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范文

时间:2023-03-24 00:0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子的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子的思想

篇1

1、老子学说中的核心思维模式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2、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3、老子直观地认识到事物能够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化,存在着物极必反的基本原理。老子思想中其核心的概念范畴是“道”,老子通过对道的阐释,将矛盾普遍性及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及互相转化思想贯穿了起来,并由此建立起一套具有实践意义的处事哲学。

4、老子通过讲述赤子之无知、无欲、无为,凡人之有知、有欲、有为,圣人之无知、无欲、无为,通过这三无理念,最终达到他所期望的无为而为不为的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道 老子 无为 思想观点

清净无为的思想是老子秉承道法自然之程序,遵循自然之规律,不妄加造作破坏宇宙运行之定数。此乃参天机,识阴阳,立德立人的重要学说。世人不解其意,妄言老子消极无为,实属谬误。本文根据《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就老子无为思想归纳总结,表抛砖引玉之意。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生之于道,复归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即无极(太初)生太极(太一),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生八卦(乾、坤、离、坎、巽、震、艮、兑),天地定位万物作焉。

1.老子论道

1.1道的运行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

1.2道的演化过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1.3道的演化模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1.4道的秉性。“天之道,不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A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1.5道的德行。“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第二章)

1.6道的本性。清净无为,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2.老子的无为思想秉承道法自然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一十七章)

3.老子的有为观点

3.1为而败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3.2妄为如赘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4.老子无为思想的运用

4.1立德。“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世间一切事物,不以分别心即后天之主观意识,而以自然、淳朴而率真之本性即道性看待处理。不妄加造作,不随意放言。以清净自然之道性做人做事。

4.2立身。“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第十章)是谓以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争、无私无欲、功成、名就、身退)之心而为,或曰以道法自然、清静、纯粹之心而为,故曰为而无为,不偏不倚,抱一守中,则明白四达。

4.3治国。“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不造作妄为,不以私欲而为,顺其自然,合之于道的运行规律,则天下无所不治。

4.4治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凡夫之性、私欲之心、愚昧之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太初,道之始也。其中有精、有信。为:以道性而作),无为而无不为”(秉持为而不争,生而不有,功成而不居之道性。以力之所及、量之所能爱民治国)(第四十八章)。故曰能“蔽而新成“,化腐朽为神奇,框扶苍生,着实起到“人为万物之灵”的作用。而非披着人皮干着损人利己之事,枉费天地之德、父母之恩,家国之养。道法自然,故无为天下自化,清净天下自正。只学知识不学做人,只学小术,不学大道,只增聪明,不开智慧。贪嗔痴慢之风日盛,清净纯真之心日衰。善心日薄,道性日泯,婴儿熏染成凡夫。为道反之,绝欲去利,谦卑虚己。恬淡如婴儿,精满、气足、神定。杂念越来越少,定力越来越高。抱一守中,回归本源。人能清净无为,纯是先天一拧

4.5无败。“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二十九章)是以圣人以无为而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5.6无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道法自然,常无为而无不为。人主若能依道而行,万物自化。何故?天下万物,同源于道,性情相感,声气相通,自然默化潜移。

背道而驰,私欲发作,以无以名状之道朴教而化之,即以道性,度化其心。实则唤醒其本性。断其欲,束其心,复归于清净,不受天遣,不取自辱。道法自然,无欲而静,天下自正。

5.7上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第三十八章)上德之人,依道而行,无私而为,不彰其德;下德之人,有私而为,为彰其德。

无为而无不为: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以正修身治国,以奇用兵平天下。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5.8处事。“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六十三章)为而无为,即以无为之心做人,以无事之心做事,以无味之心品味,是谓动中静,即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诸物不入于心,诸事不扰于神。恬淡清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恩怨情仇,抱怨以德。与道同体与德同心,故无挂碍,试问何患之有。

心不役于事,事不扰于心,寂然不动,安止其所,物我两忘,泰然处之。故曰: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5.9妄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七十五章)民之饥寒,以其人主食税赋过多,是以饥寒。民之难治,以其人主无道妄为所致,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人主求生之厚,奢靡腐化,是以轻死。夫唯做人做事大公无私者,贤明于自私自利之徒。人主不可以本位主义,而贫天下百姓。

篇3

关键词:老子;墨子;和谐;公平;和而不同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已取得极大进步,相对应的文化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差距很大,有些人的精神生活表现相对滞后,有些人价值观多元复杂而又混乱驳杂,生命体验多样多重,不少社会阴暗面不断被曝光,公平公正甚至受到怀疑,有人认为社会和谐似乎只能做为一种理想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来重建、平衡个人与社会的价值体系,实现精神世界新的和谐,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个人自我内心和谐是人与人和谐的前提

社会和谐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然坦诚、和睦友爱、幸福平等地共处,人与人之间一种理想地沟通境界。儒家文化复杂的繁文缛节和过高的道德标准使得传统中国人性虚伪,常常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言行不一,人与人之间不是坦诚的朋友关系,而是相互欺压、相互残害的不平衡关系,是主子奴隶关系,以致心灵扭曲阴暗,形成传统中国人的病态性格,中国社会的阴冷气氛。

社会和谐必须以每个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为前提,一个人只有自己实现心境平衡、平和、宁静、自然、健康,才能真正与别人融洽相处。

自我内心达到和谐必须具备几点: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不贪、有定力)、良好的不与他人攀比的心态(一个人的幸福感常常取决于他与邻居的对比,欣赏学习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建立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省、自学、自我教育,不自我膨胀)

(一)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物质上不过于贪图享受,注重精神的丰盈。

老子认为“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就是说,堵塞嗜欲的孔穴,闭其嗜欲的门径,终生不受所累;打开嗜欲的孔穴,终身不得安宁。适当地控制个人的欲望,才能保持身心的宁静和谐。现在人们的物质欲望泛滥,而精神萎缩、道德滑坡。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但在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的物质要求之后,人就应该提升精神素养,追求精神丰富,没有良好的精神素养,物质上也不能长远发展。老子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充满物质的诱惑,炫富、物质攀比心态越来越重,大学校园也很难放下一张宁静的书桌,个人很难保持内心的宁静,致使许多人眼光不能够长远,心胸也不够开阔,“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其实缺乏良好的精神素养,只能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娇,自遗其咎”,没有良好的精神素养,物质上也不能获得长久保有。

物质与精神是矛盾的统一,此消彼长,一个人过于追求物质,必然精神空虚匮乏,反之,精神丰富之人,多物质需求淡薄。

(二)摒弃与他人攀比的心态,不嫉妒别人,也注意不被别人嫉妒,养成欣赏别人、学习别人、低调扎实的智慧而阳光的心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加强自我修养。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幸福感常常取决于他与邻居的对比。攀比、嫉妒心理几乎可以说是人性的通病,这种人性的弱点,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恶化人际关系,实在是一种弱智的表现。当我们不如别人时,要欣赏学习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建立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子主张不争,认为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如同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掌握与人相处的智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7﹞;;当我们胜过别人时,也要注意不被别人嫉妒,老子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有所成就的人更要低调、谨慎,做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堪称慈母德范,它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核心的德,是老子给合乎道德人打的最高分,其行为境地无限接近于“道”。“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认为人要保持“至虚极,守静笃”的心境。在人格修养方面,老子认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做人要有真内涵、要扎实,“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三)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会自省、自学、自我教育,不自我膨胀,才能成就个人事业。

老子认为圣人都是懂得反省自己缺点的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的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成就事业要懂得,“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欲上民,必以言下之。”﹝32﹞老子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一个人事业有成,心里愉悦,必然与别人笑脸相迎,反之,事业失败,就会有压抑感、自卑感,就容易仇视别人,反对社会,很难与别人和谐相处。

