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南飞范文
时间:2023-03-26 06:2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雁南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一群大雁“咕咕嘎嘎”地叫着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成行的大雁,像胜利进军的队伍展翅南飞,互相呼应着一往直前。
2、一年之中经常会看到大雁排成“V”字形或“人”字形的队伍向南飞去。
3、或许,在大雁的思想中最最重要的,也是最执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仅仅只是活下去,然后再尽最大的力,让自己的后代也能活下去,绵延不绝的繁衍生息,只此而已。所以,它们不得不南迁,不得不顶着已略有凛冽之感的秋风向南飞去。
4、一群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5、迷蒙的雾霭渐渐消散开去,朝阳终于露出了它那刺眼的光芒,是该启程的时候了。它猛地拍了拍翅膀,首先冲向了一望无垠的天空。所有大雁都飞起来了,排成v字形,飞向那未知的旅途,飞向那遥远的南方,飞向那温暖的国度……
6、大雁还那么守纪。它们的队形从来不会乱,大雁在前带头,小雁在中间,老雁在后面保护小雁,一直这样有序地飞。它们有时会飞成像一个“人”字的队形,有时会飞成像“一”字的队形,那整齐的队伍,你看了肯定会赞不绝口。
7、一群南飞的大雁在蓝天底下出现了,雁群排成整整齐齐的“人”字形,目标一致地向前飞着;它们在天空嘹亮地叫着,好像在庄严地宣告:它们的队伍是整齐的,它们的目标是明确的。
8、大雁好像不怕累似的,一年四季天天飞翔在那高高的蓝蓝的天空中。它们飞过茂密的树林,飞过清澈的小溪,飞过高高的山峰,飞过辽阔的草原……继续飞着。
9、每一群大雁之中必有一只领头的大雁,称之为“领头雁”,自然而然是雁群之中最强壮与任务最大的一只,要冲在最前线,顶着气流,乘风破浪,为后面的同胞创造一个安全的区域。
篇2
寂寞的一年。
我十二岁那年,我的家翼哥哥走了,坚定地向北,向北,向着家乡以北的省城。
翼是我曾经最要好的朋友琦琦的亲生哥哥,比我们大六岁。他很高,学习成绩非常好,而他的脾气与他一成不变的优异成绩成正比。他也很会打篮球,长得很帅,万年不变的微笑在阳光下炯炯生辉。
不需要掩饰。我很喜欢他。所以当他独自踏上北行的火车上时,我去送了他。
我是唯一一个送他的人。
因为翼向往省城,可是他和琦琦的妈妈死活不准他去。于是他偷偷的报考省城的大学,考上了之后便孤身一人去了那里。
我站在空荡荡的站台上没有哭。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翼的妈妈要阻止他离开这么个城市化的农村。也许是和我的外婆一样的原因:想把子女留在身边,即使会使他们在“尽孝”中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等到他突然“失踪”的时候,他的妈妈才真正着急了。可是这已经没用了,连我也联系不上他了。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家翼哥哥临走前对我说的话。
我们的家乡,其实是个城市化的农村。而省城就像是打地鼠的游戏。如果你过得好,就是站在地上打地鼠的人。如果不小心摔下了坑,即使好不容易冒出了头来,又会被上面的人打下去,再也出不来了。
可是人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奔向省城,坚定地向北,向北。
为什么呢。
翼走了一个星期之后,琦琦的爸爸出了车祸,伤势严重,危在旦夕,但还是治得好的,可是琦琦家没有那么多钱。
琦琦的妈妈准备和肇事的司机打官司。如果赢了,那赔偿金便可以治好琦琦的爸爸。而这场官司于情于理于法律,都是应该她们赢的。
可是她们输了。那司机是家乡某副市长的嫡亲。
于是我在那时明白了“世态炎凉”。
于是琦琦的爸爸在输掉官司的第五天去了另一个空间报到。
我去探望过他。在途中,我看到一个护士给一个婴儿打针连续五针扎不准。而在那低级护士的身边,两个“白衣天使”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荧屏已有半小时之久。
靠。
这就是我的家乡。
三个月后琦琦跟着她的妈妈去了省城展开新的生活,从此音信全无。和家翼一样。
他们遗失了。
去年的8月,我终于真正地来到了这里,托付着全省人民希望的省城。而我以惊人的速度适应着这里的生活。我似乎生来便属于这里。
可是我还是找不到他们。家翼,琦琦。
