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英语范文

时间:2023-04-01 13:2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比较英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比较英语

篇1

【关键词】语音;词汇;语法

英语,不仅是其发源地英国的语言,同时,它也是英语国家的语言。17世纪初,首批英国殖民者横越大西洋,来到北美洲,建立了殖民地,他们将伊莉莎白时代的英语带到北美新大陆,成为美国英语的起点。由此可见,美国英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来源于英国英语,只是在北美洲特殊的文化、历史、社会环境里形成了某些独特的形式和含义,是近四百年来英语使用于北美这个地理环境以及受美国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变体。自从17世纪以来,英语在大西洋两岸的英国和美国各自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分别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发生了分歧,其中尤以发音最为突出。

1 语音方面的比较

有这么一则笑话,一位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火车站不期而遇。美国人性格开朗,喜爱交谈,闲聊几句就问到:“What is your job?”英国人回答说:“I am a clerk.”美国人听了惊讶万分:“Clock?Your job is to tick tick all day long?”对于英、美发音差别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误会是由于两国发音不同而引起的。同一个词,美国人念[kl?藜rk],而英国人读成[kla:k],后者在美国人听来,就成了另一个词clock。对于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和教师来说,要掌握英、美两国英语的差别,语音上的差异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1.1 辅音上的差异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辅音上有一些引人注意的差别。例如[t],[d],[n],当辅音[t]组成音节的第一成分时,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发音是一致的,如touch,tall,task,但这个辅音[t]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或紧跟在[r]或[l]后面时,美国英语中的[t]又轻又快,听起来象是[d]。例如writer和rider在美国英语中发音没有什么差别。此外,在英语单词 which,when,where等中,字母组合wh在英国英语中发[w],而在美国英语中发[hw]。再有,英、美英语在元音后r的发音上的差别。凡英国英语中不发音的元音后字母在美国英语中都要发音,如[ka:]、[ka:r];[g?藜:l][g?藜:rl]。

1.2 元音方面

英、美英语语音上的最大差别在于元音。首先,字母o在英国英语发[?蘅]音,在美国英语中发[a]。但是字母o后面跟着字母组合ng或者辅音[s]时,英、美发音一致,如song,cloth,boss;其次,英国英语中发[a:]音,在美国英语中通常发[?V]音,这是英、美发音一个显著差别,如[ha:f]、[h?Vf];再者,字母u或字母组合ue,ui,ew,eau,在英国英语中读成[ju:],而在美国英语中读[u]。

2 词汇方面的比较

英语词汇的大部分是两种英语共有的,其基本词汇构成是相同的,并不存在相互平行、独立的两个词汇系统,然而自第一批英国殖民者登上美洲大陆以来,英、美各民族按着自己的发展方式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英、美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上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上有所体现,特别是语言中最基本的材料――词汇中。本文尝试着从同词异义、特有词及外来词等几方面来分析一下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别。

2.1 同词异义

所谓同词异义,指的是在英、美两种语言中都有的词汇,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美国人来到英国,早餐时拿起菜单要了一份biscuits(软饼),可端上来的竟是些苏打饼干,非常纳闷,服务生向他解释道,英国人的biscuits就是美国人叫做soda crackers (苏打饼干)的食物。这位美国人品尝了一下,感觉味道还可以,于是招来服务生,让再来一些crackers。服务生惊呆了,原来英国英语中的crackers就是fire crackers(鞭炮)。

我们暂且不考察此故事的真实性,但是从中却可以清楚的了解一点:同样一个词,在英、美英语中可以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例如billion这个词,在英国英语中表示万亿,在美国英语中则是十亿;first floor在英国英语中指二楼,美国英语为一楼。英国英语要表达一楼则是ground

floor。

有这么一件趣事,讲的就是同词异义带来的误解:有一位英国人来到美国后,想买一辆saloon(大轿车),经过别人指引,他来到一个地方,结果发现这里竟然是个酒吧。原来美国人把saloon当作酒店(bar),如果要买一辆大轿车应该说sedan。

2.2 特有词

笔者在讲大学英语听力时,出现过这么一个句子:I had lunch at a drive-in.许多学生对这个句子感到不理解,drive-in是个动词短语,可是这里为什么却用作名词呢?原来,drive-in 是美国英语特有的名词,指的是为驾驶者开设的剧院、商店、快餐等,驾驶者不需要下车,在车内即可以看电影、购物、就餐,非常的方便。这是美国英语日常生活有事物的词。在英国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叫做boxing day(节礼日),指的是圣诞节后的第二天,是英国的法定节日。按风俗这一天要向邮递员等赠送节礼,故称做“节礼日”。因此这个词是和英国特有的传统习俗相联系的。

2.3 外来词

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也导致了两国在词汇上的不同。11世纪初诺曼底公爵率军征服了英格兰,法语也随之进入英国,讲法语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标志。虽然法语的使用只持续到14世纪,但时至今日,英语中仍然保留了一些法语,尤其是关于法律、宗教、建筑等方面的法语词汇;美国英语特有词汇的一个主要来源之一是外来语。由于美国的民族是多民族的融合,美国英语词汇也是各种不同民族语言词汇的融合:印第安民族文化是美洲大陆的土著文化,印第安语也有不少进入美国英语,这是由于英国殖民者初次踏上新世界的土地时,为了了解这块神奇的土地,直接吸收了许多描写当地特有事物及生活方式的词汇。此外,一些反映印第安文化或政治活动的词语也进入了美国英语词汇。最值得一提的是印第安语还为美国英语提供了许多地名,尤其是美国的州名,将近有一半来源于引第安语。例如,Indiana其本身的意思就是印第安人的土地;Kentucky在印第安语中意为草地;Tennesse则表示“可爱的城”;美国英语中外来语除了有印第安语外,还有少量的法语。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曾经是法国的领地,后来出卖给英国,因此这一地区也存在着一些法语,但主要以日常用语的词汇为主。再有,其他一些欧洲语言、非洲语言以及日语、墨西哥语等都帮助丰富了美国英语的词汇量。

当然,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长期交流,必然会导致语言的融合、渗透。有些英国英语特有词已在美国广泛运用;同样,美国英语有词也可以被英国人接受。由于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强大,势必会促使大量的美语词汇进入英国。

3 语法方面的比较

同语音和词汇相比,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少,而且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前面我们分析过,由于受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没有按着完全统一的轨道发展,但这主要还是就其词汇方面而言的。语法是任何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短时期内不会出现重大变故,语法的演变主要遵循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同外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同一语言的语法体系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只存在一些分布性差异。笔者认为,英语学习者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实际交际能力。两者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律,但我们仍然可以归纳出几种情况:3.1 英、美英语有时使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1)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AE)

(2)How many books have you got?(BE)

(3)Do you have any books?(AE)

(4)Have you (got)any books?(BE)

英国英语中的to have既是实义动词,又是助动词;美国人则通常把它当作实义动词。因此,在构成to have的否定句或疑问句时,美国人通常使用助动词do或其变化形态,而英国人有时使用助动词,有时则不用。

3.2 有时同一语法形式在英、美两国英语中的意思不尽一致;例如副词presently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的意思都是soon,但是在美国英语中它还有at present的意思,用在现在时的句子中,例如:

(1)They will be here presently.(=soon)(AE,BE)

(2)They are presently here.(=at present)(AE)

由于现代传播与交通工具的发展,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语法差异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不大,更何况两国英语的语法差异本来就不大,不至于因为语法上的差异而在交流中发生笑话。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想处理好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差别问题,最好应该对两国语言异同有个系统的了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一种变体的同时也能理解和运用另外一种变体。

【参考文献】

[1]张奎武.英美概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篇2

    一.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

    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说过:“The British and the Americans are divided by the same language.”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是同一种语言。然而,在美国人所使用的英语和在英国本土所使用的英语的确存在不少差异。从历史上来看,美式英语是从英式英语中起源及发展出来的。事实上,从1609年开始,英国移民不断迁居欧洲,到1733年已建立时起13个英属殖民地,人口总数也持续上升。这时,英语在新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已有了正逢其时的时机与条件。这个时期的英语后来被语言学家们称为北美殖民地英语或美国早期英语。但是,早期移民到北美大陆的除了英国人外,还有其他几个国家的人。

