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27 15:2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污染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污染问题

篇1

关键词:煤矿;环境污染;危害;措施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developing fast, the demand for coal resources is more and more big, and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coal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has threaten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safety in mining area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this problem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o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some measures of hazard classification, mine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coal.

Keywords: coal m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zard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在我们国家煤炭是主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基础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证。但由于煤炭环境污染造成的破坏也是大家有目共睹、触目惊心的,因此需要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煤矿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煤矿环境污染的分类

我国煤矿的主要污染可为以下几类:。

(1)大气污染

①燃烧过程排放的烟尘及有害气体;

②煤炭开采中的甲烷气;

③煤矸石山的自燃。

(2)水污染

①煤炭开采破坏地下蓄水层,减少了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水,使水文地质和水文条件发生改变。

②煤矿排放的各种废水等。

③洗煤废水是煤矿湿法洗煤加工工艺的工业尾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煤泥和泥砂,煤泥水中主要是悬浮物含量高,其他有害物质成分是受选煤加工过程中各种添加物的影响。

④堆放的煤矸石经大气降水和汇水的淋溶和冲刷将煤矸石中的一些有害有毒可溶部分带入水系循环系统中,从而污染水体,造成水污染。

(3)煤炭采出造成地表塌陷

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国有重点煤矿采用的采煤方法基本都是长壁式开采,全部用跨落法管理顶板。由于采动造成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跨落,直至地表塌陷。煤炭开采引起地表塌陷,损坏了地面构筑物、民用建筑物,使农田塌陷,灌溉设施损坏,塌陷区积水以及桥梁、铁路、输电线路等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4)煤矿生产中产生的噪声污染环境

目前我国矿井生产中普遍使用局部扇风机、风动或电动凿岩机、地面空气压缩机和矿井主扇等。这些设备都是矿山的主要噪声源,这些噪声有的高达120db,远远超过国家工业卫生标准。这不仅污染井下工作环境,而且易造成事故。

(5)煤矿生产中产生的粉尘污染

井下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及运输转载点和卸载点产生的粉尘,不仅污染井下工作环境,而且给井下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同时粉尘排至地面后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极大地影响了矿区周围的生活环境。

3、煤矿环境污染的危害

煤矿生产活动主要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破坏大地资源;破坏水资源;影响大气结构;破坏生态平衡;诱发地质灾害等。

(1)破坏土地资源:在煤矿生产活动中,地下开采造成地表塌陷,露天开采直接破损土地,采出的煤矸石和剥离物排放又压占土地,引起的微地形、地貌和地质、水文等条件的改变,导致地表给排水系统的破坏,以及地表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沙漠化等。

(2)破坏水资源:采矿工程和采动岩移可改变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储存和循环状态,破坏水资源,造成井泉干涸或水位下降以及地表水流失。采矿和洗煤又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矿井开采又要抽排地下水,使得大量洁净水被不同程度的污染后而排放。

(3)影响大气结构:煤矿区大量燃烧煤以及煤炭加工、运输,造成煤烟和粉尘空气污染,不仅能改变空气的成分结构,使能见度降低,以及有毒有害的成分偏高等不良空气状况,对矿区气温、气流、降雨量等微气候条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大气圈以及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动态平衡,促进或加剧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形成酸雨、烟雾等气象灾害。

(4)污损自然景观:煤矿环境污染改变矿区微地貌、地表水体,示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遭到污损和破坏。

(5)诱发环境灾害:煤矿环境污染可诱发和形成许多环境灾害,严重威胁煤矿的生产安全和矿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如矸石山堆积和采矿岩移可诱发山体滑坡、山崩、泥石流、矸石山滑塌等环境地质灾害;采矿废气中的可燃气体和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发生爆炸等等。

(6)破坏生态平衡:由于矿区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使得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已有的物质循环被打破,加之有毒有害物质的集聚和煤矿噪声,使得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变迁和恶化,从而导致某些生物的退化、灭亡或逃逸,已有的生物链被打破,自然生态失衡。

(7)危害人类健康: 矿区环境污染产生某些环境性疾病,如:吸肺病等。

(8)制约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破坏,导致周围区域缺水;煤层自燃、岩体移动导致某些资源呆滞、缩短服务年限;开采移民等。

4、解决煤炭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

(1)发展洁净煤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供需矛盾将不断加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洁净煤技术已成为解决矛盾的首选途径。因为洁净煤技术的宗旨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效率即意味着节能和降耗,同时兼获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等的刺激。采用先进洁净煤技术,从而减少大气污染。

(2)积极开展土地复垦

由于煤矿开采过程造成的地表剥离、土地塌陷、煤矸石堆积,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对塌陷区进行充填复垦和非充填复垦来恢复和改善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

(3)积极开展矿井水处理

实现矿井水资源化矿井水作为一种淡水资源,大量外排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更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危机。对矿井水进行资源化处理,使之复用于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既可减少排污,又可节约水资源,缓解矿区缺水的严重状况。

