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10 12:5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灰姑娘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灰姑娘故事

篇1

2、一天,几个侍卫沿街贴告示,一边贴来一边喊:“王宫里将要开舞会,欢迎漂亮的女孩来参加!”两个姐姐见了,嘴都乐开了花。 到了王宫开舞会的那天,两个姐姐把灰姑娘支使得团团转。这个说:“快来帮我梳个漂亮发式!”那个说:“快来帮我换件漂亮衣裳!” 后妈和两个姐姐走了,家里只剩下灰姑娘一个人。“唉,我浑身这样脏,怎么能参加舞会呢?”想到这里,灰姑娘靠着炉灶,伤心得哭起来。 “小姑娘,你为什么哭呢?”灰姑娘抬头一看,一个仙女正站在她面前。她赶紧擦干眼泪,说:“我想参加舞会,却没有漂亮衣裳。”

3、仙女笑着说:“我来帮助你。”她用魔杖敲了一下南瓜,南瓜马上变成了一辆漂亮的马车。她又叫来两只老鼠,把它们分别变成车夫和马。 最后,仙女用魔杖指了指灰姑娘的脏衣服和旧布鞋。呀!转眼间,脏衣服变成了漂亮的新衣服,旧布鞋变成了漂亮的水晶鞋。

4、仙女说:“你一定要在午夜12点前赶回来,因为12点一过,一切都会恢复原样。”“知道了,谢谢您!”灰姑娘坐上马车,往王宫驶去。 灰姑娘走进了王宫大厅,所有人都惊呆了:“真漂亮,这是哪国的公主啊?”王子迎上前,礼貌地说:“公主,我能请你跳支舞吗?” 灰姑娘点点头。于是,两个人像一对蝴蝶,在大厅里轻快的舞动起来,一直跳到深夜。“请告诉我,你是哪国的公主?”王子好奇的问。

篇2

灰姑娘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她便经常受到继母与两位姐姐的欺负,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经常弄得全身满是灰尘,因此被戏称为“灰姑娘”。

有一天,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请全城的女孩出席,但继母与两位姐姐却不让灰姑娘出席,还要她做很多工作,使她失望伤心。这时,有一位仙女出现了,帮助她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千金小姐,并将老鼠变成马夫,南瓜变成马车,又变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和一双水晶(玻璃)鞋给灰姑娘穿上。

灰姑娘很开心,赶快前往皇宫参加舞会。仙女在她出发前提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十二点,十二点以后魔法会自动解除。灰姑娘答应了,她出席了舞会,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立即邀她共舞。欢乐的时光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午夜十二时了,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了一只水晶鞋。

篇3

【关键词】 鹅妈妈的故事;夏尔・佩罗;灰姑娘;另类解读

在17世纪的法国上流社会,十分流行“短篇故事”这一文学形式。夏尔・佩罗将那些在法国和欧洲大陆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搜集起来,经过自己的语言加工,变成了而今的《鹅妈妈的故事》,其中包括:《小红帽》、《灰姑娘》、《蓝胡子》、《驴皮》等名篇。“鹅妈妈”在西方国家就是传说中的童话和儿歌的作者,而法国著名的童话作家佩罗的童话集就起了《鹅妈妈的故事》这样的名字,其实作家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这本书里的故事都是“鹅妈妈”讲给孩子们的。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认为,《鹅妈妈的故事》并非是简单的童话故事,它最主要的是起到教化作用。同样地,法国哲学家Marc Soriano曾这样评价佩罗:“他是最被人忽视的伟大古典作家。人们只看到了他的童话,却未留意他的童话版本的不同之处。”尽管在大体故事内容上,佩罗版的《灰姑娘》与中国的《叶限》,德国的《辛德瑞拉》有相似之处:女孩受到后母的虐待,借助神力以及一只鞋的线索,最终获得美好生活的故事。但在夏尔・佩罗《鹅妈妈的故事》中为我们描述的灰姑娘形象,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善良纯真,在某些方面恰恰相反,显得心思缜密,顾虑周全,更加符合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形象。本文将以《灰姑娘》为例,试分析佩罗笔下Cendrillon与众不同的形象。

Cendrillon是灰姑娘的法语名字,由cendre和souillon构成,而“cendre”在法语中是“灰”的意思,这样取名是因为灰姑娘工作后躺在炭灰上休息,总是脏兮兮的;souillon是“”的意思,是两位姐姐对灰姑娘的蔑称。灰姑娘还有另外一个外号,叫Cucendron(cu是cul的意思,即中文的“屁股”;cendron和cendre一样,都是“灰”的意思),也是她俗气的姐姐所取的。无论是“Cendrillon”还是“Cucendron”,我们都可以从中体会出灰姑娘在这个家庭地位的卑微与处境的艰难。

