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小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2 01:4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教学小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聊天 打“虎” 拉钩 五个单词 信心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发生的几个小故事。
1. 打“虎”
我刚刚上了几节课英语课就发现我们班的小虎不是一般的学生,调皮并且很排斥英语,他总是认为中国人不该学英语,课上总捣乱。我下决心改变他。一天下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交谈,只谈他感兴趣的话题,不谈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通过谈话我了解到,他在小学学习较差,为了引起教师对他的注意就开始结伙打架,打架之后教师就批评教育,从打架中找到了成功点,所以形成了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针对这一点,我和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打架确实引起教师的注意,但得到了啥好处,又损失了什么,让他自己思考总结。他思考后说,学生都知道他很会打架,是“老大”。我就告诉他我也发现他确实很像老大,做“老大”不仅要有力气,还需要有头脑,这才是真正的“老大”,在班里多为班级着想,认真学习,学生们都崇拜他,那他自然就成了“老大”,并且是教师、学生、家长都喜欢的“老大”。美国在世界上是所谓的“老大”,是打出来的吗?再说了,一个人到了一个新地方一定要有新的面貌 ,要前进,要为自己定新的目标。交谈之后,我让他当我的助理,他喜欢唱歌,我经常教他英语歌曲。每次上课前帮我播放英语磁带,为学生布置课上要学的任务,教学生英文歌曲,我渐渐地发现他变了,英语单词写得很规范,读英语的声音越来越大,并且还经常用英语和我打招呼,和学生用英语交流,在月考的时候,英语成绩名列前茅。
2. 拉钩
磊磊是一个爱笑、爱动的男孩,但我发现他很聪明,就自制力差。每读几个英语单词就玩起来了,我多次与他聊天,发现他喜欢背而不喜欢写。于是我就对他说,如果他能坚持认真听讲,我就不给他布置书面作业。他听后,根本不相信我的话,瞪大眼睛,但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是不相信的。这时我灵机一动,使用小孩的办法,“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他真的和我拉钩,但他仍然不信。拉钩的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再次和我拉钩。我愕然,突然我想起来了,这一切都在我俩之间发生,学生们都没在意,我和往常一样,认真地给学生上课,也没太注意他,只是发现我的问题一提出来,他就举起手来,并且回答正确,我及时地表扬他,但其他的事情只字不提,只有我和他心里明白,我们两个各有各的目的,快下课时,我布置作业,学生都在认真记,只有他看生去很轻松,并且很有成就感。我下课后刚到办公室坐下,他就气喘吁吁地找我,问道:“教师,你说话当真算数,你看到我今天的表现了吗?”我向着他笑了笑,伸出了手再次与他拉钩,并且高声地对他说:“当然算数,你表现很好,教师非常佩服你,只要你明天听写全对,不用写作业了。”他高兴地给我一个拥抱,跑了。至今他一直认真听课,也不知啥时他竟然写起作业来,并且书写也比以前好了许多,英语成绩在逐步提高。我真是太感动了,一个小小的拉钩动作竟然如此有效,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越来越自信,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3. 五个单词
篇2
作者/ 陈巧慧
2013年1月
他是班里有名的“危害分子”,他的“罪状”几乎每一个老师都能罗列一大堆。可他的成绩极差,基础不好又不肯努力学习,也许“无事生非”便一天也不肯本分,自己不读书还搅得“左邻右舍”不得安生,他会抓住前排女生的头发用打火机点,把后排男生的书悄悄扔在座位底下,他甚至还用粉笔头把数学老师上小学的小姑娘打哭!……
经常有任课老师对我反映他的劣迹,还有家长也找到我,要我惩罚这个老欺负他家孩子的小混混。
每到此时,我总叫他到办公室,厉声喝斥甚至会在气极的当头给他两个响亮的耳光,他不多辩解,也不吭声,虽然“点头认罪”,保证金盆洗手,但一出门,劣行不减,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这天晚自习,任课老师找到我,说班上缺了两个学生,其中一个就是他——砸不烂,嚼不碎的豌豆!
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这小羊羔子,又野到哪儿去了?
当然,心底里有一丝担忧,我想起了校长的那句话:安全为天……
我决定出去找找,刚到楼道口,他就呼哧呼哧地跑来了,说老师小元头疼,我和他出了大门买矿泉水,又被校长挡门口了,我跑回来了!
我顿时火冒三丈,什么骗人的鬼话,头疼就要喝矿泉水?谁让你出校门的?老师办公室就没水?雷声雨点齐下,我的手掌在他头上虎虎生威,震得我手心都疼。
我不知道自己那当儿像个泼妇还是像头狮子,或者像一座爆发的火山,而那样的气势不知能否调教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处处给我添乱的刁羊羔子!
