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疏散范文

时间:2023-04-02 23:4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防应急疏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防应急疏散

篇1

火灾应急方案一般应包括报警与接警、成立救灾指挥部、通报、组织灭火、疏散与救护、安全警戒等内容和程序。

1、报警和接警

与火灾作斗争,首先必须发现火(即着火源),因此,报警与接警是火灾应急方案的第一步。把握好报警的内容和程序,是及时掌握火灾信息,迅速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的关键。

从报警系统的功能来看,当消防控制中心的报警红灯发出警报信号,那就证明火灾探测器已发现了“可疑情况”,此时,消防中心人员应立即查清报警地点、位置,并通知巡检员或层间服务员赶赴现场予以确认。

如确认起火,便立即通过消防控制中心或电话总机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并通知宾馆最高负责人。除了自动报警外,还有手动报警、消防电话报警和派人报警。若是电话报警或派人报警,报警人必须根据消防控制中心或电话总机的要求,详细说明起火地点、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情况以及自己的姓名、服务部门、工号、电话号码等。

2、成立救灾指挥部

火灾应急方案牵涉到宾馆、饭店各层次、各部门员工的协同作战,如何迅速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在确认火灾发生后,消防控制中心必须立即通知在宾馆、饭店的最高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迅速成立救灾指军部,以承担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指挥工作。

宾馆、饭店最高负责人为救灾指挥部指挥。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

(1)根据火势情况通报人员疏散。

(2)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及时调集力量,布置救人,疏散物资和灭火、排烟等任务,并检查执行情况。

(3)公安消防队到达以后,及时向公安消防火场总指挥报告情况、服从统一指挥。

3、通报

通报是指将火灾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疏散通报必须根据救灾指挥部指挥的命令,向需要疏散的人员发出通报。

(1)疏散通报应根据火情的发展决定向部分区域还是向全楼通报。通报次序:首先是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以上各导;再次是有可能蔓延的着火层以下的楼层。

(2)通报的方式有语言通报(包括消防应急广播、室内电话等),警铃通报、逐层敲门通报等。

(3)用语言通报时,通报人的语气要温和沉着,以稳定客人的情绪,避免产生惊慌。下面是火灾应急方案学习时,电话总机接线员向客房电话通报的对话:电话铃响,外宾接电话:哈罗!

接线员:对不起,我是宾馆总机服务员,本宾馆房间发生火灾,情况紧急,为了您的安全,请撤离您的房间,向安全区域疏散!

外宾惊讶:这是真的吗?接线员:是的,我们正在采取措施,请您不要惊慌,按照我说的去做!

4、疏散和救护

(1)疏散就是按事先规定的道路,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要使疏散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层间工作人员和义务消防队队员。

(2)层间服务员和义务消防队员在带领客人疏散时,必须逐房清理,不让一人遗漏。

(3)在餐厅、保龄球房、电子游戏机房等人员较多场所,管理人员应分工负责,按照不同出口,净宾客疏散到安全区域。

(4)疏散中,前台经理(或管理人员)应携带好预订部、电脑房提供的当天客人情况,认真清点客人人数并年看护安慰好客人,不让其走散或返回起火现场。

(5)人事部门应携带职工考勤卡到集结点清点员工人数和分配任务。

(6)财务部门携带现金和贵重物品转移到指定地点。

(7)在疏散的同时,一些与消防有关的重要部门则必须照常运转。如电话总机、工程部的水、电等在岗人员都必须坚守岗位。如这些部门受到威胁,应迅速向救灾指挥部报告,请求组织力量保护,尽力排除各种险情。

(8)作为宾馆、饭店的每一名员工,必须掌握科学的疏散次序。

A、先疏散着火房间,后疏散着火房间相邻房间。

B、先疏散着火层以上层面,后疏散着火层以下层面。

C、指导青壮年冲过烟雾沿安全楼梯疏散;护送行动不便人员从消防电梯疏散。

5、组织灭火

组织灭火是扑灭火灾的关键,而有效地灭火,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灭火指挥组,来指挥灭火战斗。

(1)灭火指挥组应设在着火现场的相对安全点上。

(2)灭火指挥组成员由宾馆值班负责人、专职消防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事发部门经理组成。由值班负责人或专职消防人员为灭火组指挥。灭火组的职责是深入火场,有效地控制、扑灭火灾。

(3)灭火指挥组指挥的职责如上:

A、组织侦察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

B、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汇报火情。

C、根据火势情况指挥切断电源、可燃气源。

D、指挥参战人员实施灭火、疏散、抢救伤员。

E、派出人员关闭着火层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阻止火势蔓延。

F、检查参战人员的灭火战斗部署是否符合要求。

G、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协同组织灭火抢救。

6、防烟和排烟

防烟和排烟是防止火灾蔓延和保证人员安全转移的重要手段。

(1)当火灾发生后,烟雾就会弥漫,这时根据灭火指挥组的报告,关闭指定的防火门,还必须把客用电梯降至底层锁好。

(2)消防中心根据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启运送风排烟装置,地安全楼梯间进行正压送风排烟。

7、安全警戒

(1)火灾应急方案中,安全警戒的任务,主要由宾馆、饭店的保安部来承担。

(2)宾馆、饭店的警戒任务是:

A、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宾馆;

B、指导疏散人员离开大楼;

C、看管好疏散物品;

D、保证消防电梯为消防人员使用;

E、指引公安消防队进入着火楼层和消防控制中心。

(3)安全监视人员应密切监视控制区,如有异常情况,即向本部门经理或管理员报告。

火灾应急方案以公安消防队到来,成立联合指挥部后结束。

篇2

关键词:疏散照明 供电方式 消防应急照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公共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及其前室、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应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灯作了明确规定。

对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的控制要求,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3.1.8条指出: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如何满足消防疏散用照明的要求,在高层写字楼通常根据消防疏散的需要将公共照明与事故照明结合起来,应急照明的电源是双路电源,并设有双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根据负荷等级的不同设有蓄电池组,正常时充电备用,火灾时市电电源断电,应急蓄电池组供电,并能维持供电20min以上。由消防控制中心发出信号,自动接通应急照明回路,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在应急照明的设计上,以往常采用双路电源供电,配合局部设置带镍镉电池灯具的方案,这种方式存在双路电源有一路带电,应急蓄电池不能应急工作,如果考虑平时能控制,并且满足火灾时及时接通事故照明回路还需增设一条应急控制线,使控制线路较繁锁。其优点是使用比较灵活,浮充蓄电池灯之间相对独立,互不干扰,设计、施工容易。对于电源异常时可实现不间断照明,有的产品可实现十分灵活的远程控制及监视,甚至可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定疏散通道走向。

