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素质范文
时间:2023-03-21 01:5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素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性质上讲,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属于人的意识形态之一,其本质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创造性反映,其内容必然随着现实社会生活的改变而逐渐改变。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人们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三对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而作为人的意识形态之一的思想政治素质,其内在结构理应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的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的大脑对社会生活的创造性反映。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因此,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类意识形态无疑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予以反映。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思想政治素质限于对人与人关系的积极能动反映,忽视思想政治素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从而导致学界把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协调人与人关系的范畴之内,忽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思想政治素质应当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他们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2]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当今世界,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树立一种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政治素质,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前沿问题。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无疑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本质结构之一。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本质结构,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人与人的关系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改变而改变,从而推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变化发展。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素质结构中,人与人的关系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从横向角度看,它主要是指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关系,主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阶级政治观念的影响,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人们一直较为重视阶级政治观念在思想政治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忽视其他观念的作用。学界强调阶级政治观念的依据就是马克思说过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以及马克思说过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应该说,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阶级政治观念无疑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观念,强调阶级观念无疑是对的。但人类政治除了阶级政治之外,还有其他非阶级政治形态,即使在阶级社会,阶级政治观念也不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唯一观念。可见,人与人关系虽然是思想政治素质内在本质结构,但人们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张耀灿教授说:“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加进了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政治教育还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成分,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同志便只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这一面,却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全人类性、共同性、非意识形态性的一面。”[4]其次,从纵向看,它主要是指不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历史性关系。每个历史时代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对自己时代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积极反映,又是对过去思想政治素质的“扬弃”。换言之,每一时代思想政治素质,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历史上思想政治素质积累作为前提,根据自己时代的特色,形成当代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
第三,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是否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结构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人对外物的认识远比对自己的认识要早得多,也深得多。即使在人类早期,哲学家们最感兴趣的是寻求万物的本原或始基,并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有的说是水,有的说是火,等等不一而足,但就是没有人谈到人上来。直到苏格拉底才将哲学的任务确立为“认识你自己”。应该说人对自己的认识之所以晚且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落后,人更多关注的是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更多的是关注对外物的认识;另一方面人与自身关系密不可分,人自信对自身非常了解,自身难以引起人的关注,因此,对自身的认识缺乏动力。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逐渐开始关注自身,并成为自身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与自身的关系无疑是思想政治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理解人与自身关系是思想政治素质重要内在结构。首先,人类要正确认识自己。自人类产生以来,一直对自己缺乏深刻的认识。一方面,人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恐惧状态,对自然界顶礼膜拜,而对自己则缺乏认识。另一方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能力逐渐增强,人类又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能为天地立法,人类对自己又充满着“自信”。无论人类对于自己缺乏自信或者极度自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对自己缺乏认识,难以为自己定位。因此,人类正确认识自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首要条件。其次,个体正确认识自己。人对自己的认识,除了人类要对自己准确定位之外,作为人类的个体也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个体能否处理好与自身的关系是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的反映。因此,个体与自身的关系也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三大关系,处理好这三大关系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这三大关系必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人们原有的反映这三大关系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之产生矛盾,这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即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思想政治素质)之间的矛盾[5]。正是这一基本矛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而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就成为了思想政治素质结构的内在本质关系。
二、思想政治素质内在结构确立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确立为思想政治素质内在结构是可行的,如此一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会成为包打天下的学科,而且还会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内在潜力。
第一,学科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且逐渐从分离走向融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任何学科的研究对象都离不开人,都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如自然科学主要以研究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要对象,但自然科学仍然离不开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其中,科技伦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社会科学主要以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其研究也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生态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意识就是很好的例证。可见,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学科角度还是从其本性角度来讲都是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因此,上述三对关系决定了学科之间的划分是暂时的,未来必将会逐渐走向融合。