    那么,美式英语最终是如何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的呢?18世纪以后,特别是美国民族主义建国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非英裔移民的进入,美国民族主义开始高涨,反英的民族情绪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民族主义者为了彻底且永远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者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渗透与束缚,首先提出建立自己的民族语言,即从形式上将美国英语同英国英语区分开来,因为他们认为既然要建立自己国家的新的民族语言, 那么这门新的语言在形式和表达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民族的特色。所以,一批政治家们与一些语言学家们从拼写到词汇和读音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原先已经产生并发展出来的美式英语包括已产生的与英式英语的差异得以保留并弘扬发展。

    二.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函电中的差异

    (一)首先是日期、数字表达方面的差异日期、数字表达方面的差异。

    在日期方面,美英的表达方式是有差别的。以日为先,月份为后,此为英国式,美国式则与此相反。

    如一九九六年三月二日的写法:March 2, 1996(美式英语), 2nd March, 1996(英式英语)。

    在美式英语的写法中,1st, 2nd, 3rd的st, nd, rd是不使用的。由于日期书面表达不同,读法也不一样。如1987年4月20日,英式英语的写法是20th April, 1987,读成the twentieth of April, nineteen Eighty-seven;美式英语的表达是April 20, 1987,则读成April the twentieth, nineteen eighty-seven。同样,全部用数字表达日期时,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也有差别。1998年5月6日按照英式英语应写成6/5/98,而按照美式英语应写成5/6/98;01.08.1998是英式英语中的1998年8月1日,按照美式英语的表达方式却是1998年1月8日,美式英语的1998年8月1日应写成08,01,1998。因此,全部使用数字来表示日期时,往往发生误解,在商务活动中必须谨慎使用。

    表达百万以上的数字概念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别甚大,如one billion英式英语指的是"万亿".,"兆",而美式英语则指"十亿";one trillion英式英语则相当于million million million,是百万兆,在美国英语里却相当于英国英语的one billion,是"万亿"、"兆"。

    (二)下面来说说商务英语书信方面的差异。

    商务英语书信(Business or Commercial English Correspondence)是指交易时所使用的通信。在美国,常用Business writing,它包括书信、电报、电话、电传、报告书、明信片等。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书信体例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信头和称呼、书信格式、遣词、结尾客套语等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英国书信较为保守,许多英国人喜欢用老式书信体,用词较为正式刻板,而美国书信语言非常生气、有活力,格式也较为简便。因此当我们写信的对象是英国或其旧殖民地国家时,要使用标准式英语Queen's English;如果写信的对象是美国或美国势力范围的地区时,就要用美国英语。当然,英国式的语言文化近年来也有变化,但总体来说,两者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商业英文书信,一般都要求用打字机或电脑整齐地打印,左边各行开头垂直的,称为垂直式或齐头式(Block ),美国常用这种格式;每段的第一个词缩进去,称为缩进式或锯齿式(Indented ),英国常用此格式。垂直式的职务及签名都在左边的边栏界线,这种格式,在极度尊重工作效率的美国公司,已普遍采用。

    正式的商业英语书信要在称呼的上方写上收信公司名称和地址或收信人的名字全称、职务及地址,称为信内地址(Inside address)。信内地址的写法也有垂直式和缩进式之分,垂直式和称美国式将各行并列,缩进式或称英国式将各行依次退缩。

    在英文书信中要使用敬语,最普遍的敬语是Mr, Mrs和Miss(用于未婚女性)。英国人常在男性的姓名之后用Esq. (Esquire的缩写),不过在商业上也在慢慢地改用Mr. Mmes. (Madam的复数形式),用于二个女士以上。Messrs(Mr的复数形式)用于二个以上的男人,或用于二个以上的男人组成的公司或团体。在英国式英文信里,Mr, Mrs, Messrs,均不加缩写句点,相反地趋向于进步自由的美式英语反而加缩写句点如Mr., Mrs., Messrs.。

    在称呼方面,商业上最普遍的有Gentlemen(美国式)与Dear Sirs(英国式)二种,相当于我国的"敬启者"或"谨启者"。如果信是写给某个公司单位的,不是写给某个具体人的,美语用Gentlemen(复数形式),英语用Dear Sirs。如果对方公司只有一人时,必须使用Sir/Dear Sir。称呼后一般要使用标点符号,英国式采用逗号(comma),美国式用分号(colon)。

    书信结尾客套语(complimentary close)有多种,相当于我国书信在结尾时使用的"敬礼"、"致敬"、"顺安"等句。最为典型的美国式写法是Sincerely或将副词放在前面,即,Sincerely Yours和Best Regards,典型的英国式表达有Yours Sincerely(熟人或知道对方姓名),Best Wishes, Kind Regards和Yours Faithfully(不知姓名)。此外,英国式的客套语还有特别礼貌的格式,但除了特殊情况外,现在不再使用。

    在信封的写法上也有差异,收信人的姓名,地址,英式英语多用缩进式,而美式英语则用并列式。

篇3

关键词:成人高考 英语 比较法

1.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级技工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高职生的人数和班级不断增加,而这些高职生要参加一年一度的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成人高考),以便获得高等学历。英语是所考科目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科目之一。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英语成考的复习任务,使他们顺利通过考试,是摆在我们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英语大纲的要求,英语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日常交际用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其中以测试基础语言知识和基于这些知识的基本语言应用能力为重点。英语的教学方法不胜枚举,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我一直坚持在教学中使用比较法,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各种语言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总结出教学规则和语言规律。下面就从主要从三方面阐述如何巧用比较法复习成考英语:

2. 教学策略

2.1 词汇的比较

词汇是构筑语句和语篇的基本单位。扩大词汇量有助于学生提高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根据成考英语大纲的要求,学生需记住2000个左右的常用英语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和习惯用语,对单词能认、会读,知道词义及其在语句中的作用,能够根据上下文或利用基本的构词法判断语篇中生词的含义。词汇是学生很难攻克的一关,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到如何才能快速提高词汇量的问题。词汇的记忆是不是真的很难,带着这个问题,我对我所教的两个高职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如下的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在词汇的记忆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有超过80%的同学不会使用巧记的方法来提高效率,学习效果差,时间花费多。

大家可以尝试使用比较法来巧记单词。

2.1.1 同音异词异义词汇的比较

这类的单词因为读音和拼写方面的相似,给学生记忆单词带来了不少困扰,可以尝试对其进行分组记忆。如:

① bear n/ vt.熊/忍受

bare adj.光秃的

② flowern. 花

flour n. 面粉

③ peak 山峰,peek 偷看, pique 激怒

④ rain 雨,

rein 缰绳,reign 统治

2.1.2 同音同形异义词汇的比较

简单来说这类词汇其实是一词多义,它的读音和拼写都是相同的,所以在词义的记忆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

① china

China is famous for china.

这里前者China(c需大写)的意思是“中国”,后者china的意思是“陶瓷”。

② like

like的词义较多,可以采用表格来比较记忆

③ saw

I saw a saw saw another saw.(我看见一把锯子锯另外一把锯子。)

这里第一个saw是动词see的过去式,第二个和第四个saw意思一样,是指 “锯子”,第三个saw是动词,意思是 “锯”。从这句话学生可以趣味地通过比较法牢牢地记住saw的不同意思。

2.1.3 异音同词异义词汇的比较

这类单词重点要放在读音和意义上,编写成句子来比较记忆这类单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① Please present( [pri'znt] vt.递交) the present( ['presnt] n.礼物) to her at present( ['presnt] n.现在).

② There was a live( [laiv]adj.现场的) concert here where they live( [liv]vi.居住).

2.1.4 意义相近的词汇比较

意思相近的词汇记忆也是个难点,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图式、表格、举例等方法。例如:

①bring/take/fetch

bring(带来)take(带走) fetch (去取)

②borrow/lend

borrow (借进) lend(借给,借出)

eg. A: May I borrow your book? (我可以借你的书吗?)

B: Sorry, I can’tlend it to you because I have to use it now.