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人就不能从自然界过多得攫取物质财富,应有所节制。墨子提倡节用,认为人们应提倡节俭,主张非乐、节葬,他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墨子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财富,对于自然财富人要适度、合理利用,才能保证自然界源源不断地供养人类。人始终要戒一个贪字。

三、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一)社会公平要提倡兼爱的智慧

墨子兼爱理论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博爱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墨子认为“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二)社会公平要人性淳朴,人性淳朴才能有大智慧。

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目,圣人皆孩之。”老子认为只有真正善良淳朴之人才能懂得大智慧,奸诈之人只能懂得小精明,精明看到的是眼前利益,智慧之人才能目光长远、胸怀坦荡、气度不凡,才能接近于大道、大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真正的治理国家之道是不能经常变动的,社会和谐需要稳定的环境,不要经常折腾,统治者掌握治理国家的大道就好了,大道其实很简单,就那么几条。

四、和而不同是社会和谐的根本特征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和为贵”、“中和之美”、“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等,这些注重和谐的古代智慧无一不包含着“和而不同”的哲理。“和而不同”肯定的是事物的多样统一、多元并立、多样共存,认为只有多样统一、多元并立、多样共存才是世上万事万物的自然存在状态。反映在文化上亦是如此,一个国家文化的统一性表现在有各民族共同认可的主导思想,但同时允许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这已经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所印证:中华文化正是在华夏文化的统一下,对不同文化兼收并蓄,包容融合,互相渗透,才形成了辉煌灿烂、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和谐不是社会同一,是理解、尊重、承认差异性、矛盾性的统一,是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性别下的和谐,是运动中之静止,变化中的常态,矛盾中的统一,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合而不同。

参考文献:

篇4

一、个人自我内心和谐是人与人和谐的前提

社会和谐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然坦诚、和睦友爱、幸福平等地共处,人与人之间一种理想地沟通境界。儒家文化复杂的繁文缛节和过高的道德标准使得传统中国人性虚伪,常常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言行不一,人与人之间不是坦诚的朋友关系,而是相互欺压、相互残害的不平衡关系,是主子奴隶关系,以致心灵扭曲阴暗,形成传统中国人的病态性格,中国社会的阴冷气氛。

社会和谐必须以每个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为前提,一个人只有自己实现心境平衡、平和、宁静、自然、健康,才能真正与别人融洽相处。

自我内心达到和谐必须具备几点: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不贪、有定力)、良好的不与他人攀比的心态(一个人的幸福感常常取决于他与邻居的对比,欣赏学习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建立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省、自学、自我教育,不自我膨胀)

(一)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物质上不过于贪图享受,注重精神的丰盈。

老子认为“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就是说,堵塞嗜欲的孔穴,闭其嗜欲的门径,终生不受所累;打开嗜欲的孔穴,终身不得安宁。适当地控制个人的欲望,才能保持身心的宁静和谐。现在人们的物质欲望泛滥,而精神萎缩、道德滑坡。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但在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的物质要求之后,人就应该提升精神素养,追求精神丰富,没有良好的精神素养,物质上也不能长远发展。老子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充满物质的诱惑,炫富、物质攀比心态越来越重,大学校园也很难放下一张宁静的书桌,个人很难保持内心的宁静,致使许多人眼光不能够长远,心胸也不够开阔,“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其实缺乏良好的精神素养,只能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娇,自遗其咎”,没有良好的精神素养,物质上也不能获得长久保有。

物质与精神是矛盾的统一,此消彼长,一个人过于追求物质,必然精神空虚匮乏,反之,精神丰富之人,多物质需求淡薄。

(二)摒弃与他人攀比的心态,不嫉妒别人,也注意不被别人嫉妒,养成欣赏别人、学习别人、低调扎实的智慧而阳光的心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加强自我修养。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幸福感常常取决于他与邻居的对比。攀比、嫉妒心理几乎可以说是人性的通病,这种人性的弱点,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恶化人际关系,实在是一种弱智的表现。当我们不如别人时,要欣赏学习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建立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子主张不争,认为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如同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掌握与人相处的智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7﹞;;当我们胜过别人时,也要注意不被别人嫉妒,老子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有所成就的人更要低调、谨慎,做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堪称慈母德范,它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核心的德,是老子给合乎道德人打的最高分,其行为境地无限接近于“道”。“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认为人要保持“至虚极,守静笃”的心境。在人格修养方面,老子认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做人要有真内涵、要扎实,“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三)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会自省、自学、自我教育,不自我膨胀,才能成就个人事业。

老子认为圣人都是懂得反省自己缺点的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的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成就事业要懂得,“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欲上民,必以言下之。”﹝32﹞老子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一个人事业有成,心里愉悦,必然与别人笑脸相迎,反之,事业失败,就会有压抑感、自卑感,就容易仇视别人,反对社会,很难与别人和谐相处。

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人就不能从自然界过多得攫取物质财富,应有所节制。墨子提倡节用,认为人们应提倡节俭,主张非乐、节葬,他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墨子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财富,对于自然财富人要适度、合理利用,才能保证自然界源源不断地供养人类。人始终要戒一个贪字。

三、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一)社会公平要提倡兼爱的智慧

墨子兼爱理论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博爱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墨子认为“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二)社会公平要人性淳朴,人性淳朴才能有大智慧。

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目,圣人皆孩之。”老子认为只有真正善良淳朴之人才能懂得大智慧,奸诈之人只能懂得小精明,精明看到的是眼前利益,智慧之人才能目光长远、胸怀坦荡、气度不凡,才能接近于大道、大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真正的治理国家之道是不能经常变动的,社会和谐需要稳定的环境,不要经常折腾,统治者掌握治理国家的大道就好了,大道其实很简单,就那么几条。

四、和而不同是社会和谐的根本特征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和为贵”、“中和之美”、“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等,这些注重和谐的古代智慧无一不包含着“和而不同”的哲理。“和而不同”肯定的是事物的多样统一、多元并立、多样共存,认为只有多样统一、多元并立、多样共存才是世上万事万物的自然存在状态。反映在文化上亦是如此,一个国家文化的统一性表现在有各民族共同认可的主导思想,但同时允许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这已经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所印证:中华文化正是在华夏文化的统一下,对不同文化兼收并蓄,包容融合,互相渗透,才形成了辉煌灿烂、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和谐不是社会同一,是理解、尊重、承认差异性、矛盾性的统一,是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性别下的和谐,是运动中之静止,变化中的常态,矛盾中的统一,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合而不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老子》;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1-0118-07

收稿日期:2012-10-26

作者简介:张卫良(1960—),男,湖南益阳人,管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把《老子》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民族文化传统的诉求。《老子》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和思想认识的高度,这种境界和高度是智慧对自然、对人生与社会深刻感悟的结晶。凡人都离不开冥想,静坐时的冥想是思想的自我教育。文化中国人冥想的轨迹无外乎两条:一条是入世的孔孟之道或者说儒家思想;一条是出世的老庄之道或者说道家思想。因此,老子与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两种路向,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不仅是文化的历史,而且是文化的现状;不仅是文化的现状,更是文化的自觉,并已成为大众化、世俗化的文化形态。《西游记》以出世写入世,化人间为天堂,以取经为目标,以斗争与妥协为主线,演化出多少悲喜哀乐,赢得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喜爱,无外乎是对儒道文化的演义;《红楼梦》以入世写出世,一个偌大的家族,权倾朝野,富可敌国,到头来只落得“呼啦啦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最后以“好了”歌收场,无外乎是人们尤其是士人由儒入道的心路历程。儒道文化具有巨大的渗透力、感染力,甚至可以说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融入到了中国人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为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提供法则和方向。正如英国人李约瑟所指出的:“儒家和道家仍然是笼罩中国人思想的两大主流,相信将来还有很长一段时期会是如此”[1]。

