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范文

时间:2023-03-29 04:5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退伍老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亲爱的战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年退伍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大队官兵向专程前来的各位领导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天柱县公安消防大队位于县城凤城镇白水路27号,离县城中心1000米。大队前身为天柱县消防科,始建于1975年6月,1985年转入现役制,1997年9月改为天柱县公安消防大队,下辖1个中队。大队占地面积3561.8平方米,绿化带260平方米。现有营房三栋,分别为大队办公楼、中队营房、食堂。目前,天柱大队正筹备建设新营房,土地面积20亩,已完成主体工程。大队现有官兵35人,其中干部8人,士官12人,义务兵5人,协勤10人,分别来自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河南、云南、广西、贵州等9个省份,由汉族、水族、黎族、瑶族、侗族、土家族等6个民族组成。大队现有水罐消防战斗车3辆,特勤车2辆,大队行政指挥车3辆。主要担负着辖区16个乡镇315个行政村和11个居委会,2201平方公里的的灭火救援任务。

****年以来,天柱县消防大队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消防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实现了火灾持续稳定和社会消防稳步发展的目标。*完成了年初持续冰冻天气抗雪凝、汛期抗洪、夏季抗旱、节假日、“八运会”等重大敏感时段期间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并斩获“八运会安保先进集体”、部局“抗洪抢险先进集体”等殊荣。截至目前,天柱县公安消防中队共接警39起,出动41次(含增援),出动消防车51辆次,消防官兵298人次,抢救被困人员26人,疏散人员21人,抢救财产价值80.8万元。

今年,根据部队发展需要,我大队义务兵刘杰同志光荣退伍,两年来,他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带着父母的殷切期望,怀着投身火热警营、献身祖国消防事业的赤子之情,光荣地成为了共和国的消防卫士。在训练场上,有他辛勤的汗水;在灭火救援战场上,有他拼搏的身影;在部队建设中,有他倾注的心血。天柱消防部队发展的光荣历程中,留下了他的足迹;大队史册上留下了他的名字;国防建设中留下了他的风采。

亲爱的战友,即将告别警营,当你带着对党的忠诚、人民的热爱、军营的眷恋之情,怀揣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毕业证”光荣退伍了。在你即将踏上远去的征途,告别部队、告别战友、离开第二故乡之际,我代表天柱消防大队党委及全体官兵向你们为消防事业和部队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真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亲爱的战友,天柱是你们战斗过的地方,是你们的第二故乡,大队全体官兵永远想念你、欢迎你,希望大家返乡后,继续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永葆消防卫士本色,把在部队培养出来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敬岗爱业、遵守纪律的精神带到地方,在改革的浪潮中,自强、自信、自珍、自爱、自重,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美好的自我。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也希望你们继续热心地关注贵州消防部队的发展。

篇2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你们就要告别这绿色的军营,离开亲爱的连队,在此,我代表连队党支部和全体官兵祝你们一路平安,前程似锦!

四年前,当多数同龄人还在父母呵护下在家庭的温室里时,你们胸怀祖国,心系国防,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坚定的跨入了共和国绿色的方队。

四年前,你们穿着肥大的军装,来到连队,是那么的天真。记得在第一次参加连队紧急集合时慌得把裤子都穿反了,记得第一次在班务会上发言,憋了几分钟也没蹦出几个字;记得第一次正步训练,踢成顺拐的情景。如今你们长大了,成熟了,进步了,自信了,当初的小不点成为威武强壮的军营男子汉。

四年来,你们以连为家,扎根军营,严格训练,刻苦学习,你们把生命中最灿烂、最富有色彩的年华献给了军营。正是有你们,连队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并连续三年夺得师岗位练兵比武的金牌,正是你们丰富了连队的文化生活,正是你们为连队送上营养可口的饭菜,正是你们用自己优良的作风在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你们矫健的身影,连队的一草一木都洒满了你们的汗水。通过你们自身奋发努力,有的成为训练标兵,技术能手,有的成为思想骨干和文体尖子,为连队带出了一批技术骨干。在这里,我代表全连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分手了,往昔的一切,珍存在我们的记忆里,构成了我们人生永恒的回忆。亲爱的战友们,虽然你们离开了连队,却为我们留下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都将成为连队宝贵的财富和前进的动力。

