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范文

时间:2023-03-29 10:0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锁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张爱玲善于刻画女人,尤喜描写各色“坏女人”,《金锁记》也不例外,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矛盾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的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一点的爱情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终于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最后,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张爱玲的小说受到传统小说影响很大,这篇《金锁记》尤其明显,单从技巧上来说,许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红楼梦》的影子来。比如人物描写方面。写七巧,小说一开端并不直接就写,而是通过两个下人的床头闲话点出,把这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大致的情况都交代清楚,这和《红楼梦》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道出荣宁二府的兴衰故事一样异曲同工。

在两下人的口中,道出了七巧的出身;然后再借二嫂三嫂的背后冷言闲语,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劣地位,因为她是平民出身,而且直言直语,大家都瞧不起她。在一系列铺垫之后,七巧终于出场,一开始就写她因为替二小姐云泽作媒,气得二小姐哭,三言两语之下,完全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七巧的独立个性,还把姜府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交代得相当清楚。短短四五千字,完全是侧面描写,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关系、人物形象交代得非常圆满清楚,张爱玲生花妙笔,让我赞叹。

其实这种侧面交代的方法在小说中应用得很广。最妙一笔是在后面,当写到七巧约准女婿童世舫见面,要拆散他们,在童的眼中,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在童的心中,印象是“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子”,而小说在写七巧老年的时候,一处都没有正面去刻画七巧的形象,而到最后才借旁人的眼睛点出,妙笔如斯,再次叹服。

其外,小说跨度三十年,写人物和事情的变迁,《金锁记》里面用的方法更是奇妙。比如小说最后,七巧把手上的镯子往手臂上推,那镯子在年轻圆润的时候是丝毫推不上的,可是到了老年,油尽灯枯,镯子能一直推上腋窝,这金镯子好比一把枷锁,三十年的压抑和苍凉无奈,就在这一推之间,纤毫毕现,实在是点睛之笔!

张爱玲在小说不断的提到“月亮”,月亮是苍凉的寂寞的象征,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去看月亮,皆有不同感受,月亮是人物内心变迁的见证,如开场时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象赤金的脸盆,沉下去……”,这预示着一个没落的时代没落的家族;“模糊的状月,象石印的图画”,这是七巧女儿长安眼中的月亮;“彰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七巧眼中的月亮;“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象是黑漆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是儿媳眼里的太阳。月圆月缺,正是人物命运的象征。

七巧的悲剧命运是通过一系列矛盾展开的,小说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冲突牢牢抓住读者的心。一开始,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置身于封建大族,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也是人物不幸的命运的开始。然后再通过七巧和妯娌间的矛盾、七巧和三爷季泽的矛盾、七巧和儿女们的矛盾,一环扣一环,结构严谨,故事,就在一幕幕矛盾中开展来。

七巧表面泼辣强悍,对人性极端不信任,但是,骨子里还是向往着幸福,她在寂寞的时候时常想起昔日和自己打情骂俏的猪肉贩,甚至,她大胆追求着三爷季泽。但是,想象终究是想象,而三爷也因着她的狼籍名声而不敢沾染。在幸福丧失之后,她唯一等待的就是独立出去。

晚年的七巧不断的和自己儿女斗争,其实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故意气死儿媳,因为在他们身上找到她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们的性生活,因此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这正是因为她没有得过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儿的婚事,因为她对男人已经是一律敌视的态度,因为她就是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欺骗,这几近心理变态了……整篇小说,从表入里,从正到侧,手法如此奇妙,七巧在张爱玲笔下,已然不是纸上人物了,而是写得活了,这样的功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篇2

关键词:苍凉;海派;意识流;传统与现代融合

张爱玲有着显赫的家世,她的外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多变的命运,丰富的经历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她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写出了四十年代上海市井人物的两性感情,例如《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等,表达了她对当时女性的一种新的审视,也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由于她的家人对金钱的欲望,她被迫嫁给了姜姓大户人家的二少爷,一个骨痨病人,在财欲与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扭曲,不但自己一生痛苦,还嫉妒并破坏儿子的婚姻,逼死儿媳,阴谋拆散三十岁女儿的姻缘。小说写到“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3]。表达了张爱玲对那个时代市井女性的审视,也间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失望与茫然的情怀。

一、四十年代海派的代表作品

“海派”一词从其出现之时起,就是相对于“京派”而言的,意指出现于上海区域内的带有商业消费色彩和异端特质的文学艺术。海派作家都自觉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以刻绘男女的情爱世界为卖点,把文学作品的消费性看作创作的首要目的。

张爱玲是40年代海派的一支,海派作家还有叶灵凤,刘纳鸥等。张爱玲对海派小说有强烈的认同感。张爱玲的小说里挥散不去的那种旧式脂粉气息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海派小说的痴迷。她也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对鸳蝴小说的偏爱,张爱玲早期还拜访过周l鹃,《沉香屑・第一炉香》就发表在周l鹃主编的《紫罗兰》上。身为作家,张爱玲的姿态是“小市民”的,她的题材也取自她所熟悉的人和事。上海阴暗弄堂里小市民的悲欢人生是她最拿手的题材,她一直努力“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4]。

二、苍凉的美学

张爱玲在《公寓生活记趣》里写到“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对于人生的态度是冷漠的、悲观的、灰色的。她的作品有着美丽而又苍凉的文字,这既与她所处的时代风潮有密切联系,也与她个人的际遇休戚相关。她在《传奇》中写道,“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张爱玲的感觉是凄凉的,因此也就悲从心来。而张爱玲对家庭也是充满了失望,出身显赫的她,父母离异,被父亲幽禁于小阁楼半年之久,她的心里必定会留下许多阴影,这些在她的文章的字里行间弥漫着。

这部作品从头到尾笼罩着的淡淡的、若隐若现的悲凉气氛,例如刚开始由月亮开题,“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30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30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30年前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着凄凉”[5]。月亮本就有着清冷、伤感的情愫在其中,读来令读者有一种凉意涌上心头。这种凉意不是让人立刻警觉的,好似入秋季节,一场秋雨一场凉,伴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虽还是平静的语气,但读者的伤感之情越来越浓、挥之不去,结尾写道,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6]

