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爱情句子范文
时间:2023-03-20 13:4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的爱情句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有人说恋爱要找自己喜欢的人,结婚要找喜欢自己的人,都是片面的。恋人不喜欢自己有什么可恋的?老婆自己不喜欢怎么过一辈子。
2、不管多大多老,不管家人朋友怎么催,都不要随便对待婚姻,婚姻不是打牌,重新洗牌要付出巨大代价。
3、女孩子经常会被男人感动,以为是被爱了。但过段时间后,却忽然发觉,他其实并不爱你……没错,男人能感动你,却并不一定爱你。感动只是想得到你,而爱却是需要付出自己……不要轻易被感动,因为你需要的不是个感动你的人,而是个能和你在一起的人。
4、爱情在刚开的时候总是很甜蜜的,渐渐地就厌倦、习惯、背弃、寂寞、绝望和嘲笑,曾经渴望与一个人长相厮守,后来,多么庆幸自己离开了,曾几何时,在一段短暂的时光里,我们以为自己深深的爱着的一个人。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不是爱,那只是对自己说谎。
5、有些人走了就是走了,再等也不会回来。有些人不爱了就是不爱了,再勉强也只是徒然。有些人很幸福,一眨眼,就一起过了一整个永远。有些人很幸运,手一牵,就一起走过了百年。有些人明明很努力了,却还是什麽都改变不了。
6、因为爱情的缘故,两个陌生人可以突然熟络到睡在同一张床上。然而,相同的两个人,在分手时却说,我觉得你越来越陌生。爱情将两个人由陌生变成熟悉,又由熟悉变成陌生。爱情正是一个将一对陌生人变成情侣,又将一对情侣变成陌生人的游戏。
7、渐渐知道了,太在乎别人,往往会伤害自己;渐渐知道了,对自己好的人,会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少;渐渐知道了,很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东西只能拥有一次;渐渐知道了,真心对一个人好不一定有回报,而你忽略的人可能最重视你;渐渐知道了,现实如此无奈,自己长大了。
8、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最凄美的不是报仇雪恨,而是遗憾。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最凄美的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
9、想男人的一生,不过对女人做两件事:超乎她想象的好和超乎她想象的坏。女人用他的好来原谅他的坏。如果有一天他们不能在一起,不是他太坏,而是她太好。我们一生之中,要牢记和要忘记的东西一样多。记忆存在细胞里,在身体里面,与肉体永不分离,要摧毁它,等于玉石俱焚。然而,有些事情必须忘记,忘记痛苦,忘记最爱的人对你的伤害,只好如此。
10、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日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最后你怎么办。
11、我爱你,这是我精心设计的谎言,我不可能一开始就爱你那么多,一生的爱很漫长,我要慢慢地给你才行。我愿意用全部的生命来包装这个美丽的谎言,来保持它的恒温,让每一个清晨你都幸福的微笑,让每一个夜晚你都开心地入眠。请放心,爱情的开端都是谎言,我给你的结局却是一种灿烂的真实一个钱币最美丽的状态,不是静止,而是当它像陀螺一样转动的时候,没人知道,即将转出来的那一面,是快乐或痛苦,是爱还是恨。快乐和痛苦,爱和恨,总是不停纠缠。所谓缘分,也和发明一样吧,都是源于偶然。爱情也是一种发明,需要不断改良。只是,这种发明跟其他发明不一样,它没有专利权,随时会给人抢走。
12、如果有一天你说还爱我,我会告诉你,其实我一直在等你;如果有一天我们擦肩而过,我会停住脚步,凝视你远去的背影,告诉自己那个人我曾经爱过。或许人一生可以爱很多次,然而总有一个人可以让我们笑得最灿烂,哭得最透彻,想得最深切。
13、不要因为自己长相不如对方而放弃追求的打算,长相只是一时的印象,真正决定能否结合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性格。我见过的帅哥配丑女,丑女配帅哥的太多了。
14、懂爱的女人通常输得很惨。爱情本来就是残忍的,胜者为王。感情可以转帐,婚姻可以随时冻结,激情可以透支,爱情善价而沽。是的,在这细小的都市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今天的长相厮守,只是尽力而为而已。最安全和最合时宜的方式,还是和自己厮守。
15、女人要学会扮靓自己,不要拿朴素来做挡箭牌,不要拿家务做借口,不懂时尚,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16、一个人负心,或许是因为他的记忆力不好。他忘记了,所以他能够负心;不是因为他负心,所以他忘记了。以前种种,他并非完全忘记,但他记忆力太差了,往事已经不再深刻,很快就被新的记忆取代,只记得新人的欢笑,忘记旧人的笑脸。爱和怀念是两回事。男人忘不了旧情人,必然是他在过去的岁月里,曾经伤害她,那一次的过失,他无法弥补。当明知不可挽回,唯一补偿的方法就是怀念,同时也用对她的怀念来惩罚自己。自以为是的深刻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话。
17、最浪漫的爱是得不到的。最浪漫的情话,是当哪个已经跟你分了手的人打电话来问:你好吗?你稀松平常地回答:我很好。而其实你还爱着他,你一点也不好。男人伪装坚强,只是害怕被女人发现他软弱。女人伪装幸福,只是害怕被男人发现她伤心爱情,有时候,是一件令人沉沦的事情,所谓理智和决心,不过是可笑的自我安慰的说话。爱情从来都是一种束缚,追求爱情并不等于追求自由。自由可贵,我们用这最宝贵的东西换取爱情。因为爱一个人,明知会失去自由,也甘愿作出承诺。
18、时间会让你了解爱情,时间能够证明爱情,也能够把爱。没有一种悲伤是不能被时间减轻的。
19、诺言是用来跟一切的变幻抗衡。变幻原是永恒,我们唯有用永恒的诺言制约世事的变幻。()不能永恒的,便不是诺言。诺言是很贵的,如果你尊重自己的人格。爱是有安全感,又没有安全感。爱是一种震撼,也是一种无力感。爱是诱惑,也惟有爱能给你力量抗拒诱惑。爱是忠诚,可是爱也会令你背叛。
20、爱情总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相逢如是,告别亦如是。我们以为爱得很深、很深,来日岁月,会让你知道,它不过很浅、很浅。最深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
21、如果时间不可以令你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所有的悲哀、痛苦、失败都是假的,那该多好?可惜,世上有很多假情假义,自己的痛苦、失落,有时候真的很深刻,一辈子也忘不了。
