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自然范文
时间:2023-04-10 16:0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习惯成自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习惯;教育;深思
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地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己之见,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以训练落实养成教育
比如扫地,有些孩子直着腰,拿着扫帚满地乱划拉。我就告诉孩子们,扫地要弯下腰去,用扫帚的整个斜面接触地面,按顺序从后向前扫。小角落就把扫帚把竖起来扫。抹灰时,有些孩子抹布上的水太多,在门上、讲台上留下一道道脏水印。我就教孩子们,抹布拧干再擦。排课桌要横行竖行一起看。劳动的程序讲得越清楚,指导越具体,孩子学会、学好的可能性就越大,成功的机会越多,就越能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
二、以活动深化养成教育
1.以儿歌规范学生的言行
小学生要养成的行为习惯涉及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老师绝对拥有了“超级保姆”的角色。可是,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效果不理想。有些班级特有的儿歌,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让孩子们记住后,到时老师或同学相互一提醒,孩子们便会自我纠正行为,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效果十分理想。同时,我还利用拼音与识字教学,精心创设情境儿歌,适时地让学生诵读,使他们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2.以故事指导学生的言行
乌申斯基说过一句话:“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的确,与其严肃地说上几十句不能怎样或应该怎样的话,不如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故事世界。于是,我便找来一些童话、名人小时候的故事等,利用思品课、班会课时间讲给学生听。通过讲故事,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还常常针对班内出现的问题,“编”一些故事来讲。渐渐地,学生的状况出得少多了。
3.以漫画启迪学生的言行
漫画与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漫画浓缩了学生这个小社会中形形的形象与现象,让学生在一幅幅生动的漫画中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生活、联系生活,从而得到教育。
4.以榜样感染学生的言行
学生的人格培养比什么都重要。诚实、勇敢、积极、责任感、尊重、善良等这些良好情感,越早有意识教给孩子越好。教师要把生活中的言行都看做是教育手段,向孩子展示积极的一面。通过自己对人对事的正确言行及行为来影响孩子,把正确的社会准则,社会道德,社会责任,社会习性,社会情感,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孩子。让好的情感在孩子的内心生根发芽。
三、以评价强化养成教育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获得优良行为被认可的积极心理感受。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
四、以家长巩固养成教育
以各种形式,特别是通过定期的家长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进行学生在校与在家表现的及时交流、反馈,适当地调整教育方式。比如家长养成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多说,多表达;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要等孩子把话说完,如果确实需要补充,也要用孩子的语气。另外家长在周末和其他空余时间要多和孩子在一起,多陪陪孩子,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
五、以教室充盈养成教育
篇2
关键词: 大班幼儿教育 独立性 学习习惯
早期教育是建立生活常规、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正诠释了幼儿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形成健康的人格,还能培养、提高各种能力。
现在,人们普遍意识到:教育的核心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萌芽,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心理活动的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明显;对事物开始有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好学、好问、喜欢挑战,求知欲望非常强烈;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这个时期不仅幼儿身心发展速度快,而且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此时期的充分准备对幼儿顺利进入小学,较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而且会使其受益终生。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学前教育的最后准备阶段――大班,注重习惯的培养就更有其现实教育意义了。
一、兴趣是做事之源,方能产生动力、保持兴趣、养成习惯
兴趣是一种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从而使兴趣固化,形成一种潜意识,而习惯则受潜意识所支配。老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纲要》),把这种潜意识质化为一种自觉行动,逐步养成一种习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们在学习跳绳的过程中,从不愿意到喜欢跳,再到跳得乐此不疲,也一样有一个引导的过程。我尝试了以下做法:(1)老师示范,个别指导,纠正跳绳和摇绳动作;(2)表扬、奖励进步和坚持练习的孩子,激励幼儿的竞争意识;(3)设计跳绳游戏,帮助幼儿掌握跳绳要领。慢慢的,他们有兴趣了,认真学了,愿意跳了,还想出了多种绳子的玩法。只要孩子做了,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有信心,不半途而废。这种良好习惯就是从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开始,逐步自觉地养成了一种稳定的习惯。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兴趣中来,自觉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地决定着习惯养成的成效。