篇3

深入调研了解退伍老兵的心理想法

许多同志抱着远大的理想来到部队,眼看两年兵龄时间已近,还未取得成果,于是有部分同志想留在部队,还有部分老兵盼着退伍,在部队度过几年紧张生活,快退伍时,感觉可以放松一下,所以有的不能坚持生活制度,思想放松,工作也出现消极现象。

退伍老兵思想活跃,要做好退伍老兵思想工作首先必须摸清退伍老兵的具体思想,要观察战士生活中的点滴,以此来掌握战士的思想变化。带兵干部要做有心人,首先要摸清退伍老兵个人对走留的态度,弄清走或留的真实动机。摸清退伍老兵的实际困难和要求,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家庭变迁等实际问题;其次是摸清退伍老兵是否有想学技术的打算;再次要摸清有没有个别退伍战士急于想回家联系工作等等。

每到老兵退伍时,其思想情况、心理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因此,带兵干部要及时找老兵谈心,了解其基本想法,有何意愿和打算。对于老兵一些合情合理的想法和存在的实际困难,要力所能及地给予理解和帮助,及时向上级反映,争取组织上的关心和支持。

对症下药做好针对性思想教育工作

查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掌握了退伍老兵的所思所想,寻找思想问题的实质,找出了源头,就应对症下药,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教育。针对个别老兵思想松懈等情况,坚持提前介入、防微杜渐,开展教育活动,从思想入手,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讨论,及时消除其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树立自觉服从大局的观念,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思想基础,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二是强化队伍规范化管理,保障部队的稳定。抓住队伍管理这根主线,坚持按纲建队、条令管兵,强化条令规章意识。努力把条令条例贯穿生活始终,加强监督制约,进一步强化落实请销假、晚点名、查铺查哨等制度和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效防止队伍失控漏管,遏制违纪和事故苗头,确保安全稳定。

三是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为准确把握退伍士兵的思想动态,应积极采取谈心、交心等方式,倾听战士心声,了解退伍士兵思想,发现不良苗头进行重点帮教,并教育其树立“在队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的思想意识。

四是主动热情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做好关心和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拟退伍士兵的心理负担,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老兵退役前提出的要求,合理的符合政策的不推诿,对不正当要求,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篇4

我们就要离开军营,就要穿着没有领花肩章的衣服融入茫茫人海之中,平凡的如同一颗沙砾。但是那种经历过军营生活的人特有的忠诚、执著、勇敢以及忍耐,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正是这份军营生活的馈赠,使我们在风浪中不退缩,在艰难中不止步,在挫折和考验面前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来面对生活。一条撒满阳光的人生大道,正从绿色的军营中向前延坤……

离别

我们将要告别的军旅的生涯,心里有太多的割舍不下的东西,说走就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本就聚散无常。

我们会怀念这神圣的热土,我们会思念这绿色的军营,我们会牢记教官的教诲!我们应该感谢生命的选择,感谢这片绿洲选择了我年轻的生命。在部队艰苦的训练,给了我们钢铁般的意志;严明的纪律,使我们对生活拥有了许多执著。一份锤炼,一份收获。我们学会了用青春去体验直线加方块的生活,学会了刚毅、勇敢和坚强。一段军营的历史,汇成了一段永远不能被代替的岁月,随着光阴的流逝,希望一定会在绿色的海洋中茁壮成长。我们会牢记这里的刻骨铭心的经历,去开创自己灿烂的明天。

我们终归要走的,当军营的营房在视野中逐渐远去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也会变得湿润而模糊。我们在想,这里的一切已经连同我的心情一起移上了画布,这将让我感动一辈子。一段当兵的历史,成就了士兵老博大的情怀,而我们军营的历程,完成了人生思想的升华!军歌是我们心底无悔的恋歌,军号是我闪不息进取的旋律,军营告诉我们:只要默默孕育,生命总有辉煌的时候!