第二,学科划分虽然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但各个学科还是有自己特定的研究视角。我们认为,虽然各个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但各个学科对三大关系的研究都各有自己的主次和特殊的视角。我们在此以宗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为例,来阐述学科对三者关系研究的特有视角。英国学者麦克斯•缪勒认为,“所有的感性知觉,无论是什么,一般都认为是有限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在质和量的方面也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概念知识完全建立在感性知觉的基础上,所以也只能涉及有限物。由于有限是我们所谓实证知识的最一般的属性,我认为用无限称呼超越一般意义上感性和理性的东西是个最少引起反感的词”。[6]鉴于此,我们认为,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之间存在着有限和无限两个领域。所谓有限,就是人类感性和理性能都把握的东西。所谓无限就是超越人类一般意义上感性和理性所能把握的东西。宗教乃是领悟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中人类感性和理性所不能把握的东西。思想政治教育乃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中人类感性和理性所能够把握的东西中实然与应然的把握和理解。概言之,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看作思想政治素质内在结构是可行的,不仅符合学科划分的要求,而且对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视野,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思想政治素质内在结构研究的意义
加强和深化思想政治素质结构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从理论上讲,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得多,对思想政治素质及其结构研究得少,既使有研究,也较为薄弱和零散,缺乏系统性,亟待加强。因此,加强研究和掌握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是研究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基础理论问题的前提。如果不全面了解、把握思想政治素质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效益、评价体系、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所以,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呼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中加强对思想政治素质结构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张耀灿教授指出:“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规律’,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体系中也应体现对‘两个规律’的研究成果。”[7]
篇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其中的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含了较大的学科容量。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等特征,其课程的合理进行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师生的爱国意识及政治觉悟。各种教育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其中,艺术教育对于建立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具有重要影响,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高等教育方针、适应时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含道德修养、心理生理、文化修养、人文情怀、专业素养、技艺技能等方面。其中,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行为技能,在每个人的成才过程中都起着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大学生拥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奉献、回报社会能力的前提,是要具备较好的道德修养素质。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教育阵地,综合素质教育更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引起高校及教师的充分重视。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当下,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我国教育水准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的艺术教育是平等、普及、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行为,要努力做到去崇高化、去专业化、去精英化,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水准,以及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校艺术教育有四点基本特征。第一,艺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形式,可通过对艺术的批评与探索,实现“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基于以上目的,艺术教育的重点不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其内容不同于一些艺术院校中的纯技法教学,更不是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艺术教育倡导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和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相关知识的传达与教育应通过倡导性和引导性的方式方法。第二,艺术教育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对艺术进一步的深化理解和认识,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艺术理论。艺术教育可通过作品欣赏、作品体验、作品创等实践方式进行,要深化这一教育过程,还需借助艺术批评、美学探讨和艺术史学习等方式对其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相互促进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第三,艺术教育在当今社会呈现出有序性、多学科性、综合性特点,脱离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和作品欣赏课程的初级范畴,日益成为融合戏剧、音乐、舞蹈、视觉艺术、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第四,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程性和全民性的终身教育,应伴随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贯穿人们成长的全部历程。艺术教育不能只作为学校某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还应该切实肩负起培养人格健全、有创造性、有责任感的公民这一长期教育任务。艺术教育必将超越学校教育的阶段,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成为一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由此不难看出,艺术教育的本质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艺术教育在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面临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教学中,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更偏重理论讲解,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同时,传统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模块相对单一,缺少立体交叉的互动体验,趣味性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相对缺乏趣味性、文化感染力和艺术美感,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而艺术教育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等多个门类的知识,能在感性教育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极好的补充。艺术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首先,艺术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身参与体验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在艺术氛围中培养乐观的情绪和性格,对艺术审美有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以有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其次,艺术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的能力和技能。艺术教育要使学生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并在艺术的陶养下端正学习态度。再次,艺术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优秀艺术作品的引领下,学生能感受“江山如此多娇”的盛景,体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气,感受“月是故乡明”的牵绊,从而饱含深情的热爱脚下这片古老土地。最后,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比于传统教育,艺术教育更像是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乐观向前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可借助开展各类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发挥艺术教育作用的措施
当前,在部分高校中,一些非艺术专业学生功利性地看待艺术教育的心态和现象并不少见,对培养自身审美能力并不重视。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在大多数状态下是两门并行的课程,两者之间没有实现资源的结合和互补。如何积极有效地借助艺术丰富的资源进行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教育新课题,如果相关教师能做好这一点,对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具有非常大的益处。
