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身体素质发展状况,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评价(含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标志性成果六个方面认真进行学期评定。在评价方法上,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发展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

四、严格教育教学秩序管理

(1)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没有随意停课放假;没有在节假日给学生全体补课或变相上课,没有以假日活动名义,进行全班性文化课补习或上新课。

(2)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征订教材、教辅读物、练习资料,学校和教师没有向学生推荐或统一购买任何教辅资料、教学用具。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倡导所有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课堂内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2、要求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质量,坚决杜绝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提倡布置综合性和创新作业,引导自主学习。同时,教导处不定期采取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作业量情况,及时进行调控。

六、考试符合要求

要求端正考风,严肃考纪;以考风促学风;评分要求客观公正;及时改卷,及时评卷,及时上报成绩,及时分析试卷,及时寻找补救措施。不得按成绩排名次和张榜公布,也不将学生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奖励学生、教师的唯一依据。

总之,一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得成绩。现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提出试办学转正申请,望批准。

篇7

1我国护理学专业认证

随着我国护理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开展护理本科教育的院校已超过200所[7]。不断增多的办学主体与办学规模,引起了政府和民众对护理学专业高等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的普遍关注,迫切需要通过教育标准与专业认证规范办学资质,保证教育质量。2009年教育部与卫生部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将实施医学相关专业认证,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因此,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的要求,教育部高教司决定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护理学教指委”)组织专家着手准备护理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1.1形成“专业规范”和研制“教育标准”,规范办学质量教育认证是指由特定机构采用一整套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教育机构进行审核与评估的过程[8]。因此,制订护理学的专业标准和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成为我国护理学专业认证的首要任务。受教育部委托,护理学教指委着手制订了《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以下简称《标准》),并依据这一标准开展了护理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07年12月,护理学教指委制订了统一的《护理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分区域对全国134所护理院校护理本科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同时结合各组区域报告,形成全国第1份《护理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在此报告的基础上形成《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的讨论稿,经过教指委委员们对《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草稿进行反复、细致的修订后,形成《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简称“规范”)初稿。2008年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形成《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简称“标准”)讨论稿,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及两次专家研讨会,使《规范》、《标准》初稿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标准》包括毕业生基本要求与办学标准两大部分,其中毕业生基本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及技能目标3项,共32个条目;办学标准包括宗旨目标、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教育评价、教学研究、管理行政、改革发展10项39个亚项,对于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与办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10~2013年4年的认证试点工作中,《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已经用于指导认证工作,其适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1.2以评促建,认证成效初显2010年认证试点工作启动以来,4年间共计有34所院校报名,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兼顾的原则,有10所院校接受了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分别是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医药学院以及重庆医科大学。认证工作主要依据《标准》及《规范》进行,各院校均对照《标准》及《规范》认真准备,寻找差距,对自身护理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梳理和改进。在《标准》制订中,从总体目标到办学标准如教育计划、教学方法等各项要求中,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激发学生内心向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9]。被认证院校依据标准与认证工作的要求,逐步改变过去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单项传授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能力和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深入到了教学和管理的多个环节。通过改革,各院校均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不同的人才教育理念,形成不同的育人格局,但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工作推动了各院校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中的改革与完善。各试点院校均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学生等利益方基础上修订了教学计划,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授课中注重学生评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开展案例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教学形式。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联系,使学生由接受式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此外,认证工作还促进并完善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各试点院校目前均采用多元化的综合考核体系,课程评价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实习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病例讨论等内容。认证工作还强调必须重视护理学专业教育规律,各个院校均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结合作为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普遍制订了教师临床工作管理规定,担任护理学基础理论的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已经成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双师型”的教师资格已成为各试点院校对教师培养的要求。《标准》并开始实施认证试点以来,各试点护理院校把接受认证作为推动专业内涵建设、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如建立和完善教学督导组和教学委员会建设;实行教学计划的修订,合理计划学时;建立健全精神科护理和社区护理的教学实习计划,落实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各种档案资料等。认证试点工作转变了护理学专业教学思想,推动了护理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评估与正式认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护理学专业认证的展望

国内外的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表明,科学的专业认证制度既能有效地保障专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又能调动专业教育院校的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护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对我国护理学专业认证发展及展望如下。

2.1继续推动护理学专业认证,促进护理学学科发展从学校层面,通过护理学专业认证,对护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给予更多的重视,增强了支持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促进学科发展的进程;学院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学科间交流与合作的潜力增加、范围扩大;学院教育与科研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教师提供了开展教学改革与科研更优质的平台。其次,从学院自身层面,通过护理学专业认证,规范了专业教育过程,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突出护理学专业特色;提高教师的专业责任感,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专业认证使国内同领域专家们对认证学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得专业认证机构的认证就意味着获得了专业界的认可,也为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竞争力。因此,在我国需要继续大力推动护理学专业认证的工作,以促进护理学学科的发展。

