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防控范文

时间:2023-03-18 05:2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风险防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风险防控

篇1

当前银行不良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理念和行为偏差是导致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重要原因。强化贷后管理不仅是完善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而且也是控制风险、防止不良贷款发生的重要一环。信贷业务从发生到结束是一个过程,贷后管理就是要在保证资金用于规定用途的基础上,跟踪客户所在行业、上下游和客户自身经营情况等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防患于未然,减少损失甚至避免损失。

第一,部分经营机构和客户经理对加强贷后管理的认识仍然不足,思想上仍然存在“重贷轻管”的现象。一旦项目获得审批通过,贷款发放后,随着向客户收取的各项中间业务收入已经到账,部分客户经理就会如释重负,思想上放松对贷款的进一步管理,无非是形式上的贷后检查报告、资产清分等工作,对客户的后续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资金使用和回笼状况缺乏深入了解,直至有些客户出现还款困难或其他违约行为时才引起警觉和重视,但到这时为时已晚。

第二,贷后管理的手段不够,对风险处置的应变措施单一。处理风险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回收银行贷款本息,贷后管理的各种手段均是为这一目的服务。但对于部分已暴露出风险隐患的客户,由于客户贷款尚未到期,客户尚在正常经营并按时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或分期还本,商业银行由于缺乏有力的处理手段,往往只能够采取风险预警、冻结客户未使用授信额度、关注客户经营情况、逐步压缩退出等手段,往往要等到客户发生实质性违约行为时才能采取诉讼、处置资产等法律保全手段,然而往往等到那时客户已无力偿还全部债务,即使采取了相应措施也会造成部分损失,同时也会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

第三,贷后管理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商业银行已建立了风险管理体制的“三道防线”,但归根结底能够发现和暴露客户风险隐患的应该是直接接触客户的一线经营部门,但由于经营部门出于经营考核等因素考虑,有时很难主动暴露风险。“二道防线”中的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在业务检查中往往也只能采信于客户经理反映的情况和数据,因此即使每年有大型的贷后检查或审计活动,也难免会对客户的风险挂一漏万。

第四,决策失误导致不良贷款增加。主要表现在:管理层在制定压缩不良资产工作的方针、工作策略时,经营发展思路产生扭曲,或因片面强调压缩不良、防范风险,以致丧失了发展机遇,丢失了市场份额;或因对处置不良资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人、财、物上投入不够,丧失了处置良机;在不良资产的认定上出现失误,没有按章操作、科学界定,得体决策,导致不良率偏离正确水平;在不良资产处置方案的选择上,不是进行科学决策,而是凭借经验或想当然、拍脑袋决策,人为导致损失率加大。

第五,对信贷退出机制认识不清。主要表现在由于长期沿用以下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绝对额控制指标,并对指标进行考核为主的管理方式,使部分行为表面上的数字好看,过于注重发展速度,忽视了企业发展的质量,有的甚至不惜采取盲目垒大户方式掩盖行业、企业的真实状况,错过了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大多数人认为,实施信贷退出会影响业务的发展,导致企业存款减少,客户迁移、结算量下降等等。正因为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前瞻性,不愿及时地从一般的客户中适时退出,因此导致目前不良贷款居高不下。

商业银行应大力培育健康风险文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大。因此,商业银行要通过合规经营、健康的风险文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

合规经营和风险文化是一种习惯,能够影响员工按照某种思维和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在合规经营和风险文化的建设上,必须持之以恒,以理念同化人,以制度约束人,以文化培养人。商业银行要结合工作实际,营造良好的适合风险文化生存发展的内部环境,把全行的风险文化建设好。从宣传上加大力度,把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技术和经验,渗透到每个岗位和每个流程环节,提高员工理性思维和理,培养员工良好的习惯。从制度上加大力度,根据当前经济和金融发展形势,结合全行发展状况,进一步优化完善信贷管理全流程的规章制度,保障业务健康发展。从执行力上加大力度,尤其要强化各级行领导的执行力,进一步严肃纪律,加大违章违规处罚力度,切实强化制度执行力;历史遗留问题不及时暴露的,或因此贻误处置时机的,不但要追究历史当事人的责任,也要处理现有当事人员的责任。

高度重视和关注系统性风险。银行系统性风险是由银行业外部冲击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汇率风险和国家风险等。引发系统性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银行外部宏观形势的变化,这是银行不能控制和影响的,也是商业银行要重点跟踪和研究的。系统性风险是影响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科学安排好自身的发展目标和业务结构,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获取长期稳定的价值回报,这是全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过去我们一直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中,有很多风险和问题被暂时掩盖住了,对系统性风险的认识普遍不足,研究也很不够。因此,当前极其复杂的风险环境,迫切需要商业银行加强风险分析,积极研究对策。要紧紧围绕结构调整,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中诱发系统性风险的关键性因素,比如宏观经济走势、政策法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和节能减排、资产价格波动等等。

在防范风险方面还要将实地调查与有关信息系统相结合。从第一笔信贷发放后开始,至少每季度实地检查一次。由于客户经理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当遇到贷款发放日期较为集中、尤其是贴现业务数量较多的时候,很难及时为每笔信贷业务作贷后检查并撰写检查报告。因此在工作中,应建立行领导联系重要客户制度、掌握客户潜在金融需求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解,使市场营销和贷后管理融为一体,提高工作效率。贷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全行上下和多个部门,因此必须在明确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形成齐抓共管贷后工作的新局面。在做好对所有客户贷后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建立起“权责统一、重点突出”的贷后管理体系。建立分层次贷后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对跨区域集团客户的贷后管理。这部分客户占用贷款多、管理难度大,一旦出现风险,将对全行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二是要加强限制行业客户的贷后管理,对国家限制行业的客户,采取有效措施,密切监测客户的经营变化情况,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三是加强对关注类贷款的管理。这部分贷款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客户信用风险随时有可能显现,通过加强贷后管理,提高风险预警能力,防止形成新的信贷风险。

当前对商业银行贷款工作中的防范对策

一是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增加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信贷风险管理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因此,加强信贷风险的预警工作是银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改善经营管理状况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对贷前调查,项目备选上的风险预警还是个空缺,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贷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因此,我们应积极地建立一套严密的、先进适用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努力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并对风险的波动趋势作前瞻性的而不是事后的判断,争取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预警制度,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科技含量。

篇2

防范金融风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的风险防控对维护金融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良好的党员队伍的建设对提高银行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员队伍作为党建工作的执行者,直接影响银行风险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严格规范管理制度,使党员在工作中充分意识到风控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有效的党建工作是银行金融风险防控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党员在树立正确的银行风险意识的同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风险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党员队伍缺乏先进意识,仅限于原有风险的防控,就会对新风险缺乏必要的防控措施,导致实质性风险的发生时,银行没有健全的应对计划。

所以,提升党员队伍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对银行金融防控十分重要。党员应积极主动学习银行相关的业务,熟悉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知晓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风险点。在风险防控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鼓励机制,有效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先锋模范意识。与此同时,对于不积极、缺乏责任意识的行为也要采取适当的批评教育。有奖有罚,强化党员队伍,有利于银行风险防控的顺利开展。

银行需要充分认识党员队伍建设对于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从而有利于银行长期健康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3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并被纳入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框架中,这表明操作风险已引起监管机构的重视。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因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系统故障或失误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它包括了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及产品和业务操作、业务中断或系统失败、内部流程管理等风险。本文所指的会计营运风险,贯穿于银行整个业务运作的过程,即受理业务、交易处理、会计核算、资金清算等各个环节必然涉及的人员、流程、系统、外部事件等风险因素,这也正是操作风险的诱因。因此,会计运营工作处于操作风险防范的第一线,对保证各项业务正常开展和维护银行资金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防范操作风险的重中之重。在巴塞尔委员会某次全球性的针对营运操作性风险的调查中,参加调查的银行共报告了47029件损失超过1万欧元的风险事件,在一年中每家银行平均发生528起风险事件,足见营运操作风险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我们也可通过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案例对营运风险进行分析。