设计中改进的应急照明的供电方式,采用每层集中设一双电源带备用蓄电池的配电箱,该配电箱具有双路电源自动投入及备用电池自动投入的功能。箱内应急回路可集中控制开、断,当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的信号强行接通,起到应急照明及疏散照明的作用,见图1。

由各层应急电源配电箱引出的不同回路其控制要求不同:

(1)疏散指示标志灯。其位置设在太平门顶部和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墙面,采用单应急方式,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发出信号接通。

(2)应急照明回路。该回路的照明平时起正常公共照明的作用,可通过照明开关控制。火灾时能转入应急状态,直接接通应急疏散照明灯具,此时开关处于失控状态,消防应急照明不受开关控制。

(3)一般公共照明回路。此类照明是一般公共照明,不属应急照明,故可不接在带蓄电池的回路,火灾时也不要求立即接通。该类照明接在事故照明配电箱的普通回路可节省单独设置配电箱的费用,不增加蓄电池的容量,管理比较方便。

(4)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应急电源配电箱还可以提供消防控制所需要的直流电源。

(5)对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计算机房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重要房间,应单独设置应急电源箱,应急照明应保证平时正常照明的照度。

这种控制方案的优势如下:

成本较低,寿命较长,单箱控制面积较大,在电箱二次回路可以加远程控制及监视,设计、施工容易,电源部分设计灵活,使用用途可以延伸。现有的集中供电箱体自身可以耐火,箱内导线阻燃,可以适合火灾现场。对于较大型建筑自身设有电气竖井,它可放置于竖井中,防火问题更易解决。因为箱体为独立设置,不用担心无关人员误操作,管理比较方便、安全。另外,蓄电池集中放置在箱体内,灯具自身不带浮充蓄电池,经济性上比较合理,维修、维护工作量少,故障率低,寿命较长,一般在10年以上。从经济性方面比较这种方式与采用浮充蓄电池灯方式相比投资减少30%左右,而且规模越大该项投资越低。在设计、使用时可以做出多种方案:对非重要部分可用单电源供电,可以减少施工的复杂性,提高经济性;对重要负荷可采用双电源供电,即使两路电源均出现问题时,仍可由电池组供电,可实现不间断照明,能保证疏散要求。供电时间可根据实际负荷量来改变电池组的容量,使用灵活;因其可以实现三电源供电,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如有必要可直接为24V直流负荷供电,使其用途可以延伸。集中供电方式可以对应急电源装置的电池组充放电状态、充放电电压、电流进行监测,对其下的分支回路进行监测;也可对多台装置进行监测与监控,增强了系统的可控性和易用性。此种方案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有很强的通用性,应用灵活。

篇3

一、成立学校防火安全领导小组。

1、学校防火安全领导小组人员。

组 长:xx

副组长:xx

组 员:xx xx xx xx xx xx xx

2、防火疏散行动小组人员安排。

(1)灭火行动组:

xx(组长)、xx

(2)通讯联络组:

xx

(3)疏散防护组:

xx(组长)、xx

(4)安全救护组:

xx(组长)、xx、

二、 预案的组织。

1、发生火灾时,由预案启动人启动预案。

2、通讯联络组负责打电话报警、向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和疏通校道、引导救火车进入校园。

3、由学校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视情况决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切断电源。

4、由灭火行动组携带灭火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有组织的灭火行动。

5、由疏散引导组和正在上课教师或各班班主任负责疏散学生,引导学生按疏散线路疏散,等确认学生全部疏散出去后,再撤离现场。

6、由安全救护组成员对撤离学生进行组织并救护。

7、学生撤到安全地点后,上课教师或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并向学校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8、疏散引导组引导学生撤离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保护,防止学生和非救火人员进入现场。

9、当发生火灾或发生火灾警报时,所有教师要坚守岗位,保持冷静,按规定的程序作出相应反应。

10、在疏散过程中,全体师生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沿疏散通道,有组织地迅速撤离到火灾区域外的安全地面。不得乱跑乱窜,各行其是,防止出现拥挤、践踏、摔伤等混乱现象和意外事故。

11、已疏散到安全地点的教师,应帮助引导疏散或协助救援。不经批准,不得擅自返回“火场”。

12、在救护过程中应遵循“生命安全第一”、“学生安全第一”的原则。

13、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定期进行实地演练,并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更改。

三、 预案的实施。

xx小学火灾预案的实施

1、火灾发生后,发现火灾者应马上组织学生撤离,视火灾的大小进行救火,并马上以最快方式报告预案启动人(xx,电话151xx;xx,电话:151xx )由预案启动人通过广播、电话以及喊话等方式、方法宣布“启动防火应急预案”

2、通信联络组接到预案启动后立即拨打“110”或“119”报警,请求公安消防部门的救援。报警内容:xx乡xx小学发生火警。------xx面粉厂南行200米。(联系人)xx、(联系电话)151xx 。并向上级领导报告情况,传达领导指示。

3、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和安全救护组组长立即吹响哨子或喊话,再次向全体师生报警,并在3分钟内全部到齐自己的位置。消防组长事前要分好工,安排好灭火器和消防栓的使用人员,以便火灾时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灭火。如有人员不在学校,要及时调度调整。

4、xx接到学校防火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命令后马上负责切断电源。

5、班主任、(另有安排除外)听到到警报后3分钟内必须到达本班课室,并立即组织学生按预定方案进行撤离。

6、疏散引导组:xx(组长)、xx,根据火灾发生的位置、大小、和当时的具体情况指挥正在上课的教师或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撤离。务必做到有秩序、稳定和安全把学生全部撤离到操场。

7、xx进行组织救助学生。

8、通信联络组报警后,迅速到校门口,引导救火车、救护车进入救火、救人。防止观看闲杂人员进入,务必保证大门的畅通。

9、疏散防护组引导学生撤离现场后,由组长xx组织组员对现场进行保护。防止学生和非救火人员进入现场。

篇4

为有效指导我校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师生的避险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根据省教育厅、省地震局联合制订了《安徽省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演练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指挥长由丁明副院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

办公室设在保卫处,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实施期间协调指挥;制作疏散逃生标识,相关信息和报告的上传下达;保卫处负责的通道门打开等。

宣传组设在宣传部,负责演练的宣传教育、演练摄影、记录、演练总结,广播站地震警报声播放等。

学生引导组设在学生处,负责演练全过程中,学生疏散的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

后勤保障组设在公管处、后勤集团,负责现场医疗救助,各种楼门的打开、教室打铃发开始疏散演练信号等。

基教中心、图书馆负责演练期间本楼的疏散引导和通道门打开。各系部负责地震知识教育,疏散演练的宣传动员和思想教育工作,预先在班级宿舍自行演练,学校统一演练中成建制上课学生班级的具体实施。

