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范文

时间:2023-03-20 21:4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篇1

受访者对昌平区档案馆品牌功能描述中“资源丰富”(37%)占比最高,其次是“服务”(30%),再次是“保护”(24%),以上三项占比总和达91%。由此可见,受访者认为昌平区档案馆爱教基地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资源、服务、保护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相比“实体保存”和“信息查阅”这两项档案馆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来说,公众更关心馆藏资源情况。在对“品牌功能类”词语的统计中,相关数据显示,涉及“资源丰富”语意的有“馆藏丰富、卷帙浩繁、汗牛充栋、信息全面的、齐全的、信息量大、设施齐全、资料完备、完整、信息准确的”等,其具体描述共计24个,占品牌功能类词语数的37%;涉及“保护”语意的有“存史、存档、保存资料、存放资料、记录、保密、据实立档”等,共计16个,占此类词语数的24%;涉及“查询”语意的有“查询、供人查阅”等3个,占比为4%。可见,公众更看重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程度的品牌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功能类”词语中,还有对档案馆“育人”、“资史”功能表述的词语,其中各有1个,占比为1%。尽管“育人”是爱教基地的主要功能诉求,但公众对这一功能的认同度并不高。此外,公众更倾向于认为爱教基地是“服务机构”而不是“政府机关”。调查结果显示,此次调查共收集到描述爱教基地性质或者是爱教基地提供的体验和价值形式的词语共计67个,约占总词语数的15%。其中,表达“服务”语意的有“为人民服务的、服务于民、惠民利民、服务周到”等,共计20个,占品牌功能类词语数的30%;表达“政府机关”语意的有2个,仅占3%。可见受访者更倾向于将区档案馆认定为“服务机构”,而不是“政府机关”。

二、公众对爱教基地品牌印象不统一

课题组将既能体现爱教基地品牌性质,又能表达受访者对受教基地印象的词语归纳为“品牌描述性修饰语”。在本次调查中,共收集此类词语336个,约占总词语数的74%。同时,课题组还将“品牌描述性修饰语”进一步归纳为“直观印象”、“抽象印象”及“行为印象”三个方面。其中,直观印象包括“整洁、安静”等词语,共计76个,占此类词语数的23%;抽象印象包括“庄严肃穆、文化气息、安全、高端、客观、温馨、信息化、可信赖”等词语,共计74个,占此类词语数的22%;行为印象包括“认真严谨、规范、热情、高效、耐心、责任、平易近人、团队合作、勤奋、奉献”等词语,共计187个,占此类词语数的55%。1.受访者在不受限制的状态下,对爱教基地的印象不统一。“行为印象”的词语表达中,“认真严谨”是受访者对工作人员最为认可的语意表达,共计73个,占比为22%;其次对“直观印象”中“整洁”的认可,达48个,占比为14%;再次为对“安静”、“规范”、“热情”、“庄严肃穆”、“文化气息”等的认可,占比均约为7%;“高效”、“简单方便”、“耐心”、“责任”、“平易近人”、“团队合作”、“安全”、“高端”的数量较为接近,占比均低于3%;其他词语则较为分散,可忽略不计。2.行为印象是影响公众对品牌印象描述的最重要因素。直观印象是公众对爱教基地环境的感知,排名前两位是“整洁”(14%)、“干净”(7%);抽象印象表达了公众对教育活动氛围的感知,排名前两位是“庄严肃穆”(7%)、“文化气息”(7%);行为印象主要描述了公众对工作人员行为举止的感知,排名前两位是“认真严谨”(22%)、“规范”(7%)。可见,相较于环境卫生、活动氛围而言,公众更关注爱教基地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态度和综合素质。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行为印象(55%)占比超过半数,高于直观印象(23%)及抽象印象(22%)。尽管受访者对品牌印象描述的分散度较高,没有统一认识,但归纳后可以看到:行为印象比直观印象、抽象印象更能对公众产生品牌影响,即工作人员素质是影响品牌印象描述的最重要因素。见图2。

