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历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0:3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学生历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课堂上学生之所以提问少,不是因为没有问题,而是畏于教师的权威,有问题不敢提问。虽说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往往担心提问过于肤浅,而不敢提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总是习惯于用一种“判官式”的逻辑,只用对与错、是与非去评价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严格地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教材或教师所预定的思维之内,使学生畏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久而久之,课堂上学生的提问之声也就越来越少。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而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要尊重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视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学生感受到这种平等后,自然会强化主体意识与问题意识,产生更多的问题。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时间与空间上的保证。教师要体现出教学的真正民主性,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发言提供时间与空间,使得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样才能彻底打破教师的一言堂,让课堂上拥有更多来自于学生的不同声音。这样民主、宽松而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才能让学生敢于提问。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让学生会问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剥夺了学生思考与提问的权利,使学生处于机械接受的地位。这是典型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导致学生不爱问,也不会问。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这样,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与启发下,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从而有问题可问,真正学会提问。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图片是重要的承载历史信息的载体。现行教材图文并茂,图片占有很大的比例,传达着许多文字所不能传达的信息。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图片的重要功效,充分利用多媒体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效果强的特点,运用教材插图、历史图片、地图、影视剧片断等来为学生创设丰富而直观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状态中,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进而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联系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与学科教学之间找到切合点,将抽象的知识寓于直观而丰富的现实生活之中,以带给学生亲切感与熟悉感。这样既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同时又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展开学习。这样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运用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会处于最为积极活跃状态,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看法与见解,教师要加以疏导,消除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问、不知道提什么问题的疑虑,使得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真正学会提问。
(三)加强知识内在联系,创设对比情境
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对各知识点全面了解,利用各章节间的内在联系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比较、联想、对比等方式来展开自主学习,这样更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不失为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让学生乐问
评价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终结,而是学生认知活动的新起点。科学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享受提问所带来的乐趣,同时又能使学生客观看待自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重要功效,让学生乐于提问。
一是关注问题本身的价值,更加关注学生思考全过程。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是与非、对与错来评判,因为这样的评价并没有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情,会打击大部分学生提问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丧失提问的动力与学习的激情。所以,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本身的价值,更要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整个思维过程。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要多追问,通过追问让学生将整个思维过程暴露出来。这样更能深化学生的认知,拓宽学生的思维。
二是实施赏识教育,激励学生前进。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提问的过程也是如此。教师要坚持表扬与批评并进,以赏识为主的激励性评价原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学习的乐趣。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很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我们也不可以武断地加以否定,而要首先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所提出问题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进行深入思考,再次提出问题。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逆反心理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消除
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正确舆论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心理活动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摸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井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根据《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有关专家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归纳为“五性”:即冲动性、盲目性、从众性、执拗性和攻击性等。
那么,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主观因素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中学生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中学生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中学生时期中学生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中学生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中学生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二、客观因素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的舆论氛围,这种舆论氛围既能给中学生学生认识活动造成困难,也能使他们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和所采取的行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打小报告”“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为“傻瓜”等等,这样的认识一旦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氛围,就会导致学生认知障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2、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首先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中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在学生还没有产生自觉的学习需要之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其次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中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要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学生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其二是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只凭主观臆测就作这样或那样的处理,对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如罚站、辱骂、赶出教室,甚至出手打人等,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其四是教育者教育教学方法的生硬、呆板。