(很抱歉,我不能借给你,因为我现在要用。)

③ in time/on time

eg. He always go to school on time. 他通常准时上学。

She will get over the shock in time. 过些日子她就会从打击中恢复过来。

④ another/other/the other/others/the others

another 表示“另一个”。

other 表示不定的其他的人或物。

the other指两者中的另外一个。

others泛指另一些别的人或物。

the others特指除已说明的人或物之外的其余所有的人或物。

eg. 1). I don’t like the color of this shirt. Please show me another one.

(我不喜欢这件衬衫的颜色,请再给我看另一件。)

2). Tom is at home. The other students are at school.

(汤姆在家,其余的学生在学校。)

3). Old Wang has two sons. One is in Beijing, the other is in Shanghai.

(老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

4). Some like this, others like that.

(有的喜欢这个,有的喜欢那个。)

5). The dictionary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这本字典比别的好。)

2.2 句子的比较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成考英语的复习质量,通过对句子的比较,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种时态、语态等的区别。

2.2.1 时态的比较

成考英语的大纲中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时态并借助这些知识进行语言交际。时态就像是数学的公式一样,学生只要学会基本的模式并套用,掌握时态就不难了,下面借助比较法对时态进行列举:

I am working in this company now.

I work in this company at present.

I worked in this company 3 years ago.

I was working in this company 3 years ago.

I have worked in this company for 3 years.

I have been working in this company for 3 years.

I will work in this company 3 years later.

I will have worked in this company for 3 years then.

以上列举了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进行时和一般将来完成时等八种时态,掌握了这些时态的基本结构后,再出些练习给学生巩固训练就更好了。例如:

“Right” or “Wrong”

a. She went to school for 5 years.(W)

b. She has gone to school for 5 years. (W)

c. She studied at this school then. (R)

d. She will study at this school for 10 years. (W)

e. I have been studying at this school for 4 years. (R)

2.2.2 语态的比较

语态主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表格对两种语态进行比较记忆,以此来加强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

将主动和被动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侧重点。下面再举一些例子说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不同。eg. Builders build the houses. (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The houses are built by builders. (被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另外可以给些关于主动和被动语态的练习给学生做,加深他们对两种不同语态的了解。例如:

①“Right” or “Wrong”

a. A new company has been started. (R)

b. The project will be finished by 2008. (R)

c. They have greatly helped by this company. (W)

d. She must sent to hospital at once. (W)

e. Will the work be finished tomorrow? (R)

这里a,b,e三句话是正确的,强调的都是动作的承受者,是被动语态。而c,d两句是错误的表达,c句应改为They have been greatly helped by this company. D句应改为She must be sent to hospital at once.

②用所给的动词的正确语态填空:

a. The Great Wall_______(know) all over the world. It attracts lots of tourists from abroad each year.

b. The window_______(break) last night.

c. When water_______(heat), it will_______(change) into vapour.

d. No people _______(allow) to cut down trees when they are not big enough.

e. They have _______(give) us a very difficult job.

参考答案:

a. is known b. was broken c. is heated, be changed

d. are allowede. given

2.2.3句式的比较

同一句话可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可以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例如:

我已经有很多经验,可以自己应付了。

1).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2). Since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3). Now that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4).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and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5). Because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6). I had got much experience, so I can manage it by myself.

这里每个句子的结构都不同,有简单句,有复杂句,也有并列句,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加深对句式的认识。

2.3语篇的比较

①通过对比2005年大纲,2006年大纲有以下变化:

变化一:完形填空减量不减分。完形填空题由2005年的20道题减为15道,总分值仍为30分。

变化二:构词法章节中对派生法加后缀,不再做具体要求。

同时按新大纲的规定,考试采取闭卷笔答,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内容比例约为:语音知识占5%,词汇与语法知识占15%,完形填空占20%,阅读理解占30%,补全对话占10%,书面表达占20%。试卷题型有三种:填空题、自由应答题和写作题。试题难易比例分别为:较难题约10%,中等难度题约50%,较容易题约40%。这些对比都对我们复习成考英语指明了方向,使我们不至于盲目操练,搞题海战。

② 书面表达是成考英语的一个重点,通过要求学生写作文,对比作文,老师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引导学生走出误区,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长时间的对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结束语

比较法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形式多种多样,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它能提高成考英语教师复习成考的效率,是我们应该大力推行的一种方法,相信它能给我们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黎民.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材料《英语》.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2]杭宝桐.英语词汇教学.中学英语教学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4]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篇4

1.主语+谓语+比较级

根据前一句的意思判断,后一句有比较意义时使用。如:

This is a nice bag. That is a nicer one.

这是一个漂亮的书包。那是一个更漂亮的书包。

Mary runs fast. Lily does faster.

玛丽跑得快。丽丽跑得更快。

2. A+谓语+比较级+than +B

Tom works harder than Jim.

汤姆比吉姆工作努力。

I am taller than you.

我比你高。

A +谓语+比较级+ than + any other +单数名词

Lion is stronger than any other animal.

狮子比其他任何一种动物都强壮。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any other city in China.

上海比其他任何一个中国城市都大。

A+谓语+比较级+than+any other+复数名词

Lion is stronger than any other animals.

狮子比其他的动物强壮。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any other cities in China.

上海比中国其他的城市大。

3. A+谓语+数词+times +比较级+than+B

At least I weigh three times more than you.

我的体重至少是你的三倍。

A+谓语+数词+名词+比较级+than+B

He is a half head shorter than I.

他比我矮半头。

4.主语+ like A better than B

Which would you like better, big or small? I like big better (than small).

大的和小的,你更喜欢哪一个?我更喜欢大的。

5.Which/Who+谓语+比较级, A or B?

Who is more clever, this boy or that one?

哪个男孩更聪明,这个还是那个?

Which is better, the black skirt or the red one?

哪件衬衣更好,黑的还是红的?

6.The+比较级...,the+比较级...

The more you practice English, the better you speak.

英语练习得越多,就说得越好。

The thinner, the better.

越瘦越好。

7.比较级+and+比较级...

They are happier and happier.

他们越来越高兴了。

It will get hotter and hotter.

天气将越来越热。

8.much, even, still, a little, a bit, rather, far+比较级

The book is much dearer than that one.

这本书比那本书贵得多。

Jim did even worse than me in the long jump.

在跳远比赛中,吉姆跳得比我还糟糕。

Tom came late, but his elder brother came still later.

汤姆来得晚,而他哥哥来得更晚。

Why not come a little earlier.

为什么不早一点呢?

It was a bit colder yesterday.

昨天天气有点冷。

I jumped rather higher this time.

我这次跳得高一点了。

I am far taller than you.

我比你高许多。

另外,还有一些短语在比较级的句子中很常见。如:

prefer = like better 比……更好

not... any longer / not... any more不再

had better最好

no longer / no more不再

more or less差不多

no more than仅仅

once more再一次

sooner or later迟早

篇5

摘 要: 文化比较是当下专家学者们常用的一类研究方法,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呈现出默会性、融通性、应用性的价值特性。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比较文化在研究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比较价值及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文化缺失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文化比较 高校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高等英语教学工作取得显著进步,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教育体制和整体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工作依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文化的缺失使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质量遭遇提升瓶颈,质量难以提升,大学生整体英语使用和操作能力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除此之外,作为一种重要研究和学习方法的文化比较思维一直没有引起各方的关注,受到传统工具理性主义思维的影响,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一直把应试教育作为其价值所在,教师在课堂上以语言知识结构教学为主,过于强调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而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基本情况令人担忧。

一、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比较价值

1.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比较的默会性价值

如果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注重选择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因此,英语教师在高效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经常营造言文化学习氛围,可以通过展示英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节日礼仪等内容,给高效英语教学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文化带来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准确地掌握语言的正确使用环境,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总而言之,在高效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将文化进行比较可以在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文化的要义。

2.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比较的融通性价值

一方面,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加快中西双方文化在地域范围上展开程度更深、水平更高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从高校英语教学的微观角度看,将不同的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十分必要,因为通过比较可以从更多的角度了解不同文化在发展环境、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多种文化,并且从当地基本情况出发,使认知更加理性,即“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1]。

