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27 07:3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培训

篇1

中华根文化培训心得

经过三天两晚的学习,让我感受非浅。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也参加过许多培训。但从来没有一次培训带来如此特别充满激情、能量的感觉。在培训前,以为只不过是教我们如何以制度办法来管理好团队。当时还在想,不就是加强流程制度管理监督办法嘛,学中华根文化之“弟子规”有什么用呢。怀着一个疑惑和好奇的心。静馨老师巧妙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系教育和西方的系统管理优势相结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西方系统为枝干,通过五个部分讲述高管如何在企业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企业永续经营的连根养根、枝叶繁茂的课程。第一部分:一个中心、正己、化人两个基本点。通过以中华从古至今“孝”为先的弟子规为切入点,学习企业管理自我管理、自教育的方法;第二部分:三颗种子、四个转弯、五个步骤,六加三体系,来教我们如何为企业选择好员工、产品,要关注人心、内省正己等。第三部分:以因果律及心念、心能、心法,教导我们积善行德;第四部分:企业十字导航及能量能级,帮我们清除负能量提升正能量;第五部分:连根养根仪式及根行销系统课程学习。虽然整个课程很紧内容很丰富,但是结束之后一感觉身体充满能量和信心点累感都没有。

回到家里回顾这一切真是很感动,觉得时间流逝太快了。此次课程给我的感想很多。在当今许多缺少人性关怀和原始的“根”的世界给我心灵带来很大的震撼。我或许说不上来到底学会了什么,但是它却给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洞悉人生真谛,教人以行善为道,懂得惜福修善,宽大心量,深信因果。这些让我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它能像启明星一样时刻引导着自己前进的方向--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曾经看到书中写过:今世之人,大多不知道阴阳幽明之理,以为人死无鬼,一切断灭。所以活着的时候,无论什么事,只要一时有利于自己,就算有害于他人,也照做不误;或者别人所受损害比自己所得的利益大过千万倍,也毫无顾忌。所以一切夺人富己、压人贵己、损人寿己等等杀盗妄十恶大罪,无不放胆去做。却不知寿算尽时,生前一切怨鬼,皆来索命,死后同至阎王处审判;生前所得之便宜、所作之黑暗事业,都要一一偿还,或入地狱,或入饿鬼、畜生道中;其所得之业报,与生前所作之十恶,其轻重大小,如五雀六燕一样,分毫不差。如果你要希望子孙代代都有福,那需要懂得种布施的因。布施是培福,布施是开源。又要懂得惜福,爱惜福报,不浪费,不奢侈,那么自然家道昌盛,就能够传若干代。

我相信因果轮回的事实,我相信它会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淡定了,更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遇到如意的事情,更加懂得感恩,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先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老天以此为戒在提醒自己。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少了互相指责,凡事先从自我开始反省--我错了,这句话犹如剂般,多了自我反省,多了相互包容,多了相互理解,关系更加融洽了,更能冷静下来通过十字导航、四个转弯、五个步骤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源,再步步解决问题。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问题解决了,心也舒畅了。这就是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即能心想事成。

篇2

[关键词] 新员工;岗前培训;医院文化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1(b)-144-02

岗前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岗前培训的目的不仅是让新员工进一步了解医院的历史、发展远景、工作程序、管理制度等,更重要的是改变员工与组织文化不相适应的个人作风和态度,将组织文化渗透到新员工的观念和行为之中[1]。

1 在岗前培训中传递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医院成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2]。医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构成了医院文化体系。新员工岗前培训内容的设计,应以加强新员工对医院文化的认同为导向,而不是简单关注特殊工作岗位对新员工的要求[3]。

1.1 医院精神文化的传递

医院精神文化是医院员工和管理者在医疗服务过程和经营实践中,逐步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理念、信仰等[4]。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通常在岗前培训中会向员工传递以下精神文化:一是医院精神、医院价值观、服务理念、办院宗旨、院训等;二是院史、发展远景、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传承等;三是院标、院徽、院旗、院歌等。这些精神文化的传递不仅要请医院领导、专家作专题讲座,还应贯穿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融于每一个细节里,如印发带有院标的《新员工培训手册》、新员工培训统一穿着印有医院标识的文化衫、组织活动时齐唱院歌等,这样会在潜移默化中让新员工接受医院精神文化,对医院群体意识、理念产生共鸣。

1.2 医院制度文化的传递

医院制度建立后,其内涵被员工从心理上认同与接受,并自觉遵守形成自律时,医院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也可以说,制度文化是医院为实现医院目标给予医院员工的行为以一定方向、方式的具有适应性的文化。岗前培训作为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第一个载体,向新员工传递着医院的基本制度与核心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等,目的是让新员工了解、接纳医院规章制度,确立心理意识,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执行、监督和落实医院的规章制度。培训时可以直接讲述为什么建立制度,让新员工了解每一项制度的重要性及遵守制度的意义。

1.3 医院行为文化的传递

医德规范、行业作风、员工行为准则、医患沟通技巧、职业礼仪等均是岗前培训不可或缺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内容的培训不是简单地让新员工对其有所了解,而是让新员工从思想上对其认同,思想上认同了就会主动接受进而指导行为,也就完成了岗前培训中行为文化的传递。培训可采取列举案例、师生互动、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进行,让新员工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因为行为文化体现了医院员工的言行举止、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外部形态。所以,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折射,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医院文化的终级目标和形象[5]。

1.4 医院物质文化的传递

要想让新员工做到“以院为家”,就要让新员工了解这个“家”。因此,医院的环境、建筑、设备、设施、各学科的技术水平、著名的医学专家、医院的品牌、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等物质文化必须传递给新员工,在新员工心目中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一个物质文化丰厚的医院可以让员工增加自信心、凝聚力与自豪感,从而激发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2 在岗前培训中传递医院文化的深远意义

