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范文

时间:2023-03-21 15:1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 肢体语言

人际交往与沟通,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无声的言语即肢体语言来完成的。日常生活当中的“眉目传情”、“手舞足蹈”等就是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妙用。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与受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中,除了要运用有声语言,还要运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一种非有声语言,主要靠身体或各器官、部位的动作和表情输出信息,作用于信息接受者的视觉器官,以实现信息发送者的目的而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人称为视觉语言或行为语言。

肢体语言作为一种表达艺术形式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肢体语言是否丰富准确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的好坏。有些主持人重视有声语言表达,却往往忽视肢体语言的运用,这是一种疏忽。根据本人的实践体会,对肢体语言有如下认识:

一、肢体语言在节目主持中的作用

1、肢体语言是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节目中能巧妙的运用肢体语言是主持人素质的真正体现,有利于集中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的注意力。

2、巧妙运用肢体语言还可以塑造主持人的完美形象

主持人的言行举止,都反映了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精神面貌。表情丰富、自然、大方、举止沉稳和谐或者热情激昂的主持人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二、肢体语言在节目中的运用

在主持节目的现场或面对摄像机镜头时,我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放大在观众的眼中,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信息。因此我们要重视这种无声语言的作用。没有面部表情,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体态的表达形式有很多种,但是通过摄像机我们能用到的主要是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和服饰等。它们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主持人不同情绪、意图和情感信息,从而对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

(一)眼神的运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态度的赞成与否。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可见,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传神、会说话,最能表达细腻的感情。眼睛的确反映着人物的内心活动、内在情感。天真的眼睛,纯洁无瑕;慈祥的眼睛,温柔善良,待人友好;平庸的眼睛,肤浅空洞……我们从眼睛中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一个人的格调、气度、仪态、素养。眼神是有力量的。很多口语无法传达的意思,眼睛可以传达。古人云:目不斜视。在面对观众时,黑眼珠一定要放在眼睛的正中,不管在任何时候不可以斜视对人,否则会让人感觉心术不正。目光要专注,眼神千万不能游离。有神的眼晴,是因为你坦诚相待;无神的眼晴,不是你没睡醒,就是你不够真诚。

(二)面部表情的运用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是以面部肌肉活动的变化表达人的情绪和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公式这样表述: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调+55%面部表情。这个公式形象地表明了面部表情在信息交流中的特殊作用。

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就是热情、友好、诚实、和蔼。最常用的表情是微笑,微笑是一种人人皆知的世界语。微笑传达的信息能促进双方沟通,融合双方感情。会心的微微一笑,常能弱化和消除彼此心中的戒忌和隔阂。要掌握好它,要紧的诀窍只有一个:发自真心、有诚意。基本做法是:不露齿,肌肉放松,嘴角两端略为提起,亲切自然,使人如沐春风。只有这种发自真心和诚意的微笑,才能使受众感到轻松和愉快。

(三)手势的运用

手是人体敏锐、丰富的表情器官之一,它能以多变的态势造型,传递潜在心声,交流内心情感。富有经验的主持人,总是充分地利用面部表情和手势,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影响观众,感染观众。

手势的运用与语言之间有一种同步效应,人们的思想感情会通过身势、手势、视线的接触,以及整体的仪态与行为举止等给人以直观印象。主持人的一举一动和脸部表情有时比所使用的词语更有威力,所以必须意识到它们的力量,并予以重视。

“能说会道”的双手能抓住观众,使他们朝着你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一目标更进一步。手势和动作一定要自然地表现。在观众能看见你的情况下尽量用最自然的手势。但是不要做太多手势,因为这样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如果你对你的手和手上的动作比较担心,这就说明你的手势已经是刻意的了。

解决手势问题的方法:坚定你的目的。问问你自己,是否顺着你要表达的内容越来越深入地表露你的手势,不要刻意的规定。在生活中,我们不会设定手和手臂的动作,因为我们总是有目的地说话。如果在你的观众面前也这样,那你就棒极了。

(四)主持人的着装对观众的影响

着装打扮,也是体态语言的一个方面。主持人的着装关系到个人形象,它直接参与视觉形象的塑造,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主持人的着装应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个人形象和所主持的节目协调一致。受众通过主持人的着装,了解到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欣赏到主持人本身所蕴藏的更深的审美内涵,以及主持人对待职业的态度和对待观众的礼仪。

著名足球主持人段暄在主持节目时穿了一条短裤,画面被细心的观众拍下来发到网上,引发了网友的热切关注和讨论,一向在央视以低调示人的段暄也因此深陷“露腿风波”旋涡。有人指出,《天下足球》栏目深受球迷喜爱,段暄穿短裤上直播是不专业的表现,应该好好反省。另外,一些电视人也为主持人鸣不平,他们指出:演播室灯光密集,温度很高,几个小时的节目下来,主持人往往汗流浃背。因此很多主持人会上身西装笔挺,下身穿一条短裤或脚上蹬一双拖鞋,希望观众、网友体谅主持人。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也算是给我们主持人在着装上敲了个警钟。要时刻保持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公众礼仪。