3.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比较的应用性价值

之所以强调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活动要提高对文化比较的重视程度,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运用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更好地发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字工具的基础,而不只是为了应对某种考试学习。文化比较不仅仅是常用的研究手段,更强调其作为思维角度的作用,高校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解决当前教学制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把文化比较这一方法运用到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此外,还要大力支持和倡导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认识。

二、高校英语教学比较文化的现状

1.文化内容的复杂性导致文化比较研究水平较低

无论是哪种文化,自身都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英语文化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始终流行的主流文化,其内容更是复杂繁多,@就给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提出更多的难题,如何找到英语教学活动文化比较的关键突破口一直是各方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对文化比较内容的关注程度不高,英语教学指导大纲也缺乏对相关教学安排的具体说明和规定,那么文化教学始终只能是语言教学的一种工具,其内在的强大活力和功能无法得到释放。

2.高校英语教师的比较文化思维和能力一般

尽管当前我国不断加强对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调整和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但是某些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守旧,直接导致教师选择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跟上新形势下对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特别是部分高校英语教师的比较文化思维可以说十分缺乏,不利于比较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比较文化观念的落实。

3.对母语文化的忽视

我国母语文化与英美文化相互独立、自成体系,造成二者语言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导致在文化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增加难度,难以建构富有创造性的文化比较思维结构。天然的文化分歧增加比较的难度,同时在实践操作中,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文化的存在价值。“汉语言教师与英语教师缺乏交流合作,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缺乏学习和培训,对学生的文化教学仅局限于零星的知识介绍,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导致学生缺失用英语表达汉语文化的能力”[2]。

三、高校英语教学的比较文化推广策略

1.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英语教学制度体系

文化比较方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离不开科学教学制度体系的维护。高校要注重对文化比较教学手段的顶层设计,通过研究和分析,确定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案,为文化比较手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广泛使用构建良好、稳定的制度环境。牢牢抓住制度这个根本点,从整体上纠正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主体不符合现实需求的观点,促使其不审时度势、转变思想。除此之外,在科学英语教学制度体系的依托之下,还要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更新和调整,选择互动性更强、效果更好的课堂模式,重视实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贴近生活实际,从亲身经历出发更好地感受英语语言文化的魅力。

2.注重教师文化比较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主导作用。要使文化比较更好地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落实,必须保证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整体素质,积极地探索提高教师文化比较研究能力的各种可行性方法,结合教师特点,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活动。高校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水平是保证一切英语教学活动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此外,还要重视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研究能力,制造更多机会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英美文化,培养其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从而使其获得较高水平的文化比较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与交流能力培养

高校英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由内因在事物变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英语教学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工具化的教学任务,但实际上是一个吸纳和传递文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选择那些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比较思维研究不同文化的特色内容,将大量经典著作、寓言故事引入教材,将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进行比较才能加深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印象”[3]。

四、结语

提高教师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运用文化比较方法的能力,促进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活动开展文化比较活动,通过对不同优秀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举措。为此,我们要把文化比较视角与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找到二者的最大公约数,培养优秀的英语教师参与文化比较活动,开发专业型人才,尽快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更好地运用文化比较视角之下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准,开发更多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优秀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汉英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9):47.

篇6

关键词: 比较法 英语教学 实践运用

1.前言

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但要得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不对头,事倍功半。

方法因人而异,但有的方法却适用性很广,在很多的教学中都能灵活运用,且效果明显。比较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比较语言学理论,将有关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对应关系加以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从而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四会技能也得到快速提高。

2.比较法的含义与实践运用

2.1含义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有比较才有鉴别。任何事物,通过比较会使之形态更具体、特点更鲜明,因而更便于人们去研究、认识和掌握。比较也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要进行比较,“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吕叔湘,1942/1982:351)。通过比较,人们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异同。没有比较,就无可鉴别,也就无从认识世界。

2.2实践运用

2.2.1比较法在语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有人认为学习外语只能靠死记硬背,尤其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知识。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有欠缺。学习语言知识应该记忆,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就能使教学效果更佳。比较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如果我们在英语语音教学中采用比较法,将能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A.语内比较。英语的元音和辅音、单元音与双元音、前元音与后元音、爆破音与摩擦音等,在教学中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其发音要领、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等,从而学得更快,用得更活。

“发音时气流不受发音器官的任何障碍,发出的音叫元音;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某种障碍,发出的音叫辅音”(高嘉正,1989:23)。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得知,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时都不会发生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则会发生各种不同的阻碍,如爆破、摩擦等。明白了这些,学生就会能够更清楚地区分元音与辅音的发音。

发前元音时,舌尖必定要抵住下齿;发后元音时,舌尖却要离开下齿,否则所发出的音素是不正确的。

B.语外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语音素的发音与汉语拼音的发音尽管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却没有完全相同的地方。另外,有些音素间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实际上确有很大的不同。例如:

汉语拼音中的“a”是个前元音,发音时舌尖要抵下齿;英语的[:]却是个后元音,发音时舌尖必定要离开下齿。假如我们误将[:]当作“a”,发[:]音时舌尖也抵下齿,那就大错特错了。

C.节奏对比。我们读汉语时,绝大多数汉字读起来都会比较响亮、清晰;但读英语时,大多数虚词都是不重读的,其语速也要快得多,形成轻重相间的节奏感。如果我们在朗读英语时,也像念汉语一样不分轻重、快慢,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念,懂英语的人反而会听不懂你念什么,可能会误以为你在念中文。

当今流行的两大英语――英国英语(British English)和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又有不同之处。比如说同样的意思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却用不同的单词来表示;或者同一个英语单词,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又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说,mad这个单词在英国英语中表示crazy之意,在美国英语中却表示angry之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更加容易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的不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更容易记忆这些单词,并且了解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这方面的不同,也会想进一步比较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其他方面的区别。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也可以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比如说学生比较容易混淆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这两个时态,讲解时可以比较它们的不同,例如:

1.过去时表示过去某时发生的动作或单纯叙述过去的事情,强调动作;现在完成时也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强调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现在的影响。

2.过去时常与具体的时间状语连用,而现在完成时通常与模糊的时间状语连用,或无时间状语。

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yesterday,last week,...ago,in 1980, in October, just now, 或者具体的时间状语。

共同的时间状语:this morning, tonight, this April, now, once,before, already, recently,lately。

现在完成时的时间状语:for, since, so far, ever, never, just, yet, till / until, up to now, in past years, always,或者不确定的时间状语。

3.现在完成时可表示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动词一般是延续性的,如live, teach, learn, work, study, know等。

过去时常用的非持续性动词有:come, go, leave, start, die, finish, become, get married等。

举例: I saw this film yesterday.(强调看的动作发生过了。)

I have seen this film. (强调对现在的影响,电影的内容已经知道了。)

She has returned from Paris.她已从巴黎回来了。

She returned yesterday. 她是昨天回来了。

总而言之,比较法能灵活地运用在很多教学情景中,而且效果明显。

2.2.2 比较法在四会技能(听说读写)训练中的运用

2004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英语教育改革方案,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强调了学生应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新《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在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时,运用比较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做听力练习时,学生首先要快速浏览听力材料,通过比较找出每个选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根据从各选项得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经验知识进行联想,并且预测录音的内容和提问形式,有助于在听完录音后快而准地作出判断。如下面一道听力题的四个选项为:

A. Mrs. Blakeman took the test.

B. Mrs. Blakeman gave the test.

C. Mrs. Blakeman cancelled the test.

D. Mrs. Blakeman postponed the test.

四个选项不长,比较后可以看出,四个选项除了谓语部分不同,其它部分相同,我们听录音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谓语动词上。比较并找出不同处后,我们可以做出这样推测:录音将谈到 Mrs Blakeman 如何对待这场考试?带着这样的问题听到录音:Mrs Blakeman called off the test.