曹七巧是张爱玲在《金锁记》里着重打造的一个人物,曹七巧在姜家的30年,本就是一个难忘的历程,从开始的受歧视,到自己对感情的绝望,以及对儿子女儿变态的折磨,让人脊椎发凉。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出身,自由生长,说话尖酸、市侩气重,本就跟大家族的行事说话格格不入,连丫鬟们背地里都瞧不起她,又因为丈夫低人一等,自己也总觉的家里人欺负她,怨声载道。她在姜家没有一点地位,在丫头嘴中是“低三下四的人”[7],在亲哥哥亲嫂子嘴里也变得“没一点得人心的地方”[8]致使她在压迫中观念被扭曲,最后不仅她自己的婚烟被她搅得一团糟,她还亲手毁掉了她儿子和女儿的婚烟。从她刚一出场张爱玲就浓墨重笔地刻画了一番:“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母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9]正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她在姜家这几十年来所受的压迫,才让曹七巧这个可怜的人可恶地毁了自己的一生也搭上了别人的一生。最后落了“前半生怨人,后半生被怨”的下场。

儿女的一生在她的阴影下也是苍凉的,长白娶了芝寿,本以为可以一直幸福,但是新婚第一夜她就被七巧叫去吸鸦片,一夜未回,七巧还不断地议论他的,让芝寿十分难堪,这正像书中写的一样“丈夫不像个丈夫,婆婆也不像个婆婆”[10]。最后芝寿还得了肺病,结局十分不幸。长安是上了30还未嫁的老姑娘,直到碰见了童世舫,两人互相喜爱,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谁知曹七巧不但不因为自己女儿找到了爱的人而高兴,而是偷偷暗示童世舫长安吸食鸦片,她也亲手毁了自己女儿的幸福。

篇3

关键词:金锁记;色彩语言;苍凉;人性

1943年11月《金锁记》开始在《杂志》上连载,它的发表无疑巩固了张爱玲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对该作一时间好评如潮。傅雷可算得上系统完整地评张第一人,他称《金锁记》“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货之一”、“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而据此评价之后的十几年,华人学者夏志清给予此作更高的评价,“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作者通过对曹七巧这一女性在一个大家族中一步步走向变态、疯狂的刻画,深刻地淋漓尽致揭示金钱如何是一个正常的人异化,失去人性。以下将具体分析《金锁记》中的色彩语言。

一、《金锁记》中的色彩痕迹

(一)残缺的色彩:黑、白、灰

张爱玲在作品中常常使用一些残缺的冷色调色彩,诸如白、黑、灰就是这一系列色彩的代表。在张爱玲笔下,白色更是被用来表现主人公凄惨悲凉的人生。白色流露出主人公的伤感情绪,更毫无遮掩地暴露了人性的可悲。如《金锁记》中,对长白和长安初次的外貌描写:“七巧的儿子长白,女儿长安,年纪到了十三四岁,只因身材瘦小,看上去才只七八岁的光景。在年下,一个穿着品蓝摹本缎棉袍,一个穿着葱绿遍地锦棉袍,衣服太厚了,直挺挺撑开了两臂,一般都是薄薄的两张白脸,并排站着,纸糊的人儿似的。”寥寥几笔将两个生长在扭曲家庭的孩子形象鲜明地勾勒出来。通过这触目惊心的“白”,两个缺乏爱的呆滞儿童形象就深深印在人心上了。

黑色也是一个与死亡相关联的颜色,黑白相对,更是无限肃杀,这也是张爱玲用得得心应手的手法,如“七巧穿着白香云纱衫,黑裙子,然而她的脸上像抹了胭脂似的。”黑白的搭配一方面强调了七巧新寡妇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借对照的黑白色凸显了财产争夺战即将开始的紧张氛围。

张爱玲的许多作品都笼罩着一种灰暗的色彩,灰色本身也是一种复杂的混合色,似乎越是艳丽灿烂的颜色混合之后就越发接近灰色,也越发接近苍凉的底色。灰色带给人的就是这样一种寂寞、忧郁、单调、乏味的感觉。如“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官织缎袍,双手捧着个大红热水袋,身边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小漆布地衣,一级一级走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这个身着灰色袍子的小身材老太太,她为自己的爱情幻灭、人生不幸而对生活绝望,心理已经变态扭曲到了失去母亲天性的程度。而长安的人生注定无可挣扎,至多是一个“魅力的,苍凉的手势。”

(二)对照的色彩:葱绿配桃红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对照”,这足显示出张爱玲对于参差配色的偏爱,如文中描述七巧的登场:“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七巧穿着的一件银红上衣、一条蓝青裤子,大红大绿的色调对照中一个俗艳、世故、尖锐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由得皱眉,心生厌恶。然而联想到她因哥嫂贪财被迫嫁给生痨病的废人,葬送了一生的爱情和幸福;想到她因出身卑微,在婆家受尽鄙视和嫌恶,似乎又心生同情。她只是一个垂死挣扎却始终逃不过命运的手掌的女人,同样也是一个内心苍白而不安,只能用大红大绿来掩饰的可悲女人。红与绿的强烈反差展示出一个不应共存而又畸形共存,前景不堪预测、也无以预测的世界。

(三)和谐的色彩:绿意正浓

张爱玲曾在文章中解释“色调的和谐”:“用粗浅的看法,对照便是红与绿,和谐便是绿与绿。”如文中“赴宴的那天晚上,长馨先陪她到理发店去用钳子烫了头发,从天庭到鬓角一路密密贴着细小的发圈。耳朵上戴了二寸来长的玻璃翠宝塔坠子,又换上了苹果绿乔琪纱旗袍,高领圈,荷叶边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这是姜长安首次赴童世舫约会时的穿着打扮,翠坠子加苹果绿旗袍。此时,姜长安已是年近三十岁的老姑娘了,并且还抽着鸦片。这苹果绿传达了长安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和希冀,让这个已经呆滞枯萎的生命燃起了新的渴望和生机。

二、《金锁记》中的色彩之用

(一)用色彩塑造人物形象

曹七巧这个人物是《金锁记》中当之无愧的女主角,她的性格形象也分为非常明显的前后两个阶段,展现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的形象变迁过程。

虽然小说中一出场曹七巧就已经处于后一阶段,文中也没有花费太多笔墨描绘做姑娘时的七巧,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七巧的回忆里隐隐约约看到那个健康活泼的姑娘。曹七巧在娘家做姑娘时“上街买菜,蓝夏布衫裤,镜面乌棱镶滚。”这是一个活泼开朗,清新怡人,健康乐观的女孩,我们似乎还看到她在店铺里忙活时的麻利能干。蓝布衫不是什么贵重的衣服料,寻常人家的女孩子都穿得起,蓝色让人想起天空,想起大海,一股清新扑面而来,那时候七巧的心境也像蓝天碧海一样开阔。我想那应该是七巧最欢快幸福的时光,直到晚年也一直在回味那段日子。

