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学习范文

时间:2023-04-08 08:3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思想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思想学习

篇1

一、认真阅读教材,提炼政治语言魅力

首先,教师要有目的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简单、易懂、有趣的政治书籍或篇目,读一读政治家们成长、奋斗、探索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阅读政治的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前列好阅读提纲,由学生按提纲的提示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该读什么、怎样读。在这样阅读的基础上完成提纲上的问题,使学生的阅读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当然,这需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而且教材中的问题要明确、有趣。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加以现场指导,对于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不当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及时进行纠偏和矫正,使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理解政治学科语言。课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前的阅读,包括阅读教科书、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等。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理解,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尝试完成课后作业,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政治学科语言。另外,教会学生读记结合,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政治阅读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政治学科的语言非常简洁,很多政治概念、政治观点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联是隐蔽的、含蓄的。每个政治概念、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和独特的指向,必须理解清楚、准确、到位。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像读语文那样,读出整篇文章的“语法结构”。对于教材中的观点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和时代背景深化理解,在听、说、读、写、演、讲、议、辩中深化理解。

阅读能使学生较好地与教材文本进行交流和对话,在熟读中感觉、领悟政治语言,在交流中运用并规范自己的政治语言,锻炼对政治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学生的政治阅读实践,指导学生认真去读,用心去悟,细心去品,这样才能逐渐丰富学生的政治语言系统,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政治语言,领略其中的奥妙,感受到政治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欣赏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蓬勃生命活力。这样的政治学科阅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果敢而严谨的学习习惯、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良好的表达语言能力和乐于交流的沟通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打造魅力课堂

政治教师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紧贴社会生活实际,及时丰富完善教材内容,切实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生动形象的事例相结合,从而达到切实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果、课堂感染力、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活化教材内容,增添教材的时代特征。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及效果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关注现实,跟上时代步伐,吸收第一时间的大量信息,做好整理、筛选工作,形成大批生动、新鲜的事例作为教材的补充,使书本上简单的理论有了当今时代中大量鲜活事例的有力论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融入时代生活的素养。

(二)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教学背靠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大舞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堵“围墙”隔不断课堂和社会的联系。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往往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获取大量信息,他们的眼界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学生都开阔。但作为教材的思想政治课本的案例不可能有极强的时效性,并且往往远离学生现阶段的生活,这就难免使学生感觉课本内容不新鲜,进而产生政治教学内容和生活是互不相关的两码事、政治课特点就是死记硬背的成见。为此,政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生活中的大量事例,除了“新鲜”以外,还要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或是使其能真正受到触动的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思考,使他们感受到政治思想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从而提高政治思想课在他们心目中的信度。

(三)关注“热点”和“焦点”,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感兴趣但又存在迷惑的社会现实问题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努力思考、热烈讨论,形成正确的观点或处理方法。这既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而真正提高政治课的信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坚定报国信念。

篇2

【关键词】: 高中 思想政治 学习方法

许多学生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因此学生一看见思想政治课就“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其实只要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再通过个人的努力,我坚信肯定能使学生的成绩出类拔萃。实际上,高中政治思想课有其自身的学科体系和价值,而且许多老师在该学科教学实践中已经大胆的进行了教学改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等都已经进入了课堂,并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普遍欢迎。无论何种学习方式,下面三步曲的学习方法都非常重要。

一、课前预习

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品质,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听课的效率和效果。所以要让学生学会预习,坚持预习。做好预习要求做到:

(1)认真阅读相关资料:首先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或老师制定的预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能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做到心中有数。阅读完教材后要快速完成导学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有困惑的知识点可以向教师、优秀的同学讨教,或查阅相关资料,也可利用网络等进行再次学习。

(2)做好笔记: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学习的习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可以用一些常用符号如,等标注出来,可以在相应的地方或笔记本批注自己的观点或见解,留下预习的“痕迹”。对于自己的疑惑点一定要有记录,以便上课时得到老师的解答。

(3)勤想善思:勤想善思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想一节课的知识结构编排,思一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方法。积极参与教材上设置的“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预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还要关注教材本身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掌握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二、课上听讲

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是帮助学生解难答疑的关键所在。所以老师在上课时要谨言慎行,不得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一举一动都要得体,给学生树立榜样,做出好表率,同时要求老师熟悉教材,知识结构完备。学生要高度集中,全神贯注,留意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多思善辩,做好笔记。师生配合,共同参与,使每一节课成为高效、精彩的课堂,学生肯定收获很大,获益良多。