我在班上属于很耀眼的人物,因为我接近全能。我感觉到我正在变成彻头彻尾的省城人。
可是我错了。
学校体育节时,班上两个男生跑完1500米的长跑之后,我跟着许多同学去迎接他们。有人递给他们糖水。我说喝盐水可能会好些,有一个人说还是喝糖水好。我坚持说喝盐水。那个比我还矮的人便抬起头来说你农村来的知道什么。
农村来的。
从树叶间投下的阳光忽然那么刺眼。
现在是秋天了啊,候鸟迁移的季节。
淡蓝色的天空中忽然有大雁飞过,向着我那南边的故乡飞去。
篇3
关键词:贴近孩子; 感情喷涌; 补充认知; 想象; 我手写我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92-002
如何提高低年级孩子的写话质量呢?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能说呢?我想,只要老师借助教材,深入文本内容,用一双慧眼,在文本中寻找到适合孩子的契机点,打开孩子文学思路的阀门,孩子们想说的、想写的,就如“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寻求文本中孩子感情的喷涌点
苏教版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说过:“客观世界通过感官反映在人脑中,产生了思想感情或某种看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看法用书面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章。”也就是说,孩子们只有先受到“情”的刺激,才会想说想写。当学生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相通相融时,学生就会和文本共鸣,那么,此时的练笔只是顺水行舟,真是“情到深处自然鸣”了。
教学案例一:《北风和小鱼》
师:小小的鱼居然不怕厉害的北风,那么刚才得意的北风现在会怎么样呢?
出示句子“北风气极了”,引读。
师:想一想,北风气极了,心里会怎么想?
出示“北风气极了,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练笔)
生: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你、你竟然不怕我?
生:我的本领那么大,你竟敢挑战我?
生:你这小不点儿竟然不怕我,你一定是吃了豹子胆!
……
师:北风是怎么做的?(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师:这一次,北风是怎么吹的?(猛吹一口气),谁来吹一吹?(指名吹)
师:是啊!这就是猛吹一口气,你们觉得北风厉害吗?(厉害)
(点击出示“鹅毛大雪图”)
师:看,你看到了什么?(这个练笔是建立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师:对,这就是鹅毛大雪,好大的雪!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师:北风看不见小鱼了,非常得意,它又会怎么想呢?
出示“北风得意极了,心里又想:“__________。”(练笔)
生:瞧,你这小东西,还敢不敢和我作对呢?
生:哈哈,我是最厉害,没有人敢和我作对。
结合课文的中心,这段文本的教学难点是引领孩子体会北风情感的变化。孩子们有了情感的酝酿,在想象“北风气极了”、“得意极了”的心情时,就很真实地揣摩到北风自大蛮横的心理,练笔显得水到渠成,学生写得十分精彩。
二、寻求文本中孩子的智慧碰撞点
一个人对自己周围事物已有的认知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设计的课中练笔如果建立在孩子的生活积累上、对世界的认知上,那么写,将如溪水流淌般自然流畅。
教学案例二:
师:秋姑娘给大雁写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屏显文字)读吧。
师:大雁为什么秋天到了,就要向南飞?
师:因为大雁是候鸟,天气冷了,它们要到比较温暖的南方去过冬。像这样的候鸟还有燕子、黄鹂。(语速缓慢)
师:大雁南飞的路途遥远吗?危险吗?让我们一起和大雁南飞吧!(课件演示:大雁南飞图)
师:大雁飞过广阔的平原,飞过茫茫的大海,他们整齐地排着队伍,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排成一字形,他们勇敢的向前飞行,飞越过崇山峻岭,飞越过冰天雪地,这一路上充满了多少的艰辛和危险啊!(配乐)
师:小朋友,你们想对大雁说什么?(练笔)
生(纷纷举手):大雁,当心从天上掉下来的冰川!
生:大雁,当心猎人的枪杆!
生:当心寒流的袭击!
