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3:4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学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课题着重从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即内容设置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性又要具有现实性,以兴趣为前提,以“疑”为依据)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操作程序(即确定任务、收集和处理信息、互相交流、与他人合作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得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学生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以及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的几点思考(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和对评价方式的改革)。
提出问题
关于探究性学习,从广义上理解,泛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长期以来,历史这门思辨很强的学科多被看成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教师较多的是将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不要求知道是如何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探究性学习。
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它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熟知某些知识,而是要真正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历史探究性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它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才符合现代教学论。
当代初中学生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思维积极性高。他们不再满足于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不再满足于老师讲“是什么”、“为什么”,而是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亲自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奥秘,认识历史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学习,而是更希望去调查,去寻访去搜集,搞自己的研究。
历史是一门趣味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时间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看,纵横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个领域。历史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
一、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1、内容设置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性,又要具有现实性。
教材知识的主体,是指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对于教材知识主体的把握,有利于认识学科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现实性是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现实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具有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研究性学习主题的选取,既要体现教材知识的主体,又要兼具时代气息;既要有历史价值,又要关注当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世界变化的趋势;既要与教材进度基本同步,也可以把目前史学界的热点、焦点问题介绍给学生。好的题目的设计,能使学生在探讨对现实社会借鉴意义较大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历史学科的学以致用价值的亲身体验。题目既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拟。
(一)、可以在学习基础型课程中选题,例如“我看武则天”、“西欧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为何不同?”、“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剖析中国科举制度利与弊”、“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究竟是什么”等。
(二)、可以在拓展型课程中选题,选用地方性、实用性比较强的探究性题目,如学习《崇明乡土历史》,引导学生围绕“崇明岛地名的来历”、“崇明历史名胜古迹的探寻”、“崇明历史名人再探”、“崇明人与围垦精神”等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2、内容设置必须以兴趣为前提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感的诱发剂。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也才能保证探究性学习的成功。
如在学习秦灭六国后统一度量衡的意义时,由于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各有特色。秦统一六国初期,各国货币仍在继续流通,这就给秦国人带来了不同货币间兑换的现实问题。但如何让学生加深理解呢?可以让学生想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秦国,然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究:“假如我是秦国的一个商人,货币的不统一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
3、内容设置必须以“疑”为依据
“疑为思之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先声。所以,探究性问题设计的依据就是“疑”。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从“疑”入手,经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辩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知识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
从“疑”入手,还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历史学习需求,在有疑、追疑、思疑、释疑的心理追求过程中,激发起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探究动力。例如: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老师的提示提出了以下问题:①为什么曹操能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②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赤壁之战的重要影响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基本上贯穿了全课内容,并且具有启发性、开放性。问题提出后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还可以大胆提问,教师也参与讨论,并强调指出:老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在充分讨论基础上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给予总结,这种巧妙设疑创设情景的方法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同时也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操作程序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样,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则是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轨迹,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及其能力要求,应可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1、确定任务
学生根据学习内容:
A、自选一个课题。要求:
设计研究方案,内容包括:
对他人所作的类似课题的了解;
实施研究的步骤;
课题成果的形式;
B、组织、主持一项活动。要求学生:
设计一个计划日程表,使其:
符合活动的目标:
具有逻辑性和可行性;
表达清晰,以利大家使用;
用定性法和/或定量法来评价活动的成功性。
2、收集和处理信息
收集信息资料,帮助完成任务,要求学生:
会使用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因特网等信息来源;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
引用信息资料时,要注明出处。
3、互相交流
A、向大家做课题方案或计划或成果的口头陈述,要求学生:
有逻辑地、合乎主题地组织好陈述;
口齿清楚,镇定自若;
对听众的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
B、用文字、图像和/或声音,进行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
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手段;
熟练使用选定的媒体手段,包括编辑和质量。
4、与他人合作学习
学生参加一个小组;
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分担的责任,并确立目标和安排时间;
检查进展情况并作必要调整。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
从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写的学后感、小论文,编辑的历史小报、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文稿等作业看,学生收获很大。
