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范文
时间:2023-03-28 08:4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公无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大公无私这个精神只有一小部份人身上有。
2、他一个普通人,却有着许多人不曾拥有的东西,助人为乐、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3、在他眼中,人生的价值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4、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大公无私,是因为他有一颗为祖国为人民的赤胆忠心。
5、慢慢地,我感受到了母亲的甜蜜和大公无私。
6、几天前,我又期盼着当一位大公无私的法官。
7、由此,我想到我们当代的小学生应该学习雷锋叔叔这种为人民服务,时刻想着人民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好好学习,争取以后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8、包拯是一个清正廉明、公私分明、大公无私的人。
9、当今世界能大公无私的人太少,利己不损人的也不多。
10、他这种大公无私、不畏强权的行为,如今有几人能做到呢?
11、杨善州大公无私,坚守信念。
12、有奉献精神,无论做什么事应以公为先,做一个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人。
13、在我眼中,她是一个大公无私的教师。
14、军人的奉献精神和大公无私深深的打动我们每个人。
15、妹妹乐于助人,总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因此她尝到了快乐的滋味;姐姐大公无私,总向别人给予些什么,因此她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16、以前我做数学作业时老出错,可大公无私的跑车橡皮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错题怪兽消灭了,他还好像提醒我以后做作业一定要细心不能慌张。
17、哼!还好朋友呢?这点忙也不帮,也太大公无私了吧!
18、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精神!
篇2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a very noble official caled Qi Huangyang lived in the State of Jin. One day, the king summoned him to court and asked, "Now that the magistrate3 position of Nanyang county is vacant, who do you think is suitable for the post?"
"Xie Hu is the right man for the job," Qi replied without hesitation4.
Surprised, the king asked, "Did you say Xie Hu? I thought he's your enemy. Why did you recommend him to take such an important position?"
Smiling, Qi Huangyang said, "Your Majesty5 didn't ask me my personal opinions o Xie Hu. You simply asked me who I thought would be competent for the position. Therefore I recommended Xie Hu.
the king followed Qi's advice and made Xie Hu magistrate of Nanyang county. And sure enough, Xie Hu administered the county very well and won respect from local people and his colleagues.
Some days later, the king again asked Qi Huangyang for his opinions. This time, the king was trying to find a suitable candidate for a court judge position. Qi Huangyiang recommended Qi Wu for the job. Once again, the king was surprised again by the recommendation because Qi Wu was the son of Qi Huangyang. The king asked: "Who do you recommend your son? Aren't you afraid people will gossip?"
Qi Huangyang replied, "Your Majesty, you asked me who was the most capable person for the position of a judge, and I think Qi Wu is."
Although the king was a bit hesitant about making Qi Wu the judge, he nevertheless gave him the position. As it turned out, Qi Wu was an upright and talented judge, who people GREatly respected.
Qi Huangyang's actions were praised by Confucius who said, "Qi Huangyang was right. He recommended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ies and talents, not because of personal sentiments, not because of fearing others' gossip. Therefore, people like Qi Huangyang are referred to as people "without selfish motives6".
From Confucious' comment came the idiom "Unselfish". Anyone who handles affairs fairly and impartially7 can be described as "Unselfish; Perfectly impartial".