(4)开发利用煤层甲烷气

将煤层甲烷气预先抽放出来井加以利用,可消除矿井瓦斯的威胁,减缓地球温室效应,同时可得到廉价、洁净、高效的能源。

(5)综合利用煤矸石

煤矸石与煤一样是一种矿产资源,具有燃烧、提炼和制建材等多种功能,应因地制宜、因质制宜,加工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如利用煤矸石制砖、水泥,作土壤改良剂和磁化复合肥,作采空区填充料,煤矸石热电厂的燃料,以高硫煤矸石为原料提取硫磺或制取硫酸的技术等。

5、结论

总之,中国是世界上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多发的国家之一,那么只有有效地加强煤矿环境地质工作才能更好地预测、控制、防止、减少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环境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推动矿区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云. 煤矿区环境污染与清洁开采的探讨[J].江西煤炭科技,2006,25(9)

[2]宋世杰. 煤炭开采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分析与防治对策[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3)

[3]陈建华. 浅谈煤矿环境影响的特点及对策[J]. 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4)

篇2

一、生态旅游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一)大气污染

随着生态旅游区的开放,每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而大多数的游客都是乘坐着汽车来到生态旅游区观赏,大量的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生态旅游区的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如此,汽车扬起的尘埃、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旅游区内宾馆和饭店排放出的废气等都对生态旅游区的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水体污染

众所周知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是相当的广泛,主要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水上运动带来的水体污染,水上运动往往给水体带来的危害最大。我们所熟知的水上摩托车不仅能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还能影响海域生态环境,漏出的油污也会污染水体危害水体生物的健康。第二就是优养化问题,一般来说水体对人类活动特别敏感,原来背景环境的养分很少,但是由于人类活动一下子营养成分的进入导致了水体超过了原有的净化能力,所以产生了优养化问题。

(三)垃圾污染

游客造访生态旅游区必然会造成所谓的“民生污染”。如果对民生污染处理不当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环境卫生,从而会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垃圾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将会衍生出更多新的问题,将会影响到水体、土壤、植物、动物等多个方面。

(四)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旅游活动对于生态旅游区的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随着生态旅游区的开发,道路等人工景观的建造严重分割了生态保护区里自然生物群落和种群,从而减低了生态保护区里自然景观的连通性,也减少了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生存环境。2、在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中往往将人文景点修建在生态保护区中较为脆弱的的地带,这样很容易造成较为强烈而且扩散性的局部干扰和破坏。这样只会导致局部地区生境的退化和干扰斑块的扩大。3、在一些旅游活动中会猎杀该地区的动物,这样直接导致了生态旅游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尤其是在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地区进行旅游活动则更会影响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二、生态旅游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游客的旅游公德

加强对人们的生态环境教育,逐渐提高人们的旅游公德。如今的游客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所以提高游客们的生态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游客强调以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的生态意识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这样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大游客的生态素质。但是目前中国生态旅游地区的开发往往会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对游客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所以生态保护区需要大力对游客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从而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二)严格控制游客容量和开发强度

如果一个生态环境超过了它自身的所能承重的最大容量时那将必然会破坏其自身的恢复能力。一个生态环境自身恢复能力一旦遭到破坏,它将不会促进生态平衡、系统稳定。所以严格控制游客的容量是十分有必要的,生态保护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合理控制各景区的游客数量,防止人满为患对旅游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破坏,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协调好旅游供求关系,适当分流。不仅如此,还需要人工治理受损环境,加快旅游环境的恢复等。

(三)严格控制旅游项目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不同,同时不同的生态保护区以及同一生态保护区对旅游活动的适应性也不同。我国生态保护区可分为深林、草原、荒漠、水域等多种类型。所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态保护区应该开展适应其环境的活动,这样既满足游客们的需求也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社区环境;污染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31-01

随着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整体生存环境质量也随之得到有效的改善。但与此同时,社区层面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矛盾纠纷逐渐出现并显现出复杂、多样化的特点。探讨社区环境污染问题及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法,已成为社区环保的首要任务。

1 社区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1.1 废弃物污染

社区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社区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废弃物种类也日趋多样化,除一般生活性垃圾外,房屋装修垃圾、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大量产生。此外,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率不高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垃圾集中有效处理和节约处理成本的重要因素。在环境卫生方面,垃圾处理不及时会导致蚊虫孽生,影响社区环境质量,在运输收集过程还会产生臭气、噪声等扰民问题。在社区污染矛盾中,由于居民垃圾处理不当影响邻里的矛盾纠纷逐渐增多。由于垃圾的产生和每个社区居民息息相关,已成为评价社区管理水平和环境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社区垃圾是否得到及时妥善收集、处理成为目前社区居民普遍关注的社区环境问题。

1.2 废气污染

随着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餐饮、浴场、美容院、干洗店等形式的服务产业随即大量出现,伴随而来的餐饮单位油烟气、锅炉燃油废气、洗涤液气味、空调热气等一系列局部空气污染情况逐渐增多,由于此类服务业大多与社区居民住宅毗邻,因此污染矛盾也日益突出。在居民区内,居民生活垃圾倾倒不及时产生的臭气影响,住宅区内商店、居民等房屋装修期间油漆废气扰民等等一系列影响邻里生活的污染矛盾形式也不断增多。