总之,肢体语言具体表达方式要准确,要符合社会习惯,根据节目特点和内容,适合观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体态语”有多种多样,主持人应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体态语,但不能矫揉造作、牵强附会。其定位是作为有声语言的补充,起辅助作用。如果不分时间、地点,条件而滥用,一定会适得其反,因此要适度。■

参考文献

篇2

一、注重默读,静思默想有方向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语文课改对课堂上的朗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教师的“满堂灌”,用繁琐分析代替学生阅读的现象得到了克服,语文课堂出现了“书声琅琅”的可喜景象。由此可见,朗读固然重要,然而默读同样也不可缺少。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与默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阅读教学中默读的弱化甚至缺失,已经造成了现今语文教学的失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的确,语文学习是需要朗读的,语文课更是少不得那琅琅的书声。不必说“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诗文,单是那些写景、状物的选文,就需要我们去纵情朗读。但是朗读如果缺少了对文本起码的理解与感悟,一味地读和背,能解读出什么真情来,又能悟出什么意义来呢?没有潜心的默读,学生能发现疑问吗?能咀嚼品味吗?朗读能有悟有得吗?因此,朗读前的默读是必要的,课堂上先静静读思;再书声琅琅,以至议论纷纷。我认为这才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如: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了疑问:“爸爸是怎么知道‘我’被困在悬崖上的?”当时我故做惊奇:“是啊!我也不知道。请大家细细默读课文,再告诉我好吗?”于是课堂出现了默默研读的局面,学生们个个神情专注,不久纷纷举起了手:“是小伙伴叫来的。”“不对,是天黑了,‘我’还没回家,爸爸去问小伙伴才知道的。”“是杰利叫来的,前面不是写到他离开时好像有点不放心吗?”……。通过静思默想,学生的理解感悟可谓是水到渠成了。这样,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文字中静止的感情变为跳动的情感,既了解了作者说了什么,又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了,把自己也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了,就毫无障碍的接受了课文内容的感情熏陶。

二、细心感悟,静思默想有深度

感悟是一种跳跃性的、升华式的、理性的,是概括总结,是对事物最本质东西的逐步认识,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意境,是一种“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默契……。新课改之后以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占主导课堂,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让人目不暇接,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热闹活泼的互动层出不穷……可谓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势态,学生静心学习语文的时间严重缺失,课本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因此,语文教学中感悟是绝不可少的!教师应给足时间,引导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相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

三、学会倾听,静思默想有广度

篇3

其实课堂的“静”也不可忽视,更不可缺少,殊不知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的“静”不仅指无声的环境,也指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写作、聆听、思考、体悟的静的氛围。课堂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很多时间需要倾听和思考,很多时候需要判断、推理、比较、分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静,学生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同时,静能养性,静能生智。鉴于此,我尝试了如下做法:

一、课前的静心阅读

静心阅读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是打破安静氛围的往往是我们教师的絮叨,强调这注意那等等。试想,如果没有静悄悄的“自主学习”,哪儿来的“讨论交流”,那他们的“合作探究”,他们的“交流材料”,可能就只是身边的教辅资料,也就少有深入、独到的思考了。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公开课上,很多老师怕课堂太安静,怕课堂冷清,如果出现五分钟以上的沉默,就觉得惶恐不安。渐渐的,“静悄悄的课堂”就成了语文课堂的大忌,“生动活跃的课堂”成了教师普遍的追求。诚然,语文课堂不应该死气沉沉,但也不能离开学生的静心阅读。

我们要让学生在安静的氛围中阅读课文,这样更能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与作者“对话”,沉浸在文本中,用心灵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去感悟文本,揣摩文本,从而被文章所传达的情感所打动,被文章所表达的道理所折服,从而唤起他们独特的思考、联想、体会、感知。所以,学科自习(自主学习)时,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的读书,为提出自己的疑问做准备。

二、课中的静心思考与静心倾听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摒弃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问题的抛出和学生热烈的小组讨论。表面上看起来课堂热闹非凡,其实缺乏了思考的讨论,只能是人云亦云,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和“架空讨论”,有的时候甚至在讨论中出现消遣性倾向,随心所欲,逗趣搞笑,这样的课堂是外动内不动。

