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范文

时间:2023-03-27 20:0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生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生涯

篇1

一、开展职业生涯计划的重要性

1、开展职业生涯计划有利于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增加他们在企业的满意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中越来越多的员工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改善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他们不但希望在经济发展时能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而且希望在经济停滞、萧条时也能改善工作生活质量。企业员工要求改善或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含义不仅仅只是要求得到一个工作,不仅仅指提高工作福利待遇,而更重要的是指:

⑴工作要有兴趣性和挑战性,要求在工作中能不断地有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并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满意程度。

⑵希望在工作中有独立性和自我决策性,希望参与管理,对自己上司的有关决策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实践经验证明,凡重视开发员工兴趣、不断地又符合逻辑地给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参与管理创造机会和有利条件,即重视职业计划,就能使员工的满意程度增加,就能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否则,员工的不满意感就会增强,员工就会跳槽。

2、开展职业生涯计划是现代企业组织有效地使用人才的迫切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一方面使企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又给企业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机会。如果一个企业组织不善于培养和调动本组织的员工去迎接挑战,去从事发展和变革所带来的新的工作,就必然会失掉企业发展的良机,就必然会被自己的竞争对手击败。同时如果说一个企业组织不了解自己的员工的职业兴趣以及他们对自己成长与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也就无法合理地指导员工职业兴趣的开发和他们自我成长与发展的方向,这样也就无法培养和调动本组织的人才去适合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实践经验证明,职业计划,它既是为员工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提高员工满意程度的有效途径,又是现代企业组织培养人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谁看不到这一点,谁不重视职业计划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谁就会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束手无策,谁就会失掉发展的机会。

二、开展职业生涯计划的条件

1、提高员工对职业生涯计划的认识,是开展职业生涯计划的前提条件。

职业生涯计划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一个比较新的职能。对我国企业组织中人事部门和广大员工来说,对职业生涯计划还缺乏了解和认识。广大员工亦仍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计划?为什么要开展职业生涯计划?以及对开展职业生涯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首先,企业组织的人事管理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计划的了解,加深对职业生涯计划重要性的认识和管理,加大对职业生涯计划的宣传力度,可利用报纸、有线电视、网络平台、宣传手册等手段进行宣传,形式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专题讲座、演讲、专题讨论、问卷等。公司在构建员工终身职业生涯培训体系方面,做了积积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和构筑了公司员工终身职业生涯培训体系。其框架包括《公司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制度》、《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管理规定》等制度,同时还包括新编制的《公司员工培训指导手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细则》等指导性文件,~年已基本完成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设计填报工作,相关管理部门为此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为职业生涯计划的逐步推广做了有益的尝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重塑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是实施职业生涯计划的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现代科学管理手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公司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有效的用好人才,必须重塑柳工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

重塑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塑造公司企业形象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是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建一年。公司一二季度产销步入历史新高,如火如荼的劳动竞赛正在公司上下全面展开,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全力以赴抓生产,生产呈现一派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动人场面。在此形势下开展系列活动,使员工在理想、价值观、行为规范上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长期不懈开展爱岗敬业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企业精神、爱国主义、形势任务、行为规范、法律知识等综合性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尊重、爱护、支持、发展和促进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的用人方针,为职业生涯计划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开展职业生涯计划的步骤

1、在企业中建立测评中心。

企业建立测评中心的好处就是能够较为准确、迅速地测评出员工的能力和潜能,加强对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的管理和指导,提供咨询、评估,对员工制定自己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测评中心应尽快开发出一套相适应的软件,为每一位在职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计划档案及后备人才库档案,及时的给用人单位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测评的内容应与公司目前的职务说明书或职业说明书配套,公司目前的所有岗位都建立了职务(或职业)说明书,这一资源要充分利用起来。测评中心通过对员工目前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及时的测评出员工目前缺乏的知识、技能、能力,指出其在工作态度、行为方面还须做哪些修正;员工达到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还需做哪方面的努力,测评中心都应给出明确的评价和建议。各类员工上岗前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力应在相关资料中明确指出,并给予专门的指导和建议。

2、提供职业生涯计划咨询。

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部或人事部门,以及各级管理人员要切实关心每个员工的职业需求和目标的可行性,并要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咨询,以便使每个员工的职业计划目标切实可行,并得以实现。要做到这些,测评中心的咨询的人员应该是这方面的专家,要搞好咨询或指导就要切实地了解,并正确地从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分析中,对员工的技能和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职业计划目标实现的道路或途径提出建议或指导。

3、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计划的设计。

在提高对员工职业生涯计划认识的基础上,企业管理人员和人事管理部门就要具体地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人生的各个阶段,每位当事人多多少少得称称自己的斤两,并分析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及价值,这一行为,人们将其称为“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设计,对于人生道路来说具有战略意义,至关重要。决策正确,则一帆风顺,事业有成。反之则弯路多多。损失多多,乃至苦恼多多、教训多多。

职业生涯设计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

⑴首先,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测评中心对员工进行测评的方式可有:

①员工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以及自己职业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分析和评估。每个员工,特别是刚踏进工作岗位的员工,可以对自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便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分析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以提出符合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和人生发展需要的职业计划。组织可通过让员工填写相关的表格来收集信息。如《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计划表》。员工对自己目前工作的实绩进行自我评估。特别是对自己工作中的表现,如生产工人的生产产品的数量、合格率、报废率以及节料、节能等情况进行总结,从中了解自己在知识、技能方面掌握的程度,以及行为表现中存在的问题。当然,员工在自我评估的过程中,亦可听听同事或班组长的意见,以求自我评估更为确切。