大公无私
春秋时,晋国有位品格非常高尚的大臣祁黄羊。有一次,晋王召祁黄羊入宫问他:"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解狐去,最合适了。"平公惊奇的问他:"你是说解狐? 他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
祁黄羊笑着说:"陛下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对解狐的个人看法呀!因此我推荐解狐。"于是,晋王采纳了他的建议,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当然,解狐到任后,治理有方,他的同僚和当地百姓都尊敬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向祁黄羊征求意见。这回,晋王想找个合适的人选担任朝廷法官。"祁黄羊推荐了祁午。平公又奇怪起来了,因为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他问道:"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陛下只问我谁最是合适的,我认为祁午是。"
篇3
关键词契约理论公司债务融资债转股
1综述
公司债务融资的研究产生与资本结构理论,Modigliani&Miller在其的开创性研究中,把企业定义成由一些投资项目和其产生的收益组成的集合体。作为资金来源之一的债权将按照特定的模式来获得一定量的现金流。然而他们并没有考虑公司的管理者为什么愿意向投资者支付现金流,在此基础上,Jensen&Meckling提出,实际上公司内部的管理者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将收益据为己有而不是支付给投资者。因此,他们将债务契约定义为赋予债权人对现金流拥有剩余索取权的约定。
随着后来委托理论的发展,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又注入了新的活力,Smith&Warner认为,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借款公司还应承诺一系列不会违反契约条款,如果债务公司违约,债权人将获得债务抵押品的控制权或者请求对公司的清算破产的权利,这时的债权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由于借款者对债务契约的违背行为触发了部分控制权由债务方向债权方的转移。其中,他们集中讨论了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股利发放政策。如果股东将收益派发红利,则同时会削弱公司未来的投资能力,也就是降低了债权人的收益;二是债权稀释问题。对于已经发放债务的所有者而言,如果公司再进行新的更优先级别的债务融资时,他的债权就遭到削弱;三是资产置换问题。公司管理者总是偏好高风险(有时甚至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他可能会将债权人的低风险融资契约下的款项挪作较高风险的项目投资之用,从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增加;四是投资不足问题。Myers指出,如果企业接受一个正的净现值项目所带来的好处主要由债权人所获得,那么它有可能拒绝这一个项目。
早期的企业融资理论认为融资企业的内容是外生决定的,它表现为一种标准契约的形式,而企业可以选择的就是融资规模。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后来提出的证券设计理论就是将契约本身条款作为内生变量进行研究,主要在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的现金收益流如何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分配;二是企业的剩余财产控制权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转移才是激励最优的。其中Townsend和Diamond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破产清算机制。债务重谈机制(renegotiation),也就是对债权人的一种利益保障机制,由Baldwin&Mason等人给出了理论解释。
2我国大公司债务融资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司资产负债率大都居高不下,其中上市公司的负债率相对较低,这部分归因于它们多了一种融资途径:股票融资,IPO首次公开发行后,上市公司利用股票融资的成本就大大低于其他的融资方式(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相对于成熟的金融市场中的同行业公司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率还是偏高的。主观上看,作为规模较大的公司,一般都是资本充足、融资方式灵活,而且如果项目投资失败,还可以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新谈判,如近几年国有企业为了剥离不良资产使用的的债转股、缩短债务期限、限制股利发放等等方式而不会让公司立即处于清算状态。高负债率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对于公司,过高的负债率使其运营的风险增大,最终有可能走向破产清算之路;对于银行等金融系统,放债过多也将带来更多的坏账,这会导致处于千变万化的金融市场中的银行变得脆弱,其对抗危机的能力将大大降低。
通常公司的债务产生,不仅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还可能由于公司大股东关联方交易而形成,这种情况特别在我国上市公司很常见,且金额巨大,形成关联方之间复杂的债务关系。
3公司债务融资中产生的博弈
我们这里的讨论都是假设在不完全契约下进行的,不完全契约是指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还有契约期间交易费用的存在,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第三方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从而使得契约的双方无法将未来的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反映在契约之中,因而造成的契约自身的不完全性。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债权人无法预料到签定契约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存在事后的股东机会主义,也可能使债权人的利益遭到侵蚀。下面就具体用模型来讨论。