(一)2009年,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因柜面人员对于无授权人员提交的开户资料未进行认真审核,导致该行客户前程石化公司预留印鉴被调换,并开立票据盗划资金2751万元。这一案件主要反映了会计营运中的外部欺诈风险和流程风险,由于银行工作人员在进行业务操作时未严格核实经办人身份,轻信其各种借口而被诈骗,而且银企对账流程滞后,大额资金支付时未能及时提示客户。

(二)2006年,中国银行黑龙江双鸭山市某支行银行内部人员与企业勾结,向上级行谎称作废而截留空白票据,在两年间开出96张银行承兑汇票,先后贴现资金达9.146亿元。在这一案例中,该行会计营运的内控措施已经完成丧失,支行行长伙同汇票保管员、印章保管员等5人共同参与作案,上级部门检查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暴露了会计营运风险控制的缺失和会计层级管理体制的缺陷。

(三)2009年,瑞士银行雇员未经授权进行违规交易,致使客户损失4200万美元,该部门负责人和三名员工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每天进行50多笔未经授权的外汇和贵金属交易均未被发现,反映出该行的内控制度和交易核算系统都未能体现出有效的授权管理,对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不到位,风险预警机制失灵。以上案例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的会计营运风险,但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在引发会计营运风险的诸多因素中,人员操作失误或故意欺诈、制度流程执行不力所引发的风险占据很大一部分。

二、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会计营运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所限,农业发展银行只有对公业务而无零售业务,与商业银行的社会公众客户层次繁杂、人数众多相比,农发行会计营运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结算和资金清算等方面,具有金额大、政策性强的特点。2005年农发行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将全国各分支机构的数据全部集中到总行数据中心,实现了全国各分支机构集中联网、所有会计数据集中处理,强化流程和内控制约管理,并建立了“两地三中心”灾备系统,5年以来会计业务运营平稳,未发生较大的营运风险。但是,农发行在会计营运风险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带来风险的隐患,以江苏省分行为例,根据省分行内部监督委员会报告,2010年各类检查督导共发现会计营运操作方面的问题82条,其中产品和业务操作问题36条,占43.9%;流程管理问题25条,占30.49%;内控制约问题19条,占23.17%;系统处理问题2条,占2.44%,均未发生事实风险,也未发生内部欺诈、外部欺诈风险,但通过对这些营运操作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可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层次复杂的会计管理模式不利于会计营运风险的控制

农发行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投入使用以后,各分支机构的会计业务数据均存储在总行数据中心,总分行可以直接掌握各支行的营运情况,总分行对会计营运风险的管理渗透能力显著增强。但在会计管理上仍沿用长期以来总行、省分行、市分行三级管理、县支行一级运营的模式,防控营运风险的办法规定仍需要层层传递、培训和督促落实,各地区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的差异也导致贯彻的效果不同。因此,这种复杂的管理层级与会计营运风险主要集中在基层支行的特点不相适应,导致营运风险防控的直接性和渗透力不强,效率不高,一些低技术含量的操作问题屡查屡犯,以前年度检查发现的问题仍有发生。

(二)基于数据集点的会计营运风险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农发行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会计数据大集中,相对于传统的会计营运风险控制而言,会计系统能够自动检验账务平衡,总分账户始终相等,系统还能够对现金、转账业务的记账顺序,账户是否透支,各柜员钱箱重要物品是否相互制约分离等进行检查和控制。这种模式使会计营运风险控制的重点相应发生了变化,例如综合柜员制上线以后,原先一些记账、复核、出纳相互制衡的业务变为综合柜员单独完成,IC卡和密码成为内控重要手段,农发行县支行会计部门人员较少,大多数只按照内控的最低人员要求配置2名主管、3名柜员,一旦内控监督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综合柜员风险意识淡薄,很可能产生一人多卡、违规代班等操作风险,类似这样的操作实务差错占比较高,但目前对于防范这种数据集中下的会计营运风险,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常规检查等传统手段,营运风险控制部门大多数通过事后交易资料来判断实时风险,对实时监控的利用力度不够,还未形成更加可靠、完整的营运风险预警和监测体系。

(三)尚未建立依托于科技手段的事后监督系统

会计营运风险具有分散性的特点,会计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都具有风险点,但目前农发行对于这些营运风险点的事后监督还主要依赖于人工审核传票、勾对流水、核对登记簿和报表等,事后监督的效率低下、成本较高、效果不明显,无法全面覆盖各营业机构的所有会计业务,也无法实现风险导向和流程导向的有效监督。上述内部监督委员会的报告也只能反映上级行检查发现的问题,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系统,通过程序全面自动地监测、记录、分析各营业机构的会计营运风险问题。

三、农业政策性银行会计营运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农业政策性银行会计营运风险的防控体系应在完善会计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建立事前预警风险操作、事中监控实际操作行为、事后监督核算结果的完整体系,辅以完善的日常监督秩序、内控制度、评价反馈机制等,从而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一)推行扁平化管理,提高总行对营运风险的控制能力

农发行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高度集中,总行可以通过后台数据中心掌握各分支机构的会计营运情况,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职能已经简化,成为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业务延伸柜台。因此,总行今后可以根据营运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在完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推行会计扁平化管理,减少营运风险的管理层次,提高总行对营业机构的控制能力,弱化支行负责人的行政管理权力对业务操作的影响,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防控营运风险政策的贯彻效率,而且能够有效防止支行负责人行政权限引发的道德风险,减少内部欺诈的可能性,也能使支行的精力更加集中于客户服务、营销和维护,以及金融产品的咨询和销售。

(二)实行前后台分离,实现标准化流程作业

目前农发行每个县支行都需要设置2名负责业务事项授权、监督的主管,3名综合柜员之间印、证、机相互分离制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业务量不大,相应的岗位、权限、控制、人员都要配备到位,会计营运监督的成本较高,而且有可能产生“一手清”、内部欺诈等风险。随着OCR(数据影像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缩短了网点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会计营运风险监控的集中程度加强,目前一些银行同业已经实行了前后台分离,如民生银行建立了3个区域后台处理中心,进行票据、单证处理和集中清算;工商银行的票据营业部由总行直接负责管理;花旗银行在亚太地区设立了现金管理及收付处理中心、贸易处理中心、电子服务中心三个集中业务处理中心,并引入了IS09000标准质量控制、6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实现了风险管理可控化和质量控制标准化。今后农发行可以逐步改进流程管理,前台主要负责会计业务的受理,后台实现大额、重要业务的集中授权或远程授权,部分业务的集中审批,非实时易的集中处理,使各岗位接触的业务趋向单一,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步骤,有效规避个别人操纵整个业务流程的风险。

(三)建立会计营运风险事前预警系统

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后台数据中心可以提供丰富的账务和交易核算信息,完全能够作为营运风险监控的数据来源,还可进一步细化、深化明细核算内容,将各类手工登记簿、统计台账纳入明细账务核算体系,增强系统对数据、流程的分析比对能力。在目前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对异常信息自动生成稽核清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增强这种稽核预警功能,利用系统的后台接口开发会计营运风险的预警系统。一是在内部控制方面,预警系统要能够实时对会计操作信息进行跟踪分析,通过事先设立多种预警模型,自动分析和判断会计操作是否符合内控制度,各类账表和登记簿、台账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录入要素是否齐全、合规,往来账户是否配对相符等,实现对约时入账、协定存款日终自动转账、结算收费、以贷收贷、以贷收息、利息应收尽收等的控制和判断,对各类异常操作和处理予以自动留痕,对重要日志进行记载备份,进一步提高营运风险监控的质量、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从而将监测的重心前移到操作环节,充分利用系统自动发现违规操作行为,降低会计操作风险。在会计监督方面,预警系统要具备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提供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资产质量指标、财务比率、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等非货币性信息,生成各类统计分析报表,形成完整的分析监测体系,为审计部门、信贷管理部门和领导层提供详尽的监督和决策依据。