古人云“宁静致远”,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课堂上尤其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空。而我们的课堂,问题一提出来,马上就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殊不知没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的课堂何来“深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如何能得到发展呢?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一个问题提出之后,我们要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试着让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这样静静思考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学生之间才会有思维的碰撞,课堂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讨论之后,我们还需要静下来,静下来倾听,生生间的倾听,师生间的倾听,这样更有利于和作者及文本对话。比如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上,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为了小组的“荣誉”就开始抢着说,他脑子里始终装着自己的见解,并没有用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出现说过的再说、别的同学说的自己不能消化吸收等现象。这类学生缺乏聆听意识,这样的学习,就显的片面、不够主动。所以,在小组展示发言时,我们应强调其他小组静静地倾听别人的见解,对照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快速提升自我。

三、课后的静心体悟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的学科,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作文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们通过语文学习,陶冶情操,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从而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要教会学生体悟。给他们创设一个安静的课堂氛围,体悟才能落到实处。所以每堂课结束之时应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静下心来,体悟一下文本的思想精髓、作者的价值取向以及整理本课的点滴收获。这样语文课堂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没有想到,许刚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犹豫开口说:“小薇,我是不是有些问题……我总觉得,我不能让你快乐……”

小薇愣了,许刚怎么会突然说出这句话呢?

其实许刚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夫妻俩亲密接触的时候,他总是激情澎湃,怎么爱她都不够,可是,小薇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模样,她总是闭着眼睛和嘴巴,脸颊绯红。

最初许刚还没太在意,可是随着时间流逝,他开始对自己不自信了,他想,一定是自已做得还不够,不能让妻子感受和他同步的快乐。这个疑虑在他心里越扩越大,他终于说出口了。

小薇听了许刚的理由后,她羞涩地笑了。她一直是一个文静内敛的人,要让她有那种激情的声音、表情和动作,她还真的有些不习惯呢。

可是小薇很爱很爱丈夫,为了心爱的人,她决定做一些改变。

慢慢的,小薇发现,原来这种改变一点也不困难。她只需要放开那些不必要的包袱和束缚,随着丈夫细腻熟悉的亲吻抚摸,把每一点颤栗到全身的快乐,自然地、轻松地、畅快地表达出来。

许刚第一次如此清晰明了地感受到了妻子的接纳、共鸣和回应,他的激情成了越烧越旺的火焰……那个夜晚,两个人的感觉都是如此美妙。小薇像是找到了一条路,它带着他们到达了更高的激情巅峰。

快乐的时候,小薇让丈夫感觉到了自己的热情回应。有时候,许刚弄痛了她,在往常,小薇会迁就地忍耐,沉默地任由丈夫继续。但现在,她会很温柔地说:“亲爱的,你这样不对,你应该……”许刚立刻停止了,用一个深深的长吻表达自己的歉意,然后,他会以小薇最能接受的方式继续这个甜蜜的夜晚。

有一次,小薇因为工作上的一个失误,遭到了领导的严厉批评,并命令她在员工大会上做了检讨。一整天,小薇的心情都很糟糕。下班后,她强颜欢笑地面对着丈夫。许刚根本就没有发现小薇的异常,夜深了,一切安排就绪后,他兴致颇高地贴近妻子,手摸索着伸进她的睡衣里。

小薇不想让丈夫失望,她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但她很快发现,这对今天晚上的她来说非常困难。她心里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这种情况下,丈夫的热吻都成了一种无法忍受的打扰。小薇终于开口说:“对不起,亲爱的,今晚真的不行……”许刚立刻停了下来,粗心的他终于发现了小薇眼里的忧郁难过,他把小薇紧紧抱在怀里,听她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一点点地开导着她,拍着她的背,像呵护一个孩子一样,让她在自己温暖的胸前安静睡着了。

篇5

从事婚姻与家庭治疗这几十年,吴熙运用叙事的方法,帮助外遇的夫妻度过婚姻危机,帮助关系冷淡的夫妻进行深层沟通,也帮助夫妻俩在婚姻里找到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成长。

如果你的先生外遇了

吴熙说,在婚姻问题里,外遇是最最恐怖的事情,因为它会摧毁夫妻俩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让伴侣经受严重的情感创伤。有些咨询师会急于给求助者建议,但是叙事学认为,“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人。所以,吴熙不会急着解决问题,而是耐心地等求助者说出自己在不同状态的内在故事,陪伴受伤的一方走过这段艰辛的路,找到自己生命的力量。

吴熙接待过一对台湾夫妇,先生和太太都是成功人士,结婚12年,生了两个小孩,两个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有一次,先生去参加一次饭局,结果和席上认识的一个漂亮女孩发生了关系。太太知道这件事情后如遭晴天霹雳,痛苦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仿佛一下子老了10岁。她开始和先生冷战,拒绝过年时与先生一起看望婆婆,拒绝与先生说话,拒绝与他呆在一个房间里……先生非常后悔,他和那个女孩只是逢场作戏,没有想到自己只是“玩一玩”,却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太太痛不欲生,而两个孩子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经过几个月的冷静后,太太决定不离婚,于是找吴熙做婚姻咨询。吴熙用了几个小时来倾听她的故事,一直到她觉得自己说够为止。因为表达创伤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先充分地表达,然后才能慢慢去看创伤背后的生命力。