(一)向开放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领域开展艺术教育时,教师可积极采取组织、引导、协调、推进的开放式教学,同时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等。这些都需要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更应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如增加舞台表演、写生创作等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领悟真理,也让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是由高校各级各类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师承担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艺术教育的坚强保证和后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练好“三门功”:经典研读功、社会实践功、科学研究功,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可以说,教师的政治立场与人文素养决定了其认知与教学水准的高度。
(三)构建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都建立起完整的教学评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实践的发展,但一些评估标准并不适用于部分教学中的具体实际操作。例如,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如果简单地套用理工科或文科的教学方式或评估模式,容易忽视艺术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和建设艺术专业学科的需求。因此,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学应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评估体系。
(四)充分利用、开发、整合教育资源
高校要充分利用、开发、整合艺术教育资源,让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融合,如邀请艺术界的相关专家走进学校,让学生与艺术家面对面进行交流,并开展戏剧演出活动和“非遗”进校园活动。同时,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艺术实践,锻炼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定期开展登台汇报演出、声乐比赛等,把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融入其中。
结语
综上,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受教育阶段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高校应用≠国际化视野,用“互联网+”思维来看待今天的艺术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塑造关怀和理论素养兼备的优秀公民,培养其应具备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这是教育工作者及教育领域应深入思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许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J].学理论,2013(2).
[2]陈迪立.艺术教育的价值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毕迎新.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青年工作论坛(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4]张治银,韦文英.练好“三门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N].人民日报,2017-2-20.
篇3
关键词: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有效载体;合理运用
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就需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高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品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走向社会后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要把些内容传递给高中生,使其接受,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给受教育者,才能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的行动,这些媒介形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一 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应该具备的特点
1.客观性。首先,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要具有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以及教育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它们需要依附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进行,失去了物质基础教育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标和内容的,并且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客观存在和外在表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以客观的形式存在的。
2.承载性。承载性是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方式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本身就承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承载性是其固有的特征,通过承载物和受载物之间的承载运动表现出来。载体承载的内容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政治观念等,只有在载体提供的场所中才能进行承载运动,受教育者才能受到教育者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任务、方法等也需要通过载体的承载来发挥相互之间的效应。
3.传导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承载性和传导性容易被人们混淆,传导性和承载性有很大的区别,承载性体现的是载体的轨道作用,传导性是指载体具有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载性为传导性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传导性更加体现出载体的纽带作用。通过信息的传导,教育者才给受教育者创造了全心情境,正是由于载体具有传导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使用的有效手段,教育载体由教育者操作,这表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体性和目的性。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具有可操作性,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把教育主体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教育者使用的载体一定要具备可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使用者是教育者,其主导地位显而易见,失去了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教育也流于形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能得到培养。
二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的合理运用
1.载体运用前要合理规划。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很多,形式复杂多样,如果对载体的使用杂乱无章,势必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由于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比较晚,教育者在使用载体时往往忽视了对载体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载体的分布不平衡,影响了载体作用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者应该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间进行科学整体的规划,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育环境、受教育者的特点为基础,对载体进行全新的设计,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系统,对受教者进行全方位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到实际条件,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管理方式,教育形式,还需要具体的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保障等诸多方面考虑。例如,网络载体需要投入资金建立网络系统,学校的技术保障和实际管理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载体运用前要合理规划,才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2.发展大众传媒载体。在信息化日益加剧的时代,高中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了,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大众传媒载体是指为了实现思政教育利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书籍、电影等等,由于大众传媒的覆盖面比较广,传播也比较迅速,因此时效性非常好。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校报、学报等方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积极发掘大众传媒载体的优势与劣势,合理利用开发,实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政素质。