二、预演、动员和教育

为保证演练安全顺利进行,避免发生误解、恐慌和地震谣传,演练前,进行以下协调宣传预演工作。

(1)保卫处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视情通报当地应急管理、地震、公安等部门和周边单位。

(2)宣传部负责通过广播、网站和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等方式,预告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

(3)各系负责组织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宣讲疏散演练方案,让每一名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熟悉疏散的路线和地点,掌握应急避震和疏散的方法。

每个班级必须预先自行进行班级的教室和宿舍地震避险和逃生演练。

三、演练时间地点

1、全校统一演练时间:2012年3月30日上午,南区10:00,北区9:40。

2、演练地点:南北校区各教学实验楼、北区图书馆。

3、参加演练人员:南区1-11号楼内在教室上课和自习的师生,北区1教、2教、化工楼、综合实验楼、基教中心楼、图书馆内上课和自习的师生。

4、组织指挥人员:领导小组各成员。安全疏散员:上课老师、学工教师、学生干部、图书馆工作人员。

四、演练疏散线路

1、南区疏散线路:

1#、3#、5#教学楼人员到教学附楼东侧马路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两楼之间有危险不要在此停留。

2#、4#、6#教学楼人员到教学附楼西侧马路和蓝球场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两楼之间有危险不要在此停留。

7#教学楼到南大门北侧马路和草坪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不要乘座电梯,主楼平台有危险不要在此停留。

8#、9#、11#教学楼到行知路(东门西侧马路)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

2、北区疏散线路:

1教、化工楼到1教南侧树林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2教到运动场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综合实验楼、基教中心楼、图书馆到澡堂北面草坪或篮球场疏散,顺地震应急指示标识,走就近楼快速下楼。

3、演练当天开门具体要求:

南区:后勤集团、各系负责打开南区所有参演教学附楼实验楼门,保卫处负责打开南区主楼所有门。

北区:后勤集团负责打开1教、2教所有通道门,保卫处负责打开综合实验楼、化工楼所有通道门,基教中心负责打开基教中心所有通道门、图书馆负责打开北区图书馆所有通道门。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五、演练标识准备

房屋走廊设置地震应急疏散指示标识,楼内人员顺标识,走就近楼梯快速下楼疏散。在校园空旷处设十处地震避险场所标识牌:南区一期1教3教5教东侧树林马路,南区一期2教4教6教西侧树林马路篮球场,南区一期南门前草坪,南区一期8教楼前马路南草坪,南区二期运动场与体育馆之间马路,南区二期图书馆西侧空旷处,南区物业学生宿舍卫生所前马路空旷处。北区1教化工楼办公楼之间树林空旷处,北区学生宿舍1号2号3号楼一食堂四合院西侧运动场,北区图书馆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4号5号6号楼之间草坪和篮球场。

六、演练实施

1、避险科目:

(1)3月30日上午,南区10:00,北区9:40,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广播响起:“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现在地震来袭,紧急避震”,同时,后勤集团负责打铃,电铃响起(长鸣30秒),宣传部在南北区播放地震警报声(网上下载),地震警报长鸣声响起30秒;

(2)安全疏导员(上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图书馆工作人员)立即打开身边的大门,保持通畅;同时,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快避震”;

(3)学生防震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关闭电源,就近躲避在课桌下、实验台下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单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抓牢桌腿,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

2、疏散科目:

(1)30秒后,广播响起:“现在地震暂停,立即疏散”,同时,电铃响起(点鸣),广播站播放地震警报短促声;

(2)安全疏导员告知学生“大家快速疏散”,同时立即赶到指定位置(楼梯口,转角处,大门口等),维持秩序,保证通畅,引导疏散,指挥学生适当错开时间,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喊“大家不要慌,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帮助受伤人员,待学生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要求:教学楼中低层(1-4层)学生3分钟内撤离完毕,高层(5-7层及以上)学生5分钟内撤离完毕。

篇5

摘要:本文运用2003-2012年我国10个东部沿海各省、直辖市面板数据,对我国三种技术引进方式的技术溢出效应、引进技术吸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进口贸易技术引进方式对我国TFP的作用最大,其后是OFDI方式;在吸收能力上,只有IFDI方式吸收国外R&D能力较强,OFDI进口贸易技术吸收能力不佳。

关键词 :OFDI;IFDI;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TFP

目前技术引进方式,一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即通过国内企业在国外并购企业,吸收先进技术的方式提高国内技术水平。二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IF?DI)带动我国技术进步,即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随之而来的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扩散示范效应,促进国内技术进步。三是通过进口贸易引进先进国家研发技术,即从技术先进国家直接购买技术图纸设备、引进人才,提高国内技术水平。

一、三种技术引进方式技术溢出效应对TFP 作用机理及文献综述

1.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为提升竞争力,通过收购国外高技术企业、子公司或海外绿地投资,成立海外R&D 分支机构,既能得到国外高新技术资源,又能避开国际技术贸易壁垒,将高新技术带入国内市场,通过模仿或合作,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中的技术提高和吸收。国内研究对此有所研究。李梅、袁小艺等(2014)在研究制度环境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时,间接得到OFDI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TFP有很好促进作用[1];赵伟、古广东等(2006)在研究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中提到OFDI的反向技术溢出作用与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相关,但其促进作用较小。[2]

2.IFDI 正向技术溢出效应

I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是由国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通过员工培训,教授技术经验,中国合资或合作企业技术水平会有很大提高,产品更具有竞争力。产业链上游下游企业需要通过与合资或合作企业合作吸收技术,实现技术进步,技术人员流动也会促使整个行业及产业链技术提高。IFDI的技术示范效应因此可辐射到周边地区。一些研究成果表明,I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是显著正相关的。聂爱云、陆长平(2014)对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表明,FDI在东道国经济绩效十分显著[3];李杏、Chan(2009)在运用面板数据基础上比较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时得到IFDI对技术进步有因果关系[4]。但也有研究显示,IFDI对我国技术进步是显著负相关的。金成晓、王猛(2009)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时,得出IFDI技术溢出效应呈倒U型。[5]

3.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是通过直接购进技术图纸、机械设备,聘请国外技术人才等,对我国TFP起作用。对此,国内外有很多学者研究。国外学者主要研究国际中北北经济合作、南北经济合作、南南经济合作进口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Coe,Helpman 等(1995)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生增长模型上研究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中的技术溢出效应,以进口占进口国GDP 比率作为引入国外R&D 资本权重,得出进口贸易对该国TFP有显著的正相关,从研发水平愈高国家进口,受其影响也愈大。[6]Schiff,Wang等(2002)在产业水平上研究进口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对生产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R&D资本受发达国家影响,并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直接进口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的直接效应是对TFP 有正作用。国内也有学者也有相关研究。[7]李小平等(2008)在研究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中证实,进口贸易方式能促进中国TFP 的增长。[8]于燕、杨致远(2014)利用Schiff,Wang方法得出,进口贸易带进技术溢出效应能显著提高我国技术能力。[9]