(1)专心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而且通过视觉输入的信念比通过听觉输入的信息保持记忆的时间要长得多。看书上的重点,难点,疑惑点;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例题和试题及相关解题方法和技巧;看屏幕上那些难易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如一些生动的动画和一些漫画,或是一些必要的演示,这些都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和形象化,帮助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2)仔细听:听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听课要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要注意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包括一些具体的实例,要做到声声入耳。老师提出问题,要主动思考,寻找答案。思想政治课也是一门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学科,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语言是否准确流畅,表达是否言简意赅,观点是否鲜明切中要害;听老师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及理论依据,这样可以帮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活用,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时事政治问题的思路;听百家之言可以扬长避短,比如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老师和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因为他们看事物的视角不同,所以答案不同,这样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培养学生理解政治问题。

(3)认真记:做好课堂笔记是课堂听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笔记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复习资料,对我们的学生帮助很大。记预习时难以理解,通过老师讲解能明白的问题,不但记下老师的观点结论,而且要记下老师处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这样可使知识掌握得更加巩固;记老师讲课时推导知识的思路和过程,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记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总结,比如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生产率对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总量的影响,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体系,复习时就会轻松。

(4)积极参与: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双边学习的一种活动,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老师的教为主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老师有意识的设置问题让学生来完成,比如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指定学生回答,可以让学生抢答,还可以分组回答。对于一些讨论交流问题,可以多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多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下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到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1)练:练习是对知识的应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要做到学过之后当堂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还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忆: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教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把整节课的内容都在大脑中放影一次。可以是课间忆,可以是放学后忆,可以是休息前忆。

参考文献:

[1]全国四十六所重点中学联合编写.政治学考必备用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篇3

(1.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建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不应仅仅停留于经验总结式的层面,应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剖析和理论建构。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为例,试图说明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的依据,并具体分析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教学模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1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42—02

项目: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简介:王丽荣(1964—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成城(1984—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是将社会要求的政治观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品质的过程,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担负着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既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又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实课题。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然而,目前关于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探索依然比较薄弱,许多研究基本停留于经验总结式的探讨,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论剖析和理论建构,其表现出来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没有明显的难度差异,相近专业的课程之间存在着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1]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本科教育的“灌输式”模式。[2]因而,探索出一套适合研究生教学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当然,不可否认,一些学者也已经开始关注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改革。吴金光建议改变目前研究生一门专业课每周授课的“一阶式”教学方式,改用“三阶式”教学模式。[2]赵忠双认为在研究生课堂上有必要引入探究式教学法。[3]这些对教学模式的相关探索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结合国内外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实践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以期能够为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探索尽微薄之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建立的依据

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实质上是关于课程、教材选择及教学活动指导的一种范型。综观其后30多年来国内外各家学者的不同观点,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即程序模式观、结构模式观和方法模式观。程序模式观重视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是一种策略体系;结构模式观则强调教学结构,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方法模式观更倾向于教学方法,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模式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学系统内外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确定下来的。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随着人们教学价值观的确立,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经验探索,逐渐物化下来,才能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模式的建立并非只是教学实践的简单总结,也并非是教学经验的简单堆砌,它应当符合以下几大依据:

(一)教学价值观。教学模式的形成要受特定教学价值观的支配。教学价值观是一种对教学的基本因素及各因素间相互影响的总体看法。也就是说,教学模式是一定时代的教学价值观的直观反映。

(二)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的基础。教学模式的建立离不开稳定的教学目标,而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依据相应的教学理论。所以,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外显形式。

(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建立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重视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也是建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性的检验需要对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和进行教学实践。因此,教学模式的生命力来自于教学实践。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典型教学模式

(一)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一方面着眼于充分挖掘人的理性认识、间接经验对掌握知识技能的作用,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迅速掌握较多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工能力。传递—接受式教学并不只是教师呈现知识、学生进行记忆这种死板并且低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传递—接受式教学也可以是有意义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讲授要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复习旧知识,以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讲授新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掌握较多的信息;巩固运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检查评价,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在1916年引入到教育实践之中的,并在其论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并自由表达观点,最终解难释疑的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模式通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获取知识。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开放课堂,以发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适时点拨,以诱导学生探究的方向;合作探究,以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外延伸,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三)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并通过教师对问题的巧妙设置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抛锚式教学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针对某一问题,自主完成设计规划和材料的收集整理,进行互动交流或实际操作,最后形成成果并使问题得到解决。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学习需要;确定问题,以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式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索取者和知识结构的建构者;交流与协作,促进学生的反思与升华;总结与评价,对学生形成反馈,以使其明确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协作过程中的贡献以及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寅生,于书洁,史长丽.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农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4).