(四)会计营运风险事中监督的重点转向柜面实际操作

目前农发行会计核算系统通过授权控制、账务平衡、密码控制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动限制部分违规的营运操作,因此,会计营运风险防控的重点应转向系统程序无法控制的环节,即会计营运安全在基层行主要转化为实际操作风险,必须利用远程监控、交易监视和现场检查监督等方式予以控制。一是资金支付环节,综合业务系统与支付系统直联以后,计算机要求会计主管两次授权后方可汇出资金,风险防控的重点转变为会计主管是否将录入信息与汇款凭证进行认真核对,防止授权流于形式,其他类型的业务授权也应遵循这一要求。二是在重要单证和重要物品的管理上,综合业务系统采用钱箱的管理方式,每个柜员钱箱中保管的现金、重要单证和重要物品与现实中的实物一致,并自动检查印、证、机是否三分离,因而风险防控的重点转变为钱箱与实物的核对,以及实际操作中印证机是否符合内控要求,有无混管混用现象。三是在岗位制约方面,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对操作员身份认证采用了IC卡、密码的管理方式,并设定柜员的业务范围和权限,风险防控的重点转变为IC卡的使用和保管是否规范,密码是否严格保密,有无一人多卡、互知密码、随意放置IC卡等现象。四是在账务处理和维护上,总行后台中心自动完成标准账户设置、科目维护、利率、折旧率的维护,统一进行存贷款批量结息、计提折旧、报表生成等工作,风险防控的重点转变为标准账户的核算内容是否准确,手动单户结息、手工计提折旧、错账调整等特殊性账务是否正确无误等。总的来说,如果离开对实际会计营运操作的严密监控,那么系统程序的自动控制将会形同虚设。

(五)实行会计集中事后监督

可设置独立的事后监督中心,实现事后监督由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由手工审核向系统自动审核模式的转变。集中事后监督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前台业务处理的真实性、合规性,校验会计核算结果与原始凭证录入的准确性,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防范重大差错、事故和经济案件。通过将各营业柜面的事后监督工作集中起来,保证会计业务办理和监督的严格分离,尽可能利用系统自动控制审核标准和流程,建立统一监督标准、统一控制风险、客观考核、问责严格的集中事后监督系统,增强事后监督对前台柜员的约束力,促进柜员提高合规操作的自觉性。集中事后监督将改变目前每个营业机构均需配备事后监督人员,会计风险监督点多面广、监控难度大的现状,使营业机构从繁杂的传票审核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强日常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目的。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会计内控风险 防范解析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银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各种新式的金融产品不断推出,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复杂,这些都给商业银行的内控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中,会计内控风险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需要重点防范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会计内控风险进行分析,探讨风险产生的原因,研究针对会计内控风险进行防范的措施,希望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风险

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对于防范商业银行发生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会计的内控条件有待完善

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是银行会计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良好的会计内控工作对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管理工作、经营效果、人事管理都有良好的制约作用。目前,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条件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商业银行会计职位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例如有的银行为了对成本进行更好的控制,没有经过调查就盲目的缩减人员编制,造成员工的工作强度加大,从而增大了会计风险发生的几率。另外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也能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从而减少银行资金隐患。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规范程度还有待提高。标准的业务操作规范是保证商业银行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目前,有的银行对业务操作规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经常出现违规操作情况,这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有待提高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良好的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是保证内控工作全面落实的根本,而当前在商业银行中,内控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而一旦执行力不足将很可能导致会计风险的发生。具体来说有以下表现。对于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有的商业银行管理层只是在相关领导部门进行检查时,才开始加大对会计内控的重视,而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会计内控工作比较忽视。另外,对于会计内控工作的不重视,也造成了会计内控制度的更新不及时,导致内控工作出现混乱。银行的业务操作平台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控制力度不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网络技术革新较快,有的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业务操作平台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对于银行的全部会计业务没有形成有力的控制,从而造成会计内控风险的出现。

(三)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工作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也造成会计内控风险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对于短期利益非常重视,没有从会计内控工作的整体角度去把握,忽略了银行的长远发展。同时在会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方面更多的只对具体问题进行关注,造成一定的制度缺失现象。另外,有的商业银行对于会计内控工作的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对金融风险的发现能力减弱,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质量对于保证银行各项工作的全面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上文论述的商业银行产生的会计内控风险进行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由于会计内控工作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有的商业银行管理层缺乏对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视,造成重效益轻管理的局面。在会计内控工作中,更注重事后处理和检查工作,而忽略了事前、事中的控制和监管。会计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伴随科技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金融创新的力度也不断加强,这给银行会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及时的做好知识更新工作,会导致员工不能很好的适应银行的业务要求,从而造成会计内控风险。

三、商业银行针对会计内控风险进行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体系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完善会计内控体系对于防范会计风险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会计内控体系的工作。在决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形成良好的制约体系,建立具有层次性的内部监管系统,确保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机制。严格按照以风险为导向的内控原则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梳理,要确保相关规定的科学性和层次性,同时对于国家出台的新制度要进行关注,并根据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在商业银行全体职工中牢固树立制度至上的观念,在平时的会计活动中,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业务操作,从而有效防止会计内控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对会计内控风险的控制力度

商业银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会计内控风险的控制力度。

1、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度

风险管理责任制度指的是通过明确的责任追究链条,对发生的会计内控风险进行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工作。商业银行要确保将员工的利益和会计风险防范工作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保证问责制度的实现。

2、对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梳理

由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更新力度较快,因此会计内控管理工作要保证与时俱进,要对具体的金融业务进行风险考量,做好对风险重点的防控工作。另外可以对商业银行不同的业务进行等级的划分,并根据等级采取对应的授权模式,从而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防范能力。

3、建立有效监管机制

通过视频和系统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例如,在对银行网点进行内控监管时,可以在系统在线监测方面寻求突破,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提高非现场监控能力,同时提高柜台的视频监控力度,进而提高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会计内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商业银行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会计内控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会计内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会计内控工作质量。首先,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会计人员的内控管理理念,提高对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业务操作上出现的新方法进行有目的性的培训工作,确保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规范化,减少业务操作方面的疏漏。最后,要对会计内控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改,对出现的重大疏漏要进行追责,最终确保会计内控质量的实现。

(四)健全会计内控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

对商业银行的员工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工作,对于提高会计内控工作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在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可以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级奖惩制度来进行。但同时要注意,对于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进行考核时,要根据工作情况制定对应的考核标准,例如对于财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考核分别要根据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将会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纳入到整体考核评价中来,从而提高各级财务会计人员对于会计内控风险的重视程度。

四、结束语

良好的会计内控工作对于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银行管理人员要对会计内控工作引起重视,从完善商业银行的会计内控体系,加强对会计内控风险的控制力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会计内控工作质量,为银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琪.论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4

篇5

关键词:船舶贷款 担保风险 防控

伴随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形势下航运业的稳步发展,造船业经历金融危机的低谷后,行业景气正逐步恢复。由此而引发的资金需求也愈发增多。与传统的固定资产贷款相比,船舶贷款同样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法律关系复杂的特征。同时,由于船舶自身的特殊性及航运业所具有的周期性、波动性等特征,也使商业银行船舶贷款蕴含着较高风险。造船行业属于劳动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周期性较强。虽然从长期看,世界造船中心进一步向亚洲转移,有利于促进我国奠定造船强国地位,但从中短期看,我国造船业正处于产业升级、资源整合阶段,整体产能不均衡并存在一定过剩。行业内集群的分化和整合将加剧,部分企业将继续面临撤单威胁、建造周期长、产能升级等多种困难,商业银行船舶贷款的风险不容忽视。基于船舶建造的过程,可将船舶贷款担保划分为在建船舶担保与建成船舶担保,本文重点论述上述两个业务阶段中所蕴含的风险及防控。