领导通知让我去领人,真有点从看管所领自己犯了罪的儿子的那种感觉……
“就站在这儿,别动!”我气呼呼地扔下一句话,转头就走,这是我第一次让学生站在教室外头,因为以前我总觉得那样太丢人现眼。
楼道口下去是个楼梯,灯是感应灯,我跺脚,让灯亮。
然而那灯似乎在和我作对,任我怎样跺脚却都无动于衷,我自信我用的劲比刚才抡耳光的力气要多出三成来。
然而它却默默地站在头顶,冷冷地看着我暴跳如雷……
我终于偃旗息鼓,决定摸黑下楼。
突然听身后轻轻一响,是他——刚刚挨打的学生在跺脚。
只一下,灯亮了……
阴暗的楼梯顿时亮堂起来,而一种异样的感觉突然如电流布遍全身
他是我刚刚扇过耳光的学生!是他,给我点亮的灯,头顶的心上的灯!
我从来没有好好和他说过一句话,更没有表扬过他,每次都是在他犯了错误之后,厉声呵斥暴怒如雷,甚至会和刚才一样,武力征讨。
我想他在挨打又被罚站之后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站在我身后看我如八十老太颤巍巍地摸索下楼而幸灾乐祸,最起码是冷眼旁观——他有这个权利。
可是,他却没有!
一种感动在心中涌动,我没吭声,没回头,似乎很漠然地下了楼梯。
我心平气和地从领导那儿带回了自己的学生,带回那个“倒霉蛋”。
第二天,我在班里说起这件事,我不知道是想向他诚心地道歉,还是想表述我的感动,只是当站在讲台上我说完那一幕时已经泪流满面!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动一下。而他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微微一笑,腼腆地低下了头,那样子,好像一只听话的小羊羔。
篇3
关键词:有效性;兴趣;课前小故事;历史教学
根据不同的情况,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所起的作用不同。精心指导设计,对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显著。现将“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总结如下。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考能力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时,四班的鲍××同学站在讲台上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历史小故事是硬脖子县令”,她刚一说完,“啊?”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有的偷笑,有的在看我,鲍××接着说:“同学们!听我细细讲来。”她当时那个表情既严肃又幽默,我暗中窃喜,这个小丫头还挺有驾驭能力的。她生动地讲述着汉光武帝时的那段历史,吸引了全班学生,我的那堂课上得也非常顺利。学生说喜欢上历史课,因为历史课很有趣。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通过讲戚继光抗倭、杨振宇抗日等故事,利用故事中人物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大唐盛世等故事,树立中华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通过小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包公的清正廉明、秦桧的阴险狡诈等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时,学生讲述了勾践卧薪尝胆等故事。当时李××同学在点评时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大业。我们学习中遇到点小挫折算什么,只要不放弃,将来一定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她的评论让我为之赞叹。半年后第11届校田径运动会的长跑赛场上,我班的李××同学,最后一个跑到了终点,被其他的长跑运动员落下了两圈半的距离。观众席不断传来嘲讽:“跑得那么慢还参加这个项目。”在众人的注目下,她坚持跑完了全程。“你真棒!”我鼓励她说。她笑着回答:“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坚持不懈,最后成功了,我知道在长跑时大家都在笑我,但是我坚持下来了,我没有放弃,事实证明我能跑完一万米。”说话时她的眼睛里充满坚定和信心。这件事让我很感动,至今难以忘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得不感谢当时讲这个小故事的学生精彩的表现,也让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历史小故事的魅力。对于当代独生子女听不得批评、经受不了失败这一现象,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时,学生讲了“韩信谢漂母”的故事,韩信为感谢漂母当年的分食之恩,到处寻找漂母并赠以千金。我留下了当天的作业,就是放学后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二天,回来汇报,有的为父母洗脚;有的打扫房间;有的给父母捶背。感恩教育要不间断地进行。
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时,学生讲述了历史小故事“有为的商汤”和“残暴的商纣”,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关心百姓的君主,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商汤得到伊尹等贤才的辅佐,成就大业。商纣众叛亲离,使固若金汤的商朝土崩瓦解。当时我设计了一个延伸问题,“这件事对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与同学间的交往有什么借鉴意义?”大家争着抢着地回答:“要关心同学,同学才会关心我。”“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我有困难的时候,同学也会伸出援手。”“不欺负比自己小的同学,否则比我大的同学也会欺负我。”
经过4年多的教学实践,在我的初中课堂上创设“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这一环节,收获很大。首先,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历史素材、讲故事、点评三个环节的参与锻炼,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生活充满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特别是通过讲故事树立了进步生的自信心,重新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积极热情地面对学习,敢于迎接挑战,使学习能力加强,成绩收效显著。其次,教学契机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在不断的成长。几年下来,积累了大量的精华历史小故事,汇编成历史小故事集,供学生学习借鉴。