在《鹅妈妈的故事》里,灰姑娘的父亲是一个绅士,前妻过世以后又娶了一个傲慢的女人,但是他却完全听命于那个女人的摆布。即使灰姑娘是他的亲身女儿,父亲也对那个女人施加孩子身上的虐待无动于衷。这明显可以看出法国是一个浪漫而又尊重女性的国度,他们有一种思想就是女人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就出现了父权形象在家庭地位中的缺失。法国的后母性格要复杂一些。“她不能容忍这个女孩子的好品质,因为这样的好品质使她自己的两个女儿显得越发可憎了。”这一句的描写很有深意,这个继母知道自己的女儿不招人喜欢,而靠着折磨灰姑娘来得到自己心理的满足。这说明这个继母还是懂得常理的,只是不想或者无法去改变现实而已。而仙女教母不明缘由的出现,使人相信生活的奇迹会不期然地到来。某种程度上,教母填补了灰姑娘心中一直缺席的母亲的位置,她不仅使灰姑娘赢得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爱情,而且使灰姑娘在她的关爱中获得情感的慰藉。除了主要人物外,还有一系列次要人物,有高级理发师、贵妇人、高级裁缝、试鞋官,公主以及宫廷小姐等。这些人物都在国王的宴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强调了这些人物的存在,不难看出法国是一个很重视个人价值实现的民族,各个阶级都是平等存在于社会中的。法国一直主张的就是“自由,平等,博爱”。

灰姑娘并不傻:在《鹅妈妈的故事》中,灰姑娘并非仅仅是传统观念上的逆来顺受。相反,灰姑娘很懂得如何在逆境中保护自己。比如,当两位姐姐为了参加王子的舞会而前往理发店时,询问灰姑娘的意见。灰姑娘不仅没有因为自己无法参加而故意使绊,相反她为两位姐姐挑出了世上最好的发型讨姐姐欢心。当姐姐开玩笑似的询问灰姑娘“是否会去参加舞会时”,灰姑娘表现的很识趣“姐姐们别取笑我了,那不是我该待着的地方”。又比如,灰姑娘在仙女教母的帮助下,华丽地出现在舞会上,但她并没有刻意躲避姐姐们。相反,她直接选择挨着姐姐坐,还把王子赠与她珍贵的柠檬和橙子送给两位姐姐。当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灰姑娘仓促跑回家中,为了不使继母和姐姐们发现,她装作在大树底下乘凉小憩。当继母一家回来时,故意询问一句“舞会好玩不?怎么才回家,我都睡了好一会了……”边说便打着呵欠。当姐姐们兴奋地向灰姑娘描述她们在舞会上认识一个异国公主非常漂亮,还把珍贵的柠檬与橘子赠与她们时,灰姑娘并未表现出丝毫的喜悦,她镇定地询问那位异国公主的名字,表示自己从未认识这样的漂亮公主。灰姑娘甚至还向其中一位姐姐借她的舞会衣服。想试穿感受一下舞会的气氛,结果显而易见当然是拒绝。灰姑娘自己也明白,她一点也不难过,因为她的目的不过是转移话题罢了。灰姑娘的所有举动,无不体现出一个懂得保护自己,努力为自己的未来争取机会的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这也反映了法国人对于女性的尊重和赞美。

事实上,17世纪的法国,被誉为“优雅社会摇篮”的沙龙盛行。沙龙大都由贵族妇女主持,这个时期的许多杰出成就都与女性有关,以致于有人说17―18世纪是女性主导法国社会生活的世纪。这些宫廷贵妇们举止讲究,追求风雅。佩罗的故事正迎合了她们的喜好。整个《鹅妈妈故事集》中,每个故事的后面都加上了诗体的“道德劝解”。在《灰姑娘》的末尾,故事的伦理教化意义更是昭然若揭,“美丽的女士们,善良比锦衣华服/更能成功赢得男人的心/总之,如果你想要得到幸福/高尚才是真正来自天国的礼物”。字里行间,可以很明显看出忠告的对象不是小孩子,而是上流社会的少女们,告诫她们如果想像灰姑娘Cendrillon一样得到王子的青睐,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像她那样善良无私。从这个方向上理解,灰姑娘的复杂似乎变得情有可原。

参考文献:

[1]张中载.《灰姑娘》拿女人的脚和鞋做文章[J].外国文学,2003(5):9899

[2]钱淑英.中西“灰姑娘故事型”的叙事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篇4

学生汇报自己读过哪些童话。

一、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都很喜欢童话故事,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童话故事很感人,还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生:读童话故事的时候,我好像也进入了童话世界,感觉妙极了。

生:在童话故事中,我们拥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师:的确,童话故事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让我们思索,给我们启发。在童话世界里,我们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要是能永远住在童话世界里该有多好呀!

师播放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生跟着音乐唱歌。

师:同学们,随着动听的歌声,我们又走进了童话课堂,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世界著名童话故事《灰姑娘》。(板书课题)

师:这个故事大家非常熟悉,谁愿意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一名学生讲故事。

师:听了她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你的故事讲得真好,我仿佛也走进了童话故事中。

生:你讲故事时的表情动作很生动,我要向你学习。

生:你能把读过的故事生动地讲出来,我真佩服你。

师:同学们真会夸奖人,我们讲故事也要向她学习,善于抓住重点。谢谢你!