相对于儒家文化而言,以《老子》为经典的道家文化更富于超越性,它是对世间人生百态、万事万物的超越性整体把握,因而是“道”上的彻与悟,“德”上的根与源,是中国哲学所达到的最高峰。它突破性地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性、根源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万物存在的依据、人生之究竟意义等的深刻反省,建立起了一个系统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系。因此,陈鼓应先生认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就考虑问题的规模而言,无疑是道家最为宏大。儒、墨、名、法诸家都基本局限于人类社会之中,唯有道家能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中国哲学的特色,就思维方式来看,最重要的莫过于道家老子所开创‘推天道以明人事’与‘天地人一体观’以及‘对立’与‘循环’的思想法则;而就思想内容而言,则莫过于道家老子所提出的‘道论’”[2](P336)。

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高峰,《老子》无疑是中华民族逐渐创造、积累、发展的生生不息的、以内在思想活力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每个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无价之宝。因此,《老子》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有价值的。本文拟从目标价值、内容价值、方法论价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目标价值:提供了一种“遵道尚德而 任自然”的民族文化视角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历来都是明确和统一的,不同时期、不同的代表人物虽有不同的提法或者概括,但其内核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有新人”。这个目标是以人为本,从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实、民族与未来等多个维度提出来的一个综合性目标,也是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范式。中国人其所以成为中国人,中华民族要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优秀分子,必然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诸要素中,《老子》思想是其民族精神的内在活力,为其提供绵延不绝的思想与文化养料。也就是说,理想是蕴含民族精神的理想,道德是具有民族传统性的道德,文化是以民族文化为内质的文化,纪律是国情与民情所规定的纪律。因此,民族文化与精神特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

从“有理想”目标的民族性考察,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和一个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而小康与和谐的理想离不开对《老子》的自然观和“道论”的遵循。在《老子》的自然观看来,“宇宙是一个和谐的、平衡的整体,这种和谐、平衡的状态,是通过构成这个宇宙的万事万物自身不受外在强力干扰的存在与发展而达成和维持的。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通常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才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保持良好的关系,整个宇宙就在万物的最佳状态和良好关系中达到了和谐与平衡,发挥出最大的功能”[2](P88)。因此,《老子》强调“无为”,即强调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反对强作妄为。“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等都充分表明老子的自然和谐观。当然,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积极“无为”,是有效达成和谐目标的“无为”。因此,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可见,老子的“无为”,就是要人们特别是领导者遵循规律,顺应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短视的、功利的干扰与破坏,以切实保障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亦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这应该是一个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视角。

就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我们所建设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生活条件能充分满足人们需要,使人能够饱食暖衣、安居乐业的社会,而且应该是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环境宽松、心态平和、相亲相善、无欺无诈,令人身心愉悦的社会。在《老子》看来,建设这样一个社会,首先要遵从天道,“天道”的品德突出地表现为公正无私、没有偏爱、平均平等。因此,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三十二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七十七章)。在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老子的“天道”是为善的、利人的、均等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它包含了对一切人甚至是自然之物的大爱,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幸福感、愉悦感,哪怕物质财富不那么充实丰富,也会有一种自得其乐、处之泰然的满足。其次是要“小国寡民”。“小国寡民”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同时也是其“无为而治”政治主张的具体化。《老子》第八十章对此进行了集中阐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针对战乱和老百姓的颠沛流离,老子以小国寡民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有其天真幼稚的一面,但实质上他所强调的是清静无为,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不受各种强制力量和繁琐规范约束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的状态,是一种更高的“自性由然”的社会生活境界。应该说,比照当今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老子》的遵“天道”与“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具一定参考价值。

就“有道德”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文化性而言,我们所强调的是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并通过道德认知、体验等途径实现道德的内化,以造就“有道德”的人。而这种“造就”往往把德当成了一种外在约束,主体则是德的化育对象。在《老子》看来,这是一种无德之德。因此,《老子》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在这里,“上德”是内在的德,完全出于内心之自然,是对道的遵从,这才是真正的德。“下德”是外在的德,是需要执守的形式上的德,这种德是与内心相分离的,因而不是真正的德。而上德之源在道,道与德是一体的,只有真正地仿效自然之道,人就可以成就“上德”,这就是《老子》五十一章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命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老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推天理以明人事,以及天地人一体化的思维路径。因此,他强调“上德若谷”,“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之赤子”。反观现实,当代社会的道德状态,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现象,其实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德之德或下德。因此,回归老子的上德境界,是实现“有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实现“有文化”目标方面,《老子》也是大有裨益的。《老子》的文化蕴涵是很丰富的,但《老子》决非老子一个人所创造,它所蕴涵的深邃哲理、高超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都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和智慧基础上的发展与提炼。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路,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3]。《庄子·天下篇》也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2](P880)。可见《老子》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长河中一颗明珠,对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它代表了中华文化一个重要方面和一种发展格局。每一个中国人,其文化品格、文化心理、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即便是不识字的村野老者,他们也可能文化涵养很深、“道行”很高,对于贵和、谦下、不争等都会有很深刻的人生感悟。因此,对于一个炎黄子孙来说,不知《老子》不能说有文化。

“守纪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中,应该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那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与秩序,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统一与稳定发展。这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核心问题。在老子时代,天下大乱、社会失序,政治秩序成了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因而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儒家“复礼”、墨家“兼爱”“尚同”、法家“任法”,老子则认为一个好的社会秩序是完全必要的,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但社会规范和秩序不应该是人为的、强加的,更高更好的秩序是自然的秩序,自然的法则,人们不需要强制而自动遵从,有了本来如此、自然如此的法则,社会就会自然安定。而自然法则建立的关键在于“王者”。因此,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这种观念,在人为的法则因利益而偏私的情况下,是有利于纠偏补失的。因为,事实上很多社会混乱是由不公正的“霸王条例”造成的。

二、内容价值:创造了一种具有阴柔美

的“水德”和“圣人”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教人做人,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教导其成员如何按照其理想、标准和规范做人的教育。而教育人做人的基本依据是“德”和做人的标准。在这方面,《老子》的重要贡献就是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种作为本源的“水德”和作为本源的“圣人”标准。老子的哲学具有女性崇拜的重阴、尚柔、守雌、好静、崇俭、尚慈、谦下等基本特征。因此,老子的道德思想也具有浓重的阴柔特质。在拟人的思维中,老子把“水”推崇到一个至高的地位,认为“水”的德是一种“几近于道”的德,因为水是至柔至弱的而又是攻坚克刚,无往不利、无往不胜的;是甘处下位、尽其所能贡献自己去帮助别人的,但又是不和别人争名夺利的;是圆中则圆、方中则方,阻之则止,决之则行,但又是击之无创、刺之不伤,谁也不能改变其本性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因此,水德是上德之美,是上德之人所应有的柔弱而刚强的品格。

由是而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而这三宝是当时社会女性首领美德的集中体现。程伟礼的解读则是:“‘慈’,既有母性的爱护备至、仔细入微、深思熟虑、举无不当的柔情母爱,又有女性的忍辱负重、无私曲成的宽容。‘俭’是‘徐而不费’、‘以约为纪’的意思,近‘节俭’的含义。‘不敢为天下先’,是指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这是女性谦卑而后人的意思”。阴柔的女性美德,具有鲜明的慈爱、忍让、宽容、退守、谦下等特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持续不断地发展和延续下去,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行资源。即《老子》第六章所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当然,这种德行在社会生活中要体现出价值来,就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十章),“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六十八章),即有所奉献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邀功,有所建树而不把控,功成事遂而身退,而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争锋,善于用人的人则处于人之下。只有把握了这种“玄德”和“不争之德”的人才是上德之人。而作为统治者、处于高位的领导者更要具有这样一种道德,当其能够“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的时候,他就是有上德的“圣人”。