吴熙对这位太太说:“你是血肉做成的,对先生有这么深厚的感情,所以生气、愤怒和无力都是正常的。你得好好地关爱自己,虽然这很困难,但是还要尽量让自己吃饭、睡觉、喝水、运动、接触大自然。因为如果你不能关爱自己,状态不好,那么和先生对话时,他就会觉得我的老婆就是那副德行,不愿意和你沟通……”

为了帮助对方发现自己的力量,吴熙采取叙事的治疗方法中的外化与重写技术。外化是把人和问题分开,她会问这样的问题:“如果把这几个月辛苦的自己比作一朵花,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重写是找到自己的不容易,然后去感谢。吴熙经常会采取“跨越时空见证”的办法,让老年的自己来感谢现在的自己。比如问对方:“60岁的你,看见现在的你虽然痛苦、绝望,但还在努力地去找咨询师谈。60岁的你,想和现在的你说什么呢,她最被你感动的是什么?”吴熙说,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人只要想得远,就会走得不一样;如果只想到现在,就会很辛苦。

通过一个阶段的咨询,这位太太终于找到了生命的力量——孩子。她对吴熙说:“我现在真的很痛苦,但是我一定要努力把我们的关系弄好。我希望将来孩子结婚时,我和他的爸爸能够一起出席婚礼,微笑着给他祝福,而不是像仇人一样,如果爸爸去,妈妈就不肯去,我绝不能让我的孩子承受那样的痛苦!”之后,她也和先生讲了这句话,希望他们能够一起努力。

先生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参加孩子婚礼”这样的事情,但是因为有了这个共同的愿景,他主动改变自己。这对夫妻花了很多心思来经营自己的婚姻,过得越来越好。但是,外遇的修复是需要一个漫长历程的。直到11年后,这对夫妻才真正彻底地走出了这次外遇带来的伤害。

吴熙说,如果想挽回婚姻,太太要找回自己的力量,而先生要善于发现太太行为中的善意,千万不要把太太的接纳当做理所当然。譬如,要遵守建立安全感的约定,彻底终止外遇行为,不再和情人联系。如果建立约定后,自己又不去遵守,那么就可能永远失去太太了。如果太太变得疑神疑鬼,先生千万不要指责她,而是要贴近她、理解她,说:“我知道,你的怀疑,都是为了让我在你的身边。”先生只要这样说,太太就会感到很舒服,疑神疑鬼的程度也会减轻。

如果吵架时太太翻旧账,又对先生发飙,先生千万别说“我都回来了,你干吗还这样”,而是要说“太太,你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我还做出这种事,真是对不起!你真的很不容易,谢谢你!”先生的理解,会让太太感到温暖,态度也会缓和下来,渐渐地,她就不会翻旧账了。伴侣外遇会带来很多伤痛,但是如果夫妻俩能够从痛苦中获得成长,这些成功的经验就会刻骨铭心,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外遇事件中,太太因为家人的不理解,往往会受到多元的创伤。吴熙接待过一位太太,她的先生一向表现得很爱家,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有一次,先生去外地出差半年,因为太寂寞,就和一个女同事外遇了。事发后,太太非常痛苦,可是婆婆完全不安慰她,还对她说:“我的儿子从小就规规矩矩的,他为什么会外遇?肯定是你不好,你自己要好好检讨一下!”听了这话,她简直是心如刀割。

最痛苦的是,父母也不理解她。因为先生一直对岳父岳母很好,只要有时间就去看望老人家,陪岳母择菜、购物,陪岳父喝茶、下棋。所以,父母非常舍不得这个好女婿,纷纷劝她说:“哎呀,你看女婿对我们这么好,你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好男人?一次逢场作戏而已,男人都这样。为了孩子,你就忍忍吧!”她听了这句话,火冒三丈:“我每天努力工作养小孩,也在赚钱养家,凭什么叫我忍?”这样一层又一层的创伤和压力,反而让她走向极端。最后即使先生下跪恳求、写下保证书,她还是坚持要离婚。

吴熙说,假如家人都能够懂一点儿心理学,那么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譬如,婆婆说一句:“媳妇,我儿子做了这样的事情,委屈你了!”父母则温和地对孩子说:“女儿,我知道你这样已经很辛苦了,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你。有空回家一起吃饭啊!”这样她就会觉得很温暖,也会很有力量。无论是否离婚,她将来都会过得很好。

有的太太,认定先生只要外遇一次,就代表人品不好,以后会不断外遇。吴熙认为,大部分先生的外遇都是因为逢场作戏,因为不知道外遇的代价有多大,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玩玩”。只要外遇一次,他们就会被吓到,以后不敢再做这种事,所以要给先生一次回头的机会。有的先生就很聪明,他们知道外遇的代价很高,所以从来不会外遇。