大雁为什么要南飞?秋姑娘为什么要叮嘱大雁路上多加小心?孩子们不清楚“大雁是候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缺少科学的认知,另外,孩子还不知道大雁南飞的辛苦。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这位执教老师注意到了学生认知的缺失,他语速缓慢,吐字清晰,毫不避讳地讲解了这个科学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画面和音乐的结合,设置情境,把学生带进大雁的队伍,随着大雁一起南飞。他们感受到了大雁的辛苦和历经的磨难。
三、寻求文本中孩子的想象联翩点
喜欢想象,酷爱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老师借助教学文本,开启了孩子想象的天智大门,让孩子们思接千载,写就是锦上添花,顺势而为。
教学案例三: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睡了,这时候,天空中最美的就是那闪闪烁烁的星星了。仰望繁星满天,小女孩说了什么?(出示内容)
点名读。
师:看,小女孩在干什么?(出示图画)
师指着画面,用柔和的语言轻轻地叙述:你看她,仰着头,伸着手指,数呀数呀,看呀看呀,天上的星星怎么数也数不完!小朋友让我们帮帮小女孩数数星星吧!仔细看,咦,星星在向小女孩眨眼睛呢,在向小女孩说悄悄话呢。
(画面显示闪闪烁烁的星星。配乐。学生一片沉静。)
小女孩有许多好奇的问题想问星星?你们猜是什么问题呢?(练笔)
生纷纷举手:天上的星星怎么这么多呀?
天上的星星,你们为什么眨眼睛呀?
天上的星星,你们在天上冷吗?
师:小朋友们,听了小朋友们问了这么多奇妙的问题,老师觉得,你们就是文中爱幻想的小女孩,现在谁来读好这段话?
执教老师在设计小练笔之前,先出示夜空繁星的画面,接着让孩子轻声哼唱《小星星》,渐渐地,孩子们恍如身临其境,都化身于文中的小女孩,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数着繁星,于是他们就有了种种的好奇和联翩的想象。其实这样的好奇和想象,都是孩子曾有过的生活经历,也许只是画面不同。所以此处的“读写结合点”就以孩子曾有的想象经历为基础,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闸门,天真好奇的问题就如泉涌。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让我们备好孩子,依托文本资源,潜入文句,,激发孩子倾吐的欲望,“课课练笔”一定能让孩子乐于“我手写我心”。
参考文献:
篇4
漂亮的只属于我一个人
从家乡到北京,林晓晶不知道她会走上这样一种战战兢兢的道路。她要把自己最珍贵最隐私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
林晓晶,1983年3月出生,父母体弱多病,哥哥林大是残疾人。全家人日子过得很艰难。
2000年7月,17岁的林晓晶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当她兴冲冲地把录取通知书拿回家时,父亲沉着脸说:“这书咱不念了,能让你读完初中就很不容易了,眼下还得攒钱给你哥娶媳妇,供不起你了。”就这样,林晓晶失学了。
和她一起失学的还有邻居家的陈庆。他们是同学,又是从小的玩伴。
2003年5月,他们相约来到了北京。
陈庆用仅剩不多的钱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附近,租下了一间以前曾是仓库的地下室,二人住了下来。晚上,陈庆点了两根红烛,饱含深情地说:“晶,今天,咱俩就算结婚了,将来,等我挣了钱,我一定要为你举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林晶脸上洋溢着幸福,面带羞涩,扑在陈庆的怀里。喃喃道:“庆哥,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就满足了,我不在乎什么婚礼不婚礼!”此时,爱的春潮在二人心中荡漾,陈庆动手解开了林晓晶胸前的衣扣,一对丰满坚挺的显现在他的眼前,好美呀!他将脸紧紧地贴在林晓晶的胸前,动情地说:“晶,我真幸福!答应我,这么漂亮的永远只属于我一个人!”