3.合理利用网络载体。网络是信息化时代高速广泛传播信息的载体,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利的途径。现如今,网络已经慢慢融入了高中学生的生活,改变和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各学校目前也都在为积极建设一流的数字化校园而努力,建校园网站、设相关网页,做论坛这些都可以方便大家的学习。同时,网络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种新形式,它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点,高中学生对网络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合理利用网络载体为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教育者应该建设集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思政教育网站,对学生进行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规避网络不良信息,接受正面的网络教育,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4.创造活动载体。活动载体就是为了实现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一系列活动,把思政教育的信息渗透在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提高素质。高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的特点,组织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等,通过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它,使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读书学习活动、学习先进典型活动、评选表彰先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务实学习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
三 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帮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活动,而载体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方法的使用,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内容的学习,教育者和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等,都需要一定的载体为
其服务。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众多的表现形式,比如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网络载体、传媒载体等,但众多载体有着共同的特点,载体的有效运用就要在符合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际,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载体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 温传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工会论坛,2010(4)
篇4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600万,达到了历史顶峰,体现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落实的有效性。但这一现象也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思政素质都大不如前,很多学生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造成了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毕业生两厢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用人单位人才短缺,无法堵住人才缺口;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素质,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了广大高职院校所关心的问题。
一、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与思政素质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主要策略为注重培养专业技术性强的人才,相较于本科生和硕博士而言,高职院校大学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培养时间短、但专业技术性强,虽然不如前者的综合素质高,但其技术的专业型与针对性更强。因此,学校必须抓住高职大学生这一特点,大力打到打造一批专业技术性强的高职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为良好利用优势,学校教学内容可以与相关的产业进行结合,聘请“双师型”人才作为院校教师,尤其是加强从企业所聘请的教师数量,其中,使之在教师队伍总数中占到一定的比例,学校可以定期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知名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到校进行讲座。尤其要请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成功人士来讲学。学校应从广度与深度两个角度出发,不断拓宽教学范围,使之与产业发展所需相契合。多组织一些校外活动,例如专业实习等,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切忌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活动,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即企业来高职院校招收即将毕业的学生并与之签订联合培养合同,高职院校大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在此期间企业对其实习成果予以考察,对于考察合格者和表现优秀者予以留用。此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健康与稳定直接决定着其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态度是否健康向上,其能否积极完成用人单位所赋予的责任,能否在工作中履行其对于工作单位应履行的义务,例如对于公司内部材料予以保密等等。因此,用人单位在录用工作人员时,对于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也很高,高校应对此问题进行密切关注并且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予以重点培养。
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交与实际操作能力
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就业生而言,其面对事物的处理能力与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是同等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注意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切实提高其办事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率。
(一)学习能力:此处所知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是对于新鲜知识的认知能力,在接触一门新知识时,学生应首先考虑的是学什么、如何学以及学习的技巧与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等待老师来教授。
(二)创新能力:创新,指工作与学习都不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而是在原有事物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一是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善于寻找突破口,三是对于问题,敢于探索与实践,四是锐意进取,不能好逸恶劳。
(三)沟通与协调能力:与学校内的学业任务不同,工作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团队合作,而并非个人能力所能及,每个团队都要包含不同类型的人才,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发生问题时的协调能力。
(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口头语书面表达能力是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不仅仅是汇报工作进程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其他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也离不开它。
(五)规划与计划能力:规划与计划是人生起飞的基础,只有拥有合理而清晰的规划,人生的奋斗目标才会更明确,学习生活才会更加有针对性,工作干劲更足。高职院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从最小的学习生活规划开始做起,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对今后的生活又更明确的规划,规划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七)信息处理的能力:现代社会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类信息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有效的提取所需信息并加以合理的处理分类,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中所必须的能力。
三、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的必需条件,也是决定一个人的事业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是一个人能否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重要前提,因此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要从两方面抓起,首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其良好职业道德素质。高职院校应在新生入学伊始就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相关的培养,开设相关课程并且对于课程掌握状况与以考察。在为学生奠定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之后开展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敢于进取敢于创新的工作态度,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尤其要侧重于对于事业忠诚度的培养:对于自己所处行业与工作单位的热爱可以使毕业生尽快融入企业,处处为企业利益着想,忠于自己从事的事业,忠于自己工作的单位。此外,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个人的一生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的人能从失败中能站起来而走向成功,而有的人一经失败,则一蹶不振。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避免其在事业的挫折面前萎靡甚至逃避,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应注意从各角度出发,切实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篇5