二、独立性的养成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教育者、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上体现。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庭,父母的言行在无形中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这就是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切记越俎代庖或操之过急,要有耐心与恒心,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鼓励、帮助、引导幼儿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解决。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陈鹤琴)。以整理书包为例,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要孩子自己主动思考很多问题,如:本、纸和书各放在哪儿更便于取放?书皮薄的放哪个位置不会折了、皱了?大小不同的书本怎样摆放会整齐?等等。整理书包时一次次重复这样的过程,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理书包中,幼儿逐步学会分门别类的摆放,整理速度经过快―慢―快的过程,思维条理了,自信心、责任心不断增强,丢失、损坏、遗忘物品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的行为倾向和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倾听习惯的养成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大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让他们会听、会说并会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并乐于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中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作为幼儿教师,我对幼儿的倾听行为发展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从幼儿倾听行为发展的现状及幼儿倾听行为发展的共性与个性特点中总结出培养幼儿倾听行为的指导策略,并从一日活动中着手培养孩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比如:帮助幼儿建立认真倾听的常规意识,采用眼神、手势等多种手段加强个别教育;捕捉每个活动中的细节,不断培养强化倾听习惯的形成,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读写习惯的养成
《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读写习惯是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的前提,还是幼儿入学准备的重要内容。
(1)“改造比塑造更难”。在幼儿园阶段,前书写、前阅读的任务主要是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及读写姿势。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特别强调“手离笔尖两指头,胸离桌边一拳头,眼里书本一尺远;脚放平,身坐正,头不歪来眼不斜”,并引导幼儿互检,相互提醒,强化幼儿保持正确姿势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力。良好的读写姿势是良好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良好的读写能力又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2)前书写是指有关书写的基本动作、方位知觉、字形辨别、书写方式、书写习惯等技能的学习与培养,不是写字,而是为幼儿将来写字而做的准备工作。前书写教育活动强调的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对书写的一种体验或经验的获得,是对幼儿好奇心的满足,并且激发了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在前书写活动初,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动手操作活动。如:用插片进行结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交叉复合连接及立体建构;在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儿描画出较复杂的线条,进行一系列的连线游戏,以此进行肌肉协调性的练习,训练幼儿灵活地控制手指,训练拇指、食指与中指配合及手腕动作的协调性。在活动中通过书写形式(绘画样式)的练习,向幼儿渗透有关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知识,帮助建立空间知觉,获得一些有关汉字书写的经验,为幼儿进入小学以后正式学习书写汉字做好准备。
(3)从兴趣入手,养成好的前阅读习惯。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根据我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及发展水平,首先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具有图文并茂的阅读内容,激发幼儿阅读识字的兴趣,引导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其次,创设相应的文字环境,经常用文字提示,既强调文字的重要性,又引发幼儿的兴趣。文字在各个区域的出现,让孩子用以致学、学以致用;通过有规则地取、放书,有序有目的地翻阅图书、修补和制作图书,了解书的构成,培养幼儿阅读常规,掌握阅读技能及培养爱护书的意识;语言表演听读活动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并注意在其他领域随机渗透文字;利用有趣的文字结构形式增加幼儿的识字量,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孩子讲故事,读故事,写纸条,画画,等等。慢慢的,孩子以读书为乐,激发了读书的欲望,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
(4)读写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家园配合。亲子共同阅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从朗读、讲故事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环境、游戏等读识、指读都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大街上,许多广告牌就是最好的图书,看电视、听广播时也能引导幼儿学习更多新的知识。不仅如此,家长还要重视培养幼儿正确的读写姿势。长此以往,孩子的理解力增强了,集中注意力的水平提高了,阅读的兴趣提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养成了。
“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最后是习惯造就我们”。可见习惯对于人之命运的重要性,它是人走向成功的钥匙。但是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甚至是艰难养成的过程。由他律到自律,从外化到内化,并不是单纯的道德认知,而是知情意行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循序渐进、反反复复的过程。教育孩子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教育者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拥有好习惯的孩子,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对大班幼儿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2004.