几天后,陈庆找了一个送水的活儿,林晓晶则是到超市做了保洁员,他们俩虽说是吃住都很寒酸,但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的。他们租房的房东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女的叫王月如,是个热心肠,闲着的时候,她也喜欢和林晓晶聊上一会儿。
通过交谈,林晓晶知道,王月如还有一个职业,就是当群众演员,这一行都有群头,什么时候拍戏都是群头通知。当一回群众演员,最次也能挣个几十块钱,好的时候能挣百元。而且,还能过回演员瘾。拍电影,和电影上的那些演员能够面对面,林晓晶觉得那是做梦,连想都不敢想。王月如见林晓晶对电影这行业如此好奇和感兴趣,就带着她去当了几回群众演员,见就是站一站,走一走,坐一坐等,就能挣到好几十块钱,这钱也来得太容易了!林晓晶就让王月如介绍她,正式加入到群众演员这一行里了。陈庆对林晓晶业余时间做群众演员,不是很赞同。但见挣钱很容易,她又特别喜欢,也就没硬加阻拦。
一晃,一年过去了。渐渐地,林晓晶从心里有了一种做母亲的渴望。
一次,他和陈庆逛街。看到一套小孩衣服,特别漂亮,林晓晶有点爱不释手了,非要买下来留给将来的孩子。陈庆见状,又一次郑重地告诉她,眼下他们的经济状况,是绝对不能要孩子的,他们养不起。林晓晶很无奈,心里不由苦叹:“妈妈”这个称呼,离自己竟是那样遥远。同时她也暗下决心,宁可不吃不喝也要攒钱,她太想要个孩子了。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林晓晶夫妻拼命想挣钱的时候,厄运却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做奶替,
漂亮的挣回救命钱
2004年10月8日,上午,林晓晶正在超市打扫卫生,突然接到陈庆干活的公司打来的电话,说陈庆在送水途中,突然晕倒,被送往附近的医院。林晓晶当时就蒙了,啥也顾不得了,放下手中的活儿,直奔医院。看着躺在病床上双目紧闭、脸色惨白的陈庆,林晓晶心里针扎似的难受。想想这几个月来,陈庆也偶尔说过头疼,但他们都以为是干活累的,没太当回事。可如今他……林晓晶紧紧地抓住陈庆的手,泣不成声。很快,诊断结果出来了,陈庆得的是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做手术切除,具体一问,全部费用得13万元左右。
13万,这在林晓晶眼里是天文数字,家里仅攒的一万多块钱,没用上一天的工夫就花光了。医院下了催费单,林晓晶拿在手里却茫然不知所措。醒过来的陈庆一听说自己得了这种病,需要这么多钱时,绝望极了。他神情沮丧,凄然地说:“晶,这病我们治不起,还是回家吧!”林晓晶强忍泪水,安慰道:“我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我不能没有你!你放心,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想办法治好你的病!”
林晓晶回到家,把家里所有能当的东西统统地送进了当铺,可当的那几个钱还不够一天的药费。医生下了通知,说陈庆这种病拖不得,得尽早手术。怎么办?在北京,他们举目无亲,乡下老家根本回不去,林晓晶急得背地里不知哭过多少回,但在陈庆面前还得强装笑脸。
医院又下了催费通知,告诉说再续不上钱,病人就得停药了。林晓晶神情木然地走在大街上,满脑子都是一个“钱”字,钱、钱,这么多钱,自己上哪弄呀?停在街边的一辆采血车引起了她的注意,对,卖血!先换点钱好续上今天的药费。想到这,林晓晶几步迈上了车,挽起袖子,伸胳膊就让医生抽血。医生见她脸色苍白,神情恍惚,问她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林晓晶抽噎着把自己想卖血筹药费救男友的事说了。医生听完,无奈地摇摇头,说现在都是义务献血,是不允许卖血的!只能是在自己或者亲属需要用血时,按献血量多少,可免费供一部分。听着医生的话,林晓晶顿时想到陈庆手术时一定得需要输血。于是咬咬牙说:“抽吧,能抽多少就抽多少!就全当输给我丈夫了!”
献完血,林晓晶走路都有点踉跄了。她来到自己打工的超市,“扑通”一声跪在了老板面前,哭着诉说了自己的难处,哀求老板说要先支付一年的工资。老板很同情她,当下给了她一万块钱,和她签下了还款合同。可这一万块钱,只能暂解燃眉之急,只够几天的药费。手术的费用还是没有着落。
知道了林晓晶的难处,王月如也是想方设法地为她找当群众演员的机会,目的是为了多挣几个钱。