[2]吴金光,曹燕萍.论向研究型大学转型中的研究生教育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

[3]赵忠双,贾瑛,阚俊青.研究生教学中应引入探究式教学法[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篇4

中学时期我们每个人的必经阶段,在这个只有一次的人生轮回中,我们都经历了叛逆,经历了成长,应该说中学时期是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转折点。我们由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聪明好学的少年,一系列文化知识的汲取使得我们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周围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教育者应把握好中学生的方方面面的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所处的生理阶段,在学校内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普及尽量多的法制知识,定期开展一些法制活动等等。此外,在做好校内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有效的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每个中学生都能够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信息技术拓宽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范围,加强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我们获得信息的资源,使得社会交流更加畅通,更具有社会性的特征。而教育者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特征,因此,教育者更应该在体现自己特性的同时,还要更好的把每个学生的良好特性一一展现出来,这就需要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自主化、个性化的教学的产生,不仅让教师的能力提高,还可以掌握一项受益终生的技术。在某一程度上,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在根据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传授知识,还可以让中学生么们在课余时间动手进行思想政治知识资源的搜索,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基础上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和探究能力还可以使教师转变教育方式,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自己搜索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讨论与学习中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是我们信息时代中的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学科方式,是我们21世纪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在我们有效结合两者的同时还应注意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者不能过分运用教学技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多媒体教学逐渐代替了传统教学模式。但教育者应注意切莫让其大肆发展,多媒体教学只是现代信息技术中对我们教学过程起到很好辅助作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明确它的作用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教育者断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抛弃一切传统教学手段而以此为目的。虽然信息技术的效果和影响力是我们比较乐见的,但是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各手段的互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篇5

思想政治自主学习学习方法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学科,它是新时期培养初中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纽带和桥梁,在对中学生教育中它具有特定的不可取代的功能,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所谓“教学”,应该包括“教”与“学”,即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即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达到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通常是教师的“倾囊相授”,不太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现在的思想政治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发学习,而教师的职能也应由“教授”转向“指导”。

一、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需要准备,教师应备课,而学生应预习。教师课前备课是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准确清晰地向学生转达课本的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要点及方向。学生预习,是为了在开课前,预先对教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并在对教材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以后更好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查缺补漏。但是,现在的很多学生却并不重视课前预习,作为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作出相应规定要求学生完成,具体可分以下几点:

1.明确预习的范围和重点

教师应在课前明确指出需要学生预习的课程范围,注明重点并围绕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

2.提出预习的目的

教师应当让学生知道预习的目的,例如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而非只是通读一遍完成任务。

3.提点预习的方法

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同时,应该交予相应的方法要点,例如让学生预习时自行标注重点、难点,在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思考,未能解决的标注后留到课堂上询问教师等,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应予以必要的督促与检查措施,如笔记的检查、课前提问等。

二、课堂之上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应当予以重视。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实例的讲解,而非照本宣科,防止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导致兴致怏怏、注意力不集中等。在课程环节中,教师还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采取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1.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是保证听课质量的重要条件。只这样学生才能跟上教师的进度,抓住教材重点、解决难点,从而提高听课质量。只有集中精力,学生才能作好笔记,为课后的作业和应考复习打下基础。

2.“听”“看”“思”“记”结合

“听”即要求学生认真听教师的授课内容,学生只有认真听课才能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看”是要求学生注意看教材、黑板或多媒体的内容去了解课程内容,看教师的手势和眼睛去体会教师想传达的意思。“思”是指学生在跟上教师授课思路之余,还要勤于思考,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到不仅是学会记忆,还要懂得思考。“记”是指学生应该认真作笔记,在教材上相应地方记下要点、做好标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便课堂之上记得再牢,也难保课后遗忘,“记”不单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本的记忆与理解,也能作为备案在将来应考复习之时有所作为。