三、公众对爱教基地的品牌感受不容乐观

为了更好地表达公众对档案馆品牌印象更深层次的理解,课题组将表达受访者对爱教基地品牌感受的词语归纳为品牌情感性修饰词,包括正面、负面和中性情感三种,共收集到此类词语50个,占总词语数的11%。表达正面情感的词语有“重要、自由、贴心、激动、快乐、轻松、充实”等10个,占此类词语数的20%;表达中性情感的词语有“慢节奏、任务多、忙碌、复杂、单一、规模小、平淡”等18个,占此类词语数的38%;表达负面情感的有“不起眼、冷清、枯燥、无聊、烦闷”等22个,占此类词语数的42%。通过上述比例可知,负面情感(44%)大于中性情感(36%)和正面情感(20%)。产生负面情感与中性情感的公众高达80%,产生正面情感的公众占比仅为20%。可以说公众对昌平区档案馆爱教育地的品牌感受不容乐观。

四、启示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出公众对昌平区档案馆爱教基地的品牌印象图,如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整理得出公众对昌平区档案馆爱教基地的品牌印象:“昌平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藏资源丰富,工作人员认真严谨、行为规范、热情高效,环境安静整洁,是庄严肃穆、具有文化气息的服务机构。”这一描述,可以帮助课题组对爱教基地进行更好的品牌定位。

(一)对爱教基地品牌的精确定位通过上述表述,笔者认为一要消除推出展览、教育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品牌影响力。二要以品牌核心精神为指导锁定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方式。如活动若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则应选择新媒体为传播方式进行宣传;若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则应选择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三要注重日常工作,如工作人员尤其是接待人员的形象仪表、语言表达、应答方式等。

(二)爱教基地的公众品牌印象与自身品牌形象诉求不完全一致,应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爱教基地的品牌形象《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将爱教基地定义为:“(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馆藏档案为主要资源,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县情教育及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的活动场所。”[3]这奠定了爱教基地的品牌形象基础,即“资源丰富”、“教育功能”。调查结果中对“资源丰富”的印象描述基本符合品牌的形象诉求,但“教育功能”只得到极少的公众认可。因此,爱教基地品牌发展的方向应当是提高公众对档案馆教育功能认知的广度和深度。

篇2

关键词:微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广;作用

引言

作为2011年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程序,微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截至2015年,微信每月的活跃用户数量就超过了6亿,其注册用户量更是超过了10亿。而微信的出现,显然给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微信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广上的作用展开分析,从而更好地利用微信进行基地的推广建设。

1微信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微信的出现不仅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其也为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从微信带来的负面影响上来看,微信上推广的信息来源较广,并且传播速度较快。但是,这些信息中含有大量的缺乏理性和真实性的言论,容易导致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出现道德扭曲问题,甚至诱导这些青少年产生的思想。同时,出于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的思考,一些人会刻意宣传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言论。而长期接触这些信息,并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和人们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但从微信带来的正面影响上来看,微信作为人际交往的平台,可以实现现实社交与虚拟社交的融合,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得到缩短。所以,在网络时代到来的情况下,微信可以为人们广泛传播爱国主义教育信息提供平台,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得到扩宽。同时,利用微信平台,可以点对点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信息的传递,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微信平台的创建,也有助于调动人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动性,从而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广提供更多的支持。因此,在信息时代到来的情况下,人们还应该辩证看待微信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影响,从而寻求途径利用微信加快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广。

2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广的条件分析

2.1以加强基地宣传力度为前提

想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推广,还要加大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力度,从而使基地成为群众提高思想觉悟的聚集地。就目前来看,人们生活中接触的政治、历史和语文等学科中虽然包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观念,但是在教学中进行这种观点的传授往往无法使学生感受到树立爱国主义观念的重要性。而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可以对以往重大历史事件、革命遗迹等内容进行生动展示,从而使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感受这种爱国的氛围,从而起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然而,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人并不清楚爱国主义基地的作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收到来自于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从而导致了基地的教育功能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

2.2以加强基地改革创新为关键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推广也需要以基地的改革创新为关键,从而展现基地的特色。因为如果基地宣扬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始终不变,并且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无法得到创新,显然会导致人们失去对基地宣扬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情,继而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但就目前来看,各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显然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基地内宣传的爱国主义文化仍然一成不变,宣传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不相符合,从而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到基地参观。因此,想要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得到推广,还要加强基地的改革创新。

2.3以基地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

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还是推广,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为基地的推广提供保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从事基地推广工作的人员都是来自于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类人才,虽然能够组织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但是普遍缺乏一定的技术创新性。而在信息化时代,单纯开展普通的爱国教育活动基本无法吸引更多的群众,同时也无法达成相应的教育效果。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应取得进一步的推广发展,还需要重新确定基地人才队伍的建设方向。