二、变量选择、计量模型及数据处理

1.计量模型

目前很少有学者将这三种方式放在一个模型中研究对TFP的作用。本文尝试运用2003-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10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三种技术引进方式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TFP的作用。

计量模型选取上按Coe,Helpman 国际研发支出溢出计量模型构建计量模型1如下:

其中,i表示某个省市,t表示某段期间。TFPit 表示某地区某段期间全要素生产率,表示某地区某段期间OFDI带来的国外R&D资本量,表示某地区某段期间IFDI 带来的国外R&D 资本量,表示某地区某段期间进口贸易带来的国外R&D 资本量,α1 、α2 、α3 分别表示三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即对1nTFPit 的作用程度。

引进的技术只有吸收才能更好促进我国技术进步。本文利用人力资本与三种技术引进方式的交叉项作为衡量对三种技术引进方式带来的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吸收的能力愈强,说明对1nTFPit 的作用就愈强。计量模型2为:

2.变量介绍和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2年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以及广东为样本。

(1)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借鉴Caves等在1982年的研究[10],章祥荪、贵斌威(2008)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中的阐述,TFP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得到的[11],各省TFP 可用DEAP2.1 软件测算。各省产出用各省每年GDP表示,劳动力投入用各省每年年末就业人数表示,资本投入采用永续盘存法估计的资本存量,Kit =Iit +(1-δ)Ki,t -1 ,其中δ 为资本存量的折旧率,本文取10%的资本折旧率(张军等(2004)取9.6%[11])。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OFDI 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根据Coe,Helpman 等(1995)用进口占进口国的GDP比率作为引入国外R&D资本权重衡量进口技术溢出效应方法[12],Potterie等(2001)年的方法[13],本文计算 如下:

其中代表需要计算的某时期所有对外投资带来的国外R&D 资本,OFDIit指某时期某省的OFDI存量,OFDIAt 是某时期全国OFDI存量,比值作为一个整体,成为计算各省OFDI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权重。的获取由如下计算得到:

其中,OFDImt 是我国某时期对某国对外投资额,GDPmt 是该国这一时期的GDP,是该时期该国的R&D资本。同样,其他两种技术溢出方式,采取同样计算方式。外商直接投资流出额和流入额、进口贸易额的目标国,本文选取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瑞典、挪威、比利时、奥地利、新加坡、韩国、香港、卢森堡、芬兰、丹麦、爱尔兰、以色列以及捷克22个全球经济发达或技术先进国家。这些国家在我国OFDI、IF?DI、进口贸易额中占较大份额,时间段是2003年至2012年。

这些目标国的R&D资本运用永续盘存法计算而得。本文通过OECD 数据库中有关R&D投入量占各国GDP比率与历年各国名义GDP总值计算得到。我国各省、全国总体对外直接投资额(OFDI)数据来自2011以及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我国各省外商直接投资额(IFDI)数据来自各省历年统计年鉴、各省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外商直接投资额是所有省市加总计算得到的,全国及各省进口贸易额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人力资本Hit 。人力资本采用Barro、Lee1993年提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法计算。[14]把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专以上的受教育年限设为6年、9年、12年、16年,各省市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教育人口比例作为教育年限权重,公式为:小学比重*6+初中比重*9+高中比重*12+大专及以上*16。各教育层级人数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其比重是根据各省市教育层级人数与受教育总人数之比得到的。

3.计量模型检验过程、分析及结果本文采用Eviews7.0软件检验建立实证计量模型,对建立模型1和模型2中每个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对变量1nTFPit 来说,只有PP-F 检验是不平稳的,三种方法表明平稳,才能说明1nTFPit 变量序列是平稳的。剩余变量都是平稳的,且都是同阶单整(0阶单整),若模型1和模型2中的变量分别都存在协整关系,即可继续进行回归分析。本文运用Pedroni协整检验、Kao检验,结果如下:

Pedroni协和Kao检验得出同样结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他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模型2的协整检验也如此,表3四种统计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在Kao检验中,残差的ADF检验的t值为-7.784772,所伴随的P 值为0.0000。同样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时存在协整关系。

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后,就可进行回归分析。但为确保避免横截面的异方差与序列的自相关性,本文运用OLS可能会产生结果失真。为消除影响, 采用不相关回归方法( 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 SUR)估计方程对模型1 和模型2 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表4 对模型1 回归结果发现R2 为0.925379及调整后的R2为0.923047,说明实证计量拟合效果不错,每个解释变量的系数P值为0,说明每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1nTFPit 的影响非常显著。F统计量值为396.8326,表示残差越小。D-W检验量非常接近2说明该模型无自相关。三个解释变量系数分别为0.045,-0.095,0.522,说明对TFP 影响最大的是进口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其次是OFDI带来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而IFDI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确为反向效应。出现OFDI比进口贸易对TFP的影响小的原因是:OFDI是我国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而OFDI反向技术溢出对TFP的影响存在时间滞后,即OFDI是通过跨国公司并购目标国公司获得技术知识,之后将获得的技术从公司内部传入本国市场,再通过产业链提高相关公司技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效果。而进口贸易是将技术直接用购买方式解决,我国对外开放相当长时间,进口贸易额相当大,从基数上说比OFDI额大得多,所导致的结果。IFDI对TFP呈负相关原因是:外资企业到我国投资是为了使用低廉劳动力及资源生产产品,再出口到国际市场。国内相关产业链没有得到技术只是节省了成本,外资企业技术很多对外保密,不能带动其他相关企业技术进步。

表5 中对模型2 的回归结果发现,R2为0.948941,调整后的R2 为0.946225,说明模型2 的拟合度也很高,D-W 值为1.939886,非常接近2,说明无自相关。这些解释变量系数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它们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非常显著。三种技术引进方式和人力资本交叉项系数值分别依次为- 0.019520,0.629912,-0.137776,说明除IFDI能对技术很好吸收外,OFDI及进口贸易都不能很好吸收带来的技术。原因是进入我国的IFDI是国外夕阳产业或扩展市场需要廉价劳动力的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先进程度并不高;合资或合作企业通过技术培训,很容易将技术吸收。而对OFDI及进口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与1nTFPit 呈负相关,是因为我国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较大,并购国外高新技术子公司或投资买进技术都需要技术人员长时间研究才能吸收,吸收难度系数比IFDI大得多。我国技术人才储备不是很充足,也导致所谓的“门槛效应”。