1.3 噪声污染

城区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目前城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源中,商业企业固定源噪声(如排风机、空调等设备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是主要方面,噪声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于噪声传播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具有广泛的散播性,已经成为社区污染的主要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问题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着近年来城市改造、公共设施施工等建设施工噪声干扰附近居民生活的情况愈加突出,矛盾投诉数量激增;此外,商业活动、日常的室内外娱乐活动、房屋装修、空调使用等噪声干扰也日益成为邻里纠纷的重要引发因素。

1.4 辐射污染

随着人们环境认识的提高,对自身环境安全的意识和要求也逐渐增高,其中以往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的电子辐射问题也成为目前社区居民投诉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无线通讯基站和电力变电站的设置成为社区居民关注的要点,虽然对无线通讯服务和电力供应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市居民们对周边上述设备位置的设置十分敏感,纷纷采取了避而远之的态度,造成了大量矛盾纠纷。

1.5 社区新建项目引发的环境问题

随着社区居民环境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公众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居民对于周边尤其是社区内部的环境问题总是予以特别的关注,新建项目选址引发的矛盾纠纷也逐渐成为城市环境问题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除了部分确实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项目外,也包括一些对周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少(甚至没有影响)的项目的设立,这是由于不同层次居民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不甚相同,愿景与现实的差距也使这类问题成为环境矛盾的焦点。作为项目审批决策的政府部门由此被再次推向“风头浪尖”。如小区内会所、周边商家的招商引资过程,公交枢纽的设置等常会引发周边居民的反对,从而引发矛盾。除上述突出矛盾外,光污染问题,由于违章搭建、乱设摊等低端甚至违法经营活动引发的公共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影响社区环境质量的因素。

2 治理社区污染主要措施

从污染治理的方式看,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治理方式是最为传统的方式,但以市民环境维权为主要目的的其他治理途径也同时并存,构成了目前社区污染治理的总体结构,概括如下。

2.1 行政治理方式

行政治理手段是政府通过各类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的制定与强制执行达到一定的环境控制目标,以达到消除污染,解决矛盾纠纷的目的,政府是实施行政治理的主体。目前各类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都为行政环境执法提供了制度标准。从整个城市区域污染的层面看,由于社区污染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对某个城区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有限,在缺乏有效激励的情况下,难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而主动采取治理行动。从这个意义而言,环境则是推动社区污染行政治理的主要动因。由于长期以来的环境保护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使人们在遭受环境污染侵害时,首先想到的方式便是环境。

2.2 直接交涉途径

指污染受害居民直接同污染者进行交涉,要求停止污染行为和进行赔偿的单方面维权行为。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双方直接博弈的过程,博弈者的个人因素对博弈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因而治理的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由于污染受害居民相对处于劣势地位,且受到个人知识水平、信息获取、能力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因此治理效果较为有限。

2.3 司法诉讼方式

主要指污染受害居民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要求污染者停止污染侵权和进行赔偿的方式。由于诉讼途径一般需要当事人较多的资金和精力投人,加之目前社^污染方面环保法律法规及环境标准的不尽完善,以及客观污染取证方面的困难,诉讼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社区污染危害程度相对不大,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污染纠纷直接向法院的情况并不常见。虽然从国外的实践经验看,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污染矛盾是较为有效的治理途径,但在目前我国的环保法律、制度环境和市民的意识习惯下,环境诉讼难以成为社区污染纠纷治理的主流途径。

2.4 第三方调解方式

指通过第三方出面主持下,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等方法,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达成协议,消除污染、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目前污染纠纷调解的第三方主体主要为司法部门或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实践中,调解方式多发生在居民之间的污染纠纷上,以自愿为原则,在调解过程和调解协议缺乏相应制度保障的情况下,治理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行政治理、直接交涉、司法诉讼、第三方调解方式构成了目前社区污染治理方式的总体框架。

3 结语

总之,解决社区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要强化社区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在控制生活污染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培育和壮大民间环保力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只有这两者双管齐下,共同发挥作用,才能逐渐缓解社区生活污染问题,并最终在社会发展中彻底解决生活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篇4

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近10年来的全国的环境统计年报、农业部环境监测中心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资料及有关普查,可以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对太湖、杭州湾富营养化的成因分析表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田的氮、磷流失。其中太湖面源污染物对TN的贡献率已超过1/3,对TP的贡献率接近1/3。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因为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吨/平方公里,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随着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这类污染也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普遍出现。

其次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例如,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 每年产生量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已经显著劣于城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第三是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 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与乡镇企业存在类似污染问题的是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居民消费能力强和农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而必须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使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快速发展。如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有80%分布在人口比较集中、水系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而整个西部地区仅占总量的1%左右,据国家环保总局2002 年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因为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另外,农村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受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 %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总之,在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对农村环境污染,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将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福利改善。

转贴于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本质和成因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形态,这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以及“剪刀差”经济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更为突出。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现代化进程中污染问题的加重,一方面是由于发展方式不当:过于注重经济目标,因此在农业集约化生产、乡镇企业发展之初基本不考虑环境约束;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与社会未能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而农村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供给制度缺失,导致农村极易“小污成大污”和“小污成大害”。