2.2进一步完善护理学专业《标准》和《规范》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护理学专业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专业认证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护理学教指委将根据试认证阶段院校的反馈意见,组织专家进一步完善对《标准》和《规范》的修订,使之更符合我国护理学专业的特点,譬如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中医护理模块的标准。同时,护理学教指委将加强与国外护理专业认证委员会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与国际化护理教育质量标准相互认可的专业认证体系,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在国际护理教育中的地位。

篇8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采集血液和原料血浆的行为,严肃查处冒名顶替献血的违法行为,依纪依法追究当事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使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保证原料血浆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控制艾滋病和其它血液传染疾病经采供血途径的传播。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谭自强

副组长:彭浩晃(市卫生局)

成员:甄文英(市卫生局)、梅锐锋(市公安局)、麦岱湛(市监察局)、黄启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陈宝传(市卫生局)、刘广威(市红十字会)。

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业务股,负责人:陈宝传,联系电话:5531641。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指导和协调全市开展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工作;

(二)审议确定行动方案,统一部署实施;

(三)对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三、工作重点

(一)依法打击非法采集血液、原料血浆的犯罪行为和组织他人卖血(浆)、或以暴力胁迫及其他方法迫使他人卖血(浆)的“血头”、“血霸”。

(二)打击非法采购、使用、回收、处置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行为。

(三)严肃查处无偿献血中的冒名顶替等违法行为。

四、主要措施

(一)由市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专项检查,检点:一是打击非法制造、经营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和非法回收、倒卖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材的行为;二是检查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输液器材按规定处理、销毁等情况,查处医疗机构不按规定采购或重复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材的行为;三是对医疗机构使用血液的情况进行检查,查处不按规定渠道供血、用血以及临床用血未经过艾滋病病毒和其他传染病病毒检测的行为。

(二)由市公安局牵头,市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配合,依法打击非法采集血液、原料血浆的犯罪行为和组织他人卖血(浆)、或以暴力胁迫及其他方法迫使他人卖血(浆)的“血头”、“血霸”;对拒绝、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人员要依法予以查处。

(三)由市监察机关会同卫生局等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在义务献血中组织外单位或社会人员冒名顶替献血的行为予以查处,并依纪依法追究当事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搞好专项整治工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落实。

(二)要把日常工作与开展专项整治结合起来,逐步形成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要依法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其它宣传形式,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行动计划(2001—2005年)》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采供血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提高自觉守法的意识。

六、时间安排

篇9

关键词:学习特征,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资源,学习方式

 

1前言

学生的学习特征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和学生今后的发展,研究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规律,是现代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对曲靖医专部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试图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生实验活动和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等学习特征,为教师和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和学习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选择

本研究选取曲靖医专助产、临床和护理三个专业的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387份,收回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86份。,学习方式。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参考PISA06的学生问卷[1],编制了学生学习特征问卷表,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资源、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学习方法、实验活动等方面。

2.3施测[1]

2010年6月,由研究者到测试班级,采用分班集体施测的方式进行问卷。

2.4数据处理

运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习兴趣

表1 学习兴趣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专题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68-01

当前制约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瓶颈是教学形式的单一、内容的枯燥乏味以及与学生心灵情感的疏远,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形式决定内容,形式就是内容。改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的形式就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兴起的专题化教学形式以其内容的专题性、形式的灵活性、教师才能展示的专业性,而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专题化教学概念认识的模糊与混乱,使很多专题课教学脱离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天马行空,在一味迎合学生的审美趣味的同时,降低了教学的要求,成为一门内容宽泛、故事性遮蔽了思想性的公共大众课。那么,澄清界定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专题化教学的内涵,确立好专题化教学的内容,建立有效的专题化教学评价机制,也就成为我们不得不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 思想政治课专题化教学概念的界定

专题化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的基础之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师研究专长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内涵集中、特色分明、故事性与理论性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具体来说,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1.1 系统性与专题性的结合。 思想政治课要不要系统性?从学科体系层面讲,思想政治课是有严密学科体系的一门课程,系统性是其典型的课程特点,教学的过程既要遵循其课程系统性的特点,同时又要把这种系统性与专题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专题性教学并不排斥系统性,相反,它是以专题为核心的更高层次的系统性,是对现有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更系统、更深入的整合。这些专题课程体系既有对现有“面”性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更有对现有知识“点“的深度挖掘。专题化教学不是脱离现有课程体系的另行一套,也不是对现有政治思想教学课程内容的全面颠覆,而是一种教学模式的革新,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全面整合,是属于教学模块方面的创新,它兼具系统性与专题性,是政治课教学模式的革命。