还有些男人外遇,不是因为逢场作戏,而是因为婚姻本身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婚姻里,他无法获得滋养和成长,也无法得到温暖和力量。所以,与其等爱人外遇后,再来修复外遇造成的创伤,不如从一开始就努力地经营婚姻,从根源上避免外遇的发生。那么,要如何经营婚姻呢?吴熙说,倾听、专注、珍惜和好奇的叙事精神是秘诀。

爱人分享故事时,你要专注地听

吴熙说,爱人和你说话时,是在分享他的生命故事,这说明他在乎你、相信你,所以一定要好好地听。在婚姻里,很多问题就出在我们不肯认真地听对方讲故事。于是,房间里只剩下一个人的声音,久而久之,婚姻里就只剩下一个人。

做伴侣,不仅要做生活上的伴侣,尽力去照顾对方,更要做灵魂的伴侣,愿意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理想的婚姻状态,应该是让家成为一个避风港,无论是先生还是太太,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无论在外面遇到什么事,回到家都有人愿意听自己说话。

吴熙说,结婚最初,她的先生是一个还不太会倾听的人。吴熙每次倾诉自己的烦恼时,不等她说完,先生就噼里啪啦给出一大堆的建议,让她照着做就好。吴熙就会很生气:“我只是想说给你听,谁要你给建议,你不能听我把话说完吗?”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先生就变聪明了,每次都会先耐心地听她讲,等她停下来之后,再问:“太太,你是想要我继续听呢,还是给你建议?”

认真听对方讲故事,其实就是对爱人最大的支持。在叙事里,爱人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主人和专家。如果你还没有听明白,就贸然地给建议,这样对方心里肯定会很不舒服的,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下次,他有了事情就不会找你说。时间久了,先生就可能找别的女人说。

吴熙接待过一位先生,他的太太从来不认真听他讲话。有一次,先生在工作中受到了极其不公平的对待,气得差点儿当场辞职。因为事情涉及长官,他在外面不敢和别人说,回到家后就和太太说了。太太连头都没抬,坐在沙发上一边织毛衣一边说:“那肯定是你做得不对,那么大的官,哪儿会针对你?还有,你以后不要再这样冲动了,万一被炒鱿鱼,你让我和孩子去喝西北风吗?”被太太噼里啪啦批了一通后,先生的心都凉了,觉得太太一点儿也不理解他。

作为伴侣,我们应该陪伴彼此去经历所有痛苦、困难的状态,绝不能否定对方,因为爱人的心是不能被否定的。我们听爱人讲述的时候,一定要专注。吴熙说,为什么谈恋爱的时候,我们的感情会轰轰烈烈?因为我们听对方说话时,总会专注地看着对方,用眼神传递着爱的能量。我们因此觉得自己在男友面前像一朵盛开的花,所以有一个词叫做“心花怒放”。可是结婚后,我们就不肯好好看对方,也不肯认真听对方说话了,把一切都当做理所当然。恋爱时,我们的专注度是200%;结婚后,只剩50%。

有一次,先生和吴熙讲朋友的事,讲了一阵后突然停下来生气地说:“我不讲了,你都不专心听!”这是吴熙生平第一次被先生批评“不专心”,她连忙问道:“是我的什么表现,让你觉得我不专心?”先生回答说:“你听我说话的时候,眼珠子一直转来转去。”原来那段时间,吴熙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和先生聊天时,她还在分心想工作中的事情。于是,她真诚地为自己的“不专心”向先生道歉,以后类似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在倾听上,有的太太遇到了另一种麻烦:“我想要听先生讲故事呀,可是他不跟我讲,怎么办?”吴熙说,一定要去探索先生“不想讲”背后是什么;要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才会让他想谈呢?太太要好好地想一想,如何去营造一个对话的氛围,创造对话的空间。

珍惜与好奇: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宝贵的

在一次公开课上,吴熙跟学生们分享过一个事情。几年前,先生问吴熙:“我们还可以在一起几年?”吴熙答:“根据我们两家父母的历史,大概我们还可以在一起30年。”先生说:“哎呀,好短啊,30年一晃就过去了。”隔了几年,先生又问吴熙:“太太,我们还会在一起几天?”那时已经没有30年了,吴熙算了算,只有一万多天。这一下,吴熙和先生都吓了一跳:“天啊,原来我们能在一起的日子这样短!”从那天起,吴熙就更加珍惜和先生在一起的时间。

吴熙说,要珍惜的不仅是“时间”,对方做的一切都要珍惜,并且由衷地感谢。一次叙事工作坊下课后,有位太太等先生接她回家,吴熙在一旁和她聊天。那位先生开车途中遇到了冰雹,车窗差点儿被冰雹击碎,几乎是走一步,停一步,本来30分钟的路程,他开了两个多小时。