1、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就历史学习而言,收集资料是学科能力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首先,教师要起指导作用,如给学生开出参考书目、列出相关网址,联络参观单位和个人等。教会学生使用图书馆和应用住处技术查阅、收集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料,同时,根据探究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收集的资料,以及学生小论文所注明的资料来源和为评价探究成效而设计的问卷,能够显示出学生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培养了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历史小论文,这为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空间。因为,能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提出合乎逻辑的解释,需要较高水准的思维;而写作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较深刻的思维和较强的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的。如学生写的论文,显示了学生初步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性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知识性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历史的情感体验,并从历史中吸取今天所需的养分,使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3、初步形成了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历史学科综合特征明显。历史知识结构既包括纵向知识,又包括横向知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自然地将纵向知识与横向知识联系起来,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于学习中。
4、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学会交流与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在学习中尽可能创设交流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交流各自制作的历史小报、论文选题等。再如,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材中的一节,上台作主题发言。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有的为检测效果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
新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
知识更新的能力
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改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开展探究性学习课程的需要。
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能够对学生从选题,设计方案,收集、处理、运用资料,到撰写小论文或主持主题发言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
2、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居多,而对实物史料则接触较少。因此,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院、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3、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进一步改变现行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的轨迹,而不仅仅是结果。因而,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这将与探究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依据。
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
1、《青少年历史知识亟待加强》《人民日报》,2001年2月27日第4版。
2、《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
3、汪宏林:《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细则》。
4、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路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章淳立等:关于研究型(探究型)课程的文章,《上海教学研究》,2000年7--9期。
6、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7、《中学历史教育论》(聂幼犁)学林出版社。
8、胡兴宏:《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的操作问题》,《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5月。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97-02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的主要方法。优化提问技巧,提高设问质量无疑会大大开启学生的智力,为课堂教学增辉添色。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研究提问的艺术。
1.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好问题的难度
提问设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过于深奥,则显得高不可攀,学生不知所云,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也就无法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基础和思维特点,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使所设计的问题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邻近发展区域内",即在"跳跳就能够得着"的高度上,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后能够回答。比如,讲中国近代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非常抽象的历史概念时,教师可以把"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类难度大的问题改设成"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接近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含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概括提炼,提纲挈领
不少学生只侧重记忆具体的历史知识,如某一事件的背景、内容、影响等,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宏观把握,因此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而高考则往往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况且如果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就会零散,学生即使记住了,遗忘得也快,而且不会应用。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一些针对历史知识框架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概括提炼。
2.1 利用课本黑体字。课本上的黑体字标题本身就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点,这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注重主体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2 利用章节目录。这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黑体字、单元目录,把握各个基本知识点或各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既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形成整体史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3 由个性到共性。历史知识虽然繁多但又有规律,规律性体现了历史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教师可以就历史知识的规律性设计问题,把历史知识由具体知识上升为规律性的内容,学生又可以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新问题,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3.联系现实,以史为鉴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人又说:"读史使人明智。"因此,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唯一的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联系现实设计一些问题。这类问题会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育人功能。
故设障碍,诱导思维。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提问时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例如:在讲授完"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后,我作了如下设问:"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这该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而我们已学过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了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等。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求异,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4.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曲径通幽,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我讲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时,进行了四步设问:"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是什么"、"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它吗"、"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等。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上教师的及时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很快就得出有关的正确结论,因而学习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水到渠成的提问艺术有助于解决学习疑难问题。