二、交流体会

师: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最不喜欢哪一个?并说说理由。

生:我喜欢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因为灰姑娘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灰姑娘不好,总欺负她。

师:同学们,虽然你们还小,但你们能够分辨美丑和善恶,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课件出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围绕屏幕出示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从《灰姑娘》的故事中哪个人物身上或哪个故事情节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悟?

生:我从灰姑娘一定要在十二点前回家,看出她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因为这是她和仙女的约定。(师板书:守信)

师:你太棒了,相信你也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生:我来补充她的发言,从这里我们还看出灰姑娘是一个遵守时间的人。(师板书:守时)

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灰姑娘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出现在大家面前。哎呀,那就惨啦!

师:是呀,因为灰姑娘守时,所以才没有在王子面前出丑。

生:我从王子和灰姑娘结婚时,虽然她的两个姐姐非常害怕,不知道灰姑娘会给她们怎样的惩罚,可是灰姑娘仍像亲姐妹一样对待她们,从中可以看出灰姑娘是一个善良而且宽容的人。(师板书:善良、宽容)

师:如果你是灰姑娘,有两个这么恶毒的姐姐,你当上王后之后,会怎么对待她们?

生:我会像她们对待我一样,让她们不停地干活。

生:我会加倍地惩罚她们,甚至把她们关在黑屋子里。

师:可是灰姑娘没有这样对待她们,仍然像亲姐妹一样对待她们,真是一个善良、宽容的好女孩。你还有哪些感悟?

生:我从仙女、老鼠和狗帮助灰姑娘的情节中懂得了要热心帮助别人。

师:是呀,如果没有仙女的帮助,灰姑娘就不能成功地参加舞会,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朋友。我们的朋友一定是具有神奇力量的吗?

生:如果有当然好,可现实生活中哪有神仙呀!只要是真诚的朋友就可以了。

师:不错,我们的朋友不一定多了不起,但我们需要朋友和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忧愁。在这里老师希望你们能够有许多朋友。

三、总结升华

师:细细地品味了《灰姑娘》,老师写下了两句话和同学们共勉:

善良能弥补我们自身的一些缺陷,比如能力,比如外表。

青春与美貌是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的,唯有高贵的人格会在岁月的积淀中愈来愈美丽。

学生自由读。

师:看了老师写的话,同学们一定也有许多话要说,那么就把你的感受也编成类似格言的话和同桌说一说吧。

学生汇报。

四、拓展延伸

师:谢谢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想,下面就请你把喜欢的格言写在课前准备的小卡片上,可以是老师、同学说的,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写好后可以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贴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

篇5

[关键词]灰姑娘模式;王子;爱情;父权制

“灰姑娘”这个童话故事,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一直受到恶毒的继母和丑陋的继姐妹的折磨。直到一天,她得到一双仙女送的玻璃鞋,使她在舞会上邂逅了王子,获得王子的爱情。从此灰姑娘的命运开始转变,不再受到欺负,最后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灰姑娘的故事是“一个给人类带来希望的故事”,所以“灰姑娘”故事在全世界都有流传,并且成为了一种模式。在大多少数韩剧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元素。而《巴厘岛的故事》更是将这种模式运用到了极至,并且实现了突破。“灰姑娘”传统的模式:男性的审美价值和权力欲望

按照传统的灰姑娘模式,灰姑娘身世总是悲惨的。在《巴厘岛的故事》中,女主角李水晶,是巴厘岛的一个非法的导游。从小没有父母的关爱,唯一的哥哥,也只会向她要钱;被游客恶作剧般地推下水去,还要笑着爬起来,为了挣一点导游费,她必须背着三个游客的包袱使劲地跑;经过努力赚到了30万韩币,最后却被别人卷走。然而灰姑娘是天生丽质的,艰苦的生活依然没有办法遮掩她的光彩,这也是打动王子的原因之一。尽管水晶没有高档衣服修饰,但是总是清新的,充满了活力,所以被在民的朋友称为自然美女。同时,灰姑娘还具有吸引王子的品质。尽管水晶生活艰苦,但总是努力的、积极的生活着,有着独特的个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外貌和品格也正是男权文化中男性对女性形象千古不变的标准。

在灰姑娘的故事中,王子总是充当灰姑娘生活中的解救者。在民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他给水晶安排了第一份工作,使她的生活有了基本保证。他送给她昂贵的衣服,提供可以暂居的、舒适的房子,对她说着“李水晶,我想让你开心,想让你快乐,想要让你笑,我整天都在想这些事……”,成为她精神和物质上的主导者。尽管在强大的家族压迫下,在民给水晶的承诺无法真正实现,当他做过的事情,至少给了水晶短暂的温暖和希望。