四、结论

1.OFDI 对我国TFP 有促进作用但仅次于进口贸易对TFP的作用,与我国技术型OFDI 规模不够大,处在成长阶段有关。随着OFDI的上升,带来的技术更多,对我国TFP促进作用会更大。当我国对外OFDI 达到顶峰时,对我国TFP的促进作用降低,即我国对外OFDI对我国TFP作用可能呈倒“U”型。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到新高度时,对外投资不再集中在技术引进,而是海外市场占有及劳动力的廉价,就会出现此情况。目前我国对外OFDI带来的技术的吸收能力不理想,可能与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发展或人力资本水平等指标差距过大,导致技术获取和吸收能力受限。

2.随着IFDI 的增加,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对我国TFP 没有起积极促进作用大量的IFDI的进入是为抢占中国市场,需要廉价劳动力。尽管有一部分带来技术,但技术含量不太高。这类技术通过企业培训等方式吸收,吸收能力相对其他两种技术引进方式最强。

3.三种技术引进方式中,进口贸易对TFP 促进程度最强

这是因为我国进口贸易基数大,时滞效应不大。这种引进方式系数仅5%,促进作用不是很好,可能是因为进口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壁垒导致的。由于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大、我国技术人才层次不够高,导致我国对进口贸易带来的技术不能很好吸收。

参考文献

[1]李梅,袁小艺,张易.制度环境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J].世界经济研究,2014(2):61-75.

[2]赵伟,古广东,何国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7):53-60.

[3]聂爱云,陆长平.制度质量与FDI的产业增长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4(4):80-86.

[4]李杏,M W LUKE CHAN.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基于面板因果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70-77.

[5]金成晓,王猛.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与行业间技术溢出——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检验[J].南方经济,2009(1):42-53.

[6] DAVID T COE,ELHANAN HELPMAN.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5): 859-887.

[7] SCHIFF M, WANG Y L, OlARREAGA M.Trade- Related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theDynamics of North-South and South-South In?ternational [J].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002.

[8]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2):31-43.

[9]于燕,杨致远.行业R&D 强度视角下中国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2014(4):44-50.

[10] CAVES D W,CHRISTENSEN L R,DIEW?ERT W E. Multilateral Comparisons of Out?put, Input and Productivity Using Superlativeindex Numbers[J]. Economic Journal,1982,92:73-86.

[11]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 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6):111-122.

[12]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13] POTTERIE, FRANK, LICHTENBERG.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nsfer technol?ogy across borders?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83(3):490-497.

[14] BARRO R, LEE J W.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cs, 1993,3:363-394.

[15]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5(4):56-64.

[16]刘再起,谢润德.中国对东盟OFDI的国别贸易效应市政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4(6):80-86.

[17] 刘明霞,王学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9):57-88.

[18]沙文兵.东道国特征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5):60-73.

[19]李梅,金照林.国际R&D、吸收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10):124-136.

[20]郑秀君.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述评:1994-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9):58-68.

[21]高凌云,王洛林.进口贸易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学(季刊),2010,9(2):391-414.

篇6

关键词:智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应用

一、前言

在很多火灾等突发事件中,人们会因为黑暗而变得恐惧,尤其在高层建筑中,往往会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因此,在建筑中安装智能应急照明疏散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二、智能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研发背景

在日常应用中,传统的应急照明系统经常存在一些问题,造成火灾发生时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不能科学正确地引导群众及时疏散,容易把人员引入火场。因此,对于建筑物层数较高、人员密集、疏散距离远、疏散通道较多、环境复杂的建筑,采用传统的疏散指示方式是很不适宜的。传统的应急疏散照明灯具故障时无检修提示,日常检查维护不方便,也不便于集中管理。再者,传统的应急疏散照明供电电压为220V,火灾时消防水四溢容易伤及消防人员。对此,实施迅速有效的安全疏散系统,使现场群众在最短时间内沿应急疏散指示的路线尽快逃离至安全地带,是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因此,智能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被提出并不断研发创新。

三、智能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组成

智能型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大体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应急照明控制器,第二部分是消防应急灯具专用电源,第三部分是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第四部分是消防应急灯具。

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作用是整个系统的设置中心,同时对所有监控到的信息能够进行显示、控制、储存以及打印,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功能相对较多,其内部监控主机监控建筑物各个可能发生火灾的各个位置、消防联动控制能够根据火位启动相应程序,返回信号转换箱能够将相应信号进行转换,计算机监视器与通讯模块辅助火灾启动程序顺利完成。同时,每一个应急照明控制器能够监视与控制应急照明系统内所有设备,自诊断功能强大;消防应急灯具专用电源是备用电源与电池电源中心,负责供给建筑物每一部分防火分区的控制器分机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属于通讯与配电设备,一般设置于防火分区内,其主要作用是给集中电源式控制型灯具提供电源,同时对其供电控制;消防应急灯具能够根据现场火灾具体状况,按自动或手动程序控制和改变疏散指示标志/照明灯的显示状态,准确、安全、迅速地指示逃生线路,集中电源式点式监控型标志灯、照明灯的每个输出支路均应单独保护,且任一支路故障不应影响其他支路的正常工作,同时,其传输电压适应 AC/DC0~220V,即当电网无电压时系统通讯仍正常。

四、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1)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建筑发生火灾的事故原因,有超过60%是由于建筑内部用电设施的短路、过度使用等造成的。而且在发生火灾时,很容易就烧坏毁损电线和照明系统。在浓烟中失去照明,这会给当时在建筑内的人员逃生带来极大的危险,所以在考虑消防系统安全性时,必须重视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配备。

(2)系统设计。应急照明控制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它能接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的联动控制信号,能控制并显示系统内所有的消防应急灯具、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箱及其它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相关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主电源由消防电源供电,控制器的备用电源至少使控制器在主电源中断后工作2h,并且与应急照明控制器共同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

在应急照明系统的安置上,各应急灯具设置专用线路,中途不设置开关。采用二线制/四线制型应急灯具,并统一接在专用电源上。系统内各设备间的电气连接应采用阻燃耐火导线,导线穿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敷设在不燃烧体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以满足防火要求,使应急照明不会在火场中被毁损,能够发挥应急照明的作用。疏散指示标志灯的设置需保证疏散走道上人员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灯,并根据应用场所选择规格适宜的标志灯具。消防应急标志灯具设置在出口门的内侧,其标志面朝向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表示出口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具设置在出口门的上方居中位置,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大于200mm;当安全出口在疏散走道侧边时,在安全出口标志平面垂直疏散走道的顶部设消防应急标志灯具。总之,消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具的合理设置,能够为建筑中的人员迅速逃离火场提供安全指向。

五、智能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在高层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智能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在使用前需要做好系统的疏散预案设置,其中包括:系统接收建筑物中的火灾报警信号;根据火灾报警信号确认火灾发生部位,选择最优安全逃生路径,优化疏散指示路径;系统制造商提供疏散预案的设计逻辑;系统在控制器主程序不能正常工作时,可以手动切换到应急工作状态。