篇4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我们的学生是否有质疑的愿望,敢不敢质疑,关键看是不是有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学生搞好关系是营造质疑氛围的关键,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教学观与师生观,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我的具体做法是:(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彻底摒弃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要求、问题的难易、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尽量少讲、精讲,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激发他们生疑问难的愿望。(2)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每当我的学生提出质疑时,我都用赞许与信任的眼光鼓励他们,即使有的问题有点离谱,我还是给予适当的表扬,以便于树立他们质疑的信心,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质疑习惯。
二、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化学是将来社会的中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发挥化学优势,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我们广大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的具体做法是:(1)通过讲解化学小故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不少的化学小故事内容丰富生动、知识性强,通过讲解小故事,使枯燥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来联系起来,学生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久而久之也就有了质疑的能力。(2)通过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要想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必须通过仔细观察、积极思维才能做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通过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篇5
在“故事传承人文,故事生产快乐,故事开启智慧,故事成就人生”的教育理念背景下,把故事融入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生本课程,使故事课程化、课程故事化,充分发挥故事课程的力量,用故事来论道、引趣、燃情、启智、明理、励志、导行,让学生从故事的绿色通道,成功进入人生的跑道,这是一种新的思维向度和教育主张。
故事课程的首要特色是“隐性育人”,即把深刻的道理蕴育在有生动情节的事件里,把教育的元素蕴含其中,以故事为载体,辅以多种教育手段,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它有效规避了中国传统德育的教条化和仪式感,了无痕迹、贴近人性,回归“育人”的本真,为人格成长和发展蓄力。
细化教育、以小见大是故事课程的第二个重要特色。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让小故事担当大使命,故事课程无疑是一种更细化更具体更容易落地的德育。例如,爱国这一教育主题,对不少学生来讲,可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从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做起,就让爱国变得具体、可感、真实、易做。如果,爱国教育从爱家乡教育做起,其理念是:祖国是放大了的家乡,家乡是缩小版的祖国。以“爱家乡”为基点,以“爱祖国”为目标,以“讲故事”为方法,开发校本教材,确定上课或活动的时间地点,定期组织主题学习,并进行评价反馈,将故事的教育以课程意识来建构,就可以使“爱家乡”的主题教育成为一门故事课程,从而让爱国教育更贴近生活、深入人心。该故事课程可以继续分解为若干个“点”――“我亲眼见证的家乡变化”、“说出你的秘密:我和家乡的小故事”、“中国梦・家乡梦・我的梦”……以故事为突破口,抓住一个“点”,连成一个“面”,辐射一个“体”,小小故事里,无限教育力。大价值观的形成,在小故事里更容易实现。
故事课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力、教育力,还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管理力。利用管理故事来管理学校,用故事的内在精神来统一师生的精神尺码,引领师生的思想行动,有利于从“根性”唤醒学校管理的动力系统。
当故事课程直指教学力、教育力、管理力的时候,就全面聚焦了学校工作的三元素――教学、教育、管理,那么,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我们需要研究故事课程的“三步走战略”――
故事阅读课程是故事课程的第一步,是开展的前提。它的内容包括“读”故事、“看”故事、“品”故事、“赏”故事、“背”故事、“诵”故事等,从而做到对故事初步的理解和思考。把阅读课纳入课表,使其成为写作课的拓展与延伸。这里的故事可以是寓言、童话、典故、人物事迹、成语故事,也可以是现实的直接生活经验:不但要阅读书籍的故事,还要阅读生活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社会的故事。不仅要读出“深度”,还要读出“宽度”,更要读出“效度”。
第二步是故事演绎课程,它是内化的方式。让每个人“演”故事、“玩”故事、“讲”故事、“辩”故事、“绘”故事、“做”故事、“赛”故事;通过成立“故事剧场”、“故事社团”,举办“故事舞会”,召开“故事汇”主题班会,开展“故事演讲”、“故事辩论”、“故事绘画”、“故事作文”大赛等途径,把活动做得有目标有取向有意义有价值,做出品质、品位、品牌,最终由活动走向课程。在此要特别注意:活动不等同于课程,课程是持续的、长期的、链条化的、跟进的、有价值取向的。要把一般性的活动与真正的活动课程区别开。
最后一步是故事创新课程,它是创新的体现。在校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写”故事、“创”故事、“生”故事、“呈”故事、“评”故事――对故事进行编写、创造、生长、呈现、评价,直至升华为“传奇”!以故事为起点,落脚到育人。从师生自身的经历创造师生的故事,从学校自身的发展创造学校的故事,让校长、教师、学生都有故事感。当一所学校流传着“校长创业的故事”、“教师教学的故事”、“学生成才的故事”,甚至连校树、校石、校歌、校徽、校训都有故事的时候,当教育史上流动着学校的“传奇”的时候,教育的意义不就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了吗?