从录音听到的called off和cancelled是同义词,两句意思一样,所以选答案C。

2.2.3 比较法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解语法、词汇这样的语言知识,而且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的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所以在语言教学中要加入文化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比如说价值标准、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了解、比较它们的差异,培养文化意识,培养用文化进行文化交际的能力。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标准的差异

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无私奉献与自我中心,谦虚谨慎与个人奋斗,安于现状与冒险精神。英文中的“individualism”和“privacy”在英语文化中受到高度的尊重,汉语中却很难找到相应的词,尽管这两个词常常被翻译成“个人主义”和“隐私”,但在汉语中“个人主义”是个贬义词,常常与“自私”、“自利”联系在一起,而“隐私”常常给人以不好的联想。

2)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感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如学生对母语词语简单地从字面附会,认为汉语的“哪里”一词的英语的对应词是“where”,结果闹出了人人皆知的受到外国人赞扬时用“Where? Where?” 回答的笑话。在用英语进行交际会话中,朋友新婚,我们说:“Congratulations!”这对新郎可用,但对新娘来说却不能用。因为此词表示对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来说的,若用来祝贺新娘,无疑是说:“经多方努力,总算是被你抓住了一个男人,我们祝贺你有这种成功。”所以我们该对新娘说:“I hope you will be happy.”

3)社会文化习俗差异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如,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称赞时常表示谦逊,说“惭愧”、“哪里”等,而西方人总是回答“Thank you”。中国人见面总喜欢问“你吃饭了没有?”“你去哪里?”而西方人则理解为你想邀请他吃饭等。而“Where are you going?”则认为是在打探他人的隐私。西方人对婚否、工资、年龄等方面更是只字不提。

见面打招呼时,说汉语的人一般可以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问话,如,“吃了吗?” “去哪儿?”或“看什么书啊?”而英美人通常只说一句“Hi”或“Hello”之类的问候语。这与他们那种不愿多问别人私事的文化习俗不无关系。西方妇女不喜欢别人问她的年龄,男人不喜欢别人问他的收入,主人不能执意挽留客人,西方人喜欢当面打开别人送的礼物等。通过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些风俗人情都与中国的风俗人情有较大差异。

3.结语

本文根据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积累和发现,将比较法提到理论高度,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推广铺开,使之发挥更大效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邓君敏.实用英语语音[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高嘉正.实用英语语音[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3]J・D・奥康纳著.胡卫民译.怎样使你的英语发音完美[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3.

[4]赖秀陶.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科教文汇,2008.3(下旬刊).

[5]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9.

[6]王初华.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对比之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8.

[8]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8.

[10]张维友.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教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6.

篇7

文章分四部分:一、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名人、专家谈外语比较教学,以外语比较教学的历史回顾从哲学、心理学观点共三方面给予肯定。同时通过颇具体表性的外语教学法关于“比较”的观点的描述,说明无论是提倡、吸收或反对“比较”的各种教学法流派,实际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琐程度地使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客观上从不同的侧面,肯定了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外语教学的比较原则。即怎么比?比什么?防止什么?本文从外语比较教学的实践经验中提出比较三原则。即1、可比和实用2、适应和启发3、侧重和层次。三、外语比较教学的分类和应用。按照语言的内外关系、具体内容和使用时间划分成不同的比较类别,以使“比较”更具有系统性。在比较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其范围广,内容多。本文仅就英汉语法中的部分问题,英汉修辞中的同音同义词连用,英语“比较句”和数学中的“大于、小于、等于”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简要说明如何把比较应用于外语教学。四、小结。我们既要重视比较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也得承认它是辅助的教学手段。我们要利用它,并把它和其它手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能高效率地学习外语的教学新路子。

一、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现代外语教学法提倡听说(读)领先和摹仿,特别是当前使用英语新教材进行教学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容易走向另一极端,即忽视自觉的学习手段,特别是忽视比较,忽视指导学生运用“英英比较”和“英汉比较”进行学习,从而失去它们在外语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的作用。

古今中外很多名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外语教学中比较的作用。从所周知,恩格斯是一位卓越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他很重视比较的方法。[1]前苏联语言心理学家阿尔捷莫夫(B.A.ApчeMOB)说:“把外国语和本国语进行比较,就更易于掌握国语,并能深刻地认识本国的语言。”[2]鲁迅则谈得更为明确:“倘苦要知道外国那一句,就是中国的那一句,则教师愈会比较,就愈有益处。否则,发音即使准确,所得的每每不过一点皮毛。”[3]现代语言学家张中行先生认为:“两种事物,有同有异,可以比较,也应该比较。比较清楚了,可以有所知,知总比不知好。何况还有不小的益处。”[4]吕叔湘先生也认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拿汉语和英语比较,汉语的特点和英语的特点都显出来了,这种比较研究,对于教学很有用。”[5]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最早从科学角度,倡导在外语教学中要进行本族语和外语的系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的是德国的马盖尔(K.Marer)。他从事外语教学活动的期间正是语言学研究中历史比较法的流行时期,马盖尔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在翻译法的基础上创建了翻译比较法。(Translation-comparisonMethod)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前苏联外语教学界也确认了“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广泛地使用了比较教学,提出了自觉对比法。(Co3HaTeлbHo-CoлacTaBNTeлbHblHMeTOл)五十年代末,又吸收其他外语教学法的长处,提出了仍然充分重视双语比较的自觉实践法。(Co3HaTeлbHO-лpakTNHeckNйMeToл)此外,还有从初中中期开始,各门功课都用双语教学的沉浸法。(ImmersionMethod)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教授(T.B.Carroll)提出的认知法。(CognitiveApproach)也强调了比较的作用。近年来有些国家的语言研究和教学工和者,还提出并形成了比较教学的新学科——语言国俗学或语言国情学。(лNHroBocTpaHoBeДeHNeNлNлNHroBOCTpaHaBeДeHNe)从报章杂志报志的和笔者亲眼目睹的教学实践,我国广大外语教师和语言研究者们都在大力探索“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逐步确立它用有的地位。其成绩和经验是不能低估的。

诚然,由于语言教学受教育学、心理学和民族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外语比较教学迄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总的说来,尚处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中。然而我们也不能同意某些外语教学法那种排斥和贬低“比较”在外语教学中地位的极端观点。例如直接法(DirectMethod)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要排斥比较,要立足于单纯摹仿和机械操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地道的外语。但实际上除了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可以借助实物、手势和表情,进行单纯摹仿和机械操练外。随着学习的深入,要求用外语表达主观对于极其复杂的、不断变化着的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感受,尤其当要表达抽象思概念时,如果光凭单纯摹仿和机械操练就很难以为继。功能——意念教学法(Functional-notionalApproach)甚至主张在教学过程交际化的大背景下,对因母语习惯影响等原因导致产生的虽不影响交际活动的语言错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通过“比较”或其他方法去纠正,这至少是不够明智的做法。

而且即令在起始阶段,直接法和功能——意念法等也不可能完全排除比较,第一,在具体教学时,例如教师指着一张书桌说:Thisisadesk。虽然教师并未说一个汉语单词,但学生还是要依赖感觉器管的感知和母语的认识,才能了解到deskÙ是“书桌”Ù就是desk,所以尽管教师没有作比较,但不能说学生没有双语比较的思维活动。第二,通过教学实践,即使象大力提倡直接法的代表,如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帕默(HaroldE.Palmer)也终于认识到培养学生新的语言习惯时,需要充分利用比较,利用旧语言习惯中有用的部分,即母语和外语中完全相同的部分。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的后期听说法或称之现代听说法也极为重视“比较”的地位。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莫尔坦(W.Moulton)等在总结听说法的五项教学原则时就指出:外语的内部结构要进行对比分析;本族语与所学外语的结构也要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难点,把主要精力放在攻克难点上。[6]“有比较才有鉴别。”是中国的俗语。而英美人则说:Therecanbenodifferentiationwithoutcontrast.这说明“比较“在各民族中,都是一直广为实践的,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更是毋庸置疑的。

究其原因,若从哲学理论上说,大凡各种事物都存在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语言亦是如此。各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规律,但也有其共同的原理。而“比较“就是要找出它们的异同。只有比较,才能准确地掌握某种外语的特点和规律,也只有比较,才能显露出具体语言的结构特点,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某种语言结构的本质。