教师没有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逐渐占上风,与教师的敌对情绪也就形成了,其五是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传播给学生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另一条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这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教师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3、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家庭中的许多不良因素也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可见,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中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是教育者所不能忽视的。
根据产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原因,要防止和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也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加以把握。
一、主观上努力
1、中学生要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人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这是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根本途径。
2、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正确的。
中学生应当理解他们的心,原谅他们的作法,不逆反。
二、客观保障
老师和家长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摈弃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弊端,创造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方法,特别要注意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对某个问题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的隔阂往往是因为互不理解造成的,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做到"心理换位",就能理解学生,就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理解学生的心,就能体会学生的苦恼,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学生才会感到教师是"自己人",乐意与其亲近,乐意听从教导,这样教育效果就会倍增。一般来说,师生之间思想上的反差越大越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相近的思想相吸,相反的思想相斥","你的调儿越高,我越不理你那套"是学生们常有的心理。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他们的标准,减少反差,以提高教育效果。
2、注重事实,耐心劝导学生改正错误
家长和教师在批评和娇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认识错误很害怕,等着挨批,可教师并未这么做,而是表示理解,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自己改正,这样一来,最终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
宽容包括允许反复。学生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反复是正常现象。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反复,并抓住反复的机会进行进一步教育,促其继续进步。抓反复,要反复抓。绝不能见学生进步过程中有反复就全盘否定。教师"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
遇到学生违反纪律或教师"顶牛"时,教师要冷静,出现僵局时更要先冷一下,拖一拖,这样有利于使双方都冷静焉,防止把话说过头,伤了感情。另外,教师还要做一些思考和调查工作。当过后再处理时就容易心平气和,且更客观一些。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顶撞行为。:
对于中学生学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要做具体的分析。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学校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一种反叛惩罚。学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去有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今天未必可行。学生不满意"老一套"的东西,与成年人相比,更少有传统的习惯思维与保守思想,更不会固步自封,因此比较容易发现成年人思想中习以为常的问题;相反,对新鲜事物与新鲜思想的吸收能力又比成年人强。就这点来说,中学生学生身上的逆反心理是有一定积极性与合理性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可以从学生逆反心理反应中,找到自己工作上的弊病与缺陷,及时加以调节与改善。
篇3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拙见:
一、改变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知识与时间的关系。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之目的来指导、设计和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1.改变思考的角度。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也就是说要把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并加以落实。把以往课前备课时习惯考虑的“这篇课文(或这节课)应该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换成“这篇课文(这节课)先练什么、后练什么”;把课后常想的“这节课我讲得怎样”换成“这节课学生学得如何”,这样,教师思考的角度变了,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也变了,久而久之,教师的着眼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变了。
2.优化课堂结构。课堂上教师要留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叶圣陶曾谈到:“讲说和指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习所得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代劳的,非自己练不可。”叶先生的这段话对指导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空出时间来,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之目的。
3.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教师若能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挥。
二、激发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能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和桎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1.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唯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倡导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良好环境。
1.1 重视感情投资,唤起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就能调动学生好学的积极性。在近年的实践当中,我总是以一份真诚、一份爱心去组织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动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2 发挥语文课“平等对话”的优势。只有进行“平等对话”,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
2.鼓励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启发、引导。疑问是创新之舟。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要予以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循循善诱,以激发他们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
三、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思维
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个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思维。