在姜家,曹七巧则是“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一个干脆利落,伶俐狡黠,深藏心机的富家太太形象跃然纸上。她还是和做姑娘时一样的利落能干,只是面相上变得刻薄了许多,令人生厌。她不是为了钱而嫁进姜家,而进了姜家后她却变成了另一个人,再也不相信爱情,大概只有金钱才能让她安心。七巧衣着上讲究了许多,而她的心却像身上红红绿绿的衣服一样混杂扭曲、触目惊心。

(二)用色彩描写心理状态

小说的核心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方面。张爱玲用色彩来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是她成功运用色彩的又一个方面。如长白的媳妇芝寿独守空房时的描写。“遍地蓝影子,帐顶上也是蓝影子,她的一双脚也在那死寂的蓝影子里……月光里,她的脚没有一点血色――青,绿,紫,冷去的尸身的颜色。”望着屋子里繁复讲究的物件和窗外恐怖的月光,芝寿一个人非常害怕。她怨恨婆婆,也害怕婆婆。她害怕月光,却不敢开灯。心里想的是害怕遭到婆婆训斥,怕婆婆说她半夜三更等着丈夫回来,说她偏偏少不了他!她想死,她想哭,可是也不敢哭,害怕眼睛哭成核桃,婆婆又该说“白哥儿一晚上没回去,少奶奶就把眼睛哭得跟桃儿似的”。她心里无比地痛苦,可是有苦说不出,只能拼命压抑着自己,把苦水全部咽到肚子里,仿佛这幽蓝的月光一样,把黑暗吸了进去。她的脚呈现出怪异的颜色,没有一点血色,青绿紫混杂在一起,她的心仿佛也成了这种死人的颜色。这段幽暗的色彩描写,把气氛严抑到极点,也把芝寿心里的纠结痛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三)用色彩构筑情绪氛围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眼泪,陈旧而模糊。”这是小说开篇的月亮,红黄的色调似乎为整个故事也埋下了悲凉的基调。这轮月亮并不明亮,三十年来它也仿佛历经沧桑,看尽人生百态,有点沉重的意味。

“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天是无底洞的深青色。”这是绝望的芝寿眼中的月亮,黑白色的月亮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芝寿的悲剧也被这黑白相间的阴冷月光浸染开来。

篇4

关键词:张爱玲 《金锁记》 《怨女》 女性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86-02

张爱玲原名张,为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作品即使在当代社会依然被多数读者推崇,代表作主要有《流言》《张看》《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怨女》等。无论是短篇、中篇小说的创作,张爱玲的审美倾向都是悲剧性的,其文笔细腻悲凉,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虽然现存小说中,《半生缘》《倾城之恋》名气较大,然而学者普遍认为中篇小说《金锁记》是其创作的高峰,在这部作品中,作家独特的才情和蓬勃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展现,作品充分展示了封建制度枷锁下,女性和人性被压抑的悲惨命运。出于对作品的偏爱,张爱玲在时隔多年后,将其改编为《怨女》这一长篇小说。

一、《金锁记》之后《怨女》创作动机

《怨女》并非张爱玲在一时兴起状态下创作,而是出于对《金锁记》的热爱,经过多年的酝酿和沉淀的结果。张爱玲创作《怨女》并非对《金锁记》故事简单的删除或扩充,而是在用更加集中的手法来对女主人公银娣故事进行经营,七巧女儿长安的故事明显少得多。在创作风格上,《金锁记》更加炽热猛烈,而《怨女》则更加沉稳理性。

(一)自我审视,对艺术标准更高的追求

张爱玲的创作受到中国古典文学较大的影响,《红楼梦》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几乎是一生的,其在晚年投入《红楼梦》的研究批评中。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多次修改与删减,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在极大程度上感染着张爱玲,张爱玲在创作中也时常自我审视,经常自我挑剔,而《怨女》如何在《金锁记》的基础上,实现文学审美态度与创作心境的突破,保留作品“苍凉”的底色,成为张爱玲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张爱玲曾公开承认最喜欢的一部小说为《金锁记》,文章里曹七巧被金钱做成的枷锁困了一生,并用这枷锁捆绑了自己女儿一生,在此基础上,张爱玲重新创作《怨女》,她说:“我就喜欢那被经济与扭曲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怨女的苍凉,我觉得在那里面,我说出了我最想说的话。”[1]

(二)面向海外阅读市场的创作自觉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在创作出来后,在没有接受读者参与阅读前,只能算作半成品,只有当读者与作者形成内心潜在的交流后,创作过程才算完成。张爱玲将这一创作意识作为《怨女》创作的指导。《金锁记》叙事节奏紧凑集中,象征意象层叠丰富,同时人物刻画入木三分,通过苍凉的笔触来深度刻画了封建制度下女性深入骨髓的悲哀,使这种悲凉直达人心,因此在小说面世后,国内学界好评一片,在这一背景下,张爱玲再创作热情被激发。在19世纪50年代后,张爱玲在美国定居,并开始准备《金锁记》的改写,她期望作品在出版后能够像在国内一样,具有广大的阅读市场。然而《金锁记》的出版并非像她预想的那么顺利,美国人更加期望看到如《赤地之恋》类的作品,而对于《金锁记》热情并不高。经多方辗转,最终《金锁记》的译本《北地胭脂》在英国伦敦出版,之后被翻译为《怨女》,然而反响不如国内,张爱玲最终期待的美国市场并未打通。

二、七巧与银娣的主人公悲剧分析

《金锁记》与《怨女》均是反映了、物欲压抑下的主人公内心焦灼与变态的人性,然而银娣的形象与七巧比较,却显得有些平庸。张爱玲曾经说过:“在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由此可见,作者对于曹七巧的人物创作最为满意,在那个封建时代,七巧的疯癫与时代与环境有所脱离,即使是放在现代社会看,也是近乎癫狂,虽然银娣的言行也有所出格,但是与七巧比较却又收敛得多,更多的是为了在整个时代中生存而更加圆滑,主人公从心理变态的疯子变成了小奸小坏的庸常之辈。

(一)二者的相同点

七巧与银娣二者相似处较多,首先是出身均来自社会底层卑微家庭,在家庭环境中生存均受人制约,身不由己,在婚姻上均受到哥嫂的支配,都被媒人所欺骗。其次在嫁到夫家之后,虽然有名分,但是却被所有人轻视,受尽排挤与冷眼。最后,论爱情,七巧将季泽当作唯一的希望,可是季泽却只是为了七巧北方的田地,欺骗与利用七巧;银娣将姚家三少爷作为精神支柱,在深夜为他唱《十二月花》,在浴佛寺差点以身相许,可是三少爷却只是为了她的钱,没有钱就向银娣要,因此二者对爱情怀有一线希望与幻想,却总是被欺骗和利用所伤害,最终为了获得安全感,以自己的亲情和青春为代价获得金钱,却在孤独与失败中过完一生。