伤逝

时光荏苒,军营生活是那么的漫长,我们绿色之梦的翅膀刚刚展开就要收回!离别的日子近了,我们害怕离别,怕面对那分别的场面,怕看到人脸上强挤的笑容和眸子深处隐藏的忧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的情感都将受到一次折磨。

“浮云一别后,滴水十年间”。既然无法回避离别,就学会接受吧——接受实实在在的生活。只有坦然接受,勇于拼搏,才能获取人生的真谛。

篇5

第一句话:学字当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最重要。一是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进步的。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都是通过学习,对外界由无知到有知、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取得辉煌。可以说,我们都是通过学习才走到今天的,而且谁学得越多谁就进步得越快,这是成正比的。二是在当今社会不学习就难以立足。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变更周期由以前的几十年转变为现在的几年时间。大学文凭不一定能管一‘辈子,你现在有能力不代表几年后你还有能力,你现在了解的知识不一定几年后你还了解。为什么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居民都在加班加点地学习,因为这是生存之需。三是学习是成就事业的第一途径。现在,我们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念,这是务实和适时之举。党要想成为先进的执政党就必须重视学习,我们这些即将退伍的老兵要想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以后的拼搏中有所作为,也必须重视学习。退伍后大家年龄都还不大,我认为有条件的还是要入学深造,确实不能入学的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现在,我们这些人中有的能熟练使用微机,有的能驾驶几种车辆,有的会说英语,有的还掌握了一至二门实用技术,而这些正是我们步入社会的“敲门砖”。

那么,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如何学习才有好的效果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哲孔子讲得最多,有些观点至今仍很有用。我也结合自己的理解讲三个方法:—是要向书本学习。现在很多同志不愿啃书本,总想找捷径。我认为知识的精华才能称其为“书”,而且书本大多是经验的结晶,也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结晶。—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对《二十四史》曾读过十几遍。总理也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把读书当做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这里,我也劝诸位多读书、多看书,多向书本学习。二是要运用观代传媒手段学习。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学习,这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要向正面学习,多接受正统的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用其有利的一面,不要用其不利的一面,学会“知识过滤”。三是要在思考和实践中学习。一个人要想在学习中有大的收获,就要学会经常琢磨事。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不耻—厂问,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有很多人并不是惊世之才,但却成了专家、名人和商业奇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爱琢磨事,有时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苏轼有一句名言,今天把它送给大家,那就是:“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想。对待学习也应该具有这样的态度。

第二句话:志存高远。古人关于“志”的论述很多:大家对“志”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方说,老战士复员之后,有的想去打工,有的想去上学:有的想去从政,有的想去经商,但无论干什么,志向都没有错。而我把“志”理解为一种精神。在这里,我只是讲,你无论立下什么样的志向,都应把握以下三条原则:

一是“志在别人不在自己”。一个人立志并不只是想着自己将来怎么样,而更多地应该是想着将来对别人怎么样、对社会怎么样。比方说,我们小的时候,就想着长大后要对父母孝顺,将来为父母争光;参加工作后,就想到要为国家服务,要干好本职工作;有了朋友后,就想到要与朋友好好交往不给朋友添麻烦,要给朋友争面:子;有了妻子儿女后,就想到要当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把家庭搞得和和睦睦。

二是“志在现实不在幻想”。有时候,人有很多天真的想法,甚至总感到志气越高,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崇高或者本领,其实不然。孔子说:“吾—卜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也曾在一份报纸—上剪下一段话,上面写的是“四十岁你应该弄明白的十件事”,其中第一件事就是你已经当不了伟人,第二件事就是你周围就那么几个朋友。所以说,我们回家之后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现状:客观地确定好自己的志向和发展的路子,脚踏实地地干好眼前的事,一步一个脚印地为自己打下成功的基础,千万不可异想天开、好高骛远。

三是“志在清白不在浑浊”。一个人要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千干净净干事。人一旦有了不良的志向,就会陷入不良的过程,最终导致恶习缠身而不能自拔。在这里,我与大家共勉一首“泥鳅”的诗,诗中这样写道:在欲望的泥潭里/我们都是的泥鳅/水越浑浊,泥越深厚/我们钻得就越起劲。还有一句话要告诉大家,这是一名志愿者奔赴四川省都江堰幸福镇前留给妻子的遗书:“如果我不在了,请不要怪罪任何人,这是我自愿的。”我希望,大家不要做泥鳅,而要做志愿者。尽管每个人的志向千差万别,但如果符合以上三条原则,就可以认为是志存高远了。