只要将“听”“看”“思”“记”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轻松不少,并且对于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记忆、掌握以及日后面对考试都大有益处。

3.注意方法

学生的学习,不光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好每一步,还应当注重完成这些要求的方法。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在全力以赴之后带来成功。

(1)听

在听课的时候,学生应该注意教师对重要问题的讲解分析、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的答案、重要的名词和概念等,而非漫天撒网,一字不漏。

(2)思

学生在听课时要跟随教师的思路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特别是那些重要的与现实联系紧密的问题、容易混淆以及易引起争议的问题。

(3)记

学生在做笔记时一定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切记主次不分、语意不清,也不要一字不落地照搬。

三、课后复习

1.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回顾课程的内容,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掌握课本上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有针对性的选择与教材重点、难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平时的作业训练中,逐步学习并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路线。长此以往,不禁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期在考试中得到一个好成绩;还可以有效的巩固复习课本知识。

2.应考复习

不管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还是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考试始终是衡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应考复习也是课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理应对学生的应考复习做相指导,要根据不同的考试,让学生知道考试的范围,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复习方法。

篇6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之下,在教学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无论如何改变都必须基于客观的教学规律并且服务于教学目标。稳定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相比较,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尽管网络教学对于教学方式进行了某些改进,并且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绝对起到了升华的作用,但是客观的教学规律是无法改变的,教学目标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意味着网络教学模式无法完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而学生学习知识需要接收知识、整理知识、存储知识然后转化知识。虽然思想政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概念性知识较少,但是毕竟存在一些理论知识,尤其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无论传统教学模式还是网络教学模式都需要学生接收知识、整合知识、存储知识。尤其在接收知识方面,无论教学课件多么精彩多么新颖, 学生都需要教师细心讲解。脱离教师,学生很难正确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这点来说网络教学无法完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三元素教师、学生、教材,网络教学模式下也是这样,但是网络教学模式下多了网络环境。网络教学模式并不像某些教师所描绘的就是简单的传统教学模式加上网络环境。网络教学由于多了网络环境的配合,赋予了教学模式新的内涵。笔者认为网络教学虽然无法突破传统教学之本质,但是他的创新之处更利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具体表现如下:

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有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传统教学之下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限制了很多激发学生情感的条件。而网络教学可以利用视频、图片、声光电等技术的有机结合,给予学生不同方面的冲击,进而让学生身临其境,用心感受,更有利于他们理解教学内容,进行感情升华。如诚信,以往教师单纯的讲授学生听多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而网络教学可以直接将案例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笔者采用了三鹿奶粉的案例,图片视频相结合给予学生很深的触动,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倡导协作学习,其实传统教学模式中也可有协作学习,但是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完全实现协作学习。网络教学给予师生很好的协作学习环境,当然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博客校园、网络贴吧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公共空间。有了这些平台,学生一方面可以体验思想政治言论自由,一方面可以共享思想。同时这也有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适时调整教学。

思想政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教师就自身精力而言无法很好地完全掌握时代的所有动态。而网络恰好可以弥补教师自身能力或者精力的限制。网络有海量的信息可供学生查询,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特点来进行整合处理。如学习经济制度时,教师完全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网络查询经济制度的相关内容,自己合作小组完成改革开发巨大变化的报告。借助于网络,学生可以自己完成报告,并且在报告中完成自己的思想构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所述都为网络教学对于教学模式方面的创新。网络教学对于教师的功能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所做的是喋喋不休的传道授业,讲授知识面面俱到,完全是学生前进路上责无旁贷的开路者。网络教学下教师不需要或者也不应该再完全占据主体地位。新课改强调课堂之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网络教学下教师只要把教学要点简明扼要地以提纲形式传递给学生即可,如何理解或者更深刻体会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者,开路的功能让位给学生。教和学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和谐的环境下完成教学任务。

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性概念的讲授需要教师亲力亲为,尤其一些存在理解难度的过于抽象的概念。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学生推到学习的最前面,而网络教学可以使之成为现实。教师应该在古人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作用中重点发挥解惑的功能。给予学生材料,给予学生协作的机会、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这个过程传道授业功能并不突出,重点便是教师能够巧妙地进行解惑。很多教师苦恼于此,在于无法完全适应网络教学下教师位置的改变,但是对于学生长远发展而言,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标。