比如某高层商业建筑,楼梯口设置了带语音的安全出口灯,功能有灭灯、频闪、语音。楼道内设置可调向疏散指示标志灯,功能有改变方向、频闪。楼道的主干道设置地面光流指示灯,功能有改变方向、闪动,平时不工作。在各楼层的楼梯休息平台,设置感烟探测器的采集点收集火灾信息。根据相关规定,智能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消防联动的覆盖范围为火灾本层和火灾发生层的相邻层以及所有地下层。假设六层发生火灾,消防报警信号输入主机,主机收到火灾信息,通过控制器启动系统转入应急状态。工作过程如下:

1.火灾本层

各光标灯启动,方向朝火警点的反方向闪动,各出口标志灯启动应急,关闭处于火警点的出口标志灯,其他出口标志灯频闪,并语音广播。

2.火灾层的上一层

视火灾层火势、烟雾的具体走势而定。假设火警发生于楼道内,烟雾走向向东,因此火灾层东边的光标灯和出口灯就近指引,而上一层东边的光标灯反向,出口灯关闭,因为该楼梯下面正是烟雾蔓延区。

3.火灾层的下一层及地下层

按默认方式启动应急,即启动应急各出口标志灯及其语音,疏散光流 、可调向疏散指示标志灯就近指引。所有底层设备都受控于应急照明控制器,其工作状态、应急方案显示在操作界面上并记录在数据库中,异常状态有声光报警,同时打印输出。

六、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前进,商业综合楼、超高层以及商业综合体等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建筑功能复杂,用途多种多样,建筑内通道繁多。当发生火灾时,由于浓烟中的有毒气体可以导致人体缺氧、目光模糊、心理恐慌。在这种情况下逃生极为困难,传统的应急照明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要求,而智能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借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息,提供可靠的疏散照度和直观有效的疏散指示标志,可引导人们迅速到达安全区域,保证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水桥.常用消防应急灯具质量现场判定探讨[A].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集[C]-2007.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

篇7

【关键词】:应急疏散 网络通讯方案优化 集成施工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客流量大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交通客站越来越多,建筑物的通道更长、更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如何在人员密集条件下,有序组织不熟悉建筑环境的人员安全、快速、准确地撤离火灾现场,对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现行规范对疏散照明的要求

现行对疏散照明的设计及施工国家标准有《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消防应急照明和火灾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公安部《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通用技术条件》(GA54-93)等,涉及的设计及施工标准主要体现如下几点:

2.1 应急疏散照明灯具设置部位及安装要求;

2.2 应急疏散照明灯具供电可靠性、备用电源切换时间及系统供电时间的要求,包括蓄电池的技术标准;

2.3 应急疏散照明灯具文字和图形标志的要求;

2.4 疏散场所照度要求;

所有现行规范及标准中,仅在《消防应急照明和火灾疏散指示系统》中首次提到集中型控制灯具,但未明确提出对智能化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进行规范要求。

大型建筑智能疏散照明系统的必要性

传统的照明疏散系统对建筑工程规模小、逃生线路单一、人员流量不大的住宅及小型公共建筑应急逃生能发挥一定引导疏散作用,但对客流量大的城市综合体及交通客站,存在如下局限性:

3.1 指示方向固定,疏散路线不能改变,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吸入人体会导致缺氧、呼吸困难、思维迟钝,且保持清醒的时间大致只有50秒,一旦在疏散路线上有着火点,将误导人员进入危险环境。

3.2 没有集中监控疏散设施的系统,一旦设施故障,需人工监测及排查,且疏散指示灯自备电源需每年维护更换,管理维护成本高。

3.3 指示效果不理想,在大型建筑中,空间开阔,仅在墙面安装的疏散指示灯在烟雾条件下,指示效果差。

3.4 火灾报警系统、广播系统与疏散指示系统各自独立,不能充分发挥报警系统、广播系统与疏散指示系统的协调、统一疏散功能,效果较差。

由于传统的照明疏散系统难以适应大型建筑的疏散要求,智能疏散系统在大型建筑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大型建筑智能疏散照明系统的现状

目前国内众多厂家开发了基于不同通讯类型的智能疏散照明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有:

4.1系统内灯具有独立地址码,在中央控制主机能对灯具进行巡检,诊断灯具工作状态,故障时能自动报警;

4.2 应用通讯技术,能对灯具进行实时控制,调整疏散指示灯的指示方向,自动播报语音疏散信息;

4.3 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火灾或紧急情况下实时调整人流最佳疏散路径;

4.4 疏散标志动态显示,疏散视觉感官效果好。

各产品按通讯总线类型分为3S总线、485总线、CAN总线、BUS总线、LONWORKS总线;按应急供电形式,分为自带电源型、集中电源型;按应急控制方式分为集中控制型、非集中控制型。

智能疏散照明系统的优化

某站房工程是国家铁路网沿海大通道的重要客运站, 工程总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站房建筑层数为3层,地下 1层,地上2层,建筑最高点53m, 高架候车厅建筑面积2.9万平米,设计客流高峰每小时5000人,为综合大型站房。为解决客流量大条件下火灾快速应急疏散,该工程采用了智能疏散照明系统。

5.1 原设计概况及分析

在原设计方案中,采用的某品牌集中控制型消防疏散系统,在消防中控室设置消防疏散控制主机,并集中设置10台路由器,现场根据消防分区及消防出口,在消防出口设置智能控制型语音出口指示灯,在走道墙面智能型方向可调疏散指示灯,在候车厅区域地面设置智能型导向光流母灯及子灯,通过BUS总线将各控制设备连接控制。

通过系统比较和对施工条件分析,该系统存在如下局限:

(1) 应急疏散灯具自带蓄电池,需定期进行维护及更换,尤其是地埋指示灯,维修更换蓄电池工作量大;

(2) 路由器设置在中控室,每台路由器控制的智能型灯具数量为63台,对现场近1000套带地址码的灯具布设10条总线,通讯线缆路由长,投入大,后期维护工程量大;

(3) 系统通过建筑物所有防火分区每一末端出口为一个对应联动接点,通过火灾报警系统输出模块的干接点信号实现联动,火灾报警信息采集可靠性、准确性差,现场布线复杂;

(4) 地面光流母灯安装需在地面石材放线定位后才能定位安装,管路在铺装垫层下施工,除了灯具电源管路外,需单独敷设控制线管路,造成管路超高,对石材铺装质量造成隐患,如结构面误差过大,造成管路敷设困难。