一、在建船舶抵押业务风险防控

(一)在建船舶担保业务主要模式

船舶贷款过程中,以船舶交付为时点,船舶交付前相应担保方式主要如表1所示:

表1

在建船舶担保方式

(二)在建船舶抵押现行法律依据

2009年6月以前,我国关于在建船舶抵押的法律零散规定于《海商法》、《担保法》、《物权法》及地方性法规之中。2009年6月海事局公布的《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登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提高了在建船舶抵押的可操作性,成为在建船舶抵押业务登记环节的全国统一性法律依据。总结上述立法,船舶抵押法律规范主要如下。

1抵押标的范围

《海商法》第十四条规定:建造中的船舶可以设定船舶抵押权;《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可以设定抵押。

199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说明》,将在建船舶定义为:已经安放龙骨或处于相似建造阶段的船舶;《暂行办法》中规定:作为抵押物的建造中船舶,如为分段建造的,应该已经完成至少一个以上的船舶分段并处于建造阶段;如为整体建造的,应该已经安放龙骨并处于建造阶段。

2主体资格限制

《海商法》、《物权法》、《担保法》均未对在建船舶抵押的抵押人与抵押权人作出限制性规定。但《暂行办法》中规定在建船舶抵押人只能为“满足国家或有关主管部门资质要求的船舶建造企业”;抵押权人为“具备发放贷款资格的金融机构”。

3抵押登记

在建船舶抵押登记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物权法》在第一百八十八条明确规定: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三)在建船舶抵押的主要风险

1在建船舶的不确定性

从理论上看,抵押物必须具备特定性、价值性和可让与性。而船舶于建造过程中,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不完全符合特定性要求;就价值性而言,在建船舶表现形态为钢材、设备的焊接安装,船舶建成之前并不具有多高的价值;未完成的船舶,其转让性通常较差。

此外,《担保法》、《担保法司法解释》、《暂行办法》均设有禁止超额抵押的规定,加之在建船舶的不确定性,严重制约了实务中在建船舶抵押的可操作性。

2在建船舶所有权的多样性

权属清晰是抵押物用于抵押担保的前提条件,《暂行办法》明确要求特定船舶建造企业方可设置在建船舶抵押担保。而在建船舶所有权却具有多样性。

船舶建造合同多采用格式合同,不同版本合同对建造船舶的所有权往往有不同约定。如:西欧造船厂协会提供的标准造船合约(AWES格式合同)约定:买方在支付了第一期预付款后,在建造的船舶及设备归买方所有;而日本造船商协会提供的SAJ格式合同约定:船舶的所有权和风险按照合同约定交付给买方后同时转移给买方,在交付成立之前,本船以及上面设备的所有权和风险都属于卖方。

3抵押权实现的局限性

建造中的船舶尚不具备航运的使用价值,无论整体出售抑或分解成组成动产出售,其转让价格通常远远低于正常的船舶转让价格。在建船舶转让过程中,转让价格受船舶特征、市场容量、市场行情、转让手续、转让费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作为抵押权人的金融机构往往缺乏管理在建船舶的专业技能与经验,转让价格往往存在不能覆盖抵押权人船舶贷款债权的风险。

(四)在建船舶抵押风险防范措施

1审慎评估在建船舶价值

(1)明确界定抵押物范围

鉴于在建船舶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可在融资合同中借鉴《1967年建造中船舶权利登记公约》第八条规定,将抵押物范围约定为:在未有相反约定的情况下,所登记的抵押物及在船厂占有之下的,已用标志或其他方法清楚表明将要安装在该船上的材料、机器和设备,并包括因在建船舶灭失、损坏、征收等而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补偿金。

(2)实时评估抵押船舶现有价值

建船实务中,船东付款一般是采用“里程碑”式的付款形式,即按照船舶生产过程中的节点支付一定的款项,通常的节点包括:船舶开工时;上船台时;船下水时;舾装时;交船时。商业银行可依据《暂行办法》规定,于每个支付节点款项支付前,要求船厂或船东委托经商业银行同意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在建船舶价值予以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办理相应抵押权登记或变更登记。

考虑到前述在建船舶抵押权实现的局限性,商业银行可以依据项目具体情况,合理约定在建船舶抵押率。

2严格把控在建船舶所有权归属

《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在建船舶的抵押人为船舶建造企业,如此规定虽然排除了船东、商办理在建船舶抵押,限制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空间。但由船舶建造企业享有在建船舶所有权并办理抵押登记,也即排除了可能出现的船舶建造企业的留置权,更有利于商业银行贷款债权的维护。故商业银行叙做船舶贷款时,应当要求在船舶建造合同中明确约定在建船舶所有权归属于船舶制造企业,以确保抵押权设立的合法有效。

3采用补充担保方式

基于前述在建船舶抵押权实现的局限性,为避免抵押权实现价值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商业银行贷款债权的风险,商业银行可要求船厂或船东就可能的差额提供退款保函、股份质押等其他担保方式以维护其债权利益。

4强化贷后管理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授信项下船舶建造进度的跟踪,定期监控合同履约情况。加强现场检查和监管,业务叙做部门可定期对借款人实施现场检查,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造船监管中介机构,由其定期提供真实有效的评估报告,以此作为建造方履约情况的参考,防止因船厂违约造成工程延时,进而导致船东弃船。

针对现阶段我国造船业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的现状,商业银行在叙做船舶贷款业务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对单一客户的表内外信贷余额,防范集中度风险。商业银行可综合考虑客户资信与竞争力状况,合理确定单一客户信贷资产余额占借款人全部负债余额的一定比例。同时,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用款管理,贯彻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相关要求,按照实贷实付原则监控信贷资金流向,保证贷款按约定项目和用途使用。

二、船舶建成阶段贷款风险防范

(一)该阶段商业银行船舶贷款债权的主要保障措施

表2

建成后船舶既作为抵押物,又作为借款人的还款来源,是贷款人贷款债权的主要保障。以上三种保障措施均围绕船舶而设置,一方面立足于保障船舶的稳健运营,另一方面强化船舶运营出现问题时,贷款人的介入与救济措施。

(二)船舶建成阶段商业银行贷款债权主要风险

首先,航运作为船舶的基本功能,直接决定了船舶贷款抵押标的的移动性。船舶在不同法域、不同法律环境下实施的行为,可能直接影响船舶的运营状态和抵押权实现的成效。船舶的移动性,也造成了贷款人难以有效掌控船舶的实时状况,进而可能导致贷款人延缓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船舶抵押权虽然明确了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但船舶优先权作为海事领域的通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抵押权的保障作用。另外,船舶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拖欠船员工资、港口费用、事故救助费、人身伤害索赔、侵权索赔、海域污染、船舶征收,甚至海盗行为等均会影响船舶的持续经营。

最后,船舶建成后的租金通常为借款人的主要还款来源,但散货船、集装箱船、班轮类船舶等不同类型的船舶在运营中收入的波动与风险各不相同,且航运业收入与宏观经济形势联动较强,易受经济波动影响,进而造成借款人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

(三)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措施

1建成船舶抵押风险防控

(1)船舶登记地的确定

船舶登记的国家也被称为“船旗国”,船舶登记地的确定是船舶航运的前提,在船舶进出港口时,船舶须提供有效的船舶登记证。船舶登记地的确定,一方面能够确定登记船舶的拥有权以及登记船舶的抵押,更重要的是确定了该船旗国对船舶要求的技术、安全、质量的标准。