岗前培训营造了医院积极向上的氛围,医院文化对新员工起到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的作用,同时,也让新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虽然岗前培训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半个月,但这种短期的集中式培训会让新员工迅速转变,让我们看到医院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1 完成“医院人”的角色转变

新员工大多数是由学校直接步入社会的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特别是面对新环境、新岗位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岗前培训就像一座彩桥,连接着医院与外界;医院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新员工穿过彩桥,完成由一名学生到“医院人”的转变。

2.2 缩短适应岗位的时间

新员工对医院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服务流程在岗前培训时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在走向工作岗位时不会感到陌生,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经过短暂磨合后,便可走上正轨。

2.3 激发出新员工的积极性

新员工融入医院文化后,在共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驱动下,其事业心、责任感都会逐步加强,自觉地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进取的精神。同时,新员工在接受共有的价值观的基础上,也会把自已努力的方向引导到医院发展目标上来。

2.4 培育忠诚员工

岗前培训会使新员工对医院及领导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在第一时间树立起为医院服务的意识。在医院与员工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下,员工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感受到与医院同发展、共命运。因此,岗前培训中医院文化的传递对培育忠诚员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体会

岗前培训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出具体计划,与医院领导及培训老师做好充分的沟通。

如果新员工在短期内需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容易导致新员工培训时掌握不了重点,大大降低培训效果,在具体实施时,尽量避免信息超载。

培训形式要多样,可以是多媒体演示授课,也可以收看影视资料;可以请专家、领导作报告,也可以对话互动;可以组织适宜的文体活动,也可以到艰苦的农村去锻炼等。总之,增强新职工对培训的兴趣,可以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Sheila H, Marilyn S. Orientation redesign [J].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2006,60(7):43-45.

[2]符壮才.医院文化管理与建设[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3]Wesson MJ, Cogus CI. Shaking hands with a computer: an examination of two methods of organizational newcomer orient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5,90(5):1018-1026.

[4]李丽芬,金文山,李妍,等.医院文化在创立品牌中的作用[J].医院管理杂志,2004,11(6):591.

篇3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题)

1. 所有员工上下班必须()按时打卡下班,若不打卡则不计算薪酬。

A. 纸质B. 指纹C. 钉钉 D. 人脸识别

2. 当月累计“忘打卡”或“打错卡”不得超过( )一下规则视为过时行为,给予警告处分:( )以上视为故意行为,给予记过处分。

A. 五次,五次以上10次(含);十次B.十次;五次,五次以上10次(含)

C.十次 ;十一次D.六次;十次

3. 一次性迟到120分钟视为()。

A. 故意行为B.过时行为 C.旷工行为 D.不尊重行为

4. 警告处分在公司公告张贴出发通告,每次扣款( ),绩效扣()。

A. 50元;12分 B. 100元;5分 C.50元;6分D.50元;5分

5. 记大功在公司通报表扬在公司公告贴嘉奖通告,当月发奖金( ),绩效加()。

A.200元;6分B.200元;5分C.50元;12分 D.50元;5分

6. 记大过处分在公司公告张贴处分通知,每次扣款( ),绩效记()。

A.100元;12分 B.200元;12分 C.300元;0分D.200元;0分

7. 降级处分在公司公告张贴处分通知,职务级别降一级,绩效记( )。

A.5分B.0分 C.12分 D.6分

8. 团队与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吸引力、()、约束力。

A. 追随力 B.指挥权利 C.组织纪律D.影响力

9. 请假必须填写请假单,向上级主管提出申请,获准后方可生效,否则以( )处理。

A. 旷工 B.处分C.记过 D.记功

10. 事假分为可避免性与不可避免性,员工请假,若理由不充分或为( ).

A. 不可避免性 B.可避免性 C.故意行为 D.过时行为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0题)

11. 正常薪资=基本工资+岗位补贴+绩效工资+盈利分红。()

12. 拒绝语:一般应该先否定,后肯定。( )

13. 拒绝语:客气委婉,简单拒绝。 ( )

14. 注意客人的形体语言,列如当客人东张西望的时候,从座位上站起来的时候或者招手的时候,都要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时候暗示,他有想法或者要求了。这使得服务应该立即走过去,征询说“先生/小姐,请问有什么需要吗?”等等。()

15. 有薪假:婚假、丧假、工伤假、年假、补休所有工资项目如实发入。 ( )

16. 记过处分在公司公告张贴通知,每次扣款200元,绩效扣6至12分。 ()

17. 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并解除劳动关系,凡本企业下属公司或项目可以录用。 ( )

18. 晋升提级与次月职务级别提升两级。 ( )

篇4

关键词:文化馆;舞蹈培训;群众文化;表演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国人的物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文化发展,这大大加快了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步伐,然而,在舞蹈艺术方面,其发展明显带有后劲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舞蹈艺术特别是舞蹈培训方面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舞蹈表演的水平,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1 现阶段文化馆舞蹈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文化馆舞蹈培训重视不足。我国传统的观念意识对民众一直以”文化”教育为主,所以体育文化特别是舞蹈艺术在我国己处于非主流文化,不被民众重视,这种艺术形态的忽视体现在文化观众对舞蹈艺术的不重视,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演员舞蹈水平的发挥。

(二)文化馆舞蹈培训经费不足。由于文化馆属于事业型单位,其发展经费都是通过政府财政的支持,在现阶段,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政府的足够重视和支持,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也在逐步扩大,然而,由于文化馆各项事务较为繁杂,费用支出也较为庞大,这样,应用到舞蹈方面的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制约了舞蹈培训的发展。

(三)文化馆舞蹈培训教师技能有待加强。制约舞蹈培训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排在所有制约因素的首位,舞蹈教师不仅要掌握和大量的体育舞蹈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熟练地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更主要的是要会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所学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不能简单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机械的去模仿教师的动作。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舞蹈培训的发展水平.