“圣人”二字,是《老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老子》81章,仅5千言,就有26章32处提到了“圣人”,而儒家经典《论语》只有4次提到“圣人”[2](P32)。老子认为,圣人是推自然法则于社会的得道、行道之人,是人中之杰,既融合了上古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是现实人格的理想化和提升。老子的“圣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体现了天道自然无为的基本精神并治国理政于无形之中。如《老子》二章及六十六章所言“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因为这样,圣人所达到的治国理政的境界,是“太上”之境,即“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十七章)。

二是,保持了纯朴自然的心态,即大智若愚的“愚人之心”。这种愚人之心就是不斤斤计较,不精打细算,不趋利机巧,甘守淡泊,澹然处世,无所居心,有着婴儿般淳朴质真的心态。这既是一种自我修养之境,又是圣人用以治国的指导性原则。对此,《老子》的描述是:“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二十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三章)。这里的“心”是指诈伪之心,这里的“志”是指贪欲竞奔之志。因此,老子在这里不是搞愚民政策,而是要老百姓返朴归真,而不机巧妄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也是表达这样一层意思。

三是,以民为本,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自己的意志,他们以老百姓的意志为意志,以老百姓的是非好恶为判断标准,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最大利益。由于充分体现了亲民、爱民,以民为重,为民谋利的本质特征,因而“圣人”是可以托付天下、成就其大的人。《老子》中关于这方面的阐述很多,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

四是,不求奢华,被褐而怀玉,知足常乐。如《老子》第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老子》又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七十章)。因为,老子认为,过分奢侈是有害的,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既然奢华贪欲是有害的,是所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因此老子提出了知足、知止的对策,就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知足之足,长足矣”(四十六章)。

五是,注重自我反省,有自知之明且能自我纠正。老子在第七十一章中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里的所谓“病”,做名词时,就是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做动词时,则是对自身缺点和不足的认识。在老子看来,圣人没有缺点和不足,并非天生正确,而是能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心改进,所以圣人就不会犯错误。

综上所述,老子的水德在于柔弱、谦下、后人而善利万物,老子的“圣人”则在于遵自然之道路,纯朴爱民,节俭少欲,自我反省。而这些既是传统的民族美德,又是现实生活中常人所缺少的品德。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水德”和“圣人”的范式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三、方法论价值: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核

心的认知、思考和修身的方法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思想方法的教育。正确的思想方法是正确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老子》思想体系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为中华民族构建了一个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仍然是“道”,认识“道”、把握“道”、应用“道”、回归“道”是老子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首先,老子强调知“常”识“道”。“常”就是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如果人们能够去探寻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就能认识“道”,并能由此实现“道”的持续发展。比如,《老子》十六章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因为“道”不仅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又是人类认识的最高目的,而认识“道”的方法也是与一般知识学习不同的,普通的求知活动是“为学日益”,而求道的方法是“为道日损”,即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这里的“损”就是要尽量减损那些人们内心的偏见、成见、欲望、智巧,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以至于达到对“道”的认识。

其次,老子强调涤除玄鉴,绝圣弃智。玄鉴即人的内心之镜,可以呈现人的内心体验,照见人的真实想法。老子认为要认识和体悟“道”,就是要回到自己内心,静思默想,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去除机巧诈伪,这样才能体验和认识到“道”的存在。即老子所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十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四十七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即“道”的境界,户、牖、兑、门、锐、纷、光、尘都是人们自以为“圣”和“智”的那些东西,去除那些东西,人才能得“道”。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

第三,老子强调以“对反、循环往复”的思维方式来把握“道”。老子认为“道”流布和渗透在一切事物之中,并寓于天地人一体性的关系之中。事物的对立与依存关系中蕴含着“道”,“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把握了事物的对立依存关系及其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就能把握“道”。因此,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二十六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动”(四十章)。对此,陈鼓应先生说:“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对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对反关系及其相互依存和转化的深刻认识,老子极为善于从事物反面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出了一些与常识常规相反的观念和方法,这些观念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可以出奇制胜,收到常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以退为进、欲取姑与等等,都是‘用反’的典型。所有这些都属于一种逆向思维,或称反向思维,它是老子辩证思维中最具特色、应用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内容”[2](P171)。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老子的“彻”与“悟”或者说老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较好地把握了事物对立转化的辩证关系,对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因而《老子》中的许多著名论断至今脍炙人口、影响至深。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物壮则老”(五十五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七十六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等等。实际上,两两对立的概念在《老子》中比比皆是,五千言中,巧拙、动静、盈冲、曲全、枉直、雌雄、强弱、进退等相反相成的概念就有80余处[2](P176),且这些概念涉及到了天、地、人等一切当时认识水平可能达到的领域。

第四,老子强调“道”的运用和实践,在于“用弱”,即“弱者道之用”。老子的哲学观是以阴柔为基调的哲学观,“弱”是与“刚”和“强”相对立的概念。在老子的哲学中“弱”代表了事物的生机和活力,是事物发展的有生力量和积极因素。因此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由此,老子特别推崇水之柔弱,认为这种柔弱是比刚强还刚强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为了防止和延缓事物因刚强而走向死亡,老子提出了“守柔”的对策,即其第二十八章中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因为“反者道之动”,所以就要“弱者道之用”,守柔即是把握弱,把握住事物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用弱”、“守柔”是一种新奇的方法、积极的方法、高明的方法,也是老子逆向思维的实际运用,对于保持“道”的长久生命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强调修身是对“道”的回归。在修身方面,老子提出了“见素抱朴”、“复归于婴儿”、“致虚守静”、“玄同境界”等概念。这些概念,实际上都是要人在心性方面对“道”的回归。如“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十五章),“道常无名,朴”。而所谓“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则是把婴儿当成了高于世俗道德的一种至高境界的道德;因此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也就是说,守在“道”上,少私寡欲,便可长久。而“玄同”即是“大道”,通过一系列的修省活动,人们就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而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与“道”合一和“玄同”境界。可见,老子的修身之道,即是对其所谓“道”的回归。

冯友兰先生曾指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4]。西方哲学巨匠黑格尔也曾指出,“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但中国人尚有另一特异宗派,这派叫做道家”[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据有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前面所说的自然观、道论、水德、圣人和对反、循环往复的方法论以及治国、修身、处世的道理等,都在长期的化育过程中成为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社会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的基本遵循。因此,中国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这样一种文化传承的实然状态,并努力挖掘其有益的养分,以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教育目标、丰富我们的教育内容、改进和提升我们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效性方面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主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97.

[2]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二十五史精华(第一卷)[M].长沙:岳麓书社,1989:188.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2.