我们相信,当故事课程的理念得到有效践行,当“故事”成长为“传奇”的时候,就是故事课程最有力量的时候。
(摘自《中国教师报》2013.10.23)
言 论
我倡导中小学一定要让每个学生扫好地、写好字、读好书、唱好歌、绘好画。五好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从扫地开始学做人,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写字读书开始学会学习,从做操开始健体,从绘画、唱歌开始学会审美,这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我把它叫做必要发展缺一不可。
―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国家督学 周德藩
相关链接
宁波市冯家小学“故事课程”实践
“故事课程”是宁波市冯家小学的一个品牌,选择以故事作为一门课程,基于学校对故事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能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能力、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深刻认识。
篇6
孝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特别注重孝道,因而孝道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然后才能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门正面墙壁上悬挂的一幅标语就是“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或“爱科学”时, 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指望他真心真意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呢?”可见,孝敬父母,尊长敬老,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可抛弃的传统美德。然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不尊敬不孝顺父母,有的甚至顶撞、对抗父母。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父母却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父母教育孩子时,孩子顶嘴的声音盖过了父母;父母辛勤劳动赚钱,勤俭节约,孩子好吃懒做,出手阔绰;孩子在家中习惯任性,颐指气使,父母就像是围着“太阳”转的“月亮”,默默奉献……因此,传承孝道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将孝道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呢?
一、 利用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净化学生的心灵
“百善孝为先。”我国古代有“黄庭坚涤亲溺器、杨香扼虎救父 、丁兰刻木事亲、黄香扇枕温衾”等感动天地的二十四孝小故事。每个故事中的的人都是平凡的儿女,为父母做的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小事。利用这些传统美德小故事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生不但印象深刻,而且能引起他们的思考,反思自己以前做的不对的地方,并积极改正。记得我在给学生讲授“黄香扇枕温衾”的小故事时,我班的淘小子刘芳宇听得特别认真,还不时地举手提问。回家后,他的言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据刘芳宇的妈妈说,原来他就是家里的小霸王、小皇帝,他要什么就得大人给他拿,他想看动画片时,不管大人在看什么都得把台调给他。自从听了我每天讲的“二十四孝小故事”以后,他变了,变得又懂事又懂礼貌。每天回家后,不是忙着看动画片,而是先写作业;妈妈做饭时,他能主动帮忙烧火;大人看电视时,他想看动画片,不是像从前一样抢过遥控器,而是先问问妈妈可不可以。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他能主动帮妈妈洗脚,说到这儿时,我从刘芳宇妈妈的眼睛里分明看到了晶莹的泪花。故事虽小,作用巨大,利用这些传统美德小故事,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下“孝”之根。
二、 利用“国学大讲堂”引导学生身体力行
我们学校为了传承国学经典,更好的教育学生,开设了国学大讲堂活动。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弟子规》。孩子们每天在学校诵读《弟子规》,品味内涵,聆听相关内容的古代优秀小故事,回家讲给父母听,然后动手实践。这一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孩子们的思想,引导着他们的言行。课上,讲到“入则孝”这一节时,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也许是其中的小故事感动了他们,在践行时,孩子们的做法真让我惊喜。我班于萌萌的妈妈欣喜地给我打电话,问我:“老师,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为什么于萌萌回家变得爱做家务,也不和我们顶嘴了呢?”她还说:“以前,这孩子回家从来不帮忙。哪怕只是捡捡桌子、洗洗碗也从来不动手。你一让她干活,她总说自己还小,长大再干。可是今年她变了,经常帮我收拾碗筷,有时还给我捶捶背,陪我聊聊天。”“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沃土,播种希望,就会有收获。国学经典虽然不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但却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品行。
三、 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孝道教育
古人云: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乳之恩。孝道是所有晚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教材有很多适合渗透孝道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时如果有效利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分析:“你喜欢小兵吗?为什么?”孩子们回答:“小兵那么小,却很孝顺。他知道父亲生病需要钱,就不让妈妈浪费钱给他买玩具。他真懂事。”我又引导:“假如你是小兵,你会怎么做?”学生的答案更让我感动:“假如我是小兵,我不但不会让妈妈给我买玩具,我还会去捡废品卖钱给爸爸治病。”多么懂事的孩子呀!他们不仅能想到爱父母,而且能想到怎样做,说明他们真正懂得了孝道的内涵。此外,还可以把孝道教育内容的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孩子们去做了,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可谓一举两得。还可以与思品课教育相结合,联系思品课课本内的相关内容,组织实践活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也与课外实践形成互补。
四、 利用家庭教育加强孝道教育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体验型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高效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笔者认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高效课堂的境界,语文老师关键要着眼于“未知――好奇――兴趣――探究――求知”的学生学习心理轨迹,坚持以革新教学模式、方法为切入口,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及需求为核心,以学生体验为主要因子,按需施教,将教学目标、要点寓于“体验型、多元化”教学模式中,使学生在新型(参与、沟通、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中切身体验到兴趣自主、融入自我所产生的乐趣、激情,进而自然升华其思想和能力。