②组织对员工个人能力和潜能的测评。

建立一支经过特别培训的测评人员,对员工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测评。测评的方式可以有面试、笔试等形式,通常测评的内容包含技能和能力方面的测试,如:

联络技巧与能力

口头、笔头表达能力

工作激励能力

创造能力

领导能力

组织与计划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

管理控制能力

⑵其次,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的话,人们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就如个人理想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最长远目标。自我实现就是人生最高追求,是以人的一生为代价,也即自我生涯的最终目标。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身实际,适合于自身发展。

①有必要从专业特长出发,立足自身实际,尽早确定自己热爱的职业,减少职业规划的盲目,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

择己所爱——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职业是热爱的,从内心自发地认识到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绩。

择己所长——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才能发挥自我优势,注意千万别当职业的外行。

择世所需——所选职业只有为社会所需要,才有自我发展的保障。

择己所利——应该本着“利己、利他、利社会”的原则,选择对自己合适、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职业目标,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自我发展计划:预测自我在组织内的职务提升步骤,个人如何从低到高拾阶而上;预测工作范围的变化情况,不同工作对自己的要求及相应措施;如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如工作不适应或解聘)的话,如何改变自己的方向;预测可能出现的竞争,如何相处与对付,分析自我提高的可靠途径。如你欲从事销售工作并想有所作为,你的起步可能是一个公司的业务代表,你可以设定通路计划:从业务代表做起,在此基础上努力,经过数年逐步成为业务主管、销售经理,最终达到经理的理想生涯目标。

②清楚的了解自我之后,就要对症下药,无则加勉有则改之了,重要的是对劣势的把握、弥补,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分析:

A: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自身素质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工作本身的问题?

B:自我修正的可能性与手段,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是知识学习、专门业务培训还是改变职业方向?

C:针对自身劣势,制定出自我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时间安排,尽量落于实处便于操作。如信息时代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应的是加强电子计算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另外,进入工作岗位后,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深入工作中去往往是自我提高最快的,如多涉及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做工作的多面手;主动利用组织开展的相应培训学习提高自我等。

③加强实践锻炼:“实践出真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是提高个人能力的最佳途径。要注意在工作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尽量熟悉或参与到组织管理运作等各个环节或在自己业务领域深入拓展,“不耻下问”,锻炼自己能力欠缺方面。经历是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要重视每一次工作机会,走好每一段职业路径。

④定位自我,规划自我,成就自我——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人生成功的秘密在于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机遇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⑶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因此作为企业员工:

第一步: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目前掌握了哪些技能?水平如何?如何去发展和学习新的技能?发展与学习哪方面的新的技能为最可行,最好?

第二步:了解目前工作岗位上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如何才能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既达到使上司满意,又使自己满意?

第三步:根据目前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可以或有可能从事更高一级的工作?

第四步:下一步朝哪一个职位(或工作)发展为好?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

第五步:计划目标是否符合本组织的情况?要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应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

⑷最后,有效的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生涯目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个人要随时注意修订职业生涯计划目标,尽量使自己职业生涯的计划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跟上时展的脚步,适应社会需求,方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4、帮助员工朝着职业生涯计划目标迈进。

⑴鼓励员工向着职业生涯计划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对员工要一视同仁,积极地提倡公开而平等的竞争。

公司目前在选用人才方面能够采用公开招聘,公开晋升,让大家都了解晋升的条件,让更多的人来参加竞争,通过对竞争候选人的各种测评,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这种方法有利于形成广大员工奋发向上的良好内部气氛,有利于员工职业计划目标的实现。人事部门应该防止那种机会不均等,不敢公开信息、不敢动员广大员工参加竞争某一职务,而只是几个人“闭门选人”信息不公开,要求条件不公开,不敢公开选的做法。

⑵注意对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员工的关心。

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员工有不同的需要。人事部门不能千遍一律地对待他们。而应深入下去了解各自的合理的要求,并指导和帮助他们去实现各自的需求。以增加他们的满意感。

四、员工在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应有一个目标,有一个计划,并按照既定目标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地成长和发展,以增强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竞争的能力。员工在企业中绝不应只“低头拉车”专心研究某一种专业知识,还应同时“抬头看路”看看这种专业知识在未来社会是否还将为人们所需求。一般说来,以长远眼光看问题,多掌握几种技能要比只精通一门狭窄专业知识更有前景。

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竞争;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是美国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崭新发展方向。根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霍尔的观念,所谓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开展和提供的用于帮助和促进组织内正在从事某类职业活动的员工职业发展目标的行为过程,包括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开发、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与过程。国有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主要由员工和组织两方面构成,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国有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新模式,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成长,达到员工个人成长和企业事业繁荣的共赢局面,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国有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