[5]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学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9.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of Lao Tzu ’s

篇6

关键词:老子;无为思想; 《道德经》;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312-01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道法自然

“道”是《道德经》中的一个十分重要概念。其最根本的意义可以理解成自然无为。因此领悟了“自然无为”思想,也就把握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道德经》明确指出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应该归于自然。一切顺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把自然放到最高的位置,所谓道也只是自然之道。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存在着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发展规律或秩序,人应该顺从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要强行去改变她,从而影响事物发展,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老子强调无为并非消极无所作为,而是切莫做有悖于规律的事。

(二)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顺其自然而不妄为之意,即人们只要遵循“事物的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任意妄为,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保持事物的本来面目,一切就都会水到渠成。“无为”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无为”的必然结果。老子的“无”中包含着无限的“有”,包藏着无限的生机。,任万物生长,生灵涌现、勃勃生机。社会也当如此,不扰民,不挑起战争。让人民在和平、宽松的社会环境里自由发展。让人的个性得以发展。最终达到无所为而无所不为的效果。“无为”是顺其自然的无为。世间万物都应遵循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不应加入人为的扭曲。因为事物本身就存在发展的可能性和潜在性,顺其自然即是“无为”。掌握自然存在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顺其自然,不强其难,就可大有作为。如老子所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即了解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全,无不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顺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免于殆。由此可见,老子的“无为”思想是要求人们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让万物在自身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反朴归真

老子的“道”为至朴之“道”,同时也是至真之“道”或至善之“道”或至美之“道”。为了防止人性的异化,老子主张“绝仁弃义”,老子主张绝弃,旨在回归于自然之“道”。保持人的本真面目,不因外界的因素丧失自身的本性。让自己的本性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老子告诫人们“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知道自己优势,却使自己保持谦虚的心态,而且宁愿像那天下两山之间的空谷一样而虚怀,以复归到原始未化的纯真质朴的本性状态。

二、老子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老子的“无为”思想,顺其自然是其出发点,要求人们要遵循事物发展中所蕴含的规律,要求有规律、守规律、符合规律,这样才能达到“无不为”,这就是要求人们做事要追求“真”,掌握“真”,而达到“真”。

“无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治理思想。老子说的“柔弱胜刚强”p“清静为天下正”,都是“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思想。它要求领导在构建企业管理文化时,持一种“放任无为”的态度,除把必要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外,应把更多的权利留给下属,让下属有充分的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这样才能使下属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办事,调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使领导能够摆脱细小琐事的烦扰,集中精力去谋虑企业大局方面的事。这样上下配合,各司其职,才能做好工作。

“无为”思想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交技巧。老子主张以柔弱退让处世,主张要谦虚礼让,宽厚待人,因为“善用人者为之”,老子奉行的以退为进的社交风尚,在全社会推广,就会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礼让、虚怀若谷的高尚社会风尚,这有利于我们国家安定团结,从而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宽厚退让,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群体的和谐,加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融合力,从而使中华全体名众齐心合力为建设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作出贡献。

有、无是对立的两种状态,但又是统一的,都是道的存在形态。道家主张无为,始终是在努力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两种对立:一是现实社会中违背人性的纲常法度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对立,二是凭借有限的知识妄自尊大的人与自在无为的大自然的对立。老子告诫人们要以谨慎的态度对待人生、处世待人。矛盾是在所有事物中普遍存在的。因此,就要使人不被表面的现象和片面的感觉所误导,对事物的转化保持清醒的认识。这样面对人生、看待事物,就会使我们以平和的态度看待一切。

总之,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生态平衡、享乐主义等思潮面前《, 道德经》无疑启示着我们对待自身对待社会对待自然的技巧。

おげ慰嘉南祝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2]陈恨水注译.《老子道德经读本》台湾:文国书局,2004年版.

[3]《春秋》老子原著,黄朴民撰《道德经讲解》长沙:岳麓书社, 2005年版.

(上接306页)

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

2.传统图案运用到现代服装中新的特点

中国还曾经被誉为“丝国”,中国丝绸的纹样特别是丝绸织花纹样,在世界纹样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花型成为人类织品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至今忍受到推崇。丝绸纹样以大提花为主,花纹精细,色彩亮丽,纹样题材与织物高贵华丽,软柔飘逸的风格适应,形成多种传统的织物和纹样。如先秦陶器,金属器,漆器纹样的绸缎纹样;秦汉魏晋的鸟兽、云气、山水,文字的纹样;隋唐缠枝,团花、小朵花,小簇花造型的瑞锦,对雉;宋元写生折枝纹样,大小宝相花纹样;以及元明清三代的织棉纹样,借鉴中亚风格的纳石失,各地特色的“宋锦”,“云锦”等纹样;清代“彩织花鸟图”,“香莲重麟”锦纹样,以及吸纳国外纹样风格的洛可可式的大卷草、倭式小草花,波斯式回回锦纹样的纹样和整枝花草的纹样等等;[3]在中国丝绸织花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至今仍在丝绸织花纹样中绽放着异彩。现今丝绸织花纹样风格,大都沿袭了祖上的传统。在服装上的运用,鉴于其高雅的格调和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以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在体现中国民族风格时,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结束语

然而一提起中国民族风格,人们便会联想到旗袍服装,龙凤飞舞的图案……这样的服装或许作为表演服或者礼服还比较适合,但比较难以让被发现代文明、时尚文化所左右的人们所接受。当然,我们也不能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复古怀旧情怀而一味把马王堆出土的样式照搬出来,并将大团花、中国龙、牡丹等图案统统罗列。只有在传统服装中注入新文化、新概念,才能丰富内涵,提高品味,才能让人认可。上海APEC会议引发的“唐装”热,流行的“唐装”差不多全是丝绸的、锦缎的,大团花、di多C样式wenwe子边等,并没有太多实质的创新。绝对不要简单地把老祖宗的东西拿出来开发,说这就是弘扬民族文化,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传统服装和现代生活方式、现在审美情趣等相结合,创造出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服装,这样它才可能长久。可以说这样的设计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因而它并没有成为经典而保存下来,它还需要改良,需要吸收新的服装语言,使这种民族服装既具有东方特色,又符合服装的流行趋势。

おげ慰嘉南祝

[1]徐 雯.《服饰图案》[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6.

篇7

关键词: 语文教师老子思想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一直以来,《论语》被定为我国教育思想宝库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自汉代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教化一直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传承至今。而作为其对立面的道家却有意无意地被摈除在外。但笔者认为,在教育思想方面老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教学有深刻的启示。

一、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这段话折射到教育中就是指教师要善于行不言之教,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自由。教师要适时而言,适时而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就语文教学而言,具体实施表现为:

(一)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思考问题,力求明确地表达。李海林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是提高学生使用母语的能力,以满足需要。使用母语的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课程标准》称语文实践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我们应提倡准确、熟练、有创意地表达,在语言实践运用中增强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提高使用语言的自由度和创造性。此外,因为语言能力的不可传递性,语文教学方法只能是教师的指点、扶持,也就是遵循启发诱导原则,以提供样品为主,求得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的自悟自得。

(二)教师的启发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没有学生的主动思考垫底,教师的启发就是是无效的、徒劳的。学生的思想也是麻木的,这势必会导致课堂上教师的启发将沦为滔滔不绝的讲解和机械的灌输,教师只能在没有学生回应的课堂上唱独角戏,犯了语文教学的大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设置有质量的问题。教师可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引爆点等设疑,即在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提出疑问,让学生产生一种“跳一跳,摘桃子”的想法。青少年天生就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自然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吸引,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而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相反,如果问题质量不高,学生就会有如品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即使课堂“问”“答”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最终也只能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2.适时启发。学生自己感知并初步理解课文,“可是深奥些的地方教师必须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叶圣陶语)这会使学生不太明确的思想豁然开朗,有了认识上的深化。例如蔡澄清老师在教《祝福》时,先分析祥林嫂的第三次肖像描写,使学生明白祥林嫂老死的原因,然后反问学生:“说老死,一般指七老八十的死亡,祥林嫂多大岁数?她是一个不到四十的中年妇女,按照生命的自然法则正是年富力强之际,怎能说她是老死的呢?”学生很长时间处于焦虑的思考之中,百思不得其解。在这关键时刻蔡老师引入一句俗语“富家出少年”,轻轻一拨,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豁然开朗――祥林嫂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因为遭受迫害之深,生活极度凄苦,所以她超前衰老,说她老死的更能深化作品主题。

二、因材施教

老子认为人的性格、物的性格都是存在差异的。所谓“夫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对此,他要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些都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不同,并且要深入了解学生,“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做到有的放矢,所教恰是所需,使“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差异”(《课标》)。