但是。在实践上,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是很曲折的。从总体上看。课堂教学还是少有生命活力,素质教育的成就还不够明显,课程改革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性的必然选择。
李岚清同志在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提出的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给了我们德育工作者很深的启示。
启示一: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引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所以,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学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可见,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因而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再次。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要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启示二:改革教学方法
单一、刻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手段,所以改革教学方法就成了当务之急。 好的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课实现素质教育的媒介。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应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方式,而有效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的合理引导。首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不能变。“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的思想是最复杂、最多变的,而思想政治课又正是一门塑造人格、净化思想的学科,所以无论用什么方式,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都是应该贯穿始终的;其次,除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外,教师更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把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体验教育引入到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采用的教学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此外,演讲式、社会实践式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启示三:调整教学内容
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应该让学生学些什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可能有人会说:政治课本上有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呗!说这话其实是不清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规律。因为既然是讲思想政治,就应该让学生受到全面系统的思想品质的教化和政治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切合国家的政治社会现实,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但问题在于这两者恰恰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因而教材内容就显得相对滞后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时代要求经常性地系统调整教学内容,比如将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等时代性较强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政治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而新课程教材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即“从儿童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加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学生能力的提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次序,以求最佳教学效果。
启示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说起考试,一般人就想到“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低能”等弊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把考试当作目的的是“应试教育”,我们应该摈弃;把考试当作手段的是素质教育。我们应该提倡。我们都知道孔子的三千弟子是“七十二贤”。那么,这个“贤”是不是通过考分得出的结论呢?当然不是。孔子的评价方法是“察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他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我们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制度怎样改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思想政治课所教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和理论修养呢?我校推行的德育学分考核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即理论考试和德育学分各占一定的比例,,德育学分的结算主要是参考其日常行为规范,由教师评定、家长评定、小组评定、学生互评相结合,这样对学生能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既体现了我校“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启示五:建设商业素质的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课要实现素质教育,还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政治教师。
首先,政治教师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如今的师德建设已是一个焦点话题,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向学生索要物品或体罚学生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谈奉献、大谈道德时。学生会奉之如圭臬。而政治教师做的正好是人的思想工作,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 职高教学
当今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来技术老化周期缩短到八个月,很显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为国家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我们职业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和必然选择。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足以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必然要破除陈旧的教学观念和培养树立时代新型教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破除过去教学上唯书、抽象的观念,树立唯实求是、具体的教学观念。多年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唯上唯书、抽象的弊病,存在者脱离改革开放发展的实际,脱离中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求的倾向,这样就不可能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新的观念指导下有新的创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要体现思想性、时代性、现实性、开放性、多样性并举,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局面,这样就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它积极的作用。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破除一次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有统一的标准化人才,树立终身的观念。职业高中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要为学生以后的教育准备必要基础,贮备足够的发展潜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不能偏废基础文化课的学习,以"终身教育"为目标,使职业教育普通化。要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种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欲望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求知欲望、上进心和责任心等,故我们现行职教不仅仅为学生增加课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生存发展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把职业道德放在首位,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完整、行为严谨、操守高洁的善良公民,通过教学、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丰富的职业感情,强烈的职业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适应创造力。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文体比赛、科技比赛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合作互助精神、法律观念及服务意识等,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利益观。