5.创设矛盾,激起波澜
篇3
在以往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占据了主要课堂时间,很大程度上压缩了能力训练的时间,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覆盖了大多数课堂,导致地理成为了一门只考验学生记忆力的乏味学科,忽略了地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地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空间性的学科,缺乏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枯燥难懂的课本讲授,显然不符合地理教育的初衷。新课标的革新措施,强调了地理应用技能的培养及思维模式的引导。具体的说,其独特之处有:第一,发展性;就是以学生对地理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为课程目标,以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学科使命,借助地理的实用技能服务学生的日常生活。第二,换位性;新课标下的师生角色发生了本质的转换,教师不再是课堂主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者与参与者,促进者与合作者,两者互教互学,教学成为了双向互动、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第三,主动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好地理学习气氛下,实现自主分析学习,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再从中引导学生领会到掌握地理知识对其日后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激励手段,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新课标下地理教学的目标设置
(一)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新课标地理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引导学生重视身边的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体验通过地理学习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且对各类繁杂的地理问题能够通过自主检索,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运用,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地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与地震相关的紧急避险措施学习如何避震,并组织学生模拟灾害来临时的逃生技能,再就各地发生的地震灾害事件展开讨论,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其实离现实生活很近,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生命又是那么的渺小与脆弱。
(二)引导学生关心地理环境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提供了多种快速便捷的渠道。初中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龄段,对新鲜事物、潮流资讯等十分敏感,却很少关心日常生活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比如说,现在全球关注的人口问题、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问题、贫困问题、饥饿问题等,或是更细一层的大气污染、臭氧破坏、土壤退化、酸雨肆虐、濒临物种、植被沙化、全球变暖等制约人类发展的环境问题,但这些都是地理学科涉及的重要领域。现在的学生就是未来的社会决策者,地理的教育将会对他们决策思维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能力。地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上述问题的严重性,明白这些是需要从自身做起,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的,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迫切问题。同时,具备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观也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三、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及方法的研究
(一)基本读图能力的训练方法读图,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基础技能,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一幅地图,从中获取地理知识,是一种对地图的判读能力,需要考验学生方位感、形象思维、图形识记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学生对表层信息的获取能力;即获取一般分布知识,比如说方位、地名、各个标记的数字等,属于地图的初读阶段。第二,培养学生对深层信息的挖掘能力;即透过一般分布知识,找寻其中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并加以解释,比如水土流失分布图的读取,表层信息是指具体有哪些区域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而深层信息则是指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位于我国地理地势中的第二、三阶梯转换地带,属于大江大河的中游地段。可见,学生对地图表层信息量的积累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思维能力越强,获取深层信息量就越丰富,读图能力就越强。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影响农业种植因素时,设置自然环境为新疆沙漠地带,让学生以此为背景查找相关资料,结合基础地理知识展开种植规划,这样一来,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开阔视野,提出各类课本上并未教授的作物的种植建议。
四、提高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方案
(一)培养兴趣爱好,点燃学习热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地理教师成功经验分享中都有相同的一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开展游戏、模拟真实情境、讲故事等。比如学习地理地貌——青藏高原地区的时候,可结合明信片或纪念邮票的展示,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虽然属于高原地貌,但并非荒芜之地,当地兴建的青藏铁路更是世界上线路最长、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相当到位。这样的知识拓展,不仅能让枯燥的理论生活化,更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篇4
关键词:初中 历史 农村 不足 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51
从城市和农村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较城市比较而言隶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带,其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和城市都有一定的差距性。因此,导致了其教学效果和城市的教学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就此,本论文着重从农村历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在一些较为偏远地区的农村,因为经济发展比城市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呈现着不良的现象。甚至很多农村都没有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硬性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依附于书本上的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农村孩子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对历史了解甚少并且在初中学习期间才开展历史教学课堂,这一系列的不良因素造就了农村历史教学的特点。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农村的学生因为见到的地方和所能旅游的场所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很多家庭在孩子初中阶段尚没有去过任何地方旅游,也没有走出过农村那个小城镇,因此学生大多数的眼界都非常有限,对初中的新的历史学科呈现出兴趣浓厚的现象。并且,因为学生的这个年龄,好奇心非常强,思维非常活跃,兴趣较为广泛,也促使了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和意识,导致了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知识内容丰富
因为是在初中才开始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所以学生面对这一从未接触过的内容,表现出更多新奇的态度和心情,课堂上老师说过的每句话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每节课中,学生都能学到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
(三)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教学手段
很多初中历史教学因为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导致其都是以历史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够安静的听其教学内容,并且在脑海中不断的回顾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通过查阅辅助书籍或者是收看有关报道达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
(四)课堂为主要的学习场所
很多农村并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限的教学场所只能在学校课堂上进行。同时,因为经济条件的约束导致了农村院校并没有能力组织学生和教师去外地观看历史博物馆和相关的历史文物遗址。所以说,农村历史教学始终停留在初中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向学生表述历史教学知识,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的目的。
二、农村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内容的描述能看出农村历史教学和城市历史教学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其和城市历史教学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就此,本小节就从以下几点分析了关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不足的情况。