(一)针对不同的课文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于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多多朗读、背诵,体会其节奏美、韵律美,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戏剧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进行班级演出,加深印象,掌握戏剧的矛盾和主题。

(二)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教学的内容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好”学生吃得饱,“差”学生不吃夹生饭,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然,评价也要因人而异,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说“有些‘差生’开始作文标点全无,段落不分,就先批他的标点,绝不求全责备,只要标点正确就可以给较高的分”。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成就感,有积极性,有学习的动力。

(三)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个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除水平发展不平衡外,还会出现不同的偏向和缺陷。教师要使学生扬长避短。上海特级教师沈蘅仲先生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对写长而空文章的学生指导其注意简练,要言之有物;对写短小而单薄文章的学生则鼓励其开阔思路,丰富内容;对言行有些浮夸、学习好高骛远的学生则教育他切实做些艰苦的工作,练些基本功;对情绪比较低沉、情感不够健康的学生则启发他们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此外,批评教育学生也要注意学生的气质性格。对于外向、开朗大方、大大咧咧的学生,教师只有严厉些才会产生效果;对于内向、腼腆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要点到为止,以免伤害他的自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使用恰当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求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循序渐进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的心理发展进程及对知识系统的认识过程都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之甚少,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要扎扎实实,从细微处做起,点滴积累,汇涓成海。应试教育中,一些教师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注意基础知识的巩固,盲目机械地做卷子,搞题海战术。这样做,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无异于建筑空中楼阁。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是整体的、连续的。懂得词的构成才能谈短语的搭配;懂得句子的含义才能谈阅读的理解、作文的创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相反,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盲目进取只会导致失败。正所谓“者不立,跨者不行”。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之际伟大的哲学家,他有着丰富的知识,博学善思,其思想在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他为代表的道家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大渊源。我们必须对其充分重视,使其教育思想为我们语文教学所借鉴、利用。

参考文献:

[1]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2]燕国材.老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

[3]郭睿.老子“无为”思想与主体性教育[J].山东社会科学,2003.

篇8

【关键词】老子思想;企业薪酬;激励模式;存在问题;措施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促进了全球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激励的竞争中,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必须要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上,建立薪酬激励模式,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运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薪酬激励的理论概述

薪酬是指劳动者依靠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劳动报酬的总和。激励,简言之就是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把其潜在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薪酬激励就是有效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促进效率的提高,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盈利的同时,员工的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实现自我价值。

要想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薪酬激励模式,必须要有相关的理论性支持,最主要的薪酬激励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人性假设理论。是企业在管理理论中的主要前提,主要是对员工的本性进行设定,以便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能够为企业做出贡献,要求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要具有远大的抱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二,激励理论。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适当的薪酬管理制度,用法规对企业员工的各项行为进行规范,实现激励和惩罚的有效结合,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的双赢。第三,薪酬激励。主要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的目的,通过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实现企业薪酬管理的目的,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符合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

二、企业薪酬激励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观念落后

当前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大多采取对员工一视同仁的态度,技术人员与企业员工之间在薪酬管理上没有区别,缺乏对技术人员工作动机和工作方式的了解。虽然技术性员工在企业员工的组成中占有较少的数量,但是却为公司创造了较大的价值,但是在员工工资的构成形式上来看,与其他基础员工的薪酬没有较大的差别。企业缺乏对现代化薪酬管理制度的深刻认识,没有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错误性的认识,不能通过薪酬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只是将薪酬当作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没有实现对员工的岗位评价。因此,薪酬管理制度在企业的管理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造成薪酬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影响着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影响着企业的业绩。

(二)薪酬激励内容单一化

企业在进行员工工资发放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工作量来进行员工工资的核算,没有对员工的技术能力进行考量,对员工积极性激励的最主要方式也是以金钱为导向,忽略了非经济薪酬为主导的员工激励制度,不能发挥薪酬管理制度的作用,员工也不能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由于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大多数企业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却没有实现创新,还在沿用传统的薪酬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内容呈现单一化的特点,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真实需求来制定薪酬管理制度,无法与企业员工的价值进行有效的衔接,员工业绩能力不能在薪酬上体现出来,导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感受不到付出与回报的正向比例关系,不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长短期激励措施不利

当前大多数企业员工的工资薪酬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当前表现上,与员工的未来发展无关,该项薪酬管理制度的规定,忽视了对员工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缺乏长期性激励制度,导致员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只注重在工作上的表现,没有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做好长远的规划,但是短期的计划对员工不能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不利于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企业坚持短期性的薪酬管理制度,还会导致企业员工的流失,并且对于普通的员工,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对企业经济目标的建立,企业高管通常是将员工作为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对企业薪酬的短期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薪酬制度不公平

薪酬管理制度在企业的实施,可以作为企业员工与同行业竞争的有效手段,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会缺乏一定的公平性,表现出只拿高工资来对企业员工进行挽留。企业实行薪酬制度,能够增强与其它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企业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企业薪酬公平化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当前,大多数企业没有能意识到建立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的岗位职能划分和工作内容无法体现出与其它企业的差别性,不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另外,企业的薪酬制度不透明化,主要表现为员工之间不允许相互询问工资,员工对于自身的岗位价值不明确,不清楚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三、老子思想对企业薪酬激励模式的借鉴价值

(一)激励薪酬之“道”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激励薪酬之“道”,主要是道家学派当中的“道生之”转化而来的,是当前老子思想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正确运用。“道”是老子思想中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能够运用到企业的管理思想当中。“道”在企业薪酬管理当中,主要是根据该模式的基础和原则,运用到企业薪酬管理中来,以便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根据“道”思想,应该正确把握企业薪酬管理模式的特点,能够提升企业员工学习薪酬激励制度的积极性,能够更好的借鉴其它企业成功的经验,提升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老子思想在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建立适合的薪酬管理制度,消除企业内的不必要的干涉,让企业员工能够回归到自然的本性,促进自主和自我本性的实现。

(二)激励薪酬之“德”

在企业薪酬激励模式中运用老子思想符合当前中国式管理思维,其中“道”主要是指,关于员工道德方面的内容,主张要建立从上到下的薪酬模式,注重对员工自身“德”的培养。通过认识人性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到人性对于企业员工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对不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行为进行体现。老子思想中提倡与世无争,但是注重的并不是物质生活方面的保障,员工在企业实际的工作当中应该注重要用薪酬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生存和发展。由于现代化的企业员工都会面临着较大的社会压力,为了能够在企业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大多数员工常会感觉到厌倦和不安,老子思想中的“德”,深刻的反映了企业员工想要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在制定企业薪酬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用“德”来进行引导,并激励员工去积极的工作。

(三)激励薪酬之“物”

将老子思想当中的“物”融入到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来,主要是指需要在现代化的企业当中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将人作为企业管理的附属品,而是需要当作管理的主体,以便能够激发员工自身的潜能,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企业内部实行激励薪酬制度时,必须要体现老子的鲜明人本化特征的思想,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将人本原理作为企业薪酬管理思想的主导型思想,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

(四)激励薪酬之“势”

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在企业内部实行薪酬激励模式,以便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老子思想中的“势”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应该遵循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在薪酬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善于发现问题和把握问题,通过建立薪酬核算制度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解决问题,完善薪酬激励制度,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是处理企业存在问题的重要表现。通过在薪酬管理模式中实行老子思想,能够促进员工努力工作,促进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了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了企业员工服务队伍的建设,也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基于老子思想的企业薪酬激励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企业培训制度