这天,王月如带着她刚到北影厂门前,见群头陪着一个穿着组剧工作人员服装的人,正在询问人群中的年轻女人。可每一个被问到的女人,都红着脸摇头躲开。林晓晶不由得纳闷,挤上前去一问,才知道剧组是在找“奶替”。就是女演员在拍戏过程中,根据剧情的需要,有给孩子“喂奶”,或者被“”等的镜头。这些镜头,大多数都是由替身来完成,做这个替身的人,就被称为“奶替”。一听这个解释,林晓晶的脸一下子红了。刚想拒绝,群头又说道:“做奶替,给的钱是群众演员的好几倍,这可是个挣钱的好机会呀!”一听说能挣钱,林晓晶心里一动,脑海里顿时浮现出陈庆那因病痛折磨得有些扭曲的面容。
钱,她眼下太需要钱了,钱就是丈夫的命呀!于是,她来不及想太多,脱口说出:“我答应做‘奶替’。”一听这话,剧组的人和群头顿时大喜,周围的人却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林晓晶被工作人员领了进去。望着她的背影,群头叹道:“没想到一个乡下女人,比城里人还要开放!”听到这话,王月如忙上前和他诉说了林晓晶此时的难处,她要挣钱救夫呀!知道了林晓晶的境况,群头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到了拍摄现场,林晓晶才知道她做“奶替”要面对众人的目光,她觉得是那样的尴尬和害羞,陈庆新婚之夜的话又在耳边响起:“这么漂亮的永远只属于我一个人!”想到陈庆在这方面看得特别保守,林晓晶又犹豫了,到底该不该拍呢?见林晓晶迟迟不肯解衣扣,导演当场许诺,再给她加一倍的钱。一听到“钱”字,林晓晶浑身就是一颤,钱能救丈夫的命呀!她眼一闭,解开了自己的衣衫。当有人把婴儿送到她的怀中,那小小的嘴巴吮住她的时,她身子微微有些抖动,一种做母亲的感觉油然而生。她爱怜地看着怀中的婴儿,完全忘记了的尴尬和羞涩。“好!”随着导演的一声喊叫,林晓晶才猛然回过神来。这时镜头已经拍完。她整理好衣服往外走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身后赞道:“她的真美!”
走出北影厂大门,群头把她叫住了。说想和她签3年的做“奶替”合同,可以先支付她十万块钱。林晓晶一听,真是喜出望外,有了这钱,丈夫就有救了。她什么也顾不得想了,当即就答应下来。
陈庆的手术做得很顺利,没多久,就出院了。林晓晶没敢告诉他这钱是她做“奶替”预支的,只是说群头借给她的。陈庆因做的是大手术,身体需要恢复一阵子。所以一时不能出去找活干。整个生活的担子全部落在林晓晶身上。
每日,她要打扫超市卫生,还要随时听候群头的传唤,除了做“奶替”,还做内衣展示的模特――乳模。常常是一天下来,满身疲惫。可回到家中,又得强打精神,洗衣服做饭,细心地伺候着陈庆。
做“奶替”,换来几多辛酸泪,有口难言是与非
渐渐地,陈庆康复了。可林晓晶却发现,康复后的陈庆性情大变,不是急于出去干活挣钱,而是疑神疑鬼的,总是怀疑林晓晶这10万块钱来路不正。说哪有那么好的人,一下子借这么多钱给一个打工妹。林晓晶有口难言,受了委屈也无处诉,只能暗自垂泪。
这天下午,林晓晶又接到群头通知,让她做“奶替”。等拍完戏出来后,林晓晶一眼就瞅见陈庆正站在路边等她。他的脸上表情很复杂,见面就问她拍的什么戏?为什么群众演员就她一人?林晓晶心里怦怦直跳。因她刚拍的是一组女主角被“”的戏,其中有一个的镜头。林晓晶就是做的这个“奶替”。看着陈庆那猜疑的目光,林晓晶却一时不知该怎么搪塞了。
晚上睡觉时,陈庆发现林晓晶的一侧,有块淤青,顿时勃然大怒,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林晓晶这才想起,她在拍戏中,由于有厮打的场面,她不小心撞到了一个柜角上,当时只觉得一疼,并没在意。
看着陈庆那冷冷的面孔和灼灼逼人的目光,林晓晶知道,不能再瞒下去了。于是她一五一十地把自己为他筹救命钱,签订做“奶替”合同的事说了。陈庆听完,发疯似的吼道:“做‘奶替’,把展现在全国的男男女女面前,你还要不要脸呀!这和做‘鸡’有什么区别?天哪!我受不了了……”
见陈庆如此辱骂自己,林晓晶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她哭着说:“庆哥,为救你的命,我也是没有办法呀!”陈庆吼了一阵子,突然想到了什么,忙说:“晶,这‘奶替’坚决不许做了,我们收拾收拾,连夜离开,躲到外地,让群头找不到你!”林晓晶摇摇头,凄然地说:“庆哥,做人不能不讲诚信,我是和人家签了合同的,怎能不讲信誉骗钱后一走了之……”不管陈庆怎么说,怎么吼,林晓晶坚决不同意逃走。气得陈庆指着她鼻子骂道:“,这‘奶替’你再做下去,我就和你离婚……”
几次争吵,林晓晶都坚持不离开北京,陈庆也真是说到做到,收拾了自己的东西,一个人回了乡下。走时,冷冷地扔下一句话,说他宁可一辈子打光棍,也不当这硬盖“王八”。
陈庆走后,屋里孤零零的剩下林晓晶一个人,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没想到,陈庆竟如此薄情寡义,自己做“奶替”,不全是为了他嘛!