第三句话:心静如水。年轻人有一大特点就是争强好胜,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有人说,心态决定一切。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的心态不端正,干点事情就想着沽名钓誉,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到头来是很难干成一番事业的。我认为,做人做事最好的心态应该是心静如水。

一是“视名利淡如水”。在我们身边,有的战士想评个优秀士兵,想入个党,想选改个士官,想学点技术,想立个三等功……这些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说明大家都有上进心。但我们在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应该想到名额、标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人人如愿,只要自己干得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组织,至于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计较。如果过分地迷恋名利,整天打着个人的小算盘,削尖脑袋往里钻,结果把自己搞得身心憔悴、烦躁不安、精神不振,那是不可取的。我想,在名利问题上,大家不妨学一学同志,他从总书记位置上退下来之后,说了这样两句话:“我这辈子有两个没有想到,一个是没有想到被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上,一个是没有想到在我退下来以后,还有这么个好名声。”所以,他曾改过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我想,这句话也应该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

二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人生活在这个社会,要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立错综复杂的关系,就不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磕磕绊绊和恩恩怨怨。俗话说,冤家易结不易解。人的一生,结交一个朋友很难,真所谓知己难觅。但失去一个朋友却很容易,有时因为一句话,有时因为—个粗鲁的动作,有时因为一件小事,就会伤朋友的心。我想,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有君子之气,做到心胸宽广,不计小事,特别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尤其是脱下军装之后,刁;要总以为自己当过兵,见多识广,就趾高气扬,更不要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搞报复、摆威风、耍霸气。现代散文家刘燕敏在《感谢你的敌人》一文中有一段话可以供我们参考:“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必要憎恨你的敌人,若深入思考一下,你也许会发现,真正促进你成功并让你坚持到底的,真正激励你让你昂首阔步的,未必是顺境和优裕,未必是朋友和亲人,而可能是那些常常可以置你于死地的打击、挫折,甚至是死神。”

三是“学会换位思考”。人上一百形形,人心有千万种,道路有万千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很自然的现象。退伍以后,大家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担任不同的角色,要接触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压力。要想使自己心态平和,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在遇有困难和挫折时,多想想别人的难处、别人的苦处,想着想着心里就平衡了。在

一部电视剧中,一位贫困老太太对一位富家落难女子说:“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走着走着,就亮堂了。”这句话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处。

第四句话:爱而有度。爱有很多种,有对父母亲人的爱,有对朋友战友的爱,也有对恋人的爱。这里主要是指对异性的爱。为什么要讲“爱而有度”呢?因为,老兵退伍后面临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谈情说爱。现在,一些地方青年的恋爱观被西方的一些东西搞乱了。这里的原因我认为起码有两个:一个是网络的影响。把网络虚拟的世界带入到现实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不敢想的,不敢做的,网络都敢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网络的虚拟世界为年轻人提供丁范例。我曾经做过—个调查,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对马列主义、对红色影片、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而对于网络小说、玄幻小说、恐怖影片却非常着迷。这种现象着实令人担忧。另一个是的解放。据有关媒体介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人性观念的转变,解放已发展到一定程度。这对人们对待的态度影响很大。

篇6

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或者说辞退、开除)分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对照下属于哪种情况,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而没有支付给的,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3、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通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并在通知中指示各地“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然后再普遍实行”。遵照国务院的这一指示精神,我省已在一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了试点。经过试点,证明国务院104号文件是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它反映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受到了广大干部和工人的热烈拥护。试点单位的老弱病残干部和工人得到了妥善安置,这对于精兵简政,建立老中青三结合的精干的领导班子,更新劳动力,精干职工队伍,提高工作、劳动效率,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试点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我省普遍贯彻实行国务院104号文件创造了有利条件。现根据在共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工作座谈会和国家劳动总局工人退休、退职会议精神,确定从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国务院104号文件在我省的全民所有制单位中普遍贯彻实行。县以上的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供、产、销正常,经费有来源的,亦可参照国务院104号文件的规定,由省级各主管部门提具体办法,报省革委批准后实行。