巴尔扎克在《婚姻生理学》中写道:“女人的命运和她唯一的荣誉是赢得男人的心,她是一份动产,确切地说,只是男人的附属品”。“灰姑娘”――李水晶满足了男权社会中男人的审美欲望和权力欲望。她的“灰姑娘情结”揭示了女性内心渴望改变自我,从而实现理想的心理。但究其实质却反映出男权社会女性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知――对男性权威的服从。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妇女的天职是服从,这可以由以下事实说明,每一妇女,若处在不合理的地位,她便立即会依附某个男人,听其指导和统治。”李水晶在剧中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所以她不自觉的将男性作为了依附对象,并按照男性的标准成为了被观看的对象。一位女性主义学者提出“女性不但成为自己观看的影像,亦将自己转化成为一种客体,一种视觉影像的客体、一种景物。这样一种内在于女性自我观看当中的男性视点在她心里建立了一种自我审视的机制,无论男性在不在场,这样一种机制都保证了女性永远处于被观看的位置上”正是因为处在这种被观看的位置,使得她们处于受支配的地位,所以她们对男性盲目期待和崇拜,相信的是“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日子”,却并不考虑“王子和灰姑娘”以后生活的各种问题。

灰姑娘故事的超越――现实灰姑娘的悲剧

在韩国偶像剧中,通常会设置两个英俊富有、条件相当的男性在灰姑娘的身边。而与灰姑娘对应的是一个同样美丽的女性,无论她们善恶与否,往往和男主角门当户对。王子最开始对灰姑娘不理不睬,感情捉摸不定,游走于两个女子之间。每当女主角遇到困难时,王子的情敌总会先出现对其安慰。但灰姑娘依然不会考虑情敌,对王子是始终如一的纯爱。而《巴里岛的故事》打破了这样的设置规则。水晶身边围绕着两个男性,一个是富家子弟在民,另一个却是和她同样贫苦阶级出身的仁旭。水晶的卑微贫穷,使她在对金钱的欲望、对在民的爱、对仁旭温情的渴望中挣扎,时常陷入一种角色转换的迷茫状态里,在两个不同阶级的男性之间徘徊。最初,水晶接近在民是因为抱着“钓一个天生就已经应有尽有的凯子,飞上枝头”这样的动机。她渴望“白马王子”的拯救,但是朋友美希的一番话,让她明白了现实和童话不同。“灰姑娘?灰姑娘的父亲也曾是贵族,所以才可以参加王宫的舞会,她只是遇到继母受了一点苦而已。不过身份也算贵族,就身份来说,和我们贫民是不同的,如果灰姑娘只是一般人的话,就算她拿着一双合脚的玻璃鞋,也不可能让她和王子结婚的。一定会问她鞋子是从哪里偷来的。”此时,她放弃攀附在民的念头,选择了仁旭。仁旭能够理解水晶的辛苦,总是在她受到危难和时庇护她。但每当仁旭看到水晶和在民接触,便立刻收起对水晶的温柔,面露鄙夷的神色,冷冷地说:“你要怎么办。”仁旭给了水晶选择爱情的权利,却让水晶觉得他的爱是那么不确定。仁旭的冷静和敏感,让水晶感到害怕,她害怕一不小心,他就会给她冷漠的背影。每当此时,水晶的心就开始动摇。在民只会用金钱来表达对水晶的感情,只会对水晶大喊大叫不允许她和仁旭接触,而这种霸道的“拿来主义”、这种简单的表达方式让水晶感觉到在民对她的深深的爱意。她又因此慢慢倾向选择在民。当水晶听到在民对他母亲说“对不起,可是我就是没有办法,我只要一天没看到她我就会疯掉”后,她决定接受在民的爱,并且和他同居。但是他们的关系却因在民结婚而结束。这个时候她才真正地明白了仁旭所说的“葛兰西”的含义――阶级并不是只有中古时候才存在,只是因为他们的光芒,遮住了我们的眼睛盖住我们的耳朵罢了,明白了她和在民的差距。水晶在经历痛苦之后,意识到不能再依靠爱情生活,决定和过去(包括这两个男人)划清界限,重新开始独立的生活。但此时,仁旭却回到她身边向她求婚。而另一方面,婚后的在民,看到水晶面对一亿元时已经不再动心时,突然明白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人的真心,要求水晶等他离婚。水晶又再次陷入两难的选择当中,她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继续开始对爱情的追逐。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女子把全部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爱情的位置。”自由社会文化流派的心理学家霍妮认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男性逐步建立起以成就事业为中心目标,而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却逐渐偏向以建立美好家庭为生活目标。因此,女性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就不自觉的扮演了“弱者”的角色。许多女性也把个人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于婚姻。对一个女性来说,对爱情的选择就意味着对生活道路的选择。水晶选择仁旭意味着平凡的生活;选择在民意味着没有未来却富足的生活。水晶的困惑在无意间也道出了现代生存中女性的共有的困境就意味现代社会在呼吁女性积极,独立,坚韧的 同时,男性的全球话语境仍把女性的命运聚焦于选择爱情,依靠爱情的空间。表面是女性可以主宰感情,具有选择权,而实际上女性很难在身份地位和金钱上和男性一争高下。