篇7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内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完成和实现的重要力量。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状况,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思政教育对象的内涵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政党或者集团组织内,教育者按照相关要求,对本政党或者本集团组织的所属成员进行的以思想道德、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在对政党或者集团组织所属成员进行教育的同时,不断吸收和引导新人,鼓励和号召所有社会成员一起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努力奋斗,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一种思想倾向和态度上的引导活动。

所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学校对特定对象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的纠正和引导活动,是为了培养更多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进行的一种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诸多领域之一,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等多种要素。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要素之一。

所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本身。也就是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学生,是那些在学校接受教育或者求学、思想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加以专门引导和教育的人,他们在思想上具有受教育性和可塑性等特点。也就是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对学生政治思想意识的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自身。

2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思政教育对象的内在价值

2.1教育对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在价值首先体现在它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由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队伍等多种要素组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队伍都是针对教育对象而制定和建立的,如果没有教育对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无从进行。因此,教育对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2教育对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在价值还体现在它在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所谓教学相长,为了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现在的教育学理念强调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地,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活动,教育对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只有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帮助学生树立规范的行为准则和思想品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证学生思想认识和态度倾向上的正确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对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在价值。

2.3教育对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自我认同

如果说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都还只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在价值的客观表现,那么在主观上,学生思想教育对象的内在价值则体现在:教育对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中的自我认同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方面,教育对象主动接受相关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教育对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再是单纯的政治思想和观念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努力成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对象不仅了解自身在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懂得如何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促进自我价值的完美实现。

3结语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生思想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带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有利于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探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在价值对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渠彦超.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及其开发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

篇8

关键词:卢曼;系统论;社会分化;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尼克拉斯・卢曼是系统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对其以往的经典社会学的批判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分化理论:系统与环境是区分的,它承担着化约世界复杂性的任务,社会的分化即是系统的分化。卢曼的理论与现代社会有着高度的适宜性,为我们观察和描述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视角,提供了一种理解社会和我们自身处境的新的可能性。因此,虽然他的理论有些缺陷,但仍为思想政治教育顺应社会发展、提高实效性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向及方式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应强化系统性

复杂性这一概念指出了可能事件及状态的全部――当某些事件至少可以有两个状态时,就是复杂的。而随着社会的演变以及可能事件和状态的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世界的复杂性也在不断提高。卢曼认为,人类在有意识地对体验加以处理上只有“非常小的基于人类学理由来说是几乎无法改变的能力”。也就是说,鉴于世界的可能状态及事件的复杂性,人类接受这些复杂性的能力始终是超载的,在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意识之间有着一道鸿沟。卢曼认为,正是在这里,社会系统接下了化约复杂性这个任务,并且也正是基于人类生活必须化约世界复杂性的理由,社会系统的建构在“世界具有不确定的复杂性”和“人类处理复杂的能力”之间建立了中介。这样,对于社会系统来说,它担负化约世界复杂性的任务就意味着它要消除或减少可能的状态和事件。社会系统之所以能承担化约世界的复杂性任务是因为在一个社会系统之中被允许进入的事件和状态,是少于环境中的事件和状态的,所以社会系统能够通过化约复杂性而替参与其中的个人找到互动方向。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系统就可以在过度复杂的世界中,建立起“较不复杂的小岛”,而使人们的沟通和行动得以顺利进行。

什么是社会系统呢?卢曼有意识地这样定义了“社会系统”:只要个体之间的行动有意义地相互关联,并且因为这种关联使得个体之间的相关性能够从环境中凸显出来,我们就认为存在着社会系统。因而,只要在个体之间产生了任何一种沟通,社会系统就出现了。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卢曼区分了三种基本的社会系统类型:互动系统、组织系统、社会系统。而这三类系统的复杂性是递增的。“嵌套”原则告诉我们,复杂性高的系统往往通过包含许多低复杂性的系统来维持运转。

从卢曼对社会系统的定义和分类上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根据“嵌套”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的社会系统中又包含许许多多的互动系统和组织系统,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等。所以,如果想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系统承担起化约世界的复杂性――具体说就是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关的一系列选择容易且正确,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系统性上下工夫。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实效性不强。因此,从卢曼的系统论出发,我们可以得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的启示,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完成化约复杂性的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诚信教育的施力点