商业银行在确定建成船舶抵押登记地时,应当谨慎考虑以下因素:

A船舶抵押登记地法制状况

商业银行确定抵押登记地时,应当对拟登记地法制情况作出全面尽职调查。包括船舶登记地相关立法状况、政治环境、航运管制等,船旗国应当具备较完备的海商、船舶、公司、担保立法规定,同时船舶抵押登记的费用较低、效率较高。当地法律应当对船舶抵押登记、船舶抵押权实现等方面明确规定抵押权人相应权利及保障措施。

B船舶标准

船旗国船舶管理机构有责任监管登记船舶的安全标准和实体状况,但每个船旗国的立法不同,宽严不一。对银行来说,应当避免抵押品的安全或实体状况达不到国际上的认可标准,甚至影响船舶的适航性。所以,从银行的角度看,确定高标准要求的船旗国,无疑有利于抵押船舶良好状况的维持。

(2)约定“命令船长”条款

银行在贷款协议中约定,当银行实现担保权利时,可以直接命令船长把船舶航运至某目的港。“命令船长”条款有利于贷款人强化对船舶的控制,便于就船舶采取约定担保措施。

如此安排有利于银行确定最优的担保权益实现方式。如船舶一直停留在一些不适合诉讼、扣船或当地法院难以拍卖船舶或手续烦琐的港口,银行将难以有效实现担保权益。而通过上述“命令船长”条款,银行可要求船长将船舶航行至便利权利实现的目的港。

(3)合理确定船舶抵押率

由于船舶抵押权实现的局限性,商业银行可以就抵押船舶合理约定抵押率,并约定超过约定抵押率的补充担保措施,以预防可能的船舶优先权等因素造成的船舶价值难以覆盖且全部贷款债权。

2应收账款质押担保风险防控

当船舶租金收入为船舶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时,通过未来租金收益的质押,能够有效排除其他主体就船舶运营收入所主张的权利请求。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中,商业银行应当注意:

首先,应收账款质押的标的包括租金的同时,船东可能取得一次性收入也应当包括在质押标的之内。如租船人因违反船租而支付给船东的赔偿款项;救助其他船舶后,被救助的主体所支付的费用;以及船舶被强制征用所获得补偿等。

其次,商业银行应当就船东收入、支出账户签订相应监管协议。监管协议中应当明确要求船东取得租船人的租金支付文件,租船人承诺所有租金将直接支付至船东在贷款人处的收入监管账户。

3保险权益转让风险防控

保险权益转让措施为船舶贷款又一通常采取的担保措施,该措施明确要求船东购买符合贷款人要求的保险产品,并在法律允许的最大限度内,约定贷款人为保险权益的第一受偿人。

(1)合理确定投保范围

广义上的船舶保险分为船壳保险和保赔保险两种,船东通常购买的保险有:①财产保险。这类保险是针对海险和战乱对船壳或轮机(hull and machinery)造成的损失;②第三者责任保险。这类保险是针对船东或船舶因意外对第三者产生的责任,如货物损坏,货主向船东要求赔偿;船舶产生油污,海事当局向船舶要求赔偿;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后或在海难或意外中其他船舶、船员、乘客就人员伤亡向船东提出的赔偿。

基于船舶保险高度的专业性及具体贷款项目的差异性,为银行可以委托保险顾问公司提供专业保险意见书,用来确认船东所买的保险和有关的保险公司是否达到银行的要求。如此安排,一方面可避免保险险种选在难以覆盖贷款风险的情况,另一方面可避免因被保险人可能的失误(如未满足明确告知义务等情况)而导致的保险条款设置无效。

(2)购买抵押权方利益保险

抵押权方利益保险(mortgagees’ interest insurance)目的为对冲保险公司特殊情形下的拒绝赔偿风险,该保险险种始自1986年伦敦市场采用的“协会船舶抵押权人利益保险条款”。如船东在购买保险时,信息披露没有达到保险公司规定的标准,或者船东违反了保险产品的约定,导致保险人免责等情形下,通过已购买的抵押权方利益保险,即可保证贷款人贷款债权的有效受偿。需要注意的是,该种保险的保险费用,应当由船东予以支付。目前,此种险种在国内市场上少有开发,但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则比较普遍。考虑到船舶建造及运行的国际化程度愈来愈高,该险种的购买无疑将有利于保护贷款方的债券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连君、李天豪:《船舶融资的法律与实践》,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1)。

篇6

目前,地方中小银行绝大多数均未开办金融衍生产品和理财业务,涉及市场风险的主要是债券和外汇两类业务,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外汇类净资产在人民币升值时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由于中小银行均未取得衍生产品交易资格,多数机构也未获准开办自营外汇买卖业务,缺乏对冲汇率风险的工具和手段,除了运用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尽量保持零头寸等有限手段控制即期的汇兑风险外,难以有效规避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营运资金汇率风险,法人机构的外汇净资产普遍出现缩水。另外,由于外汇市场主体对于美元贬值的预期,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外汇负债的减少以及企业和居民大量结汇造成的银行外汇头寸急剧增加,在外汇市场预期趋同及缺少衍生工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很难在市场上及时平掉这些巨额头寸,从而面临损失的可能。

(二)利率波动可能引发的债券投资价格风险

2007年央行已经连续加息。2008年以来,随着CPI指数上涨并高位徘徊,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根据经验测算,假定升息0.25个百分点,银行所持有中长期固息券平均期限为7年,如果事先不能准确预期,则理论上会有大约1.5%的跌幅。一些被调查中小银行的交易人员反映,他们所持有的部分债券将成为“垃圾债券”。

(三)流动性约束带来的收益风险

绝大多数中小银行参与同业市场交易的动机,是兼顾流动性和盈利性。从调查情况看,地方中小银行中长期债券占比较大,个别机构持债规模过大、债券结构不合理情况突出,一旦债市变盘或资金紧张时,这些机构不得不通过低价抛售债券来获得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将会变为损失。

二、中小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行交易账户划分工作滞后,给市场风险管理和监管带来困难

目前省内中小银行均没有实施银行、交易账户划分,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交易账户的概念和内容。由于普遍没有开展账户划分,各行在填报银监会监管信息系统的市场风险报表时,都将债券投资填报在银行账户,而交易账户均填报为零,掩盖了真实风险程度。账户划分工作滞后,为以后的风险分析和资本计提带来很大困难。

(二)董事会、高管层对市场风险的重视程度和监控能力不足

相对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地方法人机构董事会和高管层对市场风险的关注程度和认识程度远远不够。在高级管理层对市场风险没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要求其制定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要求其对市场风险进行限额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容易流于形式。

(三)缺乏市场风险定价能力

绝大多数银行反映风险定价是当前实施市场风险管理的难点,由于缺乏真实连贯的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曲线和成熟的定价模型,各行对一些产品进行日损益计算有难度。调查问卷反映,全省28家法人机构尚无一家对市场敞口风险进行计量,也没有一家建立风险计量的内部模型,没有一家对交易账户头寸按市值每日重估。

(四)缺乏管理和对冲市场风险的工具和技术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近70家银行法人机构取得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资格,而山东省尚无一家。同时,市场风险管理涉及大量技术问题,如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基础数据的采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各行普遍缺乏技术手段支撑。

(五)缺乏高素质的市场风险管理人才

债券、外汇市场本身的创新层出不穷,业务对专业素质的要求甚高,必须配备专门的人才队伍。从调查看,各行熟悉债券、外汇业务的操作人员比较稀缺,管理人员更为匮乏;另外,审计人员市场风险管理知识欠缺,不能有效发挥对市场风险管理的再监督作用。