在爱的模式,“王子”和“灰姑娘”的关系上,《巴厘岛的日子》对其做了彻底的超越。在传统模式中“王子”主宰着“灰姑娘”的命运,“灰姑娘”在“王子”的爱、权势、金钱的庇护下过着幸福的日子。然而在《巴厘岛的日子》中,“灰姑娘”水晶没有选择在民,而是和仁旭离开去了巴厘岛。在民没有成为解救水晶的王子,反而成为了爱情的逃避者。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中说“爱情便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过高的估价了。‘变成了一种幻想――就像成功具有这样一种幻想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爱情本身并不是一种幻觉――尽管在我们的文化中,它是最常见的满足于往的反映,尽管这与爱毫不相干――但是由于我们对它期望太多,而它又不可能实现,因此,它便成了幻觉。”所以,女性对爱情过高期待是不切合实际的。李水晶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期待,希望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虽然爱情的形式是两性结合的最高形式,但爱情在女性的生活世界中,往往比男性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正是因为这样,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爱情最终成为了女性自由的束缚。

“灰姑娘”故事的深层意蕴:两性的和谐

篇6

一、关于经久不衰的“灰姑娘”

每一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份辛迪瑞拉情结。“灰姑娘”故事太过于深入每个女孩的内心,于是在过了听童话的年龄之后,灰姑娘长久地住在了女孩们心里,当然她们也许并不自知,这个灰姑娘在内心的触动之下会苏醒,认同与梦想交织,原本就充满感性思维的女性得到了强烈的心理满足。于是“灰姑娘”成了千百年来全世界改编最多的戏剧故事,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经典戏剧情节模式,经久不衰,在众多文学与艺术作品中犹如典范般的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影视行业处于兴盛时期,而与社会发展并不处在同一个步调的“灰姑娘”们,却活跃在荧幕。“灰姑娘”们本身作为女性形象,受众也多为女性,正是众多女性观众使得灰姑娘经久不衰。在社会总体经济与女性地位大大提升今天,这一形象的出现与经久不衰背后所蕴含的是怎样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潮流。

二、男权阴影下的灰姑娘

男权社会中,父权与夫权对于女性命运至关重要。然而作为家庭的唯一男性,作为父亲与丈夫的灰姑娘生父实质却处于缺失的状态。于是灰姑娘任后母与姐姐们的欺凌。而女性在有婚姻之前,父权是她的主宰,这便成为灰姑娘悲惨命运的一个重大因素,也满足了读者或观众的心理满足――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之下,家庭中的女孩往往处于弱势与被忽视的境况,这样的女孩在父权之下没有得到期望的保护与关爱,便转而向另一种男权即夫权充满补偿与满足的期待。在这样的境况之下,王子成为了灰姑娘命运救赎者,苦海的脱离表面是爱情的力量,但深层来看,其力量是对夫权的依赖与肯定。父亲带来的后母与姐姐讲她带入悲惨世界,王子的救赎把她领到了幸福与快乐的极致。所以,灰姑娘的命运,实质上是为父权与夫权所左右。

当屏幕上各国各时代的“灰姑娘”们终于穿上了王子送来的水晶鞋,屏幕前的无数女孩依然为之感动,然而,作为现代女性,沉溺于浪漫剧情的女孩们大多除了幻想自己的水晶鞋,不会去思考更积极独立的人生观。现代社会之下“灰姑娘”在至今在女性观众与读者中大受欢迎,却在传播过程中有着较为长远的影响。如此对女性“依附者”角色的定义,反映了社会对于男性女性角色并非平等的普遍认知,亦反映了女性自身存在着对男性依赖性,对于婚姻或感情带来物质与精神极大丰富的幻想。最后,这一剧情模式对于女性的“灰姑娘”心理具有强化作用,并将形成恶性循环。

三、女性命运的自我主导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曾经尖锐指出:“全球的通讯网络被用于广泛传播陈规定型而且贬损的妇女形象,以谋求狭隘的商业和消费主义利益。除非妇女能在通讯和大众传媒包括艺术方面的技术和决策领域,平等参与,否则对她们的报道将继续失真,对妇女实际生活的认识也将继续付之阙如。大众传媒有很大的潜力来促进妇女的地位和男女平等,它们可以打破陈规的多样且均衡的方式构画妇女与男子的形象,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然而,现实是大量影视剧作品并没有真正全面地反映广大普通女性的实际生存状态、没有很好引导女性群体的价值倾向,加以分析,最主要的便是“灰姑娘”式的爱情剧带给女性观众,特别是少年至青年女性的价值取向诱导,而这一低龄女性群体正是要面对爱情与婚姻,“灰姑娘”的华美结局无疑对她们的择偶观与爱情观产生不恰当或不现实导向,这一导向可能使这部分年轻女性对于男性要求甚高(特别集中在物质方面),而对自身没有独立与自强意识,只等待极其优质的男性改变她们的命运,甚至对社会风貌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尽管女性受众为主的影视剧中大量呈现以男人为救赎者的角色为灰姑娘们的命运大翻盘,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却并易事。这背后有着久远的文化历史渊源,女性男性中,皆存在广泛的群体认可灰姑娘的剧情。

波伏娃曾经深刻地指出:“女性气质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出来的……女性气质是社会的产物”。古代或现代,中国或国外,皆存在社会对女性不公的形象定位。