(一)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我国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教学改革内容应体现出时代的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应以促进学生为本的思想和理念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目标,从而达到提升其科学发展的根本和意识。但是,从我国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以教师讲课为中心,以课本教学为中心的状况,这严重性的忽略了学生的主置。
(二)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教学改革目标中反复提出了关于大力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问题,强化信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但是,在农村真正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次数有限,教师自己制作课件的次数有限,导致了很多课件只是简单的标题,很多课件的内容和课本所要讲述的内容严重不符,这和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着差异性。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
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导致了教学方法呈现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模式枯燥化的现象。很少能让学生真正的提出自身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呈现机械化、单调的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呈现消极影响。
(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学习灵活意识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仔细的进行观察,没有以历史教师课堂讲解为主,造成了学生学习只能利用笔记进行知识点记录的情况,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记住学生的历史任务、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影响、历史意义,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进行历史思考的过程中,缺乏分析能力,只能够硬性的背诵历史知识,呈现着缺失的情况。
三、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所提出来的不足提出了如下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强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策略。
(一)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合理的利用教学设备。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师资队伍培训,对提高教师办学和教学能力有积极影响。尤其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很多教师更是看不懂、弄不懂、用不动,导致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理念呈现缺失的现象。因此,一定要加强新型设备的使用技能培训,和强化教师的师资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力量提高其整体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定期的针对教师进行新型设备的培训、对教师进行知识上的整理和培训,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并且,从农村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遗迹,但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历史事件进行调查和互动,针对中国历史抗战时期针对其进行提问并且收集相关的信息,从而达到整理学生知识,提升学生感知意识的根本目的。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学生对历史的探索和收集能力,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目的。
(二)提高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
对历史学科的漠视是历史教育教学的缺失,为了从整体上改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强化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对历史重视的意识。笔者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在不断完善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历史知识的总体认识,强化对学生的培养和认识,从整体上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知精神,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三)构建有效的教学规章制度
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的章程明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各项指标,从根本上使其教学内容和按照有关教学章程进行,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学生教学目标的目的。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构建合理有效的的教学规章制度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并且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观念。达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加强家长互动教学强化教学内容
完善历史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学课堂上,还应该调动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扩大教学资源,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家长会,宣扬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和家长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达到让学生开展活动教学,让学生通过家长督促进行额外历史内容的学习和补充,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历史教学水平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农村初中历史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本论文着重针对历史学科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强化历史教学效果,达到完善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一、教师要探索隐性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和“机械执行者”,而应该是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求教师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发、丰富、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来说,隐性目标包含伦理、道德、情感、人格、精神、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人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历史学科是最基本的人文学科,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历史教育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据此,历史教师要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使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乎历史教育的成败。
以“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教学为例。通过教学,教师要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萌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感受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另外,教师还要对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明确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由古代领先转向近代落后的原因,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的谜底。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成就中所隐藏的不足,即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用轻理论;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纠正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上的科技成就表现出的过分沾沾自喜的错误观念。只有面向世界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使学生树立奋发图强、为复兴中华文明而自强不息的意识和精神。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历史教师对于沿袭多年的传统说法,不应该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而应该尊重事实,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历史事实与人们已有的认识不相符时,需要改变的是人们的认识,而不是历史事实。这也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表现。只有教师具备了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引导学生学会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认识人类社会,汲取智慧,陶冶品性,继承文明,激励上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精神教育的隐性目标。