考察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博弈,这里主要考虑银行贷款方式的债务融资,这是因为在我国,很多公司发行债券而还不上款的例子很多,信用度太低,跟一些发达国家健全的债券股票市场相比,我国的股票市场相对非常繁荣,而债券发行几近为零,这不仅反映了上市公司不能合理使用财务杠杆,而且还可以看出公司上市之后,并没有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
银行作为债权人,拥有对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即债务公司资不抵债或者策略违约时,银行可以行使剩余控制权对公司进行清算,也正是因为有了剩余控制权和清算机制的存在,银行和公司缔结的契约才有保障。然而在不完全契约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会使契约条款的执行效力降低,最终导致清算机制的部分失灵。
假定整个契约包括四个重要的时点,分别记为t=0,1,2,3,并且假设公司与银行都是风险中性者。假设公司拥有一个投资项目,但其自身的资本不足以承担整个投资,因此它需要外部融资,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公司将优先考虑进行债务融资,则整个契约过程见图1。
在不完全契约情况下,债务到期时,银行并不能完全掌握公司真实的投资收益情况P,它只能知道公司股东所传递的一个收益信息,在现实中这一信息常常是真实值的一个噪声Pn,显然有P>Pn,而股东正是利用这种噪声获得私利。假定银行想要尽量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就要付出一定的信息获得成本Ci,并存在一定的清算成本Cl,并设公司因违约带来的声誉上的损失为G,若公司发生债转股剥离的不良资产为a,显然a
3.1公司正常盈利下与银行间的博弈
假定公司正常盈利,如果公司的收益P不低于当期债务偿付额F,则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公司可以选择如下三个策略:履约,策略违约和恶意违约。其中,策略违约是指公司股东利用银行存在的信息收集成本和清算成本而故意只支付部分债务本息,但其违约的程度又低于银行实施清算的上限,因此按照上面的假设,股东要想策略违约的话,则有F≥Pn≥(F-Ci-Cl);恶意违约是指公司拒绝支付部分或全部债务,从而引发银行清算的一种行为(见图2)。
在这里假定此时银行只能得到D′的债款,其中D′≤(F-Ci-Cl)。作为一个大型的公司,由于存在声誉效应,一个理性的股东就会尽量使公司长久地经营下去,因而除非项目失败,他不会随意对银行恶意违约而降低自己的信用程度。所以在假设前途博弈下,公司的策略减少为两个:履约和策略违约,同时,银行的策略为接受和不接受。则可以得出公司和银行间的还款博弈收益矩阵(见图3)。由图3可知,在策略违约下,不论银行接受与否,公司的支付都将小于F,由于在还款博弈中,掌握充分信息的公司股东拥有先动优势,所以在实际中,(策略违约,接受)是一个可行对公司最优,对银行次优的组合。
3.2公司亏损情况下与银行间的博弈
如果公司经营发生亏损,则公司可能无法偿还债务。假定公司连续利润为负(P<0),因为如果某一段时间内偶然的亏损,可以使用留存收益,或其他一些方法度过难关,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这里主要考虑公司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的亏损情况。在我国,根据《证券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如果公司要上市,必须3年平均盈利达10%,并且其中每年不得低于6%等等;而上市公司若出现3年连续亏损等情况,其股票将暂停上市。这些对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压力,而一段时间的亏损又使之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个时候公司与银行的博弈主要三方面:违约,债转股,破产清算。其中违约情况是若公司在未来仍有正的现金流,则其可跟银行谈判暂不追究其债务(设延迟还款率为k,一般k>1;若k<1,则有kF>L-(F-Cl-G));债转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通常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有一定动机要剥离不良债务(其流程图见图4),而采取的方式,一般债转股要关系到三方:公司,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破产清算即公司实在无法支撑下去,银行所能采取的最后的措施。
然而公司与银行实行债转股也是一个新的博弈,其主要是由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博弈构成(见图5),这里时不考虑政府和银行的因素,我们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博弈,仍然在上面假设的基础上,我们设D为借入资金,债务平均利率为r,l为资产管理公司持有债转股企业的股权比例(0考虑管理公司的对策:等待债转股公司完全赎回股权;部分赎回股权或转让出售;完全转让或出售。鉴于我国债转股的实际情况,出售股权的可能性很小,一旦债转股公司没有在赎回期赎回,容易形成新的烂账,而且能够拥有债转股资格的公司,一般都是国有控股企业,其实施债转股的目的性较强,在这里我们仍将它作为一种策略来进行分析。考虑债转股公司的对策:若公司完全盈利,则其可能用利润赎回股权,或是拖延;公司部分盈利,则可以采取部分赎回或者延期;当公司亏损的情况下,它只能被动的延期下去。下面的p,m,n均为在不同情况下转让出售的折扣率,设zp,zm,zn为不同情况下管理公司部分转让股权的程度,设债转股公司部分赎回程度为z’,其中z’+zi≤1,i=p,m,n,因为赎回和转让之和不可能超过债务本身。
由图6可以看出,它们的均衡策略为(完全赎回,等待),(无限拖延,转让或出售)。
4结语
本文讨论了公司债务融资中产生的冲突与对策,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博弈模型并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富有我国特色的债转股现象也进行了理论分析;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公司的一些实际情况没有放入模型中,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扩展。