吴熙对学生说:“等他到的时候,你一定要谢谢他!”学生问:“谢他什么?他来接太太下课,不是应该的吗?”吴熙认真地对她说:“不要把先生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他能在这种天气来接你,是很辛苦的。有些先生还不肯过来接太太呢!”学生听后很受触动,上车后,她轻轻地亲吻了一下先生的脸颊,说:“谢谢你开车来接我哦!”先生的眼神,一瞬间变得特别温柔。

对于我们的婚姻本身也要珍惜,要明白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在叙事里,有一种技巧叫做“解构”,意思是不以主流文化的标准去衡量、看待问题,从尊重的角度,让夫妻双方看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特色。吴熙接待过一对由太太负责养家的年轻夫妇。太太的工作能力非常强,先生性格温和,做事细心,做了全职爸爸,把孩子带得很好。两个人这样相处了3年,彼此都感觉很满意。

可是,双方的亲朋好友都不认可他们的婚姻模式,经常指指点点说他们“太怪”了,男人不是男人,女人不是女人!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之后,这对小夫妻跑来做咨询,问吴熙他们是不是太怪了。吴熙告诉他们,“怪”并不等于“坏”,只要夫妻俩都舒服、满意,那就没问题。能够突破主流文化的束缚,需要很大的勇气,他们真的很勇敢!有些夫妻就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根本不敢自在地生活。

珍惜,会让爱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而有价值的人,就会在婚姻里得到足够的力量,可以一直把婚姻带到一个美好的方向。

在婚姻里,“好奇”也很重要。譬如看见先生情绪不好,就问一声:“你最近都不理我,‘不理我’是怎么来的?”经常探索对方内心的需要,可以陪伴爱人成长,为婚姻注入生命力。

有一位太太发现先生对自己特别冷淡,可是她不知道原因,也没有发现先生有外遇的迹象,于是强迫先生一起做咨询。先生对吴熙说:“我们有3个孩子,生活压力很大。我要经常加班,努力寻求升职加薪的机会。我不需要太太对我说甜蜜的话,也不需要她为我做什么,只希望她能够看到,我正在为这个家努力着,不要让我觉得这么孤单。”

篇6

关键词:逻辑学 人工智能 教育

一、逻辑学的发展历史

逻辑学的鼻祖在西方历史中指出是亚里士多德,出自古希腊,但希腊历史基本上是西方人杜撰的历史,所以逻辑学的历史研究是存在问题的,很有可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会的产物。所以西方的逻辑学的历史应该往后推延,把中国的墨家和印度的因明学强行和逻辑学关联,是不客观和不切实的联系,每一门学科和某些学说都有和其它某些学科和学说的相似性,强行把某一家学说或学科与另外一些学说或学科进行关联是对历史和学术的一种不严谨、不负责的做法。所以对历史上产生过的学说、学术、思想和见解后世之人不能任意下结论,而应该考虑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一味依据西方世界目前的标准是有失偏颇的。

现代逻辑理论就其自身而言,其发展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来源于数学中的公理化运用,以及对日常思维的命题形式和推理规则进行精确化、严格化研究的推动。克服传统形式逻辑的缺陷是现代数理逻辑兴起的决定性因素。二是来源于对数学基础与逻辑悖论的研究,这是现代逻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数理逻辑的创立,奠定了现代逻辑学的基础,为新的逻辑分支学科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分析哲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以及现代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为现代逻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那么,21世纪逻辑学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呢?逻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预示着逻辑学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已有的成果来看,现代逻辑学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多元化。逻辑学是一门多类型、多分支的学科,在现代逻辑学发展过程中,多元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逻辑学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了基础性地位;从此以后,现代逻辑学与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不断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推动了经典逻辑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促进了哲学逻辑、自然语言逻辑、人工智能逻辑、现代归纳逻辑等新兴逻辑分支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逻辑学与其它学科互相融合,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向,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2.应用化。逻辑是科学技术的基础,一切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逻辑。现代逻辑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既为逻辑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现代逻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途径。

二、目前逻辑学编撰的情况及背景

目前,大陆地区出版的逻辑学教材基本是搞纯哲学背景的人士著写编撰,而现代逻辑学的发展除了逻辑的思辨,已经成了解决人工智能的重要手段,所以相关书籍的深度换血是势在必行。但由于大陆地区的教育结构,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导致很多搞哲学的人对理科知识相当匮乏,人为导致了大陆地区逻辑学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逻辑学研究的滞后也从某些方面导致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滞后。

另外,现在流通于世的逻辑学方面的参考书,内容和排版情况基本大同小异,主要是以西方所谓的经典逻辑学为框架。而西方的经典逻辑学又使所谓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占有不少的篇幅,这很容易让初学者产生一种错觉,就是逻辑学是一种语言游戏,要上升到哲学和宗教的高度几乎是很困难的。