3.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单渠道、注入式、封闭型的教学模式,变为多渠道、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课堂讲授、照本宣科、单向灌输、渠道单一的局限,而对于信息时代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显得陈旧多了。我们应探索、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三个面向的教学模式,使单一有限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过去--现在--未来相贯通的开放型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备好每一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体现一个"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选择灵活多样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其次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分层优化原则,既能重视学生共同的要求,又照顾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上要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学生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对所学内容一下子掌握不了的学生,应给他们思维、理解、消化的时间,指导看书或个别辅导。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采取个别提问、分组讨论、学生评讲等形式,使各类学生都有施展才华自我表现的机会。选择一些较易的题由后进生回答,及时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给优生评讲题的机会,发展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互帮互学、增进友谊,强化学习气氛。
(2)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赋予爱心,对"后进生"更要比一般学生赋予更多的爱、更多的关心。对他们赋予诚挚的爱心,才能点燃他们心灵上进步的火花,弥补其心理上的自卑,消除障碍,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成为受欢迎的学生。其次,保护他们的自尊,老师应主动、热情地去开靠近他们,尽量设法减轻他们的思想上的压力,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再次,要满足他们的好胜心,根据青少年喜欢自然表现的心理特征,予以正确指导;在教学过程或班集体活动中,为他们创造一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在表现"自我"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和为集体争得荣誉后的喜悦心情。
篇7
关键词:素质教学效率社会实践
初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素质教 育、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 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 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 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 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编,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 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乎,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的统一。
篇8
一、实施高中政治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人类新的实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对现代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结合这些新形势的变化,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政治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2.高考改革对政治课带来的影响。高中阶段是学生升学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考入大学,高中阶段的学习非常关键。近年来,国家推行了3+X高考制度改革,政治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明显削弱。理科学生又不考政治,会考是否合格也不影响参加高考,对绝大多数学生的重视程度带来了消极影响。政治课教师面对这一变化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也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政治教学与历史、地理教学如何结合的问题。政治教学内容与历史、地理教学内容交叉的相当多,在教学中如何使这三者教学上各有侧重,不重复又互相结合,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同样是政治课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中政治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高中政治新课改的理念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提出并发展起来的。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新课改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中政治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教与学的评价和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来讲,新课改的精神是要求解放和发散人的思维,鼓励创新,因此,从本质上讲,新课改的精神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必将有利于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改革。 转贴于
三、高中政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与方法死板僵化。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于从时间上只以一节课来考虑教学内容,从空间上把课堂局限在狭小的教室之中;从教学过程上,一般分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练习等固定环节。虽然这种封闭式固定化的教学结构对于知识的传授有其实用价值,但它明显地存在着弊端:一是它容易把思想政治变成说教;二是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它容易割断知识的联系性和系统性。
2.考核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思想政治课传统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检测,评价的标准就是问题的标准答案,这样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往往把学生引向死记硬背的死胡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制约了他们思想和能力的提高。
3.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突破性的发现、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自觉探索学习知识,深入主动地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改变传统的只注重教师的讲解、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而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养成学生良好的探索与求知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
Abstract: the propaganda work is our party's fine tradition and political advantage, and the effective way is also an important weapon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To strengthen its own quality construction, forging a firm political stance, its quality is excellent political work team, effective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ideological, ideological work in the new perio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ccupation moralquality;
中图分类号: G64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也指出“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改,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就对眼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可以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可以形成同心同德的局面,提升企业的发展力。
要有大局意识
胸怀大局,志存高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有的精神境界。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准确把握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不同阶段的工作中心和重点,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找准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的切入点,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个中心,主动服务这个大局,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能力。心系大局,要了解大局,就须明了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为完成这个中心任务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是什么?”“目前总的形势如何?”等问题。还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工作中的经验、成绩、困难和问题,以及干部职工家属的思想情绪等。要把掌握的热点、难点问题放在心上,对他们的愿望要上心,对他们的生活要关心,对他们的疾苦要动心,决不能冷眼观之、冷莫处之,多一些真情就会少一些矛盾。作为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心里都要想着大局,始终和党委唱一个调,保持一个声音。所以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意识,多“造福”,不“闯祸”。