一、“体验型、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的要素概论
何为“体验型、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它有如下几个要素和特点:
一是教学内涵的多元化、包容性。即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工具、考核体系等方面讲求多元化;还要求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类、分层级进行因材施教,让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切实体验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和“激励”。
二是教学方式的体验型、多样性。从学生参与、体验的方式来看,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方式可以表现为阅读、视听、感悟、写作、续编、表演、演讲、讨论、辩论等。从另一角度上分类,其表现形式可为情境式教育、背景式教育、拓展式教育、体验式教育、互动式教育、视听式教育等许多教学形式。
二、“体验型、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语文老师需不断强化自我感悟,并做细、做好备课工作,且在运用各种模式时,既做到因材施教,又做到融会贯通。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研究了八种有效的信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并注重于具体运用。
(一)注重营造好奇、兴趣、自主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1、“背景式”教学――此模式突出“引导”功能。开课之时,把背景资料、问题争议、疑点悬念等作为“噱头”、“引子”、“关子”,学生往往会因此迅速集中注意力,他们的思维也会随之迁移到老师的下一句话或稍后讲解。如为了教学好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我在开讲这组课文之前,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利用网络资源,下载苏联儿童与德国兵战斗的故事,下载在中国的中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并与学生一起观看,不时提提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因现在的学生处在和平的年代对战争年代的背景了解不多,我们就要利用网络资源为载体,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通过这样的课外学习,学生能领悟到:战争会让无数人失去生命,现代战争同样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灾难;通过这样的课外学习,学生能心愿的闸门说出自己的呼吁:“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战争中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们要和平的环境,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而读书!”这样学习这一组课文就很轻松了,教学效果也非常好。因此,老师在备课时结合课题需要,搜集、筛选发生在身边的时事、故事等等,做好背景铺垫,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故事式”教学――此模式突出“启发”功能。有时可讲到一定的地方不往下讲,引导学生对以后的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小英雄雨来》,我让学生先看课件后感知故事主人公雨来的品质,再默读课文,在学习小组把课文中的六个小故事分解,每人讲一复述一个小故事,然后启发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六个小故事的小标题,再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小标题,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讲雨来的感人故事,这样拓展延伸,就更能拓宽学生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如讲述“曹冲称象”,当讲到该怎样称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的重量时停住,让学生想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称象”,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又如讲完科学幻想故事后,启发学生谈谈自己长大以后对发明创造的理想,让学生大胆地想象。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边听,边动脑筋,发展了想象力。
(二)注重培育参与、合作、探究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1、“体验式”教学(或称“参与式”、“场景式”教学)――此模式突出“参与”、“合作”功能。老师可以供给学生必要的道具,让学生进行“演戏”――亲自扮演故事人物,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去体验和表达人物的内在情感。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夜莺的歌声》,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借助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诱敌―-传信---摆脱”为主线, 让学生扮演德国军官、“小夜莺”、游击队员,让学生展示出各自扮演角色的语言、内心、行动和神情。让学生去表现敌人的愚蠢、凶恶;让学生去展示“小夜莺”的沉着、机智和勇敢。这样让学生主动“体验”、“参与”和“合作”可以加深对课文、故事内容的理解,促使其想象力不断发展。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现实社会活动的“看医生”、“当警察”、“扮老师”等,或者续编小故事,有时还可以拿着图与学生一起看图说话。这些生动活泼的体验式游戏可以让学生改变社会身份,模仿、预习未来的社会角色,还能丰富他的语言词汇,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使他从中获得快乐,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起自信、自立。
2、“展示式”教学(或称“体会式”教学)――此模式突出“探究”、“感悟”功能。首先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辅助下进行自主预习、自我感悟,然后,在老师提供的平台上,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认知成果、感悟体会,并接受师生们的询问、质疑、赞许等。如赣州市组织部为我拍摄专题片时,我上了一节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展示课,先由我的梦想引出孩子们的梦想,孩子们激情飞扬、放飞梦想。一个孩子说:“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好老师!因为赖老师教了我们两年的语文课,我觉得赖老师认真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耐心细致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我感到很快乐,很幸福!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希望,一定要实现我的梦想―当一名像赖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另一孩子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设计师!设计出未来的电脑住宅、电脑火车、电脑航母、宇宙飞船、宇宙地震探测仪、宇宙接待站,让人类幸福美好!”这种“体会式”和“展示式”教学模式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思考力及想象力;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也易提升学生之间的认同感,引起学习共鸣。