然而几乎绝大多数灰姑娘式的剧情,包括其原著,都结束于“灰姑娘”与“王子”的婚姻或是圆满的关系。婚后是什么样的?童话没有告诉我们,那让我们自己来思考吧。灰姑娘式的女性无法在婚姻中保持男女双方关系的平衡,处于被解救被帮助状态的女性在婚姻中定会处于弱势,失去话语权,男人主导了双方的关系和女性生活的绝大部分,因为遇见“王子”之后,一切物质都是依赖与被给予,久而久之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灰姑娘们并没有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婚姻不同于恋爱,男女双方要维系家庭的平衡,必定需要较为等量的价值与贡献。现代社会尽管依然是男权主导,但是社会给予了女性相比从前更高的机会,女性可以接受高质量教育,获得工作岗位,创造价值,承担起对自身给养的责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灰姑娘”们的零经济基础与“王子”们的经济基础对比,上层建筑的稳定性不言而喻,尤其是“灰姑娘”们的物质与精神都是构建在男性一方的精神之上,自身的根基不稳,何以站稳婚姻中,社会中的地位?现代女性需要做的,需要思考的,能够达到的远远不止懦弱被动的等待。社会进步的巨大标志便是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要对自身社会地位承担责任,做到独立积极,创造价值。金钱和地位为主导的婚姻观是错误的,作为女性消极等待耽于幻想更是对自身价值的磨灭,女性应由自己的努力赢得尊严与金钱、地位。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性别之间的平等,这样的平衡才能有为女性带来尊重与地位,推动时展,才具有社会进步意义。

四、“灰姑娘”之外的爱情与意义

篇7

关键词: 《爱》“灰姑娘情结”黑人女性

作为具有自觉的种族和性别意识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通常围绕着黑人女性的生活展开,描写她们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压迫下艰难地生存和勇敢地抗争,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边缘上求自尊,2003年出版的小说《爱》也是如此。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以其一贯的凝重而不失活泼的叙事话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西海岸的黑人家族的故事,重点讲述了这个家族里的几个黑人女性――梅、西德、克里斯廷、L和朱尼尔的生活遭际和自我反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貌似传统的话题:“灰姑娘情结”――出身低下的漂亮女人从社会地位或经济地位强于她的男人那里寻求帮助。本文以梅、西德和克里斯廷为重点,分析小说中黑人女性的“灰姑娘情结”。

一、“灰姑娘情结”探源

《灰姑娘》在西方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个小小的童话故事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在世界各民族文学中都有其表现和变体,有着700多个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在《格林童话集》中收录的那个故事。故事情节众所周知:美丽而善良的灰姑娘Cinderella不幸幼年丧母,过着贫苦的生活。在仙女的帮助下她获得了神奇的力量,摆脱了可恨的继母和两个异母姐姐的欺侮,在王子举办的宫廷舞会上充分表现了自己,得到王子的垂青,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正如美国当代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所言:“也许全部民俗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5,P151]作品对正义、善良、美丽的歌颂和对邪恶、虚伪、丑陋的鞭挞,代表了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因而其博得了众多读者的认可,成为童话中的经典。作为经典童话,《灰姑娘》的影响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它成了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基本爱情模式和创作原型,更是内化为人们尤其是女性潜意识的一部分,即心理学所说的“灰姑娘情结”。心理学上将灰姑娘依附男性以寻求庇护的被动心理称之为“灰姑娘情结”。

通常来讲,“灰姑娘情结”包括下列元素:第一,由于父爱的缺失,女性必须另找一位男性以取代其地位。在童话《灰姑娘》中,Cinderella的父亲像花瓶一样只是一个摆设,他同样处于Cinderella的后母的掌控之下,根本无法保护Cinderella。Cinderella内心渴望着得到父亲的关爱和保护,王子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他是Cinderella的拯救者和保护人。第二,母爱的缺失和来自姐妹的竞争。Cinderella的生身母亲去世较早,随后她受到继母的虐待,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随继母而来的两个异姓姐姐也对她百般欺辱,凡事都要和她争个高下。因此她亟需从家庭外部寻找帮助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而这个外援就是王子。第三,善恶终归有报,Cinderella最终以她的善良和美丽打动了王子,幸福地和王子生活在一起,而邪恶的继母和两个姐姐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灰姑娘情结”就是将女性放置在弱者的位置上,让男性处于强势地位,由此女性必须依赖男性才能生存。这是一种典型的男性话语霸权。“灰姑娘情结”中的这些元素在梅、西德和克里斯廷的生活经历中均有所体现。

二、《爱》中的“灰姑娘情结”分析

由于历史的原因,黑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群在美国长期遭受剥削、歧视和奴役,是白人种族主义者眼中的“他者”。黑人女性的地位则更低,她们在外受到种族和阶级的歧视,回到家里还要受到黑人内部男性的性别压制,是黑人男性权威的顺从者,处于一种无奈的“失语”状态。赫斯顿在《她们的眼睛望着上苍》中对此有一段精辟的描述,女主人公珍妮的外婆对珍妮这样说道:“孩子,我看到白人统治了一切。也许在大海的更远处也有可以自己说了算的黑人,但我们看不见,也就无从得知。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事:一个白人将一个包袱丢在路上让黑人捡起来。黑人捡了,可他并不自己拿着,而是顺手将它递给他身后的女人。在我看来,黑人妇女真的就是这世间的一头骡子。”[1,P167]