从心理学上看,外语的学习通过比较,也大有神益。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NbaHΠeTpoBNчΠaBΠOB)认为人对语方的掌握是建立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过程。而学习外语实际上是建立一套新的第二信号系统。它是在母语,也就是原有第二信号系统业已牢固形成,即有了自觉的母语习惯的条件下进行的。母语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即动型)(ДNΠaTNчecKNйCTepeoTNT)动力定型一旦形成便有强大的保守性。如果听任这种原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或由动力定型自发起作用,则对新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确是弊多利少。但如果事先能自觉采取双语或多语比较,并辅之相当练习的措施,那么对两种语言中相同的部分,就能充分认识并直接借用,促进其正迁移的积极导引作用;对不同的部分,就能充分掌握并主动防止,抵销其负迁移的消极干扰作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对比分化“原理起了作用。经过对比,从双语泛化到双语分化[7]。

从以上分析,足见“比较”在外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外语的结构和本质,能够预言、解释、改正和消除母语对外语学习可能产生的错误。因此,我们应当主动地应用比较,极大地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

二、外语教学的比较原则

任何教学法和教学手段总是为具体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保证促进卓有成效,就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开展活动。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往往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制定一些原则是必要的。在外语教学中应用比较,也必须遵循比较的原则。本文试从比较材料的选择和比较方法的使用两个方面,提出以下的比较教学原则。

1、可比和实用原则(ComparabilityandPracticality)可比性。两物相比,必须彼此相当,有其共同的基础。否则,比较就没有意义。例如英汉两种语言的声调和语调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难以比较。也绝不能把彼此并不相当的项目放在一起比较,或主观地把两种语言里的相似材料拉扯成同等关系,进行“比附”。例如“太阳红”,不能译成Sunred.我在教室里。不能译成Iinclassroom。

实用性。指以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目的,教师多用实例,以所学的语言事实作比较。便于化解教学难点,串联、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尽量少研讨理论性问题。例如汉语的“我生病了”。英语说作“I’mill。”汉语是动宾词组作谓语,汉语习惯以动态的词来表示;而英语,只要有可能大多用静态的词表示。对这些语言现象,教师指出不同的表达习惯就可,不必说明英汉语的动态和静态的词汇理论问题。

2、适应和启发原则(AdaptationandElicitation)

适应性。比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我们常说教师备课要吃透两头。一要熟悉教材,二要了解学生。那么“比较”也就不能一成不变。不仅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在比较时,程度、范围和方法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相同年级的学生,虽有共同的规律可循。但因为具体条件不同,就不能满足于固定不变的比较模式。例如,英语中有这样两个句子:Pleasetellmewhenhecomes.“当他回来时,请告诉我。”Pleasetellmewhenhewillcome.“请告诉我他什么时候回来。”这两句话的词汇,语序等基本相同,但表达的意义很不一样,对于低年级学生,经过比较使其明确句子表达的不同意义即可。但对高年级学生,通过比较,不仅要其明确句子的意义,还应该帮助学生解决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混淆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强化状语从句中不用任何形式的将来时这一概念。

启发。指的是教师应该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对语言材料进行比较。不要搞包办代替的一言堂。指的是应以归纳法原则进行比较数学。即尽量用归纳法(InductiveMethod),少用演绎法(DeductiveMethod)。因为演绎法教学过程简便,虽然省时省力,但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不过有时遇到难以归纳的语法规则,可以使用演绎法。复习时,更可以归纳和演绎交替运用,也就是综合和分析交替应用,这也是一种比较,将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印象更为深刻。例如,在教学了某些动词跟带的宾语从句,必须使用虚拟语气的语法规则之后,可以依次向学生展示下列一组句子:

Isuggested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Itwassuggested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Mysuggestionwas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Thiswasmysuggestionthatthemeeting(should)beheldthenextday.

经过启发,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比较,就能归纳出动词suggest所对应的名词suggestion在表示虚拟语气的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使用的方法。

3、侧重和层次原则(EmphasisandLevel)这主要是调阶段侧重性和层次的延伸性。先说阶段的侧重性,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外语教学里诸种关系的变化,按照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的具体条件,比较教学也应该有轻有重,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学生在外语的初级感知阶段,不必比较或尽量少比较。但当有了一定的外语感性认识以后,比较就可以增多些。例如在起始阶段,就仅仅侧重于语言的对比。既可以进行英语的前、中、后单元单的对比,单元音和双元音的对比,辅音中成对的清浊音对比等的“英英比较”,也可以进行英语和汉语中相似音对比的“英汉比较”。而至于语法规则和语言现象就暂时不必比较。又例如在教学英语定语从句的起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合并单句的比较来启发学生,让他们较快地掌握定语从句。如:

Tomisaworker.Heisstandingthere.

ÙTomwhoisstandingthereisaworker.

但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定语从句之后,我们可以把侧重点转移到与其他从句的区别上。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比较,从而深化对定语从句的认识,也有利于对其他从句的进一步了解。例如:

Thetruth(thathefound)hasbeenproved.(含定语从句)

Thetruth(thattheearthisround)hasbeenproved.(含同位语从句)

Itisthetruth(thattheearthisround).(含主语从句)

因此,如果教师能把握住不同阶段的具体的教学要求,就可以自觉地控制、调整比较的侧重面和侧重量。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再说层次的延伸性。事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向纵深发展的。外语教学中的比较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延伸渐进过程。例如当教学英语复合结构时,拿其最基本的形式和汉语兼语式相比,那是很快就能让学生领悟到英语复合宾语特点的。如:

1、人们叫他为汤姆。

TheycalledhimTom.

2、我叫人给我理发。

Ihadmyhaircut.

3、我要让一个人来。

Iwillhavesomeonecome.

4、老师劝他买了一本书。

Theteacherpersuadedhimtobuyabook.

但汉语兼语式有个条件,即前面的谓语动词是“使、叫、要、让、请、劝、派”等使役(令)性动词。而英语的复合宾语却不受此限止。所以如仅就汉语的兼语式与之比较,还是单一的层次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应该进行更多层次的比较。象汉语中部分“主谓词组”作宾语与英语复合宾语的比较。如:

5、我看见他在树上。

Isawhiminatree.

6、她听见女儿正在唱歌。

Sheheardherdaughtersinging.

进一步还可把汉语中部分“得”字句与英语复合宾语比较。如:

7、他愁得头发都白了。

Heworriedhishairwhite.

8、战士们揍得敌人乱叫。

篇8

论文摘要:本文简述了常用的英语教学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并分析比较了它的优缺点。

提高英语课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增加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是每个英语教师真正要肩负起的责任。目前,在英语教学法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

一、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优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很多复杂的结构和抽象的概念用母语解释起来较为容易且直观,学生也易于接受,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规则和词汇,应用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也帮助教师节省时间,用于其他更为有意义的教学。其缺点:学生只是机械地通过强化训练记忆语法规则和词汇,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往,学生无法在交际场合将其正确,流利地运用。他们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只会读写不会听说,其结果只会是高分低能。

二、直接法

直接法是主张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教学过程是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其优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学,模仿力强,老师利用直观的教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具体和抽象有利结合。如,我们教授水果的英语单词时,可以利用卡片或者挂图教学,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其缺点: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复杂概念,还有学习内容单一,词汇量少,没有拓展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听说法

听说法是以句型为纲,以句型操练为中心,着重培养听说能力的外语教学法,又叫句型教学法或口语法。其优点:在学生有一定的听说基础后,再进行读写教学,使读写促进听说。我国学生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说英语机会少,采用听说法让学生大量地听、模仿和背诵录音材料。教师利用表演节目、小组对话、讲故事等教学方法不断培养他们对听说表达的兴趣。其缺点:大量的模仿和机械操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脱离语言内容和语境的句型操练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放松读写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

四、视听法

视听法于五十年代首创于法国,是当时法国对外国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其优点:通过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的设立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语言,视听法先选词汇再选情景最后选结构。情景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缺点: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把培养口语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

五、认知法

认知法是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的,是作为听说法对立面产生的。其优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规则;注重理解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反对死记硬背;反对听说领先,认为语言和文字是缺一不可,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使学生全面发展。其缺点: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需要进一步充实。认知法对语音语调要求不严格,不利于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正确掌握;它不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六、交际法