2 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对策

(一)提高对舞蹈培训的重视。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舞蹈艺术进行大力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报刊杂志进行关于舞蹈知识和文化的宣传,最直接有效的宣传,就是多举办舞蹈比赛和表演。通过这些手段的宣传,让群众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所在,展现舞蹈对人们的锻炼价值,让民众对体育舞蹈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提高体育舞蹈的社会化程度。

(二)加大对舞蹈培训的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舞蹈尤其是文化馆舞蹈的资金投入,应该给予其政策和经济上的补助,改善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办学环境,改善教学设施,提高体育舞蹈教师待遇,并对优秀的舞蹈演员给予一定经济资助,或为其以后的发展开通更好的出路,上专业院校或像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有运动等级的评定,达到一定的等级可以在以后的求学道路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在体育舞蹈事业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舞蹈的学习动力和舞蹈工作实效性,从而促进舞蹈的发展。

(三)增加舞蹈艺术的创作灵感。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源于生活,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就要求每一位创作干部应该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吸取生活中的营养,去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佳作。创作是为辅导而服务,人们常说:“学无止境”,只要我们每一位业务干部努力学习、辛勤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创作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四)提高对舞蹈培训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舞蹈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首先需要政府组建定期体育舞蹈教师培训体系,加大交流,组织低收费或免费的教师培训班,以提高教师的学习进修的积极性,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各机构的教师可以交流教学经验,或邀请、指派专家对文化馆的舞蹈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以提高舞蹈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其次,舞蹈教师还应不断学习、积累和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我所用,补充、更新、提高现有的业务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

3 加强文化馆舞蹈培训的意义

(一)提高审美能力。舞蹈课程在很多国家都是正常教学科目,他们认为舞蹈能提升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的前提是具有对美的认识,提高本身的美感,才能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而舞蹈就是增加美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舞蹈的美感是让人从情感上受到感染,从内心来体验,进而变成一种心理欲求。可以说,对学生的舞蹈培训能够唤起他们内心对美的向往。

(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俗语说,手舞足蹈,即是指通过舞蹈来表达一种心情状态,而这种状态一般是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闻一多先生和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都赞成这种说法,舞蹈是一种语言,它能表达最单纯最强烈实质的感情,它能沟通心灵交流思想,能够展现自我,抒发感情。舞蹈是一种艺术,能够使肉体和精神的和美感合二为一,心灵进人美妙的境界,达到彻底的和谐。可以说,舞蹈有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

(三)促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舞蹈不仅能强身健体,带来精神享受,还能再现历史,反映真实的特定生活,以此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了解现实并以史为鉴。如舞剧《丝路花语》再现了盛唐时期的盛况,而且舞蹈保留了各民族人民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如满族的《莽势空齐》、傣族的《泼水节入高山族的《柞歌》等等,这些舞蹈是了解他们文化的重要工具,以此来了解社会,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4 小结

文化馆的舞蹈培训,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融合时代的、社会的、生活的营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更好的胜任本职,更好地完成文化馆的舞蹈培训工作,满足人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海音.文化馆如何应对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J].群文天地,2012,(2).

[2]张晓利.新形势下文化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建设[J].东方艺术,2005,(20).

篇5

2013年12月4日上午,参加了由公司组织的、集团党群工作部xxx部长亲临授课的、关于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x部长主要从企业文化体系构建及基本内涵、如何认识集团科学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做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培训内容深入浅出,使我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将用文化培育“忠诚”作为干好工作的动力,以文化涵养“规矩”作为突出创新的前提,以文化再塑“标准”作为更进一步的基石。企业文化体系:以创业守成为源,以事在人为为魂,以创新发展为体。其内核是一原则、二责任、三诚信的核心价值观,其主体是创业守成、事在人为的企业精神,其外壳是真想事、真干事、真管人、真管事的“四真”作风和用真心、说真话、做真人、干真事新四真思想,这一系列的企业文化内容均提到“责任”.现就“责任”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谈谈自己在学习后的一些感悟:

“责任”即分内应做的事。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会伴随着你直到生命终结。培训中x部长提到“责任”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企业负责,二是履行职责,认真负责,完成任务。作为公司的员工都要时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各自的岗位上竭心尽力,踏实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负起各自应负的责任。

谈到“责任”,范围很广,但却是一种不变的精神、一种踏实的作风、一种勇敢的担当,一种行为的约束,一种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一种浑然天成的魅力。工作中,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每一件小事;是对自己做人做事的一种原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要求,甚至是苛求:是做不好一件事决不罢休的执着精神;是一种敢于承担的气概。有无责任心,两者相差万里。责任心虽然无形,但却极易用结果证明;责任心虽然无标准可寻,但时间却轻易见证。只有员工对企业有了责任心才能敬业,才能自觉把岗位职责份内之事铭记于心,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才能尽职尽责,一心扑在工作上;才能不断进取,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原地踏步。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真正的负起责任,切实做到细心一点,认真一点,做好一点。

因此,员工有无责任心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团队都是至关重要得。责任心强的员工能脚踏实地,细微观察每一个问题,并善于思考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故发生;责任心不够强的员工,观察问题粗心,并不善于思考所观察到的问题,任其发展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果一名员工空有一身本领,但他却没有较强的责任心,那么他将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又如何谈起适时解决问题呢?在平时工作中,存在极大侥幸心理,不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进现场不戴安全帽、巡检马马虎虎、监控精力不集中、交接班不履行正规手续、“验收规定”执行不到位、库存盘点不及时……虽说这都只是一些小事,却体现出了员工的责任心问题。每一次翻阅《安全培训材料》,“由于员工责任心问题,发生误操作”的字眼屡见不鲜。如果当事人的责任意识强一点,操作认真一点,也许事故就可以避免。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矿山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有高度责任感,以公司兴衰为己任,无形中就会为公司铸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那么,事故发生的机率就会降到最低。