职业生涯管理是合理处理好员工个人事业和国有企业发展关系的重要基础,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个人、企业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国有企业凝聚力。国有企业职业生涯管理首先基于“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与资源”的理念,它为员工创造条件,提供了合适的发展空间,使之有机会获得一份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因此,职业生涯管理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对国有企业产生信任,相信国有企业和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主动的承担责任,体现出更强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二)指导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对个人的个性特征、能力水平和优劣势的认知难免主观,对国有企业的职业机会及其他职业的要求和认识不甚明了,这种认识的偏差和信息的不对称,自然造成员工职业期望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时间一长,便会感到“伯乐难遇,壮志难酬”。职业生涯管理将帮助员工理性的认识和评价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组织需要干什么,从而建立比较切实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三)实现国有企业和员工“双赢”。职业生涯管理是将员工个人的职业理想同国有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有效抑制了国有企业与员工个体在目标设置上的偏差,避免由此造成的员工主动性、积极性的丧失,使员工在国有企业中发展,国有企业在员工发展中成长,双方结成相互支持、相互依附、长期认同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国有企业与员工之间共同发展。

(四)开发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准确的人力资源信息是进行高效的人员需求、供给预测及制订培训计划的基础。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时做出需求及供给预测,有目的的进行招聘与选拔;有利于国有企业获得培训需求最准确的信息,有效地组织员工开展相关培训,根据人岗匹配的原则对员工进行调动、整合和再配置等活动,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国有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施恩教授于1978年提出了著名的“职业锚理论”,他认为职业生涯发展其实是个持续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形成较为明确的职业定位。据他研究,存在着五种职业锚:技术/功能能力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资助/独立型职业锚。根据职业锚理论以及国有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发展趋势,我们将构建四种类型的国有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新模式。

(一)单向职业生涯管理模式。单向职业生涯管理是指职务等级由低级到高级的提升,从而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经历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在传统国有企业职业发展体系里,单向职业生涯管理模式是员工职业发展道路最普遍的设计。这种模式引导员工从一个特定的工作到下一个工作向上发展,并且发展的路线单一,最终成为一名管理者,履行一个管理职位的典型职能。行政级别的晋升,体现了国有企业鼓励员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因为职级的上升相应伴随薪酬的增加,由于这种模式通常将员工的发展限制于一个职业部门内或一个组织单位内,往往存在僧多粥少且适应面窄的问题。

(二)横向职业生涯管理模式。横向职业生涯管理是指在同一层次不同职务之间调动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企业结构日趋扁平化的今天,管理层次大量减少,晋升机会大量减少,传统行政级别的晋升涉及的人数也大量减少。为了更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国有企业应该鼓励员工针对自己的特长提出横向发展要求,提高多种技能。因为一个人在工作上的满足感不仅仅来自传统的行政级别晋升,还包括技术水平的提高、专业知识的增加、管理技能的提高等其他方面。横向发展包括扩大现有工作内容和工作轮换。这种横向发展可使工作具有多样性,有利于员工发现自身才能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同时又可以积累各方面的经验,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三)双重职业生涯管理模式。双重职业生涯管理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既具有解决问题的核心技能,又能通过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参与更多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最初开发是为了解决那些受到专业技术培训,并且不期望在组织中通过正常的升迁程序调到管理部门员工的问题,如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工程人员等,通过双重的职业生涯管理,他们能够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为企业做更大的贡献。这种模式摆脱了传统的国有企业中职业生涯管理单一的行政职位系列的弊端,提供了两条职业生涯管理路线:一条是管理生涯路线,沿着这条道路可以一直通达高级管理职位;第二条是专业技术人员生涯路线,沿着这条道路可以通达技术职位的最高端。双重职业生涯管理是目前国有企业实行最多且效果最好的模式。

(四)新型职业生涯管理模式。新型职业生涯管理是指通过纵向职业发展的职务序列与横向发展的职务机会的综合与交叉,调动员工的工作岗位或不断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和扩大责任范围,使员工学习新的技术知识,迎接新的挑战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近年来,国有企业环境的急剧变化对国有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活动对人才和知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国有企业为了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对以往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进行了较大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缩减了自己的业务领域,进行了组织结构的重组,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灵活性,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它使员工的能力得到更快的发展,人性得到更多的尊重,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开拓其视野,积累人脉。这种模式为员工带来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可使员工晋升到较高层职务之前具有更丰富的经历和经验,增强了企业的应变性。

三、国有企业开展职业生涯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新型企业文化。新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它在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型的企业文化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抛弃高学历情结,积极推行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平起平坐、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并举的制度文化,营造一个以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以身份为主导的公平竞争型企业文化环境。在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新型企业文化的支持与员工建立起关系型心理契约。这种良性的心理契约包括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它基于双方的信任和忠诚,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高忠诚度。

(二)提供科学设计平台。在设计员工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开放式的互动设计平台。从员工的自我诊断、评价、分析入手,进而由所在部门根据其工作效率、表现、绩效及优缺点的分析做出初步设计草案,再提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及征询本人意见的前提下,形成一个阶段性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方针目标展开图,其中包括与个人人生目标及长期阶段目标相配套的生涯发展战略,与短期阶段目标相配套的生涯发展策略等,提交决策层审定。要做到三方协作共同制定,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优缺点及专长、个人职业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职业生涯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及滚动的修正性,突出体现事业留人的宗旨。

(三)实施系统管理办法。国有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管理办法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保证企业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最常用的方法有:接班人计划、导师计划、职业生涯年度评审等等。另外,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社会化的大型人才中介机构与专业管理顾问公司承担起提供职业生涯管理指导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从而保证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篇3