22、你以为不可失去的人,原来并非不可失去,你流干了眼泪,自有另一个人逗你欢笑,你伤心欲绝,然后发现不爱你的人,根本不值得你为之伤心,今天回首,何尝不是一个喜剧?情尽时,自有另一番新境界,所有的悲哀也不过是历史。
23、习惯了发呆,习惯了深夜跑去你空间,一切都似乎已经习惯了。当一切都静下来的时候,突然发现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让人戒不掉,忘不掉。渐渐的喜欢一个人孤独,可是却有了太多的思索,太多的悲伤太多的回忆。原来,太多的在乎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无形的伤害。
24、和一个生活习惯有很多差异的人恋爱不要紧,结婚要慎重,想想你是否可以长久忍受彼此的不同。
25、相信爱情可以令一个人改变,是年轻的好处,也是年轻的悲哀。浪子永远是浪子。令男人改变的,也许是上帝的爱或者佛祖的慈悲,但绝对不会是女人。最不宜结婚的是浪子,最适宜结婚的也是浪子。往往不是女人改变一个浪子,而是女人在浪子想改变的时候刚好出现。
篇2
爱情还是存在于这个世界里,它只是一种瞬间的美丽,有如流星,短暂得让人无法呼吸,又有如彩虹,风雨之后才只会有那片刻的美丽。
爱情也一样,失去才会觉得它珍贵,再得到一定会有短暂的珍惜,但那只是片刻的美丽,过后又会重蹈覆辙。
爱需要无私的付出,只有两个人的彼此付出,那样才会幸福美满,如果只是单方面的付出,最终会身心疲惫。累伤痕累累,不知所终。爱一时容易,爱一辈子难。
暗恋是神圣的, 要以对方的幸福为依归。 如果有痛楚, 也该留给自己。
当香烟爱上火柴时,就注定受到伤害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看看我的眼睛,你会发现你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没有你的日子就像一本没有书页的书。
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
篇3
1、真正的爱情,是男人与女人的联结,与身体有关,是彼此敞开内在空间,彼此给予、分享、交流、互动的过程。不求回报,彼此懂得,彼此尊重,彼此支持。这份联结的渴望让我们愿意彼此接纳、包容,彼此尊重、欣赏等等。
2、曾经的最美,谁又记得谁,回忆的片段里,哪一段才是不悔的追忆?忍心看着枯萎的一切,承受着痛彻心扉的所有,独自站在一个人的街头徘徊,踟蹰着不知该如何跃步,徐徐回望,灯火阑珊处,依旧没有属于的倩影,眼神黯淡,希望化成灰飞烟灭,停留在凝望里,风声吹乱思帘,美好的回忆让泪水染得模糊了,顿感一个人哀伤的漂亮,思忆漫长,跃过缺月,激起了整个城市的孤寂和凄凉。
3、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习惯的认同,爱到最高境界就是认同了他的习惯,一个女人习惯了一个男人的鼾声,从不适应到习惯再到没有他的鼾声就睡不着觉,这就是爱 ;一个男人习惯了一个女人的任性、甚至无理取闹、无事生非,这就是爱;一个人会为了另一个人去改变、去迁就,这就是爱。
4、当爱情缺席的时候,学着过自己的生活。过自己的生活,就是跟自己谈恋爱,把自己当成自己的情人那样,好好宠自己。没人能够替你悲伤,你却为他人哭红了眼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2、什么也瞒不过恋人的眼睛。
3、治疗爱的创伤唯有加倍地去爱。
4、哪怕是最小的茅舍,对一对恋人来说都有足够的空间。
5、如果没有人爱我们,我们也就不会再爱自己了。
篇5
网络爱情悲剧的句子语录
1) 恋爱是想一个人的心,婚姻是栓一个人,爱情是吞一个人的心。
2)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爱他的芬芳!而我的苹果者是用来做了酒杯。
3) 你终会明白,谁是虚情假意,谁是真心爱你,谁会为你不顾一切。
4) 因为我知道路的尽头总有笑容灿烂的顾小北在等我,这让我勇敢。
5) 如果以后你会不经意地想起我,请别忘记我曾那样深深地爱过你!
6)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7) 一些很期待的生活,总是在你自以为是的梦想中消磨了,然后给予你一个很失望的打击。
8) 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会对流失的时间和往事习惯的。不管在哪里,碰到谁。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9) 我那么的沉默,带一点点的笨拙。就像你的失落,从来不曾给我看过。
10) 承诺本来就是男人与女人的一场角力,有时皆大欢喜,大部份的情况却两败俱伤。
网络爱情悲剧的经典语录
1) 有一些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却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
2) 时间会让你了解爱情,时间能够证明爱情,也能够把爱推翻。
3) 女孩脸红就更美,害羞实在是一种美态,不会害羞的女孩,应该是一种缺陷才对。
4) 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只期盼你停住流转的目光。
5) 明知道是让对方痛苦的爱就不要让它继续下去,割舍掉。如果不行就将它冻结在自己内心最深的角落。
6) 我们说好不哭,戴起美丽的面具,一脸冷漠超越生与死的恐惧和意念。
7) 追求和渴望,才有快乐,也有沮丧和失望。经过了沮丧和失望,我们才学会珍惜。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8) 你是不是断定我不会离开你,所以你才这么肆无忌惮的伤害我。
9)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10) 生命中可以遇见的人不多,可以付出的亦只有那么几个。
11) 慢慢的,我乜学着放下了。不是我变了,是我真的无能为力了,我认输了,我折腾不动了。
12) 我的爱情就像是风筝,也许越飞越高,也许永远飞不起来。
13) 于是,转过身去,背对着爱情离开把自己关在门里,把爱情关在门外只是,这一转身,往往就是一生,就是一世。
14) 一辈子孤单并不可怕,如果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自由,那我们就是幸福的。许多长久的关系都以为忘记了当初所坚持与拥有的,最后又开始羡慕起孤单的人。
15) 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16) 我们无厘头地说些无厘头的话,只为了打发这该逝的时光。
17) 我不懂我们是否有着各自的命运,还是只是到处随风飘荡。
18) 如果我说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其实我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你。
19) 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20) 我在佛祖面前许了一个心愿,希望化座一颗小树,矗立在你每天经过的路旁。我将爱恋与思念挂满枝头,希望有一天你会与我相恋!