试点的经验证明,要贯彻好国务院104号文件,必须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革委会(行政公署)应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组织、劳动、民政、卫生、财政、工会等有关部门应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要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国务院104号文件,采取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国务院104号文件的重大意义,讲明退休、退职的各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要走好群众路线,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务使退者愉快,留者安心。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不得擅自放宽退休、退职条件和提高待遇。安置工作要落实。要加强对退休、退职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省革委原则上同意四川省贯彻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试点办公室拟定的“四川省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和《四川省干部、工人因伤、病丧失劳动能力签定标准》,现转发给你们试行。

篇8

武警仪仗队是武警部队唯一一支常年担负仪仗、司礼、迎接外宾等任务的特色分队,由124名队员组成,已经成立了28年,完成为外宾仪仗司礼表演500余次。今年即将退伍的32名老兵,更是参加过近几年所有国家级的庆祝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2011年建党90周年。

每年在老兵退伍的时候,媒体都会有大量的报道和视频片段。老兵们的留恋,让人很动容。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我总会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即老兵们的生活单调,训练严酷,每个月补助不足2000元,他们留恋的究竟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到部队和他们一起生活,开始了7天7夜的封闭式拍摄。

7天7夜的拍摄

我们的镜头对准了老兵徐文星。徐文星,山东临沂人,1990年出生,虽然是90后,但已经是5年的老兵了,2012年面临退伍。

2012年11月26日,是老兵们离开军营的日子。在军营有个习俗,“上车饺子下车面”,意思是新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要吃面条,老兵退伍吃的最后一顿饭是饺子。这天,炊事班的战友们为老兵包了饺子。我看到退伍老兵吃饺子时,眼泪控制不住地往碗里掉,他们把头压的很低,没有人说话,其中一个战士低头默默地吃着饺子,当头再次抬起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

吃过饺子,意味着离别已经到了眼前。徐文星和即将退伍的老兵们最后给宿舍、战友、队长敬了个军礼,最后喊了一次仪仗队的队魂“仪仗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喊得有些悲壮。在战友夹道送别的时候,徐文星积压多日的情感,终于爆发了,他哭得泣不成声,战友们紧紧拥抱着不让他离开,他紧紧地握住战友的手,希望时间能停留得长一点再长一点。那天,战友们都哭了,我也跟着哭了。

徐文星性格有些内敛,仪仗队的队长也说,这小伙子有点内向,不太善于表达。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便领略了他的内向,基本不太看我。我问的问题,他能用一个字回答,从不用两个字。

看得出来,他有点沉浸在离别的氛围中,他被战友称为“山东硬汉”,不想让我们的摄像机拍到他柔软的一面,但并不是抗拒我们的拍摄。于是在拍摄中,我们开始跟拍他的生活。细到起床、铺床单、刷牙,以及洗漱过程中跟战友的聊天,他有点不习惯。他没见过一台摄影机一整天都跟拍他,不习惯摄影机整天都对着他。于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别拍了。为了能和徐文星熟识起来,我经常和他聊天。比如部队的生活,回家之后的打算,后来慢慢地熟了,他的话也变得多了起来。很快,他就习惯了我们的跟拍,甚至有时候忘了我们的存在。

连续7天7夜的拍摄,我基本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细节和活动。战士们没起床,我和摄像记者已经把摄像机架在他们的宿舍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战士们的“卧谈会”开完了,一个个的睡去之后,我们收了摄像机,悄悄地离开。后来,他们整间宿舍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我们的存在。于是我们拍到了老兵们在部队最后7天的最真实的情感:武警仪仗队28年队庆,战友把蛋糕糊在了另一个战友的脸上;吃火锅的间隙,大家抱头痛哭,诉说着彼此的舍不得;离开时战友们紧握的双手,不舍的拥抱,以及满脸的泪水。

这种拍摄方式是不讨巧的。全程记录老兵退伍的过程,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摄像记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每天随着部队的活动安排自己的拍摄内容,每天在外面连续拍摄8小时以上,吃饭的时候手经常会累得忍不住地一直颤抖。每天回到军队提供的宿舍硬板床上,我们都会连鞋都不脱倒头便睡,第二天起床来不及洗脸刷牙,就接着开工。武警仪仗队的战士很细心,给我们准备了新的毛巾和牙刷,但7天中,这些东西我们基本没动。