2.4以提升基地服务品质为基础

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想要使人们更好地接受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还需要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基地服务。具体来讲,就是基地需要进行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并且利用软硬件设施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知识的讲解,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增强。同时,在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还应该采取因人而异的方式,从而使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因此,新时期想要进行爱国主义基地的推广,还要以提升基地服务品质为基础。

3微信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广的作用

3.1为基地加强宣传提供有效途径

就目前来看,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信工具交流和沟通。所以,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微信公众平台,并且在平台上进行基地信息的,将能为基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利用微信平台宣传基地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情况,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到基地参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基地建设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基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办时间、地点和内容的宣传,能够使这些信息得到更快的传播,从而为基地开展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再者,在平台上回答参与者的问题,也能够使更多人对基地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继而使更多的群众对基地产生兴趣。此外,利用微信平台展示基地拥有的数字资源,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基地活动中。因此,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能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宣传提供有效路径,继而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得到更好的推广。

3.2为基地实行改革创新提供思路

微信的使用,能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改革创新提供思路,继而为基地的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方面,通过在微信平台上有针对性地发送爱国主义教育信息,能够督促基地人员根据地域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挖掘,从而实现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创新;另一方面,考虑到微信平台上爱国主义教育信息的效果,基地将会使用图片、信息、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内容的呈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教育载体的创新。此外,根据平台上参与者的反馈,基地将能收集较多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从内容、载体和制度等方面全面进行基地的创新改革,继而更好地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基地的改革创新,则能够使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得到提高。

3.3为基地建设人才队伍提供方向

为了利用微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推广,基地还会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继而使基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而这些人才的引进,能够为基地推广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由于拥有了信息技术人才,基地将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展示,从而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信息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继而吸引更多的人到基地参观;另一方面,拥有信息技术人才,可以使基地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基地的管理制度,并提高基地的管理效率,继而使基地的推广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此外,为了加强对微信的运用,基地原有人才也会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因此,微信的使用,能够在无形中促使基地人才队伍取得建设发展。

3.4为基地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方法

微信的使用,显然能够使基地的服务品质得到提升,继而有助于基地的推广。一方面,利用微信平台,基地管理人员可以与基地关注者更好地沟通和交流,从而了解群众对基地服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基地管理人员可以加强基地的管理,从而使基地的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由于可以与基地关注者进行双向沟通,基地也能够为参观基地的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继而为其参观基地提供更好的指导。另一方面,使用微信平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能够根据平台使用者的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信息的发送,从而对人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答,并对人们不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简短介绍。因此,使用微信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信息,能够在满足人们教育需求的同时,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

篇3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93-01

教育幼儿热爱祖国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的内容之一。陈鹤琴先生说:“小时候有爱人的行为,到了成年也就会爱人民、爱祖国。”但“爱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非让幼儿理解、掌握什么是祖国?什么是爱国主义?而是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发展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幼儿可接受的途径、方法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使幼儿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一、从幼儿最初萌发的义务感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任性、霸道,要想改变他们独占的个性,必须先从心理上说服他们。首先让幼儿与优秀的小伙伴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还可以从教育故事中寻找正面的形象为幼儿树立榜样,然后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不管在家、在幼儿园都要互相谦让、和睦相处,接着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这一点爱的萌芽,从自身做起,去感染他们。如,在“爱妈妈”的活动中,教育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关心、爱护妈妈,并由爱妈妈逐步扩展到爱老师、爱小朋友、爱周围的人……从最初的义务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使幼儿从小就萌发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优化教育环境,隐性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优化教育环境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张贴国旗、国徽,在走廊里悬挂孩子们的优秀画作:保卫祖国的解放军、勇敢自信的小飞行员等,这些都能使幼儿在真实、健康的环境的感染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因此,环境是辅助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工具。

三、在各种幼儿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教师可在国际劳动节抓住时机教育幼儿爱劳动人民;在“三八”节进行感恩亲情教育,引导幼儿为妈妈、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九月举办“老师,我爱您”的综合活动,激发幼儿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国庆节组织幼儿参加“为祖国妈妈过生日”的综合活动,使幼儿懂得祖国和我们一样也有生日,爱祖国就要像爱妈妈一样……使幼儿从小就体会到做中国人的光荣,从而树立长大后为国争光的美好愿望。