卢曼是从系统论观点进入“信任问题”分析的,信任的核心是如何简化“社会复杂性”,而其要义在于随着人类社会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加深,对处于社会生活之中的具体的个体来说,他则同时处于多个不同的关系系统之中。因此,对他来说,他的生活过程也就是如何选择的问题。换言之,他可能同时处于多个不同的、但对他而言都是重要的具体的选择活动之中,他被众多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众多方式、方法所包围而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正是他生活的这种“关系性”境遇使他的具体生活处于不确定与偶然性之中。这就是卢曼认为的“世界的复杂性”。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为众多选择的问题所困扰,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势必变得无比复杂。因此卢曼提出,通过信任或者说以信任为中介进入日常生活,可以使复杂而重叠的关系性存在得以简化,而我们自己也可以找到生活过程的确定性并降低偶发性。由此出发,卢曼提出了三大信任类型,即人格信任、系统信任和信任的信任。卢曼的信任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诚信教育提供了新的施力点。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对人的诚信教育,这种诚信教育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就可以看出是强调人的道德修养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诚信教育也是一直致力于对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灌输做人要有信用、应该信任别人等道德观念。这种教育重点其实没有错,逻辑也是正确的。但是,它忽视了现实世界。这个世界按照卢曼的理论描述出来的是超出人的承受能力的复杂,人心也是复杂的,陌生人是不可靠的。而这一描述恰恰与我们当前的社会相吻合。那么,我们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教育就是空口号。因此,我们的诚信教育收到的效果才会这样差。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或许,我们应该转变教育重点。不是语重心长地对受教育者说,而是为所有人打造一个“诚信是有用的”环境。当这个环境值得信任了,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去信任,因为信任会减少消耗。例如:如果整个公务员考试是公正、公平的,是切实不能允许的,那么这个系统就是值得信任的。大家信任这个系统就不会出现“走后门”“暗箱操作”等行为,那么就可以节省下因欺诈行为而花费掉的资源。既然可以节省资源,那么每个人都会选择信任。因此诚信教育的施力点应该转变,转变为更有效果的针对整个系统的信任而进行的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硬性的技术的角度进行诚信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改变“权威式”“家长式”教育模式,建立主体间性模式

在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中,系统不断地制造新的子系统来应对社会的复杂性,因此社会的分化被看做系统的分化。而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从简单的分割化、阶层化社会发展到了功能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全社会将自己分化为功能上不同而非阶序上不同的子系统,这一时期分化出来的各功能子系统――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科学和家庭等都是从它们当时所特有的功能出发来运作和整合的。这样,全社会就由功能分化组织起各种沟通过程来完成复杂性的化约。在功能分化社会中,子系统所担负的功能是不平等的,但在功能的操作上是平等的,这些操作独立于任何其他的功能操作。换言之,各功能子系统是不平等的,但与之相结合的环境是平等的,因为各子系统只有功能上的区分而不再有等级上的优劣。

卢曼的社会分化理论告诉我们,当前社会是一个功能分化的社会,现代社会不再包含某个具有优势地位的中心或部分,也不再需要某种具有绝对中心或优势地位的国家。无疑,卢曼对现代社会的这种观察和描述与我们当今所处的社会现实之间具有高度的适宜性。当前社会,尤其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与网络无中心的离散结构相适应的网上生活状态中,人们很容易表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模糊化和道德行为方式上的漠视权威、无视中心和忽视原则,这些都体现了卢曼的理论预见。当然,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的统一思想认识,提升价值追求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变教育模式,顺应时代变化,改变传统的“权威式”“家长式”的教育模式,建立主体间性的模式,从而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念,化挑战为机遇。

主体间性模式是一种主体间平等互动的模式,是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改变以往上下级的交流方式,是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沟通的模式。这无疑是教育理念革新的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情况所作的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德]尼克拉斯・卢曼著.翟铁鹂,李强译.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德]尼克拉斯・卢曼著.刘锋,李秋零译.宗教教义和社会演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学习能力学会思考学习方法

政治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什么是学习能力呢?所谓的学习能力就是指人们顺利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学习过程中各种具体能力的综合概述,如倾听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多年的学习及教书生涯也使我领悟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已不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需教。那么,作为政治教师及学生要做哪些事情呢?