篇9

摘 要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连接和形式,注重显性接应,是一种形合语言。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是一种意合语言。本文旨在引用商务英语的例句对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讨论,本文认为在汉译英过程中,译者必须认真分析原文,确定原文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正确的汉英翻译策略。

1 引 言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都集中体现了英汉的不同特点。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翻译研究的重要任务。基于这一考虑,本文试图对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汉译英意合句和形合句转换和生成的方式,具体说就是研究如何把汉语意合句译成地道的英语形合句。2 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211英语形合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hy2potaxis)。从语义学角度来分析,英语造句的形合指的是语义的合成主要通过关系词这个外显形标记来实现。换言之,英语造句用的是一种营造学手法(architectural style),句子一般有完整的结构,许多相关成分通过表示各种关系和连接的手段组成关系词结集(connective-orient2ed nexus),直接或间接地粘附在句子结构的里外、前后或中间,整个句子成了庞大复杂的“建筑物”,因此,英语句级语义结构的特点是关系词结集[1]。关系词结集指的是句级语义结构以关系词集中见长。英语中表现关系的词或词组有:介词(短语)、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词、非限定动词(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及其词组。英语造句常用这些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overt cohesion),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现以实例说明。(1)As it is part of our policy to open upmarket s in your area,we welcome specific pro2posals f rom you,aiming at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technological exchage.(2)Sit uated at t he base of t he Mt.LoftyRanges,Adelaide enjoys a Mediterranean cli2mate.例1英语中表现为关系词结集的有以从属连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as...)和一个以现在分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aiming at...)。例2中表现为关系词结集的有以过去分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Situated...)。212汉语意合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和分词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parataxis)。从语义学角度来分析,汉语造句的意合指的是语义的合成主要通过无显形标记的动词(词组)来实现。汉语没有形态变化,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注重逻辑思维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安排词序来表达的,词的先后次序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来排列的。但要了解汉语词序的内在规律,要了解汉语造句法的特点,我们认为主要还须结合动词来讨论。汉语句级语义结构的特征是动词结集(verb-oriented nexus)(Ibid.)。动词结集指的是句级语义结构以动词形式集中。汉语的词形缺乏变化,且介词又相对来说较贫乏,此外也不存在非限定动词;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主要靠词序来决定;词序的安排主要取决于动词在句子里分配的位置。现以实例来说明。As t he successf ul bidder of a water conser2vancy project in Sout hwest China,we are t hink2ing of ordering some equip ment in China accord2ing to drawings and specifications attached tot his fax.我公司已在中国西南一项水利工程中标,拟在中国订购一些设备,随传真送上设备清单和图纸。从以上的例证可以看出,英语中以关系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和汉语中以动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形成鲜明的对照:英语中表现为关系词结集的有两个以介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As111和according to...)和一个以分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attached to...),而在汉语中均表现为以动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3 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对比研究汉语和英语的重大区别之一是汉语重在意合,英语则侧重形合。汉语多个分句线性铺排的句式结构充分体现了汉语重“神摄”,重“意合”的构句特点。汉语多数情况下并无显性标记,句子各语法成分隐含在词语铺排的线性流程中,分句与分句的关系或承上启下,互为呼应,或语气连贯,层层递进。高明凯指出“,汉人平常说话不喜欢用太多没有基本意义的虚词,只是把事情或意思排列起来,让人去了解这两个事情或两个意思之间所生的关系如何。……不过这并不是说汉人说话不合逻辑,因为不加虚词,我们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2]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代词也用得较少,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这一特点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汉语的分句线性铺排结构。而英语的句式结构则均以SV为主干构成全句中心,以动词为焦点“透视”句中各成分,动词的词形变化涵盖了句子大部分的结构信息、功能信息,甚至语义信息,全句围绕这一SV中心主干进行空间搭架,因而句子语义层次分明,显性形态标记准确清晰,结构严紧,其形态犹如一棵枝丫横生的“参天大树”,多枝共干,枝丫分明,充分体现了英语重形合,重理性的特点。英语句子呈句首封闭、句尾开放[3]。王力指出“,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的;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的。惟其是硬的,所以西洋语法有许多呆板的要求,如每一个clause里必须有一个主语;惟其是软的,所以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如初系的目的位可兼次系的主语,又如相关的两件事可以硬凑在一起,不用任何的connec2tive world”。[4]汉英两种语言中,句子成分与分句之间的连接方式截然不同。汉英基本差异在于汉语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线性结构,而英语是一种树型结构。汉语的方块字在结构上是孤立的,字与字的结合没有形态上的变化,而是直接连缀拼接,从结构形式上是单层面的、线性的。汉语中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几个动词连用都可以分别连缀成句,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不用区别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汉语没有动词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等所谓的非限定形式,表面上短语与短语、分句与分句,甚至句与句都可以并列、排比下去,都用逗号来标点,成为很长的一串。汉语句子较短,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叙述,逐步展开,信息内容像竹竿子一样一节节地通下去,很少有叠床架屋的结构,因而有人称之为“竹竿型”结构。汉语的语法关系直接依赖于语义、语序和逻辑来表达。英语语法讲究句型,主谓结构是全句的框架,所有修饰、限制、补充成分归于附属,借助各种连词、介词、关系词与主框架连接。句子的SV结构是大树的主干,各个从属部分是大树的枝丫,枝丫与大树的连接点是关系词。如果说汉语句子是大红灯笼一串串,那么英语句子就是枝形吊灯一大盏。4 汉英翻译策略从上面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义结构的转换原则。从语句衔接上看,汉语往往采用意合(parataxis),也即靠语义来衔接,而不一定要依靠关系词。英语则采用形合(hypotaxis),也即多使用关系词。在汉语中连接词使用较少,此外汉语里也没有动词非谓语形式,因此,汉语的句子从结构形式上看多用并列动词或并列分句,句子里并列关系居多,层次不甚明显。汉语各句之间的联系比较松驰,但富于弹性,而且含义很清楚,内在的主从或并列关系由读者自己去体会。意合的汉语句型向形合的英语句型转换,往往涉及到整个句子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织。汉译英时,在分析解读隐含的逻辑关系之后,要有意识地在译文中选用适当的英语语法形式,如连词、关系词、分词、动名词和不定式等,正确译出原文的意思。如果按照汉语结构死译,译文会产生大量松散的并列结构,不合英语行文习惯。有必要对原汉语进行语义分析,如在语义上有并列关系,可将其译为英语的并列结构,如在语义上有主次关系,可将其译为英语的主从结构。411找出并列关系,译为并列结构汉语行文多用并列结构,一个句子里可用几个并列分句,或一个主语带出几个并列谓语。英语行文,并列结构不如汉语用得多,但并列分句和并列谓语也是有的。因此翻译起来很方便。如:不发达地区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Most of t he less developed areas are rich inresources and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2ment.在此例句中,汉语和英语几乎是一样的。但有一点区别,这一点区别虽不显眼,却非常重要。那就是英语里要用连词and。这个and很不起眼,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而且在汉译英时,最容易被忽视。一般说来,并列连词在英语并列结构的句子里是必不可少的,这正体现英语的“形合”。但汉语重“意合”,句子成分之间的联系不一定在字面上表现。因此,汉译英时,不要忘记使用并列连词,这显得特别重要。412突出主要信息,译为主从结构汉语里用得较多的并列结构,有的是并列分句,有的是并列谓语。汉语的复合句往往采用意合法组句,不用连词的情况比用连词的时候更多。因此,有些句子比较复杂,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但都不用文字表示出来,表面上只是一个并列结构。翻译这种句子,译者一定要认真分析原文,从而确定什么是主要结构,什么是次要结构。换句话说,译者必须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运用“分清主从”(subordination)这一翻译技巧。如:(1)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The ocean,which covers 71 per cent of t heeart h’s surface,is a basic component of t he glob2al bio-support system.(2)中国将努力促进国内粮食增产,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China endeavors to increase it s grain pro2duction so t hat it s self-sufficiency rate of grainunder normal condition will be above 95 percent.例句1主语后面有两个并列的谓语:覆盖了……,是……。但仔细分析起来,便可看出,“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说明了一个人们已知的客观事实,句子的重点在后面。因此译文用了一个从句:which covers 71 per cent of theeart h’s surface修饰主语,而用谓语集中处理后半句的内容。根据对例句2的分析,我们得知原句“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是“中国将努力促进国内粮食增产”的目的,这种关系在汉语里是用意义连接的,而在英语中必须用显性标记“so that”表示出来,否则英语读者就不懂前后两个分句间的逻辑关系。英语有分词,不但有现在分词,还有过去分词,而且用法灵活。分词引导的短语可以放在句首,可以放在句中,也可以放在句末。因此, 英语句子里主从关系很多,体现出不同层次。英译汉时往往可以和普通动词一样处理。大概正因为如此,汉译英时我们往往想不到发挥英语的这一特点,使译文显出层次,而只知一味地使用并列动词。因此,汉译英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分词短语。这就要在若干并列的动词或分句中区分主要和次要的。主要的动作用动词来表达,次要的动作用分词来表达。即汉译英时要把动词结集转化为关系词结集。汉语里的并列成分译成英语,除了用从句和分词短语之外,还可以使用介词短语以及后置形容词短语等,使句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介词和后置形容词是英语里活跃的两种词类。因此,汉译英时我们就要对原文认真分析,确定哪些是主要成分,哪些是次要成分。有时就可将次要成分用介词短语或后置形容词短语表示成状语或定语。如:(1)现根据你方询价单所提设备及其数量报盘如下,并附送有关资料。As requested,we are sending you t his offerfor t he quantit y of specific equip ment as enumer2ated in your enquiry toget her wit h some relatedliterat ure.(2)我们是专门为向中国提供服务而成立的一个咨询公司集团,主要经营范围是促进进出口业务和合营企业项目。We are a group of consulting companies ac2tive in t he field of export-import promotion andof joint vent ures especially set up to provide ser2vices to China.例1句子后部分“并附送有关资料”从语法关系来讲和句子的前部分是平行的,但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看出句子的前部分是整个句子的语义重心,而后部分只是对前部分的补充说明,因而可把它译作英语的一个介词短语,这样的译文就更加符合英语“形合”的行文规范。同样,例2句子的前部分是语义中心,后部分只是补充说明这个咨询公司集团的业务范围。译者将后部分内容巧妙地用后置形容词“activein...”挂连在译文中作定语。这样的译文就比把原文翻译成两个并列句更紧凑,层次更分明,语言更地道。5 结 语英语注重形合,注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因而比较严谨(preciseness)。汉语注重意合,注重功能、意义,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因而比较简洁(conciseness)。汉语是一种以意统形的语言,句子的语义内涵关系和句法成分大多隐含在句中词语铺排的线性流程中,句子的语法结构常常是从上下文的意义中推导出来的,不像英语那样有各种明确的显性语义形成标记。要完成汉译英过程中的化“意合”为“形合”的转换,就必须将汉语这种“隐性”的语义关系化为英语“显性”外形结构,由“隐”变“显”。而这一过程需要译者对原文的精确分析和准确理解。译者必须弄清汉语原文中逻辑语义内涵关系,找出句子的语义重心,分清主要和次要成分。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英文“形合”的行文习惯,将译文SV主干定在原文语义重心之上,将原汉语次要部分按英语的各种语法手段分别有机地挂连在这一SV主干上,完成全句的空间搭架。