二、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历史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一)范式引领
所谓“范式引领”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历史内容进行讲解,以此作为范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学科知识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原理,并借助于这些原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实现活学活用。
(二)激发兴趣
历史课程中有许多丰富的、精彩的片断和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片断和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如,创设故事情境、媒体情境、表演情境和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开阔历史视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鼓励学生的学习表现,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鼓励并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文献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是初中学生,教师不必对论文的写作规范和篇幅作过多要求。在论文的选题和立意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导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杜绝不合逻辑推理的“标新立异”
三、教师要提供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
目前,学生不重视历史、不喜欢上历史课的现象在许多地区普遍存生。历史课程和教学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严重脱节,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这就要求历史教学紧密联系现实,提供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其实质就是在现实社会这一独特的“情景”氛围下,基于已有的社会认知,通过人和人的思想碰撞,理想与现实的交流,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实现社会个体对历史内容进行现代“意义”的自我建构。
司马迁写作《史记》,其原则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其目的为“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更是明确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可见,历史与现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学习历史就应该从现实生活开始,而不是割裂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为历史而讲述历史,对于这一点,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在现实这一大的社会“情景”下解读历史,我们会获得更为广阔的理解历史的视角。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位了语文课程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力求探索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探索语文知识,发展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对于自主学习的内涵,教育学界众说纷纭。大多数学习教育专家、学者比较赞同这一观点:自主学习模式是相对于“他主学习”,提出的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解决问题,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自主学习有三个典型的特征:一、自我调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活动。二、自我监督,能够有效监察、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三、自我定向,能够科学安排以及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
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就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在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学生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从而促成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态度。其次,加强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只有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此外,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主学习,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人文教学思想。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诱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与发展特点,同时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应在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学习地位,平等交流、对话、合作,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初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注意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应该积极地给予学生指导语与点拨。如在学习《桃花源》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第一、作者虚构“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桃花源”吸引作者的地方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是深入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学生若想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点。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教师可给予引导,使得学生不偏离方向。如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作者自身的不幸遭遇以及现实生活中礼崩乐坏与道德沦丧。然而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从环境、生活以及人性的魅力去归纳。在分析完之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该篇文章的主旨与启发进行探讨,进而升华文章的主旨:当人生活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内心宁静,坚守人生理想。
(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初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现实中,有些教师即使更新转变教育观念,但是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沿用之前的旧的模式。这是因为教师并不是完全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觉得学生有一些知识不懂,放手的话,学生就更不懂了。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给学生更多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正是要通过品读语言与体会情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品读语言、体会情感,只能由学生亲自来体会,教师无法替代。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留给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品读与感受。在习作教学中,也必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写作训练。
(四)传授学生方法,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社会淘汰的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知识的人。因此。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启示学生要有放矢地拓展知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并且让学生更多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此外,还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越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五)把课本与生活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同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应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片段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上到何其芳的《秋天》这首诗时,如果学生在农村土生土长,那么不难理解诗歌内容。但是对于纯城市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有难度了。因此,要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通过朗读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带学生走进自然,领略自然的真实的秋天,从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初中语文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国宏.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自主学习整合的探究[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3]张晓英.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12)