(二)人物的不同

虽然七巧与银娣的命运大致相同,但是二者却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待人待物上,七巧为人心直口快,对钱的欲望表现得更加明显,而银娣则更加圆滑世故,说话均离不开一个礼字,在这一点,七巧是张扬的,而银娣则更加收敛。在对待娘家人上,七巧与银娣区别更加明显。七巧与银娣都有曾经替哥哥背黑锅的经历,然而七巧是明着责怪哥哥的不是,银娣未怪罪哥哥,却是在嫂子面前将姚家人骂了个遍。七巧虽然对哥嫂态度不好,却没少给东西[2],而y娣则明显不同,她虽然在面子上做足了全套,却不愿意给哥嫂一点东西,在坐月子时,银娣将床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摆出来在嫂子面前炫耀,大有解当年恨的做法。哥哥在送满月礼时,她典自身的头面,看似无可奈何,却需要哥哥赎回还她。银娣由于出身较为卑微,因此不被姚家人所看得起,可是她却也看不起娘家人,嫂子曾经暗示想将侄女许配给玉熹,她却是用大爷家儿子还没有娶妻作为理由搪塞,其实却是认为嫂子家女儿配不上玉熹。[3]结果七巧虽然东西没少给却没在嫂子那里没落得一点好名声,银娣的嫂子却有苦难言,被银娣周全的礼数堵了嘴。对待至亲至爱的子女,七巧与银娣占有欲都极强却又十分变态,虽然她们都有母性的关怀却都被变态的占有欲所掩盖。七巧对女儿铜臭味更加明显,强迫女儿与其一样压抑情感与欲望,而银娣却是通过心理战术来占有儿子,先讨得儿子的欢心,之后对儿子的夫妻关系进行离间,与儿子讨论戏子,并允许儿子纳妾。在对待小叔子上,七巧几乎没有近身的机会,仅有的一次机会也由于其对金钱的爱好而冲散,银娣却是近身不成之后就处处设防,为了获得清白的名声甚至不惜上吊,结果七巧最终众叛亲离,银娣却在强烈的优越感中看尽姚家的风云变幻。从七巧到银娣,人物由不知礼数、变态、不可理喻变得平庸,有了点为了生活而必须为之的可爱。

三、叙事风格与方式由繁华转为平淡

张爱玲并不提倡模仿自己早期的成名作,因此在《金锁记》题材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去创作《怨女》,作者完全规避了早期作品的写作迹象,通过完全异同的创作手法来表达。而作品完全不同的叙事风格和方式也可以窥见一斑。

1.主人公出场方式的不同:由外视侧叙转为内视角直叙

与其他作品不同,七巧的出场主要是通过别人的叙述来完成,通过姜公馆丫鬟凤箫和小双之间的对话使七巧卑微的身世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妯娌之间谈话时透漏出的对七巧的不屑又使七巧在夫家卑微尴尬的境地被点明,在赵嬷嬷呵斥丫鬟们“你们懂的什么”和大奶奶玳珍的一句“年纪轻轻的妇道人家,有什么了不得的心事,要抽这个解闷儿”,完成了作者对七巧的侧面描写,读者的探求欲望被解开,七巧人物描写也完成。而银娣的叙述则为全知式的内视角,在故事一开始,作者就将银娣推到了读者的面前,通过在与木匠的叫骂、拉扯过程中,使银娣尖酸泼辣、心直口快、心高气盛的任务性格呈现出来,从而为下文银娣的抗争做铺垫。

2.叙事风格由热烈激亢趋向沉稳理性

时隔多年,张爱玲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创作历程也有所变化,无论是创作心态还是情感积淀均明显改变。在《金锁记》中,作者多次运用西方现代小说技巧来叙述,如七巧在将哥嫂送走之后,开始回忆出嫁之前,接着情节就如蒙太奇时空转换一样,倏忽跳转到了十年之后。张爱玲在前期创作中习惯用快而短促的叙述节奏来表述故事,从而编织出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而在《怨女》中,作者则开始用平淡自如、缓慢的节奏来描述,回顾了传统古典小说的创作。在原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对行将没落的封建大家族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还原,从而使身处大家族人际交往圈内的主人公银娣的处境更加清晰地呈现。尤其是在表述银娣的内心活动时,作者通过用大量细致绵长的视角来表达故事,以主人公的内心来引导读者对故事的感知和理解。如在写银娣被媒人欺骗、哥嫂安排嫁入姚家时的描写。银娣长期由于物质的缺乏而没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缺失使其最终选择放弃内心的真实情感,而选择了一条看似更加稳妥奢华的婚姻道路,也注定了其悲剧的一生。

四、《金锁记》与《怨女》反映的女性观

在对七巧和银娣命运进行处理时明显体现了张爱玲的女性观,张爱玲女性立场极为鲜明,无论是七巧还是银娣,作者持有的女性立场与视点是相同的。正如在《谈女人》一文中提到的“超人是男性的,神却带有女性的成分。超人与神不同。超人是进取的,是一种生存的目标。神是广大的同情,慈悲,了解,安息。像大部分所谓知识分子一样,我也是很愿意相信宗教而不能够相信。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获得了信仰,大约信的就是奥涅尔‘大神勃朗’一剧中的地母娘娘”。她提到的神性、安稳、永恒、妇人性等词语的意义是相同的,对其作品进行分类,则可以将七巧、许小寒、薇龙归为一类,她们在强烈的撞击下无法自我控制,最终对抗命运失败,而另一类则是银娣、敦凤、霓喜等,她们平凡、务实、理性,对生活中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条件,无论是钱还是男人,都尽力去抓握,最终获得了某种女性意义的“成功”。[4]在《怨女》中,张爱玲将焦点放在了银娣一身身上,将素材定位于最平常、琐碎的无聊生活,揭示出主人公在这一环境背景下的无奈、心机、压力,使作品呈现出一种一般人看来毫无“灵魂”“诗意”和“神性”的作品。

五、结语

无论是《金锁记》的七巧还是《怨女》的银娣,她无疑都是受困于、物质枷锁的悲剧角色,在封建制度下,她们对爱情、亲情失去信心,希望用金钱来对抗世间的荒谬与人情的悲凉,却使自身作为女性的正常欲望被压制,亲情也沦陷,只能在人生暮年感慨曾经的美好,低吟一首悲凉的哀歌。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流言・自己的文章[M].北京:北京文艺出版社,2009: 92.