1.质疑的本质是一种批判精神。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们已“司空见惯”,而牛顿偏偏要问为什么?为了寻求答案而苦思冥想,由此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卓越发现;正由于对托勒密“地心说”的怀疑,才产生哥白尼的“日心说”。这足以说明创新的思维可以改变世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而言,亦是同样的道理。
2.搭建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总是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改变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为之“搭桥铺路”,就一定能使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到绽放。
参考文献:
[1]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程少堂.“语文味儿”理论构想[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13期 [3]程少堂.语文味研究回顾[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3年第10期
篇4
关键词:物理教学 问题意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152-01
1 遵循初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原则,切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精心设计有层次问题的原则
每一节物理课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的设计应有层次性。问题设计的深度取决于学生的已有物理知识所决定的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学生提出问题的层次的水平的不同。心理学理论表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各有不同,不可能在同一层级水平上。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在已有物理知识,学习能力方面的个体特点,力争每个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都有收获,能力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严格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去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物理问题,使学生每一节课都能从教师的提问中习得新知,学到质疑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完牛顿第一定律之后,教师可设计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记忆问题属于低层次水平,
它的解决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没有一点意义的。但是,如果教师围绕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论,不失时机的提出这样的问题:“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得出的呢”?那么这个问题对于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来源起到的良好的导引作用,这个问题就属于高级层次水平。也就是说,教师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先问“是什么”而后是“怎么办”最后是“为什么”。问题要有梯度,有层次性。
1.2学生习得的循序渐进原则
在物理课堂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物理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能力是由不会提问到能提问,由不善于提出问题到很会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循序渐进中的“序”是客观的规律,它反映学习者在每一具体学习的之前大脑皮层中已有的意识或无意识的应激反应。例如,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必须是学生先学习探究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等,然后学生再去学习曲线运动的有关知识。一定是分析过简单的过程,才能循序渐进学习分析复杂的物理现象。所以说: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都普遍是从主动提问到主动并善于提问的这样的发展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能问到点子上就是善问、会问、问得好。从学生敢问敢质疑到会问、善问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在能力上的进步提高的过程。
1.3学生提问益于教学相长原则
物理课堂上学生问题的提出,特别是好的高水平高质量的问题的提出,往往是基于学生的熟练掌握已学物理知识并会学以致用这些知识。当然学生能做到这样必须是学生对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已进行了多次复习,提前预习后面的还未学习的物理知识,然后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钻研,通过实践而达到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相关物理知识。使原本呆板的枯燥的静态的物理知识转变成具有动态性的活生生的富有多彩生命力的有趣知识。那么教师也可透过学生提出的各种物理问题,随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的物理知识的接受程度,及时得到来源学生的反馈信息。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鲜明,更加有针对性。并且,每当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高质量的有价值的物理问题时,毫无疑问这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机智科学的解答学生所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正是教师本人重新思考、学习,重新更新固有知识,提高认识的知识重构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策略
2.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物理的方式主要是被动的学习方式,俗称“填鸭式”。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当然无从谈起了,因此,物理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力提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物理学习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那么要改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关键是在教师,物理教师要树立科学正确的物理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做好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角色,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念,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才不会去独霸讲台,一味填鸭而会设计采用科学恰当的物理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好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2.2教学中注重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基础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基础。要让学生不断产生物理问题意识,逐步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这都是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基本条件。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一门科学,而认真观察和缜密的实验是学生提出物理问题的基本源泉。对于已掌握了物理理论知识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必须留意观察任一物理现象,有意识分析,这也是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发现许多和原有的物理知识经验不同或者是互相矛盾的物理现象,学生们头脑中经常带有“为什么”?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通过观察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3创设科学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科学地设置物理问题情境,题量恰当,提问适时,难度适中,严谨机智处理好每一个问题材料,使学生们进入良好地和谐的师生双边教学活动状态,才能更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质疑提出问题和设想,并开发学生的大脑,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从而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探究未知的物理世界。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在学生对一些问题解决并思考后,在追问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你为什么这样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是否合适?”“你还有其他解决方案?”等。通过步步追逐,引导,启发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位了语文课程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力求探索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探索语文知识,发展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对于自主学习的内涵,教育学界众说纷纭。