篇6

如果要进一步落实的话,技能的培训还应结合职位能力培训进行。员工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有赖于企业的支持,也就是说企业要对员工进行有目的的职位培训。在麦当劳,无论职位高低,给员工的训练永远是现在进行式;员工的成长也因而持续不断!在迈向个人成功之路上,员工将亲身参与麦当劳独特而完整的训练课程,体验成为麦当劳经理人的特殊荣耀。在麦当劳,培训就是要让员工得到尽快发展。很多企业的人才结构就像金字塔,越上去越小;而麦当劳的人才体系则像棵圣诞树——如果员工能力足够大,就会让他升一层,成为一个分枝,再上去又成一个分枝,员工永远有升迁的机会,因为麦当劳是连锁经营。

这种全职业培训也使麦当劳公司的人才流失率很低,部门经理以上层次的人才基本上没有流失。麦当劳认为要想留住人才,薪酬福利很重要,但发展机会更加重要。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一定要与他的发展相结合,应当计划一下他未来的一两年内可能到达什么位置,让员工看到发展的前景。

然而,归根结底,中小企业员工培训要取得成效,真正达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局面,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系统性:根据企业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

第二,前瞻性:企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

第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训的主方向、主目标,不能“漫无目的”地所有项目一起上,一定时期内,还需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中小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想尽快建立学习型组织(团队),除了持续有效开展各类培训外,更主要的是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在企业内部迅速建立起员工自发学习的组织氛围,帮助员工建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员工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员工自身价值的提升,以促使人力资源增值,从而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栋:中小企业管理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伍茂国:赞美的力量——人际传播与企业管理新视点[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3][美]鲍勃·纳尔逊:1001种奖励员工的方法[M].朱和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摘要]经济全球化潮流中跨国企业和民族品牌的振兴推动中国广告融入全球,进行跨文化传播成为一种力不可挡的趋势。而通过广告人员内部的跨文化培训带来的改善提高是跨文化广告传播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对广告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的一些重要途径及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跨文化广告传播跨文化培训

企业界的跨国跨文化背景自从20世纪80年代晚期以来越发明显,商业领域的理念大战、意识大战,其实质都是文化大战。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成为统一的大市场,世界贸易与世界交往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的遭遇也越来越多。这个趋势同时也使跨文化广告传播日益频繁,挑战日益严峻。广告公司要充分认识到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关键是对广告人员进行培训,将一种新型的文化植根于企业成员之中,实行全员的跨文化管理,真正实现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目的。

一、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含义

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是指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活动。跨文化广告传播是指企业在进行广告传播活动时,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传播目标。如中国某一产品要打入国外市场,需在国外作广告宣传,广告如何实现与外国人顺利沟通,便是一个跨文化传播的问题。

二、广告人员跨文化培训的必要性

在世界多元化并存的大背景下,研究跨文化广播传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产品要走向世界市场,对外进行广告宣传,就必须了解广告地的广告规范、风俗和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不同的文化群体的沟通,有效地传达广告信息,发挥广告的作用,实现广告的目的。反之,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也要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消费者,才能顺利地沟通,有效地占领市场。

这对广告公司,尤其是广告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倘若固守着基于本土文化的传统的广告意识和模式不变,不进行其内部培训与提高,就无法指导全球化广告的创作。所以,对广告人员的跨文化培训是一项不可忽略的任务。

三、广告人员跨文化培训途径

1.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指南。两种不同的文化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以及对家庭、国家、经济制度甚至人本身的不同看法,而这些文化差异必将产生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现象。研究表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失败80%是由于管理者对国际市场和文化的不了解,这种对跨文化管理不重视所导致的代价是沉重的。跨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并做到包容和尊重。广告行业的每一位员工同样应该重视并树立跨文化学习和应用的意识,否则无法创作出适应不同国家文化和消费者心理、能将本国产品打进国外市场的成功广告。跨文化执行力形成的关键在于跨文化意识的强弱,而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管理中成为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意识培训是企业跨文化培训的基础,只有员工的意识和观念改变了,行为才会随之改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语言与翻译培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语言沟通的桥梁,语言沟通与交流是提高不同文化适应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广告人员扎实的语言功底与翻译能力则是做好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前提条件。除了要使员工掌握中外语言(如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或让员工与来自东道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有更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等),还要开设部分语用学课程使其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因为广告文案创作单靠字典释义是不行的,语言文字应地道,能得到当地民族国家的认可。如一般英美人说公鸡用rooster而不用cock,因为cock是脏话。CUE是美国一个牙膏的牌子,而在法语俚语中是“屁股”的意思。“Fitisbest”是美国一句对称、有力度和美感的广告词,若翻译成“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就大打折扣了。由此可见,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广告翻译应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选字不俗却顺口易记,灵活变通却务真务实,入乡随俗却不失立场。

3.文化培训

其实,语言与翻译的学习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即广告语言必须反映文化特征。文化培训是跨文化广告传播中人员培训的关键所在。跨文化广告传播面对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消费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都与本土有着巨大的差异,而所有差异中对传播影响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是文化的差异。如果不懂或忽视这些在信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差异,广告的可能性和广告传播的效果就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冲击。这就是有许多产品在国内销路很好,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却遇到了困难,甚至惨遭失败的原因。文化培训可以从环境关系、价值观念、人的本质、宗教习俗、道德规范以及时间和活动的取向等方面进行。比如,玉兰油和宝洁在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做广告时就采用了不同的命名。而食品广告语则更需要严谨了解当地文化,因为吃喝习惯通常受区域、口味和信仰的约束。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饮食习惯也会反映在广告中。麦当劳在携着美国通俗文化风行世界的时候,却做到了在不同的国家配有不同的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有啤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有果味奶溶,在中国则配有红茶,而印度德里的巨无霸,居然是咖喱鸡做成的,因为印度教不吃牛肉,这充分体现了麦当劳文化融合的能力。再如,“高露洁”牙膏在马来西亚开拓市场时,广告诉求一再强调其增白的功能,而该地区却以牙齿黑黄为高贵的象征,且通过咀嚼槟榔来使牙齿变黑,显然这则广告是在帮倒忙。广告人员如果仅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去看待他人的文化习惯,所做出的判断可能恰好触犯了文化禁忌。因此,能被广告受众接受,适应文化和亚文化的习俗和状况的广告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达到促进销售、繁荣市场的目的。