关键词: 职业生涯指导 职业素养 现实意义 实施

职业教育就其根本目标来说是为社会培养各个层次的合格劳动者,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必须在有限的3―5年时间内将一个人从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职业人。但我们面对的对象大部分是带着应试教育的失落感来就读的,这些“失败者”多把进入职业学校作为一种无奈的茫然的选择,并由此产生了学习上的懈怠心理。尤其是初中毕业后的学生,他们对生活、对职业还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更有人认为职业学校是“末流学校”,职业教育是“末流教育”,到职业学校学习就是学个技能,找个工作,将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从当前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工作的实践来看,职业生涯指导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学校角度(短期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是从学生角度(长期目标):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本文仅就第二个目标进行讨论。

一、职业生涯指导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现实意义

1.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职业方向

职业生涯指导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根据人的生理、心理、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环境背景,从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提高对自身、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到引导其正确择业,进行从业的准备、规划职业成长和发展,促进实现人生目标的教育活动。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多数是听从家长的意见,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足够认识和了解,基本上没有思考过自己的职业兴趣,其行为缺乏职业准备行为的思想根基,对职业素养的养成非常不利。职业素养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则包括职业行为习惯、专业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可见职业素养是一个综合的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更不是学生一毕业就可以自动获得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专业认同感,就很难在学习和训练中有主动性。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且不断修正或调整的过程,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更强调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养的获得,除了知识和技能外,职业学校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培养,而这些往往是学生自己甚至是教师经常忘记的一点。据我们的企业调研,除技术性极强的部门将职业技能放在第一位外,绝大部分的部门都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放在了前三位,仅仅是顺序有所不同而已,由此提醒我们学习面除了知识与技能外,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职业生涯指导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动机、职业理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目前职业生涯指导存在的不足

1.缺乏连贯性

国外的职业生涯指导可以说都是从娃娃抓起,特别是德国,在幼儿园教师就开始观察孩子的特点,给家长提供建议,培养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特长,当然这时的指导面对的对象是孩子的家长,孩子进入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这样的指导也一直延续,而且都配有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的程度逐渐加深,指导的内容及范围不断拓展。在我国1994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1995年颁布的《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开展职业指导。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正着手制定颁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导推动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从相关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指导的重视,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从初中开始的,且不说实施的效果如何,仅从连贯性来看初中之前还是空白。

2.重视程度不够

职业生涯指导对普通教育的重要性暂且不论,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却是显而易见的,但实际上职业生涯指导在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有职业生涯指导的缺失或滞后,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有的至今尚未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或者将就业指导等同于职业生涯指导;有的学校职业生涯指导仍停留在就业指导的层面上,注重就业教育,忽略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或者认为职业生涯是将来的事;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职业生涯指导只是一时之需,对学生的困惑和需求不甚了解,由此产生了教师教学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给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造成了直接影响。

3.缺少立体环境

大部分的职业学校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都是由德育课教师以授课的形式进行讲授的,首先,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单项的灌输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其次,内容单一,缺乏现身说法的影响力,我们能够传授的仅仅是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虽然可以借助案例,但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觉得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实际提供的也是一种平面化的信息;再次,缺少家庭支持,职业生涯指导需要学生、指导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广泛参与,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家庭对职业的理解是:什么好就业就学什么,根本不管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以至于学生调专业的现象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内特别频繁。

三、职业生涯指导的实施建议

职业生涯指导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教育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单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只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时期、不同心理和不同需要,在教育时机、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时机选择

(1)入学时。树立职业意识,规划学习生活,入学是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新起点,也是成长的关键期。职业学校的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虽然中考失利,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和过去告别,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先入为主地实施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每个跨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职业生涯指导与学生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个体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在入学初期及时让他们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获得有益的帮助,引导他们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认识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在人生的进程中认真对待职业学校的学习,他们便能由此生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对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充分的准备迎接职业的挑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学习中。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课一般都是以正规课程的形式开设的,时间在实习前的一学期,大部分是以教师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这样的教学达不到职业生涯指导的应有效果。学生在稳定之后,职业生涯指导的重点就应该转移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这时的教育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就业前。这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实用型的教育,很多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都充满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需要由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来做好职业咨询工作,使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自我和职业,了解社会就业的新形势和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多方权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最终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使学生找到适合其发展的职业岗位。

2.内容选择

(1)入学时。职业生涯指导的内容:一是介绍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二是专业介绍,提供专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增进对职业的适应性,树立职业意识,使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将专业与职业挂钩,将职业与学生将要开始的学习结合起来,跟他们未来的生活联系起来;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懂得现在的选择就是在为将来奠基,只有入校后认真学习,以后才能顺利地登上职业生涯的理想阶梯。从树立职业意识开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习中。职业生涯指导的内容是将职业指导与专业学习相结合,通过职业能力的获得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岗位竞争力,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改革课程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知识附着于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将企业的一些前期培训内容引进来,缩短学生和员工之间的差距,增强他们的岗位竞争力,所有教师及教学辅助人员都广泛参与这一过程,身体力行地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什么是职业素养,因为学校里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职业生涯的指导者,更是职业素养的示范者。

(3)就业前。学生毕业前夕的指导侧重于技巧性和实用性,重点放在求职技巧和职业信息的提供上。

3.方法选择

(1)主题活动。每学期都可以安排一些和职业生涯指导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职业生涯设计征文活动、关于职业理想的诗歌朗诵、成功校友的经验推介会、职场热点讨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增强学生的自觉性。