参考文献

1 陆国强1英汉和汉英语义结构对比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32 高明凯1汉语语法论1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363 刘宓庆1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1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244 王力1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1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41

篇10

关键词:主语省略 句法 语义 对比研究

1.引言

省略(ellipsis)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现象。省略从不同角度可得出不同的分类体系。本文讨论朝鲜语和英语主语省略的问题,并从主语省略现象来讨论朝英主语省略的异同。

2.朝鲜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

朝鲜语也和其它的语言相同,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经常省略主谓宾等重要的句子成分。其省略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主语是一个句子主要的句子成分。但在韩国语口语中主语省略现象非常普遍。

2.1 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省略

以上对话中的主语分别是“你”和“我”。但这些句子用韩国语表述时都不必添加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而可以直接省略主语说“吃饭了吗?”等等。如果要明确上下级关系或要尊敬对方需要用“您”时,“您”可以用职位或称呼代替。例如,“奶奶身体还好吗?”、“董事长身体还好吗?”。因此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韩国语中是经常被省略的。如果不省略,而把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都一一的用上,反而使表达生硬、不自然。

2.2 复句中的主语省略

以上例句都是由前后两个单句组成的复句。其中,第一个单句的主语“他”,和第二个单句的主语“她”都被省略了。也就是说两个例子中的两个单句只用了一个主语。当前后单句的主语一致时,在韩国语中,前面单句或后面单句的主语可以省略。

3.英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

3.1 主语省略与时态类型

在英语中,主语是一个必需的成分,不能被随意地省略。然而,在英语中也有很多主语省略的现象,如以下例句。

Got some money?

以上无主语句子属于次要句子类型。也就是说,在一个正常句子中,主语和谓语要同时存在,但有时候,有一者或者两者都不存在,然而这样的句子也可能是一种想法的完整表达。

英语主语省略句中一般现在时占主导地位。

Hope it is helpful.

Ever been to Chicago?

如例句所示,无主语句多会使用在现在时态中,但也不限于此。以下是过去式例句。

He didn’t use it.Sent me a cable, saying “Think stuff unwanted.”

上面例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无主语句出现在前文有很明显的过去时间表达之后。

因此可以看出,在无主语句中,无论是现在是还是过去时,一般式比进行式和完成式更常见。

3.2 主语省略与句子类型

英语的无主语现象还可以从无主语句的句子类型(即主句或从句)的限制来讨论。

Hope you had a nice day.

I hope had a nice day.

第一个句子在主句中省略了主语,而后一个句子在从句中省略了主语,这样的句子似乎是不合语法的,不存在的。因此,毫无疑问,主语的省略一般是限制在主句的范围之内的。

3.3 主语省略与语义

在语义部分可以分析被省略的主语的类型。下面是主语省略的例子,括号中为省略的主语。I, you和we,它们都具有即时性,即都出现在对话当时,这一类型的主语我们称之为即时主语,或近主语。然而,she/he,they和it,及一些人名,他们不出现在对话当时,我们称之为非即时主语,或远主语。

I think that’s all for now.Hope you enjoy the weekend. (I)

A: Well, what’ll we do if we have a war?

B: Jump in the lake.(We)

Bowman认为依存次要句子(dependent minor sentences)就是与相邻的主要句子有密切关系的句子,如果没有了相邻主要句子,这些句子也就失去了大部分意义。而独立次要句子(independent minor sentences)是与相邻主要句子关系比较松散的句子,它们的意义不依赖于相邻主要句子。所以,根据Bowman的定义,以上几例都属于依存次要句子。省略的主语都需依靠前文的语境找出,括号中的即是。

在本论文中,远主语省略的都是在依存次要句子中。

Looks like an accident.

Tastes like almonds.

上述例句中,动词都是感知动词,省略的主语都是it,并且没有任何前文指示了省略的主语,所以叫做独立次要句子。然而,他们又严重依赖于环境。如第一个例句,说话人显然是看见了某个事故的现场。同样第二句,说话人一定是吃了什么进行评论的。因此,他们也可能不是真的独立次要句子,因为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的句子也不会产生。

4.结论

本文从句法角度、语义角度分析了朝鲜语和英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朝鲜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多发生在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上。在复句中也经常使用主语省略来避免重复现象而追求语言的简练。在英语中:一是无主语句多发生在现在时,也可出现在过去时中;二是无主语句一般限制在主句中。而且,第一和第二人称主语代词(即时性主语)通常比第三人称更经常省略,但it主语省略也常见。

参考文献:

[1]. 苟红岚;浅谈英语中的省略现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2]. 单丽雯;;浅谈英汉篇章中“省略”现象的差异――英汉互译视角下看“省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8期

[3]. 张桂宾. 省略句研究述评[J]. 汉语学习. 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