关于网络爱情悲剧的句子语录
1) 那场雨美得催人泪下。雨的离去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该结束了!
2) 因为有你,我认真过,我改变过,我努力过,我悲伤过。我傻,为你傻;我痛,为你痛;深夜里,你是我一种惯性的回忆。
3) 潮湿的角落里爱情都发了霉,顺带着我一起被遗弃。即使已被你卷入爱的漩涡,泪眼朦胧却也只能选择你的选择。
4) 爱情就像个彩色的泡泡,看似很美丽,其实一戳即破。
5) 怎么会迷上你我在问自己,我什么都能放弃居然今天难离去,也许你不曾想到我的心会疼,如果这是梦,我愿长醉不愿醒。
6) 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7) 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8) 翻开尘封的日记,唤醒了遗忘已久的记忆,不让这些遗忘已久的记忆不再随风飘落,让这些散落在记忆深处的印记,化作永恒。
9) 人生总有许多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人生总有许多意外,握在手里面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
10) 你坐过的沙发宽了,你爱的音乐停了,那天的我等你等成了摆设。
11) 我们说好不哭,戴起美丽的面具,一脸冷漠超越生与死的恐惧和意念。
12) 当分手来临,我并不感到伤痛,也不感到喜悦,有的只是静静地看着你。因为我的心己经死了!
13) 分手后的日子里,想了很多,有一句话说的:“爱他,就让他幸福”。如果这样他会幸福,就让他飞吧。
14) 有花的季节,我看雨点败落,颓废就像那样席卷着脆落的花瓣,坠成堕落的灿烂。而顺流而过的雨水,那是花在哭泣,还是云在惋惜。
15) 爱情永远不可能是天平。你想在爱情里幸福就要舍得伤心。
16) 当我的灵气变的无比强大时,我想要保护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17) 有人喜欢你绑着头发的样子,有人喜欢你披着头发的样子,于是你犹豫到底该绑着还是披着,可是你忽略真正喜欢你的人喜欢你所有的样子。
18) 沉溺于以前与回忆的人是一个很懦弱的人,因为她(他)不敢勇敢地正视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变化。没有不变的感情,没有不变的人。
19) 相爱是种感觉,当这种感觉已经不在时,我知道还在勉强自己,这叫责任!分手是种勇气!当这种勇气已经不在时,我却还在鼓励自己,这叫悲壮!
20)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21) 我想努力抓住世界,最后却仍被世界淘汰,如果一开始就松开,我会不那么伤心吗?终究是要闭上眼,随风去吧,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呢。
22) 有人说,迷茫时一只漂泊太久的船,彼岸浓重的雾,让它迷失了自己的终点。可它还是飘啊飘啊,希望可以穿透这浓雾,见到属于自己的阳光。
23) 当一个人不爱你,却乜不拒绝你,还要与你保持朋友关系。那么,忘记它,抛弃他。他不爱你,你应该知道,他只是想利用你满足他虚荣的心。
24) 爱是无偿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帮助,是彼此心灵的感应,既然选择了爱,就要真诚的对待它,珍惜它,在他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25) 为什么要迷茫?总觉得我们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应,泥牛入海。总觉得我们离成功的殿堂很远很远,没有过尽千帆的翅膀,所以只得仓皇逃离。
26) 单身久了,就不想去恋爱,会感觉朋友越来越重要;单身久了,就不想去逛街,越来越喜欢宅家听歌;单身久了,就变得成熟起来,会比以前越来越爱父母。
27) 他纵有千个优点,但他不爱你,这是一个你永远无法说服自己去接受的缺点。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28) 为何一眨眼,画面切割的瞬间,所有誓言被海冲刷成谎言。
29) 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30) 安静的笔墨,写不出一丝伤感来。面对挫折的勇气已是与生俱来,因为活着的世界没有如果。爱了就爱了,没有人给我们写结局,不完美是另一种完美。
网络爱情悲剧的句子语录相关文章:
1.经典悲剧爱情语录大全
2.悲剧爱情语录经典大全
3.爱情的悲剧名言摘抄
篇6
Love, you can hang in the mouth are not afraid to let people know. 爱,可以挂在嘴角不怕让人知道。
Love never dies. 爱情永不死。
Love is something eternal; the aspect may change, but not the essence.
爱是永恒的,外表可能改变,但本质永远不变。
Love is not a matter of counting the days. It’s making the days count.
爱情不是数着日子过去,它让每个日子都变得有意义。
You don’t love a woman because she is beautiful, but she is beautiful because you love her.
你不会因为美丽去爱一个女人,但她却会因为你的爱而变得美丽。
With the wonder of your love, the sun above always shines.
拥有你美丽的爱情,太阳就永远明媚。
When love is not madness, it is not love.
如果爱不疯狂就不是爱了。
We cease loving ourselves if no one loves us.
如果没有人爱我们,我们也就不会再爱自己了。
There is no remedy for love but to love more.
治疗爱的创伤唯有加倍地去爱。
The worst way to miss someone is to be sitting right beside them knowing you can’t have them.
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过于,他近在身旁,却犹如远在天边。
The fact is that the world is out of everyone’s expectation. But some learn to forget, but others insist.
不要期待完美的男人,
不是因为你期待不到,而是根本没有完美的男人。
The darkness is no darkness with thee.
有了你,黑暗不再是黑暗。
Soon there’ll be flowers and prayers that are sad
很快这里的鲜花和祈祷文将是悲伤的。 Side to give up, while love you.一边放弃、一边爱你。
Promises are often like the butterfly, which disappear after beautiful hover.
承诺常常很像蝴蝶,美丽的飞盘旋然后不见。
Not sad, please do not install the ending.
不是悲哀的、请不要装结局。
No matter the ending is perfect or not, you cannot disappear from my world.
我的世界不允许你的消失,不管结局是否完美。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won’t make your cry.
没人值得你为他流泪,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Men alleged oath, but is a beautiful lies just.