具体来说,可以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村现代化的特点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居民集中使得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

不仅如此,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以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为例,其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它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二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农作物的生产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天气等),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化学制品(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情况。三是不易监测性。这是指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等情况。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必须注意到,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由于政府缺位,导致在农村聚居点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上存在一种悖论:根据亚当·斯密的“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理论,可以推出“市场大小决定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的最小规模”。农村聚居点和小城镇由于单体市场规模小,其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难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因而必须依赖财政资金。而乡镇和村一级行政组织普遍财源不够,连应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够,更难以估计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这种悖论造成了农村聚居点污染日趋严重并将继续严重。

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篇5

威胁人体健康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利用,加之生活垃圾、人畜粪便、乡镇企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对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农药残留可通过接触、食物链传播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发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危害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等[12]。流入水体的大量化肥,加之排入环境中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在造成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13]以及大气恶臭的同时,也会滋生大量病原体,严重危及人体健康。降低农产品品质,危及粮食安全我国农药用量大,利用率低,大量农药流失,加之部分农田灌溉用水污染严重,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使得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农药残留量较高,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成为了限制我国国际农业贸易的主要壁垒[14]。加入WTO以来,在我国农副产品的出口过程中退货、索赔事件时有发生,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实现农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优质的农村人居环境。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着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乡镇企业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方式落后,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进程。阻碍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居住条件较差是我国农村发展基础薄弱、民生问题严峻的真实写照,更是城乡发展差距在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方面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大多数农村的集体经济趋于瓦解。农村公共服务弱化,基层财政短缺,难以对农村环境实施大面积集中整治。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阻碍了城乡统筹规划与发展。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我国农业现代化仍处于发展过程中[15],农技推广体系尚不健全,科学的施肥、耕作及栽培方法得不到有效的普及,使得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仍以粗放型为主。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各种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断增加,即依靠农业机械投入规模的扩大,化肥、农药等物化技术应用量的增加来提高农作物产量。这种生产方式物耗能耗较高,经济效益较低,决定了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抵御病虫害,造成了水体和土壤污染,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16],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环保意识薄弱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焚烧秸秆、任意丢弃喷施农药的废弃物品(如废旧药品、药瓶、喷雾机械等)等现象屡见不鲜,加之农村配套设施不完备,垃圾分类与回收处理工作得不到充分落实。此外,乡镇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与法制观念较差,没有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盲目招商引资,忽视了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效应,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一些城市将把污染转嫁到农村作为治理城市污染的捷径。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将城市中无处安置或难以处置的生活废弃物转移到城市附近的郊区,采用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置;二是为保障市容市貌,一些城市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迁到城市郊区或更偏远的农村地区;三是以招商引资为诱饵,把高能耗、高烟尘、高噪声、高污染的企业设置在农村[17];四是将城市淘汰的电子产品、过时商品销售到农村地区。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对城乡的统筹发展造成了影响。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尚缺乏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与专门的监管机构,且环境保护的职责权限分割不能涵盖农村环境污染的全部,基本上没有形成农村环境管理监测体系。现有的立法许多条款不能用以有效地指导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18]。如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控制点源污染效果显著,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作用不大。此外,由于未建立农村自然资源的核算制度,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缺乏动态监测,农村自然资源的损益状况得不到真实的了解[19]。

农村环境治理对策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以高投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综合分析农业粗放型生产方式的特点,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引导广大农民科学种植、合理养殖,逐步走上新型农业化道路。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要促进高功能、无污染、易降解农膜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促进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固化气化发电技术的应用,加快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增强环保意识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中坚力量。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农民了解污染危害,掌握科学农业生产技术,真正把环保意识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与诉求,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统筹城乡发展,防止污染转嫁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是我国在工业化及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对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环境保护机制,防止污染转嫁。要强化环境立法,打破城乡环境立法二元化局面,针对我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制定更适合于农村环境现状及发展的法律规范,提升农村在环境基本法中的地位,提高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法律的现实操作性。创新城乡一体化环保工作与投入机制,全面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统一筹措与调配环保资金,切实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完善农村环境监督法律体系在农村环境保护上,要做到重视农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制定完善的约束性法规政策,坚持依靠法治手段协调好农村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首先,在国家层面需要制定环境基本法,使生态文明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弥补现行环境保护法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失衡。其次,需完善相关政策,以已经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系统分析和综合各相关行业部门法规对农村环境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对相关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提高政策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在地方层面上可制定专门性的农村环境保护地方性条例,对现有法律没有规定的内容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对现行法律中已涉及的内容则结合当地农村的具体问题作出针对性的规定。

结语

篇6

关键词:燃煤电厂 环境问题 防治技术

前言:火电以煤为主要燃料,是我国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高,单位千瓦发电量能耗平均高20%以上。因此,认识燃煤电厂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对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主要环境问题

燃煤电厂的生产工艺环节中由于煤炭的燃烧将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排放各种污染物质,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其中大气污染是最主要的环境问题。