参考文献
1哈维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著.刘锡良译.微观银行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张鹏.债务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著.李风圣译.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5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篇4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后来,人们就用“大公无私”这个成语,形容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篇5
事情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谭老师。他在地震发生时,只为学生着想,却没有为自己和女儿想过。在他眼中,“人生的价值”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这些他都做到了,但却因此失去了生命。这也许正如司马迁所说:“人总是要死的,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
地震时,他选择了救护学生,却忘记了自己和女儿,这是他的大公无私。
地震时,他选择了死死护住学生,即使后脑勺被砸得深凹下去……这是他的舍己为人。
地震时,他告诉学生,什么都不要拿,这是他的临危不惧。
地震时,他选择飞身扑到学生身上,即使他知道这样做会死,这是他的勇于献身。
篇6
——《尼尔斯骑鹅记》
“好人必有好报。”这是我读《尼尔斯骑鹅记》这一本书里的感想。
尼尔斯,他原来是名非常调皮的小孩,上学不好好读书,却去捉弄鹅,拔鹅毛,又把蜜蜂放入牛耳里,让牧场鸡犬不宁,一天到晚,乱烘烘的。因为一次戏弄小精灵,小精灵被惹火了,将他变成了小精灵一般大小的人。尼尔斯出去时,遇见了大公鹅——莫顿,从此,他们飞往美丽的拉普兰,与大雁生活,发生了许多神奇的经历,尼尔斯帮大雁们赶走了斯密尔(狐狸)等对大雁有害的动物,变成了一个好人。
对于要做好人,我也有深深的感触。在古代,包拯斩了陈世美,大公无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在现实世界里也有这样的人。一次,老师有事出去,走进来交待班长,如果在做作业时讲话的人,把他的名记下来。一位同学嘴忍不住了,说了一句话。真是一句话惹了祸,班长发现啊,马上记了名。那位同学向班长求情:“班长,不记行不行,我们可是同学。”班长丝毫不留情,把名字写在黑板。所以,大家都叫他“现代包青天”。他非常铁面,不会因为某种小事和原因而动情。班长就是一个好人。
篇7
传习录: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矢其正者即人,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管理借鉴:程朱理学又称为程朱道学,是理学派中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是北宋河南人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所以统称为程朱理学,又是儒家学派一个分支。心学是由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门径,由王阳明发扬光大的一个儒家学派分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主张“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则主张“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王阳明认为人的心只有一个,之所以有道心与人心之分,是因为当一个人大公无私,不自私自利、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并且遵守自然规律与遵守伦理道德,这个人的心就是道心;而一个人以个人利益至上,漠视与损害自然的、国家的、民族的、社会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且利欲熏心、唯利是图,这个人的心就是人心。道心是宇宙之心,蕴涵着天理循环,宇宙演变运行之真理。人心是贪婪之心,人心不足蛇吞象,恨不得吞噬宇宙万物变为自己的东西,欲望没有穷尽,贪婪没有停歇,只有私利,没有公义。管理者如果把人心带进企业,让人心成为一种企业文化,那么自私就会横行于企业,贪婪就会恣虐于组织,每个人在面临自己利益与对方冲突时,会不计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利益为主;此外,自私者在进行自私行为的同时,通常能察觉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及别人的利益,但仍按照自己利益不择手段。人人都为了达到自利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什么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都被扔在一边让其“发霉腐烂”。管理者如果把道心带进企业,让道心成为一种企业文化,那么无私就会统治企业,每个人会舍弃私心而无私,会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保护企业的利益,争做一个令人钦佩有奉献精神的人。有公心而无私的人们,会舍“小我”而成就“大我”,舍“小家”而为“大家”。当人心走入正道,不步入歧途,为了正义与公义,大公无私,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这就是回归道心。当道心失去正当,不遵守自然规律与公序良俗,从无私沦为自私自利,又成为了人心。都是一个心,为公为私,为人为己,为善为恶,就有了道心与人心的区别。
篇8
摘 要 保险公司实行财务大集中,在解放人力、风险管控和创造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对实施财务大集中的意义与发展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同时对财务大集中来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保险公司 财务大集中 意义 弊端 未来发展趋势
当今国际多数企业集团普遍采用财务集中作为财务管理模式。由于保险公司涉及总分支机构,体系庞大、风险控制与成本控制要求很高,因此,财务大集中也是国内外保险公司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