(2)教学渗透。除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外,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指导,因为教师的成长同样离不开职业生涯的规划,教学中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传授技能,还需要渗透对职业态度、职业规范的培养,如实验工具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工作流程的执行等,使学生形成稳定的职业习惯。

(3)环境建设。这一点现在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特别是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使得学生和员工的距离越来越近,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来自于实际的工作任务,实验实训场所要变成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一个近似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转换角色,所以职业学校的环境布置应该有职业学校的特点,体现职业性,让环境也成为职业指导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赵国亮.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核心任务与方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篇4

2、个人信息: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所在单位等等。美化:这就要看个人的喜好和风格喽,一般的封面的话要突出个人的风格,和自己的审美,有些还附上自己喜欢的Log。反正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啦。

3、目录是规划书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为大纲,反映规划顺序、指导阅读、检索步骤等,这个也可以按自己的风格来做,也可以比较传统式。不过最重要的是醒目、有条例、一目了然。

4、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如实书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一般内容包含以下五点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5、自我分析: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自我分析主要是指在依据心理学的测评系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人格特征等进行测评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以往的经历等加以综合评价,给自己“画像”。说白一点就是主观和客观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等特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就是“知己”的过程。

6、外部环境分析: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我们必须全面、客观、正确的分析和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将要面临的环境,即在“知己”的基础上还要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其实也就是对社会、对职业、对前景、对现有条件和机会等的分析。

7、目标的确定、实现和策划:首先需要对职业目标进行设定,具体是指在自我剖析及对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定位。其次,制定一系列行动计划及目标实现的策略。即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措施与行动去争取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在职业生涯规划书中,对自己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一个比较详细而又确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策略方案。有点类似与国家的“几年几年计划”。

8、评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是个动态的过程,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觉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对最终职业生涯目标的界定。

篇5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对企业来说,是帮助员工找到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机会的结合点,为员工提供心理上的满足,优化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因此应该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会进入怎样的误区呢?怎么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呢?

误入迷途

每个人在职场中或多或少都会迷茫,所以不管是高级主管还是基层员工,在迈向成功之前都需要经常检视自己。为什么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也难逃失败的命运?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生涯发展中心主任詹姆士・华德普与提摩西・巴特勒博士,归纳出以下这些有缺陷的职场心理行为模式。

首先一种模式是狂妄、专制、完美主义。这样的人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达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这种人也喜欢出风头,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生怕没有人注意他。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虚弱。总要求自己处处做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

这类人在工作中甚至会不懂装懂,嘴上喜欢说的话是:“这些工作真无聊。”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他们或者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还有一类人选择逃避、悲观和压抑。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他们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够好”,尤其是出现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他们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负面想法占了上风。

他们可能会成为典型的悲观论者,开始杞人忧天。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出状况,让他难堪。然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这类人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就是无条件回避问题。身为主管,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而他们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还有一类人是非黑即白、机械的。 这种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捍卫信念、坚持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意。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这种人的僵化还表现在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难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及怜悯等情绪。他们在通电话时,通常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题,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想把情绪因素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没有心机,直来直去,不分场合说话,甚至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断送了事业前程。

康庄大道

其实在职场中,谁都或多或少会走弯路。但一旦你开始理解职业规划并掌握事业的哲理,便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设法获得一份看似抢手的工作,并不意味着你的余生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享其成。你和你的工作都会不断地变化,今年适合你的工作,两年之后,有可能就完全不适合了。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唯一保障,就是刻苦努力和献身精神。付出与收获总成正比,你工作越卖力,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大。为了确保成功,你必须以逻辑而系统的方式,仔细地规划每个职业阶段,一般职业规划的模式有四个阶段。

首先,你必须做一些内在的调查研究,找出你想要做的以及你能够做的,并分析你的技能、实力和成就。然后,你必须考虑你的价值或需要,很少人下功夫分析他们工作的价值、对他们真正具有重要意义,或带给他们最大快乐的是什么。你还必须找出自己的限制、束缚以及弱点,并学会在无法克服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如何接受它们,甚至把它们转变成动力。成功的职业规划的本质,在于建立一个牢固的发展基础。这个基础将使你以积极的方式行动,无论摆在你面前的情况如何。没有这样的基础,你就不能向前发展。职业规划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从一开始你便正确地按照第一阶段的要求行事,否则,当你在最不希望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和失误的关键时刻,你总会因紧急补救工作而感到烦恼。现在为职业规划的第一阶段付出的时间,将来会收到不可估量的回报。

接着,你需要探索各种可行性。一旦你收集到了你自己和处境的全部讯息时,你便具有了更好的准备,去评估眼前的选择,并从有利的观点去探究你的工作领域。把你的技能当作即将拿到市场出售的“产品”,这样做是很重要的。大厂商在即将开发新产品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作市场调查,竞争评估及广告宣传活动。职业规划也无不同。

然后,你就要勇于采取行动。一旦你明白追求的目标,并对你即将深入的市场有所了解,你便真正可以出去寻找合适的环境了。然而,这也是你开始直接与其它追求同一目标的人展开竟争的地方。大多数职业会使你陷入与他人竞争的境地。所以你必须作彻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你才可比起他人占据优势。