篇7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这可能受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影响),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2.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数字化教室;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61-03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美国先后提出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化学习”的概念,并关注提升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利用率。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教室作为一种实施历史基础课程以及拓展探究类课程的基本场所,从我国当前的普遍发展状态来看,大多停留在基于让学生感受历史氛围和情境的低级阶段,并未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特别是在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成果来促进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做得相当不够,其本身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因此,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
(二)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是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客观需求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开发与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已被列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尤其重要,因为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性质,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历史教室作为历史教学的专用场所,其布置、陈设和设施可以为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营造必要的历史情境和教学氛围,使初中历史课更具有“历史味”,有利于加强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为了将海量的历史信息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开发、形象的展示,更加直观地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从而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进而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影响,那么,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将成为一种客观的现实需求,并且也成为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成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基于初中课程资源开发的数字化历史教室的设计思路
数字化历史教室既起承载提供历史教学特定场所和重要教学资源的作用,又要具有符合时展和教学改革要求的特点。因此在功能设计上有其独特性。
(一)功能设计需求
数字化历史教室在功能设计上,必须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符合历史课程和学科教学的特点与规律,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沟通课内课外学习,完成历史教学实践与应用的要求。
2.能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实现师生对各类历史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创新组合、形象展示和情境再造等,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益。
3. 推进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有效整合,具备满足师生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需求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历史资源进行人人合作、人机互动学习,促进新型教学方式的实现。
(二)硬件环境要求
在硬件环境方面,除了数字化的历史教室本身所必须的基本架构外,台、桌、凳、柜、门、窗的设计,既要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有利于营造历史情境和氛围,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复古,应该展现时代特征。
数字化的历史教学仪器和设备的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例如,可调用和组合历史信息资源,图、文、声、视四位一体地展示中外文明发展的历史沿革演播系统;各类具有展示和演示功能的历史模型、艺术品、历史人物图像和塑像及多媒体触控演示控制设备等;用于展示历史图片和视频的广告机;大尺寸多媒体历史地图演进液晶显示及其控制系统等。同时还要求配备计算机、各类投影设备、交互式白板、录编系统、有利于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以及无线网络覆盖,建立无线电子化课堂。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配置可供开展历史小制作活动需要的3D打印设备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可与电脑等实现无线连接和进行传输数据分析的数码笔等数字化产品。但硬件环境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到实用性和安全性,一切指向于服务历史教学的实际需求。
(三)软件环境要求
软件环境的建设,应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积极开发出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特点和要求的教学资源中心和技术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建立应依据《标准》的原则要求,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源的搜集、制作、上传与分享:
1.对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历史教科书进行电子化处理和加工,便于数字化教学活动的资源调用。
2.连接互联网提供的各类图书馆网站资源,购买各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电子书籍,以供师生查阅、备课或预习,丰富他们的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制作质量和可信度较高、比较接近历史实际、与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图片和照片、文献纪录片、影视作品和其它图文、视频资料,以增强历史情境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
4.链接和利用历史教育网站、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站及其它各类历史文化场所网站和资源,为师生提供更为便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加深历史感悟。
5.易用的、碎片化的、个性化的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制作,如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视频、配套学案、各类试题、微课资源、教学论文、历史文献等。
在此过程中,应尽可能借助硬件设备和无线环境,实现教师与学生对各类资源的即时预览和下载,这将极大有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发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开展数字化初中历史学习的教学平台。这一平台在设计上应该符合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的要求,在做好宽带网络和优质资源互通工作的同时,倾力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这就要求数字化历史教室还要建立与资源中心配套的、以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核心的其它中心,如备课中心、在线上课中心、学生个人空间、互动学习社区、师生个人云盘、学习评估中心等。同时还应该能通过网络技术和设施,参与建立学校、地区间的教学远程联接和资源共享平台。
三、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与初中历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历史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历史教室的数字化发展与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的开发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和相互影响的。
(一)教师资源的开发
《标准》中指出,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史学素养和教育素养,才能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的作用。史学素养作为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不必多说,而教育素养作为一种经过教育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教育技巧和能力,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主动了解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了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最新的科技成果,自觉地接受和主动参加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结合自身、本校和地区特点,积极参加到数字化的历史教学改革工作中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最新的技术和装备,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历史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改革意识的提升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掌握,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人力资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数字化历史教室的创新发展和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应用成为可能,才具有为学生提供数字化教学服务的能力。