(六)业务操作和管理层面存在较多风险隐患

根据典型调查,各行在办理债券、外汇业务时,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隐患,加大了市场风险管理难度。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少数银行前台、后台未实现严格分离。调查发现,个别行甚至出现后台人员离岗后,前台人员代替登录业务的现象,隐藏较大的道德风险。二是授权授信随意性较大。授权机制粗放,授权人对被授权人的授权未经充分讨论和研究,对交易权限、授信额度规定得过于简单,重大交易缺乏严密的审批流程。三是业务人员轮岗、交流和强制休假执行不力。由于债券、外汇业务操作和管理层面的人员普遍缺乏,大部分银行难以执行三项制度,有的自开办债券业务以来该部门人员从未轮岗或交流过。四是审慎规则执行不严。部分银行没有对债券投资按风险大小实施分类管理,也没有按规定对市价持续两年低于账面价值的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五是绩效考核导向错位。对市场风险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混同于资金交易人员,只是下达资金交易量和利润指标,没有把风险防控要素纳入考核

内容,放大了管理人员扩张规模的冲动。

三、加强市场风险管控的几点建议

(一)推动划分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

首先,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各行按照《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要求,结合本行实际,明确制定账户划分的标准和程序,并将账户划分结果报告监管部门。其次,要定期对各行的账户划分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其是否遵守内部的账户划分政策、是否存在为减少监管资本要求而人为在两个账户之间调节头寸等。同时,建议银监会根据地方法人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能力,制定账户划分的具体意见。

(二)支持加快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

监管部门应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法人机构申请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资格,并通过业务和产品创新,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督促地方法人机构逐步推行管理会计,引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建立内部核算和激励制度,加强防范市场风险。同时,要严把新业务市场准入关,对法人机构开办的新业务、新产品,严格审查其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在风险可控下开展新业务。

(三)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改变目前风险管理分散的现状,设立独立的、综合性的风险管理部门,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纳入部门职责,在此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市场风险管理的信息传递路径。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岗位分离、三项制度等,加强授权授信管理,研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把市场风险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的框架。

(四)提高市场风险量化管理能力

由监管部门牵头,研究中小法人机构市场风险计量模型标准化及其设计框架,在人才培训、模型研制、数据库建设、市场风险管理知识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以较小的成本推出适应中小法人机构的标准化的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应用于市场风险管理中。

篇7

个人住房贷款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要品种,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是属于优质贷款,风险较低;二是业务期限较长,银行可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而且客户的忠诚度较高,有利于银行培养一批忠实的客户群体;三是银行可以利用个人按揭服务,争取客户使用其他产品,赚取除按揭利差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如银行透过按揭业务,可以拓展VIP客户,发放信用卡、个人贷款,可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理财业务,从而赚取非利差收益。

正是由于上述个人住房贷款特点,个人贷款业务对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体制改革的不断健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住房信贷风险逐步成为银河风险防范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正确识别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点

住房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贷款中隐含损失的可能性。住房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变化、法制法规不配套、房地产市场体系不健全、产权登记制度不规范、社会监督不力等因素外,住房信贷风险主要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市场供需变化引发的风险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折的时期,市场参与各方都在不断地调整自身经营理念和操作方式,以因应市场变化。

(二)开发商引发的风险

1.开发商或销售商恶意套现风险。在住房贷款中开发商可能因为工程建设资金的短缺而恶意套现。

2.开发商将购房款入账后,由于经营不善,导致楼盘烂尾,或因地价、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情况的影响造成不能按时交楼,由此引发购房人停还银行借款,使银行被迫陷入纠纷。

3.由于开发商所建楼房存在质量缺陷,不符合合同要求等原因,购房人以开发商违约为由要求解除购房协议不再履行按揭贷款协议。

4.开发商所开发楼盘没有取得合法使用权或伪造使用权证,无法取得房产证或开发商违法预售等原因,导致银行风险等。

(三)借款人引发的风险

1.借款人由于家庭、工作、收入、健康等因素的变化,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贷款,被迫放弃所购房屋从而给商业银行利益带来损失。

2.购房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或者失踪,继承人或财产代管人不再或不愿继续履行协议引发的风险。

3.购房人存在欺诈行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如个人收入证明、营业执照等带来的风险。

4.由于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以及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借款人丧失履行合同的能力,而形成贷款风险。

(四)银行内控机制不健全引发的操作风险

银行内部控制不严格,操作风险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一是贷前审查不严。经办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审查流于形式,对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不严;二是信息不畅通带来的信贷风险。即在审批发放时,对贷款相关资料了解不及时、不全面造成判断错误带来的风险。三是信贷管理规定不健全,形成信贷风险。如目前对如何避免重复担保问题没有具体的管理方法;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不到位,违章不纠,极易形成信贷风险。四是贷后管理不到位引发风险。

(五)其他因素引发的风险

1.在按揭贷款协议履行期限内,由于国家政策、不可抗力等因素也会使银行存在风险。

2.抵押物引发的风险。抵押物管理不规范,办理抵押物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不力,不按程序操作,或过分依赖中介机构的评估结果,造成抵押品贬值或抵押无效。

二、 控制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关注市场动向,完善信贷政策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而且区域市场的差别化很大。我分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强化房地产市场监测,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变化。通过分析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对市场、房地产企业、居民住房需求和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及时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和经营策略,把好信贷准入关,前瞻性地管理房地产贷款风险。

1.进一步建立健全房地产信贷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根据政策层的要求,继续执行严格的房地产政策,尤其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审核管理,尽力控制开发商通过诸多变通的融资方式使用银行贷款垫资房地产开发项目。其次,要建立健全有关房地产信贷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开发商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使企业和个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房地产贷款行为,认真履行还款职责,建立良好的银企及银行与个人客户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住房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征信系统和行之有效的个人信贷资信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信体系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目的就是要通过评级掌握借款人的个人真实收入和财产,掌握借款人个人负债状况及借款人信用记录状况,从而据以判断借款人还贷能力和还贷意愿。

(二)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

1.完善各项内控制度,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建立内部个人住房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及时纠正不合规的操作,强化内控的再检查和监督。完善审批流程,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

2.加强对房开客户资金链和销售情况的监控。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控制机制密切关注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状况和项目销售情况,加强对房开贷款的动态监测,特别是对即将到期的房开贷款,要制定一户一策的催收措施。对企业经营正常,因拆迁、销售延期等原因无法按时回收的贷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切实做好项目贷款的转贷、展期工作,避免因转贷不及时而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3.加强对借款人及其相关法人的贷前调查,尽可能地做到操作风险的事前防范。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因其特殊性,不仅和个人客户有关,而且和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评估公司、房地产中介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法人客户相关联,因此要强化贷前调查环节。首先要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详细了解核实借款人贷款的真实性,以及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职业、收入状况以及其稳定性,确保借款人借款行为的真实性并有足够的收入来保证按期归还借款本息。

篇8

关键词:柜面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近年来,基层银行柜面风险案件频发,损失惨重,教训深刻。如何“以案为鉴”,防控基层银行柜面风险,已引起各级银行的高度重视。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对柜面风险隐患表现、成因、应对措施等作一一浅析。

一、柜面风险隐患表现

(一)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一是重要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制度执行不到位。如月度巡查中发现,有部分网点主管在实际工作中兼任了ATM复核员,记账员兼任本机构对公账户对账员等,与相关内控制度背道而驰;二是柜员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在人员行为排查中,碍于面子,流于形式,致使部分重要岗位人员“带病上岗”,存在严重道德风险隐患;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不到位,总以业务发展为由,对达到上级行规定的期限后没有及时进行轮岗,致使一些违规问题长期得不到发现与暴露;三是业务操作制度执行不到位。如中午交接班时,常有交接、监交流于形式,柜员印章交接复核迟滞半小时,现金调拨逆流程操作,柜面办理业务时,常常先办业务后核查客户身份证;四是柜员日常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警觉性差