[2]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金锁记[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篇5

一、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的必要性

(一)金融能够促进资本形成

从历史来看,资本形成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往往具有高投入的特征。没有巨额的资金投入很难取得科技创新的成功。这种有巨额的资金投入既包括初期的巨额投入,也包括后期的持续投入。而金融往往能够促进资本的形成,使资本出现规模化。并且金融往往具有较大的融资能力,能够避免科技创新中资金的持续投入问题,能有效地避免科技创新的半途而废。这将极大地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金融能够分散风险

科技创新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失败风险。因此一些资本往往不愿意投入科技创新。而金融可以利用回避、对冲、转嫁等手段有效地分散风险。如果金融能够有效地将科技创新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那么投资者将会毫无顾忌地参与科技创新,毕竟成功的科技创新往往能够带来超额的收益。

(三)金融能够筛选科技创新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世界各国都把科技创新放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也不例外。而科技创新在商业上也并不是都有价值的。许多科技创新并不能给社会带来改变也没有什么商业价值,而研发却耗费了巨大的资金,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金融却能有效地筛选科技创新。由于金融资本是追求利润的,无效的科技创新往往得不到金融资本的支持,只有具有商业价值的科技创新才能引起金融资本的兴趣。因此客观上,金融能够筛选科技创新,使社会资本得到有效地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二、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的国际经验借鉴

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这些国家都有一套金融支持科技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其经验。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

许多科技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而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普通金融资本的青睐,因此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初期往往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例如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就有专门的小企业管理局,专门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因此美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往往较高,为美国经济的强大做出了贡献。

(二)完善的信贷担保体系

进行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往往信用低下,其在创立初期,往往是亏损的。这样的信用是无法得到传统金融支持的。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科技强国日本最先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为日本科技的腾飞提供了保障。

(三)规模巨大的风险投资

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风险投资主要是投资于高科技领域,在承担巨大风险的同时,获得巨额利润。科技强国美国、日本都有规模巨大的风险投资,同时在各方面政府对风险投资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出台了一系列帮助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

(四)发达的资本市场

发达国家往往具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渠道和资本退出渠道。例如美国的股票市场既有全国性的市场,又有数目众多的地方性的市场,这极大地降低了科技企业;同时美国还专门建立了纳斯达克市场为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也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同时美国还具有发达的债券市场。

三、政策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对策

金融可以分为政策性金融和市场性金融。两者都要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才能腾飞。政策性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的对策具体如下:

(一)建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

纵观国内外历史和现状,许多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发明创造的,而金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明显不足。传统的商业金融对信用低下、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并没有兴趣,因此国家应该建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中小企业科技银行在性质是政策性银行,在地位上是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相同的全国性银行。中小企业科技银行的资金来源除国家出资和金融债券外,还应该允许其吸纳中小科技企业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现有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困境。当然具体的操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总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将能够极大地促进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从而有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实现。

(二)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鼓励各地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民间聚集了巨大的资金量。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解决民间资金的出路问题,满足其增值保值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目前扬州、天津、南京等地已经纷纷建立了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积极创立并发挥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

风险投资是科技创新重要的融资来源。各地应该积极建立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促进风险投资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目前山西已经建立了山西省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并被科技部确定为“山西模式”。“山西模式”为山西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各地应该学习这一先进经验。

(四)建立完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

完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等商业性资本进入科技创新。政府应积极参与其中,并鼓励社会资金参加,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还应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制约政府的行为。完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将有效低降低商业性资本的风险,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四、市场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对策

市场性金融是金融的主体,掌握着社会主要的资金。没有市场性金融的支持,科技创新将寸步难行。市场性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对策具体如下:

(一)加强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在我国商业银行掌握着社会的大部分资金。没有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就谈不上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措施具体为:一是建立科技分支行,赋予科技分支行相应的权限。商业银行应该在科技企业集中的区域,设立科技分支行,有针对性地为科技企业提供特色服务。由于科技贷款与普通贷款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商业银行总行要赋予科技分支行相应的权限,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科技分支行的作用;二是科技贷款利率浮动化。科技贷款如果和普通贷款具有相同的利率,商业银行的风险和收益就不匹配了,这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不符,因此,应该允许商业银行在进行科技贷款时与科技企业协商确定贷款利率,这样才能激发商业银行的兴趣,促进科技贷款的发展;三是商业银行进行科技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科技金融未来将获得极大的发展,必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的利润增长点之一,因此各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

(二)积极发展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融资的另外一个主要途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我国已经建立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代办股份转让市场都为科技创新融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现在众多的科技企业无法进入股票市场,严重制约了它们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把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代办股份转让市场做大,以便为更多的科技创新服务。另外我国还应积极发展科技债券,一方面放宽科技贷款的发行条件,逐步实行注册制;一方面,加强科技债券的交易市场。长期科技债券既能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又能降低科技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还款压力。

篇6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令许多人感到意外。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没能从这场危机恢复过来,欧盟陷入了生存危机,其作为一个货币联盟的基础已经岌岌可危。

想当初,欧盟曾雄心勃勃地向世界宣布要将欧洲建成“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知识型经济体”,然而从2008年以来,欧洲面临的是经济收缩和希望的破灭,欧洲的“紧缩”解决方案(大幅减少政府支出和债务)似乎已经失败。

事实上,欧洲国家的债务继续高涨。欧洲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0%,但却要耗费全球50%的社会成本。欧洲的财政开支与其经济实力是不相称的,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债务问题。高福利、不劳而获的心态是不可持续的,会让欧洲付出沉重的经济和社会代价。欧洲的行政管理严重滞后,急需改革。事实表明,紧缩措施被滥用,而刺激私有经济的改革措施则几乎被忽略。

紧缩不管用,欧洲从上到下越来越焦躁不安。最令人担忧的是,没有迹象表明私营部门得到了恢复。欧元区国家比如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的失业率高达27%,而年轻人的失业率甚至超过50%,“迷惘的一代”再也看不到希望,老一代失去了体面的退休生活,而中年人工作稳定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

来自欧洲各地愤怒的反紧缩团体聚集在雅典举办的欧洲首脑会议。他们认为欧洲“处在悬崖边缘,面临着深渊”,并呼吁彻底改变欧洲的紧缩政治。

由于欧洲北部和南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和社会动荡增加,人们仿佛看到了一线曙光,欧洲的财政紧缩政策可能会迎来一个缓慢而低调的转向。当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宣布将允许成员国突破3%的预算赤字限额(反正也只有5个欧盟国家遵守这一限额),我们看到了放松紧缩政策的第一个信号。作为回报,欧元区国家承诺进行结构改革,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那太不可能了。”