企业薪酬激励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健全的培训管理制度来实现,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让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明确以“慈”为怀的重要性,真正从员工的角度进行出发,发挥员工在工作中的自我价值,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进步,所以在制定企业培训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两项工作内容:第一,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定期的进行技能的培训和辅导,能够让每一位员工都掌握独特的技能,该种员工培训形式能够节约培训管理的费用,扩大员工的职业技能。第二,应该建立员工培训制度,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效等,能够起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实现对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为员工的晋升奠定基础,能够解决培训资源不均的现象,防止培训资源出现重叠性。所以必须要将企业员工的培训作为企业投资的一种,并且要从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培训,从而激发员工进行奋斗的热情。

(二)建立绩效考评体系

在企业薪酬激励模式中,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绩效考评机制,主要是指要对企业员工的工作信息进行了解,为员工的发展奠定基础。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员工的工作潜能进行开发,以便更好的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采用全方位性的评价形式,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内容和员工构成进行监控,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并针对员工的具体情况,建立绩效考核表,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考评成绩进行系统的分析工作。全面性的考评体系,以其自身具有的全面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能够将对员工的评价及时反馈给员工,以便员工自己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给员工提供职业生涯渠道

企业在运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对薪酬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薪资和职务来评定的,位于管理层的员工工资要高于技术职位,公司的技术人员工资相对较低,并且岗位晋升也很难实现,造成员工流失现象严重。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并建立双重性的职业生涯渠道,将职位晋升作为提高企业员工的关键内容,对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将他们晋升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将职业生涯的两条道路形成对立的关系,每一项专业技术职务都要有相关的等级与之相对应,保障公司员工的薪酬合理性。

(四)实行薪酬激励柔性化管理

通过老子思想在企业薪酬激励制度中的运用,能够塑造柔性化的企业薪酬管理氛围,不再是采用对企业员工实行下达命令的方式,也是员工自身具有积极的意识,能够实现民主协作,对员工进行激励。在薪酬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薪酬制度柔性化,以便促进员工能够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不仅要对员工施以物质上的奖励,还要对员工施以精神上的鼓励。另外,需要增强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沟通,在薪酬管理制度上无法保障每个员工的利益,不能保障公平性,所以只能用员工满意来衡量薪酬制度的合理性。

五、结论

当前社会是经济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制度给予重视,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能够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老子思想在企业薪酬激励制度中的运用,为该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价值。人本思想是老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关键思想,应该尊重每一位员工,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薪酬激励制度,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章元.辽宁盖州地区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高友民.多元化战略的薪酬管理及其契合与协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3

[3]袁重生.基于子公司视角的央企集团管控模式选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篇9

论文摘要:“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诸家均有论述,而尤以道家为代表尸‘无为而治”是众多思想家所推崇的管理伦理思想,也足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在中国历史上,无为而治的管理伦理思想曾被一些明智的统治者所运用,发挥着安定社会与民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研究道家思想的热潮悄然兴起,人们开始从现代管理伦理的角度来诊释其管理伦理精义。这一思想开始走进企业,走进管理领域,走向世界。因此,将“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有许多智慧之源,足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提高现代管理水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能为学校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智慧。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而对于祟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管理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它的巨大功能,潜移默不匕池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范妞寸中华民族特别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主练《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先生给它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徽”。不仅如此,老子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刁鲜”。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系说“老子是国际性的”,美国学者蒲尧明肯定《老子>`.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纽约日水限》曾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意叉。本文拟对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借鉴意义进行阐述。

一、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李生龙先生:无为论》,对此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将自无为”归纳为互相联系的两种含义:或是没做什么,表示一种存在状态;或是不要做什么,表示一种行为禁忌。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细细揣摩,“无为”所衍生的各种内涵都是以这两个最基本的意思为根据的。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默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嵘73章)对于管理者,老子主张“为君之道以虚无为本。”同时,道家认为,君道与臣道是截然不同的,君主遵循天道,无为而尊,臣下遵循人道,忠于职守,有为而累,二者不可混同。《庄子.天道》篇中说:“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而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君无为而臣有为,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君无为”,在管理伦理的实践中如何运用呢?道家虽说:“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一大宗师》,但还是作了可见可受的周密安排:一是以静制动,“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厂‘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赚36章)。作为人君的“我”,外表玄默,内蕴精明,臣下莫测高深,而只有竭其才智以效君王;二是知人善用,因材授职,用其所长.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辑楔,修者以为搁粮,短者以为朱儒杆护。无大小修短,各得其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群臣各得其宜,也就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为君王效劳:三是使群臣得分职守而治。“官得守其分”,各司其职,自然也就可以有条不紊,做到“无为而治”了.

二、以老子管理思想检视当代中国高教管理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前沿化等显著的特点,这种趋势使大学职能从单纯的教学育人,到教学与科学并重,再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产推动器,,为社会直接服务,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越来越紧密和直接。如此复杂而发展迅速的现代高等教育,给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使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困惑与挑战。

1.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

应该说,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经过了新一轮的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调整才刀波了原来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行业不再主管高校,实行国家与地方两级管理体制,解除了高校原来许多行政束缚,高校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活力与自由。这也是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冷静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与过去相比,在制度上并未有根本突破,以政府行政为主的纵向集中管理模式并未真正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仍然主要是一种上下级行政关系,而不是依据法律规范而建立的公共权力机构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法规,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透明度不高,在经费分配、成果评定、学科申报等方面一些非学术、非市场的人为因素常常导致“暗箱操作”,损害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力学主体,一些改革与创新的措施常常举步绷陈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与能动性的发挥。

2.师生的办学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高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管理内容上讲,既有行政管理,也有大量的学术管理;从管理对象上讲,广大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广大学生作为学校“产品”,本身参与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还能自我加工、自我塑造;从管理手段上讲,习椒力性影响与权力性影响同样重要,甚至作用更为持久、广泛和深入。

这些特点,长期以来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和忽视了。高校内部管理的现有组织机构与模式仍然沿袭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学校管理机构只是政府行政体系在高教系统的延伸,主要靠领会上级意图、吃透文件精神、贯彻执行各种行政规则来发挥和实现高等学校的各项职责与功能,对安全目标的追求成了管理者们的首选目标,而创新与发展则退居其次。同时,“行政化”,了的高等学校主要按行政组织的规则运行,强调行政权威,机关行政人员成为了学校的主角,教学科研人员在相当程度上成了行政系统的被支配者,其声音只能作为行政部门的咨询与参考,缺乏参与制度建立和决策管理的机会。这样,压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高等教育发展所必需的交换、交往和互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行政权力需要限制

现在,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中权力结构失衡,行政权力强大,学术权力弱化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在学术活动中的领导决策作用,学术白主性被行政权力所压制,不可避贫梦也产生某些偏差,甚至造成决策失误。

由于人们长期的观念沉淀,“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学术权力的发挥不穿上行政系统的外衣就似乎没有应有的权威,这样导致学校决策与执行机构不分,机关行政人员队伍庞大,师生唯官是从。因此,需要又水行政权力进行限制。道家关于“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伦理思想是极有启迪意义的。所谓“君无为”,在高校内部就是要管理者放手让权,不要过多地用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活动;而“臣有为”则是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险与积极性,加强学术权力。以教授专家为核心,以各种“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为表现的学术权力,构成学校权威的基石,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与利.研以及其它方面的发展都起着内在的支配作用。因此厂一所高校要真正提高质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积极作用。