篇6

秘书职业生涯规划书一、确立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成为一名高级秘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人生没有目标、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可想而知,这种人生将会一无所获。我是一个外向开朗的女孩,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我爱好文秘方面的工作,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高级秘书。按照老师的指导,我参与职业素质测评,结果显示,我属于高资料型的人才,办事高效率、严谨,有强烈的责任感,选择秘书工作较适合我的个性和能力特点。因此,我的总体目标是:成为一名高级秘书。

2、阶段性目标:

第一学年:努力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考取计算机办公软件初级操作证。参加学校计算机培训以及公软件初级操作考证,获得相关证书。

第二学年:积累专业素养,通过计算机办公软件高级操作资格考证和速记员资格考证。第三学期购买计算机和速录机,每天坚持训练四小时。第四学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获得相关证书。

第三学年:参加全国秘书资格的证书考试,取得中级资格证书。积极参加课外实习、实践活动,掌握职业技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和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到企业兼职,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能力。

第六学年,即毕业第三年,参加全国秘书资格等级证书考试,取得高级秘书资格证书或者涉外高级秘书资格证书。

二、了解自己和环境

我是一个外向开朗、责任心强、办事严谨的女孩,我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中技学习,我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能够独立进行文件处理等相关工作,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如WORD。对照企业招聘秘书的职业标准,我基本上符合要求,这将更加坚定我实现职业理想的信心。

1、我的职业兴趣分析表

专业职业对职业兴趣的要求改进措施中技文秘专业1.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2.喜欢收集资料和数据3.喜欢写文章做笔记1.加强计算机操作水平,第二学期考取计算机操作证书、第四学期考取速录员资格证。2.培养文秘实践能力,第四学期考取中级秘书资格证。3.平时注重资料数据分析,坚持写中英文日记。

2、我的职业性格分析表

专业职业对职业性格的要求改进措施中技文秘专业1.服从、协作、严谨2.自觉、认真、严格3.喜欢与人协同工作,按照客观规律办事1.参加各类社交活动。2.尝试在集体活动中承担协调工作。3.加强专业实践,培养职业性格。

3、职业能力分析表

较强

一般

较弱

语文能力

数学能力

外语能力

表达能力

交往与合作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适应变化能力

自省能力

抗挫折能力

审美能力

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执行任务能力

创新能力

4、自身条件分析从以上分析

可以看到,我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基本上可以达到一个初级秘书人员的资格,但我的职业素养距离高级秘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我的英语水平还远不能达到涉外秘书的标准,以目前学校的英语教学状况看,我必须把提高英语文字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作为长期的任务,通过参加英语等级考证,逐步完成这个任务。

三、职业发展阶段目标以及实施措施

年龄发展目标主要活动与工作需要达到的效果16-21岁中级秘书,努力胜任在职业生涯中的角色,寻找发展机会1.学习专业基础知识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3.增强个人体质1.各科成绩优良2.独立完成各项任务3.有良好的沟通能力4.提高英语表达能力5.获高级秘书资格21-25岁寻找可以长期发展的企业,担任高级秘书、涉外秘书工作1.坚持学习2.与同事合作完成工作任务3.主动工作1.掌握新知识2.掌握沟通技巧3.可以独立完成任务4.提高英语表达能力5.获涉外秘书资格25-35提高个人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1.确立主要工作范围2.提高个人决策能力1.学习领导能力2.培养解决问题能力3.负责、坚强、干练35-45尝试领导工作1.学会决策2.冷静处理各种问题1.善于沟通和管理2.家庭和睦向上45-55寻找新的角色重心,从事人才培养工作1.学习新知识2.学会管理科学1.独立制定工作方案2.独立担任培训工作55岁以后建立合适的闲暇生活方式,丰富个人生活1.加入社团活动,培养业余爱好2.担任社区志愿工作者1.宽容、热情2.支持公益事业3.有爱心

篇7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

职业生涯是以心理开发、生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为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准,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经历。

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一个人一生在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工作活动相关的连续经历,并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失败或进步快与慢的含义。也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职业生涯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75-02

据北森职业咨询公司与劳动部开展的《第一次就业调查》结果显示:33.2%的人是先就业后择业,1/3以上的人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就业后的一年内流失率高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3/4。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26.4%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66.8%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而在职业生涯前期所做的无谓尝试,形成的时间浪费,无论于己于社会都是一种损失。

所谓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历程。这个历程有长有短,各人互有不同,有的几年,有的十几年,更长的可达几十年。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生涯是人生最辉煌灿烂的阶段,人的生命的价值基本上都是在这个阶段才得以体现出来。

职业生涯是个体的行为经历,而非群体或组织的行为经历。它是是个时间概念,指一个人一生之中的工作任职经历或历程,意指职业生涯期。包含有具体职业内容的发展概念、动态概念。职业生涯不仅表示职业工作时间的长短,而且内含职业发展、变更的经历和过程,包括从事何种职业工作,职业发展的阶段,由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换等等具体内容。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最主要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便是一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成功的重要依据。为此,成功的职业生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科学的目标

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没有目标如同驶入大海的孤舟,毫无方向,对前途一片茫然。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犹如海洋中的灯塔,引导你避开险礁暗石,走向成功。目标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确定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所以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定目标,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

1.制定阶段性的目标。确立阶段性的目标,包括长期、中期、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指今后职业发展的最高点或职业理想,时间为5―10年。这里涉及一个职业定位问题。