4.政策法规培训

不同国家关于广告实施的政策法令相异,这直接限制影响着跨国广告的进行,广告创作前必须先调查了解清楚。广告公司应对员工此方面进行细致培训,使其牢记异国法规,既达到广告目的,又绕开政策限制。比如许多国家的广告法都禁止在电视广告中使用儿童形象。又如,德国禁播比较式广告文案,意大利广告对广告选词文明度有要求,日本对每则广告的时间有严格限制,而瑞士和美国则相当宽松,等等。

5.跨文化管理能力培训

广告公司面临着跨文化广告传播的任务,因此广告公司对部门经理除了要要进行意识、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培训,还要加强其跨文化管理和执行能力的培训,培养目光长远、能应对各种文化冲突的经理人员。一般采用在职培训和岗前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来取得跨文化管理技能。可以通过出国留学、国内文化熏陶等手段增进对异域文化的了解,然后通过跨文化团队建设的方式,训练其在多元文化团队中实施管理的技巧。也可以聘请跨文化管理顾问对经理人进行专门指导,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执行力,从而实行积极有效的全员跨文化管理,形成共容的企业文化。

四、培训注意问题

首先,跨文化意识培训不要导致刻板印象。对文化或民族的概括和结论不应误导员工在片面经验和描述的基础上给整个群体套上一种单一刻板的看法。如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很容易使广告人员对各国人产生刻板印象,从而造成广告创作中的背景与事实相悖。其次,在对员工进行语言翻译能力培训时,要注意语言差异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培训中,语言的表述应尽量使用母语,如果不加分析处理就直接应用于培训,就会造成受训员工的误解和不适应。培训材料和方法也必须考虑国人的学习习惯,并在中外文化之间达成平衡。第三,要注意文化培训中员工的反应。有时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会对相同的内容产生不同乃至相反的反应和理解。最后,跨文化培训除了进行文化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公关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要针对某项广告任务,对客户部成员和广告创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从而根据特定的市场文化的特点创作有效的广告。总之,跨文化培训不是一时一地的一次性培训,而是一个过程。

篇7

教师培训文化是考量教师培训是否实现真正变革的深层要素,培训文化的认同、共享、信守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培训内涵式发展的程度。从教师培训文化的视角审视教师培训工作现状,通过丰富课程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夯实团队文化,聚焦宣传文化等途径和策略,开拓特色化教师培训之路应成为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助推教师培训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词

教师培训;培训文化;实施策略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教师培训机构和培训院校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的兴起,教师培训逐渐从“技术理性”阶段开始迈向“实践理性”阶段,并有意向“解放理性”阶段过渡;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领域也在逐步拓展和深化。“教师培训文化”作为教师培训研究场域下的重要话题,常常在各类研究中被提及,但却很少被作为“研究主题”来探索,因此,关于教师培训文化的系统性研究甚少。文章在总结新疆师范大学近六年来教师培训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教师培训工作”置于“培训文化”的视野下进行探讨和归因,以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策略。

1“教师培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非常广泛的概念,自古以来有着深广的意蕴,不同领域的学者,解读视角和观点都各不相同。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鲁克洪近百年的统计(1871年-1951年),关于文化的定义就多达164种。①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习惯、知识学问、审美情趣、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关于文化的解释,都仅仅在反映着文化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主要内涵特征,并不能涵盖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师培训文化”是在“教师培训”和“文化”的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融合性概念,对于它的解释同样具有自主性和不确定性,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表述;它既反映着“教师培训”的要素特征,又体现着“文化”的内涵和色彩。从教师培训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所谓“教师培训文化”主要是指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承训院校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实践中所逐步形成、创造、积淀、育化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是教师培训工作全体参与者所认同、共享、信守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培训成果等的总和;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地方性和创新性。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从精神到物质、从思想到行动、从知识体系到生活方式,都有“人”的因素存在。由于教师不只是一个“专业人”,更是一个“文化人”,②因此,教师培训文化的存在和生成离不开“人”的主体价值和理念。教师培训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培训文化强调的是教师培训在社会活动中的文化存在和境域,是考量教师培训是否实现真正变革的深层要素。

2“教师培训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因地域特色、社会背景、资源优势等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实施状态和特征,其教师培训文化也因此形态各异。同一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因项目类别、培训对象、培训学科、培训模式等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实施状态和特征,但其教师培训文化却有着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培训文化的认同、共享、信守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培训工作内涵式发展的程度。当下,部分学者按照培训文化的存在形式将教师培训文化分为“显性文化”(或称有形文化)和“隐性文化”(或称无形文化),显性文化主要涉及教师培训的硬件条件、资源、制度、课程内容、培训成果等,隐性文化主要涉及培训的理念、模式、培训者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由于教师培训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形态,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又是社会现象与行业现象的融合,其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受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理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教师培训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样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师培训各个实施环节既有显性文化的渗透,也有隐性文化的融入,很难将其各个要素进行显性和隐性的归类。由此,笔者从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出发,主要将教师培训文化的表现形式分为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团队文化和宣传文化四个部分;课程文化主要聚焦课程内容及主题模块的设置、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等;制度文化主要聚焦培训的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团队文化主要聚焦团队构成、团队建设、团队精神、团队活动开展等;宣传文化主要聚焦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宣传活动、宣传成果等。教师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培训的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团队文化和宣传文化四个部分是彼此交融、互为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够割裂来看。