在重压之下,部分黑人女性丧失了自我的人格和独立,丧失了创造力,梦想着如灰姑娘般得到男性的救赎。《灰姑娘》中的王子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大量的财富,如同救世主一般拯救了的灰姑娘。《爱》中的科西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众多黑人“灰姑娘”拯救者的角色。他是一位在当地有很大影响的黑人企业家,拥有一个度假圣地和一个旅馆。他在人们眼中不仅仅是一位成功人士,更是一个慈善家。“他的心像圣诞老人一样。如果哪家无法负担葬礼,他就悄悄地与殡仪馆联系。他与治安官的友情把许多孩子从手铐下营救出来。多年来,默默无语地,他为中风病人付医药费,为他孙女付大学学费”。[3,P103]由此,他赢得了黑人社区尤其是他的家人的崇拜和敬重。

科西的结发妻子去世后,西德成为他的续弦。她如同灰姑娘般的美丽,也像灰姑娘一样从小生活贫困,“从来没有用过两件餐具吃饭,从来不知道食物还可以分装在不同的碟子里。睡在地板上,星期六还要在浴盆里用姐姐们洗过的脏水洗澡”。[3,P75]父母之爱在她来看也是遥不可及。美国的黑人社区有着重男轻女的陋习,她由于是女孩子,因此在平日里便得不到父母的宠爱。父母把所有的关爱和一切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给了她的哥哥们,留给她的只有贫困和无知。西德从来没上过一天学,是一个地道的文盲,这才有了小说开头时她招聘女秘书以篡改科西遗嘱的那一幕。因此,在被父母卖给科西时她没有感到丝毫的难过,反而感到一种解脱。因为富有、慷慨的科西在她看来就像童话中的王子一样是她的拯救者,能带给她安全和梦寐以求的体面生活。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科西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完美,他的私生活一直放荡不羁,经常和一个叫克莱修的来往,他甚至在和西德的新婚之夜仍然同克莱修在沙滩上鬼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德在科西的内心里是无足轻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西德尽管生活富足,却并不快乐的原因。尽管如此,西德平日里对丈夫仍然是惟命是从,甚至在他去世三十年后仍然在怀念过去和他在一起的日子。

和西德一样,科西的儿媳梅和他饭店的服务员维达也是两个深受科西影响,丧失了自我的黑人女性。她们同样来自于贫困黑人家庭,因为科西的关系才过上了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生活。梅平日里负责打理科西的饭店,她很珍视这样的工作机会,没日没夜地忙碌,甚至为此给仅三个月的女儿断了奶,交给饭店的厨师L照顾。由于她兢兢业业的劳动,饭店才有了后来一段时间的繁荣。在黑人民权运动的后期,由于她对运动造成的社会动荡有些无所适从,进而精神失常,科西对她的态度由器重转为鄙视,并把饭店交给西德管理。对此梅在精神正常时颇有怨言,但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西德,认为西德是一个善于勾引男人的,“约翰逊家族的女孩都善于干那些掀裙子的勾当”。[3,P13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思想被男权社会的道德伦理观所同化,在她看来科西这样的男人是无可指责的,而他娶西德是受了她的勾引。这种逻辑其实是荒谬的,如果科西洁身自好,一个十二岁的懵懂少女怎么能勾引到他呢?维达也是一个勤劳的黑人妇女。她对科西崇拜得五体投地,不允许任何人对他提出任何批评,即使是在他去世几十年之后。这是因为科西给了她一份体面的工作,可以接触到很多的社会名流,哪怕待遇比在罐头厂装鱼还低,她也心甘情愿。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黑人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强烈愿望,而这种愿望本身有时候又使她们不得不依靠处于强势地位的男性,从而阻碍了对自我身份的寻找。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就像在童话中的灰姑娘一样,现代女性,尤其是黑人女性仍然没有摆脱对男性的依赖,取得完全的独立,她们依然期待着外界的事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缺乏自信、畏惧独立、寻求庇护、期盼依赖的被动心理,依然困扰着现代女性,并阻碍着她们独立意识的觉醒,使她们难以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要摆脱受人摆布的边缘地位,实现自我的独立,现代女性首先必须摆脱依靠男性生存的“灰姑娘情结”。

参考文献:

[1]Bell,Bernard W. The Afro-American Novel and Its Tradition.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7.

[2]Bressler,Charles E.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99.

[3]Morrison,Toni.Love.Canada:Alfred A.Knopf Canada, 2003.

[4]柯莉特・陶琳著.叶芸君译.灰姑娘情结.台湾:银禾文化出版社,1988:121.

[5]斯蒂・汤普森著.郑海译.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151.

[6]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兰州:民族出版社,2006.