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进行定位时,需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依靠这些原则可以快速正确地缩小自己的定位选择空间,从而使职业定位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一是择己所爱。职业定位首先要想到自己喜欢哪种职业,或者对哪种职业比较感兴趣。一般来说,只有从事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工作,工作本身才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才会变得妙趣横生,因此择己所爱是大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定位的首要原则。二是择己所长。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必须善于从与竞争者的比较中来认清自己的所长和所短,亦即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不过,为了真正能择己所长,大学生应特别注意要尽可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未来的职业定位在与自己所学有较密切联系的行业领域。三是择市所需。在进行职业定位时,不仅要了解当前的社会职业需求状况,还要善于预测职业随社会需要而变化的未来走向,以便能使自己的职业定位富有一定的远见。

中期目标时间为3―5年,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在大学期间应当达到的目标。短期目标的时间可以年、月、周或天等为单位。

2.制定具体化的目标。制定具体目标主要是合理制订大学四年不同阶段的具体的生涯规划目标。一年级为试探期,主要目标是适应大学生活,转换自身角色,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及其重要性;二年级为定向期,这一时期应确定大学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并为此做相应准备;三年级是拼搏期,不论是何种目标,在这一时期都应当是尘埃落定,剩下的唯一任务就是为此做全力的努力和拼搏;四年级为冲刺期,主要任务是抓住时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做最后的冲刺。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要符合社会与组织的需要,要适合自身的特点,目标要高但决不能好高骛远,目标幅度不宜过宽,要注意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目标要明确具体,同一时期内的目标不要太多,同时也要考虑职业目标与家庭目标的协调。

二、系统分析自身优和劣势

自我评价是以自我作为客观对象,但同时又受到其本身择业观念的影响,因而,自我评价仍需处理好主客观的统一问题。

1.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不同的择业者有不同的职业适应范围,不同的职业对人有不同的要求,两方面的最佳结合就是择业者的个人特征与职业对人的要求相匹配。因此,弄清个人特征是科学地选择职业的基本条件。就大学生择业而言,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是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

职业体力倾向是通过对择业者的身体素质的评价、分析,判断出其所适应的职业倾向。一般包括力气,身体动作的敏捷性和平衡性,整体协调控制等。

择业者的择业能力是直接影响其顺利地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来说,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是主观条件的一种心理特征。它总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在具体活动中表现出来。

职业个性倾向主要是指个人的职业兴趣与性格。对于择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一定了解职业的详细状况,朦胧地表达职业兴趣可能造成失真。因此,职业兴趣评价必须根据人的职业兴趣特点和职业性质,对职业进行适当地分类,然后作出分析和判断。

职业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影响着一个人对职业的适应性。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还要考虑自己的职业性格特点,考虑职业对人的要求,从而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最易于适应的职业,或者改变自己的性格特点来适应职业的要求。

2.自我评价的原则。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基础上的对自我身心素质的全面评估。择业者在自我评价时应把握如下原则。一是适度性。过高的评价往往使自己脱离现实,意识不到自己的条件限制,甚至自傲狂妄,由自信走向自负;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忽视自我的长处,缺乏自信,过于自卑。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对自己都是不公正的。二是全面性。即自我评价应当全面,既要看到优点和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缺点和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评价,又要对其他各个方面的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到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三是客观性。即在自我评价时,尽管是自己对自己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应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和依据。只有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才有可能使自我评价趋于客观、真实。四是发展性。即在进行职业规划的自我评价时,应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自我评价不但应当对自己的现实素质作出适当、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且应当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预见性地估价自己将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三、制定提高和完善措施

大学阶段是完成职业生涯设计的奠基阶段。要按照目标要求,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努力达到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一是适应阶段。该阶段主要是生活适应和学习目标的确定,初步了解自己与社会,做好规划。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要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英语、计算机知识,在学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争取尽早通过等级考试。二是探索阶段。该阶段学生主要是自我认知、职业心理准备时期,通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心理测评,进一步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模式和自己的学习目标,作出对自己、对社会有利的职业决策。三是拼搏阶段。该阶段学生主要是职业适应、落实职业规划,通过具体的职业心理测试,深化对自我的认识,认真评估自己的中期学习目标,进一步加深对职业的思考。四是冲刺阶段。这时,可先对前期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期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工作的申请,写好简历,特别是要写好在前几年积累的与自己要申请的职业相关的各种实践经历,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比较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四、积极付诸行动

如果没有行动,计划就毫无价值,目标也就失去了意义。苦思冥想,谋划如何有所成就,是不能代替实际行动的,没有行动的人,只是纸上谈兵,成不了大业。要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变为现实,必须按照计划去行动。

1.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职业生涯规划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立即行动。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从现在做起,才能完成你的人生规划。可是有些人总是有拖延的毛病,对于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总是用种种借口拖着不办。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今年拖明年,明年拖后年,最后直到把事情拖垮。

订了计划,就要行动,不要考虑那么多,在行动中遇到问题也是正常的,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人生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前进的。

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行动是习惯,拖沓也是习惯。这种习惯与能力无关。有些人能力很强,但就是因为有拖沓的习惯,使自己一事无成,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实现。所以,这个习惯必须引起重视。如果你有这个毛病,就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好习惯取代拖沓的习惯。当发现自己有拖沓的倾向时,静下心想一想,你的目标是什么?在此时间内应该完成什么任务?如果今天不干,明天会出现什么问题?考虑完这些问题后,定出一个最后期限,自我约束,渐渐地就会养成好的习惯。