篇3
教育周刊: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提出了个人如何处理好与国家、人民、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准则。很久以来,我们都提出要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荣辱观的提出,可以使原有的教育更加深化和具体,更有时代性。
彭林: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因而不能等闲视之。青少年涉世未深,心灵比较单纯,识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信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复杂,如果不很好注意,将来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十分注重培养经国济世之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是要从修身做起的,而修身则要原创网站:从儿童时代抓起。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原创网站:
童蒙教育能否“养正”,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廉耻之心。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全国人民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我认为,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如此,切忌大而化之,当做口号,贴在墙上了事。青少年荣辱观的教育,要解决他们人格培养的基本问题:懂得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人格和国格。这里面既有涉及国家荣誉、国民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有涉及个人修身、道德品质的具体问题。后一类问题,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最为现实,最容易见效,尤其要精心设计。要通过荣辱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抵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一心向善。使青少年从小懂得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努力为家庭和祖国增光,这样就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
篇4
城市本从自然“长”
《新城乡》:很多城里人有这样的感受:城市河流消失了,城市街心花园不见了,街旁绿树为建筑或道路让路……渐渐地,城市变得“不自然”起来,对这种“不自然”你们怎么看?
陈涛:河流的消失、绿地的减少,是我们所说的城市病的一种表现。导致城市的“不自然”主要还是理念上有偏差,存在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忽视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误区。在这种模式下,部分城市往往采取挤占生态空间的方式取得建设用地、拓展城市空间;在内部,又不重视生态绿地系统的组织,没有把城市内部的山体、河流组织到绿地系统中并进行严格的保护,侵占本已不多的绿地,或绿地为项目建设让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此种种,导致了城市生态空间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的结果,不能满足居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需求。
周波:城市本来就是从自然里面“长”出来的。城市是根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自然是城市发展的原生动力,而社会条件只是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工业化以后,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带来很多不利自然的问题,城市就变得“不自然”起来。
《新城乡》:从长期关注和研究角度审视,如何看待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陈涛:城市应当融入自然、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整体上说,城市建设应当顺应自然,不应与自然相对立。按照我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包括营造城市在内的所有人类活动,都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环境相融洽,不能够以破坏自然生态大格局为代价建设城市。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上有充分的反映。四川的阆中古城,就是基于风水理论而选址、建设,并与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一个典型。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很多。另外,从人的天性上看,人是自然的产物,有亲近自然、向往自然的天然需求。现代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地保护山川河流,并把这些自然要素组织到城市中来,形成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城市形态,这是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周波:城市发展一方面依赖于自然,另一方面还要受自然的制约。以前,成都市规划局就在研究成都市到底发展到多大才算是合理的规模,但到最后还是没有定论。如今,我们真的要来面对这个问题了。四川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建立一批区域中心城市是有远见的发展战略,不能再像以前“众星捧月”般的只有成都一个特大城市,不然,成都就要挤爆了。
把自然请回城市
《新城乡》:国内外有无一些值得关注的“亲自然”城市?