7天的时间,我们拍摄了近500分钟的素材,对徐文星和战友们每天的生活,我们有了一个全景的记录。回到机房,又忙了两个通宵,把所有的素材通览一遍,面对500分钟的素材,不忍删掉一点内容,它不光是我和摄像记者7天辛苦的付出,更重要的是这7天将带给我一生的影响。

像军中群英那样追求极致

武警仪仗队从成立至今,3次荣立二等功,18次荣立三等功。而这些辉煌的荣誉,是像徐文星一样的铮铮铁汉们流血流汗拼来的,用近乎苛刻的标准磨出来的。在迎宾场上,仪仗队从出发地到走过检阅台,距离仅100米,正步只踢80下。为了这短暂行进中的精准呈现,仪仗队队员必须完成一系列特殊的训练课程。初级课:“腰插十字架,领别大头针,背贴硬板床”,是练好站功的基础课;“腿绑沙袋、脚压砖头、尺量步幅、表测步速”,是练好走功的入门课;“枪刺挑哑铃、枪托吊砖头、腋下夹石子”,是练好持枪功的必修课。而中级课是练气质:从眼神到表情,在迎风迎光中30秒不眨眼不流泪,透过目光能体现出中国武警的精、气、神。终级课程是练耐力:冬不穿棉、夏不穿单,官兵身着礼宾服一天要踢5公里正步。正是平时刻苦训练,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和荣誉。对于军人而言,荣誉是生命。为了“军装”,可以豁出一切,甚至生命。这也是采访战士们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获得荣誉那一瞬间的兴奋和。荣誉的真正价值是对目标和梦想不懈追求的一种肯定;是对一路披荆斩棘所带来伤痛的一种抚慰;是在沉下心来面对新征途、新挑战时的一种激励。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涯意味着袍泽情深,意味着超越自我,意味着个人的一举一动为祖国形象添砖加瓦。

而这些难道仅仅专属于军营吗?

新闻职业,天然地和荣誉连在一起。鄙视勋章的士兵很少,鄙视范长江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恐怕也很少。作为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否达到这样荣誉的巅峰,但巅峰就在那里,它对于我们的价值,并不是供我们仰望,而是激励我们埋头攀登。当我们流了该流的汗,出了该出的力,动了该动的脑筋,用了该用的心,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远离了稚嫩、生涩甚至平庸的出发点,站在了职业生涯的新高度。我们拍摄出的作品,也会更加贴近生活,靠近真理,照亮黑夜,驱除寒冷,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和人生的美好。

而这个过程是令人心醉的,丝毫不亚于捧起奖杯瞬间的光彩,因为我们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了。

中国老传媒人王芸生在《报魂》一书中说道:“新闻记者这种职业,就现在的情形看来,似乎人人都可以干,但要干得尽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能恪尽职守的新闻记者,他须有坚贞的人格,强劲的毅力,丰富的学识;对于人类,对于国家,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热情,要有烈爱;然后以明敏的头脑,热烈的心肠,冰霜的操守,发挥‘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的勇士精神,兢兢业业地为人类,为国家尽职服务。”

篇9

各位代表们:辛苦了!

请允许代表xx村委会全体成员向一同参加8.1庆典的各位村民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工作在第一线的全体复原、退伍老兵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问候!祝大家节日快乐!

多年来xx村委会十分重视、关心我们复原、退伍老兵们、现役军人生活和工作,在此对往届村委会表现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在这里齐聚在这里,隆重聚会,大家都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格外地兴奋。数载军旅生涯,让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部队岗位上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同时也结下今生不解的友情;多少年离别光阴,却割不断浓厚的交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忆往昔,我们心境汹涌、万千感慨!