2、在教学的各领域开展主题活动。如,在音乐课上让幼儿欣赏《十送》《会师谣》《会师山歌》等,学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国旗多美丽》等,加深幼儿的爱国情感;在科学、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认识国旗、国徽,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使幼儿进一步产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在操场上学做中战士“过铁索桥”、“独木桥”的体育游戏;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向幼儿讲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开展向英雄、烈士学习,认识自己的家乡等综合活动,加深幼儿对的认识,使幼儿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幼儿热爱解放军,向解放军学习,从而保卫祖国的情感。

3、在参观游玩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如,秋季组织幼儿去田野游玩,参观农民伯伯的劳动过程,让幼儿知道农民劳动的辛苦,自然地激发起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会师塔、会师纪念馆、会师联欢旧址等,让幼儿了解的艰辛,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激发幼儿作为会宁人的自豪感,进而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

四、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家园一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篇4

清权祠,占地480平方米,位于仲雍墓道旁,是纪念先贤仲雍的祠堂。内设仲雍塑像,《吴王世系表》、《吴国疆域变迁图》碑文等。“清权祠”名称的由来,是后世对仲雍跟随兄长让国同心、清廉淡泊、礼让权宜的行为有“道中清权垂百世”的赞颂。

公司充分发挥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挖掘和运用爱国主义教育资源,3月27日在清权祠举行了“蓝色四月,携手同行”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活动,30位自闭症儿童与其家庭一起到清权祠免费参观游览,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搭建融入社会的一个桥梁;4月10日,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吴氏宗亲在清权祠门口举办“2018亲情中华”仲雍公祭祀大典活动;7月17日下午组织新市民子女开展了一次“七彩夏日”文化夏令营活动,15位小朋友参观了苏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权祠,了解了吴国的起源和历史沿革,学习了吴文化始祖仲雍“让德高风”、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

网+时代,景区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影响力,在微信公众号和论坛上及时活动内容,让市民和游客第一时间了解活动内容,提升虞山风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景区成为传承历史、弘扬传统、传播文化的场地,弘扬文明风尚的阵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

篇5

关键词: 地方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实效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教育的伟大旗帜。但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很多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同志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现阶段的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强大祖国而努力[1],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目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一体化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强烈冲击,市场经济也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冲击,同时发达的网络世界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等产生了双重影响。这些新形势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世界产生多重影响,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民族文化意识、民族责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受到很大冲击,同时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二、地方特色文化与高校的结合途径

邢台古城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曾为多朝古都,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邢台的地方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而且十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认真学习和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的营养,这是开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更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民俗文化进校园。

2008年11月我们举办了邢台学院首届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涉及邢台地方乡艺、特色文化,近百余名艺人、艺术家义务出演,获得了极大成功,邢台市电视台、《邢台日报》、《牛城晚报》进行了报道,还被团省委评为河北省优秀团日活动,活动照片作为团省委网站的标题照片达半年有余。

(二)非物质文化博览会。

2011年5月我们组织了邢台学院非物质文化博览会,共有近20余项非物质文化项目参加展览会。博览会现场气氛热烈,艺术家们的表演不遗余力、精彩纷呈;学生真诚求教,艺术家诲人不倦,现场参观者受益匪浅。此次活动电视台、省市级报纸和十几家网站进行了报道。

(三)主题社会实践。

2011年8月我们组织了寻找记忆中的“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即利用暑期机会,本着“缅先烈、承传统、促和谐”的宗旨,到前南峪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陈列馆进行寻找红色记忆的社会实践。看到革命先烈们用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宝贵生命捍卫者崇高的理想和尊严,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心灵得到了净化,纷纷表示要牢记抗大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刻苦学习,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三、地方文化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促进作用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使每一个中国人都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这是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必须尽的职责。通过不同方式介绍、宣传地方特色文化,加深大学生对邢襄大地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大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忱,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拼搏进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一)弘扬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理性融入社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文化的融合交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我们的视野,迷乱了我们的视线,渐渐改变了某些大学生的文化观,使他们渐渐失去了辨别经典与流行的能力,失去了融入社会时必要的理性眼光。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对其有持续的热度,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成为有健全价值观、理性分析能力的人,在进入社会时具备国家、民族意识,树立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二)弘扬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助于融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中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圈相对狭小。某些学生由于个性、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形成不合理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反应。纵览传统文化的内容,基本都贯穿儒家文化大为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优秀品质,这些恰恰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催化剂。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对人际交往认知有失偏颇的学生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熏陶自己,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在交往中得心应手。