陈涛:2013年排名前十的中国宜居城市分别是威海、珠海、金华、惠州、台中、信阳、南宁、衢州、曲靖和香港,这些城市在处理城市与自然关系上有一些共同点,一是高度重视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把保护生态放到实施民生工程或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如河南信阳,在保护南湾湖问题上,提出了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高度和保障民生的战略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要求;二是合理控制城市规模、调整优化城市形态。如山东威海,不仅确立了“人居精品海湾城市”定位,而且提出了重视海滨生态及自然生态保护的具体目标,并采用编制“非建设用地规划”的方法对城市发展规模进行控制,明确了调整完善现有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方法和步骤;三是大力开展绿色工程建设行动。如云南曲靖,在文明城、安全城、生态城“三城”联创过程中,建设了一批森林公园及城市公园,形成了林园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联的生态绿地系统。
周波: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分两种类型的城市,一类是高度发达的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由于这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已经提前意识到了生态问题,产业转型十分明显。另一类是现代工业不那么发达的城市,如桂林、三亚、大理,由于不依赖工业化,而是着力在保护生态、发展旅游业上,所以生态环境就会持续得很好。
《新城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尊重自然环境的要求成为热议话题。要把自然请回城市,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关键点是什么?
陈涛:关键还是理念转变。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应当从城市规划入手,生态优先,使城市规划从扩张性的规划逐步变成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几个重点必须抓落实――划定生态红线。重要的生态区,要明确管控措施、严格实施保护,确保城市发展不以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设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上限,防止城市的无限扩展或无序蔓延;优化城市布局结构。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原则取舍和布置建设用地,形成组团式、生态化的城镇形态,使城市融入大自然之中;构建生态绿地系统。要把山水、森林等自然生态要素引入城镇、作为城镇功能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安排,防止城市变成缺乏生态和休闲空间的“水泥森林”。
周波:确立城市的发展边界,是城市规划重要一环。城市制定新的规划,必须探讨一个问题:城市要发展到多大是合适的?然后就要画一个底线。没有这个底线,就会得大城市病,会挤占其它城市的发展条件。同时,守住生态红线,要让这条线具有法律的效力,成为“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碰。
保护自然是城镇化前提
《新城乡》:怎么看城市自然的回归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我们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生态化城镇化发展之路?
陈涛:自然的回归是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一个缺乏生态和休闲空间的城市,其内部劳动生产率必然逐渐降低,其外部形象必然不佳,其软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必然大打折扣,从而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单个的城市建设如此,区域的城镇化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的提高,忽视区域自然生态的保护,那么我们的城镇化也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
要走出一条生态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二个:一个是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推动城镇化。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在适合城镇化的地区进行建设,对区域中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进行保护。按照这个办法,禁止开发区内的城镇的规模将受到严格控制,限制开发区的城镇只能优化发展,而适宜开发区的城镇则要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如此,城镇化就可以在不破坏区域自然生态大格局的前提下进行;第二个是开展县(市)域全域规划。以县(市)域为单位,对全域空间进行梳理和安排,使需要保护的、适合建设和生产的各种空间各尽其用、各得其所。这个办法实际是前一个办法在空间上的细化和落实,可以使区域城镇化在自然生态得到保护的状态下推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5
我心中的世园会,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给孔子的一封信小好习惯伴我成长染
夕阳的余辉染红了在蓝天里游荡的白云,还替它们镶上了亮晶晶的花边,这几块白云一会儿就幻成了玫瑰的晚霞。好习惯伴我成长染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小姐上门
秋雨洗刷过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朵朵白云犹如起航的轻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飘浮着。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脸色苍白,像没有睡好觉似的皮泡脸肿。他老是皱着眉头,不大说话。笑纹几乎在他的脸上是绝了迹似的。他穿着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个一样。清瘦的下巴壳,亮耸的肩膀,显得很没生气。福是什么,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