大多数学习教育专家、学者比较赞同这一观点:自主学习模式是相对于“他主学习”,提出的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解决问题,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自主学习有三个典型的特征:一、自我调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活动。二、自我监督,能够有效监察、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三、自我定向,能够科学安排以及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就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在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学生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从而促成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态度。其次,加强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只有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此外,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主学习,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人文教学思想。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诱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与发展特点,同时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应在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学习地位,平等交流、对话、合作,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初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注意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应该积极地给予学生指导语与点拨。如在学习《桃花源》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第一、作者虚构“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桃花源”吸引作者的地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深入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学生若想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点。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教师可给予引导,使得学生不偏离方向。如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作者自身的不幸遭遇以及现实生活中礼崩乐坏与道德沦丧。然而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从环境、生活以及人性的魅力去归纳。在分析完之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该篇文章的主旨与启发进行探讨,进而升华文章的主旨:当人生活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内心宁静,坚守人生理想。
(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初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即使更新转变教育观念,但是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沿用之前的旧的模式。这是因为教师并不是完全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觉得学生有一些知识不懂,放手的话,学生就更不懂了。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给学生更多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正是要通过品读语言与体会情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品读语言、体会情感,只能由学生亲自来体会,教师无法替代。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留给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品读与感受。在习作教学中,也必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写作训练。
(四)传授学生方法,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社会淘汰的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知识的人。因此。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启示学生要有放矢地拓展知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并且让学生更多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此外,还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越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五)把课本与生活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同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应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片段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上到何其芳的《秋天》这首诗时,如果学生在农村土生土长,那么不难理解诗歌内容。但是对于纯城市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有难度了。因此,要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通过朗读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带学生走进自然,领略自然的真实的秋天,从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初中语文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国宏.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自主学习整合的探究[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3]张晓英.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12)
篇6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中学生写作动机的现状,寻找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写作内部需求的培养与激发以及写作外部诱因的设置与运用等一系列的动机行为策略,进一步激发与维持初中学生强烈的写作动机。在教学实践中,引发中学生的写作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一、作文教学中写作动机的相关概念及功能
驱使人们活动的动因或者力量,包含个人的主观意图、愿望、心里的冲动或者企图达到的目的等就是动机。动机包括内驱力和诱因两个部分。内驱力是指在主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来自内部的刺激。诱因指的是外部刺激,是主体趋向或者逃避的对象。在主体需要的前提下,动机的产生决定着人的行为的多样性和方向性。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了动机,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动机使学习者产生了巨大的自我认可感和自我满足感。外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因外部刺激而产生的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并没有绝对划分开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者往往受到多个方面的刺激产生内外两种动机,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内外两种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动机的功能主要分为唤醒功能和指向功能两部分。第一,唤醒功能也就是动机唤醒主体使主体进一步参与到活动中来,唤醒主体水平的提高以及注意力的集中。第二,指向功能。当动机指使主体参与活动时,动机指使主体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任务或者工作,本质上就是忽略某些客观主体而使活动指向某些特定主体,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二、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写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很有实用性的,比如在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进行沟通交流时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其中,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训练。然而,虽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作文写作的指导,但结果且不尽人意。在广大初中教学中,由于某些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写作教学一直处于阅读教学的附属地位,在初中学生尤其是乡镇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学习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