1.1 大气污染物排放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来源于锅炉,从烟囱高空排放,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SO2、NOX、CO和CO2。而重金属、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物质的排放量较小。另外,烟气脱硝系统中还原剂液氨/氨气在运行过程中氨逃逸也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1.2 水污染物排放

燃煤电厂会向河流、湖泊及海洋环境排放废水(包括冷却水和废水),这些排放可能会带来水污染问题。废水主要是外排冷却水,来源于凝汽器,主要污染是热污染,另外还有少量的污水,来源于含油污水、输煤系统排水、锅炉酸洗废水、酸碱废水、脱硫废水和生活污水等,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金属及其盐类、颗粒物和重金属。

1.3 固体废弃物

燃煤电厂会产生各种固体废物和副产品。具体包括:底灰和灰渣、飞灰、脱硫残渣和副产品,碳酸钙)、硫酸盐和飞灰的混合物残渣、水处理污泥、SCR脱硝催化剂。

1.4 噪声排放

电厂主要噪声源为磨煤机、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和直接空冷的风机,其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对电厂附近居民带来的噪声干扰,夜间干扰尤为突出。

2.燃煤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2.1 大气污染物减排技术

大气污染物减排技术是指末端控制措施,即用来控制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的措施,如除尘、脱硫、脱氮技术等。

2.1.1 除尘技术

燃煤电厂除尘技术包括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袋组合式除尘器,这三种除尘器都是效率很高的颗粒物去除装置,电厂选择使用何种除尘器主要取决于燃料类型、电厂规模、锅炉类型和配置。为降低燃煤电厂锅炉烟尘初始浓度,还需要燃用洗选煤并调整好锅炉运行工况。

2.1.2 脱硫技术

按脱硫工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状态,烟气脱硫又可分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三种工艺。湿法脱硫技术成熟,效率高,Ca/S 比低,运行可靠,操作简单,但脱硫副产物的处理比较麻烦,烟温降低不利于烟气扩散,工艺比较复杂,占地面积和投资较大;干法、半干法的脱硫产物为干粉状,处理容易,工艺较简单,投资一般低于传统湿法,但用石灰作脱硫剂的干法、半干法的Ca/S 比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较传统湿法低。

2.1.3 脱氮技术

燃烧过程中NOx的控制是根据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来降低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与排放,主要途径有:①降低燃料周围的氧浓度,包括减小炉内过剩空气系数,以降低炉内空气总量;减小一次风量及挥发分燃烬前燃料与二次风的掺混,以降低着火区段的氧浓度等。②在氧浓度较低的条件下,维持足够的停留时间,抑制燃料中的氮生成NOx,同时已生成的NOx被还原分解。③在空气过剩的条件下,降低燃烧温度,以减少热力型NOx的生成。

2.2 水污染防治技术

火电厂废水种类很多,水质、水量的特性差异很大,与电厂的生产工艺、水处理工艺及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按照废水的不同来源,火力发电厂的废水包括循环水排污水、灰渣废水、工业冷却水排水、机组杂排水、煤场及输煤系统产生的含煤废水、油库冲洗水、化学水处理工艺废水、生活污水、脱硫废水、脱硝废水等。

废水处理应结合生产工艺、环境保护统一考虑,通过系统和综合的分析找出比较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其原则是: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和控制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在水力输灰系统中考虑灰水或渣水的再循环系统,以便重复利用,做到不排或少排废水;清污分流,一水多用。同时,还要对火电厂的水源、用水和排水作全面规划管理,选择最优的全厂用水分配。

2.3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技术

粉煤灰综合利用是指采用成熟工艺技术对粉煤灰进行加工,将其用于生产建材、回填地面、建筑工程、提取有益元素、制取化工产品及其他用途。当由于条件所限不能综合利用时,粉煤灰将被运至储存场堆存。粉煤灰储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尘防渗措施,防止储灰过程的扬尘和对地下和地面水体的影响,避免二次污染。

2.4 噪声治理技术

燃煤电厂噪声基本上以点源为主,较易控制。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电厂噪声对厂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设备选型与布置原则如下:源头控制,即在生产中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低噪声的磨煤机、送风机、引风机、脱硫风机等;优化布置强噪声设备宜集中、低位、室内布置,并应对车间厂房内部进行隔声、吸声处理。

篇7

(一)环保重视及投入程度低

由于环保投入短期内收益少、见效慢,无法快速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导致禽畜养殖业业主对环保问题极少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更不会将环保作为产业来发展。另一方面禽畜产品的市场行情长期看好,禽畜养殖利润居高不下,从而促使禽畜养殖业主不断加大市场投入并扩大生产规模。

(二)社会及政府对环保问题监管不力

部分地方政府环保监管部门未对禽畜养殖业的环保设施提供支持,并且未出台具体规范的监管制度,在前期管理工作中忽视环保问题的监管重要性,而环保污染问题出现后政府部门在处理过程中也未制定完善系统的禽畜养殖工作的环保设施建设标准,导致无法可依。从而使得禽畜业养殖业主在生产过程中只顾根据自身意愿对环保进行控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参考,使得治理设施建设不完备及设备水平良莠不齐。