而西方现代逻辑学一般是引入了数学方法,以数学方法为型,以逻辑学的哲学观点为脉,这样可以通过数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学习者对哲学问题的解决,使之形神兼备、术道合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引入了计算机作为强有力的手段,这样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比较好把握。

在理工科开设逻辑学一般以逻辑代数取而代之,逻辑代数的开始是大大强化了数学的思想和思考方法,但另一方面却淡化了哲学或宗教的思想和观点,所以成了重术不重道。这背后的原因也是由于文理科的过早分科所致,导致教授者本身的眼界和思维能力局限了对逻辑学的深入理解和进行宽泛的联系。

在某些大学中开设逻辑学只是作为选修进行,而且对逻辑学和现代科学的发展阐述得不是很深刻,容易使学习者觉得逻辑学是一种类似于文学修辞的延伸,这是教育中值得重视的地方。而要改变其状况,要使教授者本身对逻辑学有较深和较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使学习者进入误区。

三、逻辑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在技术上的应用

首先,逻辑学是作为研究思维的一门学科,而思维是高度复杂的东西,除了从传统的哲学角度考虑,还需要从计算器、电子、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多学科角度考虑,才能最终解决思维的问题。其次,在逻辑学参考书籍的编撰方面,除了保留基本的哲学观点,还应从数学角度阐明其思想、观点,以及怎样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再次,逻辑学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建立一定的哲学、宗教观念,还应让学习者从计算机人工智能方面做出探索。另外,在逻辑学中要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让学习者把抽象的思想和观点转化为具体的程序,以计算机的形象化和高效处理促进逻辑学的不断发展。

教育上要解决文理过早分科的情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包括逻辑学在内的学科的全面发展。

现代逻辑应用于哲学而产生的哲学逻辑、应用于自然语言而产生的自然语言逻辑、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而产生的人工智能逻辑等,在逻辑理论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众多学科组成的逻辑学科群。逻辑的应用研究还延伸到其它学科领域,出现了量子逻辑、控制论逻辑、概率逻辑、价值逻辑、法律逻辑、科学逻辑等。这说明,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现代逻辑已经从哲学研究的范围中走了出来,也不再局限于数学领域,而是更广泛地应用到其它许多学科领域之中。逻辑理论在现代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应用,促进了逻辑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发展。

四、小结

在大陆地区的逻辑学书籍和教育活动过程中往往主要教授形式逻辑学及三段论,这使学习者如一叶障目,看不到逻辑学的全貌及发展动态。随着逻辑学与各学科交叉力度的增加,应该避免过早文理分科,为培养复合型的后备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加强逻辑学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使抽象的逻辑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比较直观地呈现出来,使研究应用形成良好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陈永鑫 对德语词汇feudal翻译引发的对“封建”一词应用的深思[J].教育学文摘,2013,10期,中旬刊。

篇7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译文:千呼万唤她才不情愿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脸面。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译文: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3、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译文: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4、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译文: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篇8

重点描写旋律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关键词:舞蹈作品 无音乐伴奏 运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编创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舞蹈作品打破了从开始到结尾都用音乐的传统模式,出现了在作品中音乐休止、无伴奏的状态,让观众想象力空间得到无限的发挥,舞蹈得以个性化的发展。音乐休止、无伴奏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能形成一种节奏的对比和内心的冲击,更能够深刻地表达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具有一种传情达意、以此物幽彼物和寄托隐含意念的比喻和寓意的功能。同时,它是前面一系列动作所要表达的“结果”,也是后面某些动作所要表达的“原因”,为舞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编舞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无声的艺术,那将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一、为舞蹈创造“意境”美

“意境”来自于文学艺术中的专业术语,是作者得于心、观众会于意的产物。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很精辟地论述了这个观点:“意境就是景与情的交融,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意完善结合。”从审美欣赏角度来看,艺术意境的创造是靠审美创作者和审美欣赏者共同完成的。在无音乐伴奏的状况之下,作品给予编导和表演者更大的创造意境的平台。在无声的环境中,舞者对作品的控制力来自于内心真实感受,舞者内心的音响带动他的肢体语言牵动了欣赏者的情绪,制造出作品用音乐无法表达的意境。想要这种若有似无的意境能够更充分地展现在舞蹈作品里,我们不能单纯只靠音乐与舞蹈一成不变的组合,更多的是需要音乐与舞蹈的多元化结合,不仅仅在作品中注重流动的音乐与舞蹈结合,同时也注重音乐休止、无伴奏手法在舞蹈中的运用,给作品营造高境界的“意境美”。

贾作光的《海浪》在舞蹈动作的处理上,开端是以静止的形式出现,演员背向观众,坐在平台上,伏腰低头,慢慢地张开双臂,像要把整个大海拥抱起来,这里没有音乐。当音乐慢慢响起,一只只海燕在海面上飞舞,让人感觉一种浩大的气势,忽而海燕展翅,忽而波浪起伏,这两种形象互相配合而且有机地连接起来,赋予了整个舞蹈诗的意境。