(三)弘扬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中心就是如何教育、塑造、培养人,就是培养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礼义,时刻以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约束、衡量行为。其特点之一是非常注重“精神建设”、“道德尺度”、“崇高品质”、“理想信念”、“诚实守信”等在人的活动中的指导作用,这对于抵制当前一些目光短浅、粗俗低级、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不健康思想来说,有极大的帮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博大精深,大学生如果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就能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以德治国”的实现。

四、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

(一)创新理念,突出时代性。

同志强调:“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科书,只有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才能培养出真挚的爱国情。但是爱国主义教育更要突出“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这就是当前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全球化赋予爱国主义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使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方法手段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坚持,但某些具体内容应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调动大学生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二)创新方法,重视隐性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与渗透式隐性教育相结合。显性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但对渗透式的隐性教育要高度重视。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转变教育方法,注重对“隐性的渗透”方式的认识和把握,在实践中自觉运用。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具体教学之中,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到各种服务之中,渗透到人际交往之中,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到大众传播和社会环境之中,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因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知不觉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培养爱国情怀。

(三)创新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学生的内在成长和养成为目标,以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和时代特征为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发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学生社团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用健康活泼、内容丰富的节目占领文化阵地。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现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依托,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和爱国意识。大力倡导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

(四)创新途径,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社会实践活动应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源泉。开展针对性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各种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树立爱国主义先进典型,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爱国主义教育成果。一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长效机制。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受锻炼。二是开展“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利用假期及节假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三下乡”和“四进社区”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针对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有目的地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乡情和民情,促使其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体会工农群众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三是组织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带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的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更高的起点,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高扬.浅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挑战[J].科技信息,2011,33(494).

篇6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生;教育

一、中小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中小学生的爱国知识相当缺乏问题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推进 ,使学校现有的各个方面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目前能够与新课标相结合的爱国主义知识教育的文章相当罕见,现阶段爱国教育的知识表现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爱国英雄容易被“ 遗忘”;其次是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严重受到“冷 落”; 再次是历史方面知识比较“ 模糊”;最后是爱国主义相关书籍遭受一部分人的“轻视” 。

2.中小学学校在德智教育方面的失衡问题

德智教育在学校中本来是属于同步提高的教育内容。可是长期以来 ,中小学校的教育功能上依然存在着德智失衡问题,也就是现在的小学教育 中, 更注重智的教育,对德的教育却是失衡状态 ,一直以来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提高。目前的情况 以考试分数的多少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学校的声望和地位 ,从而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几乎变成了一种活动形式,并不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准备的。因此 , 爱国主义教育就形成了架空的现状。

3.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较为陈旧。

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德育组成的重要部分,在 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含 和基本要求都有明确论述。但一直以来 ,中小学校在德 育的教学内容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脱节或简单重复”的现状 , 有的偏离 了学生本身特点 ,有的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学生普遍反映: “老师讲的内容都正确 、 很理想 、 很伟大, 可是在实际生活 中我们基本用不上。”

二、中小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因社会转型时期的多方面因素促使其对爱国主义传统造成较大的冲击

如今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 ,民族民间的文化慢慢的在青少年的心中淡化。有人认为爱国主义属于过时的东西,更有相当一些人对其产生了妄自菲薄、崇洋的不良思想现象, 总认为自己国家的东西不如外国的好。

2.因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而影响了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

目前我国现阶段虽然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但是高考的指挥棒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 ,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不得不淘汰一部分人,相当一部分成年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的人生仕途产生不安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不安、焦虑转化为对自己子女的一种期望,于是市场的激烈竞争演变成了学生分数上的竞争 , 形成分数高低见分晓、考场当战场的不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这就造成了不得不使学校在教育功能上对德智教育的失衡 ,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升学率,从而忽略德育教育,尤其是不被学校重视的爱国主义教育。