二、禽畜粪便污染防治对策分析

(一)某地在畜禽养殖业发展进程中对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分析

1畜禽养殖业粪便处理现状。

据统计,2008年某地的畜禽存栏量中规模化的养殖点约占当地全省的60%,非规模化的畜禽存栏量约占40%。在当地下设的近两千个行政村中,日产畜禽粪便达2.6万吨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该地就养殖业畜禽粪便污染的防治对策。

一方面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该地严格执行《禽畜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禽畜业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在建设畜禽养殖场的过程中规模化并建设粪便处理及污水处理设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从而减少污水及粪便排放量等。另一方面该地通过将畜禽粪便资源化的方式,使用厌氧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类粪便污水,有效地将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将畜禽类粪便转化为燃料,同时其自身耗能少、使用费用低并且可以回收具有能源价值的沼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将畜禽类粪便经过堆积发酵后就地还田作为肥料使用,有效地充分利用资源。禽畜类粪便虽然是有害物的潜在来源,但同时也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高温快速干燥法或分离法去除有害物质以保证其作为饲料的安全性。

(二)禽畜粪便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1通过宣传提高防治意识。

在禽畜养殖业带来的环保问题治理的宣传工作中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向养殖业主宣传环保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高业主环保意识,引导业主在养殖工作过程中提升环保的自觉参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加大向政府部门及领导的宣传力度,重视禽畜养殖业在当今快速发展过程中环保问题的迫切情势。政府及群众双方面将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这一新的环保工作执行到位。

2禽畜养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接受监管。

在禽畜养殖业的发展进程中,不能以污染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政府应加快立法管理禽畜养殖业的监管步伐,依法治理并约束业主在创造经济的同时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协调配合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在监管和指导过程中,应在禽畜养殖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管理手段。

3强化法制建设并有力执行。

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具体实际的管理办法及标准,各地方部门应分层次逐步对禽畜养殖业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管指导。对新建的养殖点要起到积极规范和引导作用,在禽畜粪便处理过程、养殖场环保设施建设以及污染物处理等各方面认真严肃地贯彻执行切合实际情况的控制标准;对禽畜养殖业集中的地区,就污染负荷过大的情况加强调控力度,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压缩养殖业主的数量,整顿甚至关闭在环保污染问题上超标并且经济效益过差的禽畜养殖点,结合群众的反映严肃处理污染问题并加强削减污染总量的力度;对地理位置处于或接近水源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区等地的禽畜养殖点更要坚决予以关闭。

4完善管理制度,执行有效管理措施。

各地方部门在开展禽畜养殖业的环保污染问题控制工作的同时,应根据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借鉴和调整,合理并具有创造性地运用切实可行效率高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及监管方面的工作与经营许可证妥善结合,对污染物的控制及限期治理等问题进行责任到业主等一系列制度管理。促使禽畜养殖业在环保污染方面达到各方面的考核标准以确保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结构调整

2001年以来,曲靖经济迅速发展增长,成果显著。2010年末曲靖GDP总量为1005.6亿元,是2000年的4.3倍。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由于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对资源的大量开发,造成水、耕地、矿产等的加速消耗,人均占有量逐步下降。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污染物排放持续增长,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1.曲靖经济发展情况

1.1经济增长情况

2000年以来,曲靖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2010年曲靖GDP总量为1005.6亿元,是2000年的4.3倍。??平均每年以15.7%的速度递增。2003年生产总值跃上300亿元大关达306亿元,到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跃上400亿元、500亿元、600亿、700亿、800亿、1000亿元台阶。近六年每年GDP净增量都突破100亿元,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见图1:

图1 曲靖GDP增长变化关系图

物质资本投入是曲靖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曲靖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投资拉动上,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正如2009年曲靖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曲靖经济资源依赖度高,属于典型投资拉动型经济。

1.2经济结构情况

曲靖国民经济产业构成中第一、第二产业比例过大,并且第二产业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呈现出下降趋势。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曲靖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高、二产重、三产低”; “曲靖服务业发展不足,速度不快,层次不高,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短板。”见图2:

图2 2000-2010年曲靖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汇报

另外曲靖市六大支柱产业中能源、矿冶、化工等都属于资源型密集型产业,这就决定了曲靖经济模式基本上是高耗能型的,对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污染物排放量大。

2.曲靖市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的表现

2.1煤炭资源开采量大,消耗增长迅速

2000--2010年,曲靖GDP增长率都在8.5%以上,其中2004--2010年增速在12%以上,十年平均增速达15.7%。原煤产量增长亦随之变动,“十五”期间增长迅速,进入“十一五”后有所回调, 2008年后增速重新加快。年平均增速达16.4%。见表1、图3:

表1 2000―2010曲靖市GDP与原煤产量变化

图3 2000-2010曲靖市GDP与原煤产量增长率变化

经测算,全市经济增长与原煤产量增长之比为100:104,总体上,原煤产量增长快于GDP增长,原煤是曲靖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煤炭需求总量在较长时期内还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2.2环境污染严重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加工和消耗,客观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同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低水平消耗又带来大量的“三废”排放。“三废”以不同的方式汇聚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多种形式的污染和破坏作用,占用和消耗地区生态环境容量。当这种消耗和占用没有突破地区生态环境的容量界限时,在环境自身降解和恢复能力的作用下,环境会保持一定的环境质量;当超出了环境的容量阀值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从而制约地区经济的发展。