几个世纪以来,美国一直以其创业精神和经济强劲发展引领全球,自从金融危机爆发,美国两届总统布什和奥巴马都在推行“刺激”的政策——通过高额举债融资来提高政府支出水平。刺激政策的倡导者认为每花费一美元就会相应地增加经济产出,而每减少一美元的支出则将意味着经济产出的相应减少。他们认为,美国和欧洲数以百万计的失业者迫切需要刺激经济活动为他们创造就业的机会。

早在19世纪60年代,横贯美国大陆的东西铁路建设是一个庞大的政府经济刺激方案,也拉动了相关民营企业的发展。刺激政策的倡导者认为对美国过时的基础设施和小学教育系统进行投资,将产生可观的回报,并可以通过未来的税收收入支付政府的债务。

紧缩政策的倡导者则要求削减债务,而不管高失业率和经济活动的停滞。对于拯救经济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都有各自支持的阵营,而且势力不相上下,其中还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们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内斗”。

然而,欧洲的紧缩政策和美国的刺激政策,都没有被有效执行。长久以来,两者都被政治功能的失调困扰。顺境时不能及时改革的国家面对当下的危机,发现自己更难推行改革。

他们未能扮演好执政者的关键角色:为经济增长创造便利条件。政府不能直接创造产出,但政府必须尽最大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缺乏信贷支持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年多的紧缩政策压抑了经济增长的机会。直到最近,面对日益冷漠的创业激情,人们才意识到:一个营养不良的病人不可能通过饥饿疗法康复。

篇7

在**供电所工作何之一个苦字了的。这几年条件好了,进县城还方便了,就这也得2个多小时才能进城,在以前进县城都得花上几个小时。下乡,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还好,若遇上雪雨天气,就只好用两条腿走路了,到远一点的地方下乡,徒步得几个小时走呀!实在是苦不堪言。供电所虽说在一个小村庄,其实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路上,一年四季不要说赶什么热闹,就是要听个鸡鸣狗吠都很困难。所里6个人,每天在单位守阵地的一般就是1—2人,那个寂寞让人无法忍受,不在这样环境中生活过的人是怎么也理解不了其中的苦呀!一月里,同志们不是巡线,就是抄表,要不就是处理意外事情,一年365天风里来雨里去,就是土生土长这里的人都有点受不了,都想办法逃出这片贫瘠的土地。可**在这里一干就是6年呀!在这6年里,他与同志们一身的泥一身的土,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情况下要出去护线、维修,他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有时跑上一天连口水都喝不上。娇生惯养的他从不言苦,有时还饶有兴趣地说:“乘年轻能跑得动就多跑几天,以后跑不动了想跑也跑不成呀。这里的人那么苦,很需要我们帮他们做点事情,我们别的忙帮不上,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也就是为这里的人们做了我们应有的贡献”。他就是这么乐观的人,这么事业性、责任性很强的人,在落后山区工作,苦在其中乐在其中,乐于奉献是他的秉性。

2、心系群众任劳任怨

热心是马所长的一个特点,无论啥时,只要那里有事他都会服务到底的。20*年1月18日10时多,**乡团窝咀村电话报告说,该村变压器着火了。正在值班的**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立即组织抢修人员,带上抢修材料出发。那时正是我国大面积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之时,路面全是积雪和冰,出行很不方便。刚出发时还可以开车慢慢行走,快到村里时实在不能开车走了,几个人只好冒着严寒在冰天雪地里缓慢地徒步前行。上午10点多接到报告下午1点多才赶到该村,在寒风凛冽的天气里一干就是4个多小时,下午5点多终于恢复了供电。村民们真是万分高兴,可抢修人员的两腿都冻麻了,嘴巴都冻僵了,连话也说不成了,可他们还得拖着冻僵的双腿向回所的路上走去,晚上11点多才回到所里。回去时,嘴巴上全成了冰雪构成得白胡子了!

20*年5月,我县村村通公路工程开工,**镇马家山村、枣咀村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先前在路边的几根电杆现在到了路当中,工队不得不停止施工。当马所长得知此事时,带领所里几名职工立即赶赴施工现场,亲自测量、制定施工方案,前后只用了3天时间把挡道的电杆全部迁移到适当的地方,工队和村民过来要和他结账,他却淡淡一笑,说道:算了吧,就算是我帮村民们一点忙吧!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经常会发生的。**镇李家山村,因为水质不好,是高氟水,全村人的牙齿很不好。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后,别的工程都结束了,就是电没有拉上。离工程验收只有5天时间了,村民心急如焚。**知道后马上与村支部书记商量,决定先拉电,别的以后再说。他与支部书记一同预算买材料,只用了3天时间,问题全部解决了,村民们吃上了优质健康的饮用水。**的这些举动深深感动了当地的群众,受到群众的满口称赞。

在**供电所工作的几年里,马所长他风里来雨里去,夏日烈日暴晒,冬天寒风刺骨,这样的生活条件从来没有动摇了他为落后山区老百姓服务的一颗心,他任劳任怨,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甘愿为乡亲们服务,虽苦,可他苦在其中乐在其中,为群众能照常用上电尽到了他应尽的职责。

3、狠抓管理树立形象

安全是企业的根本,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到**任所长以来,他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他很抓了职工的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安全生产的管理。他经常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学习安全生产规则等,要求职工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要求,不得有丝毫的马虎。他还经常利用集市、庙会等向群众宣传用电常识、电力法等,6年来没有一例电力事故的发生。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通过他与员工的共同努力,陆续建立了各种记录资料30余种,绘制了《10kv线路走经图》,完善了网改村《低压线路走经图》,《业扩流程示意图》等管理资料,严格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了企业管理。对职工方面,重点是树立优质服务,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本着“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供电所在民意调查中连年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近年来,**供电所都被局里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集体”,他本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先进服务带头人”等,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电力人形象,受到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4、关爱职工爱所如家

**供电所一直是条件很差的一个供电所,职工老是有调离的思想。了解到这一现象后,**他一到所里后就从职工的生活入手、生活环境入手,大力创造职工安心工作的环境,创造温馨的生活环境。首先想法设法办好职工灶,改善伙食,吃饱饭不想家嘛!而后装修了办公室,美化、绿化了环境,去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所里又添置了乒乓球案、羽毛球架、健身器等健身器材,通过各方努力,又拉了网线配备了电脑、配备了电力抢修车,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调动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若遇职工有困难他上门看望,职工有事情他也极力去帮忙。每逢节假日,他亲自值班让职工回家团聚,尤其在过大年时,他总是坚守在岗位上,让职工回去过年。他对职工的关爱胜过亲兄弟,对所里的爱胜过自己的家。