(三)注重追求关联、拓展、实用效果,有效催生学生的想象力。
1、“关联式”教学(或称“迁移式”、“拓展式”教学)――此模式突出“拓展”功能。基于语文与英语、品德、自然与数学等不同学科之间,在渊源、语法、逻辑、应用等不同角度、层面都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学习迁移”之规律不可忽视,运用得好则可获事半功倍之效。关联教学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阅历,可以启发学生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中寻找联结点,通过对关联信息、拓展知识的比较分析,可以悟出它们的共性、规律及差异。譬如,字词认识、语义理解及写作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人们日常学习、交流的必备能力。若单靠老师的“说教”、“填鸭”式教学和学生的死记硬背,不免过于枯燥、抽象。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课的三首古诗词,借助网络资源在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和诗意后,我就引导学生根据《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诗意画三幅画,描绘出诗中的景物,表达好诗人的思想感情。若老师将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引入语文课堂,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又刺激了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分析、发散思维触角,陶冶情操,培养美感。
2、“生活式”教学――此模式突出“自主”、“参与”功能。笔者注重确立“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实用意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学生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有些标语或广告牌的宣传词、宣传语,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在新课程理念下和信息化的环境下,我们要让“体验型、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注入鲜活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最佳落实与体现。
篇8
语言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婴幼儿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3-6岁的时候,语言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幼儿成长成才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有效的语言教育活动,不仅让幼儿能在集体环境下接触多种多样的语言,还可以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步掌握语言交往的各种技能。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语言创新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教育;创新教学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语言的沟通。良好的语言能让人心情愉悦,办事效率提高,对于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幼儿语言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语言教学设计。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语言教学虽然表面上像是多样,但是也存在着由于教师缺乏深入思考与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关注形式,导致幼儿语言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因此,如何让幼儿在语言课堂中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积极的学习,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训练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著名幼儿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判断有意义的学习主要是看学习的结果是否能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积极作用。众所周知,幼儿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社会观等正在塑造与发育的阶段,而所谓有意义的学习就是于帮助幼儿建立一个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幼儿园教师组织语言教学活动,提高幼儿认知水平重要的教学依据。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基础教育,他是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而进行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的时候,必须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而看说恰恰适应了幼儿学习的需要,所以教师通过的认真观察、发现,捕捉幼儿兴趣所在、发展所需的内容,让幼儿进行更加有意义的学习。例如,我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常常给幼儿看一些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图画,以此吸引他们的兴趣,而这些图画一般是可以连成一则小故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看图,用自己的话语讲图画所要表的内容说出来。比如,我给学生有关人鱼公主的图片,我会在引导学生表述图片时会让幼儿尝试着加入自己的想象,这样幼儿可以一边思考图片的内容,一边组织自己所要表达的语言,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说出来。当然,每一个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也有所差异,有的学生知道图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就是不能用语言组指出来,我这是让他们分别说出图片中每一样事物的名称,然后又让学生串联起来。
二、利用小故事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持续性的发展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幼儿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进行知识的汲取时,受生理机制成熟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制约,由此会呈现出一种序列性。具体到语言教学而言,由于语言在组织的时候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时候也应该具有针对性,让语言教学的内容选择更加适合幼儿的需要,有一定的侧重点。故事是每一个幼儿都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当他们听一则故事的时候很快会沉浸在幻想之中,因为他们会将自己想象成故事的主角,然后在故事的情节中来展现自己的勇敢,这实质上反映了幼儿渴望表现自己的情感。所以,教师利用小故事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给学生展现出自我的平台,如此一来就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我在上课的时候,不会对幼儿的学习内容进行强制性的要求,而是想方设法让幼儿能够畅所欲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每当幼儿放学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给他们讲几个故事,来拉近他们与孩子的距离。