三、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政治素质是思想工作者应具备的首要素质。要求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这就要牢固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最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听党的话、跟党走,把心思集聚在想干事上、把胆识彰显在敢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把政治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才能将每一件琐事小事,干的对、干得稳、干得好,真正为党和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四、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宣传思想工作是教育人的工作,教育人者,首先必须先教育好自己,只有率先垂范,当好表率,方能有说服力,号召力。一个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的道德品质言行的好坏,会给整个政工队伍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所以,凡事要率先垂范,严格自律,为人要正派,因为,正派是做人的第一品质,只有行得端立得正,才能以理服人,才能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动别人,感化他人。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前,宣传思想工作者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面临着各种消极影响和权力、金钱的诱惑。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慎独意识和自律精神,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模范地遵纪守法,把党纪国法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视事业重于泰山,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唯此,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的侵蚀。
五、要有增强感染力和讲究艺术性的本领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思想十分活跃,这就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工作中去,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答题活动,技能比武、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既可以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还可以举办:形势任务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家庭美德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只要广大政治思想工作者用心去想,真心去干事,更好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就一定大有作为,职工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了教育。
六、把善于学习新知识当成是一种责任
古人云“不学无以广才,不学无以成才。”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教导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腹有诗书气自华”都讲述了知识的力量。阐明了学习是提高其能力的基础和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必须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三知道”,既知道为何学,知道学什么,知道怎么学。首先,要勇于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时间学习。克服工作繁重、利用八小时外的业余时间,保持应有的韧劲、拼劲和钻劲,时刻把学习挂在心上,挤时间看书看报、上网阅读,吃透党的方针政策精神,把学习巧妙地寓于工作之中,在学习中干好工作。其次,要拓宽学习知识面,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来说,没有什么知识是无用的,没有什么是不可学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教文化、民俗谚语、正反事例等等,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只有学得多、看得多,想问题才会全面,看问题才会深刻。其三,学习市场营销,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学习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管理经验等知识。做到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识的经验的积累,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职业务精、行政业务精、辅助业务懂,做到人人手上有真功夫,个个身上有硬功夫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七、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
全国工商联在2002年3月联合教育部、中央共青团推出一项重大举措――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该计划是共青团当前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的拓展计划工作内容是,以质量要求发展实施,这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该计划是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拓展,这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完善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整体增长和成功拓展。
一、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意义
1.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以此来推进素质教育。它贯穿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学生生活的经验教训。开展素质拓展计划,实际上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共青团组织实施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2.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个有效方式
当今社会提供给大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可自由施展才华。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法律意识及其他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有效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为促使学生进一步成功和成长提供保障。
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包括如何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专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明确方向,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既达到扩大团组织覆盖面的目的,同时又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有效发挥共青团团体的影响力,使新的工作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举办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准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参加各项活动,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结合“学生素质发展规划纲要”,使学生整体素质有所提高,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打造品牌活动
在校期间的各种社团活动是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阶梯跳板,能有效地将校园和社会结合起来,从而将科学素养和社会素养紧密结合到学生身上。因此,团委与学生社团及其他学生要合理分配好各自的工作,组织各级学生努力打造校园文化。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以此调动更多学生参与此项活动,最终提高学生参与素质扩展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是开展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讲座还是举办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它们都反映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学生通过与其接触,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这些活动使学生具备了积极主动、开拓创新、认真负责、独立协作、共享成功的精神。积极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是拓展精神的核心,使学生乐观自信,言必行、行必果。开拓创新:以开放的心态,应对变化,积极进取。认真负责:人和事因认真而完美,注重细节是专业化的表现。独立协作:独立自主,各司其职,独当一面,个人和团队的竞争力来自于不可替代的协作。共享成功:成功来自于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成功是协作的结晶,共享成功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
2.大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社会各界必须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总之,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能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提升智力结构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外活动的教育功能,促使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增长,这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友好的平台。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创造了一个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为和谐校园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想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