一是柜员在日间营业过程中,因故临时离岗时,不按规定退出业务操作系统,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印章不按规定入箱上锁;二是在受理需客户提交个人有效身份证件的业务时,对客户提交的身份证件不认真进行核对,存在证件关键内容与机内记录不一致或客户身份证件过期等安全隐患;三是在冲帐时对制度把握不严,对非银行工作人员原因,按客户要求提交成功的正常交易,柜员又应客户要求,随意进行冲账处理等。

(三)操作细节管理不到位

授权后延续易安全隐患。授权后不按制度规定对输出的信息与相关原始凭证进行核对,对柜员的后续处理不进行跟踪监督。如冲账后的资金或重记账的处理情况是否合规;司法扣划后的资金是否即时汇划到有权机关指定的账户等。

(四)柜员道德观念偏差

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柜员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道德观念扭曲,利用系统存在的部分缺陷,铤而走险。

二、成因分析

(一)系统功能不完善或存在漏洞,“机制”能力不足

如柜员自办业务问题,目前系统对此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是依靠柜员人为的控制,导致部分柜员忙中出错,形成自办业务,同时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作案的便利。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不找出形成问题的根源,及时进行有效的跟踪,“回头看”做的不够,导致一些同类问题在同一单位甚至同一柜员身上前查后犯。

(二)刚性管理制度标准不统一

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同一类业务规定零散地分布在前台制度中,特别在稽核差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样一笔业务,同样的手续在一个网点办理不算差错,而在另一网点却作为差错处理,一线人员执行起来较难。

(三)业务培训和制度宣讲不到位

近年来,新的业务品种不断推出,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推出,但培训和宣讲工作跟不上新形势的步伐。部分新业务,只对会计主管进行培训,操作中现学现卖,柜员都没有机会参加系统的业务培训,只知道机械操作,对风险防控重点不了解,形成业务操作与制度防控的断档,表现尤为特出的是刚进银行的新员工,会计主管和监管员对这类业务很难做到“监管到位”。

三、应对措施

(一)从思想上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柜台业务,普遍上存在着对业务风险的麻痹大意、忽视甚至是轻视的思想。有不少人认为柜台业务是“低技术含量的熟练工种”,对于柜台业务来讲,这种想法是致命的。柜台的每一个操作,都直接关系到客户每笔业务的完成,中间连接的是客户多种多样的资金供求和业务联系。柜台操作的一个很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要立足于时展的背景,前瞻性地加强银行柜面人员在法律知识和监管合规方面知识的储备,谨慎地对待每一笔业务,对于规避操作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要真正弄清不同业务的风险点

将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节点在众多业务制度之中进行标识和区分,梳理关键风险点,明确风险控制措施。柜面业务风险引发的许多案例都具有高度重复性,属于“屡犯屡查、屡禁不止”类型,因此有必要对关键风险节点进行标识和区分。以业务操作流程为线索,梳理排查易导致风险损失,或对造成损失有显著影响的关键业务环节中的重要风险点,对员工实施相关培训,提高员工风险判断和处理能力。有效引导员工去主动学习,唤醒员工的求知热情,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落实成日常管理中的常态。

(三)严格执行银行的各项柜台业务操作流程,严厉禁止违规操作

银行的每一项业务操作流程都是经历了很多次的实践操作和不断检验才形成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是为防范风险而设置的,有很深刻的风险防范措施贯穿其中,不能轻易打破。实际工作当中,严格按照业务的规范和操作流程,既是对客户的一种负责,也是对于自身和银行的一种负责。

(四)加强岗位职责和业务权限的制约均衡

基层银行实行双人临柜、双人复核,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但不是完全消灭了风险。会计和出纳人员要切实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职责权利,不相容岗位的业务人员岗位职责必须分离;严格授权审核,把授权工作落到实处;设立公开透明的奖惩措施,通过奖优罚劣的硬性手段,减少和避免失误的发生。

篇9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防控措施

信贷业务作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最大、最基础的业务,是其自身资产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外的银行相比,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不管是管理方式、运行机制还是内部控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导致了不良贷款的产生、信贷结构比例失调、贷款资产质量不高,这些因素的存在极大的增加了经营风险。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一)资产总额占比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

据中国银监会官网数据,截至2015 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99.3 万亿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占所有金融行业机构的比例仅为12.9%。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金融行业系统内竞争较低、自身发展能力最为薄弱的一支,且在信贷资产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与大型国有银行存在很大差距,信贷风险控制能力脆弱、信贷业务投放盲目、抗风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

(二)不良贷款占比偏高,潜在信贷风险大

另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近1.3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5%,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更是达到2.56%,截至2015年末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4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无论是余额还是占比都高于世界公认水平之上,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其盈利能力。

(三)经营模式单一,客户群体相对薄弱

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较为单一,面对的‘三农’客户群体也相对薄弱。无论是在产品服务还是人才管理结构上,都比大型银行落后。另外,一些农村金融机构背后控股的股东可能是地方企业,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比较容易产生关联交易等问题业务。在面对利率市场化、经济下行等压力时,表现出抗风险能力较差,亦会因此面对更多的经营压力。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政府指令性的干预。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政府干预银行信贷工作有所好转,但这种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地方政府为了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维护企业技术开发或者自身政绩的需要,直接干预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给某些特定的企业或特殊群体发放贷款,这些政策性的贷款由于受到行政手段的影响,往往在项目评估和审批上把关不严,缺乏足够的严肃性,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摊派型贷款,导致商业行为的扭曲,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信贷风险不断加剧。

2.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漏洞。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给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来监督和制约农村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以及内部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使得逃债的企业或个人得不到严厉的制裁和遏制,这就削弱了内部监控的职能,给银行的稳定发展带来风险。

3.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基础较差,信贷资产质量不佳,回笼资金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有些企业和个人在注册资金和会计报表上,故意作假,造成账目上的虚高,骗取银行贷款,从而削弱了农村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造成不守信用的成本较低,更加大了其违法违规操作的可能性,由此导致的失信成本,均由金融机构承担,加剧了信贷风险。

(二)内部因素

1.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信贷管理制度,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容易诱发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在具体经营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建立合理的选拔任用制度和合理的奖惩机制,没有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信贷人员队伍素质堪忧。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源动力和基础保障,也使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要想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市场竞争力,加快业务发展,必须大力增强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农村机构的信贷人才不论是业务技能、知识水平还是客户理念等方面都与大中型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信贷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已成为制约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信贷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3.信息技术存在缺失。当今社会信息科技发展飞速,市场环境日益复杂,金融机构存在的信息技术风险无处不在。由于业务相关技术的缺失,导致技术操作程序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随着外协单位的介入,大量金融系统的操作和开发工作存在安全缺陷,容易发生群体性的客户资料泄密的操作风险。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缺失,没有将风险量化,缺乏高效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和客户网络关系系统,无法用科技手段将信贷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应对信贷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

严格信贷业务管理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审批机制和构建风险防范的风险管理组织机制,实现各层次的内部控制机制和信贷操作流程的规范化,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加强风险监管,降低人为信贷控制风险。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价体系

强化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自上而下牢固树立信贷风险意识和观念;尤其是要提高信贷风险的识别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信贷风险数据库和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通过这些机制的运用,提高决策水平,降低信贷风险;同时,构建一个财务风险分析体系,对应该重视的借款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加强对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的分析能力,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有针对性的衡量企业信贷风险指标,推动信贷决策的科学化。

(三)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构建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通过现有科技力量推进信息共享,加快客户关系管理机制,通过大量的业务数据,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和标准,衡量信贷客户的等级,同时,通过工商、环保、公安等系统手机客户信息,完整的掌握客户在某一时期的经营现状,完善客户信用档案,建立一套适合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档案,预估金融风险。

(四)加强人员管理,构建企业文化

加强内部管理,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高素质信贷管理人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员工用良好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准则来开展信贷管理工作;另外,要建立信贷管理企业文化,加强诚实守信管理,提高信贷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标准;建立监督考核机制,通过岗位轮换、年度考核等手段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人员队伍的规范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谢飞. 财务公司网上银行在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风险管理研究[D].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2005.