我是利用这个事情,鼓励学生将他们父母给他们讲的故事在课堂上说出来,讲给大家听听。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讲了狐假虎威的故事,他说:“一天,森林大王老虎正在找吃的,他抓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他说,上天配自己来做百兽之王,如果老虎吃了自己,上天会惩罚他的。”但是,很快,这个学生就讲不下去了,究其原因,不是学生不知道故事的内容,而是当大家都在看着他的时候,或者是他在讲故事,别人在窃窃私语,让他有些不知所措。我这时候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并且带动大家一齐鼓掌给他加油打气。这样,这个学生的自信心很快的就竖立起来,他继续讲下去,直到将这个故事讲完。我则根据这个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表扬他的优点,还给他小红花以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激发起来,他们也渴望在众人面前更好的表象自己,于是也要求将自己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在这种气氛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不再畏惧在众人面前发言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语言教学与环境整合
语言并非与生俱来,儿童的每一个语言发展阶段与其发声器官、神经系统、生活经验与表达动机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多媒体,给学生以声、光、影等方面的刺激,让语言教学与环境整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抓住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述有关环保方面的话题时,如果教师空洞的讲述环境污染对人的成长有多么大的危害性,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多么大的破坏性,学生不一定能听得懂。我采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式,将一幅幅空气污染,燃油泄漏、森林破坏。动物死亡等卡通图片展示给学生,然后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环节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如何的保护地球等。
结束语
幼儿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幼儿的终身成长。语言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幼儿成长成才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不仅让幼儿能在集体环境下接触多种多样的语言,还可以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步掌握语言交往的各种技能。故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从以上三个角度同时进行,经实践检验是一种有效之策。
作者:刘兆婷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炮车镇中心幼儿园
篇9
关键词:通用技术 调动 学习 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之后,笔者发现在各种各样的课堂中,效果比较好的是利用教学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浓厚的通用技术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营造丰富的技术学习气氛,在每学期初,我与学生约定,每节课开始的三分钟,给学生观看与技术有关的新闻,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从而使之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并且这也使他们产生了很大的愉悦感,开阔了技术视野,了解了更多与技术相关的知识,增强了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能更主动地关注生活中的技术。
二、补充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有趣小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当老师照本宣科,就书论书时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而每当老师说,“同学们,关于这个问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时,学生们都会瞪大眼睛,好奇地听下面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穿插一些活泼生动并和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故事和情节,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如我在讲发现问题这一节时补充斯坦因门茨“一线万金”的故事;在讲明确问题这一块内容时讲一讲发生在八九十年代东北司机王洪成导演的水变油事件;在讲结构与稳定性这一节时讲一讲哥伦布立鸡蛋的故事;在讲系统的相关性时补充美国的福特先生大学毕业后是如何进汽车公司的故事……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需要老师认真地备课,仔细地筛选,自始至终以最合适的案例内容、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展示方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同学们从更直观的层次上把握所学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上课听讲的效果,也容易使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运用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我们没有通用技术课配套的教具,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没有适时的实验演示,显得内容有些空泛,如果适当增加一些演示实验,并让学生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就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例如在讲结构与稳定性时,我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我拿了一支削尖的铅笔,问同学们能不能把它立起来,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纷纷从课桌上拿起自己的铅笔试了起来,可都没有成功,这时我说:“我有办法把它立起来”,这时同学们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我,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我拿出了三把小刀,然后插在能使铅笔大致平衡的三个面上,再调节一下小刀的弯曲角度,铅笔就真的直立起来了,同学们目瞪口呆,深切地感受到了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又如在讲结构的类型时,有一个鸡蛋承重实验。把三个鸡蛋放在三个瓶盖上,然后在鸡蛋上放一些重物。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刚开始他们以为鸡蛋很脆弱,所以我就选了几本书放上去。后来学生不死心,就抱来了一大摞书,非要把我的鸡蛋压碎不可,然而令他们惊奇的是鸡蛋仍然完好无损,这下学生都惊呆了。但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又想到把教室后面的半桶矿泉水拿过来,想给我出个丑,没想到我答应了他们,果真把它放了上去,结果鸡蛋依旧完好无损,这时候就有学生怀疑我的鸡蛋是假的,为了证实,我拿来了一个学生的快餐杯,轻轻一磕,鸡蛋就破了。这时候学生既信服又好奇,怎么会这样呢?这节课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们精神特别集中,纷纷举手要求亲自尝试,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课堂的效果非常好。