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自然美感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潮流不管如何变化,它都永远离不开植物、地形、水、山石这些自然景观要素,只不过设计时布局手法会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化。如何巧妙地组织这些园林景观要素,为现代都市人营造出一派湖光山色,或见流泉飞瀑,或登亭台楼阁,或闻鸟语花香,或有曲径通幽,使城市变成一座自然的乐园。这正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们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园林景观与自然审美
园林是自然风光和人们审美心理有机融合在一块的艺术。所谓的园林美,正是现实生活与艺术完美统一的产物。大自然千姿万态的秀丽风景都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资源,也是激发景观设计师创作灵感的源泉。其中山川草木、风云雨露、日月星辰、虫鱼鸟兽都是园林美的重要题材,高明的设计师都很善于以仿造或借景的方式将这些自然风光巧妙地纳入自己的景观作品中,成为体现园林美的绝佳艺术手法。园林之美美在自然天成,质朴淡雅,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却有无尽的回味余地。比如,园林中声音美,就是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天籁之音,风声、雨声、泉声、涛声、虫鸣、鸟语,无不是沁人心脾的美妙音乐。松涛阵阵、白杨萧萧、泉水潺潺、雨打芭蕉,这其中催生的自然美感是任何人力所无法实现的。此外,自然界的阴晴晨昏、月圆又缺、春秋更替,也都是园林中的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夕照亭”、“晨曦塔”等建筑,就是利用自然成就园林景观的绝好例证。
在园林美的追求和创造上,东西方的园林景观设计者们表现出了迥然有别的审美取向。与西方园林中追求布局规则、对称、严谨的“人工美”不同,中国园林中处处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追求“师法自然”的自然美。这是由于西方人普遍把“改造自然”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的塑造者们则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哲学。中国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秉承了传统园林“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注重植物造景、地形起伏、堆石叠山,注重吸收自然资源的借景、框景、点景和遮景,注重在自然风景中融入人文色彩,创造出高于自然的审美意境。但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追求的自然美,绝非简单的自然再现,而是吸纳了自然美的审美元素,以匠心独运的思想、巧妙的造园手法,创设了一处处优美的自然景观,实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园林艺术旨归。
2 引发自然美感的景观要素
首先来说水。园林景观中,除了风这一源于自然界的元素之外,最具灵性和动感的造景元素就非“水”莫属了。城市园林中正因为有水景的存在,整个园林空间都因此而拥有了一种动态的韵律之美。水滋润了大地,沐浴了草木花卉,赋予了山石以灵性,吸引了虫雀来聚会,也给孩子们带来了莫大的乐趣。如果一处园林中没有水,那里的景观就会显得缺乏活力。而有了水,一切都会笼罩在悠然浪漫的气氛中。水不仅具有使其它景观元素生动起来的作用特点,它还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使其所具有的变化多样的视觉艺术效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若隐若现的水景,可令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达到开阔视觉的效果;水景中映现的倒影可使空间的内容和层次更加丰富;分段相接的立体水池形成的跌水景观可以传达出一种恢弘的气势;在皓月当空的情境下,水月交融的意境美令人如痴如醉;微风吹拂之下,湖面涟漪荡漾,是一种的静态美。水边的凉亭与榭让生活在喧闹城市中的民众静有机会赏荷观鱼,有时间颐养性情。这就是水景带来的自然审美效果。
其次谈山石和地形。园林中造景离不开山石,大石叠山、小石铺路,各有各的妙用。园林中的山通常是以3种方式营造出来的,即堆土成山、叠石成山和塑泥成山。其中最能让人领略孤峰卧岭神韵的要属传统的叠石成山法。地形起伏的变化,常常会将人带到田野风景的氛围中,增添了许多田园野趣。
最后谈植物。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它是园林设计的血脉,没有植物配置的景观设计就称不上是园林造景。不论是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攀援的藤木还是种类繁多的草本花卉,都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正是这些植物景观元素的存在,自然的气息才又重新灌注到城市中。
3 自然美感回归的途径
3.1 借鉴传统园林中的自然美设计手法
我国的古典园林是一座艺术宝藏,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在私家园林,其景观设计都以展现自然美为宗旨,并且注重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注重通过个性化的合理布局达到意境的统一。小桥流水、微风拂柳、风声树影、叠石飞瀑,这些景观都是自然画卷的展开,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又展示了设计者的个人情调。这些美景都是以自然要素为主体,都存在着真实的景观原型,表现了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和追求自然美的心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呈现出多样的色彩,然而其核心内容仍是自然题材。与传统园林景观相比,其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即现代风景园林不再是为士大夫阶层的少数人服务,而是为人民大众服务。但其追求生态造景的方向与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取向是一脉相承的,其创设景观的方法是相通的,同样包括植物景观、山景、石景、水景、地形景观等自然要素景观。因而,我们仍有必要从古典园林的创造实践中吸取有益的景观设计的经验,为自然美感的现代回归指明正确的路径。
3.2 吸纳国外园林中的自然美设计经验