[2] 交通银行武汉分行 财务和风险管理[A]. .[C].: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0.

[3] 阚德梅. 江苏省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2004.

篇10

造成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有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是指社会因素造成的风险。第一类是由于政策体制所造成的。第二类是由于市场变化所引起的。如房地产、股票、证券、期货等产品价格波动偏向甚至反向于银行经营者的预测,使银行资金难以收回,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动而引起银行利息收入下降,银行资产受损的风险等。第三类是社会不法分子的侵害,如盗窃、诈骗、抢劫或其它事故。外部原因引起的银行风险,一般具有难以预测性,但可以通过转变思想、转换机制、内部练功、提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来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

矛盾论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是事物变化的的依据。因此,银行经营的风险最主要来于自己内部的失控,“坚固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银行经营风险的内部因素有以下几种:

1.授权无度、缺乏制衡、管理松懈、权责不清。一些银行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重业务轻管理,重存款轻效益。“新增速度、市场占比、网点优势、存款第一”等曾一度成了指导和衡量各级银行工作的唯一标准,因而对分支机构网点人员不断膨胀,高风险业务不断扩张抱一种默许态度,甚至对违规经营也熟视无睹,出现一系列恶性案件。

2.规章制度不完善,内控机构未建立。在“存款首位”的思想指导下,在业务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一些银行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约束了他们开拓业务的手脚,或者来不及研究制订新业务的各项规章和操作程序,出现不少制度“死角”。更多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岗位、部门、上下之间缺乏监督制约机制,一笔业务、一项决策的过程控制流于形式,经手的人越多,越没有人负责。二是缺乏一套系统、规范、可操作的违规违章处罚办法,助长了犯规者的侥幸心理。

3.有法不依、监督失控。违法违规行为分两种情况:一是恶意违规。主要是指内部一些不良分子受畸形物质欲望的侵蚀,铤而走险内部作案犯科。有的贪污挪用、有的监守自盗、有的内外勾结诈骗抢劫、有的逃避监督营私舞弊、有的逆程序操作、等等。如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10亿美元的亏损,内部控制不健全、不严格是主要的原因。在我国这种有章不循,缺乏监督机制而带来的风险也是经常发生的,造成了银行巨大的信誉和资金损失。二是没恶意违规。这种现象是最为大量又最易被忽视的。因此,对这种“善意的过失”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第一种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分散而造成的风险。如常出现的支票审核忘记折角验印,汇票办理要素不齐或大小写金额、客户名称、地址账号错误等。第二种是由于怕麻烦、图方便而违规操作造成的风险。如操作人员离岗时不退出操作系统和电脑口令泄密而被内部作案分子盗支他人活期存款等。第三种是不讲原则、怕得罪人,明知违规而操作造成风险。出现无意犯错的原因是部分员工缺乏风险意识、忽视内部控制、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意无意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机会。

4.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风险识别能力差。一类是明知违规但自认为没有风险的,如经常出现的对外担保案;另一类是不懂制度、不熟业务、不会识别而造成的风险,如贷款决策中主观武断,新入行员工对假票据、假印鉴、假钞票、假身份证难以识别等。

以上分析表明: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内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内部控制是根本的、主要的。抓好了内部控制,就抓住了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方式

确立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和原则应体现“五性”。一是有效性。内部控制的措施和程序必须保证法律和监管规章在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中得到充分的遵守和执行,有效地杜绝内部人员职务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审慎性。要充分认识风险给银行给国家带来巨大的不可能饶恕的损失,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围绕着防范和控制银行风险这一目标来设置和实施。三是全面性。控制程序的措施必须渗透到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并真正做到相互制约。四是及时性。在金融创新领域中及时采取内部控制措施。五是独立性。强调将监督部门和管理、执行部门适当分开。使具备执规检查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控制。主要的方法是设计并配置合理高效运转的企业内部职能机构,以达到各机构之间既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的目的。

(二)人员素质控制。通过人员素质控制,使每个职工能力能适应所在岗位要求,做到各尽所能、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三)授权审批制度。在处理业务过程中充分体现“四只眼睛”原则,通过这一制度使各类经济活动及风险在发生之际就能得到协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疏忽加以防患,对恶意加以制止。

(四)职务分离制度。对于必须实行互相监督的“不相容职务”应加以分离,分别由几个部门或部门内不同的人来执行。

(五)法规制度控制。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六)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总体上讲,内部审计对各内部控制环节具有检查、监督、评价的职能,是内控制必不可少的特殊组成部分。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

(一)确立“风险首位”和“内控先行”的思想和工作原则,自觉地把加强内控作为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来抓。防“风险”保安全要在全体职工中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当发现端倪就要敲警钟,使全体员工始终绷紧“风险”这根弦。新业务、新机构的开办,必须首先建章立制,采取有效的内控措施。内控制度的建设,金融风险的防范应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考评指标,以促进各级银行做到安全、流动、盈利三性有机结合。

(二)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的总体框架。首先是根据银行业务特点和风险控制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十大系统。即:授权管理系统、资金计划系统、会议控制系统、人事教育控制系统、筹资风险控制系统、信贷资金风险控制系统、外汇业务控制系统、信用卡业务控制系统、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和清算风险控制系统。在每个系统下理出具体业务工作流程,流程中每个岗位固定、责任固定,以实现岗位、工序间的相互制约,其次是设立“三道”监控防线。岗位、工序之间实行双人双表的审查监控,业务部门的检查监督,稽核审计及监察人事的监督。三是要制订一套统一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违规违章处罚方法,做到规章面前人人平等。

(三)树立内部稽核审计权威,加强执行规章制度检查和处罚力度。内部稽审担负着内部控制工作的检查、监督、评价职能,是内部控制的指导、组织和协调机构。要加强内控,就必须赋予稽审部门具有独立性的权威,不仅要监督、检查和督促各部门建章立制,而且有权对违章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说话算数。

(四)强化制度约束,抓好内控重点。做好内控工作的关键是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执法必严、令行禁止、决不迁就姑息、不下不为例。各个分支机构必须牢固树立一级法人观念,严格执行转授权制度,在允许的范围和权限内办事。同时要突出四个控制重点:关键人(基层行处部门的负责人,要害岗位从业人员);关键部门(贷款审批、财务开支、人事安排、办事处柜台、金库守卫等);关键物件(现金、枪支、密钥、印章、重要空白凭证);关键工作环节(交接手续、审批程序、电脑操作口令、存取手续和票据清算环节等)。抓住了重点就抓住了要害。抓住这些风险多发点,银行风险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五〕启动防范风险的“人心工程”,综合配套推进内部控制的工作。

内控理论和实践证明:银行经营风险产生的土壤和膨胀的基因,主要来自于人的思想无知和队伍素质低下。因此,防风险,抓内控的中心环节是抓好防范和化解人的风险。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则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比较好、发生差错的机会极小。因此,银行储蓄、会计和出纳临柜人员的差错和事故,多半是抑制状态下发生的。防范这样的“善意”风险,就应该着重人的“抑制与兴奋”‘交替出现的生理规律。在安排班次上,尽可能错开其抑制状态;在其连续工作时,应安排间断休息;在其情绪低下时,应注意关心了解,帮助和化解其精神障碍。

至于恶意违规和内部作案,也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心理过程。管理者如能善于观察捕捉和发现问题,了解其不当念头或行动失常,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就有可能抑制其处于萌芽状态的作案动机,把处于观望徘徊的“动机作案者”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