让她想不到的是,陈庆走后没几天的一天晚上,门外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林晓晶打开房门,不由得大吃一惊,面前站着她的独眼哥哥林大。一见面,林大二话不说,抬手就打了她两个耳光,骂道:“不要脸,竟跑出来干这种下贱事!”林晓晶捂着被打得火辣辣的脸,顿时明白了,这一定是陈庆回家,透露了自己的行踪。她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可哥哥根本不听,当下硬是逼着她,连夜坐上了返乡的火车,稍有不从,就是拳脚相加。
回到家,父母的责骂不说,村里人像开了锅一样,纷纷涌上林家,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特别是男人的眼睛,直往她上盯。
回家没几天,父亲和哥哥把她送到了张家。张强的父亲用鄙视的目光看了林晓晶几眼,很傲慢地对林家父子说:“眼下,我不能让你们把我的女儿张娟带走,我得观察几天,看看你们这妞是不是听话,老老实实过日子。她表现好了,咱再换亲!”
父亲和哥哥走后,张强的母亲用威胁的口吻对林晓晶说:“你是什么样的破烂货,你心里清楚。我们能要你,是你的福分,好好伺候你男人!”说着,并吩咐女儿张娟看着她,别让她跑了。
此时,林晓晶泪已哭干。一想到今后要和一个傻子生活在一起,她想到了死。就在她寻思着怎么了结自己的时候,张娟偷偷地告诉她,她要放她走。林晓晶很惊讶,不明白张娟为什么要救她。张娟叹了口气,告诉她,自己也有了心上人,如果林晓晶在她家待下去,她就得去嫁给林大。救她,也是为了救自己。就这样,当晚,张娟找借口让林晓晶睡到自己屋里,半夜,她偷偷地送她出了村,并给了她点钱,让她赶紧远走高飞。
林晓晶又一次回到了北京,继续做她的“奶替”,还欠下的债。怕再被家人找到,她换了住处,小心翼翼地过着每一天。
2007年10月,林晓晶做“奶替”的合同期满,她可以自由了。可林晓晶却找到群头,要求再续三年合同,还是提前支付10万元钱。续完合同,林晓晶把拿到手的钱,5万元寄给了家里,给哥哥娶媳妇。另外5万元,寄给了张家,让给张强娶媳妇用。
2009年初,张娟和男友也来北京打工了,他们告诉林晓晶,林大和自己的傻哥哥都用她寄的钱,娶上了媳妇,日子过得不错。听到这话,林晓晶心里感到了一丝欣慰。
篇5
记忆的光片飞快的转动,一年前,当秋风蔓延的时候,我们嘻嘻哈哈涌进新的校园,黄碟般的落叶轻舞飞扬,好一副美丽的景象!记忆的光片越转越慢,初一的生活一幕幕展现在眼前…。.
初一,一个懵懂无知的年份,我们没有学习上的太多压力,也没有源自老师家长的无限约束,我们追随着落日的绚丽多彩,我们寻找日出时的光芒万丈,我们与生活玩耍嬉闹。学习?抛之脑后,谁会想到它是多么重要?初一,我们浑身充满了叛逆的细胞,与同学打闹,与老师叫板,这些成了我们的乐趣,总是一笑了之。
经过漫天飞雪,看到花儿绽放,感受炎热的难熬,我们告别了初一,今年,又当秋风吹起的时候,我们再次嘻闹着涌进已熟悉的校园,迎接我们的仍是漫天飞舞的黄叶,但,此时再也不同于彼时了,我们初二了。
初二,我们再也不能像原来那样懵懂无知了,初二,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书声朗朗,我们试着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微风拂面,我们学着认识学习的根本含义。初二,一个黄金年份,一个宝贵年份,我们由无知变得成熟,我们将肩负更多责任,我们必须站稳这一脚!
篇6
北风呼啸故园冷,
大雁南飞一夜城。
予独定居孔齐鲁,
不由思得父母情!
《月思》-魏晨阳
日落西山映半边,
月出东山照我眠。
君居他处可安康,
明日还得旧时欢!