男人所谓的誓言,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而已。
篇7
一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和《庄子》读后的“心得”,一时走红,成了一颗十分耀眼的明星,备受关注,既得到吹捧,也遭到物议,端的是人心不同,正如其面,也是各有“心得”。在非议者当中,有的颇带情绪,指出她的“硬伤”,指责她的“谬误”,说她对经典“一知半解”,甚至“曲解”。有人乃至幽默地在背心上写着“庄子很生气,孔子很着急”,和于丹开了个大玩笑。
这些好心的观众和读者,似乎是在为古人打抱“不平”,在为经典申明“正义”,其实大可不必。要知道,庄子对于古人的编派,绝不亚于于丹,生什么气;孔子对于经典的曲解,也决不亚于于丹,着什么急!庄子的寓言,经常编造古人的言行来讽喻世道人心;孔子的说教,也经常歪曲经典的词句来宣扬伦理政治。举例说,《卫风·硕人》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论语》此后还有逸诗句子),这样描写美女相貌的诗句,子夏瞎扯到“礼”上,孔子却大加赞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鲁颂·駉》写马群之大马匹之多曰“思无邪”,意思说:唉呀,真是无边无际啊!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借用古诗的句子来评诗,全然不顾原诗的读音和意思,在这里,“思”由虚词变成实词,表示思想观念;“邪”字音“圉”,也改成了“斜”音,字义与“正”对举,以符合春秋时期的“正邪”观念。这是名副其实的“断章取义”。连朱熹也不得不承认:“孔子读诗至此,而有合于其心焉,是以取之,盖断章云尔。”孔老夫子自己如此曲解经典,还能对于丹说什么呢!如果说于丹对“小人”的解释,不与“君子”对举,而说成是小孩子,是对原意的歪曲,那也是因为“有合于其心焉”,况且就当代性而言,释“小人”为“小孩”,是可以的,小孩阅读的连环画不就叫“小人书”吗?私意以为于丹的本意是借题发挥,像冰心老人那样特别关注妇女和小孩的命运。时代不同了,即便有所唐突,孔老夫子也不必着急,我们可爱的观众和读者更不必替孔老夫子着急。
尊重历史,尊重学术,固然是我们文化人所应坚持的严肃态度,但千万不要太学究化了,不要过分地追求所谓“历史的真实”。有不少文章和着作对于丹的“硬伤”进行挑剔,对于丹的“曲解”加以指责,这似乎过于较真儿了。任何对于历史的研究,对于经典的诠释,总是历史视野交织着当代视野,也就是说对于历史和经典的解读,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当代化了。一部《诗经》,自西周流传至今,长达三千年之久,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解释,其间经由文学经学化,再由经学文学化,构成了一部《诗经》学史。这部学术史,也可以说是经典的曲解史,或者说是经学的演进史。学术如果只有材料而没有观点,或者说只有考据而没有义理,是不成其为学术的,所以不要把对于丹的“纠谬”看得太重了。何况,于丹并非“学术超女”,亦非“国学超女”,她自己说:“要把《论语》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学术内容。”因为她不是从学术的角度研究《论语》,而是在说书,所以岂止像陆九渊说的“六经皆我注脚”,直是借经书话语说开去,拿古今故事来阐明处世之道,更像佛教徒的讲经,不是“史话”,而是“经话”。如果文化界要划圈,于丹讲《论语》心得,不属于学术圈,而属于演艺圈,既是说书,在“考据”问题上,更没有必要叫板。有谁去考证隋唐讲经讲史留下来的敦煌变文有哪些不符合“历史真实”而加以纠谬呢?
二
于丹讲儒道经典的“心得”,很受欢迎,乃至超过其他“说话人”的“讲史”,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有人以为是影视界的刻意“炒作”,所以如此“火爆”,恐怕也不尽然。《红楼梦》炒作得够可以的,然而怎么也比不上于丹的“心灵鸡汤”那样“热火朝天”。所以然者何?社会心态失衡使然也。
如今的社会现实,没有内外战争,没有政治运动,却是近百年来社会变革最深刻的转型期。在这一切都在变的时期,并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适应的,于是社会心理失衡成了一种通病。解决社会心病成了当务之急,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电视台都设有“心理访谈”之类的栏目,其他涉及普法、破案、家庭、爱情的栏目,也经常反映出相关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失衡的社会人群中,于丹通过讲述儒道经典“心得”,推出“心灵鸡汤”,确实是“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
篇8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这样的“变味经典”在学生中颇有市场,学生在没有任何“背课文式的痛苦”中自然熟记了不少这样的文字,而且还非常乐于交流这样的文字,甚至还把它们写到了黑板报上。这样的文字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涉猎的?它的内容与形式对学生语文学习有无价值?它的文化取向对当代小学生的影响利弊孰大?
一、对“变味经典”的研究与溯源
1. “变味经典”的形式特征。
“变味经典”由于是对经典作品的改编而非创作,因而其形式上相对于原作并无重大变化。就拿“变味诗歌”为例,它基本完全沿用原诗的题目,为了表现是对经典的改编,通常会保留原诗的首句,基本采用原诗的句式,格律也基本相同,用相同的韵脚。例如这首“变味”《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洒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这种对原作的适当“保留”,一方面容易引发与原作的比较,博读者一笑,另一方面也借助经典广为传诵的基础,利于自身的识记与传播。
2. “变味经典”的内容特征。
“变味经典”的内容大都无关“雅”,只见“俗”,没有经典作品的典型意象,没有营造任何美的意境,很难给读到的人带来审美体验,也不能启迪心智与引发想象。它的内容大部分涉及的是生活中的凡俗琐事甚至不雅之事。例如“变味”《陋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前有佼佼者,后有奋力兵。谈笑有和谐,往来无争吵。可以共奋进,比成绩。无不良之风范,无捣乱之分子。你我共奋进,你我不落后。老师云:能不第一?”