3培训文化视野下教师培训现状的再思考

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人的发展实质上是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文化发展,是人获得文化、占有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的过程,③因此,“教师培训”作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活动,其重要价值在于其文化价值,从培训文化的层面去审视教师培训工作不仅是对“人的文化发展”的关注和重视,更是对教师培训内涵式发展的价值诉求。近期,针对新疆师范大学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现状,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85名教师培训的参与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的项目主管领导、管理团队、学科首席专家、培训班的班主任、参训教师。结合新疆教师培训工作实际和调查结果,主要形成以下观点与广大教师培训改革的实践者进行探讨。

3.1变革深处是文化,宣传工作是关键

面对大规模的培训任务和一系列教师培训工作改革措施,承训机构和承训学院往往把关注点更多聚焦在了课程内容上,即培训的“量”,而较为忽略培训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即培训的“质”。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变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培训文化的生成便是一种质变,它是衡量培训工作完整性的工具,更是考查培训组织中培训发展现状和表现形式的重要标志。教师培训改革与发展的深处实质上是培训文化的发展,培训文化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培训宣传。教师培训的实施包括诸多环节和要素,宣传工作贯穿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始终,是提升教师培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环节,具有“导培、助培、诊培、促培”的作用。74%的调查对象都表示,宣传工作是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宣传工作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帮助教师培训工作的全体参与者了解培训项目的背景和意义,明确培训目标,建立培训认同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产生优质的培训效果,衍生新的培训成果,树立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品牌和培训项目品牌,进一步扩大培训的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广大教师支持教师培训工作的良好局面。

3.2专业发展是目标,团队建设是保障

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两翼;专业发展是职业认同的基础,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动力。④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重要旨趣在于通过培训者、课程、工具、活动等的交互,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从而为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培训文化生成的重要体现,而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则是教师培训文化生成的重要保障。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涌现,教师培训在不断改革,因此培训者团队建设也需要不断强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者团队建设的统一有助于推进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笔者通过对调查对象的访谈发现,教师培训实施过程中最让其印象深刻的往往不是培训课程本身,而是培训团队的专业化水平、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风貌、培训专家的专业文化底蕴和个人魅力等;由此表明,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应以团队建设为着力点,从而强化参训教师对培训的良好认知和评价,在树立培训团队形象的过程中彰显教师培训的文化内涵。

3.3以人为本是核心,隐性经验是资源

“越是重视人的地位,就会越重视隐性管理的作用;越是高水平管理,越有隐性管理的地位。”⑤教师培训文化的生成和存在离不开“人”的主体价值和理念,“以人为本”往往是所有培训机构(或承训院校)追寻的价值准则,然而在培训实际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却很难凸显“人”的主体价值。调查结果显示,65%的调查对象在培训开展的过程中非常关注“教师培训文化”,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调查对象对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现状的整体评价大多聚焦在了培训是否能够促进经验互动、是否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了相互学习的平台、是否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上,由此表明,良好的培训生态环境有助于培训者和参训者进行有效沟通,增强培训的效能感和参与感,从而滋生教师培训的文化意蕴,让参与者在学习情境中收获到培训课程以外的特别体验和感受。最宝贵的课程资源往往不是精心设计的课程主题和内容,而是培训参与者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的实践活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培训者和参训学员隐性经验的互动,让“隐性课程”发挥重要的文化力量,使“以人为本”得以落地开花。

4“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4.1丰富课程文化,构建动态教师培训生态环境

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载体,培训课程设计思路背后蕴含着培训的文化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选择,培训课程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培训文化的改革。如今,实践、互动、生成、参与、体验、反思、合作、探讨、开放、研究等关键词已然成为有效培训的“代名词”,实践性培训课程也因此被推向时代的主流,丰富课程文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培训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所谓课程文化主要是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主题模块的设置、课程实施的方式、课程的评价等方面彰显出的文化意蕴,它间接反映了培训机构(或承训院校)的培训定位和培训理念。丰富课程文化应从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要素出发,通过构建动态的教师培训生态环境,使课程的文化内涵在培训者、课程、工具、活动等的交互作用中产生丰富的培训效果。动态的教师培训生态环境是指教师培训实践中的培训对象、培训者、培训工具、培训活动、培训场所等共同建构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它以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唤起教师参训意识、激发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理智感、不断更新和发展培训要素的功能为主要特征。教师培训文化是在主体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中生成和发展的,构建动态的教师培训生态环境是从教育生态观来看待教师培训系统,强调系统内部和外部各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动态互动,提倡从关联的、发展的视角看待培训系统,促使教师培训课程的效用可持续更新和发展,从而沉淀、育化、凝练出培训课程隽永的文化价值。

4.2完善制度文化,彰显培训专业化水平

培训制度是实施教师培训的基础,对培训主体(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效果的评价都需要以制度为依托。目前,各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在多年的教师培训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然而制度与制度间的关联性、制度的发展性和针对性、制度对培训实践的指导性等需要教师培训参与者再度审视和考量。制度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显性文化,是物化的精神成果;这种文化来源于培训实践,又指导实践,具有动态发展性。制度文化间接反映着教师培训专业化的水平,为专业化实施培训提供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完善制度文化是指在教师培训实践中不断补充现有制度、生成新的制度。教师培训的改革与发展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应从本土特色、现实问题、发展方向出发去考量,力求在实践中细化、精化、优化制度内容,使之形成制度体系和培训项目工作手册,对培训实践发挥切实的指导作用。