一、财务大集中的概念
财务集中管理是指公司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有机融合,以系统化的信息平台为依托,通过集中控制和协同处理,对公司整体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控制和优化,将公司财务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集中起来统一运作,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控制和降低公司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组织和管理模式,体现出向管理要效益的核心价值。
二、财务大集中的意义
各家保险公司投入大量精力从事财务集中项目研究,成立后援集中作业中心,推行财务大集中,主要因为大集中能为企业带来以下效益。
(一)财务集中可以解放人力
财务集中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它通过技术革新,重新梳理作业流程,把机构日常作业有效分离出来集中到总部会计作业中心统一处理,把机构财务人员日常作业时间释放出来,发挥自身专业价值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到财务分析、财务报告方面去,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提升对营销前线、对投保客户的支持力度与服务水平,
因此说财务集中解放了财务人员,利于财务专业人才的长期留存。
另外,财务集中可以实现电子审批,取消纸质审批,提高审批透明度与审批时效,公司上下都会因为财务效能的提高而使全公司的生产力得到解放。
(二)财务集中有利于风险管控
由于保险公司行业特点,分支机构的工作重点和考核重点是以销售业绩为主要导向的,容易导致财务管控职能的弱化,甚至是缺位。因此将财务集中到总公司统一处理,可解决财务缺位造成的风险。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可强化“作业风险”与“道德风险”的把控能力。由于不同分支公司可能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会造成作业风险,通过集中统一标准化作业实施,将有效防范此类风险的出现;另外,集中作业通过支公司直接到总公司的扁平化监督模式的运用,对道德风险的防范发挥积极作用,有效降低舞弊挪用案件发生。
(三)财务集中可以创造价值
保险公司经营的是无形的金融契约产品,这个特性决定了其经营过程会涉及大量的资金流转,而资金流转的效率是影响一个公司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分散财务管理模式下,客户的保费要首先入分支公司的账户,然后再上划到总公司账户,如果保费能一次性统一集中到总公司账户,通过资金头寸分析与资金的专业化运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公司资金的整体经营效益。在财务集中后,业务批量收付交易基本上实现了保费资金从客户账户上直接划收归集到总公司账户上,给付资金从总公司账户上直接划付到客户账户上,减少了资金沉淀环节与资金在途环节,为公司带来间接收益。
财务集中除了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在改善人力成本方面也开始发挥显著作用。财务集中后,机构日常操作的资金收付交易转为总公司统一操作,帐务核算由总公司统一中间处理,这些可大量减少全公司财务人员的重复作业,带来间接收益。
三、财务大集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
财务大集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企业在利用过程中应对一些问题和瓶颈加以规避。
(一)弊端
1、财务大集中是信息化进步的产物,具有很多正面效用,但是部分企业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盲目买来集中软件,不加细致改造,以致集中软件与企业的匹合度较低情况,带来工作效率低下或财务风险。
2、通常情况下,一般由企业财务部门发起集中项目研究,财务部员工也是集中项目小组成员,这在集中项目推行初期,有利减少沟通成本,有利于系统改造。但是在集中推行过后,如果仍然实行一套管理班子管理两个部门或员工混用情况,就会造成集中作业中心与财务部职责划分不清,不利财务职能发挥。
3、实行集中核算,全国作业标准统一,强化了外部会计监督职能,但由于作业中心与核算单位距离较远,无法及时、全面了解和直接参与到核算单位经济活动中去,造成会计管理职能在核算单位内部难以深入;
4、大集中提供自助化报销平台,让全员参与报销,但是由于报销人员财务知识参差不齐,在自助报销系统中无法选择正确的财务信息,为财务作业带来调帐压力,无法满足财务大集中全员自助报销要求;
(二)应对措施
1、财务大集中进程需与公司基础设施相匹配。先是省级集中,再是全国集中。先是会计核算作业的初级集中,再是资金收付、预算、税务事项的大集中。
2、划清财务部与后援集中作业中心的职责,财务部可定位为财务政策制定与财务管理部门,后援集中作业中心可定位财务政策执行及作业部门。在人事管理上,分两套管理班子,避免因一套班子两个部门而混淆职责的情况发生;
3、为避免集中后财务管理职能缺位,建议财务大集中后发挥分支公司财务人员经济活动管控职能,对经济事项实质审核并负责,并赋予分支公司往来款项清理、固定资产盘点管理等职责。同时,总公司加强流程梳理,实行工作自查汇报制度,定期开展内控稽核检查;
4、在推行全员报销过程中,需简化系统操作流程,系统中财务信息简单明了,方便非财务报销人参考使用,降低差错,减轻财务作业人员工作压力;或者实行部门预算员制度,由部门预算员负责本部门费用申请与报销。
四、财务大集中未来发展趋势
财务集中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将会被更多的企业集团接收和采纳,并在不断摸索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财务大集中操作流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现今,集中作业人员一般固定在后援集中作业中心处理全国帐务。随着标准化作业逐渐成熟和财务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将来可能实现以虚拟座席的方式处理全国集中作业。全国各分支公司的财务人员均可能成为虚拟座席人员,接受系统派发的作业任务,企业的分散集中将可能成为企业未来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王棣华.谈谈企业财务集权与分权.财会学习.2013(2).