3.对“变味经典”的溯源。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了解,我发现“变味经典”在学生中的广为传播跟互联网及庸俗漫画有着必然的联系。现在的城市学生,对互联网的接触和了解甚至超过一般的成年人,诸如QQ聊天、经营自己的QQ空间、浏览各种论坛的帖子、玩游戏等均是学生的“强项”,而这些网络活动也是“变味语言”的集合地,大部分流行语都发端于网络。“变味经典”在这些“变味语言”中尤其抢眼,因为相比于其他,在孩子眼中它显得“有一些文化的味道”。另外,由于对小学生的阅读引导不够细致深入,使得诸如《乌龙院》《爆笑校园》之类的庸俗恶搞漫画得以进入学生的书包,成为他们课后争相寻乐的对象。这些庸俗恶搞漫画除了画风夸张之外,网络流行语、俚语、“变味经典”也“贡献”了较多的搞笑因子。
4. “变味经典”折射出的文化心态。
“变味经典”的“变”大致源于两种心态:一种是纯娱乐,制造庸俗甚至恶俗的喜剧效果;另一种是借用调侃手法表达内心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这两种心态可追溯到当下借助互联网广为流传的“恶搞文化”与“无厘头文化”,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如都表现了对经典的颠覆,都表现了个性的张扬或叛逆。
二、考量“变味经典”对小学生语言学习之弊端
1.对小学生经典阅读时间的必然挤占。
哲学家周国平在《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指出,青少年时期是生长的旺盛期,也是一个人阅读趣味和精神品位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若能让学生走近经典、阅读经典,乃至迷上经典,必将终身受益,“阅读经典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学生流连于互联网、沉浸于搞笑漫画,把各式“变味名言、诗句”作为主动识记对象,必然会大大挤占学生阅读经典的时间。一个沉浸于网络世界的孩子是不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的,更不可能感受到生命最佳发展时期的悄然错过。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阅读经典的时间被浏览“变味语言”所占用,未尝不是一件令教育者痛心疾首的事。
2.对小学生深度阅读的必然麻痹。
“变味经典”的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具有极强的搞笑因素,易引起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奇事物的小学生的盲目喜爱,甚至有的学生以此为乐,以此为彰显自己“才华”的本钱。这一肤浅功利的阅读心态必将使得学生满足于记几首搞笑“名言”,使得真正濡染性灵、启发思维的经典阅读寻不到进入学生视野的契机。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生背诵相应数量的必背古诗,总要精心备好经典诵读课,策划好上课方案,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诵读经典古诗的兴趣,结果总不能完全令人满意。而学生在没有任何人指导、要求的情况下能识记那么多“变味经典”,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它的“泛滥”参与了堵塞学生走向经典的大门,让学生的阅读变得肤浅,麻痹了学生需求深度阅读的神经。
3.对小学生积极人生观形成的必然阻碍。
比如,颜真卿的《劝学》一诗本是勉励人惜时读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变味后的《劝学》却是这样的:“三碗饭来五只鸡,正是男儿吃饭时。有吃不知去争食,饿死方悔不争吃。”活脱脱一首《劝吃》,由鞭策人勤奋读书到“鼓励”人争食,对学生的人生观必将产生不良影响。
浏览了大量的“变味经典”后,我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具有形式上的“无厘头”,又不具备真正“无厘头文化”背后隐含的“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这些“变味经典”所传达的完全是玩世不恭的虚浮心态、在困难与压力前悲观放弃的消极情绪,看似乐观调侃,其实不思进取。如果学生大量接触这样的东西,缺乏经典的价值引领和经典带来的灵魂震颤、品格塑造,对他们积极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阻碍。
三、弃“俗”扬“真”,关注“变味经典”之矫正
通过分析与考量,我们发现“变味经典”对于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弊端非常明显,不应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但是从当前实际来看,学生已经大量接触了这样的“变味经典”,并且从儿童的天性以及新媒体对儿童世界的强势入侵来看,他们还将不可避免地持续接触到更多的“变味文字”。教师对这些“变味文字”没有能力“封堵”,也不应该“封堵”,而应该进行谨慎合理的引导。
1.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文字的状况。
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语文已无需赘述。从目前实际状况来看,我们有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但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了怎样的语文了解不够,对学生从哪些生活场景中学习了语文了解得不够,对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内容缺乏足够的关注与价值评定,这就像我们在拼命鼓励学生良莠并收一样。
学生对世界有着极强的探求欲望,他们对新事物的攫取就像干燥的海绵对水的吸收一样,而他们本身还不足以辨别“水质”的好坏,完全凭着兴趣,凭着乐趣。教师理应帮助他们辨别优劣,剔除杂芜,去伪存真。
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文字的状况,有职业的敏感,能从一次日记、一块板报内容、一次课间交谈中发现问题,特别是在学生的习作中观察学生的习作语言,关注学生习作中那些无意识下引用的“变味经典”的数量,进而进行相应的研究,作出价值评判,进行有利引导。
2.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
意识。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这样形容经典阅读:“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意识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但又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课文的教学上,把课外阅读完全放手给学生,这也使得类似“变味经典”的材料得以侵入学生的阅读视野,这种只鼓励不指导的做法不但低效,甚至
有害。
《人民教育》2012年第15-16期合刊推出“语言专题学习”专辑,详细介绍了北京新学校研究院设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建立以“大阅读”为基本目标的语文学习体系,通过充裕时间内的大量经典阅读,大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实践,给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式。
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想方设法把各种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渠道推荐给学生,并创设各种激励手段促进学生对经典儿童作品的阅读。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儿童文学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中国海洋大家朱自强教授在《经典这样告诉我们》一书中,通过枚举大量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从儿童文学的人性观、儿童观与儿童文学等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成长的重大意义,为我们进行作品选择提供了借鉴。我们可以结合平时的语文课、经典阅读课、阅读赏析课、读书交流会等各种形式把这些优秀的中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向学生推荐,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通过读书感悟交流会、每周“阅读一得”评比、“读书之星”评比等各种激励性评价机制,为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续航。学生对经典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为摒弃“变味经典”提供了可能性。
3.将已有“积累”导向学习“经典的原型”。
对于已然存在于学生脑海中的“变味经典”,除去那些学生对原作早已熟悉的,均有必要将其导向“经典的原型”。我们可以开设一两堂这样的专题阅读课,课前对学生热衷的“变味经典”作一些了解,再找出它们的原型,对原型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这样做并不费力,学生也会有兴趣一探经典的本来面目。
例如,《考试歌》:“上课诚可贵,作业价更高。若无考试故,二者皆可抛。”反映了当下学生普遍疲于应试的消极心理,所传达的价值观与原诗有天壤之别,教师引导学生品读原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再辅以介绍裴多菲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经典中传达出的为争取民族自由而不惜一切的高尚情怀,经典本身带给学生的心灵浸染一定会大大削弱“变味经典”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他们甚至会为自己涉猎了“变味经典”造成对经典的亵渎而感到羞愧。
把“变味经典”的原型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读懂经典,才是排除学生“知识库存”中“变味经典”最理智的做法,就像苏格拉底教弟子“清除麦地里杂草的最好方法是在上面种上庄稼”一样。与其对“变味经典”进行徒劳的“围追堵截”,不如在学生的心田里“种上庄稼”,让原生态的经典占满学生的心田。
4.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创作。
此创作并非指模仿“变味经典”的形式,把内容简单替换为健康向上内容的创作,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其不可复制性和难以超越性是它的必然属性之一。这里所说的创作,指引导学生进行白话文儿童诗的写作。
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长篇“变味经典”不在少数,但小学生对它们不感兴趣,这也是受到儿童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影响的必然结果。学生只对篇幅较短的、能与他们生活发生关联的“变味经典”感兴趣,甚至他们还有对其进行“改编”的能力,这样的“改编”不就相当于儿童诗的创作吗?如果我们注意保护儿童的这种对新奇的文字表达形式的好奇,巧妙地引导他们用篇幅较短的、能与他们生活发生关联的文字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句子,也可视作为写作教学另辟蹊径。
在尝试中,我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合作创作出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引一首《夕阳》为证:“夕阳是个顽皮的孩子,它最爱捉迷藏。/夕阳和小树捉迷藏,它躲到大山后面,小树找不到它。/夕阳和小草捉迷藏,它躲到高楼后面,小草找不到它。/夕阳和小鱼捉迷藏,它躲到铁塔后面,小鱼找不到它。/夕阳和小船捉迷藏,它躲到地平线下面,小船找不到它。/夕阳和小鸟捉迷藏,它躲到云彩后面,小鸟找不到它……”读着自己书写的文字,学生充满了成就感,在老师的不断赞赏中,他们发现,原来“变了味的经典”是那样俗气!