篇8

关键词:激励;管理;供电所;改进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3702

1供电所实施激励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其中心内容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及其行为变化规律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因事来施行激励,这就涉及到激励管理问题。然而在许多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因缺乏人本管理的实施平台,使激励管理只停留在口号上,导致很多人感到激励管理空洞抽象,难以应用。就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主要问题是脱离人的需求去谈激励,以至于无法真正激励员工。供电所也不例外,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因为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作保证,供电所的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就无从谈起。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已成为供电所发展中的关键。有效地激励员工,就要了解在供电所员工心目中,对哪种激励因素最满意以及他们的需求特征。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高供电所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才能避免脱离需求的无效激励。

2促进薪酬福利更具激励性

(1)促使薪酬更具激励性。尽管薪酬不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方法。薪酬需求是供电所员工总体的第一需求,可见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是激励管理的关键。薪酬是指企业向员工的劳动支付报酬,其形式可以是工资或酬金,也可以是津贴、奖金、福利等;而实质则是一种分配的过程和程度。强化薪酬的激励作用,就要重视其分配过程和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薪酬的公平性。供电所薪酬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内部公平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①薪酬体系的制定要有民主性、参与性和透明性。当员工能够对薪酬体系的设计有一定的参与和发言权时,猜疑和误解便易于化解。

②管理层应该尽量为员工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条件,逐渐把员工的注意力从结果均等转到机会均等上来。

③调整绩效工资的比例。适当提升员工绩效工资的比重,可以激发他们争取更好的业绩。让员工认识到,激励性薪酬与他们的工作绩效之间有着明确的关系,才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④保持薪资的灵活性。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领导应该考虑如何避免工资和福利逐渐变为保健因素,而继续作为激励因素存在。这就需要保持其灵活性,与绩效考评结果挂钩,进行及时调整。

⑤注意区分不同工种的薪酬策略。对供电所所有员工,根据其在生产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价值,采取不同的工资奖金制度。针对岗位或定额劳动,灵活采用不同的,但突出个人绩效的工资制度。比如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运行人员,适合的工资制度是岗位薪点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施工、修造、发供电检修、营业抄收等工种,适合的是定额计件工资制度、检修人员工作量工资制、定额工资包干办法、包干工资等。

(2)提高福利的激励效果。福利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管理者主观为员工确定安排福利的传统时代已经过去,员工需要的是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福利。为提高福利的激励效果可以尝试以下三点举措:

①提高福利的质量。注重福利的质量,就要既办好非奖励利,又要注意奖励利的激励作用。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员工的差异利需要,供电所可以尝试这种方法:根据目前的人、财、物力条件,可以先在一个部门试行,针对这个部门员工的主导需求提出一个小型的福利清单,并在给予员工自助福利时,根据员工的业绩来决定其可以得到的福利总金额,这将有利于降低福利成本开支,强化福利的激励功能。

②增加教育培训福利的选项。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员工们普遍感到自我知识结构的更新至关重要,学习的意识也较以往强烈。因此对员工提供培训或学习方面的资助将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激励作用。

③在福利的设置上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卓有成效的福利需要通过与员工的良好沟通来保证。使员工充分理解福利方案和员工所得到的利益,一旦员工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对自己福利形式的发言权,则工作满意度就会提升。

3激发员工内在性的工作热情

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内在性激励的重要性,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在供电所中,可以采取培训、轮岗的形式使员工丰富自己的工作内容,增加工作的多样性,从而使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1)运用目标管理激励法。目标管理(MBO)是一种综合了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它能使员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从而在工作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逐步实现组织目标。对其使用得当,可以收到很好的激励效果。目前供电所内部沟通方面存在问题。沟通障碍会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有接近半数员工在这方面满意度较低。因此,可以尝试目标管理法来解决该问题,以改进员工的激励状态。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结合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明确员工的个人年度工作目标,特别要注意电力工作中工种不同,则工作目标不同;每年定时开展下一年度的目标制定工作,目标制定必须对历年的目标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在具体制定目标和执行工作过程中,上级与下级要进行必要的沟通;上级要对下级进行及时的工作指导;下级也可以就自己的实际情况与上级共同探讨;落实目标检查人责任制,对各人分管目标的完成情况列入个人年度考核指标中;进行科学的目标评价,其结果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2)加强职业素质培训,推动员工积极进取行为。员工培训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多数员工都渴望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希望自己的潜能充分挖掘,实现自身价值增值。具体到该供电所的培训工作,需要考虑下列内容:

①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即进行全员培训,人人都有培训机会,对领导、后备人员、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技术带头人进行重点培训。

②短平快应急培训和综合素质的系统教育相结合。即进行干什么学什么的岗位培训和全面系统的综合培训。

③理论提高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相结合。即在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际能力培训,同时培训不仅以满足现有岗位工作需要为标准,还应该考虑跨专业工作的需要,在掌握本专业、本工种本岗位理论与操作技能基础上,学习其它相关业务。使员工达到一专多能,适应综合性岗位和相互协作的需要。

④内部在岗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即要采用多种培训形式,以内部在岗培训为主,发挥在岗培训低成本而有效的优势作用。特殊岗位、专业人员送到社会培训机构、科研单位或院校培训。

⑤培训和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有机结合。从福利角度讲,有吸引力的培训项目可以成为一种福利奖励,通过培训项目的给予来激励员工;培训效果还可以作为绩效考核依据,促使员工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此强化培训的激励作用。

供电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投资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与外部培训相结合。同时按照创建国际一流供电所的要求,对职工进行多层次、多渠道、个性化的教育培训,科学地、高起点的确定教育培训的计划和内容,使之与发展战略相配套,努力实现培训的激励效果。除了要对员工的认识观念进行教育外,还要加强心理素质、个性品质、团队合作、人际协调、领导技巧、危机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修炼。

另外,还可以对高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的培训方式和教学大纲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如可以每年举办2~3期高级后备人才培训班,灵活采取全脱产、半脱产的形式。并采取“理论自学+专题辅导+行为学习”的培训、学习、效果反馈一体化培训方式,注重学习效果的跟踪,通过实际训练,帮助学员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真正起到激励管理作用。

4绩效考评激励措施

绩效考评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的测量评估过程,即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员工对职务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体效率和效益。供电所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目前的绩效管理:

(1)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理念。

绩效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从员工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短处,扬长避短,有所改进提高。绩效考核要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它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交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工作沟通。通过沟通,考核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绩效考核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要借助纵向延伸的考评体系,形成价值创造的传导和放大机制。