篇9
外婆家养了一大群可爱的鸡,其中有一只大公鸡特别显眼。那只大公鸡红红的鸡冠,油亮的脖子,五彩的羽毛,加上金黄的双脚,威武极了!大公鸡约有七、八斤重,走在水泥地上都响“咚咚”的。
每次出门,小鸡和母鸡都喜欢跟在大公鸡的后面,真像一支整齐的军队。有时候,鸡群被过往的车辆惊散了,但是经过大公鸡的“指挥”,又重新排好了队伍。大公鸡可真像个“指挥官”。我不禁想:为什么小鸡和母鸡喜欢跟在大公鸡后面呢?
有一天,我又看见了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大公鸡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去找食物了。我也悄悄跟了上去。到了一个草丛边,大公鸡就刨起土来。它用那有力的爪子,使劲地往后刨着,后面扬起了尘土。不一会儿,就刨出了一个小坑。大公鸡左刨两下,右刨两下。一条蚯蚓被掀了出来。大公鸡啄起蚯蚓,放在一边,嘴里发出“咯咯”的声音,像是在召唤小鸡们来吃。小鸡们争先恐后地拥上来争抢着。大公鸡又到另一个地方找虫子,等到小鸡们吃饱了,大公鸡才吃。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小鸡和母鸡喜欢跟在大公鸡后面的原因吧。
多那可爱的大公鸡啊!我又多了一个新朋友,它让我学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年级:李家旺
篇10
关键词:针对性;实效性;务实培训
作者简介:倪迎七(1970-),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大连供电公司培训中心,工程师。(辽宁大连116023)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14-02
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是如何开展“务实培训”,一直是培训工作中备受关注的实质性问题。面对供电公司庞大的职工队伍,用传统的模式培训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供电公司培训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培训创新意识,树立崭新的培训理念,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落实到培训工作中来,为尽快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连供电公司培训中心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工作,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实施培训后的职工队伍其中包括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培训中心也逐步形成了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模式。但是随着尽快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的提出,对供电公司培训中心的工作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供电公司培训中心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出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培训新路。
1.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有的培训在内容确定时,并没有进行科学的需求调研,还有的培训完全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的一些经验。培训内容不尽合理,没有很好地贯彻“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时不分职工队伍的层次、岗位、职务,存在着培训内容“一锅煮”的问题。
2.培训的实用性不强
由于培训市场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很多时候,请外部培训师授课时,经常出现花大价钱把名师请来,课堂氛围也很热烈,可就是和实际工作联系不上,培训的实用性很差。另外,一般管理人员培训和中层干部培训由培训中心自有师资来授课,由于一些教师对供电企业特别是基层单位了解不够深入,也经常出现讲课理论性过强,结合实际欠佳,从而也会出现培训的实用性差这样的问题。
3.培训中心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虽然近年来培训中心师资队伍中补充了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但师资力量还很薄弱,一些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与高层次学员培训需求存在矛盾,不能适应多层次、多类型管理干部培训的需要。
4.部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课程在培训中仍然是以传统的“一人讲、众人听”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受训者被动参训,难以激发学习热情,无法满足受训者的求知欲望。
二、做好“务实培训”的具体措施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尽快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的提出,供电企业培训中心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针对以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采取积极地态度去应对,从而逐步摸索出有利于提高培针对性、有效性的一些具体做法。
1.参与培训计划制定,在确保培训的针对性上下工夫
一般而言,供电公司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前应进行广泛的培训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级管理干部的培训课程,突出不同岗位的特色。从源头上为开展“务实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1)培训内容确定。以往制定培训计划,不太重视需求分析,致使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供电公司应该加大培训需求调研力度,广泛了解组织层面、岗位层面和个人层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需求分析,按照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例如,2011年为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中心计划组织大规模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在培训前,详细了解了人力资源部门对举办培训班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精神,然后深入基层单位和部门对即将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访谈、召开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获取准确的培训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依据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全面了解受训者对整个课程体系安排、模块设计、讲授内容、教学方法运用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据学员的反馈意见进行微调,对培训方案及时改进与完善。从而确保“务实培训”能够顺利实施。