目前,很多教师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写作教学中,讲解了大量的写作知识,也制定了严密系统的教学计划。但是,事实却不让人满意。在这种教学中,只有极少数基础好文学素养高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的写作提升目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教学观念上的差距以及认识上的偏差。学校过分关注成绩的提升,以成绩作为考评教师教学成绩好坏的标准,由此可见,即使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写作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教师讲解的写作知识是相当有限的,这也是为了追求成绩的快速提升,为了使学生和家长得到满意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学习的写作知识很有限,写作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此外,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普遍提高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的考试制度、教师的指导、写作过程以及学生自身文学素质等都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因素。语文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够明确的教学方向,根据老旧的作文写作标准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方式不够灵活,忽略学生的心理状态,写作训练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忽视了作文写作的丰富性和发展性,学生自身素质较差,文学素养不够,思想浅显,这些都是导致学生作文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
三、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有效方法
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任务还没有完善,目前反映出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可以从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创设写作情境;激励学生进行诗歌写作,引导学生坚持日记写作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解除应试写作的束缚,改变被动写作的局面。但目前中学生整体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和兴趣。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有效方法。
第一,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写作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一味的要求学生按照命题格式来写,势必会埋没学生的写作才华,扼杀学生的写作灵感,不利于写作教学的进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倡学生写“自由作文”或者课外以写“小品文”的方式给学生留作业,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第二,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量,拓展学生写作视野。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推荐适当的有助于写作提升的书籍给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阅读量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丰富写作素材以及提高写作技巧,可以说这二者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结合在一起的,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三,设立有效平台,培养学生的写作成就感。首先,在写作教学中,作文教学要设立合理可靠、行之有效的写作目标。创设合适的写作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认知心理学的内部动机来看,激发学生自身的写作热情是提高写作水平十分有效的方式。其次,对话评讲作文,这是批改作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通过批改作文,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请优秀学生讲解自己的写作体会和写作经验,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进而鼓励学生积极写作,不断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篇7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课件下载┆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论文中心┆演讲稿┆考试相关┆党团社会┆职场技巧┆作文园地┆法律文书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文书->语文论文->教学内容退出登录用户管理
赞助商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化学论文
·历史论文·地理论文
·生物论文·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体育论文
·信息论文·德育论文
·教育法规·课程改革
·家长频道·教育管理
·教程指导·班主任论文
·教育综合
最新推荐
·用反证法解遗传题的几点
·愉快教学法初探_生物论文
·注重初中生物教学,提高
·转基因动物制造的药品被
·转基因羊的诞生_生物论文
·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
·关于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课件制作技巧略谈_生物论
·CAI课件的编制原则_生物
·“根的形态”一节中多媒
热门文章
·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
·保护生物多样性_生物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
·浅谈纳米技术_物理论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动植物基因工程介绍
·数学家名中英文对照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
·[图文]小学音乐课改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
相关文章
·强化学生美育教育发
·强化学生美育教育,
·中小学创新教育及其
·发挥地理优势渗透美
·通过中学化学教学渗
·[图文]中学物理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美
·中学外语课堂教学中
·数学新教材中美育因
·把握数学美的特征发
美育的意义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_语文论文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6-12-1222:46:28人:yujklj68kfg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作者]李丽
[内容]
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
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其中美育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普遍的情形却是许多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轻视甚至排斥美育,其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二:或认为无须美育而人自能审美,或认为审美无关宏旨,因而美育无甚意义。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对美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以讨论。
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艺术的客观事物,只要具有美的属性,都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但是,人们并非天然地就能进行审美,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客观存在的美,先天健全的器官,只是审美的客观条件和素质基础,主体不具备审美意识,审美仍无法进行。审美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审美教育并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的产物。由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培育形成“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客观美才能成为审美反映的对象,主客体之间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概而言之:人们要进行审美活动,必须具备审美意识,要具备审美意识,美育是必不可少的。