4.3夯实团队文化,发挥教师培训的造血功能

所谓团队文化是指在培训团队构成、团队建设、团队精神、团队活动开展等方面彰显出的文化意蕴,它是教师培训实践中最稳定、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教师培训团队的构成从工作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教学团队从级别上来看,可以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培训团队,其构成主要包括高效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相关研究人员等。夯实团队文化对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优化教师培训团队结构,推动和促进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提供团队基础和智慧力量;二是通过开展团队活动、业务培训,提升团队的工作能力,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经验互动和交流,从而深化合作认同,提高合作境界,为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三是通过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团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团队研修成果的产生,为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提供丰富的成果。教师培训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培训者队伍,如今,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发挥各级教师培训团队的造血功能已成为当下教师培训工作关注的焦点。多年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展不仅生成了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和培训成果,更培养了一支培训者团队,这些培训者在不同的地域、岗位上发挥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实现了教师培训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县域教师自主实施培训的能力。团队的发展即人的发展,团队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文化力量,夯实团队文化的重要旨趣在于发挥“教师培训本身”和“种子教师”的造血功能。

4.4聚焦宣传文化,再塑教师培训文化形象

宣传文化是指在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宣传活动、宣传成果、宣传团队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积淀,是宣传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随着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的兴起,教师培训逐渐迈入了品牌化发展阶段,教师培训机构、承训院校的品牌建设逐渐成为衡量其教师培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品牌建设离不开优质的培训宣传,聚焦宣传文化的实质就是在树立培训的文化形象,形成品牌效益,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由于不同的承训机构(或承训院校)有其独特的机制文化,不同的培训项目(如中小学校长培训、幼儿园园长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有其特殊的专业文化,因此,打造教师培训品牌应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机构品牌,二是项目品牌。2015年起,教师培训开始重点聚焦乡村教师的发展,面对一系列教师培训工作改革措施,如何在挑战与变化中再塑教师培训文化形象,将是新一轮教师培训留给广大教师培训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命题。

作者:孟祥瑞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成人〔继续、网络〕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

2015年度新疆师范大学管理服务工作科研项目成果(XJNUGF201547)

注释

①周义.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8.

②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

③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J].教育研究,2010(10):3-10.

篇8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很多钢铁公司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生存和发展,都不断的在加强公司的人事培训,从而来不断运用企业文化的力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的挖掘出员工的潜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如何来更好的传播企业文化来得到公司员工的认可,同时来发展和提升员工的绩效成为了众多钢铁公司管理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二、加强人事培训的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人事培训,能够不断的完善公司的培训功能,为公司的企业文化传播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完善人事培训的功能理论、清楚企业文化传播的特点和验证人事培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可行性;同时,在实践中进行人事培训,能够不断的改进培训方法,同时有助于钢铁公司企业文化的不断营造和传播,为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借鉴作用。

三、人事培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1、人事培训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要想不断的保存企业文化,唯一的方式就是不断的传播这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文化特征,作为公司的文化遗产,需要通过教育来不断的继承。培训是教育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培训能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必需的活动训练、规范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能够不断的保存和维持企业文化,2、利于企业文化知识的个体化。通过对公司的人事培训,能够不断的帮助企业员工将原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更新,能够更好的掌握住相应的知识技能。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培训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能够让学员更好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的结合员工的生活工作背景,能够不断的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利于将企业文化内化到员工的知识价值体系中。3、利于企业文化传播所需情境的构建。企业文化仅仅通过制度通道和物质的符号来进行传播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为接近生活的场景,那么就比较容易被广大的员工所接受。通过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能够不断的满足企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情境构建,或者通过建立真实或者虚拟的情境,来不断的将企业文化理念在现出来,从而更好的满足了企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情境的需求。4、促进企业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认同。通过人事培训,培训老师能够不断的引导学员学习企业文化,并且逐渐的将其感性认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阶段,能够更多的刺激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并且在此过程中来产生对企业文化的情感倾向、态度和价值等的判断,促进了企业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更好的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5、利于员工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即从感性认识阶段到理性认识阶段,并且最后回归到实践过程,从而来符合公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认识进行培训,就行让企业员工更好的接受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并且将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员工工作的过程中,即不断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培训,能够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将学员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融入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并且最终成为自身的一种素质。

四、提高人事培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对策

1、建立研发队伍和机制,不断开发精品项目。要充分结合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问题,不断的开发培训项目。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建立培训的研发队伍和培训的机制,要确保培训项目新颖,能够吸引学员的兴趣,只有不断的强化培训队伍建设和机制的研发,才能够不断的提高人事培训在企业文化中的传播作用。2、明确培训目标,将培训形式和内容相互结合。要将培训目标和培训的内容相互结合,同时还要与公司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培训目标的指引,不断的在培训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不断的达到公司、员工和培训公司之间的目标一致。3、不断巩固培训效果和注重后期的培训。不仅要注意对员工的人事培训,还需要将培训的效果进行巩固和后期员工培训的规划。只有在培训的过程中,学员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感悟和反思,但是当培训结束后,往往由于工作环境和培训环境间的巨大反差,造成了培训效果的下降。要及时的进行后期的跟踪培训,这样,才能够促不断的巩固培训效果和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4、制定培训行业标准,实行规范系统的培训。目前,要建立和健全行业内的培训标准,不断的实行规范系统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培训质量的提高。在培训之前,要和相应的培训机构进行详细的沟通,并且根据公司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进而提高培训效果,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

五、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培训 质量 安全素质 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42-01

在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仅有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的安全素质是安全文化的基石。培训工作作为弘扬安全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提升安全素质的主要平台,作用非常重要,谢桥煤矿在培训工作方面通过狠抓培训工作,提升了全矿职工安全素质,促进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1 安全培训落脚点是质量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也更加严峻,有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有无数幸福被泪水淹没。痛定思痛,矿难事故频发固然有其客观的因素,还有洪水、地震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但认真剖析原因,不难发现,几乎每一起事故都是煤矿职工的行为不规范所致,根源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差;另一个是对安全技术不懂,违章蛮干,最终都存在着安全培训不足或培训没有质量。没有质量的安全培训相当于没有进行培训工作。煤矿企业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且将其抓好抓实,保证培训质量,这样才能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2 落实安全培训质量措施