2.勇于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只有立即行动还不够,还要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因为,前进的道路并非平坦大道,可能出现各种各样困难,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没有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生涯目标是实现不了的。

有些人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期,坚持行动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力就逐渐减少,行动也就难以坚持了。特别是工作较忙时、工作有变动或家里有什么特殊情况时,按计划行动就更成问题了。有的人在此时就放弃了行动,终止了生涯规划的发展,使事业的成功大打折扣。

3.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并不是每一份付出都能带来一分收获,它还需要提高行动的效率。一是集中力量向目标发起进攻。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不把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实现目标上,把过多的力量耗费在无谓的事务上,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目标。二是排除无益于目标的活动和干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会有许多无益于目标的活动和干扰,对于那些无益于目标的活动要力求避免。三是注意行动不要偏离目标轨道。目标行动是新的行动,往往会受到某些阻力或者是受自身习惯的影响而偏离轨道。发觉以后要及时加以纠正,免得回到老路上去而前功尽弃。四是不受他人的影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甚至一些讽刺打击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因为自己的目标并不一定非要得到他人的赞同。只要自己认准了的目标,就朝其方向前进。

职业生涯设计是科学规划人生道路的重要途径。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随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必要时应准备几套实施方案,当情况发生变化,及时调整设计方案,行动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就能避免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使规划落空,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林楠.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教育探索,2009(1)

2.刘静,李桂山.大学生职业生涯干预中参与性及互动关系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23)

3.刘宁,谢晋宇.从职业生涯的二元性看职业成功的评价.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

4.陈军,钟新.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问题的再思考.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1)

5.王征,陈国祥.职业生涯教育: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篇9

如今,中国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市场环境恶劣。大学生很多,现在也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更何况像我们这种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的人就更难找到工作了吧!因此,我们应该认清现实,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要知道,一份科学的职业人生规划在其成长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效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精彩让我不断地渴望“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求知、探索,实践、起步,成就、发展,收获、享受,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和经历,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得到收获的欢欣,有的却废然而返。

我学习的专业是电子商务,以后找工作,基本就是以在电商专业范围中的工作。因此,我就更应该学习专业知识,争做一个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的专门人才。

这种专业主要学习的知识有很多,比如:基础知识、经济数学、英语、经济法、经济写作等知识;商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理论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与网络营销知识;市场营销知识。

我觉得只要我努力做到确立的目标,学习好各种知识,掌握好各种技术,上述人生职业规划可行的机会是很大的。如果毕业后找不到一些电子商务有关的工作,到时我会根据市场的供需的情况而再次决定适合我的工作。不管周围环境及自己人生某一阶段出现何样的变化都应该善于发现其中的各种机遇并驾驭这些机遇。

计划固然好,但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更要持之以恒。人生贵在坚持嘛。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

篇10

回忆起那段“弃职上学”的日子,已近不惑之年的林丰依然心有余悸:“自己当初真是够胆大的,如果是放在今天,我一定不敢这样选择。”

如今,看着越来越多的经理人都选择了他当年的方式,虽然他会有一丝担心,但他也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件好事,因为人们更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为自己而活。

安逸过后的“心动”

林丰,宁波人,大学毕业后,正值北京某科研单位来校招生,还负责解决北京户口,他欣然应聘。

适应气候和饮食,结交新的朋友圈子,学习单位内部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在这种忙碌中,一晃五六年的光阴过去了。林丰理所当然地在单位里扎根,分房、结婚生子。

但几乎每年的年关,林丰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我能否耐住、又是否该耐住这种清贫寡淡的生活呢?”工作激情逐渐消退,身边的同学有的在企业里当上了高管,有的去读了研究生,这种“混日子”的生活是否还该持续?

不过,回首看看,房子虽然只有30平方米,但起码是福利分房;每月的收入算下来结余虽不足以让人兴奋,但很稳定,而且,带着国字头光环的单位也让不少人羡慕。

但对于天性上进的林丰来说,换种活法的想法最终还是占了上风。最终,林丰将重新读书作为了第一个目标。“其实就是想以此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虽然不敢确定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但如果一辈子都没为自己的梦想去追求过,岂不是太亏了?”林丰轻笑着说。

当时,读在职研究生,比如MBA之类刚成为时尚,然而这并不是林丰的兴趣所在。林丰一直喜欢的是金融和经济,他本身也是理科出身,有相应知识结构的优势。于是,他报考了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准备全职上学。

妻子对此有点始料不及,但也没完全反对,采取了观望态度。

1996年年底,林峰准备复习考研。几个月后,他果然考上了。

但单位并不同意林丰辞职,甚至以提升他为副处长为条件,希望他留下,并且支持他去读在职研究生,甚至可以以代培的名义去送他上学,当然条件是毕业后必须回来。可是想想一边要读书,一边还要工作,结果可能是两件事都做不好,而且毕业后下海才是林丰读书的目的。

全职读书需要“机遇”

那么,全职读书的风险怎么应对呢?林丰早就想好了,他总结了自己全职读书的几大优势:

首先,爱人的工作和收入稳定,可以成为家庭生活的有力保障;其次,孩子尚小,在教育方面要花费的金钱和精力暂时不会太多;第三,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更好、更热爱的工作;第四,恐怕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好。

林丰说:“我必须要给自己的下一步职业生涯打算,预计未来的金融、投资、证券市场必然会很繁荣,如果能参与进去会有很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