2010年曲靖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078.5万吨,是2000年2051万吨的1.5倍。平均每年以4.1%的速度递增。工业废水与GDP同项增长,平均增长速度低于GDP。见图4:

图4 2000-2010年曲靖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

2010年曲靖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3037.7亿标立方米,是2000年421亿标立方米的7.2倍,平均每年以22.2%的速度递增(见图5),工业废气与GDP同项增长,平均增长速度高于GDP(超过6.5个百分点)。

图5 2000-2010年曲靖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变化

2010年曲靖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873.2万吨,是2000年478.8万吨的3.9倍,平均每年以15.6%的速度递增(见图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GDP同项增长,平均增长速度略低于GDP。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

图6 2001-2010年曲靖工业固体废弃物增长及利用情况

另外,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中,曲靖市有重点工业污染源1542家,一般工业污染源1249家,住宿业、餐饮业污染源3986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污染源1233家,医院污染源164家,独立燃烧设施42家,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90家,污水处理厂2家,垃圾处理厂4家,种植业污染源11493家,畜禽养殖业污染源2364家,水产养殖业污染源2727家。

总之,随着曲靖经济的发展,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污染日益严重,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潜在的威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促进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曲靖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要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要以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为载体,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整合力度,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严格执行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严重浪费资源的产业禁止发展,避免低水平投资和重复建设;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关闭“五小企业”;加快发展低能耗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节能整体技术水平。

工业是曲靖资源消费的主体,其中能源、化工、钢铁、有色冶金、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又是消费资源的主要部门。因此,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积极发展资源消费强度低的第三产业,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轻型化和节能化。

发展现代服务业应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不断推进与工业化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3.2减少排放,控制工业“三废”增长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企业准入关口,限制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控制污染增量;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工程、加强执法监管,削减污染排放量。加大南盘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妥善处理农村面源污染、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污染源的现场监察,实施污染源达标排放。

降低工业废气排放率。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石化、钢铁、有色、水泥、化工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发展尾气回收发电、供热等产业。推进县级城市禁燃烟煤工作。

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要抓好化工、酿造、印染行业的水污染物削减工作。取缔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黄泥河干流及支流工业废水直接排污口,加强水污染物排放的监督。加大独木水库、南盘江、白石江、潇湘江等一批重点水库、河流的污染治理力度。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采用综合措施提高对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煤矸石、电石渣、洗煤泥等的利用,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围绕可再生利用废弃资源,发展废弃物再生产业。发展煤矸石发电、粉煤灰制砖、生产水泥等产业。加强废旧金属、废旧纸板、废旧塑料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余热余压、城市垃圾发电。

3.3节能降耗,控制环境污染

积极构建节能产业体系,优化用能结构,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行业,明确企业污染减排主体责任,重点加快工业锅炉脱硫设施建设,强化冶金行业烟气治理,加强化工、造纸、煤炭等行业工业废水治理。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程。

坚持节能降耗与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彻底淘汰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五小企业”和落后工艺,促进节能减排。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破坏环境的企业进行关闭取缔和限期治理。

3.4发展循环经济,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

篇9

>> 我国蔬菜大棚种植区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初探 库尔勒市库尔勒香梨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新疆库尔勒市―开展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锦州市古塔区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建议 湖州市南浔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盘锦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蔬菜大棚种植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化市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金华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葫芦岛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风险调查及对策研究 佛山市南海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新疆库尔勒市的香梨产业及建议 库尔勒市非户籍人口定居意愿研究 张掖市甘州区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及保护对策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城市居住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探讨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3—29。

②化学农药(人们习惯称之为农药)是指经过机械粉碎、混合或稀释制成粉状、乳状和水状的化学农药制剂。包括化学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原药,化学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水剂等混合农药制剂。但不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2012—3—29。

③库尔勒英下乡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种植人员99%为外来汉族务工农民,在当地租种土地修建蔬菜

大棚,种植蔬菜为业。.2012—2—26。

④生物农药有五大优势:一是生物农药的毒性通常比传统农药低。二是选择性强,它们只对目的病虫和与其紧密相关的少数有机体起作用,而对人类、鸟类、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无害。三是低残留高效,很少量的生物农药即能发挥高效能作用,而且它通常能迅速分解,从总体上避免了由传统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四是不易产生抗药性。五是作为病虫综合防治项目IPMP (Inergrated pestmanagement programs)的一个组成成分,能极大地降低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而不影响作物产量。http: //baike.

/view/54305.htm.2012—3—29。

参考文献:

[1]孙肖瑜,王静,金永堂.我国水环境农药污染现状及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07): 649—652.

[2][3]唐东民,宗贵仪,唐勇.农药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及其生态风险[J].四川环境,2011,30(02):115—118.

[4]丁素明,张晓辛.农药使用的污染因素及控制途径[J].中国农机化,2010,227(01):32—37.