《纵思》-魏晨阳
二十一世飞发展,
奔驰宝马把家回。
今状得于古时痛,
篇7
1、大雁南飞: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
2、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稻田旁边有个池塘。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
3、果园里,苹果红了,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梨树上果实累累,像是许多小葫芦在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花园里开了,桂花也开了,梳着它那美丽的头发,桂花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4、秋风吹来,枫叶像许多漂漂亮亮的蝴蝶,从树上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柳树和梧桐树阿姨也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黄外套;松树爷爷却还穿着绿罩衫;姐姐正迎着秋风开放;地上的小草东一块,西一块,不像春天那样茂密,也不像夏天一样碧绿;旁边的池塘里,荷花妹妹早已消失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以意象为“抓手”,由局部而全部,进而理解由一组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揣摩诗人的独特心理感受,从而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读者由艺术再现糅合自身的个性化解读,进而升华至艺术再创造,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与熏染,即谓读书养心,斯为重要。否则,建立在牵强附会的基础上,缺乏对意象的准确深入的理解,把握诗歌的旨趣必然是支离破碎的,其审美情感也是肤浅模糊的。
对于意象的把握与鉴赏,笔者作如下解析。
一、意象的象征性
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人使用的意象,如雁、梧桐等,皆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李清照的《一剪梅》有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同样用到了“雁”。再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及《西厢记》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可见,“雁”这一意象的寓指性很明确。
大雁,秋天南飞,被迫离开故地,栖居他乡;春暖北归,回归故里,适得其所。北方才是大雁的故乡。因此,北雁南飞,意谓离开故里,沦落他乡,这就不由得引人生发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结合诗人遭遇,如写《声声慢》时期的李清照自北方逃难至南方,国破家亡,国家惨遭蹂躏,她与深爱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阴阳两隔,新愁兼之旧恨,大雁飞过,怎不生天涯沦落之感?
再如《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回,意味着回归、团聚,可是词人眼见大雁北归,却不能与丈夫团聚,分离之苦、思亲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情诗,真实反映了前期李清照“幸福的烦恼”般的爱情生活。《一剪梅》与《声声慢》正是李清照人生经历前后期的写实,两首诗在情感变化上的鲜明对比,一个“雁”字写尽人世沧桑。
又如王维句“归雁入胡天”,大雁北归胡地,是回归家园,可是诗人所去的不是故里,是胡地,他是受朝廷同僚排挤,不得不去他乡。这样联系起来分析,诗人抑郁、落寞的形象跃然而出。
再看《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句,大雁南飞,不得不与家园分离,张君瑞即将离别崔莺莺,新婚燕尔,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却偏偏棒打鸳鸯,不得不分,怎不肝肠寸断?此景,大雁南飞,不得不与家园分离;此情,多情且柔情的崔莺莺不得不离别爱郎张君瑞。幽怨与忧愁集于一身,愁由雁起,雁伴愁行,情景交融。
由是观之,“雁”已经成为离愁别恨的象征了。
再如“梧桐”,风吹落叶,雨滴梧桐,景象凄清,梧桐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代名词。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李煜――这位亡国之君幽居深院,软禁于斯,孤苦寂寞,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落下来,凄凉无限!曾经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沦落为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休?又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雨打梧桐,孤独更兼离愁,声声敲在心坎,难耐!难耐!“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唐明皇回宫后,目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
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已够愁苦,这还没完,滴滴细雨,还要无休无止地侵蚀那颗柔软且孱弱的心,怀念亡夫,忧思国事,孤独无助,“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番哀痛欲绝,怎不催人泪下?