5.2 系统选型

通过对国内同类现有成熟产品考察,从技术先进性、性能稳定性、施工便利性及效益最大化综合分析,选用基于LONWORKS总线技术智能照明疏散指示系统,整个站房 LONWORKS智能疏散系统包括一台中央监控主机(含LONTALK通讯协议、应用软件、应急疏散预案)、三条LONBUS-PL通讯总线、6台区域路由器、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灯、消防疏散标志灯、消防应急导向光流灯等组成。所有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灯具均具有独立地址,自带电池,可向控制器发送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并接收控制指令等功能。

中央监控主机通过通讯网络对系统在线巡检,对系统内的所有设备故障进行实时报警,避免火灾时产生逃生盲区;并将应急灯具联结成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系统,并采用协议方式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连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提供联动信号,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系统执行相应的疏散预案,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整个智能疏散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5.3 平面设计及系统优化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16-1999)及通讯系统性能,要求系统最远端现场路由器距离消防疏散控制主机的连线距离小于2700米,疏散照明灯具支路自配电箱至末端灯具总长小于2200米,各回路中所接带地址码的智能灯具的数量小于127个。根据要求绘制现场语音出口指示灯、可调方向疏散灯、大空间光流母灯及子灯布置图,候车厅、进站广厅部位的光流母灯及子灯的布置在地面石材铺装图纸定稿的基础上进行,既保证导光流子、母灯的间距要求,又要保证灯具在单块石材面上居中布置,以保证美观效果;在灯具平面布置图定稿后,按配电分区及消防分区,绘制平面管线图;系统采用基于LONWORKS网络控制技术,现场灯具采用电力载波通讯,因此,从照明应急配电箱直接敷设电力管线,无需单独敷设控制管路。从智能疏散控制主机至路由器间的通讯线路从弱电竖井敷设。

原设计方案中,疏散照明灯具采用双路电源供电,灯具本体自带蓄电池,为降低维护成本及施工成本,将灯具自带应急电源系统更改为集中应急电源供电,本工程应急照明系统采用EPS作为消防应急后备电源,因此将应急疏散系统应急后备电源并入EPS电源供电,只需对安装在电力竖井内的EPS系统进行维护,既降低了灯具造价,又大大减少了后期运营时对灯具电池的更换维护成本;为便于管理,同时保证电力竖井施工成型的美观效果,将采用LONWORKS网络控制技术用于通讯的滤波器、三相耦合路由器、直流应急电源模块集成在应急照明配电柜内,不再单独设置模块箱,在应急照明配电柜订货加工时,向设备生产厂家提出柜体预留尺寸大小,修改后的应急照明系统图如(图2)所示:

图2

为建立应急照明系统预案,将原设计从建筑物各防火分区每一末端出口为一个对应联动接点调整为由火灾报警系统主机提供通讯接口,通过通讯协议实现火灾自动报警主机与消防疏散系统主机之间直接进行通讯,并在火灾报警系统主机招标采购时提出接口需求。

5.4 系统调试及预案编制

系统调试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调试按照明回路和通讯回路分别进行,各自调试完毕后,进行系统带载调试。语音出口指示灯、方向可调疏散灯、导向光流母灯的地址已在出厂检测时进行了设定,现场更换后应及时校正地址码;对各控制器上电之前,应首先检查控制器内部各接插线是否连接牢固,有无断路情况,再对控制器通电,观察控制器在空载下的运行状况,如出现异响或有异味发出时,应立即切掉主、备电源,检查故障原因,在未查明故障原因的情况下严禁再次开机。

智能疏散照明系统调试完毕后,将消防报警系统与应急疏散系统进行接口联网,编制接口程序,实现智能疏散报警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同步通讯。

根据建筑消防分区及安全出口设置,分别模拟各区域、各部位发生火灾的情形,依据“向火灾点相反方向最近出口疏散的原则”编制消防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可靠性评审。

5.5 系统改进方向

系统应急疏散预案需针对现场进行分区分段编制,易产生疏散误区,需反复验证评审,工作量大,需改进软件算法,研究基于系统的自适应计算软件,简化预案编制工程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及自适应性。除光流子灯外,所有灯具安装前需对灯具进行地址编码,安装时需按地址码安装,并按安装部位逐一录入软件系统平台,工作量大,应研究系统自动识别编码功能,简化安装及编程工程量。

技术经济对比

6.1该系统自2010年11月验收完成投入使用,历经两年多的运行,产品性能可靠,系统运行稳定,年度消检顺利通过。系统优化前、后技术先进性对比如下(表1)所示:

表1 优化前后技术分析对比

通过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准确性,便利了现场的施工,后期维护工程量得到了降低,减少了硬件投入,离线式集中设置的EPS节约了能源消耗。

6.2系统优化前、后经济性对比如下(表2)所示:

表2 优化前后经济分析对比

7结束语

智能疏散照明技术作为新技术,应综合分析研判各系统技术先进性和稳定性、施工便利性和可行性、建造成本和全寿命周期成本,针对具体工程特点,通过多方案必选,最终确定最佳方案。智能照明疏散系统目前国家尚未制定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应尽快推进规范出台,统一技术经济需求,提供系统验收依据,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9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篇8

【关键词】火灾;消防设施;疏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文化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火灾形势日趋严峻,不时出现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2012年6月30 日15时41分,天津市蓟县城关镇文安街中昌北路莱德商厦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过火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析原因,除建筑内部消防安全设施缺陷的因素外,火灾中人们惊慌、随众,不会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引导疏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火灾中人的心理和行为

火灾发生,身处火场的人首先要觉察到现场的异常情况,包括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方面感觉到的异常,然后对火灾进行确认,进行逃生。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产生以下几种心理和行为。

(一)不确定、侥幸心理――不为所动的行为

由于人们的侥幸心理或对安全环境的过分信任,火场中人,或者虽然发现火灾,但却认为火灾不会蔓延扩大、并自信自己能够顺利逃生,他们往往继续自己在火灾前的行为。尤其一些营业性场所的管理人员,火灾时要求工作人员在安全出口处看守,确认顾客付款才放行,错过了疏散逃生的黄金时间。

(二)习惯心理――原路脱险的行为

火灾时,人们往往习惯于向经常使用的出口或楼梯间奔去,希望从那里逃生,而很少想到寻求其他的疏散通道逃生。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

(三)恐慌心理――自高向下、冒险跳楼的行为

发生火灾时,火焰和烟气较大,熊熊烈火和浓烟的场面使人产生恐怖感,人们陷入到前所未有的生命被威胁的极大惊慌中,使人本能地想到从火中迅速逃离。因而有可能产生失去理智和超越人身行为能力的反应。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

(四)趋光心理――向光疏散的行为

人有向光的习性,在失火停电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本能地向有光的地方逃生。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

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 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五)从众心理――盲目追随的行为