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有许多为人称道的独特的景观设计类型。如我们熟知的日本的“和式园林”和英国的“自然式风景园林”,都是极好体现自然美的典范之作,它们的成功经验和设计手法值得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学习、借鉴和吸收。再如德国城市的生态规划实践也堪称世界园林史上的一种典范。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工业国家,但是到德国旅行的人几乎看不到它的工业区,眼见所及的是大片的的草地和森林,以及点缀其中的具有童话色彩的乡镇、城堡与教堂。德国的任何一座小城镇和乡村,都是一幅妙不可言的风景画。德国最令人赞叹的景观是穿城而过或环绕城市的河流――质朴自然、幽静唯美的河流:它的两岸没有被大量商业或民用建筑占据,也没有大量的娱乐设施或者园林小品,它所有的是大片茂盛的绿林和点缀着各色的鲜花的青青草地。德国之所以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卓有成效,这与他们注重对乡村景观进行保护和对生态性的强调与保证。这些理念和做法,也是我们应当认真借鉴和吸取的。
参考文献
1周保春.浅析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7)
篇7
自然博物馆是在采集、收藏、研究有关自然科学的标本和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将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给观众。向观众展示出我国富饶的自然资源,揭示出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我国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及保护自然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承担者,特别是青少年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文化殿堂[1]。日本及欧盟许多国家都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把博物馆开辟为第二课堂。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博物馆与义务教育的紧密结合,对于普及科学认识、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博物馆的作用及特点
标本资源丰富。自然博物馆以收集、保藏动物、植物、古生物化石等为职能,是一个区域甚至囊括世界的物种集合体。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生物物种分类的极佳对象。
研究资料具体详实。每一件标本都有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时间、制作人、标本量度等基本资料,这些资料是真实反映该物种当时的生活状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特别是某些已经灭绝物种的珍贵资料,在自然博物馆里不但可以看到标本,更能查阅详细的数据资料。
数字化标本数量庞大。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革新,自然博物馆在标本采集上也有了质的改变。从原始的采集生物体,正逐步向采集生物体照片、影像等资料过度。一方面提高了对物种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更加生动直观的反应了生物体存在的状态。
潜在科研价值极高。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博物馆的动植物标本,即是陈列的主要构成元素,同时也是现代宏观生物学、遗传学的有利研究对象。
接待观众群体中,青少年游客为主要参观对象。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中小学课堂上开设如自然、生物、地理等课程,增添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爱好。自然博物馆庞当的收藏、陈列,是中小学生课堂外对物种直观认识的强有力补充。以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为例,2011年至2013年,累计接待126家中小学团体参观,总人数为134874人次。
二、中小学自然学科教学现状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 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W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 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 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 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2]我国中小学自然类学科教学现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课堂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目前中小学自然学科的讲授,多数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结合实验完成。此种模式,在长期的教学中,容易形成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等,忽略了对学生的发展方向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科学思维模式的建立和巩固过程。
2、过于关注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忽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模式和能力的培养。现行义务教育,不仅要求学校完成对学生知识的讲授,还要求教育工作者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而现行教育中,多数由于考试模式的存在,使得学校、学生、社会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3、轻视的思维模式、科学的素养观建立。对于问题的认知、解决,往往更加关注于如何解决问题,得到相应的分数,形成纵向单一的思维模式。而忽略了在解题过程中,是靠什么样的思维来考虑,在解决过程中,发现其他问题的横向联想思维。良好的科学家,不仅仅是能解决单一问题,而且能从单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联想和发掘出更多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这种钻研过程,就是科学素养观的建立和发展。