(2)绩效评价结果的正确运用。

将公正的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联系起来是实现员工激励的实质。针对员工的不同需求,根据考评的结果,使高绩效员工得到组织的合理回报,对低绩效员工给予一定形式的压力或惩罚。通过利益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来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牵引、激励和约束,真正实现“让工作业绩来说话”。

(3)调整考核机构,增强考核的权威性。

为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同时避免由于考核而使人际关系复杂化,供电所内部可以设立一个专门考核委员会。委员会由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共同参加,借助于考核委员会,考核的权威性会提高,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会提高,员工的信服程度也就会相应地大大提高。供电所可以具体按下列方法来施行绩效考核管理。①实行分级分层考核,形成纵横交错的考核网,摈弃了过去单一的自评与领导评定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考核的片面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考核制度。②考核指标分值采用了加权平均法计算,考核指标因考核内容差异而赋予不同权重,做到有的放矢。③对被考核者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采用软硬评价相结合,达成优势互补。在数据信息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以硬件评价为主,辅以软评价;在数据信息比较缺乏的情况下,以软评价(即专家评价)为主,辅以硬评价。

5适当运用惩罚措施

供电所由于其电力商品的特殊性,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并制定合理的惩罚措施来约束员工行为。这样的做法是从负面角度来激励员工,可以强化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促使员工做好本职工作。供电所电力商品具有特殊性,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对工程场所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高度警惕,认真负责工作,以防止工作事故的发生。供电所工作事故的发生不仅对本供电所的效益有影响,而且会影响一个供电片区的供电状况,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将会引起更大损失。这样看来,制定适当的惩罚措施来约束员工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对惩罚和批评具有本能的对抗心理。为此,有效的惩罚应注意:(1)惩罚与批评的形式要合适;(2)惩罚的内容要多样化;(3)惩罚与批评要做到适中有情理。

参考文献

[1]孙健敏,周文霞.管理中的激励理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丁莱.激励知识工笔者[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8).

[3]王璞.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9

当下,伴随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下列状况:其一,内控机制监督人员素质偏低,甚至出现不懂会计业务者。其二,监督重心由业务差错转为金融风险防范,传统监督和控制手段已然滞后。

强化我国金融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会计控制体制的构建要具有多个层次,并且确立各层次的具体内容与目标

内容与目标为控制前提,无目标便无控制。金融企业有经营目标亦有内部控制目标。为保障整体目标实施,需统一认识,将目标责任进行“细化”与“分解”,将具体目标与内容落实于各层次的会计控制,生成“明确”、“完整”的会计内控目标体系;构建层次分明的会计控制体制,责任会计体制的实施,让所有人皆处于“约束”与“监督”中,并且益于“人”由不同视角关注“内控”不同角度,让内部控制目标具体化,确保总体控制目标的达成。

(二)合理进行内部制度体系的构建

有效合理的会计内控体系需包含两个要素:其一,包含执行者本人与单位领导的控制执行人,关乎会计控制的成功关键;其二,科学的控制程序及体制。当下,金融机构需加大整章建制力度,依相关内部控制原则及规章,本着授权制约与分工牵制的原则,结合业务特征与经营规模,创设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构建实施细则,让其生成体系。

(三)抓住重点控制环节,健全会计核算程序

需依金融科技及业务需求,分析核算程序里关键控制环节,重点关注结算与联行等要害岗位,创设严密以及富有刚性约束的会计操作程序与账务处理体系,强化会计内部控制力度。

(四)本着控制、自律与激励的原则,提升人员素质

人与制度为内部控制体制针对的核心,需要激励的同时又需要约束。金融业对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控制为其内部控制的核心;一些金融业单位呈现的问题,关键并非制度的缺失,而是没落实。故此,需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素养,形成会计职业道德体制;利用激励与约束原则及人员配置,充分调动会计人员主观能动性,优化劳动组合,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操作过程的控制力度。强化金融业单位内部管理及控制,采取信用等级评估等管理手段,变会计人员进行的事先、事中、事后全面监督,让会计内部控制体制良性运转。

(五)创设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内部评价指标

篇10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设计简单、易于掌握且切口瘢痕较隐蔽的缩小整形手术方法。方法:将传统双环法缩乳术加以技术改进,使外环的设计定位合理、简单。结果:临床应用此方法为32例63只行缩小或下垂矫正,仅1例部分切口延期愈合,无乳晕坏死或感觉受损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后的双环法缩乳术具有设计容易、效果理想的特点。

[关键词]双环法;缩乳术;改进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1―0045-02

女性肥大和下垂,不仅影响患者的形体美,而且由于持续的重力作用,腹背侧力量不均衡,导致颈肩背部疼痛,长期作用可引起颈胸椎畸形变,下湿疹,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痛苦。缩小和垂乳上提术式繁多,各有优缺点。双环法缩乳术因其遗留切口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备受整形医生和广大患者的青睐,但有设计相对复杂,且对重症还需做附加切口等缺点。我们对传统的双环法缩乳术做了一些技术改进,具有设计简单、无需做附加切口等特点,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女性病人,共63只。年龄为22~52岁,平均38岁,已婚28例,未婚4例,其中一例为先天性单侧肥大,1例因用丝线行外环皮下荷包收拢缝合出现缝线反应排出,使切口约2cm裂开,经抽出丝线清创换药等处理后延迟愈合,其余均顺利Ⅰ期愈合,无乳晕坏死或感觉受损等并发症发生。随访4~10个月,乳晕边缘的皮肤皱褶基本消失,形态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

2 手术方法

2.1术前设计:于站立位沿锁骨中点向下经延伸至下皱襞即为锁乳线,根据乳晕的大小,将其展开后以为中心可设计直径为4.0~4.5cm的内环,在锁乳线上取距下皱襞中点6~8cm的A点为外环最低点,锁乳线与第四肋间的交点O点为新的位置,沿此线向上OA加内环的半径在锁乳线上定为外环最高点B。AB即为外环的直径,以AB中点为圆心,AB为直径,画出整个外环,见图1。

2.2手术步骤:全麻下于皮下及腺体周围注射吸脂用的肿胀麻醉液,以减少术中出血,去除内外环之间的皮肤表皮,制作真皮帽,沿外环向外斜行进刀切开,在皮下组织与乳腺腺体之间剥离至腺体边缘,楔形切除乳腺腺体的内外上极的乳腺多余组织,彻底止血后将剩余腺体塑形缝合,将真皮帽尽量向四周延展包绕乳腺腺体,外环口周围皮下用可吸收线荷包缝合,腔内置一负压引流管,自下皱襞穿孔引出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将内外环相吻合,间断缝合,胸部厚层敷料加压包扎,一周后拆线。如图2。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