(2)培训对象选取。在培训对象选取上,把面上轮训与分口子培训结合起来,避免“一锅煮”现象。针对以往职工队伍中包括管理人员轮训中存在的不分部门、“大杂烩”、“一锅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培训中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注重分系统、分口子进行,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一方面便于培训课程的安排,另一方面也便于学员间的交流学习。
2.创新培训形式,在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上下工夫
培训中心不断改变固有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在以讲授式为主导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问题式、案例式、情境式、体验式等培训,使培训过程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增强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员的参学热情。实现由学员被动听讲向教学双方互动的转变。
(1)开展问题式培训。在开展问题式培训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核心,现代社会知识信息浩如烟海,且更新速度异常迅猛,由于受训者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不可能按照一般学科的逻辑线索找到他们的学习起点,只有问题才是他们学习的起点,才是培训的起点。因此以问题为纽带,要通过广泛地调研,找出目前企业存在的核心问题,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交流研讨,最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受训者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回到工作岗位,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围绕一定的培训目标,将采集到的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成功或失败),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受训者分析、思考、讨论和判断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启发受训者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培训中,主讲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受训者从多种方向、多种角度来分析案例。例如,在《如何做一名优秀班组长》的课程部分采用了与培训对象相关的真实案例,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为了确保有效地实施案例式培训,培训中心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基层单位了解和编写企业管理案例,以案例为主导,可以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3)设置“现实”的培训情境。供电企业的职工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承担了多维的社会角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他们在学习的需求、兴趣、动机及内容的选择上,很大程度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为依据,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培训师应设置丰富多样的情境,把培训内容与受训者丰富的经验“链接”起来。受训者进入培训环境时,自然而然会回想起过去的学习感受和工作体验,以此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实现让受训者在“现实”的情境中,采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成既定培训目标。
(4)推广体验式培训。体验式培训可以让学员用眼睛去观察,开拓视野;用心灵去体验,转变观念;用情感去交流,分享经验。培训中心普遍开设了“拓展训练”、“企业全面经营沙盘模拟”等特色项目,让受训者在角色中体验管理理念,实现换位思考;在参与中领悟经营真谛,提高决策能力;在虚拟中感受现实,积累实战经验。
3.创新工作机制,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上下工夫
(1)强化培养,提高内部教师整体素质。鉴于供电企业培训中心目前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有较大的比例,可以采取选苗子、结对子、压担子、结果子的方法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搭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制定教师下基层单位调研制度。作为供电公司的培训师,只有了解基层单位才能有的放矢地参与企业培训。因此,培训中心可以建立激励教师下基层制度,增加教师对供电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了解,促进培训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专兼结合,调整优化师资结构。近年来,培训中心通过在行业内选聘专业功底扎实、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胜任培训工作的领导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建立行业外兼职师资库,聘请党校以及社会知名培训师授课,确保了培训的前瞻性,提升了培训的影响力。
4.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在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上下功夫
(1)强化培训管理制度。一方面,采取班主任、授课教师和学员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多层次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请假、考试考核、情况反馈通报、人力资源部派人跟班督学、巡查等严格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突出管理的人性化,紧紧围绕参训干部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需求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使学员能安下心来,坐得住、钻得进,集中精力搞好培训。
(2)坚持实行“培训质量跟踪”制度。采取教师授课跟踪,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有效地把握教学质量,可以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培训中心成立以主任为组长的培训质量考评小组,定期考核培训质量。建立训前把关、训中考核和训后评估机制。培训前,对每个班的培训方案严格审查,检查培训的针对性;培训中,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和班主任带班质量,让学员对其定量测评;培训后,进行质量评估,从培训的实效性看培训质量,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持续改进。
(3)搞好培训成果的总结和转化。培训结束后加强跟踪问效,召开学习成果转化运用交流会进行推进,让参训人员始终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注和激励,自我加压,不断进取,确保了培训的有效性。培训中心要配合基层单位做好培训成果的总结和转化,让培训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