4.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管理人员是管理的执行者,其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管理的成效。正如《老子河上公章句》所言:“圣人以身率道,不言而化,万事修治,故能成其大。,要求管理者自觉按照“大道,,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民众作出表率。目前高校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校级管理层成天忙于日常事务而无瑕考虑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抓住机遇进行改革与发展的大事,或者虽有好的想法与举措汀团愚到阻力就担心或借口怕影响稳定而不能坚持改革;二是重行政管理而轻学术管理,或者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术管理;三是重过程管理而轻目标管理,忽视高校管理中自主管理的特征,过多地干预和直接控制管理过程,激起师生的反感;四是颠倒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管理人员高高在上,缺乏对教师应有的理解与尊重,只向上级负责,不从实际出发,只会照章力事,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州爪硬管,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私淞性,阻碍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三、老子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高教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老子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发展到今天,我们将之归纳总结,从不同的需要角度出步织寸它进行现代意义的诊释,很准说准确地把握了它的真义,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大大拓展丰富了它的夕涎和内涵。释氏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现代高教管理,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结合现代高教管理的实际加以灵活运用:在宏又则层面上,“因顺自然”一遵循客观条件和规律,“因物自性,,一尊重系统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忌违背客观规律的“妄为”和离开自身实际可能的“强为”,否则只能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产欲速则不达”。在操作层面上,一是将“无为而不为”的管理伦理思想应用于高教管理的组织建设,实现重}L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二是应用“我无为而民自化”的管理伦理思想,以人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三是以“行不言之教”为指导,强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与水平。

1.重心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

老子的管理伦理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各种类型的管理矛盾与关系时,要紧紧扣住“治”这个目标,做到在处理各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时,最重要的是“官得守其分匕各级组织、各个部门责权分明、各司其职,各行其是,领导机关”无为而治窍—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的积极胜,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成效。

总结归纳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功实践,联系老子的管理伦理思想作为指导,我们认为处理上述关系的关键在于充分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专业设置自主权、教学管理自主权、文凭发放自主权、机构设置自主权界桂开自主权、干部人事自主权、职称评聘自主权、财务自主权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自主权。政府应立足转变职能,主要运用立法、规划、拨款和法律规定内的行政手段来调控管理的目标、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教育的质量与效益,而不是人为地随机制定一些临时性措施。实践证明,国易尔寸高等教育的间接调控手段越有效,大学就越有更加宽松的办学环境和办学自主权。同时强化社会、市场的监督、调节力量,形成社会、政府、学校三者的良好关系,用以制约和检验政府的调控与学校自主力、学的水平和质量。

2.以人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让人民有更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该吮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老庄新论》第九页)。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因其性则天下从”,说的就是领导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群众,而是要激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集中群众智慧,使决策符合于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无为’,其实,由于万众一心,完全能够达到“无不为”。这种人本主义的管理伦理思想和民主管理的原则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建立以激励为核心,以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使师生在“无为”和“不觉”中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力量,主动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仓J造才能。其次,建立良性激励机制,首先应该表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并且这种尊重是诚挚的、深切的、发自内心的,能让教师感到自身的价值,进而发现自己新的价值。表扬与批评则是激励人们情感的两大工具。领导的肯定会使教师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获得承认与赞赏是教师普遍强烈的需要。最后,.实行民主管理,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所特别强调。其‘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思想,说的就是要尊重民众的个险和创造性,使之行使主人翁的权利。高校实施民主管理,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3.强化素质,提高领导管理水平

老子自行不言之教”的管理伦理思想在高教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所批评的管理者“自视、自是、自伐、自矜”,倡导的“去甚、去奢、去泰,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也是我们进行高教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方。它启示我}i7}加强管理者的思想品德修养,重视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的作用。

首先,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的管理干部队伍。品德修养,是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着重强调的。老子说‘行不言之教”,其中一洲尺重要的意思就是指管理者的“身教”。教人易,自行难,高尚的道德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高校管理人员最重要的人格力量。借鉴老子的‘氏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结合高校实际,我们认为高校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加强自知、无私、宽容、诚信等方面的品德修养。管理者还应该具备诚信的品德。老子说“信不足,有不信”。意即管理者不讲诚信,老百姓也不会相信他。高等学校与其它单位和部门相比,特别崇尚伦理,这是因为它做的是人的工作,而且是面向人的未来的,所以对伦理的思考比较多,对管理者“诚信”品格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树立‘碱信”的意识,认识到诚信是管理者的无形资产,也是学校的信誉;要秉着“若烹小鲜”的态度,慎重决策,减少决策的随意性;要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制校,在学校树立诚信之风。

篇10

关键词:老子哲学 “道” 和谐社会

老子是道家始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的主张是“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而其核心“道”就是由《周易》和谐思想演化而来的,本质就是“和”,而且是《周易》所推崇的“太和”[1]。其主旨与当今推行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思想具有一致性,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法自然”

道化万物,道法自然,天地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他们源于“道”,是“道”的物化,是“道”的具体展现形式,人作为其中一份子,自然也不例外。人类源于自然,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要严格遵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行事,这是人对自然应有的态度。

人类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自然的赐予,而不是以占有者的心态毫无节制的索取,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人类应该按照万物生长的规律和时节进行生产生活,有节制地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资源。但是近几个世纪,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的开采能源、矿产等各种资源,而且为了满足一己之私,疯狂地捕杀各种动物、鸟类,砍伐珍惜植物,使得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森林开始减少,荒漠化肆虐。而且随着工业的蔓延,各种烟雾漫天,大量的河流被污染,动植物变异,病毒产生抗药性,生态危机肆虐全球,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且,自然似乎已经在向人类发起反击了:地震、海啸、台风、洪水、干旱各种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流感、疟疾、超级病毒也给我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非洲大量的饥饿儿童,流离失所的人们,越来越多的因添加剂、各种辐射而导致畸形的婴儿,此类不幸不胜枚举。一部分人确实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却是以更多人的无辜受害为代价的。

老子倡导辅万物以自然之道,力图劝诫人们一切作为都要合乎自然的秉性和规律,我们应该以道观物,从“道”的角度来审视人与万物的关系,寻求共存共生[2]。我们应该积极探讨并掌握自然的发展规律,按照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而不再以单纯的对物质的占有和对自然的支配作为行事准则,与万物同生共荣。当然,人类要求得发展,可能难免会与自然产生冲突,但我们可以寻求对自然最小的伤害,哪怕放慢发展的速度,也不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而换取发展速度,否则,当人类反过头来再去处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时,只会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人财物的代价,还不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人类需要摈弃不必要的贪欲,不要仅仅为了虚荣心或者尝鲜的猎奇心理,就猎杀一头珍惜动物或砍伐一颗珍贵树木。即使真到了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也应做好后续保护工作,采取诸如人工繁育等措施维持生态平衡。

二、人与人的和谐――“无为而治”

人之过,始于贪。欲望把握得当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展现非凡的成就,但欲望一旦失控,却也极易把人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刻意地去强求什么,顺其自然的生活,“无为而无不为”,如果你付出的足够多,做得足够好,你想要的自然会得到。如果你不付出,却还极力想得到,只会徒添烦恼或走向歪门邪道。

现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现实,尤其是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人们更是铜臭味十足,为了一点利益,哪怕是亲兄弟都可以拍案而起,大打出手,全然无视道德的存在。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投机取巧,贪污受贿,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某些当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利,肆意而为,公然藐视法律,令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国家之间亦是如此,美国打着人权的幌子,顶着联合国的旗号,攻打伊拉克,实则是为了本国能源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这却使得当地民不聊生,人人流离失所,也使国际关系更加紧张。

老子倡导“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核心是“为而不争”,不为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利益,以使社会各方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切实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3]。老子还讲“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也就是说人要认识到和谐是万物的常规,是客观规律,同时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它、了解它,并切实按它行事,才能称之为明智。我们必须认清这一事实,并把它当做日常生活中做事的准则,与人和睦相处,坦诚相待,用真心面对这个世界。国家也要努力协调各方利益,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结束语: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璀璨的一颗,我们不仅要很好地传承下去,还要努力挖掘其精髓,使其不断为我们所用,为我们现代的生活做出指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造福全人类。

参考文献:

[1] 杨鹏.老子详解 老子执政学研究[J].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