二、让作品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作品《读梁祝》中,编导在这部6分20秒的作品中,在剧目的开端整整1分30秒没有使用任何音乐。这1分30秒所占的是全剧时间的1/4左右,给人唯一感觉就是寂静,舞台上灯光昏暗,只看到一人在捧书夜读, 周围的一切都很平静,正是这种安静衬托出他不安逸的思绪,从而带动观众的情绪时起时伏。正是由于这里的“静”,才能使欣赏者用心去探究表演者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情绪;作品一开始就给了表演者和欣赏者无限的遐想。当音乐响起时,舞者的表演进入了另一个阶段,观众的情绪也为之一振,随即进入另一个想象的空间,去探索新的韵味。在这样的情景下,观众和舞者都已完全沉浸到作品中。

此作品的编者抓住了观众善于想象的特点,来引导观众对这一时段无声作品的兴趣不减。无音乐伴奏的运用,在整个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改变了观众被动欣赏的心态,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后面有声的部分。虽然是无声的,但是笔者相信每一位用“心”的观众都会知道此时的无声是相对的,其实在每个不同的欣赏者心中都赋予了它不同的声响、不同的乐音,这样的音乐才是最有意义、最美妙动听的音乐。三、赋予舞蹈作品人性化

舞蹈作品《我心中的世界》,主要是表现一个盲女心中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剧目的开头无音乐伴奏,一个看不见东西的人,周围的世界即使再喧闹,对她来说依旧是寂静的,编导用一个安静的环境来反映盲女的生活状态,给这一剧目定下了哀伤的基调。音乐响起,盲女尽情享受着自己心中所想的世界,原本以为自己也能感受到和其他人一样的快乐。可音乐再次消失了,盲女又陷入了绝望当中,她要面对的依旧只是那黑暗无声的世界。剧目的尾声没有了音乐,没有了任何声音,也没有了女孩的笑容,只剩下内心永远的落寞。这个剧目的音乐编排巧妙恰当,前后呼应,使得剧目的整个情节生动感人,人们在欣赏时容易进入角色,和女孩一起感受人生的坎坷与无奈。“静”在舞蹈作品中运用得恰如其分,赋予作品更深的人性化内涵。

四、使舞蹈作品更具灵性

舞蹈剧目《出走》,青年编导万玛尖措把蒙古族传统舞蹈语汇与现代舞相结合,体现了他对新民间舞的认识和探索,在这部作品中编导应用了音乐这一要素作为他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表演者跳到中段时音乐戛然而止,但舞蹈里节奏律动仍在继续。音乐停了似乎也预示着舞蹈的停止,但是恰好相反,编导正是以这时的休止给欣赏者一个缓和的倾听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对欣赏者听觉疲劳的一种解放,这样的解放客观上促使了欣赏者对后面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关注欲望,也就在另一个层面加大了此作品的灵性。我们欣赏舞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木然地去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是,音乐影响情感的方式很特殊,音乐突然袭击我们,它比任何其他艺术更快,更强烈地影响我们的心情。只有经过戛然而止,才能感受到突然袭击;只有经过无声的舞蹈,才能感受到有声的强烈。一切含蓄的思考与表达都可能在无声中获得更深层的领悟,赋予作品灵性,给予作品更强的生命力。

五、巧用无声胜有声

篇10

1、带走一身书香,留下一室洁净

2、静字高悬,知识乐园。

3、安静的氛围营造温馨的环境,无声的静思给你无穷的智慧。

4、少一声喧哗多一片宁静,播洒知识万千创造美好环境。

5、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进步的阶梯,书是时代的生命,书是致富的信息,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6、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8、书籍是智慧的源泉,读书是进步的阶梯

9、公共空间大家一起来分享,公共秩序大家一起来维护。

10、人到才行,书到无效。

11、踏着进步的阶梯,迈向心灵的彼岸。

12、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13、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体验别样浪漫的人生。

14、知识构建和谐世界,阅读成就精彩人生。

15、[净 静 竞]提高,成绩修身养性。

16、明亮教室是我家,宽敞整洁靠大家。

17、在和谐中,寻求发展。

18、静以修身,学以育德。

19、文明的中国更加强大,文明的社会更加和谐,文明的校园更加美丽,文明的书馆更加宝贵

20、沉默在这里已,升华为一种品德。

21、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2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3、读书明理是你的权利,爱书护书是你的义务

24、书是人类的朋友,爱护书籍就是关爱朋友

25、爱护书的朋友个个幸福!爱读书的儿童人人天才!

26、此时无声胜有声胜有声。

27、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28、一本好书,相伴一生

29、悄悄地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来。

30、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