四、通过图片、视频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实课堂内容,必须增大信息量,如:需要一些图片、视频资料等等,我就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器材,到生活中去寻找我们需要的素材,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针对性强,和教材衔接好,而且素材来自我们身边,学生看起来有亲切感、真实可信。同时,我还利用网络资源找到我们无法从生活中直接找到的资料。无论是自己拍摄到的,还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效果是非常好的。例如,在讲《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节时,我拍摄了许多我们学校中人机关系处理得不好或很好的照片,利用多媒体放到屏幕中让学生判断好还是不好,再找一找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学生很兴奋,课堂非常活跃。又如在讲《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时,我用照相机、摄像机拍下了学生比较熟悉的领带制作流程。再如在讲《设计表现图》一节,讲到动画演示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神六”的动画发射视频。又如在讲《技术的未来》一节时,让学生观看盖茨的未来之家。又如在讲《工艺》一节时,由于实际操作画线、锯割、锉削、钻孔等工艺可视性不好,有些工具又很难搬动,我就用摄像机把我的实际操作过程摄下来,再利用多媒体放到大屏幕中观看,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从而极大地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这种从根本上改变了通用技术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积极性,教师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应不断为课堂教学积累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李艺,董玉琦.《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2]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篇10
一、编写历史朝代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记忆基础知识。
初一历史新教材图文并茂,并配有辅助文,可读性强,尤其是历史小故事,能让学生比较感兴趣。但读完历史小故事后,学生短暂的学习兴趣也随之消失了,因此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对学生来讲,没有兴趣可言。针对这种状况,为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编写了历史朝代歌,让学生理解记忆。
比如:初一历史的朝代更替情况(夏——商——西周——东周——春秋和战国——秦——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和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朝代很多,学生死记硬背难度很大,可以这样让学生去学习:先让学生熟读师生共同编写的历史朝代歌,再让学生试着用流行歌曲的调子唱出来。学生都跃跃欲试,经过全体同学努力,最终给这个朝代歌谱的曲子是模仿little star 的调子,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基础知识,构建起了知识体系。以下就是我们编写的中国历史朝代歌:炎黄子孙华夏祖,禅让制度尧舜禹,夏商西周与东周,春秋战国乱悠悠,一统秦朝西东汉,文帝景帝美名传,始皇武帝载诗篇,三国两晋南北朝,朝代更替何时了,隋唐五代又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二、充分运用中国地图,让学生产生一种很想知道祖国过去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引起学生的有意记忆。
在新学期伊始,我便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好一张中国地图,而自己则准备好一张大的中国地图,让学生知道,这就是我们祖国的版图,提出问题:有谁知道这个版图是怎么形成的吗?好好地学习中国历史,就能知道答案了。因此,在学习中国的每个朝代更替时,我都让学生对比当时的版图和今天的中国地图,由学生对比说出差别,领略中国的领土面积是怎样一步步扩大的。这样落实下来,学生便有一种强烈的了解祖国版图的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就大增。
三、运用唐诗宋词、成语典故创设教学意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学习西汉和匈奴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引用唐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让学生理解:这里的“胡”指的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指的是匈奴)?再如“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等诗词,“草木皆兵”、“卧薪尝胆”、“四面楚歌”、“破釜沉舟”等成语典故,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成语典故的含义。
四、运用好课本辅助文中的历史小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辅助文的出现往往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文的内容而设立的,通过阅读,可进一步理解正文。但是,辅助文出现的历史小故事,介绍一个历史人物或讲述一个小故事,都是很简略,有的学生看不大明白,可能会一知半解。因此,在学习每一课时,针对课本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小故事,可事先查阅资料,给学生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
五、分组学习,激发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初一学生年龄小,善于表现自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组学习的方法,全班学生按学习成绩、思想表现及同学之间的合作情况以6人为一组分成8个学习小组。我根据各小组成员上课回答问题及纪律遵守方面的情况给各组打分,并且每节课都根据各小组的得分情况评出明星小组,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评出明星小组,并对明星小组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为此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参与竞争的意识,在各组之间的对抗中,所学知识迎刃而解。
六、让学生讲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每节课的前一天我都会给学生发放预习内容,让学生根据我设计的预习内容去进行自主预习,上课时让学生进行预习展示,展示的过程就是学生讲课的过程。初一学生对站在讲台上象老师那样讲课感到非常自豪,为了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为了给自己的小组挣到最高的分数,学生课前的预习非常认真,他们为了弄懂、讲通每一个题,会想尽一切办法查资料。看着他们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我感觉一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