篇9
摘要: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一直被年轻人奉为经典。对于《大话西游》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从电影《大话西游》对传统文本《西游记》的颠覆、沿袭和创化的角度来谈其对现代社会的讽喻。
关键词:大话西游;颠覆;沿袭;创化;讽喻
一、《大话西游》对传统文本的颠覆
(一)对主要故事情节的颠覆
电影《大话西游》主要分为《月光宝盒》与《仙履奇缘》两个部分。影片颠覆了传统文本《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只是借用了经典名著《西游记》的背景设定,保留了《西游记》当中的几个知名的主要人物名称。但是《大话西游》并没有像传统文本《西游记》那样把过多的笔墨用来描写师徒几人的西天取经之路以及路途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甚至没有从原著中提取一个故事片段进行描写。而是将笔墨都转移到至尊宝、白晶晶和紫霞三人的感情纠葛上,通过对三人情感纠葛的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影片故事情节的位移导致了其对传统文本的颠覆。
(二)对主要人物形象的颠覆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西游记》原著中的主要人物的话,这个词一定是“英雄”。《大话西游》对传统人物形象的颠覆表现在把主要的英雄人物颠覆为“非英雄”的人物。
在原著作品中,孙悟空被刻画为一个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英雄形象,而《大话西游》完全颠覆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他不再是会七十二变会腾云驾雾的神仙,他具有人性自身的缺点:懦弱、狡诈、却又善良可爱,与传统齐天大圣的凶相大庭相径。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孙悟空对唐僧的厌烦和愤怒:
“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家伙(指唐僧)没事就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唧唧歪歪,就好像一只,是一堆苍蝇围着你呀!飞到你的耳朵里面,救命啊!救命啊!所以呢,我就抓住苍蝇,挤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肠子扯出来,再用它的肠子勒着它的脖子,用力一拉。各位,整条舌头都伸出来了。我再手起刀落,哗!整个世界清净了。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我要杀他了吧。”
开篇出现的猴子是彪悍的,他一开始不知正义为何物。从神到人的位移,从不解风情的石猴到拥有丰富情感的至尊宝,影片成功地完成了对孙悟空形象的颠覆。
(三)对传统语言使用上的颠覆
传统的《西游记》在语言的使用上可谓是中规中矩,而《大话西游》把大量无厘头现代化的语言运用在古典名著改编的电影中,在语言的使用上可谓是对传统语言使用的一个极大的颠覆。比如影片中唐僧的这一段话:
“On――ly you――!别怪师傅嘀咕;戴上金箍儿,别怕死别颤抖;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全力为众生!我们师徒四人这次取西经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原因是我们不同心协力,所以被妖魔得逞。既然是这样,我在这监狱里跟在外面有什么分别呢?外面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个大一点的监狱。你们先出去,我有话跟对大师兄说。”
影片把“On――ly you――!”这样的英语作为现代化的语言运用在句子中,又把“背黑锅”、“监狱”、“把风”等犯罪专用语当做日常的口语使用,配上现代化的音乐制造出幽默的效果。另外,一些“不合时宜”的音乐元素的加入,运用背景音乐的颠覆也不断带给观众惊喜。
二、《大话西游》对传统文本的沿袭
《大话西游》并不是一部彻底颠覆的作品,影片在颠覆的同时注重了对传统文本的沿袭。它沿袭了传统文本对责任和美好情感的肯定。
比如,虽然影片开篇就传达给了我们孙悟空受不了束缚不愿去西天取经的意愿,并在影片中多次对主流价值观及所谓的责任、衷心、义气等进行否定与嘲讽,但孙悟空最终还是选择放弃自由、放下爱情、承担责任,影片总体上还是肯定责任的。
又如,影片中的紫霞和青霞同是如来佛祖座前日月神灯的灯芯,虽然生前争斗不止,但在最后一刻她们都为救对方而不惜牺牲生命,亲情的联系终究没能割裂,影片对美好情感也是肯定的。
三、《大话西游》对传统文本的创化
创化是一种变异性的模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在变异性模仿里最常用的就是“戏仿”,即“滑稽性模仿”,它可以把你的尊严化为一笑。如《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关于爱情的一段独白就是: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影片将传统作品中的权威都反过来戏仿,通过颠覆和沿袭来创化出新的元素。比如影片中至尊宝的形象就是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变异性模仿,至尊宝反叛的特性是对传统作品中一切经典和权威的否定,他讨厌条条款款的束缚,他要追求自己的理想。甚至反叛者自身也成了嘲笑和破坏的对象。《大话西游》通过至尊宝这个形象,将传统的伦理道德全部颠覆了。
四、《大话西游》的讽喻含义
《大话西游》通过对传统经典名著的颠覆、沿袭和创化极具反讽意味,在某种程度上讽喻了现代社会的状况。
第一,它讽喻了“宿命论”。相信宿命论的人认为人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注定的,由上帝或上天预先安排,是人无法改变的。影片中的至尊宝,可以说是才华横溢又无法无天的青年,他根本不喜欢世人摊派给他的伟大事业(西天取经),他尤其受不了长辈(唐僧)的唠唠叨叨,世俗条规(观音)总是不放过他。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比如爱情总是阴差阳错,比如为了事业可以放弃感情,比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终我们只能像至尊宝那样主动屈服于世俗条规,为自己狂放不羁的灵魂套上了命运的枷锁(紧箍咒),背负起责任,抛弃那些无用的理想,干好世人摊派的事业。