三、建立“自然博物馆-学校”模式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生从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往往相对滞后。这一问题,是全球范围性的。但欧美教育中,往往侧重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建立和培养。有了一个良好的科学思维模式,和相对应的实践能力,就能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在投入社会后,能很快适应,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机械的去单一解答问题。
自然博物馆作为公众单位,服务是博物馆的第一要务。不仅包括对游客的参观游览过程中的服务,更应该包括对特殊游客群体的知识性教育。目前中小学自然、地理、生物等学习的教育,主要是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由于学校的场地、资源等条件限制等因素,相对缺少必要的实践过程。而自然博物馆作为一种公众资源,是对该类课程的良好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探讨讲课堂转移到博物馆内讲授、可以请博物馆的相关专业人员作为学校的课外教师,形成“自然博物馆―学校”模式,来共同完成对相关自然学科的教学任务,让自然资源、知识、能力完成优化整合,使学生即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感性和理性认知的结合,形成了科学思维模式、科学素养观的形成和巩固。
参考文献:
篇8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叶圣陶先生有他独到的见解。
1.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2.“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什么是“成自然”呢?叶圣陶先生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他进而指出,“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篇9
从教16载,不知翻阅过多少本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观摩过多少名师的公开课,撰写过多少篇教育教学的论文和经验总结。忽然发现,那被大家引用最多的,最返璞归真的教育箴言和教学规律、方法,竟然全都出自叶老朴实虔诚的实践。“教是为了不教”“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老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中国教育,点亮了一个世纪中国教育教学的灯塔。
教师的品德就是最好的教育
叶老说:“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教育的真谛永远是:身教重于言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楼林立,不如大师云集,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学校这一文化场所,提供给学生最为直观的教育教学资源就是教师的一言一行。文化兴校,就要先培养一批有着优秀品质和素养的教师,大鱼带小鱼,自然会蔚然成风。而教师的大爱和敬业精神也是重中之重。叶老说:“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抽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这就是我敬重的叶老,这就是深深震撼着我的一段文字,也是时刻激励我的一段话。教师无私的爱与付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默默地、静静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纯净的教育,圣洁的心。这是我从叶老那里学来的一份虔诚和坚守。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要熟练地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淌了。”
叶老在对孩子成长的问题上非常看重习惯的培养。为此,叶圣陶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等文章。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至今读来倍感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不乏启示意义。
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老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他以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 ”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 。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朴素的道理往往生命力最长。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是每一名教师终身都在践行的。习惯的养成说来容易,却是无时无刻不需要教师去关注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的。所以,在每一个优秀学生的背后,在帮助学生形成某种能力的背后是多少老师默默的耕耘和付出啊。难怪叶老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
第30个教师节刚刚过去,看到一条条学生发来的短信和微信,看到讲台前一群群纯真好学的学生,不禁双眼温热,忽又想起写在教案扉页上叶老的那一句句教育箴言和教育良方:
“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教育之要点,当在于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
生观。”
篇10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养成坏习惯很容易,养成好习惯十分难。有些孩童以为一两个小毛病没啥大不了,但是,这些小毛病会成为慢性杀手。
一天,我的同学在和我玩,他的妈妈打电话问:“孩子啊,你在哪?”“我在家呢!”他回答道。“你在家干什么呢?”“我在温习工课呢!”“乖!”我听了大吃一惊,问:“你怎么了?你怎么撒谎了?”“撒谎?撒谎有什么大不了?不就一次嘛!下次不犯就好了!”
就这样,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养成了一种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