火灾中,人们往往不加思考,盲目地模仿他人。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

二、可辅助人员疏散的消防设施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火灾发生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迅速探测火灾并发出声响警报,或者通过火灾应急广播告知身处建筑的人员火灾信息,并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二)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火灾发生时,由于烟的遮光性,加上为防止触电和通过电气设备、线路扩大火势,需要在火灾时及时切断起火部位及其所在防火分区的非消防电源,灯光熄灭光线不足甚至一片漆黑,人们在惊慌之中势必混乱,发生拥挤、碰撞、摔倒等易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能够为被困人员提供必要的照明,指明疏散路线,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三)自动灭火系统

火灾发生时,自动灭火设施自动开启灭火,防止火势蔓延,为被困人员提供疏散有利时机和必要的保护。

(四)防排烟设施

为了及时排除有害烟气,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利于消防扑救而在建筑中合理设置防排烟设施。防排烟的方式主要有防烟方式和排烟方式。防烟方式有非燃化防烟、密闭防烟.阻碍防烟和机械防烟四种方式。排烟方式分为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一般来说,在人员疏散时可辅助疏散的防排烟设施主要是机械防烟、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设施。

三、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引导人员疏散

(一)消防设施对疏散逃生的作用

消防设施在火场人员疏散逃生时主要起到报警、引导、灭火、防护等作用。有的消防设施能起到一种作用,有的消防设施能起到两种及以上作用。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要起到灭火的作用,但由于其能灭火并驱散烟气,也能起到防护的作用。

(二)利用消防设施引导人员疏散

在火灾中应用消防设施引导人员疏散应注意以下几点:及时提供正确的火灾信息,提醒人员迅速疏散;保障火场照明,并提供正确的疏散路线指示;设置完好有效的灭火设施,防止火灾蔓延扩大,为疏散逃生提供必要的保护。

1. 通过火灾应急广播引导人员疏散

很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都设有火灾应急广播,尤其是设置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建筑。火灾发生,建筑管理人员或火场灭火指挥员要立即派人进入消防控制室,首先接通着火层、着火层上一层和着火层下一层的火灾应急广播。另外,为了避免人员恐慌造成的整栋建筑内人员同时疏散,相互拥挤,还应在对着火层、着火层上一层和着火层下一层进行广播后,接通其他楼层。通过火灾应急广播建筑内人员通报火灾信息,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2. 利用防排烟设施保障疏散通道的相对安全

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路线是:房间 - 水平疏散走道 -前室 - 楼梯间。人员进入疏散楼梯间应是到达相对安全的区域。

3.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火灾发生时,非消防电源被切断,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被点亮,被困人员可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指引的疏散路线撤离到安全出口,逃离火灾现场。

四、工作启示

(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四个能力”建设长效机制

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引导人员成功从火灾现场疏散,要求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四个能力”建设长效机制,各单位要定期对消防组织、消防制度和建筑消防设施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安全疏散和建筑消防设施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

(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和演练

要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重视对建筑内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预案演练,保证事故发生后事态不迅速扩大。建立与建筑工作职责相适应的,具有懂操作、会管理、责任心强和良好作风的高素质队伍。注重工作人员实战动手能力和应急事故处理能力的锻炼。一旦火灾发生,建筑内的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疏散人员和灭火措施,在短时间内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三)消防扑救人员开展“六熟悉”演练,制定周密的灭火作战预案

辖区消防中队要认真开展对辖区建筑情况的调研,熟悉掌握其地址、道路、水源、建筑结构特点、耐火等级等情况,使官兵对建筑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篇9

一、科室消防应急救救援组

科室负责(明白)人:主 任

科室管理人:护士长

疏散救援组:2名

灭火求援组:(科室人员的30%是科室义务消防员)

二、职责

(1)科室负责人、管理人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科室消防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科室消防安全情况。

2、督促病房工作人员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落实对病员的入院安全教育和经常性防火巡查工作任务。

3、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在场工作人员开展灭火自救和组织伤病员安全疏散,确保病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4、科室消防安全明白人就是科室懂的消防管理、消防知识的、熟悉本科室情况、会操作消防设备器材,了解消防检查和隐患整改、火灾扑救、消防宣传等程序。

(2)疏散引导员职责:

1、熟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走向、本楼层疏散预案。

2、发生火灾时,组织人员就近疏散,始终坚守岗位。

3、防止疏散过程中病员及家属出现惊恐和骚乱,确保快速安全疏散。

4、提醒被困人员,利用毛巾、衣物等捂口鼻低姿快行。

(3)灭火救援职责:

1、熟悉掌握本单位的消防路、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并达到熟练使用。

2、加强平时的灭火技术训练,掌握灭火方法,

3、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火警地点,迅速有效扑灭火灾或援助消-防-队控制火势和扑灭火灾以减少火灾的损失。

(4)疏散救援组职责:

1、针对楼层的人员情况对人员、物资进行疏散。

2、明确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标志,根据火灾发生的不同部位组织不同的疏散路线。

3、疏散引导人员要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落实具体的疏散措施(先生命后物资)。

三、发生火灾具体处理办法:

1、护士发现或接到患者及家属报告有火情时,应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通知消防监控人员,迅速汇报科主任或护士长,同时用就近的灭火器器材可能扑灭初期火灾。

2、科主任或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调动全科人员到现场,组织灭火组人员灭火及疏散病员,疏散组进行疏散工作,派专人对起火房间进行搜索。并将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同时负责全科指挥工作,

3、在保卫科人员(即义务消-防-队人员)到达火灾地点后,科主任或护士长介绍火灾现场情况,并安排灭火组人员把灭火工作交给保卫科人员,全力疏散病员。

4、火灾扑灭后:

(1)应保护火灾现场。公安消防机构划定的警戒线范围是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尚未划定时,应将火灾过火范围以及与发生火灾有关的部位划定为火灾现场保护范围;

(2)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移动火场中的任何物品;

(3)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4)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查找有关人员,协助火灾调查;

(5)做好火灾伤亡人员及其亲属的安排、善后事宜;

篇10

为了做好企业的消防工作,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应付突发的火灾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以企业领导为总负责,组建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机构,由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1、灭火行动组:由保卫科科长任组长,并兼任火场临时指挥员,灭火行动组主要负责本企业的一般初级火灾的扑救工作。

2、通信联络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的统一协调。

3、疏散引导组:由人事科科长担任组长,负责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财产的安全转移。

4、安全防护救护组:由安全科科长担任组长,负责火灾时车辆、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报警和接处警程序

1、报警监控中心必须配备火警电话,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企业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监控中心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救灾设施。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监控报警中心,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监控中心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保卫科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公共聚集场所(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就近安排,走道内应设疏散指示。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四、扑救一般初级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

4、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 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5、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6、火灾扑救完毕,保卫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五、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通信联络组长的调遣。

2、救灾小组成员应在火场待命。

3、医务室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地方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4、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5、指定专人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六、日常工作:

1、落实消防责任制,宣传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