篇8

1、《叫我灰姑娘》2013年8月12日福州开机,10月23日全剧杀青。播出时间和平台暂未确定。

2、《叫我灰姑娘》是由张孝正执导,邱泽、海陆、任东霖、邓伦、周楚楚、汤晶媚等主演的现代电视剧。该剧讲述了一对男女的错爱故事。

3、剧情:齐花(海陆饰)在一家私人医院当护士,她不停的加班,为的是担负起一个重组家庭的重担。古怪医生李峰(邱泽饰)找齐花给他的失忆患者语墨(汤晶媚饰)当家庭陪护,这使得齐花知道了李峰对语墨的一段错爱故事,对李峰改变态度,顿生好感。齐花的悉心照顾让语墨身体慢慢好转,一次偶然的重击,语墨重拾记忆,回到了自己的人生轨道。李峰发现辛苦养家的齐花还照顾着几个以自己同样命运的孩子,齐花单薄的肩膀上,竟然扛着好几个家庭的重担。李峰回想起曾经对齐花酷爱挣钱的鄙视看法,深感内疚,李峰和花姐等朋友一起加入了齐花帮助困难家庭的救助活动中去,温暖的家庭扩大了。一切波折过去后,李峰终于对齐花表白,二人开始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他叫保罗・珀特斯,一个36岁的英国手机推销员。他以一句“我想唱歌剧”及其纯净的歌声,问鼎英国首届“星光大道”冠军宝座。故事的开场很像3年前“美国偶像”的比赛现场:那个长着龅牙、唱歌走调、舞姿拙劣的21岁华裔青年孔庆翔,因为面对评委责难的冷静回答而一炮走红。3年后,历史似乎又重演了。几乎是一夜之间,保罗・珀特斯这个名字化身为“男版灰姑娘”的代名词,名扬天下。但与“走音王”孔庆翔不同,珀特斯的歌喉无与伦比。

今年8月英国举行了超级“星光大道”选秀,评委非常专业,包括在以严苛闻名的“美国偶像”评委SimonCowell、现代流行音乐开创者Simon、英国著名女演员和歌舞剧演员Amanda Holden等人。

保罗・珀特斯长得像个滑稽土豆,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在初赛现场,他穿着价值35英镑的廉价西装,主持人问:“你要唱什么?”他傻傻地回答:“只是唱歌剧而已……”三位评委的眼神明显在说:“有没有搞错”、“又一个阴损的经典哥们”、“神啊,救救我吧”。评委Simon轻蔑地抬起眉毛,不以为然地说:“喔,那你开始吧!”但保罗一开口,歌声就散发出惊人的爆发力与磁性,一曲难度极大的歌剧《图兰朵》选曲Nessun Dorma(《今夜无人入睡》,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的经典曲目)惊爆全场,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有人甚至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欢呼,惊诧的评委Amanda听得热泪盈眶,Simon的眼里闪耀着欣赏和兴奋。最后一个高音飚完之后,全场沸腾,连最苛刻的Simon都说“Absolutely Fantastic”(完美)!在半决赛中,保罗演唱的《说再见的时候》获得最高的观众支持率;在决赛中,他最终为观众上演了完整版的《今夜无人入睡》,众望所归成功问鼎首届“星光大道”冠军宝座。

从台下走到幕前,保罗走了整整8年。他从小就因为长相抱歉而被别人笑话,并给他取难听的外号,而珀特斯消除心理阴霾的惟一良药就是唱歌剧。从28岁开始,他就梦想唱歌剧,甚至梦想自己穿得像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一样风光。在一个歌唱节目中赢得8000英镑的奖金后,他把这笔钱用于到意大利接受专业歌剧训练。在一节课上,他甚至真地接受过帕瓦罗蒂的指导。然而,接近梦想的代价是:他负债累累,因为学费总共花去了两万英镑。回到英国后,一连串倒霉事又接踵而来,从2003年开始,他受到盲肠破裂、肾上腺肿瘤、锁骨破裂等疾病的折磨,痛苦地躺在沙发上好几年,根本不能唱歌。2007年的“星光大道”初赛,成为他的最后一次机会,按照计划,比赛完毕他打算再也不唱歌剧了。没想到,他对梦想的执著追求,令他成就了新的传奇。

这个绰号“傻男”的36岁老哥一夜之间红透英伦三岛,震惊了世界乐坛,BBC和CNN滚动播出“歌剧丑男”专题节目,其首张大碟《One Chance》第一周就热卖13万张,成为英国乐坛第一个首张专辑就拿到排行榜冠军的平民歌手。网友们也亲昵地称保罗为“傻男”,甚至将他的比赛经历制作成励志MTV贴在网络供大家共享,视频随即风行全球。

篇10

"絮然,你怎么了?”努力地掩饰还是被允儿发现了我的不愉快。我笑笑说:‘没什么,有点不舒服。""哦,那我先走了。"

"嗯,好1!”

刚刚又撞到林凡了,一如既往的玩世不恭,看我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轻浮,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但是我无法忘记两年前的一切。

那时的我们-——林凡,我和筱汐是最好的朋友,但是彼此的心事也不都完全了解,我知道筱汐喜欢林凡,是她偷偷对我说的。其实她不说我也明白,因为一旦提起林凡,她的嘴角是淡淡的笑意。筱汐让我替她写一封情书给林凡,我却在署名时错签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