[5]宋宁慧,卜元卿,单正军.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01):49—57.

[6]孔朝辉,张慧芳.中药中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94—4898.

[7]刘冬梅,李雨.农业污染防治的立法思考[J].世界农业,2008,346(02):21—24.

[8]王玉霞等.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生物整治措施[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69—70.

篇10

关键词:蔬菜大棚;农药;污染;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库尔勒全市蔬菜大棚种植面积1.6万多亩,年总产量近13万吨,年总产值近1.7亿元,占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总额的6.24%。英下乡是库尔勒市的城关乡,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西南三公里处,是自治区八个“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之一,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蔬菜大棚种植是英下乡的主要产业,形成了以英下乡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为中心,辐射全市的格局,并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自治区的蔬菜大棚种植。英下乡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总面积8000多亩,占库尔勒市蔬菜大棚种植面积50%左右,从业人员4565人,现在是全州最大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一、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内农药的使用现状和环境污染现状

化学农药(人们习惯称之为农药)是指经过机械粉碎、混合或稀释制成粉状、乳状和水状的化学农药制剂。包括化学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原药,化学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水剂等混合农药制剂。如今,各国的农业生产都把农药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不合理的大量频繁使用各种农药,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直接或潜在的危害。2011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达264.87万吨,比上年同比增长13.1%,农药原药产量遥遥领先世界各国。[1]但与此同时,我国农药污染环境的突发事件却日益增多。

(一)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农药的使用现状

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作为生产蔬菜的专门区域,菜农所种植的蔬菜大棚的土地使用权均来自于租赁,必然导致作为经济理性人的菜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反复循环的对土地不加休养的利用,而且一座大棚内各种蔬菜的交叉重叠种植,加上大棚内室温较高,适宜病虫繁殖,最终导致病虫害滋生,迫使菜农大量使用农药。调研发现,菜农在春秋两季在一星期内就会喷洒一次农药,在夏冬两季基本上三天左右就会喷洒一次农药。以上情形反映出农药使用贯穿于大棚蔬菜生产的全部过程并具有大量、普遍、频繁使用的特征。而且在使用农药的品种上还是以老旧传统品种为主,农药使用中杀虫剂占农药的70%左右,其中含有机磷的高毒害杀虫剂农药又占60%左右,存在着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不科学、产品老化、毒害性强、高残留、剂型单调等问题。[2]

(二)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农药的环境污染现状

据研究显示,高毒害高残留的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会有70%—80%的药量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农产品造成直接污染或间接安全隐患,循环进入整个生物链系统,对所有的动植物和人类产生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3]库尔勒英下乡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从最早90年代初十几座蔬菜大棚发展到如今的8000多亩,有的土地已经连续耕种超过20年。在小环境范围内,农药使得土壤中磷、镁、铅、汞等化学元素富集过高,土壤污染十分严重。因此,蔬菜大棚基地内的土壤上生长的蔬菜必然会有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有的化学农药极具挥发性或者本身就是利用其挥发性来使用的,这样类型的农药对空气污染和人体的伤害最为直接,反复大量使用这类农药,势必对该范围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范围内的人们产生持续性的伤害,这些进入空气和土壤的农药会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进入水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不可估量的污染,而这所有的危害结果都反作用于人类自身。

二、蔬菜大棚种植区农药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

库尔勒市英下乡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内有蔬菜大棚从业人员4565人,这些人员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农民,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在种植基地内通过承包租赁土地修建大棚种植蔬菜为业,菜农对农药环境污染无力顾及,当地政府把该片土地承包租赁出去以后,对农药环境污染也不加以治理,造成该地区农药环境污染问题十分凸显。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产生农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以几个方面。

(一)市场对外观好看的蔬菜的需求

人民在购买蔬菜时往往以外在的美观为标杆,越是外观好看的蔬菜越便于销售,这就促使蔬菜市场经营者在购进蔬菜时按照消费者的需求从事,更有甚者为了让蔬菜变得外观好看,做出违法之事。在蔬菜外观好看的背后,蔬菜生产者除了对蔬菜品种及种子的选购和在种植过程中精心管理外,病虫害的防治必不可少,必然涉及到农药的使用,而且为了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农药被使用甚至达到滥用的程度。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即外观好看的蔬菜—农药使用—病虫害产生抗体—破坏蔬菜外观—更多的农药使用—得到外观好看的蔬菜。

(二)对农药的危害性普遍认识不足

在蔬菜种植基地内,外来的务工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农药的选购,多是基于生产经验,分辨不出高效农药和高毒农药的区别,于是专门购买高毒害高残留的农药,至使生产种植基地内高毒害高残的农药大量被滥用,用过的农药包装及残留物更是随便丢弃或焚烧。在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内,土地资源显得严重不足,空间相对狭促,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使用,突出表现在对水桶的使用上,用水桶配置农药后用水冲洗一下,就直接用于生活取水,而且作为生产资料的农药多存放在厨房或者卧室,菜农基于现实居住条件的限制和对农药危害性的认识不足,给自身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使农药处处污染着环境。