1.2 职业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从高职高专的职业性特点来看,所有的理论教学占有的课时比重都是较小的,实训课程占据的课时份额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的现实状况出发,既要保证政治课教学的质量,不能因为课程改革儿人为地缩水,同时又要保证政治必修课、公共课的教学时间、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专题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应时而需所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一方面满足了职业教育的教学需要,在单位时间内专题化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增强了教学知识信息的兼容量,同时也节约了教学的时间;另一方面,这种崭新的专题化教学模式也与我们所处的信息化时代、价值多元化时代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专题化教学,大大地满足了学生对与时代密切相关的一些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符合职业高等教育思想政治课深度、广度要求,真正把思想政治课从教科书的理论化层面转向更加活泼、更加出彩、更加喜闻乐见的教学新境地,尤其在这个浮躁喧哗的时代 ,思想政治课更要把握好职业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1.3 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 目前,思想政治课成为“鸡肋”之课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最突出的表现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如今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因为信仰的缺失和弱化,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把教学当成了领导安排的工作,而不是自身全身心投入的事业,更不是自己完全信奉的精神文化思想的支柱和灵魂赖以存在的家园,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照搬照抄,生硬机械;同时呢,学生也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是把系统的从实际出发的观点看法完全知识化了。在这个僵冷僵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没得到彻底的挖掘,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老师,因为缺乏对所教课程的热爱,教学科研的热情不高,再加上某前很多领导对思想政治课的偏颇认识,认为思想政治课只是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是一项政治任务,对课程改革的投入度、关注度都远远不够,政治课成了高职高专课程体系中一个烫手的热山芋,成了最没有文化含量的鸡肋课程。专题化教学就是对这种陈旧迂腐教学模式的创新性革命,对“教”与“学”的彻底革命,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益探索,大大激发了教师发挥自己研究专长,深入研究思想政治课的内涵,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

2 思想政治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想政治课专题化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专题化教学模式,目前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界还众说纷纭,但结合笔者这些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我们发现以下这几种模式是比较成熟比较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专题化教学模式。

2.1 理论为“经”,故事为“纬”的教学模式。 这种经纬结合的专题化教学模式就是摆脱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寓理论于故事里面,还原到历史的文化语境中去,打碎理论的坚冰,寻找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水新思,在对历史故事的叙述中,寻找理论生成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思想政治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理论点的背后都是有无数的历史史实来作支撑的。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是有血有肉的课程,是让我们有精神之根灵魂之家的生命探寻,绝不是一种生硬的理论说教,不是一种理论教条的灌输。而是要遵循教学理论生成的过程,置理论于历史的语境中,这样才能真正激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维,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生活性、历史性。

2.2 教学深度与宽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专题化教学就是要围绕教师研究的专长,把握好深度与宽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所谓的深度就是要在专题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细节的联缀,深刻挖掘思想政治内涵,摆脱传统教学的平面化、章节化的教学模式,深入梳理理论点生成的脉络,把理论点植根于真实的历史语境中,在历史的时空中编织完善的理论体系;所谓宽度就是要进一步围绕专题化教学,拓宽教学的空间,让教师拥有更加灵活自由的教学方略,拥有更加个性化、情感化的教学表达,真正建构深度与宽度紧密结合起来的课程教学体系。改变传统教学那种既缺乏理论的深度,又缺乏历史事实的宽度,零散枯燥单薄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让教学回到生动活泼的历史语境于现实语境中去,增强思想政治课教的生命活力,形成“乐教”“乐学“的良好课堂氛围。

2.3 以“问题“为主线,以“史实”为副线的教学模式。 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没有问题意识,教师也把“问题”隐匿起来,仿佛思想政治课就是被动的理论接受,这样问题意识的削弱也是课堂教学无趣无味无根无情的最根本的原因。专题化教学归根结蒂就是要以问题为主线,遵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规律,围绕问题来设计教学,这样在对史实的大量铺陈中,大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重新回到了思想政治课原本就应该遵循的教学路径中来。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消解问题、躲避问题的教学,结果我们很多学生存在的困惑他们的问题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思想政治课没有思想的碰撞,更没有观点的交锋,以问题为主线、以史实为副线的专题化教学模式就是要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让问题成为激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在根本动力,让铁板般僵化陈旧机械的思想政治课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