3. 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

爱国主义教育忽视了对中小学生的年龄因素,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是不同的。年龄的不同, 其心理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并且所具有的知识 、体力 、 智力等也不相同,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容易让中小学生产生疲倦感和抵触情绪。

三、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整合教育内容,全面认知爱国之理。我们知道要想爱国必须先知国,知得越深爱得才会越切。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各方面的特点 ,我认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有忧患意识的教育。忧患意识就是指居安思危 ,在危机面临之前就有这种意识的存在, 并不断奋发图强 ,把危机缩到最小,其次是创新的培养意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创新才是整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祖国繁荣昌盛的不竭之力;让学生不仅要继承爱国优秀传统,而且还要体现新时代进步要求,不断地汲取精华,引导中小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再次是民族意识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中小学生们了解祖国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最后是培育革命意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要勇于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对现代青少年来说更为可贵。

(2)优化教育方法 , 激发爱国热情。对中小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要有理性的内容和观念做基础。首先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十分广博,教材也相当丰富, 因此要把课程渗透到教学中去。其次是把活动应用到教育手段中对中小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那么就会陷入成人化 、程式化的泥潭 ,不仅无法达到爱国情感的教育目的而且更加不可能将情感转化为学生的爱国意志和行为,所以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现有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们的教育活动。 再次通过学生榜样来示范。中小学生在各方面包括道德发展上可塑性都很大 ,模仿性也相当强 ,有着强烈的上进心,树立榜样是培养学生们优良品质的重要典范。榜样的示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表现和行 为,让他们更好地去效仿 ,而且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也会产生极强烈的影响。

(3)鼓励中小学生从小事做起 ,指导爱国之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情 、行、知三者问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 ,尽 管在具体培养中有不同的开端 ,但“ 行” 才是体现了爱国主义品质形成 的标 志。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 特点以及当前的时代形式,鼓励 中小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小事做起。首先可以从国歌人手 ,培养爱国礼仪。会唱国歌, 记住国歌歌词 ,应当不是什么难题。最后, 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报道工作 ,认真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 创作出一批适合青少特点、并能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文艺作品等来充实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重大节日;爱国主义教育;初中生

一、利用重大节日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 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变化巨大,在青年一代人中,有一部分人沉沦消极、贪恋享受,崇尚物质、崇尚拜金主义的思想比较严重。初中生正是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学校的重点教育部分。初中生更处在青少年时期,是未来国家发展建设的栋梁,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人。利用重大节日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和文化内涵,能从思想上净化学生的不良风气,遏制消极颓废的思想。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对洋节日尊崇,对传统节日冷漠。

2 利用重大节日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利用重大节日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是一种热爱国家的情怀,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风,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利用重大节日加强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世界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热血奋斗史,是一部激励当今中国人民努力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励志史。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是对历史的缅怀和继承,学生通过这些节日的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

利用重大节日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国家的兴衰荣辱,与青少年息息相关,利用重大节日,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氛围的熏陶,使他们具备为中国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道德情操。

二、如何利用重大节日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坚持传统节日与现代教育结合,赋予传统节日以时代内涵

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学校利用这些节日,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前提下,通过一些重大节日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组织节日文化活动,发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爱国主义培育这一主题教育活动中来,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展示节日文化,赋予其现代意义,强化时代气息。

2 坚持学校教育与节日文化相结合

在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坚持学校教育和节日文化结合。以传统节日为热点,策划一系列节日文化主题活动。如建党节,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去革命烈士陵园献花,举行入党仪式等,教育初中生铭记党的光辉历程,努力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奋斗为终身奋斗目标。中秋节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既可以品尝美味的月饼,又可以在美妙的氛围中体会古典之美,在吟咏经典诗词的时候,还可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坚持文化引导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在传统节日文化进入教材和课堂的同时,把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中,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节日活动的影响力。并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节日活动。

4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重大节日形式相结合

篇8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学生;引与扶;知与行;管与放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5-0003-03

作者简介]徐继元(1975―),女,广西灌阳人,本科,桂林市灵川县大圩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如何使这一主旋律融入中学生思想中,使之成为激发中学生热爱祖国的驱动力?近几年来,我们认真地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性规律,在多角度探寻爱国主义教育辩证艺术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进行了如下几种尝试:

一、引与扶

“引”表现在德育中,就是引导、指导、诱导。所谓“扶”,即帮助、扶持。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是很多的,我们老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一项内容都抓得那么具体周到。我们在教育中可指明方向,指明路径,让学生自己去“走”。如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首先从爱学校、爱家乡做起,就是向学生提出要求,宣布计划和目标及实施方案等,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诱导学生去行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校绝大多数学生树立了热爱学校和家乡的观念,主动维护学校公共秩序和积极做好事,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是不成熟的中学生。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思想往往是不成熟的,或认识有偏差,或理解不深刻,或行动不自觉、不持久,在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扶”着他们去走,多指导。如我们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有极少数学生认识有偏差,行动不持久,我们就利用校会、班会和政治课教学反复强调。热爱祖国具体表现为热爱家乡、热爱学校,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总是“知之愈深、爱之愈切”。只有知家乡的人,才能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

二、知与行

无论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教育,都要先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认识到某方面的知识,弄懂某方面的道理,这是使学生思想产生质变、获得进步的第一个步骤。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指挥的,然而人的行动还会受习惯的支配,有时候认识到了未必有行动。因此说,在“知”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引导,形成习惯,这时“知”才能巩固,“知”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例如,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就是遵循知与行的辩证教育框架的。在教育中分知(知国)、爱(爱国)、报(报国)三个层次进行,我们认为知国才能爱国,爱国才能报国。所以,知国是基础,爱国是关键,抱国是目的。也就是说,知国、爱国是“知”,报国是“行”。因此说“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升华,“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可以说,没有“行”的“知”是失去意义的“知”,没有“知”的“行”,也就是盲目的“行”,是不巩固的“行”。只有将“知”与“行”结合实践,教育才真正有收效。这是“知”与“行”的第一个意义。“知”与“行”的第二个意义是“知”“行”互促。因为人们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的,知道的东西未必有深刻的理解和切身体验,而通过“行”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使人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认识提高了,又可以促进“行”的升华。比如,我们在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的活动中,在讲明道理后,引导他们组织纪律检查和文明、卫生监督员,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回乡进行社会调查等。而恰恰在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和社会调查过程中,他们亲身感受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和前途的光明,在监督、检查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教育,并自然而然地对爱学校、爱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这更高层次的认识,又会激发他们更好的行动,“知”与“行”又能起到互相促进作用。

三、管与放

爱国主义教育总离不开“管”字。比如升国旗仪式时如何列队,大家的姿势怎样,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面貌等要求,教师应给学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给予严格的监督。通过这种严而有序的管理,使学生从内心感到祖国的尊严和伟大,从而坚定他们爱国的自豪感。然而,人总是有个性的,学生也是如此,在行为举止特征上,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不可能要求千人一 面,千口一腔,一切按我们的要求进行。在不逾规矩的情况下,应允许学生作出自己的思考,展现自己的个性。在当今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往往呈多元化格局,人们的思想在发展,观念在更新。那么,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只要不损国格、人格,只要没有辱国之行为,没有违道德准则的东西,学生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许多问题我们可以不约束学生。比如,我校在学生中以班为单位开展“自治自理”实践周活动,由学生来当实习班主任,代替班主任管理一部分事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自治自理”实践周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管理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爱校信心,得到了学生的赞成和学校领导、老师的肯定,也就打消了那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看法。这就是说,当管则管,当放则放,管有益于学生和社会,放也有益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益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阔思维的爱国人才。

四、高与低

面对受教育的学生,教育者的姿态要做到“高”与“低”的结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想境界、知识修养、才智见识、道德风范等各个方面都要比学生高,否则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因此,我们时时要以自己各方面的高素质去培养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把他们引向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但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我们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不能处处以师长自居,而要做学生的朋友,平等待人,亲切地关心、勉励学生。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桂林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烈士墓等。参观和祭扫活动,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爱国信念,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了思想,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得到了学生的赞许。因此我们既要站得高,又要放下架子;既要像老师,又要和学生交朋友;既要理解学生,又不能随意迁就他们,迎合他们。只有把握好其间的关系,才能俯仰自如地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我们根据学校“德育为首,教育为主,管理从严”的治校方针,在针对中学生多角度地探寻爱国主义教育的辩证艺术中,进行了认真的设计和积极的实践,成效显著。而要深入地探寻爱国主义教育辩证艺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还有许多新课题,有待于我们继续积极地探索、实践,把我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抓紧抓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出更多、更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在这秋风送爽、喜迎丰收的金秋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六十五周年。同时,今天也是“九·一八”72周年。这次活动对于昭示历史,激励当代,反****,促统一;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对于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我谨代表台儿庄区委、区政府和全区28万人民,向光临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1938年的春天,10万将士在台儿庄这块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捍卫了我们的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篇章,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台儿庄大战虽然已经过去65个春秋,但爱国将士和广大民众浴血奋战、共御外侮的英雄气慨,值得我们永志长存,铭刻不忘。