一、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往日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地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在讲台讲,学生乖乖听,考试背考点,政治课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有趣的思辨却成了老师单调的讲授和学生枯燥的背诵,导致学生学习活动不断减少,逐渐产生依赖教师的习惯,使其学习能力往往处于低水平,不符合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要更改旧有的教学模式。我校倡导“诱思探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标。实践证明,这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孔子曾说过:“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这说明了,上等的学习方法,就是要边学习、边思考,这样才能探求事物的本质,领悟事物的精髓。因此,提高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学会思考。然而在普高背景下而招进的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懒得思考,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现状,不会质疑不愿思考。怎样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动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以问题情境为知识呈现方式,以问题探究为教学互动方式,根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联系现实生活设计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一经济学有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内容时,将自己在个体商店里买的“金妹”麦片(仿冒“金味”品牌)和“治治”瓜子(仿冒“洽洽”品牌)拿到课堂上,向同学们诉说自己被坑害的事实,并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生产和销售“金妹”和“治治”的企业分别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哪些法则?(2)你在生活中有无类似被骗的经历?碰到了这种情况,作为消费者应该怎么办?这样一个熟悉的情景即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及共鸣,使学生真正感到了教材知识与身边生活的结合,大大加强学生对政治课的亲切感和吸引力。当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准确地解决了上述的问题时,其心情是轻松的激动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真正觉得把课本知识学活了,而且记忆深刻,学好政治的信心也大大增加了!

三、指导科学方法,实现驾驭知识的目的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的问题都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将所给材料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归纳、综合、迁移、发散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分析例题、评价练习时,不能就事论事,要指导学生悟出一般的思维方法,如问题“结合材料,请你为江苏省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三条合理化建议,并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理由”,可变式为:“结合材料,请你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江苏省要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景多用等形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迁移发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成功的教育并不是使学生成绩好,高分数就足够了,而是让学生自己“会学”,只要拥有这一项永不枯竭的本领,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需要,拥有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王建.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5期

篇10

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实施模式和学习方式,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它往往以“动手做”学习模式和“情境探索”学习模式为依托,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进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和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操作性较强的是以“情境探索”学习模式为依托进行探究学习。因此,笔者着重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探究学习。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探究学习。

一、情境选择要精当

探究学习能否顺利开展,情境的选择是否精当是关键。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探究的情境,吸引学生进入课堂佳境,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的欲望。而探究情境的选择一般要考虑当下的时政热点、时尚元素、学生的关注点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如在《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中,笔者以iPhone 4为情境素材统领整课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以iPhone 4由多国共同生产、全球销售的情境来探究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以苹果公司的简介来认识跨国公司的相关知识;以报价399美元的iPhone 4产品中中国的组装环节仅获得6.50美元,而美、德、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攫取了绝大部分的利润为例,让学生深刻领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由于iPhone 4情境的选择做到了热点、时尚点、关注点的高度统一,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灵动,促成了学生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二、课堂气氛要和谐

和谐是一种美,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政治课堂,自然应该以和谐的理念贯穿其中。打造和谐课堂首先要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引导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思想的火花真实迸发。其次,打造和谐课堂,教师要“包容”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枝独秀”的课堂自然可以使极少数学生熠熠发光,但这不是真正和谐的课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真正和谐的课堂应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不仅是活跃的,更是科学、民主、平等的。为此,教师应充分研究学情,用心关注课堂,注意容易“遗忘的角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学生的探究热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探究的机会,都能有所得。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真正地习惯探究学习,真正地享受探究学习。

如在《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中,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跨国公司等知识的探究比较容易,可以多找一些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来探究。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实质和应对措施,教师则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多个问题,循序渐进,让处于“发展阶段”和“上升阶段”的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

只有打造真正和谐的课堂,才能使探究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探究生成要拓展

探究学习赋予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够自主、自控地展开求索知识的活动。但是,作为政治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能仅仅停留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层面上,更重要的还要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弘扬学生的独特个性,帮助他们树立更加美好的人格。

如在《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中,在对iPhone 4的相关情境进行探究后,可以让学生全面认识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前CEO乔布斯这个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乔布斯刚上任时,苹果公司的亏损高达10亿美元,一年后却奇迹般地盈利3.09亿美元。拓展探究:乔布斯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拓展探究,学生感悟到正是因为乔布斯勇于创新,对改变世界有相当大的自信,所以才能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各界大人物对乔布斯的悼念词中对其的评价)。他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再一次改变一切”的iPhone 4,他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和价值,感受到了乔布斯人格的无限魅力。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无限的期盼和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