炽热的军旅生存锻炼了我们的身体,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形成了我们恰似劲松般坚忍不拔的军人作风,也铸就了我们有如磐石般倔强不屈的硬汉子性格。那段难以忘却的部队生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打下了不灭的烙印,在那块曾浸透着我们青春汗水的炽热的黑地皮上,留下了我们恍如昨日的永久回忆;在我们曾为之献出了宝贵青春祖国的万里长城上,面前目今了我们投笔当兵的光荣足迹;在我们曾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里,结下了我们终生难忘的深厚交情。现在我们发展为在社会各条战线上有不同贡献的有用人才。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样自豪地说,在人生历程中,我们为有这样一段光荣的经历而感到无比地骄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我们挥泪告别军营,回到家乡,走上不同工作岗位的时候,我们依旧以军人顽强拼搏的作风,为国家的各项事业贡献着青春和热血。现在,在我们当中,有各行各业的人物,尽管,我们的工作岗位不尽相同,但是,都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光和热,光阴交替,年轮转换,流逝的过去扁担沟村,能够衰老我们曾风华正茂的容颜,但无论怎样也不能拉远我们亲如兄弟的战友情缘和亲情邻里情缘。

复原、退伍老兵们,人生短暂,付出无限。我们相识在家乡,却把彼此的相知留在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光阴和那具有美丽风情军旅生涯的过去,今天,我们与各位代表共聚一堂,便是要重叙友情,再话当年。

篇10

不只是唤不回的青春 当年,在“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宣传口号下,曾有相当长的时间,随赴台的士兵被禁止结婚成家,许多人也因为这个不人道的政策而错过了终生大事。

为了安抚这群离乡背井、孤孓一身在台的军人,政府在1951年制订了《抗俄战士授田条例》,规定服役满两年以上战士或是国军遗眷,未来可以分到田产(年产稻谷二千斤面积之田地),后来又在1954年颁订《抗俄战士授田条例施行细则》。这张“支票”迟迟无法兑现,政府为了稳定军心,乃于1956年7月10日再次公布《抗俄战士授田凭据颁发办法》,并且开始发放多达五十多万张的“战士授田凭据”,为的是至少有张凭据在手,可以安定近六十万之众的战士的军心。

后来,“战士授田凭据”这张支票终究没能兑现,政府只好开始在1957年在台湾“授田”给一部分退伍战士,让他们去台湾山林公有地上开垦。但对于更多陆续退伍的老兵而言,这张支票证明真的兑现不了,1980年代后期在蒋经国宣布解除之际,他们再也等不下去,于是纷纷走向街头向政府要求改用金钱补偿。争议了几年之后,台湾法务部门在1990年通过《战士授田凭据处理条例》,开始用五万到五十万台币的补偿金让老兵手上的战士授田证得以兑换现金,前后总共发出了752亿元台币的补偿金。根据台湾军方公布的资料,当年核定有条件领取补偿金的人数,高达53万多人,迄今已领取补偿金的人数已达到45万多人,但尚有约8万张战士授田证尚未兑领现金,而且大多属于已经在台亡故的老兵,尚待老兵在大陆的亲属提出申领请求。

老兵群体加速凋零 根据台湾“退辅会”公布的资料,近几年来每年亡故的老兵约有1万5千人,意味着这个群体正在加速凋零当中;而每年也几乎都会听到亡故老兵生前省吃俭用,遗愿将毕生积蓄捐作公益的事迹,甚至前几年还有一位名叫洪中海的老兵荣登《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亚洲慈善英雄榜”。

在台湾还处在“报禁”的那个时代,报纸虽然只有三大张,但每年到了7月7日这一天,照例总会加印一张“七七抗战XX周年纪念专刊”,约莫从1990年代开始,因为报禁解除而增长的报纸,反而不再出版“七七抗战XX周年纪念专刊”。

老兵群体当中的许多人,在1987年蒋经国开放老兵返乡探亲以后,他们因为台湾海峡隔绝了数十年的乡愁,终于逐渐得到了安顿。但还是有位居社会底层的抗战老兵,在乡愁的梦境中找不到出口,现年85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王成松就是其中的一个。

2013年底,在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的协寻下,王成松终于找到了失散至今超过六十年的大陆女儿。2014年6月24日,在龙越慈善基金会人员孙春龙的陪同下,单身在台生活的抗战老兵王成松,终于有机会见到了特地来台团聚的女儿王秀兰。

老人当年隶属国军第18军,一路败退,辗转到了台湾。那时,王秀兰才刚满两周岁;如今,王秀兰已经66岁了。

据孙春龙转述,王秀兰在得知父亲还在世的消息时说道:这些年都以为父亲死了,逢年过节都曾给他烧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