第二,它讽喻了现代社会“金钱主导了群众的价值取向”这样一种状况。如同至尊宝一般,当青年们向往自由时,社会给予他们的是束缚;当青年们追求爱情时,现实教导他们走上“取经路”。高节奏社会的残酷竞争,物欲横流的社会,同事朋友相互攀比的风气给他们带来生存的压力,以金钱为成功标尺的社会价值观,正在一步一步地吞噬青年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现在的青年们不得不辛苦挣扎在自我与社会,叛逆与平庸,生存与爱情,压抑与反抗之中。在这样的挣扎之中,他们努力抗争,也不知不觉地迷失自我。
五、结语
《大话西游》带给我们的不是它对经典的颠覆和它无厘头的搞笑,它要传达给我们的是对这个社会和现实的思考。它对经典《西游记》“责任”这一主题的沿袭,通过一种荒诞不羁、无厘头的方式诠释了理想与命运的关系,揭示了年轻人内心本质的痛苦,从而为他们化解自身的矛盾,寻找自身的存在感指明了方向。在影片结尾处,紫霞仙子即将离去,她在孙悟空怀里说:“我猜中了前头,却猜不到这结局。”是的,生活给予我们的道理就是,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前头,却永远猜不中自己的结局。
参考文献:
[1]刘镇伟(导演).电影《大话西游》.香港:1995
篇10
关键词:新《红楼梦》 原著改编 《红楼梦》
名著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必定有它的局限性,而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精神价值,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名著改编剧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流传过程中已积累一定的资本,如名著的艺术成就很高、普及面广。在商业环境下,人们对名著改编的心理预期就能提高收视率,能得到更好的传播。但名著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被人们所理解、接受的,是读者参与再创造的过程,也承载着他们的审美理想,经典作品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审美创造力。名著中已有很多的经典形象,如王熙凤、孙悟空、林妹妹等,这些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在读者接受过程中已经具有独立的生命和一定的内涵。因此,如果改编没有体现原著的精神和艺术价值,没有体现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会引起广泛的不满,这样的改编随时光流逝也会被淘汰。忠实原著本身就存在争议,学界对它也没有明确的定义。成功改编过名著的导演谢铁骊这样说过四个“尊重”的内容:一是要尊重原著的思想内涵;二是要尊重原著的时代背景;三是要尊重主要人物的塑造;四是要尊重原著的艺术风格。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尊重原著的时代背景要在原著时代背景与改编时代背景中找到平衡。尊重原著所处时代的制度、体制,对那个朝代模糊的制度可以加以创新,以便于读者接受。《红楼梦》与其他作品不同,其版本多样,本文首先对“原著”进行辨析。
“原著”辨析
原著:著作的原本(对译本、缩写本、删节本、改编本而言)。②《红楼梦》写作的时代动荡,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内容部分遗失,今天看到的版本之多使原著的概念模糊。现在《红楼梦》流传较权威的版本有庚辰本和程高本,《红楼梦》原著自身存在争议,续写本即使被读者接受,但已经无法复原原著,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忠实原著为改编原则未免让人困惑。李少红所依据的版本是高鹗续写的120回完整版的,她忠实的是这本充满争议的续写本,这使得她导演电视剧之初提出的忠于原著即存在争议。影视是综合的艺术形式,除了文字写得明明白白的,其他都是依靠导演的理解、接受、创造,我们看到的是导演心中的《红楼梦》,导演的审美取向直接影响人物造型和电视剧的美学价值。因此,忠于原著的原则就显得无力,就决定观众不能完全接受。但影视有自己的规律,取材纸上,但不是照搬文本内容。尊重原著是指尊重原著的精神艺术价值,选取的版本就有争议,其表达的主旨也会有争议,接着整部剧的格局就会与读者理解接受的不同。然而,无论使用哪个版本,那些共同的主题和前面部分相同的内容是不会有争议的,尊重原著若把握好人们共同的情感,将前面无异议的拍好,仍然能拍成经典。尊重原著再不是完全按原著拍摄,而是给观众神似的感觉。
改编是否契合原著的思想内涵
尊重原著最主要的是体现原著的精神价值,后现论则认为改编不必忠于原著,大众文化时代改编也以犀利、夸张的风格为主,更注重商业化。著名演员严顺开说过:“你们(指改编者)既然有这样的创造力,把整个故事框架都颠覆了,何必还要取一个经典的名字呢!”③确实如此,如果表现不同的主题大可不必借用经典之名。还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改编名著就像是租人家的房子,房子是人家的,但住户可以布局。这话没错,不过,你要是一激动把人家的房梁给拆了,房东肯定和你急,就连周围的住户也会不满。④改编是导演对原著理解、接受、再创造的过程,会有创新也会有保留,要遵循一个度,要观众能体会到经典的魅力。
名著本身宽广的可阐释空间使其内涵无比丰富,对于《红楼梦》的理解,诚如鲁迅所言:“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⑤在长期的理解接受过程中,《红楼梦》的精神价值不断被发现,但特定时期,人们的期待视野不同。改编从清朝便有,最初是体现宝黛爱情悲剧,到“五四时期”改编主要体现反封建的思想。新《红楼梦》描述了原著的全部内容,通过导演的理解、接受、再创造,我们没有体会到这个时代导演想要明确表达的主题,也可以说包含了所有的思想,但这种“完整”没有把握好尊重原著思想内涵的度,会显得改编缺乏创造性,也会影响剧情的质量。剧中过多高速镜头的应用便是因为展示的内容与剧长不和谐,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种忠于原著难免引起争议。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红楼梦》中体现的人类共同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会一直存在。对于没有深刻体会封建制度压迫的我们来说,要展现反封建的主题固然不合适,但其中写出的人们共同的情感应该是突出的重点。《红楼梦》中爱情悲剧、家庭悲剧、女子的悲剧一直能触动我们内心,而改编没有把握好这些。该剧在阴森的氛围的笼罩下,一切悲剧似乎是意料之中,不能带给人痛感,观众也无法体会到原著的悲剧精神。不同时代,读者有特定的期待视野,改编应该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阐释符合当下环境的主题,否则不会被接受。