更深入地看,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仍在于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人认识与改造世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审美意识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心理根源。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其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类要掌握客观世界(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须相应地拥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方式。审美方式就正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诸种方式之一。它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3)]去认识、改造世界,而只有充分拥有和运用包括审美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才能使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恩格斯所说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4)]总之,无论是从掌握世界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而言,审美掌握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如此,作为形成人的审美意识的必要条件的美育,当然就绝不应轻忽而应予以高度重视。
美育之重要,还在于它对其它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德育、智育)有着促进作用。在这里,只侧重谈谈它对德育、智育的促进。
美育的内容是培养审美意识(美的观念),德育的内容是培养道德意识(善的观念),智育的内容是培育科学意识(真的观念),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科学意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育能够对德育、智育产生促进作用。
审美意识中渗透着科学意识。科学意识是求真:以概括、理知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审美意识是求美: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美的属性。二者是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的;但是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求美的审美意识必然是以对真的认识和把握为基础的。从最一般的如形色声动静等观念到人事景物情等理解,都是人们对事物的概括和理知的认识、把握,离开这种认识、把握,客观事物对于主体根本无美可言。我们对高山、大海的审美反映,就绝不只是单纯的感官愉悦,而是渗透着一定的理性因素、具有对“真”的认识的性质的。特别是对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反映,更有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的重要因素,如对,对《红楼梦》的审美反映,其中必包含有对特定社会历史本质规律的认识、了解,如果对此无科学的认识、把握,断不能对它们的重大审美意义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和深刻的审美理解。
审美意识中积淀着道德意识。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中时,便产生了道德意识(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实践活动是否合乎主观目的、需要的反映、认识,是一种社会功利观念),其后,才从中孕育出审美意识。因而,审美意识在产生之初是等同于道德意识的,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就是善,也就是美。但是,审美意识一旦产生,就开始逐渐从道德意识中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发展,以自己独特的似乎无功利的形式反作用于客观实践,可以“不顾任何实用的考虑而喜爱美的东西”。[(5)]然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与之根本无关甚或相反的东西,不可能被感受为美;所以,分化独立出来以后的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尽管可以不与个人当前的实用功利发生直接的联系,在根底里却仍然包含着社会功的利性质,潜隐着比个人直接功利目的远为深广的社会功利目的、需要。总之,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虽不等于道德意识,却必然包含着道德意识,只不过它有道德意识的内容和效能,是体现、实现于比较曲折间接的形式里而已。
审美意识中含有科学认识因素和伦理功能性质,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同时,当然就能间接地使人也得到一定的科学意识、道德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可见美育确实是不可缺少不容轻视的一种教育。
二
美育之必要、重要已毋庸置疑,问题的讨论便推进到:中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美育?总的说来,美育应该且可以广泛地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得到某种程度某些方面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现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就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应包括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认识仅止于此,无以理解它为何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对此有透彻的理解、认识,必须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对语文教学实施、贯穿、强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讨。
1.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
意识是存在的产物。没有审美对象的存在,绝无审美意识的产生。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6)]“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7)]培养审美意识的美育之实施、实现必须以审美对象为先决条件。而正是在这里,语文教学显示了实施美育的优越条件,为美育提供着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性既是语文教育的特征之一,又是语文教育的巨大优势。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作。文学是艺术美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现。因此,文学正是绝佳的审美对象。其它非文学的议论文、说明文等,也都有一定的典范性,在思想内容、结构、手法、语言上有着美的品质,不失为审美的对象。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结晶,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既然语文教材以美为其本质属性之一,因而语文教学就必须贯穿着美育。必须从审美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作出审美感知,进而作出审美的判断和评析,否则,学生一开始就会被阻隔于艺术形象之外,进入不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当然也就不能体察作品意蕴和艺术特点,即使是进行主题分析归纳也很难,因为作品的主题是潜藏于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之中的。不作审美启发引导,只作理论性分析,只能是对完整的语文教学的粗暴,至多只能完成一些知识性教学任务,其主题归纳、形象分析、特色指点等都必是隔靴搔痒、抽象空洞、硬性外加的东西,无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感染、思想熏陶的功能。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质的统一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乃是势之必然。
2.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优选途径。美育具有多端性,可以选择多种入手处进行美育。引导学生接触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使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接触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使学生从社会美中去辨别善恶美丑,塑造美的心灵,都是美育的途径。但是,艺术美可以使学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受到美的教育。在谈到社会生活美和文学艺术美时曾指出:“因为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8)]正因为如此,从艺术美入手去进行美育就能实施更高层次的美育,更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中学美育中,艺术美则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艺术学科的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便捷的途径。其中,语文教学以其课时多、内容广博的特点,自然地应成为实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3.中学美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能的重要渠道。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中学生年龄、阅历、知识、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中学不宜开设专门的美学理论课(即使是大学,也都是在较高年级才开设美学课程),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便只能交给艺术类学科去完成。音乐与美术当然是美育的基础课,且相当专业化,但是,这两门课程的学时实在太少(大多数高中取消了这两门课程),实难起到完成中学美育任务的主要作用。而语文是学生的主课,是学生接触量最多的学科(其学时占中学全部学科总数的30%),且其内容又集中了深广的美。语文教学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而又有效地实施美育。
凡此种种,已足以证明: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是中学美育的重要途径。
三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根据语文科的特殊性和语文美育的实践经验,可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