(二)学生资源的开发
篇9
纵观人类社会上的创新,无不是依赖创新者的天赋和努力,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创新极具个人化,也只有在个人拥有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状态时才会发生。越强加管理,越难以获得灵感。在创新口号的感召下,在以创新为衡量标准的背景下,创新越来越像是一场作秀,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这就导致创新形成了一个悖论,一味地使用多种手段想让学生创新或者想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反而是扼杀了创新。创新需要一种自由的创作状态,需要创作者在自由状态下自发的实现。一旦我们盲目追求创新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会走进一个僵化的模式中。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师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中。
二、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尴尬处境
如果把目前的教学放在教育发展史中来做一个纵向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在教学上的种种变化不过是我国教育应该有的正常发展;如果再把我国的教育放到世界领域中来做一个横向比较的话,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的教育是对于先进教学理念的参考和学习,是向“教育以人为本”的靠拢。由此可见,我们的创新并没有多少成果可言。在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中。我认为,初中历史教学更应该是爱国教育和民族荣誉感教育。面对求真的历史,让学生去搞创新的时候少,甚至是不恰当的。所以,历史课的创新难以体现在对学科的新解上。同时,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不恰当的引导反而会让他们混乱了方向。历史是严谨和神圣的,也不允许学生随意创新。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历史创新教学的尴尬处境。
(一)理论创新多,实际创新少从教师的层面来看,在教学理论上的创新多,而实际课堂教学的创新少。广大教师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个学期或者假期,教师最忙的就是培训,各种以创新理念为招牌的培训会接踵而至。不仅如此,学校还会给教师许多新课程、新理念的学术著作。在领导者看来,学校是非常重视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师也要在每年写出各种各样以创新为名的学习笔记、反思,甚至论文来。然而,这些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以创新为明确目的的学习湮灭了教师个体学习的自由性,使学习和创新背道而驰。如果将教师自制的教具称之为“创新”,变换形式的课堂称之为“创新课堂”,实在有些牵强。
(二)形式创新多,思想创新少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它不仅更加注重历史史料的丰富性,还更加练习学生的思考和分辨能力。为此,许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合作、探讨的机会,但做出的往往是形式方面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历史问题很多都是具有定评的问题,不适合引导学生“创新”,更难以让学生形成“创新”型的思维。
篇10
【关键词】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培养
目前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不够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仅仅关注如何更好记忆知识、如何掌握更多解题技巧等功利性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历史教师如何转变思路和方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问题
第一,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他们的长远的发展很有益处,但很多教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关注,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一味带领学生进行机械式记忆和练习,忽略了对他们全方位能力的培养,结果使得很多同学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第二,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只有教师的科学引导是不够的,学生必须有足够历史学习意识和积极性,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但目前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被动,习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习知识,但因为不具有较高的求知欲望,其根本不愿意抽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取得的历史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机
第一,历史是研究人们过去生活的学科,若仅仅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信息,则很难使其产生较大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有必要通过创设生动情景、使用风趣的语言等方式,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第二,初中学生缺乏足够的阅历,且其价值观念和历史教科书所描述时代的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导致了在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合理引导,调动学生的不断思索,并鼓励他们主动发表个人见解,促进其优良品格的形成。
第三,学生对于其目前的学习状况,会有不同的归因方式,比如,成绩较差的同学容易认为:是自己水平不佳、学业过难导致无法学会历史,心理负担较大;而有些成绩不稳的同学则容易认为是自己运气不佳导致没有取得理想成绩,不够重视目前的学习实际状况等。这些错误的归因方式不利于让学生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及时予以纠正,促使其正确认识自身成败,并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在积极的心态下持续努力、不断进步。
(二)引导学生学会优良的学习策略
1.培养在阅读中不断思索的能力
在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素养的过程中,历史课本的作用不可代替,为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教师应当采取措施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课本中不断“质疑”,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比如,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鸦片危害极大,人民要求禁烟的呼声极高”这一事实,但他们会对“禁烟运动屡禁不止”深感疑惑,此时,教师就可巧妙引导,使其从多角度进行分析:第一,问学生:什么人吸食鸦片需求最大?学生通过思考,答:是政府官吏;第二,再问:不吸鸦片官员是否支持禁烟?答:官府接受了英国鸦片商的贿赂,官吏态度难说。第三,问:除了给政府好处,英商还做了什么?答:贩运武装;再问:为何英商如此嚣张?答:英政府支持英商行动,且清政府官吏腐败,导致了禁烟运动的作用有限,英商的肆无忌惮。这样,通过不断的引导,让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了的历史背景和其背后的实质根源,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得到了培养,也助于其自主学习的习惯的养成。
2.培养以历史的眼光进行思索的能力
教师应当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以历史的眼光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比如,在《》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谭嗣同曾作诗表达其“无力回天”的心情,教师可借此机会提取“无力”这一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来一步步思考“为何变法没有成功”,具体涉及到维新派的选择的错误、其无法得到群众支持的原因、自身存在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反对派的较大阻力等内容。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能够让学生逐步了解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了变法难以成功”这一根本原因,他们有效提取信息和巧妙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创造实践机会,引发不断的探究和创造
初中生应当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当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操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提升自身的素质。
比如,在《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别设计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房屋模型、并总结这两种模型的设计思路和特点。这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就逐步找到了“所处地点的自然、天气条件决定了房屋的特点和作用”这一实质原因。并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将其在实践中产生的见解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并对其写作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其自主学习知识的兴趣也提高了。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尽快转变思路,认识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使用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热爱之情,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反思,以深刻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使自身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得到迅速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沐春美.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