改编是否符合原著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经典的人物形象是具有独立生命的,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在长期的理解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尊重原著就该尊重其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成功的标准便是符合观众心中的理解。《红楼梦》中有很多典型,其中黛玉、宝玉、宝钗、王熙凤、贾母等尤其重要,改编不必将所有人物展现出来,重要角色也一定不能落下。新《红楼梦》中展示了原著中所有的角色,这种过度地按照原著拍摄,难免使电视剧变成简单地展示生活琐事的影片,反而会使原著的价值贫乏。影视与文本不同,在短短的片段里容纳的角色太多,必然变得繁杂,会使得交叉剪辑等过于平凡,观众看起来也显得忙碌。王熙凤的形象从刚见黛玉就存在争议,笑声怪诞及配乐的诡异,使其少了充满心计的味道,反而让人觉得完全无礼,没有人物形象鲜活的美感。其中人物年龄偏小是他们没法深刻体会《红楼梦》的重要原因,不仅看上去稚嫩,演员表演也显得做作、矫情,让观众心生厌恶。即使在商业社会,演员成本过高,但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应该保证剧情的质量。《红楼梦》自身就有巨大的张力,其内容之复杂让人敬畏,更何况不停地阐释,其内容的丰富,不是一般演员能领悟的,在角色选择上就该慎重。其中有换人,交代不明,使观众迷惑,也难以理解和认同导演的行为。
文字描述的只是人物的外表、性格,而电视剧是对人物全方位的展示,文字以外都是可以阐释的,但文字描述很清楚的,改编要慎重。新《红楼梦》中黛玉、宝钗的形象与文字描写的差异太大,原著中黛玉娇弱宝钗圆润,而剧中形象相反。剧中人物性格不够突出,小说中黛玉是孤傲、率直、刻薄的,但电视剧中的黛玉忧郁、可爱。黛玉与宝钗不同,黛玉总争口舌之快,宝钗能谦让、安静离开。剧中虽然也展示了刻薄的语言,但少了些厉害,反而给人亲密感。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不明显,尤其是宝黛之间的矛盾,从开始就不明显,就像小孩子闹闹,没有体现出深刻的思想矛盾,给观众感觉更多的是他们彼此认同。在形象塑造时,一定不能让观众明显感觉错位,要把握好改编的度,也要尊重原著中的人物性格,从读者角度看,对剧中人物的喜爱与对原著中塑造的人物的认同是矛盾的,如果观众感觉不像,即使喜欢也不能给予肯定。
改编要尊重原著的情节,作家杨争光曾说过:“从小说到电视剧,改编是必需的,但最好别让观众看出来。似改非改,不是简单的修补,这应该是一种境界。”⑥忠于原著不是形式上的,即使将所有内容都搬到荧屏上,也未必就忠于原著了。影视剧改编在确定主旨后应该有选择地删增情节,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情节没必要展示,添加合理的新的元素也会让观众接受。电视剧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声画艺术的直观性让观众要求直接看到最重要的内容,不可能像欣赏小说那样去耐心地体会。因此,改编不是简单地恪守剧本,要注意改编的度。剧中依据120回的结局让观众难以理解。黛玉之死,其情节设置不够庄重,导演解释符合“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意境,但是画面及配乐着实没能成功表现,反而引起争议。宝玉与宝钗成婚,过程虽然表现跌宕,但以宝玉乖张的脾气,能忍受长辈的安排,让观众不解,虽然是按照原著拍摄,但这种完全与书上有争议的情节相同,反而离感情的悲剧主题更远。改编应围绕主题有选择地拍摄,否则,尊重原著只是托词。
改编是否诠释了原著的艺术风格
改编电视剧《子夜》得到好评是因为:一是基本上做到了忠实于以正确的历史观、美学观对原著的深刻理解;二是基本上做到了同时忠实于电视连续剧独特的审美规律和优势;三是也基本上做到了忠实于导演自身的审美特长和风格。正是由于这三方面的“忠实”,使作品较好地完成了文学语言思维向影视思维的转变。⑦文本的艺术通过语言来体现,影视是直接通过画面和声音,不同的艺术形式要展现同样的内涵,要把握度。《红楼梦》中的诗词、谚语、唱词等语言极其优美,也各有意境,转换成声像艺术后,应该将其中的意境展现出来。剧中演员像在背诵这些句子,其中的韵味他们自身都不理解,怎么能让观众体会到语言的美?当宝钗他们念蘅芜君《画菊》时,表情显得稚嫩,让人觉得演员未领会诗中味。尊重原著的艺术价值应该展现其语言的魅力,不一定要把文字一字不落地读一遍,而是要展现出语言的意境。新《红楼梦》中的旁白和配乐着实让人矛盾,不停地在听,就没有空隙去领悟,节奏太匆忙。改编要理解原著的重点,导演应该对剧本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注意改编的度,否则只会引起观众反感。
就上面一些论述可以看出忠于原著要做到根据当下的环境有选择地诠释原著的思想内涵,尊重原著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合理改编原著情节,并不是要展现所有情节,而是通过导演自己的理解、接受,进行再创造,从而通过影视这种声像艺术展现原著的精神艺术价值。忠于原著的标准是很难被确定的,有人说只要拍出来让人感觉还是原著就行,怎么创新怎么改都行,这说的就是改编的度的问题,文字描述很清楚的改编要慎重,文字未及描述要在符合原著内涵的前提下进行改编,也只有把握好度才能找到创新与忠实原著的平衡。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位艺术家翻拍经典都要受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所影响,改编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导演的理解,拍的是导演心中的《红楼梦》,有改变和创新,但不能动了筋骨。[本文为三峡大学201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0CX065)]
注释:
①会林:《电影论》,《中华读书报》,2002(1)。
②参考《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③郭珊、艾辉:《名著改编热方兴未艾 引发新争议》,《南方日报》,2003年3月20日。
④舒晋瑜:《这样改编名著好不好》,《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7日。
⑤鲁迅:《〈绛洞花主〉小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⑥张戈:《改编不是简单的修补》,《中华读书报》,2004年。
⑦李准、张炯、黄会林、陈漱渝、仲呈祥、曾镇南、阎延文:《长篇电视连续剧〈子夜〉笔谈》,《文艺报》,1996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