抓实培训质量的措施有很多方面,如改进授课方式方法、提升培训硬件建设等等,笔者仅从培训思路、关键环节和培训管理三方面进行阐述。

2.1 理顺培训思路,做好“三解决”、“三结合”

理顺思路是培训工作较好开展的第一步,谢桥煤矿培训部门作为四级培训机构,主要是从“三解决”入手,即解决“能不能、会不会、精不精”三个层次的培训。“三结合”是将“三解决”三个层次系统结合起来,在理顺思路的基础上,使培训工作形成一个有效地系统。

解决“能不能”就是解决职工能不能上岗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取证培训来解决作业人员能不能上岗问题。解决“会不会”问题主要是通过岗位技能培训来解决作业人员上岗后会不会操作和处理故障的问题。解决“精不精”问题就是在“会不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重点是师徒结对子、技术比武,重质重量,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和技术大拿。

“三结合”是在“三解决”过程中的具体手段,第一结合是取证培训与基层单位结合起来,重点解决职工能不能上岗问题;第二结合就是岗位技能培训与取证培训相结合,在取证培训基础上,结合岗位技能培训重点来解决“会不会”操作问题;第三结合就是岗位技能培训与师徒结对子、技术比武结合起来,在解决会从业人员会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大拿。通过这种思路牵引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抓起来就比较有条理,就能做到环环相扣,培训质量逐步体现。

2.2 抓重点创新培训

要抓实培训质量,就要抓住培训重点、创新培训方式,岗位技能培训是关键环节,谢桥矿培训部门充分利用实训基地、闲置的设备及场地扎扎实实抓实际操作,岗位技能培训是在从业人员已拿证的基础上进行开展实学实训。经验做法有:

第一、脱产办小班,一班人数控制在20~30人,具体到各基层单位每期只需1~3人,全月分口共举办2~4期培训班。这样组织的目地有两个,第一不给基层区队造成生产人员紧张,有效的缓解工学矛盾;第二有利于专家或大拿实操教学和受培人员实学实训,突显实效。培训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第二,严格培训过程管控。第三,严格实操考核。采取“三合一”考核方式。80分合格,实操考核不合格,不予结业。第四,建立人才信息库。培训中心将每期培训综合考核优秀的学员纳入人才信息库,及时更新完善数据库信息,人才库按照岗位工种进行分类,作为各单位人才调剂的依据。根据生产所需,对人才库学员进行抽调,实现资源共享。第五,效果体现。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矿按照以上思路对岗位技能培训进行了实践,举办了风筒延接技术、KBZ-400馈电开关、QBZ-120开关常见故障处理与维修、打钻工等95期培训班,在实操考核时设置故障或直接给学员一台从井下打运上来的坏设备进行维修。学员在考核时,操作技能明显提升,都能及时找到故障原因和处理故障。通过平时管理和跟踪问效表明: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能沉下心学,愿意跟着技术大拿学真本事,学员返岗后,基本能做到独挡一面,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故障,培训有质量。

2.3 管理要严、有奖有罚

严管是培训有质量的保障。我矿对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或责任人敢于采取拿“帽子”、动“”票子等强硬手段。我矿严格执行主工种考试不合格不合格,第一次待岗3个月,第二次待岗6个月,第三次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规定。我矿培训工作严格管理具体体现是把好六关:一是把好培训的计划落实关。二是把好送培单位学员报到关。要求职工学习报到时,必须携带身份证、操作证和积分本,登记时查验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单位等是否与身份证相符,是否与区队提供的培训名单相符,从开始把关,杜绝了替学现象,做到了区队职工该培训的一定要到位,该复训的一定要及时。三是把好学习管理关。四是把好考试关。考试作弊学员按“三违”论处。五是把好办证发放关。六是把好档案管理关。

3 有质量的安全培训才能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离不开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提升和凝聚离不开有质量的安全培训。我们培训部门不断通过开展有质量的安全培训,向职工灌输了企业的价值观,培训了规范的操作行为,三违、工伤事故数据均比去年同期下降,同时通过有质量的安全培训,增强了职工对组织的认同感,规范服从意识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大大提升。总之,进一步开展有质量的职工培训工作是提升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根本。提升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规范职工的生产行为,培养职工良好的安全责任意识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主题。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刻不容缓的事情,随着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随之会更好。

参考文献

篇10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宣讲东方公司企业文化来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浅谈对培训企业理念的理解。

作为公司的员工,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秉承公司的优良文化传统,牢记“诚信、业绩、创新”是我们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发展是我们的第一培训心得,具有强大核心的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公司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干部,企业无信不旺,社会无信不稳,因此,诚信是企业理念的基石。诚信:诚,就是忠诚、老实;信,就是守信用、重信誉。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培训大家网尤为重要,它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特殊而现实的意义。

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企业兴旺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各方面工作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运用先进管理办公室主任培训班、技术水平和经营业绩,去拼搏,去干部;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积极参与企业干部培训心得竞争,努力打造哈尔滨职业培训学校一流地球物理公司。任何企业文化建设都心得以“诚信、业绩、创新”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我们要教育每一位员工遵守企业礼仪,形成崇尚诚信,追求完美的思维电脑培训班和行为习惯。因为,如果企业的企业能够共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就越容易培训大家网,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1 2 3公司提倡“让用户满意,以共赢谋求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提倡“靠前服务,超前服务,超值服务”的服务理念,其意义是何等重要。身为东方公司一名社区领导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宣贯培训大家网企业理念,积极开展操作技能培训、企业服务规范、服务礼仪培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体系等等,使员工尽快熟练本岗位规范的操作,具有精神饱满的工作面貌投入工作。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经营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中;贯穿于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中,把企业理念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是我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一切以用户为重,为用户所想,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

在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 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认真抓紧抓好至关重要。在工作中定期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和员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研究,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增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及时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