“梧桐”,孤苦无寄的象征。
把握住意象所隐含的深层含义,就不难理解诗歌所要传递的情感信息了。
二、意象的比喻性
戴望舒的《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引人无限遐想。以丁香喻人,别致委婉。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杜甫《江头四咏・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可见,丁香的确是一种婉约的美丽植物。丁香色泽淡雅,幽香袭人,这本身足以动人心魄,加之有着如丝如缕的忧愁、哀怨、彷徨,不由人不生怜香惜玉之情,不由人不缠绵悱恻。这种美,是忧郁之美,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高贵之美。用来喻指姑娘,则联想到黛玉的千娇百媚,多愁善感,就不难理解姑娘的超凡脱俗与冰清玉洁了。诗人又或者以之隐喻自己,那么诗人的忧郁气质、超拔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有人解读为爱情诗,又或者为咏怀诗,艺术的想象不断深化着诗歌的内在魅力。
再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李),丁香,已经令人联想到忧愁,但不算完,还要是雨中愁,忧愁淋湿是什么感受?愁得缠绵,愁得悠远,愁得“剪不断,理还乱”。完结了吗?不,还要“空”愁,这就愁得令人绝望了。谁能愁到如此境地?诗人不明言女子,但已令人联想到用情至深的女子了。诗歌就是这样通过物化的丁香喻指在绝望中等待亲人音讯的女子。以丁香使诗歌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外化,看来并非始于戴望舒。
又如“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李商隐),这哪里是指花草,分明就是指愁肠百结的女子了。
可见,丁香在文学意象中具有比喻忧郁女子的专指性。
其他,如香草美人之喻,就不胜枚举了。
把握住诗歌中这类意象的延展性,对于领悟作者的情感取向极具价值。
三、意象的完整性
马致远《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藤、树、鸦,分别饰以“枯”“老”“昏”,这就使得指向模糊的物象顿时有了灵韵与生机,干枯的藤、垂老的树、黄昏的乌鸦,一组灰色调的意象,给人压抑之感,组合在一起,苍凉、落寞、凝重之境自然形成。反观小桥、流水、人家,这分明是秀丽江南才有的独特风韵,一组色调明丽的意象,给人心旷神怡之感,组合在一起,构成娟秀灵动之境。两组意象相比较,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游子的羁旅之思也就跃然纸上了。试想,如果没有“枯”“老”“昏”这几个修饰语,也就形不成强烈的情感对比,主题也就难以得到如此鲜明的彰显。可见,保持意象的完整理解,是不能剥离修饰语的。
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曹》:“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同样需要进行完整的意象解读,方能深刻体悟诗人的情感。诗人选取的意象,微雨、暮钟、重帆、迟鸟、海门深、浦树滋,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恋恋离愁。“微”,饰雨,细雨缠绵,已有迷离怅惘之感。“暮”,饰钟,晚钟响起,令人怅然若失。“重”,饰帆,帆重犹不能进,是分别的心情太凝重吗?“迟”,饰鸟,是迟迟不起飞离去,这分明又是恋恋不舍。“深”,饰海门,是江水深?是离情深?抑或情深似水?浦树,即水边的树,饰以“滋”,即带着水汽,水汽缭绕,如梦如幻,惹人愁绪。没有这些修饰语,诗人的感情肯定是难以表达得如此细腻的。
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蝉、雨的前面分别着一“寒”“骤”字,“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月的前面分别着一“晓”“残”字,则将词人浓重的离愁别绪刻画得形神毕现。
在感知意象的情感指向的基础上,反复、深入品味相关修饰语,有助于更为透彻、清晰地理解诗人,理解题旨,并且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四、意象的个性化特色
这里所指的个性化特色,是说在把握意象的一般寓指性的基础上,必须清楚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理解创作主体的微妙心理,从而领悟作者极富个性化的演绎。如,同样写到花,杜甫的《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其乐融融,此时的“花”完全是他喜悦之情的写照。他的另一首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是在诗人遭逢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怀有满腔的家国之恨,此时的“花”是他感叹物是人非的载体。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则是因为丈夫仕官在外,夫妻不能日日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以致李清照独守空房,相思成愁。她笔下的“花”成了韶光虚度、红颜易老的象征。
篇9
心中的秋天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秋风飒飒扑面而来 ,秋天的大门在你不经意间打开了。
秋天到了,大雁南飞,远处的山丘遮住了刚刚升起的太阳 ,银杏树的叶子象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扇着扇着自己也飘落下来。红红的枫叶象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寄来了秋天的凉爽。田野翻起了金色的波浪。稻子成熟了,金黄金黄的;盛开,美丽的小动物也来观赏秋天。
啊!秋天太美了,我喜欢这个收获的季节。
篇10
有有那么一座花园。
春天,
能看到有效的嫩芽,
能看到含苞怒放的花,
能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
夏天,
能成为人们歇凉的好地方,
能让人们闻到沁心的花香,
能听到人们的欢笑声。
秋天,
人们能尝到甘甜的水果,
能欣赏到各具色姿的,
还能看到大雁南飞的景象。
冬天,
美丽雪景闪亮登场,
幼小嫩芽准备出发,
孩子们在这打起了雪仗。
这个缤纷多彩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