为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激励后人,1992年以来,我们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兴建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李宗仁史料馆,修复了清真寺、中正门、原火车站等大战遗址,使台儿庄不仅成为重要的旅游基地,而且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扩大对外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馆XX年来,已接待中外游客500余万人次,较好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我们把台儿庄大战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化作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以此激励全区人民统一思想,勤奋工作,团结奋进,干事创业。在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台儿庄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区出现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们将以这次纪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台儿庄大战的精神内涵,传承创新,与时俱进,带领全区人民奋发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我们恳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发挥联系面广、经验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关心台儿庄,宣传台儿庄,支持台儿庄,促进台儿庄的发展,共同把这座英雄的城市建设地更加美好。

篇10

理性的爱国主义行为首先应当要在法律的准绳下进行,只有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才是合理合法的爱国主义。在问题等事件上,有一部分中国人由于不懂法律法规,冲动、不理智地做出损害国民财产的行为,还有一部分中国人以爱国的名义肆意在大众媒体上发表过激言论,更有甚者通过网络黑客的方式侵犯他人隐私,这些行为都触犯了法律底线,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行为。中国的法治化社会不断推进,对于爱国行为也有明确的限定,真正有理有据的爱国应当是在理性地分析实际情况后,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合理的爱国情感表达。只有真正做到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进行爱国行为表达才是真正的理国。

二、加强大学生理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有必要加强理国教育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社会群体,对于国内国际时事大都比较关注,在关乎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但是,大学生由于还未走上社会,涉世未深,对于一些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容易产生消极因素,大学生在表达爱国情感时往往容易掺杂非理性情绪,盲目排外、行为过激是大学生非理国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争端、抵制家乐福等事件中,许多青年学生都迸发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纷纷加入抵制外货的游行行列中,一些大学生甚至在抵制日货的过程中打砸日系车辆,还有一些大学生则在网络上肆意谩骂、发表不正当言论,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对别国进行黑客攻击,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大学生对情绪缺乏控制、不善于理性思考的特点往往容易出现各种过激行为,导致爱国行为走向偏差,因此,加强大学生理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3]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理性化不足有必要加强理国教育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理性化不足从教学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滞后。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材当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够,对于法律基础的知识阐述甚少,难以指导大学生理性地处理当代爱国主义的问题。二是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主要采用灌输教育,导致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不足,而教育者对于爱国主义的内涵教育也往往只停留在理想化层面,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不良风气,教育者没有及时从深层面剖析,使学生对这些问题存在偏颇。[4]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加强理国教育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大学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对外开放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内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因此,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当要培养一种国际性的胸怀,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在面对国际纷争与矛盾时,应当树立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怀,尽量用和平谈话或者诉诸国际法律等非暴力手段进行解决。只有这种理性的、有理有据的爱国主义行为才能为我国提供一个安定有序的国内国际环境,才能有利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5]

三、加强大学生理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一)利用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创建大学生理国教育的新平台

学校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窗口,更是大学生形成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平台,理国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形式也较为单一,因此,首先应当从教学内容上入手,将理国教育内容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等基础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增强对理国的认识,其次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同时结合国内国际时事,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理国教育。[6]

(二)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理国意识

大学生的价值认知与价值判断能力并不是单单依靠课堂理论的灌输所能解决的,正确的认识必须通过实践来确立,也只有通过实践所树立起来的认识才能真正引起大学生内心的共鸣,[7]因此,实践是深化大学生理国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条化、课程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必须积极开展各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理国教育,首先可以从校园实践活动入手,通过开展以理国为主题的演讲、团体活动来强化理国教育,其次可以通过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为大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参与机会,另外,可以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活动来不断加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力度,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的实际行动,在实际活动中实现一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三)开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创新理国教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